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服务策略

2024-05-26

阅读服务策略(共10篇)

阅读服务策略 篇1

摘要:从公共图书馆的功能、阅读的意义和公共图书馆的性质三方面论述了全民阅读推广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使命所在。重点从不断丰富全民阅读推广服务的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调动各方可用力量三方面论述了公共图书馆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服务的策略。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阅读推广

阅读是人类历史一项最重要的文化活动,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推动力,世界各国都将阅读放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将其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作为“世界读书日”,世界上很多国家均借此机会倡导全民阅读,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阅读的高度重视。公共图书馆以其资源优势和较高的社会认可度成为开展全民阅读倡导者和践行者的不二人选,因此,公共图书馆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实践,开展持续高效的全面阅读推广服务,为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1 全民阅读推广是公共图书馆的使命所在

其一,这是由公共图书馆的功能所决定的。自1850年公共图书馆兴起以来[1],至今公共图书馆已经历了100余年的发展历程,19世纪中期以前,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传承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为主要目的的书籍典藏功能和进行大众教育的教育功能;到了19世纪后期,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重视,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在书籍典藏和教育功能基础上,又通过书籍的借阅和提供休闲场所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功能;信息时代,面临着信息贫富差距的产生,为缩小这种差距,公共图书馆又将旨在使公民享受平等信息权利为目的的传递信息服务纳入自身的功能体系;同时,为适应多元文化的民主时代,公共图书馆的功能进一步扩展为重要的文化交流中心。这些功能的实现均需建立在全民阅读推广服务基础上。

其二,这是由全民阅读的意义所决定的。全民阅读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及提高国民素质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全民阅读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阅读之功能颇多,可以总结为三方面:(1)阅读具有重要的休闲功能,公民通过阅读可以修养身心,放松心情、减轻压力;(2)阅读可以提供生活、学习、工作中所遇到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3)阅读可以开发个人潜能,通过阅读可以最大化地促进个人价值的实现。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国民的阅读能力是构建学习型社会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之一。正因如此,全民阅读已成为世界潮流,欧美一些先进国家上到政府下到民间组织均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全民阅读活动,如英国提出了全国阅读年、美国关于阅读的立法等,无不渗透着阅读受重视程度之高。而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服务正是提高阅读效率最大化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其三,这是由公共图书馆的性质所决定的。公共图书馆是具有公共和公益性质的文化设施,这一方面规定了公共图书馆面向的对象是全社会的公民,另一面也表明了公共图书馆的文化传承功能,这种文化传承必须建立在阅读基础上。全民阅读推广无疑是公共图书馆性质的重要体现之一。

2 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服务的策略

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不断重视,公共图书馆发展速度日益加快,无论在资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还是在设备及空间环境上均得到了长足发展,再加上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公共图书馆具备了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服务的十分有利的条件。为更好的开展全民阅读推广工作,公共图书馆可采取以下策略:

2.1 不断丰富全民阅读推广服务的方式

(1)开展经典“代读”服务

经典阅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局限于少数学者或感兴趣的阅读者,并通过学校、研究机构等较为固定的场所进行交流、学习。如今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使得经典阅读可以借助媒体的力量由学者个人推向全民公共阅读,中央电视台开展的《百家讲坛》等栏目便是典型代表。而作为社会上重要的公共文化传播机构,公共图书馆对此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公共图书馆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文化符号身份,联合大众媒体和相关学者开展经典“代读”服务,使更多的社会公民了解经典著作的内容。当然,经典“代读”服务并不是最终目的,通过这项服务可以为全民经典著作阅读的推广提供导向和引领作用,最终促进全社会经典“自读”的广泛开展。

(2)阅读咨询顾问服务

面对馆藏众多书目,读者有时很难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而阅读咨询顾问服务可以通过与读者的深入交流,根据读者的阅读需求与兴趣,提供符合读者要求的阅读资源。当然,这是一项具有较强个性化特色的服务方式,对提供顾问服务的馆员具有较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馆员要有较强的交流技巧和观察能力,以便能够准确把握读者的阅读需求;另一方面也要求馆员要对馆藏资源有个充分的了解,以便能够按人索书。

(3)设立流动图书馆,延长图书馆服务时间

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使得阅读成为很多人的一种奢望,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采取必要的措施为提供针对性的、人性化的服务方式。如在城市街区设立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图书资源[2]。

(4)建立社区图书馆及农家书屋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地跨入,老年人由于行动不便等原因无法进入距离较远的图书馆享受阅读的乐趣,而建立社区图书馆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就近满足了老年人的阅读需求。同时,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建立农家书屋有利于知识和文化在农村的传播,为农民提供各种需求休息,对提高农民的信息素养大有裨益。

(5)重视书评导读服务

书评导读可以引导读者多读书、读好书。使读者能够了解新书的动态,从而扩大图书的宣传力度。为此,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橱窗、报纸、小册子、海报等多种形式推荐、介绍新书。

2.2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1)开展阅读微博推广服务

Web2.0时代,微博已成为信息交流与传播的重要社会化媒体。据统计,目前我国网民数量超过4.85亿,在各网站注册的微博账号约8亿个,微博用户每天发布的信息量约为2亿条[3]。这个强大的微博用户队伍无疑是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不可忽略的重要群体。因此,公共图书馆可以选择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新浪微博或腾讯微博,建立阅读推广微博服务平台,通过微博充分展示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平等、免费和方便的多元化服务内容等。并通过互动、信息发布等方式使大众了解图书馆、认同图书馆、走进图书馆,最终实现全民阅读的有效推广。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手段提供多元化的阅读服务平台

数字时代的到来,给阅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网络、手机以及多种类型的电子阅读器等以其阅读的方便性越来越被人们尤其是年轻读者所接受甚至迷恋。因此,公共图书馆在提供读者传统阅读环境的同时,也应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实现馆藏资源的屏幕阅读、移动阅读,以吸引更多读者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实现阅读需求的立体化满足。

2.3 调动各方可用力量服务于全民阅读推广

公共图书馆要深刻认识到全民阅读推广服务是一个耗时、耗力而且需要大量经费支持的项目,单凭图书馆自身的力量很难达到效益最大化。因此,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各机构达成广泛合作是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服务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为此,公共图书馆可以根据不同的阅读推广主题活动,与政府、企业、高校等各社会团体达成合作联盟,共同进行全面阅读推广活动。如,图书馆可以与书商和出版商达成合作协议为阅读推广活动提供阅读资源、与企业合作争取推广活动的资金支持、与政府合作争取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与高校合作聘请专家进行讲座、与电视台或报纸杂志合作加强阅读推广活动的宣传等。只有这样才能使阅读推广服务保持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十七大报告将提倡全民的社会阅读作为构建知识型和谐社会的重要发展目标,这为公共图书馆履行自身职能、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众所周知,公共图书馆在全民阅读推广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也存在诸多困难,如资金短缺、阅读推广周期较长、信息化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公共图书馆苦练内功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在资源、硬件条件建设和馆员素质提高方面做出应有的努力,另一面要求公共图书馆必须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广泛联系与合作,积极争取社会各部门的鼎力支持。

参考文献

[1]Johnson,Elmer,D.尹定国,译.西洋图书馆史[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3,163

[2]王春霞.公共图书馆与大众阅读推广[J].图书馆学刊,2011,(8):90-92

[3]微博一“晒”百态生.2011年微博发展扫描[OL],2013-01-10.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1-12/24/c_111293501_3.htm

阅读服务策略 篇2

【关键词】移动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特点;发展策略

图书馆是衡量一个城市文化积淀程度的重要场所,图书馆建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并决定着图书管理服务水平的高低。就我国目前的图书馆建设情况而言,传统图书馆所具有的较为落后的、不符合新形势发展的管理服务正被慢慢淘汰,移动通信技术下产生的移动图书馆的建设规模正日益扩大,并在不断的应用与发展中一跃成为未来图书馆建设的主导方向,实现了传统图书馆服务向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转变。下面主要探讨地级市移动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发展策略。

1、移动图书馆服务的概念及特点

1.1概念。移动图书馆服务,实际就是指读者或用户应用移动通信技术,通过移动设备无线接入方式来获取图书馆服务的一种服务方式。常见的如手机短信接收信息或图书邮件;手机上网检索图书馆中馆藏的图书信息,并进行在线阅览等等。简单来说,移动图书馆服务就是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无线上网,通过网络来实现图书阅览、书目检索等功能的服务。它与传统图书馆服务最大的不同是,移动图书馆可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服务,并不需要实体图书馆作服务支撑。

1.2特点。移动性。首先,移动性是移动图书馆阅读服务中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主要表现在:用户或读者可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如手机、PDA等随时随地的接收图书馆发来的图书逾期、新书上架、图书订制等信息;还可随时随地的上网检索和查询图书书目,在线阅读;甚至还可利用无线上网设备在互联网上下载电子版图书,实现对电子图书的阅览与应用。

服务个性化。其次,移动图书馆服务具有个性化的特点,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用户互动上。常见的案例有:当图书馆有新书到来时,图书馆管理员可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的向用户发送新书通报信息,第一时间让用户了解图书馆的活动情况,并为用户提供一对一的图书订制服务;另外,当图书馆有开展知识讲座等交流学习活动时,图书馆同样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向用户发送活动信息,为用户提供订座服务。

全天候服务。最后,移动图书馆可为用户提供24小时,全天候信息服务,包括阅读服务、短信咨询服务以及实时服务等。

2、地市级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意义

图书馆是人们获取信息的场所,开展移动阅读服务,是图书馆提升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的需要。也对地市级图书馆的服务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要求。

2.1 有利于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图书馆的核心竞争优势就是资源,这种优势是其他内容提供商不能比拟的。随着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蓬勃发展,图书馆数字资源日益丰富,数字资源数量、种类和使用率明显上升。知识管理是图书馆发展的内核,数字馆藏只有在读者利用过程中才能实现其价值。开展移动阅读服务,可以使读者随时随地获取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充分发挥文献资源的最大效用。

2.2 有利于促进图书馆的服务开展。图书馆服务的宗旨“读者至上”,对读者进行人性化管理。随着互联网和现代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在信息服务方面的主导地位正在逐步削弱。一项对图书馆和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渠道、方式研究表明,选择上网获取信息的人数占95.16%,而选择图书馆只占17.74%[4]。移动阅读服务正是一种拓展图书馆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范围、吸引更多潜在用户的有效方式。图书馆的服务是公益的,更受用户青睐。据称2010年圣诞节后,许多美国民众收到了作为圣诞礼物的阅读器,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询问图书馆可否提供电子书借阅服务。

2.3 有利于拓展图书馆的用户群体。图书馆尤其是地市级图书馆拥有相对稳定的读者群,地市级台州手机用户数在2011年末达到了791.45万,人均超过1部。科研技术人员、公务员、教师的手机覆盖率达100%,这部分读者是图书馆事业发展依托的生力军,是不可多得的优势资源。移动网络新技术促进移动阅读服务发展,促使图书馆避免了读者流失,凝聚忠实用户,变革服务模式。同时,台州外来人日规模已高达数以百万计,成为城市中一个特殊的人口群体。图书馆作为社会公益性机构,理应为这一特殊读者群体服务,利用移动阅读服务改变传统图书馆服务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实现图书馆服务新群体的拓展。拥有用户,图书馆才有未来。

3、地市级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发展策略

3.1 精确定位。地市级图书馆是连接省级图书馆与基层图书馆之间的桥梁,是从服务型图书馆到研究型图书馆的过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地市级图书馆应发挥在本地区公共文化事业中的带头作用。因此,移动阅读服务的建设仍应定位于满足本市范围内大众的阅读需要,同时注重发挥在参考研究和文献开发中的作用,全力为本市的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党政决策提供服务。

3.2 搭建移动阅读服务平台。搭建移动阅读服务平台是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前提,移动阅读服务平台要具备资源购置、加工、保存、借阅、内容管理等多种功能。地市级图书馆的经费有限,搭建移动阅读业务平台可直接与移动运营商合作,引进移动业务平台。移动业务平台要与图书馆现有的业务平台实现整合,将桌面资源和移动资源集成在统一的图书馆系统中,使工作人员和读者可以一站式管理和利用图书馆资源。

3.3 整合数字资源。整合数字资源是指以图书馆馆藏作为移动阅读的内容基础,对各类学术资源、互联网开放资源,进行整合,以数字资源的形式提供给移动阅读读者。同时,地市级图书馆还要根据用户需求选购移动数字资源,如大众阅读刊物等。采购时要考虑资源商与终端商兼容的产品,也可以考虑捆绑购买资源提供商的电子阅读器,在节省购置经费的同时还可扩充电子阅读器的数量,以便提供更多的读者使用。

3.4 加强社会合作。移动阅读环境下图书馆更加开放,对技术要求更高。移动阅读融合了作者、出版社、资源商、网络服务商、通信商、硬件厂商等多个产业参加者,地市级图书馆作为其中的一员,必须加强与其他参加者的合作。合作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资源层面,图书馆与共同利益方进行合作将是非常有效的途径。技术层面,地市级图书馆应直接利用移动商的业务平台,由移动商为图书馆开发专用管理软件。资源层面,合作的对象可以是大学图书馆、省级图书馆、教学部门、各类数字资源提供商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内地级市图书馆在移动阅读服务上进步也很大,不仅更新了服务观念,还引进了各种先进的管理技术,使得移动阅读服务水平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在本篇文章中,笔者详细论述了移动图书馆服务的概念和特点,并针对地级市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提高策略进行了探讨,得出结论并形成资料,希望能为同行工作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曾妍.移动阅读在图书馆实行的可能性分析[J].图书馆建设,2009(2):70-72.

[2]赵乃瑄,周静珍.移动阅读环境下大学图书馆的转型、创新和合作[J].图书情报工作,2012(9):48-51,74.

[3]路艳霞.第五次国民阅读调查:网络阅读首次超过图书阅读[N].北京日报,2008年4月21日13版.

阅读服务策略 篇3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数字时代已经来临, 图书馆传统的阅读方式发生着深刻变革, 出现了电子阅读、视听阅读及移动阅读等新型的数字化阅读方式, 这些新阅读方式的出现, 为图书馆的阅读管理与阅读服务带来了新机遇与新挑战。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的中心, 承担着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重任, 承载着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任。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提升他们的思想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一直是高校图书馆担负的重要使命。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 高校图书馆应紧紧围绕大学生阅读出现的新情况, 对传统的服务模式进行再创新, 以适应新环境下阅读出现的新变化。

一、数字环境对图书馆阅读模式的冲击

随着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在图书馆的运用和普及, 网络成为了巨大的信息交流平台, 计算机、手机、视听音像设备成为人们阅读的新载体。图书馆通过多种载体来完成借阅服务, 读者采用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数码产品阅读馆藏的各类电子书刊、网络资源。为与时代接轨, 图书馆逐步推出了网络阅读、手机阅读、MP5阅读、光盘阅读等新的数字化阅读模式, 这种模式具有时尚、新颖、界面友好等优势, 用户能随时随地阅读大量信息, 数字化阅读资源几乎是膨胀式的发展。由于阅读载体的变化, 图书馆阅读方式正由传统单一的书刊阅读转向网络、数字、音像、多媒体等多元化阅读方式。

二、大学生读者阅读需求的现状分析

1. 大学生读者对文献的需求特点

大学生是高校图书馆最主要的读者群, 分析他们的阅读心理, 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 是做好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的前提。大学生需求特点: (1) 对教学用书需求具有稳定性、阶段性。由于专业设置、课程开设、教学内容体系规定了教学用书的基本范畴, 大学生读者对教学用书的使用具有稳定性。在大学各阶段, 教学用书显示出周期性循环往复的使用状态。 (2) 大学生阅读活动与所学专业相联系。大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未来职业的影响, 他们倾向于专业文献以及与专业相关的一些学科文献的阅读。 (3) 大学生思想活跃, 对新鲜事物和精神文化生活兴趣高。大学生根据个人的爱好, 会阅读许多课外读物, 选择性地阅读文学艺术、哲学法律等方面书籍, 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研究能力。

2. 纸本阅读人群逐渐减少, 数字化阅读人群不断增加

2013年4月公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显示: (1) 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4.9%, 比2011年的53.9%上升1.0个百分点; (2) 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39本, 比2011年上升0.04; (3) 数字化阅读方式 (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阅读等) 的接触率为40.3%, 比2011年的38.6%上升1.7个百分点。31.2%的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 较2011年增幅达13.0%。 (4) 数字化阅读方式的人群中18—29周岁的人占到49.3%。由此可见数字化阅读已成社会趋势, 在数字化阅读的人群中近半数是年轻人, 而18-29岁的大学生正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主要群体, 大学生的数字化阅读和普及程度大大超过社会平均水平。近年来, 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为代表的新型电子产品风靡全球, 新产品一上市便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从而加速了数字化阅读的发展。

3. 冷落知识性阅读, 热衷快餐式文化的消遣性阅读,

据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2013年上半年的流通借阅数据显示:75%的学生爱借阅文学类 (I类) 图书, 在I类书中主要借阅武打、言情类、网络类等休闲小说;而25%的学生, 在临近各类考试, 如英语等级、计算机考级、药品推销员、中药调剂工等各职业工种考试时, 就会“临阵磨枪”到图书馆借阅与考试相关的书籍, 学习辅导书的借阅量随即增加, 考试过后, 这类书籍就会回到平常的借阅量。在平时的阅读中, 学生们深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渐渐由“读书时代”进入到“读图”、“读网”时代, 热衷快餐式文化的消遣, 对休闲、怪异荒诞的内容存在着猎奇心理。

三、提升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的策略

1.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高校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 应充分挖掘馆藏资源, 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 (1) “读书”方式的阅读活动:精品书展、征文比赛、新书推介会、读报比赛、图书漂流、猜谜比赛等, 通过以书传人的途径来传递各种知识, 进而提升读者修养。 (2) “读人”方式的阅读活动:专家讲座、优秀影视欣赏、评选热心读者、国学大讲堂等, 通过以人传人的途径来宣传读书, 达到心灵共鸣, 激发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渴求。 (3) 利用宣传媒体推广阅读活动:利用校园广播, 播放读书评论、新书推介;利用校园网站, 介绍读书活动, 进行读者调查;利用海报、版报、宣传橱窗、电子屏幕等, 推广读书活动。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 为读者创造读好书、多读书的良好环境, 激发学生们的读书热情。

2. 提高读者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能力

图书馆利用能力是一个综合能力, 通常包括读者的阅读能力、查找文献能力、利用文献能力。其中, 阅读能力是读者的基本能力。高校图书馆应通过各种途径把读者组织起来, 传授利用图书馆的知识。首先, 对读者进行文献知识的教育, 使读者了解文献资源的类型与特点。其次, 对读者进行文献检索的教育。使读者能通过各种检索工具, 查找所需文献。第三, 帮助读者熟悉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和各项服务, 使读者掌握图书馆学知识和方法。在自动化和网络化的环境中, 更需要掌握有序化文献信息的知识和方法, 从而不断提高读者获取知识和文献的能力。

3. 加强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

数字信息资源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后起之秀, 是实现数字化阅读服务的前提和保证, 在高校教学、科研服务方面起着支撑的作用, 其服务效果有着纸质资源不可比拟的优势。在网络环境下, 数字资源呈现出各种类型、载体、格式, 数量巨大。数字资源需求发生根本改变, 要求数字资源涵盖广, 通过数字阅读可获取图书馆的电子书刊等所有馆藏。高校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建设中, 既要增加数字资源的数量, 还要提高数字资源的质量。根据读者需求, 构建统一的数字阅读平台, 引进、整合的共享数据库能兼容不同的移动终端格式;优化数字资源的采集、存储和使用流程, 便于读者更好地利用。在数字资源管理中, 应加强网络安全的防御, 重视权限管理和版权保护等问题, 切实保障图书馆长期有效地开展数字阅读服务。

4. 加强对读者网络阅读的指导, 开展信息增值服务

目前, 网络阅读已成为大学校园阅读的重要方式。但是, 网络信息内容繁杂、良莠不齐, 信息分散、缺乏控制, 这就需要图书馆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和梳理;需要对读者进行网络阅读的指导, 保证读者最大限度地利用有效信息, 即对网络信息选择、开发和利用。首先, 将有价值、有特色的馆藏纸质资源逐步转化为数字资源。在校园网上建立Web网站, 制作馆藏网页。其次, 搭建网络信息导航站。在网上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和电子报纸等;选择检索方便的权威数据库和联机数据库产品。第三,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阅读观念。在阅读中主动远离“网络毒品”和“网络污染”, 以避免众多不良的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身心产生负面影响, 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分辨能力。

通过网络信息咨询、专题分析研究、专题检索代理及信息产品深加工等服务, 促使网上信息资源的利用在量与质方面有所提高。根据大学生用户不同的需求, 有针对性地编制网上导读系统、文摘、综述、题录等, 对专业性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分析整理, 编制出研究报告或建议, 及时提供新颖、准确、有价值的专业信息资源, 为大学生通过阅读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5. 净化馆藏, 严格把好文献采购质量关

随着文化产品的市场化, 图书产品粗制滥造、盗版书屡禁不止的现象日益严重, 社会上一些含有拜金主义、低级趣味甚至色情内容的书刊, 冲击着健康文化的传播。高校图书馆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主要场所, 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净化学生心灵的角度出发, 应根据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和阅读需要, 精心选购书刊, 认真把好文献采购质量关, 制定科学合理的资源建设原则。在文献资源建设中, 多采购能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反映价值导向的主流文化经典, 杜绝那些充斥着色情暴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内容的消极书刊进入高校殿堂, 真正从源头上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

6. 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21世纪是信息技术时代, 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储存、传播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信息时代背景下, 图书馆导读工作的内容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给图书馆员带来了乘势发展的新机遇。图书馆员面对日益庞大的各类信息资源, 如何更好地担当信息时代的“导航员”?关键在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在思想上, 图书馆员应树立“读者第一、服务第一”的思想观念, 转变“重藏轻用”的传统思想。在文化、业务上, 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 各高校馆都实行了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图书馆员在掌握图书情报知识的同时还应掌握计算机、外语、网络及某一学科的知识。高校图书馆应把握机遇, 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的办法:鼓励馆员外出学习充电, 把业界先进的专家请进馆, 传授行业新知识、新理念, 达到互通有无的目的, 真正打造一支具有现代化理念的高素质、高水准的图书馆人才队伍。

四、结语

在信息全球化、传播形态不断推陈出新的浪潮下, 图书馆的各项服务步入新环境, 面临新挑战。数字化阅读方式方兴未艾, 拓展了图书馆服务领域, 必将促进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高校图书馆在传播知识、传承文明、担负社会文化教育职能上具有独特优势, 应以开放的姿态接受阅读方式的变革, 为广大读者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不断调整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策略, 以满足不同阅读习惯读者的需求, 加强馆员队伍建设, 力争做先进阅读文化的引导者, 为人类文化的传承、国家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万乔.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形式和对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2, 22 (19) :33—34

[2]马丽飞, 古江华.高校图书馆阅读文化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36) :314—315.

[3]李小平.职业院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J].河北科技图苑.2012, 25 (4) :63.

[4]王娟.浅谈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之变革[J].农业图书馆情报学刊, 2013, 25 (2) :98—99.

[5]姚新茹, 刘迅芳.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6:95--96.

[6]黄如花.网络信息的检索与利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309--310.

阅读疗法服务 篇4

关键词:阅读疗法;民族高校图书馆;心理健康;优势;有效措施

一、国内高校图书馆阅读疗法追溯

阅读疗法是通过阅读相关图书使读者心理压力得到缓解,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的一种方法,尤其是对精神疾病、心理健康疾病有明显疗效。在古今中外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并有许多的实例证明。直到20世纪阅读疗法作为一种正式疗法被西方国家提出,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西方阅读疗法引起了医学、信息学、心理学、图书馆学等多学科领域的普遍重视,我国阅读疗法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从夏、商、周开始历朝历代都有对阅读疗法的实践和认识。但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才开始出现有关阅读疗法的相关研究。1991年陈信春在《图书馆杂志》第2期上发表《文献治疗-读者服务工作内容之一》、1994年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沈固朝教授在《世界图书》第3期上发表《图书,也能治病》、1996年沈固朝教授发表的编译式综述《西方对图书治疗的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1998年沈固朝教授在《图书情报工作》第4期上发表的《图书治疗-拓展我国图书馆服务和图书馆学研究新领域》、1998年王波先生在《中国图书馆学报》第2期上发表的《阅读疗法在中国》对阅读疗法的起源、发展,古今中外对阅读疗法的研究与应用都做了全面、深入的介绍和评述,对我国阅读疗法的研究和实践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沈固超教授在《图书治疗-拓展我国图书馆服务和图书馆学研究新领域》一文中也提出了图书馆应该在图书疗法方面发挥新的作用,并且这也是我国阅读疗法研究和发展的需求。近年来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阅读疗法的探讨和实践,成为了我国阅读疗法研究领域的新课题。1999年浙江大学图书馆黄菊屏在《高校图书馆开展图书疗法的建议》(江苏图书馆学刊,1999,第6我国高校图书馆期)一文中提出了在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设想。我国高校图书馆中最早开展阅读疗法实践活动并总结出成熟运行模式的当属泰山医学院图书馆,另外,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也从2006年开始开展各种阅读疗法实践活动,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于2010年开始进行实践活动的尝试,2011年11月全国阅读疗法经验交流会以后陆续又有一些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实践工作,如潍坊学院图书馆、北京师大和北京工商学院图书馆的阅读疗法实践也已启动并悄然成长。从目前情况来看,高校图书馆阅读疗法理论探讨研究成果显著但实践活动较少。民族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实践活动更是寥寥无几。

二、民族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优势

1.阅读疗法对心理健康的作用。通过针对性的阅读相关图书,可以使读者深刻的感受到作品的内在含义,使读者体验到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心感情,容易产生共鸣,享受到作品的美感,激发内心的崇高情感,进而可以辩证的对待事物和压力。

2.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优势。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服务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

三、民族高校图书馆实施阅读疗法的有效措施

1.改变观念,开创新型服务模式 。有学者调查研究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一般大学生更为严重。而长期以来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相互交叉,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相对独立的地位。民族高校图书馆由于受学校总体方针的影响,在观念上,一直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与品德教育混淆、等同,认为大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都是思想品德问题,用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去处理大学生心理问题,忽视了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职责和作用。民族高校图书馆在实际工作中也没有专门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规划,没有专门的组织和人员,更没有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纳入民族高校图书馆的工作范围。在大学生心理疾患日趋严重的当今,民族高校图书馆必须改变观念,拓展职能,创新读者服务,学习和借鉴其他高校图书馆阅读疗法服务的成功经验,制定出适合本校大学生的阅读疗法实践方式,尝试着开展阅读疗法服务。

2.宣传阅读疗法。图书馆在开展每一项新的服务项目之时,宣传是重中之重。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展了阅读疗法,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对于民族高校大学生来说,阅读疗法还只是浅显的认知,民族高校图书馆加强阅读疗法的宣传工作是开展阅读疗法服务的开端。可以从新生入馆培训入手,采取印制发放宣传手册、宣传展板展示、心理学专家、医生讲座等方式向大学生宣传阅读疗法的基本常识和作用;可以与读书协会、学生会、相关专业院系联合举办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阅读疗法,为图书馆阅读疗法服务的开展提供保障;可以向读者介绍图书馆阅读疗法服务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如推荐针对不同心理问题的优秀电影赏析目录和图书资料目录,引导大学生在大量繁杂的知识信息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让大学生不仅仅在大学期间,而且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利用图书预防和调适心理障碍,受益终生。

3.营造大环境,建立专职服务机构。民族高校图书馆阅读疗法服务需要一个大环境的营造。十年来泰山医学院在阅读疗法研究和实践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就是得益于院长基金支持、学工部、校团委、校心理健康中心等相关部门全面支持的学校大环境。阅读疗法服务不同于借阅服务,不是一块场地和几个馆员就能开展的。民族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服务更需要学校相关部门的支持,成立专门的服务机构,如“阅读疗法研究室”,调查研究大学生心理疾患的现状和成因,参考古今中外阅读疗法的成功经验,搜集整合有助于预防和辅助治疗心理障碍的图书资料,编制阅读疗法书目。组建环境幽雅、安静、祥和,气氛轻松、自由、随和的阅读疗法阅览室,作为图书馆阅读疗法服务的研究和实践基地。

四、结语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健康的心理素质不仅关系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学业成就,还关系到他们将来的生活幸福和人生发展。民族高校圖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应该参与并担负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担,拓展其教育职责,创新其服务方式,为民族高校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长,为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尽职尽责。

参考文献:

[1]王波著,阅读疗法[M],海洋出版社,2007.6.

[2]宫梅玲,丛中.阅读疗法:大学生之爱.中国青年报,2001-05-17.

[3]覃殿益,韦克平.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教育对策探讨[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S2)194-196.

[4] 孔庆祝主编.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研究[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11.

[5]王艳,黄晓鹂.基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阅读疗法研究进展[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24(4):154-157.

[6] 黄菊屏.高校图书馆开展图书疗法的建议[J],江苏图书馆学刊,1999,(6):52-53.

[7] 沈固超.图书治疗-拓展我国图书馆服务和图书馆学研究新领域[J], 图书情报工作,1998,(4):12-15,54.

探究阅读策略 提高阅读品位 篇5

所谓“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下面谈谈我个人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看法:

一、以人为本, 让阅读教学踏上回家的征途

树立了“学生主体”的教学观念, 我们就要注意操作上的策略。目标尽可能让学生确定, “通过今天的学习, 你想学到什么呢?”问题尽可能让学生提出, “读了这篇课文, 针对课文的题目和内容, 你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吗?”问题尽可能让学生解决, “有了问题就要解决问题, 那么, 你打算怎样去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呢?”方法尽可能让学生掌握, “我想通过读书来解决问题。”“我通过查阅资料来解决问题。”“我们小组可以通过讨论来解决问题。”过程尽可能让学生参与, 自学、质疑、探究、合作、汇报、品读、体验等都让学生来参与。知识尽可能让学生发现, “我读懂了这个问题。”内容尽可能让学生选择, “老师, 我想汇报这个问题。”

二、人文熏陶, 让阅读教学成为精神的家园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 因为通过语文学习, 可以了解本民族乃至全世界的传统文化, 提高人的道德素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 语文阅读教学为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提供了有力的凭借。语文教材, “民族、现代、简约、开放”它的课文以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形象反映生活, 揭示人生的真谛, 赞颂真善美, 鞭挞假恶丑;它的课文往往以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 陶冶学生的情操, 净化学生的心灵。

三、平等对话, 让阅读教学提升语文的素养

《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的本质不是用一种观点来反对另一种观点, 也不是将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之上, 而是一种“共享”, 是师生之间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等。由此可见, 语文阅读教学不只是一种知识传授的过程, 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的精神交流, 通过“对话”获得人生体验和生活智慧的过程。首先, 教师要注意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林晓娜:“你已经品味得相当不错了, 从风妈妈的话语中我们已经能体会到风妈妈让孩子去做什么事了”;如李晓宇老师《花钟》中:“我已经通过你的朗读感受到你对花钟的喜爱与赞美, 如果你读得再流畅一些就更好了!”其次, 教师要注意师生交流, 双方是互相促进的。我们要学会倾听, 要充满期待与耐心。

四、情感体验, 让阅读教学启迪儿童的灵性

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说是一种体验。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老师首先要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只有挖掘课文, 把情感点化出来, 才能打动学生的心弦, 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总之, 我们感觉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 新的语文教学应该是这样的:

——新的语文教学, 应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 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 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 点燃起孩子们的心灵火花, 让语文成为学生们人生成长的心灵鸡汤, 追求的精神元素。

——新的语文教学, 应用全人类文化的神韵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田, 引领他们登堂入室, 领略人类文化大厦的恢弘气势和神奇美丽, 充分享受徜徉人类文化之中的无穷乐趣。

——新的语文教学, 应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并期待终身学习带来的快乐。

当孩子的声音触动了我们的耳鼓, 那就是音乐。

当孩子的行为触动了我们的眼睛, 那就是绘画。

把握阅读策略发展个性阅读 篇6

一、以读促悟, 深化体验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以读为基础, 引导学生有目的、有层次朗读, 结合文本中感情强烈的语句, 有针对性地进行朗读训练, 采取多样化的朗读策略, 推行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朗读过程, 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促使学生的阅读情感与文本作者的情感相互共鸣, 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深入文本, 深化阅读体验, 把握文本的整体内涵, 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使学生感悟与体验文本语言的独特魅力, 积累和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 展示了个性化的阅读见解, 形成独特的阅读能力, 提高个性化阅读课堂教学实效。例如,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教学设计片断:

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第五自然段进行朗读, 这一自然段采用了第二人称写“我”与“山中的朋友们”打招呼, 把“我”与“山中的朋友们”之间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教师针对根据文中的特点, 为了让学生深入体验“我”与“山中的朋友们”的情谊, 教师可以创设情境, 先让学生欣赏山中美丽风光的图片, 并辅以娓娓叙说, 让学生进入一种与友人交谈的境界;接着引导学生采用默读、轻声读、高声朗读、分角色朗读, 也可以采用指名读、男女生对读、配乐美读等多种形式, 充分调动学生眼、口、手多种感官协调运作, 促使学生沉浸于跟山中的“朋友”打招呼之中, 对文中的“清凉的山泉”、“梳妆”、“汩汩的溪流”、“唱和”、“飞流的瀑布”、“气势”、“陡峭的悬崖”“宁静”、“湛蓝”等这些词句, 教师应详细地引导学生对哪些字词应该读重音, 哪些应该读轻声, 哪些应该读得轻快些, 哪些读得抒情些, 学生在教师这种有目的、有层次的引导下, 自然产生了一股急切想专注、充满感情朗读的愿望, 学生一旦朗读起来就会倍感亲切、热情。通过学生深入朗读之后, 教师可以适时提出:“为什么说这山中的一切, 哪个不是我的朋友?从中你能体验到作者与山中‘朋友’怎样情怀?”此时, 学生品读课文内涵的愿望就会更加强烈, 从而使教师达到培养学生语感, 实现让学生进行充分表达的目的,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揣摩课文重点词句, 让学生再一次模拟当时情境与山中“朋友”打招呼, 学生就会充分进入文章所描绘的如诗如画的意境中, 强烈体验到那种诗一样的韵律和情怀, 感受了作者描绘的美好境界。

二、揣摩品悟词句, 建构个性研读

教师引导学生立足于文本, 深入文本之中, 让学生多角度地解读文本内涵, 紧扣文本重点、传神的词句进行反复品味、揣摩和研读, 细读文本语言的精妙之处, 让学生从文本字里行间感悟深刻的思想内涵, 激发学生积极发表个性化见解, 形成个性化的阅读品悟, 体验作者运用优美的语言进行表达以及采用的表达方法, 理解和掌握作者运用语言的高超技巧, 实现个性化的阅读教学目标, 同时,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敏锐感悟能力, 达到深入文本、探索文本的意蕴和真谛, 培养学生阅读情感、思维以及探究的个性能力。

例如,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教学案例片段:

师:大家初步熟悉课文之后, 你们认为文中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生1:老汉是个沉着冷静、临危不惧的人。

生2:老汉是个无私无畏、不徇私情的人。

师:你能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老汉在凶猛的洪水面前沉着冷静、临危不惧?

生3:文中的“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 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这句话概括了老汉在危险面前镇定自如地指挥群众转移。

师:为什么把老汉比喻成“一座山”呢?

生4:这时把老汉比喻成“一座山”表现出老汉的威严冷静, 与乡亲们在山洪面前“惊慌”“疯了似的”“跌跌撞撞”“乱哄哄”那种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 突出了老汉在乡亲们心中的地位。

生5:此时的老汉是人们的靠山, 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生6:文中的“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 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这句话也表现了老汉在人们心中威严的的地位。

生7:对, 在这句话里老汉的口气十分果断, 在危险面前临危不惧。

师:老汉是个沉着冷静、临危不惧的人, 也是个无私无畏、不徇私情的人。他的不徇私情表现在文中哪些词句?

生1:老汉突然冲上前, 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 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师:此时的老汉给你什么印象?你从哪看出?

生2:老汉很凶, 从文中的“冲”、“揪”、“吼”、“像一只豹子”这些词句可以看出。

师:他为什么这么凶?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

学生抓住文本重点词句研读与品味中, 体验与感悟文本思想内涵, 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掌握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积累和丰富语言储备, 在阅读实践中提升个性阅读能力。

三、利用阅读实践, 深化个性阅读

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文本过程中, 充分注重阅读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张扬阅读个性, 发展阅读思维, 有效地发展学生个性阅读能力。学生研读文本时, 教师要借助文本阅读思维训练点, 激发学生参与阅读实践活动, 引发学生进入深层次思考, 获得独特的阅读见解。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时, 学生品读第三、四自然段后, 教师提出:“学习这两个自然段后, 你看到的地球是个什么样子的?”学生在交流中认为地球已是伤痕累累、沙漠化, 人类滥用化学药品、乱排废气, 许多动植物的种类灭绝。教师接着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积累以及人生经历, 举例说一说地球环境发生的生态灾害。学生将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 进一步体验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优化阅读策略提升阅读效率 篇7

(一) 阅读策略的定义

阅读策略是指学习者在阅读中为了充分理解文本而进行猜测、确认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种认知活动 (Aarnoutse&Schellings 2003) ;是学习者在阅读活动中为进行有效阅读或解决阅读问题而采取的方式、技巧或行为, 它既是内隐的规则系统, 也是外显的操作程序或步骤 (李炯英、秦智娟2005) 。

(二) 阅读策略教学内容

新课标3~5级的阅读技能目标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获取信息、理解文章、猜测大意、归纳推理以及课外阅读。人教版新目标go for it教材从八年级下册开始每单元的阅读文章都安排了阅读策略 (Reading Strategy) 的教学内容。新课标阅读技能目标的分配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新目标的教材基本涵盖了新课标阅读技能所需的多种阅读策略。同时也对课外阅读量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二、当前阅读策略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阅读策略教学意识淡薄

在平时的教学中, 有些教师不注重学习教学理论, 对英语课程标准知之甚少。加之自己在平时的阅读中很少用到阅读策略, 导致他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阅读策略意识淡薄, 阅读策略缺失, 不自觉地回避了阅读策略的教学。

(二) 阅读策略缺乏引导与转化

学习阅读策略是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及阅读能力的重要保证。然而课堂上, 多数教师一味地传授, 却很少启发学生回顾和运用他们已知的策略来完成相关的阅读任务。即便是向学生传授新的阅读策略, 也都以教师自上而下的单向传递为主, 很少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感悟, 也很少设置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练地运用相关的策略。

(三) 不良习惯导致阅读策略流于形式

大部分学生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喜欢逐字阅读、边阅读边查词典;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语言点与语法分析上;知识面窄, 过多地依赖母语, 理解文章靠汉语翻译等。这些不良习惯影响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效率。

三、阅读策略的实践与运用

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与效率, 需要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根据不同类型的阅读篇章渗透各种阅读策略。当课本中多次出现需要运用同一阅读策略的文章时, 教师要抓住机会, 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该策略。如此, 才能使阅读策略真正落实到位。在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中, 应注意帮助学生掌握以下几方面的阅读策略:

(一) 略读策略———寻找段落主题句, 获知文章大意

略读 (Skimming) (for gist) 是以较快的速度抓住文章梗概的阅读方法, 要抓住文章或段落的首句或尾句, 跳过细节和不重要的描述的句子或例子。

例如, 在一次区公开课教学新目标八年级上Unit 3 Section B 2b的阅读材料时, 笔者先让学生快速找出文中关于三名不同的学生对于friends的不同观点并进行匹配。在学生略读之前先作提示“Usually the topic sentence i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assage or the paragraph.”由此, 学生很快找到了段落中分别代表三位学生观点的主题句:

在大部分的阅读材料中, 我们都可以运用这一策略帮助学生快速找出文章或段落的主旨大意, 把握文章的结构与特征。

(二) 寻读策略———寻找重要细节, 获取文章信息

寻读也称扫读 (Scan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 是寻找细节的阅读方法, 首先要确定与所找内容相关的关键词或句, 然后扫读阅读材料, 碰到关键词时放慢阅读速度, 仔细阅读关键词句前后的相关信息, 确定要找的内容。

以笔者参加的一次区初中英语教学活动评比为例, 上课内容是新目标八年级下Unit 9 Section A 3a的阅读材料, 在进行热身活动让学生谈论museum之后, 直接进入文本, 让学生快速寻找文中的museum。引导学生关注文中museum一词的前后信息点。由此, 学生能快速锁定三句话 (如图1所示) :

1.The most interesting museum I’ve ever been to is the American Computer Museum.

2.I’ve recently been to a very unusual museum in India, the International Museum of Toilets.

3.Last year I went to the Hangzhou National Tea Museum.

接着再让学生扫读:What do they think of the museums?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出现的形容词 (如图2所示) 。这样, 学生在寻找的过程中只要快速定位形容词就可以了, 大大提高了阅读的速度。

寻读策略是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阅读速度与阅读数量的手段之一, 但在实际的教学中, 学生对略读 (Skimming) 与寻读 (Scanning) 这两种策略容易混淆。教师在要求学生使用这两种策略进行阅读时, 需要做进一步的策略运用讲解。教师如果在布置任务前讲清楚两种策略的区别和使用目的, 将会有效提升学生阅读策略的运用能力。

(三) 猜词策略——利用上下文和句子结构猜测理解词意

利用上下文猜测词义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技能。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的联系来推测词义, 有助于提高学生在特定语境中判断词义的能力。

例如, 笔者在执教新目标九年级的一次话题复习课“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时, 选用的篇章是有关环境污染的一则阅读材料, 在处理文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猜测生词“fume”的意思。在猜测之前引导学生:Using the context may help you guess the meanings of new words.Pay attention to the words or sentences before or after.在进行策略运用讲解之后, 大部分学生都能猜出这个生词的意思。

It is much worse in cities and towns because of the fumes from traffic and the waste from human activities.When people drive their cars, fumes which are most made up of CO2, NO2and SO2are given off.

根据fume之后的traffic一词及句子which are most made up of CO2, NO2and SO2are given off.得出结论。

(四) 预测策略———利用标题或图片预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1. 利用标题预知文章内容

好的标题是文本内容的高度提炼, 统领全文, 关联着全文的脉络。因此, 通过预测标题能带出文章的内容, 也能让学生紧随作者的思路, 更好地融入到文本中去, 大大提高阅读的效率。

例如, 笔者在参加2015年省评优课赛课时, 在处理科普性文章Hurricanes—the largest storms时, 就巧妙地通过文章的标题来引导学生预测文章的内容 (如图3所示) 。在呈现标题后, 教师问学生:When you first see the title,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教师在引导学生预测时, 先进行示范:Maybe we can know what the hurricane is.接着追问学生:What are your questions?

教师和学生的预测抓住了叙述事物的几大要素, 即what、How、why等。随后教师提出阅读要求:Read the passage and find out the answers to your questions。此时学生的阅读欲望被唤起, 阅读的过程成为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

2. 探究插图感知文本信息

插图在传达信息的方式上有其独特的认知价值, 具有单纯的文本内容所无法替代的优势, 插图能让文本所叙述的目标或事件可视化 (宋振韶2005) 。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插图, 探究或预测图片背后隐含的信息。

新目标九年级Unit 8 Section A 3a的阅读材料中配有一副插图 (图4) 。笔者在处理此图片时, 以问题驱动, 引导学生去观察和联想, 预知文本信息, 为有效阅读埋下伏笔 (如图5所示) 。

教师根据插图的直观信息, 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让学生充分预测故事的情节, 为理解阅读内容埋下好的伏笔。因此, 教师如能恰到好处地运用插图, 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关注相关的要素, 不仅能训练学生的预测策略、增强阅读效果,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结束语

阅读应该把策略培养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教师必须要具有策略培养的意识, 同时加强自身的策略学习, 把阅读策略训练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之中。教师训练阅读策略时要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确定相应的策略;设计活动的时候要考虑学生的学情和阅读能力。当课本上多次出现需要运用同一阅读策略的文章时, 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 帮助学生适时复习使用该策略, 以达到巩固、内化的作用。这样才能达到新课标设定的高效、自主的阅读者的能力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李炯英, 秦智娟.2005.第二语言阅读策略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J].国外外语教学, (4) .

宋振韶.2005.教科书插图的认知心理学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6) .

开展课外阅读有效服务课堂 篇8

叶圣陶先生说:“书本只是个例子”, 课堂阅读教学是有限的。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学生不越出教科书的范围, 是不可能对知识有持久的兴趣的……”“不是补习, 不是没完没了的‘督促’, 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能在学习困难的同学头脑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可见, 阅读能力培养是语文学习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阅读能力高低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得法者如鱼得水, 无法者如瞎子点灯。课外阅读也是如此, 只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多读书、会读书, 才能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 学生读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如何才能让课外阅读切实而有效呢, 教师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 为学生的课外阅读能指导及给学生阅读后提供的交流是核心因素。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 我一直在不断地向这方面探索, 期望“功夫在诗外”, 通过开展课外阅读 , 有效地为课堂服务。

一、读前——巧设悬念, 激发兴趣

教师把课外阅读只作为课外工作, 是远远不够的。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 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才是最有效的。小学中高年级开始, 阅读教学已在是日常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常通过课内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并指导他们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的一个片段, 教后, 我会相机设疑:周瑜与诸葛亮都是有才之人。因为如此, 两人的较量也没少过, 周瑜在临终前还长叹一声:“既生瑜, 何生亮也”。为何会如此呢, 欲知详情, 请看中国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然后, 我还会延伸到其他的几部名著, 或者让学生从另一方向选书:《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根据东汉末期的历史情形编写的, 内容七分实来三分虚。其实, 历史上的曹操世人对他有很高的评价, 唯才任用, 文采斐然。不信, 你们看看《三国志》, 读读曹操的《观沧海》《短歌行》……

学生通过《三国演义》对曹操可能有个定向思维了, 现在老师又这么说, 心里或多或少有些奇怪。当他们产生好奇的心理后, 也就是兴趣激起时, 有目的而读, 肯定会载收获而归的。

还有, 小学语文学科, 都是以组为单位的。每组一主题, 会给学生一定的思想教育, 但光靠这4、5篇课文是不够的。我赞同窦桂梅老师的主题教学, 为了让主题更有广度和深度, 在教学时, 教完了一单元后, 我会给学生渗透相关的一些文章。如人教版第九册第五组课文, 讲的是历史中的英雄故事, 历史不仅仅只有这些, 对他们来说已遥远的历史, 只有通过更多的阅读才能有所体会, 况且他们想体会, 所以我就介绍给他们一些历史战争、爱国主义人物方面的书籍。那可都是学生想要的, 见到了这些书, 他们的眼睛都发亮了, 何谈没收获呢?

课内教学是课外阅读的展示点, 我们只要充分抓住这一点, 以点带面,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的课外阅读才会行之有效的。

二、读中——有效指导, 掌握方法

科学的阅读方法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效率的关键。掌握好方法对语文教学有莫大的帮助, 而且能让学生获益匪浅。因此, 教师要多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让学生会读。

注意读书的良好习惯, 正确的读写姿势。现在学生近视的越来越多, 这和他们的读书习惯和读写姿势是有很大关系的。要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三到:“手到、眼到、心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还要注意读写姿势, 如坐要坐正, 眼睛和书本要保持一尺的距离。不在昏暗的地方看, 不躺在床上看, 不走路看等。

读与思结合。只有边读边想, 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作者的写作意图, 读完后的感受和收获, 读思结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读写结合。单纯的阅读, 对提高语文水平是不够的, 还要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增强课外阅读的效果。

写, 包括做读书笔记:如摘抄精彩词语, 优美句段, 格言警句等, 以加强语言积累, 丰富写作素材;学会列提纲, 指导学生写出所读文章的要点、框架或故事梗概,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指导写感受, 指导学生在读了文章以后抒发出自己的感受, 发表自己对书中人物和事件的看法或者对某一句话的理解。这样,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表达独特见解的能力。

写, 还包括写读后感, 仿写, 创作。阅读为写作提供了广泛而丰富的语言材料和写作范例, 从读到写, 由仿到创, 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读后——平台展示, 交流升华

很多时候, 老师会注重前两方面的工作, 完整圆满地阅读指导还有很重要的一步——课后展示交流。为了使学生保持阅读的兴趣, 并提高阅读效益, 我经常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交流活动。

1. 课前三分钟, “一箭双雕”。课前三分钟, 时间不多, 但大有可为。学生在这三分钟内, 把自己学习掌握的知识与大家分享, 在展示的同时, 也是给其他学生的一次兴趣激发, 可谓“一箭双雕”。

2. 读书笔记展览, 收获尽在其中。指导并帮助学生在年级内或学校范围内展览好的读书笔记, 供学生观摩、参考。

3. 读书征文活动, 取之于生, 用之于生。每一学期, 我都会对重点推荐的优秀图书, 组织开展“读书一得”征文, 对优秀者给予表扬、奖励。

4. 开故事会, 共同分享。每个一种水果, 一人一口, 吃到就是几种水果了。每个一个不同的故事, 得到就是更多的故事了。所以, 我也会定期举办课外阅读故事会, 这样, 既给了学生展示的机会, 陶冶情操, 也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优化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技能 篇9

关键词:阅读效率 阅读动机 阅读技能 自主能力

一、理论依据

英语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准》对我们初中学生毕业时达到的阅读技能提出了明确的学习和目标要求: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能利用字典等工具书进行学习;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阅读不但是获取信息的学习手段,也是一种技能的训练,因此,深化学习策略,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技能已成为我们当前教学的一个热点话题。

二、问题的提出

初中英语阅读课文图文并茂,语言纯正地道,阅读材料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以及交际性于一体,内容丰富,贴近我们学生生活的阅读。而我们传统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堂模式有许多弊病。教师教学方法陈旧,课堂上面面俱到,以教师讲解为主,习惯于“一言堂”上课的方式,在阅读的教学中只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把教学重点放在讲解阅读材料中的字、词、句、段,将每篇完整的阅读材料分解成零零碎碎的语言知识碎片,未能充分利用课文的阅读材料去挖掘社会文化知识和文中所体现的英语国家跨文化交际意识等知识,同时缺乏对语体意识的渗透,忽视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和阅读技能的培养。久而久之,阅读课演变成了一节紧张而枯燥的语法课和词汇课,学生根本无法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享受阅读所带来的快乐,也无法真正提高阅读能力,影响了新教材实施的效果,这与英语阅读教学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要扭转这种教学现状,应该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阅读策略,有效地实施日常的英语阅读教学?这是值得我们去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三、阅读策略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施与运用

新课程标准把学习策略定为英语课程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因此,我们教师应该仔细研读新课标,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自我剖析,倡导多种活动途径,灵活有效地运用阅读策略,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提高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扩展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形成、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运用英语的阅读能力,从而有效开展英语阅读教学。下面是笔者在阅读教学中的初探与实践。

1. 提供有效学法指导 提高阅读效率

课文作为综合性语言材料,能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发展以及对文化素养的陶怡。教师应该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中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加强语言实践,形成积极地学习态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提高阅读效率。就学生而言,教师要给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具体不同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指导,主张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查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材料,对课文中不懂的词句等作上标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指导学生的阅读技巧,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适当进行一些限时阅读训练,确定阅读时间,控制阅读速度,培养学生快速、准确、高效的阅读能力。就课文而言,教师很有必要让学生全面了解课文学习目标和要求,以避免学生学习中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如指导学生如何预习课文,如何记忆单词,如何理解词义,如何理解课文的主题、中心思想等,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2. 重视背景知识引导 激发阅读动机

对于学生比较陌生的阅读内容,教师可在阅读前向学生提供课文阅读所必需的背景知识,或者激发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阐明与文章的理解相关的文化信息,对学生正确理解文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如提问、讨论、图片、电脑课件、地图、表格或头脑风暴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建构不完整、甚至欠缺的背景知识,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景,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运用背景知识来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课文,实现课文阅读教学目标。以Go for it! 中的九年级Unit 11 Reading 为例,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中西文化的异同,阅读前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系列与课文相关文化礼仪的话题片段,让学生观察、讨论该话题,激活学生对相关背景知识的联想,设置一些正误判断或选择性练习,为下一步的阅读做好铺垫,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对所要阅读的文章产生期待感并且增强了学生阅读的信心。

3. 合理选择阅读技巧 培养阅读技能

阅读是吸收语言信息、扩大词汇量、增加语言知识,增强语感、获得乐趣、提高语言水平的最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确定不同的阅读策略,采用不同的的阅读方法,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阅读技能,以达到发展学生阅读技能的目的。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预测、略读、寻读、查读等多种阅读技巧。

1)预测 预测对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的准确性,培养阅读技能有很大的帮助。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图示、看标题猜意,根据情境、依据上下文构词法、句子结构和语境对词汇进行猜测,进一步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或作者写作的意图、观点和所要表达的态度。以Go for it! 中的九年级Unit 9为例,利用篮球运动的魅力,先播放美国NBA著名篮球运动员迈克尔·乔丹的打球片段进行导入,引出篮球史的话题并热身,运用脑中构图法(Mind?鄄Mapping),完成一系列由易到难的阅读任务,唤起学生与篮球相关的一些词汇,并预测有关与篮球运动设施有关的一些词汇,为阅读的有效展开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2)细读 细读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习新语言知识,就是逐字逐句逐段细读,注意细节,对出现的生词要了解词义,力求读懂整篇课文,加强对文章进行深层的理解,同时教师帮助学生解决文章中的疑难点和新的语言点,让学生掌握语言结构,学会用目标语言复述课文内容,在阅读教学中,语言知识的适当讲练还是有必要的,如果不进行必要的讲解,就会影响学生对句子、段落乃至整篇文章的理解,通过细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细节理解能力。

3)寻读 寻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忽略不相关或次要的内容,其目的是为了在阅读材料中查找具体信息,属于选择性阅读。以Go for it! 中的八年级上Unit3 Reading 为例,先让学生快速找出语篇中的四起重大事件、人物、干什么,完成预先设置的表格。然后对这些重大事件与发生的日期进行正确配对,完成Section 3 3a. 通过寻读,主要是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和准确度,有利于增强学生定位信息的阅读技能和主题理解能力。

4)略读 略读就是要求学生有选择性地进行阅读,可以跳过某些细节,以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以Go for it! 中的九年级Unit1 Reading 为例,要求学生通过快速浏览阅读的方式,来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中心思想,引导学生重视文章的题目、小标题和文章的首句,采用提纲挈领法把握文章的脉络,找出文章中的三个小标题。因为文章的题目就是蕴含着课文内容的主题,课文的内容就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三个小标题是每段的主题句,很关键,点明作者写文章的意图。然后,进行论述展开。通过这种阅读策略的培养,学生更容易把握语言点,给学生以更深刻的印象,学会以积极地态度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同时提高了学生快速阅读获取主要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又简化了阅读材料,发展了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以及运用英语综合信息的能力。

4.拓展课外阅读空间 提升自主能力

仅靠课内的阅读课是不够的,学生课外需要增加阅读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教师要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每天让学生坚持15分钟左右的课外阅读,选择与学生教科书程度相近或略难的阅读材料,一定要适合学生的阅读水平,内容要短小有趣,可读性强,难度过大的阅读材料和任务不但不能提高阅读能力,反而会使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阅读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阅读材料中的好词、短语及佳句摘录到专用的笔记本上。随着学生阅读信息量和词汇量的增加,教师也可适当引导学生写一些课外阅读读书笔记,并学会用英语写简短的评论、体会或感想,学生的书面表达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会随之提升。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如组织英语阅读竞赛。另外,教师可设计课外阅读评价表,适时对学生阅读训练情况进行小结和评价,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会进一步的提高。

四、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英语阅读教学中,不断地深入研究教学规律,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借鉴新的教学理念,多反思总结,如何把枯燥的阅读课上得丰富多彩,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之一,使我们的英语教学更富有高效性。

参考文献:

潘景丽 黎茂昌 《新课程中学英语理论与实践》,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1

罗袁毅 蔡慧萍 《英语课堂教学策略与研究方法》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1

李冬梅 《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与活动案例》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7

袁昌寰 《中学英语学习策略与教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阅读教学与阅读策略的培养 篇10

首先,在传统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占据着主导地位,四十分钟满堂灌,不注意对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语言知识,特别是学困生,听阅读课就好像听老师讲故事,四十分钟过去了,脑中只留下了故事的片段,如果是枯燥的科普类文章,这节课基本上就浪费了。

其次,由于受传统英语教学法的影响,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过于注重语法教学,把每次阅读都当成精读,教学过程就是拼读生词,讲解单词,罗列词组,用词造句,逐句逐段地分析句子结构、语法等。由于习惯了基础阶段字、词、句、译的初学模式,学生们必然形成了一种比较固定的阅读模式,即:词语—句子—语法—翻译(—答案),结果造成阅读速度慢,而且不能把握文章的篇章结构,更可怕的是忽略了整体理解,缺乏宏观的英语阅读能力。

再则,教师忽略了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或者是不能长期坚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一遇到困难就退缩,生怕影响教学进度,完不成教学计划,对课堂上学生的一些坏习惯一味地迁就,致使学生带着坏习惯去阅读,效果可想而知。

最后,有的教师自身对英语阅读策略的研究不够,无法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能将阅读策略渗透到教学中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以上种种原因导致许多学生虽然掌握了相当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却仍然对阅读原汁原味的文章感到力不从心,常表现为:认识词语,懂得句法结构,却不理解其意,更不要提更深层次的内涵和外延。

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加强阅读策略的培养?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阶段必须达到的阅读目标要求是:“能从一般性文章中获得和处理主要信息;能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能通过上下文克服生词困难,理解语篇意义;能通过文章的线索进行推理;能阅读适合高中生的英语报纸或杂志等。”阅读理解的分数直接影响英语高考成绩,高中生的阅读量比初中生的要大,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要让学生阅读大量的书籍和做各种各样的练习,但这些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注意学生所运用的阅读策略及方法是否正确,指导他们综合运用各种阅读策略,并进行阅读技巧的培养,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在阅读时提高分析、综合、判断的能力。

而在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设计中,单纯帮助学生理解所阅读的篇章是远远不够的,这将使学生养成一遇到阅读,便依赖老师的坏习惯。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需要教师在阅读课的设计中将阅读策略的指导渗透到教学中去,要求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语言知识,获取文章提供的信息,领悟文章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和技能,学会学习,成为有独立阅读能力的人。

何谓阅读策略?英语阅读策略是指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调控阅读环节,有目的、有计划地灵活运用一系列阅读方法或技能。

Block将阅读策略分为两大类:整体语言策略和局部语言策略。整体语言策略包括预测内容、识别篇章结构、整合信息、质疑信息、解释文章、运用背景知识和联想、审视自己的阅读行为、监控、理解、纠错以及体验阅读内容的感情色彩。

下面笔者将阐述在阅读教学中应重视的各种阅读策略。

一、预测文章内容的阅读策略

这是阅读者应掌握的重要阅读策略之一。预测可以在阅读前进行,也可以贯穿于整个阅读过程中。利用已知的相关知识去预测要读的内容是很重要的,学生对相关主题了解得越多,就越容易理解文章。一方面,阅读前可以教会学生通过审视标题、插图、图表等信息进行预测;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回答,这对他们进行下一步的阅读理解有所帮助,或进行一些背景知识的介绍。预测相当于阅读前的“热身”,旨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激活读者的背景知识。

二、略读策略

阅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快速阅读,略去不重要的词或句子,对全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解,不必逐字逐句地阅读,只需抓要点找提纲。高考中阅读理解的文章大多是原汁原味的国外文章,因此,了解西方人的写作方式很有必要。

一般西方人论说文的写作结构特点是:

1.Topic sentence主题句

2.Supporting sentence A支持主题句的事例或细节A

3.Supporting sentence B支持主题句的事例或细节B

4.Supporting sentence C支持主题句的事例或细节C

5.Concluding sentence结论

对于记叙文,应注意5个W———what(事件),who(人物),when(时间),where(地点),why(原因),以及how(如何)。此类文章应注意主要情节,尤其有别于其他人物、事物的特点或事实,同时要注重时间的推进、地点的转移以及逻辑等顺序,理清文章的头绪。

在我们普通中学,学生普遍阅读能力较差且忘性大,因此每次阅读时,都应强调西方人写作结构的特点,或帮助学生总结西方人写作特点的共性,这样有助于学生把握整篇文章的脉络,学生整体理解文章的能力才能有所提高。

三、寻找主题句或关键词的阅读策略

一篇文章或一个段落中往往有一句话能概括文章或段落的大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主题句。主题句常常出现在篇首、段首或篇末、段末。这种寻找主题句的训练应从高一就着手进行。但也有的文章往往主题句不够明显,甚至没有主题句,这就需要帮助学生学会寻找关键词及其近义词或相关词汇,这类词会围绕着主题在文章中反复出现。让学生在领会文章整体意思的基础上,自己归纳出能体现中心论点的主题句。学会寻找或归纳主题句将对整个篇章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在阅读中运用猜词技巧推测词义的阅读策略

在大量阅读中,学生必定会碰到一些生词,有些学生一遇到生词便去翻查词典,势必会妨碍阅读速度的提高,打断阅读时思维活动的连贯性,并且会养成不动脑筋的坏习惯。因此,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授一些猜词技巧很有必要。常见的技巧有:

1.上下文推断法。

2.构词法推断法。

3.同义、反义推断法。

4.因果、转折推断法。

5.根据解释、列举推断法。

6.标点符号推断法。

经过长期训练,学生一定会有所收获,阅读速度将大大提高。

五、学会识辨作者的态度、情绪和思路的阅读策略

有些文章中,作者没有明确表明自己对语篇所述内容的立场、观点、情绪及写作意图,但这并不意味着作者没有自己的态度或情绪,而是将它隐藏在了字里行间,教师应教会学生找到文章中含有感情色彩的褒义或贬义词,或描述情景的措辞,从中揣摩作者的意图,因为这些措辞很可能是反映作者的态度或情绪的,学生一定要学会置身于文中,站在作者的立场上,力求从文章的种种线索中找到作者的思路,把握作者的意图,挖掘文章的内涵和作者的用意。

六、重视分类阅读的阅读策略

分类阅读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分类阅读,一方面有利于把握同类文章的共性特征,形成正确理解该类文章的思维定式,较好地把握此类阅读材料;另一方面,进行一个阶段的分类阅读训练,使该类文章高频词汇的复现率增加了,有助于学生强化记忆这些单词,扩充词汇量。

以上这些阅读策略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教师应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不断向学生渗透这些阅读策略。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长期训练,学生才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阅读中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训练,有效地运用这些阅读策略,最终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Block.The Comprehension Strategies of Second Language Readers.TESOL,1986(20).

上一篇:宫腹腔镜监测论文下一篇:联立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