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干预数据库

2024-06-09

网络干预数据库(共7篇)

网络干预数据库 篇1

近年来,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及产科、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提高,新生儿病死率明显下降,高危新生儿(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颅内出血、重度窒息、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等)的存活率大大提高[1]。据统计,高危儿占新生儿总数的10%~20%,其中,有5%~10%的高危儿可能发生脑损伤[2]。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早期干预将能有效地预防发育偏离以及减轻后遗症。

高危儿的干预是一个系统过程,医教结合是目前公认的最佳干预模式。当走过弯路,经过失败后,顿悟到医疗和教育的结合在发育行为问题/障碍的诊治中是一条捷径和坦途[3]。但如何将医疗、教育、康复等机构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干预各方能在第一时间获知高危儿信息并启动干预措施,一直没有较好的平台。由宝山妇幼保健所和早教中心牵头联合康复机构等共同研发完成了“宝山区0~3岁高危儿医教结合干预平台”网络数据库(以下简称数据库),较好地解决了干预各方相互联系的问题,为医教结合对高危儿早期干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 数据库结构与功能

1.1 数据库板块构成

宝山区高危儿网络医教结合干预数据库由以下板块组成:高危儿基本信息,医疗干预信息,教育干预信息,康复干预信息,相关政策以及互动平台组成。高危儿基本信息、医疗干预信息由区妇幼保健所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医生完成。教育干预信息由区早教中心和早教点老师填写。康复信息由宝山区金惠医院医生填写,未到金惠医院就诊的高危儿,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随访结果填写在康复信息栏。相关政策板块及时发布高危儿、残疾儿童等优惠政策以及医教结合相关文件等。互动平台包括专家团队、工作通道等栏目。

1.2 医疗保健信息板块

该板块主要是记录高危儿基本信息以及干预信息,高危儿基本信息包括出生情况、高危因素、父母年龄、居住地址等,该板块有助于各干预机构快速了解高危儿情况。干预信息记录高危儿体检结果、医生干预方案等。体检记录包含以下信息:体重、身高、头围、胸围、全身体格检查情况、营养性疾病、神经心理发育等情况。干预情况记录儿保医生对营养性疾病的治疗方案;对神经心理发育落后高危儿的指导建议;疑难疾病转往上级医院追踪随访情况。

1.3 教育信息板块

此项板块主要由早教老师填写,记录早教老师对高危儿的追踪随访干预情况。基本项目包括高危儿动作、语言、适应行为及认知能力、家庭干预指导。早教老师从低出生体重儿访视开始,密切关注高危儿的身心健康。详细记录高危儿神经、心理、动作发育情况。记录干预方案、效果以及患儿转归情况等。

1.4 康复信息板块

该板块由负责宝山区脑瘫儿童康复的金惠医院填写,主要项目包括高危儿疾病情况、干预方案、患儿转归情况等。康复医院重点关注高危儿的运动、认知、语言发育情况,运用PDMS评估量表对儿童运动发育每3个月做1次评估,运用雷尼氏量表和象征性游戏测试对儿童的言语能力进行定期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该阶段的治疗计划,其评估和干预计划记录在数据库。

1.5 其他信息板块

其他信息板块设计了医教结合专家团队、科研成果、互动平台等。这些板块的设计旨在为医疗、教育、康复团队在干预中就某些难点问题进行讨论提供平台,同时也为干预各方提供更好的连接。其中专家团队主要是介绍干预人员的组成及擅长领域,科研成果定期公布在干预过程中取得的成就,互动平台包括对一些问题的探讨和思考等。

2 数据库运行与管理

2.1 共享机制

高危儿干预数据库由妇幼所、早教中心、康复医院牵头联合红十字会、残联共同设计开发,以上各方对数据库的各项信息具有阅览、使用的权利。各干预机构不得隐瞒应向数据库提供的信息,需将本机构掌握的各项信息如高危儿发育偏离状态、干预措施、疾病转归等如实记录在数据库,为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干预各方应将高危儿各项信息在第一时间记录在数据库,方便其他机构及时获知信息并采取下一步的干预措施。

2.2 保密原则

该数据库用于医教结合的干预工作及其他科研工作,严禁于商业用途,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信息向外泄露,一经发现信息泄密,将追查泄密人及单位的责任,对严重违纪的个人或者单位停止数据库的使用。该数据库设置浏览权限,妇幼所、早教中心、康复医院、残联、红十字等区一级机构可以浏览数据库所有数据,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早教点、幼儿园等街道一级机构只能浏览本社区或者单位的高危儿信息,而不能看到其他社区或者单位信息。如因其他科研工作,需要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开放数据库,应经妇幼所、早教中心、康复医院联合授权并签署保密协议方可使用信息库信息。

2.3 数据库运行质控管理

妇幼所有两位医生负责高危儿医疗保健信息板块的质量控制管理。每月由质控医生检查妇幼所原始体检卡和数据库录入信息是否吻合,如果有差错,督查纠正。妇幼所质控医生定期查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录入基本信息是否准确,各项数据之间是否存在逻辑错误,发育偏离有无漏评,干预措施是否到位等。早教中心有一位老师负责教育信息板块的质量控制工作,定期检查录入数据库信息,确保录入数据真实准确。同时早教中心质控老师还负责检查早教点老师录入的教育信息数据,对不完善的信息督促及时补充,对不准确的信息,要求进一步核实,保证录入各项信息准确。康复医院负责康复信息板块的质量控制。负责将康复信息上传到高危儿网络干预数据库,定期核对数据库信息。其他板块信息的运行与管理由妇幼所、早教中心、康复医院、残联、红十字会共同完成。板块内容涉及到哪个机构,即由哪个机构完成,确保数据库运行正常。

3 数据库意义

3.1 为医教结合提供平台

医教结合是对高危儿的最佳干预模式,但是,如何将医疗部门和教育部门融合在一起,使保健机构、教育部门、康复机构能在第一时间获知高危儿信息并提供最佳的干预措施一直以来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途径。数据库的建立,为医教提供快速交流平台,实现了医教结合的信息化、网络化。儿保、早教、康复通过数据库,互知高危儿基本信息、干预措施及效果、疾病转归等,能全面了解高危儿情况,为患儿得到最佳干预效果提供基础。数据库建立以后,有180例高危儿得到了儿保、早教、康复的关注和/或干预。各机构在干预中遇到需要其他干预机构协助的问题,可以在数据库发布,其他机构获知后第一时间启动干预机制。

3.2 高危儿得到“全面”、“全程”关注和干预

通过数据库建立,高危儿从产院出生开始即得到保健部门、教育部门、康复部门的关注,改变了以前单一的关注模式。在数据库未建立以前,教育和康复部门对高危儿的干预经常是守株待兔的被动等待模式,高危儿经常到了入园甚至上学年龄才得到教育部门的关注,出现了严重残疾才会去康复,常常错过最佳干预时期。数据库的建立,使得医教多个部门合力共同作用于高危儿,达到全面最佳干预效果。有4例脑瘫患儿在康复医院住院康复中,得到了早教老师到医院进行早期教育的服务。数据库的建立还有助于各个机构对高危儿的全程化管理,如既往儿保在得知患儿残疾后,可能就交由康复机构干预,以后患儿的保健工作则管理较少,教育部门也仅仅知道患儿的教育情况,对保健和康复情况则了解不详细。通过该数据库,各个干预机构可以全程关注高危儿,有利于高危儿的干预工作。

3.3 有助于儿保对高危儿的分类管理

儿保一直比较重视对高危儿的管理工作,但是对高危儿的管理缺乏系统性。通过该数据库的运行,有助于对高危儿的分类管理。对不同高危因素的高危儿设计干预菜单,并追踪高危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有助于总结资料,对各项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为科学管理及干预提供准确、扎实的基础。数据库建立以后,通过数据分析,干预各方编写了“宝山区高危儿医教结合干预手册”,规范、统一了全区高危儿干预工作。

3.4 早教干预关口提前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0~3岁阶段是一生中体格和智能发育的关键时期,是进行早期干预的最有利时机。丰富的外界环境对脑的结构和功能无论在生理、文化方面均有重要的影响[4]。早期教育工作者一直希望能最早介入到高危儿的干预工作中,但是,苦于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高危儿,因为第一时间能知道高危儿信息的是产院,而教育部门和产院是没有联系的。通过数据库,早教机构第一时间获得高危儿信息,并启动干预机制,使干预工作获得最佳效果。数据库建立以后,宝山区的高危儿从家庭访视开始就得到了早教部门的干预,比数据库建立以前提高了至少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3.5 康复机构主动性关注提前

康复机构基本上是坐等患者上门的服务方式,通过该数据库的建立,康复机构可以主动关注那些可能会出现残疾的儿童,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关注,密切观察高危儿的发育偏离情况,一俟发现异常迹象,第一时间启动干预机制。数据库建立以后,康复医院为高危儿进行了全身运动质量评估(GMs),该检查可以早期预测高危儿运动发育情况,超早期进行脑瘫筛查。有2名婴儿在早期筛查并及时干预后获得满意疗效。数据库的建立真正能使康复机构做到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从而达到最佳干预效果。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进步,高危儿存活率大幅提高,但发育偏离以及后遗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早期干预能有效纠正发育偏离和减轻后遗症。医教结合是目前公认的最佳干预模式,但如何将医疗、教育、康复等机构紧密联系在一起,一直没有较好的平台。宝山区妇幼保健所、早教中心、康复医院联合开发设计了高危儿网络干预数据库,实现了医教结合的网络化、信息化。该数据库包括高危儿基本信息、保健干预信息、教育干预信息、康复干预信息等。通过数据库,各干预方能及时获知高危儿信息,并在第一时间启动干预机制,使高危儿能得到及时、全面的干预,达到干预效果最优化。

关键词:高危儿,网络干预数据库,医教结合

参考文献

[1]潘晓宏,孙晓昕,崔秀平.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及运动发育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6):228-229.

[2]王光霞,吴景才,方鲁阳.高危儿0~3岁早期干预模式的研究及评估效果[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0,21(2):126-129.

[3]金星明.发育行为儿科学中的医教结合趋势[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5):497-506.

[4]鲍秀兰.新生儿行为和0~3岁教育[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318-345.

概率网络传播的干预策略验证 篇2

以大家关注的计算机安全为例。计算机安全主要包括软件、硬件、数据和运行安全。而在潜在的威胁计算机安全的众多因素中,尤其以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系统的危害是最大的。公安部公共安全网络安监部发布的2005年全国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全国计算机病毒感染比例高达90%。计算机病毒的泛滥已经严重危害到信息系统的安全,妨碍了系统的正常运行,严重影响到了社会各行各业的日常工作,如航班,甚至是紧急呼叫中心。例如,在2003年出现的SQL Slammer蠕虫病毒曾冲击了全球约50万台服务器,致使韩国的网路瘫痪长达12小时,并导致了西雅图附近两个警察部门和14个火警部门的911谨记服务中心系统的瘫痪。不仅给全球互联网的流量造成了显而易见的负面影响,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无可估量的损失和不便[1]。

通过对个体的采取保护措施,如安装安全补丁、接种疫苗、分派消防员等,可以实现对网络中有害传播的控制。出于经济或者各方面考虑,不可能对所有的节点采取保护措施。干预策略即在保护节点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有选择性地保护网络中的节点。如果干预策略能够使得感染节点的数量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则称其为一个有效的干预策略。

通过统计和概率模型检测的方法,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审视复杂网络的整体变化,对网络的复杂特性和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提供新的见解。所以根据网络的整体动态特性,并采用基于概率模型检测的方法,可以为分析网络中的传播以及采取的干预策略提供了可能[2]。

1 研究方法及目标

网络传播中的干预策略问题, 由于其本质上需要考虑所有可能的干预组合来判断其是否有效,这与模型检测的思想相吻合。因此可以考虑采用概率模型检测方法来解决干预策略问题。基本思路是:采用概率的状态迁移系统来描述由于传播造成的网络节点的状态变化及其转移概率,同时将干预策略的控制目标用时序逻辑描述,然后采用模型检测方法判断并找出有效的干预策略。

概率模型检测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和分析过程中,它可以作为一种实施有效性算法的工具,比如通过抛硬币看其正反面来做出最终决定;也是探究可靠性和不可预测行为的一种模型,例如容错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同时也是分析系统行为的一种工具,例如稳态概率在吞吐量和平均等待时间计算中的使用。概率模型检测方法是指代一系列的技术,这些技术可以计算系统执行过程中特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对设置性能也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发生电脑当机的可能性最大为0.01,一个视频播放过程中,每一帧小于5毫秒的可能性最少为0.97[3]。

本课题使用的是概率模型检测器PRISM。它是一种用来正式模拟、分析那些有随机或概率性行为系统的工具,可以被用作从不同的应用领域来分析系统,包括信息和多媒体协议,随机分配算法,安全协议,和生物学系统等领域。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文研究内容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1)问题分析: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类型的事件,但并不是所有的事件都属于基于概率模型的可干预范畴,这需要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去判断是否属于本论文所提到的此范畴,我们所知道的三大类基本是属于此范畴的,包括疾病、病毒和火情。同时同一个事件也会存在多个不同层次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譬如我们针对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感染,有三类问题及解决方案,第一种是安装病毒防火墙,第二种是安装杀毒软件并按一定的周期定期更新软件,第三种则是第一和第二种解决方案的组合。因篇幅有限,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第一种方案的模型检测解决方法。

(2)建立概率模型:在确定事件是属于此范畴的前提下,将事件中的个体拟化为节点,个体间的关系拟化为边并统计事件中的概率值,以及事件的时序逻辑关系,把这三者结合起来形成相应的模型。在把问题进行形式化的抽象之后,可以按照PRISM的语法进行建模。

(3)设计合理的干预策略:在建立PRISM模型的基础上,接着采用时序逻辑表示干预策略所要达到的目标,然后验证相应属性的满足性,最后从结果中推导出所采用的有效干预策略。根据所找到的干预策略,就可以对网络中的对应个体通过采取措施(注射疫苗,安装软件补丁或杀毒软件等),从而有效的控制有害的传播。

3 建模分析

接下来我们将以离散的邮件病毒模型为例,给出用PRISM找出干预策略的问题分析。

当下存在的病毒传播模型在实际的预测中的可操作性非常差。然而邮件病毒作为计算机病毒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不同于普通的流行病毒的传播,他的单个邮件的用户的个人因素必须得到充分考虑。在现实生活中,联系人之间一般都有对方的通讯地址,这部分用户群可以形成一个相对稳定且对立的邮件群组,该群组网络是以邮件病毒传播为基本单位的。因此,本文为群组定义了个通讯频率邻接矩阵,并且借助矩阵可以建立一个递推的离散模型。只要得到某个具体邮件病毒的传播速率,那么依照该离散模型就可以对病毒在群组中的传播给出可靠的预测[4]。

3.1 问题建模

下文用protectedNum表示需要采取策略的节点数量,maxaffectedNum表示系统允许的最大感染节点的数量,N表示网络节点的总数量,变量total表示任意时间被感染节点的总数量, 数组s[N]表示网络中所有个体的状态。

采用PRISM建模首先考虑将节点的状态进行映射,比如映射到整数上,可以用0表示易感状态(即健康状态),1表示感染状态。此种情形中用户一旦感染病毒,将不可以恢复到易感状态,所以有以下状态变迁: 易感-> 易感,易感 -> 感染以及感染 -> 感染,即0->0,0->1以及1->1。

PRISM所支持的模型有离散的马尔可夫链模型(DTMCs),连续的马尔可夫链模型(CTMCs),马尔可夫链决定过程(MDPs)以及概率自动模型(PTAs)。在PRIMS代码中需要首先说明模型类型,以我所用的测试用例来看,会在第一行写上dtmc。为了衡量计算节点任意时刻由易感状态到感染状态的概率,我们定义了一组公式formula pi(i从0到N)。节点由易感状态转移到感染状态的概率,不仅与病毒的传播系数与打开附件的概率有关,而且与邻接点发送邮件的频率有关。我们采用“?表达式”统计邻接点的对节点的感染影响。若邻接点已被感染,则返回通信频率,否则,返回0。将所有的邻接点的“?号表达式”结果相加之后,再乘以传播系数和打开附件概率,就可得到群组中其余节点的影响总和。

特别注意的是,如果上述概率值大于1,显然是不正确的,这时我们通过“min式子”保证概率不大于1。假设病毒的传播系数为0.3,下面以节点0为例说明它的formula表达式。假设节点0与节点6,7,9相邻,通信频率分别为0.92,0.03和0.09,并且打开附件的概率为0.47。

为了统计每个时刻感染节点的数量,另外定了以“formula num_affected"。类似地,采用“?号表达式”统计状态为感染的节点数量即可。

在上述转移概率的基础上,接着我们分析节点的状态转移。每个节点的状态转移可以采用一个“module”结构描述。为了定义节点的状态,首先在上述结构中定了变量x,其值为易感状态(用0表示)或者感染状态(用1表示)。节点由易感状态到感染状态的概率通过上面描述的formula式子给出的p,那么未被感染的概率即为1-p。为了使网络中节点的状态变迁同时进行,我们使用PRISM特有的并行结构。在所有的状态迁移前的动作内填写相同的动作(action),即可保证迁移的并发操作。为了将采取防护策略的节点与未采取干预策略的节点区别开来,我们引入了额外变量数组t[N]。ti为1表示对节点υi采取防护策略,否则未采取措施。采取干预策略时,易感->感染的状态变迁概率只需在原先基础上乘以p(固定值)。下面以节点0为例,第一行是未采取防护措施下的变化,第二行是采取防护措施时的变化,最后一行则是感染后的变化。第一行和第二行的区别在于是否乘以p。只有采取防护策略,即t0为1时,相应的感染概率才乘以p。为了对上面的分析过程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下面给出了节点0为例的程序。

最后给出对节点状态的初始化,即对初始网络结构赋值。

3.2 干预策略的时序逻辑描述

使用时序公式表示本文的问题。为了便于描述,我们用total表示当前感染节点的总数量,maxaffectedNum表示最大允许感染的节点数量。假设我们衡量模型在[0,Tmax]时间内的行为属性。为了找到一个策略能够保证在Tmax时间之前内,感染节点的数量控制在maxaffectedNum范围内的概率大于固定值 ,我们可以采用时序逻辑公式:覬:P>Pmin[G<=Tmaxtotal<=max affectedNum]。如果存在一个这样的干预策略,则上述公式δ为真;否则,δ公式为假。为了使PRISM给出满足条件的干预策略,我们采用了组合公式:φ公式中print参数用来输出满足时序逻辑的初始状态,“init”则用来表示模型的初始状态集合,以下图展示为例:

4 实验结果分析

下图为部分实验结果的截图。

首先给出程序的已知条件和变量,第一行是干预策略的条件,type表示该模型检测选择的是dtmc模型,即马尔科夫链。由于实验有12个节点,从x0到x11,每个节点的对应一个防护状态从t0到t11,所以对应着有12个从process0到11的处理过程。如图2所示:

模型中共存在42000个状态,其中的210个是初始状态,状态迁移共有602910个。在状态迁移矩阵中有620548个节点,其中的42668是末端节点,602910个小项。在所有的42000个状态中,有31710是健康状态,有10290是易感状态。具体状态描述如图3所示:

接下来的实验结果间接给出了我们关系的干预策略。由图可知,在210个初始状态中,有8个满足条件(即概率值大于0.91的情况),并给出了满足条件的8个状态输出。图中初始状态按(x0,t0,x1,t1,…,xn,tn)排列,从中我们只要找出ti(i=0..N)为1的位置,可以推出应该采取的有效的干预策略。所有的研究结果如图4所示:

所有10290个易感状态的范围从0.8737251695383518到0.9152556994174712,如图5所示。系统的运行时间为132.222秒。

其中第5092个状态对应着最大的感染概率,如图6所示,所以管理着选取该个状态下对应的节点采取一定的措施,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

由实验结果可知,通过模型检测方法可以成功解决网络干预问题。

5 结束语

大学生网络成瘾综合干预研究 篇3

近年来, 网络日渐普及。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给青少年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了便利;另一方面万能的网络也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众多诱惑, 导致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目前, 学生网络成瘾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成为一个严重的家庭和社会问题。网络成瘾可以说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本文在借鉴中外相关学科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 从人格、家庭、学校与社会视角提出解决网络成瘾的对策。

1 网瘾的个人预防

1.1 努力培养成熟的心理品质

网络成瘾的相关因素分析告诉我们:网络成瘾与个体的心理品质密切相关, 个体的心理品质往往是导致网络成瘾问题发生的内因。在人生的初期, 先天遗传对个人的人格占主导作用,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后天环境的影响越来越重大。所以, 个体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培养与努力, 优化人格的各个方面[1]。

1.2 努力培养积极的自我认知

在网络使用问题上, 树立科学的网络观, 正确地认识网络功能, 就是有效地利用网络的积极效应而不是虚幻自我的工具。在学业发展方面, 努力树立一个明确并切实可行的阶段性或长远目标。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尽可能地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正确面对自己的优势及缺陷, 多元看待自我。

1.3 努力培养有效的沟通技巧

作为充满朝气的大学生。应该具有宽容、信任和真诚互助的品质, 充满自信地主动与他人交往, 在交往中得到真诚的爱情、友谊, 让关怀真正融入到生活当中, 为大学生精彩的生命助力。

1.4 努力培养有效的时间管理能力

可以在上网之前给自己制定一个粗略的计划和目标;要明确上网目的, 限定上网时间, 有意识地设定上网后的重要活动, 并把具体要完成的任务、上网实践等列在提示卡上;主动邀请别人对自己的网络行为进行监督, 渐渐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2 网瘾的家庭预防

在预防网络成瘾的过程中, 家庭是第一战线。从我们对网络成瘾的相关因素分析, 已经明确了家庭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 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先生曾说的那样:“爱和科学的精神是孩子教育的全部”。

2.1 努力调整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并不是一种绝对化、静态的过程, 它更多的是在相对和变化中去体现.每一个家长必须将家庭的和谐和子女的独立结合起来, 建立一种良性的亲子关系。在逐渐放松对子女控制的同时也不能破坏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纽带关系.这就意味着家长应更好地采用民主协商的方式, 双方开诚布公, 努力营造充满关怀和公正的家庭气氛。

2.2 努力与孩子有效沟通

沟通是人们分享信息、思想和情感的过程。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将对孩子的情感生活带来长期的、重要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 在网络过度使用者的家庭中, 亲子关系是最容易受到影响的, 常见的问题就是彼此之间的互相戒备、缺乏信任、互相攻击等。特别是孩子进入大学后, 不能让他们觉得有“山高皇帝远”的感觉, 要适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心理需求。

2.3 努力了解网络知识

我国历来注重父母的言传身教, 作为孩子的“第一教师”, 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 尤其在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 家长需要同孩子共同进步与成长, 才能成为合格的监护人与指导者, 才能保持与孩子的融洽沟通.

网络时代的父母不可能再是全知全能的权威, 需要与孩子一同学习、探讨, 跟上时代的步伐, 用成年人的经验帮助孩子离开网上垃圾, 以一种正确的引导来树立孩子正确认识、使用网络的观念。

3 网瘾的学校预防

3.1 努力构建多维的评价体系

在我国的“学习成绩至上评价体系”中, 孩子往往只有通过获得良好成绩来满足大部分心理所需。一旦在成长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时, 他们就会束手无策﹑焦虑而逐渐心理失衡, 选择不恰当的途径来释放。这时网络就充当了一剂“良药”。

由此, 学校应该宣扬“健康成功观”, 改变学校教育中仅以成绩来评价孩子的单维评价体系,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3.2 努力丰富学校的主题活动

增加团体活动,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能加强团体与个人的紧密性, 这种紧密性并不只是外在身体上的, 而是基于群体归属感, 个体被群体所接纳的一种情感上的积极的联系。在团体活动中, 学生不仅能加深对彼此的了解, 也能让自己学习之外的能力得到展示, 更能增强学生对团体的感情, 这种真实情感的依恋有助于削弱网络所带来归属感和依恋心理.

因此, 学校应该多创造条件, 多让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 使其应对现实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3.3 努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由两个环节构成:老师的传授和学生的学习。现代的教育强调教师要增强对学生的关怀, 作为老师, 应该尽可能从情绪、智力等多方面鼓励学生, 特别是当学生面临挫折以及困难的时候。

4 网瘾的社会预防

培养一个孩子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对网络成瘾的预防, 社会系统责无旁贷。网络成瘾的社会预防, 旨在努力健全网络法规及监管制度, 努力净化网络资源环境, 加强主流媒体的针对性宣传。

我国于2006年启动了“防沉迷系统”, 2007年把预防与戒除网瘾问题列入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这些举措是进一步管理网络游戏开发和运营的良好开端[2]。

参考文献

[1]张兰君.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多因素研究[J].健康心理学, 2003 (11) :87-90.

网络成瘾的神经机制及干预研究 篇4

关键词:网络成瘾,神经机制,经颅磁刺激

网络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也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但不容忽视的是,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网络成瘾的问题已愈加突出。网络成瘾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 (2009) 》显示, 我国城市青少年网瘾群体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4.1%。对网络成瘾的治疗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为进一步探讨高效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先总结了网络成瘾的神经机制, 特别对比了网络成瘾与物质成瘾机制的相似性, 并在此基础上借鉴物质成瘾的生理治疗方法提出对网络成瘾进行干预的实验方案。

一、网络成瘾与物质成瘾的神经机制相似性

成瘾障碍的核心特征之一是对成瘾物的强烈的心理渴求, 并且药物渴求是导致物质依赖病人复发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此外, 已有研究发现高渴求水平确实同高复发率相关, 并且通过降低渴求水平, 成瘾者更容易在戒除毒瘾后避免复吸。可卡因依赖个体在简单接触可卡因线索后, 杏仁核和额叶皮层区域的活动增加, 并且在杏仁核和额叶皮层反应发现了性别差异。同样, 在尼古丁、冰毒和鸦片依赖者中, 成瘾线索激活了前额叶皮层、杏仁核、海马、脑岛和中脑腹侧被盖区。Chase等人的元分析发现, 除脑岛皮层外, 在腹侧纹状体、杏仁核和眶额皮层均发现了线索相关的激活, 并且右侧杏仁核和左侧额中回活动均与渴求水平呈现正相关。这些研究显示, 学习记忆和奖赏系统、认知控制系统与物质渴求和成瘾行为的关系相当密切。

学习记忆系统在物质成瘾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大量研究表明, 药物成瘾过程与学习记忆可能存在相同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学习记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相关脑区 (如, 海马) 参与了成瘾药物的强化效应, 而在药物成瘾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中脑多巴胺系统也参与了学习记忆过程。这说明成瘾的形成, 至少部分是由于异常的学习和记忆, 并且药物滥用很可能增强了药物相关的积极学习记忆, 而抑制了药物使用不良后果的学习。

学习记忆系统对物质成瘾的贡献离不开奖赏系统的参与。奖赏系统中最关键的脑区是中脑边缘系统中的多巴胺分泌系统。多巴胺的分泌会使个体产生愉悦感, 并产生对刺激性行为的趋向反应。多巴胺分泌系统中的中脑腹侧被盖区 (Ventral Tegmental Area, VTA) 以及伏隔核这两个脑区被证实与成瘾行为的关系极为密切。伏隔核是边缘系统中的核心结构, 在目标指向行为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伏隔核会接受来自中脑腹侧被盖区、海马、前额叶以及杏仁核的神经刺激, 并释放出多巴胺, 产生对相关事件的趋向行为。在奖赏系统中, 另外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是γ-氨基丁酸 (γ-Aminobutyric Acid, GABA) , 在正常的状态下, 中脑腹侧被盖区中γ-氨基丁酸会抑制多巴胺神经元, 减弱精神兴奋类药物的奖赏作用。而阿片类的药物会直接与γ-氨基丁酸中间神经元的受体结合, 从而解除γ-氨基丁酸对多巴胺分泌的抑制。长期的成瘾行为会阻碍γ-氨基丁酸对多巴胺分泌的抑制能力, 敏化多巴胺分泌神经元, 形成神经适应, 导致对成瘾行为的趋向以及调节对成瘾线索进行反应的能力损害。

同物质成瘾相关的另一个系统是执行控制系统。神经影像学的证据显示, 长期的药物滥用会导致包括背外侧前额叶 (Dorsal 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DLPFC) 在内的额叶的广泛脑区的功能异常。与行为抑制有关的脑区, 左侧背外侧前额叶与成瘾有着密切的关联。Lubman的研究显示背外侧前额叶的功能异常与冲动性物质寻求以及反复使用有关, 并且其功能失调会降低对潜在的药物寻求行为的抑制能力。

网络成瘾和传统的成瘾障碍有着相似的行为和心理表现。就目前来看, 虽然已有不少关于网络成瘾的神经机制研究, 但是相比于物质成瘾而言还不够丰富。许多研究已经发现网络成瘾者在加工网络相关线索时, 出现了同物质成瘾者相似的异常激活。Koepp等发现玩视频游戏的过程中纹状体会释放多巴胺, 提示玩游戏的过程中, 与奖赏相关的脑区参与了活动。Han等人最近研究发现, 对网络游戏的渴求引发的神经回路活动与毒品和酒精线索引起的渴求相似。激活明显异常的大脑神经回路也类似于病理性赌博。钱若兵采用功能磁共振方法对12名网络成瘾者及12名正常人进行任务刺激功能磁共振研究, 结果发现网络游戏成瘾青少年加工网络游戏内容时的脑区与以往研究中的物质成瘾的神经通路具有相似性。这些脑区可以看作是网络成瘾的神经通路或“奖赏系统”, 构成了线索诱导下网络渴求的神经基础, 该系统可能参与了网络成瘾的产生与维持。

贺金波总结了网络成瘾者的大脑与正常人相比存在的四个方面异常:奖赏中枢功能代偿性增强, 可能与其多巴胺系统的功能异常有关;额叶和扣带回多部位存在结构性萎缩和功能退化, 导致其对上网行为的冲动控制出现障碍;海马功能障碍, 导致其认知功能特别是工作记忆能力下降;内囊后肢的神经纤维结构较密、活性较高, 可能与其长时间兴奋性操作键盘、鼠标或游戏手柄有关。可以看出, 除了第四点关于兴奋性操作在物质成瘾中很少见外, 前三点提到的大脑系统都在物质成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即奖赏系统、执行控制系统和学习记忆系统。这些结果显示, 网络成瘾和物质成瘾在神经机制上十分相似, 这为借鉴物质成瘾的生理干预方法对网络成瘾者进行干预提供了依据。

二、网络成瘾的干预方法研究

(一) 当前网络成瘾的干预方法。

目前, 一些研究采用家庭治疗、团体辅导等心理疗法来治疗网络游戏成瘾。Young认为治疗网络成瘾, 首先要从网络使用、情感、认知和生活事件四个方面了解网络成瘾的诱发因素, 然后根据这些诱发因素制定和开展具体的干预或治疗。对于网络成瘾的具体治疗方法, 她提出了反向实践、外部阻止、家庭治疗等八项治疗技术。还有Hall等人采用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法对网络成瘾进行治疗。在国内, 也有研究采用认知行为的方法对网络成瘾进行治疗, 如曹枫林等人采用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心理治疗对网络成瘾者进行干预。杨放如等人对52例青少年网络成瘾者进行以焦点解决短期疗法为主, 并与家庭治疗结合的心理社会综合治疗。张文海等人采取认知-情感-行为模式, 在团体辅导过程中注入情感元素, 设立专门的单元进行情绪、情感操作, 抑制上网冲动。高文斌等在“失补偿”假说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研究结果, 制定了“系统补偿综合心理治疗”方案。

虽然目前针对青少年的网络游戏成瘾学者们也提出了众多的干预方案和手段, 但普遍存在着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通常是其他物质成瘾治疗方法的移植或直接使用, 并非是建立在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二是每种方法的疗效都只是较少量例数的报告, 缺乏其他学者对各种疗法效果的重复和验证, 尤其是关于疗法的长期效果几乎未有研究报告;三是通常报告的治疗方案都是各种方法的复合, 没有对各种方法独立效应的科学研究, 存在明显的“鸡尾酒效应”, 甚至很多是明显的“安慰剂效应”。

(二) 神经刺激干预在降低成瘾渴求中的应用。

正因为上述网络成瘾干预方法的不足, 以及网络成瘾和物质成瘾的相似性, 我们将介绍物质成瘾的干预方法。目前国外对物质成瘾干预的趋势是采用生理干预法, 具体是指采用经颅磁刺激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 等技术进行干预。经颅磁刺激是无创、非侵入性的脑刺激技术。经颅磁刺激根据电磁感应原理, 将电流通过一个靠近头皮的线圈, 电磁转换后, 线圈的周围产生一个与线圈中电流方向相互垂直的磁场。该感应磁场能穿过头皮、颅骨进入大脑, 并在大脑皮层产生感应电场, 继而对大脑的生物电活动产生干扰或调谐。最初, 经颅磁刺激用来研究皮层神经元环路结构、个体认知、运动以及行为机制。2008年10月, 美国FDA认证通过了经颅磁刺激用于治疗药物抵抗型抑郁症, 有效率大约80%。近几年用经颅磁刺激治疗干预成瘾的研究日渐增多, 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一种潜力巨大的、独特的治疗精神障碍的手段。一般来说, 低频刺激 (<1赫兹) 能够对目标脑区起到抑制作用, 而高频刺激 (>5赫兹) 能够对目标脑区起到兴奋作用。目前, 已经有许多研究将重复经颅磁刺激应用于降低物质成瘾者的渴求水平, 比如尼古丁、可卡因、酒精依赖者。

Li等人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 比较了尼古丁依赖者的背外侧前额叶在10赫兹高频刺激和虚假刺激下的香烟渴求水平。结果发现, 相对于基线水平, 针对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的真实刺激显著降低了渴求水平。相比于中性的线索渴求, 真实刺激的线索渴求效应显著大于虚假刺激的效应。此外, 真实刺激诱发的渴求水平下降越多, 被试每天抽烟数量越多, 尼古丁依赖得分也越高。这说明, 采用重复径路磁刺激技术, 对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的10赫兹高频刺激, 能显著降低尼古丁依赖者在香烟线索诱发下的渴求水平。Rose等人发现, 15名吸烟者的额上回受到10赫兹刺激后, 吸烟线索呈现后的渴求水平上升, 但中性线索呈现后渴求水平是下降的。10赫兹刺激额上回后吸烟, 被试立即渴求较少的评价和内感受器的气道感觉都较少。这些结果支持了SFG在调节渴求反应性上的重要性, 并且也证明了前额皮层在药物寻求行为的诱发和抑制上都具有作用。

Camprodon检验了一个周期的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降低可卡因成瘾者渴求水平的功效。6名病人接受了左或右部背外侧前额叶的2周期的10赫兹重复经颅磁刺激。刺激前后和刺激后4小时使用了视觉分类量表测量被试的渴求水平。结果发现, 只有右侧背外侧前额叶刺激能够显著降低19%的渴求水平, 4小时后效应消失。刺激点和时间的交互作用也显著。这说明, 针对右侧背外侧前额叶 (而非左侧) 的1周期10赫兹的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够降低可卡因依赖个体的渴求水平。Politi等对36名可卡因依赖病人采用10次高频 (15赫兹) 重复经颅磁刺激刺激左侧背外侧前额叶, 每日1次, 共10天。结果发现, 这些刺激确实降低了渴求水平, 并且随着刺激进程逐步下降。

Mishra等人检验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的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酒精依赖病人的渴求水平的影响。30个酒精依赖病人接受了真实的10赫兹重复经颅磁刺激, 15个病人接受了虚假刺激, 并采用酒精渴求问卷测量基线水平、最后一次重复经颅磁刺激完成后和完成1个月后的酒精渴求水平。结果发现, 相对于虚假刺激组, 真实刺激组在重复经颅磁刺激后期的酒精渴求水平显著下降。这说明, 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的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酒精依赖有明显的抗渴求作用。

上述研究都是采用高频率的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背外侧前额叶进行刺激, 结果都发现重复经颅磁刺激能降低物质成瘾者的渴求水平, 包括了尼古丁、可卡因和酒精成瘾病人。Jansen等人的元分析中, 整理出17个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或经颅直流电刺激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t DCS) 刺激背外侧前额叶以降低渴求水平的研究, 结果发现, 混合标准化效应值 (Hedge&apos;s g) 达到0.476 (置信区间:0.316~0.636) , 说明在降低渴求水平上, 真实神经刺激比起虚假刺激有一个中等的效应值。同时, 重复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直流电刺激之间、不同成瘾物质之间、物质滥用或贪食症之间、左右背外侧前额叶之间均没有发现显著差异。这篇元分析第一次提供了明确的证据, 证明了对背外侧前额叶的非侵入性神经刺激确实能够有效降低物质依赖的渴求水平, 神经刺激方法是一种非常具有潜力的治疗物质成瘾的新技术。

(三) 神经刺激干预在网络成瘾中的应用前景。

要更好地干预网络成瘾, 就必须在深入了解网络成瘾的神经机制之后, 直接从神经机制入手, 对网络成瘾进行干预。而将经颅磁刺激技术运用到网络游戏成瘾当中就是非常值得尝试的一种干预途径, 理由有二:第一, 网络成瘾和物质成瘾有相同的神经回路。Han等人的研究显示, 网络成瘾者在面对网络相关线索时与物质滥用者面对物质线索时激活的脑区是相似的, 两者在背外侧前额叶、额眶叶、海马回以及丘脑表现出了相同的激活状态。这表明在网络成瘾中的强烈的渴求以及抑制能力的减弱与物质成瘾有着相同的神经生物机制。第二, 多巴胺和γ-氨基丁酸递质对网络成瘾和物质成瘾均有重要的作用。就网络游戏成瘾者而言, 他们伴随着强烈的渴求以及行为抑制能力的减弱。在物质成瘾中发现成瘾导致多巴胺系统分泌失调, 如γ-氨基丁酸递质分泌降低, 而经颅磁刺激能够增强γ-氨基丁酸分泌, 因此, 在物质滥用领域经颅磁刺激干预能发挥巨大作用。同时, 目前在采用神经刺激技术降低成瘾者渴求水平的研究中, 大部分研究都会选择背外侧前额叶作为刺激靶点, 可能的原因是, 通过兴奋背外侧前额叶, 增加从中脑腹侧被盖区到腹侧纹状体的多巴胺分泌;另一方面, 背外侧前额叶自身多巴胺浓度上升, 提升了成瘾者认知控制的水平。

三、研究展望

随着认知神经科学技术的应用, 关于网络成瘾的脑电和功能核磁共振研究也越来越多, 网络成瘾的神经机制也逐渐清晰。通过了解网络成瘾的神经机制, 并比较其同物质成瘾在神经机制的异同, 有助于科学制定和检验新的有效的干预办法。但目前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 未来的研究有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

(一) 深化网络成瘾的神经机制研究。

在物质成瘾领域, 针对各种成瘾物质, 如尼古丁、可卡因、摇头丸、海洛因和酒精, 都有丰富的神经科学研究探讨其神经机制和干预治疗效果。但是在网络成瘾中则比较缺乏。虽然已有一些研究采用神经影像技术对网络成瘾者的神经机制进行研究, 但是在脑网络方面以及网络成瘾亚型的研究都比较缺乏, 包括网络游戏成瘾、网络社交成瘾性、关注信息成瘾等, 未来研究有必要在这两个方面进一步深入探讨。

(二) 探索网络成瘾的神经刺激干预。

目前, 尚无具体的实证研究检验神经刺激方法对降低网络成瘾渴求水平是否有效。因此, 研究者最需要的就是开展此方面研究, 验证其可行性, 同时评估干预效果和效应值。此外, 在物质成瘾领域, 神经刺激靶点的选择尚存在比较大的争议。例如, 尽管大部分研究都采用高频刺激背外侧前额叶来降低渴求水平, 但是刺激背外侧前额叶左右侧得到的结果并不一致。未来研究有必要在刺激靶点的选择上, 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

(三) 科学借鉴并检验物质成瘾中的成功干预方法。

目前, 在物质成瘾领域已经有许多成熟的干预方法, 这些方法能否应用到网络成瘾的干预尚不清楚, 但并不排除其中的不少方法和思路具备较高的参考价值。未来研究应该系统地借鉴和检验这些方法能否迁移以及效应量大小。例如, Xue等人采用了暴露刺激法, 即重新诱发成瘾记忆然后再来抑制。同样地, 重复经颅磁刺激背外侧前额叶时, 同时给成瘾者呈现成瘾刺激, 或许能够获得更佳的干预效果。这种借鉴和检验, 不仅有利于丰富网络成瘾的干预方法, 也能有效避免网络成瘾干预中一些无效甚至有害的方法出现。

参考文献

[1] .Diana MA&Marty A Endocannabinoid-mediated short-term synaptic plasticity:depolarization-induced suppression of inhibition (DSI) and depolarization-induced suppression of excitation (DSE) [J].Br J Pharmacol, 2004, 142 (1) :9~19

[2] .Hyman SE, Malenka RC, &Nestler EJ Neural mechanisms of addiction:the role of reward-related learning and memory[J].Annu Rev Neurosci, 2006, 29:565~598

[3] .Koepp MJ, et al.Evidence for striatal dopamine release during a video game.Nature, 1998, 393 (6682) :266~268

[4] .Young KS Understanding online gaming addiction and treatment issues for adolescents[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009, 37:355~372

网络干预数据库 篇5

一、法律是防止未成年人网络沉溺的重要手段

未成年人心智与心理发育尚不成熟,网络沉溺对于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一个已经社会化的成人。而成人社会的使命,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保证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杜绝包括网络在内的任何因素给未成年人带来的任何伤害。因此,防范未成年人网络沉溺以及由于网络诱因导致的未成年人犯罪,对于保障未成年人发展权、促进未成年人社会化,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

1. 未成年人网络沉溺的法律干预机制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网络社会的控制手段包括很多方面,如道德的、技术的、文化的、法律的控制机制等等。然而,道德的、伦理的、文化的控制机制并不具有法律规范的强制性。而在现代法治社会,政府及其职能机构的行政权力必须要有法律的授权,同时,政府及其职能机构的行政权力还必须在法律赋予的职权范围内行使,否则即为违法。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规范,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法律规范的实施。

2. 未成年人网络沉溺的法律干预机制是建立良好社会环境的必要手段

能否为未成年人建立一个有效规制的网络秩序和社会环境,是维护未成年人健康发展权的基础。当前,未成年人在网络社会中所面临的发展陷阱和危机已然给整个社会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正视现实网络社会带来的挑战,通过强大的法律机制的干预,建立良好的网络社会的秩序与规范环境,引导未成年人健康使用网络,维护其健康发展的权利。

3. 未成年人网络沉溺的法律干预机制是保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网络对于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好奇心强而又缺乏分辨和自控能力的未成年人具有强烈的诱惑力。沉湎其中可能带来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导致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孤独焦虑、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自我约束能力下降等。尤其值得重视的是,网上大量的色情、暴力、封建迷信等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这就要求国家加强管理,预防网络可能带给未成年人的危害。

二、中国的立法现状

在依法治国、依法维护未成年人权利的现代社会,立法保护的不足是未成年人网络沉溺的重要原因之一。

1. 专门的未成年人保护立法

1992年,中国第一部有关未成年人的专门性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并实施,规定建立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各个领域在内的保护未成年人的网络系统;1999年,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简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颁布并实施,规定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要共同开展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工作。

2. 刑事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85条、286条和287条对一些计算机犯罪作了规定。第285条规定的是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第286条规定的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第287条规定的是几种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犯罪,包括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机密等犯罪行为。

3. 有关网络的立法

1991年以来,中国先后颁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入口通道管理办法》《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4. 其他相关立法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中有关未成年人的规定。这些法律虽然不是专门的防范未成年人网络沉溺和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但所起到的作用却是不可低估的。

5. 其他相关的规范性文件

2004年6月10日《互联网站禁止传播淫秽、色情等不良信息自律规范》,对淫秽信息、色情信息作了界定,为避免未成年人接触网络不良信息起到了积极作用。2004年3月22日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积极开展网络道德建设。《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发起注册承诺公约活动。

三、中国现行立法缺失是未成年人网络沉溺的主要立法原因

中国现行法律立法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立法的价值:重网络犯罪打击、轻未成年人权利保护

已有法律多偏重于网络安全的保护和打击网络犯罪,对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溺问题较少从法律上作出比较清晰的界定和有效的预防。目前,我国除了两部专门性的法律外,涉及到未成年人的其他条款分别规定于《民法通则》《刑法》《刑事诉讼法》等部门法中,从总体上看是无规律的、不成体系的。而专门对未成年人入网实施防范的法律则是零散、缺乏效果的,没有体现出对未成年人权利保护的重心。

2. 立法的效力:层次低、范围窄

1991年以来中国先后颁布的与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基本上是以部委规章形式出现的条例、规定、办法等行政部门的行政规章,甚至以网络经营者签署的公约形式出现。不仅没有一部效力层次相对较高的专门的网络立法,而且也没有一部效力层次较高的专门的未成年人网络的行政法规。

3. 立法的内容:缺乏责任主体义务和法律责任的规定

如《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以任何形式传播不良信息,但没有明确指出不良信息包含网络信息。由于这两部专门法律规定过于粗糙,不够具体,在实施时难以执行。必须强化政府利用技术手段对进入我国的信息进行必要的“过滤”方面的职能,防止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的危害。相关的网络立法又缺乏相关责任主体义务及法律责任的规定,导致立法目的难以落实。

四、建立以未成年人发展权为价值目标的法律干预机制

未成年人发展权的实质就是设定义务主体。目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完善网络立法,建立基于成人义务的法律干预机制。政府、学校、父母及社会都应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1. 政府

现实中大量的未成年人正是在网吧染上网瘾而不能自拔的。因此,要实现行政监管的目的,要求相关的行政机关必须各尽其职,依法行使法律赋予的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责。

(1)明确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的义务,赋予相关行政机关进行网络信息管理的监管职权,为他们更好地进行监管,提供职权依据。

(2)明确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积极作为的义务。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应根据法律的授权,建立相关的网络管理制度,规范网络行为。这些相关的网络管理制度包括:网络分级制度和“网络身份”验证制度、网络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网吧分类管理制度、基于社会效益而非盈利目的的游戏网站的规范管理制度等。

(3)明确规定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法律责任,加大执法力度。

(4)赋予社会组织及公民广泛的法律监督权,加强对行政机关执法行为的法律监督。

2. 学校

学校承担着重要的教书育人职能,是未成年人较为集中并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教书育人的职能,除了“授业解惑”,还应包括促成未成年人社会化和健康成长,保护学生免受来自各方面的侵害。

(1)强化学校的教育职责。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网络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学生认清网络本质,并养成科学、健康的上网习惯。

(2)建立校园未成年人专用网络教室,进行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吸引校内外未成年人使用校园的免费、健康网络,以利于监控和引导。还要丰富并满足学生在网络方面的情趣与需求。

(3)定期对未成年人父母或监护人实施教育,促进父母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

(4)明确学校学生管理中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对于以各种理由开除或劝退学生、剥夺学生受教育权,或区别对待学生、侵害学生平等受教育权利的,应明确规定相关责任人或负责领导的法律责任。

3. 父母及其他监护人

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包括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

(1)规定父母或监护人适时接受教育,承担起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尤其是健康上网教育的义务。

(2)强化父母或监护人管教未成年人的义务。

(3)强化父母或监护人不履行法定义务的法律责任。

4. 社会主体

对于社会主体应强化两个方面的规范。

(1)清晰界定网络违法、犯罪行为,明确相关社会主体的义务。

网络干预数据库 篇6

关键词:焦虑,因特网,认知疗法,治疗结果,学生,医科

社交焦虑是对某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有强烈的忧虑、紧张不安或恐惧的情绪反应和回避行为,主要表现为回避社交环境、害怕与别人对视或被人注视等[1]。社交焦虑是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之一,其损害症状逐渐趋向低龄化,且其症状自发缓解的可能性很小,可持续到成年期或更晚[2],因此早期预防及干预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目前,社交焦虑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大方面[3]。在大学生中临床状态社交焦虑患者很少,而多数处于亚临床或亚健康状态,对上述状态的大学生认知行为疗法更为适用[4]。国外研究发现,网络认知行为疗法(Internet-based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ICBT)对社交焦虑的干预有效、且长期效果较稳定[5]。本研究通过追踪、探索ICBT对医学生社交焦虑状况的长期效果,并了解不同网络干预形式的疗效稳定性差异,以寻求改善医学生社交焦虑状况的最佳干预方式。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利用社交焦虑量表(SPIN)[6]对某医科大学低年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网络对所有参与调查的学生发放参与网络认知行为疗法干预的知情同意书,所有参与者均可自愿选择参与的组别。最终确定参与本次网络认知行为疗法实验组的对象共30人,其中一对一干预组和一对五干预组各15人,2组被试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过程中无人员退出。

1.2 方法

1.2.1 工具

(1)社交焦虑量表(The Social Phobia Inventory , SPIN)[6]。应用该量表的中文修订版[7],包括17个自评条目,用于评估人群的社交焦虑症状。共包含害怕、回避和生理反应3个分量表。每个条目使用5级评分制,总分范围0~68分,得分在0~11为低焦虑组,12~23为中等焦虑组,≥24为高焦虑组[8]。重测信度为0.887,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为0.889,Cronbach' s α系数为0.894。截断值为19,此时的灵敏度为76.13%,特异度为78.47%。(2)社交焦虑状态访谈问卷。测试采取面对面访谈形式,题目设置参照社交恐怖症筛查问卷 (the social phobia screening questionnaire, SPSQ)[9] ,包括14项有关社交情境的问题和8项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DSM-IV)[10]评定标准的题目,Cronbach' s α系数为0.9。访谈问卷评判标准参照SPSQ和慕尼黑综合国际诊断访谈(The Munich 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tic Interview, M-CIDI)[11]。

评判标准:社交焦虑临床状态。被试个体需至少符合社交困难量表中1个潜在的恐怖状况得分高于3分(0~4分制),同时,还要符合社交恐怖症判定标准中的A-E标准。社交焦虑亚临床状态。被试个体需至少符合社交困难量表中1个潜在的恐怖状况得分高于3分(0~4分制),并符合社交恐怖症判定标准中的A标准以及E标准中的一项。社交焦虑亚健康状态。被试个体需至少符合1个潜在的恐怖状况得分高于3分(0~4分制),并符合社交恐怖症判定标准中的A标准。社交正常状态。被试个体未达到上述潜在恐怖状况及社交恐怖症评定标准。

1.2.2 干预方法

采用加密网络即时聊天室形式开展干预治疗。(1)实验分组及干预方法:将参与者分为一对一ICBT组和一对五ICBT组,分别采用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单人和团体治疗干预方法。网络干预培训材料分为开始阶段(1个单元),认知调节、行为训练与情绪表达阶段(6个单元)和结束阶段(1个单元)。治疗时间每周1次,每次1 h,共8次,持续8周。(2)远期效果评价:在干预实施后及干预结束后3个月和6个月利用SPIN问卷及社交焦虑状态访谈进行追踪测试,以了解被试者社交焦虑状态以及干预的稳定性和远期效果。

1.3 统计分析

建立EpiData数据库,数据双份录入并核对;采用SPSS 13.0进行配对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干预时间实验组社交焦虑分数比较

运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分析2种网络干预方法的主效应、时间的主效应(干预前、干预后、干预结束3个月后、干预结束6个月后)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经Mauchly“球对称”检验(χ2=5.993,P=0.127),数据符合球形对称,不需要进行校正。干预前,两组社交焦虑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48,P=0.075)。干预后,不同干预方法在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43,P=0.805),而不同干预时间受试者的焦虑水平不同(F=82.077,P<0.01),干预方法和时间的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237,P=0.112)。

一对一网络干预组干预后、干预结束3个月后、干预结束6个月后的社交焦虑水平均比干预前低(t值分别为5.575,4.054,5.093;P值均<0.01),而干预后、干预结束3个月后、干预结束6个月后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为-1.676,-1.948,-0.871;P值均>0.05);一对五网络干预组干预后、干预结束3个月后、干预结束6个月后的社交焦虑水平较干预前均有所下降(t值为2.773,2.207,2.551;P值均<0.05),但干预后、干预结束3个月后、干预结束6个月后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为-0.741,-2.053,0.799,P值均>0.05)。见表1。

2.2 各实验组干预前后及追踪时社交焦虑状态的比较

干预后,一对一ICBT组临床、亚临床状态者明显减少。追踪3个月时,1名亚临床状态者仍然保持该状态,又新出现社交焦虑亚临床状态及亚健康状态各1名;追踪6个月时,除1名亚临床状态者仍然保持该状态外,追踪3个月时出现的2名社交焦虑亚临床状态和亚健康状态者均转为正常;干预后,一对五ICBT组所有参与者访谈社交焦虑程度均有所降低。追踪3个月时,2名亚临床状态者仍保持该状态;追踪6个月时,1名亚临床状态者转为正常,1名仍保持该状态。

3 讨论

目前国内外网络心理咨询师普遍认为网络心理咨询可以解决轻度或一般心理疾病[12,13],且网络干预治疗对降低焦虑情绪有较好的功效[14,15]。本研究发现,2种网络干预方式均能降低医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一对一ICBT组较一对五ICBT组干预效果更具显著性。张瑾[16]对社交焦虑大学生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时发现,认知行为治疗能够改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张新凯等[17]也得到了类似结论。Erik等[5]应用网络认知行为疗法(ICBT)和传统认知行为疗法 (CBGT)治疗社交焦虑障碍患者时得出,两组干预方法治疗均有较大成效,ICBT较CBGT组效果更为显著。

本研究发现,一对一和一对五ICBT组除随访3个月时SPIN分数略有增高外,从干预前至干预结束6个月后追踪的得分呈现平稳下降趋势,可见2种方法的干预效果持久性良好。龙卿志[18]采用CBGT干预高中社交焦虑学生,干预结束6个月后发现干预效果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而本课题组对医学生进行综合疗法干预社交焦虑问题时也得到相同结论[19]。可见网络认知行为疗法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善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且效果稳定。

中专生网络成瘾的负面影响及干预 篇7

网络成瘾的概念和性质。网络成瘾是指在无物质成瘾物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 表现为因为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个体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行为成瘾具体包括以下7个方面, 具备其中的三条以上即可认为个体已经“上瘾”: (1) 容易产生耐受性; (2) 出现戒断综合症; (3) 行为的不可预料性, 即行为的时间、频率、强度都大大超过自己的预料; (4) 多次试图戒除或控制而不成功; (5) 花大量的时间为这一行为做准备、从事这一行为, 或从其后果中恢复过来; (6) 基本停止或大大减少正常的社会交往、职业或娱乐活动; (7) 明知这一行为已经产生生理或心理方面的不良后果, 但仍然坚持这一行为;网络成瘾显然是一种行为成瘾。

网络成瘾的行为表现及界定。网络成瘾呈现了一系列与冲动控制障碍有关的行为表现, Young根据其表现特点, 将网络成瘾划分成五种不同的类型[2]: (1) 网络性成瘾 (cyber sexual addiction) ——沉迷于浏览黄色网站, 下载色情图片、电影, 在线进行色情交易或者进入成人聊天室; (2) 网络关系成瘾 (cyber relaxtiona laddiction) ——过分迷恋在线人际关系, 在线朋友会取代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和家人, 结果常常是家庭破裂、朋友疏远; (3) 网络赌博 (net gaming) ——包括强迫性的在线赌博、游戏、购物或进行股票交易。尤其是这类个体会在虚拟游乐场、在线游戏、虚拟拍卖行或中介室中花掉大量的金钱和时间, 以致荒废工作业务和一些重要的关系; (4) 信息超载 (information overload) ——花大量的时间浏览、搜集网上数据和信息, 这种行为有明显的强迫性。互联网数据的无穷无尽是这类行为不可忽视的客观原因; (5) 计算机成瘾 (computer addiction) ——过分迷恋计算机游戏, 类似前几年游戏机成瘾, 对青少年有巨大的危害。

Young结合对网络成瘾的实际研究, 提出了八个问题以判断网络成瘾[3]。如果个体对下列问题中的五个题目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就可以判定为网络成瘾: (1) 你是否沉溺于互联网? (2) 你是否需要通过逐次增加上网时间以获得满足感? (3) 你是否经常不能抵制上网的诱惑和很难下网? (4) 停止使用互联网时你是否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和不良的生理反应? (5) 每次上网实际所花的时间是否都比原定时间要长? (6) 上网是否已经对你的人际关系, 工作, 教育和职业造成负面影响? (7) 你是否对家人朋友和心理咨询人员隐瞒了上网的真实时间和费用? (8) 你是否将上网作为逃避问题和排遣消极情绪的一种方式?

网络成瘾对心理的负面影响。许多研究表明, 大部分成瘾行为从青少年时期开始, 且一直延伸到成人, 给青少年健康及社会造成危害。研究者发现, 青少年学生主观报告的互联网对于他们日常生活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学习和生活规律上。如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睡眠和饮食不规律等。另一方面, 网络成瘾和非成瘾学生都认为网络在改善他们和同学、朋友的关系上有积极作用诚然.中学生时期是青少年寻求自我的关键时期, 网络为他们提供了交流沟通、展示自我、获取知识的渠道。但一旦成瘾.不但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 而且长久陶醉在虚幻世界里, 与现实脱节, 导致社会适应不良, 人际交往技能低下等不良后果。许多研究也指出, 网络成瘾对青少年认知方式、角色认同等方面具有负面的影响, 并进一步引发其人格上的偏差和障碍。Kraut等人发现过度使用互联网会导致孤独和抑郁的增加, 并会导致社会卷入的减少与幸福感降低。Turkle L也发现青少年网上交友过多将导致社会孤立 (social ioslation) 和社交焦虑 (socialanxiety) 。现在普遍认为, 网络成瘾者具有下列人格特点:喜欢独处、敏感、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等。

网络成瘾的干预。目前主要是通过网络心理学网站来进行咨询和治疗网络成瘾。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有: (1) 打破定势; (2) 外力制止; (3) 制定合理改变目标; (4) 截断特定的成瘾行为但允许保留非成瘾的上网行为; (5) 提醒卡; (6) 个人生活调查; (7) 社会支持; (8) 家庭治疗; (9) 药物治疗:可试用抗抑郁、抗强迫药物或抗焦虑药物。

中专生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 个性、心理尚不成熟, 正确的网络意识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维护十分重要, 应通过社会、学校、家长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采取综合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

参考文献

[1]林绚晖, 阎巩固.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1, 15 (4) :281.

[2]Young KS.What is intemet addiction.http:/www.netaddictino.c0m.20029JohnSuler.The psychology of Cyberspace.http/www.ird—el".edu/users]psycyber/psycyber.Html, 1999, 1998.

【网络干预数据库】推荐阅读:

照护干预07-17

合理干预07-18

排尿干预05-20

全程干预05-26

价格干预05-29

药师干预06-04

医院干预06-07

激光干预06-08

营养干预06-25

干预项目06-26

上一篇:英语中汉语借词下一篇: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