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阅读

2024-10-18

四步阅读(共12篇)

四步阅读 篇1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大家有目共睹。同时,现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阅读能力弱,自主阅读的时间非常少,影响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这是目前语文教学的“盲肠”。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提出了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课堂阅读“四步”走,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阅读,让读书声回归语文课堂。

“一读”,落实基础知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只关注自己的感受,而应更多关注学生的表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多给学生提供读的机会,带动他们反复阅读课文,让他们在读中求知,在读中求智,在读中悟道。

例如,笔者在教学《周庄水韵》时,并不急于对课文进行讲解,而是每教学一个知识点,都是在学生读的基础上再进行讲解。先让学生读题,然后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什么是“水韵”,体现在哪里?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课文,自己去寻找,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再让学生阅读,了解作者简介和作品,然后从朝代、国籍、作品等几方面进行点拨;再次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生字、词语,教师再介绍考试中的重点字、词,纠正容易写错的字、词。解决后,再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记生字、词语。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阅读,给了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给了他们主动学习、探究的机会,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理解课文的空间,给了他们咀嚼、消化的时间,课堂效率很高,也为后边的讨论打下了基础。

“二读”,让学生初步分析课文

“书是读懂的,而不是教懂的”,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很有道理。在经历了自读阶段的学习后,笔者会设计1~2个教学点,根据不同的文体,让全体同学带着问题去朗读或跳跃性阅读,再一次亲近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交流,读出文本的内容,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意志、观点;另一方面也读出自己,以文本观自身,从中受到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自我,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与作者、文本进行深层次的交流。此时,教师的点拨不再是对牛弹琴,而是锦上添花。例如,笔者在教学季羡林的《永久的悔》一文时,学生在经历了自主阅读、跳跃性阅读后,再引导同学们去思考文中什么是永久的悔。当学生弄明白永久的悔就是不能待在母亲的身边,不能对母亲尽孝时,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生活中最后悔的事是什么?同时,对我而言,对季羡林的悔,我也深有同感:年少时,叛逆的我,是父亲的爱与宽容,我才有机会上大学;参加工作后,我想父亲才52岁,还年轻,以后慢慢来报答,可不想父亲53岁那年就匆匆离我而去,这成了我心中永久的痛、永远的遗憾。我想通过我的经历让同学们明白,趁现在珍惜身边人,孝敬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更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再去追悔。

“三读”,落实重点难点

自主阅读、朗读到研读,是逐渐了解文本、熟悉文本、感悟文本的过程。随着阅读的深入,自主阅读阶段积累的那些基础的、零散的、模糊的知识性碎片,经过朗读阶段的分析,逐渐清晰、明确起来;但还不够,还需对重点难点进行研读巩固。例如,文言文教学中,在处理句子的翻译时,笔者总是让学生反复朗读注释,等到一半以上的同学记住举手时,再读下一句。在诗歌名句的运用上,笔者也采用这种方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名句,突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效果很好,既解决了古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又让全班同学参与进来,尤其是基础差的学生,他们在反复的朗读中发现自己也能记得住,从而增强了自信心。在重点句段的反复诵读中,笔者深刻感受到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哲理性。

“四读”,学以致用

学的目的是为了用,而不是为学而学。我们教学一篇文章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点,更重要的是以文本为例,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给他们一双“跑鞋”,让他们跑得更远。例如,当笔者完成《苏州园林》的教学时,笔者会让各小组的同学再次研读课文,讨论交流,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应该如何学习说明文?最后,笔者再进行引导归纳:1.勾画题目、每段的第一句。2.说明对象。3.怎样找说明文的顺序?4.说明方法及作用。5.说明文的结构。其次,笔者会给学生一点时间,掌握这些做题的技巧。学生一旦掌握了做题方法,在以后的阅读训练中就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做题的能力就会大大增强,学习效率会更高。

四步阅读 篇2

分析近几年的试卷真题可以得出,阅读理解、英译汉的重要性已愈发凸显,阅读理解、英译汉的得分关乎整张试卷的最终得分,是整个英语试题得分点的重心所在。但是,目前大部分考生却无法掌握考研英语阅读的做题方法及得分秘诀。如何高效备考英语阅读正是广大考生的关心所在。小编建议大家分阶段复习,不同阶段侧重方向不同,培养阅读的综合能力,进而提高考试成绩。

(一)基础阶段:

这个阶段就是打基础的阶段,要做好阅读的基本功和准备工作。这个阶段的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了解考研阅读的题型,体裁,题材等基本常识问题。通过分析历年考研阅读真题发现,常考的体裁就是说明文和议论文两大类。总分总是说明文、议论文的共同全文结构模式。其中说明文的基本模式是:引言(用事例、试验等引出问题)--分析(分析原因;实验过程等)--结论(建议、解决方案),说明文阐述事物的原理、起因和可能的后果;而议论文的行文规则是:提出论点(常以事例引出)--提出论据并论证论点--得出结论,其最终目的是说服读者接受某观点,议论文要用逻辑和论据来影响别人的看法或行动。总分法是说明文和议论文在段落的拓展模式的共性。多数情况下段落首句是本段主题句,偶尔会有第二句或段尾句,比如说有的`文章第一段的段首会先举例子,段尾才引出主题句。段落主旨极少有需自己概括的。这要求考生从概率最高的情况出发。先快速扫描首句,看是否有概括性。如果第一句没有,迅速看段尾句。

第二,积累词汇,词汇是基石,不仅要记住词义,尤其是熟词僻意,更要了解具体用法和相关短语。

第三,长难句的学习,这里主要是指语法结构的复习,和学习分析长难句的技巧。第四,在前三点的基础之上争取每天坚持精读一篇阅读理解。

(二)暑期阶段:

这个阶段是复习英语的黄金时期。通过基础阶段的复习,那么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研读真题。通过研究真题来剖析出题人的命题思路,找到了命题思路基本上就能治本。此外,还可以通过真题来记忆高频词汇,短语,常考的语法结构等等,为写作打好坚实的基础。每天的半小时晨读时间可以读一读真题中的阅读理解,增强语感。研读真题之外就是继续坚持每天2篇的精读阅读理解。这个阶段建议就是通过阅读来记忆词汇,而不要单独花时间来背词汇书了。 考研|教育网

(三)强化阶段:

经过暑期阶段的研读真题,基本上了解了真题的命题思路,这个时候练习阅读时也就更有针对性,要尽量选择真题同源的阅读题目来练习,只要经常练习,耳濡目染,自然会提高的。同时要保证听课的时间,学习阅读的技巧。同样要大量的做阅读练习,来巩固学到的技巧,以及词汇等,而且要提高做题速度。晨读的时间也要保证,这个期间,除了读真题外,要大量背诵考研作文范文。

(四)冲刺阶段:

提高阅读质量“四步曲” 篇3

一、走进文本,解读篇章要意

阅读一篇文章或是一本书,首先要通过文字媒介,从字、词、句、段、篇入手,逐级感知作品的意义,然后由整体到部分,从表层文字深入到内层意蕴,全面解读文本的思想内容。这样才能领会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用心,真正理解文章的真情实感。因此走进文本,在整体解读中跨越自我与作品的距离,以此来拓展思维空间。

熟读是走进文本的又一重要途径,学生对于文本要反复地阅读、诵读。只有熟读才能准确而深刻地体味、领略语言文字意蕴和情味,并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做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在阅读时还要深入地思考:文章好在何处,为什么要这样写,换一种写法行不行等。只有这样,才真正走进作品,理解内容,领会主旨,达到融会贯通。

二、亲近作者,追寻写作意图

高层次的阅读绝非是仅仅探询和领悟文章的主题思想,表层的解释文章的结构,而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灵魂拥抱、心灵对话,因此阅读文本还要透过文本了解作者的写作情境。在亲近作者中,追寻作者的创作意图,这就是所谓的“知人”。在一场跨越时空的无声对话中,实现双方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

例如阅读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一文,便可从“弃医从文”的过程中,深刻理解鲁迅先生文艺救国的爱国热忱,从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看出其高尚人格,在亲近作者过程中便可理解本文不单是为了怀念藤野先生,而是在记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中叙写自我人生之路的抉择,在看到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中,产生改变旧中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了解文本的写作意图后,不免会产生一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壮志。学生若能“知人”(理解作者),就是进一步地拓展阅读的思维空间,就会使自我阅读的时空与作者创作的时空出现某种重合,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强烈的共鸣,从中可透视出写作的原意,甚至超越作者的原意。

三、跳出文本,发掘社会意义

学生阅读往往缺乏一种跳出文本的意识,总是停留于文本之中,不善于把文本所描绘的“历史世界”与阅读时的“现实世界”联系起来,把文本放到历史和现实背景中去考察其原有的当时意义和新生的现代意义,挖掘出文本的社会意义。只有这样,才能跨越自我与世界的距离,拓展阅读的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例如阅读雨果的《海上劳工》《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这三部名著依次表现了作者所处时代的人与自然、人与宗教、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阅读时不仅要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来分析作品,还要联系当今现实来深层次地思考这三个关系问题。例如面对当今社会的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人类是否真的很脆弱等。学生倘若这样来阅读作品,就会提高自身对世界的认识能力,形成独到而深刻的自我见解,进而深刻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

四、省察自我,提升人格修养

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还要具备“读出个性”的意识,即让自我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美学趣味、性格爱好等个性因素渗入自我阅读的过程中,读出自己熟悉的生活或场景,读出和自我思想情感相通的某一情节或人物形象,甚至读出触动自己心灵的一个时代或一段历史……其实质就是省察自我,通过文本的知识、思想、情感来影响和塑造自我的知识、思想、情感,来提升自我的人格修养。

例如阅读帕斯卡尔的《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一文,便可想到自我的脆弱,只有不断地汲取广博的知识,不停地思考,才会用思想的支点,将地球撬起,产生一个强大的自我。又如阅读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就会回忆起父母对自己的点滴细节,更深刻地体会“可怜天下父母心”,滋生出对父母的一片敬爱之情。这样阅读会与作者的心灵展开对话,在自我精神的成长中,获得更广阔的阅读思维空间。阅读之中来“察己”,可实现自我本质上的提高和价值上的飞跃。

阅读教学四步走 篇4

第一个问题是解决作品的写作背景问题, 学生通过阅读或合作探究即能解决。第二个问题“写了什么”是解决作品内容的问题, 即作品的主题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需要关注的是, “写什么”不仅仅是挖掘作品内涵, 更是唤起学生对文本的深刻认识, 调动学生体悟生活的情感。通过追慕作品灵魂来拷问自我的灵魂, 从而观照自我, 提升人生境界, 使自己成长为一个大写的“人”。

第三个问题是关于作品的形式问题, 它涉及作家的写作风格、表达技巧、驾驭文字的能力和表现手法等问题。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 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 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有些阅读教学只关注作品的内容, 很少研究作者是怎么组织表达的, 是“怎么写”的。忽视了这一点, 只在“写什么”上兜圈子, 就没有体现阅读课教学“发展学生阅读技能, 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一要求。阅读固然要理解文本内容, 但理解内容并不是主要目标, 阅读的价值在于理解文本语言及其表达形式。张志公主张阅读要“带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 “首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 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 再从思想内容走出来, 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

第四个问题是在解决了第三个问题的前提下完成的, 即作者为什么要用此种方式, 这种方式也许就是表达情感的最佳方式。屠格涅夫曾说:“对于艺术来说, ‘怎么写’的问题, 要比‘写什么’的问题更重要。”法国作家萨特也曾说, 作家之所以成为作家, “不是因为选择说出某些事情, 而是因为选择用某种方式说出这些事情”。

比如对《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则新闻的挖掘就不能只停留在“写什么”, 而应更关注“怎么写”。描写“二战”的艺术作品如恒河沙数, 影视作品如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波兰斯基的《钢琴家》, 文学作品如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凯吉埃伊的《人类的浩劫》, 等等。这些作品凝聚生死抉择, 拷问肉体灵魂, 表达了战争的丑恶以及人性被摧残等情感, 读来动人心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亦如此, 它以冷峻的视角, 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 唤醒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 思考生命的价值, 完成人性的自省。

例如“现在参观者来到一条长廊里。从长廊两边的墙上, 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应是“参观者”注视着墙上的“成排的人”, 作者把主动与被动做了视点倒置。为什么采用这种表达方式?这种方式还原了真实情境, 有助于引导读者与历史对话。“成排的人”或许在问“参观者”:“我们做错什么了吗?生命难道不是平等的吗?人类为什么如此残酷……”他们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我们的灵魂, 让我们寝食难安。

再如“但是, 在一排照片的中间, 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 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 长得丰满, 可爱, 皮肤细白, 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 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 又在想什么呢?”面对死亡却“温和地微笑”, 那是对杀戮者的控诉啊!“她在想什么呢?”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 更是质疑所有活着的人:要牢记法西斯的罪恶, 警惕法西斯幽灵的复活。人类常常自以为是, 自以为高人一等, 不仅妄图征服自然, 且对自己的同类大肆屠戮, 人类不该深刻反省吗?

阅读教学实际就是通过语言训练指导学生用恰当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过程。德国思想家伽达默尔说:“谁拥有语言, 谁就拥有世界。”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没有好的语言, 即使思想再深邃也无法显现, 反之亦然。汪曾祺曾强调:“语言不只是载体, 是本体。”“思想和语言之间并没有中介, 世界上没有没有思想的语言, 也没有没有语言的思想。”训练语言的过程, 也是训练思维的过程;思维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语言的表现力也会随之得到提升。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对语言的喜爱和语言美感, 这在我们学校被视为文学教学中获得成功的决定性条件。”如《荷塘月色》第三、四段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 表现手法如动静结合, 还涉及动词的锤炼等。在对这些语言形式鉴赏之后, 还应该研讨:作者为什么选取“香草美人”这类女性的、阴柔的意象, 这样写是否流于肤浅?

崇尚女性之美是人之常情, 朱自清是旧文人出身, 以女性形象喻美好事物, 正体现了朱自清的诗人气质和坦荡胸怀。再者, 朱自清深受传统文化熏染, 试图以清丽意象摆脱孤独寂寞, 合乎情理。南京大学学者倪婷婷认为:“‘五四’文人意识深层的恋旧, 同时也折射到审美趣味的选择之中。……朱自清将能给人带来愉悦感受、带来心灵安慰的一切美的事物都蕴涵于女性之美中, 将女性之美推至于理想化的极端。朱自清精神世界的一角积淀着自屈原以降千百年文人士子始终解不开的‘美女’情结。这种审美心理上无意识的偏执, 正是‘五四’作家审美思维态势的正常表露, 有其深刻的文化内蕴作为前提和基础。”“香草美人”自屈原开始便成为文人墨客笔下钟爱的对象。在朱自清看来, 荷叶清纯, 荷花素洁, 荷香清淡, 月色如水, 月光如雾, 月景如歌, 无不是自己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品格的象征。

又如朱自清在文章中说:“但是, 热闹是它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 可是接下来, 却引用了梁元帝的《采莲赋》中和《西洲曲》中男女欢聚的热闹场面。这不是太矛盾了吗?

《西洲曲》是首爱情诗, “莲子”实为“怜子”的谐音, 如果把这首诗还原为生活, 那它就成了一幅生气盎然的少女采莲图:风和日丽, 荷叶盈盈, 荷花灼灼, 少女们在采莲, 如此不由得勾起她们对心上人的如水般的思念。这是多么自由、快乐的生活。这与现实中自己的不自由、不快乐构成对比, 更衬托出作者内心的“颇不宁静”。

北京大学钱理群先生认为:“尽管他们现在不无被动地选择‘冷静’、‘独处’的学者生涯, 但他们仍不能摆脱处于时代中心的‘热闹’的‘群居’生活的蛊惑。他们既神往于个人的自由世界, 又为此感到不安与自谴, 这内在矛盾构成了朱自清内心‘不宁静’的另一个侧面;在《荷塘月色》里就外化为‘荷塘月色’与‘江南采莲图’两幅画图, 在‘冷’与‘热’、‘静’与‘动’的强烈对比、相互颠覆中, 写尽了这一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内心矛盾与冲突。这是一批与中国士大夫中庸主义传统有着深刻联系的知识分子……这里所显示的有节制的含蓄的美, 不仅与朱自清式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中庸主义’的世界观、人生哲学、思维与情感方式相适应, 而且也与‘哀而不伤’的传统美学风格有着内在的和谐。” (《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

记叙文阅读四步教学法 篇5

闵集中学胡孝美

“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是教学设计的基本的、核心的、能让整个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理念。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的理念,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5.重点训练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注重精读、略读、浏览能力的训练,注重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教学。

针对以上五点,我把记叙文阅读归纳为四步教学法,即:激趣导入、整体感知、文本解读、延伸拓展。同时将阅读作为主线贯穿其中。

一、激趣导入

于漪老师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

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魏书生老师也说过:“好的导语就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因此,语文教学要根据课文特点,采用适当的方式导入,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激趣导入的方法有:故事引入、美文诵读、创设情境、设置悬念、猜谜语、对对联等,目的是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的兴趣,更有效地促进新知识的建构。例如,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之前,我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的一次(或几次)冒险经历,回想在自己的冒险活动中父母的反应及态度。然后水到渠成地追问学生:“如果类似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美国的家庭,情况又会怎样呢?”又如教学《真正的英雄》之前,我让学生讲他们知道的英雄故事,并让其发表对真正的英雄的看法。学生发言后,我加以引导:“看来大家对怎样才算是真正的英雄有不同的看法。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美国总统里根对真正的英雄有什么看法吧。”以上两个教例的共同点就是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密切联系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与探索新知的兴趣,课堂教学顺利展开。

二.整体感知

阅读记叙文,首先要把握记叙的要素,通过初步朗读,整体感

知文章的主要内容,为接下来的文本解读,人物形象分析作铺垫。

例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在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之时,我提出听读要求:1.课文围绕阿长写了哪几件事?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2.阿长与<<山海经>>有什么关系?从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很容易把握文章写作的事件以及人物的形象,为下文研读阿长的形象特征以及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变化作好准备。

三.文本解读

记叙文写人记事,人物形象鲜明突出,如何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题,重点在于文本解读。离开文本的人物形象分析,犹如无源之水,没有生命力,更谈不上个性化。

例如《散步》,我的教学设计是:文中有四个人物,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他们各是怎样的人?首先,请同学们说说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

你认为“我”是怎样一个人?

(孝顺,善良)

请同学在文中找出有关“我”孝顺的段落或语句。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就象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为母亲的身体着想,不把母亲当累赘,硬要母亲出来,在初春的好天气里运动运动,对老年人有好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说:„走大路。‟”很尊重老人家的意见,知道母亲伴同“我”的日子不会很长,所以很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背起了儿子。”)

然后,依照同样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归纳文中其他三个人物的形象,既简单易行,又准确全面。

又如教学《孔乙己》,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细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孔乙己性格中的矛盾表现,完成下列填空: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又穿长衫的人;孔乙己是穷得将要讨饭但又好喝懒做的人;孔乙己是而又的人;孔乙己是而又的人。这样,学生既能从文本中找出孔乙己性格中的矛盾表现,又会产生质疑: 孔乙己矛盾表现的思想原因和社会原因是什么?由此进一步分析作者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体会作品要表达的主题。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立足文本,点评人物,把握主题,自然是水到渠成。

四.延伸拓展

新课标要求阅读教学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记叙文阅读除了立足文本,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延伸。方法有:演课本剧,情景表达,仿写、续写、改写课文(或片段),写读后感等。

例如,在教学完《心声》一课后,我要求学生以李京京的身份给乡下的爷爷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心声”。同学们在信中直接表达了对“爷爷”的思念,对城里“父母”经常吵架的恐惧,以及渴望学校里老师能公平对待每位学生的心愿。读来情真意切,打动人心。在讲授《老王》时,我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苦”和“人性的善”两方面分析老王的形象,重点体会老王生活在社会底层却无比善良的美好品质。然后相机拓展: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没有像老王这样的人,他们身份普通,工作平凡,甚至身体残疾,生活艰难,但是温和宽容,乐善好施?一位学生这样写道:我们村里的王爷爷以捡破烂为生,省吃俭用,是村里出名的“抠老头儿”,就在今年暑假,得知同村的李辉以643分的好成绩被武汉大学录取,王爷爷携1000元大礼,登门祝贺,这在全村,简直成了爆炸性新闻。学生从文本到生活,延伸拓展,有体验,有感悟,有创作,有提升。

四步阅读 篇6

现行《牛津小学英语》教材里有许多可供学生阅读的英文小故事。这些小故事浅显有趣又带一点悬念,理应受到学生们的喜爱。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大部分学生,尤其是进入高年级后,很难学会和掌握这些故事的内容,甚至很难做到流利朗读。鉴于此,探索实施科学的故事阅读教学策略,切实有效的开展小学英语故事阅读教学,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预测,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在故事阅读教学中,笔者认为预测故事发展是个很好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标题或图片进行大胆猜测。例如,《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1 Public signs中Part E的故事情节大致是这样的:Mr. Smith在公园里散步,看到草坪上有10元钱。由于捡钱时踩踏草坪而被罚款10元。组织学生阅读前,笔者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了一幅Mr. Smith先生看到10元钱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如下问题进行预测:1、Is the note Mr.Smith’s? 2、Does he pick it up?3、Can you guess what is happening?学生的猜测结果五花八门,对于学生的每一种猜测,笔者都点头赞许,不公布答案,促使学生迫切想要了解这个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

二、追问,引导学生的阅读理解

对学生进行追问,即在学生解答了教师预设的问题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再次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主动质疑,促使深入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仍以《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1 Public signs中Part E为例,在学生对故事猜测并阅读后笔者向学生提问:What is Mr.Smith doing? 并连续追问以下问题:1、Where is he talking a walk? What does he see on the gress ? 3、Does he pick the ten-yuan note up? 4、How does he pick it up ?5、Who comes up to him?6、Is there a sign on the grass? 7、What does it mean?8、Does Mr.Smith give ten yuan to the park keeper? 通过逐层深入的追问,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入理解故事内容。

三、表演,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

阅读之后,让学生将故事内容表演出来,能促进学生对故事文本的整体吸收与运用,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如《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7 At Christmas 中Part E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上午,Jim和母亲去购物,在公交车上捡到一个CD Walkman,在询问了几个乘客后没有找到失主,于是请求司机带回公安局。学生阅读后,笔者引导他们分小组针对故事情节进行角色表演,鼓励学生对次要的情节和语言进行改编。学生分组轮流上台进行小组表演,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尽管学生都是当堂即兴表演的,但是他们的表演惟妙惟肖,故事结尾改变得更为精彩。这样的阅读后表演,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熟悉故事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四、拓展,扩大学生的阅读空间

由于英语课堂的故事阅读有一定的时空限制,所以笔者时常采用布置课外阅读的方法,让学生“亲密接触”大量的英语故事,扩大学生的阅读时空。同时,笔者也向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阅读任务:1、阅读故事,完成后面的选择题练习;2、找出故事中的生词,通过查字典、写词义等手段自学;3、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并完成其中的一项或两项作业。这样既可以降低学困生完成阅读任务的压力,又可以让优秀学生感到有挑战性,从而促使其英语阅读能力得到提升。

另外,笔者还在教室建立图书角,放置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英文画报,创设英语阅读的环境;让学生建立阅读档案,记录所阅读的书名,阅读时间、内容摘要、名言佳句及阅读感想等内容;定期举办英文故事图书的“跳蚤”市场,交换学生手头的阅读资料;开展“英语周”活动,交流阅读心得,评比“阅读之星”等。实践证明,这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有效推进了学生的英语故事阅读,促进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四步走” 篇7

一、激发阅读兴趣是阅读教学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兴趣, 就会把读书作为乐趣, 自觉投入, 长期下去, 读书成了学生心中最大的乐趣, 何乐而不为呢?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要分“三步走”:

1.课前, 教师要调动学生去对课文内容进行猜想、预测。最常用的方法是让学生面对课题进行联想, 想文章会写些什么内容?或猜一猜课文会怎么写?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进入阅读, 效果肯定是最佳的。

2.课中, 教师要围绕文本主旨, 提出疑问或引出话题。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进入阅读活动时, 他的整个阅读过程会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究, 并能很快进入课文, 与作者、教师进行交流, 体验文本。

3.课后, 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 布置阅读课外相关的内容, 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兴趣, 这样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阅读教学的关键

首先, 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静下心来逐字逐句地阅读文章, 教师先要备好阅读教学课, 利用机动课或自习时间, 指导学生阅读。其次,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多发问, 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再次, 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 体会作品抒发的情感, 与作者产生共鸣。最后, 在阅读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 如随时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 在文章中圈点勾画和批注, 如果有话要说或有感而发时可以写随笔或读后感。当然,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成的, 贵在长期坚持、不可倦怠。

三、情感渗透是阅读教学的灵魂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 大多文章是名家名篇, 不仅语言优美, 而且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 写得趣味盎然, 引人入胜, 其中蕴藏着作者的审美情趣。如何能使学生身受感染, 来拨动情感之弦, 使语言文字变得有血有肉、充满情谊呢?

(一) 用语言感染心灵

语言是人们交流情感的重要工具, 具有最直接的感染力。课堂上, 教师用抑扬顿挫、爱憎分明的语言示范阅读, 直击学生的心扉, 让学生的感情随之波动, 从而使深刻的道理、真挚的情感渗入学生心田, 这样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模仿、投入、感觉、喜悦……

(二) 以表情激发热情

情感是具有感染性的, 小学生的情感更容易被感染, 并且相互影响, 进而产生相同的情感体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辅以恰如其分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去激发学生, 例如教师在朗读时面部所表现出的喜怒哀乐, 加之欢呼雀跃、捶胸顿足的肢体动作等等, 让学生随着教师的引领, 自然而然地走进文本情境, 身临其境去感悟作品内涵。

(三) 借画面渲染气氛

小学语文课文中的画面非常丰富、广泛, 涉及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鸟鱼虫、民风民俗、名人故事、童话寓言等, 这些都是在教材编排时精心挑选的珍品。广袤无垠的自然天地, 引人入胜的大好河山, 心旷神怡的艺术殿堂, 神奇美妙的童话世界, 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 让学生徜徉其中, 从而给予学生心灵的强烈震撼, 进而与作者、作品产生情感共鸣。因此, 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画面去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我在平时教学中, 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并配乐朗读来展现课文内容, 从而创设出一种“融情于景, 情景交融”的情境, 为学生的阅读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四) 扮角色体验情感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 通过表演的这种运用体验式教学, 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文章和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如一次口语交际课, 教师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 模拟扮演一个自己熟悉的角色, 如放羊的老爷爷、爸爸妈妈、小卖部售货员等, 用表演的形式来表现他们生活中的所作所为, 进而体验他们的快乐与痛苦。课堂上, 学生们兴趣浓厚, 纷纷仿效, 争相表演, 表达出了他们内心要讲的话, 抒发了不同角色的心愿、喜悦、赞美、愤怒、悔恨等感受, 整个课堂充满了真情的空气。课后, 根据课堂体验, 他们会写出大有进步的作文, 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喜悦。

四、提高写作能力是阅读教学的目的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 写作是倾吐。”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好的时期, 这个时候多读点书, 多记点东西, 对以后的学习大有裨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在为学生打好语文“双基”的基础上,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古今名著、唐诗宋词, 尽可能让他们多背诵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名句、古代诗词。学生不理解文章诗词的内涵哲理不要紧, 因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阅历的增多, 他们自然会明白其中的诸多道理。

阅读是“集百家之长”, 积累知识的过程;而写作就是“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运用知识的过程。“学以致用”是教与学的最终目的, 教师在帮助学生读好阅读的同时, 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 鼓励学生在自己的写作中较为恰当地引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名句、诗词, 这样既丰富了作文的辞藻、色彩, 又增强了作文的感染力、说服力。

四步读书法轻松阅读议论文 篇8

四步读书法是一种循序渐进、熟读精思的读书方法,它特别适合议论文的阅读。具体方法是:

第一步,通读全文,明确作者的基本观点。这一步主要是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议论文的论点就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它一般与题目有关,有时题目本身就是论点,有时在文章开头,有时在文章结尾,也有时在行文中间。论点有时是文中的原句,有时需要提炼概括。以季羡林的《成功》为例:熟读全文后,大部分学生能初步感知文意,找出的论点是“天资+勤奋+机遇=成功”,而这只是文章前半部分阐述的观点,这时就要引导学生关注后半部分的内容,站在全文整体的角度思考。学生再读再找,很快就发现“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来从事做学问或者干事业,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再把这些语句和前面找出的论点相结合,学生就能轻松地整合出全面、正确的观点了,即“天资+勤奋+机遇=成功,而勤奋是其中最根本的条件”。明确了论点,就等于抓住了议论文的灵魂,也为后面论述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第二步,细读全文,揣摩观点和材料的联系,理解重、难点句段。这一步阅读的重点是理解、分析议论的三个要素及其关联,明确作者的论述思路,这也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之所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仔细阅读全文,找出文中用了哪些材料(论据),如何证明论点(论证)。比如论证“勤奋”这一“成功的必要条件”时,作者先列举了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的典型事例,论证只有勤奋才能成功,令人信服。再引用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进学解》中“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的名句,以理服人。在一边摆事实,一边讲道理的论证之后,再从反面论证不勤奋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这样的例证、引证和正反对比论证之后,观点已是呼之欲出了。阅读至此,学生对文本中作者的观点和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以及论述的思路已经有了明确、细致、深入的理解,阅读感悟和能力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第三步,选读语段,联系实际,进一步对作品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这一步可以作为课堂学习的深化,检测学生对前两步阅读理解掌握的情况。比如:《成功》中最后一段引用王国维的三境界说有何作用?课文作者和王国维论述治学之道的角度有何不同?联系自身实际,你如何看待成功?在前两步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就能想到王国维和季羡林是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看待勤奋的,角度不同,见解各异。所以作为中学生的自己,对成功也应该有自己的看法,这就引导学生顺理成章地从实际出发,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考,及时地用所学指导实践,同时加深和巩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阅读的效率。

第四步,比较阅读,体会不同作家的不同表现风格,并学写富含哲理的语句。这一步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但是阅读材料的选择一定要保持与课内文章的关联,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不同作者的作品的不同风格,由课内辐射到课外,加深对课堂所学的理解。学习《成功》后,与《说“勤”》作比较阅读,两文在内容和难易程度上较接近,学生在通读、细读、选读之后,从两文论点的提出、论据的作用、论证的思路、议论的语言等不同角度进行了细致比较,对不同作家同一题材作品的不同风格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感受,学生还写出了“成功就是刻苦勤奋和不懈努力的结晶”等充满哲理的语句。在这一过程中,既让学生把课内外相结合,读与写相结合,又能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达到学以致用,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

初中文言文阅读四步教学法 篇9

关键词:熟读背诵,重点记忆,理解掌握,变式练习

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 着重按以下四步进行。

一、熟读、背诵

熟读、背诵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语感最有效的途径, 是学习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因此, 对于每篇文言文的学习, 首先要求学生必须做到熟读、背诵。要求学生设身处地地读, 要读出语气、语调, 要读出抑扬顿挫的节奏;要求学生要在理解思路的基础上背诵, 避免死记硬背。在背诵中深入地理解作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把握写作特色, 并从中使学生汲取营养, 受到古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二、重点记忆

一篇文言文涉及的知识较多, 又不能要求学生全面记忆, 否则就等于没有记忆。应该有策略有重点的要求记忆。

1. 重点记文言实词

学习文言文要下工夫学习文言实词, 因为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文言字词, 才可能顺利地阅读文言文。对文言实词, 我要求学生重点记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常用的实词等。

2. 重点记名言警句

要求学生勾画出每一篇古文的名言警句 (如,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等) ;揭示主题、中心的关键性原句 (如, “斯是陋室, 唯吾德馨”等) , 描写山水环境的语句 (如, 青树翠蔓, 蒙落摇缀, 参差披拂等) 和表现作者心情的句子 (如,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等) 。重点记忆这些句子, 并理解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以备理解性记忆之需。

三、理解掌握

1. 了解文体常识, 便于使学生掌握文体特点及写作方法

如, 《五柳先生传》, 通过了解自传体的特点, 学生能够掌握本文结构上是由正文和赞语两部分构成的;了解《小石潭记》中“记”的体裁特点能更好地体会移步换景的写法;从《马说》“说”的文体中, 便于知道托物寓意与《陋室铭》的托物言志的不同。掌握文体知识, 对学生以后的写作大有帮助。

2. 理解创作背景

只有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 才能了解作品的内涵。如,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最后躬耕归隐。了解了这一背景, 学生才能对《桃花源记》中陶渊明的政治理想有深刻的认识。

3. 把握文章主旨

只有把握文章的主旨, 才能解答相应的实际问题。

四、变式练习

变式练习是知识转化为技能的关键途径。新课标要求:“习题的选择和编排要突出层次性, 设计巩固性问题, 探索性问题。”因此, 问题的设计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理解能力的训练

学习《论语八则》后,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五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这是对学生文言语句理解能力的训练, 这比让学生单纯翻译更有效。

1. 表达能力的训练

如, 《记承天寺夜游》中, 苏轼对夜游的描写高度凝练, 我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展开合理的想象, 把这种美丽的景色写出来。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读、写能力。

2. 生活体验的训练

让学生联系社会生活谈谈“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现实意义;谈谈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伯乐的作用;谈谈从宋濂身上获得的人生启迪;谈谈世外桃源与科技发展的今天更喜欢哪一个?等等。这些问题的设计, 不但拉近了文言文与学生所处时代之间的距离, 同时也使学生懂得古为今用, 学以致用, 从思想方面关注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

四步阅读 篇10

第一个调查是在2011年, 对一个五年级班进行随机抽查, 让该班学生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用一节课的时间阅读《鲁班学艺》。这篇文章有2 300字左右, 故事性强, 语言也比较浅显, 学生只要能静下心来阅读就能顺利完成简单的学习任务。但令人吃惊的是, 在10分钟内竟然没有一个学生能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回答“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和“鲁班是什么人”这两个简单的问题。由此可见, 学生每分钟的默读量只有200个字, 远远低于其应达到的400个字的标准。

第二个调查是2012年10月份举行的全市六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竞赛。竞赛中第一大题是考查学生阅读的广度, 共20分, 其内容涉及经典名著和流行儿童读物。从卷面结果看, 参与了“课内增量阅读”课题的实验学校的学生, 其平均分数为17.18分, 而非实验学校的学生, 其平均分数仅为4.22分。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学生没有大量的阅读实践很难形成自主的学习能力, 放任自流的课外阅读很难保证学生学习的质量。于是, 一场从根上打造语文教学别样天空的大讨论在灵宝市各小学纷纷掀起。随后, 以“增量阅读”为核心的语文改革实验也拉开了大幕。

一、明确一个目标

小学语文“增量阅读”实验的目标是, 以学生兴趣为先导, 以现行课本为基础, 以单元主题拓展为方向, 以必读和选读书籍为依托, 用小学六年的时间完成课标规定的学段教学任务, 使学生在大量阅读的语文实践中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二、坚持双线并进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增量阅读”就是要统一规划教学任务和时间, 使课本教学高效化、课外阅读课内化。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曾说:“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靠批评、训责不是好办法, 靠考试施压不是好办法, 靠详细分析、讲解也不是好办法。有没有好办法呢?我觉得有, 这就是一个字:读!两个字:熟读!”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既要得法于课内, 又要得量于课外, 得益于阅读, 课内课外, 相互影响, 双线并进。

三、保证三个结合

为使“增量阅读”实验能够持续、深入、高效地开展, 此次实验中提出并实践了三个结合。

1.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现行的语文课本是课标精神的具体体现, 特别是主体课文, 更具有典范性、多样性、引领性的特点。因此, 此次实验以课本为核心, 由单篇课文到多篇课文, 再到整本书, 逐步向课外延伸, 做到减时不减质、加量不加压。

2. 过程与评价相结合

调整评价策略, 助力课外阅读。此次实验从三方面进行了评价的改革:一是调整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从过程到结果向课外阅读倾斜;二是利用教研室有命题权的优势, 改进考试形式和内容, 淡化对课文的深入分析, 加强课外阅读量的积累及方法的总结和运用;三是对小学生进行阅读等级评定。

3. 阅读与习作相结合

此次实验中强力推行了“两个一”:即每篇主体课文研定一个 (仅一个) 有涵盖、有价值的议题, 缩短交流时间, 提高教学效率;每单元至少进行两次读写结合的小练笔, 引导和促使学生由观摩语言运用向学习语言运用转变。

四、落实四个步骤

“快省多好四步骤, 课外阅读课内化”, 是此次语文课改的指导思想, 也是此次“增量阅读”实验的路线图。

1.“快”——增量的前提

所说的“快”就是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 改变教学行为, 统筹单元教学内容, 做到教师“卸载”, 课堂“瘦身”;学生“轻负”, 阅读增量。传统教学的基本做法是“举一反三”, 体现在语文教学上, 就是由教师主导, 精教一篇课文, 然后让学生去学习同类课文。由于阅读内容的特殊性, “少、慢、深、透”是曾经比较普遍的语文教学方法。而增量阅读提倡的是“举三反一”, 就是要求教师不当“讲师”当“助学”, 为学生引入大量的阅读材料的同时并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 促进其语言文字的学习。

“增量阅读”就是在等量时间里增加内容以提高教学效率。简单说就是“先加后减, 以减促加, 整体推进”, 即从每一篇主体课文入手, 把过去几节课才能完成的教学内容挤到一节课上来进行, 或者采取主体课文带语文训练的方法, 用加进去的大容量迫使教师减去无效和低效的教学环节和内容。然后, 在压缩课文教学时间的同时, 增加课外阅读量, 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2.“省”——增量的保障

过去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以课本为主要材料, 五天学课本, 即使双休日, 不少教师还要留一定量的关于复习或预习的家庭作业。如果直观地表述这一模式的时间使用情况, 那就是5+2=7。在“增量阅读”主导下的快教课文, 为时间使用情况的调整提供了可能。以该市某小学为例, 其改革后的做法是4+ (1+2) =7, 即周一到周四是高效的课本教学时间, 周五为“快乐阅读日”, 主要完成单元集中的增量阅读和该校编的“三百”教材的内容, 而双休日不留作业, 鼓励学生自由阅读。所以, 尽管总时间没有变化, 但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明显增多了。

3.“多”——增量的体现

“多”分两个层次, 一是“共读一本书”的内容选定, 二是学生自主阅读成果交流的形式。“共读一本书”有两种:一是学校免费给每个班级配发的人手一册的必读书, 班级间进行定期交换, 以保证每个学生在学校六年时间里能读五十本左右的书, 大约五百万字;另一种是学校自编的校本教材。当学生自主阅读成为习惯时, 阅读的成果交流就成为一种必要, 于是精心设计的一系列活动, 让阅读思想在跨班级、跨年级的交流和碰撞中升华。

4.“好”——增量的目的

“好”是“增量阅读”的追求, 它有多层含义, 既有因阅读量的增加而使学生“好”读书的飞跃, 也有为学生提供一套好书的含义, 更有因阅读而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和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含义。

(1) 师生因阅读而共进

“阅读立身, 壮骨强筋, 以‘书’教书, 以‘人’育人。”这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为了教好教科书这本“小书”, 每名教师都储备了包含各类书籍的一套“大书”, 为让学生成为“书生”, 教师率先为学生树立阅读榜样。

(2) 好书为阅读而准备

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 同时避免学生阅读的单一化, 此次实验参照国家规定的各学段阅读书目、学生阅读爱好及各学校书源情况, 帮助学生确定了必读和选读书目。这些书目既有人文的, 也有科普的;既有国内的, 也有国外的;既有经典的, 也有流行的。

中职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训练四步 篇11

【关键词】中职语文 古诗阅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B-0150-02

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国古诗,学生从小学起就接触古诗,很多孩子可以背诵很多诗歌,可进入中职后,学生还是觉得古诗难理解。笔者进行一番调查后发现,这原因很多,如认不得字,看不懂意思,诗人太多记不住,诗歌太多每次看到的诗都是陌生的,连题目都看不明白,看懂一点但不懂如何答题等,这种种原因除了与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有关外,还与他们学习诗歌过程中找不到规律有关。要想中职学生重拾学习诗歌的信心,提高他们阅读诗歌的水平,就得为他们找出诗歌的规律,分好几个步骤,把每一步都当成一个目标,一步一步走。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和古代诗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笔者分四步对学生进行古诗阅读训练。

第一步:理解古诗知识

1.诗与词的区分

很多学生分不清诗与词,这成了解题的阻碍。学生需明白,诗歌有律诗、绝句,有五言、七言,律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也可叫第一联、第二联、第三联和第四联;词分上片、下片,也叫上阕、下阕。对一首诗词进行阅读前,要求学生先分清楚它是诗还是词,反反复复练习,久而久之自然形成了习惯,掌握了知识。

2.题材、思想感情、形象三者的联系

题材有边塞征战诗、咏物抒怀诗、羁旅思乡诗、即事抒怀诗等,思想感情有忧国伤时、建功报国、离愁别绪等,有傲视权贵、忧国忧民、怀才不遇、思念故乡等形象,这三者联系密切,可放在一起进行学习,即诗歌一感情一形象。如学习山水田园诗时,联系到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之情,联系到热爱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熟悉各类题材,进而理解各种思想感情和形象,这样在解题中确认了诗歌的题材,就可以很好地展开分析。

3.风格的多样性

诗歌的风格有清新雅致、含蓄隽永、形象生动、沉郁顿挫、婉约细腻等,不同的风格给人不同的感觉,很多学生不知道诗歌有哪些风格,即使告诉其具体风格是什么,他们也不理解。对此,笔者的做法是先告诉他们诗歌有哪些风格,接着一个一个解释,之后让他们抄写并背诵下来,在具体诗歌的练习中一一运用。

4.易混淆的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和结构技巧等都属于表达技巧的内容,表达方式有直接抒情、情景交融、用典抒情、细描与白描等,表现手法有渲染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借古讽今等,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双关等,结构技巧有开门见山、伏笔照应、画龙点睛、起承转合等。这些知识中,修辞手法和结构技巧容易区别,只需讲明白比拟、伏笔照应、画龙点睛等几个难点,而很多同学不能分辨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因此在平时的练习中着重讲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从概念、异同点、运用等方面着手,反反复复地解析和练习,在具体的对比练习中让他们理解每一个概念,每次遇到有关表达技巧的题目,就先复习一遍此知识点。

古诗知识非常丰富,上述几点主要是针对中职学生来整理归纳的,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这些知识的利用率,笔者罗列并解释了各个知识点,要求学生本人根据自己的想法做笔记,有的以图表形式记录,有的图文并茂,有的写成了顺口溜,有的为此编了诗,形式各异,走好了古诗阅读的第一步。

第二步:学会分析诗歌

1.利用诗题与注释

诗歌的题目透露了一些信息,要学会从诗题入手,分析诗题,并由此给自己提一些问题。在诗歌练习中,有些诗歌给出注释,有些没有,诗歌的注释一定要重视,它的出现一定有其用处,合理利用为解题带来帮助。如题:残春旅舍,“残春”点出了季节,“旅舍”即地点,由此提出问题,如残春之时花纷纷凋零,有伤春之意吗?诗人漂泊在外孤独吗?结合注释“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我们可以猜到此时诗人的心境许是孤寂愁苦吧!结合诗题和注释的理解再进入诗歌的分析。没给出注释的诗,可根据题目来进行理解,如题: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题目告诉我们诗人和夏少府在夏季的某一天一起到山野人家去游玩,既然是到山里,那么山中风光如何,作者心情如何,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读诗。

2.分析内容

诗歌的分析,常用的方法是逐句翻译,学会找出意象,感受意境,在读诗的过程中找出有关颜色、声音、气味等词,脑海中有画面感,懂得分辨出写景、写事或抒情等诗句。如唐代杜甫的诗歌《月圆》,前六句写了月圆之夜的景象,意象有“月”“楼”“江”“扉”“席”“山”“列宿”等,这些意象给我们描绘了六幅月下美景图。面对如此景致,独自漂泊在外的诗人正在想什么呢,许是家乡亲人吧?接着尾联是“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诗人遥想故园秋景,表达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之情,这些我们在分析过程中已经猜到几分。当然,分析诗歌内容也得看具体情况,但离不开这几点: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事、表达了什么情,为何选择那样的景或事,这跟诗人当时的心境有什么关系?如果自己就是诗人本身,会怎么样?这些问题是在分析诗歌的过程中给自己的提问,然后从诗歌内容中找答案。在这过程中,有一点不能忽略,即作者,对于那些接触较少的作者,若没有相关注释也只能作罢,但田园派诗人陶渊明、谢灵运、王维,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爱国诗人陆游、辛弃疾、文天祥,豪放派词人苏轼、黄庭坚,婉约派词人李清照、柳永、李煜,浪漫诗人李白、杜牧,写实诗人杜甫、白居易等,学生接触他们的诗歌最多,也最熟悉,对此一看到这些诗人脑海中就要立刻想到其经历、朝代、诗风等,并以此来分析诗歌。

第三步:读懂问题与答案

1.读懂问题

很多同学在面对问题时,比较粗心,没看清楚或没看懂就开始答题,得分当然很低,针对此种情况,需教会他们看懂问题,或是懂得转换问题,知道问什么再去找答案。如问题“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即是从第二联写景的角度来分析。如“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即是就整首诗来回答作者的情感和志向两项内容。如“本诗情感丰富,试简要概括”,即说本诗表现了多种情感,有哪些需概括出来。在这个环节,笔者罗列了很多问题,让学生找出其异同。如“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和“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如“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和“请对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如“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和“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简要赏析颈联的妙处”等,这种相似问题的对比分析,可提升学生读懂问题的能力。

2.分析答案

就算读懂了问题,找到了答题的方向,但要回答好问题对中职生而言还是很难,需和他们一起分析规范答案,让他们心中有一定的标准。如对诗人表达的情感进行分析的问题,标准答案里是先回答诗人的情感是什么,再分点说清楚为什么是这样的情感。如对某些字的妙处等分析,答案往往是先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接着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最后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有些答案学生分析后觉得自己也是那样的意思,只是不懂得如何写出来,或是答案的某些内容是自己根本想不出来的,分析之后他们能找出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之处,也对各类型的问题答案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四步:进行诗歌分阶段练习

懂分析还得会答题,得在练习中发现不足、积累经验。为强化练习的效果,把诗歌练习分为几个阶段,即唐诗、宋诗、宋词、散曲各为一个阶段;在这之下还分小类,如按题材分组练习,如咏物抒怀诗、咏史抒怀诗、即事抒怀诗、赠友送别诗等各一组,还有同流派、同风格的诗,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诗,所提问题相近的诗等。分阶段分组分类,既可降低学习的难度,又利于巩固知识,总结经验。

上述所说的古诗阅读的四个步骤,是笔者在中职语文古诗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摸索并总结出来的,不尽之处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补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胡光舟.古诗类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

[2]刘建国.中国古诗词曲三百首10种[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3

[3]耿兆林.古诗词曲三百首注析[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

四步阅读 篇12

第一步:有效的课前“先学”(占整个学习的40%左右),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即一读,二查,三想,四批注。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真正开始于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占整个学习的40%,主要包括“一读,二查,三想,四批注”四个基本环节。其中,“读”指正式学习课文内容之前的读文,一般要求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还应努力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所学课文。

“查”即查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信息,或是作者,或是写作背景,或者是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某一方面的信息。需要查找的内容可以由老师规定,以先学作业的形式呈现,也可以是常规预习中的信息摘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便利贴或批注的方式呈现。

“想”,不仅引导学生想先学作业单中设计的问题,还要联系课文内容想课后的思考练习或配套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更能结合课文内容由此及彼联系实际生活或读书积累想到课外,甚至还可针对课文内容大胆质疑。

“批注”,在熟读课文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理解、感悟及疑问,有些学生会根据先学提示摘录在作业单上,而好多感悟只能通过做批注的方式保存下来,尤其对那些瞬间即逝的感想或疑惑,教师更需要引导学生用简洁精炼的语言或简单明了的提示语加以批注,从而方便与同学交流分享。因而,教师除引导学生在自读课文阶段学习文中字词时做好相应批注外,还可引导学生在感受深的地方适当添加批注,在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以此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这是切实提高先学质量,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为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先学质量,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我们不仅要加强学生课前先学习惯的培养,也要加强课堂先学情况的督促检查。

第二步:小组合作交流,即“互学”(占整个学习的20%左右),主要包括两个环节:一分,二总。

有道是“先学很重要,小组不可少”,学生有了先学的基础,回到课堂,再进行完课前三分钟交流,待教师引题后,可进行字词抽查巩固或相关资料信息的初步交流。之后,学生便可以在教师引导下围绕先学作业或课堂预设进行相应的小组合作学习与交流,主要包括两个环节,即一分,二总。

“分”,在小组长的组织下,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结合课文内容,小组内成员由弱到强分别发言,小组长适时适度进行调控,以此带动全组成员积极参与组内交流,促使能力相对弱的同学在小范围内先行发展。

“总”,待小组成员发言完毕后,小组长及时组织大家对刚才的发言进行总结提炼,整合相同或相似的观点,梳理出不同的见解及解决不了的问题,等待全班交流。课代表或科任老师在看到班内绝多数小组已交流完毕举手示意时,可采用古诗句对对碰或名言警句对接的方式示意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全班展示交流开始。

第三步:全班展示交流,即“群学”(占整个学习的30%左右),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一展,二评,三点拨。

经过课前“先学”,课堂上的小组交流,对文中需重点探讨的问题则通过全班互动交流的“群学”来完成,主要包括“一展,二评,三点拨”三个环节。“展”,即展示交流。待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教师请某一小组或几个小组分别针对先学作业或课堂教学中随机生成的相关问题进行汇报交流,展示交流的小组成员要按一定顺序结合课文内容,有代表性地将小组内经过梳理后某一方面的思想或观点展示出来和全班同学分享,与此同时,和他找到相同内容但见解不同的其他组的同学就可以和“中心发言人”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评”,在进行全班展示交流过程中,台下的学生除了将自己独特的理解感悟展示出来和更多同学分享外,还可以针对台上同学的发言做出评析和质疑,如果发言的同学出错或说得不完整时,要及时予以纠正、补充。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适时适度参与评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多元互动的评价中促使学生交流分享最大化,课堂有效生成最优化。

“点拨”,主要指全班展示交流过程中教师有效的引导点拨。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上稍纵即逝的教学点,以问题为切入点,情景为引发点,在思维的生发处、在知识的疑问处、在学生兴趣的引发处及时引导与点拨。引导要及时、点拨要到位,问题的引发要有较强的启发性,能紧紧联系知识与学生的同步性与达成度,充分体现学生主动性思维的开发。通过引导点拨激励更多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和自主探究的浓厚兴趣,从而形成充满活力、多维互动的动态课堂教学形态。

第四步:检测提升(占整个学习的10%左右),主要包括一个环节,即课堂小结与检测。

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全班互动交流,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感悟在逐步加深,综合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课的结束。因为课堂教学并不是把全部的时间用于交流,把巩固强化的时间留在课外,而是要力将训练和检测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此,在每节课结束前,教师要留出相应时间,引导学生进行本节课知识的梳理和总结。教师可以结合板书或学生发言直接进行精炼的总结,也可以以提问抽查的方式进行口头检测,还可以通过课堂学习整理单的形式进行书面检测,以此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真正理解和掌握。

实践证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四步十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一定范围内为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实效性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对周边一定区域的课堂教学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和带动,从而为语文课堂教学赋予了更为持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上一篇:夏洛克人物形象下一篇:用户体验设计@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