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的对策(精选12篇)
图书馆的对策 篇1
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 以其丰富的馆藏文献和海量的电子资源为广大的师生提供教学科研所需的文献资料。近年来,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图书馆中的广泛应用, 高校图书馆逐步实现了开架借阅, 这种借阅模式可以方便读者快捷地找寻所需的文献, 但同时也带来了图书流通中难以避免的图书污损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图书, 高校图书馆针对图书污损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 把预防图书污损工作做好。
1 图书污损的现状
1.1 教职工借阅图书的污损比例较小
从图书流通的实际情况来看, 教职工所借图书的污损程度非常低, 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多数教职工借书是为了科学研究、教学辅助或者是编教材参考所用, 图书借走之后只是略加翻阅, 基本不会发生污损的情况;其次, 教师的自律意识较强, 很少有人会在书中乱涂乱画。
1.2 学生借阅图书的污损比例较大
学生借出图书以后出现的污损比较常见, 主要表现为乱涂乱写、圈圈点点或不小心沾上油渍、水渍等污垢。发生在图书馆内的图书污损现象较少, 一般表现为撕页和由于抽书时用力过大引起的图书破损。
1.3 语言、数学和小说类的图书污损程度较高
基础学科方面的书籍是图书污损的主要对象, 如社科书库中的外语书和自然科学书库中的数学书都是借阅率很高的图书, 其污损程度较为严重。英语、数学类的练习册、习题集空白处多数已被填满, 重点内容被部分借阅者圈、划得面目全非。英语四、六级考试指导等系列丛书, 几乎成了学生的练习册, 各类参考书随意涂划现象非常普遍。英语、数学类的考研书涂划的情况更为严重, 有些读者轻则用铅笔填写答案, 重则直接用油笔在书页空白处做笔记。
2 造成图书污损的原因
2.1 自然因素
针对高校图书馆的具体情况, 导致图书自然损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书库空气不流通, 灰尘较大而使纸张引起霉变。比如说有些典藏库, 排架很密, 若打扫不及时, 通风状况又欠佳的话, 室内阴暗潮湿且灰尘积聚, 就容易滋生霉菌, 使图书纸张遭受严重损坏。
2.2 道德素质低
绝大多数的高校师生具有较强的公德意识和较高的思想素质, 但总有少数人公德意识低下。另外, 有些人本身思想素质并不低, 但当他们看到不遵守规定的行为很普遍时, 就很容易随波逐流。如高校图书馆污损最为严重的图书是习题集和教学辅导书, 很多读者把在图书馆借到的习题集当成是自己的书, 还有的人把图书馆的书当作教材来用。这些读者只顾方便自己, 在看到书中重点的部分时, 就在上面随意圈画、涂写。还有些读者本是爱惜图书的, 但看到图书已经被污损, 感觉再往书上涂写也不会被发现, 所以也开始在书上圈划。
2.3 不良的阅读习惯
有些读者习惯在读书时边读边划, 有时就会把从馆里借来的书当成自己的图书。有些同学做题时一时找不到演草纸, 就直接在书本封底之前的空白页上演算。还有些读者有过污损图书的行为, 并为此受到过图书馆老师的处罚, 心里愤愤不平而产生报复心理, 导致其故意污损图书。
2.4 馆员责任心不强
由于每天图书流通量都很大, 借阅归还量多, 馆员不可能对归还的每一本书进行检查。还有的馆员从思想上没有引起重视, 所以就没有把保证图书干净整洁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对待。久而久之, 很多教学参考书和习题集被严重污损, 无法再继续流通。
3 治理图书污损的对策
治理图书污损首先要从馆员做起, 加强馆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精神, 正确处理图书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其次是制定切实有效的规章制度, 加强对读者的教育。
3.1 抓好入馆教育
目前对新生的入馆教育的重点是介绍纸质以及电子馆藏资源的使用, 对图书污损强调的较少。因此, 笔者建议在进行入馆教育时, 要面对所有的大一新生, 为保证效果, 给每人都发放一本《入馆必读》, 把“爱惜图书, 杜绝污损”的内容作为重点加以强调。
3.2 增强馆员的责任心
作为馆员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当发现学生归还的图书有污损情况时应立即加盖图书污损章, 并追究责任, 在日常的工作中经常地巡视书库。一旦发现污损图书的读者立即指出来, 和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 责令其改正。同时馆领导要对馆员给予支持和理解, 并将馆员查污损的情况纳入年底的考核中去, 对做得好的馆员予以鼓励和表扬。对于能修补的污损图书要及时修补, 避免造成更严重的损坏;巡库时发现偷书、夹带图书出馆的读者, 要及时制止。
3.3 吸纳学生参与管理
高校图书馆读者中学生占绝大比例, 仅靠馆员进行管理是不够的, 还需依靠学生参加一些日常管理工作, 比如在书库和阅览室安排一些勤工俭学的学生, 通过亲身体验图书上架复位以及保持借阅环境卫生的辛苦, 激发他们的爱书之心, 继而用自己的言行带动其他人加入爱书护书的行列。另外, 此举还可以解决人力不足问题, 在整理图书过程中随时纠正读者的错误行为。
3.4 建立图书污损处理规则和额度
目前学生读者对图书污损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处罚的力度太轻。以我馆为例, 对图书污损只是象征性地罚几块钱, 这根本“不能触及灵魂”。现在我馆通常的做法是针对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对于在书中用铅笔圈划的读者, 污损内容经过擦拭不会留下明显痕迹的可以免于赔偿, 以说教为主;对于丢失图书者, 买一本同样的书来赔偿;对于污损不太严重的, 给予书价的20%的赔偿;对于年代久远且又是绝版图书的丢社或污损, 按十倍、几十倍于书的价格赔偿。
4 结语
总之, 对于当前存在于学校图书馆的书刊毁损丢失现象, 只有通过学校、管理人员及广大师生的多方配合, 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 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才能得以杜绝, 使图书馆书刊管理更趋于合理、规范、完善。
摘要:高校图书在开架流通后破损现象严重, 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高校图书馆书刊污损的现状和原因, 并提出了解决污损图书现象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读者工作,污损
参考文献
[1]赵鸿雁.透过图书污损现象看新生入馆教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2) :57-58.
[2]郭仲.高校图书馆污损图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活力, 2009 (9) :49-49.
[3]廖春艳.高校图书馆图书污损原因及治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2 (6) :61-63.
图书馆的对策 篇2
提高图书馆流通服务质量的对策研究
阐明了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建设和谐的人文环境、设计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方法、提供深入细致的服务等提高图书馆流通服务质量的对策.
作 者:胡燕 张勇华 钱英 HU Yan ZHANG Yong-hua QIAN Ying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上海,06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英文刊名: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Y年,卷(期):19(7)分类号:G258.6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流通服务 读者服务
图书馆的对策 篇3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全媒体出版 纸质图书采购
在“全媒体出版”时代,除了传统的纸质介质形态,还有手机、手持阅读器、互联网、数字电影、网络电视等新媒体平台,这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渠道的多样化,对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采购来说,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的采购质量,满足教师教学科研急需的学术图书以及学生学习必需的专业图书需求,成为高校图书馆中文纸质图书采购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当下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采购的困境
1.外部环境的变化对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采购的影响
外部环境的变化对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采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其一,全媒体出版环境下,出版概念的外延扩大了。出版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单一的纸质印刷型书刊,大量的多媒体出版物,比如缩微资料、音像视听资料、各种电子出版物、电子信息资源、网络学术资源、电视、电影甚至电子游戏等都已涵盖在出版的范畴里。
其二,出版已经不是学术交流的唯一渠道。国外兴起的开放式存取运动和机构存储成为网络环境下学术界传播学术信息的一种新的方式。学术出版物越来越多地以网络的方式出版和发行。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强调通过资源共享、文献传递快速获取他处的文献信息。因此,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在采购决策时就要处理好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网络资源的配置关系。
其三,不断增长的纸质图书价格与有限的购书经费的矛盾。
2.内部因素对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采购的影响
(一)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不均。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馆藏目标转变为强调“以用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根据用户的多元化信息需求,建构不同信息格式和信息类型的资源导航。教师主要需要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学科发展相关的最新、前沿的学术资料;学生需要的则是专业读物和课外读物。高校图书馆的最大读者群是广大青年学生,他们是电子阅读、手机阅读和手持阅读终端的主要用户,他们阅读需求和阅读方式的变化都会对中文纸质图书的购买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图书馆的经费不足。高校图书馆的购书经费来源主要是正常经费和专项经费、院系补贴,还有小部分是通过捐赠的方式获得文献。下表列取以笔者所在的图书馆2009—2011年的纸质中文图书经费的使用情况:
从表中可以看出,单靠正常的购书经费是很难满足读者对文献的需求的。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态势好转,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会不断增加,大学图书馆采购文献资源的经费也在逐年上升,但是仍旧不能满足图书馆的需求。
纸质图书采购经费不足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纸质文献与数字文献的价格在迅速增长,并且,伴随着电子文献资源占大学图书馆整体经费的采购比例在不断上升,而中文纸质图书则在不断下降。如何协调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的经费平衡;如何确认所需的信息资源中哪些该收藏纸质文献,哪些电子文献是付费购买的,哪些可以免费使用,哪些可以通过馆际协作获得,哪些可以依靠网上查寻索取。因此,高校图书馆在购买纸质文献资源时,要优先考虑那些有权威性、质量高、适合学校重点学科发展的资源,在经费配置中优先保障,取得合理的资源配置和较好的成本效益,以追求最佳化的信息资源获得性。
二、大学图书馆纸质图书采购的对策
1.搭建图书荐购平台
高校图书的采购,一是要利用别人的平台收集信息。当下各出版社、专业网站、网上书店或各个学术论坛均是收集信息的平台。利用各种信息平台,能够比较及时、快捷地了解收集出版信息和书目信息,以满足学校各学科教学和科研的需求。
二是推出网上荐购图书的平台,听取读者的意见,开展图书荐购业务。因此有了这个平台,采访人员可以和读者进行广泛的交流互动。通过网上图书荐购系统,图书馆将收集到的书目信息在荐购平台上公布,读者可以荐购认为合适购买的有价值的图书。通过读者信息反馈,采购人员能深入及时了解不同层次读者的个性化需求,经过分析处理后生成订单发送给出版社和图书供应商。这样有利于图书采购员做出科学的采购策略,提高图书采购员对多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图书的把握和订购精确度,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好的文献资源保障保证了教师的教学科研有序地进行,提高了教学水平,也促进了学术出版的繁荣。图书采购工作是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质量、服务水平、读者的满意度。中文图书荐购平台的建立能真正实现全校用户参与选书,实现“民主选书,集中决策”的中文图书采购模式,真正实现“用户第一”的服务理念。高校图书荐购平台的建设增加了图书的可选性,加快了中文图书利用的时效性,有利于读者对图书信息的个性化选择。
三是在Web2.0网络技术支撑下,高校图书馆的图书荐购平台可以是一个开放式的信息存储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浏览历史做到图书的智能推送,或者相关的图书链接。这种推送,具有品种覆盖全、人工智能化、兼容性、满足读者个性化性需求,能做到书目信息推送的智能化、精准化等特性。
2.文献多种资源渠道的整合
全媒体出版下,面对海量的多类型、多介质、多格式、多传递渠道的信息资源,以及读者对信息资源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图书馆需要在保障用户需求的同时减少资源浪费和降低资源建设成本。同一内容的文化产品,有纸质印刷型的、有视频的、有音频的,这些资源需要整合,而不是以单一的或分散的方式购买。全媒体出版的大环境下,出版商对同一文化产品同一时间多载体、多介质、多渠道地发布,也打破了传统的图书采购模式。图书采购不只是针对单一的纸质图书,可以是直接和出版社联系,同时购买电子图书、视频的、音频的以及系列连续出版物的数据库,减少中间环节以及由于中间供应商的介入而被迫多付的大量额外费用。如著名出版商Springer建立的LINK系统,不但将自己出版的期刊及图书放上网,还连接了其他出版商的电子期刊。出版商或者内容供应商的这种渠道整合,使得中文图书馆在采购纸质书时,除了购买实体图书,还可以购买电子书等其他载体形式,获得电子出版物的使用权。
3.开展用户信息需求调查,做好图书资料的精准推送
全媒体出版下,图书出版信息与日俱增,图书采购人员做出图书采访决策前需要对读者需求、馆藏数据、书目数据、图书价值、学科经费分配等进行对比、评价、全面综合平衡,最后做出图书采购决策,做好精准推送。精准推送需做到:第一是做好书目信息平台和图书荐购系统的开发,吸引读者到图书馆参与选书工作;第二就是创新服务模式,高校图书馆利用学科馆员开展嵌入式学科服务,了解用户对学科资源及读者服务的利用现状,分析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用户需求,这种嵌入式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为适应新的信息环境推出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强调和用户无缝、动态、交互式地连接,从用户角度进行资料采集、加工;第三是图书采购员利用图书馆荐购平台,整合各种联系渠道,和读者交流互动,及时了解读者需求。
传统的图书产品流程是由作者、出版商、发行商、图书馆和读者,形成单向的信息流。全媒体出版环境下,通讯及网络技术条件的发展促使各种媒体实现深度融合,文化产品传播速度快、覆盖空间广、开放性强,读者互动性和参与度高。在网络环境下,传统的分工已不存在。特别是对学术交流来说,网络建立了一个发散式的、动态的、自由的学术交流环境,个人可以直接在网络上发布研究成果。因此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购买途径为:一是传统的集中招标辅以部分零购的模式;二是网上书店购买;三是和出版社直接洽谈采购业务;四是联盟采购、集团采购,对于一些大宗的、学术性较强的数字化产品,或者大型数据库,各高校图书馆可以和一些专业性中小图书馆结成联盟,采取联盟或集团化的采购方式,有的馆需要纸质印刷物,有的馆需要电子产品,各取所需,对图书馆而言,也可以获得较好的优惠折扣,降低采购成本,节约经费,提高了经费的使用率,对供应商来说,可以扩大市场的份额,实际上也增加了效益;五是图书馆可以直接和作者联系,在保证不侵犯版权的前提下,获取其纸质出版物和电子出版物,减少购书费用。
做好纸质图书的采购,还有很多细节要做。比如,要注重读者的反馈,了解文献利用率,依据布拉德福定律,读者文献利用率在75%~85%是比较理想的馆藏体系。文献的闲置就是经费的浪费。要了解读者的心理,大量阅读媒体资讯,理解阅读动向等。当然,做好大学图书馆的纸质图书采购工作,最核心的,是采购员本身对于纸质图书的热爱,对于知识与学术的崇尚,这是根本。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朱强. 我国高校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挑战与策略.
[2008-12].http:/www.lib.sjtu.edu.cn/adls/download/12-16/1216AM-C2.pdf.
[2]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2010年高校图书馆发展报告》[EB/OL].
[2012-01-02]. http://www.caigou.com.cn/News/Detail/87295.shtml.
[3]2010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09-07.
[4]Springer Link.[2004-03-04].http://link.springer.de/.
区域图书馆网络安全的对策 篇4
1 区域图书馆网络安全问题
1.1 区域图书馆网络的性质
区域图书馆网络是在区域内图书馆合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横向组织体系。它是将区域内分散的图书馆组织起来,按照自愿参加、平等协商、共建文献资源、共享文献资源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区域图书馆网络体系。这个网络体系在整个图书馆网络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整个图书馆网络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网点。目前,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高速城域网,这为区域图书馆网络的建立提供了依托和保障。
1.2 区域图书馆网络安全范围
区域图书馆网络安全包括物理安全和信息安全。物理安全是指保护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工作站以及通信线路等硬件实体免受损害和破坏;信息安全是指保护系统内内的程序和数据在存储、处理和传输过程中不受破坏和泄漏,它又包括系统安全及数据安全[1]。其中系统安全是采用软件防火墙、常用病毒软件查杀等防范措施,防止对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任何形式破坏,并保障系统遭受破坏后能通过修复程序恢复正常运行,但是不能从根本上预防或根除其危险。而数据安全主要是采用现代加密方法对数据进行主动保护,使存储的数据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修改,以保持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
1.3 影响区域图书馆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
随着数字资源的频繁使用,区域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在图书馆文献资源使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影响区域图书馆网络的因素很多,如有意的或无意的、人为的或非人为的等,外来黑客对网络系统资源的非法使用更是影响区域图书馆网络安全的重要因素。归结起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人为因素;非授权访问因素;信息泄露或丢失;网络病毒;破坏数据完整性[3]。
人为因素:包括人为的疏忽和恶意攻击。人为的疏忽包括:失职、失误、误操作等。例如操作员安全配置不当所造成的安全漏洞,用户安全意识不强,用户密码选择不慎,用户将自己的账户随意转借给他人或与他人共享等都是对区域图书馆网络安全构成威胁的因素。人为的恶意攻击是网络安全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主要包括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两种,主动攻击是以各种方式有选择地破坏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被动攻击是在不影响网络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截获、窃取、破译以及获得重要机密信息,这两种攻击都对网络造成极大的危害,并导致机密数据的泄露。
非授权访问因素:没有预先经过同意,就使用网络或计算机资源被视为非授权访问,如对网络设备及资源进行非正常使用,擅自扩大权限或超越访问信息权限等。主要包括:假冒、身份攻击、非法用户进入网络系统进行违法操作、合法用户以未授权方式进行操作等。
信息泄露或丢失:指敏感数据被有意或无意地泄露出去或者丢失,通常包括:信息在传输中丢失或泄露,例如黑客们利用电磁泄露或搭线窃听等方式截获机密信息,或通过对信息流向、流量、通信频度和长度等参数的分析,进而获取有用信息。
网络病毒:计算机病毒有传染性、隐蔽性、潜伏性、可触发性、破坏性等特点。它主要通过存储介质及网络进行攻击。区域图书馆网络系统与Internet已经形成非常紧密的关系,病毒的传播途径多样化,使得图书馆的计算机受到感染的可能性日益增加,这些都可能导致图书馆的网络资源瘫痪。
破坏数据完整性:以非法手段窃得对数据的使用权、删除、修改、插入或重发某些重要信息,恶意添加、修改数据,以干扰用户的正常使用
2 湖南四所高职院校图书馆网络安全现状
2.1 校园网规模较大,使用者较多
随着宽带技术的普及,四所高职学院均已建立自己的校园网,采用光缆和双绞线的接入方式,即千兆骨干网络,百兆到桌面,网络规模较为庞大。图书馆是直接通过校园网实现联网,图书馆内部网络广泛分布着工作人员用机、学生用机以及各种应用服务器等,这些设备均没有特别的安全控制。校园网用户人数众多,四所学院教职员工加在校学生将近3万人,终端节点覆盖了办公、教学、食宿等多个区域,分布十分广泛。由于用户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很多人并未养成安全上网的习惯,容易被入侵,尤其是部分学生,因为对网络技术的好奇,对黑客盲目地崇拜,也时常有意无意地攻击校园网络,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网络[2]。对于如何有效防止公共网络的病毒入侵、黑客攻击、以及网络协议分析软件的使用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且最主要的还是图书馆管理系统自身以及数据库的安全。因此,要实现区域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必须寻求一种安全可靠、费用较低、切实可行的区域馆联网方案,使得可以在其中一个成员馆实现统一管理,分馆服务,实现各成员馆文献资源共享。
2.2 风险意识不强安全保障不够
近年来四所职院都加强了对校园网络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支持,也成立了专门的网络管理部门。但是由于风险意识不足,都集中于网络设备采购,配套的安全产品并没有及时跟上,这就导致校园网络极易受到来自内外部用户的攻击和入侵,如果没有相应的安全防御措施,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同时,网络管理中心技术人员配备不足,有些技术管理人员还兼职上课,他们仅能保障网络整体的通畅性,没有精力、也不可能顾及整个校园网络成千上万的客户端。
2.3 缺少严格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网络内部的安全需要完备的安全制度保障,高职校园网通常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看待,并没有像制定学生守则一样,为校园网络的管理和使用设计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这就导致学校的网络管理无法、无凭可依。其中几所职院的网络管理中心过分强调其服务职能,而忽视了其管理职能,所以即便有相关的网络管理规章,真正执行起来也有相当大的困难和阻力,这些最终都将对网络的安全、规范化管理带来负面影响。
3 区域图书馆网络安全对策
针对目前四所学校网络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式,要实现区域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必须将各种技术手段综合运用,并与管理策略相结合,保证足够的网络带宽和访问入口,以建立一个安全、稳定、高效区域图书馆网路。
3.1 严格的管理
各所院校应建立相应的网络安全管理办法,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合适的网络安全管理,建立安全审核与跟踪体系,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安全管理既要防止用户对网络资源的非法使用,又要防止对网络管理系统的非授权访问。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可以分为技术管理和行政管理两个方面。技术管理主要是指的网络的安全管理、保密设备与密钥的管理。行政管理主要是指安全组织机构、责任和监督、业务运行安全和规章制度、人事安全管理、教育惩罚、应急计划和措施等。
3.2 先进的技术
根据目前区域内的四所院校图书馆网络状态,选择先进的安全技术是区域图书馆网络安全与保密的根本保证。用户对自身面临的危险进行风险评估,决定其所需要的安全服务种类;选择相应的安全机制,然后集成先进的安全技术,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安全系统。
防火墙:隔离图书馆管理本地网络与外界网络,增强机构内部网络的安全性,加强网络间的访问控制,防止外部用户非法使用区域图书馆内部资源,保护内部网络的设备不受破坏,防止内部网络的敏感数据被窃取。
VPN技术:全称虚拟专用网,它可以采用加密和隧道协议,在校园网上构建虚拟专用通道,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封装非IP流量,以便在公共IP网络上传输。由于区域图书馆需要实现数字资源共享,还要求资源准确、安全、访问畅通。接入VPN的成员馆必须通过用户身份认证,通过一个中间协议如LDAP或者RADIUS等,才能访问共享资源。
NAT技术:解决部分用户IP不足的问题,以及内外网络的隔离。据统计,目前四所职院图书馆工作用机、书目检索机、电子阅览室以及各类服务器等电脑总数有1000多台。由于校园网IP较少,分配紧张,可以利用防火墙的NAT功能,将内部使用的电脑设备配置私网IP,从而解决IP紧张问题,同时也能解决内外网络划分的问题[6]。
网络防病毒技术:防杀病毒,及时升级,定时查杀,及时发现异常网络行为,隔离非法用户对网络资源和数据的访问,中断、阻止病毒传播和攻击入侵,修复系统漏洞,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健壮性。
访问控制:通过用户名的识别与验证、用户密码的识别与验证、用户账户的默认限制检查,控制一些固定的用户能过登录到服务器并获取网络资源。
应用系统安全:各成员馆对外开放的应用系统主要是数字资源(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数字资源应用系统),在安全管理上,主要是加强登录身份的认证,以及严格的IP访问权限设置,对于图书馆管理系统,我院图书馆使用的是ilas2.0系统,本身就具有严格的用户权限管理设置,同时具有服务功能与IP绑定的设置和详细的日志管理,区域内各成员馆之间的互联采用VPN技术来实现,系统安全性更高。
系统备份:各成员馆对图书馆管理系统专门制定一套备份方案,各数据库系统可以使用系统本身备份功能对数据库文件和日志文件进行备份到本机、其他机器及光盘等。
Ghost功能:对于工作机、学生机、一般的Web服务器,在做成一套完整的系统后,可以将整个系统克隆一份,一旦系统遭受攻击或者崩溃可以一键恢复。
3.3 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
目前,构建区域图书馆内部网络有诸多可行的方案,我们可以在本身的网络结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经济能力、实际服务需求和安全需求,做以下选择:
对各成员馆远程服务器的设备(如web服务器、电子期刊、电子图书馆)设置公网IP,直接连接校园网,安全措施主要通过防火墙、网络防病毒软件和用户权限设置等来实现。
对于图书馆内部工作机、学生电子阅览室机器和内部服务器设备(图书馆管理系统、影视资源等),设置私网IP,内部用户则通过NAT技术访问其他成员馆的对外资源或利用VPN建立专用通道来实现资源的获取。
4 结论
近几年来,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本文旨在探索分析一个实用、安全和先进的区域图书馆网络安全防范体系,以确保区域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知、共享的实现。
摘要:计算机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区域图书馆的建设创造了条件,也为区域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共建、共知、共享得以实现提供了依托和物理保障。然而,实现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区域图书馆网络安全问题也将成为几所院校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文章在分析系统安全与数据安全基本要素的基础上,结合湖南四所高职院校图书馆网络的实际,分析网络安全的对策。
关键词:区域图书馆,网络安全,对策
参考文献
[1]左君.数字化图书馆网络安全对策[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7.1.
[2]丁杨.校园网络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0.6.
[3]王黎,阮梦黎,张道春.试析高校图书馆网络安全[J].工会论坛,2009.5.
[4]尹志清.高校图书馆网络安全体系的构建[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5]周华生.高校图书馆网络安全隐患及对策[J].江西图书馆学,2005.3.
[6]王兴新,杨宝洪.数字图书馆网络系统安全问题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15.
图书馆的对策 篇5
高校图书馆流通安置馆员的现状及对策
简要介绍了高校图书馆流通安置馆员的`现状,提出了提高图书馆安置馆员素质的对策.
作 者:杨永芳 YANG Yong-fang 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安徽马鞍山,243000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英文刊名: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Y年,卷(期):19(7)分类号:G258.6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安置馆员 流通服务 继续教育
图书馆的对策 篇6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高校;安全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各高校在其多媒体技术及网络建设中都投入了很大的力度。高校的图书馆已经从单一的馆藏图书馆逐渐的向先进的数字图书馆转变,这种转变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数字图书馆的优势显著,其在多方面相较于传统高校图书馆有了很大的进步。主要体现在:技术、建筑、资源类型、管理模式等方面。而且数字图书馆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查询的便利性,其提高了高校科研水平,巩固了教学质量。数字图书馆在建设的进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安全问题,安全无小事。数字图书馆的安全问题涉及的领域繁多,无论是从建设还是到使用上,甚至在管理上都存在一些安全问题。曾有学者提出:“数字图书馆的安全问题是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可核查性、可用性、完整性、保密性等,实质就是一个信息安全问题。所以,高校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如何建立一个可靠、安全的信息网络环境是十分关键的。
一、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安全问题分析
(1)内部管理方面的问题。高校数字图书馆的正常运行需要一个良好的管理机制。在当前,数字图书馆的管理上还有一些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由于高校管理层对数字图书馆的管理上缺乏科学性和严格性。根据相关专业人士分析,在信息系统入侵案例中占百分之七十的是内部入侵,所以,高校管理层对图书馆的安全管理意识一定要加强,否则出现的问题会越来越严重。还有一些问题表现在安全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上,这种不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使得全体系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使得数字图书馆不能合理的充分发挥其作用。(2)版权问题。现阶段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到数字信息的便捷,人们在享受便捷的同事,版权问题也出现了一些危机。一些有恶意的个人或团体通过网络传输,将其内容任意传播。如果在没有征得版权所有人同意的情况下,这就出现了侵权现象。(3)网络信息服务安全问题。网络信息服务,也称因特网网上信息服务,指的是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机构和行业利用计算机、通讯和网络等现代技术从事信息采集、处理、存贮、传递和提供利用等一切活动,其目的是为了给用户提供所需的网络信息数据、产品和快捷的服务,让人们从繁重是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享受网络带来的省事,省心,省力。网络安全涉及的因素很多,如病毒感染、恶意入侵等等,病毒是当前网络面临的重要威胁之一,高校数字图书馆存有各种数字资源和大量数字图书,一旦受到病毒的攻击,其损失将是难以弥补。
二、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安全对策探讨
(1)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安全防范体系正常运行的保证就是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没有严格的安全管理体系作为后盾,仅凭安全技术防范是不能够保障网络体系在应对安全的。在应对安全技术和设施进行管理时,还应该通过制订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来实施。健全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多方面,主要的内容是对安全管理范围的划分和对安全管理等级的确定。在实施的过程中还要严格管理网络操作,制订一系列措施,并对相关人员出入机房进行登记。(2)保护版权需利用数字水印技术。“数字水印技术”是互联网上多媒体信息安全的主要技术手段。“数字水印技术”通过将各种版权标识嵌入到整个数据库之中,如图像、数字、序列号、文字等等,用来保护版权。数字水印技术是现阶段比较先进的技术,其将创作者的信息以水印的形式嵌入到作品中,以确保数字图书馆中版权的安全,在保护版权的过程中作用明显。(3)提高网络信息服务的安全性系数。一是保护信息的安全应该利用利用信息加密技术。信息加密技术的先进性得到了各行业的支持,它是目前唯一的一种用于保证信息机密性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对保护信息的安全上通过各种加密算法,以很小的代价,达到对信息的最大保护,为网内控制数据、文件、口令、信息等数据提供支持。二是保护网络安全应采用病毒防护措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一些不法分子研制出了多种计算机病毒,用来攻击我们的电脑,达到谋取私利的目的。所以,必要的病毒防护措施是保护的重要保证。现在的一些杀毒软件在单一主机上的杀毒效果是不错的,但是在面对网络上的一些病毒的时候就不是很好用了。所以保护网络安全应采用病毒防护措施。
参考文献
[1]徐海军,朱瑞峰.高校图书馆网络安全管理策略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288~290
[2]赵幽兰.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安全解决方略[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64~368
[3]周华生.高校图书馆网络安全隐患及对策[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5(3):97~99
中学图书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7
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要求扩大教育规模, 因此教育的发展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教育的发展速度可以适当超过经济的发展速度, 但高校应该努力寻找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的平衡点, 保持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
(二) 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当前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意识的转变上还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建立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 引进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及实践背景的专业人才, 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服务, 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就业与职业发展的方向就显得非常必要。在就业竞争中, 实践操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逐渐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在就业指导中应该把增强其综合能力, 包括生存能力、学习能力以及社会竞争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 形成完善高效的素质拓展体系。学校的就业职能部门要建立完整的就业指导目标和指导内容, 形成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和手段。要完善动态的就业信息库, 建立毕业生就业推介信息和岗位需求的动态信息, 通过网络信息平台, 广泛向社会和毕业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当前, 随着中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 各中学更加认识到学校图书馆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信息、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教师在教学及教育科研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因此, 不少学校都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把图书馆建成培养中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资源和场所。但也有不少学校的图书馆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正成为图书馆功能发挥的羁绊。
一、中学图书馆工作存在的问题
1、馆藏文献总体质量不高, 数量偏少。由于职称评聘需要科技成果支持, 各种论文、著书象“速生林”一样出现, 有的作者甚至用“一把剪刀、一瓶浆糊”编书。
学生发布。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和职业引导, 转变毕业生传统的就业观念, 调整就业心态, 降低不切实际的期望值, 提高初次就业率。
(三) 把创新和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要进一步开拓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就应把创新创业理念融入高校教育的理念中, 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要发挥大学生科创作品大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的孵化器作用, 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 协助学生创新创业。要提倡自主性勤工创业, 由学校提供场地和设施, 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自主组团、自主经营以获得报酬, 提升创新创业意识。要创造条件选派优秀大学生到学校所在区域企事业单位重要岗位挂职锻炼, 通过挂职, 在服务地方企事业的同时掌握相关行业核心信息, 积聚创业资源。
(四) 巩固基础, 开辟新的就业渠道。
教师岗位竞争力减弱, 教师岗位就业质量不高是存在于地州高校的普遍性问题。因此, 从稳定和提高就业率的角度, 要进一步改进教师培养的模式, 强化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针对性, 夯实基有些报纸、杂志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大量增加广告, 增加页码、甚至增刊。数字文献因无强制性的标准和规范, 全文数据库重复建设, 图像信息重复录制, 大量无用甚至有害的信息充斥网络。有的学校领导对图书馆重视不够, 认识上的偏差使资金投入过少, 纸质文献陈旧, 数字资源稀少, 图书的更新率低。有的学校领导出于达标验收和述职的需要, 硬性向全体教职工摊派捐书数量, 凑集图书册数。一些教职工把家中各个历史时期的书本一股脑的搬出, 一些人被迫到废品站论斤购回一些书籍充抵任务。有的学校因建校挤占了文献购置费, 加之书刊大幅涨价, 图书馆文献更新速度极慢, 无法适应教师知识更新和
础, 提高教师岗位的就业竞争力。要积极顺应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潮流, 充分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 特别是对广告、会展、互联网信息服务、研发服务、电子商务、法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上, 大学生将会获得广阔的空间。要探索订单培养模式, 积极与企业协作, 按照市场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
(作者单位:曲靖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何飞龙.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1.3.
[2]陈晋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探究及对策分析[J].金卡工程, 2011.2.
[3]刘敏华.关于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途径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11.1.
[4]黄娟.高校在大学生就业中的责任及对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2.
学生的学习需要。
2、图书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
在硬件建设方面:首先, 网络服务体系落后。一是数字化信息存储管理系统落后。数字信息获取、加工、整理的自动化程度和设备起点太低, 一般中学仅有内存和硬盘较小的微机, 仅能完成普通的借阅, 根本没有功能强大的服务器, 数据库也尚未建立;二是信息传输服务体系落后。尚未建成宽带校园网与国际互联网的高速链接, 即使建成数字图书馆也无法运行;三是图书馆缺乏专门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兼图书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不能保证网络服务可靠、快速和安全地运行。其次, 馆舍面积小、电子阅览室设备老化。电子阅览室是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的过渡, 其重要功能是向师生提供馆藏信息检索、电子文献阅览、网络信息查询浏览及多媒体学习服务。没有电子阅览室、或面积缩水、或设备老化配置太低就无法迅速、准确地提供上述服务。在软件建设方面:没有建立符合中学的“融合型” (纸质文献和数字文献) 共享的数字图书馆网络管理平台。绝大多数中学尚未单独研发数字图书馆系统, 也没有标准的、格式统一、能兼容其他系统、适应中学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共享的网络管理平台。
3、图书馆工作人员配备少, 整体业务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在大多数中学, 图书馆工作人员配备少, 除日常图书借阅、阅览室开放外, 几乎无法开展其他服务项目。图书馆工作人员中, 专业出身又精通网络技术的“凤毛麟角”;教师改行的虽所教学科胜任, 但到图书馆后几乎成了“门外汉”;有的老、弱、病、残人员也被学校安排到图书馆, 大部分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需要“从头学起”。
4、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方式有待提高。
一是受升学率指挥棒的影响, 学生的学业负担异常繁重。有的学生说我的任务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有的同学说我的作息时间表是吃饭、学习、睡觉。他们除了紧张的课堂学习、大量的作业习题外, 极少有自己支配的时间;二是课外学生的“三屏生活” (电脑、手机、电视) 影响着学生的阅读方式。学生过度依赖视频图像信息, 降低了对书刊的阅读兴趣, 可能导致思维简单化、平面化, 思考创新能力减退;三是学生阅读的单一化和功利化越来越严重, 大部分学生喜欢的都是文学书籍, 尤其是流行小说;另统计, 教参教辅类书籍占中学生喜爱书籍榜首;四是除了图书馆藏书更新慢, 数量有限外, 还存在分类粗略, 检索困难, 使学生不愿进图书馆;五是教师缺乏引导, 家长不会鼓励学生到图书馆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技能;六是全社会充斥休闲娱乐 (麻将、扑克、网吧、游戏、KTV、健身) 活动, 没有形成“书香社会”, 对学生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改变中学图书馆现状的措施
1、加大资金投入, 逐步更新馆藏文献。近年来, 就世界范围来说, 每年出版纸质和电子图书12万种, 出版期刊1万多种, 为图书馆文献更新提供了可能。中学图书馆要首先获得本单位领导的重视, 并通过其获得教育主管部门和政府采购部门的重视和资金支持以及社会资金捐助。中学图书馆要结合自身馆藏文献, 及时剔出过期书目;要会同有关领导和各学科教师, 广泛征求读者意见, 讨论制定更新文献清单;要正视纸质文献与数字文献交叉重复情况, 认真甄别、筛选文献;要和文献经销商谈判, 现场选购、试用电子文献。中学图书馆要通过各种合法渠道, 获取国际国内最新的科研成果;对各种数字资源和数据库的开发, 要通过馆员自身知识和创新性的智力劳动, 经过深加工, 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文献。学校要动员全校教职员工, 捐献自己有关中学各学科有益于教学的文献资料, 以弥补馆内藏书不足。
2、逐步完善图书管理信息系统。根据目前经济发展状况, 中学可以选择以下一种或数种方式, 存利去弊, 逐步完善图书管理信息系统。一是中学委托软件公司开发图书管理信息系统;二是选购商品化的成熟图书管理信息系统;三是选购成熟的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加自建特色文献数据库。把本校过期馆藏书籍剔出后, 利用数字扫描, 对馆藏图书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进行分类, 期刊应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进行分类。把馆藏图书书目数字化后, 建立馆藏书目基础数据库, 便于师生检索和利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 也奠定了文献网络化、自动化的基础。建立本校的特色资源库, 必须经著作人同意, 把教职工的论文、论著、教案、课件、试验、各种训练、多媒体演示、经验交流、音频、视频资料等归类, 建立目录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 为师生提供网上信息链接服务。针对中学教学和学生的实际需要, 有选择地购买国内文献数据库。
3、努力提高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 适当增加工作人员人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网络环境改变了图书馆人员的工作环境。面对大量的电子数字资源和网络信息, 针对教职工及学生网上图书推荐预约、登记等工作, 除了要求具备图书馆学知识、情报学知识、教育学知识、各科专业课知识外, 还要求具备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外语知识。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 以便于完成各种数字资源格式的转换、数据的整合和发送;工作要求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 能鉴别信息、增值信息、传播信息、导航信息;技术不是最重要的, 但技术是最有效的;只有具备上述业务水平, 服务水平才能真正提高。
4、努力改变学生阅读方式, 培养阅读兴趣。改变学生的阅读方式,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这是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首先, 要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改变评价学校、评价老师、评价学生的观念和体系, 把学生从课堂中解放出来, 使他们有时间读教材外的书;其次, 要通过校园 (局域) 网宣传馆藏, 教会学生利用图书馆读书;再次, 学校开设利用图书馆的课程, 对学生进行有关的图书馆基本知识培训, 使学生熟练地运用正确的阅读、检索等方法, 有效地收集各种学习资料和信息。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中学图书馆存在着诸多问题, 如普遍存在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质量不高、管理信息系统落后、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是中学图书馆工作者的职责与任务。
关键词:中学图书馆,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图书馆 (室) 规程 (修订) 》的通知.教基[2003]5号.
图书馆免费开放的问题与对策 篇8
一、图书馆的免费开放实践
(一) 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准备
1、组织动员
组织图书馆全员学习《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 (站) 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 转变服务思想, 从等读者上门, 到想办法吸引读者上门, 确立以人为本的图书馆工作核心价值体系。动员图书馆全体人员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增强机体凝聚力, 共同面对在免费开放条件下图书馆建设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2、方案设计
制定计划, 全面推开, 逐步完善。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公共文化机构免费开放的要求, 全面推动我馆免费开放。在推进免费开放的过程中, 建立与图书馆职能任务相适应的基本文化服务内容和方式, 加强管理, 深化改革, 提升服务能力。
3、免费开放原则
坚持公益, 保障基本。免费开放作为政府的重要文化民生项目, 免费提供的是与公共图书馆职能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由政府予以保障落实。同时, 对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以外的文化服务项目, 要坚持公益性, 降低收费标准, 不以营利为目的。
4、指导思想
科学设计, 注重实效。紧紧结合公共图书馆基本职能, 研究确定基本服务项目和内容;以免费开放为契机, 加强规范化建设, 实现公共图书馆规章制度健全, 职责任务清晰, 服务内容明确, 设施设备的利用率明显提高, 免费开放落到实处,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5、做好宣传, 重塑形象。
免费开放的根本目的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就近方便地参与图书馆活动, 保护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要加强免费开放的宣传工作, 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 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我馆的功能和作用, 吸引广大群众走进图书馆, 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 同时树立图书馆的良好社会形象。
(二) 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实施
1、取消原有部分收费项目。取消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收费。
2、降低非基本服务收费。未列入免费开放基本服务项目的。
3、完善免费开放公示制度。
4、加强安全管理。
二、图书馆免费开放的读者反馈与经验总结
在较短的时间内, 为了能让广大读者尽快享受国家开放公共图书馆政策的福祉, 图书馆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免费开放, 因为准备不足, 尚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 遂同时开展了读者调查反馈活动, 设计了《读者满意度调查表》, 搜集需要完善和改进的意见与建议。
通过一段时间图书馆的免费开放与读者调查, 得到的反馈结果与经验如下:
(一) 服务有待提高
1、在文献资源检索、阅览、外借、上网等资源免费的同时, 读者希望更好的加强对相关项目流程的公示和工作人员的解释指导。
2、在电子阅览室、报刊阅览室、自修室和多功能活动室的开放中, 读者要求针对免费开放加强人员和秩序的管理, 营造更好的图书馆学习阅读氛围。
3、在图书馆免费开放后, 提高了广大读者来馆的兴趣, 但是读者反映各项服务的时间缺少灵活机动和对各类读者人群的适应性。
4、对免费开放后, 各类读者群体, 进行针对性的区别化服务。
(二) 设施资源有待提高
1、藏书品类有待丰富, 不能满足一部分读者对于特殊文献阅读的需要。
2、设施有待改善, 不能完全满足读者需求在馆开展活动的需求。
3、图书更新速度较慢, 不能满足读者在馆对新知识的寻求。
(三) 免费开馆以来的问题总结
1、对免费开放图书馆的人员结构没有足够的预期, 在免费开放以后, 人员成分复杂化了以后, 缺少针对的服务应对策略。
2、免费开放图书馆以后, 现有的工作守则和管理制度不能适应图书馆免费开放的模式。
3、免费开放以后图书馆资源和服务能力, 在面对读者数量增加的情况时有所力不能及。
三、图书馆免费开放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 统一思想, 以人为本
在图书馆内部, 建立一个免费开放管理的学习长效机制, 深刻认识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实质意义, 做好图书馆的免费开放工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是有效的促进, 对进一步提高政府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至关重要, 对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有积极作用。
(二) 完善制度, 加强管理
由于图书馆的免费开放, 有很多原有的资源管理使用制度, 已经不能符合新情况的需要。
(三) 服务创新, 差别个性
面对读者群的扩大, 读者群体分化严重, 在改变过去读者服务和读者活动不丰富, 乃至有所缺失的同时, 更要主用读者服务的针对性和个性化。并对读者群体进行有目的性的区分和引导, 指导不同的读者群体更合适的、更科学、更有效的使用图书馆的资源、利用图书馆的服务。
(四) 设施改善, 设备更新
图书馆一段时期以来, 是一个冷清的地方, 在免费开放的推动下, 也逐渐热闹了起来, 原本就落后的设施, 和热闹的人流相形见绌, 阅览室的座椅不足, 损坏、老旧程度较高, 藏书室, 书架、书籍陈旧, 电子阅览室机器过少, 等等设施设备的问题凸显出来。
(五) 科学办馆, 人财序增
图书馆在免费开放的情况下, 更加具备了生命的活力, 就像一颗欣欣向荣的大树, 要想持续繁荣下去, 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是必须的。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 必须保障有序的必须人员的增加, 以支撑相关服务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形成科学有效的设施、设备使用、更新和增添机制, 有机满足图书馆业务开展需要;必须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和科学的资金增长制度, 以保障免费开放图书馆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 图书馆的免费开放, 既是图书馆工作的一剂强心针, 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全体图书馆工作人员化问题为机遇, 着力提升服务读者、服务社会的能力, 力争将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发挥到最大, 实现最佳的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
摘要: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 是公共图书馆事业一个崭新的开始, 趋势昭然蓬勃, 但面对的问题和挑战也颇多, 本文就免费开放的实践经验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尝试找出一些应对的策略, 提供给广大公共图书馆同仁, 以期对图书馆免费开放探索有所贡献。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现状,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曾若林:《对公共图书馆传统服务和创新的思考》, 《云南图书馆》, 2006 (3) :35-36。
提高多校区图书馆服务水平的对策 篇9
一、多校区高校图书馆面临的问题
1. 管理混乱。
目前, 很多高校的多校区图书馆都实行分权管理模式, 这样小馆的权力得到了强化, 容易造成一定程度的管理权力分散, 会弱化总馆的统一管理, 结果造成管理混乱和资源的重复建设,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财、物资源的浪费, 加大了经费支出, 还会出现校区之间信息沟通少, 管理相对封闭等问题, 严重影响图书馆的良性运转。
2. 馆藏地点多, 文献布局分散。
多校区高校在各个校区都设有分馆, 因各校区的专业设置不尽相同, 所以, 各分馆的图书资源配比需要业务熟练、素质高、意识强的工作人员的管理。如果对馆藏的实际情况不够了解, 极易造成图书馆资源的不足或图书资源的重复配置, 也易出现原有书刊没有及时调配, 结果导致读者找不到所需要的书籍。不仅造成文献资源的浪费, 而且使读者为了借到合适的图书要奔波几个校区, 极大地浪费了读者的时间, 严重影响了资源的利用率。
3. 资源利用受限。
多校区高校图书馆由于校区分散, 空间距离加大, 不同校区的读者利用其他校区的资源很不方便, 馆藏信息资源的利用受到严重限制。如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 目前已形成3个校区4个馆办馆的格局, 分别是本部校区图书馆、桃李园分馆、龙子湖校区图书馆、许昌校区图书馆。3校区相距最远可达几十公里, 若其中一个校区的读者想利用另一个校区的馆藏资源, 往返不同校区之间乘车需5~6小时, 这给读者带来极大不便, 造成读者对跨校区借阅望而却步, 导致部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极其低下。
4. 资源共享困难。
一切为读者服务的目标, 要求不同校区图书文献应自由流通, 即要对各校区读者提供无校区区分的通借通还服务, 实现资源的共享。但目前绝大多数的多校区图书馆还难以实现这一要求, 主要是因为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 文献的类型、复本量和文献购置经费、复制能力以及图书文献流动成本等很多因素也制约着通借通还服务的顺利开展,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读者对文献资源的利用, 也对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5. 服务水平易受影响。
由于扩建了新校区, 各项设施及管理都需要有较大的经费投入, 多校区高校图书馆也面临经费紧张、人员配备不足等决定服务性质量的问题。尤其是新建校区的图书馆, 购置资源费用的增加和机器设备的更新, 更是需要大笔经费的支持。另外, 高校的多校区建馆及扩招使图书馆人力不足, 造成工作强度增大, 很难保证高质量的服务。有些高校为了缓解图书馆工作人力不足的问题, 配备了一定量的临时工, 但相当一部分临时工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和工作热情, 对此工作也很难胜任, 导致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下降。
二、提高多校区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对策
1. 建立适应的管理模式。
多校区高校图书馆目前常见的办馆模式有“一校多馆制”、“总分馆制”、“一馆制”、“并列馆制”和“独立馆制”等。多校区高校图书馆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管理模式。如对于扩建型的多校区高校图书馆来说, 采用“总分馆制”管理模式是最现实的选择。即以校本部图书馆作为总馆, 其他校区的图书馆作为分馆。“总分馆制”可以对各图书馆的人力、物力、财力实行统一管理, 在业务上, 图书馆的馆藏书目、流通及采编信息等通过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各校区数据实时共享, 并保持各馆数据的同步更新。这种管理模式强调了整体效应, 有利于文献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机构合并、精减、业务统一管理、资源共建共享, 既可以发挥资源整体优势, 又可以保证各馆的深度融合。
2. 优化资源配置。
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多校区高校图书馆, 每个校区都应有自己侧重的专业。如河南农业大学, 虽然目前龙子湖新校区建设还不够完善, 但已形成了以人文、经管、信管、体育、英语等专业为特色的文理专业校区。因此, 该校区图书馆在文献采购中综合性与专业性兼顾, 定期开展调查, 了解读者需求, 以读者需求为基础按比例进行图书采购。另外, 为优化各校区馆藏资源建设, 河南农业大学在龙子湖校区的分馆刚刚成立时, 在两个校区分别举行了图书的现场采购活动, 该次活动采取图书书展形式, 推荐展览多家出版社的3 000多种最新出版图书, 通过这种方法购置的图书更贴近读者需求。
3. 加快数字资源建设。
多校区高校图书馆空间上比较分散, 这给图书管理和利用带来了很大不便, 印刷型文献借阅更是不方便, 要想实现资源共享, 所需成本较高, 难度较大。而数字资源的利用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这将是高校图书馆, 特别是多校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趋势, 也符合教育部正在实施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CALIS项目) 要求——重视图书馆网络系统的构建, 提高数字资源的建设力度, 建立图书馆数据库, 真正实现多馆间互用模式。表1是河南部分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 经过多年不断的努力, 河南部分高校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建设上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 但拥有多校区分馆的河南工业大学和河南农业大学, 各数据库数量都比较少, 尤其是外文数据库的数量更少。这将严重影响多校区的读者对文献资源的利用, 对资源的共享更是一个巨大的制约。因此, 应借多校区办学、办馆这一契机, 加快数字资源的建设, 实现各校区间文献资源的共享, 从而弥补由于纸质文献收藏的分散而造成的读者利用不便的缺陷。具体做法:一要增加电子类图书采购。二要加大投入, 把利用率较高又很有价值的纸质图书资料通过扫描、摄像等组成电子资源库, 利用校园网开展网上阅读, 这样既可方便读者的利用, 又可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三要有强大的网络服务平台和高效、稳定的图书馆管理系统。数字资源建设上去了, 学校的整体教学、科研水平才能更进一步的提高。
4. 充分利用本校开展的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
对于高校图书馆开展的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 读者知之者甚少, 很多人甚至没听说过。他们不知道可以通过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利用邻近校区的资源, 甚至可以突破空间的限制利用很多高校的数字资源。因此图书馆应该加强对其各项服务的宣传、推广。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如图书馆使用手册、醒目的宣传栏、借阅证的使用说明、新生的入学教育以及文献检索课等让更多的学生获取这方面的信息。
5. 创新读者服务。
多校区高校图书馆空间上的分散, 是读者利用文献资源的主要障碍, 通过创新服务于读者, 克服各校区在时间和空间上给读者造成的障碍, 是多校区高校图书馆服务读者亟待解决的问题。通借通还服务是多校区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的最有效方式。通借通还是指读者凭借借书证可以在不同校区的任一分馆获得图书馆可以提供的全部服务。主要包括:读者可以使用统一的图书证在每个校区的图书馆都享受借阅服务, 包括借还书、阅览、预约、续借等;读者可以进入图书馆的主页查阅每个校区的文献信息资源、图书的流通情况, 各校区电子资源可不受限制地实现共享;读者通过本馆主页上“我的图书馆”菜单即可办理预约、续借等手续, 以及查询借阅历史和最迟归还图书日期等;读者还可以通过电话、实时在线咨询、博客、Email等方式反映、咨询有关问题;在一体化服务发展比较成熟的多校区高校图书馆, 还可以为读者开展借还书的上门服务;建立学科馆员制度, 挑选具有一定学科背景的图书馆员, 在不同校区图书馆承担为某学科读者提供更深层次信息服务的工作。凡此种种如果都能够认真执行下去, 将使图书馆的服务体系上一个新台阶。
数字图书馆的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 篇10
1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数字图书馆是计算机与图书馆相结合的产物, 它利用科技的强大技术将各种资源有效地集中起来。把原先用纸张存储的信息, 按二进制编码数字技术进行加工, 并根据不同的类别将它们进行分类管理。数字图书馆实质上就犹如一个巨大的多媒体设备, 将各种信息都收纳进去, 只不过有规范化的管理罢了。
2 数字图书馆运用的技术
2.1 关键词技术
由于数字图书馆的数据信息资源太过于庞大, 因此在进行信息搜索的时候肯定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的资料, 数字图书馆利用智能化搜索引擎, 将输入的关键词进行各种筛选和处理, 能根据使用者需要而提供个性化服务。这样就减少了查看众多不相关的资料的时间, 有效地提高了阅读的效率, 节约了阅读者的时间。
2.2 云计算
云计算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 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按需服务。利用云计算思想, 各个图书馆可将其所有数字资源全部上传至“云”空间, 由“云”来调度、处理、组织、共享资源。通过网络将图书馆的信息或各种信息资源结合在一起, 并进行分类, 这样不仅方便管理, 也方便使用者进行搜索和查找信息。这样让使用者能不受空间与时间的约束, 随时随地都能在网络上寻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 达成资源共享的目的。
3 我国数字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专业化的管理人才
数字化图书馆不同于传统图书馆, 对馆员的各方面素质要求更高。信息资源管理的好坏与管理人员的素质有着极大联系。现在大部分数字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大都没有受过系统的文献情报信息方面的专业教育, 也没有经过严格的业务训练, 更缺乏现代文献情报技术应用知识和技能。数字图书馆建设中需要懂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等方面的信息化人才。但是目前我国数字图书馆管理人员缺乏经验, 对现有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开发不足,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需要进一步培养数字图书馆建设所需要的综合人才。
3.2 缺乏标准, 管理制度落后
目前, 由于图书馆传统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使各图书馆的管理目标定位更多地把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放在购买数据库上, 而不是注重所藏文献信息的开发和利用。这就致使信息资源利用率很低, 大量的信息资源被闲置。同时由于缺少一个现代标准, 使得各个图书馆数据库建设不能够统一, 整合资源存在一些阻碍因素。
4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对策
4.1 优化信息存储和共享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高信息储备量的系统, 因此对内部信息的储存和管理就会有较高的要求,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实现内部资源的充实, 还要能够很好地将与其他图书馆进行合作, 通过网络将图书馆的信息或各种信息资源结合在一起, 并进行分类, 数字图书馆是种合作的展现, 共享共建了图书馆和信息资源单位之间的信息资源。
4.2 加强管理人才的培养
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也是一项高技术含量的项目, 需要专业化的管理团队, 特别是熟悉现代信息技术的人才。要想把数字图书馆建设好, 需要有真正熟悉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专业人才。数字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建设是信息资源建设的前提, 也是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保持信息服务主导地位的必然要求。
4.3 加强标准化建设, 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
首先, 数字化图书馆需要有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工作, 从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入库开始, 严格把关, 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 要求著录的标准化, 格式的标准化, 交换的标准化。其次, 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图书馆在不断地更新, 制度也应该有所改变, 要使得管理制度合情合理, 以服务读者为目标。
5 总结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篇11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建设;对策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到来,我国各个高校的图书馆也越来越向信息化靠近。然而目前为止我国高校的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相对较为不成熟,尚且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那么,如何完善高校的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呢?
1.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1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高校的图书馆主要是供给学生以及老师们知识的场所。而随着21世纪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必不可少的东西。而传统的图书馆一直都是纸质的书籍,因此,学生以及老师们接收到的信息也就比较狭隘。但是现在各个高校的图书馆除了有之前传统的纸质图书之外,现在还建立大量的数字图书馆以供老师和学生们使用。现在的这种图书馆增加了现代化的信息化建设,因此,新型的数字图书馆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同时也减轻了图书馆老师们的负担。但是,因为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的时间比较短,因此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是对于图书馆的信息技术的管理,还涉及到如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信息技术的创新、管理理念等方面的内容。
1.2高校图书馆基础设施薄弱
虽然我国对于各个高校的教育非常重视,但是在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的经济投入方面还是存在着经费不够的问题。有的高校的经费困难,所以对于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不能够购买一些先进的计算机等网络设备。因此,对于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不能完善。而有的学校虽然硬件设备非常齐全,但是软件方面又大大欠缺。由于学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对于软件的开发和设置的水平还不够,因此,数字图书馆的软件设备相对较差,大部分的软件都是根据本馆的实际工作要求购置或开发的,同时受软件开发人员水平的限制,使得应用软件不甚完善、互不协调、盲目发展。而且,有些数据库的信息不够完善,工作人员对数据库的更新非常缓慢,导致学生以及老师对知识的认识比较落后,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学生需要与先进的知识技术相接轨才能更好地学习、创新。
1.3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素质偏低
除了图书馆的信息化的设备方面存在问题之外,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的素质也与其信息化建设有关。现在信息化的发展史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而随着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个高校的图书馆也在与时俱进,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为止,我国各个高校的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却不是很高。大多数高校的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都是年龄比较大,一般都是五十多岁面临退休亦或者是四十岁左右的文化素质相对比较低的人员。因此,他们对于图书馆的管理方面的专业素养不是非常高。大多数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因为年纪比较大,而且大多数的工作人员知识具有高中、中专或者大学的学历,因此,他们缺乏图书馆情报的专业知识,而且对于图书馆的专业素养是不够的。这就导致了他们在图书馆的管理方面难免出现差错。更不要说是信息化方面的管理。有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因为年纪比较大,对于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不是很好,在计算机方面的专业技能远远不够。与此同时,工作人员的管理观念相对落后,工作人员更加重视图书的借与还,但是对于互联网的作用却忽视了。
1.4图书馆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现在的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管理体制不够。首先就是对于图书馆信息化的管理方面。还有就是信息数据库的管理。在进行数据库的管理方面不够系统、也不够规范。工作人员在加工和整合信息的时候不够系统,因此,学生们在查找资料的时候非常困难。而且有的信息对于学校的数据库是不兼容的,这样的话学生们就不能更好地查找资料,同时也会导致资源的浪费。
2.如何加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2.1加强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更好地发挥数字图书馆的功能,就应该加强图书馆的设备的配置。首先,学校的领导应该重视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合理规划学校的资金流动,将一部分资金投入到图书馆的信息建设的使用当中,购买计算机等网络设备,加强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从而确保图书馆可以进行网络化、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多联系一些投资者,校友或者一些企业家来对学校的计算机设备进行投资,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与此同时要注重软件的开发与应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因此,高校的图书馆还应该加强相关的软件设备。根据各个学校对图书馆建设的不同要求,选择相应的软件,比如适合大规模、多分馆等各项功能的软件。
2.2加强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
现在的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用到计算机技术,因此,这些高校还应该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技术,熟悉掌握计算机技术,具有很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高校的图书馆工作还应该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还应该培养一些专门型人才。除此之外,还可以对本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经验交流和培训的工作,同时建立一个专门培训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团队,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各个高校更应该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强化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开展积极有效的培训活动,而学校也要定期对于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活动,为图书馆工作人员提供实践机会。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提升之后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除此之外,培训活动组织部门要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培训情况进行考核,并且根据工作人员的考核情况来制定评价标准。这样才能够做到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因为现在的图书馆在向数字化方向演变,因此各个高校应该多加关注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计算机方面的应用技能,熟悉掌握计算机技术,具有很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
2.3加强图书馆的管理体制
为了完善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就应该加强图书馆的管理体制。首先,学校要明确图书馆对于学生和老师们的意义与定位,从而根据其要求来确立定位标准。首先对员工进行规范。及时对员工进行考核,如果工作人员出现问题比如其计算机技术掌握的不够熟练从而对图书馆的建设有影响的话,就应该增加培训课程的时间,或调到其它合理岗位或者不同的工作环节中去,建立起和谐的工作氛围。同时加强图书馆的数据资源的质量的把控。对数据库的资源进行整合,将不能兼容的资料进行格式的转换,减少资源的浪费。还有就是加强对图书馆的网络系统的开发。工作人员应该及时更新图书馆的资料,不仅是国内的资源,还有国外的信息技术。
3.结束语
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是目前高校更加需要重视的。只有将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都解决掉,才能够完善其信息化建设,最终为学生和老师们服务。
参考文献
[1]张耀中,肖霖,陈送华等.关于高校图书馆信息化[J].建设的思考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8(5):228-230.
[2]张军杰,杨铸.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状况!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13):27-29.
关于中职图书馆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篇12
一、主要不足
1. 经费不足, 藏书不够导致信息资源落后。
由于经费不足, 迫使大多数中职图书馆每学期或每学年只能采购一、两次图书, 这样就造成信息资源的匮乏。特别是对一些对时尚要求较强、专业信息更新较快的专业 (例如我校的电脑美术绘画专业) 来说, 图书馆资料的落后在专业信息上跟不上行业及专业的发展速度, 从而影响了教师开展专业教育、教学科研。
另外, 由于印刷型文献价格上涨, 导致购书成本快速上涨, 学校图书馆的经费投入不足也就显现出来, 致使图书馆的藏书量缓慢增长。现在的学生都有这样的共识:学校图书多是多, 就是太破旧且门类不全, 根本满足不了师生的阅读要求。久而久之, 他们就不愿意去图书馆了。而且, 部分已无使用价值的图书占学校藏书量的1/3之上, 图书馆的吸引力降低且藏书阅读率低下就成为必然。
再者, 对图书馆投入不足, 多数中职图书馆缺乏专项资金的保证, 进而缺乏相应的图书剔旧机制。特别对于专业性较强的中职图书馆来说, 专业书刊的需求量较大。这对于中职图书馆来说无疑压力沉重。图书馆不仅是中职学校的信息情报中心, 而且是对中职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2. 馆员业务不精, 服务质量低导致信息利用不充分。
图书馆由于不是教学第一线的服务部门, 因此对其工作者的业务要求并不高。许多中职学校的领导对图书馆的重要性往往认识不够, 常常选定一些不在一线工作的、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病弱及快要退休的教师担任图书馆的工作者。暂且不说工作能力存在着一些问题, 最重要的一点———他们不懂图书馆的管理知识, 也缺乏计算机应用和网络知识。在一定意义上说, 图书馆员的业务水平决定着图书馆的整体水平, 关系到图书馆的发展状况。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与图书馆工作的要求很不适应, 而许多人员对业务学习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仍然缺乏紧迫感、危机感, 满足于现状, 总是认为没有必要花大力气去学习, 能够应付日常工作就行了, 不注重系统的图书馆理论学习, 不吸收新知识, 不钻研新业务。这也让其他教师错误认为图书馆无非是“简单的借借还还书”, 管理工作十分清闲, 图书馆似乎可有可无。图书馆作为知识宝库和智慧源泉的功能不能体现。一方面, 图书信息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另一方面, 读者 (学校师生) 又难以及时、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3. 馆员服务意识不强, 服务态度欠佳。
图书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服务性工作, 其质量究竟怎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人员的工作态度如何。而优质、全面、耐心的服务能让读者感到温馨, 给读者带来好的心情;而劣质、不负责的服务则让读者感到厌倦, 而且会严重影响图书馆的自身形象。在当前形势下, 馆员大多没有专业背景, 整体素质偏低, 直接导致了图书馆服务水平偏低, 馆员的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欠佳, 很少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同时, 由于馆内部缺乏竞争, 缺乏激励机制, 很容易让馆员安于现状, 产生“吃大锅饭”的思想, 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 使得图书馆整体服务质量难以提高。
中职图书馆由于种种原因, 建设缓慢, 作用有限。师生对图书馆缺乏了解, 服务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多数中职图书馆既普遍存在经费短缺的困难, 又普遍存在利用率低的尴尬, 迫切需要改革。
二、改变中职学校图书馆现状的对策
1. 在经费方面。
21世纪是网络化时代, 现代图书馆文献资料实现资源共享已成为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 必须开发和利用网络上的免费数据。中职学校图书馆可以根据师生在教育教学和学习实践中的实际需要, 不断将网络上信息资源源源不断地下载到本地数据库中, 经过图书馆专业人员加工和整理, 补充到图书馆的数据库中, 不断地充实和丰富数据库。现在的学生对信息需求是多元的、动态的, 他们对信息要求数量大, 变化快, 任何一个校际图书馆都难以满足他们的所有需求。实现资源共享可以是局部有限的资源扩大, 丰富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这既是防止资源浪费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又是中职图书馆实现降低成本、互通有无、优势互补、方便读者、有效增值的快捷途径。因此, 各图书馆应充分发挥网上资源共建共享的优势, 共同构建较完整的藏书体系。各校图书馆之间实现资源共享, 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充实学生阅读的书本量, 而且可以提升书籍的利用率, 节省图书购置经费。对中职图书馆资源及时购入, 对利用率低、价格贵的图书资源可采用网上共享的方式获得, 以有效地解决经费短缺的问题。
另外, 在经费方面, “制定图书馆经费保证制度”,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针对教育经费按一定比例设立专项经费, 保证及时足额到位, 做到专款专用。
2. 在业务培训方面。
要加强校图书馆馆员业务技能和专业知识培养, 使其在不断发展的环境中提高实际业务能力, 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提高综合服务的效果。在逐步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 不断提高图书馆馆员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图书馆馆员要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业务水平, 这样才不会落后于时代, 被事业所淘汰。图书馆既是用书服务的前沿阵地, 又是学校精神文明的窗口, 担负着为全校教职工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使命。这就要求工作人员不但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较高的素质, 而且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只有熟悉馆藏, 博览群书, 具备扎实的业务技能, 才能具备提供更深层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当好读者的向导, 指导和帮助读者准确高效地获取和利用文献, 减少读者盲目找书所造成的乱架现象。同时, 要不断接受专业基础知识、计算机知识、信息学知识、网络知识、相关学科和技能教育;不断接受岗位培训, 使业务素质不断提高, 以适应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定期举办学习活动, 开展业务研讨;定期举办讲座, 请有关专家讲解图书馆发展趋势、新技术的应用等, 以使馆员开阔视野, 了解图书馆最新动态;分期分批组织馆员到其他图书馆参观学习, 取长补短, 不断改进、完善、提高自己, 使馆员能够尽可能多地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3. 在服务意识方面。
首先, 要以灵活的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图书馆员的智慧。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 基于对读者需求的了解, 系统地对知识信息加以组织, 形成知识库、信息库, 凝聚读者, 让读者真正感觉到图书馆服务的知识内涵。图书馆馆员应该明白, 读者的需求是图书馆事业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前提, 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事业永恒的主题, 图书馆工作的实质就是对知识的收集、组织及用有序的知识为广大读者服务。服务就是图书馆对外的窗口, 特别是一线服务, 其质量与图书馆自身的形象息息相关, 馆员应该具备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良好的沟通技巧, 切实贯彻“服务第一, 读者至上”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其次, 在积极挖掘文献资料的同时, 要了解掌握读者的阅读需求, 本着耐心、认真、负责的态度为读者找到所需要的文献资料。特别是现在专业学科领域众多, 各种读者所需的阅读内容大相径庭, 馆员更要耐心了解读者的阅读心理和特点, 依靠现代信息技术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的信息资源, 围绕为教学、科研服务的主题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增加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质量。只有图书馆不断提高为读者服务的水平, 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 其服务功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其价值也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随着图书事业的发展, 图书馆馆员应在新的时期下不断拓宽自己的业务, 完善职业规范准则, 真正发挥文献信息中心保障的作用。图书馆馆员要加强自身修养, 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爱岗敬业, 热爱图书馆事业, 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树立“一切为读者”的服务思想, 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使全校师生了解图书馆、理解图书馆, 得到师生们应有的承认和尊敬, 更好地服务于学校, 为学校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当前, 中职学校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经费不足, 藏书利用率低下;馆员业务不精, 服务意识不强, 服务质量较低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 中职图书馆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 探索对策, 如在经费方面制定“图书馆经费保证制度”, 确保图书购买等专项经费;加强馆员业务技能、专业知识的培训, 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与质量。
关键词:中职学校,图书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图书馆的对策】推荐阅读:
图书馆管理的对策10-09
高校图书馆原版外文图书利用现状分析和对策09-27
中小学图书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06-18
学校图书馆的图书目录09-11
图书馆也有图书馆的规章制度10-10
图书馆的时光07-17
图书馆的功能08-21
哈佛的图书馆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