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控制能力

2024-05-27

预防控制能力(通用12篇)

预防控制能力 篇1

摘要:面对未来多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如何加强应急能力的建设、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的安全、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从加强体系建设和完善应急机制两方面展开论述, 探讨如何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应急能力建设, 以期望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众和社会造成的危害。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1992年全球最著名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1) 在其名称中增加“预防” (Prevention) 后, 疾病预防控制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1) 一词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1]。2001年, 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 我国卫生部印发《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正式在全国组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系统, 将有关卫生事业单位中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职能集中在一起, 集疾病预防与控制、监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技术管理与服务于一体, 不再承担卫生监督执法的相应职能[2]。在国家大力加强公共卫生能力政策的支持下,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和加强, 尤其在经历的2003年SARS的洗礼、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考验和正在面对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应急能力建设不断成熟。但是, 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 应急能力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应急能力建设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1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

要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应急能力,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首先要准确定位、明晰权责, 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同时, 也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共同的支持与努力。

1.1 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理念

“预防为主”是我国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 从19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召开至今, “预防为主”贯穿于我国每一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中。“预防”具有投入小、效果好的特点, 是卫生工作低投入、高效益的关键所在。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增加“预防”一词, 可见“预防”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随着我国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医疗体系中长期存在的“重医疗, 轻预防”的问题逐步得到扭转。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作为预防工作的重要机构, 更应该落实“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 使有限的投入产生更高的效益, 强化人民群众的防病意识, 真正做到保护、促进和维护公众的健康。

1.2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2003年SARS的暴发引起了全社会对公共卫生的重视, 虽然中央财政紧急下拨20亿元作为专项应急经费, 但这毕竟是一次性投入, 而公共卫生疫情的预防与控制是一个持续性的问题, 疾病预防控制投入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投入, 公共卫生经费的投入应作为公共财政重点投入之一[3]。公共卫生工作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 必须履行政府职责, 所需经费主要由政府财政负担, 我国目前现有的财政供给难以满足卫生应急的需要[4]。

2009年, 我国启动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3年来, 全国医疗卫生支出从2009年3 994.19亿增加到2011年6 367亿, 增幅比例前所未有。但是, 以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来看, 我国这一指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2011年勉强突破了5%。从目前国际支出水平来看, 发达国家的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占GDP比例一般为6%~8%, 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2%~6%;发达国家的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通常在15%~20%, 发展中国家的比重也多在10%左右。而我国医疗卫生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从2009年2.9%提高到2011年的3.18%, 仅提高了0.28个百分点。以此来看, 我国财政近年来对于医疗卫生的投入虽然快速增长, 但投入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1.3 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队伍

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发展的主要因素, 我国当前疾病控制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少、专业人员结构不合理, 难以满足当前疾病预防控制的总体要求, 更加不能胜任未来多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此,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 加快对公共卫生专门人才的培养, 建立一批拥有扎实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疾病预防控制队伍。

1.4 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

疾病的预防控制需要全社会共同的支持与参与,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主动寻求多方的合作支持, 共同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水平, 在这个方面,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起步较晚。相比较而言,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伙伴, 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他们的合作伙伴遍及社会各个部门, 包括各种公共卫生学会, 各州及地方卫生局, 联邦、州和地方执法机构以及消防队、救护队、执业医务人员、学校和大学、慈善机构、非赢利志愿组织、有关基金会以及WHO等[5]。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由于掌握着大量的疾病流行资料和信息, 可以利用政府给予的研究经费、设立专项研究基金来吸引科研机构共同探索相关理论问题和技术难题。

此外,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也可以寻求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在美国, 疾病的预防和控制首先得到保险公司的积极协助和配合。就经济利益而言, 患病的人少了, 保险公司就有利可赢。所以, 每当政府部门开展防病常识的宣传和教育, 保险公司都会积极参与[5]。

2 完善应急机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完善的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应建立在健全、协调的疾病预防控制基础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不断加强应急管理, 充分做好从常态到应急状态角色转换的准备。

2.1 制定应急预案以加快应急响应速度

制定并建立可行性的应急预案是提高应急处置水平和应急响应速度的基础, 能有效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有预见性地做好救援防控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制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 明确各部门职责, 通过演练来固化部门间的协调合作机制;检查预案的可行性, 提高应急预案的水平;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大众媒体来扩大应急预案的知晓率, 增强公众的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

2.2 完善资源储备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应急资源的储备应包括人力资源储备、应急物资储备和环境设施储备三个方面。 (1) 人力资源的储备:首先应建立一支高素质疾病预防控制应急队伍, 并经常开展业务培训和指导, 提高应急队伍工作水平。要重点培养一批现场流行病学专业人才, 提高应对传染病疫情的处理能力;应建立不同层次的专家储备库, 以指导或参与不同类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3]。 (2) 应急物资的储备:应急物资的储备是指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中心, 长期、有计划的储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急需的医疗物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意外性和紧急性, 要求在短时间内携带或调集相应的现场防护、采样、快速检验等装备投入应急工作, 所以必须建立应急物资储备, 合理规定数量和质量, 以保障使用并避免浪费[3]。 (3) 环境设施的储备:环境设施的建设是实施应对突发疫情的先决条件, 包括应急指挥用房 (指挥调度系统) 、应急网络及值班用房、应急清洗消毒场所等。按照国家有关建设指导原则和基本标准, 以城市人口数合理配置应急人员, 建立设计合理、设施完善、操作流程科学规范的清洗消毒站[6], 并充分考虑常态和应急状态的双重需要。

2.3 加强风险管理以提高舆情应对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我国正在进入公关时代, 社会已经具备了自由的人民、自由的经济、发达的媒体等公关因素, 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提高了人民的自主性, 提升了经济运行效率, 也改变了社会民众的信息传播方式。在新的形势下,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应急能力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社会舆论如未正确引导, 可能会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进程, 影响社会的稳定。缺乏舆情应对能力, 将导致不可估量的后果。因此,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审时度势, 常态时加强风险管理, 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和手段, 增强公众危机意识, 提高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水平和自救互救能力[7];应急状态时, 应及时与社会沟通, 解答公众疑惑, 稳定社会舆论, 从而提高舆情应对能力。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具有时间、空间和人群的不确定性, 因此,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应急能力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国目前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应急能力建设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应在总结经验、借鉴他国成果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自身建设, 提高应急能力和水平, 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众和社会造成的危害, 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参考文献

[1]黄留玉.疾病预防控制概念的探讨[J].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2, 29 (7) :561-562.

[2]李德沽.浅谈“人世”对卫生防疫事业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 2003, 30 (2) :269-271.

[3]郑金戍.提高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能力的对策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7, 13 (2) :114-115.

[4]李贤相, 王学明, 程鸿飞.安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及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2008, 24 (4) :358-359.

[5]张山鹰.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介绍[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7, 13 (1) :96-97.

[6]尹保行, 王智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的探讨[C].北京:中国卫生监督协会第一届学术会议, 2010:877-878.

[7]凌玉, 陈发钦.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2, 28 (2) :189-191.

预防控制能力 篇2

目前对鼠疫的预防与控制仍然强调贯彻综合性预防措施,特别要强调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控制。外出旅游、田间耕作、野外作业等密切接触自然环境的人员应注意防蚤。可以通过杀虫剂和驱避剂避免跳蚤的叮咬。外出应穿长裤,必要时应穿专用防蚤袜。在肺鼠疫疫区的人应该注意带口罩。发现自毙动物,特别是自毙鼠,应该及时向相关医疗机构报告,不要主动接触自毙动物。主动报告疑似鼠疫病人,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不私自捕猎、剥食疫源动物,如鼠、旱獭等。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

病人如果怀疑自己患上鼠疫,首先要做到不惊慌。应以最快速度通知当地传染病医院或疾控中心。就医时应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应如实、详细向医务人员叙述自己的活动范围、密切接触者等,还应积极配合医务人员进行隔离治疗。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疾病防控体系的逐步完善,我国人间鼠疫只在西北、西南的几个省(自治区)零星发生,且以腺鼠疫为主。较活跃的鼠疫自然疫源地也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各省。虽然动物间鼠疫时有发生,但我国已经建立起成熟的动物鼠疫监测体系,已经有能力及时发现并控制动物鼠疫,进而避免人类的感染。因此,即使身处疫源地的人,只要提高警惕,就完全有可能避免感染鼠疫菌。 (供稿:朱晓宇)

预防、控制施工中高处坠落事故 篇3

一、高处坠落事故的规律

1.高处坠落事故的类别规律

高处坠落事故的类别规律,是依据高处坠落事故对人体伤害的坠落方式,把高处坠落事故大体分为如下九种类型:

(1)洞口坠落(预留口、通道口、楼梯口、电梯口、阳台口坠落等);

(2)脚手架上坠落;

(3)悬空高处作业坠落;

(4)石棉瓦等轻型局面坠落;

(5)拆除工程中发生的坠落;

(6)登高过程中坠落;

(7)梯子上作业坠落;

(8)屋面作业坠落;

(9)其它高处作业坠落(铁塔上、电杆上、设备上、构架上、树上、以及其它各种物体上坠落等)。

2.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规律

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规律,是指人们在高处作业中违背了客观事物规律,导致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原因所具有的普遍性。具体又分为,个性原因规律和共性原因规律。

1)个性原因规律

个性原因规律,是指每类高处坠落事故在发生过程中各自具有的具体原因规律。例如:

(1)洞口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主要有:洞口作业不慎身体失去平衡;行动时误落入洞口;坐躺在洞口边缘休息失误;洞口没有安全防护;安全防护设施不牢固、损坏、未及时处理;没有醒目的警示标志等。

(2)脚手架上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主要有:脚踩探头板;走动时踩空、绊、滑、跌;操作时弯腰、转身不慎碰撞杆件等身体失去平衡;坐在栏杆或脚手架上休息、打闹;站在栏杆上操作;脚手板没铺满或铺设不平稳;没有绑扎防护栏杆或损坏;操作层下没有铺设安全防护层;脚手架超载断裂等。

(3)悬空高处作业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主要有:立足面狭小,作业用力过猛,身体失控,重心超出立足面;脚底打滑或不慎踩空;随着重物坠落;身体不舒服,行动失控;没有系安全带或没有正确使用,或在走动时取下;安全带挂钩不牢固或没有牢固的挂钩地方等。

(4)屋面檐口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主要有:屋面坡度大于25°,无防滑措施;在屋面上从事檐口作业不慎,身体失衡;檐口构件不牢、或被踩断,人随着坠落等。

2)共性原因规律

共性原因规律,是指任何一次高处坠落事故在发生过程中,均具有基本原因、根本原因、间接原因和直接原因因而形成的系列原因规律。

(1)基本原因,是高处作业的安全基础不牢。其表现是,人不符合高处作业的安全要求,物未达到使用安全标准。如从事高处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思想和安全技能,身体条件较差有病;以及与高处作业相关的各种物体和安全防护设施有缺陷等,从而为高处坠落事故发生提供了条件。

(2)根本原因,是高处作业违背建筑规程的异常运动。其表现是,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有章不循,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如从事高处作业人员的着装不符合安全要求,高处作业时没有安全措施冒险蛮干,违反劳动纪律酒后作业;以及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备、不起作用,也有的擅自拆除、移动或在施工过程中损坏未及时修理等,从而为高处坠落事故发生提供了条件。

(3)间接原因,是高处作业的异常运动失去了控制。其表现是,由于安全管理不严,没有行之有效的安全制约手段,对人有违章作业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异常行为,对工具、设备等物质有未达到使用安全标准的异常状态,不能做到及时地发现和及时地加以改变,任其自然发展,从而为高处坠落事故发生提供了量变到质变过程。

(4)直接原因,是高处作业的异常运动发生了灾变。其表现是,由于人的异常行为、物的异常状态失去了控制,经过量变的异常积累,当达到灾变量值时,从而构成了高处坠落事故。如人从洞口坠落、从脚手架坠落、从设备上坠落、从电杆上坠落等造成了人身伤害。

二、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要点

依据安全管理的客观要求,一般分为具体预防、控制和综合预防、控制。

1.高处坠落事故的具体预防、控制

高处坠落事故的具体预防、控制,是依据不同类型高处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对每类高处坠落事故进行具体预防、控制要点。例如:

(1)洞口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要点:预留口、通道口、楼梯口、电梯口、上料平台等都必须设有牢固、有效的安全防护设施(盖板、围栏、安全网);洞口防护设施如有损坏必须及时修缮;洞口防护设施严禁擅自移位、拆除;在洞口旁操作要小心,不应背朝洞口作业;不要在洞口旁休息、打闹或跨越洞口及从洞口盖板上行走;同时洞口还必须挂设醒目的警示标志等。

(2)脚手架上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要点:要按规定搭设脚手架、铺平脚手板,不准有探头板;要绑扎牢固防护栏杆,挂好安全网;脚手架荷载不得超过270千克/平方米;脚手架离墙面过宽应加设安全防护,并要实行脚手架搭设验收和使用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悬空高处作业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要点:加强施工计划和各施工单位、各工种配合,尽量利用脚手架等安全设施,避免或减少悬空高处作业;操作人员要加倍小心避免用力过猛,身体失稳;悬空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穿软底防滑鞋,同时要正确使用安全带;身体有病或疲劳过度、精神不振等不宜从事悬空高处作业。

(4)屋面檐口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要点:在屋面上作业人员就穿软底防滑鞋;屋面坡度大于25°应采取防滑措施;在屋面作业不能背向檐口移动;使用外脚手架工程施工,外排立杆要高出檐口1.2米,并挂好安全网,檐口外架要铺满脚手架;没有使用外脚手架工程施工,应在屋檐下方设安全网。

2.高处坠落事故的综合预防、控制

高处坠落事故的综合预防、控制,是依据高处坠落事故的不同类别和系列的原因规律,而提出的对高处坠落事故进行综合预防、控制的要点。

(1)对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要坚持开展经常性安全宣传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使其认识掌握高处坠落事故规律和事故危害,牢固树立安全思想和具有预防、控制事故能力,并要做到严格执行安全法规,当发现自身或他人有违章作业的异常行为,或发现与高处作业相关的物体和防护措施有异常状态时,要及时加以改变使之达到安全要求,从而自为预防、控制高处坠落事故发生。

(2)高处作业人员的身体条件要符合安全要求。如,不准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贫血、癫痫等不适合高处作业的人员,从事高处作业;对疲劳过度、精神不振和思想情绪低落人员要停止高处作业;严禁酒后从事高处作业。

(3)高处作业人员的个人着装要符合安全要求。如,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安全帽、安全带和有关劳动保护用品;不准穿高跟鞋、拖鞋和赤脚作业;如果是悬空高处作业要穿软底防滑鞋。不准攀爬脚手架或乘运料井架吊篮上下,也不准从高处跳下。

(4)要按规定要求支搭各种脚手架。如,架子高度达到3米以上时,每层要绑两道护声栏,设一道挡脚板,脚手板要铺严,板头、排木要绑牢,不准留探头板。

使用桥式脚手架时,要特别注意桥桩与墙体是否拉顶牢固、周正。升桥降桥时,均要挂好保险绳,并保持桥两端升降同步。升降桥架的工人,要将安全带挂在桥架的立柱上。升桥的吊索工具均要符合设计标准和安全规程的规定。

使用吊篮架子和挂架子时,其吊索具必须牢靠。由篮架子在使用时,还要挂好保险绳或安全卡具。升降吊篮时,保险绳要随升降调整,不得摘除。吊篮架子与挂架子的两侧面和外侧均要用网封严。吊篮顶要设头网或护头棚,吊篮里侧要绑一道护身栏,并设挡脚板。提升桥式架、吊篮用的倒链和手扳葫芦必须经过技术部门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倒链最少应用两吨的,手板葫芦最少应用三吨的,承重钢丝绳和保险绳应用直径为12.5毫米以上的钢丝绳。另外使插口架、吊篮和桥式架子时、严禁超负荷。

(5)要按规定要求设置安全网,凡4米以上建筑施工工程,在建筑的首层要设一道3至6米宽的安全网。如果高层施工时,首层安全网以上每隔四层还要支一道3米宽的固定安全网。如果施工层采用立网做防护时,应保证立网高出建筑物1米以上,而且立风要搭接严密。并要保证规格质量,使用安全可靠。

(6)要切实做好洞口处的安全防护,具体方法,同洞口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措施相同。

(7)使用高凳和梯子时,单梯只许上1人操作,支设角度以60至70为宜,梯子下脚要采取防滑措施,支设人字梯时,两楼夹角应保持40度,同时两梯要牢固,移动梯子时梯子上不准站人。使用高凳时,单凳只准站1人,双凳支开后,两凳间距不得超过3米。如使用较高的梯子和高凳时,还应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8)在没有可靠的防护设施时,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否则不准在高处作业。同时安全带的质量必须达到使用安全要求,并要做到高挂低用。

(9)登高作业前,必须检查脚踏物是否安全可靠,如脚踏物是否有承重能力;水电杆的根部是否腐烂。同时严禁在石棉瓦、刨花板、三合板顶棚上行走。

预防控制能力 篇4

关键词:疾病预防,能力建设,评价

自2003年SARS疫情以来,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迅速发展,已建立了符合国情的防控体系。但随着疾病谱和死因顺位的改变,环境和意外伤害、新发传染病、各种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出现,给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课题[1]。特别是进入经济发展快车道的北京市怀柔区,现有的公共卫生资源能否承担疾控体系的公共职能要求,是急需了解和掌握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怀柔区疾控中心填报的房屋建设、人力资源、经费使用、仪器设备和能力建设等数据。

1.2 方法

(1)对2015年怀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信息系统填报的相关指标数据与国家标准和全国区县级平均水平比较分析。(2)卫生人力综合素质计算选用学历、职称和年龄三个指标已不能反映人员的真实综合能力,借鉴孙雯雯[2]。研究的人员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组合权重系数包括A(专业技能0.4679)、B(知识结构0.1385)、C(心理素质0.0724)、D(能力素质0.2613)、E(专业业绩0.0214)、F(智力素质0.0384)等6项,制定本单位《人员综合素质考核评估标准》,并报请专家认可此评分标准后开始实施。每项分值均为100分,其中权重系数最高的A(专业技能)考核方法是全体专业人员统一参加专业笔试及现场操作考试,B(知识结构)考核方法是按照个人晋升时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考试成绩,C、D、E、F四项则由单位领导、中层干部和职工代表根据所制定的标准对人员进行现场打分。计算方法为:各项所得分值×其权重系数,即为所测项目的分值,然后各项分值相加总和即为个人的综合素质得分;>95分优秀,80~94分良好,65~79分中,<64分不合格。

2 结果

2.1 人力资源

截至2015年底怀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编人员101人,实有在职人员118人。其中在编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89人,占在岗人员的75.42%;临床和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占在岗人员的46.61%,其中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占38.98%;检验技术人员占27.97%;影像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只占0.85%。见表1。

2.1.1 年龄及学历构成

怀柔区疾控中心在岗人员年龄以25~34岁、35~44岁年龄组为主,其次为45~54岁年龄组。学历构成以研究生最高,但占比例最小,为7.63%;本科学历占比例最大,为53.39%;第三为大专学历,占23.73%;中专及以下学历占15.25%。见表2。

2.1.2 专业技术职称构成

怀柔区疾控中心在岗人员中,具有正高级职称人员占4.24%,副高级职称人员占9.32%,中级职称人员占38.98%,初级职称人员占30.51%,无职称人员占5.08%,其他占11.86%。

2.1.3 执业范围构成

传染病地方病控制占15.25%,计划免疫占4.24%,慢性非传性疾病占3.39%,健康教育和信息情报占5.08%,卫生检验占16.10%,从事五大卫生工作的人员占12.71%,预防医学门诊占11.02%,卫生应急管理占0.85%,行政管理占6.78%,工勤管理24.58%。

2.1.4 人员变动情况

近五年,伴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编制扩大,人员流动也相应加大。2010-2015年进入中心69人,其中大专10人(14.5%)、本科49人(71.0%)、研究生10人(14.5%);调出12人,大专2人(16.7%)、本科9人(75.0%)、研究生1人(8.3%),退休20人。见表3。

2.1.5 人员综合素质能力

怀柔区疾控中心人员综合素质能力得分>95分0人,80~94分40人,65~79分65人,<60分13人。

2.2 基本建设

截至2015年底,建筑面积12 251.36m2,使用面积7 698.1m2,其中实验用房5 145.6m2,业务办公用房2 817.8 m2,行政办公用房1 225.16m2,保障辅助用房3 062.8 m2。人均建筑面积为98.8 m2,超过了国家县级平均建筑面积[3]。见图1

2.3 经费收支

2015年总收入3 125.45万元,年总支出3 057.58万元,经费总支出占收入总额的97.83%;支出中商品和服务支出所占比例最大,达42.45%,其次是机构工资(追加了人均一次性绩效工资、2014-2015绩效工资调整增资部分、调入及新增人员经费和离退休人员调资增加部分)支出,占40.84%。见表4。

2.4 仪器设备

现有A级标准设备284台,比国家推荐县级标准配置设备多178台。见表5。

2.4 能力建设

2.4.1 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

截至2015年底中心共具备102项实验室检测能力,总体开展率为56.98%。其中开展A类基本项目72项,缺少46项,开展率为61.02%;B类(推荐项目)为61项,实际开展30项,缺少31项。

2.4.2 应急处置能力

2008年成立业务办公室同时执行应急管理职能,制定并完善了《怀柔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21个专业技术方案,应急物资储备和个人防护装备得到进一步加强,成立由中心主任任组长的应急队伍,做到24小时应急值守,经常开展全员应急培训和演练。2015年怀柔区共报告应急事件30起,其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起,排除1起。

2.4.3 应用性研究能力

应用性研究能力是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水平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也是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政策和针对性措施的依据[4],近五年来,怀柔区疾控中心共获得政府科学技术奖14项,其中与其他单位合作申报市级科研课题1项;获得区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撰写论文138篇,核心期刊103篇,非核心期刊35篇。

3 讨论

3.1 人员情况

现有人力资源配置较均衡,人员趋于年轻化,在岗人员的年龄构成呈“纺锤形”,66.10%的人员集中在25~44岁,45~54岁占21.19%,与苏海军[5]等分析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职人员年龄构成一致,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中坚力量。综合能力素质评分显示,95分以上高素质人才变缺;人员综合素质评分普遍在中等偏低,缺乏高素质、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及综合业务人才。

中心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符合国家标准,职称结构比例高于国家县级职称平均比例,执业范围中公共卫生人员、检验人员比例符合国家标准,慢性病、健康教育等专业人员缺口较大。人员流动频繁,调入人员初级职称比例明显高于调出人员,主要是因为引进的大多是刚从高校毕业的学生,均为初级职称。而中高级职称人员调出的比例明显高于调入人员的比例,可能的原因:在区疾控中心,专业人员的职称晋升工作受名额的限制,许多专业人员感觉晋升无望,工资短期内也无法通过晋升渠道上涨,且疾控中心职工年收入远低于本地区医疗行业的收入水平,只相当于医疗单位人员收入的1/2,从而严重影响了职工工作的积极性。由于受编制、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影响,优秀人才引不进来,现有人员的素质也难以尽快提高,因此既影响事业发展,又难以适应急性突发事件的需要。

3.2 基本建设

2015年7月交付使用的疾控中心检验楼能够完全满足检测工作和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需求。经费及仪器设备经费收入高于2014年全国县区级疾控机构[6]平均水平,收支基本持平;仪器设备的配置除冷链设备及器材外,其他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

3.3 能力建设

实验室检测和诊断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能力的重点[7],中心的检验能力明显不足,基本项目的开展,只达到国家标准的[8]61.02%,推荐项目开展率为49.18%。原因为:(1)检验仪器设备老化,配置偏低;而仪器设备不断地更新换代是预防医学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9]。(2)检验人员的技能水平有限,急需提高自身业务技能。(3)实验室大多数检测项目属于消耗性工作,基本不能创造经济效益[10],再加上绩效工资改革,客观上造成实验室轻视政府指令性服务项目。在应急能力上,中心的应急职能由业务办公室兼职管理,应急体系建设较为全面,应急装备和物资储备均达到国家标配,应急队伍实力强大,能够及时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应用性研究方面,科研能力相对薄弱,没有独立完成的科研立项项目,撰写论文水平偏低,中心对科研重视程度不够,学术氛围不浓;人员水平有限,平时工作中又不注意总结和积累数据,造成没有数据支持科研立项和论文的撰写。

综上所述,建议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卫生资源配置应强化政府责任,增加专项业务经费预算;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要迅速提高检验能力;更新管理模式,制定科研激励机制;加快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争取多渠道晋升机制,吸引和稳定高素质人才;只有在完善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迅速提升软件能力建设,才能够承担新时期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公共职能要求。

参考文献

[1]王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资源与能力建设思考[J].首都公共卫生,2007.6(1):136-137.

[2]孙雯雯.疾控人员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24(2):131.

[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建标127—2009)[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5-6.

[4]孙梅,罗力,励晓红,等.三年建设前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用性研究能力的比较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7,23(3):229-231.

[5]苏海军,汪华,张瑜,等.2005年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结构现状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7,23(2):105.

[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年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统计分析报告[R].2014.

[7]罗力,孙梅,王颖,等.三年建设前后中国疾病预防机构实验室检验能力的比较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7,23(3):221-223.

[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Z],2004.

[9]王建国,刘晓峰,万丽葵,等.某疾控中心仪器配置对检验能力的影响[J].环境卫生学杂志,2013,3(5):461-464.

疾病预防控制总结 篇5

一年来,我院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和本院各级领导的领导下,由全体医务人员和防疫股全体人员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大成绩,使我院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达到一个新水平,现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总结如下:

一、传染性疾病

1、疫情管理

今年年初医院对疫情管理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调整,并明确责任,固定专人负责疫情的收集与报告工作,今年我镇共报告法定传染病49例,其中乙肝病人8例,肺结核病人19例,菌痢病人13例,结核性胸膜炎病人4例,感染性腹泻病人5例。以上病例均已登记报告,并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网络直报,防疫股设有传染病总登记本,并按病种分类登记,登记项目齐全,无漏项,传染病报告率达100%。

2、督导

为认真做好我镇麻疹、风疹、猩红热、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和结膜炎、手足口病、霍乱及腹泻病等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全年每季度对我镇辖区的中小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每月对各卫生所和院内各科室进行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促其及时整改。

3、培训、宣传

积极开展了对传染病防治的宣传培训工作,对全镇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了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手足口病等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防控技术、霍乱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防制和呼吸道暨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防治技术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培训合格率100%,使其熟练掌握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报告时限、报告方式等,提高了广大医务人员对疫情报告的重要认识,增强了法制观念,达到了预期效果。对每所幼儿园进行了传染病健康教育讲座,并对0—8岁儿童发放宣传单8000余份。

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1、督导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每季度对各卫生所进行督导,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通过对各卫生所工作督导检查,规范了村卫生所死因监测、肿瘤登记、脑卒中冠心病的收集、报告工作,促进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工作的有序进行。

2、培训

开展了对慢病非传染疾病工作的培训,根据县疾控中心慢病科的指示精神和要求,对卫生院内的临床医生和辖区内卫生所的乡医进行了慢病各项具体工作的培训。

对院内各科临床医生进行了死因监测培训,使他们掌握了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做到及时报到慢病科。

同时对乡医也进行了死因监测培训,使每个乡医都掌握了居民死亡推断书的填写,如何使用,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到镇中心卫生院慢病科。

对院内外临床医生和乡医进行了肿瘤的发现,收集,登记,录入,上报工作的培训,使每个人都掌握了整个程序,及时的上报到慢病科。

对院内外临床医生和乡医进行了脑卒中、冠心病的收集和报告工作,使大家都能熟练地运用 及时将收集到的病例及时上报到慢病科。

3、慢病管理

在2011年,全年共上报死亡病例 584 例,死亡率

为8.4‰,肿瘤179例,报告发病率为2.6‰,脑卒中268例,报告发病率为3.9‰,冠心病60例,报告发病率为0.9‰。做到每月的5号前按时录入电脑并上报纸质资料。完成了危险因素干预、肿瘤病例回访等工作,并完成了县疾病控制中心慢病科交给的自杀因素调查等临时性的工作,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

三、重症精神病人的管理

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我镇在2011年对全镇重症精神病人进行了网络管理,共输入精神病人186例,其中2例纳入管理(指686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随访),工总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很多病例不能及时上报,在今后工作

中会加大对精神病的管理,使这项工作能更顺利的完成。总之,我镇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总结今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加强管理,为保护全镇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努力奋斗。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篇6

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患者最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直接影响手术成败,占外科医院感染的8.00%-40.00%,一方面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另一方面增加医疗费用,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更为严重可并发脓毒血症,增加死亡率,其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何降低手术部位感染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本研究就手术切口感染高危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1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关键

1.1 外科医生必须做到技术精益求精。

1.2 重视缝合材料,建议手术选用组织相容性好,可吸收的缝合材料。

1.3 手术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外科手消毒。

2 完善的术前准备

2.1 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彻底清除手术切口部位和周围皮肤的污染。术前备皮应当在手术当日进行,确需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应

当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消毒前要彻底清除手术切口和周围皮肤的污染,采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合适的消毒剂以适当的方式消毒手术部位皮肤,皮肤消毒范围应当符合手术要求,如需延长切口、做新切口或放置引流时,应当扩大消毒范围。

2.2 择期手术前,如果存在手术部位以外的感染,应尽可能待此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对于肠道手术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应口服抗菌药物;鼓励患者戒烟,指导病人在选择性手术前戒烟。

2.3 在术区消毒前,彻底清洗切口及附近皮肤肉眼可见的污染物。

2.4 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参加手术。

3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1)I类切口: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①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②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術、眼内手术等;③有植入物的手术,如骨折固定器植入等;④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2)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者,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I类切口,术前用药一次即可。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3)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选用品种和注意事项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

4 重视外科手术技巧

采用微创手术操作正确使用电刀、电凝,减少组织器官的损伤,有效止血,保护正常组织,尽可能减少失活组织和异物,避免意外探入空腔脏器,在手术部位消灭死腔,正确选用引流物和缝线。

5 引流的问题

正确把握外科引流的适应证,慎重对待“预防性引流”,不必要的引流可增加SSI的风险,必须放置引流时,应在远离手术切口的部位另行戳口放置引流,应尽早拔除引流物。

6 术中保温

保温:围手术期低温是指患者的中心温度低于36℃,几乎所有全身麻醉患者都会发生低温,降低了机体手术部位感染的防御能力。研究表明:在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能力方面高温比正常体温更有作用,大量的重要免疫反应都在体温高达40℃时增强。建议尽早为患者采取保温或加热措施。

7 术后管理

7.1 切口缝合后覆盖吸附能力较好的敷料,渗湿后立即更换。对无敷料的开放性伤口不可用水冲洗。

7.2 手术后24-48h内须用敷料覆盖封闭的伤口,应严密监视切口变化情况并及时报告给主管医生,不提倡覆盖时间超过48h。

7.3 换药应遵循“先清洁切口、再污染切口、最后感染切口”的次序,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7.4 规范护理操作进行各类护理时应规范操作,避免细菌交叉感染发生,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给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患者吸痰前应每次更换吸痰管;每日应评估各类导管是否需继续保留,并及时拔出各类导管。

预防控制能力 篇7

1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来源与其职能定位

新世纪,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面临着急慢性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意外伤害、环境污染等的多重挑战, 成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正是应对上述挑战的必然选择[1]。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发现有许多新的传染病又开始流行, 如埃博拉出血热和军团病等, 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性病、结核病等已被控制的传染病在我国又死灰复燃, 再度肆虐。艾滋病、结核病等正表现出流行的强劲势头, 严重影响我国公众的健康[2,3]。另外,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快速攀升, 病死率持续上升, 美国“9·11”事件后许多国家生物化学恐怖事件频发, 抑郁症、缺血性心脏病、肺癌、伤害和酗酒等形势日趋严峻。在我国, 由于过去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认识与导向的原因, 导致许多地方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较为落后, 基层卫生资源配置与结构也不尽合理[4], 运行成本居高不下, 农村人口的农村卫生等方面的工作, 却因资源短缺而发展缓慢。这种重城市、重医疗, 而轻农村、轻预防的卫生资源配置结果, 既浪费有限的卫生资源, 也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要和健康需要。农村三级卫生网存在不少地方机构解体、人员解散、缺乏经济保障等方面的生存和发展困难问题等, 已经明显不再适应当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5]。

基于以上原因, 目前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能划定在12个专业方面, 分别是传染病预防控制、病毒病预防控制、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营养与食品安全、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健康教育、农村改水技术指导、妇幼保健。另外, 为了统筹管理以上这些职能, 还兼营5项业务:公共卫生政策研究、公共卫生监测与信息服务、免疫规划、结核病预防控制、疾病预防控制与应急处理。其职能的定位将充分发挥技术指导、科研培训、质量控制以及组织协调作用, 与各部门、各行业共同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为国分忧, 为民解难, 继往开来, 共创辉煌, 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能力的定义

什么是公共能力呢?简单地说, 公共能力就是公共主体能否意识到公共服务客体的需求并及时提供公共服务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如何[6]。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能力就是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生产和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产品以满足公共服务客体的公共服务需求而具备的技能、技术和技巧, 公共能力的强弱决定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整个公共活动过程当中是否能够真正承担并办理好所有的公共服务事项。

3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能力的内涵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公共能力应该包括:公共政策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两大内容, 公共服务能力大体按实际效用又可分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健康危害因素预警能力、科研与技术指导能力以及公共健康促进能力四大类。

3.1 公共政策能力

在国内外, 公共政策能力的学术领域里并未形成成熟的权威定义, 不过它具有公共权威、公共性和积极的社会效果等三方面主体的特性[7]。在我国大多数地区,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隶属卫生行政部门的一个事业单位, 但由于其职责的特殊性, 如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传染病疫情处理、等职能方面, 在实施起涉及面广、范围宽, 在这个特定的时候, 可成为公共权威主体。在实施《传染病防治法》时, 具有公共性, 特别是在组织与规划免疫规划等工作时, 是以公共利益为核心, 是真正地去解决社会公共问题, 政策能力很强, 当然也就具备了积极的社会效果特性, 但长期以来, 在这方面却少有学者问津, 按照刘东杰[8]的分类,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公共政策能力表现大致有四类:

一是公共卫生政策制定能力。对于急需解决公共卫生政策问题或内容的, 公共卫生政策制定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第一步, 也是最基本的一步。在我国, 制定并出台的卫生法规有9项, 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等4项对于公众起到积极作用, 其他法律法规主要还是运用卫生机构内部的规范管理等。而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密切相关的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一项, 可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公共政策能力并不是很强。

二是政策执行能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与卫生监督分开之后, 卫生监督权已经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技术性的建议、督导建议而已, 因此对公共卫生政策的执行提出了挑战, 如综合医疗机构不按要求填报传染病个案或疫情,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仅能在技术的层面给予指导。

三是政策评估能力和政策的终结能力。任何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 都是源于一定的疾病流行形势而制定, 在某一段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历史上起作用。因此, 对于制定出来的政策是否起积极作用, 需要进一步的评估, 这就要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有这种评估能力;同时, 如果发现政策对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是消极的、甚至是无用的或者说政策已经完成了使命之后,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于制定出来的政策还要有一个终结的能力。

3.2 公共服务能力

确切地说, 公共服务能力是指公共服务主体为生产和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产品以满足公共服务客体的公共服务需求而具备的技能、技术和技巧[9]。公共服务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公共服务主体在整个公共活动过程当中是否能够真正承担并办理好所有的公共服务事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由于其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公共服务能力的特性, 当前最重要的公共服务能力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健康危害因素预警能力、科研与技术指导能力以及公共健康促进能力四大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能划定在12个专业方面, 传染病预防控制、病毒病预防控制、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营养与食品安全、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等工作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的范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农村改水技术指导、妇幼保健等则属于科研与技术指导能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则是公共健康促进能力的范畴;传染病疫情监测与分析、薄弱环节的预警、职业危害因素监测与分析等则属于健康危害因素预警能力。

4 当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能力缺失的表现

4.1 公共政策能力不足

2003年的“非典”危机提示, 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过于薄弱, 难以满足保障人民健康安全, 促进经济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目前经过了近8年有建设,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突出的表现有:一是职责更明确与完善了;二是经费投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三是人力资源得到了改善;四是发展的方向基本清晰。然而, 在解决公共政策能力方面是不利的, 主要表现在: (1) 作为传染病疫情处理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主体, 无法执行《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 例如传染源的隔离控制、疫区划定、隔离解除等均不是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执行, 取而代之的是当地政府, 这就出现部分政府部门为了政绩等采取了一些与《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不相符的措施[10]。 (2) 对于政策评估的能力,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更是远远不及, 一个地方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有效与否、进步与否的评估,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仅能从一些业务指标去评估, 无法从政府对这项工作的投入 (包括人、财、物) 、政府的重视与保障等方面进行评估, 从而会有一定的偏差, 明显的就是到处喊重视、到处喊加强, 就是没有人去落实, 甚至有一些地方政策过分专注于政绩, 连传染病疫情的上报都要经过政府的审核才能上报, 政府的审核就意味着有部分信息会失真[11]。

4.2 公共服务能力发展不平衡

一是地区间的不平衡, 在我国总体来说东部地区的公共服务能力由于受经济、交通等因素的影响, 要比西部地区能力的发展要好得多[12];二是一些有收费项目的公共服务能力要比纯公益事业的能力建设要相对较快[13];三是由于受历史以来,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人员专业结构建设要偏向于预防医学类, 因此这类的能力要相对较强, 如检验能力的表现上,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微生物、病毒等方面的检测要比综合医院强[14], 但病理等方面则较弱;四是群体性大众的健康服务能力相对于个体病人治疗服务能力要强得多, 专科治疗能力则较弱[15]。

5 提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能力的社会价值

当前,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发展与政府的发展方向在某些方面是不同步的[16], 如政府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于GDP增长率、解决新增就业人口数量、环境治理效果等方面, 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则不然, 这就存在了机构与政府之间的博弈, 许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绩效考核体系就出现了问题, 考核体系只针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就连政府的拨款额度、综合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等都硬套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头上, 使其欲口难言。因此, 不断地提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公共能力, 突出其公共能力的重要性, 为政府绩效评估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为进一步规范政府对公共卫生的管理行为提供科学依据, 改变只注重经济发展的行为方式[17]。同时, 不断提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公共能力有利于政府体现民生、民心等工程, 可以进一步巩固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

6 提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能力的策略

6.1 加强对公共卫生方面的政策研究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最重发的公共卫生工作之一, 对相关公共卫生政策的创新性研究是其功能之一。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实践中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 存在着大量的政策问题, 但到目前为止, 国内对卫生领域的政策研究基本上都集中在医疗保障、医疗机构改革和社区筹资与组织等方面, 而较少开展公共卫生政策研究, 从而无法形成公共卫生政策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关系。同时, 疾病预防控制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适宜技术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政府对民生工作投入的产出效果, 值得认真关注, 如果不好好地开展政策研究, 各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于应付地方财政政策而存在的“重有偿服务轻无偿服务”的现象[18]将无法消除, 另外,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所能提供的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将大打折扣, 因此应通过有效的研究来增加对公共卫生知识和提高各级决策的能力、要评价公共卫生政策对实践工作干预的影响, 要与学术机构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 及时地开展有关的研究, 以有利于公共卫生的决策。

6.2 努力控制艾滋病、血吸虫病、结核病、乙型肝炎等重大传染病

加强艾滋病预防与有效控制, 实施综合干预, 以遏制艾滋病的扩散。继续扩大血吸虫病防治成果, 建立和完善适合当地特点的可持续发展的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模式。加强结核病预防与有效控制, 组织实施一些控制项目, 降低结核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加大对霍乱、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治力度, 降低病毒性肝炎的病毒携带率和发病率。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力度, 继续强化对麻风病等地方病的防治, 切实发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领头与支柱作用。

6.3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品牌学科建设

做好窗口部门优质服务, 在服务群众时实行“四个一” (即做到“一张笑脸相迎, 一把凳子让座, 一杯茶水暖心, 一颗诚心办事”) 。充分发挥特色服务项目优势,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开展特色服务项目, 如增加儿童保健项目、室内环境治理、寄生虫诊治等特色服务项目, 不与当地综合医疗机构的优势项目开展竞争。实行各项检查预约、绿色通道、爱心支助等措施, 将服务延伸到健康指导、健康体检和随访咨询等各个层面, 为当地政府领导、劳模、的士司机、环保工人进行免费体检等, 突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服务性、公益性[19]。不断突出专家的作用, 培养适合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发展的专家, 扶持专家的科研工作, 力争做到“一年一题”, 着重扶持科研成果, 强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当地的技术地位。

6.4 注重疾病预防控制队伍人力资源的培养与贮备

努力从体制上实现三个转变[20]:即对人员的控制从以编制控制为主转向以工资总额控制为主, 努力做到因事设岗、按岗按需用人, 积极调整工作能力强、素质高、技术过硬的人才, 充实到工作的第一线, 在人事管理权限上由多头管理向分级负责转变, 给予卫生行政部门一定的用人权, 特别要杜绝那种“有编有人但不能入编”[21]的现象, 提高用人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同时还要不断地创造有利于年轻工作人员成长的良好环境, 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岗位的吸引性。

6.5 注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文化建设

预防控制能力 篇8

1 创新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保健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而现实社会生活中却出现越来越多对健康不利的因素,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不良生活行为方式的侵袭、新的传染病的出现、社会和工作的压力都导致了对广大人民大众健康的危害,也使得公共卫生的领域更加广泛。特别是2003年的SARS,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国家在公共卫生能力、队伍建设上距离有效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要求相差甚远,缺乏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专业队伍和高素质人才。因此,培养一支专业知识牢固、且具备丰富实践工作经验、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的队伍刻不容缓。

从当今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来看,不管是进行公共卫生监督还是进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不但需要有良好的基础和临床医学知识,而且需要有扎实的预防医学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新中国公共卫生教育最初全盘引入前苏联卫生教育体系,虽然目前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卫生教育体系,但是由于过去教育体系的束缚,公共卫生教育中还存在不合理因素。打破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创新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是培养合格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根本出路,也是不断提升公共卫生控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创新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内涵

公共卫生教学改革近年来取得了许多阶段性的重要成果,但由于涉及的面比较广,问题比较复杂,尚有一些制约因素亟待解决,其中人才培养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诸多制约因素中的“瓶颈”所在[1]。继续推进改革,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机制,是公共卫生教育发展内在规律的必然要求。大学作为知识创造的主要源头,其人才培养机制不仅关系自身的存亡,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也同时制约着高校的兴衰。缺少创新就缺乏活力,就没有优势,就会导致落后。

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教育的目的决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增强能力、提高素质。公共卫生教学改革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把重点放在转变教育思想,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上,突出创新性、实践性和社会性,着力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具有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较强的处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职业品质和身心状况的21世纪公共卫生人才。

3 创新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实施途径

根据目前一些高等医学院校在培养预防医学专业人才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只有通过对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等方面进行创新,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

3.1 创新教学内容

3.1.1 在灵活采用卫生部统编预防医学教材的基础上,应根据培养目标和要求,结合教师的研究方向和现场实际工作需要,编写辅助材料,强化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结合学科的发展方向,开设专题讲座,如环境与生殖健康、环境与分子遗传、环境与神经行为等;定期掌握学生反馈的信息,不断改进专业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指导阅读相关参考书籍,丰富教学内容。

3.1.2 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注重学科的交叉融合,构建新课程体系,采用大基础、小分流、高弹性模式。打破传统专业设置,充分发挥学科互补的优势,避免简单的重复。如可将劳动卫生职业病学和环境卫生学的有关内容有机合并,围绕环境与健康的交互关系这条主线进行系统讲授,有助于学生对该学科基本知识的掌握。

3.1.3 组织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公共卫生管理的专业人员介绍现场实际工作;也可以组织高年级研究生就其研究课题以专题方式进行介绍或开展读书报告会,巩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3.1.4 开设人文及艺术类选修课,扩大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博采众长,全面发展;此外,要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加强心理素质的教育和训练[2]。

3.2 创新教学方法

3.2.1 教学方法上,应大胆抛弃传统的填鸭式、封闭的教学模式,大力倡导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利用现代电教设施,引导同学观看教学录像片,并就有关内容和同学边看边讨论,变抽象理论具体化,提高同学学习热情。此外,及时有效收集反馈信息,并加以调整和改进。

3.2.2 加大实验课的改革力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课按专题系统化,有针对性地将有关实验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在实验过程中,从实验准备、实验设计、实验实施、结果统计、报告撰写等全过程,给学生充分的锻炼机会。此外,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设计和尝试,如传统实验方法的改进、新的实验方法的建立、小型简易实验设备的研制和改进等,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2.3 尝试双语教学,教师参考国外文献及国外教科书,根据国内统编教材的基本内容,用英语进行备课,以多媒体、幻灯片方式进行授课。教师在课件的制作上避免大篇幅的文字叙述,主要阐明基本概念、主题词,重要内容用短小精悍的语言进行概括,必要时配以相应的中文板书。这种教学方法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2.4 专业实习对于预防医学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是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了解工作环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阶段。一方面,应该让学生了解实习的重要性,使其重视专业实习,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到实习单位的日常工作中去;另一方面,学校应当与实习单位一道加强对实习学生的管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经常性地开展病例、案例讨论,定期进行学术讲座。

3.3 创新教学考核

考核工作是检查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敦促学生系统巩固和运用已学知识的重要手段[3]。考核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采用以知识和能力综合考试为主的多形式、多阶段的考试方法,并注重平时的跟踪考核,将考核工作贯穿于日常的教学实践中。

4 结语

预防医学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老病死,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为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医学院校要针对我国公共卫生实际需要,进一步创新我国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优秀的医学人才。

摘要:目前我国正加快公共卫生体系的改革与建设,以提高社会应急反应能力。创新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将极大提升公共卫生控制能力,提高社会应急反应能力。针对这一事实,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考核三个方面提出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预防医学,创新,应急型人才,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侯淑军,王志玉.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初探.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01):3.

[2]马德秀.寻找人才培养模式突破,致力培养创新人才.中国高等教育,2006,(11):20.

预防控制能力 篇9

1 疫情预防控制(防控)能力

1.1 免疫预防成绩斐然

预防接种是疾病防控最有效、最可靠的手段。 “十一五”期间,南通疾控中心围绕实施扩大免疫规划、消灭脊灰与麻疹的强化免疫、乙肝疫苗查漏补种、重点人群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对免疫相关疾病的主动搜索和接种率监测、流动儿童管理、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等方面创新多项举措,把免疫预防工作提升到规范化、信息化、网络化管理的新阶段,免疫规划业绩居省内领先,免疫规划相关疾病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

1.2 传染病防治捷报频传

“十一五”期间,南通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呈连年下降趋势,霍乱、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疫情控制在近30 a的最低水平;结核病防制 “五率”工作指标较好完成,成功参与全球基金耐多药、中国-比尔·盖茨2个结核病国际合作项目;血吸虫防治(血防)查螺灭螺、查病治病工作每年均超额完成省定任务,疟疾发病率控制在1/10万以下(优于国家标准10倍),配合医疗机构成功抢救多例输入性重性恶性疟患者;圆满完成省定麻风病防治各项目标,并代表江苏省顺利通过了卫生部“十一五”麻疹预防工作复核检查。

1.3 艾滋病防控卓有成效

随着南通市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对外开放交流日益频繁,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现。为此,中心于2006年独创性开展既往出国劳务输出返乡人员艾滋病病毒抗体全面筛查,加大重点人群主动监测力度,在全市设立29个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VCT门诊),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工作从市区渐次覆盖至境内所有乡镇,在男男同性恋人群中成立了由志愿者组成的预防艾滋病工作组织,从而使艾滋病发病率仍处于低流行状态。

2 应急处置能力

2.1 模拟演练形成常规

突发事件特别是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是疾控工作愈来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整个疾控机构内部各相关岗位形成的一条“处置链”是否灵敏、是否可靠的一种考验[1]。针对不同类型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心每年都组织一二次应急模拟现场演练,近两年还增设网络方式演练。2010年,全市疾控系统246名中、青年人员进行了为期1周的封闭式军事化训练,其间安排了1次多专业、复合型的“职业中毒引发水体污染” 综合演练,整个过程注重对受训人员整体协作意识的培养[2],既锻炼了个体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又有利于密切市、县两级各业务部门之间的联动。

2.2 专设机构应运而生

2009年5月,中心增设综合业务办公室(应急办),与省疾控中心、市卫生局建立了对口衔接,该办公室一经成立,即在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的综合协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对注重能力建设的回报,我市及时发现并成功处置了全省第1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得到省卫生厅领导的高度赞扬。

2.3 应急管理全面展开

结合卫生部对疾控机构绩效考核,中心将国家、省、市有关应急预案、技术方案集中整理,形成《南通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技术方案汇编》;按新要求重组了7支57人的专业应急队伍;按照“平战结合、分级管理”原则合理配备、定期更新各类应急物资,既保证应急需要又尽量避免浪费;成功完成各种重要会议、大型活动特别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环沪“护城河”反恐怖工作医疗卫生救援保障任务,无一“闪失”;开通 “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并强化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与技能培训,使其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公众沟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 监测预警能力

3.1 网络直报彰显效用

“十一五”期间我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覆盖率达到100%,实行动态自动预警,提高了传染病早期察觉能力和新发传染病早期识别能力;2007年全市疾控系统全面启动“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网络直报系统”,定期分析评价职业病危害监测数据,就急、慢性职业危害事件开展预警预测;2009年建立中、小学校学生因病缺课监测和网络直报系统,在学校防控甲型H1N1流感等工作中起到相应的预警作用。

3.2 自我加压高点定位

我市农村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从2006年海安、如皋两个县(市)列为省级监测县始至2008年覆盖全市所有309个乡镇以上水厂及部分村级水厂,在省内率先建立了市级水质监测网络;认真开展碘盐监测和碘缺乏病病情监测工作,全市8个县(市)区于2010年底均达到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并完成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目标;加强外来传染源监测,对近3 000名沿江渔船民开展了血防监测查病工作;切实做好流行季节“三热病人”疟原虫血液检查工作,门诊镜检站从“十五”期末的105个增加到“十一五”期末的120个。在2008年全省首届血防、寄生虫防治病原学检测技能操作竞赛中,我市代表队双获团体第一。

3.3 把握机会提升平台

监测是信息系统的基础,是预警和信息发布的依据[3]。中心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环沪“护城河”(上海毗邻地区)成员单位参与世博会卫生保障,及时提供食品、饮用水、公共场所卫生检测相关数据和疫情分析报告,参加国家组织的疫情会商,为世博会成功举办作出了贡献,借此难得机会也锻炼提高了自身。

4 实验质控能力

4.1 硬件投入提速明显

实验室检测能力直接支撑疾病防控工作,特别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或重大疫情原因判断中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十一五”期间,南通疾控中心重视实验室建设,新增万元以上仪器105台,资金投入为 “十五”的3倍以上。2008年装备了符合国家标准的生物安全负压P2实验室,并在全省率先开展地级市结核病耐药监测工作,建立了结核病菌种库;启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建设并于次年6月投入使用,艾滋病确证实验室于2009年初正式运转;2010年运用组织细胞培养法进行麻疹病毒、手足口病病毒的培养分离。

4.2 注重检验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有效的重要手段,中心自2006年起实行送检样品集中受理,2008年起确定每年3月份为“质量管理月”并开展一系列活动,提高质控管理水平。质量体系文件从第5版升级至第6版,获得内审员资格的人数翻番,5年中累计参加国家、省质量控制考核和实验室能力比对53次107项,成绩均为满意或优秀。

4.3 检测能力显著加强

软、硬件建设直接提高了综合防控能力,中心艾滋病确证实验室终结了我市艾滋病诊断需依赖省级确证检测的局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运行之初即成功检出江苏省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其后又承担全市甲型H1N1流感的实验室确诊和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的监测检测任务,在我市流感防控工作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2009年中心顺利通过实验室计量认证复评审和扩项现场评审,检验项目由原来的6大类467项增加到7大类672项,且相关检测愈加快速、精确。

5 健康宣教能力

5.1 拓展健教宣传手段

“十一五”期间,中心结合“卫生宣传日”开展各类重大传染病与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主题宣传活动,并与市新闻媒体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加大公益、科普知识特别是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甲流感防控等)的健康教育宣传力度;2008年1月开通了全省首个健康教育专业网站《江海健康教育》网;有系统、有针对性地逐步建立健教传播材料库,包括音像、印刷材料7类200余种。

5.2 监测干预不断深入

深入开展健康素养监测和干预,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2008年来,以县(市、区)为单位的全市素养监测覆盖率达100%,用媒体宣传、讲师团巡讲、“121”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等多种形式进行干预,通过监测基本掌握了全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通过干预有效提升了市民健康知识水平和健康技能。

5.3 创建活动成果喜人

2006年来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重点推动社区、企业、公共场所健康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健康教育精品示范单位;大力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显著改善农村健康教育软、硬件条件;积极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工作,5年来成功创建15所银牌、74所铜牌省级健康促进学校;全面开展无烟医疗机构创建,定期考核并将结果纳入医院综合目标管理;组织业务骨干深入企业进行职业健康教育与健康监护,取得良好效果。

6 信息处理能力

6.1 研发创新信息系统

在全市推广应用本市自主研发、省内独创的《基层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网络可覆盖至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了从门诊登记、患者治疗及跟踪管理诸环节的全程计算机管理,既满足临床、预防和患者规范管理的需要,又节省了大量人力,还可与国家结核病管理系统接轨;在省内率先推行儿童免疫接种软件系统,且首批与国家信息管理系统联网,一改传统的人工预约为自动预约,并实现流动儿童异地接种及资料的信息化管理。

6.2 处置功能逐步完善

门诊体检管理信息系统由单一的行业健康检查增加了职业健康检查功能,新装备的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系统)实现了检验数据实时传输,实验室检验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从单机版升级为网络版,由只出检验结果到能够自动评价;传染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等均实行了网络直报,形成实时报告、实时统计、实时分析的信息网络化科学管理模式[4],对某些疾病的预测预警发挥了重要作用。

6.3 信息宣传影响日增

自2007年元月起《南通疾控信息》(月刊)成功编发,并发送至市主要领导及部委办局、相关媒体、相关服务单位、省内疾控系统等,介绍中心每月主要工作动态;当年11月“南通疾控中心网站”恢复运行,有图片报道、工作信息、疾病预报、防病知识宣传等板块,实现了体检结果的网上查询,年点击量已近10万;与新闻媒体合作开辟专栏,及时发布疾病防控最新动态,把握舆情方向;与“万方数据”医药信息网查询系统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各科室开展科研、撰写论文、指导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

7 科研创新能力

7.1 大力实施人才战略

“十一五”期间通过多形式、多途径培养、吸纳、录用人才,中心专业技术人员本科以上学历由56.33%提高到88.65%,其中新增加博士2名、硕士学历及学位18名,27.14%专业技术人员新取得高级任职资格,拥有“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带头人 3名,市级拔尖人才、医学重点人才、科技骨干各1名。

7.2 积极鼓励科学研究

作为唯一的地市级疾控机构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复发性结核病治疗的研究》,结核病医防合作的工作机制与经验得到上级充分肯定,2009年9月在全国结核病防制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交流。五年间,中心立项科研课题24项,结题或通过鉴定课题16项,其中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及其他奖项若干, 被授予“十一五”期间市科研管理先进集体,中心皮肤病性病防治所被确定为 “南通市临床重点专科”。

7.3 内部管理推陈出新

2006年起中心实行科室综合目标管理考核,率先提出构建“和谐中心”并以 “鼓励学习、支持创新、增进民主、严明纪律、丰富文化、倡导宽容、合理分配、贴近员工”8大举措付诸实施。在全市卫生系统首推重大事项票决制和主要领导末位发言制;经向全体员工征稿、职代会票选等方式提炼出 “科学防控,优质服务,诚信奉献,和谐发展”的新时期“中心精神”;以建立主任例会制度、实行重点业务工作考核、重大活动共同参与等方式强化市、县疾控整体联动。

8 指导服务能力

8.1 强化基层指导职能

中心在做好自身疾病防控工作的同时,注重发挥对基层防病机构及人员的培训指导、检查督导职能。各防病科室年初制定对县(市、区)疾控中心及相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年度培训计划,重大专项工作进行专题培训。如“十一五”期间在扩大儿童免疫规划、预防接种信息系统、接种异常反应调查等方面所作的培训,及每年对儿童预防接种门诊的检查、督导,使我市连续6 a荣获全省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评估一等奖,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结核病防制、重性精神病管理项目等方面所作的培训、督导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8.2 服务质量与时俱进

中心在食品安全、公共场所卫生、放射卫生、医院污水处理与消毒质量监测、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预评价和效果评价、职业病受理和诊断等方面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公益性服务。2008年以启用新疾控大楼为契机,大幅度改善预防性健康检查门诊条件,购置了数字X线摄影(DR)、彩色多普勒超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且所有岗位实现数字化管理,降低了劳动强度和人为差错,缩短了报告时间,客户满意度日益提高。5 a间对外出示各类卫生检测报告、为特殊行业人群与健康人群进行健康检查、动物致伤及其他疫苗接种、皮肤病性病门诊诊治病人数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增长。

8.3 支援灾区无私奉献

2008年“5.12”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心从5月14日起先后派出7个批次包括2名副主任、8名中层干部在内的14位同志赴川参加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专业涉及消杀、饮水及食品安全、疾病监测与控制、免疫预防、皮肤病诊治、健康教育等,参与人数之多、专业之广为全省乃至全国市级疾控机构所罕见。中心对口援建四川绵竹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建设项目于2010年提前1年多完成,建设后的绵竹市儿童预防接种门诊达到四川省一流水平,并成为四川灾后重建的一项示范工程。

南通市疾控中心的八大能力建设方向明确,思路清晰,脚步坚实,且与“十一五”后期卫生部对疾控机构绩效考核的八类指标高度吻合。以此为引领,“十一五”期间中心多项工作跻身全省一流,连年被评为省、市文明单位,卫生应急、重大疫情防控、抗震救灾等多项工作荣获先进称号或集体记功,防病业务工作单项获奖不计其数。“十二五”时期,中心将继续循此主线开拓前进,勇创南通特色疾病防控成功之路,以不懈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人民健康、社会稳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许建军.浅谈疾控机构综合能力[J].上海预防医学,2008,20(3):138-139.

[2]黄伟灿.关于构建我国灾备训练模式的探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9):801-803.

[3]相悦丽,薛继婷,郝俊峰.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处理机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7):497-498.

预防控制能力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某市18个区县疾控中心,其中中心城区4个,外围城区4个,近郊区5个,远郊区5个。

1.2 方法

采用统一制定的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辖区内用人单位数;职业卫生检测人员情况, 包括年龄、性别、学历、职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能力,包括取得职业卫生检测资质情况、取得资质项目数、开展项目数、职业卫生检测情况等。

1.3 数据处理和分析

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区县疾控系统职业卫生检测人员情况

18个区县疾控中心共有职业卫生检测人员246人,其中检测与评价人员129人,卫生检验人员117人。

2.1.1 地区分布

见表1。从地区上看,近郊区和外围城区职业卫生检测人员较多,2地区人员数量占总数的61%。平均每个区县拥有职业卫生检测人员13人,其中检测与评价人员7人,检验人员6人。不同地区,平均拥有职业卫生检测人员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近郊区17人、外围城区16人、中心城区13人、远郊区8人。2类人员的地区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47,P=0.504)。

2.1.2 性别和年龄构成

见表2。在检测与评价人员中,男性的比例是女性的1.3倍。而实验室检验人员中女性比例是男性的1.7倍。2类人员在性别构成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55,P=0.003)。

2类人员的年龄分布均以30岁以下、31~4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大。从总体上看,职业卫生检测队伍比较年轻,<40岁的人员占总人数的66.3%,<50岁的占90.3%。而50岁以上组所占比例仅为9.7%,是一个人才的年龄断层。2类人员在年龄构成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56,P=0.693)。

2.1.3 学历、职称构成

见表3。2类人员的学历均以本科为主,占56.6%;大专学历次之,占23.2%;本科及以上的学历人员占总数的69.6%。在检测与评价人员中,硕士学历人员较多,有22人。经χ2检验,2类人员在学历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29,P=0.238)。

在职称构成方面,检测与评价人员和检验人员均以初、中级职称为主,分别占总数的78.8%和81.2%。2类职业卫生检测人员在职称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4,P=0.703)。

2.1.4 从事职业卫生工作年限

见表4。2类人员从事职业卫生工作年限均以10 a以下为主,20 a及以下人员分别占到总数的78.2%和75.2%。2类人员在从事职业卫生工作年限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86,P=0.829)。

2.2 区县疾控系统职业卫生检测能力

2.2.1 取得职业卫生检测资质情况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凡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机构,必须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并按照资质证书规定的项目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目前,18个区县疾控中心中有17个疾控中心取得了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资质。

2.2.2 职业卫生检测工作情况

见表5。17个区县疾控中心2009年共检测用人单位710家,检测率为12.0%。近郊区检测率最高(18.7%),其次为中心城区(11.8%),远郊区最低(6.5%)。不同地区用人单位检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201,P<0.01)。检测样品数共计23 440件。化学因素样品数最多,其次为物理因素和粉尘。

2.2.3 检测能力分析

17个区县疾控中心取得职业卫生检测资质项目数从15到69项不等,10个疾控中心取得的检测资质项目在30项以下,取得40项以上检测项目的仅有4家,平均每个区县取得检测项目数34项。2009年实际开展项目数最多46项,最少仅4项,开展率为51.7%。外围城区平均取得项目数最多,近郊区实际开展项目数和开展率最高。不同地区职业卫生检测项目开展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18,P<0.01)。见表6。

3 讨 论

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是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主要是掌握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种类及其在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的浓度(强度),评价作业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对劳动者健康造成的危害[3],从而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健康。

目前,某市具有职业卫生检测资质的服务机构27家,其中区县疾控机构占到63%,在某市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本次调查显示,某市区县疾控机构尚存在以下问题。

3.1 某市区县疾控系统职业卫生检测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次调查表明,某市区县疾控机构已经形成了一支有一定规模的职业卫生检测人员队伍。检测人员学历较高,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69.6%,这一结果远高于全国职业卫生机构和队伍的调查结果[3],也高于山东省[4]和天津市[5]疾控机构职业卫生工作人员学历。这与某市区县疾控中心尤其是外围城区和近郊区,近年来加大职业卫生人材引进有很大关系。但是在人员数量、年龄、职称、从事职业卫生工作年限上仍存在不足。

3.1.1 人员数量不足

本次调查显示,平均每个区县疾控中心从事职业卫生检测人员13人,其中检测与评价人员7人,实验室检验人员6名。这一结果虽然略高于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职业卫生机构和队伍调查中每家机构的平均数9.5人[3],但由于本次调查的检测人员是以取得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资质证书为准的,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区县疾控中心取得资质证书的人员并不真正从事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工作,这些人包括质量管理人员、办公室人员、中心主管领导和其他公共卫生科室人员等,因此,从事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的一线人员大约只有本次调查结果的2/3。而这2/3人员大多数还同时兼职其他职业卫生工作,如职业健康检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报告管理、职业卫生培训、职业中毒处理、放射卫生工作等。实验室检验人员也同样存在上述问题。区县疾控中心没有专门的职业卫生检验室,一般设有理化检验科,负责职业卫生、环境卫生、食品卫生等所有公共卫生科室样品的检验。因此无论是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人员,还是检验人员,在数量上还要再打折扣。

3.1.2 人员缺乏工作经验

30岁以下人员占总数的1/3;而50岁以上的人员比例仅为9.7%,相对偏少,是一个人才的年龄断层,难以充分发挥老专家的专业特长及对年轻人的传帮带作用。从事职业卫生工作年限1/2以上人员在10 a以下,一方面是机构引进新人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由于区县疾控中心人员不稳定,经常变动,一些人从其他专业转过来从事职业卫生工作。有调查显示,在从事职业卫生服务的人员当中,有63.5% 的人由其他专业转变而来[4]。由于年龄低,从事职业卫生工作年限短,职业卫生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缺乏,不适应工作需要,严重制约了区县疾控中心职业卫生检测工作的发展。

3.1.3 职称结构偏低

以初级为主,其次为中级职称,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本次调查中区县疾控中心高级职称人员虽达到一定的数量,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区县的高级职称人员并不真正从事职业卫生工作,他们取得资质的原因是为了满足职业卫生资质认证对高级职称人员的要求。因此实际上区县疾控中心高级职称人员的数量要低于此次调查结果。

3.2 检测能力低

本次调查发现,多数区县疾控中心在初次认证后进行过增项,以提高检测能力。但目前仍有10家机构取得的检测资质项目在30项以下,而实际开展项目数则更少。从开展项目的种类来看,主要集中在粉尘、噪声、苯系物、溶剂汽油、氮氧化物、锰、一氧化碳、乙酸乙酯、丙酮、臭氧、氨等常见项目。目前,某市职业卫生检测机构中取得检测项目最多的可达124项,实际开展项目108项,区县疾控中心与之相比,差距可见一斑。

3.3 检测单位覆盖率低

本次调查显示,区县疾控中心检测覆盖率仅为12.0%,近郊区较高,也未达到20%,而远郊区最低只有6.5%。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区县疾控中心取得职业卫生检测资质项目少,许多检测项目没有能力开展;其次区县疾控中心检测人员和设备不足,严重影响其工作的开展;再其次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实施,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市场化,企业有权自主选择职业卫生检测机构,而不受行政区域的限制,使区县疾控机构职业卫生检测工作受到一定冲击。目前,某市具有职业卫生检测资质的服务机构27家,即使他们中的有些机构,如市级疾控中心、工业系统职防院所等检测能力远高于区县疾控系统,但是由于机构数量有限(用人单位与服务机构数量比为218 ∶1),再加上大量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又未申报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就目前我市的服务机构而言,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工作难堪重负。

3.4 区域发展不平衡

远郊区检测能力亟待提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近郊区无论在职业卫生检测人员数量、检测样品数量和检测能力上均高于其他地区,外围城区次之;而中心城区和远郊区则相差较远,目前远郊区仍有1家疾控中心尚未取得职业卫生检测资质。由于城市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4个中心城区所辖的工业, 约90%已外迁到其他地区,中心城区仅有200多家企业,导致中心城区疾控机构职业卫生功能萎缩,服务能力下降。与中心城区正相反,随着经济发展,远郊区的工业企业数量逐渐增多,但是远郊区疾控机构并没有及时加强机构建设,引进人员,提高检测能力,因此造成职业卫生检测工作较落后,不能满足服务需求。

3.5 建议

(1)政府部门应重视职业卫生工作,加大对区县疾病中心职业卫生服务机构的经费投入。疾病预防控制是一项具有外部效应的公益事业,对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积极争取政府资金投入, 更新添置仪器设备、增加人员配备是疾控机构乃至职业卫生机构应采取的主要方法[6]。

(2)区县疾控系统应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队伍建设。职业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素质是保证职业卫生服务顺利开展和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7]。区县疾控系统应增加人才的引进,加快技术人才的培养,选派业务人员外出参加培训班或邀请专家到本机构指导工作,提高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3)区县疾控系统应加强职业卫生检测能力建设,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及服务能力,扩充服务项目,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全面的高质量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

(4)尽快培育和完善以政府设立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所属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为主体,以其他社会职业卫生资源作补充的多元化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市场体系[1]。相关部门应制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设置规划,适度增加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审批数量并加强监管。不断完善和充实某市职业卫生检测力量,逐步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摘要:目的 了解某市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以下简称疾控)系统职业卫生检测能力现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相关资料,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某市区县疾控系统共有职业卫生检测人员246人,年龄以31~40岁和30岁以下2个年龄段为主,职称以初、中级为主,学历构成以本科和大专为主;17个区县疾控中心取得了职业卫生检测资质,2009年检测用人单位710家,检测样品数23 440件,检测单位覆盖率12.0%,检测项目开展率49.3%。结论 某市区县疾控系统职业卫生检测人员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检测覆盖率低,区域发展不均衡,检测能力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关键词:区县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职业卫生,检测能力

参考文献

[1]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基本职业卫生服务正在全国展开[J].劳动保护,2010,2:92-93.

[2]何凤生,王世俊,任引津,等.中华职业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23-131.

[3]李涛,张敏,苏志,等.我国职业卫生机构和队伍现状分析[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3,4(29):201-202.

[4]隋少峰,孔凡玲,王燕,等.山东省疾控机构职业卫生服务人力资源调查[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0,27(3):162-164.

[5]卜秀安.天津市疾病预防机构职业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及对策研究[J].职业与健康,2009,25(18):1996-1997.

[6]闫革彬,钱旭东.现阶段疾病预防控制职业卫生工作模式之管见[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8,25(3):273-274.

预防控制能力 篇11

关键词:医院感染管理;预防;控制;监测

【中图分类号】R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058-02

随着医学知识迅猛飞速的发展,各种侵入性操作的不断增加,另外,随着新的疾病,尤其是新的传染病的不断出现,以及各种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加,人类将面临各种疾病的严峻挑战。因此,医院感染的控制在医疗过程中尤为显得突出和紧迫。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命脉,医院感染管理又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现代医院的一项重要工作。医院感染涉及到全院各科室和各部门,医院感染工作贯穿于医疗护理活动的始终,医院感染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就医安全,否则不但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还增加患者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甚至可导致患者致残,直接或间接死亡等严重不良后果,以致于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的发生。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强化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抓好环节质量控制,不断促进和提高医疗及护理工作质量。

1 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医院感染管理的前提

医疗质量是科室的生命力,只有加强质量控制,提高服务质量,把好医疗质量关才能吸引病人,才能提高科室的品牌效应,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一个医疗单位的医疗质量与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几年来,医院领导十分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从医院感染委员会的成立,到院感专职人员的配置、消毒器材的投入、组织培训学习等各个方面都起到了决策和支持的重要作用,医院建立了院内感染管理三级网络控制体系,组织齐全,制度建全,责任明确,重在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科是具有管理功能的业务科室,协调相关部门,是连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的桥梁和纽带,具体负责全院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技术指导、管理与监督。临床科主任和护士长是各个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的直接责任人,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主要负责科室内的日常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监督、微生物监测和消毒隔离工作,以及医院感染的诊断与报告。只有科室领导重视以及全员参与,健全责任制,实现了有效地管理,预防医院感染的工作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落实和贯彻。

2健全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规范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调整和完善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三级网络组织,制定和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如医院消毒隔离制度、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医院感染爆发控制流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流程、医院感染突发事件(故)应急预案等。制订了培训计划,对各级各类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通过书面考试和不定期考核等形式,不断提高全员的认知水平和参与意识,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学习。并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认真督导规章制度、措施执行、落实情况。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了医疗安全。

2.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前提。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管业务的副院长直接负责医院感染预防工作,并担任医院感染委员会主任;各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和相关科室主任任感染管理委员会的委员;各相关科室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形成医院感染委员会—感染管理科—科室的三级监控网络。

2.2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建立会议制度,至少每季度一次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遇到问题随时召开,充分发挥委员会的领导和决策能力。

2.3医院感染管理科 积极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认真执行和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科室制度的落实情况,对消毒灭菌药械的购入、储存和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发现问题及危险因素认真分析,针对问题提出有效措施。与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药剂科、器械科等相关科室积极配合,相互协调,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2.4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由科主任、护士长组成及本科监控医师和护士组成。负责本科医院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據本科室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上报感染管理科。及时监控各类感染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监督检查本科医师合理用药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落实消毒隔离和标准预防各项措施,保障医疗安全。

3 加强培训,提高全员医院感染意识

定期对全院员工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是医院感染管理科的重要职责之一,院感科利用各种形式,如全院培训、科室或部门培训、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对全体医护人员及各类人员如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工勤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和知识进行常规培训,以提高全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 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协调与控制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院感科在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与消毒灭菌效果和环境卫生监测以及日常管理工作中,如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与处理、科室医院感染的诊断与报告、抗菌素的合理使用,洗手制度的执行、无菌技术的操作、消毒灭菌技术的落实、消毒剂的正确使用、终末消毒、医疗废物的管理处置等方面,都会发现一些医务人员或后勤人员的不正确或非规范医疗行为,对于这些医院感染隐患,我们一方面及时予以指出和指导或共同查找原因。另一方面,对于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或是涉及两个以上科室的问题则积极与有关职能部门、临床科室和辅助科室进行协调沟通,而这种协调与沟通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协调是另一种形式的控制[1]。医院工作是多专业、多学科的有机整体,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步调一致、密切配合。院感科通过与科主任、护士长沟通交流以及有关会议等形式,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使之不发生矛盾和冲突,通过协调工作和人际关系等,来保持整体的平衡,为达到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实现医院感染管理的总目标而工作。

5 医疗废物的管理

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加强对医疗废物、废水的管理。

5.1制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指定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配置了医疗废物回收车,专人回收、管理,要求所有科室使用有规范标示的容器、包装袋,医疗废物分类存放。定期对医疗废物暂存处、车辆、工具及其设施进行消毒和清洁,对负责收集医疗废物的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物品,并进行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和应急措施的培训。

5.2严禁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混放,医疗废物院外转运时,严格履行交接登记手续,按照要求资料保存3年,严禁买卖医疗废物和随意倾倒医疗废物。

6 体会

两年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实践,使我们认识到领导重视、全员提高认识并参与、规范医疗行为、加大管理力度,是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关键。合格的消毒工作、高效的无菌物品灭菌质量以及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是控制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的首要条件。落实标准预防、正确规范的处理医疗废物,是保护自己、保护病人、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医院感染的控制和预防与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是密不可分的,只要我们全体医护人员众志成城,上下一条心,院内感染一定能控制在最低范围内。

参考文献

[1] 刘振声,金大鹏,陈增辉,等.医院感染管理学.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1-2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7,6.

预防控制能力 篇1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2012年1月1日以前入职的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岗职工为调查对象,采用按分层(年龄)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对象61名。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以匿名的形式填写调查问卷,此次共下发问卷61份,回收问卷61份,回收率100%,调查问卷填写完整者为有效问卷,共有61份问卷有效,有效率100%。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录入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应用EpiIfo 3.5.1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方法为一般描述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一般特征

本次调查,涉及本中心20个业务科室和5个职能科室,占所有科室的89.29%;共计61人,占在职职工的25.74%。年龄最小24岁,最大52岁;工作年限最短为1 a,最长为30 a。见表1。

2.2 个人能力发展需求情况

2.2.1 基本情况

在专业匹配度的调查中,60人(98.36%)认为所学的专业与现在所从事的职业匹配;个人能力发展需求问题中,58人(59.08%)认为自身能力需要提升,急需提升的能力中科研能力的需求最为强烈(44.26%),其次为业务能力(24.59%)、管理能力(19.67%)和交际能力(11.48)。

2.2.2 不同人群能力需求

业务能力需求的调查显示,不同年龄组、不同职称、不同职务、不同工作年限对业务能力提升需求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30岁以下年龄组、初级职称者、科员、工作5 a以下者对业务能力提升的需求高于其他调查者。见表2。

科研能力需求的调查显示,不同职称、不同工作年限的调查者对科研能力需求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职称越高对科研能力提升的需求越大,(χ2=6.42,P=0.04),工作5年以上者对科研能力的需求高于工作5年以下者(χ2=6.93,P=0.008);管理能力需求的调查显示,高级职称者对管理能力的需求较其他职称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不同职称、不同职务、不同工作年限对交际能力需求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2.3 希望获取的知识和技能

调查显示,调查者最希望获取的知识科技能力位于前3位的分别是科研项目申报、交流沟通技巧、团队建设与管理技能,不同人群希望获取的知识和技能有所不同,见表3。

2.2.4 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径

①在“能提升业务能力的最有效途径”的问题中,选择实践技能操练的最多的26人,占42.62%;其他依次为进修培训23人,占37.70%;在职培训8人,占13.11%;系统学习4人,占6.56%。②在“能提升科研能力的最有效途径”的问题中,41人选择参与项目申报和研究,占62.21%;其他依次为选择进修学习11人,占18.03%;学术交流5人,占8.20%;科研讲座4人,占6.56%。③在“能提升管理能力的最有效途径”的问题中,29人选择实际工作经验积累,占47.56%;其他依次选择为职业培训18人,占29.51;交流考察11人,占18.03%;理论学习3人,占4.92%。

2.3 对本中心能力建设的建议

主要从管理能力建设、业务能力建设和科研能力建设3个方面开展调查,每个问题均有“非常需要”、“需要”、“不需要”3个选项,分别赋值2、1、0分,具体结果如下。

2.3.1 管理能力建设方面 调查者认为中心应从管理培训着手提升管理能力建设,其他依次是建立科学规划、建立奖惩机制和完善管理制度。

2.3.2 业务能力建设方面 调查者认为中心加强业务能力建设的重点应依次从加强外出交流学习、业务技能培训、上级进修、业务练兵、岗位轮转方面着手。

2.3.2 科研能力建设方面 调查者认为中心加强科研能力建设的重点应依次加强科研管理、开展科研合作、增加科研培训、建立科研基金和加强学术交流。

注:表中数字为需求排名。

3 讨论

卫生部印发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责》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3]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现科学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出了具体的任务和要求,作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能力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每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专业人员应具备哪些能力并没有“教科书”式的要求,

本研究从个人能力发展需求和对本单位能力建设建议两个层面开展调查,旨在了解职工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规划。调查对象对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较为强烈,其中又以工作5 a以上者和中高级职称者最为迫切,结合调查对象对中心科研能力建设的建议,笔者认为,在下一阶段本单位能力建设中,应坚持科技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大科研能力建设和科研管理力度,尤其是针对工作5 a以上人群(重点是30~40岁年龄组)开展科研项目申报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鼓励多专业、多学科参与科研项目研究工作,增加专业技术人员科研项目的参与度,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科研能力。

研究显示,30岁以下年龄组、初级职称者、科员、工作5 a以下者对业务能力,尤其是专业实践技能提升的需求高于其他调查者。考虑该人群在进入疾控行业之前,偏重于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学习,而对于实践工作中急需的基本技能却无有效的培养途径和培训依据,以至于理论知识与实践要求存在裂痕,所学不能快速有效地转化为所用,因此,对于该群体应着重加强专业实践技能的培训和演练,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年轻专业骨干到上级单位参加进修培训和高水平的业务培训,及时弥合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的裂痕,快速提升业务能力。

科学管理对于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至关重要,同时掌握有效的交流沟通技巧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职工都非常必要,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所以,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有计划地开展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管理能力、交流沟通技巧和团队建设与管理技能培训,不断将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沟通技巧融入工作实践中,提高管理科学化程度,有助于不断优化管理机制,提高工作的效能。

参考文献

[1]许宁,夏英毅,周蕾,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科研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J].职业与健康,2010,26(4):462-463.

[2]许建军.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综合能力[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10,26(4):462-463.

上一篇:园林微地形下一篇:口腔修复工艺技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