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档案的冷思考

2024-12-04

成长档案的冷思考(精选7篇)

成长档案的冷思考 篇1

成长档案评价作为一种有效的质性评价方式正在我国各地的许多幼儿园大力推广和使用。我们在对幼儿的各种作品和相关的资料进行系统收集和积累的过程中, 为幼儿的发展评估提供了全面、丰富的信息。它着眼于描述幼儿发展和学习的过程, 关注幼儿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 并将幼儿置于评价的主体地位, 注重幼儿的参与性, 克服了传统评价方式的局限性, 较好地体现了多元性评价的理念。

一、突出幼儿个体, 促进幼儿的发展

在幼儿的成长档案中, 不能只是单纯的搜集幼儿的作品, 那样, 幼儿的成长档案就只能是像画册一样。记录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就要有选择、有侧重的发挥它的展示功能了。这就要求教师能针对幼儿个体, 进行细致有效的观察、记录与评价, 及时发现幼儿自身存在的优缺点, 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与引导后, 把幼儿的成长与进步展示出来, 这样, 才能真正再现幼儿的成长与发展轨迹, 再现评价为幼儿发展服务的功能。

过去, 我只是随意挑选一些幼儿的作品呈现在幼儿成长档案册上, 并注上作品名字, 笼统地赞扬几句。有一次, 我看到隔壁班老师正在上美术课, 孩子们画好之后, 正在评价作品, 她细致地询问幼儿创作的细节:“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是什么意思?”“你遇到了什么困难?”等, 然后将这些都记录在幼儿作品的下方。看到这些, 我触动很大, 这才是真正关注幼儿的作品, 并对幼儿作品进行细致和有效的评价。此后, 我开始尝试选择幼儿的一些代表性作品, 并将幼儿对作品的想法以及老师对作品的评价都记录在幼儿成长档案册中, 以此帮助家长较全面地欣赏和评价幼儿的作品。

还有一次, 邓轩超正在用插塑积木拼出了一幅汽车图案, 我注意到那辆汽车看上去没有车尾, 有些与众不同, 便问超超:“你搭的是什么?”超超笑着说:“是一辆吉普车。”我继续问:“什么是吉普车呢?”超超耐心地解释:“就是越野车, 可以走很远的路, 还有备用轮胎。”我启发他:“那这辆吉普车的备用轮胎在哪儿呢?”超超听了立即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改进, 在车尾增加了一块凸出来的长方形, 看上去就像轮胎的侧面。之后, 我又鼓励超超在全体幼儿面前介绍自己的作品, 同伴也给他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我把超超对作品的想法和调整都记录在了成长档案册里。

二、促进幼儿自评, 发掘幼儿的潜能、树立自信

我们在帮助幼儿丰富自己的档案袋的时候, 幼儿可以决定作品的取舍、也可以有自己对作品的评价, 更可以决定自己作品的存放方式。如果从促进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 引导他们了解自己、认识自己, 并以自身的发展为标准, 调动其积极性, 有效促进幼儿的自主发展, 那教育的评价作用就能充分体现出来。每当幼儿做一件事或者完成一幅作品的时候, 我们会这样问孩子:“你做的怎样?”“为什么要这样做?”“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下一次, 你有什么打算?”等等引导幼儿学习自我反思、自我评价。我们把幼儿的成长档案袋放在低矮的柜子里, 有利于幼儿自己取放, 更有利于幼儿之间的相互翻阅, 尝试在与自身及同伴间的互相学习、比较中, 正确地认识自己。幼儿都喜欢在档案袋中展示自己最得意的、最优秀的作品, 展示的过程中, 他会在同伴和家长的赞赏声中体验成功与收获的愉悦, 从而树立自信。

三、教师在观察、评价与反思中, 提高教育教学的专业化水平

幼儿成长档案袋的资料搜集, 需要我们找出能突现幼儿优缺点、反映幼儿成长历程的事例与作品, 进行背景、事件等的描述、分析与评价。而对幼儿进行档案袋的评定, 需要根据幼儿所反映出来的现实表现清楚地进行界定, 如对幼儿行为上的描述;幼儿作品背景、作品好与不好之间的不同级别的描述;幼儿的发展特点、倾向以及进度等等。同时, 还要进行客观的记录与分析。幼儿成长档案袋中所呈现出来的进步与不足, 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因此, 教育的有效性、适宜性在反思过程中促使教师及时调整教育计划、教育行为与教育方案、策略等, 找到最佳的教育契机。在观察幼儿、评价幼儿的过程中, 有效促进了教师关注幼儿需要、设计适宜教育方式与活动的能力, 加快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四、利用家长资源, 全面、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在幼儿的《成长档案》中记录幼儿的成长过程, 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另外, 有了从家庭到幼儿园的全天候的观察与记录, 会更真实、显性地反映幼儿自身所存在的突出的问题以及发展情况。幼儿的《成长档案》中一定时期的观察记录、作品展示等都反映了幼儿在此时期的发展状况。据此, 家长也更能了解孩子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真实表现, 关注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经验, 有效地促使家长改变一些观念, 而重新审视自己的孩子, 提高或者降低对孩子的期望, 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中来。

运用成长档案对幼儿进行不同领域的多元性评价, 是我们在评价活动研究过程中又一新的探索、实践与尝试。应该说整个评价过程从开始的目标、内容的定位到后期的活动内容的开展、材料的整理、搜集、归纳、保存、书面评价等是一个繁琐、工作量比较大的过程, 但在这个过程中却可以让我们从中了解不同阶段幼儿不同能力的发展、看到与家长共同教育的轨迹、发现教师在工作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等等。

摘要:《成长档案》能突出幼儿个体, 促进幼儿的发展;能促进幼儿自评, 发掘幼儿的潜能、树立自信;还能促进教师在观察、评价与反思中, 提高教育教学的专业化水平;更能在家园互勉、家园共育的良性氛围中, 全面、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利用幼儿成长档案对幼儿进行不同领域的多元性评价, 是我们在评价活动研究过程中又一种新的探索、实践与尝试。

关键词:幼儿成长档案,评价

参考文献

[1]李雁冰.质性课程评定的典范:档案袋评定[L].外国教育资料, 2000年第6期.

[2]张炳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成长记录袋评价法的实践与思考[J].甘肃教育, 2003年7—8期.

[3]赵成德.成长记录袋的创建与使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基础教育版) , 2003年12月第4卷第4期.

[4]赵德成, 徐芬.成长记录袋在幼儿评价中的应用[J].学前教育研究, 2002年第5期.

建立学生专业能力成长档案的思考 篇2

关键词:广告学,专业能力,成长档案

学生专业能力成长档案是指教师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 依据一定的方法和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现实保存意义和价值, 能反映学生专业成长历程的记录。其作用不仅在于记载学生的成长过程, 更是把档案制作与积累的过程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及实施教育的依据。广告学专业教学建立学生专业能力成长档案, 将有利于教师详细记录和了解学生专业能力提高和积累过程, 对专业教学起到支撑作用。因此, 学生专业能力成长档案的建立应贯穿于学生专业学习的全过程, 并保证档案建立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一、建立学生专业能力成长档案的必要性

1.建立学生专业能力成长档案是广告学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广告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和专业特性决定了其培养目标应当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设计能力和独特的审美水平的复合型人才。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的改革与尝试, 通过科学的方法, 进行正确的培养与引导, 使学生得到逐步的积累与沉淀, 经过不断的尝试与创新才能实现。而近些年来, 随着教学改革理念的不断推进, 为了符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需求, 教师正逐步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 将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展开教学工作, 实现因材施教。其中, 教师给学生建立专业能力成长档案就是一项重要内容。给学生建立专业能力成长档案就是记录学生专业知识成长和专业能力提高过程, 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展开正确评价, 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的一种方法。学生专业能力成长档案能帮助教师全面、客观的了解每位同学的实际情况, 掌握学生专业学习过程中的理论积累与实践能力的动态变化过程, 为教师开展分层教学、帮助学生提高专业能力提供真实的素材。学生专业能力成长档案不但真实的记录了学生专业素养成长足迹, 还为教师对学生展开全面了解和正确评价提供了依据, 提高了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建立学生专业能力成长档案是教师开展广告学专业教学的需要。学生进入大学阶段, 无论是在学习方法上还是学习方向上与高中相比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可以把学生分为三类, 第一类学生具有一定的绘画功底和设计能力, 对广告学专业具有浓厚的兴趣, 学习起来比较轻松自如;第二类学生基础比较薄弱, 专业兴趣不浓厚, 进行专业学习和专业设计时比较吃力;第三类学生既不突出也不落后, 比较平常。无论面对哪一类别的学生, 教师在专业教学中都肩负一个共同的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广告创作能力。学生成长档案由学生入学开始记录, 对学生各个阶段各门课程的学习情况都有所记载, 教师无论从哪个阶段开始接触学生都有据可依, 非常有利于教师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专业特长与薄弱环节, 对学生进行正确评价,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指导, 使专业能力较强的学生得到进一步提高, 而存在不足的地方得到有效改进。

3.建立学生专业能力成长档案是对学生专业能力进行正确评价的需要。广告学专业不但要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 还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此, 在专业考核中, 不应局限于一张卷纸来定高低, 还应考查学生的实际创作能力。在传统的学生评价中大多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 受时间限制, 命题较为单一, 一张试卷不足以全面考核学生的专业能力, 学生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 这非常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 反而形成了考前突击复习的不良习惯。所以我们应弥补传统的考核方式存在的不足, 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价学生学业时不但注重结果, 更要关注过程。为此, 我们采取为学生建立专业能力成长档案的方法来评价学生学习过程, 用成长档案来反映学生在学习中成长与进步的点点滴滴, 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二、建立学生专业能力成长档案应包含的内容

1.学生专业测试成绩。学生专业测试成绩主要指学生通过参加广告学专业期中、期末测试以及教师平时测验而取得的成绩。测试内容一般包括广告学各门课程所涉及的基础理论、特征与原则、方法与技巧以及学生对某一问题或现象的看法。随着学生专业知识积累越来越多, 学生的测试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学生在答题中也逐步体现了个人的理论功底和不同的专业理解。通过对学生每次测试成绩的比较, 教师比较容易总结和归纳各个学生的理论素养与逻辑能力。广告学专业涉及知识面较广, 专业教学中, 常常应用到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市场营销学等方面知识, 学生对各门学科知识的理解度也会在测试中有所体现, 这也有利于帮助教师找到学生的薄弱环节, 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补充。

2.学生专业创作成果。在专业教学中需要设计一些实践环节, 通过作品的策划与创意、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刚刚接触作品的创作, 学生会表现出一定的迷茫和不符合实际, 但随着专业积累越来越深厚, 学生作品也会越来越成熟, 并体现个人的创作理念与能力。通过对学生每一次创作的广告作品的收集与比较, 我们很容易发现学生成长和成熟的痕迹, 这无疑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肯定, 对教师来说也是很大的成果。而对学生参加专业竞赛时所设计的作品和取得的成绩进行记录, 对学生来说更是一次很好的经历。

3.学生专业能力评价意见。学生专业能力评价意见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两部分, 它可以帮助学生对自身的专业素养与能力做准确的判断与定位, 能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弥补。广告学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学计划中所安排的专业课程是根据广告创作各个环节的先后顺序来完成的, 学生如果没有认真掌握前面的课程, 将直接影响其对后面课程的学习效果, 而专业能力成长档案会及时地对学生专业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警示。同时, 这也有利于学生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相互学习与合作,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为今后从事广告团队创作打下基础。

三、建立学生专业能力成长档案的效果

1.提高了广告学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广告学专业可以划分为几个不同方向, 这些方向对学生的某一方面专业特长提出了要求。如广告策划与创意要求学生具有灵活发散的思维, 缜密细致的构思和恰到好处的突破;广告设计与制作则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感和符合受众需求的审美水平, 并具备一定的绘画功底;广告经营与管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市场营销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学生到底适合哪一个专业方向, 教师通过比对专业成长档案很容易会得出结论, 大大提高了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培养了学生积极开展专业学习的兴趣。定期对学生专业能力成长档案进行比较与总结, 学生能够学会自我判断学习状态, 反省自己在专业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更好地扬长避短, 更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同时, 学生开展的很多社团活动与广告学专业知识是分不开的, 如学生的策划能力、设计能力、公共关系能力等, 在专业教学中都会讲授, 学生边学边用, 大大提高了专业学习兴趣, 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实现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正确定位与评价。传统意义上, 我们一般会根据学生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专业能力, 这样难免会有偏颇。我们把学生专业能力成长档案作为评价学生专业能力的一项内容, 通过对比学生的考试成绩、广告创作水平和学生过程评价, 将有助于教师从多角度、多层次、更全面地了解学生, 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 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有助于学生自我激励、自我反思, 最终实现培养目标。

四、建立广告学专业学生专业能力成长档案的建议

1.正确认识专业能力成长档案在广告学专业教学中的必要性。专业能力成长档案是对学生大学四年来广告学专业知识能力不断成长和成熟的有力证明, 也是教师开展专业教学的有力依据, 教师应积极参与, 并充分保证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不掺杂主观意识, 能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正确评价, 并对新发生的测试成绩和广告作品进行更新。坚持从专业教学和学生实际出发, 进一步解放思想, 努力探索促进学生专业能力不断提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充分发挥专业能力成长档案在广告学专业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建立档案, 并通过建立专业能力成长档案, 体现出学生自身的专业优势与特点, 培养学生专业个性化发展。同时, 通过建立专业能力成长档案, 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 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成绩和不足, 更好地树立信心,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专业课程的热情。另外, 专业能力成长档案是记录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自己最满意、最好的作品或成绩, 应通过日常各类材料的形成、产生, 有效地、系统地组织收集, 不断完善, 循序渐进。总之, 在专业能力成长档案建立过程中, 应遵循自主性、差异性、激励性、递进性的原则, 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

3.学生专业能力成长档案的建立是一个长期过程, 将贯穿于学生大学四年学习专业课程的始终, 教师应正确面对档案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进行仔细研究。专业能力成长档案既记录了学生专业成绩, 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在专业能力上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教师应善于肯定成绩, 发现不足, 并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形成不足的原因, 使专业能力成长档案成为教师专业教学的有力依据。

参考文献

[1]华惠.从个人成长过程看档案的教育价值[J].兰台世界, 2004 (12) .

翻转课堂的冷思考 篇3

翻转课堂已被一些“专家”捧上了“神坛”,“革命性”、“颠覆性”的词眼随处可见,我认为这样的表述不够妥帖。回顾我的教育信息化实践经历,我目睹并亲自实践了一些由专家引进的国外“高端信息化实验”,每一次都有专家强调“这是颠覆性的、革命性的实践,将彻底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但现实证明,这些当初被我们“趋之若鹜”的实验现在大部分皆已“烟消云散”,单向传授式的教学依然是我们的主流,所谓的“革命”也并没有出现。

面对国内中小学对翻转课堂实验“运动式”的跟风现象,一些知名学者称之为中国教育新一轮的“大跃进”和“教育浮夸”。作为一名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实践探索多年的一线实践者和管理者,我认为,面对国外的新型教学模式,我们首先需要具备理性的视角和批判性的精神,认清其本质,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思考和实践,进行理性推广。如果仅仅从表层上思考,形式上模仿,不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去研究实践,这样的实验不会走得更远。

作为国内开展翻转课堂实验的第一批实践者和研究者,我认同翻转课堂的理念。针对传统课堂,翻转课堂的确有很多优势,如用技术支持学习、优化了学习者的时间和空间、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让掌控式学习成为可能,等等。但翻转课堂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我认为,在中国要让翻转课堂教学有真正的实效,首先要着力解决好几个关键因素。

第一是教师专业素养。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关键,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着课程成效。翻转课堂教学对教师的TPCK素养要求很高,即T-技术知识、P-教学法知识、C-学科内容知识、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因此,提升教师的TPCK能力是翻转课堂实验的首要任务。第二是专家结构。当前关注和推进翻转课堂实验的主要是教育技术专家,学科课程专家和教学专家参与较少。教育技术专家在技术运用、教学环境构建,以及教学过程设计上有优势,但在学科教学上明显不足。如果没有课程和学科教学专家参与研究与实践,翻转课堂实验将无法走远。第三是学生学习习惯。翻转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但国内中小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普遍不足。只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合作学习习惯,翻转课堂才能顺利进行。第四是学习分析。翻转课堂的优势重在可以轻松搜集学生的学习数据,教师通过学习数据分析,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随时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因此,学习平台的搭建和学习数据分析对翻转课堂实施尤为关键。

关于“双十一”的冷思考 篇4

1“.双十一”促销活动对快递企业产生的负面影响

应当说“双十一”之前,中国快递协会和“四通一达”、天天快递、顺丰速运和中邮速递9家快递企业与“天猫网”进行了沟通,并做了人力、车辆和分拣场地等方面的充分预案。据了解,许多快递企业在“双十一”期间亏损。

员工透支体力,加重“招工难”。管理人员进入一线加班、分拨中心员工加班,快递员快件量派送量较平日增加50%、100%比比皆是。“双十一”后连续7天或10天加班都在12小时以上比比皆是。一些快递员承受不了这种体力劳动就提出了辞职。尽管“双十一”这个月收入会增加很多,但是很多快递企业的员工不希望这样的活动年复一年。快递企业本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就存在“招工难”的困惑,“双十一”的促销活动又加剧了“招工难”。同时,各种节日前的促销活动持续透支员工体力的现象一直延续下去的话,会造成很多从业者的畏惧心理而产生短期行为,即把从事快递作为临时的工作,它对快递服务质量的稳定性极为不利。

“重视快件数量轻视快递质量”。“双十一”期间,快递缺失增加。从200多家媒体的报道看,突出的表现就是延误,并由于过度延误产生消费者退货的现象较多。同时,遗失、损毁也大幅度增长。其原因主要是快件量大不能按时完成造成积压而延误;快件量大造成错误分拣而延误;二次派送量过多造成延误等。尽管消费者和电商对于快递给予了理解和同情,但是,这种短期行为加重了快递企业“重视快件数量轻视快递质量”的导向,颠覆了快递服务质量是企业生命的价值观,助长了快件量是快递企业生命的错误导向。因此,它对快递服务质量体系的伤害是巨大的,对快递企业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

2“.双十一”暴露了快递产业发展中的哪些缺陷?

“价格战”依旧,不按照经济规律经营。特许加盟模式民营快递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还没有向价值竞争转变。快递属于竞争性服务业,其价格由市场定价。但是在“双十一”期间没有一家快递企业按照价值规律采取“浮动式”定价机制调整市场需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与特许加盟模式的盈利模式有关。对于特许人来说,快件量越大销售物料和收取各种费用越多。对于特许加盟商来说,在“微利化”情况下只能通过快件量产生规模效应。在同质化竞争占有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如果谁涨价谁就会减少市场份额。

“网购”快递与商务快递比例失调。特许加盟模式民营快递企业之间的同质化竞争助推了价格竞争,部分快递企业竞争成本不合理助推了低价竞争,快递的低价竞争助推了“网购”的高速发展,从而引发了“网购”快递与商务快递比例失调。对于规范的快递企业来说,如果不参与低价竞争就没有市场份额,如果参与了就面临亏损经营的风险。因此,这种成本上不公平的竞争手段对快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也为部分快递企业埋下了法律风险。

文本拓展的冷思考 篇5

现象一:无度拓展, 喧宾夺主

一位教师执教《归园田居·其二》, 教师文学功底很厚, 修养很高, 名篇佳句, 随手拈来。用15分钟左右时间, 引导学生感知了诗歌的内容, 接着引入《归园田居·其三》, 又补充了大量陶渊明的资料, 又引入《五柳先生传》。一节课下来, 我不知教师带领学生是学习《归园田居》其二呢, 还是《五柳先生传》等内容?

反思:在课堂中适当引入背景材料、作者生平故事、相关主题的作品, 进行适度的延伸拓展是必要的。延伸毕竟是一节相对完整的教学内容的一个部分, 不能也不应该喧宾夺主。课堂可以生成, 我们也关注生成, 但无度的拓展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堂生成, 而是教师预设上的失败。拓展延伸岂能喧宾夺主, 无休止地把教学主题冲淡?

现象二:无序拓展, 得不偿失

一初中教师执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 提供的拓展阅读是杜甫的诗作《登楼》《登岳阳楼》;另一高中老师教《登高》一诗时, 拓展的依然是《登楼》《登岳阳楼》, 而《登楼》《登岳阳楼》一般是在高三年级才要学的内容。更糟糕的是初中的阅读要求和高中的阅读要求几乎一样:都是读背这两首古诗, 分析诗歌情与景的关系, 领悟诗人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这样使得教学出现了低水平的重复。

反思:拓展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 这其中因素很多, 包含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地区差别和特征等。因此, 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适当变换内容或改变难度, 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到适度适量, 都有话可说。反之, 无序地拓展既消耗了学生宝贵的时间, 又销蚀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是一种得不偿失的教学行为。

现象三:无效拓展, 游离文本

学习《相信未来》, 教师在带领学生粗浅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 便印发补充文本《热爱生命》进行阅读。学习《我的五样》, 教师在让学生快速找出毕淑敏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后, 便让学生自由交流他们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 然后依次划去, 并简要叙述放弃的理由。于是学生你一言我一语, 畅谈开去, 课堂热闹得“一发而不可收拾”

反思:诚然, 这些拓展不能说一无是处, 但是这种淡化文本、脱离文本、冷落文本的拓展, 其有效性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文本是首要的教学资源, 真正有效地拓展应紧贴文本, 以发展学生的语言为原点, 让学生的思维伸向语言的深层、文本的深处, 让学生的语言在文本的土壤中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鉴于上述例举的种种无度、无序、无效的拓展, 笔者认为, 该在拓展的热情之余作一些冷静的思考, 分清良莠, 择优慎用。课外学习资源应是课内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补充和深化。一句话, 拓展与链接, 必须立足于文本。我们可以在不违背课文对阅读的制约和规范作用的前提下, 启发学生合理地发展文本的情节, 作超出文本的探索:或在空白处填补, 或在关节处拓展, 或在结尾处延伸。这样的拓展, 才是适度的、有序的、高效的;这样的课堂, 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自由施展才华的场所。下面,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就新课程理念下文本有效拓展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建构期待的拓展——用于新课导入处

在学生学习新内容之前利用拓展阅读作铺垫, 会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和新知识之间建立某种联系, 以便尽快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这种阅读内容或是对作者的介绍, 或是和课文背景、主要人物、主要事物相关的内容, 使学生获得相关基础。更主要的是, 这些或生动、或真实的材料能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为学习新课增加了动力, 所以, 这类阅读可放在导入新课时。

二、突破难点的拓展——用于质疑问难处

当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文本内涵的理解存在着差距时, 教师应不惜“笔墨”, 为突破难点而适当拓展, 让学生自主阅读, 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对文本是否真正地理解, 关键要看学生头脑中的“主观文本”是否已经通过对话、经过激活而变得鲜活灵动起来。教师的教学机智在于, 通过适度的随机拓展, 既顺应了学情, 突破了难点, 又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丰富性。

三、层层推进的拓展——用于中心语句处

一篇课文中的关键语句有的起到提纲挈领、点明中心的作用, 有的起到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 有的则是一条主线贯穿全文。我们应以这些中心语句为生发点, 进行有效拓展, 让语文课堂向着更深更精彩处生成发展。那种融理解、感悟、体验、运用于一体的拓展不再是“由内到外”、“由此及彼”的单向延伸, 而是多维度、深层次、高效度的立体推进。它紧紧围绕文本, 紧紧围绕语文, 使学生对语文有更深入地认识和更真切地体验。这样的拓展才能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扎下根来, 日久天长, 日积月累, 学生的思维便会日益灵活而深刻, 语言便会日渐灵动而精彩。

四、震撼心灵的拓展——用于课堂高潮处

阅读活动是读者 (教师、学生) 与文本作者、编者视域整合的过程, 也是学生在“前理解”的基础上借助文本, 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 于是文本便成了学生意义生成的主要凭借和信息来源。在深度解读文本的基础上, 篇幅简短, 文字简明, 耗时不多, 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有效拓展, 非但没有喧宾夺主之嫌, 而且能收到绝佳的效果, 能成为精彩课堂的神来之笔。多位名师的课堂实录也印证了这一点。教师巧妙地设计对话, 让学生读透文本, 自然而然地实现了与作者的视域整合, 课堂也因之高潮迭起。

五、丰满文本的拓展——用于文本空白处

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载体, 然而, 教材中所选的课文是高度凝练的, 有些离学生生活很远, 单靠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是难以充分理解的。作为语文教师就应给学生提供解读、感悟文本的广阔的知识背景和文化背景, 努力让文本厚实起来, 在学生面前丰满起来, 扫清学生深入文本、解读文本的文化障碍, 为学生的学习搭建引桥。此外, 课本中许多文章均留有“空白”, 需要读者去感悟。如果教师能激活学生的课外储存作补充, 恰到好处地“补白”, 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才会更加深入。

六、延伸学习的拓展——用于举一反三处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所以, 一篇课文即将学完, 当学生意犹未尽时,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向其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 使阅读向课外、课后延伸, 并及时地进行反馈、交流, 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去开发课程资源, 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 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并不断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

学生的课外阅读世界应该是精彩的。教《江南的冬景》, 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向《故都的秋》;教苏洵的《六国论》, 可以把学生带向贾谊的《过秦论》;教《林黛玉进贾府》时, 带学生走进著名作家曹雪芹;教《京口北固亭怀古》后, 带学生走进辛弃疾……笔者觉得, 这样的拓展, 为学生架设了阅读的桥梁, 给学生的课外阅读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后记:文本的拓展不是时尚的点缀, 不能为拓展而拓展, 为搜集而搜集。与所有的教学研究一样, 拓展阅读的实践研究同样应该避免盲目性、随意性, 要讲求有序、适度、高效。所以, 在文本拓展时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1. 近与远的关系 (宜近不宜远)

就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一个延伸的方向而言, 可供延伸的材料可谓星罗棋布。面对众多的课外材料, 我们作何选择呢?随随便便信手拈来, 显然过于草率, 只有在众多可供选择的材料中挑选出符合学生生活实际、认知水平、接受能力, 有利于学生言语表达能力、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的材料作为拓展的对象, 才能达到语文教学理想的彼岸。

2. 深与浅的关系 (宜浅不宜深)

要让冷僻生涩、深奥繁琐的拓展远离语文课堂, 选择的拓展材料应该是简洁明了, 浅显易懂的。通过这些学生易理解、易接受的拓展文字阅读, 去感悟文本更深的内涵。

3. 多与少的关系 (宜少不宜多)

有些教师在确定拓展阅读材料时, 很少考虑到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 教材中有些课文的分量较重, 对学生来说, 学好课文已经花费了很多精力。拓展阅读使学生的负担明显加重, 引起一部分学生的厌学心理, 这样的拓展就显得多余、无效了。所以, 我们要警惕课堂中过度的拓展。

4. 表与里的关系 (宜里不宜表)

拓展阅读固然要重视量的扩大, 但更应重视质的提升, 要慧眼识真, 把一些真正的经典性的材料引进语文教学中来。例如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补充性拓展;与课文表达形式相类似的迁移性拓展;具有比较鉴别意义的比较性拓展等等。我们不能只追求拓展形式的丰富, 应着重于拓展质的提升, 从而让学生主动阅读, 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文本的拓展阅读, 其实是一种专题的阅读形式, 是一种有兴趣阅读, “大阅读”的实践。阅读教学的主阵地就是课堂, 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抓住文本与课外读物中存在的联系点, 全面辐射, 巧妙拓展。我想, 我们的中学语文课堂必定会生机无限, 丰盈美丽!

参考文献

[1]薛法根主编《推敲新课程课堂》, 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语文教学通讯.中学版》2010年第2期。

[3]周成平主编《新课程名师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

诚信教育的冷思考 篇6

关键词:诚信,诚信教育,道德理想,道德根基

近年,诚信教育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学术界也是一个比较热点的领域。这得归于2001年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该《纲要》指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在《纲要》提出的公民道德建设二十字方针中,有两个字就是“诚信”。类似的教育很多,如廉洁教育、感恩教育、劳动教育、责任感教育、挫折教育、爱心教育等。

十多年过去了,诚信教育的效果如何呢?2011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2012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指出:“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对于……匡正道德失范,矫正诚信缺失,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2年1 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可见,十多年以来的诚信教育,成效不大,社会上依然“诚信缺失”。

那么,诚信教育为什么成效不大?问题出在哪里?

一、人的品德是一个整体,诚信教育对整个道德人格作用不大

各种具体的品德,如诚信、正直、勇敢、节俭、仁爱等,并不是机械、孤立地存在于人的身上,而是有机统一于道德人格之中。任何一种品德与其他品德之间并没有截然清晰的界限,而是与其他许多品德密切相关的。因此,通过种种途径、方法挑选出若干品德条目来,进行专门培养、教育,显得非常机械、勉强。杜威早就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说:“像诚实、正直、贞操、温和等,道德把它们孤立起来,称它们为德行,就好像把骨骼当作有生命的身体一样。骨骼当然是重要的,但是,骨骼的重要性正是在于它们支撑身体的其他器官……道德和整个性格有关,而整个性格又与人的全部具体特性和表现相等。一个人有德行,并不意味着培养了少数可以指名的和排他性的特性。”[1]

杜威这段话具有多方面深刻的含义。或许,各种品德仅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们是半独立的。根据杜威的论述,我们可以把一个个具体的品德条目比喻为人的手、脚、耳、眼、鼻、口等器官。我们需要的是整个身体的健康,但是我们所做的却是分别对各种器官一一进行锻炼:今天花一小时进行手部锻炼,明天花一小时进行脚部锻炼,后天花一小时进行胸部肌肉锻炼……这是科学主义的思维方式,就如西医,把人体进行解剖,机械地分割成各个部分。对于身体特定部位有问题的人或专项体育运动员,或许可以这样做,但对于普通学生、对于正常的学生,把人的道德人格割裂开来,分别进行教育,以期望能够培养出良好的道德人格,可以这样做吗?有效吗?

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教育家哈桑和梅就“诚实”问题对学生进行了大量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可能将这个世界分为诚实的人和不诚实的人,几乎每个人都在某些时候欺骗过人”“即使某人在一种情形中欺骗人,但不能保证他在另一种情形下是否会欺骗人……某个儿童在一种特定的情形下之所以欺骗并不是因为他有一种不诚实的品格特性”“人们在口头上主张诚实是道德的价值,但和他们的实际行动毫无关系。”[2]

二、诚信教育治疗不了社会上不诚信之病

从我国诚信教育的兴起来看,最主要原因就是如《纲要》所说,“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也就是说,诚信教育不是立足于学生道德发展的需要,而是治疗社会不诚信之病的需要。这就有两点值得思考:

第一,诚信教育找错了对象。既然是社会上的人存在诚信品质缺失问题,那么就应当对那些缺失的人进行教育。正如廉洁教育一样,应当对那些不廉洁的人加紧进行廉洁教育,为什么转而对大中小学生进行教育呢?究竟是在预防,还是转移注意力?如果对学生的预防是必要的,那么对社会不诚信的治疗不是更加迫切吗?

第二,社会上不诚信之风有所蔓延,就开展诚信教育;不廉洁之风有所蔓延,就开展廉洁教育;不孝敬父母老人之风有所蔓延,就开展感恩教育……显然,这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是一种修修补补的做法。难道,道德教育就是专做修补、治疗的工作吗?道德教育究竟是要促进学生道德的健全发展,还是要去预防、治疗学生道德上的不良倾向?

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是本末倒置、舍本逐末,因此是治标不治本。就其结果来说,很可能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人们之所以不诚信、不廉洁等,有深刻的社会原因。正如《道德经》所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人们不诚信、不廉洁等,有着根本性的原因。所以,不寻求根本原因并加以积极预防,而是等到出了问题之后才被动地进行补救,是扬汤止沸,有多大作用呢?

三、诚信不具有自足的、最高的、绝对的道德价值

诚信,以及其他许多品德如勇敢、节制、仁爱、感恩、节约等,并不具有绝对的、普遍的、最高的道德价值。以杜威的比喻来说,这些具体的品德就如身体的骨骼、四肢等外部器官,这些外部器官如果脱离了人体生命,脱离了大脑的调节、指挥,那就不能运动了,也就毫无意义了。也就是说,各种具体的品德并没有自足的道德价值。它们的道德价值依赖于一个更高的中心,就如骨骼、四肢的运动依赖于人体,依赖于大脑的调节一样。

可见,各种具体的品德存在的价值,依赖于一个更高的东西。缺乏了那个东西,诚信等品德不仅不会给人民带来积极意义,反而可能危害人民。例如,你若诚实对待正在寻找机会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人,诚实地为他们提供你所了解的相关信息,那是助纣为虐;对假乞丐同情与仁爱,就是被欺骗;对“落水狗”手下留情,是妇人之仁;黑社会成员勇敢地攻击警察,对社会是灾难;小偷夙兴夜寐,勤奋地去偷窃,只会让百姓遭殃;对专制政府或政党的忠诚,将会延缓专制政权……一种品德在一些人看来是美德,在另外的人看来可能就是恶德。柏拉图早就指出:“对疯子讲实话也是不正义的。”[3]美国现代著名道德教育哲学家柯尔伯格也指出:“一个人的正直在另一个人看来是顽固;某人诚实地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情感,另一个人却认为他不顾他人之情感。”[2]

所以,诚信教育如果实施成功,把学生都培养成诚实、守信的人,也就是表里如一、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人,这样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吗?他们进入社会将会怎样呢?在当今日益复杂多变的时代,这样的人在社会上只会处处碰壁,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早在两千多年之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对这一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

孔子一方面非常重视“信”(诚信)这一品德,作为其“四大教育”(文、行、忠、信)之一,要求做人应“主忠信”(以忠信为主),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认为诚信是人在社会上生存立足的根本。另一方面又反对死守具体的道德信条,强调“权”。在《论语·子罕》中,孔子提出:“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主张随机应变。在《论语·卫灵公》中他还提出:“君子贞而不谅。”“贞”是“正”的意思(或解释为“大信”),“谅”即诚信。这句话是说:君子只要走正道就可以了,不必拘泥于诚信。在《论语·子路》中,孔子认为那种“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是“硁硁然小人哉”,是三流之士。

四、还有比诚信更根本的道德

那么,那个赋予各种具体的品德以积极的道德价值,并调节、统率各种具体品德的东西是什么呢?孔子、孟子认为是“仁”和“义”。《论语·阳货》记载,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论语·宪问》记载,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口才、勇敢这样一些具体的德、才,可以由根基性的“仁”和“义”外化而出。反之,具体的德、才却不能升华出道德根本。如日本侵略者当年对我们的侵略、攻击,在他们看来是多么勇敢,实际上却是凶残!因此,人不能仅仅停留于追求枝节性的德、才,更应追求道德之根基。

《论语·学而》记载:“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诚信只有接近、符合“义”,诺言才是可以践履的。孟子在《孟子·离娄下》中也指出:“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也就是说,是否该诚实,要看是否符合“义”。如果不符合“义”,那么“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五、道德教育还有更根本的追求

仁、义,或者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主义道德等,可以说是人道之极。但“人道”还不是道德之极。因为在人道之上,还有“天道”。天道,就是《道德经》所讲的“道”。因此,所谓“道德”,要“由道而德”,有“道”才有“德”。舍弃了“道”而仅仅追求“德”,如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廉洁教育、爱心教育等,之所以实效不大,根源就在于此。

也就是说,道德教育可以划分为二:“道”的教育和“德”的教育。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学者彭正梅先生所说:“道德教育包括技术性和规范性的训育即德育,同时还包括一种信仰教育的道育,其中,后者是道德教育之根。”[5]

可见,道德教育不能抛弃根本。正如《道德经》所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否则,根基出了问题,却去治疗皮肤之痛,非但无益,甚至有害。害在哪里?《道德经》还深刻指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在《道德经》看来,人们若失去了道德的根本,却追求枝节、末叶,那是根本没有作用的。

当然,从实施过程来看,一方面,道德教育应从具体的品德开始,因此在学前教育、小学教育阶段,还不能立即开展“道”的教育,而应以美德教育、道德行为习惯教育为主。但是,美德教育、道德行为习惯教育不能机械地被分割成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廉洁教育、爱心教育等。另一方面,到了初中、高中、大学,在不放松具体品德教育的前提下,就应注重“道”的教育了。否则,从学前、小学到中学、大学,德育就只有量的变化,而没有质的提升了。这显然跟不上学生的道德发展过程。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4][美]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魏贤超,柯森,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3]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众创”热潮下的冷思考 篇7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唱响神州大地,众创空间遍地开花,草根创业者确乎迎来了最好的时代。脱胎于传统孵化器的众创空间,通过聚拢资源,致力于提供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创业服务,为草根创业者实现梦想创造了机会。

然而,一派繁荣的众创空间热潮背后,潜藏着风险。目前来看,一众跑马圈地中的众创空间,有的动辄斥巨资却无法保证孵化能力;有的核心竞争力欠缺,未能吸引具有专业能力的运营机构;有的不能持续盈利,规模扩大后又受限于管理水平、场地成本较高等因素难以为继。

面对众创热潮,比仓促上马更重要的是冷静思考。否则,虚假的繁荣会让“众创”演变为“重创”。

上一篇:战略部署下一篇:危机公关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