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专科学校(通用12篇)
医学类专科学校 篇1
高校教材是高校教学内容的和教学方法的载体, 是教师教育的参照, 是学生学习的依托, 学生通过教材的学习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当前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化向大众化模式转变, 这就对教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建设是高校基本建设之一, 是关系教学质量和人才质量的大问题, 再加上对教材的使用从“教教材”已经实现了向“用教材教”的转变, 所以高校教材的建设是整个教学改革的先行和保障。
一、心理学教学自身的特点和对教材的要求
1.心理学是一门人类研究人类自身的学科, 跟其他专业课有着本质的区别, 对学生而言本身是极具吸引力的, 但同时学生又对这门学科有很多误解。
2.从科学性来说心理学起步较晚, 发展较快, 变化较多, 学派林立, 而且尚存很多有争议的待统一的问题。虽教材选择面宽, 但内容应注意选择最科学和有最新研究成果的。
3.心理学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徘徊, 没有清楚精准的定位。我校心理学是与医学、护理相关联的课程, 但重点是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还是后面的医学专业知识还有些混淆, 例如《心理和精神护理》已经偏向于精神病护理了, 应该从属于护理专业课。
二、学校开设心理学课程的主导思想
1.让医学生掌握必要的、基本的心理学知识, 使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为将来的服务对象提供心理护理和心理治疗, 以维护和促进患者的心身健康, 最终达成为服务对象的整体护理和治疗。
2.为其他专业学科打下基础, 例如心理学涉及到的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内容, 都可以为学好其他学科提供科学的记忆方法、思维方法等。
3.心理学教学扮演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角色。无论是护理心理学还是医学心理学在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都必然涉及到病人心理、互患医患沟通等。所以它应该是由浅入深的一本实用性教材。
4.心理学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还有极强的实践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心理学知识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 以及今后的工作。在学习中不能只是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死记硬背, 而要懂得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得到体会和锻炼, 为今后的角色转换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心理学教材的选用和存在的问题
1.首先是学校和教师要重视教材的选用。若不重视, 有再好的制度都是浮云, 不会自觉地去认真筛选教材, 敷衍了事, 更不会研究教材选用工作, 对制度实施过程也不会有效监控。
2.信息平台的缺乏和建立。学校要提供数据交换平台, 教材管理部门要及时更换教材使用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对于新出版的教材和尚待使用的教材给予细致的认识和评价。
3.教材应该是由谁来挑选, 在哪挑选, 范围是由谁定?笔者认为应该是分学生、教师、教研室、学校教材管理部门四部分的综合意见, 形成固定的教材选用制度。每一学年之后都要公开教材征集意见稿。收集学生和一线教师的意见, 然后在教研室归总给出意见, 教材管理部门审批。避免教材已经更改但教研室和任课教师却不知情的情况。
4.随着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技术的更新、教材的内容、形式等等都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教材不再只是一本单纯意义的教材, 最新的理念教材是集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课后阅读参考书、学生作业、习题集、多媒体课件等为一体的教材。在教师中还存在着怕教材变得快, 自己的授课计划、教案都得要变, 自己怕麻烦, 导致优质教材和新教材、个性化教材无法及时选用和推广的畏难情绪。
5.缺乏个性化优质教材。 因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晋升职称等需要, 有一些教材都是低水平重复概念、例子, 一本书东拼西凑, 有很多重复雷同的地方, 缺少创新。尤其是心理学教材, 属于热门基础课, 版本众多, 良莠不齐。对许多学生来说就是应付考试的工具, 考完也就扔一边了。教材没有自身特色, 泛泛而谈, 没有遵循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学生没有从心底热爱。这就要求心理学教材必须要以学生为中心, 注重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心理特征, 并有极强的实用性。
6.通常来说学校属于专科学校, 贫困生在学生中就很普遍, 为了节约学生的书本费, 教师和教材管理部门可能会选价廉但物并不美的教材。
四、心理学教材怎么选用和建设
1.树立现代教材观:
心理学研究日新月异, 要掌握最新最前沿的科研动向, 才能保证教材的前瞻性和先进性, 做到与时俱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才能体现最前沿的专业知识领域, 把握时代脉搏。
2.从建设出发促进选用:
高校应该重视教材的自身建设, 鼓励任课教师多参加科研活动多积极出论文、编写教材, 将最新的科研成果编入教材, 创建有高校自身特色的教材, 教师用起来顺手、学生也觉得新鲜个性、还可解决教师晋升需要的论文、编写教材问题。
3.教材选用、建设与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相结合:
学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搞得热火朝天, 正好以此为契机, 加强教材的选用和建设。教材是课程改革中的重头戏, 二者相互影响和促进。
4.把好教材入口关:
在教研室初审, 整个教研室的教师都要给意见集体研究, 不能主讲老师一人说了算, 根据培养目标、专业特色、授课对象等情况综合考虑。选出最优质的教材上报系部。各教学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 召集各教研室主任、资深教师、学科带头人集中研究审核, 教材管理部门最后定夺。严格按照教研室、系部、教材管理部门三步走。另外就是教材的评估, 把握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 现目前我们学校有学生评估, 但结果并没有公开, 并且学生没有对比的教材, 只用了学校发的, 笔者认为不具有可比性。
5.教材管理体系现代化:
积极购买成熟先进的教材管理软件, 建设教材信息管理信息库, 以及资源共享平台, 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讯息。为教材管理者提供学习交流平台, 学习其他高校的先进教材管理经验。
6.以人为本的教材模式:
根据学生经济状况和兴趣爱好, 允许学生灵活购买旧书作为教材使用, 尤其是家庭贫困生, 可以减少一部分书本费开支, 减轻他们的家庭负担, 较为人性化。拓宽教材供应渠道, 发展二手书市场, 比如毕业生的跳蚤市场, 可以让低年级学生自行购买需要的旧书, 还可以成立专门的租赁教材部门。
7.保证教材的医用性、易用性和实用性:
因为学校是医学类高校, 职业化要求较为突出, 当然在心理学教材选用上也要与专业技能相结合, 同时又要易于学习和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能拿来借鉴和应用。
8.与时俱进, 引进国外先进教材:
在现在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教育理念也在不断融合、更新, 要与其他教育发达国家保持同样的步伐, 务必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与国际接轨, 获得先进的知识, 固步自封是无法适应全球化的人才观的。
总而言之, 教材的选用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要内容新颖具有时代性, 适合学校自身特色、适合学生的各方面要求, 便于学生学和教师教, 同时不要太过于频繁地更换教材, 这些都需要全校教师、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渐地完善, 最后达到理想化的状态。
摘要:教材是高校施行教与学的基本工具, 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 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优秀教材对稳定教学秩序、主导教学方向、创新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医学类专科学校的心理学教材内容要既有心理学基本知识的普及也要有跟医学相关医患心理及治疗方法等。本文对医学类专科学校教材选用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 并结合心理学专业教材选用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医学类专科学校,心理学教材,选用与建设
参考文献
[1]谢淑华.对新时期高等教育教材建设的省思[J].黑龙江教育, 2010, (12) :15~16.
[2]漆鸣.略论师专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思想和教材体系[J].宜春师专学报, 1999. (6) :60~63.
[3]陈晓莉.师专心理学课程教材改革的构想[J].福州师专学报, 1994, (1) :22~24.
医学类专科学校 篇2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专业】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招生网站-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分数线
1、按专业级差进行预录取,1-2志愿级差5分,其余志愿不设级差。
2、以招生录取系统设定模板自动分配专业,从高到低依次录取,低分退档,最低基准分相同时,原始分高的优先录取。
3、同等条件下有特长、英语分数高者优先。
4、临床医学专业面向三明地区招收150名定向生,授课地点为三明职业技术学院,且毕业证书中的专业名称注有“定向基层医疗机构”,具体分配名额如下:梅列2,三元8,永安20,清流15,宁化20,建宁13,泰宁13,明溪10,将乐14,沙县20,大田15。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重点专业: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全景地图: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历年分数线: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报考指南: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招生计划: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气校友:
医学类专科学校 篇3
【摘 要】研究采用卡特尔16PF量表,对上海医高专2011级70名乡医班临床医学生在进入内科临床实习阶段时,分析、了解他们的人格特征状况,制定教学实验方案,明确了临床实习期人格因素方面具有的可塑性。
【关键词】专科医学生 医学职业人格 培养
“学医先学做人”,健康的医学职业人格是醫务人员职业素质的核心部分, 是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 在研究医学生职业人格培养必要性的基础上, 深入探讨医学生职业人格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它有利于医学院校高度重视医学生职业人格的培养。
一、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试(简称16PF)是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卡特尔(R.B.Catte II)经过几十年的系统观察、科学实验,以及用因素分析统计法确定和编制而成的一种精确可靠的测验。16PF在国际上颇具影响,明确已有法、意、日、中等多国修订本。该问卷是世界上公认的、广为应用而有效的人格测量工具之一。其16个人格因素分别是:乐群性、 智慧性、稳定性、 影响性、活泼性、有恒性、交际性、情感性、怀疑性、想象性、世故性、忧虑性、变革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
二、对象与方法
研究选择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1级专科医学生(乡村医师)为对象,其中男生20人,女生50人,在其进入内科临床实习阶段,按1∶1配对,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通过标准化病人临床模拟及督导式教学,对照组进行常规授教式带教,选用“卡特尔16PF” 测试量表,对试点学生进行培养前后的人格特征测试,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16种因素在培养前是后否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三、结果与分析
1.对照、实验组学生16种人格因素均值均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且两组基线相一致,分别是:乐群性(P:0.400)、智慧性(P:0.777)、稳定性(P:0.401)、影响性(P:0.435)、活泼性(P:0.928)、有恒性(P:0.686)、交际性(P:0.710)、情感性(P:0.759)、怀疑性(P:0.610)、想象性(P:0.402)、世故性(P:0.816)、忧虑性(P:0.235)、变革性(P:0.191)、独立性(P:0.730)、自律性(P:0.250)、紧张性(P:0.843)。
表1 实验组干预前后结果
(A1——实验组干预前 A2——实验组干预后)
因素 均值 标准差 P 因素 均值 标准差 P
乐群性 A1 10.14 4.942 0.029 怀疑性 A1 10.154 5.6144 0.131
B1 14.63 3.381 B1 6.977 4.6917
智慧性 A1 7.369 3.2384 0.489 想象性 A1 15.469 6.7420 0.277
B1 8.338 3.7748 B1 12.669 6.0902
稳定性 A1 11.569 7.2115 0.014 世故性 A1 11.100 3.3427 0.400
B1 18.054 5.0044 B1 12.88 5.6077
影响性 A1 12.992 7.6504 0.814 忧虑性 A1 17.677 6.5030 0.019
B1 13.623 5.7466 B1 11.431 6.1976
活泼性 A1 13.392 8.3052 0.008 变革性 A1 7.860 3.4487 0.249
B1 20.669 3.4984 B1 10.310 5.5193
有恒性 A1 9.680 5.3601 0.271 独立性 A1 12.000 5.7762 0.443
B1 12.830 6.9457 B1 10.130 4.8364
交际性 A1 11.931 7.2310 0.001 自律性 A1 11.41 4.525 0.665
B1 19.862 3.1106 B1 10.35 6.122
情感性 A1 10.42 5.394 0.826 紧张性 A1 15.362 5.0498 0.007
B1 10.89 5.558 B1 9.669 4.7073
﹡P<0.05
2.对照组学生实验前后卡特尔16PF测试平均分值无显著差异;实验组学生通过标准化病人临床模拟及督导式教学后,在乐群性、稳定性、活泼性、交际性、忧虑性及紧张性上差异明显。
四、讨论
根据实验前后卡特尔16PF测试结果发现,参加教学实验的两组学生的16种因素标准分均值都处于正常范围,但二者在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干预后,部分人格因素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前后在乐群性、稳定性、活泼性、交际性、忧虑性及紧张性因素方面均有显著提高,说明干预组学生实验后表现得更为热情、成熟、活泼、健谈及自信。明确了临床实习期人格因素方面具有可塑性,在内科实习期间加入对临床医学生人格的培养,对塑造高品质医学职业人格有促进作用,从而使他们形成稳定的、积极向上的健康医学职业人格。
目前我国的卫生事业正在逐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我国的卫生事业将成为重要的社会保障体系。鉴于我们培养的乡村医生是面向农村基层,“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人才,在乡村医生培养方案中要强化岗位意识,培养以人为本的职业综合素质,强调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与本科医学院校相比,专科生在校时间短、学习任务重,更需要培养具有较高医学职业人格的专业人员,以提高其整体素质。
对专科医学生职业人格的培养:1.要将医学职业人格知识贯穿于专科医学教育教学计划中。2.切实保障医学职业人格素质教育实施的实践过程性。人文医学职业人格素质教育主要在于其过程性, 通过过程体验,领悟医学职业人格精神, 激发人文职业道德需求。主要是通过精心策划某一学科的教学过程, 利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手段, 具体体现课程的人文职业性,从而实现医学职业人格精神的直接教育或间接影响;通过辩论式、启发式、互动式等方式的教学, 以课堂的人文氛围和教师的人格魅力, 尊重、体现和诱导学生的自由、民主、平等意识和情感, 激发学生的职责意识、创新意识、法律意识、问题意识、服务意识、协作意识, 使医学生形成健康的医学职业人格。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传统授教式教学的超越, 帮助学生将人文职业道德精神内化为健康职业人格素质。3.对学生的评价要突破单纯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技能评价倾向, 以彰显其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健康职业人格精神。尤其要对职业人格素质教育的具体评价做出明确规划, 引导、鼓励和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科学认知、丰富情感、磨炼意志、亲近美善以及学会做人和做事。
总之,要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在医学生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中,注重职业道德的自我教育,引导医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和领悟,促进他们将献身医学、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的夙愿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和职业责任。
【参考文献】
[1]李恩昌,刘宪亮.论医学职业人格培养的必要性[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1):21-24.
[2]敖小兰,石竹屏.心理学中人格评估法综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04(02).
[3]张淑美,曲惠青,赵雪云,等.对医学生应注意“六种”意识的培养——医疗职业人格研究之六[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2):23.
医学类专科学校 篇4
1“人文大讲堂”开设的必要性
1988年, 世界医学教育大会通过的《爱丁堡宣言》称:“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 自信的观察者, 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生, 而不再仅仅满足于治疗某些疾病。”这就要求医生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 还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但是, 在我国当前医学院校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医学生却缺少这种较高的人文素养。
网上流传着“医生3句话能吓死病人”的帖子, 说一名不善于人际沟通、不了解病人心理的医生3句话就能吓死一位病人。他对病人说的第一句话是:“你怎么才来?” (言下之意是病人的病已经很重了) 第二句话是:“你来晚了。” (言下之意是病人的病可能没有救了) 第三句话是:“你回去吧。” (言下之意是再治疗也是多余, 回去准备后事吧) 或许医生说这3句话的本意并不是我们理解的言下之意, 但是, 对一位有着身心负担的病人来说, 他有可能接受医生言语上的消极暗示。
这或许只是一个笑话, 但不可否认的是, 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医生的人文素养的确需要进一步加强。一方面, 医学不仅是一门呵护人的健康, 拯救人的生命的特殊的自然学科, 而且还是一门人文学科, 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医学不同于机械制造或者化工这类单纯与物打交道的科学, 它服务、研究的对象是人, 是与病人打交道的“人学”, 其必然与人的心理、社会等特征以及文化和环境等因素有关, 这决定了医学具有一定的人文学科特征。
另一方面, 作为不懂医学的病人, 他们将自身的健康甚至生命系于医生身上, 医生的一言一行, 甚至是一句“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的话语, 都可能对病人产生一种积极或消极的心理暗示。如果简单地“将医学看作纯科学是危险的。科学与人文高度结合才能造就一名优秀的医学生, 并使其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医生在给病人治病时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发生病变的器官, 而是病因各异、心情各异、处境各异的病人。与不同的病人接触, 不是纯科学的事情, 而是需要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这就需要医学生成为医务工作者之前就提高人文素养”[1]。既要有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 帮助病人减轻甚至消除肉体痛苦;又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 帮助病人缓解心理压力, 消除病人紧张、害怕情绪。
医学生是未来医学职业的从业者, 其未来工作的对象是遭受不幸和痛苦的病人。所以, 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是医学教育不能忽视的大课题。
我校作为一所升格不久的医学专科院校, 文化底蕴、学生人文素养与本科院校、老牌院校、综合院校相比都存在巨大差距。如何从医学人文视域考辨医学生人文信仰问题, 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无疑是对上述问题的积极应对。
学校党委为了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和学生的文化素养, 根据学校发展实际和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 针对青年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和自身素质提高的内在要求, 从“医学是人学”角度出发, 于2010年创办“人文大讲堂”并出台了《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人文大讲堂”实施方案》。“人文大讲堂”围绕理想信念、人生哲理、社会交往、励志教育、情感生活、心理健康、创新实践、创业发展以及学生感兴趣的文学名著、人物传记、音乐书画、学海探究、传统文化、艺术鉴赏等, 采用主题演讲、专题讲座、交流、互动等形式, 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与专家学者、知名校友和先进人物对话的平台, 为学生架起一座传承人文知识, 提高人文素质的桥梁。
2“人文大讲堂”的做法和成效
2.1 做法
为了确保“人文大讲堂”的制度化、长期化、规范化运作, 学校专门设立“人文大讲堂”专项经费, 用于主讲人的讲课费和活动宣传、筹备费用支出。
“人文大讲堂”创办3年来, 以“感受名家风采, 共享文化盛宴”为主旨, 广邀校内外专家学者, 就文学与艺术、文化与传播、传统与现代、素质与成才、经济与社会、中国与世界等重大主题进行演讲和报告, 以现代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并营造浓厚学术氛围, 成为为培养师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而打造的校园文化品牌。
目前, “人文大讲堂”已举办了上百场大型的学术讲座, 邀请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前来讲学, 活跃了校园文化, 塑造了人文精神, 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推进了素质教育, 提升了文化品位, 营造了优良的校风学风, 引导青年学子健康成才, 成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大项目, 被誉为我校的“百家讲坛”。
“人文大讲堂”尤其侧重于医学人文方面的教育。本学期开学以来, 先后聘请了陈军教授、胡宏伟教授等做了《医学生人文素养漫谈》《拷问医学的人文温度》等讲座, 在广大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2.2 成效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最终是培养、塑造和弘扬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精神作为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的具体体现, 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即除了具有一般的人文精神所蕴含的热爱祖国、品位高雅、善于合作等品质外, 更应体现为对人的医疗权利、生命价值、健康利益、人生需求和人格尊严的关怀, 其核心突出表现为医学人文精神。我校“人文大讲堂”紧密结合对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2.2.1 培养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认同感
爱国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医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员, 理应珍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优良文化传统, 树立民族自信和文化自觉, 继承与弘扬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概, 做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祖国和热爱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2.2 培养医学生高尚的职业品格和道德情操
当前, 医患关系比较紧张, 而医风医德问题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医患间的紧张关系。要预防、化解这些问题, 归根结底是靠教育, 尤其是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作为高等医学院校, 在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职业品格培养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医学生在学习医学专业知识和公共人文知识的过程中, 正确理解学习医学的目的, 明确自身的定位并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医学观。通过长期的培育和熏陶, 使医学生成为具有人文关怀的“白衣战士”, 献身医学事业。几千年来, 我国医学界一直传承并践行着悬壶济世、济世救人、仁爱为怀、医乃仁术、无恒德者不可作医的古训, 正是医学人文精神的高度体现。
2.2.3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通过人文素质教育, “学生了解了更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非但未感到负担加重, 反而感到人际交往能力有所提高, 心理适应能力加强, 社会学知识更加丰富, 英语水平提高较快, 对专业课学习兴趣大增,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以提高”[2]。开设医学史等一些医学人文课程, 让学生通过医学史的学习, 了解祖国灿烂、丰富的古代医学文化。如《易经》的博大精深, 体悟古人所谓的“不读《易》, 无以成大医”的道理;求索《黄帝内经》里人与自然的和谐, 明白中和、以人为本的重要性;追崇孙思邈、华佗、张仲景等古代名医的高超医术和伟大人格。
2.2.4 培养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科学探索活动的灵魂和生命, 医学要发展, 就需要医学生的创新精神。医学生通过接受医学人文教育, 了解和感受如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盖伦、维萨里、达·芬奇、哈维等医学先驱身上所体现的创新精神, 培养他们不断进取、善于创新的能力和精神。
3 总结“人文大讲堂”创办经验, 提升文化育人内涵
我们深切体会到, 要推动“人文大讲堂”可持续发展, 首先, 需要在认识上有新的高度, 充分认识到“人文大讲堂”作为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性, 努力占领高校文化建设主阵地;其次, 需要在内容上有新的深度, 积极探索文化与文明、传统与现代、国内与国外先进文化的发生发展规律, 开辟文化教育新阵地;再次, 需要在形式上有新的力度, 不断拓宽人文素质教育阵地, 将“人文大讲堂”这一校园文化辅助阵地逐步打造并提升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阵地。
目前, 我校已经为来校讲学的专家、学者建立了“人文大讲堂”专家档案;在学生工作网站设立专栏, 将“人文大讲堂”相关资料上传, 供更多学生浏览和学习;每学年将“人文大讲堂”内容汇集成册。下一步, 学校党委研究将“人文大讲堂”升级为“大学生灯塔课程”, 这是我校开展通识教育,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在个别系部试行, 然后逐步推广, 最终将其纳入全校学生必修课范畴。目前, 作为“人文大讲堂”升级版的“大学生灯塔课程”, 已经初步建立了课程体系, 选定了课程内容, 不久将以全新的面貌为学生开设。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 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和发展中国先进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校将继续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口, 进一步引领当代大学生的前进方向, 凝聚大学生的奋斗力量, 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 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黄伦峰.给医学生打开一扇人文之窗[J].卫生职业教育, 2008, 26 (18) :22-23.
医学类专科学校 篇5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专业】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招生网站-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分数线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招生章程
一、学院基本情况
1、校名全称: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学校性质:公办
3、国家代码:108884、校 址:江西省上饶市志敏大道399号
5、学院概况: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51年的江西省第五医士学校,1953年改名为上饶卫生学校,1958年在卫校的基础上创办上饶医学专科学校,1959年更名为赣东北医学院,1978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2013年2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5月获教育部备案批复)。学校位于闽浙赣皖四省交界处,京福、沪昆高铁南北交汇点,集山、水、田园为一体的生态园林城市——江西省上饶市。学校有新老两个校区,新校区座落在丰溪河畔,老校区位于信江南岸。校园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可远眺钟灵山峦之秀色,近览丰溪信江之美景。学校占地477亩,建筑面积20余万来方米。学校仪器设备总值3000余万元;馆藏纸质图书29.1万册,电子图书30万册,中外文期刊约500种。学校以普通专科教育为主,涵盖了本、专科成人教育、中职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现有在校生13594人,生源来自全国27个省市区。开设了临床医学、护理学、助产学、药学、医学美容技术、医学检验技术、药物制剂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专业。其中临床医学(医学影像)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和华夏基金会资助的专业,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助产学和医学检验技术为省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和护理学(社区护理)是我校重点建设专业。拥有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影像技能实训中心、护理技能实训中心、药学实训中心和全科康复实训中心。学校有3所附属医院和93所二级以上的实习医院以及7个全科医学教学实训基地,能充分满足学生的临床见习和实习。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努力打造一支政治方向坚定、业务素质较高、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245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62人;正高职称20人,副高职称59人;有省级高校教学名师2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7人,校级学科带头人24人。外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聘专家、学者型教师36人。检验和英语两个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在六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把握契机、锐意进取,形成了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以普通专科教育为主体,中职学历教育为补充,成人教育和短期培训为两翼,计划培养与市场需要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学校已为社会培养了约4万名毕业生,他们当中一大批经继续深造已取得硕士、博士学位。更多的毕业生已成为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业务骨干及基层卫生单位领导。现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竺校友,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所长、法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韩忠朝校友就是毕业生中杰出的代表。学校的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并以良好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赢得了“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好、实践能力强、适应工作快”的社会赞誉。我校招生已面向全国27个省(市),毕业生分别推荐到广东、浙江、江苏、北京、上海、福建等省(市)就业,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二、录取条件:
1、符合教育部《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的报名条件。
2、考生当年参加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统一考试,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院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专科录取分数线。
3、外语语种为英语。
三、学制年限:三年。
四、录取原则:依据各生源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该层次最低控制分数线,坚持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学院招生录取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
五、录取规则:
1、各种考试加分优惠政策按教育部下发的《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的精神执行或生源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规定执行。
2、进入投档分数线考生的专业安排根据考生专业志愿按总分从高到低安排或用计算机程序自动操作安排,充分体现公正公平、公开选拔、科学合理的原则。
3、考生应按国家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选报符合自己身体条件的专业。鉴于医疗卫生工作特点,医院在录用医学毕业生时要进行体验,如毕业生有肝功能不正常、传染病等情况,将影响毕业生的正常录用和顺利就业,提请考生填报志愿时注意。
4、护理专业要求身高女生不低于1.56米,男生不低于1.65米。
5、助产专业只招女生。助产专业要求女生身高不低于1.56米。
6、为充分考虑到考生选择就读专业的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要求,新生在入学第一学期内,在各系专业一定比例内,并符合我院录取规则3、4、5条相关规定的,经考生申请学校批准,同类别专业间进行相应的专业调整(文、理科类专业间不能跨科类调整)。
7、其
它有关规定按生源省招生考试部门政策规定执行。
六、2011年我院分专业招生计划说明: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国家承认学历学制文理科类学费标准630101
临床医学大专3年文、理科4255 元/年630101临床医学(医学影像)
大专3年理科4255 元/年630101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大专3年文、理科4255 元/年600101
临床医学(医学美容)大专3年文、理科4255元/年630403医学
影像技术大专3年理科5000元/年630201护理大专3年文、理科5000元/年630202
助产大专3年文、理科5000元/年630401医学检验技术大专3年理科5000元/年530305药物制剂技术大专3年文、理科5000元/年630408医学
美容技术大专3年文、理科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5000元/年 630301药学大专3年文、理科5000元/年
七、贫困生资助、奖学金:贫困生资助:①国家助学金1000-3000元/学年;②助学贷款;③
勤工助学;④院特殊贫困资助等。
奖学金:①国家优
秀学生奖学金8000元/学年; ②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学年;
③院优秀学生奖学金500-1000元/学年,享受面为15%。
八、招生咨询方式:联系电话:(0793)7089428 传 真:(0793)7089078联系地址: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招生就业办公室 邮
政编码:334000网 址:
http://
十、本章程由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招生就业办公室解释。
2013年5月9日。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重点专业: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全景地图: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历年分数线: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报考指南: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招生计划: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气校友:
医学类专科学校 篇6
【关键字】高等专科教学 医学药理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339-02
一、现行高等专科医学药理学教学现状
医学药理学作为高等专科教学中的重要分支,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高等专科教学在教学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对待,教学发展道路异常艰难,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除了社会对于高等专科教学医学药理学的不重视外,还有医学药理学本身的教学特色不明显,没有明确的教学定位和教学目标,因此,如何改善目前的现状,对教学方式等进行改革,全面推进教学发展,成为当下高等专科教学医学药理学的主要内容。
二、明确教学定位,创办特色教学
当下社会对于医学药理学的人才需求远不如之前的需求量大,不断缩减的社会市场导致高等专科学校本身对于医学药理学产生了不重视感。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校的资金问题无法提供专业的实习条件,在加之药理学课程本身是理论性强于实践性的课程,以至于很多学生严重缺乏实践经验,只会纸上谈兵,无法顺利与相关企业定向签约,因此,教学跟不上时代进步,最终会被淘汰。
所以,进行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率先明确教学定位,创办特色教学。即明确培养的目标,寻找医学药理学教学方向,实行基础教学的基础上,开设部分实践教学课程,例如如何调剂处方等,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要认清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学目的不是为了浓缩本科教学,而是走一条特色化的学工一体的教学体系,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理论实践。其次,医学药理学本身是培养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专业药师的主要课程,因此,必须要突出课程的实用性,但是,当下的医学药理学课程中,对于药动学、药物学、药理学的知识安排不合理,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因此,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比如可以适当的补充临床药理学内容等,对于药师的培养和实践有着指导性作用。
三、构建专业教师队伍,优化资源组合
专业的教师队伍又是教学改革的另一大重要内容。高等专科学校最缺乏双师型教师,所以,为了配合教学改革,推动教学发展,学校要充分利用资源,让老教师指导新教师,提高新教师的适应力和教学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目的。其次,学校要给予教师学习机会,积极与其他学校、国内外名校等协商,保证教师能够学习借鉴到其他高校或国外名校的相关教学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最后,要设立激励措施,对于做出突出贡献或有相关学术性教学成果的教师给予奖励,促进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很多高等专科学校在资金方面较为吃紧,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有資源,进行优化组合,例如将大型实验室分割开来提供不同的学生同时进行实践教学,实现教学之间的资源共享,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好处颇多。
四、总结
对于高等专科学校医学药理学而言,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远比理论知识重要的多,因此,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抓住实践培养展开改革,配合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目的的明确以及优良的师资力量,最终要打造出一批具有高专业素养的优秀人才,在填补社会需求的同时,为祖国建设发展提供优秀的新生力量
参考文献:
[1]杨柳.医学留学生校友工作是新时期医学高等院校发展的“推进剂”[J].中外医学研究.2011(24)
[2]何新荣,黄合婷.强化实习教学管理 提高实习教学质量[J].西北医学教育.2008(05)
[3]颜华.浅谈提高高等医学教育质量的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08)
医学类专科学校 篇7
通过查阅学习国家卫生部及发改委联合制定颁布的《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 (卫妇社发〔2009〕70号) ) 、卫生部印发《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年版) 》等文件, 基层医务人员在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应具备的基层预防公共卫生服务技能有健康建档、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重点人群保健 (儿童、孕产妇、老年人) 、慢性病管理、重度精神病管理。
因此本文拟分析临床及护理学生预防医学课程学习现状及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能掌握现状, 通过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以期待提高教学质量, 使即将踏入基层医疗工作的专科医护学生能胜任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资料与方法
抽样方法:以我校临床及护理专业在校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 分别整群随机抽取2010级专科临床及护理专业各1个教学班 (对照班) , 共103名学生;及2011级临床及护理专业各1个教学班 (实验班) , 共110名学生。
调查方法:制定专项调查问卷, 问卷包括3个方面, 即一般情况调查 (性别、年龄等) 、预防相关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调查 (如能否胜任社区居民健康建档、能否胜任社区居民健康教育等) 、学习兴趣及满意度调查 (如对课程学习兴趣如何、课程学习效果满意度如何等) , 总共36个条目。
资料收集与统计学处理:调查问卷经审核无误后, 建立问卷数据库, 录入计算机, 计量资料经正态性检验后, 用 (±s) 的形式描述, 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之间是否有统计学差异;计数资料用率或者构成比的形式描述, 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之间是否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般情况调查结果:实验班与对照班专业构成、性别构成、高中文理科组成及入校成绩等各方面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两组具有较好的均衡性, 可比性强。见表1和表2。
预防相关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调查结果:研究对象公共卫生卫生服务能力技能掌握情况, 见表3。
学习兴趣及满意度调查结果:研究对象对课程学习兴趣及满意度调查结果, 见表4。
讨论
通过对对照班预防医学学习现状调查分析得知, 学生在经过预防医学课程系统学习后, 学生具备的公共卫生服务技能还比较薄弱 (表3) , 尤其是社区居民健康建档、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及重度精神病管理的相关能力技能, 完全不能胜任上述公卫卫生服务项目的分别占65.05%、44.66%、40.78%、51.46%, 学生不具备相应技能与不能准确掌握相应技能理论知识点有一定关系。同时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满意度不理想, 对课程及以后工作的认知定位也不准确 (表4) 。总之, 我校专科临床及护理专业学生对预防医学课程学习兴趣、学习满意度不理想, 课程在社区医疗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定位也不明确[3]。
通过对实验班预防医学课程学习效果调查得知, 在保证与对照班具有可比性的前提下, 实验班经课程调整修改新方案教学后, 总体而言实验班的公共卫生预防技能掌握情况有所提高, 表现在除了社区健康建档及重度精神病管理两项技能外, 对其他技能而言, 实验班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班, 两者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表3) ;针对各项技能, 实验班完全不能胜任者所占比例均低于对照班, 但同时也看到, 实验班很能 (或者能) 胜任各项技能任务者所占比例并没有大幅度提高, 说明实验班技能掌握情况提高的质量有限;实验班对课程学习效果及满意度也增强了, 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表4) 。总之, 通过课程新教学方案实施后, 学生掌握的公共卫生技能增强了, 掌握的基本技能知识点也有明显好转, 其学习效果满意度自然增强, 新教学方案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本次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进行了审核调整[4], 教学内容新增了居民健康建档、健康教育促进、社区重点人群保健、重度精神病防治等知识, 以保证与基层医务人员应具备的公共卫生服务技能一致, 保证学生所学与基层工作所需对口。2对新的教学内容各知识体系教学学时进行了重新调整[5], 将学生不感兴趣、学习难度较大, 并且对以后基层公共卫生工作没有特别大帮助的卫生统计学和流行病学大幅度减少了学时数, 同时还适当减少了食品与营养卫生学的学时数, 而慢病管理、传染病防治、健康建档、健康教育促进、社区重点人群保健、重度精神病防治等知识则适当增加了学时数, 以保证公共卫生各项技能知识点的教学都落到实处, 而不是一笔带过。3改变了之前单一的传统理论教学方法, 丰富了教学形式, 一方面增加了学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见习的时间, 让学生明白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内容, 使之从实际工作过程中来理解体会理论技能知识点, 另外一方面采取开放式教学, 鼓励学生课堂上多互动, 让学生意识到交流沟通的重要性。
注:*为概率精确检验结果 (Fisher's Exact Test) 。
对此, 为更好地培养能胜任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专科医学生, 笔者认为一方面应重新调整专科《预防医学》教科书知识体系[6], 编写与工作岗位所需更加对口的教材, 应以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能为导向, 重组专科层次《预防医学》课程知识体系, 应增加或者补充慢性病管理、重点人群保健、健康建档及健康教育、神经病管理防治等知识内容。另一方面, 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加强预防医学实习基地建设, 共育专科医学人才[7], 充分利用卫生行业与社区资源, 聘请社区基层医疗工作人员为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组成团队, 共同研究、开发与承担专业课程教学, 课程教学过程中, 积极开展以社区健康为目的的学习, 组织学生多到基层社区医疗机构见习实习, 建立“在校教育、在职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一体化的校内外社区实训基地[8], 在农村卫生需求的基础上, 开展服务学习, 使其了解基层医疗人员的工作性质与工作内容, 明白基层医疗人员应具有的公共卫生技能, 使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相符合, 增加其学习的目的性。
摘要:目的:全面分析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培养的专科临床及护理专业学生预防医学课程学习现状及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能掌握现状, 提出预防医学课程教学内容调整方案, 评价新课程教学方案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通过同一调查问卷调查对照班及实验班, 以对照班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能掌握情况, 通过对比分析课程新教学方案取得效果。结果:对照班掌握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薄弱;实验班通过新教学方案学习后, 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技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班,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实验班学生基层公共卫生技能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班, 新的教学方案具有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关键词:职业能力,预防医学,基层医疗
参考文献
[1]王家骏, 梁多宏, 何听, 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改革促进预防医学教学改革[J].现代预防医学, 2007, 3 (20) :3917-3919.
[2]黄吉武.预防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3]章志红, 上官致洋, 林少龙, 等.临床专业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 2011, 29 (20) :97-98.
[4]代方国, 劳海苗, 李莉, 等.对预防医学课程建设的思考[J].实用预防医学, 2003, 10 (1) :125-126.
[5]雷毅雄, 陈小薇, 王家骥, 等.谈预防医学精品课程中的特色建设[J].实用预防医学, 2005, 12 (2) :436-437.
[6]叶葶葶, 傅华, 夏昭林, 等.改革预防医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培养防治结合的新型医师[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1, 13 (10) :454-456.
[7]Mubuuke Aloysius Gonzaga, E.Kiguli Malwadde, Businge Francis Byanyima K.Rosemary.Factors influencing students'choices in considering rural radiography careers at Makerere University, Uganda[J].Radiography, 2010, 16 (1) :56-61.
医学类专科学校 篇8
关键词:医学类高职高专,办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群众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尤其是“健康中国”建设的推进,使得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服务的数量与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促使我国医学类高职高专(以下简称“医专”)教育迅速发展。但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医学教学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临床教学和学生顶岗实习场地不足、校内实训基地受限等,进而又制约我国“医专”教育的健康发展。在目前国家对“医专”教育投入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只能走利用全社会医疗卫生资源共同培养医学人才之路,以解决此“瓶颈”问题。通过选择与一些办学条件较好、医疗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完整、管理水平较强,并且在当地有一定声望的地方医院或药企进行“2+1”与“1+2”合作办学成了大多“医专”缓解办学资源不足及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的重要出路。
一、“2+1”与“1+2”合作办学界定
“医专”“2+1”及“1+2”办学模式是指“医专”将学生3年培养期分为两个阶段:“2+1”其中的“2”为第一阶段,即第1学年和第2学年,此阶段为学生在校内接受医学专业教育阶段,“1”为第二阶段,即第3学年,此阶段为学生到医疗企业顶岗实习阶段;“1+2”其中的“1”为第一阶段,即第1学年,此阶段为学生在校内学习文化、医学基础课程,“2”为第2、3学年,此阶段为学生到医疗企业接受专业课教学和专业顶岗实习。
二、我校合作办学概况
为全面落实国家的教育政策和医疗卫生工作方针,适应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全面提高医、药、护专业教学质量,同时为缓解我校教学资源的不足及给学生开辟更广阔的就业渠道,我校本着服务社会,服务临床、服务企业,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高级技能性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宗旨,根据“互惠互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义务分担”的原则,积极探索与创新专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经过10余年的实践,初步形成“2+1”与“1+2”相结合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2+1”合作办学全面铺开,学校现有优质的学生顶岗实习单位110余家,布点涉及珠三角、北京及长株潭等省内一流医药企业、院所,如:湘雅医院、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老百姓大药房、益丰大药房、秀媛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台湾罗丽芬集团、北京301医院等。为深化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使人才培养贴近职业岗位实际,使学生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技能水平满足行业要求,我校在“2+1”办学模式基础上积极探索并实践“1+2”办学模式,学校先后与湖南省直中医院、株洲中医伤科医院、株洲市妇幼保健院、331医院通过洽谈达成了“1+2”联合办学协议,并顺利开班,目前双方合作积极,互通有无,学生反映良好,办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校还与株洲中医伤科医院、千金药业有限股份公司、岳阳秀媛堂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市妇幼保健院联合成功申报了湖南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三、合作办学经验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为使“1+2”临床教学医院更好地完成临床专业课教学、见习和实习的任务,我们依据国家相关部门关于教学医院、实习医院的条件和及管理办法,先后多次召开临床教学研讨会、协调会,明确学校与临床教学医院各自的权利与责任,提出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并每年由学校组织召开一次临床教学工作研讨例会,研究解决合作办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及困难。精选“2+1”合作企业,与“2+1”学生顶岗实习企业签订学生实习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及顶岗实习目标。通过积极努力,现在两种办学模式都在稳步推进。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把握了今后进一步改进、完善合作办学的方向。
1.制订符合“2+1”及“1+2”合作办学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生培养的指导性纲领文件,是组织教学活动、衡量学生学业是否达标的主要依据。要保证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质量,首先要根据自身特点,量身打造符合“2+1”及“1+2”办学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尤其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行业企业特点及合作单位自身的资源等条件,由行业企业专家及合作单位共同参与论证、设计。尤其是课程体系的设计要循序渐进、两段紧密衔接。在全面分析工作过程的基础上,理顺课程之间的关系,确定课程结构,做到课程结构与岗位任务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对接、教学情境与工作情境对接[1]。
2.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机构,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学校与企业双方均要设立教学管理部门加强教学管理和督导工作。学校要成立校企合作办公室,在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的领导下由专人负责,各合作企业应有相应的职能部门负责合作办学事宜,同时每年召开一次临床教学研讨会,集中研究、解决临床教学相关问题。我校的临床教学医院确定了一名副院长主管教学,成立科教科或临床医学教学部作为主管教学的职能部门,并配备相应的人员具体进行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有的医院还成立了临床教学教研室,开展了常规性的教学改革与研究活动。
企业作为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提升职业能力、提高职业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其对学生独特的管理、指导、影响发挥重要的作用。尽管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但积极探索有效的培养模式、总结经验、改进方式将会是企业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的不懈追求与终极目标[2]。
3.加强对“1+2”临床教学医院的理论教学指导及“2+1”学生实习检查。
“1+2”临床教学医院教师由于缺乏从教经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应用基本是自我摸索,在理论教学上需要给予指导。一方面临床教学医院通过遴选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同时获得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人员且能力强、经验较丰富的同志作为任课教师,并对他们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学校定期组织教学专家、教授到医院听课、传授教学方法、举办讲座等,使他们尽快达到临床理论课教学的要求。对于“2+1”顶岗实习学生加强质量监控,保证实习质量。一方面学校建立校领导主管、实习科负责,系部参与的实习生质量监控体系,进行学生实习日常问题的处理、协调,另一方面学校利用寒暑假组织相关人员(校领导、实习科人员、实习指导教师等)到实习单位进行实习检查,听取实习生及实习单位的意见与建议,协调解决问题,并且校领导高度重视实习工作,书记、校长带队进行实习检查,亲自过问、参与实习生问题的协调与处理。通过实习检查既有利于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关爱。
4.积极妥善地做好学生的住宿、生活等安全、后勤保障工作。
安全无小事,不管是“2+1”还是“1+2”合作办学,学生的安全是首要工作。对于“2+1”实习生,学校与实习单位签订《学生实习安全协议》,要求实习单位加强学生的安全管理,并在下点前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及防范措施培训,建立实习安全预警机制及应急方案,积极处理突发安全事故;对于“1+2”临床教学医院,除以上措施外,为了保证临床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与合作医院通过协商,由学校出资或医院自筹资金,新建或改建学生宿舍、食堂、上课教室、实验室等,做好学生住宿、生活各等后勤保障工作。
充分利用全社会的医疗资源办学,发挥医疗企业与学校的各自优势办学是当今也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医学类学校的办学模式改革及优化的方向。我校将继续努力完善、深化“2+1”及“1+2”校企合作办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做好学生的各项保障工作,同时逐渐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扩大有效就业网络、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与就业率,以保持合作办学具有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谢肖力.东西部高职院校“2+1”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0.8:83.
医学类专科学校 篇9
随着医学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学生数量急剧增加, 学生的素质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学生考试不及格率逐年增加, 出现了大面积补考和重修现象[1]。为了提高教学水平, 保证教学质量, 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医学专科人才, 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补考问题, 探讨对策。
2. 现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补考中存在的问题
2.1 补考时间安排不合理。
补考一般安排在每学期的开学之前或开始阶段, 学生既没有时间, 又没有条件复习补考科目, 补考时根本达不到课程要求。同时, 开学阶段也是一个学期非常重要的阶段, 教师忙于新课程教学的准备, 学生也要忙于新课程的入门学习, 给教师和学生均造成很大的压力。
2.2 补考内容简单、形式单一。
特殊的医学课程需要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不断地发展和进步。教师考核学生必须贯穿于整个学期的学习中, 成绩的评定也必然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多种考核内容的成绩综合。但是, 现行考试制度并没有对补考作出太多的思考, 没有用发展的全面衡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教师对学生只是简单地就锁定的理论知识或考试原题进行一次性补考, 这样那些平时不认真学习的学生, 考前只要背背复习题就可蒙混过关。这种补考既难以充分发挥检测学生所学知识是否达到要求的作用, 又难以激励不及格学生通过勤奋学习实现后来居上的目标, 加重学生对补考的依赖性和学习的被动性, 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与医学教育的本质和功能是相悖的。
2.3 补考作风不严。
学生考试违纪后一般作零分处理, 要补考;考试不及格者不论成绩是接近及格还是接近0分, 一律参加补考。教师对补考中违纪违规学生的处罚明显轻于正常考试, 或姑息, 或不了了之。有的学校补考其实是大开“绿灯”, 只要学生参加补考, 教师都会给予及格分。这种补考在学生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2.4 补考评价结果一致。
学生的平时表现、实际操作能力, 不再计入补考成绩, 所以不论补考成绩如何, 只要及格以上, 都记录为60分。这种60分标准的评价结果对于学生的心理、态度无疑就是一种压抑。大部分补考生认为认真补考没有实际意义, 补考只要求及格标准, 对课程补考工作的严肃性产生怀疑, 严重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发展。
3. 建议和措施
3.1 完善补考制度。
3.1.1 建立考生资料档案。
每学期期末教师应对补考学生的资料进行备案, 包括该考生平时表现、学习态度、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实验课操作能力、每次考核成绩等。同时教师应通知补考学生存在哪方面的知识缺陷, 迫使学生认真对待补考, 有针对有目的地认真复
3.1.2 关心补考生, 帮助其消除心理障碍。
大学补考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有资料显示, 大学补考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大学生, 所以教师要从多方面给予补考学生充满人情味的关怀和帮助。首先辅导员可以以团体讨论的方式, 或者以学习组的形式召集补考学生, 从各个方面了解学生的情况, 和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 向学生解释学校的补考制度, 清除学生的心理疑惑, 减轻心理负担或者放下包袱, 使学生正确认识补考的重要性, 全身心地投入到补考的准备工作, 争取顺利通过补考。同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端正态度, 明确目标, 从自身的能力、兴趣、所付出的努力程度、学习方法不当等方面作客观的评价, 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 以及和成绩好的同学之间的差距, 树立自觉复习的习惯, 不断总结经验, 提高自己的努力程度, 调整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
3.1.3 进行考前培训。
医学考核的评定包括理论考试、操作技能和平时成绩等, 但大多数学校补考时只考理论知识, 大大影响了教育教学的质量。为提高补考质量, 坚持补考与正常考试一视同仁的原则, 建议教师在补考前对参加补考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完善知识结构, 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进行技能操作和理论指导, 然后分次进行实践和理论考核。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认真对待补考, 而且能让学生从操作能力到理论知识得到全面提高, 既达到补考的预期目标, 又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还能让其在以后的课程学习中更加努力。
3.1.4 完善素质补考模式。
为适应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培养的目标, 学校一定要制定—个系统的、切实可行的补考模式:除理论考试外, 增加平时表现、创新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多项考核指标, 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体的考试时间、考核内容、考核形式、评分体系等, 由教师和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共同确定, 经上级领导审核, 形成一种由下而上的灵活的素质补考模式。
3.1.5 严肃补考纪律。
补考应该像通常的考试一样严明考试纪律, 不给学生开“绿灯”。学生必须严格遵守考场纪律, 按时完成答卷。考试作弊者, 监考老师应立即终止其考试资格, 在成绩登记上注明“作弊”字样, 并给予纪律处分。学校应该规定:考试违纪者只能重修, 考试合格后予以毕业, 以此带动学风的好转, 使学生认真努力, 一丝不苟地对待学习。
3.2 改补考为重修制, 实行以3年为主的弹性学制。
医学专科学校的主要目标为县或县以下的基层医院培养基础理论知识适度, 技术应用能力强, 综合素质较高的实用型人才。但是由于招生规模扩大, 学生素质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不及格学生越来越多。医专生在校学习时间实际只有两年, 而课程与本科生一样多, 大部分休息时间都安排了实验课, 学习任务重, 所以那些成绩很差或多门不及格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复习补考科目, 通过单纯补考是达不到课程要求的。因此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和高职高专培养目标,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改革, 建议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改补考制为重修制, 根据补考学生具体情况适当延长学习年限, 实行以3年为主的弹性学制。规定课程考试高于50分者可以给与一次补考机会, 而成绩低于50分或考试舞弊学生则必须延长学习年限, 进入课堂重修, 以课堂参与、作业、考试等多种手段和标准来评价学生的课程学习,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重修[2]。
4. 结语
大学生补考、重修是当今一个热门话题, 受到学校、学生及教育学家的广泛关注。但是无论是补考、还是重修, 这些事后补救的措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不及格现象。要想真正提高医学高等教育质量, 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隋树杰, 赵文静, 修晓青.某医学院校学生多门功课补考原因探析[J].中华护理教育, 2009, 6, (2) :77-79.
医学类专科学校 篇10
1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办学特点
1.1 办学历史不长
通过对我国大陆40所医 (药) 学高等专科学校调查发现, 除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个别学校有上百年历史外, 我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均只有几十年历史。其中, 除8所学校为解放前创建外, 其余32所学校均为建国后创办。很多学校在创办之初只是医院的一种培训班, 创办的目的是为医院培训医务人员, 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 后来发展为独立的中等专业学校, 通过多年的办学积累, 陆续升格或合并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2 专业学制较短
由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属于专科学校性质, 因而在各校制订的教学计划中, 各专业的学制大多为三年, 个别专业为二年或四年。
1.3 办学规模较小, 特色较突出
相对于本科院校来说, 专科学校规模较小, 多数学校占地面积均只有几百亩, 学生也只有几千人。近年来,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专科学校的规模也呈扩大趋势, 个别学校占地面积已近两千亩, 在校学生近两万人。虽然专科学校的规模较小, 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特色相对于其他专科学校而言较鲜明, 其医或药的特色较突出。
1.4 资金不足, 办学条件较差
专科学校是普通高等教育中最下位的学校, 且均为地方性高校, 每年得到的办学经费较少, 因而办学条件相对较差, 办学力量较薄弱。特别是我国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部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政府每年下拨给学校的办学经费生均仅几百元, 与本科院校相差甚远。
2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理定位的重要性
2.1 明确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办学目标
办学定位是学校在综合多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为自身确定的发展方向和办学目标。科学而合理的定位是新形势下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通过合理定位使学校有一个明确的行动纲领, 有一个清晰的发展方向, 从而促进学校制订科学的发展规划, 引导学校向既定目标发展。反之, 则会使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思路混沌或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从而使学校失去办学的方向和目标。
2.2 有助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统一教职工认识, 凝聚力量, 提高办学效率
学校的发展定位是通过制订科学的发展规划来具体体现的。科学合理的定位, 有助于学校领导班子从发展战略的层面去认识和把握学校自身建设中各阶段的具体任务和目标, 有助于学校教职工凝聚力量、努力完成学校发展各阶段的任务, 从而形成上下一致、思想统一、协力齐心的格局, 高效实现既定发展目标。
2.3 是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制胜法宝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这一形势下, 高校不仅仅面临国内同行竞争的压力, 更面临国际社会更多竞争对手的压力。为此,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必须根据自身情况, 充分发挥专科学校的优势和医学特色, 创新办学模式, 找准自己的位置, 解决好办学定位问题, 培养社会用得上的人才,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实现学校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
3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定位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者认为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定位存在以下现象: (1) 趋同性:包括办学目标定位趋向高层次, 人才培养模式定位趋同。 (2) 传统性:受传统办学理念影响而使办学定位呈现传统色彩。 (3) 混乱性:高校定位中出现办学职能的混乱性、办学范围的模糊性[1,2]。同样, 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定位中也存在上述现象。分析我国大陆40所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定位情况发现, 与本科院校相比,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定位还存在下述一系列问题。
3.1 定位缺失
高校合理定位的基本内容包括办学目标定位、办学类型定位、办学水平定位、办学层次定位、办学特色定位等[3]。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站在战略的高度、运用发展的眼光, 进行全面的、准确的定位。但部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定位不完整, 有的缺失办学层次的定位、有的缺失办学特色的定位等呈现定位缺失。
3.2 定位不明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其行业性质是医学, 层次是专科, 在定位中应紧紧围绕这两个特点对学校进行清晰的定位, 但有的学校定位思路不清, 给人一种学校定位模棱两可的感觉。
3.3 定位夸大
有的学校在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上脱离实际, 一味贪高求大, 学校条件只允许几千人的规模却声称要办上万人的学校;升格为专科学校没几年, 各项工作还没有完全转型到高等教育上来就确定了升本的计划。
3.4 定位无特色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医为特色, 各校由于地域、办学条件、专业特长等方面的不同各具特色, 但有的学校在定位上没有体现这种特色, 各校定位雷同。
4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定位遵循的原则
关于高校定位的原则, 多名学者均有论述, 如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学术性原则[4]、实事求是原则、集思广益原则、目标属性原则、突出特色原则等[3]。这些原则在宏观层面对于高校的定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但对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来说, 定位还应遵循下述原则。
4.1 办学目标定位的可行性原则
办学目标涉及学校奋斗和发展的方向, 为此学校要从自身和社会两方面来考虑, 通过客观分析、综合评价自身的条件和发展潜力, 了解本校在同类学校中的地位和优势, 依据社会的发展方向和需求确定办学目标。只有这样确定的办学目标才能行之有效、才可能实现。
4.2 服务定位的地方性原则
高等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都得到过社会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与帮助, 服务社会、服务地方是高等学校的职责之一。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往往都是地方性高校, 更有义务和责任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因此,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定位时要更多地考虑为地方医学事业服务, 所设专业更好地培养地方急需的医学人才。
4.3 培养目标定位的技能性原则
用人单位往往更重视专科学校毕业生的实用性, 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在工作中能够熟练地进行各种专业操作。学生也只有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才能在职业竞争中显示专科生的优势, 才能化解就业的压力。因此,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应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在培养目标定位时遵循技能性原则。
4.4 培养方向定位的基层性原则
面向基层、服务基层应是专科生的服务方向和就业选择。在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 医疗机构较多、医疗条件较好, 医疗机构中人才济济, 留给专科生发挥的空间有限, 而基层社区及农村医疗条件相对较差, 缺医少药状况还有待彻底改变, 这些地方急需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医学人才, 更适合专科生发挥聪明才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只有将眼睛瞄向农村、瞄向社区, 将学生培养方向定位在基层, 才能更好地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才能有助于学校的发展。
4.5 办学类型定位的专科性原则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属于普通高等学校的一部分, 它既不是本科院校也不是中等专业学校, 其本质是专科学校。因此, 学校在制订发展规划和实际运行中, 必须明确自己专科学校的性质, 既不贪大求高, 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 也不能自我矮化, 降低目标。
4.6 学科或专业定位的特色性原则
一个学校的特色可以表现在多个方面, 如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办学思路、师资情况、历史传统、学科方向等[5,6]。其中, 学科和专业特色是学校特色的核心、是学校特色的具体体现, 更是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要面向社会,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学科和专业合理定位, 打造自己的品牌, 突出自己的特色, 只有这样, 学校才具有不可替代性, 在激烈的竞争中才具有独特的优势。
摘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的今天, 分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办学特点, 论述合理定位对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才培养及其生存发展的重要性, 指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定位中存在的问题, 阐述其定位的具体原则。
关键词: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办学特点,定位
参考文献
[1]马小辉.高等学校定位与大学生就业[J].青海社会科学, 2006 (5) :158-160.
[2]孙晓明, 孙存昌.高等学校定位的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 2009 (2) :72-74.
[3]徐玉.关于高等学校合理定位的思考[J].华章, 2011 (26) :116-117.
[4]孙玉凤.高校定位研究综述[J].高等函授学报, 2011 (7) :61-63.
[5]王骥, 陈敏.从战略目标看高等学校定位[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4 (8) :112-114.
医学类专科学校 篇11
【关键词】生物化学 医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53-01
生物化学主要就是研究生物体内的分子在结构、代谢和功能等之间的关系,探索出生物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医学专业名词较多,概念性较强,生物新陈代谢的反应较为复杂,学生的学习进度较为缓慢,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陈旧,只注重知识点的教授,这就导致了学生对于生物化学知识的理解都比较片面,无法理清各种物质间的新陈代谢关系。因此,本文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而科学合理的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运用多种教学的方法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一、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法
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把握好教学的客观规律,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点上,这样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注重的就是把握生物化学的整体知识结构。例如,临床和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就必须掌握人体的代谢特点,还要将由于代谢而导致的疾病产生与生物化学上的知识点进行结合分析,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手段,在启发式教学中,学生理解疾病的发生过程就比较简单,启发学生的诊断疾病的思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授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时,主要是关于生物化学中与疾病相关的检测项目和指标的讲解,比如糖尿病患者的检测项目,像这样的临床医学生化教学中,注重实验教学内容的强化,这样才能培育出高素质的临床专业人才。通过启发式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巩固旧知识体系,加强两者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
二、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应用病例式教学法
医学生物化学是一切临床学科的基础专业源头,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是在完全的脱离临床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后,才能够进行临床实验,虽然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临床的熟练度,但是却降低了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在知识点的死记硬背中,消磨了对医学生物化学学习的热情。而病例式教学法就是通过病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其中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主要是通过将病例的分析加入到教学当中,从而更加全面的对当时病例发生的情景进行描述,学生就要融入到当时的医生的角色中,对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教师也要进行一定的引导,师生间和生生间进行激烈的讨论。例如,在发生糖尿病的过程中,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由于其中的葡萄糖分子不能及时的进入细胞内,发生氧化分解,而导致了血糖增加,胰岛素细胞功能发生障碍。学生在得知问题后,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最为简单的就是让患者不适用高糖分的食品,控制饮食;而也有学生认为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最佳方法,由于胰岛细胞功能障碍,就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来改造胰岛细胞基因,恢复其功能,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治疗糖尿病。在学生们进行交流探讨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最终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三、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法
在新课改出台后,各个教育层次的教学方法都有了一定的改进,多媒体教学法作为最为先进的教学手段,受到各个阶段的教育工作者的喜爱。在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法的作用更为突出。就现阶段的生物化学技术发展速度来看,生物化学作为高等专科学校中的必修专业课程,若是仍然使用原有的传统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方法,是无法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的,在课本、粉笔加黑板的教学辅助用具的教学下,教學的效率无法得到提高,在面对生物化学中繁杂的知识体系,这种教学的方式不利于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多媒体教学法的应用就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教师进行教学时,应用多媒体能够节省大部分的板书时间,更拓宽了课堂教学的知识点深度和广度,帮助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高等专科的医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还要进行忙碌的临床实验操作,若是在高度的精神集中后再进行枯燥的知识点学习的话,无法最大限度的吸收知识,起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准备的多媒体课件,进行实验操作模拟,局部细节放大等方式来记忆学生的注意力,将文字难以表述的细节运用动画展示出来,使得知识点不再抽象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发展创造性思维。
四、结束语
从以上描述的教学方法看,教师主要是要在教学当中充分的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特点,将多样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在不同的教学方法中,不断实践总结,从而提高高等专科学习医学生物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查锡良. 生物化学[M]. 8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00.
[2] 陈鹏,李斌,郭慧芳. 以病案为导入的教学法在生化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9,8(3):242-243.
[3] 肖建英.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生化教学方法改革[J]. 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4):17-19.
[4] 琳琳,赵庆伟,丁肖华. 设计性实验在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0,27(4):431-432.
医学类专科学校 篇12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高等医专学校,建设意义,建设对策
数字图书馆项目最早由美国国家研究创新组织于1988年正式提出, 结果二十多年的发展, 数字图书馆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而医学院校数字图书馆则是医学信息收集、加工、整理并提供利用的主要机构。网络环境的不断变化, 图书馆的主要任务转向主动为读者及用户提供医学信息、进行医学信息的深层次加工及医学研究向医疗实践转化过程中发挥积极的助推作用。本文对高等医学专科学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意义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并据此论述了如何改进我校建立医学专科学校图书馆的评估方法。
一、我校数字图书馆基本特点
虽然是普通的高等医学专科学校, 但在学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方面也需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应具备了构建数字图书馆的基本功能, 如学生的出入、图书的借还, 应实现网络的全覆盖和用户的自主管理。但是我校图书室, 目前还是手工检索, 纸质目录, 没有电子设备。随着近几年学校人数不断的增加, 纸质图书已经开始无法满足全校师生, 从实际需求出发, 我馆在近几年提出了要构建数字化图书馆, 对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补充同时, 也不断关注数据库的发展动向, 以满足校内师生不同需求。
由于我校已得到省政府初审通过确定建立成为高等医学专科学校, 所以要怎样建设和运行高等医学专科学校数字图书馆是势在必行。为此, 我校提出要构建紧跟时代步伐的数字图书馆, 具体计划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大力引进《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 停订印刷版的目录型、摘要型刊物;引进《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减少对连续出版物印刷型载体的复本等。同时由于我校是高等医学专科学校, 所以在采购数据库中应结合我校的学科特点和学校师生的要求, 使医学专业的大分科、细分科的医学信息资源专指性更强。
二、高等医专学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意义
(一) 可以有效利用数字图书馆高效快速的信息服务
与传统图书馆相比较, 数字图书馆所提供信息服务具有搜寻信息方便、更新信息快、快速, 信息搜寻成本低等优点。通过建设高等医专学校数字图书馆, 可以快速、便捷、及时的搜索使用图书馆内的医学专业图书信息, 降低搜寻成本。在数字图书馆服务环境下, 智能化和自动化信息检索方式, 使得图书馆工作人员和读者使用信息搜寻工具, 可以从海量存储的医学文献信息中, 便捷、快速地获取其所要检索的信息, 信息检索的成本也因此大大降低。
(二) 建设数字图书馆可以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图书馆自动化发展过程中, 图书馆数字化是其高级阶段, 数字图书馆是有组织的、开放的、无限的信息资源库大系统, 在网络化的环境中远程和本地用户可以进行一致性访问医专学校数字图书馆系统内的信息资源, 最终得到自身需要的信息资源, 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不会受时空的限制, 不管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 只要有因特网和电脑, 就可以真正共享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读者的范围也因图书馆的数字化得到扩展, 不像传统图书馆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且数字化图书馆使得用户不受时空的限制, 在数字图水管系统中自由检索。
(三) 有助于提高图书文献信息内容的更新速度
数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区别于传统图书馆, 数字化服务是其显著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开发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更好的使用。不同于传统图书馆, 高速的网络为联合的数字化服务提供了便捷、个性和直观的服务。图书文献信息在网络时代下, 得到极速传播和膨胀, 各学科间不断交叉、综合和分化、渗透。图书文献信息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水平得到有效提高;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图书馆因数字化的服务而使其所提供的文献图书信息量大增, 数字图书馆通过借助网络使得知识的更新组合速度不但加快。数字化的图书馆在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方面优势明显, 重复购置信息资源问题得到解决, 利用最少的购置经费得到最大的效益, 再创造知识资源的能力也会因此得到加强, 有助于推动科技创新。
三、高等医专学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具体对策
(一) 提高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投入水平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进一步促使各校加大采购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力度, 在馆藏资源中, 数字资源逐渐成为重要的构成部分。数字资源投入的不断增加, 读者的文献资料需求可以得到极大的满足, 同时也可以有效促进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当期绝大部分的数字资源是通过购买资源的网络使用权来实现其使用权,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要连续采购才能得到保障。所以, 必须合理的提高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投入水平。但是要基于“最适用原则”, 控制采购成本, 提高已采购数据库的使用效益。
(二) 加强医学院校间数字资源服务协作
医学院校图书馆在利用整体优势的基础上, 加强校际间的协作, 优化校际间图书馆资源的合理配置, 优势互补, 有效提高彼此间的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水平。在引进数字资源时, 可以采取图书馆联合采购的方式, 使采购的信息资源所用成本最小但得到效益最大, 提高校际间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共建, 充分满足各校学生对图书资料信息的需求。此外, 对那些已经拥有一定数字资源的校图书馆, 可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实现馆际互借以及文献传递。
(三) 严格遵循数字图书馆建设原则
首先是实用性:针对学校的数字图书馆管理规划, 处理好数字图书馆技术先进性和实用性之间的关系, 既不因循守旧, 墨守成规, 也不过分强调技术的先进性。其次是整体性:数字图书馆系统关系到学校图书馆管理的方方面面, 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因此在建设数字图书馆时, 要考虑学校各个层面对数字图书馆系统的需求。最后是扩展性:数字图书馆建设不是一次性的、一成不变的, 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相应调整的, 要具有灵活的可扩充性。
(四) 医学专科学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要具有医学特色
首先, 要实现现有各类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数字化, 在现有基础上建立具有本馆特色的数据资源库, 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 将数字资源做大。其次, 高等医学专科学校由于资金有限并有其自身的医学专业学科特点, 应针对其侧重的学科专业进行广度和深度建设, 建设有医专学校特色的数字图书馆。再次, 可引进国外的数据库, 扩大数字资源的范围加快知识的更新速度。
四、总结
高等医学专科学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关键在于全校师生员工的理念和认识水平, 信息化彻底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习惯, 能否使数字图书馆发挥出应有的效率, 取决于全校师生的决心和毅力。数字图书馆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 不是单纯的硬件和软件建设, 是人和现代科技融合的过程, 需要一个不断积累和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刘笑梅.浅析无形载体的电子资源采购[J].兰台世界, 2010, (6) :9-10.
[2]黄秋月.图书馆馆藏电子资源管理[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09 (4) :15.
[3]郑燕平.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模式发展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12, (1) :39-42.
【医学类专科学校】推荐阅读:
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05-31
医学专科学校10-10
临床医学专科预防医学教学调查论文12-11
医学高职学校06-18
医学专科生08-05
医学专科教学质量08-15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06-05
高等专科医学院校07-10
医学专科毕业论文09-16
中等医学职业学校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