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及构建

2024-07-31

转变及构建(精选8篇)

转变及构建 篇1

摘要:本文从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出发, 对我国17个典型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增长目标的转变、经济发展动力的转变、经济发展约束的转变和经济发展成果的转变构建了指标评价体系, 并对20012010年间的发展方式转变程度进行测评, 结果发现:近10年, 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没有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同步变化, 主要原因是发展动力和发展约束的制约以及发展成果分享的不公平性等方面的问题, 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标构建

1 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十一五”期间指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主线, “十二五”期间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描述成了“刻不容缓”的大事, 可见, 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随着资源的枯竭和资源品价格不断升高, 使一些资源型城市或资源型地区因资源开发和资源型产业的衰退出现了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如生态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经济衰退以及犯罪等群体性事件频发等, 因此, 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迫在眉睫。

资源型地区是指具有资源型经济特征的地区, 即资源型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 资源型产品在区际贸易中占据主体, 经济发展依赖于资源型产业的增长, 经济增长进程中付出了高昂的资源代价等[1]。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应该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以要素禀赋结构为基础, 依据资源优势选择区域主导产业及特色产业, 通过制定合理的资源型产业发展政策, 推动资源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逐步将“高耗能、高投入”的资源型产业转变成为“低消耗、高产出”的资源型产业, 实现生产成本最小化的增长方式的转变, 具体而言, 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包括经济发展目标的转变、经济发展动力的转变、经济发展约束的转变和经济发展成果的转变。

1.1 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目标的转变

一个经济体的目标增长方式是使得该经济的生产成本最小化的增长方式, 这一经济增长方式是由该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2]。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以本地区的资源禀赋为基础的最优产业结构下的生产成本最小化的增长方式, 表现为合理的产业结构下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的经济可持续地、稳定地增长。由于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增长依赖于区域资源型产业的发展, 因此, 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目标的转变是以资源型产业结构发展方式转变为主要内容的目标增长方式的转变。

1.2 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动力的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是实现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助推器。经济发展的动力分为外在动力和内在动力。外在动力主要是依靠自然资源、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推动经济增长, 即“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 外在动力既难以持续, 也存在较大风险。内在动力通过经济社会运行自发形成, 具有自我加强的特征。内在动力主要依靠为科技人才储备、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因, 并与外部动力共同构成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方式动力的转变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根本保障。

1.3 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约束的转变

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源型产业的发展, 但资源型产业的发展要受到本地资源储备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约束, 一方面有限的资源储备量与无限的生产需求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资源型产业的粗放式生产方式对环境的破坏, 超出环境的承载能力, 难以维持持续的经济增长, 因此, 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约束的转变应该是以提高能耗的经济效益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为基础的增长方式的转变, 经济发展约束的转变是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目标的物质基础。

1.4 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成果

经济发展成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一个经济体的经济目标增长的目的就是要使得发展的成果能够公平、公正地分享给人民, 从而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水平。一方面, 居民的物质生活的提高表现在收入分配公平、居民的货币购买力提高, 另一方面, 通过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体系等分享社会进步的成果, 并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保障。此外, 社会进步的更高层次的表现是居民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服务, 如建成区的绿化率、公园、空气质量等。合理、公正、公平地分享发展的成果, 不仅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而且有助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自我循环。

2 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我国资源型地区的判定及计算方法

(1) 我国资源型地区的判定是按照2002年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认定的我国118个资源型城市分布在22个地区, 其中, 典型资源型地区有17个, 即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3]。

(2)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的判断采用顾海兵、沈继楼 (2006) 的计算公式且进行改进, 最后进行指数化处理, 其计算公式为[4], 这说明17个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延续着原有的生产方式, 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的状况没有明显改变, 特别是发展的动力和发展的约束基本没有转变。

数据来源:经作者计算所得

3.1.2 各项一级指标指数的差异比较

由描述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4个特征指标的指数可以看出分项指标间的差异明显, 发展方式的转变的目标指数、成果指数均稳步上升, 10年间分别增长了大约27%、26% (见表2) , 发展方式转变程度逐渐趋近于中度转变水平;发展方式的转变的动力指数有所增长, 但速度缓慢, 10年间增长了17%, 属于轻微转变程度;而发展方式转变的约束指数仅仅增长了4%, 这表明经济发展的约束基本没有转变, 仍然延续着原有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特征指标的差异证明了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增长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保障, 因此, 必须从发展的动力和发展的约束两个角度切入, 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

3.2 分项评价

3.2.1 经济发展方式目标指数

经济发展方式目标指数用区域经济增长规模和产业结构来衡量。这是由资源型地区的经济运行特点决定的, 即高速的经济增长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1) 经济增长规模体现着经济运行的行为, 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内容。 (2) 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不仅直接影响经济增长规模, 并且关系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深度。正如刘国光等 (2001) 指出, 产业结构的变化有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而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5]。因此, 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发展方式的目标转变的核心内容是依靠技术进步,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实现区域经济的增长目标。

由于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源型产业的产出拉动, 而这些资源型产业又集中在工业部门, 如煤炭、采掘业、森工等行业, 因此, 用工业部门的产值和就业所占总额的比重能比较准确地描述资源型产业特征。此外, 第三产业的发展方式, 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作用, 因为生产性服务业有助于把技术进步引入生产过程, 有助于促进社会分工和技术创新[6]。

计算结果表明: (1) 整体上看, 2001~2010年间, 17个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上是稳步上升的, 2010年经济增长指数达到了147 (见表3) , 其中, 2008年、2009年的经济增长速度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回落, 但是17个资源型地区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基本没有转变, 指数仅为108;其次, 2010年的人均GDP (按现行价计算) 是2001年的3.4倍, 人均GDP均值达到了4092美元, 其中, 除四川和甘肃2省外, 其余15个省的人均GDP均超过或接近3500美元, 这表明资源型地区已经进入了中等收入陷阱阶段,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的许多问题将会不断出现。 (2) 产业结构指数10年间没有明显变化, 产业结构不合理状况依然存在。2001~2006年间产业结构指数与经济增长指数同步增长, 这期间资源型地区的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有向好的趋势, 2007~2010年间产业指数与经济增长指数背离, 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式转变有弱化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 10年间, 工业产出和就业的强劲增长带动了资源型的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 表现为经济增长指数的上扬, 资源型地区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工业的发展, 第三产业的产出指数和就业指数分别下降了30%、5%, 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现状将会阻碍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 从而影响工业部门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的转变。

数据来源:经作者计算所得

3.2.2 经济发展方式动力指数

资源型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区域创新能力和基础设施水平。

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选取了研发的投入 (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R&D的财政投入) 以及研发的产出 (每百人R&D人员全时当量科技成果产出量) 进行综合评价。就绝对数值而言, 科技人员的数量逐年上升, 2010年是2001年的3.6倍;R&D的财政支出额10年间增长了9.3倍, 带动了区域创新指数的上扬。这说明, 一方面区域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各省市政府非常重视研发, 大量的人、财、物的投入推动了科技进步, 为资源型地区发展方式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每百人R&D人员全时当量科技成果产出量反应一个区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开发活动的能力, 经计算, 这项指标的指数下降了16%, 这是由于R&D人员全时当量数与科技成果数增长不同步所致 (10年间, R&D人员全时当量数增长的5倍, 科技项目增长3) , 但是, 每百人R&D人员全时当量科技成果产出的绝对量是增加的, 10年间增长了约1.4倍。从总体看, 我国17个资源型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创新能力指数增长了27% (见表4) , 这表明区域创新能力的转变已经趋近于中等转变程度。

基础设施水平的高低反映着区域间生产要素流动的能力, 本文主要考察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 没有涉及能源、信息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7], 而且还可以拉动与其相关的工业部门的需求, 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使得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有机的结合, 并促进资源型产业的优化升级。

4.2 加快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充分发挥基础设施水平对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

国内外许多学者已经证明基础设施通过投资驱动和间接的溢出效应带动经济增长, 如Romer (1986) , Lucas (1988) 和Barro (1990) 通过内生增长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基础设施存在对经济增长的正外部性, Baum (1998) 估算了德国交通运输的正外部性, 发现1950~1990年, 德国的国民收入中24.5%来自于交通基础设施的正外部效应[8]。此外, 我国学者刘生龙, 胡鞍钢 (2009, 2010) 对我国的基础设施外部性进行了实证研究, 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外部效应[9,10]。经本文计算, 我国的资源型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落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 17个地区的基础设施指数比经济增长指数低一倍, 其中高速公路、等级路等道路的建设速度更是缓慢, 严重影响区域间生产要素流动, 因此资源型地区应加快公路网络以及与之配套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一方面通过投资拉动区域内需求的增长, 另一方面通过间接的溢出效应带动区域间的经济增长, 使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 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4.3 建立和完善资源补偿机制, 促进经济、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关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不仅存在于我国的资源型地区, 三者的矛盾始终贯穿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学者们对此做了大量研究, 如毛显强, 钟瑜等 (2002) [11], 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课题组 (2007) , 谭秋成 (2009) [12]等人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生态补偿机制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作出了阐述, 路卓铭 (2007) [13], 于祥明、叶勇 (2007) , 王一鸣 (2008) 等人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对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以及资源价格改革问题进行了研究, 徐晓亮, 吴凤平 (2011) 认为资源价值补偿能有效缓解资源压力, 改善环境状况, 而合理而有效的资源补偿能有效协调经济和资源环境系统, 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4]。

本文计算表明, 90年代后, 资源型地区的高经济增长率有1/2来自于资源型产业的高产出, 但是资源条件的客观原因使得资源型地区经济持续发展难以维系, 因此, 资源型地区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利用、生态补偿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刻不容缓, 应该从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两方面建立有效地资源补偿机制, 主要体现在健全资源补偿的法律体系、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制定合理资源补偿的价格标准等方面, 建立和完善资源补偿长效机制, 从而使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

4.4 优化收入分配结构, 促进经济发展成果分配公平

收入分配结构的不合理是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 社会成员不能公平、公正地分享社会发展成果, 会降低经济发展的意义, 增加社会运行的成本, 因此建立和完善合理的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制度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如果劳动者的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越高, 则说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越公平。按照国际经验, 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或地区这个比例在50%~70%之间, 而我国资源型地区劳动者的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只有20%左右, 存在着较为严重地收入分配不公平现象, 因此, 在中央与地方财权、地方财政支配能力等方面应该建立有效地分配制度, 同时进一步完善税收、转移支付制度, 优化收入分配结构, 使社会成员充分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立足三个转变 构建高效课堂 篇2

一、课堂由时间型向效益型转变

时间型的课堂教学是粗放式的,注重的是时间的投入,依靠延长学习时间或变相增加学生的劳动总量来实现教学效果的巩固和提升。这种课堂消耗大,成本高,以牺牲学生本该拥有的时间、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剥夺学生全面发展的机会为代价。

效益型的课堂教学是集约式的,注重的是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学习效率,教师科学地设计教学环节、高效有序地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自我构建,实现学生三维目标的高效落实。这种课堂是基于内涵的建设,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习效率为基本出发点。

因此,我们必须切实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由时间型向效益型转变。建设效益型课堂,必须做好如下几点:

(一)提高教师教学素养是建设效益型课堂的保障。引领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补充,特别是吸纳领会新课程理念及相关课程标准的要求,掌握课堂评价的原则与方法,不断提高教师对高效教学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把握学科个性,挖掘钻研教材是建设效益型课堂的前提。只有把握好学科教学的个性,钻研好教材和课标要求并在教学中加以实施,才能抓住教学的“本”。“研本”的载体是教师的备课教研活动,教师在进行集体备课时要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智慧,汇合全体教师的力量研究每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制订符合学情的教学方法。功在课前,益在课上,大投入决定大产出,教师只有把课备精、备实、备好,把每一个教学细节都研究透,才能有效教学落实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

(三)加强对学生群体及班级特点的研究是建设效益型课堂的基础。教学内容的落实方式要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进行选择,只有了解了学生群体的知识筹备、智能结构、班级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将教学任务“物化”“细化”,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摸清学生的学习兴奋点,才能确保教学对象的有效参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益。

(四)探索科学有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是建设效益型课堂的关键。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任务的实施,是课堂教学效益的核心,要考虑不同知识类型、不同技能类型的具体要求,根据学生群体特点结合教师自身教学特点,综合比较各种教学模式,灵活多样的选择或组合运用最优教学方案,并且能够对教学进程实行有效的随机控制,适时反馈学习信息,构建开放式课堂。

(五)落实并完善各项常规教学环节是建设效益型课堂的有效延伸。抓好预习,教学重心前移,进行课前准备,是建设效益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搞好巩固,重视作业的功能,发挥评价、补充作用,是建设效益课堂教学的自我完善。

建设效益型课堂,追求课堂效益的最优化,是同教师的理论素养、业务水平、创造性活动能力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思想上认同、在行动上实践、在反思中总结,探索打造出具有教师鲜明个性的效益型课堂教学范式。

二、教师由主讲型向主导型转变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和旧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下,课堂教学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只是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一般采用 “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讲课追求讲深讲透,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消极地学,机械地练,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逐渐消失。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有些教师积极改进这种“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采用了“群言堂”模式。但是,仔细推敲,其实这是很多老师不直接去“灌”而是通过少数学生去“灌”多数学生,并没有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难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真正保障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高效有序地完成教育教学的各项任务。

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是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教师要在课前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和教学目的来选择教材,创设适合的问题教学情境,根据学情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法,科学安排学习活动。

(二)教师是学生自主探究策略的指导者。在学生的学习探究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分析、探讨、合作、交流要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及时校正学生的思维误区,运用恰当的方法给学生一定的点拨和启发。

(三)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组织的调控者。学生的学习探究活动中存在着许多偶然性因素,学生的自控能力、活动能力也存在着差异,在学习探究活动中必然会出现困难和问题,同时也会出现意见分歧的现象,这些都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组织协调,以确保学习活动的有序开展。

(四)教师是学生学习成就的鼓励者。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时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学生的学习成就要进行恰如其分的肯定和表扬,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收获的喜悦,品尝到学习带来的欢愉。当然,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绝不是无原则的、“廉价”的,在以表扬为主的同时,及时指出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查缺补漏,以求学生不断完善,不断进步。

由此看出,教师由主讲型向主导型转变并没有放低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相反,这种转变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当前实施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教师角色的转变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平台,每位教师都应积极研究角色转变的意义,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并在课程改革中迅速成长起来。

三、学生由从动型向主动型转变

一般情况下,课堂教学要坚持“三为主”的原则,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主线”。教师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的课堂教学把传授知识作为终极目标,教育思想空间也被匡定:教学——考试--分数,以致教师更多地关注于对教材、考纲、教案和教法的研究,忽视了对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的研究,致使教学缺乏发展学生的内在动力机制,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实际参与度不高,属于接受型教学。而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教育应着眼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布鲁纳的“发现法”认为,学习是通过主动发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马斯洛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尊重其主体的地位。因此,我们想构建高效课堂必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尊重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营造民主的教育氛围,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前提条件。教学过程说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要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首先要构建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生双方各自都真诚地敞开自我,相互包容、相互倾听、相互吸引,于是教学过程成了人与人相互启迪、相互激励的过程,成了精神互通、人格相遇的过程。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地激发自我的内在学习动力,自由轻松毫无顾虑地学习、探讨、合作、交流。

(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唤醒学生的自我发展内驱力,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关键因素。学习主动性的唤起是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一种由衷喜爱,发出一种源自内心的自动、自觉的学习行为,产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我会学”的一种学习态度的根本性转变。学生主体意识越强,他们参与自身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就越大,从而也就越能不断地调整、改造自己的心理状态、行为方式和知识结构。

(三)着重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根本保证。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提高学习能力,学生主动学习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生的主体能力发展水平越高,就越能充分利用外部条件去发展自身;反之,其在自身身心发展上就越感到无能,也无法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要从小事做起,如书写的习惯,要仔细认真,整洁;勤查工具书的习惯,追根究底,勤于积累;讲效率的习惯,做事不拖拉,科学安排;培养阅读能力、预习的能力等等。

(四)科学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实施“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途径。不断改革备课形式,教学设计必须重视:尽量让学生独立观察体验、尽量让学生动脑思考、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尽量让学生多读多说、尽量让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难、尽量让学生总结归纳、尽量让学生拓展延伸……

自主学习是学生自主发展教育的基础,也是创新教育的一种良好载体,它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需要实验者在长期的实践中去探索,总结出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转变及构建 篇3

一、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1. 语文教师的角色地位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以前那种教师独演主角、学生作冷漠看客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语文教师的角色地位已经转变为“平等者中的首席”,即语文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具体方法上,构建在人格平等、思想敞亮基础上的文本与师生多边交互对话,已成为教师们共同的追求。同时,语文教师已经不再是课程的附属者和教材、教参的“传声筒”,而是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人文、网络诸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引进者,是课程有效实施的积极主体。

2. 语文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偏重于学生单向对知识的接受,价值重心置于客体的学科知识系统上。新课程标准注重的是对语文知识有意义的、积极自主的和发现性的学习,其价值重心落在作为学习主体的“人”之上。自主学习,在尊重学生独特兴趣和对生活独特理解的前提下还其选择的权力。这样,教学就应该是一种顺应学生身心和谐成长的促进力量,一种使学生思维开放、视野敞亮的推动力量。

总之,新标准下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合作教学”。它把传统教学中单一的“师—生”关系扩展为“师—生”、“生—生”、“生—本”多向关系。这种关系中,教师、学生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合作关系,教师的职责在于引导,语文教学不但要给学生以语文知识、技能和方法,而且赋予其持续发展、成人成事的人格构建,使之可能由今日的学习主体而成长为明日的创新主体。

二、如何构建新型合作式的师生关系

在十几年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体会到要构建合作式的师生关系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做到心中有爱

要做到师生合作,首先教师要爱学生,爱是人与人沟通交流的必经之路。“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地去雕塑每一位学生。课堂上,有的学生不爱读写,只喜欢听讲一些与书本相关的名人轶事,结果这些学生的成绩就可想而知了。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我一直不知道怎样才能让他们热爱念书,热爱语文。直到有一次在学生的作文上我发现了这样一段话:“老师给我讲故事了,当时她还对我笑了笑,好像我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原来他们更喜欢被关注,而不是被冷落,于是我试着让他们在课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哪怕荒谬,也尽量找出他们的优点。慢慢地,让人惊喜的事情发生了:这些学生竟开始主动从书中向我问问题了,迟到的现象少了,上课不再病恹恹了,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看到学生的进步,我才发现原来爱学生虽然很难,但它很重要。

2. 给每个学生以尊重

教师既是学生的老师,同时也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也不再是没有生命活力的“木头”,而是活生生的人。在生活中,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每周一的最后一节课,我们学校都要进行集体劳动。我利用这个好的机会,和他们聊天,谈生活,谈学习,谈理想。主要是自己要先动手,他们帮忙时要注意及时表现自己的感激之情。几个“谢谢”下来,没想到从那以后,一些平常不爱表现、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在各种集体活动中表现越来越出色,语文课堂上明显活跃了,成绩也稳步提高,与我的关系也一下子拉近了好多。劳动时我和学生们聊天,了解了许多学生心中的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原来他们已经是这么有思想的小大人了。师生共同劳动的记忆是美好的,我用照相机给他们留下了一幕幕美妙的时光,拉近了师生关系,有什么知心话他们也愿意说给我听。由此看来,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要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

3. 课堂上要让真理作主

教师在课堂上要抛开自己“知识权威”的地位,遇到不懂的地方,或是无意的疏漏,要敢于承认错误,让真理作主。我曾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堂教学实录:小学四年级某班的语文课上,出现了如下一幕:“老师,应该是‘憧(读“充”,第一声)憬’,不是‘憧(读“宠”,第三声)憬’,您读错了。”学生们正聚精会神地听着老师读课文,一位学生突然举手喊道。“哦,是吗?”老师愣了一下,然后说:“那同学们打开辞典查一下吧。”话音刚落教室里便响起了哗哗声,同学们查辞典好像从来没有如此兴奋过。结果出来了,老师说:“刚才老师的确念错了,希望大家记住它。你们如果能对老师讲的课提出质疑,就说明你们没有机械地读书,而是在思考。”让知识作主,让真理作主,这里也就是让学生作主。这样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的厌学情绪就会减少,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汲取知识、提高技能的地方。如果我们能够尽量做到这一点,那么师生关系肯定会有较大的改善,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状况也肯定会有较大的改观。

综上所述,合作式师生关系的确立已经迫在眉睫;合作式师生关系的确立更多地有赖于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优化。正如有学者中肯地指出:“许多教师从僵化的教参中挣脱出来,享受到一种解放感。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课堂对话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要把学生个体动态生成的无序问题,有序地、随机应变地引向深入,要站到一个鸟瞰人生的思维高度去与学生开展对话,进行教学。

摘要:新《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 深刻地影响了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 语文教学已经从从前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合作式教学。在新课程的指导下, 结合教学实践, 本文论述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师生合作式关系的确立, 并提出了几种使合作式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方法。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教学,新型合作式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第一条) .

转变观念,构建有效课堂 篇4

欣赏学生, 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基础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是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思考和兴趣来参与课堂学习的。因此, 在教学中, 老师要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 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肯定和赞赏。给学生一个信任的目光, 一个善意的微笑, 一句鼓励的话语, 都会让学生如沐春风。只有教师欣赏学生, 信任学生, 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有了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参与, 一个个教学中的惊喜, 相信就会不断的涌现。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 我就能撬动地球”。我想:“假如能给学生一个机会, 就一定会还你一个惊喜。”

我在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时, 原来的打算是让学生运用提供的材料, 表示出它的1/2, 进而感知分数的意义。可是在实际的汇报中, 竟然有一个学生折出它的1/3。这时我并没有批评这位学生的答非所问, 而是说:“你真聪明, 1/3都能折出来。”于是, 全班同学又一次纷纷动手, 折出了1/4, 1/5, 1/6……等许多的分数, 我因地制宜, 引导学生对所折分数进行比较, 进一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以上教学片断, 是教师用真诚和信任, 保住了这位学生的自尊。心理学研究表明:赞赏一个人的作品比赞赏一个人本身更有效。老师对学生折出的1/3给予充分的肯定, 打开了全班同学思维的闸门, 各种答案层出不穷, 高潮迭起。教师在教学中欣赏学生, 欣赏学生的独到见解, 异想天开, 或者别出心裁, 甚至是错误见解。总之, 教师要去欣赏学生在课堂上的所思、所想、所做。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敢想、敢说、敢疑、敢批, 为课堂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精心预设, 是构建有效课堂的保证

预设就是紧紧围绕目标、任务, 预先对课堂环节、教学过程等作一系列展望性的设计。非常明显, 预设带有教师个人的主观色彩。“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长期以来, 对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要认真钻研教材,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这就使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形成了“以本为本”, 一份死的教案支配和限制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教学活动失去了应有的复杂性, 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变得波澜不惊。当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有的教师提高了对课堂动态生成的认识, 从而忽视了课前的预设, 对学生的了解少了, 对教材钻研也少了, 似乎教学设计越简单越好。这显然, 又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其实, 预定和生成是精彩的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 缺乏必要的开放和不断的生成, 课堂教学就会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 缺乏生机和活力, 使师生的生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而单纯依靠开放生成, 缺乏精心准备和必要的预设, 课堂会变得无序, 失控和自由化, 缺乏目标和计划, 使师生的生命力也得不到高效的发挥。因此, 教师必须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在精心预设的前提下, 针对教学的实际进行灵活调度, 追求动态生成, 让课堂在预设与生存的融合中放出异彩。因此, 可以这样说, 精心预设是构建有效课堂的重要保证。

如:在学习了乘法运算定律后的简便运算一课时, 教师在预设教案时, 考虑让学生选取老师提供的一些数, 组成可以利用学过的运算定律去进行简便运算的试题。课前, 老师经过了精心预设。在课堂上, 学生独立尝试编题, 汇报时, 除了课前预设的以外, 学生还编出了不少预设以外的试题, 这些题目涉及了简便运算的各种情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很高, 课堂上洋溢着勃勃生机和无限的活力。从上述案例中, 我们不难发现, 要使数学课堂有效开展, 精心预设必不可少, 如果预设空间过于狭窄, 答案唯一, 必然无法动态生成。反之, 如果预设空间太大, 答案漫无边际, 生成太杂, 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看来, 精心预设也要建立在研究学生情况的基础之上, 把好一个度字。

适时调整, 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关键

多元“转变”,构建灵动式课堂 篇5

一、更新教学理念,保证学生“心动”

“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应尽可能地优化教学设计,使其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理念是长期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对学科的看法,固守旧理念是教师最易犯的错误。我们只有根据学生需求,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才能使整个课程引起学生的关注。

二年级学生的思维尚不成熟,他们对于故事的理解可能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异。如在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狐狸和乌鸦》一课中,作者讲述了一只狐狸从一只乌鸦嘴里骗得一块肉的故事。一部分学生认为狡猾的狐狸通过笑着夸奖乌鸦羽毛漂亮、歌声动听,使善良的乌鸦相信了它别有用心的夸奖,一张口肉便掉了,以此提醒大家要随时保持警惕,以免上当。还有一部分学生则认为乌鸦这么容易被骗,显得很愚蠢。面对不同的理解,我首先肯定学生的不同想法,进而设计了续写活动:“针对发生的这一幕,写一写回家后狐狸和乌鸦分别是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的?”以此放飞学生想象。

成功的教育工作者要懂得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让语文课堂教学符合学生成长的特点。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尤其是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对文章有不同的理解是可以接受的,我们要允许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存在差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巧设多维问题,促进学生“脑动”

探究式教学是当下盛行的教学理念,这种理念要求课堂活动增加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促进共同发展。课堂提问就是师生互动中非常重要也是最行之有效的形式之一。课堂提问的设置切忌一板一眼,多角度的问答环节能使课堂教学参与者之间实现思想碰撞,使整个教学洋溢着活泼灵动的气息。

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最大的麦穗》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1)从文题入手,提出问题:“文章为什么以麦穗为题,是要讲故事,还是另有所指呢?”(问题一出,学生便一致认为“麦穗”一定是有所指的。)

(2)探究题目中“最大的”是何意。

(3)设计理解文章重点语句的问题。首先点明大家的理解是正确的,文章是想要借故事来阐述深邃的人生哲理,这个哲理都蕴含在苏格拉底所讲的几句话中,让学生通读文章找出这几句话,并加以理解。

(4)(对文章从词到句解释过后,学生对文章思想的理解上升到了一定高度。我再次将教学回归到思想感情上来。)请大家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节课告诉了我们怎样的哲理。

(5)设计写作活动,记录与自己擦肩而过的一件往事,着重描写自己当时的心理活动,表达懊悔之意。

课堂提问是一门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的语言艺术。在教学各个时段时,设置提问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此外,教师还需重视提问技巧,使问题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同时利用课堂提问为教学作铺垫,给学生以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三、善用多元评价,激励学生“情动”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准确得体、机智巧妙的课堂评价来唤醒学生的内心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另一方面,我们不单以结果评价学生,还要多做正面评价,促进学生间合作互评,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便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我来说一说”时,我将交际活动主题定为“同学过生日该不该送礼物,并说明理由”,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讨论中,学生的观点泾渭分明,众说纷纭。有的学生说:“我认为送不送礼物的事得看大家平时的‘交情’,平时关系好的话就送,关系不好就不送。”有的学生马上反驳这一观点:“送礼物这件事表达的是心意,送不送礼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祝福对方的心意就好了。”还有学生对前面学生的说法都不认同,认为“不用送礼物,因为大家只是暂时的同学而已,就是送了礼物对方也不会对此铭记在心”。

转变教学理念构建和谐课堂 篇6

一、抓好课前预习, 让知识因自主而生成

古语说: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 要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学习中这种准备就是“预习”。预习是学习的酝酿, 更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只有让学生掌握好的预习方式方法, 才能更好的学好知识。让学生能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探索创新能力。

作为长年带语文课的我来说, 我把语文课中的预习工作分成了听、读、写、查、疑五大部分。让学生在我的引领下有目的, 有方向性的进行预习。记得在上《可爱的中国》这篇课文时, 为了能让课堂“活”起来,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达到预期的目的。课前我指导学生进行了充分的预习, 让学生通读课文, 并在读的过程中, 标画出你认为值得积累的字、词、句, 对一些难理解的词语, 让学生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进行理解, 还有疑惑的地方通过查资料, 请教同学或老师, 自己去质疑解疑。通过长期的坚持, 我发现有时我的无心插柳却让柳成荫了。学生通过预习不但提前解决了生字词, 而且在预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知识上的薄弱环节, 在上课前补上这部分的知识, 为学生自主学习铺平了道路。

斯宾塞指出:“人完全是在自我教育中进步的。”只有把学生引导到自主学习的轨道上来, 学生才会动起来, 课堂才会活起来, 效果才能好起来。为此, 我们要给学生足够的权利, 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让他们自己去支配;给学生足够的空间, 让他们自己向前走;给学生足够的任务, 让他们自己去完成;给学生足够的困难, 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只有这样, 理想的课堂, 和谐的课堂才能生成。

二、运用小组合作, 彰显互动精彩

“找出一种教育方法, 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 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动, 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脚步。”这是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描述的一种教育理想, 也是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所要追求的一种最高境界。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觉得只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 进行互助学习, 让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评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启迪学生, 让课堂互动起来, 让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生命与生命的交往和沟通。记得在上《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时, 为了能让学生感悟老班长的革命精神, 我在课前先让每个小组同学之间发扬互助精神, 了解时代背景, 搜集在长征中发生的感人故事, 组与组进行展示交流。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 学生创造的火花不断迸发, 新的学习需求和学习任务不断产生, 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 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此时我抛出这样的一个问题, “你眼中的老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此时的课堂已不再是死气沉沉的课堂, 此时的学生也已不是等待答案的学生了, 他们已按捺不住那许久的激动的心情, 立刻教室里像炸开了锅一样, 小组同学你一言我一语在表述着自己的观点。此时的课堂, 学生个体之间, 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发生了碰撞, 情感进行了交融, 演绎出生命撞击的火花, 绽放出生命对话的灵光。在这样的课堂上, 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与发展, 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三、创设快乐课堂, 让课堂因快乐而高效。

理想课堂、和谐课堂重要的标志就是让学生快乐幸福的学习, 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是很难做到的。那如何让课堂因快乐而高效呢?

(一) 把一堂课的内容设计的像故事一样美妙, 引人入胜

一堂课中要让学生轻松地学到知识, 享受学习的快乐, 作为老师就要根据学生的需求, 喜好来设计教学内容, 在前几天我上《吾腰千钱》这则寓言故事时, 为了能让学生轻松快乐地掌握文言知识, 懂得寓言所阐述的道理, 我让学生先在课前把这篇文言文按照自己的理解编写成一个小故事, 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展示, 并推选出觉得最合理的一篇故事进行角色表演。在学生的讲、演、议的过程中, 学生轻而易举的明白了这则寓言要阐述的道理。从他们的神情中, 我感受到了学生的快乐由心底而生。

(二) 把一堂课的学习任务变作“礼物”送给学生

人都知道,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 知识能改变人的命运, 知识具有无穷的魅力, 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 老师将课堂管得过多、过死, 过分的束缚给活泼好动的学生造成了心理负担, 导致部分学生厌学。而理想的课堂、和谐的课堂就是让学生“活”了起来, 老师将学习任务设计成若干, 然后将这些任务当作“礼物”分配给不同的小组, 学生的学习任务由轻到重, 他们会轻松快乐的接受, 并用全部的心思去酝酿、设计, 准备把最好的“礼物”呈现给老师同学。

(三) 一堂课的评价适时适度

一堂高效的语文课, 除了老师的精彩表现, 更多的应该是学生的精彩展示, 没有学生的积极配合, 课堂不会精彩的。所以老师应针对不同学生在课堂中的不同表现, 适时恰当地给予学生激励性评价, 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燃起来, 让学生从评价中体验成功, 增强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进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转变教学理念,构建生态课堂 篇7

一、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

要构建生态课堂, 必须尊重学生, 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 没有爱, 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 就不成其为池塘, 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发挥其主体地位, 必须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 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 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 从而把学生带入教学的每一环节, 通过联想类比, 感悟使不同程度、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 有愿望表达出自己的见解, 根本意义上消除了学生不敢说, 不想说, 不会说的心理, 使学生的联想类比能力, 创新能力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学中多与生活联系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

教学的本质是使学生得到发展, 教师要正确理解教材, 活化教材, 超越教材, 设法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课堂教学质量, 合理使用好新教材, 用好“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栏目, 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 通过联想类比去感悟课程知识, 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 在活动中产生有效思维.卢梭认为:“要让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和发展, 就必须教他们参与各种实践活动, 教学不是教材内容的移植和照搬, 它需要执教者的创造和再加工, 将教材内容变成有关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 变成发展学生文化素养的教育内容, 并把它纳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加以组织, 使人类文化进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履历情境”.“数学来源于实践, 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 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学到了有用的数学, 从而,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得抽象问题更加形象化、具体化, 这些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又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 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造合适的情景, 使学生不断产生兴趣, 合理安排一些与数学内容相关联的实际问题, 利用“做一做”, 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从中就能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 使学生的数学品质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加强, 从而, 变被动为主动, 由想学到好学到会学到学会到学好.

三、构建生态课堂教师必须努力转变教学行为

人如其课, 课如其人, 教师要在钻研教材, 研究学生的同时, 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 使自己的课堂更具有激情, 自己要具备较强的学科素养, 要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提高自己的教学品位, 时刻都有一颗钻研的心, 能在书海中遨游, 在网络上漫游, 在课堂上畅游, 能努力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 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出自己的风格.模仿、借鉴要辩证地吸收, 适合别人的对自己不一定是最好的, 拿着别人的教案, 走着别人的路子, 不创新, 永远不会有自己的特色, 形不成自己的风格, 永远是学别人, 而不会被学.要在别人经验的基础上升格发展, 要更多地考虑怎样教和怎样学, 怎样激励、唤醒和激情互动, 充分相信学生, 大胆放手, 别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讲课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 而是传授知识获取的方法, 教是为了不教, 教师要指导学生怎样去学, 怎样去做, 让学生去联想, 去感悟, 教会学生“以一当十”, 触类旁通, 学会用一个知识点去巩固十个知识点, 决不用十个知识点去巩固一个知识点, 避免题海战术, 做到教师累点, 学生学习快乐点, 知识掌握的轻松点, 牢靠点, 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由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 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从而学会通过生活去感悟数学, 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 使之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 把数学课堂从封闭的、单纯的知识传递, 而变成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发现奥妙, 成就自我的自觉行为.

四、学生是生态课堂的主人

生态课堂应是学生获取知识, 发现、探究、合作交流、提升自我的课堂, 教师要研究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学习方式, 要激励、唤醒和鼓励学生的学习意识,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创造“知识”, 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决不能包办, 学生自己能解决的一定要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关注学生要落在实处, 让学生选择探究问题的方法, 把创造真正意义上的还给学生, 让课堂充满和谐, 充满挑战, 教师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开展讨论—形成新知—应用反思”的学习方法.要重视教学过程, 让学生积极体验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 理解公式、定理、法则的推导过程, 改变死记硬背的方法, 启发学生自觉的对比、迁移、调整、运用, 要掌握“听一遍不如看一遍, 看一遍不如做一遍, 做一遍不如讲一遍, 讲一遍不如辩一辩”的诀窍.学会写反思、归纳总结, 会分门别类, 举一反三, 学会建立数学模型, 形成思路, 建立属于自己的解题方法———模型解题, 不仅要让学生自己做习题, 而且要把自己的体会主动、大胆地讲给大家听, 展示自己的解题思维过程, 多思考、多探究、多尝试, 发现创造性的证法及解法, 通过学习方式由单一到多样的转变,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探索性、合作性就能够得到加强, 就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 课堂是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载体, 学生要获得知识、能力要得到发展, 课堂必然要具有自主性、生产性、开放性和发展性, 积极构建生态课堂, 要求我们教师要能与时俱进, 改变别人的同时, 能改变自己, 为此, 我为自己制定了新的教学奋斗目标:教学四最原则

课后作业最少,

课堂效率最高,

知识覆盖最广,

能力培养最强.

摘要: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为学生创设一个展现自我的“主阵地”, 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 展现生命的活力.过去, 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 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 缺乏童心和灵性.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 我们的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地改变我们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 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积极构建生态课堂, 把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解放出来,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转变教学观念 构建高效语文 篇8

一、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

所谓的“先学”, 是要求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尤为重要。准备充分才能从容应对, 草草上阵, 必然手忙脚乱, 势必影响上课的效率。当然, 预习不单单是指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 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 提出预习相关要求, 进行学前指导后, 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预习相关的内容。因此, 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措施, 它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新课的内容, 了解重点、难点, 增强听课的针对性、目的性;在预习过程中, 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 解决不了的问题, 要记下来, 上课的时候, 要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 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发现学习的重点、难点, 从而使自己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谓的“后教”, 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 而是在学生充分预习后,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课堂教学中的“教”“学”两个字, 意味着课堂是一种互动的过程, 这种互动不仅是知识的“授”和“受”, 更是思维的碰撞, 是情感的交流, 只有不断地进行积极互动才能激活课堂。课堂本应是师生间进行平等交往、对话、沟通和探究学问的互动的舞台, 教师与学生都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 师生共同完成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为了达到这个共同的课堂教学目标和任务, 师生间需要进行交往、对话和沟通。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知道学生的实际情况, 才会以学习主体的姿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才会积极地配合好教师的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

所谓“以学定教”, 我们在备课时对教学进度与得失情况进行分析, 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因此, 教学目标的制订, 要本着难易适中、因材施教的原则, 避免一概而论, 如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可事半功倍。

二、激发兴趣, 自主学习

传统的语文教学, 往往只注重老师的主导地位, 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老师一味的“满堂灌, 灌满堂”, 无形当中使学生成了听众和书记员。忽略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和感受, 使学生觉得语文令人厌烦, 他们对语文没有好感, 甚至反感, 常常因此导致消极的学习态度和被动的学习策略。以致于有些学生称语文为最无聊的学科。

那么如何使学生愿学、乐学、勤学语文, 改变他们被动学习的局面?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十分肯定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兴趣。”兴趣, 是学习的内驱力, 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心理学研究表明, 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如果一个人对某方面的问题没有任何兴趣, 那他就不会有什么学习效率。有了兴趣, 才会萌发创新意识, 而在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无穷无尽的兴趣, 又再次促进创新。兴趣越大, 学习的效率就越高。

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曾深有感触地总结说:“优秀的教师无不都是优秀的心理学家, 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十分精通如何从激发兴趣入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事实上, 古往今来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都是这样做的。圣人孔子曾根据自己的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寓教于乐”的教法。当代有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 在学生入校伊始就要求学生写日记, 并规定题目为《学习是一种乐趣》, 这种日记学生要从之一写到之九十九。其目的无疑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发现学习的乐趣, 从而自然而然地激发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使之能够保持下去。多年的事实证明魏书生取得了成功, 其辉煌的教学成果令全国瞩目。这些事实再次证明, 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发挥他们的巨大的潜能、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三、巧妙设疑, 启迪思维

用提问来指导学生学习课文, 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但语文课堂的提问绝不能搞花架子, 提问漫无目的, 东一榔头西一锤, 令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或只向学生提问一些无需思考、简单的带有暗示性的问题, 教室内“举手如林”;或发出“是”与“不是”“对”与“不对”的高呼声, 看似气氛热烈, 实则劳而无用。课堂上问与不问、问什么、怎样问, 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大事。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选择得当, 能启发思维、发展智力、活跃课堂气氛;选择不当则可能弄巧成拙, 破坏课堂气氛。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下, 基本可以从课堂设问的性质和方法上做出评价。提问应掌握火候, 选准时机, 巧设疑难。具体来说, 提问要注意: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 解决疑点, 在文章关键处设置悬念, 展现意境, 激发情感, 启迪思维。

四、积极评价, 适时鼓励

课堂上要对学生积极评价, 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课堂上教师要认真聆听学生的发言, 针对学生的发言, 要作出及时而有效的评价, 要多鼓励, 少批评, 肯定好的, 哪怕发现某一个同学的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也要及时表扬。尽量不使用批评语, 多给学生以鼓励, 促使学生积极向上。当然教师也不能因此就成了“好好先生”, 对学生的发言不分对错与否都给予肯定, 这样的评价是无效的, 也是无目的的, 当然起不到积极作用。正确的评价应当是客观公正的,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正确了及时表扬, 错误了应当加以正确引导, 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 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总之, 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 主动去探索, 主动去发现, 在教师的引导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并能够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 这就是一节成功而有效的课。

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 往往只注重老师的主导地位, 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 适应新课改, 构建高效课堂, 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兴趣,自主,评价,高效

参考文献

[1]语文高效课堂研究[DB/OL].http://xkwq.e21.cn/content_1.php-id=39271.

[2]洋思教育:中国教育的伟大奇迹[DB/OL].http://www.cc.ccoo.cn/webdiy.

上一篇:政治习题教学下一篇:科学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