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养方式

2024-08-30

校本培养方式(共3篇)

校本培养方式 篇1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的发展之路引导着教师必须做到时时刻刻的学习, 时时刻刻的实践, 在实践中成长, 在实践中发展。那么最有利于教师成长和发展的道路是教师参与继续教育培训, 而教师接受继续培训的方式是很多的。多年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让我们总结出校本培训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最主要形式, 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校本培训突出了教师的学习与研究与其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紧密联系。校本培训的方式也有好多种。有专家认为校本培训的方式有这么四类:一类是以接受学校方式为主的学习与培训。包括讲座、观摩教学、案例教学、读书活动。二类为指导参与学习为主的学习与培训。包括微格培训、参与式培训、参与式模仿、非指导性教学、教学诊断、师带徒活动等。三类为探究学习为主的学习与培训。包括合作探究类型:教师角色发展培训活动、教学小组忠告活动、教学日记为基础的教师合作反思活动、教师学习自传反思活动、角色模仿培训、教例研究、说课;个体探究类型:即课堂事件调查、教师的教育教学行动研究、教学日记、学生各案自我研究等。四类为课题研究学习方式为主的学习与培训。包括教育科研讲座、教育行动研究、科研体会交流与课题成果交流。

无论是哪种培训方式它的内容都是在这几个方面对教师进行培训, 一是思想政治和师德修养的培训;二是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及更新与扩展的培训;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培训;四是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五是现代科技与社会科学知识的培训。我个人认为在学校开展的培训就有两种方式最有实际意义, 那就是以教研活动为主的培训和以培训为主来促进教研活动, 这是我市多年来的实际经验所得。

由于教师进修学校和基层学校把教师的教育科研和教师的培训分成两个系统来进行管理的。各个系统部门为了完成自己每年度的任务, 就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着“研”和“培”的工作, 造成研培分家, 教师在接受着“研”的同时还进行着“培”的双重培训。无形中增大了教师的负担, 让教师学习和研究的热情受到打击。考虑到这种副作用, 我们教师进修学校调整了工作思路, 早在多年前就开始引导和推行基层学校进行有必要的研培整合。

研培整合解决了“研”和“培”分家的格局, 同时也减轻了受训教师的不必要重复性的负担;研培结合与新课改形式相顺应;研培结合有利于有效利用资源。

以下是在多年的研培整合的道路上, 实践证明比较合理的两种方式。

一、研培整合, “研”为主, “研”促“培”

我们有几所学校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师培训, 这种方式主要是以教研活动为主线, 学校大力开展教研活动, 在活动中培训教师的科研能力、教育教学技能等。这种模式的实效性强。如我们市的开发区小学实施研培整合, 开展自主合作, 打造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活动。他们的研促培方式是: (1) 对参培的教师跟踪听课, 发现问题了面对面指导。 (2) 学校的领导针对老师应当解决的教学问题, 有针对性地准备一节高质量的示范课, 进行展示。 (3) 然后骨干教师再为老师们做相应的示范课。 (4) 开展教师组内教研, 校内研讨课, 中青年教师参与汇报课。 (5) 听名师课, 谈感受。把教学光碟发给他们自己找时间看, 学校再组织教师听名师课, 要求教师写500字的评课意见, 同时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不足。教师在名师课堂上学到了教学本领, 从而达到培训的效果。 (6) 带领年轻教师外出听课学习, 更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课堂教学水平。

我们市的头道小学用主题教研的研培方式。以“校际交流, 双向互动”为主题, 通过听课、检测、分析、座谈、评议、答疑的形式实施培训效果也是不错的。

二、培研整合, “培”为主线, “培”带“研”

我们市还有好多所学校采用培研整合的模式, 对教师进行培训,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培训的目的明显, 针对性很强。如我市的大路学校, 它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针对他们的特点, 学校领导就以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展用“培”为主线, “培”带“研”。首先确定本学期的培训目标———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其次制订培训措施, 实施步骤是:调查分析本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经过领导汇总提炼, 列出要解决的几项, 下发到教研组, 针对这些问题老师们开始学习相关的教材资料, 分别写出解决性的论文。学校创办了校本论文集、校本尖尖角 (季刊) 等刊物。被选在刊物上的论文作为晋级的论文加分的条件。这项奖励机制大大地鼓舞了老师的学习热情。培训效果非常好。

还如我们的麻线小学为了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和相互学习的氛围。采用的是:建立本学校网站, 其中设有师生园地、教师博客、学习论坛, 培训教师的上网学习、发文章、建立博客等能力, 从而达到在网上相互学习, 相互交流, 展示自我, 提升自我的目的。

总之, 培训模式之所以千姿百态, 主要是因为培训的形式和途径不同所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对象是具有一定教育教学理论、学科专业知识和一定教学经验的人, 这就更加要求在培训中必须贯彻人本思想, “因材施教”, “教无定法”, 哪种形式和途径培训效果好, 哪种形式和途径便是值得加以肯定的。更何况, 各地的外部环境有很大差异, 这就更加注定了培训模式种类的丰富性。从我市几年来教师培训摸索的实践经验看, 这两种方式还是比较有实效性的。

摘要: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职教师的培训最合理最有实效的模式是校本培训模式, 校本培训的方式还有好多种, 实践经验证明比较实际的是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相结合。就是以“研”促“培”和以“培”带“研”的有效整合方式。

关键词:教师培训,校本培训,研培整合

校本培养方式 篇2

一、校本微课程研究的策略

校本微课程研究有三个要素:“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

“为了教学”是指微课程研究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验证某种理论,而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的内在价值。

“在教学中”是指微课程研究的主要是教学问题,是自己教室里发生的问题,而不是某种教学理论的假设。

“通过教学”是指教师本人在日常教学中亲自解决问题,而不是让教师把日常教学工作放在一边,而去专门研究。

教师通过小问题、小课题、小策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教学行为,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

为了改进自己的工作,打算追踪解决某个小问题时,教师首先要确定一个小课题,再将课题付之于行动研究,提出小策略,看是否能真正解决问题。微课程研究要求教师在“课题——设计——行动——反思”的过程中开展研究。

问题:关键问题课题化

微课程研究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真实的问题。不过,并非任何教学问题都构成研究课题,只有当教师持续地关注某个有意义的教育教学问题时,当教师比较细心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之后,日常的教学问题才可能转化为研究课题,教师的问题意识才能上升为课题意识。强调对问题的追踪和设计意味着所研究的课题来自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是自下而上的,是教师自己的问题,是教室里发生的“真实的问题”,而非“假想的问题”。

设计:用高效课堂理论助推

其实,教师一直在与研究打交道,比如备课、写教案等。微课程研究意义上的设计虽不完全等同于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行动,但它实际上离不开教师日常的、具体的、以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为单位的教学设计。微课程的设计意味着教师发现某个值得追踪的教育教学问题之后,在接下来一系列的课堂教学行动中,寻找和确定解决该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微课程研究不仅是教师个人的教学探索,更是具有合作意义的集体研究。当教师以学生立场、生命立场来设计解决这些小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时,这就是“教学即研究”的理念。

高效课堂是相对于原来的那种“少、慢、差、费”的无效教育而言的,其核心是以学生为本。高效课堂的特点有三个:一是学生直接面对教材,将教材还原为“生活”,关键是主动学习;二是将教材还原为课程资源,还原为学生的生活实践,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三是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是在学习知识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生活的情趣,在艺术欣赏和创作中形成高尚的生活态度、生活情趣,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日常的教学小问题只有经过设计才转化为研究课题,而设计就要选择高效课堂的模式。

微课程研究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更强调高效课堂理念的支持。教师选择何种理念将决定教师选择何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微课程研究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问题解决,它需要教师不断地与周围的同伴对话、与校外的专家对话,也需要必要的理论充电。

行动:既要执行,更要再创造

教学行动是指将设计好的教学方案付诸实践。如果设计的方案是一个教学过程,那么接下来的行动,既包括教师的展示,也包括相关合作者的展示。就教师的展示而言,行动不仅意味着观察事先所设计的方案能否解决问题,而且意味着创造性地执行事先设计的方案。教师一旦进入真实的课堂,面对具体的学生,就不得不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和教学过程中的突发状况,灵活调整方案。

就合作者而言,展示行动不仅包括观察事先所设计的方案是否有效,而且也包括倾听和观察所设计方案的执行是否合理。

微课程研究不仅要设计方案,而且更要注重再创新。它不仅努力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而且希望通过行动来引起教学实践的改进,并在改进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观察原先设计的方案是否有效,问题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这个行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由学生、创意者、合作者共同再创造的过程。

反思:用“我口”说“我心”

在微课程研究的过程中,反思是贯穿始终的。

微课程研究是一种基于教师个体自主思考的合作研究,合作研究的前提是教师个体的自主独立的思考。微课程研究既需要教师与同伴之间、教师与校外专家之间的合作,也需要教师个人的独立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这种“发表”既包括在各种报刊上的公开发表,也包括了教师与同伴之间或教师与专家之间面对面的对话。

教师的“发表”是重要的,所有的合作研究都以教师个人将自己的意见发表出来为前提。教师要善于用个性化语言或实践性语言,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讲述自己的教学故事,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喜悦或困惑,这就是用“我口”说“我心”。

“发表”自己的教学故事对教师个人而言是反思,对合作者而言是共鸣与分享。创新的火花往往是在交流中产生的。

如何将微课程研究落到实处

要将微课程研究落到实处,必须要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机制,形成校本微课程研究的氛围

要形成校本微课程研究的浓郁氛围,必须解决好以下问题:改变教师的角色意识,树立教师即研究者、教室即研究室、教研组即研究组的观念,教育科研并不是少数教育专家的专利,每一个教师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探讨校本教研的具体开展方式,开辟多样化的研究途径;逐步建立校本微课程研究的保障机制,从制度、时间、条件、指导督促、交流合作等方面为校本微课程研究创造宽松的环境。

要形成校本微课程研究的浓郁氛围,必须要坚持这样的策略:第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从理论上弄清微课程研究的定位、实施的前提、问题的确定、方案的制订、方法的综合运用等具体问题,认识到校本微课程研究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第二,体验培训,建立队伍。每一学科都要开展有关微课程研究的培训和研讨活动,逐步发现和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建立微课程研究的基本力量。第三,典型示范,整体推动。选择基础好、教研气氛浓、教师素质好的学科作为工作重点,学校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和学科教师共同探讨本学科微课程研究具体开展的方式、途径,建立本学科微课程研究的工作机制。在学科试点基础上,总结经验、交流体会、表彰先进、推动工作。

校本微课程研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主动承担微课程研究的组织、领导之责;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是基本研究单位;全体教师都是参与者、行动者、研究者。学校要制定翔实的活动计划,每一项计划都要做到人员、内容、组织保障、检查督促四落实;要通过完善制度保障,促使微课程研究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自发走向自觉,由无序走向有序。

2.同伴互助,共同提高,在互学互动中共同成长

微课程研究要求教师开展师徒结对,师徒各展其长,互帮互学,优势互补。只有定期就教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开展集体会诊活动,找出解决办法,才有可能形成高质量的微课程。对于典型的小课题,可采用个人构思→集中交流→写出个案→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方案的方式,由专业人员制作成PPT,再转换成微课程,在教学中实践,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再次修改,反复磨合,直至满意为止。

以问题为中心开展课题研究、集体攻关。最有价值的小课题,是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课题研究的生命力在于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例如,新课程提倡探究式教学,在实验之初,教师往往遇到两难的局面:一方面,教师若指导过度,学生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另一方面,若教师指导不到位,学生的探究活动又会杂乱无章、盲目无序,从而无法完成学习任务。如何处理教师指导与开放式教学的关系呢?备课组以此作为课题展开行动研究,反复尝试,摸索了以下行之有效的方法:第一,在教学方法上“循环探究,逐步深入”,先将新课内容划分为几个大问题,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教学形成一个先散后聚、不断聚散的交替循环过程;第二,将探究教学的相关内容延伸至课外,对学生而言,可以先预习课文、查找资料、自制教具等;对教师而言,需要课前认真备课,预见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课中随机应变,课后注意反思和总结。这些不仅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任务的扎实完成,也有利于教师在新课程实践中不断完善教学。

组织个案研究,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有意识地把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课堂实况用摄像机拍摄下来,然后拿到备课组或教研组播放,解剖“麻雀”,先由上课教师介绍设计思路,然后,针对上课教师的理论设计和实际上课过程中的学生反应进行比较,一方面发现其闪光之处,作为今后教学的范例;另一方面找出其中不足,引以为戒。还可以把有代表性的课例或教学设计做成微课程放到网站上展示,供大家自由讨论。

3.自我反思,自我成长

反思应贯穿于微课程研究的整个过程之中:既有设计过程中的行动前反思,又有实践过程中的行动中反思,还要有实践后的行动后反思。反思的主要内容为:设计是否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策略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等。

校本培训:“点击”生活方式 篇3

关键词:新课程,研究性,职业生活方式,教研文化

在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迅速铺开的大背景下, 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自我改进意识”[1]明显增强。教师急于改变自身的专业化发展的渴求, 亟须一种新的职业生活方式的支撑。笔者认为, 改变教师以往习惯执行、惯常模仿的职业生活方式, 引领、帮助教师形成“研究性职业生活方式”, 是当前校本培训应着力探讨和解决的具有迫切现实性和深远革新意义的课题。

一、职业生活方式及其当代文化特征

职业生活方式, 是指在职业培训和职业生涯中形成的由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行为习惯等心理成分构成的职业生活样式。它一经形成便表现为职业者外显的较为稳定的行为方式, 是职业者成长中内在的、决定职业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职业生活方式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表征:

1.文化性和主体性。

职业生活方式虽然是职业者个体的活动样式, 但它是职业者在维持自身的发展, 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中形成和表现的, 总是某种现实环境的缩影, 集中体现出一定的社会文化特质和一定时代的文化特征。所以, 职业生活方式是文化的产物, 具有典型的文化特征。同时, 应该看到, 个体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和预定的生活目标对可能的行为方式进行自主选择和规划, 在多元价值目标并存的情况下, 选择何种生活方式, 是个体自主的选择。所以, 它又具有主体性。

2.复杂性和整体性。

生活方式作为职业者综合的生活样式, 是受情感、需要、兴趣、动机、态度、性格、价值观、行为习惯, 以及职业、家庭、社会文化背景等内、外环境因素影响形成的, 是由观念、态度、情感、行为习惯等多种成分构成的, 有复杂的特质, 具有复杂性特征。同时, 它又是由复杂心理成分和外显行为构成的整体的结构, 是人整体生活面貌的体现。

3.稳定性和可变性。

生活方式一经形成就具有一定的跨时间、跨情境的一致性, 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稳定性,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使个体形成习惯性反应, 产生心理上的依赖, 具有运行的封闭性, 一般轻易不会改变。但是, 在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 它又会作出适应性调整, 表现出可塑、可变的特征。

基于上述认识, 笔者认为:1.职业生活方式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2.职业生活方式是在职业实践中形成或转变的。3.生活方式的转变需要内、外环境强有力的推动。

研究是当代知识型、创新型社会职业生活的特质。研究性职业生活方式, 是职业者在理念上把“研究”作为职业生活、职业发展的需要, 自觉并乐于把工作作为研究的对象, 进行研究性学习, 开展研究性工作, 以主动适应职业生活、职业成长需要的生活方式。对研究性职业生活方式的基本认识是:1.它是知识经济时代构建创新型社会实践的必然产物。2.它是以研究为特质的观念、态度、行为、习惯等整合形成的职业生活样式。3.它是以提高工作质量和实现专业化为目标、以创新为价值追求的。因此, 它是当代知识性、创造性较强的职业活动所必需的生活方式。在教师专业化和教育改革时代背景下, 教师要成长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 必须构建研究性职业生活方式。

二、促进教师职业生活方式转变的策略

笔者认为, 建设一种“研究型”教研文化, 是学校引领和帮助教师构建研究性职业生活方式的根本措施。其中, 制度的开放性、管理的人本化、教研的校本型和专业的自我反思性, 是当前学校教研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1.建立开放创生的教研制度

教研文化的重建, 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组织学习和教研保障制度。关于制度建设, 笔者认为应该建立健全以下几种制度。

一是理论学习制度。理论学习和理性思维是促进教师学习和专业提高的有效保证, 也是学校教研文化构建的基础性制度。

二是对话交流制度。建立周、月教研交流制度, 经常性地开展形式新颖、实效性强的教学研讨活动, 让教师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达成新的共识, 在实践与探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三是课题征集、“招标”制度。把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及时征集上来并转化成课题。围绕课题项目整合人力资源, 形成教研攻关的合力。

2.以“人本”理念改善教研管理

在教研管理中, 让教师参与管理, 可以使其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让教师参与教研目标的讨论或决策分析, 能使他们明了和容易接受这种目标或决策, 从而使其产生一种亲切感和对目标的承诺, 自觉自愿地为实现教研目标而效力。

(1) 实行民主互动决策

学校教研管理应该向民主互动决策转化。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必须建立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沟通的基础上。因此, 教研管理体制变革应着力于建立民主互动的决策沟通机制。管理中, 教师和校长、专家应该有同等的话语权;管理者要自觉地、真心实意地把教职工当作学校的主人, 深入到教师中, 要尊重教师的批评和建议, 将文化构建意图转化为教职工的自觉意愿, 形成教研管理强大的凝聚力。

(2)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研究型”教研文化的管理, 离不开一套有效激励机制的推动。从“人本”理念出发科学的激励方式主要有目标激励、参与激励、榜样激励、物质激励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必须改变以往急功近利的管理, 只是从使用的层面上考虑教师管理的目的, 不能把教师作为实现教研目标的工具, 应当建立固定的教师培训与进修制度, 鼓励教师深造。

3.以“校本教研”构建文化平台

校本教研强调在教学中发现问题, 强调通过教学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当教师以学习的态度来进行教学研究, 那么教学研究就不仅仅是过去那种评课、挑毛病那么简单的事情, 而是从文化构建、系统思考角度出发, 通过团体学习和研究来建立共同愿景。这样, 校本教研就成了学校形成学习型、创生型教研文化的“推进器”。

(1) 以“校本教研”促教研观念转变

以校为本, 立足教学搞科研, 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学习、研究融为一体, 是学校教研文化重建的重要策略。立足实践的行动研究, 教师不再把自己当作课程被动的执行者, 教研的应付者, 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研和学习活动中, 以研究为己任, 以创新为动力。这使教师群体的主体性被激活, 带来教师自主教育意识、教学研究意识的觉醒。立足教学搞科研, 教师的学习、研究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不再单纯抠理论, 造课题, 而是分析案例, 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教学的倡导和尝试, 使教师不仅在参加教研活动中受到空前锻炼和提高, 而且教研观念、文化观念也会随之发生根本的变化。

(2) 以“校本教研”搭建反思平台

实践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基本模式。通过反思, 教师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 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 不断地更新观念, 改善行为, 提升水平。校本教研活动中, 教师在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互动中可以得到对教学存在问题的“影射”机会, 使他不仅发现同伴身上的问题所在, 也看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从这个意思上说, 这种正视问题、问题“影射”的过程就是教师自我反思的过程。可见, 校本教研搭建的反思平台, 构建起的是一种包容、开放的教研文化。

4.营造和谐舆论支持氛围

理想状态的教研组织应该是一种“内驱”“自动”[2]的学习和研究系统, 维系组织生命的根本动力在教研组织系统内部。笔者认为, 构建学习型、研究型教研文化, 学校更大的作为在于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和研究的舆论支持氛围。

创生型教研文化是学校大文化的子系统, 学校组织在提供支持和鼓励学习、研究的环境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发生急剧变化的今天, 激励学习, 激励研究, 学校还必须致力于营造开放宽松的研究氛围:一是要赋予教师教学教研自主权, 让教师有机会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主见, 做出自己的决定。二要鼓励思维的独立性与创造性, 使教师有机会对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公开而自由的讨论。三要尊重教师的专业见解。不以任何形式、任何权威来压制教师的专业见解。四要承认教师经验学习的知识。五要培育和谐理念, 及时帮助教师克服、化解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六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加强对教师的心理疏导。

总之, 构建研究性职业生活方式是当前解决广大中小学教师, 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实施过程遇到的种种问题, 促进教师专业化最根本、有效的措施, 学校必须从文化重建的高度予以大力倡导和引领。

参考文献

[1]李继峰.论高校的教师教育关怀[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6, 23 (4) :6.

上一篇:农民经济下一篇:乐山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