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航空服务

2024-06-23

人才培养航空服务(精选12篇)

人才培养航空服务 篇1

“福祉”一词含义广泛, 这里采用福利及福利保障之义。孙中山《同盟会宣言》“复四千年之祖国, 谋四万万人之福祉。造福于民、扶助民众、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保障人民的生活质量, 是我国政府实践科学发展, 建设和谐社会, 增进人民福利及福利保障, 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是谋划与促进发展, 实现国家现代化、人民生活小康的根本价值取向。渴望安定富足的生活, 追求快乐幸福的人生, 也是基本的人权。国民作为主权者, 不仅需要了解、维护自身福祉, 而且应该互相理解, 互相扶助, 与政府一道共同改善社会福祉状况;国家应当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践行科学发展观, 努力提高国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 改善国民的福利保障, 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追求, 努力建设和谐社会。如果全体国民实现了对“福祉”的认知并努力实践, 国家政府配合以完善的机构设置及配套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 规范操作运行程序, 全体国民获得必要并逐步改善的福祉保障, 国家进入福祉社会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建设福祉社会的实践中, 学习和借鉴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 建立我国的福祉教育体系, 培养各种层次的福祉专门人才对促进我国福祉事业的发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福祉人才培养在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 起步较早, 体系建设, 制度完善、操作运行等方面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在美国, 已经建成了完整的高等福祉教育体系, 学历层次分为学士、硕士、博士, 其中学士、硕士课程注重应用, 以实践为主;博士课程主要培养研究及行政管理方面人才。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基本满足了社会福祉人才的需求, 这方面美国也继承了注重实践的传统, 社会福祉的理论也产生于实践, 并以其基础扎实、积淀深厚对实践发挥了指导作用。在日本, 福祉教育分为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 培养各级各类相关人才。此外, 政府还设立了资格认证制度, 有社会福祉士、介护福祉士等等, 只有获得相应的资格才能够从事社会福祉工作, 在强调了专业性的同时, 也为福祉人才的培育开辟了新的路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医疗条件的极大改善, 物质的极大丰富, 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 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 社会福祉的内涵也愈加丰富, 福祉工作所涉及的层面也更加广泛, 而科学技术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为此提供了可能, 因此对于社会福祉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如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将是一个重要课题。作为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 中华民族从来就有尊老爱幼的传统, “老吾老以其人之老, 幼吾幼以其人之幼”;也具有忧国忧民的情怀,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 建设小康社会, 通俗的表现就是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保障民众福祉, 使民众安居乐业, 精神愉悦, 生活幸福。

现在, 我国的福祉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 严格说还处于探索阶段, 基本没有形成福祉教育的体系, 从事福祉工作的人员绝大部分没有经过专门福祉知识教育和专业技术技能培训, 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福祉工作的需求。培养专业福祉人才, 真正实现人民福祉, 使我国的福祉教育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 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 人民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生活品质日渐向上, 精神追求丰富多彩, 各项保障逐渐完善, 在迈向小康的进程中, 人们对生活提出了更高需求, 全面发展日益受到重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依次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生存是本能驱使, 生活则是更多精神层面的追求, 在享受物质满足的同时, 人们开始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 追求精神的愉悦和满足, 并尽可能地追求物质和精神全面的高品质。所谓人的全面发展, 就是要使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最大的满足, 它既包含客观享受, 又包含主观感受。这种满足的程度实际上就集中体现在人民福祉的增进。国际经验表明, 人民福祉是人民能够享受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终端成果, 是人民对于发展成果的客观享受和主观体验。从关注民生到转向以人民福祉为发展目标,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英国, 一些经济学家发现, 尽管经济获得了史无前例的繁荣, 但是人们的幸福指数却徘徊不前。发展和人民福祉并不是一回事, 我们必须把人民的福祉放在发展的首位, 作为发展决策的终极目标。福祉是国家及其民众的共同追求, 当福祉逐渐被认同的时候, 标志着社会进步的推进, 福祉是社会综合面的大事情, 福祉程度与社会和谐发展同步, 为此, 福祉人才的培养必须与福祉建设同步, 为今后福祉社会储备人才, 未雨绸缪。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政府必须从历史和社会发展的高度, 思考全社会和全体民众的福祉, 因此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注重福祉专门人才的培养。只有培养掌握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才, 才能促进社会福祉事业的发展, 具有专门知识和能力的福祉人才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

社会福祉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人们对于福祉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 纳入福祉范畴的事物也是逐渐丰富的。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 我国是个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文化多元、社会构成复杂, 价值观冲突较为强烈的国家, 如何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 加强和保障民众的福祉, 建设小康社会是个难题。把握经济快速发展, 建设小康社会的契机, 逐步建立相应的福祉机构, 进行相应立法建设和制度建设, 同时加快福祉人才培养, 建立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各层次的专门人才, 以满足建设福祉国家, 建设小康社会的人才需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类的寿命显著延长, 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已经达到70余岁;同时随着独生子女全面进入社会承担起社会责任, “421”家族增多, “丁克”家庭也逐渐增加, 外来文化思潮、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等一系列因素, 使中国民众的社会认同、价值观等方面都发生了重要变化, 中国传统的子女赡养老人的观念受到了极大甚至是颠覆性的冲击, “少子化”“老龄化”日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如此, 我国的残疾人数量庞大, 仅聋人就有2100万, 保障残疾人的生活需要、发展需求, 平等对待和保障残疾人群体的利益, 使身体和精神方面有障碍的人过上幸福生活, 享受到改革开放, 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 建设小康社会的成果, 仅仅有爱心是不够的, 同样需要数量众多的专门福祉人才。虽然遭受了外来文化和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巨大冲击, 但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还深深影响着社会各阶层人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 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状态下, 人们的判断与行动往往处在两难甚至三难选择状态。如何在传统与现实的矛盾中, 在东西方文化撞击下, 在信息化的社会现实中, 努力发展经济,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维持国家的长治久安, 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借鉴与拿来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在福祉教育方面, 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足以给我国的福祉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根据我国的国情、民情, 现行法律法令制度, 道德观念、文化传统, 利于传统而不囿于传统, 顺应现实又不受制于现实, 取长补短, 确立适合我国实际的福祉人才培养体系, 是构筑福祉国家, 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日本福祉教育体系比较完善, 培养层次涵盖专科、本科、研究生, 课程设计科学, 专业内容详实, 技术技能实用, 就业指向明确。正规学校教育之外, 还设有面向社会人的福祉资格考试。有志者可以学习相关的福祉知识, 通过国家举行的考试, 获得从事福祉工作的资格。政府在立法保障全体国民的福祉权利之外, 为了保障弱势群体或者需要扶助、救济的国民的福祉权利, 还专门制定了福祉相关法律, 如儿童福祉法、老人福祉法、残疾人福祉法、精神疾病者福祉法等。

中国幅员辽阔, 社会、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发展存在很大不平衡, 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内陆与沿海之间“大尺度”的差异以及相同地区区位不平衡的小范围差异都非常明显, 比如江苏省的苏南与苏北。城乡一体化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方面, 更应当体现在社会文化、福祉保障等众多方面, 农村城市化进程应当是农村人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 享受和城市人同质的生活, 而不应当仅仅注重农村人口进城的数量。随着电视、现代通讯、网络系统的快速发展, 信息的普及和资讯的同步发展, 地域上的距离已经不能阻隔思想和信息的交流, 信息一体化时代已经到来, 只有全面地实现社会福利无差别化, 才能够达到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

通过调查研究, 了解福祉人才的需求状况, 本着科学的态度, 对福祉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究, 是造福民生的问题。在有条件和基本符合条件的各类学校, 设立福祉教育相关专业, 研究确定专业课程, 如社会福祉基础理论、社会福祉援助技术、社会保障学、老人福祉论、残疾人福祉论、心理学、护理概论等, 培养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的福祉人才。依据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 建立规范的福祉专业人才培养的规章制度, 以确保培养福祉事业发展所需人才。

福祉教育才刚刚起步, 还没有形成体系, 更谈不上规模。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步的教育发展, 尤其是社会福祉教育的发展, 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价值体现。确立并发展福祉教育, 培养福祉专门人才对于科学发展, 建设和谐社会, 为实现福祉社会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对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培养福祉事业发展急需的福祉人才, 已经迫在眉睫。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迎来了大众化时代, 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 学科门类齐全, 专业众多,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专业也在不断调整完善。福祉教育在国外已经有了相当长的时间, 日本专门的福祉大学已经开办了几十年, 为社会培养了众多的专门人才, 对于日本的社会福利和福利保障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到目前为止, 我国高校还没有专门的福祉专业, 对于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言是不相适应的, 关注民生, 重视提高人民福祉, 建设和谐社会, 需要有专门的人才。培养既要懂得党和国家的政策, 了解国家法律法规, 又要具有专门知识和能力, 做好具体的福祉工作的人才。相信通过福祉专业的设置和福祉人才的培养, 我国的福祉事业会有一个新的突破, 民众福祉水平将不断提高, 福祉国家的进程将迅速加快, 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会不断提升, 实现和谐的民生化的社会指日可待。

摘要:我国政府一直重视保障人民福利工作, 伴随经济高速发展, 人民对物质及精神的需求增强,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 迫切需要培养大量的专业福祉人才, 用福祉专业知识和技能高质量服务百姓。实现中国梦实质是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国家兴旺发达, 为了更好地服务民生, 培养福祉人才已经迫在眉睫。

关键词:福祉,人才,培养,民生

参考文献

[1]梁军.2000年以来日本经济走势与原因分析[J], 日本学刊, 2005年 (3) 。

[2][美]S.塞尔夫等.日本的教育与长期发展[J], [美]亚洲经济学杂志, 2003 (4) 。

[3]江瑞平.日本经济持续回升[J].光明日报, 第12版, 2006年3月27日。

[4]日本文部科学省网站http://www.mext.go.jp, 2009年12月16日

[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M],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年, (p.10)

人才培养航空服务 篇2

高速发展的汽车技术对汽车服务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翻开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不能够离开汽车工业特别是家用轿车工业的贡献。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无任何一项发明能比得上汽车对人类进步的推动,现代汽车已成为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传感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于一体的高科技产物,并不断向更高科技领域纵深发展;汽车服务行业也随之发展成为一种“技术和服务”相融合的优质行业,对从业人员尤其是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地“专业型”要求,亟待需要更多的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应用型人才加入。

2人才培养改革的必要性

从近几年,我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统计情况来看,人才培养改革已经迫在眉睫。随着更多应用型高校毕业生踏入社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迅速增加,近年来在就业过程中企业反馈出一些毕业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不强、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等问题,不同程度地暴露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急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1]。传统培养模式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率,社会新闻已经报道出某名牌大学毕业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上技校学习技能的令人匪夷所思现象。这一方面反映出高等教育在课程教学体系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高校在人才培养发展规划方面的落后[2]。

3建设实践教学平台的对策

3.1改善校内实训中心和加大实验室开放

为了建设一个与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相适应的汽车专业实践基地,硬件设备的投入是非常大的。我校在走访国内一些高校汽车服务类专业实践基地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办学特色,在已有车辆实训中心的基础上,又注资1500余万元,另建了汽车服务实训中心,意在加大基地改革建设,培养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3.2建强校外实践基地,多与企业沟通合作

与校内汽车服务实训中心相比,市场中的汽车4S店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理念、车辆设备等有非常大的优势,且汽车新技术日新月异。建强校外实践基地,既能使学生掌握与汽车技术发展同步的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新营销策略等,企业又能通过对实习生的长时间考察,招聘到急需的“技术和服务”相融合的高级应用型人才[3]。

4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

客户信息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篇3

关键词:客户信息服务;人才;培养模式

1 概述

客户信息服务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是对培养对象进行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培养。部分高校在2010年才开设了客户信息服务专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学科,在实践教学中还欠缺经验,可谓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慢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专业水平是目前的大体现状。对于中高职院校来讲,提高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专业人才需求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人才培养方案作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更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为了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需要相关学者设计出更加优越的人才培养方案,更需要对设计和实施适应客户信息服务人才培养目标的新的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实践。

2 我国客户信息服务人才需求分析

目前国内客户信息服务企业较多分布在沿海或者北京、上海等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市。其中大多数企业并不是以客户服务中心为唯一主营项目,民营企业占主导地位。客户信息服务人才市场需求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客户信息服务人才需求量较大,企业更重视人才的专业性、技能性和稳定性。随着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比例加重,企业服务外包业务量增大,人才需求数量上升较快。但是随着企业日益认识到客服人员素质和技能水平对企业的影响,对于客服人员的能力要求日益提升,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更倾向于吸收专业性人才。目前企业面临的严峻问题是员工的稳定性,各企业中客户信息服务人员的流动率居高不下。

二是供求关系存在一定的矛盾。大中型知名企业对于人员的要求较高,不仅有学历的限制,甚至还有工作经验与专业的限制。而小型企业又因企业知名度不高、待遇较低等问题缺乏人才引进渠道。在企业中中职学生基本只能胜任客服中心的基本岗位,发展较慢,而企业对于员工心理素质、抗压应变能力、语言表达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要求都比较集中,这也是矛盾生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是大部分企業愿意同职业院校合作,采取校企合作方式培养人才。国内也有多家呼叫中心领域的产业研究机构和人才培训机构一直潜心研发提高呼叫中心人才培养质量和实效性的教学方法,比如华唐教育集团等。综合而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形式的呼叫中心人才培养模式是最受欢迎且通过实践考验收效显著的呼叫中心人才培养模式。

3 客户信息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通过对客户信息服务人才培养现状的总结,培养方式通常是两种,一种是职业院校自行培养,毕业后学生自由就业;另一种是校企合作培养,毕业后大部分学生定向去企业工作,不愿去对应企业的少部分学生可自由就业。就两种培养模式的培养效果来看,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优越性比较明显,下面就以该模式作以详细介绍。

为了达到更好的培养效果,职业院校一般会按照“立足产业、服务企业、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的思路,探索全方位校企合作机制,深化与企业联盟、与行业联合,优化办学资源配置,吸引企业入驻,促进产教结合,增强办学活力。该专业实训性强,为培养学生的高技能,需要建设实习实训基地,保证机位充足,满足学生实训及企业用工的需要。对学生的培养坚持以校企合作为纽带、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实施校内和校外、学习和实习、学中做和做中学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在此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与行业企业合作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根据学习领域课程理论和国家职业标准相关要求,在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中,全是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融“教、学、做”于一体,工学结合,每个学习情境的内容均严格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要求进行了开发设计,形成极具特色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通过此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校企深度融合,实现工学交替,人才培养质量得以保障。具体培养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3.1 走岗见习阶段

①校内学习。主要学习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为后续阶段的学习和企业的见习、教学实训奠定良好的基础。

②企业学习。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组织学生到联通、移动企业等进行现场参观学习,观摩现场设备的运行,明确呼叫中心作用,了解呼叫系统操作的流程及环节。

3.2 入岗实训阶段

①校内学习。着重强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系统学习、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并在学校的实训中心进行学习。

②企业学习。通过校企合作企业的具体要求,聘请专业人员利用商/教两用的实训平台,讲解具体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示范监督学生用生动具体的语言,促进订单迅速完成,在该阶段,均采用理论学习在前,实践在后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客户沟通能力。

3.3 顶岗实习阶段

①校内学习。在继续学习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强化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如《电话营销》、《呼叫中心基层管理》、《业务执行能力》、《呼叫中心班组长管理》等,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同时学习一些拓展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②企业学习。此时学生已经能够符合上岗要求可以实习上岗,在实习过程中不断熟练系统操作,熟悉业务流程,掌握工作中的服务技巧,学会处理工作中遇到的突发状况。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客户信息服务专业人才。

4 结束语

人才培养航空服务 篇4

长沙南方职业学院是海航集团主办的高职院校, 海航集团是一家以航空运输为主体、涵括五大经营板块的大型产业集团。学院依托集团企业优势背景, 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逐步形成了“产教融合、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走出了一条“依托海航、对接产业、校企共育”的发展特色之路。

一、创新建立了以理事会为重点的产学融合、校企合作机制

(一) 依托集团优势, 健全校企合作组织机构

2012年, 海航集团下发了“集团支持长沙南方职业学院、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快速发展的实施方案”, 方案中明确指出: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 成立海航集团教育产业发展理事会, 以理事会为扭带, 推动产学融合、校企融合, 创新“校企一体、共生共荣”的长效运行机制。学院建立了海航集团、航空等企业、学院、系部及专业的五级校企合作对接体系, 为学院的校企合作共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制定校企合作共建制度, 完善校企共育的机制

学院与海航集团建立了一种自上而下强力推动、自下而上合作共建的良性运行机制。航空产业集团等各人力资源部门牵头, 从政策、师资、设备、资金、技术、就业等方面给予长沙南方职业学院支持, 形成校企共育保障机制。学院成立了海航集团人力资源部、航空等企业专家参与的校企共建委员会, 参与专业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互培等, 加速推进学院航空服务专业与海航集团航空企业对接、课程内容与海航集团相关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海航企业生产过程对接的进程, 开展校企联合招生。以航空服务专业为学院特色专业龙头, 迅速建立一批特色专业群, 提升学院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 打造大企业集团办学的典范, 推动海航集团教育产业可持续发展。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建立和完善学校与集团企业合作长效机制, 建成集团办学“产学融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新模式,

(三) 建立督学制度, 形成监督与评估机制

集团教育资源委员会主任担任总督学, 海航集团教育产业发展理事会成员任督学。总督学负责组织检查、监督、指导、评价学院的发展建设, 协调集团内教育资源, 促进学院快速发展。每年至少组织召开一次督学会议, 研讨学院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体制建设等方面的原则意见, 总结校企共育工作并制定下年度督导计划, 同时, 负责调研、巡查、考核海航集团各公司支持学院发展建设执行情况。

督学负责协调航空企业集团内教学资源, 促进学院建设发展;督促、检查落实航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共建共育”情况;考核与学院共建专业的进展、选派到学院工作的兼职教师和实训教师;安排学生实习岗位、就业岗位等, 管理捐赠和低价出售给学院的教学用设备等。

二、校企共育制定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学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性文件, 是人才设计的蓝图。学院航空服务专业根据民航类人才培养特殊要求, 确定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原则。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过程中, 企业专家全程参与。共建企业提供内部各类岗位职业技能标准, 校企共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进程及考核标准等。海航集团为学院提供技能型人才的年度需求计划及中期需求。集团各企业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实训基地。

大力推广“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航空服务专业学生更多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学院与海航集团旗下的“首都航空”、“天津航空”、和“三亚凤凰机场”等10多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式”培养协议, 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一是选培对象即为就业对像, 校企双方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各自航空企业岗位的规格标准培养学生, 毕业后直接在订单企业就业。二是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完全对接, 企业将最新的行业标准融入课程体系, 将职业证书考试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对接, 让学生在毕业时即可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缩短了学生由实习岗位到生产岗位的过渡期, 增加了学生就业的机率。

三、校企共融, 共建“双师结构”教师队伍

学院充分利用海航集团的企业平台优势, 加大教师实践锻炼和培训力度, 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 建立了师资“校企共享”的“快车道”

海航集团为学院建立了100多人的兼职教师师资库, 学院随时可以根据各专业的发展需求聘任企业兼职教师。如海南航空就安排具有丰富经验的乘务长等多人到学院兼课, 完成航空服务和空中乘务专业技能培训教学任务。企业也可以根据职工岗位培训需求, 聘任学院的教师到企业授课, 校企双方为教师的双向流动在管理流程、福利待遇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如企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与学院的职称证书对接互认, 企业选派来的专业技术人员可在学院评职称等, 师资共享的“快车道”使得校企教师的互聘变得更加顺畅、快捷、高效。

(二) 选派优秀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

校企共育的办学机制, 也为学院选派教师到企业锻炼提供了方便, 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可以将企业的专业前沿技术带入课堂, 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实践操作水平。学院新进教师, 先安排到企业生产一线实践锻炼一年, 获得生产实践经验, 提高专业实际操作能力, 再返回学院任教。系部的专业教师每隔一年或两年都要到企业挂职锻炼半年, 了解企业最新的专业生产技术。目前, 学院航空服务、酒店管理等专业先后有10多位教师在海南航空有限公司、海口美兰机场、三亚凤凰机场、长沙天玺大酒店、三亚亚太国际会议中心等地挂职锻炼。学院在专职教师培养方面, 基本形成了“学院—企业—学院”不断替换的模式。这种对教师的培养锻炼模式, 既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又加深了学院与企业的密切合作, 能起到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的作用。

(三) 从企业聘用“技术能手”打造兼职教师队伍

学院根据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到集团企业挑选技术能手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承担专业实践操作课程和校外实习的教学任务。一方面, 利用校企合作共建委员会这个平台, 采取企业推荐方式, 从集团兼职教师师资库中聘用合适的人选;另一方面, 学院在集团内部办公平台上张贴滚动招聘启事, 采用自荐和企业推荐结合的办法, 挑选技术人员到学院授课。各产业集团培训部负责人与学院对口系 (部) 负责人可交叉任职, 培训教员与学院教师实行“双肩挑”的定期交互挂职制度, 定期开展理论授课与实践授课的互换。各产业集团每年提供一定岗位, 用做学院教师顶岗和挂职锻炼, 并保障其权益。目前, 已有10多位地面服务专业人员承担学院机场运营管理、危险品运输、安全检查技术和值机与行李运输等实践课程的教学;海南航空的3位空乘人员承担学院民航礼仪和客舱服务等课程的教学, 按照准空乘的职业标准, 完成航空服务和空中乘务专业技能培训教学任务, 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四、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

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方面, 学院加大了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如航空服务等专业, 校内建设了模拟客舱实训室、票务实训室、值机实训室、安检实训室、VIP实训室、形体实训室、化妆实训室、英语语音实训室等专业实训室, 实习、实训开出率达95%以上, 完全能满足校内实践教学的需要。

另一方面, 依托海航集团各产业校企合作共建这个平台, 可作为学院相关专业的校外实习和顶岗实训基地。学院先后与首都航空、西部航空、成都航空、海航股份、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黄花机场、三亚凤凰机场等20多家航空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有力地保证了航空服务等专业教学、生产实习和毕业生顶岗实习的需要。

五、校企共建教育教学评价机制

学院建立了校企共育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除内部评价体系外, 重点建立了企业用人单位评价, 政府及社会中介机构评价, 社会和学生家长评价, 兼职教师评价、毕业生跟踪评价等外部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学院每年通过多种方式开展社会评价活动, 如走访调研、现场考察、座谈会、阅卷调查和网络调查等。

同时, 学院每年召开合作企业代表座谈会, 家长座谈会, 校友座谈会, 听取各方的办学意见和建议。通过这些方式, 学院将各类社会评价信息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教学—评价—反馈—整改形成一个完整系统, 全新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使学院的教学工作和日常管理处于最优的运行状态, 极大地提升了学校办学水平, 有力地促进了学院的快速发展。

学院走依托集团、产教融合、校企共育的的办学模式已有多年, 学生就业率和企业满意度较高, 人才培养质量普遍得到社会的认可, 这种办学模式受到了有关领导及新闻媒体的关注与肯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才需求市场的变化, 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和深化办学模式, 提升教育质量, 提高办学水平, 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范唯, 马尔立.校企融合培养民航类高质量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31) .

[2]艾尼瓦尔·阿皮孜, 袁健, 董燕.“校企融合过程导向能力为本两轮循环”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职教通讯, 2012 (5) .

[3]叶东.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视野中的校企合作探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4) .

人才培养航空服务 篇5

一、深化改革,不断探索人才中心管理和运作新模式

**市人才服务中心和人才市场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市人才服务中心坚持改革,坚持创新,不断推进人才中心体制改革和人才市场运作机制方面创新,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现已初步实现了政企分开、管办分离,“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行业协会严格自律,人才机构提供服务”的运行格局和新的管理运作模式已初步建立。**市人才服务中心的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4年**市人才交流中心成立至1998年前,实行一块牌子(人才交流中心)、两种功能(市场功能、人才公共服务功能)、一套人马的管理体制,政府人才服务机构与市场管理合二为一,统一运作;第二阶段,1998年**市人才服务中心和**人才市场成立至2003年,实行两块牌子(人才服务中心、人才市场)一套人马的管理体制,政府人才服务机构与市场管理合二为一,分别运作;第三阶段是2004年以来,根据全国、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通过推进人才市场体制改革,采取了放权、脱钩、搞活等一系列措施,初步实现了政企分开和管办分离,实行两块牌子,两套人马,两种功能,分别运作,分别核算,统一管理。人才服务中心从事人事人才公共性服务,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收费上缴财政。人才市场从事经营性社会化服务,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经费独立核算,人员全部实行聘用制。体制的改革和机制的创新,为公共人事服务和人才市场的运作带来了明显的效应,人事公共服务不断拓展,满足了社会对人事公共服务的需求,人才市场不断发展壮大,调节供求关系的能力不断增强,服务项目不断扩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增强,特别是政企分开、管办分离、独立核算的人才市场体制的改革创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人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与时俱进,努力构筑多元化服务体系

**市人才服务中心是**最大的人才社会化服务机构之一。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在现代新**建设的进程中,不断调整自身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以服务为核心,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人才中心管理和运作模式,初步构筑起多元化人才服务平台。

一是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市人才中心从成立之初为少量辞职流动人员服务扩大到了目前的为各地、各层次、各类人才全方位服务,并逐步实现了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融会贯通。二是服务内容不断拓展。人事代理、人才测评、人才信息、职业培训、猎头服务、就业指导等业务内容快速发展,心理咨询、人才选拔、人才派遣、人才资源开发、HR设计、业绩诚信等新项目不断纳入。三是服务方式不断改进。近年来,根据人才资源供求特点,结合人才中心实际,不断改进服务方式,使之更加符合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的需求。实行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互补充,综合型市场与个性化市场相互配合,专业化服务与精细化服务相互衔接,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四是打破地域界限,延伸扩展服务平台。本着市场主导、开放自主、互利互惠、优势互补的原则,与西南地区各省会城市人才服务中心共同组建了由成都、重庆、**、贵阳、南宁、拉萨、云南农垦人才中心六市七方组成的“西南人才联盟”,使各方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互为窗口、互设平台,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加强了区域间人才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完善了人才信息资源的远程共享,促进了西南地区人才工作的共同发展,构筑了区域性人才服务大平台。五是大力发展无形市场,加快网上人才市场的建设。“**人才网”自2004年重建后,形式、内容、速度都有了较大的改变和提高,年参加网上人才交流会的人员已超过30万人次,网站年访问量已近400万人次,成为了云南省最大的专业人才网站之一,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网上交流平台。六是积极完善中心内部的信息网络服务功能,自主研发了《**人才市场营销系统》、《**人才市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市人事人才考试远程报名系统》等软件,初步实现了人才中心的科学化和信息化管理。

三、内强素质,提高人才中心职工的整体服务能力

人才培养航空服务 篇6

【摘要】本文从航空装备保障人才培养现状出发,深入剖析了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原因。重点探讨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需要科学谋划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强化一流教员队伍建设、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等策略。

【关键词】航空装备 人才培养质量 教员队伍建设 顶层设计

一、引言

人才与装备是战斗力的两大基本要素。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新型武器装备配发部队。航空兵部队要适应的武器装备更新加速、作战遂行任务多样、作战对象层次不一、战场环境日益复杂的需要,现人才与装备完美结合,突破当前制约航空装备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各种“瓶颈”因素,提升航空装备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航空装备保障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课程体系建设不适应部队任职岗位的需要

一是部分任职教育院校是由学历教育院校直接转型而来。在转型的过程中,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带有明显的学历教育印记,“新瓶装旧酒”的现象十分普遍。然而,任职教育在课程设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训形式等方面与学历教育有着明显不同,不允许把任职教育主要以培训、短训、轮训等方式进行的教学灵活性变成随意性[1]。

二是随着一线部队改装新型航空装备,航空装备保障由原来的粗放式维护向科学维修、精细化管理和全寿命保障转变,由此所引发的保障岗位和任职要求变化是任职教育院校未曾预想到的。

三是培训对象不同,造成规划课程体系难以统筹兼顾。由于任职教育一般都是短期的,培训对象的知识、经验、阅历、素质差别又大,客观上造成规划课程体系时要实现统筹兼顾有一定困难。特别是培训对象不同,课程标准和教学设计又都要重新修订和设计,烦琐又费力。

(二)教学条件设施落后于一线部队的现有装备

一是为加快航空兵战斗力生成的需要,新的航空装备都是优先配发一线作战部队。同时,这些航空装备的经济价值高、信息化程度高、材料工艺先进、相应技术资料保密要求严格。任职院校一般不能直接获得实际装备,技术资料的获取上也有着种种障碍,同时,在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落后一线部队也就显得“理所应当”。

二是长期以来,承担航空装备保障人才培养的一些院校在航空装备的改装和换装过程只承担了理论教学的任务。教员没有亲身实地参与航空装备保障任务,更没有机会参与到航空装备的研发和验证过程中,造成了面向实际岗位、面向具体装备的实践(验)教学条件建设长期滞后。教学硬件条件建设上落后和软件上教员装备保障能力的不足,造成培养航空装备保障人才质量不能适应一线航空兵部队需要。

三、提高航空装备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对策探讨

(一)科学谋划航空装备保障人才培养顶层设计

一是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各类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做好任职教育顶层设计的关键所在,也是制定航空装备保障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学管理机制的依据。搞好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应注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重视各级各类人才在多个岗位的任职需要和发展潜能。要着眼岗位的任职需要设置教学内容,在“快、新、特”上做足文章。

二是围绕航空装备保障人才岗位和战时需求设置课程。任职教育必须紧紧盯住任职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准确界定应达到的培养目标和程度,做到纵向衔接,横向贯通。以研究的问题或课题为中心,打破学科界限,重组知识体系,坚持宽口径、跨学科设置课程,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

(二)强化一流的教员队伍建设

一流的教员是培养高素质航空装备保障人才的基础。办好任职教育,教员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任职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高低,取决于教员对部队人才需求把握的程度,取决于教员所做学问的水平,取决于教员研究学员的成效,取决于教员将上述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过程所产生的实际效果。

教员的核心业务是研究学问与教书育人。一所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无不源于教研人员长期钻研、创造、积累而成的学问,这些学问的水平和质量,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院校培养空装备保障人才的水平和质量。。

(三)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

一方面,把课堂延伸到航空装备保障一线,把教学训练、科研创新工作紧密地与重大训练任务结合,把院校拓展到部队训练现场、科研前沿研究所、工厂生产一线和航修厂修理流程甚至有借鉴意义的地方相关单位,实现育人和用人过程的无缝对接。同时,经常派教员深入部队、研究所、工厂和航修厂作业一线及时跟踪学习航空装备保障方面的新技术、新技能、新工艺和新需求,既锻炼了任职教育教师队伍的岗位任职能力,同时还弥补了院校在实际装备和实践教学条件方面的不足。

另一方面,把一线部队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航空装备保障骨干选拔到任职教育院校来任教,充实教员队伍。聘请部队的高工、厂所的专家、其他院校的教授及相关专业的学者为任职院校的兼职教师,丰富教学内容,扩展教学体系。邀请在各个领域(涵盖管理、教学、科研、工程实践、前沿理论等)有着丰富实践经验、丰硕理论成果的领导和专家来学院讲座授课。或采用联合办学或合作科研的方式把装备资源和人力资源纳入到任职院校的教学资源中来。

四、结束语

总之,任职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军院校面临的共同课题。坚持以部队人才需求为牵引,采用创新思维、科学谋划航空装备保障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强化一流的教员队伍建设、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等对策,利用部队、工厂、研究所和其他院校的人才和装备资源,提升航空装备保障人才培养质量,适应部队发展的潮流。

【参考文献】

[1]谢鑫鹏,张大鹏.关于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8)

[2]吳洪波,李福坤,李德.任职教育教学的几个构成特征[J].科学时代,2010,(17)

[3]胡志刚,胡生明,范玉芳,邓晓蕾.新军事变革背景下外国军事院校任职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6,(3).

高职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探析 篇7

关键词:服务外包,软件,人才培养,高职教育

培养软件服务外包人才, 说到底是个培养软件人才的问题, 再加上服务外包的特殊要求。根据服务外包的特色, 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课程进行训练, 并不难。所以, 培养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问题, 说到底是如何培养企业所需的应用型软件人才的问题。那么, 企业到底需要哪些类型的软件人才呢?作为高职院校, 如何给学生适当定位呢?定位之后, 如何进行有效得培养, 以使学生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先后在IT企业和高职院校从教的工作经历, 来对高职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问题加以探析。

一、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岗位与高职学生的定位

一个软件企业, 对人才的需求是呈金字塔状分布的。就软件研发人员而言, 处于塔顶的是产品经理、项目经理和资深系统分析师, 他们是有丰富软件开发经验、精通产品行业知识并善于与客户打交道的公司核心骨干。处于塔中间的是, 有专门软件开发经验、熟悉产品行业知识, 对客户真实需求比较了解的技术骨干。处于塔底的是, 年轻有朝气、有初步产品开发经验和基本行业知识的普通员工。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 原因是多方面的:公司是初步发展壮大的, 人员在逐步增加, 对公司产品开发的熟悉程度就不一样;公司需要考虑到人力成本, 不需要个个岗位都需要顶尖人才;公司处于技术保密的需要, 也会使得关键技术和经验, 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他们才会是公司的核心骨干, 有能力和机会进入这个圈子的人才容易留在公司, 而许多员工因为能力得不到施展、得不到公司的重用而离开公司。

一个软件企业, 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既需要软件研发人员, 还需要软件销售人员、用户服务与技术支持人员、项目管理人员、质量管理人员、IT技术支持人员。在软件研发人员中, 有系统分析师、架构设计师、模块设计与编码人员、系统测试工程师、文档工程师。就编码和测试人员的比例来说, 一个比较理想的数字是1:1, 一个编码人员, 就配备一个测试人员, 来保证软件的质量和产品的进度。

高职学生就业初期对应的岗位是:在软件研发紧密相关的岗位有—软件测试人员、模块编码人员、文档编写工程师等;而对于辅助岗位, 如上述提到的软件销售、用户服务、项目管理与质量管理等, 更是高职学生面对的主流岗位。随着经验和业务能力的提升, 以后可逐步向更高层次的岗位, 可持续地发展。当然, 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学历层次。上面没有提到不同规模单位对人员安排的区别。在规模较大的软件及软件相关的企业, 上述岗位是齐全的, 高职学生可能面对的更多地是研发辅助岗位。在中小规模的企业, 特别是小企业, 由于其对人才的吸引力有限, 高职学生则有机会站在软件研发的主流岗位, 一个能够独档一面的学生, 能够成为公司的核心力量。

二、高职学生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

一个软件企业, 对员工的要求, 首先是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综合素质包括: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勤于动脑动手的习惯、不畏挫折耐心钻研的精神和对于工作的热爱。当然, 员工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 合理定位在公司的职业发展。每个公司由于其业务类型不同、公司领导的风格和公司的成长经历不同, 都有自己特有的企业文化, 一个员工能力快速地适应公司的企业文化, 这种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也会直接影响到新员工在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一个软件企业, 对普通员工业务能力的要求, 合格的高职学生是可以达到的, 核心能力在于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扎实的程序设计能力、基本的外语能力和较强的自学能力。程序设计能力主要取决于数据结构课程的训练、编程语言语法的掌握和开发工具的熟练使用。为此, 学生在求学生涯中, 应该突出这些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战训练, 在充足的时间里, 通过反复地、扎实的训练, 打下职业生涯的重要基础。在对于服务外包人才来说, 其外语能力需要根据未来的需要而定:英语、日语, 还是其他小语种, 可以根据就业的预期针对性地来学习。

三、制约当前高职院校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及解决途径

当前, 各高职院校通过项目课程训练、校企合作、引入国外先进的课程体系如NIIT等, 开展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 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从实施的情况来看, 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

1. 缺乏因材施教。

不同的学生, 能力、基础和兴趣不相同, 将来就业的岗位也不一样。可以对学生分层分组, 提出训练目标开展教学, 允许学生有足够的选课机会。

2. 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

对数据结构课程和各个专门技能的训练不足。由于数据结构课程的抽象性, 没有让学生扎实地掌握该课程的内容, 导致学生程序设计缺乏必要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测试技能, 缺乏实例化的训练, 学生可能因为一个错误, 而耽误整个软件开发任务的完成。对于众多非研发岗位的课程训练, 缺乏应有的重视。为此, 需要多开选修课, 让学生有足够的选课机会, 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学习, 将来从事自己感兴趣、能胜任的岗位。

3. 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的管控, 存在明显不足。

如果老师没有在软件企业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 很难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与辅导, 在培养学生方面必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盲点。为此, 需要多招聘专、兼职的有丰富软件开发实战经验的人, 来完成教学工作。在此基础上, 成立比较专业和权威的教学质量监控队伍, 保证合理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飞雪, 孙效里, 沈宏书:印度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探析.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年12月, 第23卷第4期

[2]李可学:高职院校“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8年10月, 第17卷第5期

[3]陈伟, 李华: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代管理科学, 2008年第1期

浅析航空机电维修人才培养模式 篇8

一、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

航空机电维修人才培养, 是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教育。其中传授知识是基础, 培养能力是关键, 提高素质是核心。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 以素质为内涵的外在表现形式。在航空机电人才培养中, 技术应用能力是贯穿学校整个教育工作和教学过程始终的一条主线, 使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基本的航空机电维修工作。为达到这一目的, 试飞院工学院航空机电维修专业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首先, 从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调整入手, 突出主线。航空机电人才培养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和航空工业发展的需要, 因此, 学校要通过及时调整专业方向, 扩充航空高新技术知识, 改革课程结构等方法, 把专业办在社会经济的增长点和航空工业发展的兴奋点上, 使航空机电专业内容紧紧把握科学技术发展脉搏, 满足经济发展和航空工业发展对专业技术岗位的要求。

其次, 用教学计划、教学方案设计来贯彻落实。为达到培养目标中应用能力的要求, 近几年来, 在航空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了以下几点:逐渐加大实践教学比重, 已由原来的理实比例为7:3, 改为1:1, 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使实践教学分阶段、按层次进行并且增加了综合实训项目, 着力培养学生专业综合技能;明确将“双证书”制度纳入学生的毕业要求中, 学生毕业时必须取得与专业对应的岗位技能证书。

第三, 以师资和教学设施来保证实现。加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求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教师。要努力造就既懂理论、又懂实践, 并能将二者紧密融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重视实训教学建设, 保证专业有功能齐全、设施充裕、技术力量雄厚的实训教学基地, 能满足“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

二、理论、实践教学体系相互交融

航空机电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借助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教学体系, 并且两个体系相互融合、无缝对接来完成。理论教学体系有公共课、基础课、专业理论课。通过理论课教学使学生获得基本认知能力, 达到航空机电人才必备的文化知识水平、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 完成专业理论学习等任务。

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教学、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取证训练、综合实训、跟产实训、顶岗实践等等。通过实践教学体系, 可以完成实践活动中的感性认识学习、实践基本技能训练、工程素质训导、创业精神培养等学习任务。

两个体系相互交融, 不仅在课程设置上,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互为前提, 互相依存, 紧密联系, 环环相扣, 而且航空机电维修专业开设融合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课程, 如开设了《飞机构造学》课程, 规定理论与实际融为一体, 教学过程是边实习、边讲授;边动手操作、边学习深化基本理论、基本原理, 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讲练结合、学中干、干中学等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广泛用, 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三、认识实践、技能训练、工程实践循序渐进

按照认知规律, 航空机电维修人才的培养, 必须经过对生产实践的感性认识、基本技能训练和工程实践应用三个阶段。

1.生产实践感性认识教学阶段

对生产实践的感性认识是学生进入职业生涯的第一步。为使学生一进校就对生产过程和未来职业建立感性认识, 每个班级都安排了飞机综合实习, 使学生一入学就能了解自己的专业、自己的职业环境, 积累职业感受。在教学培养方案中, 第一学年的实践教学主要以增加感性认识为主, 通过与理论教学密切相联系的实验课, 用验证、测量、观察等方法提高对实践知识的感性认识, 培养基本科学素养并获得初步实践知识。

通过此阶段学习, 使学生不仅理论联系实际, 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 而且开始亲自动手操作, 学习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开始步入职业生涯。

2.基本技能训练教学阶段

基本技能训练是航空机电维修人才实践教学中最主要的内容。继认识性实习之后, 在教学方案中, 第二学年的实践教学主要是进行各种专业技能训练, 如应知应会练习、各类课程的大作业、课程设计以及综合实践和技能鉴定强化训练。为了强化学生技能训练, 航空机电维修专业课直接与考证接轨, 部分理论涵盖取证应知应会内容, 实习课按技能证书考试大纲进行教学。

通过基本技能训练,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技能、专业实践能力和技能证书取证率, 而且还可以提高毕业生当年就业率。

3.工程应用实践教学阶段

学生在经过基本操作训练, 取得操作技能证书以后, 第三阶段的实践活动, 主要安排飞机维修实习, 在飞机维护的过程中, 在完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跟产实习。在这里, 学生不仅可以动手操作, 维修排故, 而且学习到优秀的机务作风, 为进入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不仅学会了工艺和加工, 而且学到了航空机电维修管理、安全生产知识;不仅学到了各种知识、技能, 而且培养了与人合作精神, 遵纪守法、敬业奉献的优良思想品质。

近年来, 通过不断地实践探索, 西安航空职工大学试飞院工学院航空机电维修专业在学院各级领导的带领下, 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 经过不断探索, 在专业培养模式上取得了一定成绩, 专业建设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

摘要:围绕航空机电人才的培养目标, 本文剖析了航空机电维修人才培养模式特征: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理论、实践两个教学体系相互交融;认识实践、技能训练、实践教学循序渐进的三个阶段。结合实践阐述了航空机电维修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方法。

人才培养航空服务 篇9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

当今大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 生活态度积极、健康、乐观、向上, 他们是社会最有希望、最为活跃的群体。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 受西方思潮的冲击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也出现一些新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大学生多元价值观中社会主导价值观发生偏离。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 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多元分流态势, 从总体上讲,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自由、竞争、公平、效率的时代意识明显增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积极追求个人价值、尊严和利益诉求, 其自我意识、能力意识、进取精神、成功欲望和自我责任意识明显增长。但与此同时, 高校大学生多元化价值观中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偏离问题也随之产生。具体表现为:一是, 大学生在强化个人利益过程中导致集体利益的淡化现象;二是, 在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过程中, 所遇到的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导致大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价值目标容易产生动摇, 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发生错位;三是, 一些大学生的主导思想在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关系上, 明显地向自我和个人本位的方向偏移。

2.大学生的民族国家情感存在淡化现象。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着变化, 从而滋生出民族国家情感淡化现象。首先,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使得国与国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小, 相互依赖和共同利益在不断增多, 与此同时, 由于受西方社会思潮的侵蚀, 少部分同学关注全球和人类整体利益的意识已超过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关注, 民族国家意识渐渐弱化;其次, 在西方以个人为本位价值观的冲击下, 使我国传统的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观在发生着变化, 一些大学生在价值目标选择上趋于功利化和世俗化, 滋生出更多地追求个人物质利益, 对民族和国家的责任置之度外;第三, 西方国家借经济全球化之际, 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高科技优势, 大肆推行西方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 一些大学生崇拜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 对民族文化逐渐淡化, 爱国主义观念受到影响。

3.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发生冲突。具体表现在:首先, 大学生对西方文明和价值观念产生盲目的崇拜,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产生冲击和影响, 使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合理性产生怀疑甚至动摇;其次, 学术腐败、科研浮躁, 大学生诚信危机等现象越来越多地浮出水面, 主要表现在考试作弊、恶意拖欠学费、制造虚假成绩和履历等方面。

二、坚持德育为先, 创新航空科技人才思想品德教育培养模式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 密切结合新时期国家对航空高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特点, 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学校教育、育人为本, 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要求, 坚持“德育为先”, 继承和弘扬“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的“三实”优良传统, 对其赋予新的内涵, 依托营造高品味的校园文化, 多向集成, 立德树人, 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航空科技人才思想品德与综合素质培养教育模式。

(一) 创新“德育为先”的全程化思想品德与综合素质教育培养模式

1.弘扬高度重视言传身教的历史传统。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几十年如一日, 视传承前辈师德为育人院宝, 同时, 与时俱进丰富内涵, 创新形式, 树立新典型, 使之广泛深入且更富成效。学院在一线教师中坚持实行“一岗双责”制度, 要求教师既教好书、又要育好人, 政治上当好引路人已成为老师们崇高的自觉行为。学院坚持从优秀教师中遴选本科小班班主任, 学院的4位长江学者及教授们都曾承担过班主任。

2.长期坚持国防教育, 培养学生爱国情操。学院秉承“学航空、爱航空、献身国防、报效祖国”的办学思想, 长期坚持体现民族精神、培养爱国情操的国防教育, 使学生的爱国情操由书本知识变为了内在修养。学院积极开展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到国防企事业单位开展“军旅行”、“国防行”社会实践活动;举办以“志在蓝天”献身祖国国防事业的优秀校友代表互勉工程等, 目前已成为面向学院、全校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形载体和特色品牌活动。这些活动通过系列国防教育以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航空报国的意识教育, 坚定学生献身国防、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 增强学生对献身祖国航空事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3.注重专业情感教育与技能培养相结合。多年来, 学院以开展航空特色学科竞赛和专业技能竞赛为载体, 加强对大学生的专业情感与技能培养, 促进了专业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结合。学院通过强化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基金、建立完善的学生科研工作体系, 使大学生在参与科研过程中培养专业兴趣与技能, 促进探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及学生创新氛围的形成。十余年来, 学院面向校内外成功主办了十届“飞豹杯”航空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加了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全国空中机器人大赛等活动, 以专业技能大赛为载体, 促进学生专业情感和综合素质的双提升。

4.探索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有效模式。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基准, 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高度凝练, 对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人们正确处理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公共性与私立性、社会取向与个人取向的关系提供了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学院在探索及实践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在高校教育过程中的有效形式时采取的主要措施有:首先, 学院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道德知识、素养, 利用课堂主渠道传授给学生。学院要求学生必须阅读一定量的关于伦理理论、高尚人格、优秀操行的书籍, 使学生从中领悟道德规范的科学内涵和社会意义, 使大学生奠定做高尚人的基础。其次, 要求教师以高尚的师德和从教风范教书育人, 用教师自身对待国家、事业、社会、家庭、学生等的认识、态度以及行为去影响学生。第三, 坚持学校、学院各项培养学生良好品行养成相关制度、措施的实施及落实, 使学生在制度的约束下养成自觉遵循符合优良行为规范的习惯, 进一步强化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

5.构建与实施献身航空、报效祖国国防事业的毕业生就业保障体系。学院密切围绕“脚踏实地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培养国防科技领域未来领军人物”的就业工作核心目标, 富有成效地构建、实践毕业生就业工作保障体系。首先, 将就业意识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利用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指导和合理规划,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发展观, 培养学生献身航空、献身国防的职业道德。其次, 充分利用长期坚持“国防教育”、“专业情感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成果, 使之在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中发挥应有效应。第三, 介绍富有职业特色的国防科技企事业文化, 宣传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良好前景, 使同学们焕发出献身国防建设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 依托营造高品位文化氛围, 多向集成、立德树人

1.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院努力营造学院文化氛围, 重点举办好“二个讲堂”和“三个节”。“二个讲堂”:一是以综合素质系列课程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师生互动大讲堂, 尝试将品行、素质教育系列课程与学分制引入人文艺术教育第二课堂;二是邀请已成为著名航空专家学者、国防教育专家的优秀毕业生回校做报告, 介绍学科前沿知识、新机种研制艰苦历程、航空航天人应具有的品德情操, 让每一位学子体会到自身所承担的责任, 增强学生对献身祖国航空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个节”是指学生学术科技节、体育文化节、社团节。在上述系列活动中, 学院注重体现航空、航天特色, 以此作为有效载体, 使大学生在文明风韵中受到教化、熏陶和启迪。

2.依托学科创新竞赛, 培养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学院致力于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组织、鼓励、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 潜心培育、建设能够体现学院航空特色且具有形成品牌效应潜力的创新能力培养项目, 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启迪创新的心智和灵感,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思考的创新精神和创业人格, 实现航空专业教育和国防教育从理论传授到实践运用的过渡与结合。

本着“德育为先”, 坚持“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的“三实”教育理念, 几十年来,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据不完全统计, 上世纪80年代以来, 共有40多位毕业生担任我国航空航天主要厂所的所长/总师/文职将军等以上职务;150多位毕业生担任副所长和副总师等以上职务;2006年“十号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其中十大功臣中的5位是航空学院的毕业生。这些人才遍布祖国各地的航空航天部门, 为国家的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李辉,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 陕西西安710072;宋笔锋,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院长、长江学者、教授, 陕西西安710072;宣建林,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辅导员, 陕西西安710072)

摘要: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面临的新问题, 西北工业大学在开展航空科技人才思想品德与综合素质培养教育工作中, 注重弘扬、传承历史传统, 密切结合新时期国家对航空科技人才的需求特点, 探索德育为先的全程化思想品德与综合素质教育培养模式, 依托高品位校园文化氛围, 多向集成, 立德树人, 初步形成了具有鲜明行业、时代特征的思想品德与综合素质培养教育体系, 为大学落实中央关于“学校教育、育人为本, 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要求, 探究有效开展航空科技人才思想品德与综合素质培养教育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德育为先,航空科技人才,思想品德教育,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石亚军.创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四重效应[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18) .

[2]于海.民族精神意涵: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意识[J].思想理论教育, 2004 (12) .

[3]姚本先.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演变的轨迹、特点与原因[J].高等教育研究, 2007 (09) .

[4]郭兰成.大学生诚信现状的反思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13/14) .

北京市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探索 篇10

近年来, 北京的服务外包企业规模迅速壮大, 已经形成了以骨干企业为核心的服务外包产业集群, 中国服务外包前十强企业有六家企业总部落户北京。全球五百强企业中有二百零七家在京设立分支机构, 以发展中心为主要业务的跨国分支机构达三百一十七家。而北京的服务外包行业的扩大也带动了人才市场需求的扩大。

服务外包行业是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合格的人力资源是支撑行业规模增长的必备要素。纵观外包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 从最开始的接单, 到协调组织资源管理实施, 再到最后的技术实现, 人才对每—个环节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外包企业如果损失一名技术人才, 可能会给企业造成局部损失;损失一名协调组织资源的管理人才, 可能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 甚至使项目无法按期完成, 影响企业信誉;而能够为企业争取到外包订单、推动企业发展的高端人才的流失, 则可能使整个企业完全瘫痪。由此可见, 人才是外包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北京服务外包人才的优势

(一) 人才资源供给规模大

全国共有112所“211”学校, 分布在31个省市, 从各省市拥有的211高校数量看, 北京有24所居首位。39所“985”高校, 仅分布在18个省市, 北京独居8所, 还是居首位。同时北京还具有数量庞大的研究机构, 坐拥丰富的人才资源供给, 而且北京市还成立了国家级暨北京市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 (试) 验区。

(二) 政策支持

2009年1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问题的复函》国办函[2009]9号文件批复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大连、深圳、广州、武汉、哈尔滨、成都、南京、西安、济南、杭州、合肥、南昌、长沙、大庆、苏州、无锡等20个城市确定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并在这20个试点城市实行优惠政策措施, 包括税收试点、特殊工时工作制、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扶持、通关监管模式、融资、保险、证券等方面的金融支持政策, 以及建立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人才库和服务外包人才网络招聘长效机制等人才政策。

2010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复函》国办函[2010]69号文件发布, 政策降低了服务外包优惠政策门槛, 加大了政策覆盖的范围, 简化了申报核准程序, 为加快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其政策要点有:对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放宽认定条件, 将服务业务收入占本企业总收入70%的比例降低到50%;取消企业需获得国际资质认证的要求, 简化申报核准程序。将营业税免税政策扩大到示范城市所有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对于全部面向国外市场的服务外包企业经营呼叫中心业务, 在示范城市实施不设外资股权比例限制。加快财政资金支持的力度, 由原来每年1次拨付改为2次拨付, 加快企业获得资金支持。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境内特别是创业板上市。同时减轻服务外包企业负担, 对符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规定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纳入“五缓四减三补贴”政策范围。加大海外高层次服务外包人才引进力度, 并制定我国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15) , 完善服务外包统计制度。

三、北京服务外包人才的劣势

(一) 人才适用性差, 人才二次培养的任务艰巨

从人才适用性方面看, 北京人力资源基数较大, 但是对口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人才数量却不多, 人才二次培养的任务相当艰巨, 产业发展的压力也在不断上升。北京虽然在人才规模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但真正适用于外包方面的人才并不多,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从业人员缺乏熟练的英语能力, 国际化人才缺乏。大多的从业人员在语言能力、文化沟通以及国际规则等方面都不能与国际接轨;二是缺乏与职位对口的技能人才, 北京服务外包行业缺乏“有效”的“合格人才”供给。比如承接IT和流程服务外包从业人员需要基础科学技术知识、软件编程调试能力、有关对象行业一般知识等综合训练, 但是在我国的教育背景下, 人才供给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培训等方面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差较大。

(二) 人才结构不合理, 素质参差不齐

国发展离岸服务外包最主要的人才劣势是人才结构严重失衡, 缺乏复合型通晓困际服务外包业务的高端人才。服务外包人才的规模和水平是决定服务外包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 北京服务外包人才主要来源于二、三本院校及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 这些院校和机构培养出来的人才基本上都属于技能型人才, 虽然也有来自重点大学但是数量偏少。另一方面, 在课程设置上新兴产业方面还处于空白。由于服务外包业属于新兴产业, 目前北京的大学此类课程的设置还是太少。

(三) 外包人才的流动性大, 人员稳定性差。

从企业方面看, 北京的外包企业在产业人才标准和待遇体系上做得还不够好, 在企业文化氛围、薪酬福利待遇等多个方面不能满足员工的需求, 未形成行业标准;从员自身看, 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低, 或者是认为自己不能适应目前的工作, 从而导致离职率高、人员流动性大、人员稳定性差。

四、北京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方式建议

(一) 校企联合培养

外包企业联合北京高校开设对口专业, 通过高校培养专业知识人才, 企业提供实习机会, 联系各方优势形成一条可靠地发展循环链条。同时高校通过企业渠道获得最新、实用的知识, 不断调整对口专业的课程设置;企业也能从高校渠道的得到适合其业务的人才资源, 达成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 联合发挥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的推动作用

明确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在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中的定位与作用。首先要积极发挥政府的支持与导向作用, 继续鼓励和支持外包业的发展, 重视外包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制定有吸引力的人才优惠政策, 引进外包人才, 减少人才外流。

(三) 建立服务外包人才交流平台

建立跨区域跨行业的人才交流平台, 建立港澳台与北京以及内地的人才交流平台。通过这些交流平台, 一是先进的人才培训、人事管理、科研学术等能够进行推广和发展;二是可以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 弥补人才结构失衡带来的问题。同时, 可以在国际上展开国际服务外包人才交流, 引进发达国家有关人才的规定和国际惯例作为我国人事人才管理的重要依据, 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人才培训、项目对接, 建立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合作平台, 优化我国人才培养措施, 引进国际先进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

参考文献

[1]武春平.我国承接服务外包面临的新挑战与战略转型探讨[J].对外经贸实务, 2011 (6)

[2]黄立军.我国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 2010 (1)

[3]杨正校.高职院校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3)

[4]周激流, 赵钢.紧扣需求:全力提升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 2011 (8)

[5]赵鹏.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 2011 (5)

[6]王艳红.高等院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外资, 2010 (24)

人才培养航空服务 篇11

关键词:日语;就业现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

高职日语人才培养一直存在学制时间短,就业面向窄,对口就业率较低等问题,笔者对合肥地区近60名大三毕业生进行了技能状况与就业现状调查,依据调查结果对合肥地区的高职日语人才培养方向与模式进行了反思。

1.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技能与就业状况

1.1技能状况

在校期间课程设置主要以日语,国际贸易知识为主,两大知识体系各占一半课时。日语知识方面前期以综合日语,日语听力,会话为主,后期开设商务日语,商务日语函电等商务日语类课程。国际贸易课程贯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从相关法律到进出口贸易具体流程的学习,知识面广。另外作为第二外语,大一阶段也开设英语课程。

据这次毕业生情况调查我们得知,至毕业时英语等级证书方面:约100%取得CETA证书,37%取得CET4证书,5%取得CET6证书。日语等级证书方面:约39%日语三级证书,25%取得日语二级证书,1%取得日语一级证书。外贸类证书方面:约有45%取得单证员证书,5%取得业务员证书。另外作基础技能,至毕业时学生能100%取得计算机一级证书,100%取得普通话证书。总的来看:65%同学取得了三级及以上日语等级证书,50%取得外贸方面等级证书。

1.2就业状况

就业面向大体以外贸业务员,单证员,销售类工作为主,部分是行政部门,会计,文员类工作。工作类型主要集中在外贸业务员与单证员外贸类工作与销售这样的工作,与商务日语对口的就业率为26%左右。工资方面:44%1500-2000元,26%1000-1500元,18%工资为2000-3500元。就业对口率方面:3%从事商务日语对口工作,23%从事与商务日语相关的工作,44%从事不对口的工作。总体对口就业率不高。

2.就业市场分析

2.1商务日语职位现状

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是定位在日企或与日企有业务往来的外贸进出口公司。目标岗位是日企内各类型岗位和对日外贸进出口业务岗位。由于交流语言偏英语,还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进出口业务方面的工作岗位需求变得不稳定,另外日企进驻中国的情况也在不断变化,之前工业性企业进驻正在减缓,日企和相关业务往来的工作岗位也呈现饱和趋势。

2.2服务外包发展现状

与日企进驻趋势构成对比,服務外包产业在中国方兴未艾,正处于黄金发展时期。从全球的软件外包市场行情来看,美国与日本是主要的服务外包需求国,美国与日本的软件外包需求占据了全球市场的主要份额,而印度则依靠英语语言优势是目前的主要供给国。中国目前在在全球IT外包业务中排名第4位,软件外包创汇近10亿美元。最新的研究表明,全球软件外包市场规模在未来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3%,届时中国将达到35%,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在国际市场上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2.3合肥地区服务外包行业发展预期

合肥地区作为中部省会型城市,目前也已进入了服务行业发展的快车道。最近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长三角区域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长三角的将来的发展定位,将从先前的制造业向服务业不断转变。近年来,在长三角地区建成了一批又一批软件园,一个服务外包产业区域正在不断形成。其中上海浦东软件园、无锡新区软件园等都已成为国内外软件外包发包商的重要合作商。可见在地区产业发展的带动下,合肥发展软件外包产业的“天时、地利”条件已经基本成熟。

据省商务厅服务贸易处获悉,从《合肥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来看,在十二五后期,合肥地区的服务外包企业将有望突破800家。“十二五”期间合肥将大力推进服务外包、物流、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核心产业。计划到2015年,增加值由目前的逾千亿,推高到2760亿。目前拟定发展的项目有:中国呼叫中心之都、高新区动漫及服务外包基地、滨湖新区服务外包园区等。服务外包方向人才需求量巨大。

3.服务外包方向日语人才培养模式

在地区产业转型的时期,高校更应做好人才培养的工作,为地区发展提供高素能的人才。高等院校在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努力培养出语言能力与软件服务能力兼备的人才。

3.1深化校企合作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立,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都在不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本位”的办学特点正在逐步形成,校企合作正在进入具体深化阶段,企业人才走进课堂参与教学,学生走到企业一线完成实习,联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形成。在长三角地区大力“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契机下,高职院校应抓住这个时机,趁势而上,开创职业教育的新天地。

3.2 建立“校企联合”的服务外包方向日语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未来必然朝着深化校企合作的方向发展。应不断加强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学生实习与就业等方面的合作。服务外包方向日语人才培养工作具体要做好以下三方面:一.加强与企业联系,依据服务外包行业人才需要制度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校企间定期互动的模式,加强校企沟通,在制定和修改人才培养方案方面,要多征询行业专家的意见,明确服务外包行业所需人才的素能结构,进而对课程结构及教学,模式等进行改革。二.建立校企人才互动的资源共享模式,定期安排相关专业教师去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保持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需要高度匹配。与此同时,聘请企业内专家能手进入课堂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让行业专家承担实训类的课程。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改善教学效果。三.多与省内外服务外包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实习基地,进而以定单班的形式开展教学。(作者单位: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昭.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

[2] 张蕊.中国服务外包发展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

[3] 朱敏.高职院校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11).

[4] 温庭海.我国软件外包产业发展浅析[J].科技视界,2012(30).

人才培养航空服务 篇12

关键词:课程,考试,创新人才

一、创新教育及对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要求

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 文化的变革, 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素质结构不断提高, 创新型人才倍受社会青睐。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通过教育这种社会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形式, 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构建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形式, 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等形式,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并有意识地将潜存于个体身上无意识的或潜意识的创新潜能引发出来, 以自己的实践活动实现创新的思想。如何适应社会的需要, 培养创新人才就成了各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力并非一种单一的能力, 而是由认知、情感、意志等多方面因素的合成, 是知、情、意高度发展的统一。这就要求高等学校的教育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考试作为大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教学活动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如果科学地利用考试就可以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正确认识考试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作用, 对于研究高校如何进行课程考试改革, 促使高校适应创新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但是长期以来,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 高校现行考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的要求, 因此应大力推进高校课程考试改革, 狠抓考试质量, 切实提高教学水平, 培养创新人才。

二、高校现行课程考试现状

首先, 对考试的目的认识不足, 没有真正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对教师而言, 考试只是教学的一个环节, 学生学完一门课程就要以考试的形式作出结论;对学生而言, 考试只不过为了获取学分、获得文凭和学位, 使得学生不重视学习过程和知识积累, 学生上课不记笔记、旷课, 到了后来为通过考试而复印笔记、通宵突击, 有的甚至冒着取消学位的危险, 铤而走险在考场中作弊。而在考后将教材、笔记都扔掉的现象在高校司空见惯, 特别是在文科考试中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其次、考试内容片面、考试方式单一。现行的考试内容大多偏重于对知识记忆的考查, 局限于教材、课堂笔记、教师划定的范围和指定的重点, 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察。在大多数的考试中, 考试题型多以名词解释、填空、选择、是非判断、简答等客观性试题为主, 而综合思考、创新提高和综合分析等主观性试题教少。这样的考试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同时高校在考试方式上也存在着诸多弊端如:考试形式以闭卷考试多, 开卷考试少;笔试多, 口试、考试内容多以理论考试多;综合性考试少、实际操作少等现象。一次性闭卷考试仍然是大部分课程考试所采取的主要方式。这样的考试难以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再次对考后试卷分析重视不够。虽然各高校对考后试卷分析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可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落实。学校大量课程结束考试都安排在学期末, 期末考试结束后就放寒暑假, 多数教师阅完考卷, 只登录成绩, 有的即使做了成绩分析, 也是简单地进行了及格率、优秀率和各分数段人数统计。没有真正组织教师认真、科学地分析考卷, 分析考试的难度、信度、效度和区分度。没有真正发挥出考试对教学的诊断和反馈功能。

三、加强考试改革, 服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如何通过考试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和技能, 实现考试的人才选拔功能, 就必须在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考试方式的设计和考试内容的选择、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评价服务体系的构建等方面有所突破,

1. 进行考试制度改革, 首先要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观和辩证的考试观。

科学的人才培养观, 不仅仅是“知识型”的单一培养模式, 而是“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培养模式, 人才标准不能只考虑考试成绩, 而应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创新潜质、综合技能、团队精神、心理健康等多角度予以体现, 要从不同社会需求出发, 根据不同类别人才的适用范围、智能特征形成多种人才观。树立科学人才培养观的同时, 也要建立辩证的考试观。考试是尽可能真实反映一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创新潜质和教师的教学效果的方式, 多角度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 最终达到让学生会学习, 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的目的。但也应认识到, 尽管考试在宏观上是公平、合理、有效的, 但每种考试都无法对人类智力、智能进行精确的测试, 单一考试也许测出了学生表现出的某种显著能力, 但其潜在能力是无法测出的, 通过某种一成不变的测试方式, 是无法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的, 也不能使每个学生的个人才华得到充分的展现。

2. 考试内容和形式要创新, 要实行多元化的考试方式。

科学的考试内容必须如实反映学科专业的基本框架和主要要求, 能全面准确地评价和检测各类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考试形式服务于考试内容, 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传统的闭卷、笔试主要考核人的记忆力、数学逻辑能力和文字应用能力, 但对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创新人才要求, 传统的考试形式不能完全适应, 必须进行创新, 发展新的考试方法。 (1) 对于各类基础科学课程, 其理论比较完善, 概念性、定量性比较强, 需要掌握的定理、公式较多, 采用闭卷、笔试方可有效考核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原理的熟练程度, 也便于考试成绩的精确量化。 (2) 专业课或跨学科课程, 其综合性、前沿性内容较多应更多的采用开卷考试或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专题论文等方式, 其学习难度、深度、广度并不差于闭卷和笔试, 同时可综合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观点表达、资料查询、阅读及团队合作能力。 (3) 对于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操作类考试, 则重点考查学生查阅资料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核学生涉及动作技能领域的实践能力与素质, 增进学生间的相互配合与分工协作, 促进学生的团队精神。 (4) 对于语言类课程, 应侧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重视采用口试、面试等综合方式, 对学生学识的广度与深度、口头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反应能力、想象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心理素质、仪表风度和个性特征等, 进行全面深入的观察和检测。

3. 构建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评价服务体系, 从对课程学业评价向对人才的全面评价过渡。

泰勒认为:“教育评价就是这样一种过程, 即发现学生学了什么和所学的东西具有的价值”。要建立科学公正的创新人才评价体系, 抛弃“唯分数论”的评价观念, 使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 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 评价内容涵盖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 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鼓励学生充分显示其个性和聪明才能, 全面真实考察学生的能力、学力和潜质。

参考文献

[1]张真.高校考试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3) :123-124, 127.

上一篇:国家旅游度假区下一篇:职业技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