图书的媒体属性

2024-10-22

图书的媒体属性(精选6篇)

图书的媒体属性 篇1

摘要:高校图书馆拥有文献资源、电子资源、人才等方面的强大优势, 要采取多种形式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开拓服务的新领域, 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公共服务属性。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公共服务,资源共享

高校图书馆公共服务是指高校图书馆打破原有的只为在校师生服务的基础上, 拓宽领域和职能为社会公众提供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1]。高校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和人才资源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作为社会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这个数字变革的时代, 坚持其公共服务属性是对社会经济、文化、科教等事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同时也是高校图书馆自身得以完善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1 面向社会

1.1 面向社会的必然性

近年来, 高校图书馆是否向社会开放一直是网上热议的话题, 通过网络调查, 大约有80%左右的受访者持欢迎态度[2], 由此可见,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是民心所向。2005年中国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发表《图书馆合作与信息共享武汉宣言》指出:“消弭信息鸿沟, 实现信息公平, 是消除贫困、实现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之一”。“最大限度满足每位公民 (读者) 对信息和知识的需求, 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另外, 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 (修订) 也规定了“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2]。这一切都是对高校图书馆走向社会的鼓励与引导。高校图书馆有丰富的文献与电子资源, 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 良好的学习环境, 浓厚的学习氛围, 以及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等, 是建设全民学习型社会的最佳场所和重要机构。高校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资源的组成部分, 有责任、也有义务走出象牙塔, 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弥补公共图书馆的不足, 拓展自身的服务领域, 为提高全民素质, 做出应有的贡献。

1.2 面向社会的曲折性

高校图书馆要向社会大众开放并非一帆风顺。在实施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我们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用积极的态度, 迎接一系列挑战, 遇到问题要勤于思考, 细心研究, 通过对问题的探讨与解决, 使自身得以完善与发展, 同时树立起高校图书馆在社会大众心目中的地位。众所周知, 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 而它的服务主体是本校的师生, 首先优先确保他们的学习、教学、科研不受影响。当然, 高校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也不能忽略, 我们应集思广益, 尽可能多地创造对社会开放的条件, 应积极寻求本校师生与社会大众对信息需求的平衡点, 比如我们可以实行错时服务, 在学生上课时间和假期加大对社会读者的开放力度, 而在学生复习考试或晚自习期间, 应停止或减少接待社会读者, 通过一系列协调措施, 确保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尽可能多地满足各类读者的信息需求。另外, 数字资源的出现丰富了图书馆的馆藏, 也增强了资源获取的快捷性。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数字信息资源和网络设备优势, 为校内、校外读者提供优质便捷的网上服务, 从而缓解学校在文献资源与空间上的不足。

2 资源共享

高校图书馆坚持其公共服务属性, 就必须打破资源分散、互相封闭的状态, 实现资源共享, 只有这样,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

2.1 资源共享势在必行

一方面, 先进的计算机与网络设施为图书馆开展信息与知识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图书馆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也就越来越明显[3]。另一方面, 在当今这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 文献信息总量日趋增长, 读者的信息需求也与日俱增, 而图书馆作为个体, 其资源与服务毕竟是有限的, 任何一个图书馆都无法将所有知识与信息一一揽尽, 所以高校图书馆必须摆脱封闭, 积极融入到社会信息网络之中, 成为网络中的子系统。只有这样, 才能丰富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充分扩展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使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得到最有效、最合理的利用, 从而使高校图书馆能更好地履行其社会服务职能。

2.2 资源共享有待优化

资源共享是高校图书馆长远发展的目标, 也是数字化信息服务的迫切需要, 它的诸多好处毋庸置疑。但是, 在现阶段资源共享面临着很多障碍, 比如观念保守、技术落后、经费紧张等, 高校图书馆必须顺应时代要求, 转变思想, 树立全局观念, 从建设战略科技资源的高度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 突出重点, 兼顾特色, 搞好资源共享的建设。同时, 要全面推进标准化进程。只有统一规划, 统一技术标准, 统一运行规则, 以标准化为基础, 才能实现资源共享网络化。

2.3 加强互动

互动一词是德国社会学家G·齐美尔提出的。“互动”就是形成良性的反馈, 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双向的交流与促进。高校图书馆要坚持其公共服务属性, 为社会大众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 加强与读者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我们要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如馆长接待日、读者座谈会等都是很好的沟通平台, 这种直接互动可以使双方展开多方位、深层次的交流, 信息的发出与反馈及时而有效, 同时也能加深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感情。其次我们要利用网络拓展与读者的互动空间, 读者只要登录图书馆主页, 就可以通过馆藏建设、读者荐书、馆长信箱、图书馆新闻等平台, 了解图书馆的资源配置、管理模式及发展动态, 同时也可以提出自己的信息需求, 以及对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意见与建议[4]。通过网络互动, 双方不仅打破时空限制, 还进行一对多的交流, 使收集到的信息也更有针对性、更细致。通过互动, 高校图书馆可以在文献资源、电子资源的建设以及管理和服务方式等方面了解读者的诉求, 接受读者的合理化建议, 发现和改进自身的不足, 才能时时处处为读者照相, 扬长补短, 集思广益, 在不断完善自身的同时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信息服务, 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当然在交流互动中也要营造一个宽松、平等的网络环境, 使网络互动更具人性化、多元化。高校图书馆通过与社会大众的良好互动, 相互促进, 使其公共服务属性得以更好展现。

综上所述, 在信息时代大潮的冲击下, 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公共服务属性势在必行, 高校图书馆除在完成本校教学科研服务外, 还应面向社会, 实现资源共享, 为构建学习型社会, 提高全民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同时在互动中使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与提升, 从而更具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陈朝.高校图书馆公共服务的拓展与创新[J].佳木斯大学社科学报, 2009 (3) :186-188.

[2]崔红雁.刍议现阶段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原则[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09 (7) :38-41.

[3]张春花.新形势下图书馆界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探讨[J].河北科技图苑, 2010 (16) :24-26.

[4]凌霄娥.浅论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与读者互动[J].图书馆论坛, 2010 (20) :189-190.

图书馆法的法律部门属性研究 篇2

关键词:图书馆法 法律部门属性

中图分类号:D92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38(2010)03-0069-003

Analysis on the Legal-branch Attributes of Library Law

Wei Bin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Zhu Jie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 Zhengzhou, Henan, 450015)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China's legal branch and Library Law,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requirements of academic research and practice, author analyse the legal-branch attributes of Library Law in both cases: Library Law is an independent comprehensive legal branch in the the view of academic research, and has multiple legal-branch attributes in the view of practice.

Key words:library law; legal-branch attributes

CLC number:D922.16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3-6938(2010)03-0069-003

分析圖书馆法的法律部门属性有助于深入分析图书馆法的的共有属性和特有属性,进一步推动法学研究、图书馆立法及法律适用。本文通过对我国法律部门理论和图书馆法相关理论的梳理,试图根据学术研究与立法实践的不同需求,分别对两种情况下的图书馆法的法律部门属性进行分析。

1 “图书馆法法律属性”的代表性观点分析

关于我国“图书馆法的法律属性”的代表性观点主要包括行政法说[1 ]、社会法说[2 ]、科教法说或“科教文卫法”说[3 ]、多重属性说[4 ] [5 ]、独立规范说 [6 ]。至今尚未达成一致观点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没有对“图书馆法”进行界定或对其界定不同;第二,没有确定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或对其认识不同;第三,没有对我国法律部门进行划分或划分结果不同;第四,没有分析图书馆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或对其认识不同;第五,没有对部门法的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或者对社会法、行政法等部门法的概念理解有误。本文试图通过对以上理论进行梳理,分析图书馆法的法律部门属性。

2 什么是图书馆法的法律部门属性

学界使用的“图书馆法的法律属性” [7 ]、“图书馆法的属性” [8 ]、“图书馆法的性质” [9 ]、“图书馆法的类属” [10 ]、“图书馆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11 ]等表述方式,其实指的都是图书馆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归属及其所处位置[12] 。实际上与这一含义相对应的是图书馆法的“法律部门属性”,而不是“法律属性”。

2.1 部门法体系与法律部门

分析法律部门属性,必须先对部门法体系和法律部门进行界定。部门法体系又称法律部门体系,指一国现行法既分为不同部门而又组成内在统一、有机联系的系统,法律部门(又称部门法)是调整因其本身性质而要求有同类调整方法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13 ]此外,部门法体系与立法体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二者共同构成法律体系。[14 ] “部门法体系”并不同于学界在界定“图书馆法的法律属性”时提到的“法律体系”,应当将二者区别使用。

2.2 法律部门属性

逻辑学认为,事物的属性可以分为特有属性和共有属性。特有属性是指为一类事物所独有而为别类事物所不具有的属性,它又可以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15]法律属性一般指关于法律的特有属性,如某种物品(如尸体和知识产权)、某种社会关系(如医患关系)或某部(类)法律的法律属性。在讨论某部法律或某类法律的法律属性时,一般是讨论与法律相关的属性,如法律本位、法律目标、法律部门属性等,在多维的社会中,视角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话语系统,法律就会折射出不同的属性。这些属性是非本质的,具有附加性。法律部门属性就属于由法律的本质属性派生出来的具有附加性的非本质特有属性。[16]因此,法律部门属性与法律属性不同,它是法律属性中的下位类概念,在分析图书馆法的法律部门归属时,应当使用“法律部门属性”这一术语。

2.3 图书馆法

学界对于图书馆法的定义主要有狭义、中义和广义三种,本文采用的是广义的图书馆法的概念,即图书馆法是调整各种图书馆在活动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第一,图书馆法中所说的各类图书馆,不仅包括国家图书馆在内的公共图书馆,也包括学校图书馆、科学图书馆、商业图书馆等;第二,图书馆法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制条例和单行条例等法律规范形式;第三,图书馆法包括其他法律法规中与图书馆活动相关的条款。

综上所述,本文所说的我国图书馆法的法律部门属性,指广义的图书馆法在部门法体系中的归属,即属于哪个法律部门,或具有哪个法律部门的属性。

3 图书馆法的法律部门属性分析

分析图书馆法的法律部门属性,必须先分析我国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并将其作为判断图书馆法法律部门属性的标准。

3.1 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

法学界对我国法律部门划分标准的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调整对象说、调整对象与调整方法说[17]、主客观标准说 [18 ]、多标准说 [19 ]、形式标准和实质标准说 [20 ]、利益说 [21]和划分根据与直接标准说 [22 ]。其中,受到最广泛认同的是调整对象与调整方法说。法律调整对象指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法律调整方法指作用于一定社会关系的特殊的法律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大体包括:(1)确定权利义务的方式、方法;(2)权利和义务的确定程度与权利主体的自主性程度;(3)法律事实的选择;(4)法律关系主体的地位和性质;(5)保障权利的手段和途径。[23 ]法律调整方法最终决定于法律调整的对象。[24 ]

3.2 图书馆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

图书馆法的调整对象是各种社会活动中与其他法律主体发生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是多元的、复杂的,主要包括:

(1)国家和公民之间:国家立法保障公民通过图书馆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基本权利,并通过法律规范公民在通过图书馆获取知识和信息过程中的行为。

(2)国家和图书馆上级主管机构之间:国家通过图书馆上级主管机构管理图书馆。

(3)国家和图书馆之间:国家通过立法规范图书馆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

(4)图书馆上级主管机构与图书馆之间:直接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

(5)图书馆之间:合作等关系。

(6)图书馆与公民之间:公民有权通过图书馆获取知识和信息;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或法人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当公民成为图书馆用户时,图书馆与用户之间形成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商业图书馆与用户之间是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

(7)图书馆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如与出版社、图书馆学会等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

(8)其他与图书馆相关的社会关系。

法律调整方法可以归结为两大类:集中的方法,即“管”的方法,如行政法、刑法的方法;非集中的方法,即“放”的方法,如民法的方法。但这两种方法也互有交叉,“放”中有“管”,“管”中有“放”。[25 ]由于广义图书馆法调整的社会关系非常广泛,它必然使用行政法、刑法、民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调整方法。

3.3 我国法律部门的划分和图书馆法的法律部门属性

由于学术研究与法律活动实践对于法律部门划分的需求不同,本文从这两个视角分别讨论图书馆法的法律部门属性。

(1)学术研究视角下的图书馆法法律部门属性

按照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说,学术界界对我国法律部门的划分主要有以下代表性观点,如:①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婚姻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刑法和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26 ]②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劳动法、科教文卫法、资源环境保护法、刑法、诉讼法和军事法; [27 ]③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28 ]④三大部门群(公法、私法、社会法),五大基本部门(宪法、行政法、民商法、刑法和诉讼法)和适应当代的发展而分化或组合而成的五个新部门(财政金融法、环境保护法、经济法、婚姻家庭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29 ]

在学术界,学者通过社会环境业已造就出具有某种特性的客观社会关系和相应的法律关系领域的主观理解和认识,最终将其归纳为法律体系和法律部门的划分,目的是便于法学研究的分工与合作以及法学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用,而不必过多考虑法律部门之间交叉重复的程度。因此,基于尊重现有法律部门的划分(如普遍认为宪法、行政法、民商法、刑法和诉讼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和法学研究相对自由的考虑,可对部门法体系做如下划分:宪法、行政法、民商法、刑法和诉讼法作为我国的五大基本法律部门,同时,按照综合法律关系把不同基本法律部门的法律规范按照另一种标准组合起来,建立综合性法律部门。[3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的领域的拓展,综合法律部门也将不断增加和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图书馆无论是规模上、种类上还是性质上都越来越多元化,对应于不断发展的图书馆活动相关的综合性社会关系,应当将相关的法律规范(不管其属于哪个基本法律部门)组合起来,形成具有综合法律部门性质的图书馆法。因此,从学术视角来看图书馆法具有综合法律部门属性。

(2)法律实践视角下的图书馆法法律部门属性

在法律实践中,立法、执法和司法对法律部门划分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第一,帮助立法者设计法律体系和制定立法规划;第二,协调法律体系内部关系;第三,检测立法是否完备及完备程度;第四,许多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要受其法律部门属性的制约。[31 ]这要求法律部门的划分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部门法体系应该内在地协调和统一,各个部门的法律规范之间不应该相互矛盾,同一部门法内部的不同规范和不同部门法中具有逻辑联系或者有相互对应关系的法律法规互相衔接、相辅相成。[32 ]李鹏委员长(时任)在2001年3月9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有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七个法律部门。我们可以继续沿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我国七大法律部门的划分,根据这一划分方式,广义的图书馆法不是独立的法律部门,而是具有多重法律部门属性。

首先,图书馆法具有行政法属性。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行政法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国防、外交、人事、民政、公安、国家安全、民族、宗教、侨务、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卫生、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等。[33 ]图书馆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涉及行政管理关系,如上级主管机构与公益性图书馆之间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公益性图书馆在执行管理职能时其与用户之间形成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等。此外,它也使用行政处罚、行政指导、行政命令等行政法的调整方法。因此,图书馆法具有行政法属性。

其次,图书馆法具有民法商法属性。民法商法是规范社会民事和商事活动的基础性法律。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之间、法人之间、自然人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商法调整的是自然人、法人之间的商事关系。[34 ]显然,图书馆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包括国家、各类图书馆、用户、其他社会组织等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以及商业图书馆等作为法人,与其他自然人、法人之间的商事关系,使用民法商法的调整方式,具有民法商法属性。

第三,图书馆法具有社会法属性。社会法是调整有关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主要是保障劳动者、失业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和其他需要扶助的人的权益的法律,包括劳动用工、工资福利、职业安全卫生、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特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35 ]图书馆法的调整对象包括其内部人员管理过程中涉及的劳动、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关系,与社会法的调整对象交叉,具有社会法属性。

此外,作为广义图书馆法的法律主体之一的商业图书馆从事经济活动,具有企业法人资格,是经济法法律关系主体之一;违反图书馆法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图书馆法的法律关系主体会涉及到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仲裁等诉讼与非诉讼程序,图书馆法与多个法律部门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存在交叉,具有多重法律部门属性。

4 结语

应当按照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结合学界和法律实践对法律部门划分的不同需求,分别分析图书馆法的法律部门属性。根据学界对法律部门划分的需求及其特点,图书馆法是一个综合法律部门,具有综合性法律部门属性。根据立法实践对法律部门划分的需求及其特点,图书馆法与多个法律部门的调整对象交叉,具有行政法、民法、社会法、刑法、诉讼法等多重法律部门属性。

参考文献:

[1][8]付立宏. 关于图书馆法的几点思考[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49.

[2][7] [12]薛智胜,尹倬. 关于图书馆法法律属性的探讨[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6):11-13.

[3][11]胡勤. 制定我国图书馆法基本原则的思考[J]. 现代法学,1999,(2):97.

[4][9]黄红华. 我国未来图书馆法的定位[J]. 高校图书馆工作,2002,(3):33.

[5]熊偉,成东娥. 图书馆法技术设计的科学之维[J]. 情报杂志,2004,(1):28-29.

[6][10]裴成发. 图书馆法属性研究[J]. 图书馆建设,1996,(1):29-30.

[13][17][23][25][26][30][32]朱景文.法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66-369,373-376.

[14][21]李龙,范进学.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科学建构[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5):45,48.

[15]姜全吉.逻辑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1-22.

[16]于冠魁. 法律属性的多维考察[J]. 山东社会科学,2006,(4):132.

[18]史际春. 经济法:法律部门划分的主客观统一[J]. 中外法学,1998,(3):94-96.

[19]韩明德,石茂生.法理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237-239.

[20]陈绍辉. 卫生法地位研究[J].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5,(2):115.

[22][24][29]孙国华,冯玉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研究——概念、理论、结构[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3-4,157-164.

[27]孙春增.法理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61-166.

[28]孙笑侠.法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65-68.

[31]王全兴.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102-103.

[33][34][3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内容和特征.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代表履职知识[EB/OL].[2009-12-20].http://www.npc.gov.cn/huiyi/dbdh/11_2/2009-03/01/content_1475570.htm.

数字媒体的视觉新属性——软界面 篇3

一、数字媒体的软界面视觉属性

自计算机技术出现以来, 原本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的互动逐渐开始趋向于人与计算机或新兴媒体之间的情感交互。为了满足这种情感的交互, 用户界面应运而生, 它是人与机器进行交互的一种形式, 是使用者与机器相互传递信息的媒介。其中, 软界面或软件界面是用户界面中最直观、最丰富的视觉表达形式, 也最值得我们研究。

软件界面是一种图像显示界面 (G r a p h i c a l U s e r Interface, GUI) , 它的职能是信息显示, 用户通过此界面可以了解机器执行命令时和执行后的状况。数字软件界面 (Digital Software User Interface) 属于非物质设计, 它是用户与计算机通过软件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

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出现使得图形化界面逐渐成熟并成为软件界面发展的坚实基础。从我们已有的使用经验中可以发现软件界面设计有着丰富的形式和特点, 有的软件界面很简洁清雅, 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有的软件形象很前卫, 有创意, 予人一种意外的惊喜和强烈的视觉的冲击。软件界面的设计需要在外观上达到吸引用户的目标, 同时也要结合视觉传达设计中图形和版面设计的一些设计原理使其看起来层次分明美观大方。

二、软件界面视觉形式要素:形、色彩、肌理、动态

经过构成主义对抽象艺术的表现形式深刻地探讨及研究, 使我们知道各种形或造型的内在关系都可以归结到点、线、面三个要素的身上, 同构成相似, 软件界面的视觉造型元素也包括点、线、面。首先, 我们都知道点是各类复杂形的开始, 它是具有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 但并不具有方向性。它是软件界面设计中最基础的形式, 单个的文字、图标都是对点的体现。点在界面中有动静之分。静态点, 因其不同大小和疏密排列方式的不同, 能够形成散点式的效果, 它具有跳跃性的特点。动态点, 是指点在界面中视觉效果的闪烁, 这种动态可以引起用户的注意。线是对点的静态概念的一种突破和飞跃。线是点运动后的结果, 所以它具有方向性和张力、时间性和空间性, 在界面设计中可以被用来进行方向指示、位置分割、形状构成等。最后来说面, 在视知觉上看, 面给人以一种安定感、量感, 具有充实及均衡性。面在各类软件界面中比点与线信息容纳量更大, 容纳的内容多, 自然表现力最强。它丰富的表现性体现在不同形态的不同情感特征。平稳理性是集合形态面的特点, 温和自然是有机形态面所独有的, 任意形的面具有自由活泼之感和很强的艺术气质。可以看出, 面在视觉上的充实感、厚重感、整体感和稳定感如果在界面设计中得以恰当的运用, 会给观察者以愉悦的享受。例如图1, i Phone中设置功能的如图表就运用了点线面进行了恰到好处地设计。

色彩的情感表现性决定了它与人的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心理学证明, 色彩不仅可以引起人们对大小、轻重、冷暖、膨胀、收缩、兴奋、压抑、前后、远近等物理方面的心理知觉, 同时还能够唤起人们各种情感的联想。不同的色彩搭配能够产生不同的效果, 有的热烈兴奋、有的华丽富贵、有的朴素大方等。由于色彩对人们感情的唤起作用及象征意义使它成为各类设计的重要元素与手段。界面中同样重视色彩的设计。色彩通过色相、明度、纯度等属性营造界面气氛或情境。界面各个组成部分间的色彩协调统一对界面设计的整体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在设计上注重视觉感受上的统一, 同时也要关心用户界面不同内容的识别的问题。色彩作为界面设计的重要元素也具隐喻特征, 精准地运用隐喻进行界面的色彩设计能够帮助用户理解和营造舒适使用环境。现在各类设计都强调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原则, 界面设计要在为用户与设计之间找到平衡。既顾全大局, 又不失个性。例如图2, 通过设计出丰富的界面色彩预制方案, 让用户根据自己的意志掌控界面外观色彩。色彩是情感表达一种视觉语言, “眼睛的诱饵”, 它对于界面设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常肌理感或是质感是由我们的触觉所引起的, 但视觉也可以通过曾经积累的触觉经验来感知不同的肌理。视觉肌理是利用视觉对事物触觉肌理的心理感受, 是联觉的一种。色彩的明度对肌理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光滑柔和的表面其色彩的明度较高, 使人感到细腻、柔软、光洁、凉爽等, 是令人愉快的肌理感;粗糙的表面其颜色的明度较低, 在光照下阴影效果强于高光, 给人粗、涩、脏、乱等不愉悦的心理反应。所以在软件界面设计中, 通常使用视觉愉悦触感的材质或元素进行设计, 因为使用户体验到舒适是设计者考虑的重点问题, 通过对光、色的微妙调整, 结合人们以往经验, 形成视觉质感来传递愉悦的感受,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把肌理看做界面视觉设计的关键造型语言的原因。例如, iphone的界面图标就给人一种光滑透明的像玻璃一样的视觉效果。 (图3)

阿恩海姆为我们指出:“运动, 是最容易引起视觉强烈注意的现象。”物理力相互作用使事物产生动态的同时, 也能够使人们的眼睛知觉到这种力。在艺术的领域, 艺术家正是通过创造力来实现作品的动态虚像, 引起受众的知觉。动态虚像在艺术中的作用是表达创作者的情感活动的一种结构模式。在界面的设计中动态元素是不可或缺的表现形式之一, 它们在帮助设计师增强界面与用户间沟通的基础作用之上, 还起到了增添界面美感与吸引力的作用。软件界面中的动态在形式上主要分为视频动态, 交互动态两种。各类动态元素在用户的使用流程中担当引导、展示及娱乐的作用。我们知道视频已经大量的盛行于网络, 网络已经从曾经寂静的文字互动发展到了视听互动, 甚至出现了像优酷、土豆等这样的专门的视频网站, 给广大网络用户提供了新的娱乐形式。交互动态元素是指那些参与界面与用户互动行为的元素, 例如, 手机中的虚拟键盘、按钮等, 它们通过形变、色变以及位移等变化起到信息反馈、引导等比较实用的作用, 但是巧妙的设计也可以使这些动态元素极具美感, 为用户的使用增添乐趣。

三、结语

数字时代下, 新兴媒体更多的是靠功能以及所能提供的交互环境赢得用户市场, 美观的硬件界面固然必不可少, 但是软件界面承担了更多的实用功能的对应, 如何帮助设备提供良好的使用软环境对于交互设计师以及供应商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软界面已经成为新兴媒体的视觉新属性, 是设计师必须要透彻了解的数字媒体的新特性, 只有了解它所包含的视觉形式要素并根据美的规则进行精心的设计, 才能使使用者获得真正美好的用户体验。

摘要: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新兴媒体层出不穷, 具有有许多传统媒体不具有的新特性, 其中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就是其软界面属性, 它是数字媒体的视觉属性之一, 并且有多样的视觉交互形式, 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交互环境。

关键词:视觉,软界面,交互

参考文献

[1] (美) 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 朱疆源, 译.成都:四川人们出版社, 1998

新媒体几个属性标签 篇4

所谓“新媒体”目前并没有固定的定义, 新媒体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早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新媒体做过这样的定义: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美国《连线》杂志也曾对其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目前, 新媒体的内涵是: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内容的媒体, 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其属性特征可总结为微型化、社会化、即时化、海量化、共享化等。下面本文就新媒体的这些属性进行浅层次的讨论。

微型化

新媒体多以轻量化的媒体形式为主流存在着, 比如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等。为何轻量化的媒体传播形式会越来越受到追捧?这与目前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加快有关。以前, 在传媒不发达的时候, 人们获取资讯的时间比较固定, 加之工作节奏缓慢, 会有比较充裕的时间通过读报、听播、看电视等途径获取信息。而如今, 人们的工作节奏加快, 工作方式发生转变, 产生时间碎片化效应。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 人们获取资讯的途径及手段日新月异, 大家更倾向于利用碎片时间获取资讯。

并且这些碎片时间较零散, 无法接收消耗时间较长或者连续的资讯内容。所以大量体量更轻巧的传媒形式—“微”便应运而生。从140个字的微博到连文字都不用输入的微信、从短小精悍的微视频到新艺术形式微电影, 无不体现着“微”的便捷。人们可以利用等车、吃饭甚至如厕的时间获取资讯并转发传播, 完成传统互联网无法做到的信息接收传播过程。

社会化

新媒体多以社交网络为基础设计, 突破了传统互联网各自为战的形式。传统互联网络以门户网站、论坛、个人博客等类似广播模式的方式进行传播, 互动性并不是特别突出。新媒体强调人人都是互联网的信息源、人人都可以影响其他受众。社交网络即社交网络服务, 源自英文SNS (Social Network Service) 的翻译, 中文翻译为社会性网络服务或社会化网络服务。社交网络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最早期的互联网络是以简单的邮件服务开始的,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门户网站的WEB服务, 后来有了互动模式的新闻组、BBS等。到了新媒体时代, 互联网的社会性已经越来越凸显出来。互联网即是一个社会, 并且对现实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也越来越接近互联网的本质—“共享、互动、信息聚合”。现在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信息发布源、如果你的信息足够吸引人就会有足够的“粉丝”, 有了足够的“粉丝”即可有足够的影响力, 这在以前的传媒方式中是不可想象的。

一些新媒体已经加入智能分析系统, 将存在于互联网上的每个人进行社会化分析, 找寻其间的社会关系, 并进行整理推荐。

这样的智能分析系统更加速了新媒体社会属性的发展。

即时化

新媒体的即时性远超以往的传统媒体。在人人都是信息源的年代, 信息的即时性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很多新闻事件中,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发布速度远比传统媒体快的多。因为在突发新闻中, 新闻现场的当事人是最快的信息源, 专职记者绝不可能比当事人更快地出现在新闻现场。

新媒体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信息传播模式, 人们可以在新闻现场第一时间发出文字、图片、音频或视频的报道。

新媒体的特性使信息的传播以几何级的倍率扩散, 很快即可遍布整个互联网。新媒体的即时性还得益于互联网软硬件技术的快速发展, 比如移动媒体终端、传输网络、摄像照相系统的发展等。尤其是3G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以及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3G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使得人们有了随时随地使用高速移动互联网的可能, 图片、音视频等对传输带宽需求较大的媒质有了高速传输的途径。而智能手机的应用则为人们提供了随身的、集新闻采集, 编辑、播发于一身的平台。正是这两个条件的支持使得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得到了极大的保障。

海量化

新媒体具有海量化的特征。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最新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2年12月底, 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 较2011年底增长了5873万, 网民中的微博用户比例较上年底提升了六个百分点, 达到54.7%。如此庞大数量的微博用户, 互相织成一张关系网, 每天有大量的信息在这张网内传播。截至2012年12月底,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 较上年底增加约6440万人, 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上年底的69.3%提升至74.5%。我国近1/3的民众使用手机上网, 可以随时随地的接收发布信息, 所产生的信息数量如同浩瀚的海洋一样。如图1所示。

共享化

新媒体具有先天的共享化属性。无论是微博, 还是微信或者其他形式的新媒体都有一项重要的功能——转发分享, 这是信息传播中重要的一环。当某一个热点事件发生后, 受众接收到信息后, 经过转发分享过程迅速变为传播者。在这个传播过程中, 信息传播速度成几何级增长, 这是传统媒体不具备的优势。

信息接收者通过转发分享过程变为信息传播者, 身份的转换正是新媒体共享性的所在。

互联网的本质就是共享, 依托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新媒体先天具有此种特性。

再谈网络媒体属性与报网融合 篇5

技术属性, 是网络具有的最重要属性, 掌握应用网络媒体技术也是报网融合的最重要的基础。今天的网络媒体, 之所以正在以人们始料不及的方式改变着世界, 前提条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于地方媒体来说, 理应保持思想的敏锐度和开放度, 以改革创新的思维理念与目光, 跟上网络技术时代的步子。目前, 我们大多的地方媒体虽说彻底告别了“铅与火”和“纸与笔”, 正在由“光与电”向“网与数”转变, 报纸的多媒体编排技术系统及数字报已经成熟应用, 基础性的网站在运营, 有的也有了微博、微信、手机报、APP客户端等。但所涉及的技术系统, 绝大多数只是用了别人的技术程序, 很少自己研发的东西。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报、APP客户端等, 若不属于媒体自己的平台, 其信息传播会受到腾讯等技术前沿公司的限制。所以, 有必要联合相关技术公司, 利用最新的云技术, 使本媒体微博、微信及新闻客户端 (自有APP) 、手机网等与网站等平台之间实现互联互通。这样, 网站编辑所发布的信息, 可以由程序自动推送到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手机网等新媒体平台, 同时, 这些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可以直接导入网站, 新媒体相互之间通过后台技术也能较快实现信息共享。只有网站和新媒体都属于本媒体自己的平台, 而且这些新媒体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后, 又等于完整地搭建了自己的平台框架。主流媒体——日报和晚报等在所属新媒体上所发布的各种信息和开展的活动最终都会逐渐沉淀在这个平台上, 再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 形成自己的内容数据库。这样有了平台的互联互通, 形成规模庞大的新媒体用户圈, 为纸媒开发和建立用户数据库打下坚实基础。简而言之, 本媒体的微信、客户端平台与其他新媒体平台的互联互通, 形成相对自主的平台, 更成为一种信息传播和营销的渠道, 有助于在报网融合中建立内容数据库、用户数据库进而开展数据库营销。

这里, 要注意的是, 媒体在采用技术上, 包括纸媒编排技术系统、数字报系统、网站、微博、微信、手机网、APP客户端等, 如果不用别人的技术程序, 单靠自己研发, 成本将是无限的, 很少会有媒体单兵作战能实现, 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传统媒体;如果仅用别人的技术程序, 没有自己的一点研发, 就不会形成自己的特色, 除带来编辑管理成本外, 无法随时改进栏目设置和高效利用数据资源。所以说, 报网融合中, 不管其形态如何, 一定要从本媒体实际出发, 使这些技术程序与软件, 相互兼容, 在吸收消化中融合, 在融合中前行。这也是个说不尽的融合话题。

媒体属性, 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愈加凸现, 而且网络扮演的“媒体功能”角色也从附属型的舆论阵地, 转向舆论的主阵地, 成为影响社会的主流舆论。互联网从Web1.0到Web2.0, Web3.0, 伴随着产生的网站、博客、播客、微博客、微信、社交区、APP客户端等的新运用, 使网络传播进入社交化、移动化、视频化时代, 使互联网已成为重要的大众媒体, 使网络舆论成为影响社会的主流舆论和推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在我国, 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和离不开互联网了。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2015年2月3日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4年12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为47.9%, 较2013年底提升2.1%, 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人, 较2013年底增加5672万人。根据学术界关于“用户数占全国人口的1/5以上就算为大众媒体”的界定, 我国的互联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众媒体。基于此, 我们必须顺应, 实践中必须要遵照网络媒体的“点对点”、“定向索取”、“个人门户”等传播模式特点, 谋划和发展好自己。报网融合中技术层面起步低, 不仅会成为“搬家媒体 (内容和形式上搬用人家的东西) ”, 难以有效引导舆论, 更重要的是还会丧失主流媒体舆论引导这块阵地。目前, 媒体融合在终端、渠道和模式层面的技术已实现并趋于完成。但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任务就是如何去运用这种新技术, 构建新的适合内容生产的新平台将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 将在未来一个时期成为新闻与传播领域的核心命题, 我们必须认真探索。

社会属性, 要求我们按传播规律融合报网, 转变传统的传播方式, 有效扩大舆论影响力。网络媒体不同于平面媒体, 它的时效、整合、互动、视频化、移动化、社交化、舆论表达化, 决定其本身是个“社会”。在这个“社会”中, 网民是主力军和主体。当下, 网络媒体的社会属性已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网络已成为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人们的喜怒哀乐可以直接投射在网上, 特别是他们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他们的意愿等都以原本状态呈现出来。所以, 通过互联网可以全面观察群众对社会的满意程度、和谐程度, 有力引导社会舆论和凝聚社会共识。二是网络已成为舆论斗争的主阵地。美国前国务卿奥尔不赖特曾表示:“有了互联网, 对付中国就有了办法。”大量事实证明, 西方国家凭借其掌控的信息传播优势, 加紧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和价值观传播, 对此我们应高度警惕。三是互联网已成为民众宣泄情绪、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网络的开放性和隐匿性, 可以让网民在网上畅所欲言, 释放在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困惑, 宣泄内心的痛苦和愤怒, 以减轻对现实社会造成的压力和可能产生的危害。因此, 网络可承担“社会减压阀”的作用。一些网民则将现实社会中的诉求发布在网上, 以赢得其他网民的同情和共鸣, 形成观点和倾向相似的舆论聚合群体, 给现实社会构成舆论压力。作为主流媒体, 应准确认知这一社会属性, 在报网融合中, 开展网上舆论活动。实践中, 我们在利用网络媒体的社会属性, 搭建与广大网民沟通交流平台方面, 远远做得不够。如开辟网上平台, 看看网民读者对我们的办报与新闻产品的意见建议;如可将属于“自媒体”的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 (APP) 变成“网上机关报”, 开展“网络问政”以及与民众互动, 开辟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新窗口;如引导网民承担社会责任, 抵制网络谣言, 开展社区公益服务等。有了为网民用户提供上网、信息、通信、沟通、交友、商务、娱乐等有效服务, 共同建设呵护好网络媒体这一精神家园, 就不会成为空话。

产业属性, 决定报网融合要面向市场, “讲投资, 重效益”, 否则不可能有出路。当前互联网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它不仅是一个全球文化形态的展示平台和无限广阔的网络文化市场, 而且潜藏着无限旺盛的文化产品需求。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正逐步形成, 伴随着“互联网+”和“020 (线上线下) ”的到来, 网络音乐、网络电视、网络游戏数字文化内容得到快速发展并形成产业, 成为国际公认的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例如, 电子商务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 淘宝网一年的销售量已经超过了沃尔玛在中国店铺的销售总额, 超过了我国一个欠发达经济省份。这些, 无疑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办网络媒体, 没有一定实力绝不可能实现与平面媒体的互动融合, 没有实力绝不可能一味地“靠投入”走下去, 必须靠“市场化运作, 产业化经营, 企业化管理, 社会化服务”思路去搞, 绝不可头脑发热, 靠拍脑袋决策。现在, 不妨根据国家现行的互联网政策要求, 在报网融合实践中根据不同媒体的编辑规模、资金技术实力、网媒影响力 (点击量和客户资源量) 等方面做扎实准备, 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通过努力, 使没有新闻牌照的网媒最终“达标上台阶”拿到新闻牌照, 步上产业化、市场化轨道。已经拿到新闻牌照的网媒, 逐步做大做强。而实现这一切, 必须走“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的路子”, 否则, 网媒只能是“烧钱”与“吃人”, 更不会形成强大实力、传播力与影响力。

报网融合是项战略目标, 媒体必须审时度势, 把握其“地域属性与地域特色”, 才会具有竞争力。互联网从Web1.0到Web2.0, 再到Web3.0技术, 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网络媒体也经历了建设网站到开设博客、播客、微博客、社交型网络, 再到微博、微信爆发及APP客户端等新运用的传播模式。伴随网络舆论生成空间、规模与自由度的瞬息万变, 各类大的媒介, 在经历了建设网站、报网互动和实现报网融合中, 都朝着“互联网+”的大数字化平台方向迈进。而我们大多欠发达的地方传统媒体, 仅仅完成了初级的网站建设, 互动 (论坛、社区) 上没有真正做起来, 这样一下子走上“融合之路”, 实现“弯道超车”, 从机制技术人才投入等方面还有很多很多课要补。否则, 融合仍是一句空话, 更谈不到做大做强。

从实践看, 网络媒体发展呈现两个趋势:属于国家级层面的, 纸媒拼不过网媒, 如国内大报网媒落后于各大商业门户网站;属于地方层面的, 网媒拼不过纸媒, 如省级以下网媒拼不过同类纸媒。鉴于此, 我们作为地市报发展网媒, 要脑子清醒, 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做大多强”。如何“做大多强”, 笔者认为, 是最重要的是应紧紧把握“地域属性与地域特色 (本地特点) ”:必须在互动和做新闻产品上下功夫;必须在变转载内容为信息服务上下功夫:必须在纸媒与网媒的互动融合上下功夫;特别是在网媒未有牌照前, 必须以报纸为依托, 将纸媒办成一份地域性的“有思想、会讲故事、有表情”的报纸, 并与“及时、海量、互动”特点的网媒有机融合, 以赢得读者用户, 形成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主流媒体。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5-2-3.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4.

[3]宋建武.以服务构建用户平台是媒体融合的关键[J].新闻与写作 (京) , 2015 (2) .

图书的媒体属性 篇6

网络媒体中受众参与身份的隐匿性, 混淆了传统的传授两端, 打破了传统的传播模式, 致使新“意见领袖”得以出现。由于新“意见领袖”身份的隐匿性, 受众无力辨别, 从而消解了受众获取权威可信的信息文本的自主度。传统媒体中受众参与身份是明确的, 参与传统媒体的受众在当次的传播过程中, 其实质是作为传播者的身份出现的, 传授两大群体在整个传播行为中是清晰的。而这些临时参与传播行为的受众往往是“意见领袖”的成员, 他们受到职业传播者的严格审查, 因此, 受众很容易将这群人的身份辨别出来, 对他们所提供的信息文本自然会有所辨识。

在蒙牛与伊利互掐事件中, 最初进入人们视野的是“安勇事件”。“安勇事件”策划者的主阵地就是网络, 其所利用的“战士”便是北京戴斯普瑞网络营销公司等所雇用的众多网络写手, 这群网络写手便是在网络媒体中受众参与身份隐匿性的庇护下, 产生的新“意见领袖”。这一群体的产生, 摆脱了职业传播者的严格审查, 他们借用儿童家长、孕妇等普通受众的多种身份, 让受众以为是新闻事件的受害者。因此, 当这些网络写手在撰写攻击帖子, 炒作近百个论坛, 联系点击量较高的博客博主撰写文章, 并“推荐到门户网站首页”、“置顶”、“加精”等操作得热火朝天时, 受众依然没有意识到新“意见领袖”的出现。他们将其视为新闻事件当事人一方, 也自然将其看做权威信息文本的来源。甚至, 在此次事件中, 很多受过严格训练的职业传播者也无力识别这群新“意见领袖”的身份, 从而采用了他们的信息文本。职业传播者对这类信息文本的加工传播, 必然将事态的真相推至混沌状态。所以, 当整个新闻事件真相未曝光之前, 受众都将从新“意见领袖”那里获取的信息文本作为真实的文本而津津乐道, 网络世界顿时沸沸扬扬。一旦这群新“意见领袖”的身份被明确, 受众才唾之弃之, 转而将注意力投入权威的传统媒体所提供的信息文本上。在蒙牛与伊利互掐事件中, 网络受众在无意识中成为他们操控的对象, 网络受众曾将注意力大部分固定在网络写手提供的信息文本上, 从而消解了多渠道获取权威可信的信息文本的自主度。

当传统权威媒体介入、深度调查事件真相时, 受众才恍然大悟, 但为时已晚。网络媒体中受众参与身份的隐匿性最终使自身成为受害者, 自以为是积极地参与, 却成了新“意见领袖”操控的对象。这些受伤的受众, 将会由此对网络中信息文本的可信性产生怀疑, 最终必将损害受众参与的积极性, 致使网络媒体带来的自由空间严重受损。因此, 对于网络领域的主导者来说, 应充分认识到网络媒体受众参与身份的隐匿性, 尤其要掌握因身份隐匿而产生的新“意见领袖”的真实身份, 在必要的时候, 向网络受众公布新“意见领袖”的真实身份至关重要。

网络媒体中受众参与方式的多样性, 致使网络媒体已渗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 逐渐演变成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网络媒体已不再是单一大众传播载体, 当没有类似的传播载体能替代它时, 受众选择大众传播载体的自主权利便随之消解了。传统媒体中受众的参与方式是单一的, 主要反映在对信息文本的接受反馈行为上。传统媒体受技术等方面的制约, 提供信息和娱乐一直是其受众最主要的需求。因此, 传统媒体对受众的日常生活方式影响极其有限。同时, 传统媒体作为调味品的功能极易被另一传播载体所复制替代, 一旦替代后, 受众自然而然就会弃之而去。

在腾讯与360互掐事件中, 广大网民会被迫围观, 就是因为这两大网络主导者都充分利用了网络媒体中受众参与方式的多样性特性。网络媒体中受众参与方式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购物、对话、游戏等。腾讯是迫使网民围观的始作俑者, 2010年11月3日晚, 腾讯发布公告, 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 此举一发, 广大网民的电脑桌面便成为腾讯与360互掐的战场, 两大网络主导者不断利用其自身的技术支撑, 让有利于自身的信息窗口在网民的桌面上弹来弹去。尽管众多的网民对此举表示不满, 但仍只能处于被迫接受的状态之中而无能为力。对于已经习惯了利用腾讯QQ聊天和360杀毒软件的网民来说, 要立马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 都是不易的。最终在广大网民的舆论压力下, 国家工信部出面进行调停, 迫使两者兼容成为结局。

此次事件中, 虽然网络媒体的受众最终成为赢家, 但是经历的这个过程是万般无奈的。因为网络媒体已不再是单一的大众传播载体, 腾讯和360这两大网络主导者都不止在某一方面满足受众的需求, 当没有类似的传播载体能替代它们时, 受众选择大众传播载体的自主权便随之消解了。

网络媒体中受众参与的实时性, 造就了众多网民对网络的依赖, 对信息的接受也不再考虑多渠道获取, 致使人们潜移默化地将自身固定在网络虚拟世界中, 受众自主辨析事实真相与信息文本真相差距的能力便随之消解了。传统媒体受众参与行为是延时性的, 这由传统媒体技术的时空局限性所致。时间上, 一方面传统把关人的存在, 信息文本的编码需要一定的时间, 即便是采用传递速度较快的声音符号来编码的广播文本, 也难以实现受众参与的实时性。另一方面, 传统媒体编码技术的延时性也是关键因素。电视和报纸的编码技术较广播复杂, 无论是画面采编还是文字编辑都要以时间来保障文本的准确性。在空间上, 一方面传统媒体的编码设备都是相当庞大的物体, 对空间的稳定性依赖很强, 因此文本编码只能在特定的空间得以实现;另一方面, 传统媒体的接受终端空间局限性突出, 观众和读者都必须坐在电视机前或拿到报纸才能获取信息文本, 而能提供电视机和报纸的空间毕竟是有限的。因此, 传统媒体受众参与行为的延时性在所难免。这种属性最终规避了受众对它们的单纯依赖, 我们很少发现一个庞大的群体会在某一个传统媒体面前欲罢不能。受众每天都会穿梭交织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中, 传统媒体对他们辨别事实真相和信息文本真相的能力的影响终究是微小的。

网络媒体却打破了这种局面。网络媒体受众参与行为的实时性是它的先天优势, 正因为如此, 它才得以风靡全世界的每个角落。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 传播者随时随地都可编码, 受众随时随地可解码并反馈。这种绝对的传播优势必将挤占网民获取传统媒体的时间, 网民对网络的忠诚度随之增高, 网络终将成为他们接受媒体信息文本的唯一渠道。因此, 他们所接受的事实真相等同于网络上的信息文本真相。在这些事态中, 他们都及时参与反馈, 其中不乏网民在混沌中采用多种手段推进事态进程, 只有少部分既是网民又是观众或读者的围观者, 能理性地看待事态进程, 会主动将传统媒体的权威文本与网络文本进行比较分析, 认清事实真相, 他们最终参与反馈的时间也较前者滞后, 一旦参与其中便是主动围观, 而不是被迫围观, 其自主辨析事实真相与信息文本真相差距的能力较强。由此可见, 网民应充分认识到网络媒体的参与实时性, 它已经成为束缚受众辨析事实真相与信息文本真相差距能力的绊脚石。

网络媒体中受众参与的“零门槛”, 致使每个人都随时可以在网络媒体中扮演传播者角色, 再加上网络媒体中把关人的严重缺失, 信息真假难辨, 当受众身陷信息谜团中难以把握真实权威的传播源头时, 受众自主解读信息文本的能力便随之消解了。传统媒体受众参与的门槛是较高的, 它是由于传统媒体的主导传播符号比较单一决定的。例如, 广播的主导传播符号是声音, 所以参与广播节目的受众, 在声音上必须具备一定的优势, 口头表达能力要求就会较高, 否则就难以适应节目的要求;电视的主导传播符号是声画, 于是参加电视节目的受众, 不仅要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形象;而报纸的参与者, 却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字写作能力。再加上, 传统媒体中受众参与行为受到把关人的严格审查, 其提供的信息可信度较高, 因此, 传统媒体中受众参与对信息源的可信度影响不大。

网络媒体中受众参与的“零门槛”是由其主导传播符号的多样性所决定的。受众参与到网络文本中是轻而易举的事, 他们无须把关人的严格审查, 只要能说话、会打字或者露个脸都可能成为网络文本的传播主体或对象。无论在蒙牛与伊利还是在腾讯与360互掐事件中, 大部分受众都乐此不疲地扮演着参与者的角色。尤其是一些灌水高手, 每天都会在各大论坛上发表自己所了解的最新信息和意见, 大量的真假信息在他们之间捣腾, 网民被这些信息谜团弄得无所适从。大多数参与了蒙牛与伊利互掐事件或腾讯与360互掐事件的网民, 在事发的初期都还是乐意关注和评论的, 但他们一旦发现网络上的信息源真假难辨后, 便随之冷静下来。因为信息文本真假无法辨别, 将直接影响受众对新闻文本的自主解读能力, 人们便不愿在此环节上浪费时间。其最终的结果, 只有等待传统权威媒体发布最可靠的信息文本。由此可见, 网络媒体中受众参与的“零门槛”最终将制约其对信息文本解读的自主度。

这种“零门槛”的参与能力优势倒是被此次事件的主导者所充分利用了。但他们之后才发现这种做法完全是徒劳的, 虽然网民被迫浏览了他们制作的信息文本, 但当技术无法隐匿窗口制造者身份时, 这种自说自话的传播效果是极其有限的。所以, 对于任何网络主导者来说, 他们只有利用公共网络媒体来发布自身的信息才是明智的。网络受众对网络信息文本的接收依然需要把关人的审查, 网络信息发布的监管制度完善迫在眉睫。

综上所述, 通过对蒙牛与伊利、腾讯与360互掐事件的分析, 可以看到网络媒体中受众特殊的参与属性带给了自身选择自由的多方消解。因此, 我们不能总是将网络媒体受众参与的特殊性当做绝对的优势看待, 这种优势伴随着网络媒体发展的不健全, 正在成为制约网络媒体发展的一大潜在隐患。尤其对于网络媒体的主导者来说, 应当看到网络受众参与的特殊性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网络媒体的主导者们应当充分地尊重网络受众的这种权利, 千万不要轻易地将其作为要挟的手段。

参考文献

[1]李春苗:《从伊利蒙牛商战到腾讯360交恶》, 载于《人民论坛》, 2010年 (11) 下, 第48~49页。

上一篇:非线性最优控制下一篇:专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