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原则

2024-08-26

体系原则(精选12篇)

体系原则 篇1

1.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强调教师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始终坚信学生是具有无限发展潜能的人,坚信他们有能力来调整自身的行为和进行自我评价,进而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2.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此评价体系中,不把学生作为评价的客体,而是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活动,让学生参与对自己、对同学的评价,“要使评价成为学生自己的事”。这样,可以避免长期以来在学生评价中,人们常把学生看成评价的客体,使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解决学生学习上缺乏自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等问题。

3.全面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是要在全面反映一年级学生学业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下,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二是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使全体学生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全面发展。

4.激励性原则。评价体现激励性,评价过程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由发展机会。

体系原则 篇2

摘要: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部分,在推进国家经济发展,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税收法定原则,作为税收领域的法律基本原则,有效地推动了税收法律体系中的税收立法的进程,促进了税收法律体系的完整。因此,在实际法律实践中,要以科学客观的态度认识税收法定原则,对税收法定原则的内里涵义进行深入而有效的研究,这是当前法律界了解认识税收法定原则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税收法定原则进行分析研究,可以认识到税收法定原则在税收的重要意义,完善税收法律体系,帮助依法纳税,提高税收的法律环境。

关键词:税收法定;税收法律;依法纳税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要求我国要更加注重税收制度。税收对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国家重视税收,对于税收的收取也制定规范严格的税收法律来保证国家税收的稳定与公平,税收严格依照法律制定,并不是中国独树一帜,税收法定原则起源于英国,在数百年的历史沿革中不断的改进和更新,逐渐被世界所接受,在世界各国的税收法律中各有体现。我国修订的《立法法》,也对税收法定原则进行了清楚明确的描写,为法律体系中税收法定原则进行了明确的定位。税收法定原则作为税收立法和税收法律制度中的`一项基本原则,与中国推行法治建设的要求相适应,因此在时代潮流的推动下,必须要推动税收法定原则的税收理论研究,加强对税收法定原则的研究,让税收法定原则在国家的发展治理中发挥重大作用。税收法定原则的确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在法学界引起了一番讨论,反对的声音一直存在,因此如何科学合理的运用税收法定原则,如何发挥税收法定原则推动法治建设的作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必须要深入探讨,本文由此进行讨论。

一、税收法定原则的涵义

税收法定原则最基本的要求是国家征税必须要有法律依据,无法不纳税,法律依据是公民进行纳税的唯一依据,除了法律之外,任何机构、任何个人都没有要求公民纳税的权利,没有法律要求,公民也没有纳税的义务,这保证了公民纳税权利的合法利益,同时因为税收法定原则是法律规定纳税内容、纳税方式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依照法律纳税则保证了纳税公民在纳税这一权利面前的公平公正。之所以要施行税收法定主义,是因为税收是国家对公民财产权的征收,而税收法定主义给了国家征收公民财产一个法律依据,使得国家可以通过合法性手段征税,不引起公民的抵触和抗拒。税收法定原则起源于英国,世界各国均对其有所应用,具体体现在各国*法或*法性文件当中,我国的税收法定原则体现在*法第5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而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条,做了详细说明了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各种减免退补税政策内容依照法律规定执行,没有法律规定的,按照法律授权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做出有关税收的以上内容。这些法律规定无一不体现了税收法定原则。

二、税收法定原则基本内涵的体现

(一)税收要素法定税收并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主体,它由许许多多要素构成,而税收法定原则要求这些构成要素都由法律来规定。比如每个税种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税收优惠和税基等均由法律规定,一旦其中有某一项不是由法律规定的,那么此种税收就不能为税收法律体系的一部分,应当将其摒弃。追其原因是税收属于国家财政收入,征收的税被用来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行,但是征税征收的是公民的收入,在国家与公民之间存在微妙的财产权的冲突。并且,国家相对于公民来说,比较强势,为了避免国家利用权力侵害公民的财产权,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规定。

(二)税收要素明确原则这要求在制定法律规定税收要素的时候,不仅仅是要制定出来,而且要明确。因为税收关系公民的切身财产权益,如果规定的不明确,产生漏洞,加大了立法的裁量权,就会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产生滥用公权力损害公民财产权的现象,对于税收法律体系而言,使得税收法律的威望下降,不利于税的征收。

(三)税收的程序要合法税收的要素法定且明确,使得税法在实体内容上得到了充实,但是税收法定原则也要求征税要按照法定的程序,程序也要由法律规定,把控每一个税收环节,不得在征税程序中随意变动税收要素,破坏税收法定原则。‘

三、遵循税收法定原则,加快税收法律体系建立

税收法律体系的建构,必须以税收法定原则为基础,现今我国虽然已经应用税收法定原则,但是并没有真正地得到落实,在税收法律体系的建构过程中还有许多隐藏的问题。法律体系由母法开始架构,税收法定原则虽然也在*法之中也有体现,但是*法五十六条更多的是强调了公民的纳税义务,但是对于征税机关,并没有进行*法上的限制,对于税收的要素、税收程序更是没有提及。要想建立完整的税收法律体系,必须要先完善税收法定原则在*法中的表现,修订*法有关税收的内容,对税收法定原则做完整、精准、明确的表述,为税收法律体系修建牢固的*法基石。完善各种单项税收立法,顺应税制改革,各种新产生的税种及时制定法律规范,做到*法为基,单项税对接*法中有关税收的内容,立法先行税收跟进,保证税收法律体系的完整建立。

四、结语

税收关系国家财政收入,也与公民的财产权紧密联系,应当严谨对待。税收法定原则作为世界上公认的征税原则,应当准确认识它的特点,充分运用到建构税收法律体系的过程中来,科学立法,避免立法过程中的不法行为,实现税收有良法,有善治。

参考文献

[1]胡建淼.税收法定原则——只有法律才有权征税[J].人民法治,(7).

[2]王瑞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税务部门需要多点发力[J].中国税务,2017(4).

浅析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 篇3

【关键词】创业教育 课程体系 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G80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197-02

创业教育目前已发展成席卷全球的教育潮流,每个国家都在非常积极的探索本国的创业教育方法。在我国高校中,清华大学是最早开设了创业课程,1998年,清华大学的经济管理学院首次为MBA的学生开设“创新与创业管理”类型的课程。随后,中国其他高校也陆陆续续开设了类似课程。迄今为止,中国已经有将近百所高校设立了创业教育类课程。虽然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课程的热情很高,而且在创业教育推广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创业课程现在还没纳入比较统一的教学规划中,各所高校开设的创业课程种类繁多,有的是从国外大学引入的商业培训课,有的就是根据创业讲座、创业大赛等多种形式的第二课程。这些课程都游离于现有的课程体系,缺少系统化和的整体计划思路。鉴于此现状,笔者认为,我们至少应该了解大学创业教育课程的设计理念及设计原则,下文针对相关理论做了一系列阐述。

一、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理念

1.主体性的课程设计

人的本质特征是主体性,人创新的内在潜质在人的主体性中得以显示,开设创业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活动的积极的主体。所以,创业教育课程要考虑到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极大的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培养学生对问题、知识自主思考的态度并有批判精神,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创业特点和规律,和创业者应当具有的基本素质。

2.高层次的课程设计

为大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素质教育必须要普及所有学生,然而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的创业教育,是关键和核心。经过了一系列的创业教育课程设计,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探知能力、践行能力,使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不断探索的能力等,加速了应试教育转变成素质教育的速度。所以,最高层次的课程设计必然是创业教育课程设计。

3.健全人格的课程设计

创业教育课程设计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强调以人为本,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康、全面、协调的发展,使广大学生拥有不断进取的人生理念和人生目标、求新求异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理念、不惧艰辛的信心的毅力、与人合作的处事方法与办事原则等等,这些要求都是开展创业教育课程设计所不可缺少的条件。正如马斯洛所说:“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成就,认为成就是人格所放射出来的一种现象,所以对成就来说,人格才是第一位的。”

4.超越式的课程设计

创业教育如果從价值取向上来看是“以实现未来成就和理想为价值的‘明天教育价值观”,在人文本质上经过一系列的课程设计训练培养出了一批真正超越先人的一批“新人”的教育,不仅能使广大学生在接受人类长河的所有文明成果的同时持有批判的精神,而且能在不断进取地弘扬和发展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的同时培养了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是学生通过他们强大的创造能力去超越过往和现在,不再是复制过去。

二、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

通过创业教育大学生可以获得创业的基本素质,不仅可以形成良好创业意识,也可以使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创业品质,创业知识框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这就必须依靠创业教育课程来加以支持和实现,课程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不仅是创业教育的形式,也是创业教育的平台和依托。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创业教育的特点,要遵循教育的特有规律和原则。

1.复合型原则

创业需要很高的人才素质,对创业者综合能力的要求很高,不但要具备市场意识和创业实力,还应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心态、明确的法制观念和全面的法律常识等等,创业教育需要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应该综合多门学科和知识,以素质教育为主体,把创业能力作为培养核心,把创新与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加强教育中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创业课程不单要培养大学生经济头脑、科学思考;还要培养管理能力、组织能力,有勇于开拓精神并富有进取心,而面对困难和挫折应具有不屈不挠的优秀品质。

2.专业性原则

创业教育要本着遵循创业课程与学生所学专业与技能相吻合的原则,大学生创业是建立在的基础上,专业知识与技能也是大学生创业的一个有利条件,创业教育不能与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相脱离,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能够很好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大大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成功几率,才能使所创立的企业有更强的生存能力。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可以称之为通识类课程,需要建立一种与创业教育价值取向相同的通识教育和领域广泛的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形成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创业课程功能互补、相互渗透的多元立体化的课程体系,一是要在专业课程中适当渗透创业思想,但只是在于“渗透”,而不能舍本求末;二是增加创业课程,集中的介绍相关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使学生在理论上了解创业的基本原理。

3.个性化原则

创业教育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学科差异和个体差异等,同时也受创业环境、政府政策、社会认知等方面影响,专业技能背景不同,常常具有不同创业方向和创业基础,课程体系规划要根据学生需求类型不同,选择深度和广度不同的课程,并且要结合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学科优点来确立。比如经管类学生一般具有良好的经营、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创业知识;而工科类学生一般具有很强创新意识,对新产品、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等各种新知识比较熟悉,在设置创业教育课程上,提高课程的弹性和选择性课程设置,设置不同模块的创业课程,使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创业人才都能得到满足,有效做到“因时施教”、“因材施教”。

4.企业生存原则

设置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时要考虑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律,把创新、创业有机融为一体,创业必须依托于市场,市场指挥着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在设置创业课程时,应该尽可能让学生亲身投入到创业活动中、直接接受社会的洗礼。在课程设置要求上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探索、积极思考、自主操作、自主活动,体验式教学要在教学方法上得到注重,推动学生自主并有意识的研究创业知识,激起学生各种积极的心理因素参与其中,对创业素养中的创业素质、创业能力以及创业情感这些非智力因素的提升产生直接的影响,进而让学生的心理与行动在亲身体验中得到相互促进、互相交融、共同发展。实践性是开展创业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形式,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发展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步入社会后的竞争力。

5.探究性原则

课程设置需把创业的实际案例的叙述与书本知识的表述巧妙结合起来,从而不仅加强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生动性、关联性和可控制性,也可以通过这些材料和范例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加强课程内容的探索性和尝试性,应该把学科课程与探索性活动课程巧妙结合起来,并使学科课程的课堂教学之中不断渗透着探究活动,这样就会为学生留下一片广阔的空间供他们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实践创业活动的开展。

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活动化是指要把活动的设计贯穿于整个课程的操作方式中。大学生各种各样的外部操作行为我会在参与活动中形成,外部操作与内部操作行为巧妙的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互相激励、相互鼓舞,这样就能使大学生的身心朝着教育目标所设定的方向发展。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活动化的突出特点就是它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做中学”,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交往能力、创造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能充分发挥和体现出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6.信息化原则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也逐渐蔓延进人们的生活當中,在信息社会的大环境中教育事业也在蓬勃发展。衡量创业型人才的重要指标分为信息的传达、流转、使用及控制,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提升信息获取与运用的能力。信息化的搜集与整理能力对于当今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不论是专业学信息专业的学生还是其他专业的学生,面临就业时或者选择就业时都离不开信息的搜集和整理,甚至在将来的工作中,信息化将成为工作的基础。创业课程的设置要结合学生自身的需要,不断提高大学生搜集、整理和践行创业信息的能力,使大学生在面临现实社会创业中所遇到困难的同时能用知识来解决。让大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更要学会应用知识,使信息化这一原则真正发挥其做作用,让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立的更有意义。

三、结语

课程改革是创业教育系统工程的关键,因此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达成程度和课程改革有着一定的关系,合理的课程内容与结构是实现创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必要条件。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不应千篇一律,要从学习者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吸收广大学生的意见,设计出充满时代特色、完善化结构和先进教学理念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天华.论高校创业教育的系统构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05:25-30.

[2]涂德虎.试论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178-180.

[3]谢亨渊,王家飞.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11,21:160-161.

[4]谢贵兵.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理论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开发[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04:33-35.

论本科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篇4

关键词:本科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1 从大局着眼, 注重课程的整体性,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体系是一个系统, 是诸多课程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整体, 只有全面整体的课程体系, 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课程体系构建应从大局着眼, 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1 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的关系

由于过去的本科课程过分地强调专业教育, 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狭窄。对此, 爱因斯坦曾经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说:“通过专业教育, 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 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 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能力。否则, 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1]

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并不矛盾, 本科生应在守住专业的同时, 通过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 首先学会做一个有素质的人, 其次学会做一个有素质的社会人, 最后做一个在特定领域有素质的社会人。

1.2 人文教育课程与科学教育课程的关系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 是现代人基本素质的体现, 两者本质上是相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 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 就在于它有人文, 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简单言之, 是尊重人的价值, 尊重精神的价值。人文教育课程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 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2]

科学教育课程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教育课程与科学教育课程本质上是相通的, 都是为了共同的目标, 将学生培养成为兼具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完整的人”。因此, 在高校课程的分工与配合中, 这两种教育应该贯穿课程体系的始终, 同时作为课程实施者的教师也应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1.3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系

我们通常的学校课程, 是指明确的、事先编制的课程, 也称显性课程, 相对于这些教学课程, 学生们还体验了一种非正式的、没有或较少事先策划的、也没有书面文本的课程, 即隐性课程。事实上,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同样重要, 隐性课程能很好地达到某些教学目标 (特别是在品质、习惯、态度方面) , 并比显性课程的明确目标能保持得更久。[3]

因此有学者指出, “课内打基础, 课外出人才”;“课堂教学是学生成才的土壤, 课外活动是学生成才的雨露阳光”。在高校, 有些教育工作者并没有把课外教育因素看作学校课程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没有把它与学校课程的完整性联系起来。这种认识和做法不利于学习者全面发展。[4]

1.4 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关系

长期以来, 本科课程体系中存在着忽视实践性环节的倾向, 理论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调, 相对于理论性课程的系统性, 实践课程则处于分散的从属地位, 形式单一, 综合程度不高, 并且与理论相脱节, 导致当代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缺失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 在本科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无疑要切实加强实践性环节, 转变实践课程依附于理论课程的观念, 建立起科学、完整和相对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5]因此高校应关注学生的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见习、实习、社会实践、科技活动等环节, 各环节相互联系, 融为一体。

2 充分体现大众化阶段的高校的功能

2.1 体现高校传承文化的功能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专门机构, 有着多方面的功能,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 高校首先依然要发挥教育的主要功能, 即文化的传承。其次, 从宏观角度看, 讲授任何一门课程的同时, 都是在进行文化的传承。因此, 文化这一主旋律将贯穿高校课程体系的始终。

2.2 体现高校引导学生求真、求善、自我提升的功能

扩招之前, 高等教育的代名词是精英教育, 扩招之后, 高等教育的代名词是大众化教育, 除去研究型大学, 虽然大部分高校不以培养高、尖、精的人才为主要任务, 但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校永恒不变的宗旨, 因此构建课程体系要体现高校引导学生求真、求善、自我提升的功能。

2.3 体现高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的功能

少数研究型高校实行精英教育, 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而大部分高校实行大众化教育, 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 达成为区域政治和经济等方面服务的目的, 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3 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权

3.1 关注和倾听学生的个体需要

目前高校课程体系的主要问题就是忽视学生个体的需要。首先, 课程内容陈旧;其次, 课程实施观念、方法落后。学生总是疲于应付课程学习和考试, 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欠缺。这种传统的实施方式和观念深深植根于人们心理结构中, 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6]高校应该通过课程体系, 向每一个求学者提供一套学会生存与发展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体系。

3.2 给与学生充分的自由选择空间, 加强教师的指导

学生是课程的学习者, 他的地位与角色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 因此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本, 就要构建学生需要的、符合学生胃口的课程体系, 给与学生充分的自由选择空间。但是, 由学生任意的选择课程作为个人本科四年的学习计划, 毫无疑问会有相当的盲目性。为了避免和解决出现的问题, 建议请教师做及时的指导, 如每位教师负责多名学生,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为学生提供个人指导, 使学生能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 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4 勇于创新, 体现高校的特色

正如美国卡内基促进教学基金会的波依尔博士所说:“每所大学和学院应为自己的特色而自豪, 都应要求弥补其他学校的不足, 而不是一味模仿。”课程创新是一所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因为这是人才培养的根源。在创新的基础上, 形成特色课程体系, 培养特色人才, 体现高校的特色。从宏观角度, 可以创设民族特色课程体系;从微观角度, 在研究或是采用某种课程体系时, 可以从建立本校的特色出发, 即校本特色。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视野下, 我国本科课程体系应固守和发扬本校的特色, 才能在发展过程中走有自己特色的道路, 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刘道玉.论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J].高教探索, 2009 (1) .

[2]http://baike.baidu.com/view/50585.htm?fr=ala0_1_1[OL].

[3]http://edu6.teacher.com.cn/tln010a/kcxx/c1/kz1-6.htm[OL].

[4]崔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 2009 (3) .

[5]胡弼成.个体发展指向:大学课程体系的本质[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 (6) .

薪酬激励体系优化的基本原则 篇5

1.明确适合的薪酬导向:薪酬设计时必须考虑公司所处产业的产业特性与所处产业的生命周期,任何一个企业在成长期薪酬导向与成熟期的薪酬导向会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薪酬导向与公司长短期策略无法相联结将很难获得所想要达到的效果,并对公司后续的发展带来严重的伤害。

2.增强激励性因素:相对于保健型因素,真正能调动员工工作热情的,是激励性因素。如果一个组织中员工的工作热情不高、员工比较懒散,想加大激励力度,可以采用高弹性的薪酬模式。相反,如果是一个因实力弱小导致招聘困难的成长期公司,可以采用高稳定的薪酬模式,增加薪酬中的固定成分,让员工有安全感。

3.加强福利体系:完善的福利系统对吸引和保留员工非常重要,它也是公司人力资源系统是否健全的一个重要标志,

福利项目设计得好,不仅能给员工带来方便,解除后顾之忧,增加对公司的忠诚,而且可以节省在个人所得税上的支出,同时提高了公司的社会声望。

4.激励措施差异化: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只有满足了低层次的需求之后,才能考虑高层次的需求。对较低层次的员工应重视其对于薪酬需求的保障条件,因为对此类员工绝大多数人来说,薪酬仍是考量转职与否的主要因素。但对于知识人才与管理人才,则因其薪酬通常较高所以应着重于非现金与福利规划相关的因素。

5.调整激励的时间间隔:适当缩短常规奖励的时间间隔、保持激励的及时性,有助于取得最佳激励效果。频繁的小规模的奖励会比大规模的奖励更为有效。减少常规定期的奖励,增加不定期的奖励,让员工有更多意外的惊喜,也能增强激励效果。

6.重视对团队的奖励 :尽管从激励效果来看,奖励团队比奖励个人的效果要弱,但为了促使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同时防止上下级之间由于薪酬差距过大导致出现低层人员心态不平衡的现象,所以有必要建立团队奖励方案。

7.应用长期奖励形式:很多员工特别是高层员工认为薪酬的高低倒不是主要的吸引力,最重要的是有没有实行长期激励措施。上市公司纷纷实行了股票期权,即使非上市公司,也在探索不同形式的员工持股办法。

体系原则 篇6

【关键词】教学方案 ; 教学过程 ; 最优化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资助项目(No.KJ130428); 重庆交通大学本科专业提升计划项目; 重庆交通大学创新训练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271-01

什么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呢?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1927-1987)认为:“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其实质其实就是以最小代价取得相对最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处于教学双边获得主体的教师,应如何去选择、综合并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案、方式和方法,既要让师生花费尽可能少的教学时间和精力,又要最大可能地获得最佳教学效果,这就归结为建立教学方案体系的最优化问题。

事实上,面对不同功能、不同适应范围、各具特色、各有所长的教学方法与方式,教师应如何从中优选出最能适应自己教学实际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呢?在选择、综合这些方法的过程中又应该遵从哪些重要原则,才能创造性地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最优化教学方案体系呢?在教学方案体系的最优化实践中,我们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与尝试,认为以下几点原则应该遵循:

一、目的性原则

1.教师首先必须认真学习和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把培训有社会使命感、有理想、敢于担当、勇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贡献的总目标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树立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在教学中与生活中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认真教书育人、认真做科研,言传声教——传递正能量。

2.教师应明确所教专业的性质、特点与培养目标。教师应该十分明确所承担课程在整个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把课程教学活动与该专业培训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3.教师应认真学习和专研相应课程的教学大纲,还应该全面深入地专研教材。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将教学内容进行一系列分解,指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周历与教学具体目标;明确各类目前的基本要求以及要求的程度,如:对所授知识点是属于“了解”、“理解”,还是“深刻理解”?对某项技能或方法的要求是“会”、“能”,还是“掌握”或“熟练掌握”?

二、重点优先原则

在教与学双边活动的矛盾运动过程中,教师必须对于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等进行认真研究,明确每个问题的各个方面所有的因素,通过认真的分析对比,分别确定其中相对重要的或起决定作用的主要因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对那些将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及生活有重要影响的知识点、方法、技巧或技能应该加强,在教学中抓主要教学内容、关键要求、重点内容、主要教学层次等。在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并以此为重点优先考虑与之对应的教学方案与方式。

三、科学性原则

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案体系,必须以科学的方法和最优化原理为指导思想,以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为理论依据,并借鉴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把最优化教学方案体系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最优化理论是一门重要跨领域、跨学科的科学方法论。目前它在定量的理论研究方面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而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它必将取得长足的发展并应用于更多的社会与生活领域。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论是关于教学规律论与科学方法的总结和结晶,选择、综合和指定的教学方案必须符合认知规律与教学客观规律,必须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四、针对性原则

1.教师应该熟悉所授课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因材施教”,应有针对性的备课、授课、布置作业或实践活动。根据所授班级的专业情况、学生的个体发展状况及学生具体学习现状来收集教学资料、资源,有针对性的进行备课和讲授。

2.同时,教师也应该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提高。“要倒出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两碗水”,教师如何才能做到呢?那就要去专研教材,要在相关方向进行突破,做好自己的科研工作。只有认真做好科研工作,教师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看问题,领会后讲授出的东西也才能使学生容易理解,也才能正在做到“自己具有两碗水”的准备。

五、最优化教学原则

所谓最优化教学原则,是指教师根据种不同的教学情况而分别选择的最优教学方案或方法,进行有机整合,构成一个综合性的最优化教学方案体系,使其达到总体效应最好。从科学的方法论而言,教学方法的改革已不再是单纯着眼于某一教学模式或方法的改革和优选,而更侧重于将不同教学情况的方案和方法进行科学的整合。整合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要求整合后的整体作用常常导致创造性的新发现。最优化教学原则,就是按辩证法观点,将已选和备选的各种优秀方法进行科学的综合,使其相互配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综合性的最优化教学方案体系。

六、情感为辅教学原则

教学效益低下、教学过程的粗制滥造主要源于学校缺乏良好的情感氛围和师生交往。营建良好的精神心理条件是教学最优化不可或缺的要素。通过调研与实践教学,课题组发现:教师过分急躁对课堂气氛会产生非常不良的影响,以致欲速则不达;教师健康的个性、得体的风范是课堂必需的。有的教师上课十分努力却得不到满意的效果,有的教师似乎并未特别努力却达到了预期效果,主要原因就在于后者更立足学生实际、考虑学生需求与兴趣,善于运用激励手段、把握教育分寸,并辅以情感教学。

七、效率优先原则

教学方案的最优化原则还包括分析教学效率,确定最优速度,节省师生时间。大家知道实际中一套教学方案或方法是否有利、是否优于其它方案与方法的关键是是否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另外就是是否提高了教与学的双边效率。在教学方案体系的最优化过程中应该注重教与学的效率,如果效率高,教师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清晰讲授内容,而学生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牢固掌握所学内容,节省师生时间——这也是在实际操作中切实需要注意的。

“最优化”必定是教学相长的教学,它需要我们返璞归真,走向平实的课堂生活。行走于课改之路,“教学过程最优化”不正是我们一直追寻却又久违了的指南吗?我们相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体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教学最优化”道路必定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篇7

档案资源是开展档案工作的基础, 也是关系到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加强档案资源建设, 建立齐全完整、丰富多样的档案资源体系, 是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要求, 也是档案部门服务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社会、服务公众的根本途径。那么, 如何建立起完善的档案资源体系, 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原则:

1. 职能决定原则

确立资源建设战略, 首先取决于对档案馆的职能定位。职能定位决定着资源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如果将档案馆定位为“为历史研究和其他学术研究服务的史料基地”, 那么档案的史料价值势必成为资源建设的关注点;如果定位为“公众获取个人信息的中心”, 那么各种专门档案应是个人信息的重要载体;如果定位为“政府公开信息查阅中心”, 那么就必须广泛收集各种已公开现行文件和政务信息;如果定位为“宣传教育和休闲娱乐基地”, 那么就必然要有丰富的照片档案、音像档案和其他有鉴赏价值的档案等。可见, 档案馆的职能定位对其资源建设影响巨大。我国综合档案馆职能定位虽有相关法律法规界定和悠久历史传统, 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不同的时期可以适当地调整, 而职能的调整必然要求资源建设方向作出相应的调整。

2. 需求导向原则

国家综合档案馆收集和保存档案, 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对档案的需求。凡是社会需要的档案, 理论上都可纳入收集范围。这一价值准则, 可归纳为“需求导向原则”。所谓“需求”, 既包括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需求, 也包括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人对于学习研究、宣传教育、权益维护和休闲娱乐的需求;既包括当前的、现实的需求, 也包括长远的、潜在的需求。在经济社会日益多元化的今天, 档案的社会需求也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档案资源越丰富、门类越齐全, 越能满足社会需求。

3. 地域化原则

在档案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 应突出地域特色。构建档案资源体系除了从源头抓起, 注重丰富档案资源外, 还要在档案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 注意突出地域特色。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将零散档案系统化梳理的过程, 经过档案工作者开发的档案信息资源能够更加清晰地体现出本地区的地域特色, 方便利用者利用。同时, 档案馆可将馆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果建立专题数据库, 以达到丰富馆藏的目的。

4. 公共性原则

这里所说的“公共性”, 一是指档案形成者的公共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 这些机构形成和收集的档案, 属于国有资产, 具有公共档案的特性。二是档案服务对象的公共性。为人民群众服务是党和国家对档案工作的根本要求, 也是对档案资源建设的根本要求。国家档案馆的服务对象不是特定的群体和个人, 而是社会公众。从这个意义上讲, 只有为国家所有并可为公众所利用的档案, 才可以纳入国家综合档案馆收集范围, 反之则通常不能纳入收集范围。

5. 规范化原则

一是制度的规范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按照建立“两个体系”的要求, 健全归档制度, 完善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到期档案移交规定等, 针对目前各项规范性文件中不适合当前档案事业发展的条款, 进行认真调研和修改完善。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产生了各种新兴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 因此, 档案资源建设已经不局限于传统的立档单位, 这就要求档案部门必须关注新组织、新领域的档案工作, 以档案资源建设为契机, 将其纳入国家档案事业体系, 同时还要有选择地将部分有特色能够反映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二级、三级单位纳入到国家档案体系中, 以达到档案资源的齐全完整。此外, 还要将涉及本地区的重大活动和有关民生的档案材料, 列入归档范围并确定科学的保管期限。二是流程的规范化。流程的规范化是档案资源体系建设良性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将档案资源体系的每一部分建设流程都纳入规范化管理, 才能够保证整个体系按照预定的设计轨道发展。如青岛市档案馆在流程规范化管理中提出“让下一个环节满意”, 就是要环环相扣, 每一个环节都按照流程要求, 规范化操作, 以达到整个档案工作规范化。立档单位要按照制定的归档制度、归档范围、保管期限等, 要求到期将档案向相关档案馆移交。档案馆接收档案后按照规范化的要求进行整理, 同时档案数字化等相关工作同步跟进, 整理完成的档案转入开发利用部门, 进行开发利用或提供社会工作利用等。在整个流程中还要注意设立验收监督机制, 对整个流程进行验收监督。三是制定规范要具有前瞻性。前瞻性就是要求档案工作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 对今后档案事业的发展走向有一种长远的判断, 并对将来进馆的档案内容、数量有调查、有预测, 掌握今后一定时间内可能进馆的档案资料的来源、线索、数量、门类, 做到心中有数, 避免盲目性, 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地建设档案资源体系。在制定规范性文件时, 充分考虑这方面因素, 超前“立法”, 为档案事业的发展留出“余量”。

6. 突出特色原则

美术作品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篇8

受众在欣赏美术作品时, 都带有强烈的个体意识, 因为个体差异性而对作品理解不同, 人们比较喜欢欣赏一些直观的花鸟山水画, 而对一些有主题含义的作品则因缺乏对背景知识的了解而只能识其外表。例如人们在欣赏西方的肖像绘画作品时, 喜欢用像不像、好不好来评价, 而对人物的性格、特点、反映出的内心世界无法了解;对于宗教题材的作品, 故事背景的缺失会影响对画面的理解。如果用西方的结构、质感、空间、透视来解读中国画就不是解读了, 那是纯粹的误解。建立中国特色的美术评价体系迫在眉睫, 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符合国情的评价标准, 使受众在欣赏、品鉴的过程中有章可循。而这种评价体系在现代文化的大环境下, 能恰当地指导我们对美术作品的欣赏, 在美术的创造者、接受者和评议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一、多元化原则

构建美术评价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实现全方位的评价, 就要注重多元化, 不仅仅是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还应该考虑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及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1. 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中国地域广阔, 历史文化悠久, 美术作品种类丰富, 表现力多样, 各种材质、技法、效果都有很大的区别, 国画注重以形写神, 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 不讲焦点透视, 不强调自然物体的光影变化, 重在表现和意境。油画是西洋画的一种, 注重透视关系, 讲究人物比例, 强调色彩变化, 对象比较真实。版画更加理性, 从定稿、上版、绘版、分色到制作, 工序复杂, 可反复印制。

除各种各样的传统画种外,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引入, 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涌现出许多新的美术思潮, 将国画与西方绘画的造型、透视、用光、用色、笔痕结合起来, 创造出重彩写意的绘画风格。重彩写意是在延续中国画传统色彩观的基础上, 以更丰富多彩的现代色彩观念, 继承和发扬中国画的写意精神, 创造出的一种新样式的中国画。它既是传统又是创新, 在色彩的运用上对视觉的冲击更加强烈, 表现力更强, 尤其是在人物画和山水画方面, 重彩写意画更加赋予了作品很多生命力,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相对于传统的写意, 更加夸张, 给予作品更多的创作空间。这种画在总体面貌上是新颖的、现代的, 但在骨子里却透露出中国画的传统精神。

以爆破和装置作品驰名国际艺坛的旅美华人艺术家蔡国强曾任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开闭幕式核心创意、视觉特效艺术总设计及2009年中国国庆60周年焰火表演总导演, 他的《历史足迹》的29个“大脚印”、60只美丽的“和平鸽”, 以及网幕烟花绘画《锦绣河山》等焰火作品, 惊艳世界。他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成功爆绘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火药爆绘壁画, 该画高18米、宽9米, 面积达162平方米, 创该类画世界之最。画面上那棵火药爆破出来的大榕树, 是以泉州开元寺的古榕为版本, 以古榕厚重的根系象征海峡两岸同胞同文同种、同根同缘。在用中国传统火药创造了世界当代艺术奇景的同时, 他创造的火药爆绘画作品, 呈现出全新的视觉感受, 不再是传统的画笔绘制作品而是通过火药的爆破力产生浓淡变化来表现绘画效果。

各种画种表现风格各异, 除个性特点外, 美术作品的色彩、构图、材料应用、表现技法、表现效果等各个方面都是美术评价的内容, 应纳入美术评价的体系中去。

2. 评价主体多元化

美术评价的主体是专业的评议者, 他们对前沿的把握、对专业的精通是常人不能比拟的, 在评价一幅作品时, 他们以专业的眼光全面审视作品的价值、意义。特别是现代美术作品, 创造层次丰富, 创作者将思想和情感通过画面展现出来, 评议者在解读作品、分析作品时, 应有足够的能力把握作品的精粹之处。

除专业的评议者外, 普通的受众也是评价主体之一, 美术作品“传递美术文化”、“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功能的实现, 离不开广大普通的接受者, 离不开广大的消费者市场, 他们没有专业的眼光、独到的评议, 只通过自己的感觉去感受美术作品的魅力, 这种参差不齐的差异化就需要一个统一的、大众化的评价体系, 让绝大多数人能正确地欣赏美术作品, 特别是在现今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大环境下, 符合中国国情的、符合中国人审美的、符合时代发展的评价体系, 有助于正确引导受众, 促进我国美术事业的健康发展。

3. 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在美术作品的评价活动中, 评议者、接受者对评价的内容有一个感知, 并应用其掌握的评价标准来欣赏美术作品。衡量不同的美术作品时, 可以全面地从材料、技法、色彩、构图等各个层次去评价作品。注重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相协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适应, 任何一个美术作品都有它的时代性、地域性等, 都有可取之处。

针对传统的绘画作品构建一个绝对的评价体系, 也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价标准, 对于不同画种、不同风格的作品存在的共同之处作统一的评价, 其娴熟的技法、画面形体的安排与把握、画面主体特征的表现等各个方面都有一个具体量的区分。

对于现代创新画种、创新技法的欣赏则需要一个相对的评价体系, 在基于绝对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有一个灵活的、相对性的比较, 对其未来长远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力, 对现代美术有什么样的促进作用, 都可以是评价体系中可参考的因素。蔡国强的火药爆绘画所呈现出来的美术效果令人惊叹, 但表现技法本身的吸引力远超过画面效果, 人们被这种创造性的举动所折服, 这也可以丰富美术评价的体系。

二、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

中国传统美术与现代美术之间有一种一脉相承的血脉联系, 这种永恒性是历史发展的进步, 是文化、文明的印记, 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美术技法的熟练与创新, 源源不断地推动着美术的发展。可持续性的发展不仅满足现今人们对美术作品的需求, 更能对中国美术长远发展有一个很好的预见性。以评促发展的评价体系是动态的评价体系, 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能促进整个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

美术评价体系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过去的写意、工笔和现代的重彩写意的发展强有力地说明, 美术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 以明确美术事业的发展方向。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美术评价体系需要以中国文化在整个时代里的新发展为基础, 需要源远流长的中华文脉为铺垫, 需要有面向世界的眼光, 需要以博采众长的手段来定位评价标准。我们可以从世界范围内吸纳人类文明的因子, 同时积极借鉴中国历史上先辈的成功之道。

参考文献

[1]张渝.从构建当代中国美术评价体系说起[J].美术观察, 2009.

[2]子仁.构建当代中国美术评价体系的本质[J].美术观察, 2009.

[3]杨斌.建当代中国美术评价体系的点滴思考[J].美术观察, 2009.

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体系分析 篇9

关键词: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二元论,三元论

一、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界定

(一)归责的概念

所谓“归责”,是指行为人因其行为和物体致他人损害的事实发生以后,应依何种根据使其负责,此种根据体现了法律的价值判断,即法律应以行为人的过错还是应以已发生的损害结果为价值判断标准,抑或公平考虑等作为价值判断标准,而使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1]。

从侵权责任法的意义上来研究归责概念,应当包含以下三层意义:(1)归责的根本含义是确定责任的归属;(2)归责的重心是标准问题,这种标准,是某种特定的法律价值判断因素;(3)归责与责任不同,归责是一个过程,而责任是归责的结果。侵权责任法的归责原则是确定行为人的侵权民事责任的根据和标准,也是贯穿于整个侵权法并对各个侵权法规起着统帅作用的立法指导方针。侵权责任法归责原则体系是指各归责原则所组成的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系统结构[2]。

(二)归责原则的概念

何谓侵权归责原则,不同的学者给出的迥异的定义。台湾地区学者王泽鉴认为“将损害归由加害人承担,使其负责赔偿责任的事由,学说上称之为损害归责事由或归责原则”[3]。杨立新教授认为“归责原则就是确定侵权行为人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一般准则,它是在损害事实已经发生的情况下,为确定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害是否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原则”。王利明教授认为“归责”的含义,指行为人因其行为和物件致人损害的事实发生后,应依何种根据使其负责,此种根据体现了法律的价值判断。笔者认为归责原则是指以何种根据或基础确认和追究侵权人的侵权责任,它所解决的是侵权责任的伦理和正义性基础问题[4]。

二、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体系

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体系是研究如何整合各个归则原则而组成的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系统结构,使得各个原则相互协调,从而有效地实现各类侵权纠纷的责任的归属,充分实现侵权法的功能。

(一)大陆法系国家的侵权责任归责原则

在大陆法系成文法国家的民事立法中,对侵权行为的规定采用的是一般化的立法模式,在规定民法典的债法中专门规定侵权法内容。在侵权法的内容中,首先就要规定侵权行为一般条款,通过侵权行为一般条款来确定一般侵权行为。以法国为代表的国家侵权法,一度实行单一过错责任原则。到了19世纪后期,由于工业事故频发,过错责任已不利于保护工业领域的受害人,进而危及社会的稳定,法国通过立法,判例逐步确立了责任推定,过错推定和危险责任。1900年德国民法典仍然采取过错原则,无过错原则作为判例和补充。德国侵权行为法的特点仍然是坚持法国法创立的侵权行为一般化的立法模式,但对一般侵权行为的诉因类型做出了规定,这就是侵权行为违法性的三种基本类型。

(二)英美法系国家的侵权责任归责原则

在英美法系,1800年以前主要是严格责任,过失都不是一种独立的侵权行为,仍以绝对责任为特征。到了19世纪,以过失为基础的侵权诉讼才取代了不必对过失加以证明的侵害诉讼,法律根据过错来确定责任的规则才发展起来。与大陆法系侵权法发展方向相反,英美法系侵权法的立法始终沿着侵权行为类型化的方向发展,从来也没有背离过这个方向。英国的法律是判例法,规定的侵权行为基本类型是7种,再加上一种无名侵权行为,即弹性的侵权行为类型。美国的侵权法同样是判例法,但是与英国的侵权法不同,它有整理出来的规范的文本,即《美国侵权法重述》,其对美国的侵权法做出了完整的描述,所采用的方法也是类型化的方法。

(三)中国侵权归责原则

在确认我国侵权责任法究竟由几个归责原则构成的问题上,侵权行为法学界有不同的看法,理论上有很大的争论,主要包括:

1. 单一的过错责任归责原则说,此学说以王卫国先生为代表[5]。这种观点否认在过错责任之外确认任何其他的归责原则,主张扩大过错责任来解决侵权法领域的新的问题(如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环境污染致人损害等责任问题)。

2. 二元归责原则论,主张我国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是二元的而不是单一的,米健先生较早主张这一观点。二元归责论认为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原则同为我国侵权责任法所确认的归责原则[6],一般侵权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进行归责,特殊侵权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进行归责。

3. 多元归责原则论。这一观点内部又有许多分歧,有人主张多元的归责原则,包括过错责任原则,危险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三种[7]。有学者主张我国侵权责任法所确认的归责原则就是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三个归责原则构成,各自调整着不同的侵权责任[8]。有学者提出我国侵权责任法的归责原则体系应当采取多元归责体系,即以过错责任与严格责任作为两项基本的归责原则相并列,而以公平责任原则为补充,以绝对的无过错责任为例外[9]。

从我国《侵权责任法》的立法体例来看,应该说立法采纳了“二元论”,依据是该法第6-7条的规定。该法第6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该法第7条规定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从这里的立法规定看,立法者是把过错推定当作过错归责原则的特殊适用情形来对待的,故规定在同一个条文里面。

三、我国现行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体系的弊端

我国新颁行的侵权责任法采用二元体系,明显不太完善,应把公平责任原则纳入其中。公平责任原则是指当事人双方在对造成损害无过错,但是按照法律的规定又不能适用无过错责任的情况下,由人民法院根据公平的观念,在考虑被侵权人的损害、双方当事人的财产状况及其他相关情况的基础上,判令侵权人对被侵权人的财产损失予以适当补偿。公平责任在性质上是法律责任而非道德责任,公平责任是以公平观念作为价值判断标准来确定责任的,公平责任主要适用于当事人没有过错的情况,公平责任主要适用于侵犯财产权案件。

在过错原则无过错原则无法适用或适用结果显失公平的情况下,公平责任原则作为一种补充原则而适用。公平责任原则的适用,是基于公平观念而合理分配损失,通过人们都能接受的利益,损失的均衡来维系人际关系的平衡,一定程度上承担起保险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任务,以促进社会生活的良好有序。我国侵权法学界对公平责任的分歧是所有归责原则中最为突出的,本文赞同王利明先生的学说,实务界也大都信奉公平责任说。

1.《民法通则》第106条第3款“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是公平责任原则的重要法律依据。

2.民法的公平原则在侵权法里的自然延伸。如果某一实际案例,即不能适用过错责任也不能适用无过错责任,必然把公平原则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加以适用,以求达到公平正义的司法效果。

3.公平责任作为一项原则,也是深化道德风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同时,公平分配损失,在许多情况下有利于民事纠纷的合理解决,防止矛盾激化,有其生存土壤和环境。

4.作为一项原则的主要原因,公平责任在于其功能适用范围的独特性。过错责任在我国侵权归责体系中适用于一般侵权案件,无过错责任适用于特殊侵权案件,而公平责任只是在两者之外的一个补充性归责原则。这一点决定了法官在考虑适用公平责任的时候,除了法定的必须适用公平责任的情形之外,首先应当考虑能否适用过错责任或无过错责任,只有在不能适用的时候才能适用公平责任。

当然,法律对公平责任的规定不能采取抽象概括的方式,而应当加以类型化,明确公平责任具体适用的情形。归责原则是确定责任构成要件的前提与基础,公平责任作为一项独立的归责原则,其具有具体的适用条件。将公平原则的适用范围加以明确的规定,可以避免法官任意无限地扩大公平原则的适用范围。所以,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公平原则同样也体现在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和适用中,应以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为基础,以公平责任原则为补充。

四、完善我国侵权责任法归责原则体系的措施

改变传统的“二元论”模式为“三元论”模式,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作用范围只限于侵权责任法,其意义只是解决责任的根据问题,侵权责任法上的“归责”就是指侵权人的某种侵权行为或准侵权行为被确认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的基础。就过错责任而言,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的基础是其过错;就无过错责任而言,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的基础不是过错而是其他事由,如危险和特殊的法律关系。我国侵权责任法的责任基础一般地抽象为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及公平责任原则,应明确其具体适用范围。

(一)过错责任原则适用范围

根据《民法通则》第106条和《侵权责任法》第6条的规定,过错责任原则适用于对一般侵权行为之归责。只有在法律特别规定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情形下,才不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但是,推定过错的需要由法律作出特别规定。

(二)过错推定原则适用范围(归入过错责任中)

过错推定责任是指一旦行为人的行为致人损害就推定其主观上有过错,除非其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否则应承担民事责任。过错推定实质就是从侵害事实中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免除了受害人对过错的举证责任,加重了行为人的证明责任,更有利于保护受害一方的利益,也可更有效地制裁侵权行为。过错推定责任仍以过错作为承担责任的基础,因而它不是一项独立的归责原则,只是过错责任原则的一种特殊形式。

适用过错推定责任的情形应包括:

1.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侵害时,教育机构的过错推定责任。《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规定,学校的过错主要体现在:(1)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有明显不安全因素。(2)学校的安全保卫、消防、设施设备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明显疏漏,或者管理混乱。(3)学校向学生提供的药品、食品、饮用水等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的有关标准、要求,除上述情形外,判断学校是否有过错,要依据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作出。这些职责中有的是属于学校负有的安全注意义务,有的是属于保护义务,有的是属于管理义务。

2. 医疗机构在法定情形下的过错推定责任,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2)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3)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医疗损害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即只有在医疗机构存在过错且因该过错给患者造成损害后果的情况下,医疗机构才承担责任。当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未尽到相应的诊疗义务时,便可以认定其存在过错,因此而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在有些特殊情况下,即医务人员有违规治疗行为或者隐匿、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的,可以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3. 非法占有高度危险物中所有人、管理人的过错推定责任。非法占有高度危险物造成他人损害的,由非法占有人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不能证明对防止他人非法占有尽到高度注意义务的,与非法占有人承担连带责任。高度危险责任所涉及的危险活动或危险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而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基本宗旨在于对不幸损害之合理分配,它在性质上已经不具有一般法律责任的含义,而只具有恢复权利的性质。故在非法占有高度危险物造成他人损害,而所有人、管理人不能证明对防止他人非法占有尽到高度注意义务时,所有人、管理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一方面,所有人、管理人怠于履行其高度注意义务与损害的发生之间具有相当的因果关系,由其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公平合理;另一方面,基于无过错责任“合理分配不幸损害”之本旨及此类危险物的高度危险性,由所有人、管理人承担连带责任有利于积极填补受害人所遭受的不幸损害,也有利于抑制侵权行为和防止损害的发生。

4. 动物园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时的过错推定责任。侵权责任法规定“动物园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园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动物园的动物仍然是饲养动物,致人损害时仍然应当承担责任。但是,动物园是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公园,如果要求动物园承担的责任过重,可能会导致其增加收费标准,从而增加公众的负担。因此规定动物园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园承担过错推定责任。

5. 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搁置物、悬挂物脱落、坠落损害责任。侵权责任法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搁置物、悬挂物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采取的是“过错推定责任”。建筑物及其他地上工作物侵权责任的责任主体的范围,各国立法并不一致,大体分为三种:所有人责任说、占有人责任说、折中责任说。采纳所有人责任说的国家如法国、瑞士。采纳占有人责任说的国家如德国、荷兰。采取折中说的国家如日本、韩国、意大利等。而我国采纳的是折中责任说,体现在《民法通则》第126条和《侵权责任法》第85条中,在“搁置物、悬挂物”致人损害时,首先应由该物件的设置人承担赔偿责任,在设置人不明的情况下,才由该建筑物的所有人或管理人作为责任主体来承担相应的责任。

6. 堆放物倒塌损害赔偿责任。“堆放物倒塌造成他人损害,堆放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本条的侵权责任为“过错推定责任”,改变了《最高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55条依据公平原则酌情处理的规定。

7. 林木折断损害责任。“林木折断造成他人损害,林木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司法实践中对于林木折断造成他人损害,法院往往通过扩张解释《民法通则》第126条来处理。本条借鉴了司法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将此类责任单独规定。

(三)明确无过错原则适用范围

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被侵权人无须就侵权人的过错进行举证,侵权人也不得以其没有过错为由不承担或减责,无论侵权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侵权人应当对其行为所造成的损害承担侵权责任。无过错责任原则在具体适用中还有两个程序法上的意义:一是减轻原告方的举证负担,二是简化诉讼程序,法庭不必对有关侵权人的过错进行听证审理。

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情形包括:

1. 产品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41条“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42条“因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销售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其中:(1)产品生产者承担的无过错责任。即只要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除了法定可以减轻或者免除责任事由外,不论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主观上是否存在过错,都应当承担侵权责任。(2)产品销售者承担的无过错责任,即因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 环境污染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65条“因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民法通则》第124条进一步明确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但《民法通则》的规定没有明确指出环境污染归责原则就是无过错责任原则。目前,对于环境污染责任实行“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为学界的通说,大陆和英美法系国家都通过不同方式确立了环境污染责任的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

3. 高度危险责任。

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无过错责任,就是说只要是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无论作业人是否有过错,都要承担侵权责任。关于高度危险责任应当采用无过错责任的主要理由是:

第一,自其产生时起出发点就是基于无过错责任。如最早规定危险活动和危险物致害责任的普鲁士《铁路企业法》就明确规定:“不得以无过失作为免除赔偿的理由”。德国关于无过失赔偿责任的法律有《陆上交通法》、《空中交通法》,这些法律不仅规定了对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适用无过错责任,而且规定了赔偿限额。

第二,有利于消除或减少社会危险因素。关于高度危险作业侵权适用无过错责任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四种学说:(1)危险说。危险是由危险活动人或者危险物品的持有人的危险活动或者危险物品所造成的,而这些危险又是导致损害发生的原因。(2)公平说。从其所支配的物或作业中获利,则应对此产生的损害承担责任。(3)遏制说。由事故原因的控制者承担责任,可以促使其采取防范措施遏制事故的发生。(4)风险负担说。危险活动人或者危险物品的持有人往往是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可以借助保险制度将投保的费用纳入商品或服务的价格、酬金之中,从而将该风险由社会来承担,适用无过错责任,以实现损失的合理分配。在我国主要是基于遏制说和利益均衡说而规定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无过错责任的。

4. 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对动物侵权的责任。

近年来,各地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事件逐年增多,特别是狗咬伤人的事件更为突出,所以侵权责任法对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作了一般规定。在一般情况下,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采取无过错责任。野生动物致人损害,不适用无过错责任。野生动物致人损害,如果是国家保护动物,应当适用《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即由国家承担行政补偿的责任。

5. 用人单位的替代责任。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4条“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的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是关于“职务侵权”规定,适用“无过错责任”。

6. 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责任。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无需考虑监护人是否具有疏于管理和教育等违反监护义务的行为,只要被监护人给他人造成了损害,无论其是否尽了监护义务,均需要对被监护人造成他人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侵权责任法沿袭了《民法通则》的规定“无过错责任论”。

7. 交通事故中机动车对非机动车的侵权责任。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此处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四)公平责任原则适用范围

在什么情况下适用公平责任呢?即在法律事实行为已经发生,且损害的事实已经发生,行为人和受害人都没有过错的时候,此时用公平原则作为法律事实和双方人员行为价值判断的标准。并可根据实情由行为人和受害人双方分担损失,此时要考虑责任分担的公平性。而且,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即为公平原则,这点在《民法通则》第四条中有明确的规定。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有多处都体现了公平原则,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公平原则成立的主要依据就是公平责任。

使公平责任成为一项归责原则的另一原因是,公平责任散见于《民法通则》多个条文之中。明确体现在《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中,从立法的体系结构和技术手段来看,立法机关在确立归责原则时,势必将其纳入一项或几项相互关联,对应的条文中,使之明确化。当行为人没有过错时,责任承担就缺失了主体,为了解决在此情况下的归责问题,实务界迫切需要新的归责理论作为依据。由此,司法实践中,在遇到此种情况时,法官可根据行为人和受害方的经济情况裁判损害责任的分配。司法实践经过积累创造出一种新的归责原则为公平责任原则。

公平责任原则主要适用以下几种情况:

1. 紧急避险人适当承担的责任。如果紧急避险是为了使他人的人身或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则他人将从紧急避险中受益,因此,亦可基于公平的考虑,由受益人承担适当的责任。

2. 因见义勇为行为遭受损害时,受益人应依公平责任原则予以适当补偿。

3. 当事人对造成损害均无过错,但一方是在为对方的利益或共同利益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损害的,可以责令对方或者受益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公平责任原则适用的前提是受害人和行为人双方对损害后果都不存在过错。由公平理念,根据双方的经济情况,双方合理分担损害。公平原则的产生弥补了原先过错与无过错二元侵权归责体系下存在的归责空白,即在法无明文规定适用无过错原则的侵权行为领域,当行为方和受害方都无过错时,损害赔偿责任缺少明确的承担主体。适用公平责任原则需要受害人无过错,这是因为完全由受害人的过错引起损害后果的,受害人的过错构成行为人的免责事由。公平责任原则,从根本上说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也是以人为本的现代法治观念的具体体现。由于现代社会各种社会关系内容日益复杂化,无论是过错责任还是无过错责任,都不足以完全适应社会发展对归责原则所提出的需要。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维持社会成员之间的和睦团结与社会稳定,就更加需要依据公平责任原则来协调各种利益的冲突,为遭受不幸损害的当事人提供适当的救济。

合理的侵权归责原则体系,既能帮助司法工作者准确运用侵权法,又有利于个人维护自已的权益。同时,个人也可以明晓自己的行为的界限。合理的侵权归责原则体系,作为社会治理的一种工具,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个人、组织不至于恣意妄为,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能够较为有效地控制包括政府在内的侵权现象发生的规模,从而将会有力推动中国法治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适当的侵权归责原则,可以避免动辄既咎的法律陷阱或肆意妄为的法律黑幕,从而最终“使社会中各个成员的人身和财产得到保障,使他们的精力不必因操心自我保护而消费殆尽[10]。

参考文献

[1]王利明.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17-18.

[2]王利明.侵权行为法研究(上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04.

[3]王泽鉴.侵权责任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2.

[4]张新宝.中国侵权责任法(修订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42.

[5]王卫国.过错责任原则第三次勃兴[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212.

[6]米健.再论现代侵权责任法的归责责任[J].政法论坛,1991(2)

[7]孔祥俊.论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J].中国法学,1992(5)

[8]杨立新.侵权法论(2版)[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119.

[9]王利明.侵权行为法研究(上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08.

谈档案安全标准体系构建的原则 篇10

档案安全标准体系, 是指档案安全范畴内的各类相关标准按照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体。其中, “内在联系”指档案安全标准之间互相统一协调, 衔接配套, 互为补充, 各有侧重而又不失联系;“科学的有机体”是指档案安全标准体系并非大量标准的简单叠加, 而是具有有机联系的整体结构。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是推动档案管理机制创新, 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 必须以档案安全保障理论为指导, 综合技术、管理、人员、活动, 建立动态调整的、独立的、开放的安全保障体系, 保证档案终身安全。

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 有利于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 从不同纬度加快推进我国档案安全保障从机构层面向国家层面, 从单一技术向集成技术, 从重技术轻管理到技术管理并重, 从环节式分段管理向系统管理的战略转型。从国家层面明确档案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目标定位、管理方针、管理体制、总体发展规划、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管理程序和技术标准, 完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 尽快启动以档案安全保障体系为中心的各项分体系的研究, 将档案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纳入到我国档案建设长期计划任务中。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 将标志我国档案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开始步入有序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发展新阶段。在其引领下, 将会带动整个档案管理和保护技术的深入研究以及相关体制机制的创新, 促进档案事业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

档案安全有载体安全的保障和信息安全的保障, 有些呈现显性状态, 有些呈现隐性状态。但长期以来, 部分档案馆对档案安全保障工作理解单一, 如将安全简单理解为防火、防盗、防水、防高温、防高湿、防光、防霉、防虫等“八防”, 尤其要关注防火和防盗。由于对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理解的局限, 导致其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风险意识和效益意识。在实际工作中, 方法、措施和技术较为简单, 安全工作偏重于基础设施的投入, 忽视了长期的安全维护和管理。此外, 随着公共档案服务的加快推进, 特别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 档案信息安全矛盾也不时暴露出来。一些地方在强调服务的过程中, 对文件开放鉴定不够细致、严格, 导致有的不该公开的公之于众, 不该上网的网上流传, 严重损害了相关利益者的相关权利和切身利益。因此, 笔者认为, 档案安全标准体系的建设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需要综合考虑系统设计和规划, 以避免零散、片面、缺失等情况的发生。

一、系统性原则

在构建档案安全标准体系时, 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出发, 综合分析档案安全管理各环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形成一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标准体系。在这一体系中, 既要考虑今后标准的制定修订与已有标准的相关性、连续性和互补性, 又要确保体系内每一项标准的内容和技术前后协调一致, 相关标准之间在内容与技术方面的协调一致, 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地维护档案安全管理在整体上的系统性及与其他相关标准间的一致性。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档案安全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不断优化、不断完善, 以达到科学、合理和实用的目的。因此, 档案安全标准体系中的每一项具体标准, 都应在档案管理和档案保护长期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反映优化了的技术、工作程序、组织程序和管理水平, 要能够体现目前先进而成熟的技术手段、设备情况和管理方法, 使整个标准体系具有领先性和一定的超前性。只有将当今较先进的技术与管理方法和档案部门的实际应用相结合, 才能获得最大的系统性能和效益。

三、实用性原则

档案安全标准体系的构建, 必须依据我国档案部门的实际发展需要和客观可能性, 从现实情况出发, 适时制订有关标准, 使标准的规定事项同实际工作的技术状况和管理水平不致产生太大的差距。我国《标准化法》规定的标准定期复审制度, 目的就是要保证标准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 有所更新、有所完善, 保证标准能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保持相对的技术指导性和推荐性, 能够付诸实践, 也保证标准能随档案事业发展的实际变化而修订, 真正起到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的作用。

四、通用性原则

档案安全标准体系是档案管理活动中涉及的安全活动的集成, 它源于实际, 服务实际。因此, 在考虑标准建设时, 目标和技术指标既不能定得太高, 让很多档案部门望尘莫及, 通过努力也很难达到, 又不能定得过低, 失去了标准的规范意义。因此, 制定标准, 应尽量做到中立。中立是保证标准通用的有效方法, 是使其发挥指导作用的基础。标准制定时,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可能有特殊的考虑, 在注意条款中要加以说明, 而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标准一般采纳的是一些成熟的、普遍接受的方法或模型, 屏蔽了许多个性细节, 只有如此, 才具备一定的通用性。

五、权威性原则

权威性原则意味着档案安全标准体系的整体构架及其中的任何一部标准, 一经颁布便立即生效, 并且对于我国所有档案机构和部门而言具有指导性、参考性或强制性。只有如此, 才能维护标准规范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保证我国档案安全管理的整体统一性和高效性。在我国, 档案工作标准属行业标准, 部分成为国家标准, 大多为推荐性标准, 作为档案系统内各有关方面需要共同执行的规范, 并不具有强制性。而档案安全问题来不得半点马虎, 尤其是一些危害性较大的安全问题, 必须遵守一定的约束、规范, 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的标准应该是强制性标准, 或在推荐性标准中有强制性条款规定。

参考文献

[1].王爱红.一种安全电子政务系统的开发.微计算机信息, 2007.3

[2].王谦.陈放.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及保障体系.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06.4

体系原则 篇11

【关键词】电力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原则;思路分析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046-01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在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营、客户营销、财务管理以及电网调度等方面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黑客与病毒以及安全漏洞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营。因此,本文将从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体系的角度出发,对如何在电力企业中建立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体系的思路与原则进行有效性研究。

一、关于电力信息系统的概述

电力信息系统包括信息网络、网络服务系统、应用系统、安全系统、存储与备份系统、辅助系统、终端计算机用户设备等系统及上述系统的附属设备。其所涉及的技术有:数据加密技术、入侵检测技术、防火墙、访问控制技术以及网络扫描技术等。在网络硬件方面,已基本实现千兆骨干网、百兆到桌面、三层交换以及VLAN等技术的普遍使用;而在软件方面,主要包括办公信息化系统、一体化整合平台、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电力地理信息系统、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及各专业相关的应用子系统等。计算机及信息网络系统在电力生产、调度、经营、管理等各个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安全生产、节能消耗、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引发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的因素包括安全架构在设计上出现问题与管理方面出现问题。

二、针对电力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原则的研究

电力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不能只是简单地局限在电网运行安全这个方面,需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信息安全系统的建设;二是信息安全管理的建设;三是信息安全策略的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人们对信息安全人士的加深,电力用户对电网的安全管理与用电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由原先单一的产品逐渐向信息安全的管理与构建转变。由于电力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作用,因此在建设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下四项原则:

(一)原则之一——动态性原则

在建设电力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的过程主要坚持动态性原则,主要是因为无论哪个安全保障系统都有可能出现技术或者操作问题,不能为企业运行与管理提供真正的安全。再加上随着黑客技术的发展,安全系统的保障能力也逐渐下降。所以,信息安全系统建设计划要具有可扩展性,可以为电力信息系统提供安全预防与维护以及应急方案,

(二)原则之二——均衡性原则

在建设的过程中坚持均衡性原则,是因为安全保障体系是根据电力企业的安全生茶目标进行设置的,其中所涉及的各项技术都要经过成本与效益方法的分析,以降低施工成本并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原则之三——立体性原则

在建设的过程中坚持立体性原则,是因为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不是一个简单地系统建设。它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人文与自然环境、管理知识、相关技术以及法律法规等。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从横向的方向进行考虑,还需要从纵向的方向进行考虑,以确保电力网络的信息安全。

(四)原则之四——法令性原则

在建设的过程中坚持法令性原则,是源于《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的相关规定。管理信息大区要访问电力生产控制大区内的数据,需要在两者之间安装电力专用的横向安全隔离设备,而且这类设备是经过国家相关部门认定的。一旦背离法令性原则的设计施工方案都会对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针对电力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思路的研究

(一)思路之一——采取措施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与管理建设

要加强电力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的安全运行与管理管理建设,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要在电力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建立并完善多层次、动态、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信息中心,有效控制因为安全技术问题所引起的混乱局面,将和体系安全有關的各项技术与方案聚合在一个具有整体性、安全性与系统性的平台上,充分发挥人力因素、策略因素以及技术因素的优势,从而提升安全保障体系的质量与水平。

二是要了解并掌握安全管理信息中心的基本内容:设置相关机构、完善相关的技术手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以及培训专业工作人员。

三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讯技术研发信息安全的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除了具有分析电网运行信息、监视电网设备运行状态以及应急响应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异常事件功能之外,还有数据搜集与分析功能、可视浏览功能等。信息安全的综合管理系统在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体系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它可以搜集电力网络中的各种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归类后进行分析处理,再反馈给管理人员。其中处理的信息包括:统计数据信息、报警数据信息以及历史数据信息等。

(二)思路之二——采取措施加强电力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安全系统建设

要加强对信息安全系统的建设,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要保障电力信息系统中数据对象的安全,可以采取操作系统加固、数据指纹、主机加固、安装防病毒系统以及数据加密的歌方式对需要保护的对象进行保护,同时要加强电力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周围环境的安全保护。

二是采取措施保障系统结构的安全,其主要侧重在体系的应用、网络数据的应用以及信息数据的边界界定,或者物理与逻辑方面的规划,它是信息系统安全的前提条件,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施工与管理成本,同时也有助于解决数据泄密等问题。

三是保障信息系统流程的安全,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利用访问控制与身份识别等技术手段,其次是加强流程管理等方面对信息流程的安全进行审核与风险评估,从而设计出有效进行信息流动控制的方案。

四、结语

论我国体育法律体系的建构原则 篇12

优化立法就是使体育立法更加科学化。建构体育法律体系, 首先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在充分理解我国对体育发展的方针的基础上, 从我国现阶段的体育状况出发, 制定体育法律规范, 以保证体育法规在实际运用中的时效性。目前, 我国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和加入WTO以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对我国体育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所以, 我国体育的发展不仅要应对新形势的挑战之外, 而且要尽快摆脱原有弊端的束缚。因此, 构建我国体育法律体系时, 既要考虑历史遗留症结, 也要抓住现有机遇。我国体育法律体系的建立应是在总结经验基础上不断升华, 然后用于指导实践和规范实践行为, 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其次, 要加强立法预测, 优化法律体系结构。体育法律体系的内容和形式应不断丰富, 以满足不断变化着的社会与体育发展的需求。体育法律体系建构不仅要对现存事实关系进行确认和保护, 而且还要根据认识到的客观规律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有预见、有计划地建立新的法律关系, 形成新的行为模式与规则。在加强调查研究, 运用有关知识分析相关体育信息, 预先认识和把握体育立法事项的质与量的基础上, 加强立法预测, 以避免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地域性立法与部门性立法、当前立法与今后立法、这一部门法与其他部门法之间的冲突与脱节, 实现相互间的协调, 达到体育法律体系与国家整个法律体系的结构组合的优化。“一个法律制度, 如果跟不上时代的需要或要求, 而且死死抱住上个时代的只具有短暂意义的观念不放, 那么显然是不可取的。”“作为使松散的社会结构紧紧凝聚在一起的粘合物, 法律必须巧妙地将过去与现在勾连起来, 同时又不忽视未来的迫切要求。”因此, 树立“超前立法”的观念, 为体育未来的进一步发展留下充分的余地。

二、改革立法体制原则

立法体制是指明确一国政权机关立法权限划分的体制。我国是单一制的国家,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集中行使立法权的前提下, 宪法和立法法确立了我国的统一而又分层次的立法体制:1)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2)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宪法和法律, 制定行政法规。3)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 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 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较大的市 (包括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 在不同宪法, 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 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报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施行。4) 经济特区所在地的省、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全国人大的授权决定, 还可以制定法规, 在经济特区范围内实施。5)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还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对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6) 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 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 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 制定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 制定规章。

依我国立法体制, 体育立法也应当是层次清晰、权限明确划分的体制, 而我国目前体育立法中, 存在着中央、地方立法权限不清、立法不统一的现象, 因此要改革我国体育立法体制。改革体育立法体制就是要使体育法律体系在法律法规内容上要有整体性和逻辑性, 内部部门划分和制度确立既要门类齐全、标准统一, 又要做到配置得当、重点突出。

首先, 中央和地方的立法权力资源的配置、中央和地方立法权力的运行必须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的原则。因各地体育法规内容的差异可能导致某些纠纷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 进行高层次与高效力的立法, 使各地区不同情况的处理有一个共同的参照, 以便统一认识。其次, 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级立法主体积极性。中央和地方立法权配置的根据是立法规范的事务特点。从我国立法实践来看, 既有全国统一性的事务, 也有地方特点的事务。这要求立法时既要重视国家立法, 也要调动地方立法的积极性, 要协调好两级立法主体的积极性。地方体育立法要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运动项目水平、群众基础等因素和各地区体育发展十分不平衡的现象。

三、完善法律解释原则

解释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过程和方法。法律解释, 分为法定解释和学理解释。法定解释是法定的有解释权的国家机关所做的法律解释, 包括立法解释即立法机关根据立法原意, 对法律规范具体条文的含义以及所使用的概念、术语、定义所作的说明;司法解释即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法律适用所做的解释;行政解释即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对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解释。法定解释的目的是为了更准确地理解和适用法律。学理解释主要是律师、法学者等非国家权力机构人员对法律所做的解释、诠释、理解、阐明。它们只有得到有权解释的机构的认可或采纳, 才具有直接法律效力。

建构完善的体育法律体系, 除有一整套完备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 必要的时候还应该对其作出解释。体育现象千差万别, 社会生活随时代变迁而千变万化, 相对稳定和一成不变的体育法律条文和文字并不能涵盖、适用于各种不同现象, 亦很难避免疏漏或落后于时代, 而频繁修改法律可能时机不成熟, 程序过繁, 成本过大, 而且也会导致朝令夕改, 破坏法的安全性。另外, 法律文字多义性、模糊性, 在适用时主体的理解上也可能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学理解释往往会对法定解释起到建议的作用, 好的学理解释也常常得到有权解释机构如立法、行政、司法机关的认可。司法过程即法律适用过程, 也是一个法律解释过程, 即司法适用与法律解释是统一与诉讼过程的, 而且是同时存在的, 并无彼此先后之分, 因此, 法律解释也就是司法过程中的必经程序。我国体育法律解释中, 学理解释相对薄弱目前仅有国家体育行政部门组织编写的《〈体育法〉释义》。在今后的体育立法中, 体育法学理论者应当为体育立法提供有益的帮助。

作者简介:马红娟, 1979年生, 女, 陕西澄城人, 现为西安体育学院教师, 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硕士研究生毕业, 主要从事诉讼法学、体育法学研究;陆永娟, 1979年生, 女, 宁夏银川人, 现为西安体育学院教师,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生毕业, 主要从事中国政治研究。

摘要:体育法律体系, 是由有立法权的机关依法制定或认可的、经法律或有关照部门授权制定或起草的、用于调整各种体育社会关系的、多层次多形式的专门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在建构我国体育法律体系的过程中, 坚持怎样的原则是一个基础性的问题。建立我国体育法律体系的目的是在体育方面有法可依, 方便人们了解和掌握我国现行体育法律规范, 从而真正实现“依法治体”。

关键词:体育,法律体系,立法原则

参考文献

[1][美]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2]董小龙, 郭春玲主编.体育法学.法律出版社, 2006.

[3]周旺生.立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8.

上一篇:食品安全政策下一篇:网络舆情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