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性路径论文

2024-08-03

可持续性路径论文(共12篇)

可持续性路径论文 篇1

万科集团于1984年5月在深圳成立,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地产开发企业。权威资料显示,中国在1995年以前上市的311家上市公司中,能够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两项综合排名上保持持续上升的只有3家,万科是其中之一。上市公司的资质问题一直是困扰股民信心的头等大事,许多与万科同期上市的公司,其业绩不断下滑甚至已被ST或PT,而万科却保持了持续的增长,且历年累计增幅远大于大多数上市公司。回顾过往,万科的商业实践与战略设计无疑具有明显的标杆效应。本文拟从万科发展路径总结的基础上剖析其成长之谜。

一、万科战略历程剖析

1、1984-1992年,做“加法”(多元化)

从1984年成立公司做进口电器生意开始,短短数年间,万科的业务很快从贸易拓展至影视广告、工业制造、房地产、证券投资等领域,到1990年,万科形成了商贸、工业、房地产和文化传播四大业务为主体的经营架构,在当时被誉为多元化战略成功的一个范例。对于万科的发展方向,万科先是提出了一个具有信息、交易、投资、融资、制造等多种功能的“综合商社”模式,后来又提出了“以房地产为主导,以贸易为基础,以股权投资为支柱,以文化经营为门面,以工业经营为补充”的发展模式。这种跨地域经营、遍地开花的发展,也造成了资源的过度分散,主导产业发展不突出,未确立主营业务方向,削弱了公司的经营业务重点,无法在某个行业形成规模优势,不但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受到限制,抗风险能力也明显不足。就在这时,国家紧缩银根,开始了宏观调控。在这样的背景下,万科放弃了走日本“综合商社”模式的目标,确定了以房地产开发为未来的主导业务,走专业化发展的方向。

2、1992-2000年,做“减法”(专业化)

1992年,万科提出以房地产为主业,从而改变了过去的摊子平铺、主业不突出的局面。为了迅速做大房地产主业,王石带领万科开始做“减法”:一是整体业务方面的收缩。退出与住宅无关的产业,从多元化经营向专营房地产集中。至1995年,房地产业务利润所占比重增长到75%以上,实现了多业务经营向主营业务为主导的专业化经营的过渡。二是投资区域的集中。从1995年开始,万科开始实施收缩,到2000年之前房地产业务基本上完全调回几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三是提出以城市中档住宅为主,减少房地产业产品的品种。四是资金的集中。在股权投资上从1994年起,万科把在全国30多家企业持有的股份,开始分别转让,将资金回收用于主业。经历历时10年的“减法”,万科把最多时105家企业减至目前30多家,从涉足的18个行业,减至1个,万科终于走上了专业化发展房地产的道路。

3、2000-2012年,做“乘法”(精细化)

万科在完成“专业化”调整之后,从2000年开始第二轮扩张战略,由“专业化”向“精细化”转型。从过去的“点—线”战略(指在重要交通干线沿线选择开发住宅的城市),调整到现在的“点—线—片”战略(指在中心城市向周围200公里半径拓展市场),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圈和几个内陆核心城市为重点发展区域,先后在16个城市进行项目开发,力求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实现各种资源的集约化经营,形成“全国性思维,本土化运作”的开发格局。在推行“区域化”的同时,产品也从“专业化”过渡到“精细化”,从单纯追求开发量和结算面积的粗放式经营,转到注重品质和利润贡献率的集约化、精细化经营。

二、万科战略关键成功因素

1、适时而变的企业发展战略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万科已经步入第四个十年的发展阶段,每一个十年里,万科都会根据不同的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第一个十年战略规划做“加法”,第二个十年战略规划做“减法”(专业化),第三个十年战略规划做“乘法”(精细化),第四个十年战略深化,探究转型方向。

2、精准有效的实施策略

根据公司战略,在战术层面围绕创造客户价值,实现终生锁定。万科运营机制将从目前以项目为核心的运营方式,转向以客户价值为中心的运营方式。1在客户细分策略下,万科将不局限于以职业、收入、年龄等“物理”方式去把握客户,而将从客户的内在价值出发,按客户的不同生命周期,建立梯度产品体系,通过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客户的终身锁定。2聚焦三大城市圈、核心城市和中心城市,改跳跃性投资为密集性投资,改随机性投资为计划性投资,把目标盯在中心城市群带。在扩张策略上采取“点—线—片”的“沃尔玛”式扩张。所谓的“沃尔玛”式扩张就是象沃尔玛在全球开店一样把产品进行规模化复制。万科在不同城市郊区大规模的拷贝,产品单一化,目标客户极其准确,体制上采取一个总部强势控制,有计划地在郊区“连锁开店”。如今万科生产房子就象沃尔玛开店一样,已经形成大规模复制的能力。3产品创新,从首次置业到终身锁定。万科在细分客户价值的基础上,形成住宅产品体系,建立万科住宅标准;通过工厂化生产,提高住宅的品质和性价比;以和谐、自然、生态的标准进行未来可能住宅的研发,为住宅产业贡献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

3、专业化和精细化的管理体系

首先,从企业的管理架构上看,在2006年全面进入高速扩张的计划下,万科打造全新的管理架构,即由“集团总部-市级公司”的二级架构,调整为“战略总部—专业区域—执行一线”为主线的三级架构,将过去总部负责的设计、工程、销售等专业管理职能逐步下放到区域中心,以打造更为高效的组织平台。其次,形成以“四大主线管理体系”为中心的内部结构。万科在原有的集团九大中心基础上进行整合,形成了新的管理组织架构——“四大主线管理体系”。这四大主线分别是:产品线、运营线、管理线、监控线。第三,将公司结构由传统的“大、小股东博弈后管理层执行”转为“三者博弈”的品形架构。在传统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中,最典型的博弈模型是大股东VS中小股东,管理层不参与博弈过程,只负责忠实地执行博弈结果。在这样的过程中,大股东通常处于优势地位。万科属于股权分散的公众控股上市公司,最大股东控股不到15%,在股权分散的情况下,经理层拥有很大的发言权。如此一来,典型的博弈模型变为三头博弈:大股东、中小股东和职业经理。经理层的角色,就是要公平地对待全体股东,尤其是弥补中小股东的天然弱势。可以说,经理层是在接受制度均衡的同时,均衡着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博弈,这就从制度上保证了万科始终走在专业化、规范化的正确轨道上。

4、专注产品研发,专注品牌建设

房地产产品同质化十分严重,多数注重产品形式而忽略内涵。万科自建建筑研究中心,专责研究客户需求和住宅产品创新,一方面,在产品中导入自己的建筑观,始终站在建筑风格的前沿;另一方面,把公司成功的开发操作经验熔合在一起,要做“没有质量问题的房子”。其成功经验概括为2点:1创新管理架构。围绕产品线,万科内部建立起了创新研究部、产品品类部和项目管理部等三个部门。创新研究部主管公司产品的研究和创新,产品品类部专门研究客户的需求,工作目标是按照客户的需求来确定公司的产品。项目管理部有三部分职责,计划信息管理、制度管理和专业管理。2以规范化、标准化保证品质。一是产品设计规范, 从2002年3月起,《项目设计流程》、《项目设计成果标准》等一系列设计规范文件陆续出台,为建造优质住宅产品打下了基础。二是产品开发标准,具体体现在建立《万科住宅标准》;建造标准化住宅样品;引领行业的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制作流程标准。在品牌建设上,万科提出了客户是我们永远的伙伴的理念,公司明确将客户关系管理列为规划设计、工程管理、营销管理、物业服务之后的第五大专业领域,并且,在初入房地产,万科就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专业物业管理公司,将客户服务摆在重要位置,从此物业管理成为万科房地产的著名品牌。同时,万科开发的产品虽针对不同时期和地域的市场需求表现出各自的特色,但其核心要素始终保持相对统一,专业化战略使万科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全国性品牌。而物业管理和小区规划,是构成万科地产品牌的两大支柱。

5、确定有发展力的企业文化核心

制度、流程实现的是标准化管理,企业文化实现的是可持续性管理。万科企业文化理念—“创造健康丰盛的人生”,包含四个层面:客户、人才、阳光经济、持续增长与创新。在客户层面,万科建立网上的公开投诉机制,开展全方位的物业管理服务;在人才层面:用人避亲朋,对人才从工作到生活全方位地尊重与关切,建设精英管理团队;以创造健康丰盛人生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战略形成强势的凝聚力,成功地把万科引向中国房地产企业的领跑者的位置。万科将企业文化融入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经营方针之中,渗透进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最终通过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万科的“企业视角、人文关怀”很好地表达了经理人文化的内涵,也恰到好处地关照了白领的文化趣味,使一批白领对万科情有独钟、趋之若骛。万科文化管理能力体现在如下几个层面:(1)企业拥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万科对分支机构、一线公司、联盟集团通过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以制度和流程为基础,建立共同的目标和理念,实施文化管理的手段(软性控制)把整个集团运作融为一体,实现最优管理绩效。(2)高度放权、充分信任、自我管理。万科实施职业经理团队管理与员工自我管理并行,高度放权,充分信任、尊重员工,重视员工的追求及创造性,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及理想的发展空间,倡导人文精神,实现最优管理绩效。(3)将企业文化进行到底。万科始终贯彻一种理想主义情怀,建筑无限生活,致力于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持续领跑者为愿景,

三、万科战略成功实施的借鉴意义

1、把规范化列为经营方向

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仅有20多年的历史,它的发展一直伴随着发展,规范,再发展,再规范,每十年左右就有一次宏观调控。1994年5月开始的宏观调控,范围广,力度大,曾经导致全国房地产市场大萧条,近50% 的开发商没有挺过严冬。面对新常态经济下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预计,将会有一半的房地产开发商因缺乏竞争力而被淘汰出局。面对市场的发展与变化,开发商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走上企业转型的道路,将过去做生意的运作模式,改变成作企业的运作模式,也就是要走规范化、专业化的道路。万科在95年就开始走上这条专业化发展的道路。由于专业化的提升,万科的周转率已经远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在同等的利润率水平下,可以获得更高的资产回报率。万科充分利用了周转速度和规模效应,同时操作着100个左右的项目,多项目快速操作,能够合理规避土地增值税,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益。

2、创建客户型企业

21世纪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以现代传播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改变了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二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打破了区域经济垄断,产品流动性大大加强。这两个特征大大改变了市场两端—买卖双方的力量对比。买卖双方力量的变化,培养着“刁钻”的客户群体。他们对产品百般苛求,对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产品已经不是决定他们购买与出价的唯一因素。在买方与卖方的角力中,买方又一次取得了胜利。这种胜利颠覆了产品型企业基础,孕育了客户型企业的机遇。同时,从行业竞争的普遍规律来看,当竞争开始从产品转移到服务,进入到服务竞争阶段,往往意味这个行业走向了成熟。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开发商们纷纷打出了服务牌,有的公司开始启动4S服务工作;有的公司表示未来将在全国范围内提高服务水平,增加品牌投入。在过去,服务仅是一项为销售产品而化钱的业务,现在却是重要的利润之源:IBM通过电子商务服务,使亏损严重的企业起死回生。GE公司在持续20年的业绩增长中,75%的利润来自服务。海尔靠着服务,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打下了家电行业的半壁江山。客户服务使万科在宏观调控中异军突起,一举奠定开发商龙头老大的地位。

3、搭建专业运作平台

房地产开发的产业链很长,它比其它行业更需要系统管理。尽管没有一个人可以在技术层面掌握这个链条的各个细节,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掌握系统的管理能力。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开发商应该能够回答四个基本问题:做什么、什么标准、多少成本、执行力。回答这四个问题,必须在公司构建四个专业体系:专业流程体系、计划管理体系、成本控制体系、绩效管理体系,其中,开发商的计划管理体系是提高运作效率的基本保证,成本控制体系是实现利润的基本保证,绩效管理体系是提高执行力的基本保证,只要构建了这四个专业体系,就搭起了公司专业化运作的系统管理平台。

4、用集权加强组织管理能力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万科在专业分工方面不但拥有足够的话语权,而且拥有足够的实力进行标准输出和管理输出。这些核心战略技能的形成,多半有赖于其先前相对集权的管理模式。虽然这种模式一直以来在业界多有诟病。但此前的集权,在使万科的专业化和标准化得到保证、产品具有极强的可复制性的同时,也造就了万科极强的对组织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进行控制的能力。在组织发展方面,万科对子公司的建制、董事会的构成、就任人员的选派都有比较详细的规定,因此,万科的子公司的组织结构也可以复制。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万科一直提倡职业化,什么是职业化?职业化的另外一个含义就是“标准化”。换言之,万科的人才也可以复制,这种可复制的“标准化”的万科人才,对于其他公司来说,可兼容性低。由此可见,万科先前的相对集权,不但造就了22年持续增长的稳健的经营业绩,同时也造就了技术优势、资本运作优势和人才优势。

5、重组形成客户型企业管理架构

企业的管理架构是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方式,它对企业能否适应市场,能否发挥效率,能否节约成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行业的幼稚,注定了大多数开发商并不清晰适应自己的管理架构,它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照抄生产型企业的管理架构。通常,这种照抄产生了两种问题型架构:第一,冲突型管理架构。表现为不同的专业和部门一个问题的处理总有不同意见,大家不断重复着无休止的争论而找不到共识,决策效率极其低下。第二,非系统型管理架构。表现为不同的专业和部门按照“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方式操作项目,但没有人对项目进行系统和整体管理,出了问题,没人负责。为了解决运行效率问题,万科不得不在05年破天荒地设立了一个速度奖。形成客户型企业管理架构,一是资源向客户服务工作倾斜,要把具有高度责任感和良好专业素质的人力资源配置到客户服务工作岗位上。二是要形成简约合理的管理架构,架构越简单,部门之间扯皮的事情就越少,就越可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客户身上。三是要形成客户代表制度,要求每个部门设置一个客户代表岗位,了解客户需求,代表客户对部门及公司工作提出建议。四是要形成开发商的权限系统及重大事件评审制度,集团内部要相对放权,要更多地给与客户服务人员灵活处理客户事务的权力,惟有如此,才能提高客户服务的效率。

可持续性路径论文 篇2

兰大军

众所周知,“三农问题”之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连发10个“一号文件”的目的,都在于破解“三农“问题,尽快地使广大农民富裕起来。“民富则天下稳”。因此,农民增收问题不仅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政治问题,而且已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笔者认为,要实现中国9亿农民可持续增收的目的,必须创建可持续增收机制,选准增收致富的最佳路径。

一、制约农民增收的机制问题

我国是拥有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粮食人均占有量已超世界平均水平,是世界头号“杂粮王国”,小麦、水稻、水果、蔬菜、肉、禽蛋等主要农产品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为什么我们国家农民增收缓慢,收入也远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制度缺失,可持续性增收难度大。近年来,尽管中央政府已经取消了延续千百年的农业税,又相继出台了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汽车(家电)下乡等多项惠农政策,使农民的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较,政策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健全。农民贷款难,土地流转不活,补偿很低,中央财政对农业的投资实行中央、地方财政和农户个人配套政策(这种配套实际很难到位),都是制约农民可持续增收的因素。如,美国政府通过银行向农户提供低息和无息贷款;对农产品交换进行价格补贴;实行农业限产、休耕的财政补贴;投巨资建设防洪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每年财政投入13亿美元用于农业科研和推广应用,以科技带动农民致富;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日本政府则通过统一城乡税制,取消对农民和农地的征税,逐步实现农地自由流转,实现了小农经济的农业现代化。

二是我国农业人口多,劳动就业压力大。我国13亿人口中9亿是农民,现在有两亿多农户,每个农户的平均经济规模非常小,仅相当于美国的1/400,相当于韩国、日本的1/3左右。虽已有近3亿农民告别传统农业走向小城镇或大都市从事打工,从农民收入的来源构成看,不少地方非农产业收入也已占到农民收入的60%以上。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已从过去主要靠农业收入为主转向非农产业收入为主。但目前我国农村还有2亿左右剩余劳动力需要就业机会。

三是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机械化水平低。建国60年来,全国已建434处大型灌区,规划面积3亿亩,现有效灌溉面积2.46亿亩,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8,生产的粮食占全国1/4。有效灌溉面积已占总耕地面积的45%左右,灌溉面积生产的粮食已占粮食总产量的80%以上。但许多不发达的山区农业灌溉设施却严重陈旧老化。据交通部介绍,到2007年底,共修建农村公路304万公里,其中98.5%通到了乡镇,88.2%通到了村,农村公路中油路里程突破了100万公里。从这个数据看,还有12%的村没有通公路。西部地区和南方山区农业基础最差,机械化程度也最低,特别是南方山区,山顶植树造“林子”,山腰退耕还林“系带子”,坡地牧草(种绿肥)“铺毯子”,山下农田“收谷子”,发展多种经营“抓票子”已经算是一种较好的状况了。其恶劣的自然条件难以施行机械化,对制约农民增收是可想而知的。四是农副产品卖“毛料”,深度加工增值少。长期以来,中国农业生产处于解决温饱的阶段,对农产品的深加工重视不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整体上还处于初级加工多,精深加工少;采用传统工艺和落后设备的多,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少;粗放加工多、综合利用少。据权威报道,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例,发达国家平均为3:1,而我国只有0.6:1。由此看出,我国农民收入低的关键原因是农产品加工能力低。

二、农民增收的制度创新与路径探析

破解“三农”问题,必须跳出“三农”看“三农”。要实现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必须着

力保障制度创新,优化路径选择。

(一)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1.实行基本养老补贴制度。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政府以分给农民的责任田为基准,给合法享有责任田的年满60周岁以上的农民每人每月发放100——150元基本养老金补贴,直接发到个人账户,这样,他(她)们即使已丧失劳动能力也能维持基本生活。

2.实现耕地有偿流转。根据现行法律,农村耕地是公有私用,耕地的所有权是集体,农民享有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等权力。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国家采取措施,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禁止农地“非农化”是应该的。但要允许农地在不改变使用性质的前提下加大合理流转的力度,使没有劳动能力的农民,通过有偿转让土地获得一部分收入,让有劳动实力的农民,通过规模经营,获得更多的收入。

3.加大农业基础投入。政府要加大对西部地区和条件相对较差的贫困山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包括修建公路、水库、农田整理等,一律免除地方政府和农户个人资金配套,支持后发展地区扶梯而上。

(二)增加农民就业收入

1.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大力实施“工业强国”方略,兴工业增岗位,减少非农人口,让一部分农民变市民,通过就业获取固定的工资收入。

2.依靠科技增产扩效。实施阳光培训工程,通过有计划的培训,让农民提高劳动技能,依靠科学技术提高产能和效益。

3.设立农民工失业保险基金。政府在农民工社保资金中,收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构建农民工失业保险基金。60岁以下的农民,一旦失业,政府给予一定的失业补助,既减少失业威胁,又维护社会稳定。

(三)农产品深加工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极其必要,而且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物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吃的营养,吃的健康。高档食品,保健食品、无公害绿色食品尤受人们喜爱。有专家预测,世界绿色食品产值在今后10年内将从现在的200亿美元增加到1000亿美元,许多国家绿色食品市场消费量年增长率达到20%至30%甚至50%。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10年中还有2亿农村居民将转移到小城镇。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小城镇的发展,必将为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食品工业的发展创造出巨大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我国农产品尤其是食品加工业的整体水平还很低,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目前13亿人口,且有不断增长的趋势,加上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足以发展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及其加工的最大消费市场,我国完全有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加工体系,特别是对粮食等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的潜力巨大。

据有关专家测算,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值,每增加0.1个百分点,就可以带动230万人就业,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93元。这个潜能非常之大。可以说,搞好农产品深加工,实现“乡(镇)有产业,村村有加工,人人有收入”,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最佳路径选择。

可持续性路径论文 篇3

“如果到公益展上去看一看,就能看到中国应对环境保护所发生的变化。我们国家正在探索着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这个展览上可以看到这种变化,也可以看到我们国家发展的希望和未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在第七届“低碳发展·绿色生活”公益展系列活动开幕式上说。

适逢第26个全国节能宣传周,6月16日,第七届“低碳发展·绿色生活”公益展系列活动开幕式暨“2016中国低碳榜样”发布在北京举行。本届公益展系列活动以“拥抱低碳+”为主题,由工信部、环保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务院侨办、国务院新闻办、国管局、北京市政府正式指导,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主办。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崔玉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谭天星,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陈建明,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局长卢卫东,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宣传司司长许玉明,中国新闻社社长章新新,中国新闻社副社长、副总编辑、《中国新闻周刊》社长夏春平,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张国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邹骥等出席活动开幕式并参观公益展。

为了发挥榜样的带动和引领作用,开幕式现场还揭晓了“2016中国低碳榜样”。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威能(中国)供热制冷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碧桂园集团、常州市友晟电子有限公司、小狗电器(北京)有限公司共8家企业获此殊荣。

低碳绿色成为新常态

“低碳发展·绿色生活”公益展系列活动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7年,从最初的影像展到今天的互动体验,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本着汇聚官、产、学、研各方力量共同探讨践行低碳之路的初心,不断引导和推动中国低碳实践。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左六),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崔玉英(右三),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谭天星(左四),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陈建明(右一),中国新闻社社长章新新(左二)为第七届“低碳发展·绿色生活”公益展系列活动剪彩。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崔玉英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传播绿色理念,倡导低碳生活,新闻媒体责任重大,她对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连续7年举办“低碳发展·绿色生活”公益展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宣部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事宜。同时,她指出,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既是国家的事情,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事情,希望全社会行动起来,积极的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的破题之年。为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谭天星在开幕式现场谈到低碳发展与绿色生活时,分享了三点体会:一要发展绿色文化,二要打造绿色生产方式,三要践行绿色生活理念。他认为,低碳发展与绿色生活是一种方式,是一种态度,一种责任,一种我们共同的必然选择。

中国新闻社副社长、副总编辑、《中国新闻周刊》社长夏春平在致辞中表达了举办活动的初心。他表示,中国在低碳之路上的同行者还不够多,比起热火朝天的网民数量还嫌太少,还有很多的观望者和歧路者。

“要像热爱互联网那样去热爱环境,像拥抱WIFI那样拥抱低碳,低碳和绿色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不可或缺,它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夏春平现场呼吁。

“拥抱低碳+”,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本届公益展提出“拥抱低碳+”的主题,旨在以低碳环保引领转型发展,将低碳环保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形成更广泛的低碳共识,带来更普遍的环保成效,以此推动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围绕这一主题,来自各部委的领导及专家学者在开幕式现场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提出多项举措。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表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要全面推行绿色制造,这也是作为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之侧。因此,实现制造业发展既要坚持重点突破,也要坚持全面协调推进,围绕绿色制造工程的实施,贯彻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回应民众的巨大关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指出,“十三五”期间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是一个战略上的转变期,环境保护在夹缝中前行,治标与治本同步推进。因此,必须通过法制建设,进行有力改革,从而满足广大人民日益生长的物质生活和生态环境要求。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邹骥表示,促进绿色低碳转型意味着巨大的机会,巨大的利益,更高级的经济形态,更发达的经济结构,意味着新的就业机会和商机,也意味着更优良的环境质量的改善,它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影像+体验”,展现中国低碳行动

延续往届惯例,本届公益展系列活动依然在北京核心区王府井步行街道路两侧向公众开放,预计将有超过200万人次观展、参与体验。今年的公益展由影像展和体验展两部分组成,其中影像展汇集了120余幅精彩图片,通过高碳代价、人与自然、低碳转型、绿色生活、未来畅想等五个章节,展现了中国绿色崛起的步伐和低碳态度。

体验展部分,低碳创新企业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绿色体验:自行车骑行打印、智能机器人现场舞剑表演、各种新潮节能小家电试用等互动体验在王府井掀起了一股绿色风暴;此外,本届活动还专门推出了普惠金融展区,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

县级广电可持续发展的生存路径 篇4

一、县级广电的生存压力

1. 市场份额受到挤压

这种压力主要来自于上级媒体和新兴媒体。近年来, 数字技术和宽带技术飞速发展, 网络媒体尤其是移动网络媒体发展迅猛, 快速吞噬着传统媒体的市场空间。2013年12月4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放4G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牌照, 此举标志着我国进入了4G时代。4G集3G与WLAN于一体, 其传输的高质量、视频图像的清晰度与电视不相上下, 届时, 人们可以在移动终端上随时随地流畅地观看高质量视频, 这将加速分流传统广电的受众。与此同时, 三网融合步伐正在加快, 电信网、互联网不断融合广播电视业务, 广播电视的固有阵地一再受到挤压, 而广播电视的互联网业务却发展迟缓。

与新兴媒体给县级广电造成的隐形压力相比, 来自上级媒体的压力更为迫切和致命。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 我国广播电视业开始实行中央、省、地 (市) 和县 (市) “四级办电视”方针。作为金字塔最底层的县级台, 面对中央、省、市级台这“三座大山”, 实在是太过弱势。央视具有政策优势, 多年来形成的老大哥地位不可动摇;省级卫视近年来集体发力, 众多热门节目雄霸荧屏;市级台利用地缘优势, 自办节目不断创新, 深受当地受众欢迎, 而县级台由于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种种条件限制, 自办节目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 都无法与上级台相抗衡。虽然具有贴近本地受众的优势, 但自办节目类型单一、内容薄弱, 在受众中缺乏影响力。

2. 管理模式制约发展

县级广电具有事业、产业双重属性, 且正在逐步由传统的“事业型”向“企业型”转变。双重身份既保证了广播电视业的意识形态功能, 又可进行市场化探索。然而, 这种混合型身份带来的弊端严重束缚了广播电视业市场潜能的发挥。事业化管理、企业化生存的管理模式, 使得广电媒体既要承担社会效益的事业属性, 又要实现经济效益, 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两者如何平衡发展, 始终是个难题。事业性质导致县级广电长期处于封闭的温室之中, 缺乏市场竞争活力, 表现为经营理念较为粗放, 成本意识薄弱, 市场竞争的敏感性不足。有的县级广电机构还在依靠政府赋予的有限资源, 走“靠天吃饭”、“等米下锅”的老路子, 这更是死路一条。

3. 内容产品严重匮乏

新媒体时代的受众与“你播我看 (听) ”时代的受众发生了质的变化, 受众不再被动地接受媒体传播的内容, 而是具有更加强烈的主体意识, 更加注重互动与分享, 他们的需求更为多元化, 选择更为多样性。受众不满足于简单的信息供给, 他们需要更高层次的满足感和参与感。然而, 目前县级广电存在着节目内容匮乏、播出质量不高的问题, 大多数县级台仍处于播报本地新闻、转播电视连续剧的模式中, 缺乏具有创新精神和互动意识的自制节目。内容产品的严重匮乏与受众旺盛的信息需求形成了较大的冲突, 严重制约了县级广电的发展。

二、县级广电可持续发展的生存路径

县级广电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必须加快战略转型, 实现内容、管理、经营、技术四大系统的全面良性发展。通过转型发展,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 形成政治、公共、市场三重属性的喉舌宣传——信息服务——文化娱乐业集群的运行模式, 改变目前宣传、事业、产业三种定位集于一身而容易造成功能错位、市场混乱的局面。采取分类运营的模式, 即将履行宣传喉舌功能、公共服务功能、产业经营功能的任务分别赋予不同的广播电视微观主体:新闻性质的频道频率实行事业体制;节目制作、广告、网络增值业务可尝试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 转制为企业, 进行市场运作, 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 并充分运用社会资本和市场机制盘活资产、优化资源、调整结构、加快发展。

宜兴广电是全国第一批、江苏省第一家县级电视台, 60多年来, 发展到拥有广播电台、电视台、广播电视报、网站、杂志、手机电视、广电传媒公司七大平台, 广电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特别是新闻宣传为县域经济发展和事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新闻宣传先进集体。近年来, 宜兴台在新闻宣传、节目生产、经济创收、事业建设、体制机制、人才队伍等方面积极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1. 新闻立台, 在内容上求突破

宜兴台坚持“新闻立台”的宗旨, 利用地缘优势, 新闻报道始终关注宜兴百姓关心的热点、焦点话题, 推出了一系列反映改革发展的巨大变化、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人民群众的意愿呼声的报道, 语言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

一是构建新闻节目体系。宜兴台重点打造《宜兴新闻》黄金档, 扩大新闻节目在本地受众中的影响力。着力构建以电视《宜兴新闻》、《今日关注》、《阳羡茶馆》和广播《宜兴新闻》、《媒体新闻汇》等新闻节目为龙头, 以电视《宜兴党建》、《陶行天下》、《宜兴警方》、《云游宜兴》和广播《政风行风热线》、《小君访谈》、《美好新农村》、《909信息网》等社教服务类专题节目为补充的品牌新闻节目体系。2014年, 宜兴台将精编《宜兴新闻》时政内容, 改版扩容《今日关注》、《阳羡茶馆》民生内容, 时长分别比原来增加2倍、3倍和2.2倍。

二是建立新闻传播机制。宜兴台按照广播、电视、报纸、陶都传媒网站、《陶都》杂志和手机电视等不同平台对新闻的要求, 加大新闻采制和编排创新力度, 加强对宜兴本土新闻资源的统筹协调, 提高新闻报道的编辑和再加工能力, 建立和完善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滚动式的全媒体新闻传播机制。2014年, 宜兴台将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直播车的优势, 积极探索适应电视直播的新机制、流程, 为实现电视直播创造条件;加快广播直播间建设的进程, 努力实现新闻采编方式和报道方法由出去采访、回台编辑向现场报道、连线播出转型。

三是创新新闻宣传内容。宜兴台全面提高新闻宣传的“五个度”:广度上, 加强编辑力量, 整合国内外和宜兴的各种新闻资源, 扩充新闻的广度;高度上, 树立大局意识, 发挥好党和政府的喉舌作用, 提高舆论引导力;深度上, 加强《今日关注》、《记者蹲点》等栏目的深度报道, 用独特观点提升新闻的深度与影响力;热度上, 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用客观真实的新闻报道为群众答疑解惑, 引导社会舆论;温度上, 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了解群众的需要和困难, 反映群众的心声和期待, 通过报道、结对、帮扶、募捐等多种手段为群众排忧解难。

宜兴台新闻宣传紧扣宜兴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动,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先后推出了“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勇当率先发展先行军”、“共克时艰加快发展”、“中国梦·我的梦”等旗帜鲜明的主题性报道;围绕宜兴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 推出“陶都美丽乡村行”系列报道, 开展“维护金融生态安全, 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高铁时代:新机遇、新挑战”、“全市重点工程建设巡礼”、“陶都风·宝岛情”宜兴紫砂艺术台北展等深度报道。在外宣上, 宜兴台也有很大突破。2013年全年在上级媒体用稿250条, 其中央视17条, 江苏卫视171条, 无锡台62条, 特别是《宜兴党建》的《江苏宜兴创新党建机制增强群众联系》、《结对帮扶练党性, 正本清源添活力》报道, 分别在央视《新闻联播》和江苏公共频道播出1分42秒和1分55秒, 为扩大宜兴知名度和影响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宜兴广电在新闻宣传、经营管理、事业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宜兴广电在新闻宣传、经营管理、事业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宜兴广电在新闻宣传、经营管理、事业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2. 经济强台, 在经营上求突破

宜兴台积极推行企业化经营、集团化管理运行模式, 以经济创收促进广电事业的发展。2013年在广告市场整顿力度加大、媒介竞争环境加剧和客观经济不景气的逆境中, 宜兴台突破固有模式, 创新广告方式, 强化考核奖惩, 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 通过广告发布、网络经营、节目生产流通等经营运作方式, 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2013年实现经济创收2亿元。

一是提高广告经营能力。宜兴台全面推进广告经营体制改革, 建立管理有序、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广告经营机制。转变广告经营理念, 主动应对市场变化和需求, 加快战略转型步伐, 实现由新闻媒体向身兼广告、策划、咨询、制作、会展等多重职能的角色转变;加强市场调研, 关注市场需求, 调整广告结构, 寻求新的创收增长点;开发新的广告资源, 特别是植入式广告、互动广告;在跨界经营上做文章, 在户外、车体、路牌、电子屏、楼宇等方面拓展创收空间。

二是开拓活动营销策略。宜兴台在节目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上进行立体化营销, 策划和组织一系列活动, 延伸品牌链条, 增强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积极开发一些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环保、金融、保险、房产、交通、物流等栏目, 增强主创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与创收积极性, 变“要我创收”为“我要创收”;广电报通过培养新兵、策划活动, 争取全年创收任务的完成;网站通过开发手机客户端、论坛改版、网视互动、开设访谈节目等, 扩大创收途径;传媒公司在高铁站广告、专题片制作、晚会承办方面有所拓展;紫砂频道将播出节目精简制作, 打包对外销售, 推动制播分离, 拓展创收渠道;《陶都》杂志不断开拓画册、图书制作以及活动策划等渠道市场, 探索杂志副刊DM业务, 构建新的创收平台。

三是推广网络增值业务。在数字化浪潮的发展趋势下, 广播电视正在由模拟化向数字化、网络化、高清化发展。宜兴广电已实现模拟化向数字化的整体转换, 有线电视实现了“户户通”, 高清互动数字电视平台的建设正在有序推进, 到2014年, 将全面完成数字电视农村网络双向化改造及城区网络优化工程。宜兴台不断推进技术改革创新, 大力引进高新技术, 采用高新技术发展新产业, 积极推进数字电视、高清电视到网络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智慧社区等数字新媒体平台的进程。通过挖掘未整转用户的潜力、提高服务质量、跟踪集团用户、盯住新建小区等办法抢占用户市场, 在数字电视基本业务收入不下滑的基础上, 推广高清互动业务及高清付费节目。拓展广电宽带, 通过网速质量的提升, 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

3. 人才兴台, 在发展上求突破

可持续性路径论文 篇5

发布时间:2010-7-13信息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

[摘要]文章在对舟山市现有海洋经济产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舟山市的海洋经济发展潜力、未来走势及布局进行研究,进而探索舟山市未来实施“科技兴海、外向带动、区域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路,试图从资源、环境、人才等几方面寻求对策。

随着我国对海洋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以及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提出了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战略目标。根据国家的部署,浙江省相应制定了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舟山因海而建,必将依海而兴,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舟山海洋经济的发展。与此相适应,舟山市委市政府也提出要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加快发展港口物流业,着力打造海洋旅游精品,努力建设现代渔业基地,不断推进海岛基础设施建设,使得舟山海洋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逐渐形成多种产业和相对完整的海洋经济体系建设目标。但从目前来看,舟山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下,产业发展形势也不很稳定,临港产业竞争力较弱,海洋资源利用效率不高,阻碍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笔者在对舟山市现有海洋经济产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舟山市的海洋经济发展潜力、未来走势及布局进行研究,进而探索舟山市未来实施“科技兴海、外向带动、区域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路,使舟山由海洋资源大市变成海洋经济强市,试图从资源、环境、人才等几方面寻求对策。

一、舟山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从地理位置上看,舟山市位于舟山群岛,自古靠海,地处长江口南侧,杭州湾外缘的东海洋面上,背靠上海、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群,面向太平洋,踞我国沿海南北航线与长江“黄金水道”交汇的咽喉要冲,是长江流域和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海上门户和通道,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舟山海域辽阔、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很大,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雄厚物质基础。从资源角度上看,舟山是海洋资源大市,长期以来偏重于发展海洋资源型产业,渔业资源与港口资源是推动海岛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从渔业资源上讲,舟山拥有鱼、虾、贝、藻类等海水产品500多种,全市渔业年产量约120万吨,位居浙江省第一,是全国最大的渔场;从港口资源上看,舟山拥有港口岸线2447.87公里,其中水深10m以上183.2公里,水深20m以上82.8公里。舟山港口不仅是舟山的优势,也是浙江和整个长三角城市群的优势,港口的作用将愈加凸显。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依赖资源的格局不会改变,舟山地处长三角南缘,是江海联运和长江流域走向世界的主要海上门户。因此,舟山海洋经济发展潜力良好。

近年来随着舟山港口开发和连岛大桥等重大工程的建设,海洋经济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近年来,舟山发展海洋经济的势头强劲,自2004年以来发展速度迅猛。2004年舟山市GDP突破200亿元(231.3亿元),2006年突破300亿元(335.20亿元),2007年又突破400亿元,达408.5亿元,连续四年GDP增速位居全浙江省首位,连续两年位居长三角16城市第一。2006年舟山市海洋经济总产出达650亿元,海洋经济增加值21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63.1%,成为全国海洋经济比重最高的地级市之一。2007年,舟山市海洋经济继续快速发展,全年海洋经济总产出突破800亿,达到815亿元,比上年增长18.8%。海洋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4.5%。由此可见,舟山市

经济结构实现了由单一的传统渔业经济向综合的现代海洋经济的转变。可以相信,在近二三十年内,舟山市海洋经济一定会步入高速增长的快车道,成为全国重要的临港型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宗物资储运基地、现代渔业和农业生产基地。

二、影响舟山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舟山海洋经济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诸多原因,舟山海洋经济发展也受到极大的限制。

第一,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海洋产业发展还不稳定。随着国际国内新型海洋产业的发展,舟山市原有的传统优势产业面临严峻挑战。如舟山市发展海洋经济主要局限于水产,海洋捕捞尤其是近海捕捞全国领先,近海养殖、港口建设发展较快;但临港工业、海洋生物和海洋化工等新兴海洋产业发展滞后,致使大批从事海洋捕捞渔民的转产转业形势严峻,渔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任务仍然艰巨。同时,舟山市海洋产业一、二、三产业发展不稳定,致使舟山海洋产业结构与其他沿海地区相比有很大差距。

第二,渔业资源的衰退趋势仍难以逆转。舟山海域曾经在20世纪90年代有过辉煌,但目前却面临渔业资源枯竭的危险。从生产程度上看,舟山海域过去的超负荷捕捞和“滥捕滥捞”现象使渔业资源几近枯竭,特别是近年来由于近海捕捞渔船增长过快和捕捞技术的改良,鱼类捕捞量已达到极限,舟山的北部渔场,带鱼、鲳鱼等已形不成渔汛,幼鱼比例增加。这说明东海区的带鱼、鲳鱼种群密度呈下降趋势,仍属“当年养、当年长”的生长型过度捕捞类型。另外,一些经济鱼类正面临着濒危绝迹的威胁,如大黄鱼原是舟山沿海渔场捕捞的重要经济鱼类,近年来产量逐年降低。由于海洋捕捞强度大大超过渔业资源的再生繁殖能力,渔业资源严重衰退。尽管国家采用休渔制等强力保护手段,但休渔期过后往往是捕捞旺季,且捕捞期远远早于渔汛。舟山海洋产业这种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造成了对渔业资源的高消耗,大大加剧了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影响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建立在渔业资源基础上的水产品加工业的长远发展也必受影响。同样,尽管我们可以对深水岸线港口资源进行科学规划使用,但作为不可再生资源,深水岸线也有其使用极限,而这极限也正是以此为基础的产业发展的极限。所以,以渔业资源与港口资源为基础的海洋资源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其制约因素。如果舟山海洋经济发展只停留在粗放式“拼资源”状态,这种海洋经济发展模式虽无近忧必有远虑,缺少长远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四,自然环境的恶化及人为因素的破坏使海洋经济发展受到限制。舟山渔场处在三江人海口,每年接纳大量工业、生活废水和污染物质,致使近岸海域海水环境受到一定程度污染,海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如无机氮、无机磷、活性磷酸盐等,同时局部海域还受到石油类、铅的污染也很突出,全海域几近全部超标。舟山海域每年遭受的灾害都较为严重,如风暴潮、赤潮、溢油、海岸侵蚀等海洋灾害时有发生,特别是赤潮,仍是目前困扰舟山市海洋污染的主要灾害之一,致使周边水质污染日趋 严重。此外,已经确立为舟山今后产业发展重点的海水养殖业、船舶修造业、临港石化业,都具有很强的环境破坏性,将导致舟山海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尤其是临港石化业,一旦出事,对环境的破坏将是灾难性的。因此,保护海洋环境、保护自然、恢复海洋生态平衡刻不容缓。从上分析可以看出:舟山市海洋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越来越

突出,已成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所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发展思路和科学对策,从资源、环境、人才等几方面着手,以便更有效地实施舟山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使舟山由海洋资源大市变成海洋经济强市。

三、实现舟山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著名学者王诗成提出:“海洋的可持续发展以保证海洋经济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为目的,实现海洋经济发展与经济环境相协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诸多部门和行业,需要几代人共同努力去实现。笔者认为,舟山市要重点实施“科技兴海、外向带动、区域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路,需大力培育并发展海洋新型产业,从资源、环境、人才等几方面寻找对策。

首先,要大力培育海洋新兴产业,促进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目前舟山第一产业即渔业占的比重仍然偏大,海洋社会劳动者主要集中在这个领域,海洋工业相对薄弱。要使海洋经济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应大力促进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舟山是全国唯一海岛设地级市的城市,土地资源相对紧缺,所以要鼓励和支持低消耗、低污染和高效益产业发展。同时要注重传统海洋产业更新改造技术,除船舶建造业、航运业外,要大力发展海洋有关设备与服务业,包括海洋电子、通信导航系统、遥控潜水器、水下检修系统、海洋仪器、船用仪表、海洋防污技术、海洋工程服务与管理以及与海洋产业和开发有关的产业等等,使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海洋药物、海洋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研究成为推动将来海洋经济增长的制高点,以此建立起系统化的海洋产业结构,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从资源角度来看,要严格控制捕捞强度,强化渔业捕捞许可管理;继续加大增殖放流和种质保护工作力度,实现渔业资源保护和修复同步推进。因此,今后舟山发展海洋经济势必要从“拼资源”变为“拼技术”,在提升海洋资源型产业科技含量的同时,也要发展海洋非资源型产业。因为没有科技含量的海洋开发只能是粗放的,资源掠夺式的,也是不能实现持续发展的,只有立足于海洋科技之上的产业系统才具有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从长远来看,作为舟山人应在保护仅有的海洋资源,快速恢复和改善海洋环境的总目标下,在“靠海吃海”、依托渔业资源特色的前提下,要大力寻求“绿色渔业化”的新出路,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以效益为中心,积极实施科技兴渔战略,确保舟山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从环境角度上来看,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低消耗、低污染的新兴产业;推广高新技术应用,实施清洁生产示范工程,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必须利用高新技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提高工矿企业污水处理和达标排放水平,把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尽可能压缩到最低限度;同时要大力发展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大规模养殖区有害赤潮发生机制及治理技术、城市污水离岸排放扩散模式及污水处置工程对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系统影响评估技术、近海海洋灾害预测模型技术;加强海岸环境预报、海洋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增强防灾减灾和环境保护能力。当前舟山市正在组织实施“碧海生态建设行动计划”,综合整治重点河口、海湾,加强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科学开发利用滩涂,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岸线资源与无居民海岛,逐渐使海洋经济发展规模、速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适应,使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从人才角度看,要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目前舟山市高层次海洋科技人才严重不足、科技水平总体较低、海洋科技储备严重不足。而海洋科技储备不足的背后是海洋科技人才的缺乏,这成为制约舟山海洋经济强市建设和东海资源开发利用的最大瓶颈。因此,要促进当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借用外脑、重视人才的柔性引进,加快产学研结合的力度,将国内外最新海洋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以此弥补舟山市高层次海洋科技人才的不足。当前舟山市委市政府正在创建舟山市海洋科技(人才)创业园、筹建海洋经济研究院以及其他海洋类大专院校的合并扩建,这些都为海洋人才的集聚和海洋科技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今后需要完善运行机制、强化激励机制,改善舟山的软环境,培育一种能让人才公平竞争、脱颖而出的机制,形成一种有利于人才创业的良好环境。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涉及海洋资源与环境、海洋经济与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是一个复杂的海洋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对这样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进行有效研究难度较大,因为它包括多方面的问题,既有技术层面的问题,也有管理措施层面的问题。因此,要使舟山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建立海洋科技创新体系,提高海洋产业竞争力。强化海洋资源开发的统筹规划,提倡海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积极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审时度势,使舟山市主动融入浙江省、长三角、全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大潮,实现舟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步跨越。

加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 篇6

[关键词] 旅游业;可持续;路径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2-163-2

“生态旅游”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在1999年“中国生态环境旅游年”和2002年“世界生态旅游年”的确定以及主办“2002年中国生态旅游论坛”的影响下,生态旅游呈现较大发展态势。

近年来,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取得显著成果,生态旅游市场规模日趋扩大,生态旅游产业体系逐步完善,生态旅游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初步形成了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地质公园和水利风景区等经营管理单位为载体的多类型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体系。调查同时也显示,尽管近些年来我国生态旅游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多头管理、环境和资源被破坏、旅游基础设施生态兼容性差、相关环保法规与环境管理措施执行不到位,以及游客环境意识较薄弱等问题。

一、我国发展生态旅游中出现的问题

一是生态旅游开发资金短缺。生态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硬件及软件建设,和建设这些硬件需要的大量资金的支持。但在我国各大旅游景点生态旅游开发项目中,普遍缺少资金支持。由于生态旅游目的地大多是未受人为破坏的,开发基本处于起步阶段,这就需要比其他旅游产品更多的资金来建设生态旅游资源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促销国内外市场,培训专业的生态旅游人员。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政府不可能对旅游业进行大量投入。因此,资金短缺将是我国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一大长期性制约因素。

二是生态旅游科技管理水平低下。随着我国的生态旅游的迅速扩大,大部分生态旅游项目处于一种高负荷的运转状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大,这就要求生态旅游发展要向集约型转变。对此,生态旅游经营管理尤其需要高新科技的支持。但现阶段生态旅游环境管理技术的应用处于低水平、低效率状态,很多生态旅游目的地缺少旅游环境监测系统和保护设施,污水、垃圾处理仍采用原始方式就近排放,造成生态污染,景观质量下降,威胁珍贵物种的生存。

三是民族特色文化的丢失。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是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外来和现代文化的巨大冲击下,一些生态旅游的开发常常摒弃珍贵的民族文化特色,忽视自身特有的文化价值,使一些珍贵的文化旅游资源面临退化和消失的危险。一些生态旅游地将古朴的民俗民风、肃穆的宗教仪式包装为粗俗的商业性表演,原有的文化价值被商业价值所取代。同时,生态旅游发展使当地居民认识到地方文化和旅游者带来的外来文化存在差异,他们的生活方式、习惯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同化。

二、我国发展生态旅游的建议

(一)要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旅游标准。借鉴国外经验,紧密结合现行的旅游政策与环境保护政策,建立健全生态旅游相关法律规范与认证标准,规范发展生态旅游。参照《国际生态旅游标准》,结合我国国情编制和制定《中国生态旅游开发标准》和生态旅游认证制度,以此规范生态旅游市场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首先,建立由政府部分负责的生态旅游认证委员会,向通过认证的生态旅游单位颁发具有法律约束的认证书,而未通过认证的项目则不准上马;其次,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内容应包括旅游质量评估标准、环境保护标准、旅游设施与服务标准、生态安全保障标准等多个方面,对于不符合标准的旅游项目应立即停止或进行整改;再次,适当降低旅游费用并通过政府补贴的形式,吸引旅游企业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发展。

(二)建立和完善我国生态旅游法律保障体系。在与《环境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森林法》、《草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相协调的基础上,制定具有规范性和针对性的《生态旅游法》。在《生态旅游法》规定的范围内,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生态旅游分类规章及地方性规章,将生态旅游的合理开发纳入地方法制化轨道,并加强执法和监督力度。通过建立生态旅游专门执法部门,专业执法人员培养等手段,建立一支专业的生态旅游执法队伍;同时建立包括社区监督在内的监督机构,对生态旅游的立法、执法、宣传教育以及管理操作等方面进行监督与反馈,以便及时采取调整措施。

(三)建立适合我国的旅游企业奖惩机制。强化旅游环境监管,坚决及时纠正借用生态旅游名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努力监督与保证生态旅游区生态环境质量。由政府出台建立针对生态旅游企业的奖励与惩罚机制。对于真正的生态旅游企业应予以奖励,促进他们在生态保护和社区经济的促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无视国家政策标准,随意进行旅游开发,以破坏生态环境和社区利益为代价来牟取高额利润的旅游企业,要进行严厉的惩治,包括经济处罚和土地使用权、旅游开发权的收回等。

(四)加强生态旅游专项研究和技术推广。加强生态旅游科学研究,有重点地推广一批成熟的先进技术。紧密结合生态学、地理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和旅游工作研究学等多学科开展生态旅游研究,积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旅游理论的联系,在拓宽理论基础研究的同时,促进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发展。

(五)探索建立生态旅游责任保证金制度。建议各级政府制订生态旅游发展优惠政策,建立生态旅游责任保证金制度,采取多样化资金支持措施,引导和促进旅游业向生态旅游方向发展。

(六)加强生态旅游景区建设和人员培训。应加强对生态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不破坏环境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进行景区建设,吸引游客,达到良性循环。启动面向各类人员的综合培训计划,建立一支具备旅游先进理念,善于经营管理的生态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加强对旅游者进行旅游环保教育。如旅游前的环保教育;在门票、导游图、宣传资料上添加环保内容;导游引导游客游览时,结合旅游环境保护内容讲解等。

(七)切实加强旅游环境保护。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超容量经营对旅游环境的破坏。合理地进行旅游规划,打破各旅游景点各自为阵的状态,形成以主要旅游城市为中心的旅游板块,从中心城市向外引导、分流游客,减轻重点景区的接待压力。如广西桂林市于1998年与桂林地区合并,形成了以桂林市为中心,辐射至周边县(阳朔、兴安、资源等县)的大桂林旅游板块,减缓了原桂林市的接待压力,对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旅游环境的保护与综合治理起着巨大的作用。在旅游区内建立观测站,对旅游环境容量进行测定,严格控制旅游人数。利用经济手段(如淡旺季价格调整)、行政和法律手段等对旅游经营者、旅游者进行管理。要积极治理已遭污染的旅游环境。采取相应措施,排除各种造成旅游环境污染的因素,为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如桂林从1998年底开始实施的“两江四湖”改造工程,本着“显山露水,连江接湖,开墙通景,增绿减尘”的原则把原来不合理的建筑拆迁,突出桂林的山、水;治理工业污染,控制漓江游船数量,保护水资源,使漓江水质大大改善,达到国家地面水二级标准。整个桂林市环境向着良性方向发展,在2000年国家46个重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考核中,桂林市荣获第一名。对于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景区,应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利用、永续利用”的原则,尊重景观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不要随意修建索道及人造景观,合理划分功能区,将商业网点与景区分开,避免世界遗产商业化、城市化、人工化。

旅游业的发展暨依赖于良好的旅游环境,又往往污染、破坏旅游环境,因此,只有加强旅游环境保护,协调旅游与环境的关系,才能保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祝光耀.加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2012,(6).

[2]林漫亚.旅游与环保的现实冲突[J].改革与开放,2013,(2).

[3]赵楠.浅析我国发展生态旅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2011,(9).

可持续性路径论文 篇7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要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 其核心思想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 使经济发展能够持续进行,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煤炭企业是我国能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 受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动, 煤炭企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随着人们对环境的关注, 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煤炭企业的众多负效应也逐渐凸显, 影响煤炭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问题也日渐暴露, 有些问题已经影响或制约了煤炭企业和煤炭行业甚至是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诸如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浪费等。为了确保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我们必须研究和探讨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二、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一) 是煤炭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煤炭企业的内在要求, 这是由煤炭企业的特性决定的。煤炭企业的发展以煤炭资源为基础, 而煤炭资源是一次性能源, 是不可再生的, 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发, 它就会日益衰竭。有限的煤炭资源与煤炭企业发展之间的矛盾, 成为煤炭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个矛盾, 煤炭企业就回出现由盛到衰的状况, 煤炭企业如果想要突破这种随着煤炭资源开发, 由盛而衰的命运, 就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成长和繁荣时期就应该考虑到步入衰退期后企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否则, 随着煤炭资源开采完毕, 煤炭企业终究会陷入无煤可采的绝境。

(二) 是煤炭行业发展的客观需求

近年来, 我国煤炭行业迅速发展, 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其发展的问题。一是煤炭行业安全生产问题, 我国百万吨死亡率依然较高;二是普遍存在着资源浪费的情况, 我国煤炭行业机械化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差距, 煤炭行业的科技贡献率还比较低, 煤炭资源回采率相对较低;三是煤炭资源开发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 目前, 我国煤炭企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还很严重,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不利于煤炭企业的持续发展。总之, 煤炭行业整体还没有从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转变为集约性的发展方式, 这些都制约着煤炭行业的发展。所以说, 煤炭行业的现状客观上要求煤炭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战略, 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 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煤炭企业是我国能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统计, 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一直占70%以上, 而且这种状况将是长期的和稳固的, 具有不可替代性。尽管我国煤炭资源总量相对较丰富, 但是人均拥有的煤炭资源数量却相当有限, 如果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 大量、无节制地开采, 我国很快会面临能源枯竭的局面。这对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保持我国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 煤炭企业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提高现代煤炭企业发展质量, 从而使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环境、生态环境和谐统一发展。

三、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一) 实施清洁开采和清洁生产技术

针对煤炭企业生产过程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状况, 要实施清洁开采和清洁生产技术。一方面, 煤炭开采过程可能会对环境产生破坏, 如地表塌陷破和废石、废水、废气的排放。所以, 在煤炭资源的开采过程中, 应实施清洁开采技术, 通过对采煤方法和工艺、岩层控制及相关技术、实验研究平台等的开发和建设, 尽量少排出废弃物, 并实施土地复垦与生态环境恢复技术、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矿井水净化与利用技术等降低开采造成的生态与环境破坏程度。另一方面, 煤炭加工过程中也可能会污染环境, 因此, 要积极推广清洁生产技术, 包括型煤加工技术、动力配煤技术、、煤炭气化和液化技术、水煤浆技术、煤炭洗选技术烟气净化技术等。

(二) 推进科技进步, 提高煤炭利用效率

要使煤炭企业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 就必须推进科技进步, 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一方面, 煤炭企业应推广使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 改造传统产业和传统工艺, 淘汰落后生产设备、工艺和技术, 这样, 可以既可以促进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 也可以拉动难采煤层的产量, 并延长矿井服务年限, 提高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另一方面, 在开采煤炭资源的同时, 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对煤炭资源进行深加工利用, 变卖原煤为卖精煤, 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 而且还减少对附近环境的污染, 促进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 优化产业结构, 实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煤炭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优化产业结构, 由单一的煤炭生产向煤炭深加工、资源综合利用等多种经营方向转变。一方面, 把煤炭企业的经营范围扩展到发电、炼焦、煤气、煤化工、供热甚至建材和环保等领域, 开发煤炭系列产品和综合服务项目。另一方面, 我国煤系地层中含有丰富的硅藻土、耐火粘土、高岭土、膨润土和石墨等大量非金属矿产, 此外, 还可能有丰富的滑石、重晶石、油页岩、硫铁矿、珍珠石、大理石、菱镁矿、沸石和石膏等矿产资源, 所以, 煤炭企业可以围绕综合开发利用煤系共伴生矿物资源进行调整。并且综合开发利用煤系共伴生矿物资源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等优势, 应作为矿区资源综合利用、多种经营的重点项目。

摘要:本文在阐述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含义的基础上, 分析了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并提出了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即实施清洁开采和清洁生产技术、推进科技进步, 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和优化产业结构, 实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关键词: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牛新平, 刘振水。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治理对策。科技创新导报, 2009年04期。

可持续性路径论文 篇8

一、当下新闻舆论监督发展现状

(一)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力不足

传统媒体是相对于近几年兴起的网络媒体而言的,主要指报纸、广播、电视这三种媒体。若论舆论监督,报纸的历史最为悠久,广播和电视是在90年代后在数量和质量上才有巨大突破。

建国后传统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进行了不少的探索,有过短暂的发展,也经历过由扭曲背离到回归和复苏,从单纯的宣传体制和喉舌转变为宣传与新闻并存,既反映党和政府的声音,也反映群众的呼声,同时着眼于公众利益。自十三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舆论监督并要求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后,新闻舆论监督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呈现出繁盛的态势。从中央到地方,各媒体相继推出众多的有份量的栏目、专刊,绝大部分省级党报都有舆论监督的栏目。[1]从1994年央视的《焦点访谈》到1996年的《新闻调查》,包括一些平面媒体,像《中国青年报》、《财经》杂志和许许多多的媒体做的报道和言论来看,它们对推动民主和法制进程,发挥应有的作用。新闻传播媒介克服种种困难,披露了一个个令人震惊的事件,如南丹矿难、山西假酒事件、阜阳奶粉案、孙志刚事件等,发挥重要舆论监督作用。但随着改革逐步深入,社会进入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冲突变得复杂,传统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受到诸多局限,比如不得催生次生舆情,影响日趋式微。表现在鲜有由传统媒体独立披露的大案要案;百姓急于了解和希望处理的事件媒体不能及时报道,群众的视野逐渐转向其他新型媒体。

(二)新媒体与当下舆论引导格局的转变

新媒体主要指网络媒体、手机智能媒体等靠移动终端传输信息的媒体。

互联网的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网络的种种好处,它不仅可以传播事实、表达意见,还可以聚合舆情对社会事务进行监督。自2001年开始,网络舆论监督开始趋于完善。这年的8月,人民网对广西南丹矿难进行了披露。此后,2003年“孙志刚事件”、2004年深圳“妞妞”事件、2006年的“彭宇”案、2008年的因天价香烟牵出的“周久耕”案、2009年的“罗彩霞”事件等无处不见网络舆论监督的巨大影响。微博更是催生了舆论监督的新时代,2012年人们利用微博曝光了一系列的官员,如在灾难现场微笑的“表哥”杨某某、“不雅视频”中的男主角雷某某、山东“离婚承诺书”当事人单某某等,掀起反腐高潮,影响之大、纪检部门对这些官员的处理速度之快令人们欢欣鼓舞。一时间,人们恍若感觉舆论监督的春天到了。

新媒体之所以能异军突起,成为舆论监督的生力军,一方面原因与现有其他监督机制一定程度的失效有关,另一方面源是新媒体自有的特性及强大的功能。在网上,一切公开平等,谁都可以充当监督主体角色监督个人和机构,谁亦可能被监督;网民可以真实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看法;网民也不用太过担心监督带来的风险;整个监督过程公开,真实可信;网络的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舆论监督的广度和力度高于其他监督机构。正因为具有如此巨大的优越性,网络媒体能异军突起也就不奇怪了。

二、新媒体语境下新闻舆论监督的瓶颈形成原因

传统媒体虽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我国转型社会的现实语境下,舆论监督最迫切需要实现的功能应该是让社会中的各个阶层和利益群体都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使社会各阶层能在现有制度下和谐共处。但就现实而言,新闻舆论监督没有取得质的突破。舆论监督的对象偏重于经济领域,忽视政治系统和权力组织;新闻舆论监督出现媒介审判;某些时候呈现异化趋势,诸如新闻寻租、监督重点移位、监督失当等现象。

(一)传统媒体面临舆论监督瓶颈的原因

1. 传统媒体体制的局限性

党和政府领导媒体的机制须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舆论监督的空间极为有限,大案要案很难涉猎,有些部门和系统无从监督。只能拍拍苍蝇,打打死老虎,或是针对井盖丢失等社会不良现象和一些公民不良行为进行报道。也曾有媒体尝试进行异地监督,一度取得了较好的监督效果。但2004年9月有关决策部门下发文件,禁止媒体做跨地区报道,禁止媒体做异地监督。[2]舆论监督在短暂的柳暗花明后又归于沉寂,凸显其步履维艰的窘况。

传统媒体得不到财政补贴,必须自负盈亏。要生存只能靠发行量、收视(听)率和广告收入。受制于收视(听)率的结果是可能导致迎合受众而出现监督的“低俗化”。对于广告收益的追求会导致监督受制于广告商而影响正常的监督。为了牟利,舆论监督可能成为某些从业人员胁迫被监督者的特殊武器,导致“媒介腐败”的发生。

2. 传统媒体发展环境的改变

(1)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

尽管许多业界人士撰文呼吁新闻舆论监督要立法,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有关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出台,除了宪法第四十一条有原则性规定外,新闻舆论监督只在为数不多的一些行业法中有过提及,但并不具备现实的可操作性。媒体自身的自律机制也不健全,一些守则、准则仅停留于道德层面,须得倚仗媒体从业人员的内心约束,缺乏惩戒机制。这种环境下的从事舆论监督的从业人员如同赤膊上阵,火中取栗,极易因报道负面新闻受到人身攻击或者惹上官司无法自保。也可能受到名利诱惑而无法自清,这些都妨碍舆论监督的顺利进行。

(2)新闻生产环境日趋复杂

在舆论监督过程中,媒体从业人员要经受威逼利诱及糖衣炮弹的多重考验。在采访中,被监督对象会设置重重障碍阻挠采访,甚至会动用武力驱赶采访者,毁掉采访器材。负面消息一出,被监督对象则软硬兼施,一方面找人说情,进行贿赂,通过金钱摆平事情;软的不行就公开威胁、恐吓,或进行人身攻击。有的地方领导为了保政绩或者维护地方利益,会利用手中的职权或关系网给记者施压,阻止负面报道播出。从事舆论监督的人员时时要面对强权与名利的考验,对于生活在现实环境下同样有着生存压力的媒体人而言很难做到恰如其分的取舍。

(二)新媒体面临舆论监督瓶颈的原因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新媒体在某些方面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局限,但自身也存在一些与生俱来的弱点,极大影响了其舆论监督的效力。

1. 把关人的缺失

网络上人人都是信息的收听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因为把关人的缺失,大量的信息如泥沙俱下,虚假信息的泛滥容易误导受众,出现意见谬误,极大地降低了可信度。

2. 权威性不足

新媒体舆论监督因为不具备制度的强制性,对监督对象缺乏约束力。还只是处于爆料阶段,事情的最终解决还得依赖权利部门的介入和跟进调查,否则难有作为。

3. 出现网络暴力

因为匿名和虚拟的特性,网民往往对爆料的信息表现出激情有余,理性不足。动不动就发展为对人的谩骂,人肉搜索,公然侵犯公民隐私权。

综上所述,传统媒体虽然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囿于自身机制,后续乏力,难当大任。新媒体异军突起,似有蓬勃之势,但自身也存在不足,在大环境并不积极的情况下,其发展不容乐观,任重路远。新闻舆论监督可持续发展的路在何方?

三、当下新闻舆论监督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一)宏观层面的政策扶持是舆论监督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党和政府是媒体的监管者,同时也是媒体实施舆论监督的对象,政府和媒体的这种关系就如同矛和盾,舆论监督能否有成效,根本取决于各级政府的支持与鼓励,山西的《长治日报》在吕日周时期舆论监督兴盛就是证明。

事实上党早就认识到了舆论监督在预警、减压、沟通民意等方面的无可替代的作用,也认定了舆论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党和政府重视舆论监督工作。各级政府部门应充分认识舆论监督的作用,相信、尊重、善待媒体,有效利用舆论监督。

首先,部分政府官员应该纠正过去存有的偏见,认识到舆论监督不是在给自己的政绩抹黑,不是找麻烦,而是帮助自己更好履行职权,避免滑向贪腐犯罪的深渊。

其次,政府部门不要干预媒体的舆论监督工作,让其有更大的施展空间。

再次,政府部门应多公开发布信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媒体有更多机会了解政务,实施监督,及时预警。

(二)法律法规的制定是舆论监督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因为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新闻舆论监督因缺乏保护面临种种困境,为使舆论监督持续健康发展,从法律上加强对舆论监督的现实保障和有效规范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制定法律法规,其出发点应是保护保障舆论监督而不是制约舆论监督,基于此,首先应在法律法规上明确媒体应有的权利,即知情权、采访调查权、刊播权。其次应在法律法规上对被监督对象利用恶意诉讼纠缠为难监督者的行为给予惩治,并给与媒体从业人员一定的倾斜保护。

当然,法律法规上对媒体滥用舆论监督牟利的行为也应进行制约和惩处,对网民行为应该进行规范,使舆论监督健康良性发展。

(三)提升公民的监督意识是新闻舆论监督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公民意识是近代宪政的产物,它是指公民对于自身享有的法定权利和义务的自觉意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和高度集权培育的是唯唯诺诺的顺民,面对一切的不公平不合理,民众多会选择逆来顺受,忍气吞声,实在逼上了梁山才会造反。新中国成立了,老百姓当家作主,可以拥有自己的权利主张,但事实是一旦面临现实语境的不得已,深潜于民众头脑中的隐忍、明哲保身的思想就会指引民众噤声以求自保。这些说明我国公民监督意识是缺失的,这种缺失与我国加强法制建设、民主建设的治国理念大相背离。

公民监督意识的提升是新闻舆论监督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公民愿意监督,积极监督,自觉自愿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积极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才能遏制贪腐,才能拥有理性精神和公德意识。而这一切,正是滋养新闻舆论监督的土壤。

公民监督意识的提升一方面依靠科学技术的发达带来更多便捷的平台,另一方面更加依靠《宪法》赋予的公民言论出版等自由权利的真正实施到位。

(四)新老媒体整合是新闻舆论监督可持续发展的良方

在舆论监督方面,传统媒体在传播速度和传播面上不及新媒体快速和广泛,但因把关的严格和注重传播效果,比新媒体更具权威性和舆论影响力。而新媒体所具有的互动性、快捷性、虚拟性等特性,使得它在舆论监督方面不受太多管束,更快、更能聚合舆情,形成强大声势,弥补传统媒体之不足。新老媒体各有所长,完全可以取长补短,进行优势嫁接,如能成功融合,新闻舆论监督的力量会更强,效力会更大。这也是我国舆论监督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 .盖尼斯,哈维·祖克曼.大众传播法概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47.

可持续性路径论文 篇9

家族企业是指由一个家族或数个具有紧密联盟关系的家族拥有全部或部分所有权, 并直接和间接参与这家公司的经营控制, 而且具有能力将这些所有权和控制权合法传于后代的企业组织。家族所有和家族控制是它的两个基本特征, 按我国比较通俗的说法就是“家有家营”。

1. 家族企业的特征

第一, 产权结构单一, 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多数家族企业采用单一的所有权结构, 即企业的财产权基本归一个人或某个家庭所有, 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于所有者手中, 所有者直接参与经营决策。第二, 通过控制所有权实现其他权力。家族企业特别关注所有权对于企业内部的其他权力的支配能力, 有时一个企业已经具备了完善的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和制度安排, 但实际上其终极所有权仍属于一个或几个家族核心成员所有。第三, 家长式领导。家族企业的控制者对于家族企业的管理如同家长对家庭的管理一样, 与此对应, 企业内部主要以人治方式进行管理, 即主要依靠个人经验、情感和亲朋好友关系来管理企业, 管理的主观随意性大。第四, 主要通过放大的家族原则来整合社会关系, 扩大际缘组织, 获取社会资源。

2. 家族企业的先天优势

家族企业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企业制度形式, 其本身的存在就说明了其存在的合理性, 而它顽强的生命力更是说明它与其它企业形式相比, 有其优越的一面。

首先, 血缘关系解决了管理层的激励约束问题。在家族企业中, 家族成员既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又参与剩余索取权的分配, 对他们而言, 赚了钱就是自己的, 这是最大的激励机制;企业亏了, 也是自己的事情, 这就是最大的约束机制。维护家族团结和财富的共同愿望使得家族企业面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其次, 企业交易成本较低。在家族企业中, 关系井然有序, 建议或计划的提出一般可以立即得到响应, 同时家族成员之间明显地存在着利他行为, 使得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默契配合, 大大减少了企业的监督费用, 而家族文化所创造的诚信氛围, 也大大减少了执行成本。再次, 委托代理成本低。经营行为短期化是导致代理成本过高的主要因素。家族企业中, 多数家族企业领导人都希望能将企业交给子女继承因此短期化经营行为较少, 委托代理成本低;最后, 家族企业的产权制度保证了一定程度的集权, 这种集权可以使管理者当机立断, 面对市场迅速做出反应。

二、制约我国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中国的家族企业和国外的家族企业比起来, 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一是做不大;二是做不长。富不过三代曾是中国富商的宿命。怎样才能富过三代是中国家族企业的成长的烦恼, 这个现象背后, 存在着的是什么样的原因呢?

1. 家族企业自身的痼疾

家族制企业拥有天生的优势, 但是与现代公司制企业相比, 它还是拥有自身的弊端, 在企业初创时期, 这种弊端尚不明显, 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 这种弊端也就逐渐显露出来。

第一, 单一的产权结构不利于企业形成一种开放性的系统, 使企业很难借助外力扩大企业规模, 实现根本性的进步, 而产权高度集中也容易导致决策的非民主化。第二, 任人唯亲的用人机制使家族企业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上存在着选择面窄, 难以得到最优秀的人才。非家族成员一般很难融入企业当中, 进入企业的领导核心更绝非易事。第三, 重人治、轻法治的管理方式, 造成制度性规范缺失。人治一方面会使企业失去原则性, 另一方面由于各方家族成员利益的冲突, 也容易导致企业的肢解。家族企业制度性规范缺失主要表现为:没有制度意识、制度没有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制度的实施和管缺乏效率等。第四, 企业内部关系复杂、角色难辨。由于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介入, 公司的内部结构和关系比单纯的现代公司更复杂一些。家庭成员容易陷入一种角色冲突之中。

2. 我国家族企业特有的难题

首先, 排外的中华“家”文化使我国家族企业的开放程度低。浸润在中华家文化中的家族企业的管理体制主要体现为“家族”和“亲缘化”特征, 实行集权化领导、专制式决策, 家族关系决定财产继承关系。但当企业对资金规模和管理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时, 企业的持续成长会因为开放程度较低受到威胁。其次, 由于我国职业经理阶层发展的时日尚短, 有关的法制和法律等约束机制远不够健全, 加上缺少职业道德的职业经理人比比皆是, 委托代理成本高;再者家族企业文化与现代管理文化的冲突, 会使职业经理人在管理中会出现“水土不服”, 而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利益目标的不一致, 也不利于家族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家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现代家族企业制度

1. 现代家族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1) 所有权和控制权合一。这样一种产权配置结构, 既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委托-代理成本, 又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了经营者行为取向和企业利益之间的激励相容。 (2) 企业股权相对分散。现代家族企业改变了股权100%由家族持有的状况, 将股权相对分散, 以解决股权高度集中的制度弊端, 但是这种股权的分散要以保证家族对企业的控制权为界限。 (3) 引入外部管理人员。现代家族企业的管理不仅局限于家族内部成员和亲属, 还从社会上招揽人才, 以弥补家族内部成员和亲属在管理上的局限性。 (4) 合理的企业治理结构。现代家族企业一方面改变家长制管理, 将企业决策由个人决策转向组织决策, 使决策更加民主和合理;另一方面, 加强了对企业主和职业经理人的制衡和监督, 杜绝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随意性;并在制度约束下, 打破了家族企业信息完全保密的格局。

所以现代家族企业制度在吸收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开放的一面的同时, 又保留了家族企业的优势, 是二者的良好结合, 也将是我国家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2. 向现在家族企业转变的主要内容

传统家族企业向现代家族企业制度转变, 归纳起来需要做到以下三个开放, 即职位开放、股权开放和财务开放。

(1) 职位开放。是指在家族企业中, 家族成员让渡部分或是全部中、高层管理职位给非家族成员。有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两种方式。前者主要是指家族企业给予公司内部所有员工公平竞争的机会和成长的空间, 让公司内部所以有能力的人都能够升迁到他能够最大发挥自己才能的位置上, 而对外开放是指从外部引进职业经理人或其他的管理者, 接纳所有贤能人士, 吸引社会上更多的人才为企业服务。目前由于我国职业经理人市场发育不完善以及信任制度的缺失, 对内开放的模式较对外开放的模式更为常见。

(2) 股权开放。这是指企业产权的开放, 这是传统家族企业向现代家族企业转变的一个重要内容。实际上家族成员对企业哪怕是相对控股, 也不会改变企业的家族性质。

企业进行股权开放, 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 要树立企业社会化的观念。企业社会化, 即企业的股权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企业作为一个法人独立于家族。这不仅是促进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也是家族利益之所在。二是进行所有权结构调整, 明确界定产权, 吸收其他股东入股, 实现企业产权结构的多元化。这既是获得企业所需资金的条件, 也是企业能够持续、稳定发展的保证。

3. 财务开放

股权开放之后, 企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整个家族的利益, 而且还关系到其他股东的利益, 因此股权开放的结果必然是财务开放。财务公开的财务资料包括:公司的股本总额、股份结构、公司的总投资及资金的计划投向和规模、利润分配办法等内容。将财务数据进行公开有利于吸引潜在投资者, 树立公司形象, 也可以保持股东、债权人、政府以及其他局内人士对公司的信心, 监督企业健康发展。

现代家族企业制度, 是我国传统家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制度选择, 当然这并不是家族企业唯一的选择路径, 因为这不仅和企业的发展阶段有关, 还与家族企业的内部控制和掌门人的个人经历和偏好有关。

摘要:家族企业作为一种企业组织形态, 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 并在全球各国的经济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 但家族企业在生命周期上有着“富不过三代”的延续规律。“富不过三代”, 曾是中国富商的宿命。怎样才能富过三代是中国家族企业的“成长的烦恼”, 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 如何顺利“交棒”、打破宿命, 已成为众多中小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家族企业,障碍,可持续发展,现代家族企业制度

参考文献

[1]付文阁:《中国家族企业面临的紧要问题》,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4年10月版, 第33页

[2]付文阁:《中国家族企业面临的紧要问题》,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4年10月版, 第144页

[3]戴志强:我国家族企业面临“惊险的一跳”[J].中外企业文化, 2009 (9)

[4]韩燕王瑞永:我国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问题研究[J].经济论坛, 2009 (11)

[5]茅理翔:家业长青[M].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8年1月版

[6]王俊强:家族企业的“转型劫难”[J].董事会, 2010 (1)

可持续性路径论文 篇10

1 版权引进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现状

随着电视台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国内卫视频道间竞争日趋激烈,综艺节目成为争夺有限受众市场的重要阵地。这种市场环境导致版权引进电视综艺节目得到快速发展,不仅引进数量巨增而且类型多样。2011年,省级卫视共引进10余档国外版权综艺节目,到2013年加上央视引进的综艺节目数量已超60档,包括选秀、益智、竞技、游戏、亲子、模仿、访谈、婚恋等各个领域。其中,有很多优秀节目脱颖而出,当然也有不少“水土不服”的节目被市场淘汰。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黄芝晓说“之前国内各卫视版权意识淡漠,文化产业各门类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相互抄袭的现象,购买电视节目版权更是困难,与其说这两年海外版权突然风靡,不如说大家终于有了版权意识了,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通过表1不难看出,版权主要来源于文化产业发达的欧美和日韩,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领头的英国电视综艺节目版权更是受到全世界的青睐。文化上的相似性和认同感也使得韩国综艺在中国占据广阔的市场,而引进的电视台则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

2 版权引进电视综艺节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节目同质化程度高

同质化内容不仅浪费媒介资源,而且恶化媒介生态,使受众审美疲劳,更严重的是影响节目可持续发展。一档节目走红后,市场追随者就会竞相模仿,甚至抄袭,造成节目本身品牌的美誉度降低。这样的现象对于国内受众来说已经习以为常。

2.2 节目盲目求新求异

有些电视综艺节目为了吸引注意力和关注度,盲目求新求异,引进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国内市场容量和观众接受程度。2013年,国内荧屏上掀起了一股跳水热,浙江卫视引进荷兰的《中国星跳跃》和江苏卫视引进德国的《星跳水立方》几乎同时开播,话题不断。在已经播出的荷兰和英国均拿下了收视冠军的跳水节目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对国内受众来说都十分新颖,但在国内却只是昙花一现。这样盲目的求新求异或许带来了短期内的经济效益,却无法长远发展。

2.3 节目持续关注度低

国内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电视综艺节目的市场集中度不高。虽然版权引进电视综艺节目的形式和内容非常多样,但受众收看的忠诚度不高,对同一节目的关注可能持续一段时间后就会被替代品或互补品所取代。《中国达人秀》前五季开播全国收视率分别为:1.37%、2.10%、2.5%、1.35%和1.89%(数据来源:CSM央视索福瑞)。从中可以看出节目关注度随节目的播出时间增加大致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

3 版权引进电视综艺节目可持续发展路径

基于对版权引进电视综艺节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尤其是关于电视节目版权的管理发展不成熟的阶段,各级电视台要规范和科学的经营管理综艺节目。对于引进海外节目版权的电视台,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发展路径。

3.1 严把引进关卡,提高创新能力

首先,在节目引进时进行科学筛选,把真正适合国内受众收看的好节目引进来,而不能把节目在国外的收视率作为唯一判断标准。无论海外模式在其他国家多么成功,都未必适合中国的文化环境和受众结构,否则只会造成“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相悖局面。电视频道要充分考虑节目引进后能否与自己的平台调性相贴合,是否吻合电视台品牌定位。比如,以“电视剧大卖场”定位的安徽卫视引进音乐竞技类节目《我为歌狂》显然没有以“娱乐特色”定位的湖南卫视引进同类节目《我是歌手》的美誉度高。版权引进电视综艺节目也要不断的创新和完善来满足瞬息万变的国内市场需求,真正做到“从数量上减少,从质量上提高”,打造可持续发展精品节目。

3.2 根据受众偏好,实现本土化改造

版权引进电视综艺节目要想长远的发展就必须做好节目的本土化,按照国内市场特性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造,以便投“受众”所好。以市场为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依据,政策法规为界限,把受众偏好和文化认同作为引进前调研的首要考量。对电视综艺节目的受众按照人口统计特征、行为和需求等要素进行市场细分,将他们分为不同的消费群体,再针对每个群体进行尽可能深入的调研,了解他们的收视行为和媒介消费习惯,然后把目标受众的偏好作为本土化改造的风向标,而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

3.3 实施品牌策略,提高观众忠诚度

电视产品的品牌经营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品牌知名度;二是相对独特的风格和调动性;三是稳定的节目质量和标准。电视产品要想在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实施品牌化经营管理策略。简言之,就是让节目“高端大气上档次”。当好节目成功导入国内市场时,电视频道需要采用包括制作方、版权拥有方、版权代理方以及节目冠名赞助商在内的四方合作,短时间内建立品牌。通过差异化的定位策略创造出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来吸引目标受众相对持续的关注,并在长时期内赢得受众的信任和喜爱。通过提高受众参与度进而提高忠诚度,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平台来增加受众互动和参与的渠道,简化参与过程,使受众获得认同感和亲切感。

3.4 提升策划水平,增加节目内涵

电视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媒介素养对节目的成功至关重要,通过学习和培训的方式提升团队整体的策划制作水平。如《中国好声音》录三天剪一集,《爸爸去哪儿》45个机位随时跟拍才为受众提供了如此优质的节目。除了精良的策划制作之外还必须提升节目内涵,以“内容为王”并发掘节目本身特有的文化内涵,传递正能量;节目不仅要满足受众娱乐和受教育需求,更要与观众的价值观形成共鸣。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是充分展现传统民间美食文化并获得了广泛关注和好评。。

与其他行业相比,媒介产品边际成本极低的特性使得它易于被复制,所以可持续发展尤为困难,版权引进电视综艺节目也不例外。若是能以独特的内容为核心,以文化认同为基础,以行业发展变化为风向标,版权引进电视综艺节目的“短命”现象也是可以有效规避的。

摘要:当前,国内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逐渐呈现多样化和专业化,“版权引进”的电视综艺节目也雨后春笋般的走进了受众的生活。其中,很多优秀节目在创造收视奇迹的同时,也让电视媒体人看到了版权引进在国内发展的难度。笔者通过分析版权引进电视综艺节目在国内的发展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探析其在国内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关键词:版权引进,电视综艺节目,受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莹峰,丛芳君.借船出海: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的新思路[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10:163-164.

[2]陈培爱,罗奕.守正出奇:版权引进下综艺节目创新的关键[J].广告大观(综合版),2012,09:74-75》

再生技术,探索产业可持续路径 篇11

历经数载只为把再生做得更好

聚酯由于具有质轻、透明等特点,已经成为瓶装水、食品等包装材料最重要的原料。近年来,我国积累聚酯瓶社会存量达2500万吨,其中多数为一次性使用,如果不回收利用,既造成资源浪费,也严重污染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再生聚酯纤维行业的存在可以说是解决了聚酯回收问题的燃眉之急。

这样一个具有无限发展潜能的行业,从出现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位于齐鲁大地的龙福环能,2006年注册成立,至今已在这个行业内摸爬滚打了多年。但无论是对于龙福环能,还是整个再生聚酯纤维行业来说,废旧瓶片不规整、含杂多、粘度差异大,导致在纤维生产过程中机头压力波动大、过滤性能差、纺丝断头多、可纺性差等情况,却一直迟迟得不到解决,羁绊着行业和企业的发展。

龙福环能的领导层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怎样才能克服掉这些问题,帮助企业和行业更好地前进”成为萦绕在他们心里的一个巨大疑问。龙福环能副总经理邸刚利告诉记者,带着这样的问题,抱着克服困难的决心,2009年,龙福环能开始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扬州志成化工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合作,着手进行“废聚酯瓶片液相增粘/均化直纺产业用涤纶长丝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技术,共同来对付这些棘手问题。

规范管理液相增粘成为新突破

对于龙福环能来说,那段进行技术研发的日子,是规范管理的日子,也是最注重团队合作的日子。“技术的成功,其实来的并不容易。团队的合作对于我们研发团队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那时候,我们龙福的技术人员会根据各种问题提出理念上的想法,然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的专家根据这些想法进行具体的设计,帮助我们进行改进。而且,规范管理的作用也相当大,正是在这些基础之上,我们取得了根本性的突破,攻克下了液相增粘技术。”邸刚利介绍道。

据悉,“废聚酯瓶片液相增粘/均化直纺产业用涤纶长丝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项目针对废聚酯瓶片的特点,通过对瓶片筛选、粉碎、清洗、混配、干燥、螺杆熔融、过滤、液相增粘/均化、纺丝等全流程进行研发与设计,最终形成液相增粘直纺涤纶工业丝、液相均化直纺FDY涤纶长丝和直纺POY涤纶长丝的工艺与装备成套技术。而且重点研制了瓦片挡料板预结晶装置、防架桥干燥装置、大压缩比和大长径比螺杆挤压机、双级过滤装置、卧式自清洁单轴液相增粘反应器、鼠笼搅拌式均化反应器、小型节能纺丝箱体、专用组件、多级拉伸热定型装置等,可以说是满足了不同品种、多种规格产品的生产需要。

“我们在国际上首创并形成5000吨/年规模直纺再生涤纶工业丝生产线,在国内首创并形成3万吨/年规模直纺再生FDY长丝生产线,累计推广并形成17万吨/年规模直纺再生POY长丝生产线。而且生产出的工业丝各项指标都分别达到采用原生切片纺制相关产品的行业标准,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邸刚利表示。

效益显著应用方面仍待提高

龙福环能利用废聚酯瓶片直纺产业用差别化再生涤纶长丝,攻克了废旧聚酯无法直接生产涤纶长丝的世界性难题,结束了废旧聚酯只能生产涤纶短纤的历史,填补了国内在这方面的空白。而且,项目的成功开发,实现了废聚酯瓶片的高值化利用,对减少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

在这种情况下,龙福环能建成了世界唯一一条从废旧聚酯回收、瓶片清洗加工、纺丝到纺织品织造一条龙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再生涤纶长丝产品广泛应用到工业和民用等多个领域,带动发展了一批以再生涤纶毛毯为主导、包括地毯、装饰布、传送带、服装面料在内的产业集群,每年可回收利用废旧聚酯10万吨,在创造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为社会提供了近3000个工作岗位。

“我们使用自产的再生FDY长丝及POY长丝为原料生产的纬编毛毯和高档经编毛毯,已远销中东、非洲、欧美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但是,这样一项技术,现在在应用领域却还存在着发展的困难与瓶颈。”邸刚利直言不讳地说道。

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索 篇12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十五”期间,河南省坚持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很大成就,但是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矛盾,制约着农业发展。结合实际,探索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 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的成就

河南省农业生产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气候温暖,地貌多样,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独特的自然条件配合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粮食生产提供了低成本的要素禀赋,粮食生产成为本区的优势产业,粮食加工对河南省经济发展贡献突出。“十五”以来,河南省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和确保粮食安全目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1.1 主要农产品产量占据全国重要位置

“十五”期间,河南省农业平稳发展,粮食产量逐年上升,主要农产品产量占全国的比例不断增加。2006年,河南省第一产业增加值2 049.42亿元,增长7.3%;粮食产量5 055.00万t,比上年增产10.3%;粮食种植面积930.31万hm2,比上年增加14.97万hm2,小麦、棉花和蔬菜种植面积都有不同比例的增加[1];主要农产品产量占据全国重要位置,粮食、油料、棉花、蔬菜和水果在全国的位次分别是1,1,3,4,7位。

1.2 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初见成效

“十五”期间,对粮食内部结构、种植业内部结构、农业区域结构和农业内部结构进行调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现已取得一些成效。2004年,优质专用小麦、优质专用玉米、优质水稻、优质专用大豆和脱毒红薯分别占各类作物总面积的39%,55.5%,60%,72%和47%。2006年,小麦、棉花和蔬菜种植面积分别增加4.4万,1.97万,13.59万hm2。全年肉类总产量737.00万t,增长7.0%;禽蛋产量400.82万t,增长6.8%;牛奶产量147.68万t,增长42.0%;水产品产量60.10万t,增长16.3%[2]。优质农产品和主要畜产品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已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经济区。

1.3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综合生产力显著提高

各地注重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不断改善。2005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为10.26万hm2,新增节水灌溉面积为10.27万hm2;年末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为7.93×107kW,比上年增长5.5%;农用拖拉机为309.53万台, 增长5.8%;农用运输车为202.26万辆,增长4.1%;农村用电量为172.15亿kW·h,增长9.2%;建设改造农村公路2万km;解决了重污染地区152.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2]。

1.4 农产品加工能力提高

2004年,全省粮食年加工能力达到2 700万t,占粮食年总产量的63%。肉类加工能力达到290万t,乳品加工能力达到130万t。方便面、面制速冻食品、火腿肠和味精等产品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增加到23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128家。2005年,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河南省以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达到400多家,畜肉制品产量比上年增长24.4%,速冻米面食品增长41.0%。2006年,畜肉制品产量比上年增长19.9%,速冻米面食品增长25.8%。

1.5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提高

2006年,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 261.03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2.1%,纯收入增幅远高于全国7.4%的平均水平;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0.9%,比上年下降4.5个百分点;全年农村竣工住宅面积9 871万m2,增长6.0%[1]。农民消费支出不断增长,交通通讯、居住和衣着消费支出增幅最大,分别达21.0%,12.7%和12.2%,生活显著改善。

2 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农业结构调整缓慢

在新一轮把农业引向深度发展的结构调整中,河南发展并不快,如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数量相对较少。农业结构调整尚未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与技术推广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农业综合效益;还不能立足于区域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生产结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没有显著改善,尤其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创新与财政投入不足成为新阶段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2.2 农业产业化经营整体水平低

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覆盖面还不到农户总数的1/3,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仅占45%。由于技术装备落后、农产品加工水平低、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和政策落实不到位等原因,造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少、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够。截止到2004年9月,在农业部等8部委联合公布的580多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河南仅占23家。

2.3 农业资源衰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河南省人均耕地为0.075hm2,比全国人均耕地少0.031hm2,且耕地以每年6.67hm2左右的速度减少,后备资源十分匮乏。“白色”与“黑色”污染导致土地有机质含量减少,地力下降。河南省人均水资源量仅占全国人均水平的1/5,北部地区缺水严重,农业用水效率低。水和大气污染严重,省辖水系中属于严重污染的V类水质河段占36.8%;个别城市酸雨率竟高达40%以上,严重危害农田,直接导致农业歉收和生态环境恶化。

2.4 制度不健全

落后的思想观念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的商品意识、创新意识和品质意识亟需加强。农业管理者的思想不能适应农业经营环境的改变,抓生产多,抓流通少,农业配套服务不健全。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资源价格长期受国家管理,严重偏低,资源价格扭曲导致资源使用中的浪费。环境资源产权虚置与流转机制不健全及资源与环境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严重破环了资源和环境。现行的农地制度不利于保护耕地与土地的集约使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作用明显。

2.5 经济整体落后

河南省经济总体水平偏低, 2005年生产总值为10 587.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11 346元,居全国第17位[3]。经济落后使农业发展缺乏良好的经济环境支持。工业与农业相关程度低,工业难以有效地支持农业。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产业结构远远偏离农业生产,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不发达且严重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经济使农业与非农业之间的经济资源对流运动和反馈效应较弱,是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原因。

2.6 城镇化水平低

2005年末,城镇化水平仅为30%,直接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人口基数大和农村人口多,对资源、环境、就业、教育、医疗与农村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压力,隐性失业严重。2004年,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7.2年,农村贫困人口共769.9万,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30%,占河南省乡村人口的10%。整体人文环境条件差,农村人口多,受教育程度低,人口素质偏低,极大地制约着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形成了“经济贫困—低素质人口大量增加—经济更加贫困”的恶性循环。

3 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3.1 从农业内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进步是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出路。根据河南省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农业科技的重点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及保障农业持续发展新的技术体系;大力发展生物工程技术和农业高新技术,力争在农业生物技术、遥感、信息和工厂化农业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应用转基因、植物快繁、脱毒和胚胎技术,培育和推广新品种;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工程技术和积极研发设施农业技术;大力发展农产品储存、保鲜及深加工技术,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为此,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鼓励科研单位创新与合作,鼓励科技人员面向广大农村,开展技术服务、培训和咨询等,强化应用技术的开发与推广,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快“种子工程”建设,尽快实现全省水稻、小麦、玉米和棉花统一供种,并搞好种畜禽和水产种苗体系建设;组织实施“精准农业”项目,把信息技术与土、肥、水使用技术结合起来,建立以土壤监测和平衡施肥为主的农业信息系统,搞好测土、配方、生产、供应与施肥“一条龙”服务,提高土、肥、水等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进一步抓好“十项农业重大实用技术”的推广,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2)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任务。河南省长期以来以相对紧缺的资源承担着数量庞大的人口生存所需的粮食,以较低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粗放式经营为主进行生产,造成农业生态系统严重受损。实现农业增长方式向集约经营转变,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实施生态农业可以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融为一体。要结合省情,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地区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具体有豫东和豫北平原区“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豫南丘陵区“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豫西北“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豫西山区“节水”生态农业模式和城郊区“综合型”生态模式。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加强科学技术投入与推广,包括立体种养技术、有机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生物防治病虫草害技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配合的生态治理技术、种植业清洁生产技术等现代生态农业技术,走技术生态型农业之路。

3)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比较优势,调整农业内部的比例关系,尽快实现优势产业的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更快发展。首先,调整农业内部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在保证种植业的稳定增长前提下,加快发展畜牧业、林业和渔业,更加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在保证粮食生产基础上,根据市场要求多种植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发展牛羊等饲养业,着重发展具有出口优势的果业和生态林业,以增加农民收入。其次,优化产品品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农业,重点是名优特产品和精细特色农产品,同时发展绿色食品,尤其是自然、无公害的粮食、蔬菜、禽肉与水果等农产品。最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新品种的发展及其深加工,提高加工品的质量,扶持名优新特产品的发展,走名牌产业化之路。同时,依托不同地区在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明显优势的农产品,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和农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4)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环节。突破农业发展面临的市场约束,要深化经营层次,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运输业与服务业的产业链,实行种养加工的规模化经营,解决好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首先,建立科学的利益分割机制,促进农业产业化各环节结成利益共同体,通过订立合同,合理确定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建立统一的管理组织,负责调整各利益主体间的分配关系;其次,加强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的合作,组建贸工农一体化的企业集团,各地政府要积极引导企业和农户以资金、技术、土地和劳动力等入股,建立股份合作制企业,实现再生产各环节一体化经营,加大法律、政策和财政的支持力度,发展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促进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组织和基地之间的相互合作,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化体系,并依法规范农业生产经营者行为,限制农业经营者向农户转嫁风险;再次,建立科技进步机制,培育科技先导型企业,开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优势农副产品,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提高农业产业化主体的能力。

3.2 从农业外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1)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是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前提。要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加强对农业的投入和保护;由经济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变,改变目前向城市和工业倾斜的经济政策,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坚持多予、少取和放活的方针,改善工农业关系;积极贯彻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精神,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国家用于农业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增加对河南省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增加对农业资金投入,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公共服务、农产品贸易、农业结构调整、生态保护、农村教育与科技和农村扶贫开发等方面的资金支持,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完善保护农业的政策体系,用好“绿箱”政策,加大对农业的直接补贴力度,如对小麦、水稻、玉米和大豆4种粮食作物田间作业机具购置进行补贴等,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加强与农业相关的法律支持,如农产品流通领域、农业资金投入、农业环境资源保护、农业科教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农业保险体系等方面的立法,保证农业投入的落实到位与各项支农政策的有效实施;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粮食现货和期货市场,搞好产销区合作,优化储备布局,加强粮食市场管理和宏观调控等,形成工农业产品的合理比价,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和提高农业效益。

2) 加强对农业资源的管理、利用与保护是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第一,强化对农业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环保和节约资源意识,控制环境成本,约束各类经济活动主体对环境与资源的破坏。第二,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可持续地利用耕地、水、森林和草地等资源,切实保护耕地资源,严格控制非农业占地,占用耕地要征收土地占有税和土地复垦、补偿费,对现有耕地的后备资源进行开发,鼓励农民对土地进行集约化经营,增加土地投入,实行科学的耕作制度,提高土壤肥力。第三,加强治理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控制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避免盲目施肥,鼓励农民多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肥,减少对化肥的使用量。采用无公害的农药品种和施用技术,大力提倡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注意回收地膜,研制可快速降解的新型农用地膜,减少白色污染;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管理,大力治理工业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3)积极推进城镇化是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保障。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解决人地矛盾、增加农业收益的必然选择。河南省的城镇化建设重点要放在点多面广的小城镇上,要选择一批基础较好、布局相对合理及发展较快的实力型或潜力较大的小城镇进行重点开发;要加快中原城市集群建设,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加速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要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提高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和市场化程度,从机构组织、教育培训、劳务信息和权益保障等方面规范劳务输出行为,加强劳务输出的管理。

4)深化农村经济社会改革,为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创造良好的农村发展环境。第一,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投入机制,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鼓励和引导农村非公有制经济的壮大、发展,鼓励和引导农民创办个体、私营和股份合作制等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经济实体,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建立国有、集体、个人和农户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尤其是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加对农户的信贷支持。第二,发展农村经济,完善农产品流通、农业生产资料、农业技术和劳动力等市场体系,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期货市场、商品基地、交通道路、运输能力、贸易机构和组织等“硬件”建设,以及完善市场信息传递、制定市场规则和规范市场行为等“软件”建设,保证农村市场健康运行。第三,加强农村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强化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村居民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网。落实农村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发展农村教育,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提高农村办学的条件;加强对农村和农民的职业教育、专业技术教育及法制教育,努力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

参考文献

[1]河南省统计局.2006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07-01-22].http://www.ha.stats.gov.cn/.

[2]河南省统计局.2005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06-02-23].http://www.ha.stats.gov.cn/.

上一篇:图书馆价值下一篇:新课标下数学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