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高职英语

2024-10-03

艺术类高职英语(共10篇)

艺术类高职英语 篇1

高校承担着培养国家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每年为各行各业输送大量的高级人才。在2014 年5 月国家教育部的改革方向中明确提出, 在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 所学校中, 将有600 多所转向职业教育, 这意味着今后高职院校的教师承担人才培养工作的比重与大学本科院校的教师是相同的。而在同年9 月, 高考改革方案中对高考英语改革的说明对高职英语教育尤其是艺术类高职英语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面对这些改革措施, 艺术类高职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也就越来越值得我们关注。

一、职业倦怠的定义

职业倦怠一词最早是1973 年美国心理学家弗登伯格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提出来的。他指出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体力、精力和能力上都无法应对外界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状态。Maslach则将职业倦怠定义为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 从业人员所体验到的一种情感耗竭, 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降低的症状。

教师属于职业倦怠易发群体, 艺术类高职英语教师在长期教授基础英语过程中, 日复一日重复相同的内容, 外在和内在的因素渐渐地让他们产生一种疲惫, 困乏甚至厌倦的心理, 多数老师在工作中难以提起兴致, 也没有突破, 在社会赋予的人民教师光荣的标签下产生了一种身心俱疲, 能量被耗尽的感觉。

二、艺术类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成因

1. 学生因素。当今艺术类高职英语教师面对的是刚刚成年的大学生, 有乖巧听话的一面又有叛逆不羁的一面, 他们大都属于九零后, 有个性又相对独立, 思维活跃, 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较强, 同时受社会影响也相对较大, 他们关心和感兴趣的事物与在校老师的知识面不能很好的契合, 传统的教学很难真正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学习艺术的同学大多在高中阶段已经放弃了英语等文化课的学习, 学生当中的英语水平基础差甚至是零基础, 更谈不上学习兴趣, 同时进入大学之后, 没有了升学等各方面的压力, 宽松的氛围更让他们在英语学习方面没有了学习动力;另外, 艺术类的专业课其特殊性占用了太多学生的时间和精力, 加之文化课和专业课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 让很多艺术类学生有一种英语无用论的误解, 学生内在的这种主观因素很难在课上通过简单的教学模式有所改变。

面对这样的学生, 艺术类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目标, 也无法很好的实现自身的价值。虽然学生对英语的要求降低, 但他们在其他方面对教师的要求却在逐年增加, 这种情况长时间得不到解决, 也就造成艺术类高职英语教师的困惑和压力。

2. 学校因素。目前大多数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办学都是由中职到高职这样的方式发展而来, 无论从学校内部管理的方法或手段上, 还是对英语课的定位, 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以及课程改革方面的工作上, 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虽有教学大纲的指导和一定量的教研活动, 英语教师主要还是根据自己对教学的判断和在已有的专业知识方面的理解上开展教学, 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分散性, 而教学上的相对随意性加之教师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方面的参与度不高和话语权的缺失, 其对自己的教师一职的归属感当然也就不强, 这必然会对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教学的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 也加深了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另外, 兴盛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英语学习热正在慢慢降温, 高考英语改革的试点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社会各界对英语教育的发展众说纷纭, 英语教学在艺术类高校本就处于弱势, 在大的环境下学校教学改革也有不利于英语教学的措施, 这样更加重了英语教学的难度, 这对英语教师来讲无疑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3. 教师因素。一般来说, 教师从教的环境, 教学对象, 以及教学内容等都相对稳定, 而教师长期规律、按部就班的工作很容易磨灭一个人的激情;对于艺术类高职英语教师来讲, 这样的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 加上学生对英语的低要求, 造成这样的教学行为变得越来越容易实现, 这种可有可无又不得不进行的教学行为在教师内心成为一种无形的负担

艺术类高职英语教师大都属于二三十岁的青年教师, 当内在渴望的自我成长和自我价值实现遭遇外在的阻力时, 内心情绪的波动带来的也是教师们对自身职业问题的困惑。

结语

综上所述, 艺术类高职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原因很多, 有学生的, 学校的还有教师自身的原因, 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的因素, 都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尽管艺术类高职英语教育在整个艺术类高职教育中所在比重不大, 但其基础性和不可取代性让我们不能忽视其重要地位。而对于从事艺术类高职英语教育的教师们所面临的职业倦怠问题, 如若我们不能很好的认识这一问题, 从自身出发, 结合学校改革的具体措施和学生实际情况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 调动他们的主观积极性, 在很大程度上将会阻碍学校的发展, 对整个高职教育和国家的人才培养也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摘要:职业倦怠现象在教育领域已不罕见。而针对艺术类高职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研究却相对较少。本文主要从成因方面对艺术类高职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进行分析, 以期有助于大家对这类教师的了解并帮助他们认识和远离职业倦怠。

关键词:艺术类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成因

参考文献

[1]王彬.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9) .

[2]吕堂红.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7) .

[3]唐志红.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机制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高教版) , 2009 (6) .

[4]王亚军, 余梅芳, 李敬芬.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2) .

[5]孙萍.高校教师这也倦怠文献综述[J].云南电大学报, 2009 (9) .

[6]苟亚春.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8 (6) .

[7]李国强, 金源云.浅析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3) .

艺术类高职英语 篇2

关键词:艺术院校 英语教学 教学质量

当今社会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而英语以其特有的国际通用语言的地位,在当今和未来社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国际作用。随着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在艺术院校,外语学习,特别是英语学习已凸现其重要性。英语被大多数艺术院校列入必修课。大部分学生也看到英语在未来工作和事业中的重要性,学习上也非常主动,我们对此感到欣慰。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英语基础较差

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特点明显,个性突出,他们思维活跃,创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强,但英语基础薄弱,对学习英语的热情不高,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有些学生片面认为,英语学而无用,不肯下工夫;有些学生虽然认为英语很重要,但缺乏信心和恒心。

2.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存在缺陷

虽然,现在许多老师强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多数情况下仍然是传统的老师教,学生记笔记的教学方法。而且目前仍采用以语法为纲的教学方法,唯一不同的是用多媒体手段代替了粉笔,学生的主动性没有真正发挥出来。思维方式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很难得到本质上的提高,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3.教材单一、杂乱,缺乏专业特点

教材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是教学内容、方法的知识载体。但有一部分艺术类高职院校仍沿用普通高校或自考教材或由教师自编讲义,或是使用与学生实际水平,所学专业完全不配套的教材,导致了学生们学习困难,应用更难的尴尬窘境。我所带的部分班级就是学的自考课程,但是内容相比之下偏难,学生对文章结构和含义的理解方面非常吃力。

4. 师资队伍有待加强

艺术类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大部分对学生的专业知之甚少,无法和学生的专业联系起来。另外,由于多种因素,大部分是年轻教师,缺乏有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的学科带头人。

针对上述这些现状,我认为要想真正提高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应该主要从下列方面入手:

1)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针对艺术类院校学生活泼好动、比较感性的性格特点,在上课过程中,任课老师可以安排一些富有表演性和需要表现力的教学活动。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引导他们积极思考,踊跃参加到课堂活动中来。对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采用激励机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改善教学模式

采用低起点,勤操练,多反馈的教学方法,给他们提供思考、表现以及创造的机会,课本讲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相联系。例如,我了解到有的学生非常喜欢音乐。于是,我在讲倒装句时,就结合他们的情况,和他们一起翻译了这样一句话。他喜欢音乐,我也喜欢。He likes music. So do I.再讲这个句型的特点和组成时,他们就容易接受,还可以自己仿造更多的句子,达到学以致用目的。

3)因材施教,实用为主,够用为度

艺校学生来源广,学习基础参差不齐,设置目标不能太高但也不能太低。 最好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目的”。同时还应该具有适度的挑战性,结合专业需求以及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有梯度地为学生开发校本教材,这样即能体现职业特点,又符合语言学习规律,也更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人才的关键是教师,教师水平和素质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好坏。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有生命的,它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而更新。如果英语教师本身的业务水平不高不精,知识不更新,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他的授课就成了学生的“催眠剂”。所以教师应该从观念、能力、方法、知识系统等方面进行更新。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完成从教书匠到研究型、学者型教师的转变,还需要学习全新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使教学更加理性、智慧。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不断地学习、充电、自我完善,才能让学生佩服你、接受你、选择你。文化教师不能只囿于自己的专业领域,也要关注艺术院校其他门类的知识,在教学中融会贯通。在新形势下,即使是自己本专业知识,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更新,关注学科领域前言动态。要真正成为教育教学能手,他首先必须是一个学习者———向书本学,向学生学,向同行学,向社会学,使自己的教学更加的理性和智慧。

我们应该承认,英语教学是艺术类高职院校文化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这就更需要我们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根据时代调整教育思想,发展教育观点,使英语课教学切合艺术院校人才的培养目标,使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为学生的升学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学生通过文化课汲取丰厚的文化素养,为艺术插上腾飞的翅膀。

艺术类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教学浅探 篇3

关键词:艺术类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写作教学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递发展, 企业对高职高专的人才要求进一步提高, 要求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写作正是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重要表现之一。 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 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关涉外业务工作的能力。 写作是一项重要的语言输出能力, 是学生涉外业务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其是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需要发展的基本能力之一。 但现今的高职高专英语写作, 特别是艺术类高职中的英语写作教学, 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困难, 因此如何探索改进英语写作教学成为高职高专教师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艺术类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现状与问题

(一) 艺术类高职没有设置专门的英语写作课程。 在艺术类高职院校中, 写作一直是学生的薄弱项, 艺术类高职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比较薄弱, 尤其是应用文写作能力根本无法满足企业涉外业务需求。 然而, 目前没有哪个艺术类高职会专门设置英语写作课程。 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 为了提高艺术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对英语课程进行了改革, 设置了视听课与精读课, 但课程设置中并没有关于写作的课程。 英语写作只是英语精读的一个附属教学环节, 一般都是在单元的最后提一下写作, 有的时候为了赶教学进度甚至会直接跳过。 由于艺术类学生英语基础不好, 在课堂上对写作表现出了强烈的抗拒心理, 导致优化英语写作教学变得越来越困难。

(二) 艺术类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缺乏有效的探索与创新。由于英语写作课程在整个艺术类高职英语课程设置中不受重视,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探索与创新, 授课仍停留在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上。 再者, 目前的艺术类高职英语写作中缺乏有效实用的教材, 课堂上教师多重点讲解词汇、语法与句子结构, 缺乏对整个写作过程的逻辑分析、探索与引导。 学生在拿到写作材料后无从下手, 在写作过程中缺乏逻辑思维, 加上英汉语言思维差异, 有的学生甚至整片文章都呈现出语言逻辑及思维逻辑的混乱。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曾收到过全文都是“中国式英语”的作文。 有的学生连最基本的因果关系、转折关系都理不清, 教师在批改的时候有一种无力感。

(三) 英语写作教学评价手段单一, 反馈不及时。 艺术类高职中的精读课程一般都大班授课, 有的班人数甚至达到一百四五十人, 这就给英语写作的评价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由于人数众多, 有的教师同时教授几个班, 因此批改起写作作业来需要耗费大量人力与时间, 导致学生在完成英语写作任务后不能及时得到评价, 有的甚至写完就不了了之, 得不到有效的反馈, 学生无从知道自己的薄弱点在哪, 更不用说针对薄弱环节进一步提高了。 另外, 目前教师评价学生写作能力就是通过批改学生作文中的格式、词汇、语法、句式结构来判定, 基本上都是以终结性评估为主, 而缺乏对学生写作过程及学习过程的评估。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大班人数众多, 决定了教师很难开展过程性评估。

二、艺术类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越来越需要具备综合素养的应用型人才, 艺术类高职中的英语教学工作应围绕培养学生语言实践应用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展开。 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人们在工作中为了节省人力与时间, 很多工作事项都是通过邮件、传真等书面形式沟通完成。 如果高职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过关, 在工作中就会面临许多尴尬与困境。 目前艺术类高职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明显是不能达到企业与社会需求的, 因此在艺术类高职中, 教师们对英语写作教学进行探索、研究与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这是艺术类高职整个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整体提高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增强艺术类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艺术类高职英语写作改革的初步探索

(一) 课程设置。 英语写作是艺术类高职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是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体现, 不只是反映了学生阅读、翻译等语言能力, 一定程度上也是学生逻辑组织能力与表述能力的体现。 在课程设置上, 一定要体现英语写作的重要性, 最好是单独作为一门课来开设, 但在实际操作中, 由于英语课程在艺术类高职院校中本来占的课时就少, 因此很难做到这点。 鉴于这种情况, 教师更应该在精读课程中精心设计写作教学。 选修课是一种方式, 可以针对不同系不同层次的学生开设选修课, 教师也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二) 教学方法。 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很难有效提高艺术类高职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进行探索与创新, 尽量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与生活, 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他们写作过程中的种种问题, 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写作过程, 增强他们的写作能力。 例如课堂上教师可以应用合作教学与任务教学, 结合情景模拟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艺术类高职学生在专业课上经常会有设计作品、设计灵感的汇报, 英语教师可以利用他们专业课的素材, 要求他们写一段设计说明。 或者根据《艺术设计英语》 某一单元要求一组学生扮演标志设计公司的职员, 让他们写一份简要的公司简介;第二组同学针对这份公司简介, 通过E-mail与之进行业务联系与咨询;最后一组同学根据第一组同学写的公司简介和第二组同学写的询盘邮件进行邮件的回复。

另外, 英语写作教学可以结合学生的第二堂, 或依托语言社团定期开展写作比赛或者写作交流活动。 比如可以鼓励学生参加省级写作比赛, 在参加省级写作比赛之前, 可以在学院举行选拔赛使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 可以利用英语协会等语言社团定期开展朗读活动, 增强学生的语感及对英语语言思维方式的了解; 也可以举办写生活学习感悟或者观影读后感等活动, 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与重视。 现今社会技术飞速发展, 多媒体已在我们生活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教师也应与时俱进, 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但也有学生因为滥用多媒体而导致英语写作能力不进反退的例子, 例如有的学生在完成英语写作作业时过分依赖智能手机上的词典、搜索引擎等工具, 导致写作能力无法提高。 因此, 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手段的同时, 要思索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使用多媒体手段, 使之成为帮助他们学习的工具, 而不是阻碍他们进步的绊脚石。

(三) 反馈评价。 评价反馈在艺术类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批改写作作业费时费力, 学生往往不能及时收到教师的评价与反馈。 因此, 探索有效的评价与反馈机制是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他们在英语写作中的一些普遍问题, 教师除了自己批改作业外, 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写作作业互评互改, 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写作作业自查与组员点评的活动, 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找出他们英语写作中一些经常性出现的问题,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批改作业的速度, 使学生能更快地得到作业反馈与评价。 由于是同学们给自己找出的问题, 学生会更加重视并且印象深刻, 课后也会比较愿意主动进行改进。另外, 可以让学生建立自己的写作档案, 记录自己英语写作进步的点滴。 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一点一滴地提高改进, 还能给予他们学习信心。 总之, 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英语写作作业进行反馈, 这还需要教师今后进一步探索与创新。

四、结语

有效的教学方式及评价手段才能培养艺术类高职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把最常用的语言知识和最实用的技能教给学生学以致用, 才能使得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 学生把学到的实用知识和有效技能应用到社会各行各业, 才能增强其进入社会与企业的竞争力和适应力, 这也是促进艺术类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走向培养复合型人才改革的重要方面。 今后英语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创新教学方法, 使学生能更有兴趣地主动学习英语写作技能, 更能学以致用, 这才符合高职高专培养更高素养的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茜.高职英语写作教学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研究[A].辽宁高职学报, 2014, (8) :31-33.

[2]余桂娟.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于反思[J].高教探索, 2015 (1) :137.

高职英语课堂中的导入艺术探究 篇4

【关键词】高职 英语课堂 导入艺术

一、引言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该深化教学改革,摈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尽心策划。第一个环节“课堂导入”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采用恰当而巧妙的导入方式,以多种形式呈现课文的主题和思想,促进师生间情感的积极交流,能使学生拥有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

二、运用导入艺术的原则

1.导入要紧扣教学内容的主题。课堂导入环节是引导学生自然的进入新课学习,有效衔接新、旧知识的重要环节。因此,设计应该紧扣新授课主题,把握与新授课内容的潜在关系,以与新授课内容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知识点作为突破口,这样才能满足授课对象的听课需求,自燃地把学生带进新知识的学习中。

2.掌握时间,忌喧宾夺主。导入的目的是为了引出新课学习,犹如抛砖引玉,为新课内容的讲授铺路搭桥是导入的主要目的,因此,导入的时间以5-6分钟为佳。

3.导入要体现四大特性。即互动性、启发性、趣味性、新颖性。首先,课堂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一个双边活动,在整个过程中师生间要进行有效交流,在活跃的气氛中增进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教师针对课文主题,设计适合学情的、能够启发授课对象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再次,我们的学生个性独立,对事物充满好奇,在导入部分选取趣味性强的素材,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最后,无论是课堂导入的材料还是手段都要新颖,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三、英语课堂导入法实例

1.温故知新导入法。知识的继承性和渗透性决定了新知识的学习需要建立在一定旧知识的基础之上。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教材知识的纵横联系,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与新知识有关的已经学过的知识,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这样就能帮助学生消除对未知的新知识的畏难情绪,调动他们的积极情绪。

例如,在讲解“过去完成时态”,教师就应该带着学生一起复习“现在完成时态”。通过对两种时态语法结构和用途的对比,让学生由此及彼,从而掌握“过去完成时态”。

2.视听导入法。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将学生的多感官调动起来,让学生用眼去注视,用耳朵去倾听,用心去体验,让学生在不经意间进入新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在用图片、视屏、声音等创设的学习背景中轻松的感知,加深对新知识点的思考并激发浓烈的探知欲望。

例如,在《新技能英语高级教程2》Unit1.Its so great to be young第一课时的导入中,播放歌曲So Young《如此年少》。用一首他们喜欢的、动听的英文流行歌曲导入本单元的主题,在音乐缭绕的氛围里,学生们自燃地进入了新课学习中。利用音乐的美妙来提升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场景导入法。根据新课主题,巧妙地运用图画、音乐、表演等艺术形式直观的展现现实生活的典型场景,具体、生动的生活场景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情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对场景的演练和发展助推教学目标的实现。

例如,在《新技能英语高级教程2》Unit 4 .When the East meets the West第一课时,让四名学生提前做好准备,课堂上表演一段生活场景,表现东西方文化在“就餐礼仪”、“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差异。学生的口语虽然不是很好,但是他们诙谐幽默的表演极大的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对东西方文化差异有了初步的感知认识。

4.设疑导入法。教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提前设计几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学生的回答方式可以是个别回答,也可以是小组讨论,设计的问题应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应该考虑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找到学习的“成就感”,能让学生体会进步的喜悦。

例如,在讲授《新技能英语高级教程2》Unit 7 .Whats behind the buy?时,教师放几条淘宝、京东、唯品会等网络购物平台的双十一促销宣传,再播放几张购物狂的图片和“剁手党”宣言。接着询问以下问题:

(1)What did you buy on Nov. 11th ?

(2)Did you regret buying some of them?

(3)Have you ever bought something not included in your plan?

(4)What made you buy it?

这几个问题都是笔者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的,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利用大家对网购的热情提升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何种导入法,教师要依据学生特点和课文内容适时选择,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落脚点。新颖、有效、易于被学生接受的导入法,才是最佳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韩毓红,乔轩.英语新课导人方法之总结[J].考试周刊,2008 (43).

艺术类高职英语 篇5

2010年春, 根据四川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学会教材分会《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与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统一安排, 笔者对四川省艺术类高职高专《大学英语》 (公共英语) 课程教学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并重点选取了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独立学院) 艺术系、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三个院系为模本, 观察和分析了不同地区、英语入学水平、英语兴趣的学生在四川省艺术类高职高专院系里的英语学习情况。

一、四川省艺术类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和重点走访, 我们发现, 四川省内各艺术类高职高专院校基本上都开设了《大学英语》 (公共英语) 课程, 且都是作为必修课程。但院校之间, 肯定还是有所不同, 主要表现在:

(一) 入学水平不同

根据各校填写的问卷调查反馈, 四川省艺术类高职高专学生参加入学考试——高考时, 英语平均成绩仅为50-60分 (满分150分) 。其中, 个别院校学生, 如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学生, 高考英语平均成绩高至70分, 但此类院校数量较少。在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和部分本科院校的二级学院、独立学院艺术系, 学生高考英语平均成绩仅30分左右。

(二) 课时不同

根据各校填写的问卷调查, 我们可以看出, 四川省艺术类高职高专《大学英语》 (公共英语) 普遍开设2-3学期, 128-164课时。其中, 不少院校, 如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独立学院) 等开设4学期, 200多课时。当然, 也还有极个别院校, 仅开1学期, 不足100课时。

(三) 教材不同

各校普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办学特点, 独立选用教材, 或深或浅;或偏重英语基础, 或偏重英语应用能力 (根据调查, 目前普遍使用的教材有高教社《新编实用英语》、高教社《实用大学英语》、高教社《畅通英语》、外研社《新视野英语教程》、外研社《捷进英语》、北大出版社《新世纪应用英语/交际英语》等) 。各校均没有独立开发针对性较强的《艺术英语》教材。

不管有多少不同, 在《大学英语》 (公共英语) 课程上, 四川省各艺术类高职高专院校之间至少有一点相同, 那就是在教学评价上, 特别重视四川省大学英语二、三级考试。

也许, 有的院校会说, 我们是多元评价、过程性评价, 我们综合了考勤情况、平时表现与期末考试成绩, 也有院校会说, 我们虽也强调、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四川省大学英语二、三级英语考试, 但基本未将四川省大学英语二、三级英语考试成绩与学生是否达到本校《大学英语》 (公共英语) 课程要求作必然的联系。但, 看看我们各校四川省大学英语二、三级考试报名情况: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独立学院) 艺术系学生参加四川省大学英语二级考试的报名率为88%, 入学水平较高的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学生参加四川省大学英语二级考试的报名率达到95%, 专业性相对较强的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学生参加四川省大学英语二级考试的报名率也达到60%以上。根据四川省教育厅高教处的统计, 仅2010年冬季学期, 四川省报名参加“2010年冬季大学英语二、三级考试……共有18万余名考生”。

在个别推行学分制的艺术类高职高专院校, 四川省大学英语二、三级考试成绩是衡量《大学英语》 (公共英语) 课是否修满学分的重要标志;甚至有个别院校, 直接将四川省大学英语二、三级考试成绩与学生毕业证“挂钩”。

因为学生要参加四川省大学英语二、三级考试, 四川省各艺术类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模式普遍比较传统, 基本上是围绕 (四川省大学英语二、三级) 考试在进行教学。

因为学生要参加四川省大学英语二、三级考试, 四川省各艺术类高职高专院校在对学校英语教师的考核上, 基本都把学生参加四川省大学英语二、三级考试的报名率和过级率作为量化考核标准。

四川省教育厅干脆在文件中明确表示, 四川省大学英语二、三级考试情况“是我厅今后检查评估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你还能说, 四川省大学英语二、三级考试成绩只是一种“重要的参考”吗?

二、四川省艺术类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评价批判

不可否认, 四川省大学英语二、三级英语考试对四川省艺术类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英语》 (公共英语) 课程建设起到了一定的牵引作用。近年来, 随着各艺术类高职高专院校对四川省大学英语二、三级英语考试报名情况和过级情况的重视, 各校对《大学英语》 (公共英语) 课程有了明确的要求、具体的投入, 从而不断促进了四川省各艺术类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英语》 (公共英语) 课程的规范建设。同时, 作为全省统一考试, 四川省大学英语二、三级考试改变了各校自己教、自己考、自己评的传统格局, 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艺术类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英语》 (公共英语) 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但是, 作为单一的评价体系, 其不足之处, 同样十分明显:首先, 因为艺术类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 英语水平不高, 学生参加四川省大学英语二、三级考试, 过级率必然很低。以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为例, 2006级共有学生337人, 截止毕业时, 仅有4人通过四川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 过级率为1.18%;21人通过四川省大学英语二级考试, 过级率为6.23%。2007级共有学生578人, 截止2009年12月, 仅有5人通过四川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 过级率为0.87%;76人通过四川省大学英语二级考试, 过级率为13.15%。四川其他院校艺术类高职高专学生参加四川省大学英语二、三级考试的过级率也大致相同, 如,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独立学院) 艺术系学生参加四川省大学英语二级考试的过级率大约为16%, 参加四川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的过级率大约为8%。;入学水平较高的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学生参加四川省大学英语二级考试的过级率也仅20%。

其次, 较低的过级率, 必然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这也正是为什么大家普遍感觉艺术院校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缺乏信心, 缺乏热情, 主动性不强, 少有较高目标追求的根本原因。各艺术类高职高专英语教师也容易因此失去信心, 因为国家教育部要求“近几届学生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累计通过率要达到55%”, 谈何容易!所有这一切, 违背了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评价应是鼓励师生、促进教学的手段, 而不是整人的工具”。

第三, 它违背了国家教育部有关要求。一方面, 四川省各艺术类高职高专院校苦苦纠结于各自院校在四川省大学英语二、三级考试中的报名情况和过级情况;另一方面, 国家教育部早在2000年就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指出,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以应用为主, 以实用为目的”, “语言测试在考核英语知识的同时, ……含笔试和口试”, “正确处理测试和教学的关系。语言测试应着重考核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防止应试教育”。

三、四川省艺术类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评价改革方向

既然四川省大学英语二、三级英语考试这种单一教学评价体系已经不适应四川省艺术类高职高专《大学英语》 (公共英语) 课程教学的健康发展, 那么, 首先要改革的就是建立、完善英语课程多元评价体系。

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 一是为了充分考虑四川省艺术类高职高专学生入学英语水平较低、成绩差异较大的客观现状。以2009年为例, 根据四川招生考试信息网统计, 四川省普通类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00分, 而艺术类高职 (专科) 最低录取分数线却都没有超过180分, 最低的仅130分 (总分750分) , 详细对比情况见表1。

同时, 我们还对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在校学生参加入学高考的英语成绩进行了抽样调查。此次调查共抽取三个不同专业的五个班作为样本, 其中, 一个班基础较好, 两个班基础较差, 另有两个中等水平班级 (见表2) 。

我们不难看出, 四川省艺术类高职高专学生不仅入学英语水平较低, 基础差, 而且各院校和专业之间, 甚至同一院系内, 学生英语水平差异值都较大, 很难推行单一的的《大学英语》 (公共英语) 教学评价体系, 恰恰相反, 我们必须切实考虑与各自培养目标、办学环境、生源质量相适应的多元评价体系, 才能真正做到科学的英语课程教学评价。

其次, 它符合国家教育部、四川省教育厅有关要求。国家教育部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指出,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实行分级指导”;四川省教育厅也要求, “针对目前高职高专学生入学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 按照统一要求、分级指导的原则”。四川省已经有部分院校 (如四川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在试行分层教学 (或称分级教学) 。教学评价也应与之相适应, 分级、分层、多元评价。

第三, 多元评价体系因其差异性使学生、教师都更可能、更容易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更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 因而, 更加符合现代教学评价的特点, “是以调动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等各方面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 “不仅重视总结性评价, 明确学生已有的发展状况, 而且更重视形成性评价, 致力于学生未来优化地发展”。

当然, 实施多元教学评价, 并不意味我们要否定四川省大学英语二、三级考试的科学性和标准性, 我们呼吁的是更多、更能结合各艺术类高职高专院校实际情况的英语课程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

实施多元教学评价, 也不是一味地降低要求, 主动去“迎合”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和侥幸心理, 更不是不讲原则、不提要求。它应该是在充分考虑院校培养目标、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英语水平的基础上、精心拟定的、学生通过自身努力确实能够实现的具体培养目标。而这, 也正是目前国家教育部在修订《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时关注的焦点之一。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和重点走访, 客观介绍近年来四川省艺术类高职高专《大学英语》 (公共英语) 课程的教学现状, 以及参加四川省大学英语二、三级英语考试的报名情况和过级情况, 从而分析得出:四川省大学英语二、三级英语考试已经成为四川省艺术类高职高专《大学英语》 (公共英语) 课程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 并进一步指出这种单一教学评价指标对四川省艺术类高职高专《大学英语》 (公共英语) 课程教学的影响、利弊, 以及今后应当努力改进的方向。

高职艺术设计英语教学改革探析 篇6

关键词:艺术设计,英语教学,改革

1 背景与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 我国的高职教育得到大力发展, 无论从学校的数量还是从招生人数来说, 几乎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河山。艺术类作为高职高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校生人数也呈现迅猛增长的势头。在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推动下, 高职高专层次的英语课程改革在教学方法、教师素质、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等方面的探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相比之下, 高职艺术类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更大, 机会更多。

从全国高等院校来看, 造成艺术类学生英语水平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

1) 从思想上, 学生重专业、轻文化。

2) 从学习投入上, 用于英语学习的精力和时间寥寥无几。

3) 从生源上看, 从中专或职业中学升入高职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多, 缺少高中阶段系统的英语学习和训练。

2 面临的问题

目前, 高职类艺术英语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 教学模式

在实际教学中, 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特征不明显。由于受到教学成本、师资力量、教学场地等因素的影响, 采用大班教学的授课方式。教师只能忽视基础好的学生英语掌握的程度来组织课堂教学。这样, 基础好的学生往往觉得语言信息在简单的重复, 基础差的学生会感觉英语课单调和乏味, 丧失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陈旧。在高职院校中, 黑板、课本加粉笔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三尺讲台成为教师工作环境的代名词。在以教师讲授为中心, 以词汇、语法为内容, 以句子的分析讲解为主的课堂中, 学生没有真正的语言体验、训练和实践的机会。

2.2 教材问题

课堂教学中, 教材是老师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工具, 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信息的来源。教材体现了教学大纲的基本思想, 并通过教师依据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体现出来, 因此, 教材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英语教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不分层次。一些生源好的高职院校统一使用跟本科院校完全一样的大学英语教材, 如《大学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或《新起点大学英语》。

2) 不分专业。即便在教材选择上更符合高职高专学生使用的教材, 如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新编实用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新视野英语教程》、《希望英语》等。但缺乏区分度, 同一个版教材通用于所有专业。

3) 无专业特色。普通高职英语教材在内容上很少牵涉到跟艺术专业相关的内容, 无法反映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 加之由于专业特征决定的认知特点的差异, 不利于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3 考核标准

考核测评机制是检验高职生的结果是否达到培养目标, 顺利就业的标尺。高职院校英语课程大多以学期末的一次成绩测试来对学生全学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显然, 这种考试的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首先, 教师考试理论和方法的有关知识培训, 命题随意性较大, 导致考试试题的设计缺乏科学性;其次, 单一的闭卷笔试偏重对学生传授知识的掌握度和继承度的考核, 对职业技能和能力考核缺少系统的研究。再者, 评分方法过于简单和片面, 把卷面分数 (期末考试成绩) 当作学生的总成绩。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英语应用技能得不到全面地评估。由此可见, 这样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也不能起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作用。

3 提出建议

高职艺术专业的英语教学, 应秉承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 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 对英语课程的教学体系进行优化, 旨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能在日常活动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活动中进行一般的口头和书面交流。

3.1 确定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教学目标的功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 教学目标可以提供分析教材及设计学生行为的依据。第二, 教学目标描述具体的行为表现, 能为教学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第三, 教学目标可以使学生了解他们预期的学习成果。四, 教学目标可以帮助教师评鉴和修正教学的过程。

高职艺术类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整个英语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它是高职英语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因此, 只有制定体现艺术专业特点的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才能对整个英语教学活动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同时我们也要充分利用它的功能为经济发展培养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应用型人才。

3.2 认真贯彻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制定的。它是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思想。教学原则应贯穿与各项教学工作之中, 它对规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选择和使用教材、确定教学方法和运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都具有指导的作用。高职艺术类英语教学是采用的“循序渐进的原则”和“因材施教的原则”。该教学原则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

3.3 改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 是教学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程序以及教学策略和方法。它包括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组合方式, 教学程序及其相应的策略, 是人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良教学而逐步形成的。它源于教学实践, 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同时, 课堂教学模式在不同的时代, 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应具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和类型。

高职艺术类英语教学模式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理念,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应根据艺术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 (群) 要求, 制定体现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艺术类行业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框架表;应积极引进和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技术开展教学,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加强互动与协作学习。

3.4 优化课程设置

高职艺术专业英语教育应从专业特点、培养目标切入, 以未来职业岗位的英语要求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参照, 达到学用一致。高职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 即基础英语阶段与行业英语阶段。基础阶段的教学内容与行业阶段的教学内容自然衔接。

3.5 选择优质权威教材

鉴于高职高专艺术系学生入学时英语基础较差且水平参差不齐, 在教学过程中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 着重培养学生的日常会话和口语表达能力, 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 顺利实现由日常英语到行业英语自然衔接。完成一年的基础英语学习后, 学生进入行业英语学习阶段。笔者建议使用新职业英语:《艺术设计英语 (行业篇) 》。该教材是针对高职高专院校非英语专业开发的全新英语教材, 以“工学结合、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 以艺术设计行业的工作过程、典型工作环节和场景为参照来组织内容, 根据主要工作任务所需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设计英语学习任务, 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处理与设计工作相关的业务的能力, 兼顾交际技能、职业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基本满足艺术设计从业人员工作过程中的英语交际需要, 并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英语打好基础, 真正体现职业性和实用性。

3.6 明确考核标准

课程考试由之前统一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B考试该为鼓励艺术专业学生自愿参加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并获取相应证书。教学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形式。形成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 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应以促进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为目的, 手段与形式可多样化。终结性评价为总结性评价, 指课程结束以后对学生的全面考核, 应以评价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 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为目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传统的不分专业“同一教材、同一进度、同一考核标准”的英语教学体系,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艺术专业的学生在英语课程学习上面临的诸多难题。高职英语课程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 如何针对艺术专业学生的认知特点, 根据其专业背景和特色, 以未来职业为导向, 寻找适合英语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是英语任课教师多年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因此, 高职艺术专业的英语教学, 应秉承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 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 对英语课程的教学体系进行优化, 旨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能在日常活动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活动中进行一般的口头和书面交流。

参考文献

[1]史胜翠.关于高职高专艺术英语教材改革的思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 10 (6) .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龙安梅.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探讨[J].新西部, 2007 (4) .

[4]彭珊珊.高职艺术生的非智力因素与英语教学改革[J].怀化学院学报, 2006, 25 (6) .

[5]郭燕玲.艺术类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和设想[J].太原大学学报, 2008, 9 (2) .

艺术类高职英语 篇7

关键词:高职英语,课程改革,创新

贯彻落实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是摆在全党全社会面前的重大任务, 也是我们学习的重要内容, 我们一定要紧密结合学校实际, 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 开展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大讨论, 结合我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制定, 在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上形成共识、找准措施、明确任务,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现代的教学内容仍嫌陈旧、繁难, 教学方法、手段比较单一和传统、落后, 这些都应该是学校试验探索的范围。改革创新真要开展起来, 必须为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围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一主题, 人才培养是在校园环境的潜移默化过程中实现的, 每一位教师、管理者、服务者都要切实担负起育人的责任, 指导、关心、帮助学生的学习、生活, 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成才要解放思想, 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把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规划纲要》的精神、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改革动因

针对高职类专业大学生的特点, 对如何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授知识为主的被动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注重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构建既能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又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的特有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在教学中尝试了小班授课与语音教室相结合的“2+2”式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 并就教材, 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方案。

针对高职类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各大高职类高校纷纷采取措施提高高职英语教学。如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东软职业技术学院于2009、2010年分别实施了大学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但是, 专门针对高职类高职英语的教学改革还处于探索之中, 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本改革方案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 对高职类专业的大学生的特点进行了研究, 从而总结出适合高职类院校高职英语教学的创新模式。

二、改革目标

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授知识为主的被动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注重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新模式。高职高专英语教育改革不仅是理论和实际结合的要求, 更是自身生存和发展前进的要求。

理论上, 我国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指出:“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 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社会实际要求上, 不断地汲取德才兼备、具有高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改革从整体上看还存在着些许问题, 如没能注重学生自身的特点和要求, 片面追求统一而忽视个性化和实用化的结合, 等等。这样就导致了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需求型人才脱节的现象。因此, 我们要在今后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方法, 不断地转变教育理念和思想, 努力培养出具备高等职业技能的社会需用性人才, 充分运用社会大背景和学校现有的优势, 以满足企业需求为目标, 从实际教学改革入手, 努力办出高职高专英语的特色。

三、改革内容

由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为“2+2”式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在语音教室授课, 教师可以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并可以把丰富的影像资料、音频资料等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教学的单一模式, 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课堂气氛变得活跃, 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高职类学生思想活跃, 但英语基础相对薄弱。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编写了适合高职专业学生实际特点和特长的《高职专业高职英语综合教程》, 并且该教材已经应用到英语教学中, 在实际教学中该教材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好评, 收效颇丰。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中心。我们在教学方法改革的工作中, 一直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状况和对教材的把握情况, 积极改革教学方法, 并选取不同的教学资料。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大幅度提高, 而教师也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2.多种教学方法的共同运用。

我们的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工作中发现, 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个体差异较大, 针对这种状况每位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 情感教学、实践教学、趣味教学、策略教学, 等等。正是由于采用了这些教学方法,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 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

四、改革实施计划

在教学改革中一定要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 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实现教学形式的转变:

1.适度讲授, 满足学生发展

要适度地减少教师的讲授, 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在“主动”中发展, 在“合作”中增知, 在“探究”中创新。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 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 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 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2.课堂教学选用探究式

探究式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 在质疑问难中探究, 在观察比较中探究, 在矛盾冲突中探究, 在问题解决中探究, 在实践活动中探究。根据专业特殊性灵活运用多种授课模式 (如分组竞赛、教师现场讲解等) 。

3.采用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在教学目标上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能力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教法的运用上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注重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指导, 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以及各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

4.重视教会学生学习

在教学中学生不仅要掌握系统的知识, 而且要获得独立地学习与更新知识的方法与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能力及自我发展能力。

5.重视操作技术能力的培养

现代教学观要求教师既要传授知识, 更要培养学生的能力, 尤其是创新能力, 并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内容, 陶冶健康情操, 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和风格, 培育独立自主能力, 高职高专更要重视实际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从而达到培养合格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6.注重教学成果的展现

在教学过程中, 不断展现学生的学习成果, 即定期开学生作品展, 让学生在成就感中感受兴趣所在, 从中更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因此, 通过展示学生学习成果, 鼓励其不断努力、不断改进。

综上所述,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改革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是学生求生存的要求, 这就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满足二者的要求, 为国家培养出跨时代的应用性人才, 教育工作者必须立足“德育为先, 能力为重”, 把德和能不断地通过灵活有效的教学模式渗透到教育的整体过程中。作为英语教师应该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 把外语教学和学生就业、继续发展紧密结合, 将知识传授和能力、素质培养融为一体, 真正培养出语言能力强、工作能力强、拥有良好道德修养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邓恩远.高职院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构想与探索.职教论坛, 2002, (3) .

[2]魏征珠.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福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2) .

艺术类高职英语 篇8

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与关注,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当今经济全球化形势下, 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因此高职英语作为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接轨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备受重视。

高职英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而当前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公共英语的教学一直以来是个难点。以我院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类学生公共英语教学为例, 众多学生显露出厌学情绪, 部分教师对教学缺乏积极性的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 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已势在必行。在“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的指导下, “以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为特色”为宗旨, 探索出了适应高职艺术类专业公共英语教学新模式, 即“6C”教学模式。

本文对“6C”模式教学进行了研究并在教学过程中赋予了实践, 其意义和价值主要有以下几点:

1、“6C”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突出职业特色, 紧紧围绕《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必将极大地丰富高职教育的理论范畴, 完善高职院校外语教学模式。

2、“6C”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和完整性可提高高职艺术类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及教师教学的热情。

3、“6C”模式中确立以就业为导向, 以英语交际为目的的教学目标。

4、“6C”模式的实施, 学生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的上升, 对外交流能力加强, 可促进保定周边乃至河北区域经济发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案例教学法, 对“6C”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

二、理论综述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是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对西方的科学哲学、社会学、教育及教学思想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理论之一。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 认为学习是一种双向性的建构过程, 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 并在学习和教学方法上提出了很多新观点。

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所得, 而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学习者在学习即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借助其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习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2、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关注的不仅是教学中认知的发展, 更关注教学中学生情感、兴趣、动机的发展规律, 注重对学生内在心理世界的了解, 以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以及个性差异, 达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起其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 重视创造能力、认知、动机、情感等心理方面对行为的制约作用。人本主义教育学家认为, 教育的目的就是人的自我实现、完美人性的形成以及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人本主义不仅注意课程内容的人本化, 而且人本主义情感在知识教育中的作用, 要求防止把活生生的知识变成僵死的东西而造成在学习过程中整体的人的内部分裂。

3、“6C”教学模式

“6C”教学模式以此为依据, 提出了课程定位具有交际性 (Communication) , 即教学目标和任务的确定以就业后的各种交流为目的。教材选取具有创新性 (Creativity) , 即高职艺术类专业的英语教材以“生活—文化—专业”为主线, 自编校内教材。教法方法具有结合性 (Combination) , 即多种教学方法相互结合。作业设计具有关联性 (Connection) , 即作业设计与艺术类专业相关, 真正做到为专业服务。单元测试具有情境性 (Contextualization) 。考核评价具有综合性 (Comprehensiveness) , 即考核方式改变一卷定终身, 实现多层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综合统一。

三、高职艺术类专业公共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1、调查对象

为了尽可能真实的反应保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类专业公共英语教学现状, 课题组教师于2014 年10 月对保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类专业239 名大一新生进行了高职艺术类专业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调查问卷。同时对部分英语教师进行了教师访谈。

2、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问卷调查包括个人情况和教学现状两个部分, 主要针对保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 以往的高中英语课堂基本情况, 教学设备提供状况, 学生目前英语学习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效果及考核形式等方面进行设计。教师访谈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授课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课程定位, 教材选取以及学生和教师的自身因素上。

(1) 课程设置

目前的高职院校都注重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学校领导加大对专业课的开发, 压缩英语基础课的课时。同时只是在一年级课程中设置高职英语, 并没有后续课程。根据教师访谈结果, 建议大二开始学习专业英语课程, 大三学习职业英语。

(2) 教材选取

根据问卷调查和教学访谈发现, 高职艺术类专业的公共英语教材内容偏难。同时教材缺乏了实用性和趣味性, 而且教材内容陈旧, 很少与艺术专业的内容相关。

(3) 学生因素

①英语基础相差较大, 基础文化底子薄

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 绝大多数学生在高中或职高期间没有重视基础文化课的学习, 因此接受英语语言训练能力不足。

②英语学习动机不强, 英语学习兴趣不浓

调查显示, 艺术类学生英语基础较低, 在英语学习上缺乏自信心。调查显示48% 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有点信心, 35% 的学生表示对英语学习没有信心。

③学习方法不科学, 没有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很多高职艺术类学生英语基础较差, 学习英语主要靠教师课堂上讲授, 很少主动在课外学习英语。

(4) 教师因素

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的研究, 发现目前高职英语课堂上教师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①教学理念陈旧, 理论素质较低

高职英语教师由于平时教学任务繁重, 理论研究风气不够浓厚, 因此不少英语教师在教学理论的系统化学习和更新上有很大欠缺。

②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方法陈旧

虽然有些高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着教学方法的转变, 但是大部分教师依沿袭“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 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③教学活动流于形式

很多高职英语教师依然把教学重点放在英语语言知识的概念化, 系统化上, 不太重视英语实践教学。

④考核方式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考试成绩多以期末试卷考试+ 平时表现成绩为主。考核评价缺乏专业领域的评价因素, 同时也缺乏对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考评。

四、6“C”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1、教学模式的介绍

国外教育界一直对英语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 其中主要有:

(1) PPP (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 教学模式: 由Edwards提出的此模式严格遵循外语学习方法论的三阶段 (呈现—实践—迁移) 来进行教学。

(2) TBL ( 任务型) 教学模式: 许多著名语言学家如Candlin & Breen, Long & Crooks纷纷投入到此研究中。这种模式注重语言学习中“意义之上, 使用之上”的原则, 强调学生为完成特定的任务, 通过交流而去真实地使用语言。

(3) 交际语言教学模式: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提出来。交际教学法不是一种单一固定的模式, 而是强调“用语言去学”和“学会用语言”。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获得足够的交际能力。

(4) B—SLIM教学模式:由Bilash博士提出, 其教学特点为直线式, 分层式, 累计的和循环的, 以成功为动力, 每次课程知识点为7+ ∕ -2, 不能大于9 个, 不能少于5 个。强调教师通过各种渠道根据学习者的实际外语水平和学习需求为学生准备有益的教学资源。

对以上教学模式并不能照搬照抄, 因此保定职院特地成立了专门科研小组, 研发了“6C”教学模式。

2、6“C”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其特点

(1) Communication教学目的:以学生就业后可能遇到的各种外事交流为目的。

保定职院艺术类毕业生的主要对外交流中的各种沟通活动不外乎以下几类: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 中外各国礼仪习惯以及各种文化的学习渗透, 本专业间商业贸易行为, 新闻发布会的听取, 或者一些外企对此专业人员的招聘, 培训等。因此, 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达到以上交际目标。

(2) Creativity教学材料的使用

鉴于市场上没适合保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生的高职英语教材, 课题组决定自己编写适合的教材。根据其英语基础及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同时增添与专业相关的学习材料, 即教材要突出基础性, 实用性, 趣味性和专业性, 最终确定3 种类型12 个单元。

(3) Combination

教师的教学方法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采用情境法、任务驱动法等, 学生学法则鼓励学生灵活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交际法、自主学习法等。总之各种方法相互结合, 灵活运用。

①教学方法

针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特点,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采取新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交际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和多媒体教学法等。

②学习方法

高职艺术类专业学生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主要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交际法及探究式学习法。探究式学习并不是纯理论枯燥式的学习, 它更关注学生自身能动性的发挥, 即人本主义教学。

(4) Contextualization阶段测试

阶段性测试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综合本单元所学内容, 创作一部情景剧。例如:出境旅游、宾馆入住、西餐礼仪、影视配音、模拟面试等。

(5) Connection作业布置三大关联性

①与网络相关联

网络媒体的普及无疑更丰富了人类的知识库, 日益更新变换的世界每天都会呈现在每个人面前。

②与专业相关联

作业环节的布置尽量与艺术类专业的课程特长相关联。例如:根据学生的美术特长按照所学内容将英语元素融入到宣传画的绘制过程中。

③与习惯相关联

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往往没有提前预习和复习的好习惯, 我们作业的布置尤其要养成学生的习惯。

(6) Comprehensiveness评价方式以能力测试为中心, 实现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①英语应用能力考评包括学生自评, 学生互评,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考核方式多样化, 例如:情景剧表演、英语演讲、话题讨论、影视配音、模拟面试等。

②就业综合素质评价, 以就业为目的的高职英语, 教师用分数量化学生在日常上课中的活动表现。

五、“6C”教学模式取得的成果

通过“6C”教学模式运用前后对学生和教师的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分析, “6C”教学模式取得的成果显而易见, 主要从学生和教师两大类进行分析。

1、从学生角度

(1) 艺术类学生对英语学习态度的积极转变。

根据调查, 使用“6C”教学模式后74% 的艺术类学生喜欢上了英语, 这充分表明新的教学模式适合绝大多数学生, 增强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2) 教学材料匹配度及使用率的提升。

57% 的学生对现在使用的教学材料表示满意, 由此可见教材编写的质量能达到大多数学生的满意, 但仍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3)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表明, 通过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 80% 的学生对现行的英语教学表示满意。

(4) 作业设计和单元测试的创新。

根据学生的专业技能, 作业中包含英语语言学习和涉及专业领域的实践, 增强了英语学习与专业的关联度, 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深化理解。

(5) 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方面也有很大的改善。

经过一年的教学改革, 最终调查显示55% 的学生表示听力和口语有了显著提高。

2、从教师角度

(1) 从教师访谈反馈的结果看, 所有老师对这种新型的英语教学风格都表示满意。

(2) “6C”教学模式包含了与以往教学上的巨大不同, 包括教学环境的创设, 教学材料, 教学方法, 作业设计以及单元测试和教学评估。通过对教师访谈发现, 教师对“6C”教学模式持积极肯定的态度。

六、教学模式的启发

1、“6C”教学模式的积极影响

第一, “6C”教学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仅激发了艺术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而且增进了教师的教学热情。

第二, “6C”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 情境教学法、交际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和多媒体教学法等综合实施, 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形成良好、健全的人格。

第三, “6C”教学模式对于教学资料方面做出了创新与拓展。6C教学模式使艺术类专业和英语学习得到了结合。

第四, “6C”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积极、有效率。

第五, “6C”教学模式对艺术类学生教学提供了新的评估方式, 以能力测试为中心, 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更加公平化, 标准化。

2、“6C”教学模式的不足

尽管“6C”教学模式对于英语教学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然而, 它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第一, “6C”教学模式在艺术类专业试用了仅仅一年, 这不足以彻底地对“6C”教学模式进行研究。

第二, “6C”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学习更多的教学理论。根据调查, 大部分教师既没有学习过教学理论, 也没有参加过英语教学的培训课程。

第三, “6C”教学模式在大学的第二学年及第三学年应保有持续的英语课程。但是, 只有大一新生才开设英语课程, 这使得他们英语知识的获取以及全面发展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幽默艺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9

【关键词】幽默 高职英语 教学

教育家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重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睿智,它能使整个教育顿时生辉,并能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因此愉快而又轻松的教学氛围是创造最佳教学效果的前提,是除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外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机智,而如何恰当地运用幽默艺术在课堂上进行精彩的教学是每个优秀教师都应该具备的素养。

一、要准确的把握如何恰当地运用幽默艺术,首先就要搞清楚幽默艺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意义及作用

1.调节课堂气氛。课堂氛围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经常会听到老师抱怨,说上课的时候学生不认真,玩手机,睡觉的现象比比皆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当课堂教学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的时候,教师应该多从自身找原因。教师每天一本正经,照本宣科,整個课堂氛围沉闷无趣,似一潭死水,又怎么能责怪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反之,如果是一个语言幽默,生动活泼的课堂,学生又怎么会舍得丢开这样的课堂去做其他的事情。,教师富有智慧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只有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中的各种活动,才能与教师一起把课堂教学搞得有声有色,共同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效果。

2.和谐师生关系。《学记》中有句古训:“亲其师,信其道。”也就是说学生只有跟老师亲近了,才会相信老师所讲授的内容,接受老师的教育。一句话就道破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而教学幽默可以使教师显得更加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充满睿智,使学生丢弃拘谨、胆怯与紧张,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老师的人情之美和性格优点,从而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消除师生间的隔阂,促进师生合作、教学相长。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常人把注意力完全集中于一件事上,而不被其它思想打扰的最长时间只有11秒。在课堂教学中间或来点幽默,犹如“兴奋剂”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驱散学生的疲倦感,点亮学生的注意之灯。同时也可以使教学内容趣味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记忆和巩固。

二、要准确的把握如何恰当地运用幽默艺术,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简洁易,懂因人而异,能让学生心领神会,达到沟通和交际的效果。比如我们在说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的时候,你可以给高职的学生讲授一个只会说26个英文字母的中国人去国外出差,晚上在旅馆睡觉的时候,来了个小偷,这个中国人睡觉有个说梦话的习惯,小偷进来的时候,他正做梦背字母,张口就喊道:“I C U”。于是小偷被吓跑了。大家看英语重要吗,哪怕是英语字母都有用。但是同样的笑话你讲给小学生听,他肯定就不懂了。

2.要掌握一个度,不能把所谓的幽默建立在对某一个孩子的伤害上。高职的孩子都是十七八岁,这个年龄的孩子都非常敏感,自尊心很强,你的一句无意识的玩笑,可能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甚至导致孩子对于这门课的学习兴趣的丧失。比如一同学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还卡壳,老师自认为幽默的说道:“这问题地球人都知道,下次问你再回答不好,还是送你去火星定居比较好。”这样的幽默可能就刚好伤害了一个孩子想要上进的心。

3.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要始终谨记,幽默是为教学效果服务的,不能单纯为了搏学生们一笑而制造刻意的幽默。这样大家在哈哈大笑之后,一无所获的幽默我们宁可没有。比如我们在学到英语的时间表达时,我们可以讲这样一个幽默小故事:有一个中国人到英国旅游,有一天他想乘火车去逛逛,于是决定问一下时间,这时刚好遇到一个正拿着玩具枪玩耍的小朋友,他便开了口,结果这个小朋友拿起枪来,指着他:突突突突一阵扫射,他很生气,觉得这个小朋友很没有礼貌,可是等火车到站了他才猛然发现原来孩子用了一种独特的方式,告诉了他时间。大家猜一猜火车是几点的。当然是two two to two ,也就是1点38,然后再告诉学生原因是什么。就这样一个故事学生们可以很快的记住在时间表达中介词to的用法。我们的学习目标也就达到了。

三、课堂教学幽默艺术的运用类型包括

1.运用幽默语言艺术。教师要善于用风趣的语言开导学生,讲究幽默把情趣和理趣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可以巧妙地利用比喻、双关等方法来制造幽默,以此来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在教学中引用一些趣味故事,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融合在故事中,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运用幽默的表情或者动作。在课堂上,如果教师的表情动作,一直是一成不变的,学生难免会产生疲劳感,在适当的时候,用一些稍微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来配合所讲述内容也未尝不可,比如在讲到电影的内容的时候,不妨声情并茂的给大家表演一两个经典动作,我相信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是不舍得打瞌睡的。

3.运用一些辅助的幽默手段。幽默不能生拉硬扯,当你真的不能想出更好的素材的时候,你不妨尝试借助一些其他的手段,比如视频。我在给学生讲述虚拟语气的时候,运用了大话西游中的经典桥段,先给学生放了一遍,然后让学生运用虚拟语气,来重新表述一下,结果效果特别好,比如学生用了两个句子记住了与现在事实相反和与过去事实相反的虚拟句的结构:

If I had cherished the true love when I got it, I wouldn’t have greatly regretted when I lost it. If God gave me another chance right now, I would say the three words to the girl ,“I love you”.

总之幽默教学艺术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手段,是教师智慧的闪烁。

参考文献:

[1]张英淑.浅谈教师语言的幽默艺术[J].林业科技情报,2009, (12):118-119.

[2]张爽.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幽默语言艺术的作用[J].教师, 2009,(8):74-75.

艺术类高职英语 篇10

通常“导入”的目的是把学生往正确的方向上引导, 渲染或铺设出与课文相关的基调, 让学生具备正确的心境来处理这幅篇章, 当然最佳的情况是引导出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兴趣。详细的作者生平和大段背景知识的介绍, 在笔者看来都是不可取的。常见的错误导入方法有: (1) 导入内容过长, 学生的注意力无法做到长时间集中, 容易产生厌烦抵触心理。 (2) 导入部分涉及了过多课文本身自带的信息, 这样会影响后面教学步骤的实施。 (3) 与课文主题无关, 这样做就是为了“导入”而“导入”, 完全是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4) “导入”内容完全是教师一个人的独白, 没有学生的参与。

一、导入的四大原则

1. 简洁性

莎士比亚曾在《哈姆雷特》中说过:“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 and tediousness the limbs and outward flourishes.”在这里他强调了简洁的重要性。尽管“导入”这一步骤很重要, 但毕竟只是正式阅读开始前的一个准备工作, 并不是教学的主要内容, 因此在这一步骤中, 教师用语必须简洁明了, 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大致说来, 在理想的状况下, “导入”应持续大致五到十分钟, 否则学生的注意力会自动分散, 对于教师来说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2. 独创性

由于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难点不同, 导入活动没有固定的模式, 小组、结对、个人活动都是可以接受的, 活动的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发挥想象力自创篇章的开头或者结尾、预测课文内容或讨论相关的背景知识。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会被提供一些语料,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阅读前把所有的信息量都呈现出来, 如果能够留些悬念伏笔, 学生的学习动力会更强。总之, 不同的篇章应加以区别对待。

3. 相关性

“导入”必须和教学内容息息相关, 换句话说, 不要提供一些不相关的信息, 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 学生的年龄、心理和现有的知识水平都应列在考虑范围之内, 老师设置的问题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水平之外, 这样会使学生沮丧泄气, 教学程序无法顺利地一步步进行下去。

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水平可以说是参差不齐, 作为教育者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从理论上说, 每个学生所接触的阅读材料都应是适合自己的, 但是这在目前的教育模式下是行不通的, 事实上, 让一篇阅读材料去迎合各种水平的学生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这时老师需要发挥他的作用, 所选用的阅读材料应该适合班级大部分同学, 同时适当地给后进生个别关注。

4. 趣味性

这里的“兴趣”就意味着“导入”可以给学生带来启发性和新鲜感, 具有启发性的活动可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而新鲜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导入的内容不应包括课文本身的信息, 否则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会被浇灭, 要给学生充分的机会来展示自己, 集体讨论、辩论、角色扮演都是很好的尝试, 兴趣有了, 大家的思想都集中在一个方面,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导入的方法

1. 自由讨论法

自由讨论不是让学生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漫无目的的交流, 教师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 以师生间对话的形式参与其中, 加强课堂的互动性, 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口语水平, 大段大段的英语叙述对于他们来说是困难的,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从简单的对话交流开始, 应该是激励他们很好的一个方法。比如在讲授《新视野》第一册Unit 6Celebration of Holidays之前, 师生间可以简单讨论一下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的习俗, 让学生了解如何用英语来表达一些我们中国自己传统的东西, 这种课上下来应该是很有意义的。

2. 原声英文电影导入法

首先,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他们观看的电影, 观赏电影前的准备工作, 对于教师来说应节选容易听得懂, 故事情节性强的片段, 这样便于教学任务的设置;最好不要耗费整整两节课的时间来观看整部电影, 这样学生会过分沉溺于电影情节中, 而忽视了学习任务;其次, 电影原著书籍的阅读可以让学生课前来完成, 通过阅读了解故事情节的梗概对于学生欣赏并理解原声电影有着显著的作用, 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电影欣赏课的教学活动可以设计为: (1) 复述电影内容——听说能力同时得到锻炼; (2) 电影情节再现——通过role-play活跃课堂气氛, 提升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此种导入方法的重点是围绕英语听说能力展开, 在寓教于乐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语言综合技能。在此过程中, 决不能忽视现代化教育手段所发挥的积极推动作用, 只有将两者结合, 才能最大发挥电影欣赏课的功效。

摘要:本文通过简要介绍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让“导入”这一环节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发挥最大效率, 体现教师教学的“个性化”。

关键词:导入,原则,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弘玮, 《新视野大学英语》新课导入方法探析, 宜春学院学报, 2010 (6)

[2]赵琼, 英语电影赏析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2010 (5)

上一篇:研究论证下一篇:旅游产业化开发与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