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本科高校(精选8篇)
云南本科高校 篇1
1 需求导向的内含
需求导向最初是在企业生产领域提出, 在产品、技术、需求和顾客四个要素中, 当需求为既定时, 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使用的技术以及甄选的顾客都为迎合特定需求而加入企业的业务范围。而需求导向引入到人才培养中正是基于人才作为一种高校对外输出的产品与企业产品输出有共通之处。基于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是让教育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变化, 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的有机结合。
1.1 社会需求
在社会需求层面, 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既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 也是地方本科院校改革的必然选择。从国家经济发展而言,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对国贸专业的人才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 更在质量上大大提升。培养一批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的人才是保障我国对外贸易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从高校的改革来看, 随着教育部对本科院校进行多元化改革要求的提出, 夹在研究型大学和职业院校中间的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寻找自己的转型之路。国贸作为实操性较强、岗位适应性要求较高的一门学科自然要成为需求导向教学探索的先行试点学科。
1.2 个人需求
在个人需求层面, 大学生的就业需求首当其冲。随着全球经济复苏的放缓, 我国对外贸易的进程也相应的减慢, 因此, 在对外贸易人才需求规模逐年缩小且要求逐年提高。就业难不仅成为了一个社会普遍性问题, 更成为大学生毕业面临的当务之急。而与大学生“就业难”同时出现的企业“用人荒”则暴露出了个人需求的另一方面———能力需求。大学生在校所学与岗位需求的不对口, 自身能力与职业要求的不匹配使得大学生对职业生涯的规划, 自身能力的培养都存在诸多疑惑。
2 云南省国贸人才需求现状
云南省作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桥头堡,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省份以及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高地, 其对外贸易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批新的贸易公司崛起、部分原有企业的转型以及海外公司的进入使得近年来云南省的贸易人才出现了缺口。此外, 在银行、保险、财务、管理等许多服务领域, 大量熟练掌握国际贸易惯例, 能利用网络营销进行全球沟通的人才也较为稀缺。
然而, 在巨大的人才缺口下, 却并未迎来国贸专业的就业热潮, 究其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点:第一, 省内多个高校都开设国贸相关专业, 出现了人才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第二, 东盟多国本身经济较为落后,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加之金融危机使得对外贸易发展相对缓慢;第三, 国贸专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有了全面的提升, 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过硬的实操能力、丰富的从业经验都成为了企业用人的必备条件。同时, 国贸行业的特殊性也要求从业者能取得相关的就业资格证书以及具备丰富的外语、法律知识。
因此, 云南省现阶段国贸行业是急需对口人才的填补, 但高素质、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成为了目前云南外贸人才欠缺的根本问题。
3 云南省本科院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现存问题
3.1 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能力的培养要以就业需求为指导, 而就业需求又是社会需求的直观反映。因此, 高校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 对大学生所处社会环境和就业环境的深入了解是必不可少的。云南省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别于长三角、珠三角以及苏杭贸易集中地。就其产品结构而言, 云南省优势出口产品集中在机电、农产品、有色金属和磷化工等。但目前, 云南省高校在培养国贸专业人才时并未有针对性的加强学生对这些产品的了解, 使得不少学生盲目追求高精尖产品, 而脱离了本地经济发展的要求。此外, 就云南省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而言, 南亚、东南亚是云南省主要的产品输出国, 因此, 学生对于这些地区国家地理、政治、经济、民俗、语言等的了解将大大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应对今后工作的贸易伙伴。然而, 现阶段云南省不少高校依然停留在对欧美、日本这些传统贸易强国的研究之上, 使得学生忽视了对于东南亚、南亚这些中小国家的关注。
3.2 课程设置不合理
国际贸易的从业者要求具备较强的实操性和适应性, 受到其行业特点的影响, 近年来, 本科院校国贸专业申请攻读研究生以及更高学历的人数在减少, 而选择在毕业后直接进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成为了主流。但反观云南省国贸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不难发现, 重理论轻实践成为了普遍性的问题。经济学相关的课程占据了大一、大二课程的半壁江山, 而类似于单证实训、跟单、报关等实用性强的课程却只在极少数的高校中尝试开设。这一现象一方面使在读的学生对国贸专业学习感到索然无味, 另一方面也让毕业生对工作的实操性要求措手不及。
3.3 课程内容缺乏特色
国贸专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较高, 除了行业本身的相关条例, 外语、法律、文化等都是国贸专业人才必须拓展的领域。然而, 掌握如此庞杂的外延知识对于学生而言费时费力, 因此, 根据当地外贸情况来选定辅助的知识, 并融入到整个教学内容中, 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教学内容就是一条值得尝试的路径。云南省毗邻南亚、东南亚多国, 泰语、偭语、老挝语等小语种都是外贸专业学生毕业以后从事相关工作所必须掌握的语言, 但是很多高校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开设小语种课程仅限于表面的日常用语, 却并未将外贸的相关用语有效结合。再者, 近年来跨境电商在外贸行业也算是吹进了一股清风。云南省除了瑞丽、磨憨等口岸城市可与延边国家直接进行贸易往来, 滇中经济腹地很大程度可以依靠电子商务来拓展外贸业务, 因此, 在教学中融入跨境电商的知识也是顺应企业用人趋势的, 然而, 云南省更多的高校对于跨境电商这一块在教学板块依然持观望的态度, 不敢大胆尝试, 使得人才培养和企业用人脱节。
3.4 教学方法创新不足
国际贸易瞬息万变, 国贸课程不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要紧跟整个国际贸易变化的步调。云南省国贸专业很大一部分高校的教学创新确实较为滞后:一方面是受到传统教学的桎梏比较严重, 不少老师依然适应原有的按章节进行讲授;另一方面是对新的教学软件有抵触性, 不愿意尝试学习和应用。目前, 国贸仿真的软件的开发已经得到很多教辅类企业的重视, 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相关的应用平台和软件, 但是在引入高校的过程中却发现, 云南省高校在这个版块的经费投入不足, 授课教师的热情也不高。即便为数不多的高校引入了这些软件, 但是教师并没有真正的加以应用并改革相应的教学方法, 因此, 很大程度上平台和软件的作用并没有完全在教学中得以体现。
4 云南省本科院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路径
4.1 结合社会与个人需求,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在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时, 一定要有的放矢。首先要求任课教师充分了解国贸的人才需求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要求, 制定有导向性的人才培养方案。以云南省为例, 内容上就要充分考虑云南省的贸易特点、贸易往来主要国家、现行贸易方式、进出口主要产品等;形式上要明确实操性人才需求的增长, 有意加强这方面的人才培养, 并能结合学生的自身能力、兴趣点来进行目标设定。
4.2 完善教学体系, 创建多层次教学平台
在国贸教学体系的设置上实现以赛促学, 以证导学,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尝试低年级学生在完成国贸理论的学习之后, 通过参加诸如“全国外贸业务员资格考试”、“报关员全国资格统一考试”、“单证员资格考试”等相关的考试, 一方面夯实理论基础, 另一方面也促进学生在校期间取得行业的相关证件;到了中高年级, 学校可尝试开设实训类课程, 并鼓励学生参与诸如“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等比赛来提升实战能力;大四期间, 要求学生加入企业实习, 了解市场行情, 再对就业所需知识和能力进行补充和完善。构建这样完整的学习体系由考试来指导理论学习, 使学生重点更为明确;由比赛督促练习, 使学生学习热情更为饱满,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 个人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匹配。
4.3 坚持教学内容国际化和本土化相结合
教学内容的选取上, 宏观上要顺应整个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 例如, 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的融合、国际贸易与物流产业链的融合等都是值得高校教师研究并放到教学改革中的内容;微观上要充分结合云南省本省的贸易现状。口岸城市的高校加强边境贸易的教授, 非口岸城市的高校注重东南亚、南亚贸易国家语言、经济、风俗的学习, 形成有特色的教学板块。在教学中也可以尝试在国际贸易专业中设置不同的研习方向, 既可以按照贸易地区划分, 也可以按照贸易环节划分, 使学生能更明晰学习的路径和职业规划的方向。
4.4 创新教学方法, 强化师资建设
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上, 按职业能力目标的层次和类型, 遵循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 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 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计典型项目和学习任务, 利用虚拟仿真教学的优势, 实现更高水平的“教、学、做”一体化。真正在教学中实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充分考虑的学生的反应和需求, 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速度的进一步提升, 对外贸易的自由度也在逐渐扩大, 市场对高质量外贸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在急剧增加。因此, 高等院校就培养通晓具体的进出口业务操作技能, 又具有良好全面英语交流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的人才成为了对国贸专业教学方法加以改革和创新的方向。以云南省高校为例, 在充分分析其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基础上, 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体系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创新等四个方面剖析当地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现存的问题, 并对应的提出解决措施和改革路径。
关键词:需求导向,人才培养,改革路径
参考文献
[1]刘焕阳.需求导向: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价值抉择[J].山东高等教育, 2005, (5) .
[2]谷彦芳等.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本科税收专业为例[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党报, 2016, (1) .
[3]陈晓燕.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J].中国商贸, 2015, (17) .
云南本科高校 篇2
【关键词】体育学院 男生 创业意向
1 前言
创业意向是实施创业行为的一个先决因素,因此对创业意向的研究能够进一步理解创业行为,促使创业意向向创业行为的转化。许多研究都认为创业是和各种创新活动相联系的,创业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学校对大学生的创业培训热情不高、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开设创业培训课程,现有的创业培训内容欠严谨、完整。另外,对于大学生创业活动的资金支持上审批太麻烦,尽管当前政府已出台一些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但是很多大学生认为还远不够。可见,国内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创业意愿、创业氛围和创业环境等概念的界定和描述上,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大学生创业环境的简单描述和一些对策提出之上,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创业基本情况
2.1.1 体育学院本科男生创业意向
由表1可以得出,“完全无创业意向”的仅14.6%,大部分学生都有创业意向,而考“虑过创业,但未付诸行动”占到有创业意向学生的80.7%。从创业意向的角度来说,说明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在校本科男生中已有很大比例的学生基本接受了创业理念,同时也认为自己适合创业,愿意尝试创业活动。
2.1.2未想过创业原因
由表2可知,一半人无创业想法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去做”,依次是“不愿去冒险”因为害怕失败、经济没有保障;“创业辛苦”因为创业要没日没夜工作、太需要操心、没有节假日;“有了很好的就业渠道”。学校在创业方面教育不够,要加强对学生的这方面引导。
2.1.3“有创业经历学生”的相关情况
由表3可知,“有创业经历学生”选择创业是因为创业“挣钱多”的比例最大,其次是“就业难”,说明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本科男生2008-2011级学生选择创业追求的更多是输出的经济价值和承担就业风险能力不够强。
2.2 对创业的认识
2.2.1 学生在校“了解’及“参与”的创业活动情况
由表4可以看出,体育学院2008-2011级在校本科男生参加的校园创业活动都主要集中在创业的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的勤工助学、兼职、家教等等事项上,而参加创业模拟训练、创业网络政策咨询、创业内容讲座、创业设计大赛、小规模创业的人数很少,对创业各方面内容都没有进一步深入了解和学习。
2.2.2学生创业想法的来源
由表5可知,学生创业想法主要是来源于“同学、朋友影响”,依次是“创业成功人士影响”、“家庭影响”、“学校创业培训和指导的影响”由此得出,在学生创业意向引导方面同学、朋友、家庭和成功人士占到主要的地位。而学校的教育和引导方面还有待加强。由学生对自身创业知识评估中,体育学院2008-2011级本科男生自身认为“有创业知识”的学生为l49人(90.9%),而认为是通过自“身社会实践、勤工助学、小生意尝试”等等得来的有43人(28.6%);认为是“受家人、朋友、家人”等创业影响的有58人(38.9%);由此说明,自身的实践活动和他人的影响对学生积累创业知识有的比重大,同时也应该加强学校权威机构如学校课堂、专业培训或指导机构等和让学生学会通过各种渠道自学创业知识的思想教育。
2.2.3学生对创业的认识
2.2.3.1对自身创业资金量和创业要素的评估
在我们分析的164人中,有102人(62.2%)“无个人积蓄”,有123人(75%)无“其他创业资金”来源,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几乎都无创业个人储蓄金,多数同学也无其他创业资金来源。而能从“亲戚与朋友借款”、“银行贷款”集到“3001到6000”资金的相对来说占多。对自身的创业素质和创业相关条件的评估调查中我们发现,在“自身能力和素质”中对“广博的知识”如对创业及创业法规等相关知识的了解,“竞争精神及能力”如合作与竞争精神和机智进取等能力,“对创业的预见、评估等能力”,“踏实、勤奋、实干等个人修为”,“自信、顽强的个人品质”等的评价最高,在“创业相关条件”中对“技术能力”如对创业相关技能的掌握情况,“组织、管理能力”如创业团队的组织、协调等,“市场营销能力”的评价最高。说明学生的自身能力和素质素养还有待提高,学生的创业条件还不够成熟,还要进一步加强。
2.2.3.2需创业条件的认识
由表6可以看出,体育学院2008-2011级本科男生认为“良好的创业想法”是创业必须条件的人数最多,再者是足够的创业资金,而认为“良好的自身素质”、“良好的社交关系”、“良好的创业领域”、“良好的创业环境”、“良好的自身素质”、“家人朋友各方面的支持”是创业必须条件的也占相当部分比重。由此可见,学生认为“良好的创业想法”对于创业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创业的资金”,再次是“良好的创业环境”,再是“良好的自身素质’,最后是”良好的社交关系和良好的创业领域”。而也有同学提出是家人朋友更方面的支持。
2.3学生对创业相关领域的需求
2.3.1创业领域需求
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应该加强学生的创业基础理论的教学、组织有关创业实践活动和提供创业咨询服务,其中相对注重加强的是市场营销、组织管理、创业实践案例分析、人际交流与沟通技巧的理论知识的教学,创业性社团、兼职、勤工俭学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创业咨询服务。
2.3.2理论课程的需求
多数学生都希望在校能有实质性的创业活动。由学生未参加创业活动的原因分布调查我们发现,学生觉得很多人“没有参加创业活动”是因为“没人组织”的人数为109人(66.5%);由此可见,在校学生未参加创业活动的最主要原因是“没人组织”,而也有部分原因是学生本来就没打算真正去创业、校园里面“没人宣传”创业活动、学生“没时间去”。
2.4 学生的创业趋势
2.4.1学生会选择的创业领域
由表7可知,“不知道,未想过”自己创业可能会选择领域的学生只有3人,只占总数的1.8%,如果创业,多数的学生都会选择“自己感兴趣领域”或“现在比较热门、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低的行业作”为自己的创业方向。而学生可能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相对比会选择“自己不感兴趣,但是热门、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低的行业”的多一点。这说明多数学生对创业风险的抵御能力不足,同时折射出多数体育学院学生创业不一定会选择与自己专业对口的行业,这也证明了在严格的创业政策和相对较好的就业形势背景下,体育类学生由于专业性较强,想从事与专业有关的行业创业是比较难的。
2.4.2会选择的创业的形式、方向、时间
体育学院学生大都希望选择体育类来创业,而选择体育类创业的大多数学生都希望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去做体育专业技术指导。希望去做体育服装、体育器材、体育保健药品、运动心理咨询的学生只占少部分。
从综合创业趋势上看,体育类学生看重创业团队的素质和价值。可是体育类学生由于专业性较强,想从事与专业有关的行业创业是比较难的,所以多数体育类学生创业不一定会选择与自己专业对口的行业。而且体育类学生对创业前景没有科学的评估,或者说虽然有创业的想法但对创业后的发展前景却比较模糊。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8-2011级本科男生大部分都有创业意向,选择创业追求的更多是输出的经济价值和承担就业风险能力不够强。“有创业经历学生”认为对自身创业影响最大的是身边朋友、同学。而且大多认为“创业能力”和“丰富的创业经验”对于创业是非常重要的。
3.1.2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8-2011级本科男生多数都“了解”及“参加”过的校园创业活动都集中在“勤工助学上”,学生对校园创业活动的了解比较单一,而在学生创业意向引导方面“同学、朋友、家庭和成功人士”占到主要的地位。同时也可知学生几乎都无“创业个人储蓄金”,多数同学也无“其他创业资金来源”。大多数学生希望在“大三、大四”时间积累创业相关知识。
3.1.3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8-2011级本科男生几乎所有学生都愿意参加学校开设的“创业理论课程”,如“人际交流与沟通技巧”、“创业实践案例”、“市场营销”等,而且多数学生都希望在校能有“实质性的创业活动”,如“学校创业性社团”、“创业大赛”、“兼职”等。
3.1.4在学生的创业趋势方面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8-2011级本科男生多数的学生都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或“现在比较热门、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低的行业”作为自己的创业方向。体育类学生看重创业团队的素质和价值。可是体育类学生由于专业性较强,想从事与专业有关的行业创业是比较难的,所以多数体育类学生创业不一定会选择与自己专业对口的行业。
3.2建议
3.2.1 学校在创业方面教育不够,要加强对学生的这方面引导如创业实体观摩或体验。
3.2.2 需要加强宣传校园创业活动、学生的自身能力和素质素养,同时加大创业思想教育、政府大学生创业金的投入。
3.2.3加强学生的创业基础理论的教学、组织有关创业实践活动和提供创业咨询服务。提供创业岗位及组织有关创业性质的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创业方向的发展。
3.2.4加强学生创业的价值取向思想教育和加强学生创业风险意识教育,因并不是所有人均可创业。(通讯作者:母顺碧)
【参考文献】
[1] 韩力争.创业自我效能感的理论界定[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6:83一86.
[2] 钱永红.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4):144一152.
[3] 江三良.创业氛围:不同地区企业创生行为差异新解[J].安徽大学学报,2009,33(2):123一127.
云南本科高校 篇3
关键词:边疆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现状,困境
社会服务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至今也未能有一个公认的界定。但从人们把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看作现代大学的三项基本职能开始, “社会服务”已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发展和研究的关注点之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也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特定的要求。我国三大区域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状况呈梯度差异, 先进地区高校社会服务的先进经验不适应落后地区。对边疆地方本科院校社会服务有效途径的探索才刚刚起步, 因此以云南为例, 探讨欠发达边疆地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的经验和困境就具有现实意义。
一、云南边疆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概况
就云南而言, 边疆地区主要是指沿着中缅边界云南段、中老边界和中越边界云南段共计4060公里边界线分布的25个沿边县市。这25个边疆县市分布在8个州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临沧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8个州市国土面积19.96万平方公里, 占云南省国土面积的50.66%。至2016年10月止, 怒江州、德宏州、西双版纳州未设本科院校, 其余5个州市各设1所:保山市保山学院、临沧市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普洱市普洱学院, 红河州红河学院, 文山州文山学院, 共计5所本科院校, 占云南省本科院校总数的16.13%。
2015年10月,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其中“二、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第一条提出: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 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 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 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 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由此, 地方本科院校三大职能融成一体, 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可转化型研究, 而这些都必须要服务地方, 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云南边疆地方5所本科院校均是21世纪才升格的本科院校 (红河学院2003年、保山学院2009年、文山学院2009年、普洱学院2012年、滇西科技师范学院2015年) , 至今都未设立硕士学位点。根据2016年1月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6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的“2016年中国大学排行榜700强名单”, 云南边疆地方本科院校排名均在600位以后 (红河学院620、文山学院667、保山学院691、普洱学院691、滇西科技师范学院706) , 被认定为1星级的区域知名大学。这5所实力并不强劲的本科院校需要同时面对内涵发展和转型发展, 既要努力提高办学质量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 又要考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 真正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
二、云南边疆地方本科院校社会服务现状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第七章高等教育”部分“第二十一条”, 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应从六个方面增强: (1) 推进产学研用结合,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规范校办产业发展。 (2) 为社会成员提供继续教育服务。 (3) 开展科学普及工作, 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 (4) 积极推进文化传播,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发展先进文化。 (5) 积极参与决策咨询, 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 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 (6) 鼓励师生开展志愿服务。本文在对地方本科院校社会服务职能发展历程考察的基础上, 综合《纲要》中国家在新时期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要求, 以云南省边疆地方本科院校为例, 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可转化型研究的开展、参与学习型社会的创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社区服务五个方面梳理边疆地方本科院校社会服务现状。
(一)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既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高校实现社会服务职能的基础要素。云南边疆地方本科院校以地方发展需求出发, 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 现已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专业, 如, 根据各地产业特色, 现已设置了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三七开发与利用、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旅游管理、植物保护、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中草药制药技术、生物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矿产品加工、冶金技术、工艺美术品设计、首饰设计与工艺等一批与地方特色发展相联系的专业。又如: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实施意见 (云政发[2013]158号) 》, 云南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范围包括省会城市昆明市和沿边8个州市, 为此, 边疆地方本科院校现已设置了应用越南语、应用缅甸语、财务管理、物流管理、酒店管理、计算机应用与维护、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等一批专业为沿边金融改革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各高校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一方面调整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加大实践类课程所占比例, 强化学生操作能力的校内实训, 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当地企业的支持, 与其合作办学, 共建校外实训实践基地, 如, 普洱学院·那柯里·绝版木刻教学学生创业创新实践基地、普洱学院农林学院茶艺茶道实习实训基地、保山学院珠宝学院特色创业园、保山学院信息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动感地带MM创业就业基地、保山学院保山市四叶草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云台茶学院、普洱学院英才培养学院、保山学院的“腾冲悦椿温泉村”订单班、普洱学院的“全聚德”订单班、红河学院植物保护专业“云南天穗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冠名班等。
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工作也成为云南边疆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容之一。各校通过成教院或职业技能培训机构, 积极申报云南省职业技能鉴定所或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考点, 组织教师申报培训师和职业资格考评员 (如保山学院现有24个职业工种的培训资质) , 帮助学生在毕业时同时获得毕业证 (学位证) 和至少一种职业资格证 (双证) , 同时又面向社会人员进行培训和资格认定, 培养具有从业资格的应用型人才。
(二) 可转化型研究的开展
大学的组织特性决定了大学不可能像企业一样直接投身于“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但边疆地方本科院校作为边疆地区人才、科技和文化资源最为集中的机构, 在应用型大学的建设中, 应与政府、企业合作开展可转化型研究。政府咨询是政校合作最直接的方式, 边疆地方本科院校正在起步, 如, 保山市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在保山学院成立;文山学院承担政府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普洱学院与普洱市委市政府共建普洱绿色发展研究院, 为普洱绿色发展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红河学院在蒙自石榴庄园及过桥米线小镇的建设中为政府出谋划策, 并协助红河州公安系统完善信息化等。同时, 各校也积极与产业企业对接, 将学校智力资源与社会发展需求相衔接, 如, 保山学院成立保山市饮食健康保健协会健康教育分会、云南省高校宝玉石特色产业研究与发展工程研究中心、与龙陵县石斛研究所签订科教合作协议;文山学院三七研究院向文山三七种植地区提供雪灾减灾措施建议;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技术团队与临沧甘蔗综合试验站合作开展了“保水剂与全膜覆盖在甘蔗栽培中的抗旱效果”试验等。
(三) 参与学习型社会的创建
随着2007年成人学历教育的转型和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 云南边疆5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开始创办函授教育时就已处于劣势, 招生数量在逐年减少, 但各校仍坚持办学。同时, 边疆地方本科院校还承担着地方各县市的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积极申报和实施各类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国培计划) 。此外, 还开办了各类短期培训为地方学习型社会的创建提供智力支持, 如, 保山学院承担了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新录用事业单位人员初任培训、保山市足球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等。
云南边疆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各地高校就组织大学生进行“三下乡”活动, 为地方少数民族带去了现代文明知识, 如, 各校大学生禁毒防艾志愿者到村到户宣讲毒品的危害、红河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团用哈尼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语言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也利用节假日参加宣讲团到乡镇村进行各类知识的宣传, 如, 党和政府的发展思路和惠民政策;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还组织汇编了《临沧农业农村实用技术读本》, 并进行了免费发放。
有部分高校图书馆开始对校外人员开放, 如, 红河学院图书馆为社会提供文献信息服务, 为蒙自县新安中学、红寨中学、多法勒中学、十里铺中学的教师提供借阅服务。保山学院、普洱学院也面向社会人员开放图书馆资源。
(四)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云南边疆8个州市中有5个是少数民族自治地区, 据中国统计信息网《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这8个州市共有人口1670.9万人, 其中少数民族人口788.5万人, 占总人口的47.19%, 因此本土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研究必然成为各高校社会服务的特色, 如, 文山学院“文山民族研究所”将被列为云南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山壮剧的传承作为研究重点, 参与编写了《云南壮剧史》, 并介入壮剧的传承工作;红河学院设置了图书馆信息技术部致力于对哈尼文化和哈尼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和数字化处理;普洱学院成立云南省拉祜族研究中心、佤族研究中心, 并与景谷县民宗局共建民族文化研究基地, 致力于景谷民族文化的搜集、整理研究和保护工作;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成立国际佤文化研究院等。各校还参与了反映地方发展的文献收集和编制, 如保山市委与保山学院合作点校的康熙《永昌府志》和乾隆《永昌府志》, 图书馆收藏了大量与永昌历史文化相关的文献资源;红河学院建立了地方文献资源数据库。
作为沿边地区本科院校, 在“一带一路”战略下, 各校开展各种活动致力于国门大学的建设和中华文化的传播, 如, 红河学院每年都会派出一批学生到泰国北部华人地区当华文志愿教师;保山学院“中缅文化交流周”活动;红河学院组织的中越红河流域大学校长论坛、中越红河流域社会发展论坛和中国红河学院—越南老街省教育系统文体交流活动, 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在斯里兰卡科伦坡大学成功申办孔子学院, 在越南太原大学建立了境外合作办学项目等。同时边疆地方本科院校还招收各类长短期东南亚国家留学生。
(五) 社区服务
贫困、毒品、艾滋病是云南边疆地区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 云南省有73个, 其中边疆地区25个县市中就有22个处于贫困区, 国家级贫困县有16个。至2009年, 云南沿边8州市仍有吸毒人员2.94万人, 约占全省吸毒人员总数的近60%。其中边境沿线25县市共有2.13万人, 占沿边8州市在吸人员的72.45%。云南省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5个高度流行区中, 就有4个 (德宏、红河、临沧、文山) 属边疆地区。对于云南边疆高校来说, 扶贫、禁毒、防艾宣传是其发挥社会服务职能的必然。
为响应云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的号召, 全省高校均开展了“挂包帮”“转走访”脱贫攻坚工作。边疆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本地人才和文化资源集中的机构, 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贫困村落的精准扶贫工作, 如, 保山学院组织专家对垭口村贫困村民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初级农艺工免费培训, 并从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烤烟香料烟种植、农特产品电商平台建设和发展养殖业等方面精准扶贫;针对以香蕉种植为支柱产业的扶贫点, 红河学院组织专家开展对香蕉病虫害防治的研究, 同时推广种植板蓝根、养殖番鸭, 并通过搭建电商平台等方式打通销售渠道;“农村淘宝”文山学院服务站的建立等。扶贫资源不限于校内, 各高校积极与企业联系, 为扶贫点争取专项资助, 如, 普洱学院为康平镇勐康小学争取到价值十五万余元的图书及图书器材装备等。
云南边疆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本地区或周边地区, 各校在校内广泛开展禁毒防艾志愿者培训、禁毒防艾讲座和宣传活动, 通过学生禁毒防艾意识的形成而辐射其亲朋。同时, 禁毒防艾宣传已成为云南边疆地方本科院校“三下乡”和志愿者活动的主要内容, 如, 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禁毒宣传“六进” (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进农村、进单位、进场所) 活动;保山市杨善洲志愿者协会禁毒志愿者分队在保山学院成立, 集合周边学校的青年志愿者到社区开展禁毒宣传活动等。此外, 各校还广泛开展社区志愿服务, 如多校被评为“无偿献血先进单位”, 青年志愿者定期到敬老院开展活动;红河学院与期路白乡人民政府签订《共建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爱心基地协议》, 根据所需开展科技培训、科普讲座、心理讲座、学术交流、物资捐赠等社会服务工作等。
综上, 云南边疆地方本科院校并未单纯借鉴发达地区高校社会服务模式, 而是从地方发展的需求和特点出发, 紧跟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要求, 积极探索为地方社会服务的方式和途径, 全方位地开展有益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活动, 逐步形成与地方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群和服务项目, 努力发挥着地方智库的作用。
三、云南边疆地方本科院校社会服务的困境
云南边疆地方本科院校在开展社会服务方面面临的问题, 与发达地区相比, 既有共性又有所不同。共性在于:由于对“社会服务”内涵有不同理解, 以及对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者关系认识的不同, 对高校社会服务的内容、形式、边界仍有争论, 也鲜有学校形成比较成熟而有效的高校社会服务管理机制, 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实现仍缺乏制度保障。而相比边疆地方本科院校, 发达地区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强、研究资源丰富、高端研究成果较多, 所获取的政府及企业的信任度较高, 并能通过大学科技园、校办企业等与市场衔接, 较快地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 其社会服务职能主要体现在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方面, 而这正是边疆地方本科院校所欠缺的。
(一) 社会服务管理机制有待构建
边疆地方本科院校社会服务工作要想长期、有效地持续下去, 真正发挥区域智库应有的职能, 就需要构建社会服务管理机制, 从制度上、人事上、经费上对高校社会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使社会服务成为常态。然而就目前来看, 云南边疆地方本科院校对地方社会发展现状及问题缺乏整体把握, 也未制定社会服务的整体规划, 更没有建立有效的社会服务管理机制, 与社会的信息交流不通畅, 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存在行政导向和随意性, 服务的质量也缺乏有效地监督和评价, 如, 高校图书馆由于宣传和管理不到位, “为社会提供服务”成为空泛的口号;“三下乡”及禁毒防艾宣传形式单一, 浮于表面等。
目前云南边疆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年度考核内容主要是教学和科研工作量, 每位教师均要完成特定的教学工作量、取得特定的科研成果才能考核通过, 缺一不可。职称评定中, 科研成果成为唯一可参照的指标, 这迫使高校教师唯科研成果至上, 教学质量的提升则处于次要了, 而考核指标中并未将社会服务列入其中, 且教师科研水平不高致使实用型研究成果不多, 社会认可度低, 教师承担社会服务工作的动机水平难以提高。
(二) 专业结构及人才培养模式有待优化
如前所述, 云南边疆地方本科院校在专业结构调整方面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需要为导向, 但新增本科专业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新增专业的扎堆现象。5所院校中有4所近四年内新增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3所院校在近三年新增了“酒店管理”专业, 新增专业的同一性可能会造成毕业生积压。同时, 还存在个别专业不稳定的现象, 如红河学院2014年新增“国际政治”专业, 但2015、2016均未招生;文山学院2013年新增专业“产品设计”隔年招生, “服装与服饰设计”2014、2015未招生, 2016又恢复招生。一个专业的建设需要积累的过程, 招生的随意性会对人才培养的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不仅仅是增加实践课时比例, 教学内容的重组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类型和质量, 但大部分教师对“如何增加课堂中的实践技能训练内容”“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更有利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却缺乏认识和研究。为应对学校检查, 很多教师在教案中生硬地加入实践教学的内容, 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沿袭传统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或是将学生讨论、习题练习当作实践技能训练, 仍只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或无力关注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发展,
(三) 应用型研究转化率有待提高
科技成果, 特别是高端技术产品转化是发达地区高校服务社会的主要形式。有学者采用系统聚类方法, 主要选择大学与企业合作研究、开发方面的数据来反映大学的社会服务能力, 对我国各地区大学社会服务能力进行分类, 按照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高低, 28个地区 (海南、宁夏、西藏除外) 可分为4类, 云南位列第4类, 社会服务能力排名倒数第四 (略高于甘肃、青海、新疆) 。虽然此测度指标有将“为社会服务”等同于“为市场经济服务”的倾向, 但也说明了云南高校应用型研究能力确实欠佳, 整体如此, 更何况沿边高校。高等教育服务的着眼点不是要使区域的发展对高教机构产生依赖性, 而是要帮助区域进行“能力建设”, 使区域具备自我决策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而云南边疆地方本科院校可转化型研究不多, 水平较低, 很多研究还处于“进行时”, 民族文化大多仍停留在研究层面, 未能真正转化为社会影响力, 更谈不上帮助区域进行能力建设, 这极大地降低了地方政府、企业对其的信任水平, 也必然导致校政、校企合作难以深入。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实现与区域社会的协调共进并不是学校自身就能解决的问题, 地方产业企业的参与, 特别是政府的介入必不可少。在中国社会转型发展的时代下, 边疆高校要想全面把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还是较为困难, 产学合作更多是依赖私人关系, 缺乏长期性, 深度合作难于开展。然而能意识并引导高校智库优势在地方社会发展中发挥的政府及产业企业负责人并不多, 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本地高校创新能力未能得到普遍认可, 区域协调创新体系仍未能形成。
四、结语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前校长拉里·R·福克纳认为:“大学在经济上的作用是区域性的, 一所大学要想在区域经济中发挥作用, 就必须了解这个地区的特点以及用什么方式为这个地区服务。”在转型发展及云南兴边行动计划和国家沿边金融改革的时代背景下, 边疆地方本科院校应主动争取当地政府项目支持, 组织专家团队定期对地方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和有效分析, 一方面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另一方面利用所能获得的行政资源, 结合本校情况, 找到落脚点, 对社会服务的开展进行整体规划, 参与解决边疆地方发展关键问题, 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前提下, 有计划逐步构建社会服务管理机制, 有规划地改善社会服务内容和形式, 提高应用型研究的转化率, 保证社会服务的有效性, 扩大社会影响力, 获取政府和市场的信任, 继续在边疆社会发展中承担其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参考文献
[1]刘哲.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研究综述[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7) :12-14.
[2]鲁刚, 陈为智.论“边疆社会问题”的基本含义和特征:基于云南边境地区突出社会问题的探索与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1) :1-9.
[3]眭依凡, 汤谦凡.我国高校社会服务30年发展实践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11) :18-22.
[4]丁亚金.现代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 2008 (13) :73-76.
[5]刘新同, 孟祥光.我国大学社会服务能力区域间差异聚类分析[J].技术与市场, 2010 (9) :136-137.
云南本科高校 篇4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云南省
小学教育专业 (本科) 在我国从策划到试点再到广泛推行已经走过了十几个春秋, 虽然已经改善了之前我国小学教师普遍学历较低的问题, 也间接提高了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 但是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其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课程实施与评价等仍然存在问题。
一、云南省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简述
新世纪以来, 云南小学教师培养取得了一些成绩, 在完成了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 小学教师培养纳入到高等教育体系的背景下, 培养层次得到不断提升。同时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 从生源质量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各高校都更为注重职业技能训练, 且教师培养的体系走向开放。云南省至今约有9所高校开设小学教育专业 (本科) , 培养模式主要以“大文大理”培养模式和“综合培养, 学有专长”培养模式为主, 地方师范学院和地方综合性大学作为培养小学师资的主要院校, 为本省小学教师培养做出了很大贡献。各高校在小学教育专业 (本科) 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改革, 但用人单位对小学教师的资质并不满意, 他们认为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实际教学能力欠缺, 适应岗位的时间较长, 出现了“不会教”的情况。小学教育专业是一个年轻的专业, 因此其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能否满足小学教师专业性培养的诉求, 成为云南省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
二、小学教育专业 (本科) 课程设置现状
(一) 课程培养目标定位存在偏差
表现一:课程培养目标具体表述各异, 缺乏统一标准。
各高校都强调未来的小学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教学理念、职业道德、科研能力等, 但课程培养目标差异较大。比如玉溪师范学院强调“能够胜任小学语文、数学、品德或科学课程的教学任务, 同时能兼任其他学科教学或管理工作的小学教师及儿童教育工作者[1]”;大理大学注重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小学教育工作者”[2];红河学院更为看重的则是“具备小学教育理科教育扎实的专业知识, 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沟通能力, 能够开展小学教育教学研究”[3]的应用型合格师资。由此看出, 不同学校对小学教师的培养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表现二:课程培养目标缺少对儿童或小学生的关注。
各高校普遍“忽视对于培养未来的小学教师形成关于儿童的知与情的关注, 而更多的是从作为小学教师的其他维度对其展开论述, 忽略了小学教师最重要的角色和使命”[4]。比如楚雄师范学院的课程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基础扎实, 技能过硬, 特长鲜明, 具有小学教育领域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小学教育师资”[5]。云南民族大学则“旨在培养具备素质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 掌握宽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能力, 符合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小学师资队伍以及教育管理人才”[6]。这些目标倾向教师“教”, 而忽视对小学生“学”的关注。
表现三:定位普遍过高, 可操作性不强。
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及成长应是终身实践的结果, 短短四年想打造出优秀的或者高素质的小学教师, 不符合小学教师培养和发展规律, 也不是职前教育能够完全解决的问题。许多高校提出培养“高素质的小学师资及教育管理人才”、“高素质应用型小学教育工作者”、“高素质、专业化小学教师”等, 定位普遍过高。同时在具体培养规格和要求方面, 表述较为笼统和模糊, 可操作性不强。
(二) 核心或学位课程“拼盘”痕迹较为明显
各高校小学教育专业 (本科) 专业核心不明。楚雄师范学院的核心课程为“现代汉语、儿童文学、小学班队工作原理与实践、高等数学、数学分析、综合英语、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小学语文教学概论、小学数学教学概论、小学英语教学概论等”[7]。云南民族大学的专业主干 (核心) 课程包括“汉语基础知识、初等教育原理、现代教育技术、小学班队工作原理、小学教育政策与法规概论、小学课程教学设计研究、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小学英语教学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体育教学法、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论、小学美术课程与教学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8]。专业或核心课程的“拼盘”痕迹和罗列相加的倾向比较明显。
(三) 教育实践课程设置薄弱
各高校的教育实践以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为主要形式。很多高校在教育实践课程方面增设了“专业基本技能强化训练”、“社会实践”等, 并不断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 这相对于传统的教师教育有了很大的改变。
但是, 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之间的脱节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比如教育见习只有一周, 师范生对真正的小学课堂及教师缺乏足够的体验。教育实习以集中实习、分散实习和顶岗实习为主要形式, 不少高校把实习时间延长至12周, 甚至18周。但教育实践中的指导都由小学教师进行, 师范生对实践的反思与提升缺乏保障, 关键是师范生的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的互动不够。各高校在教育实践课程设置方面还较为薄弱。
(四) 课程结构比例不合理
表现一:开设课程内容杂, 缺少规范性。
不同院校之间对于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模块有着共识:认为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模块可以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四大模块。但在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中, 无论是学分设置还是模块之间的学分比例和结构, 都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比如大理大学“最低毕业总学分:197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必修42学分;通识教育选修16学分;学科基础必修38学分;学科基础选修13.5学分;专业教育必修36学分;专业选修21.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30学分”[9]。玉溪师范学院的课程结构比例见下表[10]:
从以上两个院校的课程设置我们看出, 小学教育专业 (本科) 课程开设的规范性缺失, 不同院校各自为政, 同时学科专业类课程开设内容杂, 且较为“主观”。
表现二:课程之间各自独立, 缺乏整合。
不同院校在课程设置中更注重知识的纵深发展, 而忽略了学科间的横向联系, 在课程设置上较多地体现为人为地割裂知识间的有机联系。比如已经修读了“现代汉语”, 还要修读“古代汉语”;既要修读“中国教育史”, 又要修读“外国教育史”等。这些课程能够让师范生对汉语言文学或者教育史的知识有更加深入的学习和了解, 但我们真实的小学课堂需要多少“教育史”的知识, 需要多少“古代汉语”的知识, 我们的教师教育需要为师范生构建整体知识体系, 而不是学科知识的纵深发展。
表现三:在“师范性”和“学术性”认识上还存在分歧。
不同院校在小学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对于学科本位还是教育本位认知有一定差异。如玉溪师范学院的专业必修课模块开设了“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简史、课程与教学论、现代教学设计”等9门教育类课程;红河学院小教理科的专业必修课则有“高等数学Ⅰ、线性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初等数论、高等数学Ⅱ、数学思想和方法”等课程, 较为倾向于学科类课程。这也说明在小学教育专业的定位上, 不同院校在遵循“师范性”还是“学术性”的认识上有分歧。
三、现状剖析
(一) 课程培养目标上忽视了小学教师的成长规律
职前教师教育培养的是“准教师”, 也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准备阶段。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要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 也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反思。《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试行) 》中提出“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 这也说明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需要终身付出努力和学习。大学四年的理论学习、专业知识的强化, 教育能力的培养只是职前的预备性教育, 需要为师范生的后续专业化发展提供基础、动力和支持。所以小学教育专业 (本科) 过高的培养目标反而脱离了小学教师的成长规律, 从而导致课程设置无法与小学教育实践有机融合。
(二) 课程价值取向上忽视了小学教师教育的特性
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 我们需要坚持实践性、综合性、均衡性等多个原则, 但在课程价值取向上, 我们应突出小学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应把师范生培养成一个“反思性实践者”。小学教师教育强调将师范生置于真实的教育情境中, 培养其反思能力和教育实践能力, 以达到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提高教师教育培养质量的目的。无论是教育见习、教育实习还是毕业论文, 都应让师范生接触到真正的小学生、真正的小学教师、真正的小学课堂, 而不是师范生头脑中臆想出来的课堂和群体。
(三) 课程设置上固守了“学术性”和“学科本位”
就小学教育专业 (本科) 而言, “学术性”和“师范性”在课程设置上的争论表现得十分明显。尽管我国的教师教育标准提出“实践取向”的基本理念, 但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中, 仍然不自觉地固守“学科本位”。这表现在学科专业课程往往从学科理性的逻辑出发, 按照学科本身的体系来构架课程。这也导致学科课程与教育课程各自独立, 各自为政, 导致课程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关联和有机整合, 综合性无法突出, 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有学者认为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中, “师范性”应略高于“学术性”, 因为它不同于高校其他专业的课程设置。还有学者指出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偏重“学科本位”, 没有突出小学教育专业基本特色:在师范性的前提下, 必须彰显以儿童性为核心, 突出综合性、实践性[11]。但作为研究者, 我们应清晰认识到“对于教师教育改革的主要误解存在于问题本质的单维度省察并提出相应的单维度对策”[12]。因此小学教育专业 (本科) 的课程设置, 最关键在于它能否达到培养合格小学师资的最终目的, 能否结合小学教育实践, 进行教师教育课程之间的整合和优化。
(四) 课程结构上忽视了“小学教师专业”的性质
现行小学教育专业 (本科) 课程设置出现的结构比例不合理, 核心或主干课程拼盘痕迹明显, 内容杂乱, 是没有把握住“小学教师专业”特质的具体表现。课程设置中缺少对儿童的关注, 忽略了对儿童研究的课程, 导致师范生促进儿童发展的知识和技能较为欠缺, 对儿童的实际教育缺少体验、感悟、理解、深化和转化。因此, 我们没有办法形成具有小学教师专业特性的课程体系和专门内容。
四、关于云南省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的思考
云南地处我国西部边陲, 是一个农业大省。云南四千万人口中, 有三千万在农村, 农村地区教育的发展无形中决定着云南教育的发展。云南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承担的是云南整个教育系统中最重要、最庞大的基础教育部分。除此之外, 云南地域差异大, 少数民族多, 基础教育发展严重滞后, 教育发展不平衡性十分突出。因此, 培养小学合格师资的9所高校任重道远。纵观云南省现有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方案及实施情况, 可能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进一步确立小学教师与中学教师的联系与不同, 明确小学教师的专业特质, 明确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属性, 以此规范小学教育专业 (本科) 的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实施与评价中应落实“农村教育”和“儿童”。面对农村小学教师数量紧缺质量不高、小学师资队伍结构断层等问题, 应推行有助于农村小学教师“进得来, 下得去, 干得好, 留得住”的相关政策。同时, 课程设置与实施中要关注另一维:儿童。增加师范生对儿童教育实践的体验、认识了解、深化等, 把“儿童”的生理、心理、学习规律等与高校课程实施有机结合。
针对小学教育专业拼盘痕迹仍然较浓的问题, 迫切需要顺应课程综合化的国际趋势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增强小学课程综合性要求, 加强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类课程与教育类课程之间、大学课程与小学课程之间、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整合, 努力开发出新型的小学教师教育的综合课程[13]。
针对全科教师的培养这一趋势, 需要结合云南省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 确定是否需要“免费培养、定向服务、全科学习、多科工作”。努力探索小学教师的培养标准, 加强职前教育、入职教育、职后教育一体化, 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小学教师新生力量。
参考文献
[1][10]玉溪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级) [EB/OL].http://www.yxnu.cn/uploadfile/2015/0518/20150518120737842.doc, 2015-05-18.
[2][9]大理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EB/OL]http://www.dali.edu.cn/jky/rcpy/bkpy/2397.htm, 2014-12-16.
[3]红河学院教务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红河学院教学指导书, 2014 (8) :329.
[4]陈威.“实践取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3:149.
[5][7]楚雄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各专业情况[EB/OL].http:/www2.cxtc.edu.cn/department/cjweb/onews2.asp?classid=9.
[6][8]云南民族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介绍[EB/OL].http:/202.203.144.4/jyxy/show.asp?id=317, 2013-06-24.
[11]杜德栎.儿童性: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特色建设与综合改革的基础[J].嘉应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 2014 (4) :65.
[12]陈彩燕.教师教育改革:实践取向还是理论取向[J]学术瞭望, 2015 (18) :14.
云南本科高校 篇5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下简称 “我校”)是以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为突出特征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当前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如何解决营销专业人才、销售管理人才建设与行业发展建设不相适应;营销专业人才、销售管理人才培养滞后于市场需求这两个突出问题,是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经过企业调研我们发现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中最关键的问题是:近些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较严峻而市场营销和销售管理人才社会需求量较大。但用人单位对市场营销和销售管理人才使用的评价是动手能力不高,不能真正满足岗位职责的要求。 在一些特殊业务领域,营销和销售管理人才匮乏, 缺口很大。 在对学生的调研中,学生反映学习的知识偏理论化, 工作了基本用不上;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 行业需求相脱节, 学难以致用。
不难看出,企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市场营销专业和销售管理人才的培养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
2 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设置主要源于普通高校本科的课程体系,课程设计欠缺对社会需求及职业要求考虑,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及不足。
2.1 课程体系理论化现象根深蒂固
通过调研,企业认为大学里所学的知识对就业的贡献率较低,但良好专业能力的养成又与求职信心密切相关。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可以看出,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偏理论化。即使是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中设置了实践环节,但学生的实践效果仍难进行有效评价。
2.2 课程体系构建欠缺对专业实际应用的考虑
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侧重于培养面向现代服务业的高级专门营销人才。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应与学生就业接轨,为学生就业服务,真正解决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因此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从营销工作专业操作的需求出发,实践中不难看出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对接工作专业操作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2.3 尚未形成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社会需要的是经过专业培养和训练的、具备专业能力和较好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多年教学中我们主要使用的单一考核评价方法早已不能对应用型专业人才进行公正的评价。 “一纸论能力”的考核方式缺乏对学生逻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力、创造力及人际沟通能力的全面评价。这种传统的评价体系对学生上述各项能力培养没有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适应时代需求的、对学生能力能进行科学综合评价的考核评价体系尚未形成。
3 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 《销售管理》课程设计
我校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 《销售管理》教学模式以工作过程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线,主要采用模块化项目驱动教学法,辅之以案例分析法、情境模拟法,采用小组商品销售比赛等多种教学方式,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项目驱动,使学生熟悉销售主管、销售经理的岗位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销售计划的制订、销售组织的构建、划分销售区域、销售人员的招聘与培训、销售人员的激励与薪酬制度设计、客户关系管理、客户服务管理、销售终端管理等学习任务。
3.1 教学目标设定
在对企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学生 《销售管理》这门课设定的教学目标为: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销售管理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够应用EXCEL辅助对销售工作进行计划、组织、管理及协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销售主管、销售经理。
3.2 教学模块设计
教学内容主要设计为以下五个模块:
模块一:认识销售管理。这个模块主要是对销售经理职位及职责有一个认知,对销售管理有一个整体的认知。设定的项目是让学生对销售经理职位进行分析,在明确认知销售经理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及职业素养的基础上完成 “合格的销售经理”的认知体会。
模块二:销售规划管理。这个模块主要是对销售计划管理、销售组织、促销方案进行规划。设定的项目是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组建销售公司。用EXCEL制作销售计划方案、销售组织结构图及某类产品校园促销方案。
模块三:销售团队管理。这个模块主要是结合销售人员的工作说明书对销售人员的招聘、培训、激励及绩效评估进行设计和实施。设定的项目是模拟销售人员招聘,要求学生完成销售人员招聘广告的撰写,设计求职人员登记表及招聘的考试资料并进行现场招聘的实践;完成销售人员新员工培训方案设计及老员工业绩提升培训方案,销售人员绩效考核方案及销售人员绩效评估表。
模块四:销售业务管理。这个模块主要包括销售过程管理及销售终端管理。设定的项目是学生应用FABE法撰写产品说明书并进行现场演练,设计订货单进行订货管理。
模块五:客户管理。这个模块主要是包含销售客户关系管理和客户服务管理。设定的项目是设计客户分析表及客户满意度调查表。
3.3 教学组织的设计
充分将两个课堂有机结合与使用。第一课堂主要完成理论学习与课堂模拟演练,第二课堂主要以小组为单位成立销售公司,自选产品、自筹经费在校内进行销售实践。指导老师对各组分别进行指导。
3.4 教学考核设计
教学以小组为单位,以项目驱动为助推,因为要对EX-CEL进行学习和应用,实践小组通常以3~5人为宜,有明确的分工,有明确的项目负责人。考核分两个课堂进行评分,第一课堂重点对学生的理论学习成果(制作的方案及表格)进行评分,第二课堂重点对学生销售管理过程及销售绩效进行评分。具体评分细则如下表所示:
4 结论
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设计关系到实践教学的落实及教学改革的成败,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应清晰了解企业营销各岗位对他们各项能力的要求,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能够在四个学年中真正得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最终学以致用,真正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的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具有实务性、职业化的综合素质的市场营销人才和销售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笱永莉.销售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大学教育,2015(6):42-43.
[2]陆施予.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30-34.
[3]张启杰.销售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云南本科高校 篇6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在知识经济时代里,大学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大推动器。这种推动器的作用表现在它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源”和技术、管理、文化等的创新基地。因此,地方高校要强化区域意识,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的关系,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也需要以地方经济社会实力为基础。地方高校要树立以社会为中心的新理念,与所在区域的政府、企业界及公众建立一种积极的、双向作用的伙伴关系,为实现区域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共同目标而努力。显然,有无区域意识,或区域意识是否到位,对于地方高校尤其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发展前景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云南后,提出“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当前,加快桥头堡建设,把云南建成中国沿边开放经济区,已成为云南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绿色经济强省和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发展战略。面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结构调整和时代赋予的新的发展机遇,云南地方高校尤其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新的机遇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到了时代前沿,并形成了内在的发展关系。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聚集着创造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提供着生存与发展的经济基础、生源基础以及学生的就业基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不断涌现出来的新问题、新矛盾,成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进行科研创新的动力源,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通过社会服务,解决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出于区域经济社会战略发展需求的考虑,也积极全方位地支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引导,这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的强大牵引力。
为更好地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全面提升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云南新建本科院校应抢抓机遇,努力围绕省和所在州市的长远发展战略,与时俱进地进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明确自己的服务定位和办学特色,拓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接的平台,全面提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服务能力,避免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脱节而丧失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校长柯亨先生在我国参加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时指出:“制定大学战略目标的关键是找准自己的定位”。[1]为把握好这次机遇,文山学院把自己肩负的社会服务职能提升到了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考虑,不断深化改革,进行全面战略性结构调整,审时度势地提出了“扩规模、调结构、创特色、引资源、抓建设、上水平”的发展思路,立足文山,面向云南,辐射东南亚,为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而融为一体,彼此依存,携手共进,努力实现学院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
随着国家深化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地方高校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走到了社会的中心。云南新建本科院校更需立足国情和省情,牢牢把握所在州市的州情或市情,紧随国家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趋势,拓展功能,肩负使命,努力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增强办学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一)发挥自我优势,走适应社会的特色办学之路,增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
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是跟在老牌的本科大学后面亦步亦趋,还是注重区域现实,发挥自我优势,走出一条适应社会的特色发展之路,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战略选择问题。在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云南新建本科院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面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一定要抓住机遇、有所作为,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对接机制,突出比较优势,充分挖掘区域优势资源,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发展产业群,不断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正是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才能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文山学院立足自身的比较优势,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在与文山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对接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文山州委、州人民政府站在长远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了着力实施“六大战略”、建设“四大基地”、构筑“云南面向泛珠三角和东盟开放新高地”的战略发展思路。文山学院在学科专业建设上紧紧围绕文山州产业结构特点,及时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设置与文山区域经济紧密结合的一批应用型专业,如中草药制药技术、矿产品加工、生物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冶金技术、物流、旅游等。与此同时,紧紧围绕文山州的三七、烤烟、畜牧业、矿业等四大支柱产业和以三七为主的生物药业和农特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开展科学研究,将学院潜在的科技优势转化为文山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将文山州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使学院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和“助推器”。
地方高校是区域文化的研究中心,是传播文化、创新文化、引领文化的重要阵地。云南是世界上少有的多民族群体和多元文化形态的共生带,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因此云南被称为“民族文化聚宝盆”。这些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云南地方高校提供了用武之地,并以此形成了民族区域文化研究特色,对区域社会起到了较大较好的辐射作用,也同时促进了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文山学院成立了“文山民族文化研究所”,通过对壮族剧班社的调查、采访以及壮剧资料的收集、整理、挖掘和研究,使文山壮剧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较好地保护和传承了这一地方剧种;参与编写的《云南壮剧史》填补了民族剧种没有理论著述、没有系统性传承史料的空白。楚雄师范学院成立了“云南彝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玉溪师范学院设有“民族研究所”,红河学院设有“国际哈尼—阿卡研究中心”,这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研究所、研究基地、研究中心,充分利用区域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展社会科学研究,弘扬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始终代表地方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民族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方向发展,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内涵,有效促进了区域的精神文明建设。与此同时,这些民族文化研究成果还有助于促进民族区域文化产业链的建设与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内涵,将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优势经济资源,为“桥头堡”建设中的经济合作通道奠定良好基础。
(二)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寻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有效路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特别是区域城市群和产业群的兴起,企业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以及科技成果的渴求,使高校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加强校企合作,把高校建成成果转化和产业开发基地,把企业建成高校的实验基地,已成为高校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选择。云南新建本科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和寻求校企多元合作模式,共同研发新产品,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速度,努力寻求促进地域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进而提高学校办学效益。
文山学院与文山开开药业有限公司合作,签订了铁皮石斛组培种植开发合作协议,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生产力。该项目由学校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公司注入资金,共同开发文山道地的中草药和其他植物种质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并为学生参与实验、科研和生产提供条件。同时,与文山三七研究院、文山州农科所、文山州药检所等科研单位联合建立了文山州生物资源共享平台,结合文山特色生物资源开展系列研究并取得成效。参与的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三七道地性及其质量标准研究”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三七优质高产品种选育技术研究”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为全州三七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性和应用性支撑。
2010年7月,长江商学院昆明夏季论坛期间有70余位国内知名企业家到文山考察,文山学院抓住州委、州政府举行招商引资推介座谈会的机遇,协同地方政府共同创造商机,积极寻求与国内知名企业家的多领域合作,携手为文山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事实证明,地方高校积极探索和寻求校企合作,不仅能为区域新型经济的发展带来强大动力,高校也能够通过校企合作方式从地方和社会获取丰富的资源,提升自己的办学实力,突破自身科研经费不足的瓶颈,增强自我发展的后劲与活力。
(三)根据区域人才市场需求,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基础人才,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增强办学活力、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与全国重点大学、省属重点高校和老牌本科院校相比,在综合实力方面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是无法与之相匹对的,但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与需求,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多元化的基础人才,为云南桥头堡战略的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文山学院根据文山州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行业、企业需求情况,在行业部门参与下,对专业内涵、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开设面向文山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专业,适应文山经济发展需要,体现学校地方性的办学定位。同时积极开展非学历教育,灵活多样地进行地方基础人才的培训,不断提升区域人才的文化素质与领导能力。保山学院为保山及滇西边境地区培养了15000多名毕业生,服务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仅保山市140所中学的校长中,就有90人是保山学院毕业生,占64.3%。[2]
随着中国和东盟的合作及大湄公河区域合作不断深入,“云南—东盟”经济圈已初步形成,云南新建本科院校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积极开展国际化教育与合作。文山学院2007年增设越南语专业,并与越南河江省教育培训厅合作,对该省公务员进行汉语培训。2008年学院与越南太原大学就合作办学、教育资源共享、互派教师和留学生、建立教育实习基地等方面达成共识,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红河学院在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家的地方大学建立了国际汉语中心,建立了交流访问、科研合作、汉语推广、互派教师和留学生等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模式。云南新建本科院校通过与东南亚等国家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为区域经济的国际化发展培养国际化人才,搭建好“云南桥头堡发展战略”的复合型人才之桥。随着云南“桥头堡”建设战略的逐步实施,云南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拓展,办学活力将得到进一步激发。
(四)充分发挥“思想库”功能,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获取支持的关键所在
地方高校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它所包容的各类人才具有敏锐的政治意识、经济意识和时代意识,能够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前瞻性的分析和把握,为地方政府制定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规划提供智力支持,从而保证地方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曲靖师范学院紧紧围绕曲靖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珠江源大城市”、“建设工业强市”和“在全省率先实现工业化”的战略目标,先后参与完成省市两级政府政策性课题20多项,如“曲靖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施研究”“云南省铝加工业发展研究”,为省市两级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了优质的咨询服务。[3]在这一方面,文山学院也积极实现与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的对接,一方面积极为州委、州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使学院成为州委、州政府决策的思想库;同时,在充分发挥文山州生物资源开发研究中心、文山民族研究所功能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文山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整合科研人力资源,主动承担地方政府下达的各类研究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研究,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为地方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信息参考。文山州“十二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委托文山学院课题研究组开展“文山州‘十二五’发展环境与发展思路、发展目标研究”。课题组对文山州“十二五”发展面临的环境条件作了综合分析,对“十二五”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措施作了研究,并提出了“十二五”发展的对策建议,对文山州“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写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是一项重要职能,地方高校也只有与社会生产需求紧密结合,才能将自己的服务职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盲目地发展。面对共同的时代课题与发展机遇,云南新建本科院校应携手共进,深入加强合作与交流,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为云南桥头堡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振林.高等院校办学定位探析[N].光明日报, 2005-4-12.
[2]张以航, 李变秀.试论保山学院特色办学之路[J].保山师专学报, 2009 (5) .
云南本科高校 篇7
关键词:高校,差旅费管理,三提两严一放,实施细则,具体建议
0 引言
2014年4月24日, 云南省财政厅印发了《云南省省级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 (云财行[2014]65) 号 (以下简称新办法) , 明确规定了省级事业单位、大专院校应当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新差旅费管理办法的突出亮点是对因公出差所涉及的批、行、吃、住及问责进行了明确规定, 较老办法相比, 大大提高了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标准, 放宽了乘坐交通工具的条件, 严格了报销管理要求, 首次从法规的角度规定了虚报冒领差旅费要追责。这是新时期新环境下云南省财政厅切合实际推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加强和规范差旅费管理的重大举措, 是推进云南省差旅费管理法制化、人性化、规范化的有效途径和惠民利民措施, 对全面规范云南省省属高校公务出差的管理和报销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 新差旅费管理办法的重大变化
与2008年10月1日起执行的《云南省省级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 (云财行[2008]325号) (以下简称旧办法) 相比, 新办法具有以下“三提两严一放”五大重大变化。
1.1 提高了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包干标准
新办法明确规定因公出差人员一律不分职务职称级别, 所有人员公务出差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实行包干制并执行统一的标准, 并首次明确了包干天数的计算口径。
与旧办法相比, 新办法因公出差伙食补助费标准由原来每人每天补助50元提高到每人每天补助100元, 市内交通费由原来每人每天补助30元提高到每人每天补助80元。这一规定和标准的提高对解决因公出差人员吃、行问题非常有效。因是包干使用, 无须提供相关有效票据, 多用不报节余归已, 这与因公出差人员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使得相关出差人员一改昔日“出门打的, 想吃就吃, 回校报销”的铺张浪费行为, 确实起到了厉行节约、精打细算, 反对浪费的有效作用, 符合办法制定和实施的初衷。
1.2 提高了住宿费标准
新办法沿用原规定按因公出差人员的职务等级规定适用不同的住宿限额标准, 但较旧办法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同时取消了特殊地区高住宿费标准的规定, 并把有无住宿费发票作为能否报销出差住宿费以及城市间交通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的依据。新旧对比详见表1。
1.3 放宽了出差人员乘坐交通工具的规定
新办法继续实行按职务等级不同乘坐不同标准的交通工具, 但取消了厅局级人员出差仅限乘坐单边飞机, 其他人员出差不能乘坐飞机的规定, 也即放宽了出差人员乘坐交通工具的条件, 其他人员也可乘坐双边飞机了。因公出差人员不仅可以报销飞机票费用, 还可以报销民航发展基金、燃油附加费和每人次交通意外保险一份所涉及的费用。同时明确规定了未按规定乘坐交通工具的, 超支部分由个人自理;不得报销出差人员使用机场贵宾休息室、“百事特”的费用;因公出差所乘坐出租小汽车发生的出租车费不得报销 (市内交通费实行包干制) 。
1.4 严格了差旅费报销管理
1.4.1 首次明确了差旅费范围
新办法明确了能够作为差旅费报销的仅仅是公务出差所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 而在出差期间发生的餐费、礼品费、药品费、食品费、物品打包费、通讯费等是不能够混在差旅费中报销的, 从而杜绝了以出差为名大肆购买礼品、食品、宴请等浪费行为。
1.4.2 首次明确了差旅费应纳入部门预算并单独列示
新办法通过规定差旅费列入部门预算这一措施彻底改变了过去公务出差无预算无安排、想去就去、想到哪就到哪的随意性、无序性、隐蔽性, 通过单独列示和省财政厅、审计厅的日常监督和审计, 真正能够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1.4.3 首次严肃了差旅费报销应当提供的凭据
新办法对差旅费报销应当提供的票据、报销标准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第二十三条“城市间交通费按乘坐交通工具等级及相应的车票、船票、机票等凭据报销, 订票费、经批准发生的签转或退票费、乘坐交通工具的交通意外保险费凭据报销。住宿费在标准限额之内凭发票及公务卡刷卡凭条报销。在途期间的伙食补助费按当天最后到达目的地规定标准报销。市内交通费按规定标准报销”;第二十四条“出差人员差旅活动结束后应当及时办理报销手续。差旅费报销时应当提供出差审批单、机票、车票、船票、住宿费发票、公务卡刷卡凭条等凭证。住宿费、机票支出等按规定以公务卡方式结算”;第二十五条“省级单位财务部门应当严格按规定审核差旅费开支。对未经批准的出差, 以及超范围、超标准开支的费用不予报销。实际发生住宿而无住宿费发票的, 不得报销住宿费以及城市间交通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
1.4.4 首次严肃了报销标准、公务卡结算方式和补助计算口径
从新办法的规定中可以明确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因公出差必须经过批准, 报销时提供领导批准的审批单;第二、因公出差发生的车票、船票、机票、订票费、经批准发生的签转或退票费、交通意外保险费、住宿费可以凭据在标准限额以内据实报销;第三、报销差旅费时应当提供出差审批单、机票、车票、船票、住宿费发票、公务卡刷卡凭条等凭证。超过限额标准部分的住宿费、机票、车票和船票费不得报销。实际发生住宿而无住宿费发票的, 不得报销住宿费以及城市间交通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第四、因公出差支出的住宿费、机票等款项按规定以公务卡方式结算。若特殊情况无法使用公务卡刷卡结算或没有公务卡而使用现金方式结算的, 必须做出合理的说明和提供有效的凭据 (可以由收款单位出具证明) ;第五、在途期间的伙食补助费、市内交通费按实际天数和目的地标准计算, 不得扣除乘坐交通工具期间的市内交通费;当天出差当天返回的, 同样可以报销100+80=180元的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第六、因公出差人员报销的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不属于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 不需要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1.5 严肃了虚报冒领差旅费等违规行为的责任追究
新办法首次明确规定了省财政厅、省审计厅日常监督和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 并采用列举法对各种违规行为规定了相应的责任追究措施。
1.5.1 首次明确规定不得使用虚假票据、非法票据报销差旅费
新办法第二十六条首次明确规定各单位应加强对本单位工作人员差旅活动和经费报销的内控管理, 对未经批准擅自出差、不按规定开支以及使用非法票据报销差旅费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这对有效遏制虚假票据、非法票据报销的泛滥现象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
1.5.2 首次明确规定了上级部门对差旅费日常监督和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
新办法第二十七条明确了省财政厅和省审计厅负有对各单位差旅费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的职责, 并列明了日常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即: (1) 单位差旅费审批制度是否健全, 差旅活动是否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 (2) 差旅费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是否符合规定; (3) 差旅费报销是否符合规定; (4) 是否向下级单位、企业或其他单位转嫁差旅费; (5) 差旅费管理和使用的其他情况。
1.5.3 首次严肃了差旅费禁止行为和违规行为
新办法第二十八条明确了禁止行为, 即“出差人员不得向接待单位提出正常公务活动以外的要求, 不得在出差期间接受违反规定用公款支付的宴请、游览和非工作需要的参观, 不得接受礼品、礼金和土特产等”。第二十九条明确了违规行为, 即“单位无差旅审批制度或差旅审批制度不严的;假公济私, 弄虚作假, 虚报冒领差旅费的;违规扩大差旅费开支范围, 擅自提高开支标准的;不按规定报销差旅费的;转嫁差旅费的”等行为即是违规行为。
1.5.4 首次严肃了对违规行为将依法追究责任
新办法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了有上述违规行为的, 将由省财政厅、相关单位和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2 云南省高校贯彻实施差旅费管理办法的建议及措施
云南省高校除部分人员有行政职务外, 其他大部分人员只有专业技术职务 (即职称) , 由于新办法只对省级机关相关人员的行政职务级别进行了相应的规定, 而没有涉及到职称等级的规定, 这就导致云南省高校在贯彻执行新办法时需要根据本校实际和财务管理要求制定《XXXX大学差旅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或办法》, 除沿用新办法中的相关规定外, 还应在细则中建议明确下列问题:
2.1 因公出差如何审批
在新办法中因公出差需要审批, 但没有明确如何审批。因此云南省高校根据新办法制定实施细则或实施办法时建议在出差前审批出差事宜, 出差后审批报销事宜, 审批时根据资金性质和行政职务级别不同分别进行审批, 不考虑职称。
首先, 根据出差使用的资金性质, 分为预算资金和课题资金。预算资金是指学校年度内预算安排的所有资金, 既包括财政资金和非财政资金, 又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资金。课题资金是因完成科研课题任务而由课题负责人管理使用的纵向、横向课题经费。
其次, 按行政职务级别不同分别进行审批。若使用预算资金的, 校级领导出差应由校长办公室备案, 正处级干部 (不含调研员) 出差应由分管校领导审批, 副处级干部 (含正副处级调研员) 及其以下工作人员因公出差应由正处级干部审批;若使用课题资金, 则由课题负责人审批, 如果是课题负责人自己出差, 应当报科研管理部门备案。
再次, 应特别规定本实施细则或实施办法不适用本校教职工经批准外出且时间超过10日 (含途中来回天数) 的进修、培训、挂职锻炼、基层锻炼、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抽调、借调、调研等事宜, 该类事宜学校应另行制定相关的办法。
最后, 应明确具体的审批程序并提供固定样式的审批单供审批之用。
2.2 因公出差如何乘坐交通工具
云南省高校在制定实施细则或实施办法时建议采用“行政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 (即职称) 等同, 就高不就低”原则。
首先明确, 学校相关人员因公出差, 既有行政职务又有职称的, 应根据下表选择适用高级别的交通工具乘坐标准。
其次, 应当规定, 未按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的, 超出部分由个人自理, 不得报销 (包括课题经费在内) 。为厉行节约, 鼓励节约, 实施细则或实施办法可以规定:应当乘坐上一等级的交通工具而没有乘坐的, 除据实报销差旅费外, 还可按上一等级 (平均价) 与本等级 (平均价) 交通工具票价差额的50%给予补助。
再次规定, 因公出差应当统一乘坐社会交运机构提供的交通工具, 特殊情况需要自行驾车出差的, 必须报经校长办公室同意后方可出行, 且明确规定报销时可以报销合理范围内的汽油费、停车过路费, 不再按人头按天数计发市内交通费。
最后明确, 乘坐交通工具原则上应当优先使用公务卡进行结算。
2.3 因公出差费用报销范围
高校在实施细则应当明确以下两点:一是允许报销的费用和应提供的票据:交通费、住宿费、订票费、退票费、会务费、公务卡刷卡凭据;二是不允许报销的费用:超过标准限额的交通费、住宿费部分、无实质作用的参观考察费、游览费、风景名胜区门票费、餐费、接待费、礼金、礼品费、食品费、药品费、医疗费、土特产品费等。
2.4 因公出差如何计算“两补一费”
新办法所规定的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实质上是一种出差补贴性质, 住宿费是一种限额控制性质。高校在制定本校细则时, 应明确如下内容:
(1) 伙食补助费:按允许报销的交通费票据上注明的去回自然 (日历) 天数计算, 每人每天100元, 在差旅费中报销, 不得独立于差旅费之外报销。
(2) 市内交通费:按允许报销的交通费票据上注明的去回自然 (日历) 天数计算, 每人每天80元, 在差旅费中报销, 不得独立于差旅费之外报销。
(3) 住宿费:按出差期间实际住宿自然 (日历) 天数计算, 在限额标准以内以住宿费发票为依据进行报销。为准确计算住宿费是否超标, 建议在此明确住宿自然天数以住宿费发票开具的且在会议期间内的天数为准, 去回途中天数不得作为计算住宿费的天数。
总之, 高校应当全面贯彻执行《云南省省级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 并结合高校实际制定较为详细的实施细则, 以明确标准、口径、计算方法和报销要求, 避免因规定不明要求不细可能产生的争议, 全面改进工作作风, 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建设, 全面促进云南省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云南省财政厅.云财行[2014]65号, 云南省省级机关差旅费管事办法[S].
[2]云南省财政厅.云财行[2008]325号, 云南省省级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S].
云南本科高校 篇8
一、整合高校统战资源助力云南“三个定位”实现的特性
整合高校统战资源助力云南“三个定位”实现, 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整合高校统战资源助力云南“三个定位”实现的必然性
高校统战资源是中国共产党统战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共产党建党90 多年来取得伟大成绩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统一战线, 这是我们党的三大法宝之一。而高校统一战线无疑是集民之力、凝民之智、谋民之利这一法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 高校统战工作和统战资源影响着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在云南努力实现“三个定位”的发展时期, 不断提升并整合云南高校统战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⑴能够完成云南“三个定位”所赋予的时代任务。云南“三个”定位的实现, 智力的凝聚是关键、创新的提升是核心、观念的更新及科教的发展是基础, 而这几方面要实现突破, 尤其需要高校发挥统战的作用, 这是时代所赋予高校统战的使命。
⑵能够凝聚云南“三个定位”实现的合力。云南“三个定位”能否实现, 关键在于能否集聚各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从而形成合力使这三个方面的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这就需要发挥高校协调关系、沟通思想、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优势, 发挥高校统一战线成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调动党外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助力云南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云南“三个定位”的实现离不开高端人才、科技和教育的发展、中华文明的传承与传播, 而高校统战工作正是实施人才强国与科教兴国战略的有力保障;为此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把那些高端人才汇集起来, 使各民主党派知识分子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云南“三个”定位的实现需要各民主党派和各民族兄弟姐妹献言献策以及海内外爱国人士的支持和拥护。高校统战工作担负着凝聚海内外同胞的重要任务, 也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保证。所以高校统战工作是助力云南实现“三个定位”的一个重要环节。
2.整合高校统战资源助力云南“三个定位”实现的可能性
高校统战工作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决定了其助力云南“三个定位”实现的可能性。
⑴科研优势。高校的职能之一就是科学研究, 在高校中有很多民主党派的学者和专家, 他们主持着国家和省市级多项重大、重点课题, 在省内和国内享有很高的学术声望。如云南中医学院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2个, 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 个, 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 个,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近6年本校共承担国家级项目66 项, 省部级项目234 项, 横向项目47 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5 项, 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 项, 云南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 项, 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自然科学类特等奖1 项、一等奖2 项, 省部级二等奖7 项, 省部级三等奖3项。云南中医学院充分发挥在云南道地和濒危中药材研究领域的优势, 为云南省制定了51 个地方中药材和饮片标准。现拥有国家授权专利10 项,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有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个, 是云南省2 个工程技术中心的主要单位。为云南实现“三个定位”的目标提供科研支持。
⑵人才优势。高校是云南地区的人才摇篮, 许多民主党派人士和无党派人士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和学术声望、突出的工作能力以及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如云南中医学院现有民主党派8 个, 成员中具有正高和副高职称的专家占一半以上, 凸显了高校统战人才资源的优势。高校统战工作通过团结和凝聚高校各方的力量, 为实现云南“三个定位”提供文化知识、科学技术和人才支持, 尤其在教学、管理、医疗、服务等领域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
⑶专业优势。高校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专家学者具有知识面广, 高校学科种类多的特点。如云南中医学院始终坚持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 发掘和建设民族医药、云南地道医药资源特色学科, 支持学科间的融合与渗透, 积极发展相关学科。现有涵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4个学科门类的20 个本科专业。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5 个。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 个。学校1986年获硕士授权, 拥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4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涵盖了21 个二级学科。学校拥有省部级重点学科28个, 其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7个, 云南省重点学科7个、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 个、“十二五”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 个。2007年, 云南中医学院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近年来相继通过了中医学和中药学的专业认证。一些民主党派的专家学者是这些学科中的带头人,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统战工作就是做汇集力量、凝聚人心的工作, 尤其是把高素质的专家学者凝聚在一起, 发挥知识分子的力量, 把专业理论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为实现云南“三个定位”服务。
3.整合高校统战资源助力云南“三个定位”实现的渐进性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发展的目标和追求, 就此而言, “三个定位”与其他地区的发展目标并无二致。但云南“三个定位”的实现要借由地缘优势、生态优势以及多民族团结来实现, 这是云南“三个定位”的独有特点。这一特点的形成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是地区社会发展规律渐次呈现的结果。高校统战资源在助力云南“三个定位”实现过程中, 整合自身优势也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即在科研、教育、服务社会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优势的整合也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二、整合高校统战资源助力云南“三个定位”实现中存在的问题
“新形势下, 高校统战工作仍然存在着价值定位不明确、运行机制不健全和开展不深入的问题。”同样在整合高校统战资源助力云南“三个定位”发展战略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1. 缺少完善的助力云南“三个定位”实现的服务平台
搭建完善的高校统战服务平台对于助力云南“三个定位”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完善的服务平台能够使得高校统战资源在助力云南“三个定位”实现方面得到很好的发挥。目前云南政府部门与高校统战部门仅有短期的合作, 因此缺少服务平台。没有这样的服务平台不利于在“三个定位”实现中遇到问题而与政府进行及时有效地沟通、协调并最终顺利地解决问题;不利于政府与高校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不利于高校统战成员不受现有内外条件的局限进行学科间的交叉互通, 最终协同攻克限制云南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不利于高校统战成员及时地把智力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不利于提高统战成员服务云南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与创作性。
2. 缺乏健全的助力云南“三个定位”实现的工作机制
机制健全是实践得以顺畅开展的关键。整合高校统战资源助力云南“三个定位”的实现要有机制保障。目前政府与高校统战部门以座谈会为主要的互动形式, 这一形式有其自身的优点, 但不能有效地解决地方的实际问题。云南高校统战工作缺乏健全的培养机制、管理机制、服务机制、创新机制、激励机制、沟通机制、议事机制、统战信息机制和反馈机制。这不能有效地培养和选拔高校统战成员;不能可持续地为云南经济发展提供智力资源, 不能有效地提高统战成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参与度。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助力云南“三个定位”实现的长效机制。
3. 缺失强大的助力云南“三个定位”实现的统战文化
云南“三个定位”从狭义上是民族、生态和经济领域的跨越发展, 从广义上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的跨越发展。云南“三个定位”是物质文明的大发展, 也是精神文明的大发展。云南高校当下缺乏强大的服务地方发展的统战文化, 这是与高校应该发挥的职能不相互匹配的。云南高校的职能之一是文化传承与创新。云南高校肩负着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中就包括云南地方的优秀民族文化。因此云南高校统战工作应该重视云南地方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真正担负起研究文化、传承文化与创新文化的责任与使命。
三、整合高校统战资源助力云南“三个定位”实现的对策
1.转变观念, 为助力云南“三个定位”实现提供思想保障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作用, 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创造性。因此高校统战成员必须转变思想观念, 统一意识, 即树立寻求最大公约数的“大统战”观念。高校统战工作对象复杂、覆盖面广、任务艰巨, 单靠高校统战部门来完成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高校必须重视统战工作, 建立党委对统战工作的统一领导, 多部门协同努力;高校统战工作应引导成员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参与度, 创新服务模式, 提高服务质量。真正从教学、科研、服务中为实现云南“三个定位”贡献力量。
2.创新制度, 为助力云南“三个定位”实现提供制度保障
经济战略的实现需要有良好的制度保障。统战工作助力云南“三个定位”的实现也需要有完善的统战工作制度。“统战工作要走上常态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必须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 完善统战制度, 建立长效机制, 使统战工作有章可循。”高校统战工作应该在校党委的领导下不断完善民主征询制度、协调沟通制度、联谊制度、意见反馈制度等。这有利于高校统战工作者明晰自身的职责和任务;这有利于民主人士对高校统战工作的监督, 促进党委领导下的高校统战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高校统战工作助力云南“三个定位”实现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高校统战工作制度。其一, 创建高校统战工作创新制度。这里包括科研、教育和文化的创新。其二, 重视高校统战核心文化建设。在云南“三个定位”实现过程中加强对云南多民族文化的利用和开发, 实现云南文化产业化发展, 进而发挥文化的教育和引领功能, 促进云南文化生产力的大发展。其三, 健全联系机制。加强与高校统战成员的沟通与联系, 改善工作方法, 紧密联系他们, 解决民主人士的需求, 对归国人士进行及时的走访和慰问。其四,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这需要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沟通的平台, 找到两者合作的共同点, 使高校统战工作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3.创建平台, 为助力云南“三个定位”提供媒介保障
高校统战工作的中心工作之一就是要为地方发展服务。高校统战工作为了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搭建平台是至关重要的。其一, 建立科教技术创新平台。高校和政府应该为高校统战成员和归国人员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 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为他们的工作提供便利。政府和高校应为高校统战成员建立校企合作园, 成立工作室, 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和技术支持;政府和高校应设立专门地应对和解决地方发展的科研课题项目, 集结高校科研优势解决发展问题。其二, 建立服务平台。政府和高校为他们创建服务社会的平台, 通过开展医疗咨询、科研扶困、科技支教等活动, 为地方经济发展献言献策。其三, 搭建民主协调平台。建立民主协调机制, 定期征询民主人士意见, 定期走访和座谈, 提高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陈湘如.新形势下加强高校统战工作的路径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