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欣赏课程

2024-10-06

高职艺术欣赏课程(精选11篇)

高职艺术欣赏课程 篇1

摘要:在高职院校审美教育中, 艺术欣赏课的开设, 是要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时, 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 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艺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含义, 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的目的。作者结合高职多媒体教学中的艺术欣赏课程备课策略与实践, 深入探究高职审美教育的多媒体教学中的优势, 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启迪智慧, 扩大知识面, 陶冶情操,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职审美教育,艺术欣赏过程,多媒体教学,教材整合

进入21世纪, 高职院校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认识到, 审美教育在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都纷纷开设了艺术欣赏课程, 而艺术教育活动也相对地丰富起来。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在高职院校, 艺术欣赏课程多媒体教学设备日趋普及,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也日趋重要, 它以现代化手段给课堂带来新的活力。以多媒体辅助的艺术欣赏教学, 如何在传统课堂上突破, 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和富于创意的课件设计, 充分地激发起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 营造出情趣盎然的教学氛围, 取得很好的效果, 教师在课堂教学外的备课工夫更加重要。

高职审美教育的多媒体艺术欣赏课程教学的实践, 使我们认识到了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和新颖性, 同时也使我们感受到了多媒体艺术欣赏教学对高职院校艺术专业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备课要随时代与新课改同行。如在欣赏中国古代山水画时, 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其中, 最主要的和难度最大的是让学生去领略中国古代山水画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而不同时期的山水画的面貌和意境都各不相同, 其中, 面貌的不同之处比较容易感受, 而意境的不同, 相对来说是难以理解和体会的, 尤其是对于这些自我意识和现代意识较强的高职学生来说, 它们之间更是有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

高尔基说:“人的知识愈广, 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艺术欣赏对于开阔人的视野, 扩大知识领域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 使人们形象地接触到个人生活经历远远不能涉及的广阔领域和生动丰富的知识, 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达到这种效果。综合课堂实例, 我结合多媒体教学实践心得, 以高职艺术欣赏的《中国画》课程内容的备课为例, 谈谈高职审美教育多媒体教学的几点策略。

多媒体教学节省了传统教具摆设所耗费的时间, 课件的信息量大增, 教材信息整合有了更广更个性化的空间, 内容、思路和版面设计等也更直观、形象。课件制作的工作量较之传统备课大大增加, 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要求也更高。根据这些特点, 多媒体教学备课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把握。

一、课件制作

1. 新颖的教材信息整合。

多媒体课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展现较多的内容, 课程设计和课件的制作可以在确保教学任务的基础上, 根据教材内容选择相关教学资料, 在教材的基础上注入更多的营养和新鲜的血液。

(1) 稳中求变。在达到课本的内容和要求的基础上求变化, 扩充纲外内容, 让学生有新鲜感, 也能扩大高职学生的知识面。在欣赏中国明代画家徐渭的花鸟画《墨葡萄图》和十六世纪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的《花篮果》时, 往往有许多学生就会有这样的疑惑:中国的国画和西方油画相比, 怎么不太像, 为什么没有油画逼真?这时就必须向学生介绍中西方不同的绘画美学思想, 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和西方 (主要指欧洲) 绘画是当今世界的两大绘画体系, 它是在各自历史文化背景中孕育出来的, 并形成了有明显区别的各自传统的审美观念和造型技法。

(2) 生活化。增加些贴近学生生活、时尚的内容, 容易理解, 常常能让学生产生共鸣, 更好地激发学习的兴趣。例如《中国山水画》的引入:以本地的风景与山水画结合、对比, 学生对身边的风景很熟悉, 引起他们的兴趣, 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学习。

(3) 人性化。人性化的东西能给人亲切感, 引起共鸣, 达到陶冶情操的作用。如《中国山水画》的课题概括为《天地有情》, 入目就有一股浓浓的人情味。因此,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 我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取得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高职院校新生, 他们对知识的需求空间很大, 媒体教学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引导他们主动投入欣赏活动中, 创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

(4) 多学科结合。与古诗文结合, 让学生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与美妙的音乐结合, 达到净化学生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

2. 清晰的课件线索。

好的课件线索清晰, 主次分明, 内容结构穿插有条, 一贯而下, 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清晰明了。把握课程重难点等因素, 可采用主辅穿插、明暗并用、纵横交错等方法来处理。譬如《中国山水画》, 以山水画发展的概况为主, 技法风格的发展为辅, 两者穿插。另外, 线索上应考虑到重难点, 重难点问题要分配充足的时间来分析。像山水画发展的概况, 宋元为重点时期, 就要用足够的时间主要来分析这两个时期。

3. 恰当新颖的版面设计。

课件直接展示在学生的面前, 比课本更直观。所以版面设计要新颖独到, 吸引学生,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1) 营造气氛。有时需要营造温馨的视觉效果, 有时要用黑底白字或白底黑字等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震撼, 引起注意, 让学生置身相应的气氛中, 直接影响感化学生。如山水画的课件, 版面展示出古香古色画面, 诗情画意的气氛渲染, 让学生身临其境,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直观化。黑板的板书或课本, 学生可以重复地看, 但课件不同, 画面停留的时间不长, 所以直观化至关重要, 其一, 知识点尽量去繁就简, 文字概括要简洁明了。例如, 山水画发展的概况中的重点时期概括为:宋尚法、元尚意。其二, 标题和正文的字号、字体和颜色要统一, 做到层次分明。其三, 图文并茂, 以达到简单易懂为目的。图, 把文字形象化;文, 对图加以说明。两者配合, 或先出图片再出文字, 或图片和问题并出, 或以图表式说明。

这样, 课件不会呆板, 显得更形象。譬如, 山水画的发展概况, 用曲线图表现出来, 一目了然。此外, 在制作过程中也要考虑多媒体设备的投影效果, 对课件的色彩作适当调整, 保证在课堂上的投影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二、传统备课方式的突破

充分地备课是前提, 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教学活动。美术教师应配合现在新的课程改革提出的自主学习新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 顺应社会和教育趋势。多媒体能帮助教师创设良好的情境, 充分调节学生的视觉、听觉, 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 让学生更直观地体验,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 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激发学生自主积极地去学习。

1. 力求课堂教学生动形象,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学生对学习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时, 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传统的教学手段和设施由于其局限性, 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则以具体、生动、形象, 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要做到生动形象, 老师应化呆板为有趣, 化枯燥为活泼,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气氛。

(1) 贴近学生的兴趣。例如把国画的斧劈皴和披麻皴的特点, 形象地比喻成男同学的阳刚和女同学的温柔体贴, 能给学生深刻的印象, 使学生记住这形象的技法特点。

(2) 书本生活化。把书本的相关知识点以学生喜欢的事物或学生的生活来比方, 给学生亲切自然的感觉, 学生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

(3) 化枯燥为活泼。在枯燥乏味的内容里, 以图像、动画、影像、声音等来配合, 使教材更为生动形象, 能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 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降低难度, 增强学生的自信。

多媒体的声、形结合恰如其分, 可以强化美术教学的视听效果, 减少教学的难度, 创造出美的氛围, 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学习, 也容易引发学生主动参与, 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

(1) 从直觉引入抽象问题。例如在分析青绿山水时, 先让他们说出《千里江山图》有什么颜色, 他们就会很活跃地说出有青、有绿、有蓝, 五颜六色, 等等, 正好引出青绿山水的以青与绿为主的特点。这样就简单地解决了问题, 达到了良好的互动。

(2) 换个角度引导学生去理解较抽象的问题。例如, 解说透视上的深远, 老师可以映一些爬山的画面, 换成解说画家的移步创作。这样, 学生知道那画是怎么画出来的, 也就容易理解深远的含义。

(3) 语言生活化。同样一个知识点, 生活化的表达, 顺口易记, 学生很快就能记住;反之, 学生听了犹如耳边风。所以授课语言要力求简明化、幽默感、口语化, 以及适当运用方言, 简明扼要。[1]如把近现代时期中国山水发展的特点归纳为:贯汇中西, 百花齐放。幽默, 如将挪用他人的点子形容为“知识的小偷”。方言的运用是因为这些语言有趣上口, 易于学生记忆。

(4) 简要的知识结构的反复。例如知识点的链接, 从主框架页面分点连接进去, 每解说完一个知识点就退回主框架页面一次, 这样反复, 能让学生无意中对整个知识框架留下深刻印象。[2]总之, 能巧妙运用, 原来较难讲清的问题也会变得简单易懂, 减轻学生的压力, 提高学生的信心, 还能激发学生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创情设境, 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

多媒体能很好地营造氛围, 让学生身临其境, 给予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美术老师应当配合高职教材内容和高职学生特点, 营造相应或相反的意境去分析对比, 在引导他们感受气氛的同时, 达到开拓他们创造思维的效果。譬如, 解说《寒江独钓图》时, 先映出悲凉的画面营造出孤单悲凉的意境后再设问:当你一个人孤零零地在一间昏暗的大房子里, 你的心理感受怎么样?学生马上就能说出他们各种孤零零的感受, 也正好利用这相近的情景来分析画面的意境, 这样学生去理解就容易多了, 也大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4. 让学生当主角, 增强学生的参与性。

亲身体验参与的活动, 总能给学生深刻的印象, 又能得到及时的反馈, 享受成功的喜悦, 学习就能事半功倍。所以要打破授受的格局, 让学生主动参与, 调动其积极性, 达到良好的互动。当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了兴趣时才会积极参与, 才会发展为自主学习。譬如学生最怕的点名提问, 教师可以由学生来决定, 让学生自己来点名, 推荐同学来回答问题, 就像大家玩游戏一样, 这样学生回答问题的恐惧就自然消除了, 自然也会积极参与。又譬如解说教师自己的作品时, 先叫学生提问老师, 学生会很专注地去寻找和发掘问题, 会在不知不觉中积极地参与, 这样就能慢慢培养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兴趣。[3]新世纪的职业技术教育人才, 不仅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 而且要具备相当的人文审美修养、创新精神、高尚情操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4]这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也是社会对高职教育, 包括美术与设计教育的要求。

多媒体以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更多更新颖的东西, 但在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同时, 我们不能摒弃传统做法, 而应该把多媒体与传统教法结合。当然, 多媒体有其局限性, 就像水墨画的技法, 多媒体没办法达到的用水墨现场示范效果, 所以, 只有两者结合互补, 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另外,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长处、不同的个性, 艺术教师更应体现个性, 从课件的整合到课堂教学各方面融进自己的东西, 让艺术欣赏课堂更加多姿多彩。实践充分证明, 运用新媒体技术后, 文字、图像、颜色、音频、视频、动画集于一体, 使学生在学习一个知识点时, 既可以看到文字, 又可以听到音乐, 还可以观看视频。其强大的交互功能, 很快地将教学内容多角度、多侧面、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感觉和思维处理功能, 使之获得更多的信息, 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总之,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使艺术欣赏课堂教学更快地与新课程改革同行, 高等职业院校艺术教师的备课要和新课程改革同行, 与时代同行, 充分、正确地利用多媒体, 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高职院校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质量。当然, 高职院校审美教育的实施与发展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还有待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 并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 使之既能适应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 又能有效运行。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地体现艺术教育在实现高职审美教育特色目标过程中的独特优势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高师《美术教育学》教材编写组编.美术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张道森.中国美术欣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3]腾守尧主编.视觉思维——审美直接心理学[M].重庆: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8.

[4]丁宁.美术心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8.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研究 篇2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在其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建设等方面具有自身特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最主要的特点是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在当今社会,任何技术问题的解决,都是一种技术和社会过程相结合的过程,人们在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必须与整体化的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必须针对“解决综合性实际问题”进行学习。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必须打破传统学科系统化的束缚,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

一 课程开发理念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 [2006]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技术适应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能力参与设计和创造新技术。这意味着,职业教育的内容不能简单地适应技术的发展及职业工作任务一时的要求,必须关注工作、技术与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作用。在课程开发时必须进行校企合作,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职业岗位需求确定课程内容,以理论和实践教学一体化的课程模式确定课程方案,以行动为导向实施课程。

二 专业核心课程开发环节及过程

课程离不开专业,在进行课程开发时首先要对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对专业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的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召开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实践专家访谈会的研讨、论证,结合学生实习、就业岗位的调研反馈等途径,并参考国家职业标准,对专业任职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设置相应的学习领域,开发出专业核心课程,进而配置专业支撑课程,和国家规定的基础素质课程一起形成整个课程体系。

(1)专业市场调研

专业市场调研是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各专业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必须进行深入的社会行业背景调研、人才需求调研,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收集有关专业设置与调整、课程的有关材料,进行分析整理。专业市场调研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专业的服务面向定位和培养规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教学的分析研究、其他社会因素分析。

(2)进行职业岗位分析,分析职业能力,确定职业标准

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专业服务面向及服务行业,并对专业对应的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进行职业岗位分析在进行职业岗位分析及职业能力分析时,专业负责人应组织召开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实践专家访谈会,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参与讨论,以保证分析的科学性。职业岗位分析要全面研究分析职业岗位(群)的工作全过程和工作活动的所有因素。整个分析过程按照从工作职责到工作任务再到职业能力的顺序进行。职业岗位分析一般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进行工作职责和任务分析,分析职业内的工作职责和每一项职责内的任务;第二阶段进行任务和能力目标分析,分析从业者在其工作职责的每项任务中应达到的最终绩效目标和能力目标(知识、技能、态度等任职要求)。

(3)分析课程结构,编制课程计划

在进行完职业岗位分析,职业能力分析,确定职业标准的情况下,下一步的任务是根据国家教育法规要求、专业调研确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分析得到的职业能力标准,开发课程门类,分配课时和安排课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编制课程计划,最终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素质课程和专业课程;基础素质课程与技术课程在高职课程中的地位是并列的,而不是依附的,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要而设置的。基础素质课程是高等教育的国际人、社会人、职业人的素质养成的关键要素,包括社会知识、文化艺术、职业道德、环境保护等知识,应遵循适度宽泛而浅显的原则。专业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程、综合专业实践课程(如顶岗实习)和专业支撑课程,其中,综合专业实践课程以技术实践知识为主,专业支撑课程是形成专业核心力的基础,专业核心课程是按照工作内容设置工学结合课程。

(4)进行单元课程分析,编制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高等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的基本开发方法包括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实践专家研讨会、确定学习内容的难度范围 、归纳学习领域课程的设计等主要步骤。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分析的是课程教学标准开发的关键步骤,所谓典型工作任务是具有完整的工作过程,能呈现出该职业的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形式,在整个企业工作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开放性的工作。典型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实践,它对人的职业成长起到关键作用,这就决定了经验在学习内容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课程开发者深入到实际工作第一线,亲自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专家是指拥有足够职业经验的技术先进岗位的技术工人或技师、具有岗位工作经历的技术人员等,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是让实践专家用典型工作任务的形式描述职业工作;为教学过程设计确定这些任务的难度等级和教学顺序。学习领域是“以职业任务和行动过程为导向的,通过目标、内容和基准学时要求描述的课程单元”。 每一专业的课程由10~20个学习领域组成,在教学实施时要采取跨学习领域的组合方式;一个学习领域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和跨学科知识,一个学习领域教学内容也可以跨年度安排。完整学习领域课程的设计工作由资深专业教师、企业兼职教师、课程专家组成的单元课程开发组以团队工作的方式完成,其任务包括在实践专家研讨会的工作成果基础上,将学习领域在教学论和方法论层面进行校本处理,在课程学习目标、工作与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安排等层面进行具体化处理。

(5)根据高职教学需要配置教学条件

1)教材建设

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工学结合,即“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教材建设是重要课题。教材是高职教育教学理念的重要载体。目前,高职教材所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问化、著作化,即主要以陈述性知识为主;且往往是教师通过查阅学术专著和文献资料的途径编写出来的,不适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因此,教师在编写核心课程教材时须彻底改变编写习惯。

在学习的过程中,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中的很多内容属于情感类的教学目标,无法通过传统的学科体系化课程和传授教学来实现。为了让学生获得“与情境相关的,以实践为导向的明确的工作过程”,对其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不是简单地将原有的学科教学内容重新排序和重构,而是将经验型知识融入工作过程教材当中,因为学科知识无论如何也重构不出经验型知识。

2)教学设施建设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教学应该顺应时代发展加快信息化步伐,在教学中采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信息化教学具有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共享化、教学个别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等显著特点。信息化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多媒体素材、网络资源、仿真与虚拟现实等。根据多媒体课件的内容与作用的不同,可分为课堂演示型、自主学习型、操练练习性、教学游戏型、模拟实验型、资料工具型等多种类型。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需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商学结合、教学做合一等富有职教特色的模式。同时,要与企业深度合作,联手再造以理论教学为支撑、以实训为主体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实现在做中学,使学生在设计中学设计,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设计应当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教学设备设施条件进行适应性配置,教学场所的布局要做根本性调整,按照空间结构与工作现场相吻合的原则设计实训室。教学场所的布局要调整为以实训室为主,以教室为辅,并且实训室不仅仅是技能训练的场所,要融“教、学、做”一体化,在做中学。有些专业在校内、外难于创设结合真实工作过程的学习环境,其部分课程要结合校内仿真生产环境(仿真设施设备)或采用智能化媒体的具有高仿真度的虚拟实训情境。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也要发生适应性变化。

(6)教学实施及过程分析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和项目课程的教学过程需要不断变换教学组织形式,例如,完成工作任务时需要采取小组形式,集体讲授时需要采用班级形式,问题讨论时又需要采用小组形式。为了适应这种不断变化的教学组织形式要求,学校的教学场所需要做相应改变。

三 结语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是个长期过程,他需要持续不断紧跟市场动态,及时修改内容。从课程建设理念上要紧跟国内外新形势、新要求,在课程开发时要紧跟行业企业发展,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课程开和建设。本文重点就课程开发的每个环节进行的分析,阐述了每个环节建设的重点内容,希望对同行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U〕.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欧盟 课题组.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U〕.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U〕.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 姜大源.职业教育研究新论〔U〕.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 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U〕.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 王军伟.面向21世纪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与教材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验〔U〕.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 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U〕.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 教育部高教司等.架设桥梁:高等职业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U〕.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高职艺术欣赏课程 篇3

1 新课程理念下开设体育欣赏课程的必要性

1.1 新课程理念的含义及特点

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如火如荼, 在这种情况下, 课程教育改革成为整个改革的核心, 学校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 设置了一系列新的教育目标、教学课程、教学内容, 将这些新的教育方法加总, 即新课程。新课程理念强调学校、老师、学生、课程、教材、环境等要素组成一个具有互动性, 能保持日常教学计划正常开展的动态的教学系统[1]。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核心, 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将不再像传统教学那样, 学生被动的接受老师灌输的内容, 填鸭式的学习方法将逐渐被新的教学方式取代。在新课程理念下, 强调每个学生都是有自身独特价值的个体, 重点关注每个学生身上独一无二的价值。传统教学中, 学生往往是在一个班里被看作成一个整体, 每个学生自己的个性不被重视, 甚至不被发现。

另外, 新课程理念推行给学生自由, 这里给学生自由并不是老师不管不顾, 完全放养式的教育, 毕竟无规矩不成方圆, 学生没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也不利于自身的发展。这里所指的自由是指不再温柔的强迫学生一定要接受老师所灌输的内容, 强调学生兴趣的发展,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教育中, 学生只被允许学习书本上的知识, 课外的知识一律被看成无用之功[2]。因此, 新课程理念中, 学生可以经过兴趣的培养, 发现自己喜欢的课程, 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 达到高效率的学习。

1.2 体育欣赏课程的特点

体育欣赏课程广泛指培养学生体育欣赏能力, 提升体育素养的课程。体育欣赏类课程不同于以往传统的体育课, 传统体育课一般情况下是让学生在户外进行运动, 主要是希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户外的运动可以使学生在繁重的课业中放松身心。但传统的体育教学并不传授学生体育欣赏的能力[3]。

体育欣赏类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对体育运动有一定的了解, 比如对某项体育运动的亲身体验及自我感知, 而且要求学生拥有审美能力, 正确认识体育运动中的美。不仅如此, 体育欣赏课程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帮助学生多方位、全方面的了解体育运动带给人的提升[5]。通过欣赏体育运动中所存在的动感美, 学生能在不了解某项运动的前提下, 较为简单系统的了解该运动在日常生活中带给人强身健体的功能, 并且了解该项目在体育竞技中应该掌握的竞技规则, 提高学生公平竞争的意识, 将体育运动中的竞技精神运用到日常的生活当中, 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良好的发展。

1.3 高职院校开设体育欣赏课程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我国职业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比较注重培养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技术性人才。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立, 应该围绕健康教育的主线, 建立起适用于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教学系统。学校内的体育课程不仅要求要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促进作用, 而且要求在保证学生日常运动正常开展的同时, 增大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未来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力度[4]。

高职院校中开设体育欣赏课程, 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个人能力的提升有促进作用。体育欣赏课程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欣赏能力及对体育的鉴赏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现代教育体制下, 传统的体育教育已经满足不了高等教育体育教学的需求。现如今, 随着网络智能化的普及, 各类体育赛事登上荧幕, 越来越多的新型体育运动即将登上舞台, 在这种情况下, 作为中国新一代建设性人才, 对于新事物的鉴赏评判能力不只体现在工作中的继续教育, 而且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 做一个对体育项目有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的新时代学生, 也是各大高职院校学生所必须做到的。

另外, 增强体育欣赏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起到培养兴趣, 陶冶情操的功能, 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2 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欣赏课程的构建

结合上文可以看出, 各学校应当在新课程理念下建立完善的体育欣赏课程教育系统。但是一种新的事物的出现总是伴随着长期艰难探索的过程, 因此, 建立完善的体育欣赏课程体系并没有那么简单, 需要老师们循循善诱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配合。在该文中,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欣赏课程的构建。

2.1 转变教学思路, 提升学生体育欣赏的意识

高职学院体育老师应当转变教学思路, 引导学生。由于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对各类事物的探究心理比较强烈, 老师应当抓住学生这一心理,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引导学生了解体育欣赏课程。体育欣赏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审美导向活动, 教师全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师生关系应该平等互助, 教学环境应该立体开放。由于欣赏者的认知角度、理解方式存在个体差异, 所以不能要求欣赏者有着统一的审美体验和感受。作为教师应该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鼓励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欣赏体验环节中, 接受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2.2 明确课程目标, 整合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应当根据自己的情况广泛开展体育欣赏类课程, 明确教学目标, 整合教学资源, 完善教学内容。新课程理念强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不似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以学生的发展为首要任务, 结合现代教育体制模式, 建立适合自己的教育目标。高职院校的学生比较偏向于技术性、实用性、则学校要根据其学习知识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

学生在体育欣赏初级阶段出现的盲目行为、从众心理、价值扭曲等各种各样的问题, 应该不厌其烦, 耐心解决。体育欣赏课程的核心就是将学生因兴趣自发产生的感性体验行为予以正确的指导, 利用教师所掌握的正确的体育理论知识, 运动实践经验, 多学科相关理论及伦理道德、价值判断与人文综合修养, 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性认知, 价值判断及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因此, 学校对于体育老师的再培养也是相当重要的, 各高职院校可以整合本校师资力量, 利用学校不同老师的教学专长, 实行教师互动式培训, 提升体育老师的自我修养和知识水平。

学校应当根据本校特点, 结合体育老师的经验和看法, 完善本校的教学内容。体育欣赏课程可以学习的内容非常广泛, 老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学生基本的体育欣赏理念, 使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体育事业[6]。另外, 通过文字、音频、视频等的展现, 向学生具体传授各体育项目的内容、学习方法、鉴赏点、竞技规则等, 使学生详细了解体育项目。除此之外, 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体育盛会的比赛视频, 如世锦赛、联赛、奥运会等, 教师可以在学生观看的同时给予讲解, 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带领学生户外运动, 方便学生亲身经历体育项目, 培养学生的兴趣。

2.3 立足于实际, 构建完善教学系统

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明显的职业特点, 因此学校应根据学生的课程与职业需求, 完善自身的教学体系。学校大力建设体育欣赏课程, 不仅需要完成新课程理念给学校提出的教学要求, 更要立足于实际, 以学生为根本, 发展学生需要的课程[7]。新课程理念提出要将学生放在首要位置,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兴趣培养。学校在建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 应当根据新课程理念对学校提出的要求, 结合学生的特点, 尊重学生个性, 以兴趣发展为指导, 建立满足学生生涯发展的体育欣赏教学体系。

3 结语

在新课程理念下高职院校体育欣赏课程的构建意义重大, 体育欣赏课程中的体验、感悟与理性思辨能够使体育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意识里, 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 使之终生受益。新课程理念下高职院校体育欣赏课程教学系统的建立还需要系统的规划, 坚定的实施, 通过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 进而达到传承传播体育文化,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 国民素质不断增强, 飞速发展的经济给教育带来了新的考验。我国推行的新课程理念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新课程秉承着以学生为核心的宗旨, 强调学生的自我发展, 不再强迫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作用下, 体育教育事业也有了新的突破, 现在学校体育教育强调“健康第一, 终身教育”, 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推动作用。该文以高职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 详细阐述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欣赏课程建立的必要性与如何构建体育欣赏课程体系。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体育欣赏,课程构建

参考文献

[1]金瑞静.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欣赏课程的构建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 (2) :177-179.

[2]李岩.新课程理念下构建高效体育课堂的策略[J].大众文艺, 2014 (3) :235.

[3]罗孝军.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6) :188-192.

[4]蔡海春.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设计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 2014 (7) :641-642, 578.

[5]朱晓红, 文理中.新课程背景下区域特色体育在教学中的发展路径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 2014 (2) :21-23.

[6]刘建中.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系统结构的分析[J].职业时空, 2011 (5) :73-75.

高职艺术欣赏课程 篇4

摘 要:利用多尔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将新的课程改革思想应用在我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建设中,改善了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和进一步构建了开放式教学平台。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多尔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基础课程改革

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设计学科,其中基础课程在整个艺术设计专业的能力培养中最为重要,它主要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创新意识,让学生能顺利进行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笔者从事基础课教学多年,认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要进行改革。

根据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教育部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面提出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做出指导性意见。我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改革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这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改革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把设计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重视优质的教学方法。

我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而基础课程设置也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基础课的培养目标必须设定在学生的造型能力和空间创意能力上,为后期的专业设计表达作铺垫。然而长期以来,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基础课程教学设置得过于呆板,形成了形式主义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到的只是绘图技巧,没有真正掌握设计的思维方法。基础课程设置

我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五大模块。依据高职高专教育改革意见,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课程更具实操性和实用性。所以,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设置也要能符合“实用、够用、管用”的原则,努力做到学习和应用、理论和实践相互融合,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明确所学的专业基础课程的目标和自己努力的方向。基础课程改革

多尔是当代课程领域中以后现代主义观点来思考课程的集大成者。多尔是以4R标准为核心构建起后现代课程理论。4R,是指课程的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我采用多尔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进行了我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改革。因为多尔是运用后现代主义的新观点和方法进行课程构建,它提倡开放型、体验型、对话型、自组织型的课程理念。

2.1 基础课程的丰富性

课程的丰富性是指促使学习者与课程对话,与课程中的人员对话。所以课程在深度和广度上应该足够的丰富。我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是在满足本专业的要求下,尽可能地拓宽本专业的广度,让学生在多角度中思考与探索,从而全面理解课程的要点。例如现代设计史课程,它属于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这门课如果只靠教师的讲授,学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只有让学生积极加入教师设置的课堂讨论和分析中,才能深刻的体验和感受设计史的魅力,才能牢记那些设计理论。我们的教育方式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之中。

2.2 基础课程的回归性

课程的回归性是指课程的内容、组成、序列可以任意组合。课程的内容不再是孤立的单元,无论是教学内容、课堂练习、课后思考题,都不单是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它们也是学习的另一个开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一定要遵循多尔的回归性,让前面所学的课程内容能在下一个课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基础课程中的知识点是不断累加的,在学习新课程内容的同时还要对之前学过的课程进行复习回顾。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达到课程的回归性,多尔提倡的回归性能让学生全面的、完整地吸收设计的精髓。

2.3 基础课程的关联性

课程的关联性指在构建课程模块时要考虑到课程之间的关系,在课程内容方面也要考虑其中的联系,只有考虑到这些关系,再通过多尔的回归性来拓展这些课程的深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使得课程变得越来越丰富。我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设置考虑到知识点的重要性,所以课程的设置做到以能力为导向,使学生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点。基础课程是学习领域中的知识基础平台,也是未来工作领域中的技能基础平台,所以在课程时间安排上也考虑到多尔的关联性。

2.4 基础课程的严密性

课程的严密性是指在课程学习中不要以为有一种正确的观点就可以了,要将不同的观点融入其中。因此,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不要让学生做学习知识的被动者,而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做能够提出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课程的严密性要强化学生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多尔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为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改革提供了一个建设性的视角。我校2014年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大纲修订以多尔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为依据,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教育观点,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者。要构建艺术设计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尽快地掌握和适应新情况、新态势,制定新的教学方案。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也为我校的艺术设计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还需要反复推敲,以便让它更好地为我们的课程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高职艺术欣赏课程 篇5

【关键词】高职 电脑艺术设计 课程改革

一、 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电脑艺术设计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中一个新兴的学科,必将给教学带来新的观念、新的思维和新的设想。如今,在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科学合理地构建一个电脑艺术设计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适应社会需求的设计技术,成为目前设计专业课程建设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对高职院校电脑艺术设计课程改革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二、 高职院校开设电脑艺术设计课程的必要性

(一) 电脑艺术设计的概念

在艺术设计中,电脑艺术设计称为CG(Computer Graphics)。它是一门融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为一体的,创造现代艺术产品的综合性学科。它通过计算机来表达艺术语言、设计思想的艺术形式。其实质上是利用電脑这一现代化工具,使用艺术创作的软件,通过软件所提供的创作平台来完成艺术作品的生产过程。

(二) 电脑艺术设计在高职艺术类课程中的重要性

电脑艺术设计课程在高职艺术类课程中的重要意义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提高作图效率、增强设计表达的强大工具。电脑艺术设计所涉及领域非常多,在产品设计、服装设计等领域,可以把人从繁杂的手工设计中摆脱出来,通过电脑快速的绘制出所想要的作品,同时避免了手工设计出错不易修改、费时等问题。

(2)表现特殊效果。只有电脑艺术设计软件才能从相对简单的二维平面设计作品到二维动画、三维电脑效果图及三维动画的表现。

(3)行业和社会的需要。现代设计的表现形式大部分都要借助于电脑设计软件来完成,会使用设计软件就提高了在设计行业的就业竞争力。

三、 高职电脑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 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优秀师资力量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认为电脑艺术设计是辅助课程,只要把设计构思好,通过电脑设计手段就能达到良好的设计效果。电脑艺术设计只是解决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节约成本的工具,因而不把它作为核心课程来对待,采取轻视的态度。

同时,当前艺术设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大,各个企业也想尽各种办法引进高水平的电脑艺术设计人员。那些注重实际经验的电脑艺术设计人才由于待遇等原因,较难进入教学行列,这成为该课程师资队伍发展的一项难题。

(二) 电脑艺术设计相关课程间缺乏衔接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其他艺术设计课程之间,存在着知识的交叉性、连贯性和延展性。而很多课程在讲授时,只传授与己相关的专业知识,不进行知识、学科知识及岗位知识的外延,造成了课程的脱节,使学生掌握知识单一化、独立化、保守化。

(三) 课程的教学考核与管理不当

目前电脑设计课程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无法给课程以公正的评价,影响了该专业的发展。并导致个别老师在上课时存在随意性,以软件的局部功能专长教学生,使学生的软件知识不全面,不能发挥软件在专业设计上的综合作用。

此外,电脑艺术设计实习实践课程在相应的指导学生、经费、实习时间上无法给与保证,导致学生对实践课程的积极性不高,毕业后就业困难。由于电脑艺术设计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学校僵化的教学管理,不适合电脑艺术设计课程的发展。

四、 电脑艺术设计课程改革的思路

(一) 创建与其他设计课程相辅相成的教学模式

电脑艺术设计课程的开设应结合各专业的课程特色,把电脑软件的教学与各专业的专业课程挂钩,启发和引导学生运用电脑技术去创造符合人们审美要求的新形态的设计作品。电脑设计软件的学习既要重视设计艺术的表现,又要重视设计创作意识的培养,教师要引导学生灵活地学、巧妙地用。

此外,各高职院校应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自主制订教学计划,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电脑艺术设计课程要与其他专业基础设计课程相融合,要有专业方向性,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考虑专才和全才的平衡,为学生发展形成专业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注重并加强课程的实习、实训环节

电脑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要面向市场与企业,积极开展实践课程。通过实习实践,加大对电脑艺术设计课程的检验程度,为学生的就业提供良好的保障。实践课程教学应多以企业实际课题进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外,要通过课程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多种电脑设计工具的使用方法、培养学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经验能力,以及对影视制作、生产加工等诸多方面的知识的了解,以指引他们的设计思维方式与设计工作变得更加科学可行。

(三) 加强师资力量,改革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应尽可能的引入行业内的高技能人才参与电脑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或实训。并加大对在校教师的培训力度,参加软件的学习培训,提高电脑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达到同时具备教师与行业设计师的素质,提高教学水平和实际项目的设计能力。

在具有优秀师资的基础上,要在课程教学中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大量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等多种手段进行教学,增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直观感受。并可以用“互动教学”等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电脑艺术设计的积极性,加深了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 结论

我国高职院校的电脑艺术设计教育才刚刚起步,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这就必须加强电脑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对现有的课程教学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改革,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样才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培养出新时代要求的设计人才,满足社会对现代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孟桂颖.电脑艺术设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艺术教育,2005,(02):89-91

[2]石守利.浅谈目前电脑艺术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1):123-124

[3]王昕.探析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6)

高职《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之我见 篇6

职业教育是我国近年来国家重点推进大力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 从教育本身的目的来看, 它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 更注重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在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时, 侧重于培养学生掌握1-2门毕业后能找到饭碗的技能, 对于音乐修养课程基本上是依据各自的办学条件, 通常以学院选修课的方式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总体来说, 现阶段大学生音乐欣赏课程的设立处于一个极其弱势的地位, 本科院校在此方面相对而言要好一些, 例如北京师范大学01-02学年有72%的在校生均以选修课的形式上过音乐修养课, 其中内容以音乐欣赏为主, 该校从2005年开始, 已将其作为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当然, 我们不可能将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相提并论, 毕竟二者之间存在不同的差异, 拥有各自的特色, 但是, 针对两种办学模式所面对的对象来说, 他们的主体中绝大部分是意气奋发的青年学生, 在这个阶段, 他们的情感、人性、审美的教育意义都是一样的, 并不存在个体的差异。就笔者自身院校而言, 长期以来, 音乐课程也主要是围绕人文素质选修课程而开设。因此, 怎样利用有限的课程资源, 达到提高大学生音乐修养, 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对我们的高职音乐教育者来说, 是一项具有挑战的工作。

为使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课程达到预期的效果, 笔者通过长期的实践教学从中总结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具体如下。

1. 首先, 在教学内容的选定上, 教学目标要定得符合实际。

《音乐欣赏》课程从审美的角度, 教会学生如何欣赏、鉴别和创造音乐美, 建立他们审美意识, 端正他们的审美态度, 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 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素质的最终目的。我们的任务不是培养音乐专门的人才, 不必强调音乐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 应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的方式。由于选修本课程的每一个学生的音乐素养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其中有一部分的学生来自于农村边远地区, 或音乐基础较差的学生在以前的中小学教育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对基础、简单的音乐常识都很缺乏, 例如:有将近大半的学生对简谱识别都很匮乏, 更谈不上认识五线谱。然而, 缺乏必要的音乐知识就不可能准确理解和感受音乐艺术作品中的丰富内涵, 因此, 在教学的过程中, 每节课留出一定的时间适当地增加了一些识谱、视唱知识的学习, 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音乐的情感内涵,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并且在识谱教学中, 以实践教学法为主, 运用歌曲谱例的视唱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 在学习基本节奏型的知识教学中, 充分采用流行歌曲的曲谱进行视唱练习, 既加深了节奏型的学习, 也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其次,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了解对象的情况, 掌握教育对象特点, 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

(1) 一方面, 尽管大学生们在音乐知识方面显得薄弱, 但他们文化基础好, 求知欲强、思维活跃, 这就具备了接受音乐教育良好的条件。其次, 他们正值青春年华, 感情充沛, 易于激发和调动。再者, 他们普遍喜爱音乐, 向往爱情, 追求理想、崇尚浪漫情调, 这些都是学习音乐的有利因素。因此,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 要介绍音乐文化历史、音乐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音乐家的创作实践以及作品总体风格特点的把握为重点, 而不能以一味地讲解那些令专业人士都感到枯燥的音乐理论或技术。当然, 一般的音乐基础不能不讲, 但要与作品介绍结合起来, 学生容易接受。另外, 在引导学生欣赏优秀、高雅音乐作品时, 切忌对学生现有的欣赏却加以简单粗暴的否定, 可以通过同类题材的优秀作品与低劣作品进行比较的方式, 让学生得出结论, 然后讲解其道理。

(2) 另一方面, 本课程虽然是学生自主选修的课程, 但其中有一部分学生是为了混到要求的学分而来, 对于本课程的兴趣本来就不大。一部分的学生, 只要提及音乐, 就想到的是流行歌曲, 对欣赏学习教学内容中传统声乐、器乐音乐作品表现出冷淡、为难的情绪。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怎样调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怎样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让欣赏高雅音乐成为学生能懂又感兴趣的成为本人教学教改改中的主要任务。同时, 也是本人教学过程中一项长期的任务。针对这一问题, 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的教改措施有:

(1) 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师置身于领路人的位置,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参与讨论、提问、对比辨析等手段, 让学生成为主动的欣赏者。教师以引导的方式, 引导学生挖掘、理解音乐的情感内涵。

(2) 运用多媒体教学, 让学生通过各种音乐会视频的演奏、演唱, 感受更为直观的音乐作品的欣赏。同时, 结合音乐作品的相关背景介绍, 例如:作曲家背景、作品的产生背景等知识介绍, 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拓展了学生的音乐视野。

(3) 结合教师自身的专业特点, 在介绍相关专业章节时, 尽可能地发挥教师的现场演示能力, 让学生零距离的了解与欣赏相关音乐知识,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同时又能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 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与我们一起走进音乐的大门, 达到《音乐欣赏》课程的最终教学目的。

3. 再次, 在课程的考核方法上。

作为一门素质选修课程, 其教学效果的体现和专业课程相比较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在于, 课程本身的实践操作能力不类似于专业课程那么突出, 要在考核中真正要体现出学生的音乐素养是否得以真正的提高, 仅仅是靠一张试卷是无法体现的。因此, 在教学考核上, 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通过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 通过教学内容阶段性的考核来逐步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高职《音乐欣赏》课程作为音乐教育的一部分, 以培养人的心理精神健康为目标, 优美的旋律、均匀有力的律动、充满生机的节奏和丰满的和声织体, 无不洋溢着生命的活力。音乐教师应积极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将这一门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充分地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李岚清.李岚清音乐笔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的通知[Z].1996.7.

高职艺术欣赏课程 篇7

一、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评价模式研究的意义

所谓的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 指的是面向非艺术专业的高职学生开展审美教育, 以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综合素质而实施的艺术活动课程。 课程评价主要是指以某种确定的方式对课程计划、 教学活动和学习结果等相关问题的特点及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 不难看出,课程评价的积极意义在于它的判断和反馈,它能够有效促进公共艺术课程体系迈向科学化、系统化,最终达到开设艺术教育课程的要求。

(一 )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对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的定位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明确要求“坚持全面发展,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提出:“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 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 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 ”所以,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改革, 也为了更好地完成自己背负的任务,高职院校显然就要对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评价模式进行科学合理的深入研究。

(二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选择

公共艺术课程评价的积极意义主要是通过课程体系的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使课程得到有效的发展,进而实现目标。 具体结合公共艺术这门课程来说,就要了解公共艺术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方面的重要价值。 但是,艺术课程的价值并不只是把各门艺术学科的知识技能数量进行简单相加,而是可以整体性、平衡性地发展学生的艺术综合能力,还能通过直觉、想象、表达和交流的独特教学过程,帮助学生逐渐提高文化修养,并培养其开拓创新、融会贯通等多种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所以,为了更好地发挥公共艺术课程的作用,凸显它的育人价值, 更是需要加强评价模式研究, 对其进行不断完善、改革,以提高它的实效性,达到育人目的。

二、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传统评价模式的局限性

据了解, 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课程评价模式普遍采取课后作业、 开卷考试或论文书写等形式作为本门课程的成绩评价依据。 但是,这样的传统评价模式实际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 )评价方法以纸笔测验为主

不可否认,纸笔测验确实有它的优势,如直观、清晰地显示出学生的学习状况。 但是,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法很难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态度、情感、价值观等进行评价,更不用说评价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团队合作和实践创新能力,最终仍是走上应试教育的老路。

(二 )评价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

目前大多数评价过于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评价, 并不能全面反映课程的目标, 而是简单沦为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的工具。 同时,由于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评价方法较少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因此无法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评价,甚至有可能导致学生发展的功利性、片面性、极端化,极大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素质的综合提高。

(三 )评价主体以教师个人为主

就目前来看,由于教师长期处于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使其理所当然地成了评价的单一主体, 而学生始终处于被评价的被动地位,无法加入组成评价的共同体。 这样的重教师轻学生的评价方法是无法形成共同参与、 交互作用的多元评价模式的。 它很容易影响评价结果的全面真实性和有效性,也影响学生个体发展的积极主动性。

三、构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评价模式的探索

根据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评价的实际情况, 加上对公共艺术课程评价意义的重新认识, 不断研究、 改进其评价方法,完善其评价模式,对高职院校而言势在必行。 结合高职院校的特质,即它的公共艺术教育应该同时具备艺术理论、艺术技能和艺术审美三重特点,可以实行“多元化”评价模式。 所谓的“三元”评价模式,就是不同于以往传统评价模式,而是变成由开卷考查、活动展示、师生共评的新型组合评价模式。 整个评价模式重过程高于结果, 可以更科学地综合评价学生的艺术成绩,具体的“三元”评价模式比重如下:

(一 )一元 :艺术理论测评 (30%)

艺术教育的理论类课程主要有中外艺术史、美学原理、文化概论、文化人类学、审美文化史等课程。 可以以书面形式考核学生系统的理论知识,主要以主观题为主,旨在融会贯通感性和理性,通过对艺术问题的思索由理入道。 同时,让学生通过对艺术理论和审美活动的探索,更清晰地认知自我,更努力地创造和赏析美好的事物,主动塑造健全的人格和个性,从而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并自觉自愿地引导、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理论测评时,老师应该持以开放的眼光和包容的心态,加强对学生在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中碰撞出的思维火花的重视, 更要提高学生对艺术理论和审美活动进行讨论和思考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结合实际情况,以学生的课堂讨论、课后作业、讨论探究等作为理论测评的复合标准。

(二 )二元 :艺术技能测评 (30%)

所谓的艺术技能指的是个体在艺术创作中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审美的才能。 让学生进行艺术技能的学习主要是为了满足他们多方位的需求和兴趣,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和开启心智,提高艺术创作能力,加强对艺术的思考追求,从而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艺术基础较为薄弱,因此老师需要用动态、发展、鼓励的态度评价学生的艺术技能, 对不同的艺术基础的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懂得 调整标准,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公平合理的要求,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既有基础上继续充满信心地积极学习,继而实现有效的提升。 因此,老师在对艺术技能进行测评时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在规定时间里艺术技能提高的程度,还要参考学生的第二课堂表现及各项艺术实践活动, 例如发表文章、书法和绘画作品, 参与校内外艺术活动项目和获奖情况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领悟艺术的美,并能够学以致用,提升思想境界,让艺术美化自己的生活。

(三 )三元 :艺术审美测评 (40%)

在艺术教育过程中, 要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艺术实践和认知亲身感受艺术魅力,从而开阔审美视野,提高审美品位,形成辨别真伪善恶美丑的眼光, 学会创作和赏析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 所以,具体的操作需要由教师和全班同学作为评价主体,结合学生三方面的表现进行测评,一是课堂教学的表现情况,这项需要事先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地揣摩、领悟, 从而依据学生在课堂上发言讨论的积极性和思考探索的深度进行测评;二是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这项则需要老师多设计开放性的题目, 争取让学生能够对优秀的艺术作品做出个性独创的阐释, 表达出对艺术形象的感受及对艺术元素的运用,从而开创发散思维,激活创新意识;三是审美意识的进步情况,这项需要结合学生的想法畅谈和即兴演练综合测评,因为两者都属于审美创作, 它能诱发学生活跃的思维和艺术细胞,是艺术精髓的分享和思想火花的碰撞,进而形成比较成熟的艺术审美意识。

公共艺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不仅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在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了解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课程的意义、现状的基础上进行科协合理的评价模式研究, 这对全面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叶秋美.刍议高职公共艺术教育[J].科技信息,2014(8).

[2]周鑫.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评价标准的思考——以云南省保山学院为例[J].教育科研,2011(4).

[3]文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学生素质发展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2(4).

[4]彭浩.高职教育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1(2).

[5]邓婷婷.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大学教育,2012(5).

高职艺术欣赏课程 篇8

一、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解决学生对课程的陌生和不解

我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来源于何处?学生的兴趣必须建立在了解和认知的基础上, 否则就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更谈不上兴趣。因此避免把《平面构成》这门课当作枯燥僵硬的临摹课来上, 必须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创造, 这样他们才能结合课本画出自己的东西, 而不是一味的模仿。以平时教学体会所得, 在平面构成的学习过程中, 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目的、方法和应用范围等方面的不理解, 甚至是迷茫, 更谈不上兴趣所在。但《平面构成》的学习却需要投入真情实感, 只有真正的热爱, 才能触摸到其精髓, 进而迸发出设计的灵感。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呢?首先, 在课程开篇, 通过引用生活中和设计领域中通俗易懂的例子给学生讲解课程的学习目的和应用, 甚至引用直观的教具模型来让学生对课程有一个全方位的、清晰的认识。比如在讲解“重复、渐变、特异”等构成形式时, 就可以巧秒利用学生衣服上的图案、校园的建筑立面和形态等实例进行讲解, 这样学生首先会感到亲切, 毕竟例子就在自己身上或身边, 进而也会在课余时间去仔细观察和细细体味, 如此一来原本枯燥的内容就显得格外生动。总之, 课程的学习需要长期的反复训练, 易枯燥, 所以只有搞懂其根本, 抓住其精华, 才能让学生把枯燥绘图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创新性的训练。

二、通过多媒体直观教学开展优秀作品欣赏与评析

《平面构成》虽然是少量理论结合大量实践的课程, 但只在课堂讲解枯燥的理论和抽象的概念对学生的学习并没有丝毫帮助。而我们在结合多媒体直观的讲授方式时, 学生会容易理解得多。通过组织优秀作品欣赏与讲评, 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构成的本质、什么是优秀的构成以及如何去表现一个细节及整体。对于这门课, 大家都清楚构成形式、要素和形式美法则是主要的训练内容, 而诸如重复、浙变、对比、发射、特异、空间、分割、肌理及错视等形式都比较抽象, 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应的优秀作品, 并在同时对其进行分析与点评, 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话语展示给学生, 这样就能方便的使看似复杂抽象的二维图案变得容易接受。在欣赏的过程中, 有的学生根据看到的图片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时教师更应很好的抓住机会, 为学生解开难点。

三、通过课题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平时的课题作业是教师根据重难点的安排以及学生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进行精心设计的, 这样的作业才能使学生真正的学到知识, 并能够进一步对所学进行综合发挥和创造。好的作业能够全面的反映出学生创作时的思维活动及心理活动的过程。学生在课题训练中, 常常不自觉地用自己固有的思维方法错误地表现对象, 其根本原因, 就是对平面构成的本质和学习方法只停留在一个皮毛认识, 没有彻底深入的钻研和理解。学生习惯了具象的绘画思维方式, 短时间内无法正确的运用抽象的表达方式。因此教师不能单纯地修改作业中的问题和不足, 而应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去正确把握自己的思维方法, 达到教学目的。比如:一张用点线面综合表现一个主题的作业, 学生常常会感觉无从下手, 因此, 需要给他们一个适应和理解的过程。可以让他们在一些现成的作品中借鉴、改变以至最后的创新。借鉴好的表现方法的同时也能够积累更多的经验。当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问题时, 也不直接指出, 而是首先让学生谈谈在做作业时的各种想法, 从他们的观点中了解他们眼中的点线面元素是如何应用的, 只有关注他们的想法和感受才能发现他们的问题并从根本解决他们的弱点和错误。然后再通过自己亲身示范, 即如何正确引入形式美法则, 如何运用点线面元素创作, 使学生更直观更正确的掌握方法。总之, 以启发学生为根本, 针对问题出现的原因, 建立起学生正确的认识方法, 使学生学会运用准确的思维方式去学习并能够进一步去指导自身的艺术实践。而这种设置的主题构成训练既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又可以巩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主观认识。

四、开展多种评价方法巩固并激励学生的学习成果

(1) 教师评价。作为教师, 对待学生的作业要体现出公正与客观的评价, 通过评价也体现出教师在教学中所起到的引导作用。许多优秀的学生, 对于自己作业的完成, 除了需要老师良好技法的展示, 还迫切想得到老师的独到见解、具有亲和力的鼓励性的评价。做到了这些, 学生才能有效掌握并积累更多的方法和技巧, 摆脱自身的许多错误和不足。总之, 不断地激励学生, 学生的动力会越来越大, 而在鼓励的基础上指出缺点、改正不足, 是个不错的方法。

(2) 学生互评。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分小组的方法让学生对作业进行自我互评, 既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领悟力和分析判断力, 同时也拓宽了眼界, 和别的同学学到了更多的表现方法和技巧, 拓宽了更多的创作思路。学生自我评价过程是认识思维提高的过程, 这一过程的客观与否, 直接涉及到学生是否能够有长足的进步。同时, 这也是一个学生的自我“领悟”到“艺术创作”的过程。学生互评会使学生对艺术本质的了解不断深化, 学习效果事半功倍。“领悟”不是教师所能给予或替代的, 而是学生自身努力、不断进行自我评价与互评, 艺术修养不断提高的结果。

(3) 他人评价。通过在校园展开系列作品汇展, 定期组织班级之间、不同专业之间的作品展, 使学生适当的获得良好的荣誉感并进一步激励自己, 积极进取。同学、朋友之间的评价, 不同教师的鼓励, 既可增进浓厚的学习氛围, 又能欣然听取他人的意见, 增加了学生不断创作的欲望。

五、多鼓励学生参加省级及全国的设计大赛, 提高整体素质

学生参赛是艺术设计教学中应重视的实践环节, 学生、教师、学校三方面都会因此受益, 因此作为直接传道授业的教师更应该重视这个环节。要想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教有所获”,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上课与参赛结合起来。因为大赛是有主题要求的, 学生参加这样的比赛跟做一个实际的设计项目比较相似, 所以相对来讲设计作品就会更加务实些, 这对学生以后面向社会是非常有好处的, 同时也会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这门课的意义和应用。例如:参赛的作品是对风格和主题有严格要求的, 这就需要让学生们就比赛的要求作一些针对性的准备:分析寻找设计定位、针对自己的想法和定位进一步勾勒出相应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及设计要素, 然后把设计分析的结果带入到设计理念中, 继续寻找问题, 解决问题, 一步步去完善整个设计作品。这样一个全面的过程仅在教学中是不能很好完成的, 所以教学与参赛互补, 才能让学生在充实中提升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才会更快的适应实际, 走向社会。

结语

《平面构成》的重要性在于扩大了传统抽象图案和几何图案的表现领域, 大大丰富了装饰图案的图象和表现手段, 在现代设计基础的教学训练中, 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和设计能力尤为重要。随着艺术与科技的快速发展, 学生认知的不断变化, 使得教师在常规教学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 如何以一种新的形式来让学生饶有兴趣的学习、富有成果的掌握、得心应手的应用。通过以上五点的总结, 希望众多教师能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所启示, 当然, 如何进一步把教学内容与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恰当结合, 这是值得今后继续探讨的内容。

摘要:对于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来说, 《平面构成》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对学生从基础绘画到艺术设计二者间的过渡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为该课程具有相对的抽象性, 因此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真正为学生今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本文通过对教学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总结, 得出5点心得, 希望探索出一套更好的教学方法以供参考和研究。

关键词:平面构成,高职院校,创新教学

参考文献

[1]徐欣.平面构成[M].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 2008.

[2]黄刚.平面构成[M].浙江: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5.

[3]吴卫, 宋立新.平面构成[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高职艺术欣赏课程 篇9

一、课程构架与设置

(1) 目前艺术教育修养方面, 学生只偏重某一方面 (音乐、美术、礼仪等) , 而不能全面地融合在一起, 这种现象普遍造成了学生的综合修养偏低。针对这种情况, 高职院校应当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综合修养培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构建适合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 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备条件和前提[1]。

大学音乐欣赏课、现代礼仪课为高职院校选修课。而这两门课程共同之处是培养学生个人修养。个人修养主要体现在外在的行为举止和气质风度。一个举止高雅、谈吐得体的人会受到人们欢迎。礼仪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它是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的。是否有这样一门课既能让学生认知美学规律、又能提高对音乐的鉴赏力、提升艺术修养、并培养识别真善美的能力, 为塑造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等职业人才奠定教育基础呢?

(2) 根据美国的多学科艺术教育的启示, 以美术课程为例, 在高职院校中, 第一, 将现行的美学课程分离出来, 使研究的领域集中在艺术对象、欣赏、创造等方面, 这样以达到学生对艺术的探寻;第二, 应当设置艺术概论以及艺术史这类课程, 使学生获得相关的艺术知识, 有助于学生了解艺术的意义和价值;第三, 可以大量设置艺术赏析这类课程, 因为学生的艺术修养水平普遍比较低, 所以开设艺术赏析类课程, 能够得到学生的欢迎, 也有着普及和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使命;第四, 设置素描、绘画、设计等实践选修课程, 因为艺术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对艺术史和艺术理论课程的学习及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 总体上非常有利于学生艺术综合修养的提高;第五, 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 加入音乐、礼仪等选修课程进行辅助教育, 这样就达到了注重综合艺术修养课程对学生综合艺术修养形成的作用, 并且以艺术为切入点, 从音乐、美术、礼仪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艺术的渗透[2]。

(3) 从美学的角度进行剖析, 经历“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审美历程, 其结果就是学生把自己所感受到的以及所创造的美表现出来。因此, 在实际生活中, 让学生在“美”的召唤下, 更及时更敏锐地发现美、捕捉美, 不断丰富审美经验, 积累更多更为新鲜的习作素材;让学生在审美情感的推动下, 放飞想象, 拓展视野, 再现审美经验, 创造审美意象;才能让学生在审美愉悦中, 解放心灵, 自由奔放地描述美、抒发美。另外音乐在一定方面给学生带来不可否认的力量, 好的音乐、歌词、旋律能带来灿烂绚丽的人生观;掌握了美学规律提升了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再加上文化礼仪的修养, 整体的综合素养自然而然就上升了。

通过对音乐、美术、礼仪等方面的学习和研究, 使学生认知美学规律, 提高对音乐的鉴赏力, 提升艺术修养, 并培养识别真善美的能力, 为塑造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等职业人才奠定教育基础。

二、课程构架与设置的新变化对学生的深远影响

由上述课程构架与设置的新调整与变化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学生在自身的个人修养方面加上对音乐、美术、礼仪、文化等课程的辅修过程中得到全面的提高, 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无论在未来的求职还是工作生活中都有着非凡的意义。而高职学校在授予学生现代科学知识、技能和理论的同时, 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综合艺术修养教育, 提高他们对美的鉴赏力, 教会他们礼仪之道, 使他们真正成为心智与人格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这是高职学校应尽的职责。

参考文献

[1]杨浩文, 高中兴.论高校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原则[J].滨州师专学报.2000, 16 (1) :64-66

高职艺术欣赏课程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 音乐欣赏教学 新理念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2-056-02

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指出:“音乐是人的教育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不具备这方面的修养,教育就不完整,离开了音乐就谈不上是全面发展的人。”21世纪是科技竞争的时代,更是人才教育竞争的时代。音乐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塑造自我的窗口,音乐教育的目标也指向文化和人的发展。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的应用性决定了实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高职院校是一种具有职业性特点的高校,它培养的目标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为了适应21世纪高素质职业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培养具备跨专业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各高职院校开设了音乐欣赏课开阔学生艺术素养,进一步提升高素质劳动者的精神价值体系和审美情趣,并由此提升职业创造力。在新形式下,传统的艺术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有待重新思考和定位,转变观念、坚持正确方向,才能真正有效的,转化为现实教育和学习的新理念,促进高职生这种学习的新内涵的实现。

一、高职音乐欣赏课基本现状

(一)高职非音乐专业在校学生现状分析

从非专业音乐学生所接受的音乐教育情况来看,显而易见:在我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内部和社会方方面面对开设音乐课均认识不足,在高中阶段甚至初中阶段音乐课的开设要么没有,要么教学内容随意改动。所以在高职生非音乐专业的音乐教育体系上出现了一个空白,无法形成完整衔接的教育体系,而且从音乐基础教育教学体系来看,结构上的缺陷,内容上的重复导致了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知识体系各不相连,不相协调,对于许多概念性的知识,大部分为零或者一知半解。学生对音乐敏感度教差,学习音乐的能力、音乐感觉、音乐理解力等方面相当欠缺,给音乐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

(二)教材的选择和使用

关于音乐欣赏的书很多,但能符合高职院校学生层次特点,较为完整的教材还不多见。在以往的音乐欣赏课中,由于没了升学的压力或者因为学生的上述原因,多数教师通常不愿意花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帮学生选取教学内容,教材的选择随意,教学内容的来源盲目,没有从整个教学体系的全局出发,要么完全迎合学生的需要,离开教材“任意”进行欣赏教学,要么完全沿袭某本音乐欣赏教材的教材体系,课程内容杂乱而无序,根本忽视了各个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互补作用,缺乏针对性和综合性。

二、高职音乐欣赏教学新理念

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曾说过:“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对于一切,我最关注的不是音乐,而是精神的探讨。”在我们的音乐欣赏课上,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总在不停地演绎着同一个公式:“作曲家生平+创作时代背景+主要代表作+作品分析+作品欣赏”,尤其在“作品分析”这个环节中,那些连专业学生都为之头痛的“和声”、“复调”、“调式调性”、“曲式”、“体裁”等专业术语,对这些在初中、高中连音乐课都没上过几节的非音乐专业学生来说,听得是云里雾里,索然无味。那么作为音乐工作者,音乐欣赏课该关注什么?如何才能把学生从音乐世界领进人类心灵世界呢?

毋庸置疑,我们在音乐欣赏课上给学生作相应的作品分析,是为了帮学生理顺思路,但它毕竟不是我们最终的学习目的。音乐虽然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抽象艺术,但它首先又是一种情感的艺术,一旦音乐响起,联觉作为音乐音响与表现对象之间发生对应关系的中介的一种心里活动机制,就算不懂得曲式分析,听不出主题的发展,也会有所感触。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就说明欣赏者的欣赏角度的问题吗?高职生非音乐专业学生,有他们的审美视角、审美层面、审美切入点,教师应了解和掌握不同专业学生的心里特征和爱好,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找到一个学生既能听懂,又感兴趣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挖掘音乐的人文属性,学会从音乐中获得对话和人生感悟。

三、音乐欣赏课程建设的构想

面对新的教育理念,大学阶段的音乐审美当然不能再局限于浅层次的对物理振动的感知,应该追求更高层次的审美境界。那种凭借一段讲解、播放音像所构成的一堂音乐欣赏课的应付式教学应摒弃。然而,高职音乐欣赏教学改革要想落到实处,仅靠教师观念的更新也是不够的,它还需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结合研究性教学的开展,经由各方面的协调配合方能将改革进行到底。笔者认为首先应体现在专业教材的建设上。

(一)教学内容的合理构建

教材作为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智能的主要工具,是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具体体现。音乐欣赏教材是实施音乐教学活动的媒介和依据,然而,一提到教材,人们总是约定成俗地把它与理解为教科书,认为教科书就是教材的全部。这些机械的认识,妨碍了教师对教材的正确理解和开发利用。事实上,教材所包含的范围是很广泛的,不仅指通常我们使用的“教科书”,教参、辅导材料等作为音乐学科来讲,还包括图表、教学影片、唱片、录音、音像磁带、教学软件等教学辅助材料。因而在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要仅仅局限于音乐教科书本,教参等。在音乐教学改革实践中,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大纲的原则精神对所行教材进行选择和增删,或者自行编写部分教学内容。在选择和编写中,要注意选择内容的可接受性,难度、分量的适度性;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思想性与艺术性;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要选择那些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的音乐“精品”作为音乐教材;要注意教材内容的宽度和广度,既要注意音乐本体知识的学习,又要加强与姊妹艺术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二)音乐课堂结构的设计

音乐与其他艺术有不同的结构特点,需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去进行教学设计。优秀的音乐教师都能精心设计每一课,使一堂音乐课犹如一部优美、完整的乐章,使每节课都富于创造性和艺术性。在对课程重新进行合理结构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与高职生现有知识结构进行横向联系,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勇气和求知的心里需求。音乐审美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它对欣赏者生理——心理的效应上。在高职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敢于突破传统音乐欣赏教学的既定程式,善于把音乐与舞蹈、戏剧、文学、美术等姊妹艺术形式有机结合,将音乐这种极为抽象的听觉艺术与视觉、运动觉……联系在一起,充分学生发挥诸感官或意向之间的交错、混合通感作用。在欣赏的第一阶段,可把对音乐形象的把握为主要教学任务,从有关的音乐美学知识讲授入手,例“音调的表现特征”的问题可以结合旋律的运动与人类情感活动的对应关系,旋律进行与语音、语调的内在联系,旋律运动的一般规律;和声的表现特征可以结合音乐音响与自然音响,和声音响与人的色调感,声音的模仿、象征、暗示等进行讲授;音乐作品的段落划分与人类表述习惯的对应关系相结合等。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还有助于学生艺术思维能力和审美心里的发展。第二阶段,我们可以把作者生平轶事、作品时代背景、有关音乐作品标题和题材内容加以介绍,同时应当认识到这只是对音乐欣赏的辅助手段,是一种概括性的“预示”,亦不能代替对音乐作品的听赏。高职非音乐专业学生相对音乐专业学生比音乐作品的积累——音乐的感性思维要薄弱很多,但他们在逻辑思维、结构感、文化知识的层次上却有相对优势,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合理引导。第三阶段我们可以进入完整的音乐作品赏析。总之,要把音乐听赏、分析、评价上升到音乐文化的高度,挖掘音乐听赏中与其他艺术、历史、文化的有机联系,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目的。

(三)音乐教学模式的选用

传授——接受模式是以发展学生智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也是多数教师在教学中惯用的一种教学模式。音乐欣赏是一种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形式来体验和领悟音乐,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音乐欣赏者因其水平差异而有欣赏层次的差别。从教育的角度看,关键在于通过音乐教育,特别是通过音乐欣赏学习,培养学生学会聆听音乐、体验音乐、理解音乐,最终成为具备“音乐耳朵”的人。通过音乐欣赏教学,使学生的“音乐之耳”能对大千世界有敏锐的感受力、观察力,甚至具有对声音选择、筛选的能力。在聆听中不断把握音乐的分寸感,取得音乐艺术的体验,从而使自己在音响世界中,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成为自主的人。自学——指导模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教材、讨论交流,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体现了教育的发展功能和教育的终身性。高职非音乐专业学生尽管音乐作品的积累少,但他们在逻辑思维、结构感、文化知识的层次上却有相对优势,音乐教师应当充分发挥高职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对思维控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身,强调学生主体的自主控制。此外,还要精心设计各种多姿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完成对学生创造思维及音乐实践能力的培养,切忌单调机械的知识、技能练习。

参考文献:

[1]音乐学科教育学/曹理等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2]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编.第一、二届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9

[3]中国音乐教育编辑部.中国音乐教育杂志[J].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高职艺术欣赏课程 篇11

关键词:课程结构,学时分配,读书指导,分组学习

传统的《艺术概论》课程教学, 主要采用循序渐进的讲授法进行教学, 即使是对于大学的本科生, 往往也会觉得枯燥无味, 但又不得不学, 使得本课程的教学在艺术专业的课程教学中, 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 从总体上讲, 跟本科生相比,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自主学习的能力都不够强, 如果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 就更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教学中,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直是我在教学中非常注重的方面。如何运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手段, 进行《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 让学生在乐中学, 学中乐, 是我对于本课程进行大胆的教学改革探索的源动力。

在教学改革实践中, 我选用的主体教材是王宏建主编的《艺术概论》, 也参考了其他一些《艺术概论》教材, 如彭吉象的《艺术概论》等。但是从总体上讲, 各个教材的理论性都很强, 比较枯燥难懂, 在高职高专的教学中, 如果完全按照书中的章节进行讲授, 就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广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并让学生适当的了解并掌握课程所涉及的艺术理论, 在《艺术概论》课程教学中, 我大胆进行了改革探索, 对于课程的编排顺序及学时权重进行了很大的调整, 在教学方法上, 也大胆的进行了尝试。

一、课程结构及学时分配的改革:

《艺术概论》课程具体的授课计划和进度上我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部分:主要艺术门类:

第二章艺术门类论总计22学时:1.戏剧 (一) (二) 4学时;2. 音乐2学时;3.舞蹈2学时;4.摄影2学时;5.电影与电视 (一) (二) 4学时;6.文学2学时;7.美术2学时;8.建筑与园林2学时;9. 其他艺术门类2学时;

第二部分:主要艺术理论: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2学时;第三章艺术发展论2学时;第四章艺术创作论2学时;第五章艺术作品论2学时;第六章艺术接受论2学时;绪论2学时;复习2学时;

在教学安排上, 我打破《艺术概论》教材原有的编排顺序及内容权重, 将介绍各主要艺术门类的第二章作为重点进行学习, 用22学时。其他理论性较强的章节则略讲, 用12学时, 复习2学时, 共计36学时, 2个学分。

为什么会这样安排呢?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特点, 我认为该课程的教学最主要的任务不是面面俱到、口干舌燥的告诉学生多少理论知识, 而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通过《艺术概论》课程的学习, 了解各主要艺术门类及其特点, 并了解一些主要的艺术理论。因此按照这样一个教学目标, 我将课程教学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主要的艺术门类, 第二部分是主要的艺术理论, 并将教学重点放在第一部分, 安排了大量的学时, 保证学习的有效性。

二、教学方法的探索:

在第一部分的教学上,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并形成学习动机, 主要运用快乐教学法。每节课都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辅助教学, 这样一种声音、图片、视频相结合的方式, 可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的面貌, 并激发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 在欣赏的同时, 了解并识记相关概念和各艺术门类的特点等。

第二部分是教学的难点。在课程学习上, 主要拣选每章的重点难点, 运用读书指导法, 采用设疑提问的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让学生在主动思考的同时, 感觉难者不难, 从容地进行艺术理论的学习。在每次课上, 我一般会运用分组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首先简略概述每章主要内容, 然后分小组布置问题, 给出时间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 然后集中回答, 由老师和其他学生对该回答进行质疑和点评、归纳。在最初第一章的学习上, 学生很不适应这种教学方式, 不知从何入手, 我就先以某一个问题为例, 告诉他们寻找答案的方法:定位-梳理-删减-归纳的顺序寻找答案, 学生给出答案时, 无论偏离问题远近, 我都耐心的针对出现的问题, 逐一进行纠正及引导。第二次课上, 学生对于这种形式有些适应了, 我开始采用分小组个别辅导的方式进行教学, 学生回答后, 我再进行简短的讲评归纳, 这样几次之后, 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知道如何去寻找答案了。这样让他们自己带着问题去看书, 寻找答案的方式, 既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理论学习方法, 为今后的学习或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结束后, 我一般会采用练习反馈法, 选择一个艺术作品,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分析, 对所学内容进行练习巩固。在所有课程结束后安排2学时的总复习, 梳理所学知识。

在课程的考核上, 我主要运用检查和自我检查教学效果的方法, 运用命题考察的形式进行考核。即给出几个题目, 让学生从中选择感兴趣的一个, 写出1000字左右的文字阐述。

三、心得体会

这样一个学期下来, 学生的兴趣比较浓厚, 在课堂上都能认真的学习和思考, 并且逐渐学会了运用快速查找法、分析归纳法等方式。在问题的回答上, 我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去想问题, 而不是每次给出一个标准答案的方式, 并且引导学生去质疑和发现。从学生最后的考核作业上看, 基本上达到了我在高职高专教学计划中设定的《艺术概论》课程理论学习与研究的教学目标。

最为重要的是, 学生对于《艺术概论》这样在传统教学形式上理论性强, 相对枯燥的课程, 没有产生逆反的学习情绪。

通过这一学期的教学, 我也发现了一些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在今后的教学中, 还需要进行改进。比如对于艺术概念的生成发展演变过程, 以及在当今的运用上所产生的歧义, 我没有进行认真的研究, 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会力争用简明扼要方式, 介绍它的发展演变历程, 使学生对于艺术概念的生成有更为清晰的了解, 对艺术与美术这两个概念在当今中国使用中产生的歧义有更为清醒的认识。

关于艺术体制方面的理论, 我的关注度不够。我主要在美术史的教学中跟学生讲解关于赞助人对于艺术作品的影响, 但是还应该在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创作中启发学生关注艺术体制方面的问题。

今后在第二部分理论教学方法的选择上, 我会努力尝试体验式教学法, 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如何去读书, 怎样读书, 在读书中得到愉悦上, 而不仅仅是带领学生去寻找答案。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上一篇:黄芪桂枝汤下一篇:防灭火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