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的保险规划

2024-10-07

大学新生的保险规划(精选7篇)

大学新生的保险规划 篇1

大学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是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转变的重要时期, 新生入学教育十分关键和重要, 抓好这一时期的教育引导工作不仅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而且有利于培养其各方面的能力和兴趣, 为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应该从新生入学就开始培养、引导和训练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以便为学生未来一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现在, 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而且我们正迎来知识经济与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大学生就业实施就业分配制度, 不需要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国家和学校有调配学生就业去向的决定权, 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转换, 随着愈演愈烈的就业竞争压力,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因此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教师需要引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使学生尽早树立职业意识, 较早地进入职业角色, 了解和掌握将来就业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这将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避免他们学习的盲目性和被动性。而且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就引导学生规划个人职业生涯, 可以使学生对其职业目标和实施策略了然于心中, 并便于从宏观上予以调整和掌控, 能使大学生在职业探索和发展中少走弯路, 节省时间和精力。同时, 职业生涯规划还能对大学生起到内在的激励作用, 使大学生产生学习、实践的动力, 激发自己不断为实现各阶段目标和终极目标而进取。大学生应从大一入学就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

二、新生入学教育中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

1. 培养专业意识。

根据萨珀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大学生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 尤其是大一新生刚刚由高中步入大学, 许多学生报考专业是比较盲目的, 谈不上对这个专业有多少了解, 更谈不上对其以后从事职业的把握和规划, 所以新生入学教育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首先要使学生了解专业特点以及就业前景, 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一个全局性的把握, 建立起专业意识, 培养对本专业的兴趣和爱好, 使其热爱本专业, “学一行, 爱一行”, 将来能用在所学专业上。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可以请本专业的老师讲解专业概况、学科特点及大学四年所学科目等, 也可以请毕业生或行业用人单位经理讲解本行业发展前景。

2. 个体的自我定位。

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所创的职业性向测验, 把个性类型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任何一个个体大致都可以归属于其中一种或几种类型的组合, 通过类似的职业性向测验我们能够更好地实现个性与职业之间的匹配。要使学生善于剖析自己的个性特征, 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在自我定位中, 学生要对自己做全面分析, 通过自我分析, 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因为只有认识了自己, 才能对自己的职业做出正确的选择, 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 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做出最佳抉择。因此, 自我定位是职业生涯设计的重要步骤之一, 通过自我定位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 以及组织管理、协调、活动能力等。所以在新生入学教育中, 教师就要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 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 只有这样才能在大学初始阶段有的放矢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3. 职业目标的确定。

教师在入学教育中要使学生明确每一学年的职业规划任务, 如在大一阶段通过对专业概况的了解, 对个人的自我定位, 学生可以初步设定自己的职业目标。但大学毕竟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时期, 因此要建议学生设定职业目标不要定得太死, 要尽量宽泛一些, 学习和实践活动要尽量广泛多样, 要先“博”而后“精”。许多人在大学时代就已经形成了对未来职业的一种预期, 然而他们往往忽视了对个体年龄和发展的考虑, 就业目标定位过高, 或过于单一。每个学生都应该知道自己在现在和将来要做什么, 对于职业目标的确定, 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 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工作能力、兴趣爱好等分阶段制定。

三、学业规划要以职业规划为导向

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同属于个人发展规划。在这两类不同的个人发展规划中, 学业规划是职业规划的基础, 职业规划是学业规划的升华。对于大学生来说学业规划的制定要以职业规划为导向。

所谓学业规划, 简而言之, 就是对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时候学等问题的决策。具体来讲, 是指人才成长主体通过对自身特点 (性格特点、能力特点) 和社会未来需要的深入分析和正确认识, 确定自己的事业 (职业) 目标, 进而确定学业发展方向, 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经济条件、工作生活现状、家庭情况等等) 制定学业发展计划。换言之, 就是人才成长主体通过解决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时候学等问题, 以确保自身顺利完成学业, 成功实现就业或开辟事业。

大学阶段的学业规划和高中阶段的学业规划有很大的不同。在现阶段我国高中阶段的学业规划主要是以考大学为目标, 但是大学阶段的学业规划则要与职业规划紧密相连, 并且应以职业规划为导向。大学阶段本是一体的, 无论怎么划分, 怎么安排, 其核心的、最后的目标还是实现就业, 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如果以大学为半径, 以职业为圆心, 那么, 在职业这个圆上, 大一和大四就是一样近的, 两者对职业的影响也是一样的。因此, 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仅是大四时才要面临的问题, 而是整个大学阶段都要面临的。从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的影响来看,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觉醒以及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准备, 不是越晚越好, 而是越早越好。所以, 在新生入学教育中,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积极制定以职业规划为导向的学业规划。

职业生涯活动将伴随人们的大半生, 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实现完美人生。因此, 职业生涯规划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大学新生入学初就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能够使学生尽早树立职业意识, 进入职业角色。在培养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 应培养他们的专业意识, 帮助他们做好自我定位, 最终确定职业目标, 而且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业规划时要以职业规划为导向, 最终走上成功的就业之路。

大学新生的保险规划 篇2

英语学习在大学学习任务中的比重很大。与高中阶段相比,大学英语学习在目标与方法上有了颠覆式的变化。高中时期属于被动压迫式的高强度密集学习,以应试为导向,目标高度统一,以分数为终极评价;大学学习强调主动式的阶段性自我学习,以实际运用与职业发展为导向,目标分散,注重阶段性评价。所以大学生朋友要及早为自己确立新的英语学习的方法和目标,强化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把坚持学习英语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提高中英文语言表达能力。英语学习无非是五门功课:听、说、读、写、译。我们要利用大学四年的时间来优化方法,分项突破。

大一:以“听”促“说”,“听”“说”结合

“听”是学习英语最基本的输入模式。首先是大量地听英语国家人士的表达,然后模仿其发音、语调、思维及对词汇、短语、句法等的运用,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最终变成自己的表达。“听”是积累词汇、掌握句型和学习语法最有效的方式。而对于口语训练来说,“听”是“说”的基础,也是“说”得好的基础。所以,大一的英语学习要始于“疯狂”的听力训练。这也是为大二考四级做准备,因为听力关永远是四、六级考试的第一难关。

大一学生可以尝试听历年四、六级的听力真题,反复精听,认真做题,力求听懂每个单词和句子,并且跟着光盘做跟读训练,模仿标准的语音、语调和语流,提高辨音能力和发音水平。还可以边听录音边做听抄训练,提高反应速度和抢记能力。每周坚持三次以上的精听训练,每次控制在60~90分钟。要养成听完就说的习惯,复述和背诵听到的对话和独白,学会自如组织语言,锻炼英语思维。

听力材料是最好的锻炼口语的素材。除了听力试题,还可以大量泛听其他材料,如经典教材《英语听力入门2000》、《中级英语听力》等;CNN, BBC和CCTV 9的新闻节目也可有所涉猎;还可在网上下载“龙卷风网络收音机”在线收听英文广播。大家一定要在大一积累250个小时以上的听说训练时间。

大二:词汇为经,阅读为纬

建议同学们在大二上学期参加英语四级考试,下学期参加六级考试。同学们应该要求自己所有的考试一次性通过。这其中涉及到一个“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面对四、六级考试,需要重点突破的是词汇和阅读。大一的听说训练已经帮助大家掌握了3,000个左右的日常交流词汇,而四、六级的重点应当放在积累书面词汇上。

同学们应该把记单词当作常态来坚持,采取“多个数,多遍数”的原则,以50个单词为一个单元,每周背4~6个单元,并以12个小时为单位复习巩固三遍以上。建议用背诵例句的方式记单词,精准把握词义。要争取在大二上学期单词量突破5,000词,下学期突破6,500词,这样的话,四、六级考试就可所向披靡。推荐俞敏洪的《四级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六级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张红岩的《词以类记——TOEFL iBT词汇》以及刘毅的《英文字根字典》。因为词根词缀记忆法是短时间内掌握大量词汇的最有效途径。

从大二开始,可以用大量的课内外英语阅读来增加英语的积淀。建议大家每天操练2~3篇四、六级的阅读真题,限时做题,提高阅读速度,熟悉题型和干扰选项分析技巧。打算参加出国英语考试的同学可以通过《朗文高级英语阅读》教材来系统训练;泛读材料可以读Time, Newsweek, The Economist, Nature等西方原版杂志上的文章或是英文网站的新闻报道;《中国日报》旗下的《21世纪报》也是阅读的经典素材。

每天至少完成1,500词以上的阅读量,这样可以扩充英语词汇量和文化知识储备,并提高解读长难句的能力。对自己有更高要求的同学可以读3~6本原版小说,还可以在卓越网上购买一套《美国语文》(American Literature)认真研读,以深切感受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进一步了解美国文化历史,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大三:专业培训,考试比赛

到了大三,非英语专业的英语课几乎都停了,但语言是需要持续学习的。如果考完四、六级后就从此放弃了对语言环境的营造,那么所学的东西很快就会被遗忘。大三的学生应该对自己的未来五年有一个人生规划——毕业以后该何去何从?是就业、考研,还是出国深造?

这个阶段,大家应根据自己的长远目标来进行针对性的英语学习。为找工作做准备,需要强化职场商务英语或面试口语;考研和出国考试都需要花至少一年的时间准备。建议大家根据个人的情况进行专业的语言培训,避免走弯路。无论是考雅思、托福、GRE、GMAT,还是考研,英语复习都要提前在大三展开。

想进外企的同学,应当在大三准备参加一次托业(TOEIC)或剑桥商务英语(BEC)考试,这既是对自己英语能力的证明,也可增加求职的砝码。不管你是否打算出国,参加一次国外英语考试是必要的,因为国际英语测试体系可以令你的语言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

此外,笔者还建议大家参加一次英语技能竞赛,小到学校组织的口语比赛,大到“希望之星”、CCTV杯、21世纪杯或外研社杯等全国性英语演讲大赛。因为演讲比赛是一次全真模拟的职场面试,比赛的磨练可使你的自信、气质和语言的逻辑性与表现力得到大幅提升,成为一名出口成章的口语高手。不要以为不是英语专业的就不能参加英语比赛,要记住:英语不是专业,而是工具!

大四:勤练写作,翻译文献

大四的课业负担不重,很容易让大学生无所事事,自甘“堕落”。要明白:如果你休息了,你的竞争对手就会超过你。所以,无论如何不能放弃英语学习。虽然不必像准备考试那样进行魔鬼集训,但仍要坚持听、说、阅读训练和记单词。每周背200个单词,去一次英语角和老外锻炼口语,周末看一部英文原版电影,这些都能有效地帮助你巩固现有的英语水平。

大四应当重点突破的是英语写作。写作最能体现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表达能力和研究水平,而出国和读研的学生亟待提高的就是写作能力。建议同学们买一本雅思或托福写作方面的书来背诵范文,熟悉英语写作的模板和英语思维方式,并且花半年时间下工夫背诵20~30篇《新概念英语》三册、四册的经典课文,掌握有深度的英语句式表达,并养成写英语日记的习惯,运用学到的句式创造性地仿写,把自己打造成一位写作达人。

另外,撰写毕业论文是大四学生的重头戏。大家可以到图书馆或向导师借3~5本专业研究领域的英文专著或期刊文献认真研读,把重要章节翻译成中文。这样做不但可以提高阅读和翻译功底,而且可以熟悉该领域的专业术语,了解国际最新研究成果,以拓宽研究思路,提高毕业论文的学术水平。

大学新生的保险规划 篇3

1. 重视力度不够

以前的入学教育内容少、形式单一, 往往是安排新生进行校园参观和专业介绍, 很少有提到职业这个词, 尤其是招生情况与就业去向不好的专业更是避而不谈;现在虽然内容丰富了, 但由于时间安排的过于紧凑, 介绍的都比较泛泛, 这部分内容也只是在进行其他介绍时轻描淡写。

2. 职业指导与规划不全面、不细致

这体现在进行教育与指导的负责老师不够了解相关知识和形势, 所以也不敢深入或确切的进行职业引导, 仅仅笼统的告诉学生毕业后你可以从事什么职业, 你要好好学习和培养能力, 而不具体有效的引导学生怎么去规划和实现, 甚至有的还会传递负面信息, 认为专业不好你可以到时候申请转专业等等, 这会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 不利于今后的教育教学。

二、新生自身的职业规划特点

1. 职业规划意识淡薄

我们在调查了解的过程中发现, 多数学生虽急于了解毕业后职业方向, 却不太关心怎么去实现, 而且比较被动, 这种有向往没规划的现象很普遍。个别专业兴趣不足的学生只期盼转专业能给他们带来更好的前途, 但对要转的专业了解甚少, 完全是一种跟风、不合理、对自己不负责的态度。

2. 对规划的具体方法不够了解、不够重视

每个学生都想有一个好的职业发展, 殊不知这个“好”字得来不易, 学习成绩好已经不是用人单位考察的唯一标准, 现在需要培养的是一个多元化的素质与能力, 用人单位看中的是可开发的潜力, 那么如果不对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可实施的规划方案显然达不到想要的高度或者说是职业的要求, 就会出现“一毕业就失业”的窘境, 原因就是同学们不够重视职业规划, 要么听学长随口一说就信以为真, 要么听家长的“经验之见”, 殊不知职业规划是需要科学的制定并保证能够实施下去。

三、职业指导与规划的设计要求

1. 职业指导与规划工作需细致, 队伍需专业

入学教育重要在两个字上, 一个“早”字和一个“细”字。往往这个“细”字我们没做好。虽是入学工作但不能过短, 因为培养与教育工作不可短平快, 而需慢慢渗透, 在国外一些大学, 入学教育要持续一年。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队伍人手要够, 业务要专, 否则还不如不做, 枯燥乏味的讲座式教育经常会引来学生们在各种交流空间里的吐槽。个性化教育 (差别化) 需要的是教育者们逐个了解和引导。而且教师队伍要壮大, 现在单靠辅导员已难以承受新生入学教育之重【1】, 学院的领导、专业授课教师都应该是主力军, 同时要掌握好职业指导与规划的知识和运用方法, 隔行如隔山, 职业规划不是信口开河, 他对学生的未来影响深远;另外, 我想说的是, 好多班主任老师只是开学露一脸, 期末见一面, 其他时间学生想见一面都难, 可想而知对学生的了解有多少, 更别提教育管理了。还有, 校级与院级的沟通欠少, 入学教育时重复性的内容既浪费时间, 又显得考虑不周, 难免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2. 职业规划内容要全面

从大方面讲, 大学四个年级都有不同时期的内容, 需要强调的是内容具体化, 具体到某个活动或某个经历是培养哪些能力。以往的内容较为笼统, 例如:大一要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但怎么适应?下课后该干点什么?好多新生还是缺乏主见。那么职业发展的前提要了解职业和社会的具体需求和要求【2】, 按照需求和要求去找相应的知识去武装自己, 找相应的活动、比赛或工作去锻炼自己。

3. 职业指导形式需多样化

填鸭式的理论学生们已经听腻了, 比较适合他们的是成功学激励法和体验法。激励法是用成功的案例来鼓舞他们, 告诉他们成功背后的故事, 可请校友来做交流, 家长参与效果会更好。体验法是指, 学校可以安排新生开学就进行相关实习。也许有人认为过早, 反而我觉得这种形式比纸上谈兵来得更加真实, 实习可以让新生尽早能深入了解专业情况。举个特别的例子, 很多高分专业录取了很多高分学生, 可是学习一段时间后, 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所学专业, 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专业调整或辅修, 非常不有利于一个人的职业发展, 因为职业兴趣也很重要。所以我也期待各高校能够制定灵活的专业调整方案, 既考虑社会与市场的需求, 又能兼顾学生的职业兴趣。

还有一个重要的形式就是“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摸底。因为它是指导与规划的基础, 也是了解反馈的渠道。需要教育者们深入到学生中去, 近距离的去倾听和感受, 发现他们的问题, 帮助他们做好定位, 这样会使他们对专业的理解更清晰, 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更坚定。

反馈信息。反馈信息时可以充分调动新生的主动性。通过课堂讨论、主题班会、宿舍交流等让学生表达和展现自己。避免以前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不了解教育效果。

四、入学教育中职业指导与规划的意义

学生最关注的就是他们的未来, 而与他们未来关系最为重大的就是职业, 因为职业代表着生存, 好的职业或者说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可以使个人生存的更好。所以作为教育者要抓住这个重要的契合点, 通过职业指导与规划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和行为的引导和培养, 当然这不是一个短期能够做好的工作, 但我们要走好第一步, 也是帮助学生走好这第一步。从另一角度来讲, 学生的就业情况关系到一个专业, 一个学院, 乃至一个学校发展, 那么学生的职业指导与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无用武之地, 对学校而言, 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浪费;对学生而言, 会阻碍他们的发展。所以说职业指导与规划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摘要: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的第一课, 是新生全面了解大学的重要环节, 而其中的职业指导与规划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不仅关系着新生的顺利成长与成才, 还关系到学校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目前有些高校入学教育的职业指导与规划从内容、形式及实施过程存在一定的问题, 所以形成一种深入全面、具有引导性、个性化的职业指导与规划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的就业工作都会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职业指导与规划

参考文献

[1]雷小明.“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创新.教育探索[J].2012. (8) .149-150.

大学新生的保险规划 篇4

1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

1.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是指贯穿于一个人整个生命周期的与工作相关的经历的集合。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在“知己”和“知彼”的基础上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知己”是指了解自己的职业性格、职业兴趣;“知彼”是指了解与自己职业性格和职业兴趣相匹配的各种职业的特点与要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指管理者采用干预的程序, 帮助受教育群体了解其职业性格、职业兴趣等内容, 引导其据此规划职业生涯的过程。

1.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

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是针对刚入学的新生, 在第一个学年的第一个学期之内, 通过特定的职业测评工具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兴趣、职业倾向、职业性格, 引导学生做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大学阶段学习生活规划的一整套干预程序。目前比较普遍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开设职业生涯规划选修课, 但一般只对高年级学生开放;二是由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开展相关工作。高等院校中一般都有就业指导机构, 但因为机构人少, 而学生众多, 所以往往只针对即将毕业的高年级大学生提供自助式咨询与服务。常见的做法是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网页上设置各种常用的职业测评工具, 有需要的学生自行测评;举办一些职业生涯规划或求职就业方面的讲座, 并甄选优秀视频讲座放在中心主页上以备有需要的学生自主浏览;整理并在中心主页上展示一些常见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求职就业方面的困惑及解答, 以备学生参考。

归纳目前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的特点, 主要有两点:1) 重就业指导轻职业规划。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 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就业辅导任务重, 很难抽出精力兼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2)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侧重高年级学生而非新生。针对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则普遍没有成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侧重点。

1.3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

对大学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 有利于学生科学规划大学期间的学习与生活。如通过测评工具以及面谈发现某位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目标是职业经理人, 则该名学生在制订大学期间学习及生活目标时就应该侧重竞选班干部、社团负责人, 并期望在精心组织班级活动和社团活动的过程中不断磨练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和领导能力。第二, 有利于学生及早探索出自己的职业锚。职业锚是指一个人经过不断探索而确定的长期职业定位。每个人一生之中都只有一个职业锚, 从事职业锚工作, 事半功倍的效果会非常明显, 但每个人探索其职业锚都需要花较长时间。研究显示, 多数人在30~40岁之间才发现并确定自己的职业锚, 而有些人可能一生都没有机会发现自己的职业锚。但可以肯定的是, 一个人越早开始关注职业生涯相关理论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思考、规划、探索, 越有利于其在不断思考和探索中尽早发现自己的职业锚。第三, 有利于促进应届大学生就业。由于在入学之初就制订出明晰的学习和生活目标, 大学生会在大学期间更加充实、收获更多, 在毕业求职时更有可能获取用人单位的青睐, 从而对就业求职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2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

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是学校通过设计管理流程, 引导大学生科学客观了解自己、了解所学专业, 自主规划职业生涯并制订与之相匹配的学习与生活规划, 更加有效地度过大学时光。具体来说, 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使大学新生客观了解自己。主要包括职业兴趣、职业性格类型、个性、价值观、能力、潜质等, 认清自己的优、缺点。

第二, 使大学新生客观了解自己所学专业。主要包括专业概况、专业特色与优势、就业现状及前景、专业课种类及开设时间等。

第三, 引导大学新生自主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及大学期间学习与生活规划。主要包括明确宏观职业方向、与宏观职业方向匹配的学习与生活规划。例如某学生规划自己的宏观职业方向是会计经理, 而现在所学专业是数学专业。根据他所在学校的习惯规定, 他需要在入学第一个学期各科总评成绩排名在数学专业的所有同年级学生的前15%, 这样他才有资格申请在第一学年的第二个学期前两周内转到会计专业。会计经理需要有良好的人际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 因此他还需要在大学期间积极竞选班干部, 申请加入社团并竞选社团负责人;在寒暑假多进行勤工俭学工作以便锻炼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

3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

3.1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

要办好高等学校, 不但要“去行政化”, 给高校管理者以充分自主权使他们可以按照教学规律进行自主管理, 更要在高校管理层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高校的使命是培养人才, 而人才包含双重含义, 即首先是个健康的“人”, 然后是学有所长的“才”。高校执行“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是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 急学生之所急, 甚至连学生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潜在需要学校都要给予充分关注。体现在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上, 就是能够站在大学新生的立场上, 以大学新生的显性和潜在的职业生涯规划需求为出发点, 通过各种方式来有效满足大学新生入学报到前后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需求, 见表1。

3.2当事人各方的职责

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 涉及学校不同的管理机构和部门, 如招生办、就业指导中心、各院系团委等工作部门、职业规划相关社团等。要做好该项工作需要明确包括大学新生本人在内的当事人各方的职责, 见表2。

3.3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步骤

大学新生学涯规划调查研究 篇5

1. 调查情况

1.1 调查的目的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不同专业的大学新生制定学涯规划能力的水平, 发现学生在学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以便加强对学生的督促和指导。

1.2 调查对象的选取

本次调查以西安理工大学253名大一新生为调查对象, 主要方式为问卷调查和个别问题深入访谈的方式, 回收问卷253份, 有效问卷246份。

1.3 调查样本的构成

在246名有效问卷中,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147人;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学生26人;城市规划专业学生21人;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学生24人;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28人。在所有调查对象中, 男生188人, 女生58人;农村学生人125, 乡镇学生37人, 城市学生84人。

1.4 资料整理与分析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收集与本研究相关资料。问卷采用学生自填法, 由被调查者当场填写, 经核实后回收, 实际发放问卷253份, 回收253份, 回收率100%, 有效问卷246份, 有效率97.2%。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对学涯规划的认识

经过统计分析发现, 52.3%的学生对于学涯规划有所了解, 7.7%的学生比较熟知, 23.4%的学生表示不了解。27%的学生是从报纸和杂志中获得相关学涯规划的知识, 88%的学生认为学涯规划很重要, 9.5%的学生表示不能确定学涯规划的重要性。

2.2 性别差异

对比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对于学业规划的认识, 在60%的有所了解和熟悉学涯规划的学生中, 男生的比例占83%, 女生仅占17%, 当然, 这也和工科院校男女比例不平衡有一定关系。通过进一步的访谈发现, 男生对学涯规划的认识源于生存压力的需求和现实生活的需要, 其中有52%的学生是出于自我能力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还有部分学生从媒体和讲座中习得的学涯规划相关的知识;有1.4%的女生出于对性别歧视的担忧不敢正视这一问题, 真正意义上的学涯规划也不好开展, 需要做进一步的心理指导。

2.3 专业认识

在“你是否了解自己的所学专业?”一项调查问卷中, 约26%的学生选择了“非常了解”, 72%左右的学生选择了“了解一些”, 还有2%的学生“不了解”。对于选择所学专业的原因中有83%的学生选择父母指导的选择, 其中有71%的人选择进入大学学习后对自己所学专业有所兴趣, 12%的人表示没有兴趣, 2%的人正打算换专业, 15%的人表示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有93%的人是自己对于自己喜欢的专业的自愿选择, 其中有不到1%的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后丧失对自己高考志愿时所选择的专业的兴趣。

2.4 大学四年的规划

有86%左右的学生分别为自己在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时期定下了学习成绩的目标, 这说明在绝大多数学生心目中, 学习成绩还是整个大学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有66%的学生选择了做好知识储备, 72%的学生准备参加技能培训, 这表明学生在对未来的认知方面有一定的准备, 态度积极。在参加社团活动方面, 70%左右的学生有明显的意向, 而且准备在大一和大二学年参加社团活动的意向明显高于大三和大四学年, 这和新生热情高涨有明显的联系。学生对于参加社会实践的态度在大学四年中呈“U”型分布, 选择愿意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大一占66%, 大二占35%、大三占56%、大四占87%, 即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态势。

2.5 个人需求

为了了解新生的个人需求, 我们设定了校方提供服务、老师帮助、学校建议和其他四个选项。在统计过程中发现, 学生选择校方提供服务的占15%, 学生选择老师帮助的占62%, 学生选择学校建议的占7%, 学生选择其他的占到16%。从此项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新生对老师相当信任并需要老师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这也从侧面表明大学新生普遍没有树立明确的学习生活目标。对于选择其他的学生, 经深入访谈, 诉求是多方面的, 主要包括:希望学校多举办大型活动、希望能有机会多参加各种竞赛、希望能及时了解本专业前沿信息和希望学校提供就业帮助等。

2.6 毕业选择

在对新生进行的毕业选择调查一栏, 主要分三个大项:继续学习、直接就业和个人创业, 其中在各个大项中又细分了一些小项。经统计, 所有被调查学生中选择继续学习的占63%, 在选择继续学习的学生中, 选择国内读研的占92%, 而且绝大多数同学选择继续本专业读研, 选择外专业读研的学生仅占继续学习学生的3%左右, 选择国外学习的占5%, 选择其他的占3%;所有被调查学生中选择直接就业的占35%, 在这些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中对于单位类型, 25%的学生选择了政府机关, 36%的学生选择了事业单位, 29%的学生选择了企业, 10%的学生选择了其他, 对于行业上的划分, 63%的学生表示愿意从事本专业, 48%的学生表示愿意从事相关专业, 5%的学生表示要从事外专业, 对于区域范围上的划分, 54%的学生表示要到东部去, 30%的学生选择了中部, 22%的学生愿意留在西部;所有被调查学生中选择个人创业的占2%, 选择个人创业的学生创业规模在10万到200万资金不等, 其中创业方式大部分学生选择了父母资助, 只有两名学生选择了自筹。

3. 措施及建议

从以上结果和分析可以看出, 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认识到学涯规划的重要性, 也没有将学涯规划作为一种提升个人能力的方法来对待。从我们对大学生进行学涯规划的调查中可以发现, 当前大学生对于学涯规划的认识程度还有待于提高, 学校、社会和家庭均应在此问题上作出努力。只有进行合理的学涯规划才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 发挥潜能, 取得大学乃至今后生活上的成功。

3.1 将学涯规划工作制度化

新生入学后, 学涯规划应做为大学的第一门课程, 尽早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或高校辅导员开设并计入学分。学涯规划工作应制度化, 高校要建立专业的学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 可以先进行试点, 以点带面全面展开。

3.2 多方共同努力

学涯规划的制定不能完全依照学生的个人意愿, 教师和家长应该参与其中。学生是学涯规划的主体, 也是规划将来的执行者, 但是家长做为学生的第一任也是任期时间最长的“老师”, 对学生个体的特性、爱好、优缺点了如指掌, 所以在制定学涯规划的时候家长做为重要的参考因素也应参与其中。高校教师经验丰富, 往往能从各届学生中发现一些成功学生共性的东西, 这对于经验缺乏的新生而言, 无疑能提供宝贵的帮助。学生为主, 家长为辅, 教师从中帮助,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 学涯规划的制定才能全面高效。

3.3 用自我激励加强学生自我管理

个体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对自身的激励, 当一个人有了固定的、自己愿意为之奋斗的目标以后, 即使遇到一些挫折和障碍, 也会全力以赴为之努力。所以, 大学生建立一种自我激励机制显得非常重要。大学生在制定了行动方案后, 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不断地勉励自己, 持之以恒, 加强自我管理, 才能够把学涯规划落到实处。

3.4 根据情况对学涯规划实行动态管理

人所从事的活动是社会活动, 必须满足社会的需要。学生终归要走出校园, 迈入社会, 学生的努力方向应与社会需求一致, 而社会需求往往会随着时间有所改变, 相应的学生的学涯规划也应适时作出调整。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 随着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认识的深入, 最初的学涯规划未必适应学生今后的发展, 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 适当调整当初的规划, 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成长。学生对学涯规划的调整, 应在老师的监督和指导下完成, 以免学生因为频繁调整规划而失去动力。

结语

总之, 大学新生的学涯规划需要各方面的关注和培养, 学涯规划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高校在开展学涯规划的过程中, 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信念, 通过一系列的引导和教育, 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 了解个人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以及各种组织管理、协调、活动能力等, 并根据个人的专业、性格、气质和价值观以及对社会发展趋势的认识, 进行自我评估、生涯机会评估、设定发展目标、制定方案与实施计划等, 科学地确定人生目标, 在学校学涯规划教育帮助和熏陶下, 逐步走向成熟, 迈向未来事业的成功。

摘要:帮助大学新生制定学涯规划能使他们尽快转变角色, 适应大学生活, 为大学四年乃至今后的成功奠定基础。本文以西安理工大学部分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 指出大学新生学涯规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新生,学涯规划,高校,教育

参考文献

[1]李红兰.大一新生学业生涯规划中的问题与对策[J].出国与就业, 2011 (15) :54.

[2]邸维鹏, 王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J].时代教育, 2011 (10) :100.

[3]顾雪英.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12-19.

大学新生的保险规划 篇6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在大学里, 思想政治教育是育人战略的航向, 贯穿教育的全领域、全过程, 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是, 如何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创新载体, 丰富教育内容, 使其更具针对性, 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职业生涯规划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实载体和内在需求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是落实在行动上, 引导学生把理想、信念细化、内化, 形成良好的习惯、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成为一名品质好、素质高、能力强的公民, 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并让崇高的理想、信念贯穿整个人生。在这里, 让个体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个体为社会作出贡献的途径, 就普遍性而言, 则是个体通过各自的职业来实现。因此,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与未来职业的竞争, 在高校, 对学生个体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与辅导已成为一种必然, 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在进行自我剖析, 全面客观地认知主客观因素与环境的基础上, 进行自我定位, 设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 采取各种积极的行动来实现职业目标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 关注个体的兴趣、价值观、能力和性格, 关注个体内在的潜能挖掘, 关注个体在职业环境中的适应度和匹配度, 它实质是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是个体追求理想目标的过程。也就是说, 这里既有职业对人的一般性要求, 如职业理想、态度、责任、良心、信誉等;也有特定职业的职业规范对人的特殊要求, 如职业技能、纪律等;还有个体特质是否适应职业, 如兴趣、爱好、能力这三个方面的问题。[1]从这个意义上讲, 职业生涯规划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实载体和内在要求。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首要的是要把好“入口关”, 在新生入学时就给予这方面的教育与引导, 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面对新形势、新起点, 本文试从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视角来探索如何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二、大一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情况调查

2009年9月, 为了了解2009级新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关情况, 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与指导, 我校职业规划研究所在新生中进行了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700份, 共收到有效问卷2315份。

(一) 调查结果

(1) 在大学阶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有54.6%的学生认为大学阶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非常重要, 39.9%的学生认为重要。

(2) 对职业生涯规划感兴趣程度。有67.7%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很感兴趣, 不感兴趣的只占1.5%。

(3) 对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了解情况。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只有2.8%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有较多的了解, 有所了解的占19.4%, 47.4%的学生表示不怎么了解, 根本不了解的占30.2%。

(4) 对大学阶段学习与生活规划情况。只有5.1%的学生对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有完整的规划, 74.1%的学生表示有想过, 正在计划当中, 但有19.1%的学生表示比较迷茫, 1.6%的学生根本没想过。

(5) 对自己个性的了解。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有20.1%的学生表示对自己个性的了解程度是“非常了解”, 60.9%的学生表示“了解”, 也有17.9%的学生表示“不是很了解”, 1%的学生表示“一点也不了解”。

(6) 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只有33%的学生对自己现在所学的专业了解, 不是很了解的占61.7%, 更有5.2%的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一点也不了解”。

(7) 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倾向认知度。只有6.7%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倾向“非常了解”, 42%的学生“了解”, 51.3%的学生表示“不是很了解”或者没考虑过。

(8) 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有21.2%的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一直在认真地规划并努力实施, 59.7%的学生表示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在考虑, 但未形成和实施, 17.9%的学生表示只是“偶尔考虑过”, 更有1.2%的学生从来没考虑过。

(9) 很希望参加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讲座或接受这方面指导。有52.8%的学生非常希望参加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讲座或接受这方面的指导, 40.7%的学生表示“有这方面的要求”。

(10) 对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指导活动的期望。66%的学生表示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指导活动应系统阐释何为职业规划以及科学指导如何做职业规划, 75.1%的学生表示应能帮助他们充分认识自己, 极大的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77.5%的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指导活动应紧贴市场, 包括自己将来所从事职业所需要的最新的知识和技能;70.7%的学生认为不仅要能为找工作提供帮助, 而且还能为将来职业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 情况分析

(1) 新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有着内在的需求和兴趣。94.5%的新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重要的, 70%的新生对职业生涯规划非常感兴趣, 并希望学校能提供条件给予教育和指导。

(2) 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薄弱, 自我了解程度较低。从调查结果显示, 新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了解甚少, 缺乏对自身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个性等内在因素的探索。

(3) 目标缺失, 对所学专业了解程度极低。95%的新生对大学期间的学习与生活没有明确的规划, 67%的新生不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 因此, 有近80%的新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感到迷惘。

三、积极开展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作为高校, 不仅要教给学生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也要引导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更要培育学生具有高尚的品德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有为国为民的崇高理想和社会责任感。这是社会的外在要求, 也是学生的内在需求。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新生理想缺失, 目标不清, 不了解自己, 不清楚发展方向, 因此, 在新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尤为必要。在新生中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和意识, 引导新生确立职业理想, 树立德才兼备的成才观, 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 开展自我认知和职业环境的探索, 深入了解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了解职业环境的要求, 明晰自己的优劣势, 设定职业目标, 合理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从而提升道德修养和学习能力, 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促进全面发展, 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具备竞争力, 为社会作出贡献而筑高打牢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 在新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价值意蕴。

(一) 教育和引导新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 认知自我

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 目的就是促使新生个体主动地进行内在世界的认知, 通过标准评估 (如专业测评工具) 和非标准评估 (如360度评估) , 深度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职业能力及行为风格, 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为制定职业目标做好准备。

(二) 教育和引导新生了解所学专业, 探索职业环境

(1) 针对新生缺乏对所学专业的了解, 在新生中开展专业教育活动, 引导新生清楚自己所处的环境, 了解所学专业的要求、职业前景, 从所学专业起步, 培养职业兴趣。

(2) 引导新生通过课程学习、专业见习、社会实践、生涯人物访谈等途径, 积极地探索外部环境包括行业的发展趋势、职业的变迁、职位的要求等, 进行综合分析, 充分认识职业发展, 寻找差距, 树立危机意识, 不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 教育和引导新生明确职业目标, 合理规划大学生活

新生通过自我认知和职业环境探索, 为职业生涯决策提供有力的参考, 从而科学设定职业目标, 合理规划大学的学习与生活, 不断地提高自己为人为学的境界, 从而积极地培育自己的职业道德, 陶冶职业情操, 提高职业素质, 强化职业技能, 铸造职业精神。不可忽视的是,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活动, 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 职业生涯规划的动态性与发展性要求我们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促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使学生在离开学校正规的系统教育后, 能通过各种途径去继续接受教育, 为将来职业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最重要的是, 使学生认识到学习不再是简单的对书本知识的记忆与储存, 学习就是适应, 即面对新任务、新环境, 能迅速吸纳多方信息, 从容应对出现的问题。因此, 教育和引导新生明确职业目标, 合理规划大学生活, 也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大学生教育的全领域、全过程。如何更好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话题。在大一新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是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军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解读[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 .

[2]银小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析.职业教育研究, 2008, (3) .

[3]戴树根, 齐佳.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契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7) .

[4]武兵.职业规划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中国科技信息, 2008, (4) .

大学新生的保险规划 篇7

目前,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社会和家长对就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学生和家长关注度最高的问题有两个:第一是能考上;第二是好就业。因此,对于大一新生而言,未来怎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是他们一直很关心的话题。很多大一新生开始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想更多地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对学校的指导也给予了很大的期望。

笔者参与了2014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农林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研究”,并对河南农业大学2015级新生开展了专项问卷调查,以期更有效地引导大一新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二、调查方法及样本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在河南农业大学各个学院不同专业统一进行,从2015年10月12日开始至2015年10月24日结束,共发放问卷1200份,取得成功样本1160份,回收率为96.7%。以下是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按比例平均抽取样本的方法。

调查前,先计算各个学院录取新生的人数和各个专业新生的人数,然后按照比例平均抽取各个学院每个专业的新生人数,对被访者进行访问。它具有样本代表性强、易于控制调查质量、访问结果客观真实等特点。

为保证调查样本的代表性,2015级新生总人数为8243人,抽取的调查对象涉及全校85个专业,来自2个省份,共1200人,取得成功样本1160份。

本次调查对象为2015级新生,城镇人数435人,比例为37.5%;农村人数为725,比例为62.5%。其中,本科生为974人,比例为83.97%;专科生为186人,比例为16.03%。

三、调查结果

(一)大学毕业的目标

从调查结果来看如图1所示,有43.42%的大一新生毕业后打算考研,29.07%的大一新生选择就业,17.82%的大一新生选择创业,而7.27%的大一新生则比较迷茫,还不清楚自己毕业后的目标,还有2.42%的大一新生毕业后有其他择,如出国等。对于大一新生而言,尤其是农林院校的本科生而言,因为专业的原因,考研是大一新生的首选,平均考研率在30%以上;个别专业如生物类专业,考研率达67%。同时,由于近年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越来越大,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典型也成为各大高校争相宣传的标杆,因此,越来越多的大一新生对创业也很感兴趣。

(二)新生对专业的了解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有66.09%的大一新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有简单的认识和了解,有18.12%的大一新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仅有6.47的大一新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调查发现,专升本的学生因在专科经过系统的学习,专升本后又升学到对口的专业,因此对专业的了解程度较高。然而,还有9.32%的大一新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认识也不了解。

(三)新生对自己专业的热爱程度

当谈到“您对自己专业的热爱程度”这个话题时,有47.24%的大一新生表示比较热爱,有31.29%的大一新生表示一般,仅有16.29%的大一新生表示非常热爱,还有5.17%的大一新生表示不太热爱。对专业的热爱程度,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今后4年的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有一部分学生因高考分数没有达到自己所报专业的最低线,选择了同意专业调剂,因此对所学的专业,尤其是一些农林专业,不感兴趣,不了解也不想了解,更谈不上热爱。

(四)是否制订在大学期间的发展计划

调查结果显示如图2所示,有47.93%的大一新生有过规划但未形成或实施,有33.02%的大一新生表示大概考虑过,仅有15.86%的大一新生认真制订了并积极实践,还有3.19%的大一新生表示完全没想过。大一新生刚刚经历了高考,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适应过程。高中生活紧张有序,基本没有空余时间,只要跟着教师安排的进度走就行了,而大学课程相对较少,自由度较大;对于大学4年的规划,更多的学生只是想过要规划,但是怎么规划、从哪些方面规划,还不太清晰,更谈不上具体落实到行动中。

(五)是否接受过职业规划方面的辅导和培训

从调查结果来看如图3所示,有52.07%的大一新生从来没有接受过职业规划方面的辅导和培训,有36.12%的大一新生偶尔接受过但并不完整,有7.67%的大一新生接受过比较完整的职业规划方面的辅导和培训,仅有4.14%的大一新生表示接受过很完整的职业规划方面的辅导和培训。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要作为大中专院校的必修课,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和培训目前主要是在大中专院校进行。部分专升本的学生在专科学习期间上过这门课,也有一些高中开设有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培训和个体咨询,但主要是针对高考填报志愿选择专业进行的。

(六)新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期望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如何自我定位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占77.36%,选择如何规划大学生活以达到预期目标的占69.62%,有45.72%的大一新生选择了学校在就业方面为学生做出指导,有54.9%的学生选择了解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未来几年的职业走向。

四、结语

笔者通过实践发现,从大一新生开始介入职业生涯规划,所带班级学生人人有目标、人人有事做。目前笔者所带班级已经大四,全班26名学生,其中有1名学生已经被保送为安徽大学的硕士研究生;17人正在备战考研,做最后的冲刺;6人到海通证券公司、EF全球连锁培训学校等企业实习;1人立志创业,信心满满;1人正在备考雅思,为出国做准备。

因此,大一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最佳时期。这需要高校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指导课程中抓住大一这个生涯规划敏感期,让学生尽快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进入角色,同时还要通过团体辅导、个体咨询等方式切实解决学生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古典.拆掉思维里的墙[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11.

[2]钟谷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上一篇:语法对英语听力的影响下一篇:医疗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