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性特征

2024-10-07

商业性特征(精选12篇)

商业性特征 篇1

中国封建经济制度的发展, 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复杂曲折的过程, 公元前5世纪初, 即完成了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过渡, 在世界范围内最先建立了封建制国家。公元960年, 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 代周而起, 定都汴京, 宋王朝由此建立。后又陆续收复割据政权, 结束了自唐末以来长期混乱的局面, 国内相对承平。 (1) 宋王朝存在的约三百年中, 社会商品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飞速发展, 这使宋成为当时较文明和先进的帝国。

宋代的社会发展在大部分时间内相对稳定, 这使得人口不断增长, 农业生产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深化, 手工业也迅速兴起。宋代统治者又尚文重商, 导致城市和乡镇商业经济蓬勃发展, 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而随着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 宋代社会中普通人的商业意识也逐渐滋长并呈蔓延趋势, 开始不断向社会生活的边边角角进行渗透。坊市合一、宵禁废弛等情况的出现, 生活的安乐平稳, 经济的相对繁荣, 使人们更加注重娱乐和享受;作为城市社会主体的市民阶层, 表现出了尤其旺盛的娱乐兴趣和生活热情。日本学者加藤繁在《中国经济史考证》中也说:“当时 (宋代) 都市制度上的种种限制已经除掉, 居民的生活已经颇为自由、放纵, 过着享乐的日子。不用说, 这种变化, 是由于都市人口的增加, 它的交通商业的繁盛, 它的财富的增大, 居民的种种欲望强烈起来的缘故。” (2) 因此, 娱乐活动开始面向平民, 促成了民间音乐的兴盛。在众多的民间音乐中, 说唱音乐作为当时最为流行的一种娱乐形式, 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发展, 宋代城市中坊墙推倒, 文化下移, 终于涌起了一个汪洋恣肆的大众娱乐新潮。 (3)

一、宋代说唱音乐概述

说唱音乐又称曲艺音乐, 是以说唱为手段来状物、写景、倾诉感情、表达故事、刻画人物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4) 它同民歌、戏曲音乐、民间器乐一样, 是中华民族特有的集文学、音乐、表演三者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 (1) 我国说唱音乐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战国时期的《荀子·成相篇》即是一篇间用韵文和散文的作品, 很像后来说唱文学的结构;从在成都天回山发掘出的东汉时代说书俑来看, 在东汉以前可能就已经有了说唱音乐艺术。此外, 从现存的说唱表演中许多只唱不说的叙事性演出形式来看, 汉代乐府诗歌中的《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叙事作品, 也很可能是早期说唱音乐的内容。

隋代民间已有讲唱故事的“说话”体裁的流行, 到唐代逐渐发展为变文。现在音乐界普遍认为, 说唱音乐真正可以考证的形成期乃是唐代变文出现的时期, 即以变文为说唱音乐产生的标志。 (2) 至宋代, 已出现了众多的曲种和专门从事这些曲种演出的民间艺人, 并出现了瓦子勾栏、茶肆、酒楼歌楼等固定的演出场所, 许多文人也参与进来, 进行演出活动编排, 并成立了专业的创作组织, 有了专业表演者群体和基本的观众群。官府开始“和雇”表演艺人等情况的出现, 标志着我国古代的说唱音乐艺术至宋代达到了极度繁荣的发展阶段。

宋代说唱音乐分为说和唱两大类表演形式, 其演出内容各放异彩, 在我国曲艺史上有划时代的重要地位。有关宋代说唱音乐的曲种门类及其代表艺人, 《东京梦华录》卷五的“京瓦伎艺”一章中做了详细的记载:

崇观以来, 在京瓦肆伎艺:张廷叟《孟子书》。主张小唱:李师师、徐婆惜、封宜奴、孙三四等, 诚其角者。嘌唱弟子张七七、王京奴、左小四、安娘、毛团等。……讲史:李慥、杨中立、张十一、徐明、赵世亨、贾九。小说:王颜喜、盖中宝、刘名广。……孔三传、耍秀才, 诸宫调。毛详、霍伯丑, 商谜。吴八儿, 合生。张山人, 说诨话。刘乔、河北子、帛遂、胡牛儿、达眼五重明、乔骆驼儿、李敦等, 杂班。外入孙三, 神鬼。霍四究, 说三分。尹常卖, 五代史。文八娘, 叫果子。其余不可胜数。

这些艺人的表演“不以风雨寒暑, 诸棚看人, 日日如是”。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 当时的说唱艺术门类已经非常丰富, 有说三分、说五代史、孟子书、嘌唱、讲史、小说、商谜、合生、诸宫调、说诨话、杂班、叫果子等。

在以上提到的各种说唱音乐中, 以说为主要特点的代表性种类是“说书”。这是宋代新创的一个艺术形式, 分讲历史故事、小说、说佛经故事、合生或说诨话等四类。说书人主要用讲话的形式来表演, 又称“说话人”, 其说书用的底本又称“话本”。

以唱为主要特点的说唱音乐, 以小唱、唱赚、诸宫调等为代表。小唱伴随着宋词的昌盛在说唱音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词曲短而精, 在城市卖艺, 方便灵活。《梦梁录》卷二十的“妓乐”一章中记载:

街市有乐人, 三五为队, 擎一二女童舞旋, 唱小词, 专沿街赶趁。元夕放灯, 三春园馆赏玩及游湖看潮之时, 或于酒楼或花街柳巷妓馆家祗应, 但犒钱亦不多, 谓之“荒鼓板”, 若论动清音, 比马后加方响, 笙与龙笛, 用小提鼓, 其声音亦清细清雅, 殊可人听。更有小唱, 唱叫、执板、慢曲、曲破, 大率轻起重杀, 正谓之“浅斟低唱”。

嘌唱, 据《都城纪胜》载:

谓上鼓面唱会曲小词, 驱驾虚声, 纵异宫调, 与叫果子、耍唱曲儿为一体。本只街市, 今宅院往往有之, 叫声自京师起撰, 因市井诸色歌吟卖物之声采合宫调而成也。

唱赚则是选若干曲子, 但用同一个宫调, 其音乐较多变化, 通过复杂的调整组成一种叙事歌曲, 用以表演一个故事。诸宫调是从许多不同的宫调里抽出多种曲子, 组成一支完整的叙事歌曲。说唱音乐的这些曲目, 从形式到内容都非常丰富, 它们都是艺人的表演曲目, 属于表演艺术, 艺人一般都以此为谋生手段。 (3)

在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 说唱音乐也在社会商业化的影响下, 不断地调整自身的组织方式、表演形式和内容, 适应市场的需要, 以商品的形式参与市场交换, 表现出了鲜明的商业性特征。

二、宋代说唱音乐的商业性

在宋代以前, 音乐娱乐活动通常只有在宫廷祭祀祖先或节日庆典的时候举办, 一般为仪式音乐。在汉代, 由于说唱音乐的雏形已经出现, 在普通百姓家中、田间地旁、闾阎小巷也有一些非商业性的说唱音乐表演, 正如《汉书·艺文志》所云之“街谈巷语, 道听途说”, 这些表演在场地和时间上有很强的不固定性。在宋代商业市场打开以后, 娱乐活动逐渐开始大规模商业化, 说唱音乐的表演开始在相对固定地从事商品交易的场所, 即商业性场所中进行。这类场所以瓦子勾栏为主, 同时, 酒肆、歌楼、茶馆、庙宇等场所也是说唱音乐商业性得以发展的地方。

(一) 表演场所的商业性

宋代社会城市商业经济蓬勃发展, 大量空闲时间导致市民娱乐活动极度繁盛, 一些固定的游艺活动场所“瓦子”、“勾栏”、“茶肆”等在城市中出现。

瓦子勾栏在这些地点, 宋代说唱音乐大大发展, 迅速成了大众娱乐新潮的一种主要代表。据《东京梦华录》载, 北宋东京的瓦子至少9座, 而在南宋临安, 瓦子更多;据《咸淳临安志》与《梦梁录》载, 当时的瓦子勾栏共有瓦子17座之多;西湖老人《繁胜录》则说共有25座。这种固定的娱乐场所在一般的州县城市和某些较大的镇子上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成为说唱音乐的传播阵地。

瓦子, 北宋时又称“瓦肆” (1) , 南宋时称为“瓦舍”、“瓦市”, 或直接称“瓦” (2) , 又通称为“瓦子”。宋人灌园耐得翁在《都城纪胜》中解释说:“瓦者, 野合易散之意也。”也就是讲, “瓦”有聚集简单、解散快速的特点。“市”是人们开展商品交易的场所。它与当时的药市、花市、珠子市、米市、肉市、菜市、布市、酒肆、茶肆等等, 皆为商业活动场所。 (3) 这种瓦子, 在北宋时已十分热闹繁华。

瓦子作为商业化的文化娱乐场所, 其经营模式和经营内容或许比当代的很多娱乐场所还丰富, 是一种综合性的商业市场, 但还是以进行娱乐活动为主, 其主要组成即是勾栏。勾栏又名“勾肆”, 其规模大小不一, 因勾栏中设有乐棚, 所以又叫“棚”、“邀棚”、“游棚”。乐棚一般只供三五个人活动, 甚至只供一个人演唱, 它的两侧有低矮的栏杆遮挡。舞台下安置了观众座位, 与露天演出的观看情景不大一样。大城市中的瓦子, 独勾栏的较少, 一般每个瓦子都有好几座甚至十余座勾栏。根据《东京梦华录》记载, 在汴京东角楼街巷中的诸多瓦市内, 有分别用于从事“货药、卖卦”等买卖和各种伎艺表演的大大小小的“棚”, 其中最大的棚“可容数千人”。 (4) 专业的民间艺人不分寒暑地在那里表演杂剧、鼓板、小唱、砑鼓、叫果子等百戏, 精彩纷呈的演出吸引了众多的闲散市民。 (5) (“不可胜数, 不以风雨寒暑, 诸棚看人, 日日如是。”) (6)

宋代勾栏的经营者在城市繁华处张贴“招子”, 勾栏门口挂有旗牌、帐额、靠背等比较显眼的宣传标识, 进行商业性的宣传。这些招子、旗牌、帐额、靠背等都是当时的宣传广告, 上面写有演员的名号、具体的演出时间以及上演的相应节目名称。杜善夫的套曲《庄稼不识勾栏》中记载的“正打街头过, 见吊个花花绿绿纸榜”, 也生动体现了宋代说唱音乐表演场所的商业化经营手段。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写道:“这种招子是中国传统集市中从事商业活动的一种‘民俗标志’, 它们‘事实上已有商业广告的性质’。” (7)

随着商业化场所的出现, 说唱音乐开始作为商品进行交易, 各种观看表演的观众开始付费到勾栏中观看演出。据《东城志林》卷六载:“涂巷中小儿薄劣, 为其家所厌苦, 辄与钱, 令聚从听古话。”《水浒传》第五十一回亦有一段生动的描述:

雷横……便和那李小二到勾栏里来看。只见门首挂着许多金字帐额, 旗杆上吊着等身靠背。入到里面、便去青龙头上第一位坐了。……那白秀英早上戏台……说了又唱, 唱了又说, 合棚价众人喝彩不绝。那白秀英唱到务头……拿起盘子, 指着道:“财门上起, 利地上住, 吉地上过, 旺地上行, 手到面前, 休教空过。”……白秀英托着盘子, 先到雷横面前……雷横说:“我赏你三五两银子也不打紧, 却恨今日忘记带来。”

这段文字, 通过对宋代瓦子勾栏说唱音乐表演场所的环境以及卖艺收钱的情景的描述, 形象地表现了宋代勾栏里说唱音乐演出的商业性。

茶茶肆肆、酒店、歌楼随着商业的发展, 宋代的茶肆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饮茶消费, 而是成了集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带有一定综合性的商业休闲场所, 其经营者也更加注重内外装饰和经营手段。为了烘托气氛, 吸引更多的客人, 茶肆经营者开始增添娱乐节目。在众多的娱乐活动中, 说唱音乐、说书等表演活动是主体。《武林旧事》中记载:“诸处茶肆, 清乐茶坊、八仙茶坊、珠子茶坊、潘家茶坊、连三茶坊、连二茶坊, 及金沙桥等两河以至瓦市, 各有等差, 莫不倩妆迎门, 争妍卖笑, 朝歌暮弦摇荡心目。” (8) 富室子弟、诸司下直等人在茶馆的某个地方请艺人培训学习乐器和唱叫艺术, 当时人称为“挂牌儿”。《梦梁录》记载:

大凡茶楼多有富室子弟、诸司下直等人会聚, 习学乐器、上教曲赚之类, 谓之“挂牌儿”。人情茶坊, 本非以点茶汤为业, 但将此为由, 多觅茶金耳。 (9)

更高级的茶馆为了招徕顾客, 还通过“歌卖”的形式来吸引顾客, 也就是组织乐队演唱歌曲来达到音响宣传的目的。《梦粱录》如此记载道:

向绍兴年间, 卖梅花酒之肆, 以鼓乐吹《梅花引》曲破卖之, 用银盂构盏子, 亦如酒肆论一角二角。今之茶肆, ……敲打响盏歌卖, 止用瓷盏漆托供卖, 则无银盂物也。

话本《赵伯升茶肆遇仁宗》的主人公西川落第秀才赵旭, 每日在开封街上与人作文写字, 店小二对他说道:“秀才, 你今如此穷窘, 何不去街市上茶坊酒店中吹笛, 觅讨些钱物, 也可度日。” (1) 另如洪迈《夷坚志》中所载:“吕德卿等人在茶肆中‘见幅纸用绊帖其尾云:今晚讲说《汉书》’, 即为明证。”上述“上教曲赚”、“以鼓乐吹《梅花引》曲破卖之”、“讲说《汉书》”等等, 是不同种类的说唱音乐在茶肆中以商业性质出现的证据。

由于宋代酒的销路扩大, 因此官办的“造酒务”在全国各地兴建起来。宋神宗宁熙十年 (公元1077年) , 当时在260多个城市里共有造酒作坊两千多个。而在《水浒传》中, 有关酒楼、酒馆、酒铺的记载更是多如牛毛, 随处可见。自古以来, 喝酒和娱乐密不可分, 它们相互推动、合作营利, 宋代酒店和歌楼的发展即是这方面一个明确的写照。

宋代的酒店和歌楼既是官僚士人聚会之处, 也是歌妓出入之所。这个时期, 不少歌妓依靠在酒店卖唱而生活, 歌楼的歌妓业出现了商业化的趋势, 北宋都城开封和南宋都城临安, 先后成为宋朝歌妓业最为发达的地区。

《东京梦华录》对此有载:

凡京师酒店门首, 皆缚彩楼欢门, 唯任店入其门, 一直主廊约百余步, 南北天井两廊皆小阁子, 向晚灯烛荧煌, 上下相照, 浓妆妓女数百, 聚于主廊檐面上, 以待酒客呼唤, 望之宛若神仙。 (2)

又载:

又有下等妓女, 不呼自来筵前歌唱, 临时以些小钱物增之而去, 谓之札客, 也谓之打酒坐。……诸酒店必有庭院, 廊庑掩映, 排列小阁子, 吊窗花竹, 各垂帘幕, 命妓歌笑, 各得稳便。 (3)

在这些记载中, 各类歌妓不只是通过卖身而生活, 很多是通过卖艺来挣钱糊口的。在歌妓表演的音乐内容方面, 当时的说唱音乐无疑是最好用的, 因此说唱音乐的表演在此也充满了商业色彩。

茶肆、酒店、歌楼尽管不是宋代说唱音乐表演的主要场所, 但说唱音乐表演的商业性特征在这些场合得到了更为丰富和充分的体现。值得注意的是, 宋代说唱音乐通过艺人在固定的演出场所的表演, 完成娱乐服务, 进而完成一种交易, 这与纯商品交易在使用价值方面和实现方式方面有所不同。商品可以一次性交换, 说唱音乐活动的服务却是在文艺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时空里完成的, 并表现出多次、多样化的交换形式。因此, 说唱音乐表演场所形成的市场, 对商品市场起到了补充的作用, 使市场体系更加完善。专业的娱乐活动场所给传统商业市场注入了文化活力, 这使商业经营方式逐渐丰富多样, 同时, 商业市场中的交易活动也在推动着说唱音乐的内容和服务方式不断创新。

(二) 创作的商业性

说唱音乐表演的繁荣, 必然要求配套创作的出现。文娱活动的商业化, 对说唱音乐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许多文人为了养家糊口或者自己的其他消费, 参与到了说唱音乐的创作之中。文人“润笔”的出现和专业的说唱音乐创作组织“书会”的产生, 使宋代说唱音乐在创作活动中表现出鲜明的商业性特征。

文人的创作报酬——润笔宋代的文人创作受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逐渐走向商业化道路, 文人创作需要“润笔”的现象日益多见。“润笔”基本等于当今的稿费, 它是文人向要求创作的人索要的一种报酬, 是文人的一种额外收入来源。支付“润笔”者的主观目的, 最初并不是为了面向公众传播作品并从中获利, 而往往只是为了享用所买诗文。润笔改善了文人的生存条件, 激励了文艺创作, 因此逐渐被社会所接受。

在宋代以前, 文人的作品主要以抒情言志、歌颂朝廷为宗旨, 其阅读和传诵的范围基本限于士大夫阶层。许多文人士大夫都有“重义轻利”的思想, 从不出售自己的文学作品, 对他们来说, 文字作品只是换取功名的工具或文人圈子内部自娱的材料。到了宋代, 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 一些文人因怀才不遇, 扬名无望, 或有求富之需, 价值观开始发生改变。他们不再追求功名仕途, 而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开始针对个体需求者创作诗词文字, 或公开出售以获钱物。这就导致了两类“润笔”的形成。第一种润笔, 作者是受请托者主动请求的, 因而呈现被动性;第二种润笔, 则是作者主动地公开出售诗文。这些润笔现象的出现, 表明宋代文学已经开始走向更加商业化的发展道路。越来越多的文人开始“下海”, 他们的创作走向了市场, 供广大文化娱乐消费者享用, 在勾栏、瓦肆、茶肆、酒店、歌楼等文娱市场中流传。宋词演变为说唱音乐中“小唱”的历程, 即是这种变化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在中晚唐时期, 很多文人士大夫在出席宴会时, 即兴作词, 然后由歌妓马上进行演唱。到了宋代, 词成为文学的一种代表形式并开始繁荣发展。随着文人逐渐走向市井, 很多宋词作品也开始在内容、题材、创作形式等方面迎合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和欣赏水平;后来, 词逐渐被娱乐艺人所利用, 成了一种为有偿的文娱服务而创作的文化消费品。特别是在供说唱艺人进行商业化演唱使用时, 词还逐渐演化成了说唱音乐的一种特别被百姓喜爱的表演形式——小唱。这些说唱音乐表演不但在社会中广泛流传, 也流传到了宫廷中。文人的创作丰富了城市文艺市场, 在给作者换得生活资本的同时也推动了文化消费。

柳永可以说是宋代商业词创作的一个代表人物。他多次科举未中, 只得混迹于青楼瓦肆, 与伶工乐妓为伍, 创作了大量描写都市下层市民生活又适于歌唱的词。宋代罗烨《醉翁谈录》载:“奢卿居京华, 暇日遍游妓馆。所至, 妓者爱其有词名, 能移商换羽, 一经品题, 声价十倍。妓者多以金、物资给之。”又载:“教坊乐工每得新腔, 必求柳永填词, 始行于世, 以至于‘凡有井水处, 即能歌柳词’。”有文学史专家曾经推测, 柳永从乐工那里得到的润笔恐怕远远超过唐代韩愈的“谀墓金” (1) 。这位落魄才子与众多的民间歌舞艺人一样, 靠浅斟低唱在市场上讨生活, 他死后也是由歌妓们集资营葬的。

像柳永这样为商业演出编写脚本的失意文人还有不少。在他们这里, 文人作品由“名山事业”变成了生存资本, 由此也出现了古代最早的由职业剧作家组成的一个特殊的行会——“书会”。

艺人的组织——书会随着说唱音乐艺人的增多, 他们经常汇集在专门演出场所, 相互观摩和交流, 使说唱音乐的演出水平得到不断提高。这时的民间, 先是出现了由艺人组成的专业组织“社会”——它按从业艺人的专长建立, 并定有相应的社规。在当时情况下, “社会”对说唱音乐的教授、传播和创作起了明显的促进作用。而越来越多的文人加入“社会”后, 就出现了专门编写说唱音乐所用话本、剧本的专业创作组织“书会”。

书会中的创作者抛弃了“经国之大业”或“不朽之盛事”的理想抱负, 开始接受现实社会的商业化特征, 向艺人提供脚本或刻印脚本, 以期取得合理的报酬, 维持其中等水平以下的生活消费。随着说唱音乐的兴盛, 书会不仅初具规模, 也有着规范的组织, 其成员分工明确, 共同经营, 图求书会的发展。“先生”、“老郎”、“名公”、“才人”分别为诸色伎艺人对创作者的专称, 有的文人还专司掌记之职。周密《武林旧事》卷六“诸色伎艺人”条中的“书会”条不但记载了一些创作者 (“李霜涯作赚绝伦、李大官人谭词、叶庚、周竹窗、平江周二郎猢狲、贾廿二郎”) , 也提到了两宋时期一些著名的书会 (永嘉书会、武林书会、古杭书会、九山书会、玉京书会、元贞书会、敬先书会等) 。关于书会的营销状况, 李向民先生的研究成果写道:“这些‘书会’作家并不是无偿将作品赠送出去, 而是有偿的, 有时甚至还会因众多艺人争购新本而发生争执。不仅杂剧、说书艺人争求新本, 而且说唱艺人也会为求得新词而与文学家发生商业交易关系。” (2)

文人创作的繁荣, “润笔”的流行以及“书会”的产生, 极大地促进了说唱音乐的商业性特征发展。

(三) 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关系

宋代说唱表演者的演出与流动的观众人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经济交易关系。表演者把表演作为精神产品, 呈现给付费的观众, 被称为社会中的售艺者 (“市优”、“市人”) , 具有商业性的身份。

北宋学者高承在《事物纪原》卷九中说:“仁宗时, 市人有谈三国事者, 或采其说加缘饰, 作影人, 始为魏、吴、蜀三分战争之象。”南宋著名诗人刘克庄的《田舍即事》诗 (之九) 有云:“儿女相携看市优, 纵谈楚汉割鸿沟。山河不暇为渠惜, 听到虞姬直是愁。”南宋《咸淳临安志》卷九十二则转录了著名学者洪迈在《夷坚志》支丁卷第三《班固人梦》中记载的公元1170年的一次见闻:

乾道六年冬, 吕德卿偕其友王季夷 (蝎) 、魏子正 (羔如) 、上官公禄 (仁) 往临安观南郊, 舍于黄氏客邸……四人同出嘉会门外茶肆中坐, 见幅纸用维帖其尾云“今晚讲说《汉书》”。

这里的“幅纸”就是前文提到的“招子”, 是表演者的一种文字广告。

由于宋代说唱音乐表演者一系列的商业表现, 观众在欣赏说唱音乐表演时, 其经济身份也发生了变化。宋以前音乐娱乐活动的观众, 无论从事何种职业, 在欣赏说唱音乐时多不作为娱乐活动的购买者与消费者, 多是一种非商业性身份, 而到了宋代就具有了更加鲜明的商业性身份。以宋代说唱音乐的讲史和小说表演为例, 《东坡志林》卷一《涂巷小儿听说三国语》中记载说:

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 其家所厌苦, 辄与钱, 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 闻刘玄德败, 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 即喜唱快。”

这里“涂巷”中的儿童得到钱之后, 去演唱者那里“聚坐听说古话”, 即是观众与讲史者存在商品交易的表现, 双方拥有一种商业交换关系。表演者想获得报酬的目的, 被毫不忌讳地呈现给观众, 这也正是宋代说唱音乐表演商业性特征的有力证据。表演者每表演一次, 对观众的收费便进行一次, 也就将说唱音乐的商品价值体现一次。

(四) 流落艺人的表演活动

能入瓦子勾栏等场所表演的专业艺人, 一般都是说唱音乐表演的高手, 他们通过当时的“经纪”性质的组织进行表演, 就可以赚取相对丰厚的酬金;在瓦子勾栏以外, 流落着更多的说唱音乐表演艺人, 他们为了生存, 以“画地表演”或者“街头卖艺”等形式, 在专业场所之外“出售”说唱音乐。大量“白席人”、“路岐人”以及表演“村落百戏”的说唱艺人, 也表现出了带有自己群体特点的商业性特征。

白席人据《汉语大词典》记载, 白席人“为古代北方民间宴席上相礼、供杂役的人”。宋代“白席人”一职的创设可以使我们清楚看到, 这些人通过说唱的形式进行工作, 而其工作目的也是为了赚取钱财。

据《东京梦华录》卷四之“筵会假赁”记载:

凡民间吉凶筵会。椅桌陈设, 器皿合盘, 酒担动使之类, 自有茶酒司管赁。嗟食下酒, 自有厨司。以至托盘、下请书, 安排坐次, 尊前执事, 歌说劝酒, 谓之白席人, 总谓之四司人。欲就园馆亭榭寺院游赏命客之类, 举意便办, 亦各有地分, 承揽排备, 自有则例, 亦不敢过越取钱。虽百十分, 厅馆整肃, 主人只出钱而已, 不用费力。 (1)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记载:

北方民家, 吉凶辄有相礼者, 谓之“白席”, 多鄙俚可笑。韩魏公自枢密归邺, 赴一姻家礼席, 偶取盘中一荔枝, 欲啗之。白席者遽唱言曰:“资政吃荔枝, 请众客同吃荔枝。”魏公憎其喋喋, 因置不复取。白席者又曰:“资政恶发也, 却请众客放下荔枝。”魏公为一笑。 (2)

通过以上记载,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宋代的“白席人”即为户主出钱聘请过来招呼客人或劝酒烘托气氛之人。他们通过“歌说劝酒”等说唱形式进行工作, 所以也掌握了一定的说唱音乐技巧, 通过这种形式的表演吸引宾客注意力, 取悦宾客, 希望使宴席气氛更热烈, 从而达到令户主出钱的目的。

路岐人“路岐人”指那些没有固定演出场所而在各地流动演出的艺人, 也称“路岐”或“歧路”。《西湖老人繁盛录》中记载:“十三军大教场、教弈军教场、后军教场、南仓内、前杈子里、贡院前、佑圣观前宽阔所在, 扑赏并路岐人在内作场。” (3) 路岐人的流浪演出, 被当时的社会习惯贬称为“打野呵”。《武林旧事》云:“瓦子勾栏, 城内隶修内司, 城外隶殿前司, 或有路岐不入勾栏, 只在耍用宽阔处做场者, 谓之‘打野呵’, 此又艺之次者。” (4) 《稿简赘宅》亦载:“……是如今之艺人于市肆做场谓之‘打野泊’, 皆谓不著所, 今谓‘打野呵’。”

这里说的“打野呵”源于我国古代民间驱难避灾的迷信类风俗活动, 由于具有较多的说唱表演成分, 后来渐渐变成了一种说唱类的文娱表演活动。到了宋代, 这种活动流传更广,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逐渐被“路岐人”伎艺化, 成为相对固定的一种音乐商品。赵升《朝野类要》说:“……今虽有教场之名, 然遇大宴等, 每差衙前乐权充之, 不足, 则又和雇市人, 近年衙前乐, 已无教场旧人。多是市井路岐之辈。”

宋代民间的“路岐人”, 经常性地出没于市井中间。《都城纪胜》“市井”条载:

如执政府墙下空地, 诸色“路岐人”, 在此作场, 尤内骈阗。又皇城司马道亦然。候潮门外殿司教场, 夏日亦有绝伎作场。其街市, 如此空隙地段, 多有作场之人。 (5)

“路岐人”流动演出的地点与场所较为自由, 活动的范围也比较广, 如每年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六月二十四日二郎神生日、佛寺和道观的乡会与庙会都是他们表演的良机。《武林旧事》记载:

至于吹弹、舞拍、杂剧、杂扮、撮弄、胜花、泥丸、鼓板、投壶、花弹、蹴鞠、分茶、弄水、踏混木、拨盆、杂艺、散耍、讴唱、息器、教水族飞禽、水傀儡、鬻水道术、烟火、起轮、走线、流星、水爆、风筝, 不可指数, 总谓之“赶趁人”, 盖耳目不暇给焉。

这里的“赶趁人”就是我们所谓的“路岐人”。“路岐人”们在城市的路边空地、茶楼酒肆、候朝门外、殿司教场等处, “圈地”作场, 其说唱音乐表演, 是宋代市民消费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村落百戏”说唱艺人还有一种比“路岐人”更困苦的说唱艺人, 即表演“村落百戏”的说唱艺人。他们基本都是破产农民, 因生活需要而流落入城镇, 以卖艺为生。据文献记载推断, 他们表演的宋代百戏至少有讲史、说三分、五代史、小说、商谜、合生、说诨话、说经、诸宫调、学像生、学乡谈、叫果子、唱耍令、唱赚、小唱等。其中诸宫调、唱耍令、唱赚、小唱、说诨话、说经、叫果子、学乡谈等都属于说唱艺术。他们的演出场所多为画地“作场”, 观众多为过路百姓, 收费方式多为滚动式, 经营管理也较随意, 收取的酬劳除了金钱还可以是物品, 总之以获取基本生存资料为要务。

宋代的“白席人”、“路岐人”和“村落百戏”说唱艺人都是通过在不同的人家或者街头巷尾这些非固定的演出场地表演说唱音乐来表现其鲜明的商业性特征的, 这与宋代普通百姓娱乐活动需求的细碎性、间隙性, 以及民众消费能力的相对有限是分不开的。这几种艺人既是我国民间戏艺传统的继承者, 又是瓦舍艺人的后备军, 一旦其戏艺达到相当水平, 就可能转入瓦子勾栏营业。而随着娱乐活动的繁荣发展, 说唱艺人也逐渐被招入宫廷, 以“和雇”的形式进行演出, 其地位在宫廷中也受到了一定的重视。

(五) 宫廷中的“和雇制度”

宋代的宫廷本来拥有乐籍制度下的“轮值轮训”的乐工制度, (1) 但随着宫廷娱乐活动的泛滥, 乐工有时会因轮值轮训而不能够满足宫廷、官府的全部使用需求。于是, 民间的说唱音乐商业艺人就有了步入宫廷娱乐活动的机会。带有浓厚商业交易性质的“和雇制度”便是其主要形式。

““和雇制度”的产生唐任伍的《论唐代的和籴和雇》一文说:“雇佣劳动力是官府在劳力调用过程中, 长期采用的一种劳役方式。” (2) 这种雇佣行为自战国史籍起便有记载, 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以人力为商品的交易活动, 当时称为“和买”, 即为“和雇”的雏形。唐人孔颖达《左传正义》解释昭公十六年 (公元前527年) “强夺商人”句说:“上称买诸贾人, 则是和买。”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记载:“和买, 原意指两厢情愿的公平交易, 后来在施行过程中逐渐演变为官府强取民物的手段。唐初, 和买的范围已经大大扩充, 不只包括丝织品、牲口、砖瓦木材、柴草、冬藏菜等物品, 而且也包括了奴仆。” (3)

由于社会的发展, 和买对象也开始日益多样, 从物品的征用逐渐发展到人力的调配使用, 其活动也逐渐由原先的物物交换行为演变为商业的雇佣行为, 和雇制度由此出现。唐任伍写道:“结合唐代的说法, ‘两和商量’是和雇制度的精粹与实质。” (4) 和雇交易制度由于有“取人不怨” (5) 的灵活性, 到了宋代逐渐被统治者作为官府赋役制度的一种补充, 广泛施用, 并显示出其在宫廷和民间商品交易活动中的优越性, 削弱了封建法权传统的强制性土贡与赋役制度, 某种意义上还提高了百姓的生活质量, 因而能受到百姓欢迎。

随着和雇范围不断扩大, 和雇行为也开始制度化。张玉书《佩文韵府》卷六十六之七“雇”条中记载的“雇请、雇觅、顾请、和请、顾倩 (按:此处应是‘请’字之通假) 、雇倩、和顾、和倩”等概念也相继出现。 (6) 上面这些表述, 尽管在字面上各有不同, 但依据上下文内容进行判断即可知道其涵义大致相似, 均可理解为“和雇”概念的不同表述方式。

““和雇”乐人的出现宋代教坊的发展形势并不稳定, 曾几经废立。宋代教坊在成立之初 (公元960年) 隶属宣徽院门下管理, 在“元丰改制” (公元1080—1082年) 以后, 由于宣徽院被废除, 太常寺替代教坊而立。到了崇宁四年 (公元1105年) , 宫廷设立大晟府, 接手教坊的管理工作。在北宋末期的靖康二年 (公元1127年) , 东京沦陷, 娱乐活动被废止, 教坊也成了一堆废墟。南宋高宗绍兴十四年 (公元1144年) , 宫廷再度建立教坊, 然而终因当时政局的不稳定而再度陷于废弛, 至高宗绍兴三十一年 (公元1161年) 被彻底废除。自孝宗乾道、淳熙年后 (公元1165—1189年) , 教坊的职能由修内司教乐所代行, 而因修内司教乐所容纳人员有限, 原教坊人员大部分被遣散出宫, 这些遭遣散的乐工基本成为了各地的衙前乐人员。陈旸《乐书》载:“凡天下郡国皆有牙 (衙) 前乐营, 以籍工伎焉。”郡国一级的地方政府, 均设有衙前乐。衙前乐中大部分乐工像其他种类的工匠一样在官府注籍, 又称乐籍;又因为他们像乡村的上等户有衙前役那样, 有供应官府的义务, 所以被称为衙前乐。

由于教坊已废, 宫廷中因事而设、因时而举的典礼和宴乐等娱乐活动, 皆由修内司教乐所组织。因宋代宫廷乐籍制度有轮值轮训的限制, 宫廷音乐活动的人员组织就开始注重变通性。“和雇制度”正是在蔚然勃兴的封建商品经济之下, 被统治者和表演艺人一致认可的、以技艺作为商品受雇取值的办法, 和雇乐人也就由此而产生, 并活跃在宫廷的大小舞台上。康瑞军在《和雇制度及其在宋代宫廷音乐中的作用》中对此写道:

“和雇”活动, 作为一种商业现象, 由一种个别的、自发的娱乐交易活动, 发展成为宋代宫廷音乐生活的普遍现象。这种宫廷与民间对“和雇”乐人习以为常的过程, 也正是和雇制度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 (1)

说唱音乐在和雇制度下的表现随着“和雇”制度的发展, 和雇乐人开始在乐队成员中崭露头角, 这也就预示了这样的乐人会对乐队的表演风格有重要的影响。和雇乐人在满足宫廷要求的前提下, 会更多地将说唱音乐形式融入到表演中。《宋史·乐志》中保留了一段关于宋代宫廷音乐的重要资料, 可供我们了解说唱音乐形式被和雇乐人带进宫廷音乐娱乐活动中的情况:

宋初循旧制, 置教坊, 凡四部, 每春秋圣节三大宴:其第一, 皇帝升坐, 宰相进酒, 庭中吹箪利, 以众乐合之, 赐群臣酒, 皆就坐, 宰相饮, 作《倾杯乐》, 百官饮, 作《三台》。第二, 皇帝再举酒, 群臣立于席后, 乐已歌起。第三, 皇帝举酒, 如第二之制, 以次进食。第四, 百戏皆作。第五, 皇帝举酒, 如第二之制。第六, 乐工致词, 继以诗一章, 谓之“口号”。皆述德美及中外蹈咏之情。初致辞, 群臣皆起, 听辞毕, 再拜。第七, 合奏大曲。第八, 皇帝举酒, 殿上独弹琵琶。第九, 小儿队舞, 亦致辞以述德美。第十, 杂剧, 罢, 皇帝起更衣。第十一, 皇帝再坐, 举酒, 殿上独吹笙。第十二, 蹴鞠。第十三, 皇帝举酒, 殿上独弹筝。第十四, 女弟子队舞, 亦致辞如小儿队。第十五, 杂剧。第十六, 皇帝举酒, 如第二之制。第十七, 奏鼓吹曲, 或用法曲, 或用《龟兹》。第十八, 皇帝举酒, 如第二之制, 食罢。第十九, 用角抵, 宴毕。其御搂赐酒同大宴。

可以看出, 宫廷音乐演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其中的第二、第四、第五、第六、第十、第十五等环节涉及的百戏、乐工致词、杂剧等形式均为当时的说唱音乐或其变形, 其表演者中当有很多都是“和雇”的乐工。不难想象, 统治阶层对这些听来充满新鲜感的音乐是颇感兴趣的。宋代说唱音乐商业性特征的强化, 客观上充实了宋代宫廷音乐活动的内容。

三、宋代说唱音乐的商业性对当时社会的作用

商业性特征在对宋代说唱音乐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的同时, 也对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音乐文化的发展等各方面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维护了宋代社会的政治稳定赵匡胤陈桥兵变建宋, 结束了数百年的割据局势。宋代的统治者吸取前朝教训, 为了长治久安, 整体上采取了“崇文抑武”的治理策略。娱乐活动作为“崇文抑武”的手段之一, 开始繁盛于整个宋代王朝, 而说唱音乐作为娱乐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兴起与繁荣, 以及它逐渐表现出商业性特征, 无疑起到了促进宋代社会政治稳定的作用。

说唱音乐商业市场的出现, 与整个商业市场的高度发展分不开。随着市场的繁荣, 更多的艺人、文人、商人通过表演说唱音乐、创作说唱音乐脚本、组织管理娱乐市场取得收入, 于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入或关注娱乐行业, 路岐人表演说唱音乐的增多就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人民在文化方面的需求有了一定的满足, 阶级矛盾就得到了一定的缓和。另外, 越来越多的艺人也将说唱音乐表演活动推广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 使得很多官宦和文人士大夫沉迷于享乐, 这虽然助长了社会上的奢靡之风, 但也让更多的精英阶层成员不那么热心于政治, 客观上削弱了某些政治矛盾的影响。

提高了宋代社会的经济水平宋代说唱音乐商业市场的繁荣兴盛, 不但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参与说唱音乐的表演, 也让说唱音乐表演活动集中的集市、瓦子勾栏、茶楼、酒店歌楼等场所成了可以让消费者的精神享受和物质获取几乎同时进行的热点场所, 既丰富了市场交易形式, 也助推整个商业体系的发展。宋代茶肆酒馆为了吸引顾客而增添说唱音乐表演, 提升自身艺术品位, 注重娱乐化经营自不待言, 各官营酒库每年开沽时也要“和雇”说唱音乐艺人、官私伎女, 大张旗鼓进行娱乐表演, 力图扩大自身知名度。可以说, 宋代已经有了较常见的“文化搭台, 经济唱戏”的现象。

促进了宋代社会的音乐文化发展民众生活质量的暂时提高, 其娱乐消费需求的逐渐增强, 都为说唱音乐市场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发展迅猛的宋代说唱音乐商业市场跟其他快速发展的商业市场类似, 会有更多、更新的商品产生, 因此说唱音乐新形式、新作品也在这一时期纷纷出现, 其吸引力自然进一步增强。艺人为了取悦观众, 会把观众喜闻乐见的市井生活内容编进说唱音乐之中, 提升了作品和表演的活力;而鼓子词、唱赚、诸宫调、涯词、陶真等新形式, 对后世说唱音乐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据《东京梦华录》记载, 众多的市民留恋于说唱演出场所, 有些人甚至到了“终日居此, 不觉抵暮”的程度。 (1) 吴晟在《瓦舍文化与宋元戏剧》中写道:

一些平时难得来此的市民, 也会在“深冬冷月无社火看”的时节, 选择在瓦子勾栏消遣时光。据有关学者的推算, 当时的开封和杭州勾栏的观众数每天大约在五万人左右。 (2)

此时的宋代说唱音乐表演, 不论是在瓦子勾栏、茶馆酒楼内表演, 还是在节庆庙会场合出现, 抑或是由“路岐人”走街串巷、灵活多样地“打野呵”, 都为宋代民众的休闲生活提供了便利, 更丰富了宋代的音乐文化资源。

另外, 被“和雇”进宫的艺人, 由于长期生活在群众当中, 表演思维会比官府艺人活跃得多, 在表演由官府音乐创作者编排的对当政者歌功颂德的节目中, 或多或少也会即兴夹杂从民间带来的、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民间说唱音乐, 在令当政者感到新奇的同时, 也促使音乐创作者继续改进和创造音乐内容。

很值得一提的是, 宋代说唱音乐为适应演出实践的更多需要, 在音乐不断丰富的基础上, 还进一步发展成综合音乐艺术——戏曲, 使中国音乐的主流由唐以前的歌舞音乐转为宋以后的说唱、戏曲音乐。因此, 与商业性特征紧密联系着的宋代说唱音乐, 在我国音乐文化史上也颇具转折点的意义。

结语

宋代说唱音乐在商品经济发达的社会环境中, 表现出鲜明的商业性特征并充分呈现了繁荣局面, 让我们看到了文化需求和娱乐活动会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规律, 也为我们今天思考音乐产业行为和音乐文化活动带来了启示。从表演场所的固定化、音乐创作的专业化、演出和观看的交易情况、宫廷“和雇”乐人的出现等方面来看, 宋代说唱音乐的演出活动总体上实现了双赢乃至多赢。我国的民间说唱音乐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如何使它在信息化社会里焕发那些濒于消失的活力, 得到延续、传承与发展, 并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在这个课题中, 更好地“以文兴商、以文养商、文化强市”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思路, 今后需要做的研究工作大概还会比较多。通过对宋代说唱音乐的商业性特征以及在这些特征下发展的作品和技艺进行挖掘和整理, 对于如何将文化精品推向市场并获得经济效益等问题的研究应将不无裨益。

笔者认为, 通过观察宋代说唱音乐的商业性特征还能看到, 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商业化的文化娱乐活动中, 保证了说唱音乐产业的扩大再生产, 实现了商业活动的可持续性发展, 并通过这种发展推动了社会政治、经济以及音乐文化本身的发展。这也给我们一些启示:要有效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 以更加灵活的方式让音乐艺术活动为群众服务;要努力做好全方位的整体规划和把握, 积极引导人民大众参与音乐娱乐谋划;要对民间音乐文化进行深入、持久的观察和研究。通过把握宋代说唱音乐的商业性特征及其发展历程, 有助于今后开发更多优秀的音乐文化资源, 服务于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 促进民族艺术的伟大复兴与繁荣。

商业性特征 篇2

近年来商业贿赂在一些行业和领域蔓延,直接危害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毒化社会风气,滋生腐败行为和经济犯罪,已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大公害,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要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坚决纠正不正当交易行为,依法查处

商业贿赂案件。为此,本文就商业贿赂的特征危害及治理对策谈点拙见。

一、商业贿赂的界定及表现形式

(一)商业贿赂的概念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1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从该条款规定可以看出,我国法律对商业贿赂行为的规定过于原则,对其内涵界定都缺乏明确的规定,这就给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商业贿赂造成了一定困难。

我们认为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以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为使自己在销售或购买物品或提供服务等业务活动中获得利益,而采取的向交易相对人及职员或其代理人提供或许诺提供某种利益,从而实现交易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二)商业贿赂的特征

1、从主体上看,行贿主体是从事商业活动的经营者。所谓经营者,是指从事物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这种特定的行贿主体是商业贿赂区别于其他贿赂的一个重要特征。受贿主体则是与行贿方相关连的不特定单位和个人,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拥有公共权力的组织和个人。原创:http:///从领域上看,商业贿赂行为体现于物业领域,但大都发生竞争激烈的行业,如房地产、医药用品购销、教材和辅导教材的购买等。

2、从商业贿赂行为侵犯的客体看,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它违反了国家经济、财务、会计、廉政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社会资源分配和行政管理规范等。同时,由于商业贿赂往往与国家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收受贿赂、贪赃枉法、腐化堕落直接相关,又严重侵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廉洁性。

3、从主观方面上看,商业贿赂行为人主观上出自故意,有在经营活动中争取交易机会,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

4、从商业贿赂行为客观方面看,主要是采用了以秘密给付财物或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个人行为。

(三)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

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贿赂。主要是以下几种形态:一是货币现金。包括人民币、外币等,这是最主要也是最常见的贿赂物。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各种各样的费用(赞助费、信息费、劳务费)红包、礼金等等。二是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股票认购券、现金支票、代金券等,有时也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证卡、提货单等。如信用卡、高级娱乐场所会员卡、折扣券、打折卡等等。三是物品、礼品。包括各种高档生活用品、奢侈消费品、工艺品、收藏品等,有时也表现为房屋、车辆等大宗商品。四是“其他”形态。这里所说的“其他”范围很广,也是目前刑法理论界争论比较多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包括减免债务、提供担保、免费娱乐、旅游、考察等财产性利益以及就学、荣誉、特殊待遇等非财产性利益两大类。

2、回扣,即经营者暗中从帐外向交易对方或其他影响交易行为的单位或个人秘密支付钱财或给予其他好处的行为。回扣常常表现为现金形式,但也不尽然。其复杂性是由“帐外暗中”的特征所决定的。对给予回扣的经营者而言,以实物或其他方式支付回扣,处理帐目的手段更多,更方便灵活;对收受回扣的单位或个人而言,也常常以收取现金违法而感到不安,要求以实物或其他方式收受回扣。因此,回扣的表现形式远远不只是货币形态。

3、佣金,即具有独立地位和经营资格的中间人在商业活动中为他人提供中介服务所得的报酬。由商业活动的中间人或经纪人收取,可以是卖方给付也可以是买方给付。与折扣、回扣不同的是,佣金不发生在交易双方之间,而是中间人的劳务报酬。但应当注意,该中间人必须有独立的地位,要有合法的经营资格。经营者给予佣金必须以明示的方式。给予和接收佣金的都必须如实入帐,这一规定与折扣的有关要求相同。给予或接收佣金不如实入帐的,情况比较复杂,可能是商业贿赂行为,也可能是一般性的违反财经纪律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假借佣金之名行商业贿赂的现象屡见不鲜。

二、商业贿赂的危害

商业贿赂不断滋生繁衍,影响面越来越宽,给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带来严重危害。

一是商业贿赂从根本上有背离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规则,破坏了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在一些行业和领域中,商业贿赂已经成为企业运行的“潜规则

”,而对这样的“潜规则”,企业自身往往无力对抗。这种商业贿赂导致的恶性竞争剥夺了其他竞争者公平交易的机会,使守法经营的企业沦为受害者,使诚信风气受到极大破坏。

二是商业贿赂阻碍了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破坏了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商业贿赂使商品和服务不能按照本身质量的好坏、服务水平的高低进行交易,致使在市场竞争中质量差、水平低的商品和服务可以打败质量好、服务水平高的商品和服务,为假冒伪劣商品提供了“肥沃土壤”,严重影响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生产技术、服务水平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提升。

三是商业贿赂加大了交易成本,增加了消费者负担,造成社会财物的巨大浪费。据有关部门资料显示,我国建筑企业每年的经营费用约占营业额的2至3,而其正常的费用范围仅仅在0.3至0.5之间。在医药行业,推销人员一般按药价50至15或者更多比例给医务人员回扣。所有这些费用最终都会转嫁给消费者,使得交易成本增加。同时,由于商业贿赂大都是在帐外暗中进行,产生的不正当利益进入交易对方单位的“小金库”,或者个人腰包,导致国家、集体财产被私人大量侵吞的严重后果。

四是商业贿赂已成为滋生腐败行为和经济犯罪的温床。在商业贿赂成为“潜规则”后,越来越多的经营者不惜以重金腐蚀、收买商业活动相关单位的人员,其中也包括国家工作人员。据统计,2003年以来,河南各级检察机关共查办商业贿赂犯罪案件794件822人,其中,工程建设领域198件200人,土地出让领域70件76人,产权交易领域45件47人,医药购销领域48件48人,政府采购领域6件6人,涉案金额7502万元。犯罪嫌疑人中,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33人。如,河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原主任马某某,在与其他单位作出版发行由研究室负责人编写的辅助教材过程,利用职务之便,先后收受人民币现金30万元、美元1万元,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五年零六个月。

五是商业贿赂严重败坏社会风气,阻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也损害国内投资环境,降低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

三、治理商业贿赂的对策

商业贿赂是市场经济的一颗毒瘤,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治理和清除,将会造成经济秩序的严重混乱,导致市场腐败盛行、经济增长乏力,危及社会稳定。因此,必须下大力气依法进行治理整顿。

1、强化廉政文化建设。要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治理商业贿赂的各项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全社会对商业贿赂行为危害性的认识,形成反商业贿赂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对国家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和企业人员法律、纪律和职业道德等方面教育,积极运用典型案例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警示教育,增强其自觉抵制商业贿赂的意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2、开展专项打击工作。鉴于商业贿赂涉及面广,不同领域和行业均程度不同程度地存在商业贿赂问题,应该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发动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共同行动,广泛宣传,大造声势,形成一种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氛围。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倡导群众检举揭发商业贿赂犯罪,设立举报奖励基金,提高人民群众参与打击商业贿赂犯罪的积极性。在查处商业贿赂违法案件中,行政执法相关部门之间、行政执法部门与刑事司法部门之间应当加强协调配合和沟通联系,建立信息通报、线索移送、案件协查机制,明确案件移送的标准及责任,形成治理商业,贿赂违法犯罪行为的合力。并通过开展打击商业贿赂的专项活动,严肃查处一批违法违纪典型并进行曝光。对执法犯法、贪赃枉法的腐败分子,要依法惩处,绝不手软,绝不姑息。

3、加强机制和制度建设。在加大惩处力度的同时,更要注重源头上的治理。一是完善监控机制,改进监管方法。原创:http:///以医药行业为例,药价虚高是流通环节太多、多层行贿造成的。如果通过税务、财政、物价、药监等部门对医药生产、经营单位的出厂价与零售价进行严密监控和分析,准确计算出每个单位每种药的实际流通费用,按流通费用的高低实行税率递进式征税,就会逼迫药品经营单位尽量从厂家直接进货,减少进货层次,降低药价。二是对权力运行进行明确的规范,特别是对垄断行业、垄断部门的权力,通过建立有效制度,规范权力运行的轨迹。三是增强透明度,就是坚持和扩大公开办事范围,让群众享受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四是健全金融管理制度,加强票据管理,规范和减少商业活动中的现金交易,健全信用交易体系,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促进市场经济主体完善自律控制机制。

4、完善法律。现行法律规定不够完善,致使认定和查处商业贿赂犯罪较难。当前商业贿赂的形式纷繁多样,而刑法规定的贿赂犯罪表现仅限于财物,无法满足打击商业贿赂犯罪的需要。按照现行管辖分工,属于刑法第八章规定的商业贿赂犯罪由检察机关负责侦查,属于刑法第三章规定的商业贿赂犯罪由公安机关侦查,而一般性的商业贿赂行为由工商等部门负责,不利于整治商业贿赂犯罪。为此,应该尽快将《刑法》中有关商业贿赂的内容进行修改,将分散在各法律法规中的有关条例加以整合,将实体性法律规范的程序性法律规范统一在一部法律之中,制定统一的《反商业贿赂法》,以维护我国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投资环境。

商业共享空间发展特征及其营造 篇3

【关键词】商业;城市空间;共享

自城市产生以来,商品业空间就是城市结构不可缺少的构成元素,也是大众生活中独具活力的关键环节。随着社会空闲自由时间的增多,现代人的生活消费行为,已由单纯净的购物活动转向多元、综合的社会活动。共享空间作为一个宏伟的入口空间、中心庭院及有顶盖的半公共空间,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尽管这种建筑形式产生于两千多年前,在砖木结构工艺限制下,经过几个世纪,发展成地中海地区和中东地区的建筑物中心的概念,但直到约翰.波特曼把二者成功的结合成商业共享有空间,这种建筑形式才子佳人得到质的飞跃,成为现代商业建筑广大泛采取的建筑形式。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生活方式的转变,对商业共享空间的营造起着到关重要的确作用,而商业共享空间的环境艺术特色,也时时影响着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趣。现代商业务建筑经济结构的集约化发展,社会生活的多元化需求,促进了竞争机制和消费观念的多向选择,从而使商业建筑的共享空间在不断的自我完善的同时,更多地介入商业建筑工地的职责能,环境并结合形式,发展成为集购物、文化、娱乐、游览、休息为一体的共享空间。商业共享空间的确发展,就其特征而言,主要求表现为菌能复合化,环境生态化,形式多元化。

北京新东安市地处北京最繁华王府井大街上,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主要是由零售商场、餐馆娱乐以及写字楼几大部分组成,采用典型的坚向布局。地下一层至四层是商场,五、六层分别是餐馆和娱乐部分。首层及上下相邻两层作为主要的商业空间,而餐馆和娱乐部分则起着向上吸引顾客和作用。空间布局为良好经济效益的取得奠定初步的基础。

针对王府井地区目前的交通特点和未来的发展规划以及建筑内部空间布局,商场的主要入口分设在南北两端,商場部分有两间大型百货商场及中小型出租店铺串联而成,其间穿插两个大型共享空间,基于北侧较小的寰宇庭相对西北角,即王府井井有条大街和金鱼胡同转角处的主要入口而设,采用规则的八角形平面,空间感觉宏丽而又壮观,设有观光电梯和自动扶梯。南侧较大的国汇庭则有采用南北拉长的自由形,分别对应于南端沿王府井大街的主要入口及公共广场及步行街的另一个入口号,其空间造型活泼而又新意,除设有观光电梯和自动扶梯还有两步跨层电梯。这两个共享空间不公是主的垂直交通枢纽,同时也扮演空间组织者的角色,各种菌能围绕着共享空间展开。

所谓环境生态化是指现代商业共享空间中运用绿色技术,营造城市森林广场的设计倾向。当前,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长,绿色建筑得以提倡、发展。人工控制环境,并非步行商业空间室内化是最终目的。未来的商业共享空间必然趋向于生态化。因此,利用绿色技术是一咱可持续性发展的设计方向。

当前,一方面世界科技、经浊与文化等各个层面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另一方面,民族传统与地域性的文化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对全球化所做出的反应。两者相互交织、多元互补。这种文化观念在各个领域得到体现,在商业共享空间设计中,也出现了追求地域特色的设计倾向——即在融汇当代共享空间设计创作原则的同时,注意地域色彩的体现。它反映一种地域文化,着眼于传统的内涵,并试图超越“传统”。

随着21世纪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系网的广泛普及,网上购物已成为可能,尽管人们不必再出购物中心也可以拿到所需要的商品。但这样的同时也剥夺了人们在消费中的自我表现的意识和交往沟通的权利。在我们这个瞬息变化的时代谁又能会封闭自我呢?其实,商业共享空间的最初产生,就是本着释放自我的原则出现的。所以,功能复合化、环境生态化、形式多元化的商业共享空间,符合时代的要求,更符合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需求。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商业共享空间已经成这人们社会生活动中不可分割、息息相关的购物休闲空间。随着现代化的社会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业共享空间的出现,不关注人性而一味追求利润的商业共享空间肯定要失败的。而功能复合化、环境生态化、形式多元化的商业空间环境作为商业空间重要发展方向,除其商业内涵外,还密切关注顾客的心理和行为。所以说关注功能复合化、环境生态化、形式多元化的共享空间的塑造,扫尾成为商业共享空间的发展方向。

中国商业的地理特征 篇4

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商业基础条件不同, 各省、市之间以及中、西部和东部之间、城乡之间在商业发展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距。

1.1 中国商业发展的省际差异

反映商业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5年中国各省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如图1所示。

2005年中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前十位的省市是:广东、山东、江苏、浙江、河南、辽宁、四川、上海、湖北、河北。它们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的63%。其中除四川、湖北、河南外, 其余都属于东部地区。相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最少的十个省、市是:西藏、青海、宁夏、海南、贵州、新疆、内蒙古、甘肃、天津和重庆。除天津外, 其余省市都属于西部地区。

2005年全国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137.6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是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江苏、辽宁、福建、山东、内蒙古、吉林。其中除内蒙古、吉林分别属于西部和中部地区外, 其余都属于东部地区。

综上所述, 中国商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省际差异, 东部地区省市商业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省市商业发展水平。

1.2 东、中、西部商业发展的差异

1995年中国东、中、西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比为56:29:15, 2005年中国东、中、西部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比为59:24:17。如图2所示, 东部商业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从1995年到2005年, 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商业发展水平差距保持平衡态势, 而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呈拉大的趋势。

1.3 中国商业发展的城乡差异

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 但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的比重远远低于城市。农村的商业发展水平低于城市, 同时城乡差距呈拉大趋势 (图3) 。零售业作为商业的分支, 总体呈现城市发展饱和, 农村滞后的趋势。据2002年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企业联络部对中国180个城市超市状况的统计结果表明, 37个城市中的超市已经过剩, 大部分城市中的超市发展空间已经很小。然而在我国农村, 零售业的业态主体个体化、零散度高, 商业网点建设不足, 消费环境没有明显改善。绝大多数经营者业态意识淡薄、业态界限不清、规范化程度低, 虽出现诸如超市、连锁店等零售业态的新形式, 但很不规范, 有的名为连锁店, 实为自选商场, 连而不锁, 无论是价格、进货渠道, 还是决策管理都各自掌握, 达不成统一, 新业态优势难以发挥。[1]

2.中国城市商业的空间特征

影响城市商业网点布局的因素:①城市内各区的特点、人口数量、人口流动情况等;②购买力水平及其投向影响, 包括常住人口购买力、流动人口购买力大小变化规律等;③原有商业网点;④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及其变化;⑤历史因素。[2]受以上因素的影响城市商业网点布局呈现以下特征:

2.1 城市商业分布密度自内而外递减, 城市中心区商业单位密集, 越向外围, 分布越少

城市中心人口密集, 交通便利, 流动人口多, 商业网点密集。以石家庄为例, 市内商业网点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部位, 以一环 (中华大街中段、槐安路中段、体育大街中段和和平中路围合而成) 内网点居多, 大型商场和购物中心也分布于此。一环以外的区域主要布局了各类连锁超市和一些大型交易市场。[3]

2.2 大城市中心商业区网点过密, 区域商业中心则发展滞后, 居民区社区商业零售网点明显不足

在很多城市, 大型商业网点扎堆现象严重, 特别是中心商业区网点过密。而与商业中心区商业网点过分密集相反的是区域商业中心则发展滞后, 居民区社区商业零售网点明显不足。

目前, 多数城市的大中型超市主要分布在市级商业中心或区域商业中心, 个别区域密度过大, 而居民区内以满足居民生活消费为主的中小型超市相对较少。很多新开发的商住楼、住宅小区缺少配套的超市、农贸市场等商业设施。居民购物的现实需要催生了大量的马路市场、马路摊点群, 不仅影响了交通, 而且影响市容。[4]

以天津市商业网点的建设为例, 大型购物休闲广场和超市的圈地运动的热度一直有增无减。从地域上看, 这些大型的商业网点, 多位于城市的中心区。随着天津城区建设的发展及城市轻轨、地铁等交通设施不断完善, 新建居民区使天津城市生活空间延伸。但由于商业网点拆多建少, 房屋开发商又缺乏商业网点的预留意识, 造成了一些生活小区, 特别是新建小区商业网点较少, 尤其是连锁经营便利店缺乏。[5]

2.3 商业郊区化趋势出现, 但发展迟缓

相关学者提出了商业郊区化的概念, 并把其界定为商业企业从中心城区向外扩散的过程。这种扩散既可表现为商业企业以连锁的方式在郊区扩散, 也可以在郊区出现新的商业企业。只要中心城区的商业企业的经营收入的增长速度小于郊区, 就表明商业郊区化开始出现。

随着城市人口郊区化、工业郊区化的发展, 商业也就不可避免的有向郊区化发展的趋势, 以上海市徐汇区为例, 随着上海的发展, 徐汇区已经由边缘区变为了中心城区之一。徐汇区南北纵跨上海市的繁华市中心、一般城区和新发展的北部城郊结合部地区, 其本身的发展已体现出从北往南推进的特点。徐汇区的商业郊区化可以从徐汇区消费地域结构的演变中看出。

1990年前, 徐汇区商业在上海中心城区中还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 其社会零售商品销售总额居全市第七位, 拥有1个市级商业街即淮海中路商业街;3个区级商业街, 即徐家汇商业街、田林路商业街、大木桥商业街;7个居住区商业点, 分别位于襄阳南路、宜山路与中山路交会处, 中兴、漕溪路、漕河泾、中山南路与宛平南路交会处, 龙华等。业态形式主要是传统的百货、菜场等柜台式的销售形式。沪杭铁路以东除小卖店、供销社式的零星商业点以外, 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商业街存在, 是一片城市商业的空白区, 全区基本上没有形成特色商业街。

2001年, 徐汇区商业获得了高速发展, 商业地域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了完整的梯级商业地域结构:市级商业中心—区级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中心—小区商业中心—临时性简易商业街;超市、连锁店趋向普及;特色商业发展较快;城郊大量专业市场兴起。[6]

摘要:商业是专门从事商品流通的经济部门, 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联系生产和消费、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和纽带。商业的地理特征的分析对商业的空间布局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数据的分析, 总结得出中国商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商业在城市内部的空间布局特征。

关键词:商业,空间分布,地理特征

参考文献

[1]刘治江.中国零售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特区经济, 2006, (2) :327-328.

[2]邓世文.中国城市商业网点布局研究[J].人文地理, 1999, (7) :36-39.

[3]陈红娟.石家庄市商业网点分布现状及其布局优化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5) .

[4]易开刚.我国城市商业网点空间布局及其优化.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8) :107-108.

[5]李娜.天津商业网布局规划研究.天津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5) .

[6]王琳, 白光润, 曹嵘.大城市商业郊区化的问题及调控——以上海市徐汇区为例[J].城市问题, 2004, (3) :26-30.

商业性特征 篇5

商业POS收款机是专业于零售行业的一种收款工具,所谓工具就会有它的特性:紧凑型IT技术,高可靠性品质概念。

商业POS收款机独有的特征:紧凑式技术设计,最大限度节省前台空间;超前的外观设计,处处突现细微;强化品质:产品采用了保护BIOS的防病毒技术,采用了低功耗核心主板,在确保硬件稳定的前提下,强化了应用软件运行的可靠性;功能集于一体。是专门为那些强调高品质的客户而精心设计的高可靠性产品,它不仅能满足传统的零售业的需求,同时,由于它采用了PC开放式设计、配合了LCD操作显,最大可扩充至6个COM口的配置,集多种优异的功能使其胜任在各种服务业,连锁店等收款机领域的使用。

商业POS收款机灵活的配置:POS收款机着眼于客户的需求提供各种外围设备的配置,从微打系列、显示器系列、扫描器系列、钱箱系列、触摸屏系列等满足客户不同需要。同时,采用开放式设计平台,全面支持各种操作系统,让客户容易找到最适合自身使用的解决方案。

严格的质量保证:POS收款机的可靠性有别于传统的办公及个人电脑,由于收款机长时间工作,以及其周边环境的干扰源直接影响着收款机的稳定性。因此,收款机的质量既直接影响到集成商的售后成本,也影响到客户的信誉。

信息来源:收款机

论网络大众文化的商业化特征 篇6

关键词:网络大众文化 商业化 媚俗化 超复制 造星

大众文化是个纯粹的外来词,它的概念有一个发展过程:19世纪中期,大众文化是相对于高等文化而言;20世纪20、30年代,大众文化与商业化、工业化之间的相关性的现实价值得到更多的关注;英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20世纪50年代开始涉足于大众文化的研究,大众文化至此已还,被认为是积极的过程和实践,以及对象和物品。大众文化从一种工业时代初期被看作下层社会的语言,到作为文化工业批量生产;从被精英阶层所鄙薄到成为社会经济、文化所塑造出的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本文采用潘知常、林玮提出的大众文化定义:大众文化是一种追求“经济效益”的文化形式。大众文化是一种产生于20世纪城市工业社会、消费社会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并且以城市大众为对象的复制化、模式化、批量化、类像化、平面化、普及化的文化形态。

网络文化不是大众文化,但两者从一开始就高度相融,共同构成当下人类生存的新的文化境遇。实际上两者虽各有领地和依托,但并非各自封闭、毫无联系,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传播的。当代大众文化产生于一个高科技的网络时代,一个产品极其丰裕、高度市场化时代,这就必然使大众文化成为现代传播文化、通俗文化、商业文化、消费文化的一个集合体。文化产品与经济产品文化趋同,使原来纯粹的经营文化、理性文化的解释模式发生困难。本文探讨大众文化本质特征之一的商业化运作在大众网络文化中的体现。

诚然,大众文化由于它具有的某种自发盲目的成份带来庞杂性,由于其商业性的显著特点其消极性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大众文化中,知识性文化消费与娱乐性文化消费是严重失衡的,人们往往把大众文化喻为“精神快餐”,“量小也吃得饱”。但长期一味的依赖,就会患“营养不良症”。

一、媚俗化

网络与资本的结合形成信息文化工业,它大量生产出信息文化产品来满足用户的消费需要。使它从精英网络文化过渡为大众网络文化,具备了赤裸裸的商品性,也使网络更容易走入普通大众。大众文化的特色之一是“炒”。到如今,文化产品已经明显商品化,它只有进入市场,适合大众审美趣味、满足大众消费需求,才有可能被大众关注、被传媒“热炒”。网络大众文化被“热炒”降低了格调,逐渐走向媚俗之路。

媚俗被台湾学者翻译为“忌屎”。对此米兰·昆德拉解释为:“对kitsch的需要,是这样一种需要:即需要凝视美丽谎言的镜子,对某人自己的映像留下心满意足的泪水。”媚俗的基本特征是一种为他人的表演性,一种虚伪、矫情。昆德拉指出:媚俗是对媚俗的需要,即在一面撒谎的美化人的镜子面前看着自己,并带着激动的满足认识镜子里的自己。媚俗是对他人赞许的需要、评价的需要。他人的目光就是一面镜子--一面哈哈镜。而媚俗就是在镜子前搔首弄姿,忸怩作态。大众文化的媚俗是一种取消距离和纯净的煽情,媚美的东西由于直接迎合意志的对象必然要激动鉴赏者的意志,使这鉴赏者不再是认识的纯粹主体,而成为有所求、非独立的欲望主体了。这样,把欲望等同于娱乐,再把娱乐等同于文化、审美,就成为媚俗的全部理论基础。大众文化领域应该是媚俗运用得最为淋漓尽致的地方。媚俗既然是不可摆脱的“人类境况”,它屏蔽了“生活世界”,却指引我们探求存在的意义,这无疑向我们揭示了“生活世界”潜在的丰富性和创造性。

在网络社会中,一个内在性、主体性、意义、隐私和内在生活的时代结束了,一个新的诲淫、诱惑、眩晕、同步、透明和过分暴露的时代开始了。网络对大众文化偶像——各种“星”的盲目吹捧有时会达到很浅薄的地步。2005年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芙蓉姐姐”,本名林可,网名为火冰可儿,在网上发布大量的文字和自己的s型曲线照片,极其自恋和暴露自己的隐私成为网上的热点话题。奇怪的是,她的自恋行为在网上也得到一批网民的支持,认为她大胆的展示自己、推销自己的精神值得赞扬。实际上,“芙蓉姐姐”需要的就是他人的赞许和评价。他人的目光就是一面镜子--面哈哈镜。而“芙蓉姐姐” 就是在镜子前搔首弄姿,忸怩作态,成为他人的消费符号,走向品味地下的媚俗。现今的网络文学作品除了一味的捧或杀,很少见到像样的评论和批评,这显然是点击率价值高于艺术价值所致。由此网络文学往往透出一种“媚俗”的倾向,热衷于创作浪漫离奇故事以吸引点击率。

二、超复制

“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时代凋谢的东西就是艺术品的韵味。”本雅明对机械复制时代的剖析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与大众文化的机械复制、批量生产一样,网络文化产品也体现出这一特征。

与2005年“芙蓉姐姐”、“天仙妹妹”等单一的网络红人相比,2006年的网络可谓精彩纷呈:Dodolook、嫦娥MM、丁贝莉、ayawawa、ACOSTA、网络小胖等等。但随着各路红人的“经纪化生存”,网络红人生产线渐露峥嵘。走红的方法不外乎是靠脸蛋、身材或者出位的言论,垃圾MM、内衣MM、公交MM、幼教MM、丁贝莉、别针MM等MM们都是凭借着靓丽的外表接二连三的推出,就像批量生产的工业化制成品。

另外,网络文学因其创作主体的大众文化取向和工业化操作程式,具有显著的大众文化倾向。它们缺乏80年代作品的凝重、宏大,更多的是游戏、叛逆、轻松、随意和幽默,多为风花雪月之作。有些作品看起来很有阵势, 如《告别薇安》,在一部分网络读者中影响很大,但如你仔细阅读,就会发现这些网络文学的一大特点,就是其题材的单一和重复。 因此与其说网络文学是文学,不如说是大众文化,是大众文化在网络上的文字化。

三、造星

网络文化与文化消费主义息息相关,互联网的大发展造就了一个全民互动娱乐的大时代,同时也让这个虚拟世界变成了全新的造星舞台。近两年,网络上的“造星”运动可谓风起云涌:竹影青瞳、流氓燕 、“芙蓉姐姐”、现在正在走红的“内衣哥哥”、二月丫头、网络小胖。网络明星一个接一个地在网民或网游玩家的鼠标和显示器之间诞生。

网络时代的今天,一切的美与丑在市场化的氛围中被炒作着,一部分成了名人,而大部分呢,则是最普通的人。下面以“天仙妹妹”为例谈谈网络名人的走红。

二OO五年一位被网友们称为“天仙妹妹”的羌族少女尔玛依娜,迅速地在网上走红,其人气甚至超过了喧嚣一时的“芙蓉姐姐”。与众多网络红人不同的是,这位“天仙妹妹”既不搞笑,也不装怪,红得连自己都莫名其妙,就稀里糊涂地成为了网上明星——“天仙妹妹”,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了大众媒体关注的焦点。“天仙妹妹”的走红缘起于一位网名为“浪迹天涯何处家”(本名杨军)的男子,在前往阿坝的一次旅行中发现了“天仙妹妹”的美,把她的照片贴到TOM汽车论坛上,并且给她起了个名字——“天仙妹妹”。没想到“跟帖者”甚多,网上反响非常热烈,无意中改变了尔玛依娜的生活轨迹。后来“浪迹天涯何处家”成为“天仙妹妹”的经纪人,在“天仙妹妹”的走红中起到网络推手的作用。“天仙妹妹”的包装、传播几乎以浪兄一人之力完成,他实际上就是网络与现实事件的一个媒介,一个牵线人。

在网络中,只要你有空,你就去娱乐,而且可以去互动地参与打造明星。以这样的文化娱乐背景衬托,“ 妹妹”们在大众娱乐和娱乐大众的互动过程中诞生和走红,也显得不足为奇了。网络媒介中的造梦是集编、导、演为一体的。好莱坞虽素有“梦工厂”的美名,然而,与网络媒介相比,仍不免相形见绌。“芙蓉姐姐”、“天仙妹妹”、“红楼弟弟”、“国学辣妹”……这些XDJM们的成名从来都不是神话。在这里,网络媒介的造梦工作由任何一个有独立“网民”的心智足以承担,他唯一需要的设备仅仅是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而已。这对所有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诱惑。

不容忽视的是,大众文化作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伴生物, 由于其视野上的宽容性和运作上的灵活性, 必将具有宽广的生长空间。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普遍化,大众文化联系社会与个体的纽带作用将愈来愈强, 以至于精英文化等其他文化形成也不得不借助于大众文化的运作方式, 而得以在当代社会大背景下一展身手。

网络文化对大众文化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人文社会景观有提升和降位的双重可能性,这种变化可以使文化的精英立场丧失部分空间,但也可以使真正的学术思想获得一个平台。

参考文献:

[1] 潘知常、林玮著.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

[2] 昆德拉.小说的智慧 [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3]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4] 道格拉斯·凯尔纳 波德里亚:一个新的麦克卢汉(OB-EL)李卫华译 文化研究网站 http://www.culstudies.com

[5] 本雅明.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年版.

社区商业设计的体系化特征 篇7

1. 体系化的开发特征与设计环节

社区商业具有属地性、基础性、辐射性、集成性的特征。其体系化的开发特征表现为:项目开发与运营的工程体系化:提倡整体考虑、分步实施, 专业协同以及项目的整体性操作性。充分分析当地条件和市场环境, 准确定位目标客户和商业规模, 确定开发模式和节奏, 考虑确定营销模式、运营模式等。社区商业应将前期商业策划做好的基础上, 进行设计与建设。招商在前, 建设在后。具体到社区商业的设计环节中, 社区商业的前期定位、总体规划布局以及建筑环境营造方面都体现了体系化的思维与运做特征。

2. 主题与功能定位的体系化

主题定位包括目标市场、功能、特色与规模定位等。宝山上大弘基文化休闲广场的商业定位首先考虑将大学生中低档次的特色餐饮、日常娱乐作为主要的业态聚集类型, 采用二层外廊式空间结构, 空间内部形成核心交往广场, 通过两条步街将内部休闲环境与城市相沟通。处于城市RBD区的社区商业的业态组合与定位当以城市文化重建与精品业态塑造为核心。上海的太平桥地区新天地就营造了以历史人文为依托, 以满足高端时尚休闲消费需求为特色的城市场所, 体现了文化的独一性和不可复制性。

主力店与经营散户是锚与船的关系。在不同的城市区位, 主力店的定位受到当地市场购买倾向, 品牌主力店推崇度, 整体商业消费定位等因素制约, 因此引入具有地区性。证大大拇指广场引进了家乐福;上海浦东正大广场引入易初莲花超市后经营状况得到极大改善, 龙之梦购物中心在调换超市的经营主体后也扭转了经营困境。南京的水游城设计全部以连锁品牌替代大的主力店入驻, 以特色化的景观营造赢得了商业成功。

明确的主题依赖于业态经营的结构平衡, 成功的业态配比是整个定位中另外一个关键性环节。上海西郊百联购物中心是以零售为主的“一站式”购物中心, 引入了百货、卖场等主力店;梅隆镇新都会以社区的生活时尚中心定位, 强调餐饮、娱乐的休闲作用, 主要满足聚会、健身、娱乐、文化等精神方面的消费。无论商业最终定位于怎样的主题, 都体现出风险与赢利的平衡。

立足于城市区域功能的回应, 社区商业在定位过程中, 注重将稀缺性业态和特色化业态整合到产业链中, 形成产品的亮点。浦东联洋社区的证大大拇指广场注重文化附加值, 除引进常规零售主力店外, 还引进了廊桥创意服饰、创意家居, 证大艺术馆等与创意、艺术元素关联度较强的业态。“海上海”兴建了三大标志性的文化艺术运营中心:海上讲堂、海上剧场、海上展馆, 成为文化地产的标志性精神产物之一。

3. 业态布局的体系化策略

适宜的建筑密度对整体商业氛围的营造至关重要。过高的建筑密度不利于舒适性与人性化的环境品质创造, 但过低的容积率也不利于商业连续步街的形成。不同的商铺对空间的开放程度要求不同, 品牌店与专业店需要较为开阔的对外空间, 而特色店需要突出内敛特质。海上海以独创的店铺组合, 结合人性化的曲折步道体系, 创造了体验式创意商业街的主题。大宁国际商业中心设置了两套交通体系, 外围交通服务于公共机动交通, 内部的步街体系尺度宜人, 业态设置迎合布局特征, 还原了传统街区尺度的都市漫步。

4. 环境营造的体系化

社区商业的露天组团式发展格局为购物者创造了公共性极强的共享空间。西郊百联购物中心以组团式空间发展模式创造了中央风情广场, 也适应聚集的餐饮、购物业态在空间使用上的要求。北斗星?商业广场在设计中从满足集购物、娱乐、休闲、餐饮四大功能于一体的功能需求出发, 形成了不同形态的四个开敞中庭与一个顶棚采光的商业内街。梅龙镇新都会紧密围绕有餐饮、酒店、办公、健身游泳四大功能, 将功能布局划分成九大建筑体块;各自相对独立的体块之间通过扭转、拼贴等手法形成不规则的空间张力, 形成了适合于交往与休闲氛围的室外广场与庭院, 并随着步移景换, 空间变换着功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 社区商业将逐步走向集中独立、组团化的发展道路。社区商业还应当继续加大品牌深度与产品广度, 均衡互补, 相互促进;实行统一的服务监督与物业管理。社区商业的体系化设计本质上是投资者、开发者、管理者与消费者四方共赢的结果, 一个成功的设计模式固然重要, 而围绕这一设计模式做建立起的各专业协同工作的体系化整合运做平台, 才是当前市场应努力发展的方向。

摘要:文章通过对新型市场环境下的社区商业体系化设计的研究, 从前期定位的体系化, 空间业态规划布局的体系化、环境营造的体系化策略三方面结合实例进行深入分析, 认为建立在全局统筹基础上的体系化设计策略是社区商业设计成功的保障。

关键词:社区商业,体系化设计,前期定位,空间布局,环境营造

参考文献

[1]喻颖正:《社区商业开发运营指南》、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5年

现代城市商业空间的景观特征分析 篇8

1 现代城市商业空间的景观决定因素

1.1 自然因素

(1) 地域环境:商业空间本身并不能脱离地域环境而单独存在和发展。地域环境是景观设计的基础, 主要包括设计场所在城市中的位置及地域的地形地貌特征。依据不同的场地环境进行科学的设计是城市商业空间景观设计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科学设计就要尊重场地环境并创造丰富多变的地形, 在场地上对空间中各景观要素进行垂直方向的布置和处理。山水、植物、建筑、景观小品等要充分满足城市商业空间的特点。

(2) 气候因子:气候特征是影响城市商业空间景观的决定因素之一。如何科学的布置空间内的景观要素以及如何利用景观要素来减缓气候的影响是景观设计时要面临的两个基本问题。充分了解我国的气候分布规律并进行不断的景观设计创新, 才能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目前, 我国进行的“海绵城市”建设, 就是充分利用城市中的雨水, 进行景观再设计, 形成环保生态的城市景观;通过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营造城市森林等, 都可以反映气候变化的景观要素。

(3) 生物因子: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应该是一个生态与景观相结合的优美环境。在城市商业空间的景观设计中, 场所内的植被是重要的景观因素之一, 要通过各种方式尽力保留和利用植物的多样性, 创造出自然景观特色, 使游客感觉到都市商业空间的购物愉悦感。花、草、树木是一个完整的植被空间, 要通过植物造景手法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感观, 通过空间生态品质的完善能对商业空间的生态状况起到积极的作用, 使之成为生态城市的精品工程。

1.2 人文因素

(1) 文化背景:文化并不是环境, 而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景观设计对文化因素的重视体现在对空间内历史环境的保护与延续;从传统或地域特色中挖掘灵感, 继而体现场所的文化特色, 从而使各城市的商业空间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成为城市的标志。

(2) 设计观念与风格:当前, 我国城市商业空间的业主和设计者在景观设计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使用者发生了变化, 由单一的政府部门发展成为政府和私人两种类型。两类使用者的开发目的不同决定了两类商业空间的景观设计走向, 政府部门是为了在城市开发中保护自然和利用自然, 把城市居民吸引到特定的空间中来;而私人是为了在商业目标, 以景观为依托, 通过各种景观设施实现商业利益最大化。由于设计者和使用者的出发点及侧重点不同, 设计风格也不尽相同。

(3) 行为与环境:商业景观反映着城市居民使用主体的行为, 使用主体可以通过商业景观的认知达成与景观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设计者要再造一个空间环境, 通过使用者实现行为与环境的结合, 同时也要限制某些行为的发生, 这就是对商业空间进行景观设计的出发点。景观的设计既不是单纯的功能空间设计, 也不是纯粹的空间环境美化, 应从人的行为心理和活动特点出发, 体现商业空间的景观特征[2]。

1.3 社会因素

城市商业景观的设计与建设受到国家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景观形态, 政治对商业景观的影响主要来自政策、规章制度等影响。经济的影响主要主要是商业建筑的投资、规模、休闲设施等方面, 也是决定商业空间景观成败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商业空间景观设计与管理中, 应树立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理念, 在设计中主动地节约用地、能源、材料、人力和资金, 取得建筑空间、寿命、环境、形式、利润以及社会等方面的最佳效益。

2 现代城市商业空间的景观构成要素

2.1 绿化

绿色空间是城市环境的基本空间之一, 它使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能够实现。植物具有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景观美化等功能, 有些植物还具有经济价值, 是商业空间景观要素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此外, 植物本身所具有的分隔空间、减少噪音的作用, 也是商业景观的必然选择。商业空间的植物配置, 要考虑空间使用性和人流活动性, 一般以规则式配置为主, 尤其是线形结构的商业步行街, 往往是线形绿带结合空间节点的林荫设计成整齐划一的规整绿化系统, 在商业广场等局部面积较大的区域采用自然式的配置方法达到较好的生态效果。

2.2 色彩

色彩是用来创造商业空间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优质色彩处理的商业空间, 可以给使用者带来无限的享受, 使商业空间产生良好的氛围, 增加了商业性和生活性。在空间中, 如果周围建筑色彩用了同一基调, 有助于空间的整体感、协调感, 有助于创造商业空间良好的空间尺度感。在设计中, 色彩间的协调搭配非常重要, 也是商业景观设计的点睛之笔。

2.3 水体

水是城市环境构成的重要因素, 商业空间环境中的水体主要设置在公共的地方, 水体经常成为视觉与活动的中心。由于水体具有天然的美感, 因此水体的设计与处理是十分重要的。水不仅仅能带给人感官上的美感, 而且还有许多实际的功能。在空间意义上, 水体还可以用作区域的划分, 可以拓宽空间, 将有限的空间距离加大, 丰富了空间层次。水体还可以作为景点, 成为区域中心, 创造富于趣味的空间。水体在商业空间中的应用有三种形式, 即整体布局、局部利用和辅助设计, 不同应用形式可以传达不同的商业信息, 局部利用和辅助设计通常使用较多, 结合城市雨水利用的技术, 可以体现商业空间的科技感、生态感和人文感, 是值得提倡的一类商业空间景观设计手法。

2.4 地面铺装

地面铺装一直是景观设计中的核心要素, 不同的铺装材料和铺装方式可以给人不同的视觉冲击。人的行为意识告诉设计师, 人在行走的过程中更倾向于注视眼前的地面、人物和建筑物底部, 所以地面铺装中的一切建筑小品设计都非常重要。地面不仅提供了活动场所, 而且有助于限定空间、标志空间、增强识别性, 可以通过地面处理给人以尺度感, 构成整体的美感, 增强商业空间的景观效果。同时, 利用色彩的描述性拼成各种有实际意义的图案, 如路标、书法、传统故事等, 结合材质使地面成为城市商业环境中最富表情的景观要素。

2.5 景观小品

景观小品设施体量小巧、造型新颖、富有艺术特色, 直接贴近和反映人们的生活, 是商业空间环境中不可缺少的景观组成要素。在商业空间中, 常见的景观小品设施有雕塑、休憩设施、广告牌、服务设施以及其他附属设施。小品设施具有浓厚的工艺美术特点, 所以一定要突出特色, 以充分体现其艺术价值, 切忌生搬硬套和雷同。在商业空间内, 尤其应体现时代精神, 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宜, 充分考虑地域特征和社会文化特征, 应与当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协调, 体现当代社会的发展特征和城市文化。

3我国现代城市商业空间景观现状分析

在我国几乎每一座大城市中都有步行商业街或商业广场性质的商业空间, 其用途主要是满足市民日常的购物行为, 但不论经营者还是管理者对环境质量的关注程度普遍不高。在街道及广场上除了拥挤的人群外, 就是周边的广告牌及一些简单的装饰物, 缺少美化环境的设施, 不能从顾客的生理、心理角度出发对购物设施进行设计, 其中主要问题是:

(1) 商业空间内缺乏整体设计, 风格不统一, 没有文化内涵, 反映不出时代的气息, 很难形成商业空间的整体环境印象。

(2) 缺乏让人愉悦的视觉景观形象。建筑形象没有特色;招牌、广告等不能反映时代特色;雕塑、小品乏善可陈, 艺术性不高;环境小品设施种类、分布不合理。

(3) 绿色景观严重不足, 生态质量不断下降。不注重绿地经济性、均衡性和生态效益, 机械的追求绿化指标, 过分强调“城市形象”的塑造, 建成的大片绿地城市居民可望不可及, 绿地所发挥的生态功能极其有限。

(4) 缺乏公共活动场所。现代社会人们对购物之余的休闲活动有更强烈的向往, 人们渴望交流和抒发情感。而现实中却发现环境的设计很少考虑为市民提供交往场所, 不够人性化。人们在空间内很难找到可以安全停留的场所, 体会不到购物的喜悦。

(5) 缺乏明确的主题及个性特色, 千篇一律、千街一面的现象普遍存在, 不管城市历史背景, 不看城市的整体风貌, 景观设计缺乏新意和地方特色, 景观的色彩、材料、形式等方面过于雷同, 缺乏可识性, 使得场所失去了个性。

综上分析, 城市商业空间的景观特征决定了商业空间的布局、性质和品位, 我们的城市需要的不是千篇一律的景观设计, 要突出不同商业功能的同时, 还要充分调动设计师的创作灵感, 以求丰富现代城市商业空间景观设计的方法与实践。因此, 需要今后需要做到如下几点:基于地域环境、传承城市文脉、依托地形地貌、合理配置植物, 只有全方位的了解商业空间的景观特征, 才能创造出属于每个城市的文化印记。

摘要:城市商业空间的景观设计已成为完善城市职能和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适应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发展的趋势, 营造出反映城市独特风貌的商业空间景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探讨了现代城市商业空间的景观决定因素、景观构成要素和景观现状, 并对我国现代城市商业空间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为完善现代城市商业空间的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城市,商业空间,景观特征,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刘大亮.现代城市商业空间的景观规划设计[J].农业科技与信息 (现代园林) , 2010, (1) :19-21.

商业性特征 篇9

一、俄语商业广告的修辞特征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在俄语商业广告中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段,能够激发消费者的想象,产生美好的联想和印象,容易被消费者接受。比喻包括明喻、暗喻、隐喻和换喻等。

明喻。明喻就是指出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其中一件事物是本体,即被比喻的事物;另一件是喻体,即用来作比较的事物。两者之间常用 как 等连接。明喻常用来塑造鲜明的广告形象。

Платье легко как лёгкий ветер,мягко как облока.连衣裙轻若微风、柔若彩云。

这则连衣裙的广告以明喻的手段描述了连衣裙质地之轻柔和穿上后飘逸之感觉。

暗喻。暗喻就是用“是”直接把一种事物名称与另一事物连接起来,或“是”省略不用,直接运用喻体,而当中的喻体与本体间的关系让读者自己去想象。暗喻运用于俄语商业广告中常能更生动深刻地说明事理,增强语言的表达力,获得简练、贴切、生动、含蓄的修辞效果。

Внимание! Приглашает Ванфуцзин! 注意!王府井请君来!

此处的“王府井”暗喻“王府井百货大楼”。

隐喻。隐喻是用表达某一事物的词或词组去比喻另一事物,此比喻是隐藏不露的,所以本体和喻体之间关系很紧密。隐喻能够揭示产品非常重要的方面,激发消费者兴趣。

Рай на земле.人间天堂。

这则土耳其旅游广告公司的广告采用隐喻的手段,以喻体代替本体。

换喻。换喻就是一个词或词组被另一个与它有紧密联系的词或词组替换的修辞手法;它反映两个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关关系的比喻,这种相关在人们的心目中常出现而固定下来,因此可用指称甲种现象的词去指称乙种现象。

На крыльях Вашей мечты.乘坐您理想的翅膀[1]。

这家航空公司的广告标题利用飞机两翼和鸟的翅膀(引申为理想的翅膀)相似点,精巧地把顾客的理想和乘坐飞机联想在一起。用了换喻手法使人感觉到乘坐本公司的飞机飞行就如乘着理想的翅膀在蓝天上翱翔一样,令人遐想无尽。

(二)对照

将两个相反事物或一个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在比较和衬托之中突出不同事物的矛盾性,称作对照。对照的手法常用来创造强烈而鲜明的俄语商业广告形象,突出强调商业广告对象的优点和质量。对照的形式均匀、整齐、凝练、集中。俄语商业广告中,为了突出商品的优点、体现出产品的非凡特点而经常使用反义词形式进行正反对照。

Минимум калорий—максимум питаний. 低热量,高营养。

这是一则燕麦片的广告, 它用 минимум 与максимум 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消费者认识到燕麦片的“低热量,高营养”并产生购买的欲望。

(三)排比

将结构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关联、语气相一致的一连串词句排列在一起并列使用称为排比。排比句语气连贯、层层递进、节奏明快,让消费者感觉到商品就在眼前。

Читая Коммерсанты,Вы проведёте воскресенье.

Читая Коммерсанты,Вы узнаёте много нового олитературе и искусстве...

Читая Коммерсанты,Вы станете богаче...

看《商人》,您会度过一个美好的周日……

看《商人》,您会对文学和艺术等领域了解更多……

看《商人》,您会变得更充实……

这则广告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看上去节奏规则、语句对仗,令人耳目一新。

(四)拟人

在商业广告中,常用描写人的词语来写物,使物具有人的生命力、性格和能力,语言想象生动。俄语商业广告是通过给所宣传的商品赋予生命力来树立鲜明的广告形象。

1.Она работает,а ты отдыхаешь. 你休息,她干活。

这里的 Она 指的是洗衣机,Она 就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2.Блестящая защита твоей машины.

(五)夸张

夸张就是有意识地夸大或缩小事实,用以揭示出事物本质特征的一种修辞手法。俄语商业广告中使用这种艺术性的手法,能够将产品的本质特征更好地呈现出来,从而加深读者的印象。但是读者十分讨厌广告的虚假性,因为夸张是用夸大或缩小事实的办法来打动读者,所以在使用夸张手法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否则会造成消费者的不信任。

Для тех,кто хочет соревноваться с дельфинам вскорости,завод спортивных резиновых изделийподготовил интересные новинки. 对于那些愿意和海豚比速度的人来说,体育橡胶制品厂家为其生产了有趣的新产品(谁能赢过海豚)[2]。

这则运动器的广告用夸张的手法,将该运动器的本质特征很好地呈现出来,从而加深读者的印象,促进其消费欲望。

(六)重复

在俄语商业广告中,为了加大对商品和信息宣传力度,加深消费者对它的良好记忆和印象,常重复一些词、词组、句子或句式。这会极大地加强俄语商业广告的语言表现力。

Он — Магазин Владтехно.

Он — предлагаю гибкие цены,богатых выбортехники и достойное обслуживание.

Он—продаю сертифицированный товар.

Он—консультиркю при покупке.

Он—даюгарантию да3-хлет.

他—××商店。

他 — 提供各种价格、种类丰富的设备和优质上乘的服务。

他—出售得到认证的商品。

他—提供商品的各种咨询。

他—质量保证三年。

这则××商店的广告用 Он 指代该公司,使得句子短小精悍。广告中的主语 Он 多次重复,使商店在顾客心目中扎下根来;而商店的拟人化,又给顾客带来一种亲切感。

(七)双关语

双关语主要是利用一词多义或同音异义的特点,使词语同时涉及事物的两个方面,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修辞方法。在俄语商业广告中巧妙地运用双关语,既可让人感到含蓄、幽默、智慧,又可收到增强商业广告的说服力与感染力的效果。双关语通常分为谐音双关、语义双关两种。

语义双关就是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构成的双关。

Обслуживание на высоте. 空中服务(高水平的一流服务质量)[3]。

这是一家航空站的广告。广告中的 высота 一词具有双关含义:一是指该词的本义“空中”;二是指该词的转义“高水平的一流服务质量”。消费者能够透过该词的表象意义,领略到它的深层意义,便会产生无尽的回味。

谐音双关就是用词语的拼写相近、发音相同或相近的关系形成的双关。

Это не сон,это SONY.索尼让梦想成真[4]。

这则SONY”系列产品广告的原文中“SONY”与“сон”音相近,原文一语双关,展现了品牌的质量。

(八)仿拟

仿拟就是将人们熟悉的俄语词语、诗歌、成语、名言、经典句子、歌曲名和歌词等,在保持其原内容或形式不变的基础上,根据表达需要,适当地更换或修改其中的某词语,创造出新的内容或形式的修辞方法。运用仿拟可加大商品的宣传力度,扩大其知名度,达到消费的目的。

1.Лучше один раз попробовать,чем сто разуслышать. 百闻不如一尝。

此广告的独特之处在于借用了俄语谚语“Лучшеодин раз увидеть,чем сто раз услышать.”(百闻不如一见。)

2.Береги сердце смолоду. 爱护心脏从青年抓起。

该则广告借助于谚语 “Береги платье снову,ачесть смолоду”劝诫功能,宣传心脏病药物,让消费者意识到爱护心脏的重要性,以此实现对心脏病药物的劝购目的。

(九)层递

将含义相近的词或词组按语义轻重、语气强弱的顺序,依次排列成层层递进或递减的表达方式称为层递。

... Самое весёлое время в жизни,— Правильно,детство. А в детстве — конечно. Новый год иканикулы.

Пора отправляться в путешестыие!

这则旅游广告从“一生最快乐的时候”—“童年”、”新年和假期“,意义一层比一层具体,最后发出号召:“该去旅行啦!”语义由轻到重,语气由弱到强,层层递进,说服力很强。

(十)设问

设问就是用自问自答的形式吸引消费者关注和兴趣,刺激其消费欲望。

Спортивныйкостюм? Пожалуйста!

(十一)反问

反问是以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切的思想,只问不答,意义便可知了,一般否定的设问语气表达肯定的观点,而肯定的设问语气则达否定的观点。俄语商业广告中用反问能够增加感情色彩。

Хотите офисной мебели?Посмотрите...

(十二)回文

将相同或相似的词或句子,在下文中更换位置或颠倒过来,产生首尾回环的情趣,叫作回文。

1.Один за всех и все за одного.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2.Производить то,что продаётся,а непродаватьто,что производится.[5]要生产有销路的,而不要销售所生产的。

二、俄语商业广告修辞的翻译策略

上述具体实例中使用了俄语商业广告中的各种修辞手法。正确地翻译这些具有各种修辞手法的商业广告句子,不仅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使其对商品产生浓厚的兴趣、良好的印象和迫切需求,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和行为,实现推销商品的目的,而且能够促进俄语商业广告修辞语言发展,学会其正确使用和翻译。在俄语商业广告修辞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应受原文的束缚,刻意追求翻译中的信、达、雅及译文与原文内容和形式上的对等原则,而是应在根据中俄两国语言特点和文化差异,以及消费者的接受能力,并顾及商业广告的最终目的和预期效果的前提下,能够直译就直译,不能够直译就采取意译、兼译等其他正确而灵活多样的商业广告修辞的翻译策略,尽量使译文具有与原文同等的修辞效果的艺术魅力。俄语商业广告修辞的基本翻译策略有以下几种:直译、意译、兼译、套译。

(一)直译

直译是在不违反译文语言规范,不引起错觉,保留原文内容、形式、修辞、风格的前提下进行的。直译能够很明确而忠实于原文所表达的信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仿拟、重复、层递、回文等均属于直译。如:

1.Минимум калорий - максимум питаний. 低热量,高营养。

2.Она работает,а ты отдыхаешь.你休息,她工作。

2 中的拟人修辞法不仅表达了此款洗衣机给人们带来生活方便的特征,而且令人感到亲切简单,印象深刻。

以上广告的翻译是完全对等的翻译,把商品能给生活增添色彩的感受完全呈现给了消费者。

(二)意译

许多广告句的直译既歪曲原句原意,造成语乏彩失,又无法保持原句的宣传效果。因此,在保持原文的语言规范和表达习惯的基础上,舍弃或改变原文的某形式或某修辞手段,采取意译法,以保持或增强广告译文的表达效果。俄语商业广告语中比喻、双关等修辞手段常采用意译法进行翻译。如:

Каждая минута и каждая секунда радосная ивесёлая. 秒秒分分欢聚欢笑。

该译文与原文在内容和形式上虽不是一一对应的,却展现了麦当劳广告原文的精华或深刻含义。

(三)兼译

兼译是综合运用上述两种以上翻译方法对广告原文信息进行加工提炼,并重新组织语言结构的翻译方法。兼译是对原文在深层意义上的挖掘和发挥,或在原文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翻译。兼译基本上失去原商品品牌的发音及意义。双关、仿拟等均属于兼译。

1.Этонесон,этоSONY.索尼让梦想成真。

这样的广告词易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2.Хорош до последней капли. 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麦氏咖啡广告)[6]。

该译文采用了汉语的四字词组。使人产生美好的想象,仿佛闻到了麦氏咖啡醇香味道,令人流连忘返。麦氏咖啡在国内享有盛誉。

(四)套译

套译指直接采用或改用译入语中的某些已经沉积下来的固有模式(成语、谚语、俗语、名言和诗歌等),对商业广告进行的翻译。仿拟等均属于套译。如:

1.Лучше один раз попробовать,чем сто разуслышать. 百闻不如一尝。

该译文借用俄语谚语“Лучше один раз увидеть,чем сто раз услышать”(百闻不如一见)。

2.Дешево и душевно. 酒不在贵,对味就好(啤酒广告)[7]。

该译文恰当地体现出了啤酒的两大特征:价格便宜,口感好。

综上所述,俄语商业广告的制作者要实现宣传、推销商品的目的,就要经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以加强商业广告的表达效果,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增强其对商品的了解与信赖,激发其购买商品的欲望。要搞好俄语商业广告修辞的翻译,需要掌握多门知识,尤其是商品知识、商业心理与营销策略,了解广告制作者的思想意图,而后依据上述基本的翻译策略把俄语商业广告译成符合译文语言习惯和修辞特征的商业广告,从而达到宣传和劝购商品目的,促进俄语商业广告修辞语的发展。

摘要:随着中俄贸易的飞速发展以及媒体传播功能的不断扩大,俄语商业广告已渗透到国内各媒体中,对俄语商业广告修辞的翻译正确与否关系到商品的宣传效果及其畅销数量。笔者从俄语商业广告的修辞特征出发,提出了俄语商业广告修辞的翻译策略。

商业性特征 篇10

一、商业银行预警客户风险特征分析

(一) 经济下行导致系统风险叠加

从预警原因看, 预警客户风险主要来自归属行业的政策性和周期性风险、担保链风险、生产经营风险、资金挪用风险、民间借贷风险、同业抽贷风险等方面。2014年以来, 客户所属行业的政策性和周期性风险已基本暴露出来, 而企业自身经营困难因素相对增加, 担保链增加幅度较大, 同业抽贷同比增加, 其他因素影响也呈现出上升趋势。

(二) 风险客户行业分布较为集中

从行业分布看, 预警客户主要集中于批发类行业和制造类行业。其中, 批发行业的预警客户主要集中于金属及金属矿批发、煤炭批发和建材批发等细分行业类别中。制造类行业分布较为分散, 但仍有规律可循。主要分布在皮鞋类、服装类、日用品类、电器类制造、有色金属压延、黑色金属压延、煤炭采选、船舶制造等细分行业类别中。因此, 预警客户总体上外向型、产能过剩、强周期、低附加值行业为多。

(三) 民间借贷突发性显著

民间借贷主要集中在几个地区, 地域经济相似度较高。部分出现实际控制人失去联系、失踪等现象, 但失踪的背后可能涉及到民间借贷。由于民间借贷行为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重要利益相关方往往难以了解资金借入者真正的经营状况, 同时为支付高昂的资金成本, 资金借入者往往被迫将资金投入到高风险、强投机性的投资标的, 一旦遭遇到行业景气波动、市场需求变化等不利因素, 资金使用者的资金链条将会处于异常紧张的状态, 尤其是发生银行授信压缩等外部冲击时, 极易导致企业经营难以为继、轰然倒塌。

(四) 国有企业客户信贷风险有所增加

长期以来, 预警客户中民营企业预警客户数一直占比较大, 而国企预警客户数则相对较少。2013年以来, 国企预警客户的单户预警金额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使得国有企业户数占比虽无明显变化, 预警金额占比却明显增加。国企预警客户中, 所属行业主要涉及船运、造纸、钢贸、工程机械、煤炭开采及贸易, 行业中多为产能过剩及强周期行业, 且部分国企有逃避债务嫌疑。

二、商业银行预警客户风险成因分析

(一) 行业聚集程度较高使得风险集中爆发

商业银行预警客户中行业面影响较大, 且部分行业占比较高。这主要由于对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的风险预判及前瞻性不足, 导致授信无序且集中地介入上述行业, 介入后又对行业限额控制不够。另外, 在预警客户中还存在批量开发的情况, 批量开发主要以交易市场、担保公司等模式为主, 且主要集中在一两个行业, 行业集中度较高, 导致风险集中爆发。

(二) 互保联保方式导致风险“链式”连锁反应

互保联保的主要客户群体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 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这类客户在经济下行期对宏观经济环境变化较为敏感, 融资难度大, 生产经营持续下滑, 资金相对紧张, 偿债及代偿能力明显下降, 且一旦形成实质风险, 易在互保联保体内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连累其他正常授信客户。另外, 互保联保机制风险缓释作用有限。互保联保业务在实际开展过程中, 部分借款人是为取得银行信贷而组合在一起, 不一定具备相同风险偏好, 对其他借款人的风险和信用状况不一定深入了解, 且多集中在一个区域、行业、集群、商圈, 一旦出现区域性、行业性风险, 风险传染性较强, 易出现一损俱损的局面, 还存在通过互保联保合谋骗贷、过度授信、资金集中使用的情况, 联保体的监督制约作用有限, 风险缓释作用大幅减弱。部分企业还存在自身并未对外担保, 但其关联企业和实际控制人等对外担保, 最终导致借款人出现风险预警的情况。

(三) 民间借贷引发区域性风险

民间借贷具有地域集中性, 虽目前民间借贷重点出现在部分地区但实际上民间资金拆借、民间融资等各地均存在。在宏观经济持续下行的环境下, 行业市场疲弱、区域风险上升等因素对部分授信企业生产经营及资金链造成影响, 部分参与民间借贷的企业风险开始暴露, 涉及民间借贷问题授信有所增加, 其中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两大行业的授信客户问题较为突出, 而从区域看, 问题授信则主要集中在民间借贷较为活跃的江浙地区。

(四) 企业资金固化挪用及多元化情况掌握滞后

部分预警客户对外大额投资房地产、担保公司、创业公司、期货等, 因投资未达预期或失败抑或资金未能及时回笼, 导致预警发生。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 资金实力一般, 其资金固化挪用及多元化类似于“小驴拉大车”。部分民营企业通过实际控制人、关联企业达到对外投资或资金挪用等目的, 因此商业银行在贷前贷中贷后均需加强调查及跟踪, 实时了解企业及关联企业资金流向。

(五) 产业链风险通过上下游企业扩散蔓延

预警客户不仅行业风险集中度较高, 且同一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的风险相互传导性也较强, 如铁矿石—钢铁压延加工—钢贸—经营性物业、煤炭采选—洗选/焦化—钢铁/化工等。近年来, 金属及金属矿批发行业风险相对集中, 但随着行业整体景气度持续不见好转, 部分生产型企业也出现较大的风险, 也导致部分经营性物业 (如建材批发等) 出现风险。另外, 部分钢贸、煤贸客户因下游回款严重滞后, 资金链紧张, 出现预警风险。

(六) 地区经济环境加重敏感地区风险

部分预警客户因处于长三角或浙江等敏感地区, 导致上下游企业过度紧张。部分企业上游供应商采取更谨慎的结算方式, 下游企业又延长付款周期。一旦出现负面消息,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会迅速采取行动, 进而导致预警企业停止经营并导致预警风险发生。

(七) 国有企业授信风险关注度不足

国企虽客户数占比较小, 但国企单户授信金额相对较大, 出现风险危害性更大。国企预警客户行业涉及船运、造纸、钢贸、工程机械、煤炭开采及贸易, 行业均为产能过剩及强周期行业, 也多为竞争性行业。商业银行未来对国企授信, 首先需多做实体企业, 关注其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及市场竞争力, 对产能过剩行业需特别关注;其次需关注国企在经济下行期逃避债务、转移债务的风险;第三, 需关注国有企业改革进程, 对竞争性国企财政补贴政策、未来竞争力等状况加强跟踪了解。

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 商业银行应注重对行业或区域的前瞻性研究及把控, 通过对授信企业多角度的评审思维加强风险的全流程管理。

(一) 全流程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要对授信企业进行全方位的调查, 充分了解授信企业可能存在的财务不规范、信息不对称、投资多元化、民间借贷、担保联保等问题。对民营企业, 尤其需加强对实际控制人从业经历、家族成员、资产分布、投资偏好、征信记录、负债规模、担保联保等的调查, 全面掌握实际控制人整体情况、授信动机及担保动机。在贷后环节, 仍不能弱化对实际控制人、申请人及其关联企业的动态跟踪, 争取风险早发现早化解。

(二) 评审视角多维化

在授信评审过程中, 商业银行不仅要从财务视角、抵押担保视角、产品视角考察授信企业, 更需要从行业视角、商业视角全方位的审视授信企业。从企业的个案分析, 到企业的外部环境、行业状况、商业模式等因素, 商业银行要做到从个案到整体、从整体到个案的全方面思考。

(三) 客户结构优化

在经济上行期, 商业银行更多的是看重信贷的增长速度。而在经济下行期, 商业银行应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宏观政策变动及授信企业的竞争优势。根据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要求, 商业银行在限制向产能过剩行业提供新增授信的同时, 应重点发展包括污水处理、固废处理、脱硫脱销、合同能源管理等在内的节能环保产业信贷业务;聚焦具备较高金融开发价值的未来持续增长的大体量成长性产业, 如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以及消费升级拉动的医疗、信息、物流、冷链和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机会;支持具有弱周期、刚需特质、存在供给瓶颈的大消费与现代服务业, 如教育培训、文化传媒、旅游休闲、养老保健等。

摘要:商业银行预警客户风险能够较全面地揭示银行整体信贷风险, 在经济下行期, 预警客户的风险特征和风险成因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预警客户风险特征的归纳总结, 从行业风险、产业链风险、区域风险、民间借贷、资金挪用固化及多元化、联保互保担保链传导、国企授信风险等方面分析了预警客户的风险成因, 并给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预警客户,风险特征,风险成因

参考文献

[1]章番.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4 (3) .

[2]郭德香.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刍议——以新巴塞尔协议为视角[J].征信, 2012 (5) .

[3]李慧, 黎明梅.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的企业风险预警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 2013 (12) .

[4]刘美秀, 周月梅.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 2012 (8) .

[5]沈永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J].现代金融, 2013 (9) .

商业性特征 篇11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银行 信息技术 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1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互联网金融,又称网络金融,是指金融服务提供商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金融信息中介等金融服务的新兴金融模式。伴随近年来互联网用户数量的激增、移动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商业性应用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呈现出参与主体日益广泛、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商业模式不断创新等特点。根据金融服务提供商的不同,可以将互联网金融业务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商业银行、信托公司、证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通过网上银行等平台提供的金融服务;另一类是由第三方支付机构、网络借贷平台等新兴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主要包括网络借贷、支付结算服务等。

2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互联网金融有三方面的核心特征。一是在支付方式方面,以互联网移动支付为基础。二是在信息处理方面,以云计算为保障,资金供需双方信息通过社交网络揭示和传递,被搜索引擎收集和标准化,最终形成时间连续、动态变化的金融市场信息序列。三是在资源配置方面,资金供需信息直接在网上发布并匹配,供需双方可以不经过银行或交易所等中介实现直接联系和交易,信息透明,定价完全竞争,因此效率很高。

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产生的挑战

与商业银行传统业务模式相比,这些新型网络金融服务具有支付快捷、资金配置效率高、交易成本低等优势,对商业银行的冲击不仅针对支付、贷款等核心业务领域,而且还覆盖从产品设计、产品定价、市场营销到风险控制等各个业务环节,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和盈利模式都将带来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挑战商业银行传统金融的中介地位。第一是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供求双方运行完全依赖于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进行联系和沟通,交易双方的信息收集成本、借贷双方信用等级评价成本、双边签约成本以及贷后风险管理成本等都很小。第二是降低信息不对称性。第三是加速了金融脱媒。随着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发展壮大,第三方支付机构已不满足于只做银行的网关支付平台即银行网络系统和互联网网络之间的接口,而是借助其数据信息积累与挖掘的优势,逐渐直接向供应链融资、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等领域扩张,这将加速了金融脱媒的进程。

(2)改变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商业银行的传统客户主要为对贷款有稳定需求的大企业客户以及高端零售客户,安全、稳定、低成本和低风险是客户的基本要求,银行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向客户提供安全、稳定、低成本和低风险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传统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的基于密集知识和复杂技术的金融产品的优势将会被大大地削弱。

(3)银行支付中介功能受到冲击。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支付方式以移动支付为基础,通过移动通信设备、无线通信技术来转移货币价值以清偿债权债务关系。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会进一步加速金融脱媒,使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功能面临被边缘化的威胁,并使其中间业务受到替代。迄今为止,央行已为200多家第三方支付企业颁发了支付业务许可证,其中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支付宝、财付通、和快钱等产品已经能够为客户提供收付款、转账汇款、机票与火车票代购、酒店预订、煤气、水电费与保险代缴等结算和支付服务,对商业银行形成了明显的替代效应。2012年“双十一”当天,所有平台通过支付宝达成的交易额超200亿元,天猫及淘宝的“双十一”宣称交易额为191亿元,同比增260%,支付宝交易笔数超1亿笔,最高峰时处理交易数达20.5万笔/分钟。根据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第三方支付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分析,截止至2013年6月底,我国使用网上支付的网民规模达数量到2.44亿,较2012年年底增长了10.8%,使用率提升到41.4%。其中,手机在线支付规模达到7911万,较2012年增长了43%,国内互联网支付行业正进入迅猛发展的阶段,也开始逐渐由线上向线下发展,这对商业银行支付中介业务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4)对现有融资格局产生影响。凭借掌握客户的交易数据和信用记录,互联网金融在服务中小企业融资及个人消费贷款等方面较银行具有比较独特的优势,包括贷款审批流程简单、放款速度快、产品类型丰富多样等。阿里巴巴方面表示2013年要让120万家小卖家能够享受到“小信用贷款”、“微信用贷款”等融资服务,未来还将扩展到300万家以上。

4结语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将使金融服务向虚拟化方向发展,从而对传统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模式形成挑战。面对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密切关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动向,转变发展观念,积极调整战略,通过提升客户服务质量,拓展服务渠道,提高业务水平,适应互联网金融模式给传统金融格局带来的冲击,获得新的发展。在结合自身的优势,在支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商业银行定能凭借严格的监管、雄厚的资产、良好的信用体系和完善的安全机制成为互联网金融时代最大的赢家。

参考文献

[1] 李麟,冯军政,徐宝林.互联网金融:为商业银行发展带来:“鲶鱼效应”[N].上海证券报,2013.01.

[2] 万建华.点评: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与未来金融业变局[J].新金融评论,2012 (1).

[3] 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 (12).

商业性特征 篇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沈阳市主城区具有代表性的30所商业健身俱乐部为研究调查对象, 对30名商业健身俱乐部管理者与俱乐部经营现状展开调查研究。

2.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利用网络资源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章和学术论文, 了解目前有关健身俱乐部理论的研究现状, 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

(2) 问卷调查法。本调查共涉及30所商业健身俱乐部, 采取现场填写回收的方式, 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 回收180份, 回收率90%, 其中无效问卷5份, 有效率达97.2%。

(3) 访谈法。通过函询和电话访谈的方式, 对沈阳市健身俱乐部的经营者与教练员进行交流, 并对获得的资料及数据进行归纳整理。

(4) 数理统计法。利用SPSS18.0统计软件, 对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给逻辑研究结果检验奠定信息基础。

沈阳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管理现状与特征

1.管理现状

笔者对沈阳市沈河区、和平区、皇姑区、铁西新区、大东区每区6家共30家商业健身俱乐部进行了调查, 调查情况如下:

(1) 商业健身俱乐部经营面积情况

从表1的调查结果来看, 被调查的30家商业健身俱乐部中, 经营面积500m2以下的数量为0, 500~1000m2的俱乐部有3家, 1000~2000m2的有6家, 2000m2以上共有21家, 分别占调查总数的13.3%、167%、70%。这些数据说明, 沈阳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经营面积趋于大型化形式并具备相关配套设施, 基本不会出现因为场地原因而引起的课时冲突, 以及会员因为人员拥挤而带来的心理上的排斥, 进而影响到健身俱乐部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的情况。

(2) 商业健身俱乐部投入资金情况

从表2的调查结果来看, 沈阳市商业健身俱乐部投资10万以下的为0;10~50万元的只有1家, 占总比例的3.3%;50~100万元的3家, 占总数10%;100~200万元4家, 占总数13%;200~300万元的有11家, 占总数36.7%;300万元以上的有11家, 占36.7%。由此说明, 沈阳市主城区健身俱乐投资多集中在200万~300万元, 投资力度很大, 多以大型的全国连锁商业俱乐部为主。另外, 从表1和表2的统计结果分析, 俱乐部面积在2000平米以上、投入100万元以下的只有1家, 占21%;200~300万元的有9家, 占42%;300万元以上投资的有10家, 占47%。资金投入与俱乐部的经营面积两者是成正比关系, 经营面积越大, 其投入资金量也越大。

(3) 商业健身俱乐部会员人数情况

通过表3数据得知, 在所调查的30家商业健身俱乐部中, 仅有1家会员在100人以下, 占3.3%;有6家会员在100~200人之间, 占20.0%;会员在200~300人之间的有11家, 占36.7%;有6家会员在300~400人之间的, 占20.0%;有6家会员人数在400人以上, 占20.0%。说明俱乐部会员人数在200~300人之间的较多, 这与健身俱乐部的自身投入、经营面积、开设项目有直接关系。俱乐部投入资金量越多, 经营面积越大, 会员人数就越多, 俱乐部盈利也就越大。

(4) 商业健身俱乐部课程开设情况。沈阳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开展项目较多, 最少的开设11~15个健身项目, 最多开设16~20个项目, 说明沈阳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开设课程丰富多样, 可以满足大众的健身需要。但根据调查结果发现, 主要课程集中在健美操、器械、瑜伽、拉丁舞、搏击、单车等几个方面, 其中, 健美操、器械两项在所有俱乐部都有开设, 瑜伽、搏击、踏板三项在28家俱乐部都有开设, 而游泳、芭蕾两项开设较少。说明俱乐部开设健身课程雷同性较高, 大多数课程传统化, 而一些对场地设施要求较高的新型项目开设较少。从已开设的课程项目上看, 缺乏自身特色, 没有根据市场需要结合自身经营状况来开设课程, 而是效仿其他俱乐部的模式经营。

2.管理特征

沈阳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的经营模式以私营与连锁经营方式为主, 国有与联营经济形式相对较少。这表明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多种形式并存的经济结构已经在沈阳市健身市场建立。

(1) 俱乐部管理人员特点

从所调查的健身俱乐部管理人员平均年龄来看, 31~35岁之间的管理人员的比例最大, 占56.7%, 表明俱乐部管理层人员趋于年轻化。另外, 从调查访谈的结果来看, 投资者出身的管理者, 大多数不是体育专业人才对体育专业知识和行业发展情况的了解并没有教练员全面, 但具有营销管理能力;而教练员出身的管理者, 往往对健身知识和信息相对熟悉, 但缺乏经营和管理方面的知识。

(2) 沈阳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的盈利项目、办卡形式, 其经营项目的选择与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在调查中发现, 沈阳市商业健身俱乐部中会员费、销售饮料与储物柜出租是健身俱乐部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 (几乎占100%) , 而经营的附属服务项目较少。虽然会员制方式便于管理, 并能够很好地保持资金周转的灵活性, 但是仅仅靠会员费与附属设施出租的收入渠道过于狭隘, 不利于俱乐部长期的经营发展, 容易造成俱乐部资金回收周期过长, 导致经营所需资金压制现象。表5的数据调查结果显示, 俱乐部对会员收费最多的是年卡、月卡和季卡, 家庭卡最少 (只有2家俱乐部采用, 占6.7%) 。俱乐部应该根据自身的资源特色, 加强市场调查, 扩大经营项目, 才能长期稳定的发展。

(3) 沈阳市商业健身俱乐部价格管理特征

从表6数据可分析出, 健身俱乐部对价格的制定大多是由管理层决定的, 共有21家采用这种方式制定价格, 7家俱乐部采用了市场调查的方式决定俱乐部健身价格, 占23.3%, 只有2家俱乐部是效仿别的俱乐部定制健身价格。由此说明, 俱乐部制定价格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 并没有通过市场调查充分了解消费者的经济承受能力, 而是凭借管理层的主观经验来判断、决定健身价格的高低。

(4) 对教练员的培训情况

从图1、图2来看, 有9家俱乐部对健身教练员组织进行了相关专业技能的培训。说明俱乐部管理层对提高健身教练员的专业素质没有充分的认识, 也没有做出教练人员长期发展的规划, 导致俱乐部健身教练员流失现象时有发生, 相应的管理成本增高, 并使管理难度加大。另外, 通过电话访谈调查表明, 沈阳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大部分教练员是持证上岗的, 占到85%以上, 兼职教练为俱乐部的主要师资来源, 约占教练员总数的71%。由于社会上各个专业体适能培训机构的体系不同, 教学内容和方法也不一致, 商业健身俱乐部又缺乏对教练员健身知识的统一性培训, 导致不同的教练员在对同一个会员进行健身指导时说法各异, 很容易使会员对该俱乐部的专业性产生质疑, 而使客户流失, 对健身俱乐部的长期发展十分不利。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 沈阳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的经营面积以大型俱乐部为主, 投入资金力度较大。俱乐部会员人数的多少, 受俱乐部经营面积、投入资金、开设健身项目的影响。

(2) 沈阳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经营的健身项目重复率较高, 大多开设的都是较为传统、热门的健身项目, 而一些比较新兴以及对场馆要求较高的健身项目则开设得较少。

(3) 俱乐部管理层人员偏于年轻化, 大多数不是体育专业人才, 但具有营销管理能力, 对定期提高健身教练员专业素质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 缺少有计划的培训, 导致俱乐部健身教练员流失。

(4) 沈阳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的收入来源单一, 主要通过销售会员卡的方式获得利润。健身俱乐部对价格的制定, 大多是由管理层决定, 缺乏市场调查, 不利于俱乐部长期的经营发展。

2.建议

(1) 应该加强健身教练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重视教练员的深造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通过专业培养、岗位培训、定期进修等, 保证教练员各方面素质的专业化和潮流化。引导管理人员对专业进行深入学习, 提高管理人员综合能力, 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2) 完善健身服务行业系统, 建立评价标准。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和职能部门应建立系统的健身服务行业准入标准, 如设施设备的考核、服务项目的考核、以及健身教练水平考核评定制度等, 在监管过程中进行考评, 加以强制性的规范, 以进一步推动沈阳市健身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胜.健身俱乐部的现状及经营模式探析[J].企业活力, 2006 (3) :16-17.

[2]李小芬.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特征与经营模式[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6 (3) :26-31.

[3]鲍晓玲, 于菲.我国健身俱乐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体育科技, 2008 (3) .

上一篇:学有温度的数学下一篇:简化粒子群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