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图书馆的属性

2024-10-23

专业图书馆的属性(精选5篇)

专业图书馆的属性 篇1

摘要:高校图书馆拥有文献资源、电子资源、人才等方面的强大优势, 要采取多种形式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开拓服务的新领域, 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公共服务属性。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公共服务,资源共享

高校图书馆公共服务是指高校图书馆打破原有的只为在校师生服务的基础上, 拓宽领域和职能为社会公众提供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1]。高校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和人才资源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作为社会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这个数字变革的时代, 坚持其公共服务属性是对社会经济、文化、科教等事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同时也是高校图书馆自身得以完善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1 面向社会

1.1 面向社会的必然性

近年来, 高校图书馆是否向社会开放一直是网上热议的话题, 通过网络调查, 大约有80%左右的受访者持欢迎态度[2], 由此可见,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是民心所向。2005年中国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发表《图书馆合作与信息共享武汉宣言》指出:“消弭信息鸿沟, 实现信息公平, 是消除贫困、实现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之一”。“最大限度满足每位公民 (读者) 对信息和知识的需求, 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另外, 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 (修订) 也规定了“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2]。这一切都是对高校图书馆走向社会的鼓励与引导。高校图书馆有丰富的文献与电子资源, 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 良好的学习环境, 浓厚的学习氛围, 以及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等, 是建设全民学习型社会的最佳场所和重要机构。高校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资源的组成部分, 有责任、也有义务走出象牙塔, 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弥补公共图书馆的不足, 拓展自身的服务领域, 为提高全民素质, 做出应有的贡献。

1.2 面向社会的曲折性

高校图书馆要向社会大众开放并非一帆风顺。在实施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我们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用积极的态度, 迎接一系列挑战, 遇到问题要勤于思考, 细心研究, 通过对问题的探讨与解决, 使自身得以完善与发展, 同时树立起高校图书馆在社会大众心目中的地位。众所周知, 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 而它的服务主体是本校的师生, 首先优先确保他们的学习、教学、科研不受影响。当然, 高校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也不能忽略, 我们应集思广益, 尽可能多地创造对社会开放的条件, 应积极寻求本校师生与社会大众对信息需求的平衡点, 比如我们可以实行错时服务, 在学生上课时间和假期加大对社会读者的开放力度, 而在学生复习考试或晚自习期间, 应停止或减少接待社会读者, 通过一系列协调措施, 确保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尽可能多地满足各类读者的信息需求。另外, 数字资源的出现丰富了图书馆的馆藏, 也增强了资源获取的快捷性。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数字信息资源和网络设备优势, 为校内、校外读者提供优质便捷的网上服务, 从而缓解学校在文献资源与空间上的不足。

2 资源共享

高校图书馆坚持其公共服务属性, 就必须打破资源分散、互相封闭的状态, 实现资源共享, 只有这样,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

2.1 资源共享势在必行

一方面, 先进的计算机与网络设施为图书馆开展信息与知识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图书馆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也就越来越明显[3]。另一方面, 在当今这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 文献信息总量日趋增长, 读者的信息需求也与日俱增, 而图书馆作为个体, 其资源与服务毕竟是有限的, 任何一个图书馆都无法将所有知识与信息一一揽尽, 所以高校图书馆必须摆脱封闭, 积极融入到社会信息网络之中, 成为网络中的子系统。只有这样, 才能丰富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充分扩展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使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得到最有效、最合理的利用, 从而使高校图书馆能更好地履行其社会服务职能。

2.2 资源共享有待优化

资源共享是高校图书馆长远发展的目标, 也是数字化信息服务的迫切需要, 它的诸多好处毋庸置疑。但是, 在现阶段资源共享面临着很多障碍, 比如观念保守、技术落后、经费紧张等, 高校图书馆必须顺应时代要求, 转变思想, 树立全局观念, 从建设战略科技资源的高度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 突出重点, 兼顾特色, 搞好资源共享的建设。同时, 要全面推进标准化进程。只有统一规划, 统一技术标准, 统一运行规则, 以标准化为基础, 才能实现资源共享网络化。

2.3 加强互动

互动一词是德国社会学家G·齐美尔提出的。“互动”就是形成良性的反馈, 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双向的交流与促进。高校图书馆要坚持其公共服务属性, 为社会大众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 加强与读者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我们要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如馆长接待日、读者座谈会等都是很好的沟通平台, 这种直接互动可以使双方展开多方位、深层次的交流, 信息的发出与反馈及时而有效, 同时也能加深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感情。其次我们要利用网络拓展与读者的互动空间, 读者只要登录图书馆主页, 就可以通过馆藏建设、读者荐书、馆长信箱、图书馆新闻等平台, 了解图书馆的资源配置、管理模式及发展动态, 同时也可以提出自己的信息需求, 以及对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意见与建议[4]。通过网络互动, 双方不仅打破时空限制, 还进行一对多的交流, 使收集到的信息也更有针对性、更细致。通过互动, 高校图书馆可以在文献资源、电子资源的建设以及管理和服务方式等方面了解读者的诉求, 接受读者的合理化建议, 发现和改进自身的不足, 才能时时处处为读者照相, 扬长补短, 集思广益, 在不断完善自身的同时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信息服务, 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当然在交流互动中也要营造一个宽松、平等的网络环境, 使网络互动更具人性化、多元化。高校图书馆通过与社会大众的良好互动, 相互促进, 使其公共服务属性得以更好展现。

综上所述, 在信息时代大潮的冲击下, 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公共服务属性势在必行, 高校图书馆除在完成本校教学科研服务外, 还应面向社会, 实现资源共享, 为构建学习型社会, 提高全民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同时在互动中使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与提升, 从而更具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陈朝.高校图书馆公共服务的拓展与创新[J].佳木斯大学社科学报, 2009 (3) :186-188.

[2]崔红雁.刍议现阶段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原则[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09 (7) :38-41.

[3]张春花.新形势下图书馆界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探讨[J].河北科技图苑, 2010 (16) :24-26.

[4]凌霄娥.浅论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与读者互动[J].图书馆论坛, 2010 (20) :189-190.

打造文学属性的少儿科普图书 篇2

儿童需要什么样的科普图书?

少儿科普出版是少儿图书板块中,要求最高、难度较大的出版门类,因为少儿科普出版肩负两个重要的任务。一是,它必须有科学性。少儿科普出版要把高深的科学理论、高深的科学知识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少年儿童读者,需要有科学家的才能,有相应的知识水准。二是,它必须有普及性。科普出版要把高深的科学理论、高深的科学知识变成广大少年儿童读者喜闻乐见的大众读物,就需要有文学家的才能,有吸引读者眼球的功力。除此之外,笔者认为优秀的少儿科普图书还必须具备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三大要素。

第一,为什么少儿科普图书要有知识性?少儿科普图书虽然不是故事书,不允许编造,但科普书可以写成故事书,把科学知识与有趣的故事结合起来,同样能引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少儿科普图书不仅需要有科学属性,还需要有文学特点。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如果只是单纯的科学术语的解读,则会给少年儿童读者的阅读造成困难,不仅不能开发他们的智力,还会影响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好奇心。若是少儿科普图书加入文学的元素,不仅能准确表达作者深入解读的科学知识,同时还为家长指导儿童阅读提供便利。

第二,为什么少儿科普图书要有趣味性?简单的文字、少儿化的语言、幽默的风格,这些可以减轻少儿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疲劳感”,增加他们的阅读兴奋点,提高阅读效率。少儿科普图书不仅要把深奥的科学知识白话化、通俗化,更要能通过图片、语言,甚至声音、图像让其“活”起来,这样才能吸引在图像、声音刺激下长大的一代孩子们的眼球。

第三,为什么少儿科普图书要有可读性?在成人眼中,科普图书被看作让孩子们增长课外知识的“法宝”。然而,这类作品的编辑出版者是成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只是简单地以成人思维代替孩子们的想象,将本属于成年人的阅读和接受方式,生硬地塞进少儿读物,致使许多少儿出版物严谨有余而趣味不足,孩子们接受起来十分困难。于是,出现了这样一种状况:成人认为是优秀少儿读物的作品,孩子却了无兴趣。因此,少儿科普图书不能永远停留在只解释科学知识、科学现象这些基础的层次,而是需要激发少年儿童的探索欲望。一本好的科普读物既要有科学知识,又要超越科学知识,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才能成为对孩子一生成长有好处的科普精品。

让文学有飞翔的翅膀

在图书选题同质化的今天,少儿科普图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笔者一直思考如何将经典的文学作品打造成为优秀的科普作品。早在1870年就问世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虽然距离我们现在的年代很久远,但是书中提及的很多科学预言最终成为现实,它所基于的科学原理没有远离现实世界。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堪称儿童文学经典名著,已经被翻译成多少种语言,有多少种版本,有多少位大师改编配图,恐怕没有人能说出准确的数字。而且,这部经典作品既是很好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一部不错的科普作品,我们就尝试将《海底两万里》进行改编。

在策划科普版的《海底两万里》时,我们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对原著中每一页涉及的知识进行编写,链接在正文旁边,既补充了科学史的资料,也给孩子们无限的好奇心一点小小的满足与启迪,用一条条知识的链子,把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串起来,从现实到幻想,又因实现幻想而到现实,人类在幻想、梦想、理想中构思更美的世界,又在实践中追求,把它们一一变成现实,这样为儿童阅读带来了全新的感受。我们在阅读的时候通常会有这样的感受:尽管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但因为自己知识有限,遇到不懂的地方常常会忽略或者跳过阅读。然而,儿童在阅读图书的时候,遇到不懂的地方常常会缠着家长和老师问,由于家长和老师都不是全能的,并不能回答每一个问题,因此,当儿童的好奇心无法得到满足时,就容易失去阅读的兴趣。因此,在科普版的《海底两万里》中,我们围绕“海”的主题,在书中链接了“斯科迪亚号”客轮、“美国海军驱逐舰”“独角鲸”“渔叉”等,当然也补充了其他方面的知识。小读者可以一口气读完凡尔纳写的故事,也可以时不时光顾一下书页两侧的各种有趣链接。这样做,既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给予他们一定的满足,又引起他们在更大范围、更深领域的好奇,儿童的这种好奇心正是中华民族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的源泉。在改编的过程中,我们除了介绍了凡尔纳的幻想,还将凡尔纳其他的科幻小说做了简单的介绍,方便儿童读者挑选同样的科普版的凡尔纳其他小说。除此之外,我们还在作品的最后对凡尔纳的小说改编成其他形式做了解读,这是为儿童拓展阅读做好奠基。

从儿童文学中提炼科普

对作者而言,写一部科普图书比写一部文学图书难得多,更何况写一部儿童科普图书。《闪电球探长》是风靡全球的少儿科学探案系列图书,在德国本地畅销近30年,销量已超过400万册,还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在全球销售,并成功入选德国阅读阶梯系列推荐书目,广受孩子们的欢迎。

科学普及出版社在引进《闪电球探长》系列图书时,并没有停留在将原书照搬照译,而是在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在每个侦探故事的结尾都增加设计了谜题,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们反复阅读、检索阅读的能力,使他们养成在阅读时主动总结故事大意、主动记忆故事重点信息的习惯。书中呈现了闪电球探长行走于世界各地的探案故事,科学普及出版社则将科学探案的过程与日常生活中的科普知识巧妙地结合起来,编辑们在每册图书背后特别设计了“科普知识串串烧”环节,将书中的侦探情节和科普知识巧妙地串联起来,在满足少年儿童探案好奇心理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小读者学到一些在成长中既有趣又有用的科普知识。例如,当电闪雷鸣时,你在房间里敢接听手机吗?或者走在空旷地带,遇雷雨天气你还敢使用手机吗?《闪电球探长·密西西比河失踪案》的“科普知识串串烧”就告诉你正确的做法。闪电球探长的故事,那毕竟是德国人写的,都是发生在西方世界背景下的,可能对西方少年儿童来说,许多知识是浅显的,人人都知道的。如被称作“老人河”的密西西比河,新奥尔良与爵士乐的起源,葡萄酒的酿造传说等,这些知识往往会成为如饥似渴的中国小读者阅读时的拦路虎。在出版《闪电球探长》的中译本时,我们充分考虑了这些中外文化的背景差异,把每本图书涉及的西方历史知识编辑在文后,做到既有趣,又解渴,并且还在书中附带破案小工具(红色解密卡),帮助小读者检验自己的侦探推断是否正确。解密卡这一小工具提高了阅读乐趣,激发了小读者的阅读主动性,让小读者更加喜爱阅读,在培养逻辑推理能力的同时,养成使用工具阅读的习惯,使小读者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得到提高。还有侦探迷们,读完每个故事后意犹未尽,常常会互相讨论、评说,为了帮助小侦探迷们更深入地思考,每册图书最后都设置了“小侦探在行动”的互动环节,小读者们开动脑筋自己先设想种种破案方法,然后在闪电球探长中文网站去验证、去求解。这种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对少年儿童今后的人生成长也是有利的,毕竟只有充满创造力的人,才会在工作中干出一番成绩。

在原版图书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少年儿童的需要改编达到优秀少儿科普图书的要求,既丰富了原著的科普内容,还能将生动性、趣味性与知识性融在一起,实现少儿科普图书出版的创新。

专业图书馆的属性 篇3

一、电子化图书馆资料多重属性的问题

(一) 读者查阅书目与电子资料多重属性存在矛盾。

图书馆中包含有多种类型的图书, 读者在查阅书目的过程中, 会与电子资料多重属性产生矛盾, 图书馆有着多种需求类型, 总结起来可将其分成读者需求、管理需求以及服务需求。读者需求主要是指查阅书目、借阅图书等, 由于图书馆的资料信息比较多, 图书的存储量也不断增多, 所以对读者查阅书目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例如:电影公司H联合I、J两家拍摄了一部三部曲系列电影都用了同一个名字A, 导演是a、b、c三人共同担任, 而演员分别是d、e、f、g。而在不同国家上映的时候, 由于各国电影审查制度不同, 其分类和分级就不一样, 每部电影都有多个“类型”属性。这样一来, 一个读者想要找到具体的哪一部电影就十分困难了。以上情况同样出现在电子书籍、资料的查询过程中。

(二) 图书清单管理与电子资料多重属性存在矛盾。

一是插入异常。图书馆新引进一批图书资料后需要对其进行分类, 而如果图书管理员比较忙, 无法抽身及时将其录入数据库, 则会导致插入异常现象的出现。由于该资料没有纳入资料库中, 所以在插入元组后, 没有对应的定码, 定码值显示为空。二是删除异常。在图书资料分类的过程中, 很容易出现删除异常现象, 这主要是因为图书馆管理工作细化或者图书管理制度变更后, 图书的分类会更加细致, 图书分类方法会增多, 采用新的分类方法后, 原先图书的分类方式会出现改变, 图书的类目会发生变更, 而原先的类目很可能会被删除, 图书可能会有多重属性, 而当整个元组删除后, 需要花很长的时间进行复原。三是修改复杂。图书馆引进新的图书后, 需要对其分类, 而图书有着多重属性的特点, 在分类的过程中, 如果采用新旧分类方法结合的方式, 会使一本图书被录在多个类目下, 会造成库存不准的问题, 而且一本图书资料会存储多次, 在当该图书的属性需要修改时, 会在多个类目下进行, 这会导致出现图书资料属性不一致的问题, 还会使数据库出现错误, 影响数据统计的准确性。

二、解决电子化图书馆资料多重属性的对策

(一) 向读者提供多值查询, 并缩短读者查询书目时的范围。

在电子化图书馆中, 由于书籍资料的数量比较庞大, 为了方便查找资料, 管理员在对图书进行分类时, 增加了多个属性, 这也使得读者在输入关键字后, 出现了较多的资料条目, 在规模较大的图书馆中, 甚至输入一个关键字, 可出现成千上万的资料条目, 读者想要在这些资料中找到真正所需的资料, 可谓难上加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图书管理员必须根据读者的需求, 对管理模式以及系统进行优化, 为读者提供多值查询的方法, 这样可以缩小查询的范围。比如, 读者想要找到清朝时期某位文学家的诗集与书籍, 可以在新的系统中, 输入“清朝+文学”, 在这一搜索范围内, 也可以增加新的关键字;又如“嘉庆年间”、“四库全书”等等, 通过多值查询的方式, 可以帮助读者缩小范围, 使读者了解的信息更加全面。

(二) 建立基于关系模式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为了解决图书管理员生成资料清单时与电子资料多重属性间的矛盾, 图书馆管理者必须建立新的数据库系统, 这样可以解决电子资料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基于关系模式的数据库, 使资料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在同一个关系模式中, 每个图书都有自己的编码, 这样可以解决插入以及删除资料时出现的异常问题, 可以缓解生成图书资料清单时, 对函数的依赖。建立新的数据库系统, 还可以解决图书馆管理成本较高的问题, 增强对图书管理员的管理, 使其在工作的过程中, 更加严谨、认真。在电子化图书馆管理中, 应用了大量的电子技术, 这对资料分类提供了较多便利, 但是也带来了电子资料多重属性的问题, 如插入异常、删除异常以及修改复杂等问题, 出现这一问题与图书馆数据库系统的滞后性有较大关系, 由于图书资料包含的属性比较多, 图书管理的难度就大大增加, 建立基于关系数据的数据库系统, 可以有效地解决这类问题, 这一系统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 也得到了图书管理员以及读者的一致好评, 其推广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参考文献

[1] .林辉.数字环境下混合型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模式及其发展[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07.3

专业图书馆的属性 篇4

艺术设计正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质量, 同时也影响了现代设计艺术史的书写。设计的艺术化不仅仅作为企业家推销产品的工具, 更内在地成为人们诗意生活的标志, 成为构筑实际生活新形象的途径。艺术设计体现的是一种设想和创意, 它只有连接着生产与制造, 才能实现功能实用与形象审美的高度统一。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生产力, 文化创意产业中的艺术设计正逐步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在产品的符号价值、精神价值、个性张显、注重产品的感情诉求等方面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创意文化产业经济的高速发展, 现代艺术设计在产品的功能价值、精神诉求、个性张扬等方面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也成方程式增长, 艺术设计这一职业的发展前景愈加乐观, 具备高素质与高水平且实践能力强的设计师更是人才市场上炙手可热的抢手货。

高校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适用性、技术性、经济性。高校职业教育是以传授各种生产技术及其职业综合能力, 培养生产和服务一线的各种技术、管理和操作人员的一种专门化教育。区别于普通高校教育, 它为生产和服务领域培养应用型人才, 具有为生产服务的直接性。高校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为生产服务的直接性, 决定了高校职业教育的实践性特征, 即教育过程注重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注重实践教育, 强化技能训练, 培养职业能力。因此, 职业性、生产性、实践性是高校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1]“社会要发展, 教育要先行”, 高校艺术设计职业教育正是迎合了社会的发展需要, 为设计培养职业人才——如平面设计师、形象设计师、陶艺工艺师、园林景观设计师等, 使艺术设计体现在具体生产制造当中,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设计。艺术设计的发展, 不仅应从艺术设计教育、从培养高技能型的人才做起, 而且应从建立一个现代的、面向未来的、开放的艺术设计观做起。

二、高校艺术设计职业教育的定位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 艺术设计的功能和价值的深入, 社会对设计人才的要求也更加全面。

(一) 高校艺术设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定位

1.专业目标定位

目前社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企盼职员能直接上岗以减少实习环节, 直接快速创益获利, 这也就是市场对高校艺术设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而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疲软乏力, 不能上岗。从而导致产生企业招不到设计人才、学生找不到就业岗位的困窘。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应以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和职场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 以培养行业企求的设计人员和相关的专业技术师为目标, 坚持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贴近, 坚持实践实训与岗位能力贴近, 建立以学历证书为基础、以职业资格等级证书为主参特征的多证书体系, 以“应用广、适用强”为主旨建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所需的技能能力和综合素质结构。市场对应的职业岗位大致涵括商业广告、包装装璜、书籍装帧、影视后期制作、舞台美术、广告代理、会展策划等领域。

2.教育规格定位

高校艺术设计职业教育是一种工艺技能专业训练, 也是一种艺术设计理念的陶冶, 更是一种艺术创新思维的激励教育。首先, 它相对于本科普通教育的教学来说更加贴近产业市场, 在实践技能与项目运作上有明显的优势。其次, 相对于中职教育, 其综合素质和技能能力有明显的广度与深度特征。它的通识课程教育与技能实训必须针对就业岗位群的职业特色, 同时还需要一定的专业宽度, 以适应就业双向选择的总体环境。因此, 通过优化教学计划, 强化实践经验锻练、拓宽专业面和加强基础教育, 是满足社会人才市场对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定位的保证。

(二) 建构以项目导向实践教学下的课程体系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设置应把握专业教学注重实训环节的属性, 来提高学生三个能力为宗旨 (职业技能能力、职业素养能力、个性创意能力) , 以职业技能能力为突破点, 加大“商业项目”和“威格”等教学手段, 教学中认真落实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让学生在“威格”操作中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在“商业项目”中获取岗位技能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商业营销能力、文案书写能力, 这样学生能力才能全面提升。[2]因此, 项目实践教学的贯彻已成为解决当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建设中的问题的关键因子。项目课程体系建设应贯彻专业与地域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 缩小市场与教学之间的差距, 拉近行业要求与职员能力培养之间的差距。

(三) 教学团队建设是教学质量的保障

“高素质技能型”教师队伍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 是高校建设与成长中的“生命线”, 教师队伍是学校与社会接轨的纽带与桥梁。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年职梯次、实践教学能力与专业技能能力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好学校的前题。

1.师资队伍的优化

老师有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 高校教师更是学生掌握专业技能、认知社会、增进自信的关键因素。各级教育职能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 创造条件, 要积极拓宽师资的充实渠道:聘请行业能手指导实训, 邀请专家名流来校讲座。同时教师结构要合理:师资队伍的管理结构、学缘结构、技能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要有明确的梯度和层次。

2.教师的培养与管理

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能协调教学形态, 引领专业走向, 要做重点扶持;中青年教师要加强学术研究和课题开发能力的养成;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多向老教师取经学习, 掌握好基本教学技能与教学方法, 多争取到行业一线中实施挂职锻炼, 炼就应有的职业操作技能。另外, 通过加强校企协作, 联合社会力量办学, 致力专业与行业协同教学效能。加强教学效能评估, 强化对教师的考核与管理,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3]。

(四) 加大实训基地建设, 强调实践教学环节

实训基地建设应遵循“应用性、生产性”原则, 以再现企业生产工艺型标准建制, 增强学习情境设计, 理论紧密联系实践, 设置开放式动态发展的实践教学环境, 同时构建“四连环” (观摩、练习、实训、展现) 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完美实现由理性认知——感性认知——理性认知的蜕变, 从而真正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及企业用人标准的有机契合。另外, 应逐渐强化建立传承性项目实训基地的探索, 如剪纸、雕刻、刺绣、织锦、蜡染、扎染等技艺造型艺术。因为传承性项目极富地方传统性与民族性艺术特色, 技艺根基牢固, 更有利于传承和发展, 同时能促进地域经济发展, 又能增大毕业生就业率。

(五) 建构合理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质量评估的根本作用是对艺术设计教育工作的价值做出判断, 同时也可使办学主体明白还要做好哪些工作、要达到什么标准。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建设具体可以细分为评估机制的建立、评估模式的确定、有效评估原则的实施。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评价可以引入行业标准, 让企业参与教学评价与考核, 加大对教学双主体的评价与考核, 使得课程考核评价标准更规范、公正、高效。

参考文献

[1]王一伟.艺术设计专业在高职教育中的定位[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6) .

[2]曹优明.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 .

专业图书馆的属性 篇5

一、词汇的四个等级以及通用专业词汇的定义

本文将从词汇学的视角来分析商务英语的学科属性。“专业词汇的概念一直未得到充分界定, 围绕专业词汇的研究依然非常欠缺”。作为开展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基础工作, 对其专业词汇的定性与定量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 在对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 专家发现其中的通用专业词汇包含了除语言学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以设计语言课程为目的, Nation在2001年将词汇分为了四个等级:①high frequency words;②academic vocabulary;③technical vocabulary;④low frequency words。其中第一等级high frequency words大概有2, 000个单词 (West 1953) , 它们属于在任何情况下使用频率都较高的单词, 例如在学术论文、报纸中占80%的词汇以及在人的交谈和小说中占90%;第二等级academic vocabulary, 又被称为sub-technical vocabulary (Cowan, 1974) 或者semi-technical vocabulary (Farrell, 1990) , 这类词汇是指在普遍存在于学术领域的词汇, 没有第一类词汇出现的频率高, 但是也并不局限于出现在单一的学科领域, 在学术论文中大概占8.5%, 报刊杂志中占4%以及小说类中占2% (Martin, 1976) ;第三等级technical vocabulary指的是在特定的文本或领域才会出现, 只有相关专业的人士才能明白其含义的, 而在其他领域几乎不能找到的词汇, 在特定的文本里面占5%;最后一个等级的词汇包含前三个等级之外的其他词汇, 大概在文本中占5% (Goulden, Nation and Read, 1990) 。本文题目中的通用专业词汇指的是以上四个里面的第二个等级academic vocabulary, 是介于专业和非专业词汇之间的, 既可以运用于专业领域的语境的词汇, 也可以运用于非专业的语境。

二、商务英语中通用专业词汇实例分析

在商务英语中的通用专业词汇非常丰富, 通常情况下以特定的搭配出现。例如经济类的通用专业英语词汇有bounce以及其短语bounce back, 在商务英语词汇中, bounce表示动词 (支票) 被银行退票;名词 (未兑现支票) 以及 (股票价格) 反弹, 回升。除了应用于商务用语之外, bounce还有动词使反弹的意思。这样的单词被定义为通用专业词汇。商务英语中比较常见的通用专业词汇词组还有adjuster (理算师) 、offererer (发价人、报盘人) 、hire purchase (分期付款) 、agreed price/term (约定价格/条款) 、documentary payment (跟单付款) 等等。

这些在商务英语中出现的通用专业词汇词组与其单词在一般文章中的常见解释有着一定的联系但又有区分, 例如adjust在一般文本中通常意义是指调整、校对、使适应;offer则是指提供、给予;hire更常用的意思是聘用、录用;agree表示赞同、同意;documentary的意思是文件、文档。而在商务英语中, 这些词汇往往被运用到不常见的解释, 例如以上出现的单词hire purchase里面的hire运用到其不常见的含义——租用。这些实例告知我们, 语言跟经济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奠基者索绪尔在其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就提出了语言价值理论, “经济学中5 法郎的硬币可与一定量的面包交换, 这类似于语言系统中一个词与某种观念的交换;法郎与美元的交换, 类似于一个词与另一个词相比”。西方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同样在其著作《国富论》中也提到了语言作为商品对经济活动、市场秩序以及制度生成的作用。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商务英语中通用专业词汇实例分析, 得到以下结论:商务英语属于跨学科的一个新兴领域, 对于这样一门边缘学科, 其英语专业学科属性以及经济学科属性以及管理学科的属性的关系是相辅相成, 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利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并开拓学生的视野, 反之相关经济管理类的专业知识又能加深对相应英语单词意思的理解和记忆。

参考文献

[1]Cowan, J.R. (1974) .Lexical and syntactic research for the design of EFL reading materials.TESOL Quarterly, 8 (4) , 389-400.

[2]Farrell, P. (1990) .Vocabulary in ESP:A lexical analysis of the English of electronics and a study of semi-technical vocabulary.CLCS Occasional Paper No.25 Trinity College.

[4]Martin, A.V. (1976) .Teaching academic vocabulary to foreign graduate students.TESOL Quarterly, 10 (1) , 91-97.

[5]Mudraya O.Engineering English:Alexical frequency instructional model[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06, (25) :235-256.

[6]Nation, I.S.P. (2001) .Learning vocabulary in another languag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李传芳, 余军, 林竞.商务英语词汇:描述、认定与教学*——基于《财富》商务英语词表的数据分析[J].外语界:2015, 3.

[9]吕世生.商务英语学科定位的学理依据[J].外语界.2013 (4) :19-25;47.

[10]李朝、万玲.商务英语作为学科的属性及其范畴——兼谈商务英语与ESP的异同[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4) :132-34.

上一篇:农业科研院网络信息下一篇:教学方法感性认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