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新解

2024-06-02

教学新解(精选12篇)

教学新解 篇1

在教育日益彰显公平、引领和谐、崇尚务实、强调科学发展的今天, 社会对学校教学质量期盼越来越强烈, 努力实施“有效教学”, 悄然成为广大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然而, 我们的体验是:越学习越觉得“有效教学”这一命题很复杂且有难度, 甚至有越研究越困顿的感觉。用任何一个标准去评价和认定都有一定的道理, 然而又都有一定的缺失, 甚至都不能够自圆其说———现在我们的有效教学评价的现状似乎是处于一个“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众说纷纭的混沌状态……

关照现实, 作为一线的教师, 认定自己的教学是否有效, 既不能盲目而固执地沉湎于自我认定的简单层面, 也不能被动地成为他人教学评价的奴隶, 更没必要长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生活在别人的教学评价的樊篱之中。每一位教师都需要建构自己的有效教学评价标准, 用于随时审视个人教学的“有效”。那究竟什么样的教学才能是真正的有效教学呢?笔者认为, 有效教学可从以下五点来简单理解。

一、有效教学是一种“活”的教学

一般说来, 教材上的内容是间接的知识, 相对而言是死的, 而教学中让学生走进生活、接触社会则可以获得直接的、鲜活的体验。教学目标既要有相对死的预设, 又要有教学过程中活的生成;教学规程既要有相对死的规定, 又要有活的实施;教学方法既要有相对死的要求, 又要有根据学生实际活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中, 必须克服单纯的知识传授、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 改变不顾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和发展需要而强迫灌输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学得活、用得活, 在“活”中求“获”, 在“活”中培养能力, 促进学生个体健康发展。

二、有效教学是一种“动”的教学

知识的获得效率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在获得知识过程中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学习潜能的发挥程度。如果学生在认知上表现为独立思考、善于提问、敢于质疑, 在过程上表现为多元对话、互动、体验、合作、探究、总结, 学生是在积极主动地学习而非被动机械地接受, 就是最好的效率。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时, 应注意设计有效性强的活动, 如适合学生年龄特点, 学生感兴趣的活动;离学生生活比较近, 情境真实的活动;面向不同层次学生、参与面广的活动;有明确目的、难易适中的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 让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多动眼、多动耳, 敞开思路, 广开言路, 让我们的课堂真正“动”起来。

三、有效教学是一种“慢”的教学

有效教学的“效”, 我们不能简单地从经济学上来追求所谓的“高效”, 否则很容易导致教学浮躁、急功近利, 甚至拔苗助长。叶圣陶先生曾把教育比作是农业, 是有生命的, 不同于工业流水线生产。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课堂教学的“有效”, 应当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把握好教学的节奏。在学生疲乏厌倦、困惑畏难时, 就得和风细雨、循循善诱, 甚至要慢慢等待, 或者迂回反复。那种超越学生身心发展阶段去片面追求所谓的“高效”, 势必欲速不达。“慢”的教学不是不要高效, 而要在教与学之间、教学内容与方法之间, 教师的要求与学生的可能性之间寻找最佳的合适点, 从而追求真正的高效。 (下转第37页)

(上接第36页)

四、有效教学是一种“乐”的教学

教无趣, 必不乐教, 学无味, 必不乐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依赖于教师先进教育思想和理念, 依赖于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把握, 依赖于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智慧。我们呼唤的有效教学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 也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而是“以富于魅力的伟大事物为中心, 凭借教师的心灵、素养与伟大事物魅力的联系, 形成的真正学习共同体, 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 激活封存的记忆, 开启幽闭的心智, 放飞囚禁的情愫, 还本来属于教育的色彩与灵光———快乐。”

五、有效教学是一种“融”的教学

帕尔默曾幽默地说:“教师可以在人体内遗下海绵或错误地切断人的四肢, 而除了受害人以外, 并没有别的目击者。”所以当我们走入这个名为“人类灵魂”的工作场所时, 我们就不能把同事关在门外, 必须邀请同事“融”进教学, 一起观摩课堂, 畅谈教学心得, 讨论共同经验, 鼓足勇气把自己今天的失败说给同事听, 虚心接受他们的建议, 而不是整天抱怨学生。经过不断的“自我否定”“自我反思”, 在过程中觉醒, 获得幸福的感动和勇于变革的冲动, 扎实地在每一节课成长。

总之, 有效教学是一个亘古常新的命题, 尤其在新课程背景下, 路还很长, 探索也无止境。随着我们不断的深入实践、研究总结, 有效教学必将彰显着教育的无穷魅力, 提升着教师的职业品质和伴随着我们度过美丽的教育人生。

教学新解 篇2

【摘 要】因材施教是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进行了的实践,大凡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因材施教,但具体方法措施却都落实在文化成绩上,没有体现在人的素质上。我们今天实施因材施教,应着重在成材和成人两个方面。成材应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里奠定将来发展的基础。成人就要使学生遵纪守法。能使学生成材或成人,就是对学生真正的关爱。

【关键词】学生 因材施教 成材 成人 教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通过近一年来对新教材的实践教学,使我感受到只有把教学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连,真正实施因材施教,才能使教育焕发出勃勃生机,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完善学生的品质,使他们得到终身受益的教育。

一、主题与背景

大凡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因材施教,但具体方法措施却都落实在文化成绩上,没有体现在人的素质上。2007年全国首届初中语文“新课程、新精彩、新走向”名师精品课观摩研讨活动中,不少学者呼吁:老师要实实在在教会学生阅读,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的学者还作了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展示课好比一桌丰盛的宴席,吃多了会生富贵病,常态课犹如家常便饭,虽平淡却有益健康,我们需要让学生吃家常便饭,简简单单地教会学生阅读,唤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至于那些不愿意读书的学生,或虽阅读,却并无长进的学生,就要对他们因材施教了。

孔子的因材施教是就同一问题给懦弱者以鼓励,给自满者以抑制,可以说是对人的品质而言的。一个人成长并非只有读书一条路,对那些学习上确实有困难的学生,应根据各人的爱好,从事艺术特长教育,这有助于他们走向社会,立足社会。这样的因材施教就扩充了原先的内涵,有助于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二、案例分析

初三年级的一个女生,由于她一天到晚唧唧喳喳的,又喜欢唱“百灵鸟儿,从手中飞去……”,同学们就管她叫百灵鸟。

百灵鸟虽长得秀气,却不像百灵鸟儿那样讨人喜欢。她不爱学习,就爱讲话。上课时,老师讲,她也讲;老师停下来看着她,她也停下来,忽闪着大眼睛看着你。你严厉批评她,她就哭;你哄着她,她就笑,话儿比你还多。而一考试,六门功课的总分还不如中等生一门考得多。

怎么对她教育,使她中考能考得好一些呢?我煞费苦心地想方设法帮助她。我采用过表扬法,一看到她有好的表现,就表扬,以激励她上进。结果,她轻飘飘的,课堂上也响起了“百灵鸟儿,从手中飞去……”。我也采用过开导法,经常苦口婆心地规劝,每当我讲得口干舌燥的时候,她就会冷不丁地来一句:“老师,我要上厕所。”如果你不让她去,她就一个劲地软求,使你无法再苦口婆心,我只好让“百灵鸟儿,从手中飞去”了。至于其它的批评教育、爱心教育以及恩威并举法等,我也都一一采用过,但并不见效。如何因材施教,我一时束手无策。

一天上自习课,我布置了背诵诸葛亮的《出师表》,我跟班看着。百灵鸟一看到背书,就肆无忌惮地跟周围同学讲话,声音比背书声还大。我一气,叫她到教室外面去背。她就这个窗口站站,那个窗口靠靠,跟几个不爱学习的同学唧唧喳喳地说个不停。教室里背书声如古人写的诗那样“好鸟相鸣,嘤嘤成韵”,他们几个则像麻雀乱喳喳,不成调。我把她叫到我面前来背,这下她成了苦瓜脸,半天背不出一句。放学后,我把她了留下来,由于她怎么也背不出来,我就叫她唱。她喜欢唱“百灵鸟儿,从手中飞去,来到美丽的花园里……”,我就按照节拍,叫她唱“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这一招还真灵,她唱出来了。我很高兴,心想以后背英语、政治都叫她唱。再想想又觉得有些滑稽,用唱歌来背书,尤其是背英语,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第二天早自习,我检查她背诵,她一扬头唱道“臣本布衣――从手中飞去”。我哭笑不得,叫她想想再重唱,她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又唱道“臣本布衣――来到美丽的花园里”。我长叹一声,唱歌背诵法只好作罢。

在一切努力都告失败以后,我终于醒悟到要她学有所成,那是不可能的。与其在教室里讲话,何不如让她去学唱歌?我把这想法跟她家长一谈,她的家长也同意。于是我叫她跟着其它班级到音乐室学唱歌,她很高兴,百灵鸟的歌声从此整天嘹亮地响着。中考前,省艺术学校来招生,我推荐了她。招生老师听她唱了几首歌,又问了一些乐理知识,很满意,就把她招走了。毕业后,她到了省歌舞团,常伴歌手演出。

百灵鸟终于飞翔在蓝天下了,她的成长使我领悟到成才并非只有读书一条路。对那些学习上确实有困难的学生,应根据各人的爱好,从事艺术特长教育,这有助于他们走向社会,立足社会。

三、问题讨论

学校培养学生是否就学习文化一条路?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有很多学生文化怎么也学不好,而我们教师则千方百计让他们提高成绩,学校领导也要求对他们因材施教,学有所成。殊不知这完全曲解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应是对人的素质而言,不单单指文化。对那些在文化上怎么也学不好的后进生来说,怎样使他们成材,不能不引起老师的重视。我觉得对那些学习上确实有困难的学生,应根据各人的爱好,从事艺术特长教育,这有助于他们走向社会,立足社会。对后进生的帮助、转化,使他们也能在学校里学到一技之长,有利于他们走上社会,这才是真正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四、诠释与研究

因材施教是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进行了的实践。如子路问孔子:“听到道理就去实行吗?”孔子说:“父亲兄长活着,怎么可以听到就去实行呢?”冉有问到孔子同一个问题时,孔子的回答是:“听到就去实行。”(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先进篇》)为什么同一个问题两个答案,是因为两个人性格不同的原因。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就是“因材施敦”一词的来源。解释: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者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五、结论

我们今天实施因材施教,应着重在成材和成人两个方面。成材应是因人而同,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里奠定将来发展的基础。成人,就要使学生遵纪守法。韩国也非常重视文化教育,也采取严格的考试制度,但他们更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如他们对学生进行“父母有命,俯首敬听”、“爱民如子,为国尽忠”、“一杯之水,必分而饮”、“行必正直,言则信实”等教育,培养他们讲究孝道,正直做人,团结合作,为国奉献。能使学生成材或成人,那就是对学生真正的关爱。

教学新解 篇3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的兴趣比其他学科要高很多,但是教学效果却不够好。通过摸索、实践,采用“以优带次”教学法时学生课堂学习效果良好。

一、何为“以优带次”教学模式

“以优带次”简单的说就是以课堂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带动、辅导课堂知识掌握慢或有所欠缺的学生。

在分析“以优带次”时,要与传统的“以优带差”区别开来。本文中的“次” 和“优”都是一个狭义的范围。“次”特指学习有一定的困难,理解水平较低,操作水平较弱的学生。优”则指接受能力强,学习进度快,操作能力强的学生。而“以优带差”中的“优”和“差”则是泛指,不仅仅指在学习方面,还包括对学生自信心问题、人际沟通、精力分散、自卑心理,以及别人的理解看法等一系列问题。

二、“以优带次”教学模式的操作步骤

具体操作上,“以优带次”教学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主动”拉大学生之间的差距,形成“优”“次”阶梯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目的地拉开学生之间课程学习的差距,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以书本知识为主,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以书本知识为辅。从而形成“优”“次”阶梯,为我们的“以优带次”教学打下基础。

2.以培优为突破口,有步骤的扩展教学纵深度

每堂教学、操作课,总有学生接受能力强,甚至于老师演示一遍就学会了,而剩余2/3的学生操作才完成了一半。与其让先完成的学生扰乱课堂,不如有组织的进行培“优”。

有教师在这里可能认为:让先完成学习和操作的学生指导和帮助没完成操作的同学更好。然而,此时让“优生”对“次生”进行指导,会让学生失去思考和动手操作的机会,虽然最终完成了安排的操作任务,但得不偿失,终究不如让学生自由独立思考完成的深刻。并且学生独立完成任务更能提升成就感。

3.以点带面,扩大培优范围

培养出来的优生要“人尽其才”。教师强行安排指导任务,不如让其自动辅导其他学生。而让学生自动、自觉“帮忙”,就有点小窍门了。

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个方法:一是排座位,让关系好的同学相邻而坐;二是定任务,给有责任心的学生加担子;三是划区域,形成竞争的良好氛围。

4.“以优带次”,进行第二次培优,扩大战果

计算机课堂操作占很大的比重,教师演示、指导一般来说,一堂课只够演示2-3次,不可能面面俱到。同时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自己操作,教师巡视辅导也总有疏漏。

此时可指派几位掌握最透彻的学生按照教师教学、辅导思路代为巡查和辅导。老师只巡查优生指导情况,这样教师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进行“二次培优”,从而扩大“优生”范围,从而达到人人是“优生”的目标。

5.全方位鼓舞、激励,形成良好“以优带次”氛围

“以优带次”是全体优生共同的“事业”,必须把它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去诠释。一方面我常常私下鼓励“优生”去带动、辅导“次生”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内容的考试外,我还每月安排一次纵深培优内容的小测试,让“优生”体会一把“带次”成就。

每月的小测试成绩按互助小组的区域进行划分,集体总分和平均分均为参考项目,统计公布后,将对测试成绩进步大的小组给予期末或年终总评加分奖励。

三、“以优带次”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1.培养学生客观地评价他人制作的作品

客观地评价他人制作的作品,看上去与“以优带次”主题不相关,但这是培优的重点内容之一,因为只有学会了评价,才能更好的学习和指导。

2.要注意维护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

培优时要注意方式、方法,要隐蔽,多采用活动的方式进行。要注意维护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一定不能打击到其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要做到“知生”,并有较强的课堂操控能力

“知生”是对教师的基础要求,培优要“知生”,要做到有对象,有目标,有重点,并分批次进行。

培优时,会出现两个较大的问题,一是培优的时间安排,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任务完成,在等待、辅导学生操作的时候进行;二是培优时,教师对课堂的监控会被削弱,要加强对学生课堂行为习惯的约束,课堂秩序的维持和巡视一定要把握好。

4.让学生理清教师教学思路,学会“教”

“以优带次”尤其要杜绝带次过程中存在的简单教,甚至帮着做的情况。所以必须教会学生正确的教学方法,让他(她)也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

让学生学会如何教,涉及到教学的思路问题,优生必须在学会知识的同时,明白教师的讲解思路,这也对我和他们提出了一个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如何才能让他们学得更透彻,思路更清晰。

5.教师的引导与评价必须中肯

教师的引导是关键。学生的相互帮助必须有教师正确和恰如其分的引导,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例如我采取的划区域竞争方法,以竞争带动互助的氛围,以竞争带动“带次”的激情。

在做好正确引导的同时,必须要中肯的评价学生的成就,对他们形成激励。一是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并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恰当的评价;二是及时进行阶段性评价,肯定他们的成绩。只有不断的鼓励才能真正鼓舞学生,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以优带次”活动和课堂教学中来。

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在计算机硬件、软件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才能适应社会在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

国际汉语教学之词汇教学新解 篇4

词汇是任何一种语言里所有词汇的集合。词汇是学习语言的基础,没有词汇就无所谓语言,更谈不上交际。陆俭明先生曾指出,一个外国学生想要学好汉语,重要的是要掌握大量词汇,要有足够的词汇量,因此词汇教学应该是个重点, 可惜大家对它的重视很不够。词汇教学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词汇教学及词汇教学策略的研究, 是成功习得第二语言的前提和基础。笔者将在以下内容提出几点关于词汇教学的方法,希望对教学界有一定的帮助 :

一、从教材的改革入手,大力强化集中语素释义教学法, 将其纳入整个教学过程

吕必松先生曾说:“长期以来,我们基本上把词作为最小的教学单位,一直不太重视语素教学,其实汉语教学中语素教学是个不该忽视的东西,应考虑把语素作为最小的教学单位。”我们对外汉语教学至今为止似乎都还没有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体系和策略,大部分仍然是借鉴国外的语言习得理论和教学理论,照搬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对自己的语言缺乏足够的认识,一直在西方的语言学理论和教育学理论的框架内进行所谓的对外汉语教学,很难找到符合汉语特点和汉语学习规律的教学路子。

词汇是由词组合而成,词的教学最终也会落实到语素教学上来。但是目前我国的对外汉语教材,至今为止没有一本是以语素为主导的,也并未体现语素教学法,甚至也没有把它纳入第二语言的教学体系中去,很多教材的篇章结构还是围绕传统的词、短语、句子进行讲解。所以,教材的编写做不到多样化,教学法根本不可能有新的突破。笔者认为词汇的教学应以语素为本的原则,这样才能体现词汇规律,加强学生利用语素理解词语和学习词语的能力。

所谓语素释义法,就是解释清楚词语中每个语素的意思,以此来说明它的整体意义。在使用语素释义法时,常常可以将词语的引申义、词语的用法一起介绍出来,这样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但是,这种教学方法需要老师具有一定的古汉语基础知识,甚至是训诂学知识去解释每个字的来源,尤其对于难理解的字,并且还要善于联想。因为我们可以从很多讲解词汇教学法的参考资料中了解到教学方法无非是直接翻译法、直观教具法、同义词释义法、反义词释义法等等, 但它们存在的问题很明显。先来看一个不容易解释的词语:

如“顶嘴”,“嘴”是很好解释的,直接用直接翻译法(但要少用)或直观教具法就可以让学生了解。而“顶”呢,可以用动作给同学们演示,用嘴巴去“顶”,但这毕竟是个抽象的词,完全不符合意思。所以使用语素释义法是最合适不过了。首先运用古代汉语知识,古汉语中的与“页”有关的都是与头有关的,并且头顶是头的最高点,所以可以联想出某个部位的最高点,如山顶(山的最高点)和楼顶(楼的最高点);其实老师可加上动作来演变,如足球运动中的“顶球”(用头去顶球);这时学生们算是理解大半部分了。然后告诉学生“顶嘴”的意思,主要用于长辈与晚辈之间,晚辈对长辈的无礼,同时,为了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引出与“还嘴”的区别(地位平等的人);最后,还可以告诉学生“顶” 可用作量词,“一顶帽子”、“一顶帐篷”。在学完这个词后, 学生不仅通过“顶”了解到中国古时这个字的象形含义,培养学生用目的语思维的能力,更能建立一个画面感产生联想运用它形成组词造句分解合成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记忆力大大提升,吸收汉语词汇量的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同样,汉语中的量词和近义词是两大特色,也可以运用语素释义法去解释。如只有知道了“副”是很多不同的东西放在一起才能起作用,才会了解为什么是“一副中药、一副碗筷、一副麻将、一副嘴脸、一副坏心肠”等的搭配;只有知道了“双”表示两个东西是一样的时候,才会知道为什么会说“一双筷子、一双袜子、一双手套”了。值得庆幸地是, 汉语中的近义词虽然繁杂,但大部分近义词都具有相同的语素,那么这时使用语素释义法是能很好解释其区别的,如: “推动”、“推进”与“推广”;三个词都有共同点“推”,即手向外用力使物体能移动。不同点在于“推”的结果补足成分上,“推”的方向是不固定的,左右前后都可以;“进”方向是固定的,只能往前,不能退后;“广”的方向也不是固定的,不是某一方向,而是向四面八方扩散。于是,三个近义词的区分运用语素释义法就很明显了。

以语素为切入点进行词汇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用已知的知识推测未知词汇意思的能力,对词语的构成方式有了很大的清晰地认识,大大扩大了词汇量,提高了学生学习自信心和动力。这是笔者非常推崇的一种词汇教学方法。

二、词块教学理论融入词汇教学中

词块,即词与词的组合,是一个具有一定结构,表达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只需要稍微加工,就可以组成比较符合语法的句子,变成流利的语言。所谓词块教学,包括用一些词组即固定的搭配来进行词汇教学,最早在1975年由Becher进行研究,近30年才逐渐受到人们关注。外国学生学习汉语,即第二语言习得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那么词汇教学在他们学习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就显得非常重要。

根据词块的理论,可以简单划分为惯用搭配(包括谚语、 熟语、成语、格言警句等)和句型框架(据说……;一方面…… 另一方面……;恐怕……;我想……)等两方面。可以看出, 它们的结构是相对固定但又是可以灵活运用的,这样就可以促使第二语言习得者能对目的语词汇进行深加工再强化记忆,利于词汇在大脑中的长期储存。因为在交际的过程中, 学习者对目标语词汇的选择不仅仅是语法的,更应是习惯、人们熟知的常用的表达方式。同样的,大脑中有了这一模块的建立,学习者产生负迁移的几率就会大大减少,与母语机械地对应和组合的现象也会大大降低,更利于学习者对篇章而不是对单个词的机械理解能力,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以词块为单位进行的词汇教学,很大程度上非常符合学习者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规律,不管是外语的学习还是中文的学习,它能进一步让学习者跳出单个词的框架范围,更利于交际功能的实现。

三、强化多媒体教学,增强学习者的画面感,提高理解和记忆能力

语言的教学是一项多元化的教学任务,运用的手段方式也多种多样。它需要充分利用直观手段,比如图画、照片、 教具、实物和动作等,能帮助学习者理解学习内容并加深印象,提高记忆力并调动学习积极性。随着学习者学习目的和需求的增多,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了。每一学科每一理论都在进行不断地更新, 为了能学到最新的理论,必须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 科技的进步,使其成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时候,动用身体的器官越多,或画面感越强,学习的效果越佳。现代信息技术与传媒手段的反正催生了多媒体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 给词汇教学带来更多方便甚至革命性的革新。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制作CAI(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 计算机辅助教学)来演示词汇,并在展示词汇时在汉字的旁边配置图片、设置声音、flash动画或通过图像剪辑手段从电视或电影中剪辑某个片段为词汇教学设计生动的语境,这样集声觉与视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更能刺激学习者的听觉与视觉,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这种方式同样可以研发为学生们的自学教材和课后练习等形式,供他们自己学习。

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许多便利,我们要学会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快速了解国内外的研究成果, 无疑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结语

第二语言的教学中没有哪一个模块的教学存在一种固定教学法,词汇教学也如此。笔者更多地希望词汇教学能以语素释义为主,词块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为辅,二者很好地结合并运用于教学。我们整个第二语言教学体系都还不完善, 要走的路还很长,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去探索和研究,真正地让汉语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陆俭明.《对外汉语教学中经常要思考的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8(4).

[2]徐子亮.《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王周炎.《语素教学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基础》[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9).

王充司南新解 篇5

王充司南新解

王充《论衡・是应篇》司南之文是中国发明磁性指南的现存最早记录.更早的《淮南万毕术》中“慈石悬入井,亡人自归”虽显示有磁石指向性的`知识,却未言可专作指南.今人解读王充之文断章取义,复原之物未尽合理.王充之文是辩理的,脱离上下文就不能理解.他认为麒麟灵荚之类的祥瑞物是自然现象,不是由政治昏明、人心善恶感应而生.他说: “儒者又言太平之时,屈轶生于庭之末,若草之状,主指佞人.佞人入朝,屈轶庭末以指之.……古者质朴,见草之动则言能指,能指则言指佞人.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鱼肉之虫集地北行.夫虫之性然也.今草能指,亦天性也.”

作 者:李志超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230026刊 名:自然科学史研究 PKU英文刊名: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年,卷(期):200423(4)分类号:N092:O4-092关键词:

阿斯匹林新解 篇6

1.预防心脏病和中风。自1971年英国约翰·罗伯特·范恩博士发现阿斯匹林可抑制血小板凝集而获1982年诺贝尔医学奖以来,最近医学专家们发现其对心血管有强大的保护作用。研究表明,健康人或动脉硬化患者一次口服阿斯匹林5毫克以上即可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阻止血栓形成。服用100毫克以上时血小板的聚集效应基本上受到全面抑制。国内外一致主张阿斯匹林每日最小剂量不应小于75毫克。英美分别给健康成年男子隔日服325毫克或每日服500毫克阿斯匹林,观察5~6年后发现,他们因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脑血管病发生率却有所增加。因此目前医学专家不主张健康人长期服用阿斯匹林,而只建议那些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症、长期吸烟、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中老年男性在心血管医师指导下服用阿斯匹林。大多数医生认为对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后的患者应每日口服75~150毫克阿期匹林,急性心肌梗塞早期的患者,可每日嚼服150毫克阿斯匹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每日口服100毫克即可。

2.预防乳腺癌。国外有人对511名女性乳腺癌患者和15534名非乳腺癌妇女进行调查,发现在5年时间里,每周至少服3次小剂量阿斯匹林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降低1/3,证实阿期匹林具有防治乳腺癌作用。另有研究表明,阿斯匹林能激发体内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癌能力。美国国家癌症研究会根据对633人作的一项研究显示,每个月服用16次以上阿斯匹林的人死于消化道癌症(食道、胃、直肠及结肠癌)的几率比不服用者减少40%,其中又以按时服用,坚持10年以上的人发生率最低。

3.减缓老年性痴呆的发生。目前,许多医学工作者正在试用阿斯匹林来防治老年性痴呆。他们发现,小剂量、规律服用阿斯匹林可以减缓老年性痴呆症恶化,因为它能增加脑血流量,防止血液凝固。

阿斯匹林的作用广泛,疗效显著,但必须警惕的是,我们不能像吞服维生素丸一样,自行滥用阿斯匹林,因其可引发一些不良反应,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长期服用阿斯匹林可导致胃肠道出血,阿斯匹林还有一个常见的过敏反应是哮喘,因此有消化性溃疡史和哮喘史者禁用阿斯匹林。

教学新解 篇7

“师道尊严”观念把在师生关系中,学生只是单方面地服从,作为一种稳定的文化传统流传下来,缺失了以人为本的社会文化蕴涵,造成了教育主体对受教育主体的漠视,造就了教育活动只是教育者单方地传授知识,受教育者被动地记忆、储存知识的尴尬局面,从而构筑了一种等级森严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智力得不到充分开发,潜力得不到充分挖掘,毋庸置疑,教学效果也不好,同时也有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从根本上重新评价师生关系这个传统教育大厦的基石,特别当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的时候。这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由于一方在年龄、知识和无上权威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另一方的低下与顺从的地位而变得根深蒂固了”。 (1) 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种响应时代要求并适应教育发展需要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育者必须认识到:“教”与“学”是双向的,教师与学生是教学活动中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而且在教学活动中,不是教师对学生的忽视,不是教师单方的权威释放,而是教师以人本教育为理念,由重视人的“受教育权”转向重视人的“学习权”,进行师生平等对话,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再者就是要尊重学生,从而形成师生人格平等的教育行为。

2.师生人格平等

2.1 师生人格平等内涵

师生人格平等关系是指淡化教师权威,让教师和学生处于同等的社会地位和平等的权利境地,师生均作为独立个体参与教学活动的“人—人”关系或是“我—你”关系。如今,现代人本主义教育观点强调,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凌驾于众学生之上的权威,而是以人为本,确立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另一个主体;同时,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学习、构建知识。现代人本主义教育观点也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这就要求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特别要尊重后进生。如果这种人本主义的教学观点能够冲破传统的束缚,把师生人格平等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而是作为一种教学行为的指导付诸实践,那么对教育者就提出了新的挑战。

2.2 师生人格平等的一个方面

在教学活动中,教育者不得不向传统的等级森严的伦理挑战,以人为本,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由重视人的“受教育权”转向重视人的“学习权”,进行师生平等对话。自从人类存在以来,教育就是一种永恒的范畴。但是自学校教育以来,人的受教育就被异化了,成为一种被动接受甚至是强制接受的教育了。而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人格平等就是要重视人的价值,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教师与学生思想、情感的碰撞比单传授知识的教育价值更大,由此教师应该充分相信学生有自觉性、主动性,那么教育的目标以学习者的学习为主体,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能力,激励他们保持良好的意愿、动机,并为此合理安排时间,组织自己的学习过程,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并自我解决问题。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再占有话语的霸权地位,还学生的“自主权”。学生是一个主动体,并非是被动地被改造和塑造。师生各自作为整体的、独立的个体参与教学活动,他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所以教师应多给予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其敢于向书本、教师等“传统的权威”质疑,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这不仅是对学生自身的挑战,而且是对教师的一个挑战。教师应该为学生的质疑感到高兴。同时,给学生选择权,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发展自己。包括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不应该拘泥于书本,限制学生的思维。

平等对话在教育中的意义尤其重要,“只有通过交流人类生活才有意义。只有通过学生的思考的真实性才能证明教师思考的真实性。教师不能为他的学生思考,也不能将他的思考强加于他们。真正的思考,即关于现实的思考,只能通过交流,不可能发生于孤立的象牙塔之中”。 (2) 教育应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即教师与学生是双向的,他们的角色有时会发生改变。这样的对话是以师生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和平等交往为导向的。师生都不是活动的中心,而是由于共同的话题引领而成为对话的参与者。

2.3 师生人格平等的另一个方面

在教学活动中,教育者应该尊重学习者。事实上,学生希望老师尊重自己的言行和人格,同时学生也注重老师的评价。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创设由师生平等的人格、和谐的心态所组成的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且对交流的对象运用宽容的态度和欣赏的眼光。如对学生不同的观点和态度,不是横加指责,而是委婉指出,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课堂教学管理中,对学生多一份理解,细析具体环境下学生的实际心理活动。宽容和理解是一个教师人格魅力的折射,有其特殊的教育价值。

在教学活动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尊重应进行“易位”思考:用受教育者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受教育者的“大脑”去思考世界,用受教育者的“心灵”去感知世界,用受教育者的“情感”去体验世界……在教学过程中,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理解学生。虽然一方是从知识和人生阅历上高于学生的教师,但是在师生人格平等的基础上,他们思想交汇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智慧,以及相互间的尊重。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认识过程的客观规律、理解能力、受教育的程度等现实,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唤起学生意识中对知识的渴求,引导其进行创新性思维和发现式学习。

最重要的是教师尊重学生应该无“选择性”和“无差别性”。由于个体间在社会经济地位、种族、性别、语言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个体之间在年龄、智力、记忆力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因而造成了学生之间学习效果的分级差异。因此,教师应该多听听来自“弱势群体”的声音。尊重由许多错综复杂的因素构成,而“弱势群体”又有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喜怒哀乐。所以尊重对他们显得尤为重要。可根据他们不同的学习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个性化教育。而且“弱势群体”在情感上的需求往往比学习优秀者更强烈,教师应根据他们的需要进行特殊的辅导。

3.结语

师生人格平等使“教”和“学”更有其存在与发生作用的价值。学生在知识、能力及智慧、精神、人格的成长与发展等方面,的确离不开教师的“教”,但学生同样能够以自己的“学”和独特的表现作用于教师,进而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本文从师生人格平等关系着手,论述了师生人格平等的主要内涵,既强调教育者接受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以人本主义为价值取向,重视人的“学习权”,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进行平等对话,又强调教育者应该尊重受教育者。以师生人格平等为基础的教育活动,为发现式和创新型学习提供了温床,有利于师生共同置疑、探索问题,发现真理。但是因为追求师生人格平等,教师的努力更易达到,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主要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考虑。

摘要: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禁锢了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 而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 所以建立人格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也成为一种必然。作者从教师的角度, 揭示出在教学活动中人格平等的内涵:以人本教育为理念, 由重视人的“受教育权”转向重视人的“学习权”, 进行师生平等对话, 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再者, 就是要尊重学生, 从而形成师生人格平等的教育行为。

关键词:师生人格平等,教师角度,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Sternberg, R.J.&Williams, W.M.著.张厚粲译.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173-197.

[2]毕淑芝, 王义高.当今世界教育思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140-144, 203-205, 259.

[3]曹俊平.教育过程中的师生意向和教学效果[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18) , 2:53-55.

[4]陈再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J].湖北教育, 1994, Z1:22.

[5]丛立新.平等与主导:师生关系的两个视角[J].教育学报, 2005, (1) :1, 27-31.

[6]高显云, 曾文婕等.教育民主实质是人格平等[J].四川教育, 2003:10, 26-29.

[7]靳玉乐, 张家军.论理解型师生关系的建构[J].教育研究, 2004, (298) :11, 57-61.

[8]李斌辉.论师生“平等对话”的阻力及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 2005, 4:52-53.

[9]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实践应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81-82, 148-150, 225-229.

[10]罗利建.人本教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14, 39, 73, 89, 94.

教学新解 篇8

现代大学对于大学教师发展的一些传统的观念阻碍了大学教师的发展。教育界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传统观念表现为:大学教师同时做着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相互促进;大学教师可以同时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这些观念固执地认为教师可以同时将教学和科研工作都做得很好, 成为全能型教师。然而对于能否成为全能型教师光有信念是不够的, 要考虑到许多现实的条件。

其实, 就目前来说, 人们的这些假定和逻辑均不能得到一些相关研究的支持和证明。全能型教师代表着高等教育的一种理想。这种理想认为一个人在成为一个好教师的同时又可以成为一个有成就的科研工作者, 这实际上是说做好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所需要的是一套同样的技能。正是因为有这一逻辑的存在, 大学的管理者就认为鼓励大学教师成为最好的科研人员一定会相应促使他们成为好的教师, 能够让他们和谐、全面而统一地发展, 从而能解决大学教学质量提高的问题。一些实证研究得出的经验数据却证明了与这些假定和逻辑相反的情况。在20世纪80年代费尔德曼 (Feldman) 通过研究发现学生对教师评分反映的优秀教学和教师科研生产率的相关性微乎其微, 总体的相关系数只有0.12[1], 即教学质量的高低和科研生产率的大小没有很强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 海蒂和马什 (Hattie&M arsh) 对费尔德曼的分析进行了扩展, 结果发现两者的相关系数更小, 只有0.06[2]。詹姆斯的研究发现教师花在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时间呈负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为-0.52[3]。所以, 那些试图通过激励大学教师成为一流的研究者从而使他们能够成为好的教学者这样的逻辑并没有得到经验证据的支持。另外, 大学教师真的能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做好科研工作吗?有些研究证据证明这种观念同样也是错误的。詹姆斯的研究显示, 在他进行调查统计的两年里学术著述数量和教学工作量都在平均线以上的教师只占被调查的教师总数的20%, 这一比例在不同类型的大学中变化不大, 也就是说在美国大学里大约只有20%的教师可以同时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4]。这说明绝大多数大学教师是不能同时做好科研和教学两项工作的。尽管有些大学和大学教师能够实现科研和教学的所谓平衡, 但其中的大部分是以接受过得去的教学质量和过得去的科研质量为前提的。

所以是时候去改变这种传统的、固有的观念和被异化的现象了。

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在高等教育使命越来越丰富的时候却变得越来越狭窄了, 许多大学教师把“研究”看成是成功的机会, 而把“教学”看成是负担。当代高校类型多样, 它们负有各种不同的使命, 提倡高校科研“本身并不构成问题”, 但是“问题在于, 只对某些院校合适的研究使命”却泛化到其他的高校, 用一个“伯克利模式”化为标尺去衡量所有大学和学院, 结果就“对整个高等教育事业投下了一个阴影”, 导致了科研对教学的负面影响, 也招致了对高校科研的一系列反对意见[5]。在此背景之下的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必然失去它应有的方向。教育界为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美国教育家博耶于1991年发表了《学术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一文, 在美国高等教育界引起广泛共鸣。博耶用广义的学术取代科研的概念, 将学术分为探究的学术、整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6]。 (1) 探究的学术。大学应当通过科学研究来发展新的知识, 拓展人类的知识领域。 (2) 整合的学术, 把科学发现置于一个更大的背景、促进更多的跨学科交流和对话、发挥几个不同的相邻学科的综合优势, 是当前学术界的一种急迫的需要。 (3) 应用知识的学术, 也就是把研究的理论同生活的现实联系起来。 (4) 教学的学术, 即传播知识的学术, 从事研究和出版著作, 就意味着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教给别人。为了确保学术之火不断燃烧, 学术就必须持续不断地交流, 而且要与教室里的未来学者进行交流。在教师的教学中, 这几方面的学术工作不是彼此孤立、互相排斥的, 而是相互交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革新的、探究的和整合的科研是学术的一部分, 推动知识的传播和应用也是学术的组成部分, 学术不能仅仅停留于发现, 如果没有传播与应用, 学术的生命价值就难以实现。博耶将教学纳入学术的范畴, 提出“教学学术”。博耶认为, 教学是一种复杂的活动, 具有学术性。教学是一个能动的过程, 它要成为老师和学生之间交流的纽带。“教学学术”包括:有效地呈现知识, 根据一定目的把不同领域的知识有条理地组织起来, 使学科对学生来说更易接受、更有意义地掌握;同时还要学习知识, 把握自己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 自身也获得创造性的发展;大学教学要与新知识结合起来, 大学教师要成为活跃的学者;教学学术维度下的大学教师教学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 它应当超越教室上课和课堂讨论, 其它的例如学术沙龙、学术报告等也是教学的形式之一, 所有的形式都应该得到同等的重视。

教学学术实际上是“把教师教学作为学术的一种类型, 同发现的学术、综合的学术和应用的学术相并列”[7]。简言之, 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是有同样学术特征的工作, 教学不仅是显性的高深专门知识体系的传授, 而且是对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性反思, 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学像其他形式的学术一样是一种成果。“当教师将工作公开、接受同行评价和批评, 并与所在专业社团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时, 反过来又加强了自己的工作, 这时教学就变成了教学学术。”[8]将教学引入学术的范畴后, 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心就开始转移, 其最大的变化在于教学学术的发展, 包括教师的高深专门知识等显性形式及其与实践经验性知识相结合而形成的隐性反思。也可以说, 教学学术是一种机制, 通过它, 教师的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博耶所提出的教学学术思想, 丰富了现代大学的使命, 从知识操作的方法论中也可以找到其合理依据。教学, 即传授知识的学问, 传授知识与探究知识、整合知识、应用知识一样都是大学对高深知识的操作方式, 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独有的创新性, 需要教师通过分析、综合以及把知识以一种新的、更有效的方式呈现出来, 因此博耶将教学———传授知识纳入学术的范畴是合理的。过去之所以重科研轻教学, 甚至把教学工作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 就是因为人们长期囿于教学与科研关系的争论, 没有把教学上升到学术的高度, 以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在教学上的付出得不到与科研成就同样重要的评价。因此, 博耶的理论贡献不仅在于扩展了对大学学术内涵的认识, 而且为大学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处理好教学与科研以及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论视野。正如博耶所说, 他提出“教学学术”的目标之一就是结束以往对于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错误的二分法, 提高大学教师教育质量的钥匙不是减少科研去增加教学, 相反, 应该促进和支持大学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学术性反思, 来实现教师不同角色和工作的内在结合, 四种不同形式的学术在教师的工作实践中应该内在地融合在一起。高质量的教学工作同样是一种学术活动, 做好这项工作同样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分析、思辨和判断能力, 应该和科研工作一样受到重视。通过对学术内涵的扩展, 博耶不仅为对学术的理解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 同时也巧妙地指出了大学教师发展的道路。它的提出给教学的学术以新的尊严和新的地位, 为教师的思维成果得到应有的认可提供了理论支持, 重新激发了大学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热情和对教学工作的热爱。

教学学术观的提出对于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富有启发性, 但这样的模式怎样转换到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中去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学教师要首先选准自己发展的道路, 找准自己的位置。大学教师要了解自己的能力, 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自己到底是适合搞探究的学术, 还是搞教学的学术呢。对于非研究型大学的教师来说, 绝大多数应该考虑从事教学学术。另外, 在大学教师的职业生涯里, 教师思维的兴趣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转移, 他们有权利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转移他们工作的重点。这种合理的、灵活的、周期性的转移可以使大学教师的工作兴趣更浓厚, 工作精力更集中。这可以使教师对教学工作进行深入思考, 并致力于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与创新。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大学要以教学学术的理念统合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师评价制度, 否则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是无法实现的。

在教学学术维度下, 对于教师个体的内在发展来说, 必须要具备以下条件或者通过以下途径才能真正发展。

首先, 大学教师必须通过多途径获取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大学教师作为教育者和学者, 不论从事教学工作、研究工作还是服务工作, 都要求是能成为有学识的人, 都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教学作为一种学术性事业, 需要教师能迅速掌握前沿领域的知识, 要沉浸于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中。好的教学中教师不仅传播知识, 同时还学习知识, 在传播知识和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自身也获得创造性的发展。而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可以通过直接途径获得, 有些可以通过间接途径获得。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广泛而深入的阅读获取知识, 可以通过具体的教学获取经验, 也可以通过现场观摩、自我评议以及观看实际课堂讲授的录像带等方式获取知识和经验, 还可以通过反思性实践而成长起来。

其次, 大学教师必须要对大学教学进行记录和研究。记录可以有许多种方式, 如:可以记录课堂上如何运用一种新的技术或方法;可以记录某些教学过程中的个案, 甚至把它放在网上用于评价和交流;可以自己编写教学讲义或教材等等。但要判断哪些记录更能够促进教学学术活动, 所有的关于教学的记录都能够成为让教师专业发展的资源。现在大多数教师都没有形成对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设计的习惯。最大的阻碍就是人们普遍认为只有不好的教师才有实践问题。另外, 对教学必须要研究, 包括以探索和研究的方法去引导教学过程, 注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和学生都要在亲历的感知过程中理解探究的意义, 在教学的过程中挖掘教学的学术性和研究性价值。这样, 大学教师才能避免沦落为“专业写手”和传统的“教书匠”。

再次, 大学教师要进行广泛、深入而良好的交流。一方面是大学教师必须要借助某些平台和教育学者以及教育改革实践者进行交流, 大学教师要在交流中修正自己的认识, 加强自己的工作。良好的交流是各种优秀学术的普遍特征, 也是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所有学术都必须而且能够通过有效的交流变成大学教师共同财富, 而只有变成了共同的财富, 教师才能在这肥沃的土壤中吸收营养而成长起来。学术是一种公众行为, 尽管某些工作是相当专门化的, 但它们最终必须为许多人所知道和理解。因此, 学者必须善于交流。这种交流可以是在教研室进行, 比如通过说课、现场教学、专题讨论、学术沙龙等形式, 对教学进行探讨和交流。也可以参与国家、国际级别的学术会议。总之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另一方面是大学教师也要和学生进行交流, 这种交流可以是多层次性的, 比如可以围绕某一教学内容进行知识性的交流, 也可以围绕创造性的学术交流, 还可以以情感为中心交流, 通过这种交流, 学术得以传播, 学生生成了智慧和能力, 教师得到了发展。

最后, 大学教师要会合理、科学、创造性地使用和整合资源。这些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智力资源等。人力资源包括各种各样和你的教育、教学有关的人, 例如本专业的专家学者、教学的对象、同事等等。物力资源包括任何一级的拨款, 为教学所用的一些设备, 例如仪器及文献设备等等。能不能在教学学术的维度下发展自己, 不仅要看大学教师利用了哪些资源, 还要看他们利用资源的方式以及有没有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

当然, 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可以是多样的。但这是一条艰巨、漫长的道路, 需要大学教师厘清自己专业发展的方向, 坚定地前行。

参考文献

[1]Feldman, K.Research productivity and scholarly accomplishments of college teachers as related to their inswctional effectiveness;A review and exploration[J].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1987 (26) :227-298.

[2]Hattie, J.&Marsh, H.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earch and teach-ing;A me-ta-analysis[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96 (66) :507-542.

[3][4]詹姆斯.费尔韦瑟.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知名度、学术研究及大学教学的相互关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9, (1) .

[5][6]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20-31.

[7]时伟.论学科发展与院系调整[J].江苏高教, 2007, (5) .

教学新解 篇9

关键词:合作原则,口语教学,中国古代治学观

1 会话合作原则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P.Grice)于1967年提出会话合作原则(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s)。即“在参与交谈时,根据你参与交谈的目的或方向的改变而提供适切的话语”。他认为会话的最高原则是合作,称为合作原则。合作原则核心思想包括四条基本准则:数量原则、质量原则、关系(联)原则、方式原则。通俗地说,即交际中说话人应该以最简洁的方式,紧扣主题,向听话人反映真实适度的信息。

格莱斯阐述的交际合作原则虽然不能十分完善地解释听话人如何理解话语的意图,但若把这些准则准确、恰当地运用于在口语教学中,则会给实际教学带来积极影响。

2 中国古代治学思想与格莱斯会话合作原则的结合

教育作为一种特有的社会活动,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五千年。无数教育思想家以独特的视角解读教育的含义,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论与观点,并深深的影响着中国现行教育方式。会话合作原则与这些教育观点的有机结合,更加适合指导中国的英语口语教学。

2.1“博通百家”与教学内容数量原则

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Quantity Maxim)指的是语言载体所承载的信息量。数量准则要求会话交际中所传递的信息包含交际目的所需要的信息,不应包含超出交际所需要的信息,即信息适量。

具体到口语教学中可将其延伸为教学内容对量的要求。即这里提出的教学内容数量原则。由于口语交际具有互动性和综合性、生动性和多样性、临场性和随机性等特点,它要求教学内容一定要满足学生的需求,所教授内容不能仅局限于书本知识。因此,教师必须在口语教学中提供大量的信息。

“海不通于百川,安得巨大之名?夫人含百家之言,犹海怀百川之流也。”东汉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王充提出教学需含广博的教育内容。他说:只有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处理实际问题时才更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能力与知识的培养是密切联系的,口语能力随着知识的丰富逐渐形成和提高。王充提倡“多闻博识”,主张“博达疏通”等积极的教育观念,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值得认真研究和学习借鉴。

由此可见,古代教育思想中提出“量”这一概念与格莱斯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原则有共通之处。在口语教学中要求量的积累,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通明博达,多闻多识的学习态度。否则交际就会显得过于肤浅、空洞,不能达到真正的交流目的。

2.2“修辞立其诚”与教学内容质量原则

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Quality Maxim)指会话交流中信息内容的性质,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违反质量准则就是所谓的言过其实。

具体到口语教学中可将其定义为教学内容质量原则。它要求在教学中必须对教学内容有“质”的把握。质量原则要求说自己认为真实或者有足够证据的话。教师要对所授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做到“有的放矢”,将“优质”的信息传递给学生。

借用孔子在《周易·文言传》中所提出的“修辞立其诚”来解释这一问题必能更加清晰明了。所谓“修辞”,存在着修省与修饰两个维度,或者说偏重于反求内心之真善与倾向于追逐外饰之美两条路径;所谓“立诚”,就是要确立或者呈现内心之经验性真实。“修辞立其诚”是要求修辞者对自己的言辞切实承担责任,并预期达致成功。由此形成了中国文化中“敬言”、“谨言”、“慎言”的优良传统。这一传统也在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教育方式。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修辞立其诚”,学生应提高对“质”的敏锐性。王充形象地比喻说:“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所涉历的程度和深浅不同,其所见闻和收获自然也不同。在口语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抱有质疑态度,对所见所闻进行深度的思考,提高思辨能力。

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关于博学和专精的论述充满着辩证法。他强调在学习知识时要处理好博学与专精的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量”与“质”二者的关系。朱熹教育学生要博专结合,既要重视“博学”,打好宽厚坚实的基础,又要在“博学”的基础上专精,提高对“质”的要求。

2.3“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与教学内容关联准则

合作原则中的关联(系)准则(Relation Maxim)指交际者的话语要与双方的交际目的有关,会话要始终紧绕主题。

实际教学中则要求教学内容要围绕口语教学,避免不相关联的信息,这里将其定义为教学内容关系准则。《论语·为政》谈到的知与不知的问题,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实际上就是要求会话双方需要具备基本的交流原则,对谈论主题不了解或不知如何应答时,不要违背关联准则。以免最终导致会话无法正常进行。老子教育思想中的“知不知,上。不知知,下。”不无道理。

口语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明确“知与不知”的关系,抱有求实的态度。还要根据关联准则,编排设计与课堂教学内容主题相关、与学生的知识储备、与会话意向相关的口语活动。

2.4“仁以爱人,义以正我”与教学方式原则

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准则(Manner Maxim)指言语表达的方式。方式准则要求交际者的话语应该井井有条,避免罗嗦;话语的含义应该明晰透彻,避免歧义;言语表达方式应该清楚直接,避免迂回曲折。

实际教学中则要求教师言辞清晰简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里将其定义为教学方式原则。老子提出的“不言之教”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不言”并不代表什么都不讲,而是反对说教和发号施令。“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口语教学需做到清楚明白、简洁、有条理,避免不必要的冗长。“不言之教”在某种程度来讲无疑是一种教育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董仲舒被称为“汉代孔子”。他把“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所必须格守的道德法。所谓“仁以爱人,义以正我。”揭示了“严于责己,宽于责人”的德行。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应创造良好的轻松的语言交流环境,重视人际关系,提倡宽和。运用恰当的方式鼓励学生放松心情,避免对学生进行直面纠错,做到“以礼相约”。另外,朱熹把学习比作“登山”,“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认为学习的过程是“通一书而后及一书”的循序渐进过程,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口语教学中教师也需把握“循序渐进”规律,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教学。控制教学进度,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教学方式原则的目的是为了使会话顺利进行。口语学习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特殊的过程,一方面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应简洁明了、条理清楚。另一方面师生双方都应积极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全身心地投入到口语的教与学中。

3 结束语

先秦诸子百家各具特色的思想奠定了中国教育思想的基础并发挥着重要作用。语用能力的培养是语言教学的首要任务,口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若有效地将格莱斯合作原则与这些宝贵思想应用于口语教学,必然会优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Louise Cummigs.Pragmatics: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王齐洲.“修辞立其诚”本义探微[J].文史哲,2009(6).

新解“三我”之境 篇10

从古到今,无数的科学家、哲学家、神学家以人为研究对象,阐述自己的思想理论成果,虽然他们给出的答案并非尽善尽美,但是这些结论都在某些方面给予后代人启发,使其能够不断完善与发展对人的学说的解读。

康德是哲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近现代的所有哲学家们“可以赞同康德,可以批判康德,就是无法绕过康德”,这样一个伟大的哲学思想家在晚年回顾自己一生时曾说道,他一生的全部努力都只为回答三个问题:我们能知道什么,我们应做什么,我们信仰什么。

现世的人从出生到死亡,是一个经历从生存到生活再到信仰的过程,虽然鲜有人能达到康德的思想高度,但是作为一个终归要融入社会的个体生命而言,这个过程是必需的。那么当生命存在以后,我们应做什么呢?就是从各个方面了解人类自身,对于社会化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则是了解人性,人性本善?抑或本恶?抑或无善恶之别?另一位心理学界的康德———弗洛伊德———给出了他对人性较为具体和系统的解读,即著名的“三我说”:本我、自我、超我。

一、本我的意义———我们要知道什么

弗洛伊德继承了自古希腊以来将人格划分为理性、激情和本能三个部分的传统,他的人格理论实际上是建立在无意识理论基础上的、比传统人格理论更为精致的一种模式。弗洛伊德的“本我”是指人的原始无意识本能,特别是性本能组成的能量系统,它寻求直接的满足,不顾其他,遵循快乐原则。弗洛伊德试图用“性本能”去解释一切的人类行为,他在诠释自己的理论的过程中遇到许多的困难,而且许多一开始跟随他的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有不少因为他泛化性本能理论而与他分道扬镳,开辟精神分析的新方向,比如荣格和卡伦·霍妮。

其实可以说所有生物的本能是“学习”,低等的生物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需要学习同类的猎食、求偶等技能才能生存和繁衍,即使是细菌、病毒也要学会如何不断进化以对抗人类的灭菌剂,从而得以生存。作为唯一拥有思想的高等动物———人类,要想生存和发展就更加需要“学习”。这就是本我存在的意义———获取我们需要的信息,加工沉淀进我们的潜意识,进而内化为自身生存的技能。

学习即求知,是有潜能的,它代表我们能知道许多要知道的事,而“知”的范围和内容是无限的,此时你应该发现,这个“知”要对我们的生命存在发挥作用,才是我们所需要的。什么样的知对生命存在有用呢?这要依据个人的心性而定。

本我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需要理会他人的喜好,就像为一座高楼打地基的时候,根本不必管大楼是否金碧辉煌,也不必想会有多少人喜欢这栋楼、需要使用这栋楼,只要知道我需要多少钢筋水泥、它们的质量是否优秀,这个地基是否牢固就可以了。

二、自我的方向———我们应做什么

弗洛伊德对自我的解释很模糊,只是把它界定在“本我”和“超我”之间,是在本我的冲动与实现超我的冲突中逐渐发展起来,在二者之间起调节作用,一方面尽量满足本我的要求,另一方面受到超我的约束,遵循现实性原则。

什么是现实性?从何开始人的现实呢?古希腊的戴尔菲神殿上刻了一句话:“认识你自己。”它能够刻在神殿上,代表它是古希腊人经过几百年的经验积累下来的智慧,是不容易达到的目标,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也常以这句话教导别人。为什么“认识你自己”如此重要呢?因为人是正在形成中的,人并不是生下来就成为人的,那只是一个被称为“人”的形态,真正生命的存在是等待完成的。

认识自己是了解我们应做什么的前提与关键。首先,“我”是自然人,与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共享资源,竞争生存,“我”有没有做到和谐;其次,在社会中,“我”有多少个角色,“我”有没有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再次,面对自己时,“我”有没有自己的信仰或者有没有坚定自己的信仰,“我”有没有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梦想抑或是有没有完成自己的梦想;最后,“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逐步地完善关于自我的认知,做我们应做之事,充实就会伴随征程,否则必有心灵的惩罚。

法国哲学家加缪在《西西弗神话》中谈到诸神为惩罚西西弗而用的苦刑———命他推巨石上山,巨石一到山顶就滚回山脚。这表达的是他们认为最可怕的刑罚是让人去做一件永远无法完成的事情。在现世也是如斯情况,为了谋生活,日复一日地做着几乎相同的工作,这就使许多人陷入空虚与迷茫,此时自我成长(实现)就成为我们要走的第二步。

无论我们处在什么领域,在自我实现中都会产生深刻的快乐,因为这种实现帮助形成了新的人生结构,不管我们的实现可能多么的微不足道或多么的偶然,我们都可以说自身的灵魂经过了锻造,是超越的创造。

但要注意的是准确定位自我实现的目标,把成长定位在某一个对象上是很常见的,如果所选择的对象是会“衰老”甚至“灭亡”的,那么面对失败的几率就会增加,所以自我成长必须考虑到正确的方向和方法。

处于人生瓶颈期的迷茫的人们怎么知道什么目标是应该选择的?什么又是正确的呢?苏格拉底曾说:“人在还没有找到自己的路之前,最好根据二个原则去走———法律和信仰。”

三、超我的境界———我们信仰什么

理性,无论是人类理性还是社会的理性,由于与现实的感性的人的情感、本能相脱离,从而具有外在于人的性质。这些外在的力量对人自身的压抑或抑制构成了道德的基本特征。可以说,弗洛伊德的超我是这一道德类型的理想类型。超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它遵循道德原则,是道德化了的自我,起着抑制本我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以及追求完善境界的作用,超我的实现是需要与信仰相联系的。

提到“信仰”,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宗教,是对某一个神灵(教义)的信奉,其实宗教与信仰是可以分开的,宗教是社会上固定的一个组织,一定要具备教义、仪式、规范等条件;而信仰就不一定了,信仰是个人对生命的根本意义的一个认定。譬如,英雄崇拜———对某个伟人的信奉;如果有人说我什么也不信,只靠自己,那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信仰。

信仰的关键不是对象,而是内容,现世的宗教、有思想统治性的文化、受到人们敬仰的人物,都是具有真、善、美、信、忠、勇等积极品质的,都是给人们向善引导的,大概没有什么人会崇拜一个十恶不赦的人,去信仰他的处事原则。

卡尔·荣格说:“人生中最有意义的时光是在信仰、希望、挚爱和顿悟中度过的。”对信仰本体的追问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但无论赋予信仰什么样的内涵,信仰对人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都是客观的。

超我是一种提升和广阔,提升涵养、广阔心胸;信仰是一种否定和涤净,否定虚无、涤净心灵。之所以说超我的实现需要与信仰相联系,是因为信仰是一种终极关怀的存在。终极关怀是人的最深层次的精神需要,是对生命本质和生命意义的观照和升华,正由于信仰价值的终极性才足以产生无限之于有限、理想之于现实、形而上之于形而下的超越冲动,使人产生责任感、义务感和价值感。信仰是精神的产物,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状态和方式,此种精神存在使人执着于生命的本源。在终极关怀的语境中,人生有一种欲罢不能的重负,这种重负却使人生富有质感,使人生具有充实而饱满的意义。如基督宗教的彼岸天国,佛教的来世极乐世界,道教的永生仙境,都是对人生的终极关怀。终极关怀企及人的生死,它的意义正是使人超脱自然属性而引导人们从容面对苦难与死亡,并赋予苦难与死亡以精神内涵。

正因为信仰最基础的作用是给人寄托、赋予人希望、指引人方向,在这种积极意义的引导下,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才更容易被个人内化,形成超我意识,注重和谐、扬弃传统,推进人类文明继续向前发展。

摘要:作为一个普通的人, 如何去寻求自身的存在, 康德给了我们一个思考的方向。作为一个社会人, 又如何去定位自身的价值, 弗洛伊德给了我们一套可借鉴的概念。关于人的学说是纷繁复杂的, “认识你自己”就成为首先可以做的, 找准自己的定位, 才能把诸多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为自己的潜意识行为规范, 平衡“三我”的冲突, 实现自身人生的超越, 进而推进人类文明的继续向前发展。

关键词:弗洛伊德,康德,人性,信仰

参考文献

[1][美]罗洛·梅著.存在之发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9.

[2][美]卡伦·霍妮著.精神分析的新方向.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2008.8.

[3]叶启绩等编著.20世纪西方人生哲学.人民出版社, 2006.3.

[4]袁贵仁主编.对人的哲学的理解.东方出版中心, 2008.5.

[5][美]罗洛·梅著.人的自我寻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9.

“授之以渔”新解 篇11

【关键词】 传授 引导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

我对这一道理深信不疑,在教学中尤其重视传授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随着教学时间的增长,我逐渐发现这种说法好像有些的问题。一个偶然的机会,自己在讲授完“密度知识应用”后,发现很多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不理想。问题出在哪里?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自己一直注重的是学生解题思路的传授,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这次讲授的题目为:一个空瓶的质量为300克,用此瓶装满水,总质量为900克,当这个瓶子装满油时,总质量为800克。则这种油的密度是多少?

我首先将解题思路教给学生,从问题入手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公式最终解决问题。思路是:要求油的密度,需要知道油的质量和体积,油的质量用油和瓶的总质量减去瓶子的质量,而油的体积则应该和瓶子的容积相等,所以关键就是装满水的体积在这里起到了桥的作用,也就是求出水的体积就解决了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思路做题,当时课堂效果还不错。但是,课后再做类似的题目,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不理想,不少学生根本不会解题。于是课下找了几个学生谈心,学生说:老师你课堂上讲的我们听明白了,可就是当我们去做题的时候,就出现问题了,不知从哪里下手。

原来是这么回事,我开始寻找学生出现问题的根源所在。在学习了“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后,先生的有关教学的一段话让我恍然大悟。

先生说“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得了这种经验理想,然后学生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对于世界上一切真理,不难取之无尽,用之无穷了。”

由此看来自己的问题就出现在一个“授”字上,“授之以渔”不应该是将学习知识的现成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应该将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好,引导学生自己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

问题的症结找到了,自己虽然没有直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还是包办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因此学生失去了探究问题的兴趣,失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的教学不应该在“授”上,而应该在“导”上,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来解决问题。如果再回头来要学习“密度知识应用”这部分内容,教师应该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现有的条件,如何依据相类的密度知识经验,发生相类的想象去寻找解题的思路,然后解决这样的题目,最后应用于解决其他的问题。

所以我们对“授之以渔”不应解为“ 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应为“引导人寻找学习知识的方法”。

因此“授之以渔”,应该做“导之以渔。”

雷语新解 篇12

铁道部撤销, 实现政企分开、管运分开是一件民众期盼已久的事情。但是, 盛光祖的一句“铁路票价一直偏低, 今后要按照市场规律, 企业化经营来定票价”, 却给期盼的群众当头泼了一盆凉水, 难道改革和“按照市场规律”就只意味着涨价?长期以来, 我国铁路票价纠结的根源, 就在于将市场与公益搅作一团, 既要行政的权力、垄断的地位、市场的价格, 又要打出公益的幌子。铁道部一分为三, 离铁路的市场化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真要“按照市场规律, 企业化经营来定票价”, 还是得首先将自己真正市场化、企业化;否则, 只会引来更猛烈的质疑和骂声。

“老板的工资只80多万元。吓到了吧?”

针对垄断企业收入过高问题,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中石化茂名石油化工公司总经理余夕志否认并反问道:“我们是中国第一大、世界第五大, 但是老板的工资只80多万元。吓到了吧?”其实央企高管拿不拿高薪问题并不大, 因为央企高管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取黑色和灰色收入。本来, 一个企业之所以称之为央企, 不单单因为它挂着国有的牌子, 它更要做到财产运行情况让大家都知道, 做到取得的利润应当全民共享。但放眼我们的央企, 几乎没有一家是这样。它们行的是央企之名, 做的却是将本应由全体国民共享的红利收入了自己的腰包。而面对公众的指责, 他们却做出一副无辜、委屈状, 或避重就轻, 或顾左右而言他, 或偷换概念, 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维护现有利益不动摇。

“继续提高起征点没可能”

不久前政协委员甘连舫倡议提高个税起征点, 增加中等收入群体购买力, 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宋兰回应, “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000元已经让纳税人从9000万人减少到3000万人, 继续提高起征点没可能。”客观地说, 个税起征点的确不是想提就提, 而是要与整体的税收机制相协调。而“继续提高起征点没可能”这一“果断”回应无非是为了让公众打消这一“非分”念想。事实上, 以个税起征点提高导致纳税人的锐减, 作为继续提高起征点没可能的理由, 其实也并不充分。如果因为纳税人减少,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便不能提高的话, 那么此前的几次提升, 其实造成了同样的后果, 岂不也应“没可能”才对。

“文件到这边可能会慢一些”

今年1月份, 广东省阳江市大约30名中小学校长到西双版纳等地公费“考察”。对于中央2012年12月初出台的八项规定, 阳江市教师培训中心称:“文件到这边可能会慢一些。”文件迟了, 就可以公款旅游?再说八项规定出台时隔一个月, 竟然还没有传递到县级部门?这算不算是对地方政务效率的“另类控诉”呢?况且在今天的网络时代, 即使文件下达真的慢了点, 当地教育部门的人难道不上网、不看新闻吗?再说, 公款出行岂是八项规定之后才狠抓的事情?出台八项规定前, 难道治理公款出游就无章可循、无法可依了吗?公款出游问题, 说到底还是权力问题。真要考察, 为何要选择西双版纳这么暧昧的目的地?

“未遭受任何损失”

据媒体报道, 从2010年起, 一位自称“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司长”的赵锡永, 在包括湖南娄底、云南昆明、玉溪等地“考察“时均有地方党政官员陪同, 尤为怪诞的是, 日前, 经国务院研究室发文否认后, 这一连串被骗的政府机关、官员竟也纷纷出面表态, 称“未遭受任何损失”。说“未遭受任何损失”显然不对, “赵司长”一行在各地被好吃好喝接待着, 宾馆住着, 重要的地方领导亲自陪同, 损失还是有的。而找上门来的“领导”, 地方官员为何就照单全收, 毫无辨别能力呢?细想也是, 地方官员, 对一个自称来自北京的“领导”, 难道还让“领导”出示工作证不成?这种下级对上级、对权力者以及对权力机关的畸形崇拜背后, 是积重难返的官场文化作怪。要杜绝这类骗子, 必须要刹住各级政府之间趋奉迎合的风气, 管住有权力花钱的那些手。不管是骗子“领导”, 还是真领导, 都不能挥霍纳税人的钱。

上一篇:水利事业单位下一篇:宁夏农村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