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传统(共11篇)
校本传统 篇1
在学校特色创建中,我校以“浸润传统文化”为特色,倡导人人是传统文化的学习者、传播者、引领者和实践者。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节庆教育活动。学生在学习节庆文化的同时,感悟着传统文化的魅力,学会思考、学会尊重、学会感恩、学会敬畏、学会做人,传统文化教育逐渐成为校园文化主旋律。
一、探索“节庆文化”教育模式,形成学校文化氛围
为了挖掘“传统节日”的教育内涵,探索“节庆教育”渠道,我校以课题研究为切入口,确立了“《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校本教材开发及教育活动实践研究”课题,组织全体教师从学科特点出发,精心设计“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了“探究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系列活动。
为了使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更贴近学生生活,我校搭建了少先队雏鹰争章平台和校园网络平台,让学生徜徉在传统节日的文化活动之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传统文化赋予的精神,逐渐形成了“两全”(全学科、全员)、“两平台”(雏鹰争章、校园网络平台)教育模式,促进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
二、开发“传统节日”校本教材,引领教师角色转变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也是校长实施课程领导力的重要阵地。我校在教师个人研究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校本拓展型课程编写组,构建三级管理网络,制订出校本教材的编写方案,确立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机制等。
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中,我校经历了教师独立编写——专家与教师合作——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反思和重建等流程。在实践中,教师转变了“课程即教材”“课程即学科”的传统观念,把课堂教学看作是师生在实践情境中共同创造自己的过程。教师从一名“实施者”转变为一名“创造者”。课题组成员选择了传统节日中较有代表性的八大节日作为研究的内容,采取每人一个主题,纵向编写的方法,既展现节日丰富的内涵,又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
校本教材编写的过程是教师知识与文化的积淀过程,也是对传统节日文化再创造的过程,更是教师技能锤炼与发展的历程。由于教师参与了课程开发,在课程实施中,教师从“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他们眼中有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认知水平,并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对话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的长廊中尝试、发现和体验。
三、建设传统文化特色科目群,丰富学校课程内涵
学校传统文化特色的创建是一个整体,需要丰富的课程内涵来支撑。《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校本教材的开发,为普及民族文化教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是仅仅开发一门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开发更多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学习经历,不仅是校长课程领导力的体现,也是教师课程执行力的体现。
我校从办学特色出发,研究学生的需要,研究教师的特长,用赏识的态度引领教师挖掘自身的潜能,开发出能显现本人特长,又与学校特色发展相融合的课程。扎染、剪纸、茶艺、舞龙、锣鼓、民族舞蹈等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科目应运而生。
为了有效提高课程的质量,我校还邀请了专家从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指导撰写科目方案,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在课程建设与实施过程中,一批有潜力的教师脱颖而出,一群受到传统文化感染的学生成长走来,校园的文化气息日渐浓郁。
校本传统 篇2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凝炼而成的社会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我们重视自身修养,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在历史的长河里,古往今来涌现出无数的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他们已经成为社会公认的道德典范。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一——尊师敬长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就象燃烧的蜡烛,用知识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直到生命的终结。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敬师长的优良传统。
永远的老师
——毛泽东尊师美德故事
作为新中国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不忘恩师的故事,更是给我们留下美谈,做出榜样。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写好历史的续篇,这样才无愧于辛勤培养我们的老师,无愧于我们的伟大时代。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却始终尊敬自己的老师。1959年,毛泽东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请韶山的老人们吃饭。毛泽东亲自把老师让在首席,向他敬酒,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意。毛泽东青年的时代听过徐特立先生的课。当徐特立60寿辰时,他特意写信向徐老祝贺。信中说:“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二——爱国爱民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明清之际爱国学者顾炎武的名言。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实践,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爱国爱民的志士和民族英雄。只要我们光大和发扬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就会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盛,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林则徐禁烟
林则徐是清朝后期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任湖广总督期间,由于清政府腐败,英国强盗把一种叫鸦片的毒品,源源不断的偷运进中国,毒害中国百姓。
林则徐面对这一切,十分焦急。他多次向皇帝上书,陈述鸦片的危害。道光皇帝接受了林则徐的建议,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负责禁烟。
1839年3月,林则徐来到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6月3日,人们把缴获的鸦片全部投进硝烟池。顷刻间,鸦片全部销毁。林则徐为国家和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虎门硝烟的壮举,给英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页。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三——谦虚礼貌
谦虚礼貌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作为一种具体的行为来讲,就是指人们在待人接物时的文明举止,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礼貌。而礼貌的本质是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和友善,这种心理需求,是超越时代的,是永存的。然而,一个人如果只懂得礼貌的形式,却没有谦让之心,那么,他不会真正懂得礼貌,谦让也是谦虚、平等的表现,是礼貌的重要内涵。谦虚礼貌包含着我们的祖先对自然文化的骄傲和自豪,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根本特征之一。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四——刻苦学习
刻苦学习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勤奋读书方面表现得格外突出。不论是善于治国的政治家,还是胸怀韬略的军事家;不论是思维敏捷的思想家,还是智慧超群的科学家,他们之所以在事业上取得不同反响,都是与他们从小的远大抱负分不开的。俗话说:“有志者立常志,无志者常立志”,立志,贵在少年。稍许浏览一下历史,一个个勤奋学习的动人故事就会争相跃入你的眼帘。匡衡幼年凿壁引光苦读,终以说《诗》而扬名;茅以升少年立志,远涉重洋,经历千难万险,终于成为“桥梁之父”……。
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今天,我们有着比前人更优越的学习条件,在继承和发扬勤学立志的同时,更要不断地激励自己,为建设繁荣富强的中国,更加勤奋地学习。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
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
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 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五——尊老爱幼
尊老爱幼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六——闻鸡起舞
闻鸡起舞
这个小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成语“闻鸡起舞”由此而来,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同学们,我们现在正处于掌握知识的黄金时期,学校和老师为我们创造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少壮不努力,老大空伤悲”,就让我们珍惜眼前的大好时光,也像祖逖和刘琨那样,学习“闻鸡起舞”的精神,从小立志,为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努力,而奋斗!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七——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场去卖布,为了使儿子不惹麻烦,所以她对儿子说:“儿子,你不跟我卖布,我回来后让你吃猪肉。”儿子一听有肉吃,就不闹着去了。妻子回来后,发现曾子正要杀猪,妻子很舍不得,便哭着求他不要杀猪。而曾子却坚定地说:“做人不可以言而无信,既然答应儿子要杀猪吃肉,就不应该后悔,我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言而无信,所以我今天要为儿子做个榜样。”于是曾子把猪杀了。他的儿子长大后也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八——友爱助人
友爱助人
小朋友们!在学校里,你们总是和同学在一起学习、玩耍;在家里,又常常和邻居的小伙伴在一起。如果没有同学、伙伴,一个人会多么孤单啊!
友爱助人,是指人与人之间要友好相处,当别人又困难时,应伸出援助之手。人人需要友爱和帮助。友爱主人,能使人蓬勃向上,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对人友爱。助人为乐,向来时中国人民的美德。每个小朋友都要“心中有他人,”要想到别人、爱别人。同学、邻里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不骂人,不打架。对于老年人、残疾人、有特殊困难的人,更应该予以照顾、同情和帮助。为他们做好事,送温暖。
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个故事。《荀巨伯冒死护病友》
荀巨伯是东汉时期地一位义士。有一次,他去探望远方生病的朋友。可是当时正逢北方匈奴军队攻打过来,朋友害怕连累荀巨伯,劝他快点离开。荀巨伯却怎么也不愿离开病重的朋友。当匈奴部队攻打过来时,所有的人都逃走了,可是荀巨伯陪伴生病的朋友留在城里。匈奴人觉得很奇怪,便问他留下来的原因。荀巨伯向匈奴人提出请求:“我的朋友现在正在生病,我宁愿用自己的生命去换我好朋友的生命!”匈奴人觉得荀巨伯不仅在危难关头没有选择离开好朋友,反而为了好朋友甘愿付出生命,他们觉得荀巨伯是个仁义之士,于是他们选择了撤离,使这座城市得以保全。
荀巨伯用自己的行为证明了他对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希望我们的同学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从小事做起,让友谊播撒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九——大公无私
大公无私
春秋时,晋平公有一次问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个县长,你看,应该派谁去当比较合适呢?”
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去,最合适了。他一定能够胜任的!”
平公惊奇地又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
祁黄羊说:“你只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谁最合适;你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于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后。替那里的人办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颂他。
过了一些日子,平公又问祁黄羊说:“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个法官。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
祁黄羊说:“祁午能够胜任的。”
平公又奇怪起来了,问道:“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怎么推荐你的儿子,不怕别人讲闲话吗?”
祁黄羊说:“你只问我谁可以胜任,所以我推荐了他;你并没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 平公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祁午当上了法官,替人们办了许多好事,很受人们的欢迎与爱戴。
孔子听到这两件事,十分称赞祁黄羊。孔子说:“祁黄羊说得太好了!他推荐人,完全是拿才能做标准,不因为他是自己的仇人,存心偏见,便不推荐他;也不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怕人议论,便不推荐。像黄祁羊这样的人,才够得上说“大公无私”啦!”
传统美德小故事之十——苏武牧羊
苏武牧羊
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春天,一位汉使在经历了19个不平凡的年头后,又重新站在了大汉的大殿之上,他悲喜交加。这位就是“留胡节不辱”的苏武。下面就让我们听听他的故事吧。
汉武帝晚年,汉和匈奴间在经历多年战争后,正在酝酿重归和好。汉武帝天汉元年成任务准备回国之际,因为意外受到了一次刺杀单于行动的牵连,苏武一行被扣留了。面对单于的威逼利诱,苏武始终保持汉使的尊严,湖,给了一群公羊,说什么要等公羊生下羊羔,才放苏武回去。
北海,人迹罕至,荒原千里。为了要生存下去,回汉朝复命,苏武经常从野鼠穴内掘取“草实”充饥。汉节表汉民族身份是他唯一的伙伴。白天,苏武依它为杖,屹立在风雪中牧羊;晚上,又与它同床而卧,度过了一个个漫漫长夜。经年累月,汉节上的毛全都脱落了。一天,他在长安的一位老朋友李陵,突然来到北海。原来,李陵在苏武出使的第二年因兵败投降了匈奴。这次奉了单于的命令来劝苏武投降。他对苏武说:“自打你出使以后,你的母亲和一兄一弟都已相继死去。后来听说你妻子也改嫁了。两个妹妹和三个孩子又不知存亡。你还留恋什么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罪,愿你听我的话,不要再固执了。”李陵的投降,使苏武非常气愤,他说:“我早已把自己当作死在这里了,如果你一定要我投降,我今天就死在你面前。”李陵只好叹息而去。在北海,苏武度过了十九个年头。风沙撕破了他的衣服,岁月染白了他的须发,冻饿练就了他一副硬骨头。苏武崇高的气节,受到了匈奴族广大人民的尊敬。
昭帝初年,汉朝与匈奴和亲,汉朝遣使要求接回苏武,单于诈言苏武已死。后来,汉使按苏武随员常惠的计策对单于说:“汉天子在上林海。”单于大惊,才不得不允许苏武等九人随汉使一道归来。
校本传统 篇3
登峰小学倡行的“十德”课程,由“五常:仁义礼智信”和“五德:忠孝节勇和”构成。
仁:爱人、爱人类、博爱的思想,是人类共同的美德;义:正义、公平、互助、友谊,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礼:明礼、礼貌、尊重他人,是社会秩序的基础,人类文明的表现;信:诚信、承诺,言必信、行必果,是人类的行为准则;智:心智、知识、智慧,人知书达礼、明辨是非,则通达仁、义、礼、信。仁义礼智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忠:是对信念的执着,忠于事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孝:是对父母长辈的敬爱顺从,是一种感恩、一种报答;节:是个人行为的节制、克守,对不良诱惑的抵御,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勇:是一种担当、一种牺牲,义无反顾,勇于奉献,是一种人格的魅力;和:是共识、协调,是求同存异、互惠互利、和谐共生,是辩证法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最高境界。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五常五德”,是一种承传经典文化、开启美好心灵的成长过程。随着“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的学习,学生在心田播种“仁(仁爱慈善)、义(正义奉公)、礼(尚礼守法)、智(崇智求真)、信(诚实守信)、忠(忠业尽责)、孝(孝亲敬长)、节(节制克守)、勇(担当奉献)、和(和谐共生)”的德性,生发的是可持续发展之能,是自我完善之力。
由上,学生高扬“登峰”精神,就是迸发着攀登生命新高度、追求自我新完善的成长内动力;学生优学“十德”课程,就是欢唱着修德立人、践行成事的成长之歌。
“以‘登峰精神引领学生优学‘十德课程”,正是要让学生高扬“登峰”精神,在“乐逐梦、善实践、勇超越”中优学“十德”课程,成为尊崇与践行“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的人。
二、十德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
1. 编制课程的校本教材。
教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我们将根据基于“登峰”精神的“十德”课程及其目标体系,编制相应的校本教材。课程内容按单元编排,每个单元为“一德”内容,每个年级一册共六册“十德”校本教材。
“十德”课程每一学习主题单元,分三大学习板块:知而立、立而行、行而创。每一学习板块由“学习指标、学习项目、学习内容”三部分构成,每部分各两大条目。而“学习动力”则是高扬“登峰”精神的体现。其编排架构如下表:
2. 探索课程的教学范式。
实施“十德”课程,如何做到轻负高效,需要探索课程实施的教学范式。我们以“周周德行美”为主轴,围绕“十德”课程,上学期2至16周教学“仁义礼智信”,下学期2至16周教学“忠孝节勇和”,每三周教学“一德”,教学内容分别为“知而立”“立而行”“行而创”,并以“晨读十德”、“日行十德”、“十德班会”、“十德实践”、“十德社团”、“十德展演”等形式展开教学,16周后开展“十德节”活动,探索知行合一、情意相融的“十德”课程教学范式。
3. 建立课程的评价体系。
根据基于“登峰”精神的“十德”课程体系,我们以“十德养成卡”(一德一卡)为载体,研拟相应的德行养成细则,对学生进行“十德养成星”评价。其中,评比主要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的方式进行,分月评、学期评、学年评三级操作,对学生进行单项与综合性“十德养成星”评价与表彰。同时,我们将以“‘十德课程教学研修纪录表”,对“十德”课程的实施进行跟踪与评价,以确保有效实施。
其一,关于“十德养成卡”的设计与使用。此卡设计于“十德”校本教材内,以便于可操作的形式,对“诵一诵、译一译,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辩一辩,做一做、评一评,寻一寻、查一查,创一创,赛一赛”学习的评价,并对“知而立、立而行、行而创”的学习以盖章的方式分别进行评价,形成“登三峰,养十德”式评价。
其二,关于“十德养成星”的设计与使用。此星级评比需制定相应的评比方案及细则,主要包括评比的宗旨、程序、原则、类别、内容、标准、表彰、奖励等;此星级评比分单项的“十德养成星”和综合的“十德养成星”,让学生既有日常性养德成就,又有集合性养德成就,体现高扬“登峰”精神的常态化。
其三,关于“‘十德课程教学研修纪录表”的设计与使用。此表栏目的设计,除了研修的主题、时间、地点、对象等基本信息外,还要有研修的过程、成效等。此表用于每三周一次的“十德”课程教学研修进程中,应注重记录详实,对研修成效的分析要全面具体,并形成有关“十德”课程教学的经验。
其四,关于“十德养成,家长有责”的评价。一是家长要作为主体之一,参与学生“十德养成”的评价,融入“十德养成卡”和“十德养成星”的设计与操作中;二是学校可在校园网建立“十德养成”专题栏目,让家长便于及时性地尽责参与“十德养成”项目中。
4. 营造特色文化建设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在他周围——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陶行知先生也强调“天然环境和人格陶冶很有密切关系”。为了让学生随时浸润在中国传统十德文化的熏陶中,学校努力地让每堵墙、每个角落都能发出震撼人心的教育之声,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十德”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责任编辑 龙建刚endprint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登峰小学倡行的“十德”课程,由“五常:仁义礼智信”和“五德:忠孝节勇和”构成。
仁:爱人、爱人类、博爱的思想,是人类共同的美德;义:正义、公平、互助、友谊,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礼:明礼、礼貌、尊重他人,是社会秩序的基础,人类文明的表现;信:诚信、承诺,言必信、行必果,是人类的行为准则;智:心智、知识、智慧,人知书达礼、明辨是非,则通达仁、义、礼、信。仁义礼智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忠:是对信念的执着,忠于事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孝:是对父母长辈的敬爱顺从,是一种感恩、一种报答;节:是个人行为的节制、克守,对不良诱惑的抵御,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勇:是一种担当、一种牺牲,义无反顾,勇于奉献,是一种人格的魅力;和:是共识、协调,是求同存异、互惠互利、和谐共生,是辩证法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最高境界。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五常五德”,是一种承传经典文化、开启美好心灵的成长过程。随着“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的学习,学生在心田播种“仁(仁爱慈善)、义(正义奉公)、礼(尚礼守法)、智(崇智求真)、信(诚实守信)、忠(忠业尽责)、孝(孝亲敬长)、节(节制克守)、勇(担当奉献)、和(和谐共生)”的德性,生发的是可持续发展之能,是自我完善之力。
由上,学生高扬“登峰”精神,就是迸发着攀登生命新高度、追求自我新完善的成长内动力;学生优学“十德”课程,就是欢唱着修德立人、践行成事的成长之歌。
“以‘登峰精神引领学生优学‘十德课程”,正是要让学生高扬“登峰”精神,在“乐逐梦、善实践、勇超越”中优学“十德”课程,成为尊崇与践行“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的人。
二、十德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
1. 编制课程的校本教材。
教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我们将根据基于“登峰”精神的“十德”课程及其目标体系,编制相应的校本教材。课程内容按单元编排,每个单元为“一德”内容,每个年级一册共六册“十德”校本教材。
“十德”课程每一学习主题单元,分三大学习板块:知而立、立而行、行而创。每一学习板块由“学习指标、学习项目、学习内容”三部分构成,每部分各两大条目。而“学习动力”则是高扬“登峰”精神的体现。其编排架构如下表:
2. 探索课程的教学范式。
实施“十德”课程,如何做到轻负高效,需要探索课程实施的教学范式。我们以“周周德行美”为主轴,围绕“十德”课程,上学期2至16周教学“仁义礼智信”,下学期2至16周教学“忠孝节勇和”,每三周教学“一德”,教学内容分别为“知而立”“立而行”“行而创”,并以“晨读十德”、“日行十德”、“十德班会”、“十德实践”、“十德社团”、“十德展演”等形式展开教学,16周后开展“十德节”活动,探索知行合一、情意相融的“十德”课程教学范式。
3. 建立课程的评价体系。
根据基于“登峰”精神的“十德”课程体系,我们以“十德养成卡”(一德一卡)为载体,研拟相应的德行养成细则,对学生进行“十德养成星”评价。其中,评比主要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的方式进行,分月评、学期评、学年评三级操作,对学生进行单项与综合性“十德养成星”评价与表彰。同时,我们将以“‘十德课程教学研修纪录表”,对“十德”课程的实施进行跟踪与评价,以确保有效实施。
其一,关于“十德养成卡”的设计与使用。此卡设计于“十德”校本教材内,以便于可操作的形式,对“诵一诵、译一译,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辩一辩,做一做、评一评,寻一寻、查一查,创一创,赛一赛”学习的评价,并对“知而立、立而行、行而创”的学习以盖章的方式分别进行评价,形成“登三峰,养十德”式评价。
其二,关于“十德养成星”的设计与使用。此星级评比需制定相应的评比方案及细则,主要包括评比的宗旨、程序、原则、类别、内容、标准、表彰、奖励等;此星级评比分单项的“十德养成星”和综合的“十德养成星”,让学生既有日常性养德成就,又有集合性养德成就,体现高扬“登峰”精神的常态化。
其三,关于“‘十德课程教学研修纪录表”的设计与使用。此表栏目的设计,除了研修的主题、时间、地点、对象等基本信息外,还要有研修的过程、成效等。此表用于每三周一次的“十德”课程教学研修进程中,应注重记录详实,对研修成效的分析要全面具体,并形成有关“十德”课程教学的经验。
其四,关于“十德养成,家长有责”的评价。一是家长要作为主体之一,参与学生“十德养成”的评价,融入“十德养成卡”和“十德养成星”的设计与操作中;二是学校可在校园网建立“十德养成”专题栏目,让家长便于及时性地尽责参与“十德养成”项目中。
4. 营造特色文化建设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在他周围——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陶行知先生也强调“天然环境和人格陶冶很有密切关系”。为了让学生随时浸润在中国传统十德文化的熏陶中,学校努力地让每堵墙、每个角落都能发出震撼人心的教育之声,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十德”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责任编辑 龙建刚endprint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登峰小学倡行的“十德”课程,由“五常:仁义礼智信”和“五德:忠孝节勇和”构成。
仁:爱人、爱人类、博爱的思想,是人类共同的美德;义:正义、公平、互助、友谊,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礼:明礼、礼貌、尊重他人,是社会秩序的基础,人类文明的表现;信:诚信、承诺,言必信、行必果,是人类的行为准则;智:心智、知识、智慧,人知书达礼、明辨是非,则通达仁、义、礼、信。仁义礼智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忠:是对信念的执着,忠于事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孝:是对父母长辈的敬爱顺从,是一种感恩、一种报答;节:是个人行为的节制、克守,对不良诱惑的抵御,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勇:是一种担当、一种牺牲,义无反顾,勇于奉献,是一种人格的魅力;和:是共识、协调,是求同存异、互惠互利、和谐共生,是辩证法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最高境界。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五常五德”,是一种承传经典文化、开启美好心灵的成长过程。随着“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的学习,学生在心田播种“仁(仁爱慈善)、义(正义奉公)、礼(尚礼守法)、智(崇智求真)、信(诚实守信)、忠(忠业尽责)、孝(孝亲敬长)、节(节制克守)、勇(担当奉献)、和(和谐共生)”的德性,生发的是可持续发展之能,是自我完善之力。
由上,学生高扬“登峰”精神,就是迸发着攀登生命新高度、追求自我新完善的成长内动力;学生优学“十德”课程,就是欢唱着修德立人、践行成事的成长之歌。
“以‘登峰精神引领学生优学‘十德课程”,正是要让学生高扬“登峰”精神,在“乐逐梦、善实践、勇超越”中优学“十德”课程,成为尊崇与践行“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的人。
二、十德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
1. 编制课程的校本教材。
教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我们将根据基于“登峰”精神的“十德”课程及其目标体系,编制相应的校本教材。课程内容按单元编排,每个单元为“一德”内容,每个年级一册共六册“十德”校本教材。
“十德”课程每一学习主题单元,分三大学习板块:知而立、立而行、行而创。每一学习板块由“学习指标、学习项目、学习内容”三部分构成,每部分各两大条目。而“学习动力”则是高扬“登峰”精神的体现。其编排架构如下表:
2. 探索课程的教学范式。
实施“十德”课程,如何做到轻负高效,需要探索课程实施的教学范式。我们以“周周德行美”为主轴,围绕“十德”课程,上学期2至16周教学“仁义礼智信”,下学期2至16周教学“忠孝节勇和”,每三周教学“一德”,教学内容分别为“知而立”“立而行”“行而创”,并以“晨读十德”、“日行十德”、“十德班会”、“十德实践”、“十德社团”、“十德展演”等形式展开教学,16周后开展“十德节”活动,探索知行合一、情意相融的“十德”课程教学范式。
3. 建立课程的评价体系。
根据基于“登峰”精神的“十德”课程体系,我们以“十德养成卡”(一德一卡)为载体,研拟相应的德行养成细则,对学生进行“十德养成星”评价。其中,评比主要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的方式进行,分月评、学期评、学年评三级操作,对学生进行单项与综合性“十德养成星”评价与表彰。同时,我们将以“‘十德课程教学研修纪录表”,对“十德”课程的实施进行跟踪与评价,以确保有效实施。
其一,关于“十德养成卡”的设计与使用。此卡设计于“十德”校本教材内,以便于可操作的形式,对“诵一诵、译一译,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辩一辩,做一做、评一评,寻一寻、查一查,创一创,赛一赛”学习的评价,并对“知而立、立而行、行而创”的学习以盖章的方式分别进行评价,形成“登三峰,养十德”式评价。
其二,关于“十德养成星”的设计与使用。此星级评比需制定相应的评比方案及细则,主要包括评比的宗旨、程序、原则、类别、内容、标准、表彰、奖励等;此星级评比分单项的“十德养成星”和综合的“十德养成星”,让学生既有日常性养德成就,又有集合性养德成就,体现高扬“登峰”精神的常态化。
其三,关于“‘十德课程教学研修纪录表”的设计与使用。此表栏目的设计,除了研修的主题、时间、地点、对象等基本信息外,还要有研修的过程、成效等。此表用于每三周一次的“十德”课程教学研修进程中,应注重记录详实,对研修成效的分析要全面具体,并形成有关“十德”课程教学的经验。
其四,关于“十德养成,家长有责”的评价。一是家长要作为主体之一,参与学生“十德养成”的评价,融入“十德养成卡”和“十德养成星”的设计与操作中;二是学校可在校园网建立“十德养成”专题栏目,让家长便于及时性地尽责参与“十德养成”项目中。
4. 营造特色文化建设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在他周围——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陶行知先生也强调“天然环境和人格陶冶很有密切关系”。为了让学生随时浸润在中国传统十德文化的熏陶中,学校努力地让每堵墙、每个角落都能发出震撼人心的教育之声,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十德”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校本传统 篇4
一、传统项目之“乒乓文化”与学校底蕴
2009年9月, 笔者所在学校着力制订本年度的传统项目规划, 最后通过全校教师的努力, 最终把活动方向定位在学校的乒乓文化。目前, 乒乓文化已成为学校的重要支柱。在专门训练馆、标准化球台、合理的教练队伍以及一批批优秀球员的组合下, 学校更是成为县乒乓球传统项目特色学校。把乒乓文化作为本年度的校本活动研究是建立在学校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上的, 也确实可以挖掘, 并最终于10月中旬形成初步的实施方案:乒乓文化。
在总实施的目标中, 学校搞乒乓文化并不仅仅是想发展一支富有乒乓技术的教师队伍、一支能走出去参赛的学生队伍, 或者说带动个别有乒乓特色的班级的发展, 而是“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让学生练就基本功, 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这时学生指的是全体学生, 意味着参与的全体性。那么学生的训练势必要涉及到体育课堂中乒乓活动的开展。对此, 学校专门成立多个子研究组, 并制订了“学校乒乓文化融于体育课堂的训练方案与评价体系” (见下表) 。作为子研究组的参与者, 我们把各年级的训练内容和评价方案安排如下:当内容和评价标准制订完成后, 体育教师们开始尝试执行, 然而带来的局面却是令人担忧的。首先, 大部分体育教师认为, 这里学习的内容特别是技术上, 自己可能也未必能达到;其次, 高年级学生必须从头学起, 无法达到评价标准上的要求;再次, 仅靠课堂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正如学科结构论的代表人物施瓦布所说:“教与学的问题需要从实际的而不是理论的观点来处理;需要以一种‘具体的、特定的——无限地受情境影响的因而对意外变化具有高度反应性’的方式来处理”。对于一个传统项目的校本活动而言, 我们所制订的内容与标准可以说符合活动的最终目的。但也由此忽略了第一个问题:活动方案与实施对象现状的吻合。
二、“乒乓文化”实施初探阶段的三个思考
传统项目的第一特点是立足校本, 作为县乒乓球传统项目特色学校, 对乒乓球无论是从形, 还是声, 学生都有着习以为常的耳濡目染, 因此, “乒乓文化”的研究环境已经到位。但在实施中, 忽略了实施对象主体技术上的差异。在学校一直有着一支乒乓球队, 每年通过筛选、练习、比赛, 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拔尖的乒乓球人才, 同时也带动着这些“明星”周围的同伴。随着教育现代化改革的深入, 学校对乒乓球设施的投入也随之加大。几乎全校学生在平时都有参加乒乓球运动的机会, 也为学生热爱乒乓球起了根本性的作用。然后, 从技术上讲, 乒乓球项目的要求很高, 有很强的专业性, 学生会玩, 但技术只是停留在模仿阶段。
第一, 一、二年级的学生:大多数不能正确握拍, 每每在体育课上练习持球、垫球时, 都是追着球跑, 对球性不熟悉。
第二, 三、四年级的学生:一小部分已进入校队预备队进行专项训练, 能达到以上制订的标准;但大部分学生只停留于来回推挡, 简单地讲就是能利用球拍把球挡回对方区域。
第三, 五、六年级的学生:有一小部分已成为校队的主力队员, 技术发展得较好, 并随之带动了身边的同伴;大部分学生表现为对球的驾驭能力增强, 能发力攻球, 但没有脚步的变换和正规的发球、攻球、搓球姿势。实施对象掌握乒乓球技术的程度的不均衡, 让实施活动中学习的内容与评价的标准无所适从。
实施对象的现状如此, 实施者——学校的教师队伍现状又如何呢?即第二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项目真实研究中教师的“真参与”。从研究组——教师乒乓球训练的实践与研究中的具体实施过程来看, 目前正处于第二阶段:“在切实加强学校乒乓文化建设中, 我校紧紧围绕‘普及’两字做文章, 着力培养全体教师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在学校全体教师中, 有技术水平较高的比赛型人才, 有乒乓球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 也有能基本参与乒乓运动的教师, 但还有更多自身参与乒乓球运动较少、技术水平低的教师。体育教师也许比最后一类教师的情况稍好, 但专业性的人才也少, 或者说对于实践中学生需要学习的技术有很多教师自身都没有掌握。想让学生达到方案中的最优化状态, 教师自己却没有一定的技术修养, 那又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那么参与活动研究岂不是失真?从教师参与乒乓球运动的情况看:
第一, 教练员们每天在参与。
第二, 特色班的班主任在大课间活动的时侯参与。
第三, 非特色班的班主任参与的量与时间较少。
第四, 只有个别非班主任参与。事实上, 校本传统活动的研究不只是几位研究成员的参与, 而是要全体教师的真参与。
第三方面即活动实施后的管理与积累。一个月后, 尽管体育教师们在每周开齐开足了乒乓课, 但面对情况不一的学生和自我素质强弱差别明显的现实, 则必须要加强在球台上的练习。事实上, 学生参与乒乓球运动并不代表传统项目研究已经开始实施, 而且, 我们还需要长久地、持续地记录、反思、评价, 还须要日积月累。那么, 又该记录些什么?反思些什么?评价些什么?由此看来, 管理和积累也是值得研究者思考的问题。
三、体育传统项目活动之三个思考的破解——有效管理与持久发展
(一) 校本化的研究性实践, 针对性的研培模式
学校搞乒乓文化这个传统项目有其普遍性, 也有其特殊性。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 男女老少可能在闲暇之余都能“玩”上一把, 但对于笔者所在学校而言, 它是校球, 是传统项目特色学校的定位。因此, 在活动开展的初探阶段, 首先需要了解学校乒乓球技能水平的现状, 需要把师生的技能水准分为普及型、提高型、精湛型。具体的研培模式如下:
1. 带队式:
把普及型、提高型、精湛型各型进行分组, 每一小组由专人带队并负责指导。提高型学习者可指导普及型学习者学习、掌握初级技能 (以基本步法、手势、常识为主) ;精湛型学习者则对提高型学习者做技能差距上的对照 (结合差距对照理论的学习, 内化为实战技能的提高, 可以以攻球、搓球、弧圈等为主) ;而精湛型学习者则主要是在实现自我与其他型学习者分享外, 以“精”要求自己, 研究乒乓文化。
2. 师徒式:
在看国家队比赛时, 常常看到运动员有教练在身边, 这也使得许多能力较强的学生也带起了“徒弟”, 而且他们作为师傅也确实很有责任感, 至少在发现的几例情况中, “徒弟们”都在不断提高。技能高的教师可以以普通的教师和学生为徒;同样, 技能高的学生也可以以普通的学生为徒, 普通的教师也可以拜学生为师。
3. 引领式:
主要包括讲座、公开的乒乓展演、外出交流、欣赏等。在学校内, 一部分学习者的展示、点拨将带起一群学习者的激情, 以达到“不教而教”的境界。
4. 专项培训式:
基础不一的学生和教师, 所存在的问题也不相同。如, 部分学生搓球比较熟练, 但攻球技术不到位;部分学生手上功夫较好, 但脚步不协调, 从而限制了自身技术的长足进步针对这些情况, 可以进行专项培训, 而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和训练必定会有所进步。
(二) 激活状态的真实参与, 提升持久发展的内驱力
对于传统项目的研究, 大多采取“理论——实践——理论”的模式, 其研究不是直接指向自己学校的实际教育工作的改进, 或者不是基于教师的自主反思, 也很少关注教师、学生个人的经历与经验, 而强调的是成果的理论升华和提炼。这样的研究模式与状态下, 教师常常成为旁观者, 不能主动融入、积极参与;学生则成为实验品, 在活动中忙碌, 在活动中唱戏。由此看来, 乒乓文化在学校的第一环境是成功的, 对于第二环境“教师、学生的意志催化”还需要进一步做工作。
(三) 精细化人本管理特色、实时评价积累
学校在乒乓文化校本活动管理中在“以人为本”的基调下, 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理念。
1. 活动管理积累。
学生每一次参与乒乓活动, 指导或管理教师都应有相应的活动计划和活动方案, 对每一次学生的表现和进步以及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此外, 也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评价自己, 关注自己所出现的问题和失误, 享受自己的收获。
2. 人本化的评价模式。
首先, 设定星级制度, 使每个学生或教师能结合自己的技术状态去考级, 如基本知识、基本步法、基本姿势为一级, 垫球、推挡、会裁判为二级。而且, 要在班级内部、学校层面公布教师与学生的星级, 这既是一种明星效应, 又是一种督促学习者主动参与的有效形式。其次, 对于相对较高星级的学生, 应以与邻近学校交流等方式开展活动, 把乒乓之文化向外推广。
四、感悟传统项目校本活动开展的务实
“行动研究之父”勒温提出:研究特征是亲自参与、亲自创作, 就是让人们参与某个问题的讨论和探究, 然后让他们自己决定、自己改变自己, 而不是简单地做一些专家讲座或广告宣传。传统项目校本研究里有着“校本精神”, 更有着“校本现状”, 因此, 要从现状中提炼精神, 从问题的观察和实施的反思中对活动的研究进行改造, 从精神的管理和真实的参与中感悟传统项目实实在在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家骥.学校文化[J].教师之友, 2005.4.
[2]顾明远, 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1.10.
[3]陈黛, 余琳, 谭承钰.新课程背景下研培方式的改革与实践[J].教师之友, 2005.4.
[4]张真弼.中国教育科研也要治乱.中国教育报.2002年2月3日第1版
[5]王福显, 赵在民.中小学教科研现存问题及匡正[J].教育科学论坛, 2005.7.
[6]毛小明.浅议校本教研内动力的激活[J].教育科学论坛, 2005.1.
[7]邹昌淑.校本教研有效方式的初步探索[J].教师之友, 2005.1.
校本传统 篇5
开发者:朱向红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教学材料:《三字经》、《小学生必读古诗70首》
一、课程简介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是学校在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根据我校的优良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和选用适合学生的以经典古诗文为主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二、课程背景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诗经》到诸子百家的典籍贤文,到唐诗宋词元曲,其知识之广泛,包容之博厚,辞章之精华,内涵之丰富,是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望其项背的。中国的经典诗文,它经历了几千年的积累沉淀,思想内容上无不闪耀着灿烂的民族特色。一部中国古代文学史,也正是一部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史。其闪光的民族精神铸就了中国文化之魂,道德之根,无论对古人还是后来人,都产生了不何摇撼的力量。中华民族五千年来能一脉相承,长盛不衰,也正是这蕴含了几千年的巨大凝聚力和民族自尊自信精神,把中华民族这艘巨舸从惊涛骇浪中一次次推向前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研究成为西方的一门显学。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中国古代文化是美好的,它蕴含着无与伦比的伟大力量,它将在未来的世界中作出更杰出的贡献。1988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在法国巴黎集会,会后发表的共同宣言中提到:“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二千五百三十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找智慧。然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却还存在着一些弊端,偏重技能灌输、功利和考试,以至于在世界文化讯息的冲击下,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没有得到继承。没有得到发展、没有去发扬光大。一个民族的强大,需要一种精神力量来凝聚。在向新世界迈进的过程中,如果丢掉了自己的文化之根,就会产生偏差。
为了让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脍炙人口的诗文,益学生之心智、怡学生之性情、变化学生之气质、滋养学生之人生。我校开展了“诵千古美文,扬传统文化,做少年君子”的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工程实施活动,选编了脍炙人口的《三
字经》、《弟子规》以及行文优美、意韵深厚的唐宋诗一百首,供师生们诵读。通过让学生诵读经典诗文,让他们接触最有人文价值的作品,塑造他们完美的人格,增强他们的人文素养,在他们记忆的黄金时期,直面经典,获得终生受益的精神食粮。
三、课程目标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它不仅为当代中国人所继承,而且引起世界许多国家人民的重视,传统蒙学课本《三字经》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儿童道德丛书》,许多经典被译成多国文字,所以,让中国的儿童诵读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次,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约有140多亿个神经细胞组成,而经常使用的仅占脑细胞总量的10%——20%,大多数脑细胞处于修整、后备状态,也就是说,儿童的大脑有挖掘不尽的潜能,让他们背诵大量古诗、古文大有也处。因为他们的头脑里储存的东西不多,且由于相互干扰少,容易把东西装进去并不会遗忘。虽然很多经典的内容学生一时无法理解,只要让他们装在脑子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知识理解能力的增强,这些东西就会发生质的变化,成为融会贯通的知识,到那时便是一笔丰富的财产。
再次,我校以“以人为本,追求卓越”为办学理念,确立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宽厚的知识素养、浓厚的探究欲望、亮丽的爱好特长”的培养目标,以“真”为校训,经典的古诗词的诵读与积累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培养崇尚文明礼仪、行为文明雅致,明白事理,勤于探究,善于思考的江小人。
基于以上三点,我们决定在全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其目的在于宏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塑造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及现代意识为一体的跨世纪人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在诵读中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陶冶情操,为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与良好的性情修养形成奠基。基于这种目的,我们确立《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目标如下:
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了解国古代的优秀诗文。
2、在读古文、背古诗的过程中,宏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感。
3、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加强其文学功底,促进学生成为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新世纪人才。
4、通过读古文、背古诗,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助学生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5、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想象及表达能力,为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课程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其精华之处,但也有其糟粕,所以我们应当具有选择性地吸取精华。故在诵读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一定要慎重。那些被称之为“经典”的诗文,和对学生的人格发展、性情修为乃至人世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的形成具有正面影响的优秀篇章,是我们的道选。我们确定的诵读内容主要为以下六个:
(一)唐诗宋词
古诗作为一种文学载体,一直以来被语文教材选作范例。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上已明确规定了各年级要求背诵的篇目。结合学生实际,我们将唐诗宋词作为诵读的首选,并确定了具体目标:
(二)古代蒙学教学
在所有的蒙学书中,最流行的便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经》《弟子规》,读《三字经》以习见闻,三字一句,合辙押韵,便于低年段学生诵读,所以《三字经》被列为学生诵读内容之列。
(三)成语故事
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而成语故事的学习不仅能提供文学滋养,而且融会在成语故事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都将成为新一代青少年学习的重要资源。学生从小接触成语故事,不仅很快可以熟记成诵,而且丰富的知识、深刻的寓意可以使他们终身受益。
(四)古诗文选粹
古诗文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是灿烂的文化。古诗文的学习能更好地传承祖国的文化,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人文素养的提升有积极意义。
五、课程实施
(一)实施原则
1、生本性原则。
由于国家课程的统一性、规定性和单一性,往往顾及不到每个学校学生的兴趣爱好、实际水平和发展需求,因而长期以来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很少有选择什么样的教育的权力。校本课程开了的终极目的就是改变学校教育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发展水平、发展需求的课程运行模式。《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的开发就是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需要,以学生素质发展、个性和人格得到更充分,自由发展和健全为目的的,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学生需求为本。
2、趣味性原则。
指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照顾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课程的内容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还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兴趣、乐趣,真正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3、教育性原则。
古诗文和所有的文学体裁一样,具有认识、审美、娱乐和教育的功能,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必须考虑其教育功能,要能通过诵读经典诗文、净化孩子的心灵,陶冶孩子的情操,培养孩子的道德修养,提高孩子的审美情趣。
4、整体性原则。
作为一门校课程,它的开发实践是学校的一项基本校策,是学校个性化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各个年级、各个学科、各位师生,所以,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兼顾全体,以低起点、高规格、抓全面、促个性作为指针。
5、差异性原则。
在实施本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实际的学生层次性、差异性,对学生,我们强调面向全体,但也不能忽视由于受个人修养、禀赋、爱好制约而呈现的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给予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要求和切合实际的指导。
(二)实施形式
儿童天性好动,喜欢嬉戏,单纯的背诵很难让儿童接受,必须采取活泼多样的形式来实施校本课程。我们主要用诵读、赏析、竞赛、表演汇报四种形式。
1、诵读:由老师根据实际情况统一安排诵读内容,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诵读。包括集体诵读,指名诵读、接龙诵读、男女生对读等。
2、赏析:教师选择内容(内容一般为优美的、经典的段篇)组织学生听录音或听范读欣赏其文字的优美,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文字之美,声音之美,意境之美。
3、竞赛:老师安排某一时间,在班内、班与班之间,开展诵读赛,例如“古诗诵读擂台赛”,“大家来背《三字经》”等等。
4、表演汇报:利用大型节日或班队会的时间将诵读作为一种节目让学生在舞台上展示表演。比如安排“读书会”、“诵读会”等等,让每个学生有机会汇报展示自己的背诵、朗读才能。
(三)实施建议
1、《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要以学生活动为主,不能上成语文课或者语文活动课。
2、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切忌强制性要求学生背什么、背多少。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能让学生感觉诵读是一种负担。
4、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实际选择恰当的方法,灵活安排内容和教学过程。
校本传统 篇6
2005年,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2008年传统民俗节日中,又新增清明、端午、中秋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并要求“教育行政部门要研究制定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推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进课堂、进教材。要把传统节日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纳入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体系,同学生的日常思想品德教育和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雅瑶中学从2005年开始自主开发并实施了《隶书》《服饰彩绘》两套美术校本课程,《隶书》的教学内容是软硬笔隶书的临摹与创作;《服饰彩绘》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成品服饰上进行彩绘设计和实物操作。这两套美术校本课程对国家美术课程虽能起到补充作用,但由于形式、内容上较为单一,在发展学生能力和素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笔者希望把在这两套美术校本课程中积累的经验,用于继续开发、拓展、重构学校的美术校本课程,使其能够作为学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特别是成为学生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的重要途径,同时补充初中阶段各学科国家课程中没有涉及的中国传统文化层面,进而加强学生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美术教学资源分类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是饮食娱乐文化资源,第二是风俗礼仪文化资源,第三是道德亲情文化资源。可见,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的价值资源,均包含在人们熟悉的节日习俗中,我们可以由此衍生出五类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美术教育资源:
依托上述资源构建美术校本课程,既能够让学生在了解节日习俗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理解、认同、发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又能在基于节日习俗的美术作品创作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水平、人文素养,培养创新意识,达到生活与艺术相结合的目的。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整合模式与课程设计
以《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7-9年级)》精神为指导,我们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学校原有的《隶书》《服饰彩绘》两套美术校本课程进行整合、拓展和重组。
(一)构建整合模式
(二)课程设计
课题: XX节文化与美术活动
第一单元 开题活动
1.情景导入
(1)XX节的来历介绍。
(2)展示XX节图片,介绍节日习俗。
(3)小组活动讨论家乡的XX节习俗。
2.确立课题:XX节习俗与美术活动
第二单元 实践活动
(一)确定活动方案和活动准备
1.教师活动
(1)调查学生工具准备。
(2)调查学生的美术能力、写作情况。
(3)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调查和创作。
2.学生活动:自主安排分组情况(按地域分组,以便于了解各地的节日习俗)
3.学生设计调查表格(见表1、2)
(二)开展活动
1.开展调查活动:各小组进行家乡的XX節习俗与美术活动调查。
2.整合调查结果。
3.整合和开展有关XX节的美术创作活动。
4.营造氛围,布置场景。
第三单元 交流评价活动
1.谈感想:通过调查活动、美术创作、布置场景等一系列XX节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你学习到什么知识?你对XX节的认识有什么改变?你对学校的XX节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有什么建议?你会用什么方式去迎接XX节?
2.展示活动图片:把我们开展调查活动、美术创作、布置场景等一系列的XX节传统节日文化教学活动拍成照片与同学们分享。
3.介绍作品:创作相关美术作品,填写作品创意说明,向全体同学介绍所创作作品的意图。
第四单元 成果展示活动
由学生、班级或学校组织“XX节习俗与美术活动”成果展示活动,推广活动成果。
三、课程整合的效益分析
在教学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以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为主线,在课内、课外进行自主探究,激发了学生极为高涨的学习欲望和热情。实践证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初中美术课程的整合,有利于学生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的各种资源,在课堂与生活中充分自主探究节日文化,回归节日文化,最终实现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知行合一。
1.以节日习俗为切入口,有利于学生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认同中国优秀传统节日文化。笔者选择了春节、端午、中秋这三个大节为切入口,以节日来历、节日习俗简介、家乡的节日习俗与美术活动为教学线索,引导同学们通过调查家乡的节日习俗、习俗表达人们怎样的愿望、习俗与哪些美术活动有关等内容,从身边的节日习俗入手,发现节日习俗中的美术活动,创作与节日有关的美术作品,从而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认同中国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
2.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课程实施范式,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传承节日文化的主动性。在研究中,笔者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课程实施范式,引导学生通过开题活动、实践活动、交流评价活动、成果展示活动等教学单元,参与研究与学习,通过“认识节日——确立课题——学生分组——设计调查表——开展调查——整合调查结果——开展节日美术创作活动——开展交流评价活动——举办成果展示活动”等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从理性到感性体会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从知识到生活发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寓意;从抽象到具象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习俗。同学们通过多渠道、多角度地认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从中发现美术活动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为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创作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美术作品,主动参与、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3.以美术创作为主要形式,有利于学生通过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美术创作活动,回归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生活本源。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文化美术教育资源来源于节日习俗,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以美术创作为主要形式,对学生自主回归节日习俗,关注社会生活,参与节日文化的传承有重要的意义。如春节美术创作活动的内容就涵盖了春节环境氛围设计、春节商业活动策划;端午节美术创作活动内容就涵盖了龙舟竞赛运动员彩绘服饰设计、端午节宣传活动策划、端午节宣传活动策划、端午节美术活动;中秋节美术创作活动内容就涵盖了中秋赏月会美术策划活动、中秋节商业设计、中秋节美术比赛。
4.课程的整合,有利于拓展美术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笔者在节日习俗美术活动中,保留了原来的《隶书》《服饰彩绘》的教学内容,增加了其他类型的美术活动,使学校美术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得到了拓展,丰富了美术校本课程的美术种类和创作形式,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学校的需求,使节日文化、美术、生活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可行的教学蓝本,为学校开展基于美术教学资源拓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奠定了基础。
(作者单位:广州市花都区雅瑶初级中学 广东广州 510460)
校本传统 篇7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 . 1研究对象
以浙江万里学院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为研究对象。
1 . 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阅读有关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书籍和材料,通过中国知网、图书馆进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1.2.2访谈调查法
通过走访的形式向民族体育学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访谈,了解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 并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
1.2.3个案研究法
为了使本研究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对浙江万里学院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获取有效资料。
1.2.4逻辑分析法
对调查获得的相关资料进行逻辑推理与分析,进而推导出本研究的结论。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 . 1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与理论依据及价值分析
国家有关文件提出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开发适合本校特点的校本课程,这为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政策支持。而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现在各地方的高校依据地方《体育课程实施方案》、学校条件以及学生需求进行了具有自身地方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而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和学校办学特色 的创建与发展,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推动学校课程的有效实施与改进,也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是保护和继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措施。
2 . 2浙江万里学院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与分析
浙江万里学院是以培养具有创新和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教育目标,形成了“以师立校、以生为本”的特色教育理念。探索实施研究性教学,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普通高校。
2.2.1开发方式
该校在新课标的要求框架内,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心健康发展需求,结合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和地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进行了有效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现已开发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舞龙、拔河、藤球、木球、民族传统武术(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体育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编写了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民族传统体育校本教材。因此,课程创编是该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方式。
2.2.2影响因素
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和学校领导的支持是开展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条件,体育教师是有效保证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项目数量和质量的关键,学生对课程开发的认同程度是开发体育校本课程的基础,而学校教学条件和场地设施是实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保障。通过对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的进一步探讨与整理分析,发现影响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体育课程设置的政策和规划;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所需的体育场地与器材设施以及项目经费等硬性条件;学校教学主管领导和体育教师等软性条件;体育教师的能力、态度以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发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影响因素。
2.2.3存在的问题
体育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观念亟待转化和更新,体育教师多元化知识结构尚待构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仍有待于提高,教师的创新和创编能力急需发掘,仅靠经验摸索必然影响到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效。缺乏有效的校本课程开发机制,开发方式过于单一,科学合理的校本课程开发评价体系应进一步深入探索与研究,有待进一步挖掘具有健身性、娱乐性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校本课程资源。另外,学校教学条件与教学软件设备欠缺,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水平和科学信息资料缺乏等这些条件也阻碍和限制了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与组织实施。
2 . 3对策研究
建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扶持政策,完善教学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提高学校教学主管领导的认识,发挥学校领导的导向性作用,师资合理优化配置,发展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促使体育教师能够对校本课程开发展开有效的科学研究。
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促使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校本教学研究, 组织师资参与校本培训,提高体育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业务能力, 提升体育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知,满足体育教师专业人才培养与自身发展的需求。
高校应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设立校本课程开发的专项资金, 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设施,为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提供硬件物质条件保障,拓展校本课程开发平台。
树立改革与开拓创新意识,挖掘、改造和创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优化体育教学资源,实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的合理利用, 推动体育校本课程内容的全面有效开发。进一步完善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多样化的开发模式,建立完善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评价体系和改进机制,并与保护和传承地方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结合。
明确学校办学理念,开展学校体育学科特色教育,制定科学的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构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体育课程组织体系和体育课程结构,编写符合体育课程目标要求的民族传统体育校本教材。
3结语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效取决于课程目标的方针政策,体育教师的创新意识,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认同程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所需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及经费等;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方式、组织形式和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与完善。
体育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教学素养和开发能力,应充分发挥课程开发主体作用。搭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平台,拓宽高校体育课程的开发思路,能够利用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优势资源,充分挖掘与开拓学校独具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校本教材和校本课程。
学校应结合地方以及本校的特色改造和创新体育校本课程, 满足多样化需求,提高体育校本课程的数量与质量。建立完善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和机制,建立适合学校课程改革的管理体制。教育管理部门应出台校本课程相关政策,完善课程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评价体系,为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保障。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访谈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浙江万里学院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研究,探索目前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一些策略性的建议,为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提供参考。
校本传统 篇8
1.1 有助于学校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形成办学特色。
学校是体育教育的实施机构和场所,是真正发生教育影响和学生体验的地方。体育课程目标只有落实到学校层面,与具体的学校体育特点和条件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否则就会落空。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看,它正是针对体育教育的核心——体育课程而采取的实现体育教育目标的具体行动策略。所以,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同时,由于它强调学校师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融入了学校的教育哲学思想,有助于学校办学传统和特色的创建与发展。
1.2 有助于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使体育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确立了体育教师的专业自主地位,赋予了体育教师课程开发的权力和责任,因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对体育教师的课程意识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而有助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1.3 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和多样化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权力,因而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和更主动的发展,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以人为本,特别需要凸显人的创造性和个性发展。由于体育基础、体质健康状况、兴趣爱好、生活环境等不同,人对体育的需求千差万别,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则为适应这些差别奠定了基础。
2. 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
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地方和学校对课程的决策权力进一步加大,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对课程开发提出了较高要求。目前,体育教学仍是以竞技体育为主,教学内容离不开田径、球类、体操等运动项目。这些运动技术从小学学到大学,重复太多,根本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素质教育的需要,严重忽视了学生民族文化心理需要和兴趣爱好,挫伤了他们学习、锻炼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民族传统体育的多元文化特征和多元价值功能决定其具有较高的课程开发价值和较大的课程开发潜力,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对西部地区中小学课程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校本课程开发对追求教育个性化、满足学生实际需要具有现实意义。民族传统体育的群众性、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艺术性对增进人类健康和丰富文化生活,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学校体育教学,对弥补学校体育经费短缺、体育活动场地不足,满足学生的民族文化心理要求,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树立良好的体育意识和观念,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弘扬民族文化,使学生成为高质量的综合素质人才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3. 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和对策
3.1 正确解读“新课程标准”的内涵,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体育教学。
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要求学校、体育教师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还应重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地的传统、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教学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
长期以来,广大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不参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制定,习惯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则唯教材是从,所形成的思维定势,使他们在自我拥有选择余地的课程面前感到束手无策。目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除了武术、毽球等少量内容已形成了一定的教学体系外,绝大多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尚未进入中小学体育的教学领域。“新课程标准”改变了体育教学中教材的“拿来主义”,取而代之的应是学校、教师根据国家、地方、学校、学生等实际情况,对体育教材进行选择、开发和利用,体育教师将成为课程内容的设计者、创造者。只有广大体育教师该深刻领会到“课程标准”的精神,理解、参与、探索民族传统体育转化为体育教学资源的工作,民族传统体育才有可能真正地进入到体育课程资源体系当中。
3.2 建立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相适应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体系。
为建立既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体系,在建立民族传统体育进入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的过程中,必须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首先是要突出“健康第一”的思想,其次是要根据“课程标准”的水平目标来优选民族传统项目,最后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化要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依据,以学生需求、兴趣、能力与体育基础为前提,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特征,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转化为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体育教材和手段。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教学应以学生力所能及,可以接受并能产生强烈参与愿望、便于应用与推广为前提。教师应通过教学化处理,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学生所接受并能终身受用。安全性是选择的前提,在选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时必须取消那些危险性大、易发生伤害事故的内容。
3.3 探索、建立和完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习评价体系和考核方法。
建立科学和可操作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习评价考核体系,是民族传统体育进入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与以往大纲不同,课程标准对学生体育考核评价体系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就是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增加了学生成绩进步幅度、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用的成绩评价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这种评价、考核思想的转变为民族传统体育成为教学内容、考核内容创造了条件。因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健身性、活动性、游戏化为主,其终极目标难以进行测量评价,效果主要体现在参与、体验、过程等方面。因此,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习评价考核的内容应充分考虑体能、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评价方式应以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的等级评价制为主,提高可操作性。
3.4 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够成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首要前提是要求广大的体育教师既要懂现代体育科学知识,又要掌握民族传统体育知识与技能。斯腾豪斯提出:“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开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的效果,最终体现在广大体育教师的每一堂教学课上和其它教育活动中。如果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缺乏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所需的观念、知识、能力,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的目标、思路、策略、措施、内容和方法,不学习提高自身民族传统体育素养,这支“主力军”将难以利用民族传统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工作。因此,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组织各种短训班、学习班和研讨会等,一方面组织教师对“课程标准”进行解读,另一方面提高体育教师在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理论与实验水平,造就一大批理解、适应和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体育教师群体,消除教师思想观念上的障碍,积极创造条件和组织教师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与实验改革,提高他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化的设计、选择、开发、实施和评价的能力,为民族传统体育转化为课程资源创造条件,促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化,从而推动体育教学和整个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
3.5 规范民族传统体育场地器材标准。
长期以来,由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区域性强,所用器材标准不统一,社会需求量少,也不便于机械化生产,因此生产厂家在开发器材方面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传统体育成为课程资源的操作性。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方面要动员学校、体育教师和学生因地制宜,自制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器材,并将其引入课堂,择优推广,另一方面要利用实施“课程标准”的契机,组织协调,尽可统一民族传统体育的场地器材标准,便于厂家的生产,以满足教学的需求。
摘要:西部地区中小学校体育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制约而显得相对薄弱,又受旧有体育教育模式的束缚而忽视了对民族体育资源的开发利用。面对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机遇,面对学校体育自身的发展需要,面对广大学生的需求,体育教师将发掘、整理和利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校本课程开发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使学校体育多样化,打造民族地区学校体育特色,而且对继承和发展民族体育传统文化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西部地区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途径和对策
参考文献
[1]胡小明等.民族传统体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董翠香.体育校本课程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3]范本祁,杨慧.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融合发展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8,(02).
校本传统 篇9
调查对象为平凉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2014级学前教育专业班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及其家长。每年级随机抽取班主任1名、科任教师13名, 共抽取28名, 发出调查问卷28份, 回收有效问卷28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100%;每年级随机抽取学生家长12名, 共抽取24名家长, 采用电话访谈的方式开展调查活动, 实际电话访谈23名家长, 访谈率95.8%;每年级随机抽取学生56人, 共抽取112人, 发出调查问卷112份, 回收有效问卷109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97.3%;另外, 对学校政教处工作人员也进行了一次访谈。通过调查, 笔者了解了我校构建中专传统文化渗透型德育模式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学前教育专业班开展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校本德育课的教学现状。
2 中专传统节日文化校本德育课教学现状
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我国学校教育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任务。为深化对青少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笔者所在的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在学前教育专业班开设了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校本德育课程, 由班主任实施教学活动, 并要求各班科任教师积极配合落实教育。传统节日文化校本德育课程是一门以中华优秀传统节日文化为基础, 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习惯和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中专生为目标的德育课程。
但当前的传统节日文化校本德育课程教学不够生活化, 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因此笔者对该课程教学现状开展了深入调研。我校开展的传统节日文化校本德育课教学采用辽海出版社出版的《传统节日》一书。书中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开斋节”等内容, 通过调研发现, 我校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校本德育课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2.1 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调查显示, 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传统节日文化校本德育课教学内容枯燥乏味。19%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与自己的实际生活无关, 36%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关系不密切, 许多学生认为教师讲的内容太多太杂, 缺乏对中华传统节日蕴含的生活智慧的深刻剖析, 觉得学习效果不理想。这样的消极评价反映出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校本德育课教学内容不满意, 进而最终影响到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
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涉及的内容繁杂, 而不少班主任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够重视, 重点不突出, 主题不明确, 导致学生晕头转向, 无所适从。再者, 教材所面向的受教育对象是全体青少年, 并不是针对中专生群体的, 脱离学生实际,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2 教学形式单一无趣
调查发现, 不少班主任由于自身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课堂教学只能照本宣科, 教学形式单一,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 一节传统节日文化德育课教学成了班主任的讲座, 这样的教学形式导致课堂气氛沉闷, 学生没有激情、教师倦怠, 教学效率低下。
2.3 传统节日处境尴尬
今天是一个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碰撞的时代。我国的传统节日正面临着被忽视的尴尬处境:一方面,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 传统节日逐渐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另一方面,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 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日益受到当代青少年追捧, 导致洋节越过越热闹, 传统节日备受冷落。
3 增强中专传统节日文化校本德育课教学实效的策略思考
构建中专传统文化渗透型德育模式, 从具体策略上讲就是要落实好生活化的传统节日文化校本德育课程教学。
3.1 使传统节日文化校本德育课程教学内容生活化
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知、理解和体悟, 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具有特殊价值。因此, 传统节日文化校本德育课程教学内容应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 关注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有效实现教学内容回归生活。
3.1.1 内容处理现实化, 走进学生生活
传统节日是学生现实生活的一部分, 教学中, 教师应把握好节日与学生生活的“关联点”, 拉近新时代学生与传统文化习俗之间的距离。如在学习“端午节”一课时, 教师以端午节的传统食品粽子为线索贯穿课堂始末。课始, 教师展示粽子, 让学生说出它的名字, 并提问粽子的形状为什么是多角形?接着, 组织学生讨论, 然后教师讲解:古代先民祭祀时喜用带角的动物当祭品, 认为动物角能够实现神与人的沟通, 以祈求丰收。将粽子包成多角形, 正是对动物角的模仿, 粽子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接下来提问什么节日有吃粽子的习俗?学生都说是“端午节”。至此, 课堂在生生、师生的积极互动中拉开了序幕。之后, 教师让学生讲述与粽子有关的故事。学生说, 战国时期,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人们心中地位崇高, 他以身殉国后, 人们用粽子祭祀屈原。最后教师让学生相互分享各自带来的粽子。
另外,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还可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 有效利用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 以学生的感性生活为基础, 用学生所见所闻获得的知识诠释传统节日的内涵。如教授“春节”一课时, 谈到过年“守岁”的来源, 教材中讲的是人们腊月三十晚彻夜不眠等着“年兽”离去的传说, 但让学生讲述“守岁”的由来时, 由于平凉泾川传说是华夏祖母王母娘娘的降生地, 大部分学生都讲到人们守夜等候王母娘娘的小女儿灶王奶奶为民请命、祈福归来的故事。这样一来, 恰当利用学生熟知的本地传统文化资源, 丰富了学生对传统节日以人为本、敬天爱民等蕴意的了解。“教学中, 我们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起点, 将教材中枯燥乏味的传统节日文化知识生活化, 拉近学生与教材内容的距离, 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景, 达到教学内容生活化。”[1]
3.1.2 内容呈现情景化, 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传统节日活动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在节日里, 人们的生活情景区别于日常生活, 教师要尽量使其具体化、形象化。为此, 应做到两点:一是要努力营造节日氛围, 使节日情景发挥应有的育人功能。如在教授“元宵节”一课的前几天, 教师和学生在教室共同制作彩灯, 这是元宵节活动的一大乐趣。上课当天, 师生在教室里挂上彩灯。具有元宵节特点的喜气洋洋的教室, 使学生置身于富有浓浓“元宵味”的氛围当中, 既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又能以浓烈的节日氛围感染学生。二是依据教学内容需要, 借助多媒体技术, 以图片、声音、视频等将教学内容真实可感地展现出来, 为学生理解传统节日文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如在教授“重阳节”一课时, 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有关重阳节风俗的图片, 便于学生理解重阳节的习俗;播放Flash动画短片《桓景降妖》, 再附以配音解说, 采用视听结合的方式传递信息, 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来历;用幻灯片展示学生和其家人一起登高远眺的愉快画面, 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全方位地了解当地重阳节的习俗, 挖掘重阳节孝亲敬老、舍己为民的文化内涵。这样, 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教材内容, 尽可能在课堂中呈现生活化的节日生活情景, 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 变抽象为具体, 让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有亲切感, 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
3.2 使传统节日文化校本德育课程具有吸引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蕴意深刻。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动力之一, 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热情与效果,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形式。因此, 只有创新传统节日文化校本德育课程的教学形式, 才能增强课程的吸引力, 让学生喜欢传统节日文化, 接受传统节日文化润物细无声的感化熏陶。
3.2.1 故事引入式
讲故事是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 每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美丽动人的故事。借助现代教育技术, 以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示故事内容, 强化了课堂教学的感染力, 增强了传统节日文化的吸引力。故事因其内涵深刻、生动有趣广受学生欢迎, 在传统节日文化教学中引入故事 (见表1) , 有助于学生内化传统节日文化知识, 进而调动他们探究传统节日文化知识的欲望。
3.2.2 实践体验式
实践体验活动是通过学生亲身实践, 从行为举止中生发相关的情感体验, 以帮助学生直观感悟传统节日文化知识, 化难为简, 变抽象为具体, 增强学习效果。笔者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形式。
第一个形式是奉献和品尝。如笔者根据本班学生有回汉两个民族、来自平凉市不同县区的实际情况, 要求学生端午节放假返校时带一份家乡的端午节传统食品与同学分享。这样, 学生不但可以了解回汉两个民族的饮食差异和不同县区的端午节饮食文化, 而且可以分享奉献他人的快乐和美好, 很自然地喜欢上这个传统节日。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没有一味说教, 而是把“感受端午节蕴涵的真善美”的教学目标转变为学生对自己熟悉的端午美食的认知、分享和体悟。
第二个形式是动态交流。如笔者在教授“春节”一课时, 在“除夕包饺子备年饭”教学环节中, 组织学生分组包饺子, 开展“创新包饺子”竞赛, 比包饺子的速度和创意。有的学生包出了花瓣形饺子, 有的包出了兔子形饺子, 有的包出了枕头形饺子……学生尽情发挥他们的想像力, 而教师对于学生包的每一类型的饺子都给予肯定和赞赏, 为学生提供了创新探究的空间。在活动中, 既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又让学生感悟了传统节日的内涵, 增强了学生对中华节日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3.3 使传统节日文化校本德育课程教学具有感染力
传统节日大都蕴含着深厚而浓烈的情感。“例如, 重阳节和清明节蕴含着深深的感恩之情和孝道, 春节和中秋节洋溢着浓浓的家庭温情, 端午节则包含了强烈的民族感情。”[2]因此, 教学中需要将学生真正置身于真实的节日活动中。回归生活是学生德育的最终目的, 而传统节日就是真真切切的生活。春节引导学生贴贴对联、拜拜年, 元宵节挂挂彩灯, 中秋节给长辈送去月饼。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 勤劳奉献、尊长孝亲、爱家敬老、感恩体贴的品德在学生内心生根发芽。清明去祭祖、插柳, 重阳去登高、赏菊, 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在这些活动中, 学生知道了对祖先的纪念、对老者的敬爱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恩。传统节日蕴含的美德要想在学生心中生根、开花和结果, 就需要强化课堂教学, 更需要让它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只有学生身体力行参与传统节日活动, 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 传统节日所蕴含的美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融入每位学生的内心[3]。
诵读赏析古人创作的有关传统节日的诗词, 是感化学生, 使学生理解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中国古典诗词渗透着古人崇高的审美理想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它承载历史、传承文明, 蕴含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可贵精神。挖掘传统诗词中的德育价值, 把古诗词诵读、赏析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对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培育学生爱国情操和民族精神, 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具有深远的意义。将古诗词诵读和赏析引入课堂, 让学生走进古诗词构建的情境中, 尽情体验, 用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感化自我。如在学习“端午节”一课时, 学生一边品尝着美味可口的粽子, 一边吟诵“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的古诗句。诵读结束后,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感受古诗的艺术与情感, 体悟其深刻含义。通过端午节相关古诗词诵读赏析活动, 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端午节爱国、忠义文化内涵的领悟。传统节日古诗词诵读赏析活动古诗词推荐 (见表2) 。
参考文献
[1]夏华娟.传统节日题材“童趣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5, 31 (2) :33-37.
[2]张照松.情系中国节——传统习俗与文化[M].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9.
校本传统 篇10
(一)开发校外教育资源
我校长期聘请中国琴会理事、徐州市古琴协会会长徐永先生作为我校古琴指导老师。徐永先生教学严谨细致、深入浅出、因人施教、循序渐进。他热衷教育,培养后学,并为我校学生提供了大量外出交流、演出等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二)精选课程内容
为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我们把选用和改编相结合,编写了一套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古琴教材,并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对教材进行修正和充实。该教材既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又有利于学生学习。我们重点选择了三个方面教学内容:
1.初步了解古琴的历史、样式和音色的特点;
2.基本演奏方法训练;
3.欣赏和演奏3—4首古琴名曲。
(三)课程安排
1.与音乐课程整合,进行分层次分阶段教学
把音乐教材进行校本化改造,在音乐教材中补充古琴内容,把音乐教学与古琴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音乐教学中补充古琴内容,用古琴来丰富音乐教学形式,提高音乐教学品位。
我校有古琴教室一间,内有10架古琴,经报名选拔了约100名学生学习古琴,这100余名学生分布在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四个年级的10个班级,每班每周1课时,每节古琴课10人左右,上课时间主要安排在下午第三节课和课外活动时间,上课地点在古琴教室。
我校开设古琴校本教育已有一年多时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分层次分阶段教学:
(1)初级古琴教学:(主要针对新高一、初一两个起始年级)
此阶段的学习是入门的基础,学习了解古琴的构造,历史,文化,背景,掌握古琴的基本技法,基本功训练,并通过多首小曲的学习,初步认识古琴减字谱及琴曲的表现方式和艺术风格,为以后继续深造打好良好开端。时间大约一年左右,能够达到考级2—4级水平。
第一阶段:两个课时。左右手指法的练习并且初步掌握左右手的配合。右手弹弦准备,勾、剔、抹、挑、劈、托、打、摘八法要能正确运用。左手走指音要求准确,按音坚实,熟悉徽位。练习曲目:《单指练习曲》、《沧海一声笑》。
第二阶段:一个课时。“泛音练习”。要求进一步熟悉徽位,泛音只有对准徽位才出音,对左手指法力度的控制有着相当的要求。练习曲目:《沧海一声笑》。
第三阶段:三个以上课时。“散按同度音练习”,挑、勾不同弦以及简单的绰注来练习基础指法。练习曲目:《仙翁操》。
第四个阶段:四个以上课时。进一步提高弹琴基础,让学生理解曲意,练习吟、猱、绰、注,走指音要求准确,指下力度控制正确,基本表达曲子内容与意境。练习曲目:《秋风辞》。
第五个阶段:半学期左右课时。让学生基本掌握古琴简字谱的认读,指下功力有所提高,能弹奏四级左右曲子,能完全理解曲意,对曲子意境表达准确与完整。能进行的表演或达到考级水平。练习曲目:《湘江怨》、《酒狂》
(2)中级古琴教学:(主要针对高二、初二,这两个年级已经学习了一年,具备一定的演奏基础。)
较系统的学习传统规范的操琴方法和中等程度的琴曲的学习,基本掌握古琴的表现方式和艺术风格,节奏、音准较好,乐曲演奏较流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时间两年以上,基本能够达到考级5—7级水平。
第一阶段:一年左右课时。左右手刚柔变化,轻重运用要熟练掌握,换指自如,出音自然,下指干净,深刻体会琴曲内涵,充分表达琴曲思想和感情。抡指、撮音、滚指等指法综合运用准确、自然、流畅。学习曲目:《阳关三叠》、《关山月》。
第二阶段:一年左右课时。基本达到六级或六级以上考级水平。掌握多种吟、猱、放合等要求,出音准确,技法娴熟。学习曲目:《平沙落雁》、《醉渔唱晚》或《忆故人》。
(3)高级古琴教学:(主要针对高三、初三年级部分准备参加艺术考试的同学)
对有较好弹琴基础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提高学习,使其更进一步掌握古琴较深层次的意识风格和琴曲精神。时间两年以上,基本能够达到考级8—9级水平。学习曲目:8级《梅花三弄》、《渔樵问答》、《流水》,9级《龙翔操》、《秋塞呤》、《捣衣》,10级《潇湘水云》。
2.走进社会,开展慰问演出
两年来,我校古琴教育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古琴教育活跃了学校气氛,丰富了学校文化。我校学生走进社会开展的各种演出慰问活动,不仅为繁荣社区文化做出了贡献,还密切了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扩大了学校在社会的影响,并多次参加徐州市的各项演出,获得好评。
2008年元月,我校应徐州市关工委的邀请,参加了到王杰部队的慰问演出,同学们整齐的传统式服装,温文尔雅的举止,颇有韵味的演奏,再加上古琴独有的古韵音色,给所有部队官兵一种别样的感受,获得很高的评价。同年6月,又参加了徐州市“庆六一·迎奥运”的文艺演出,同样获得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
通过各种演出,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文学功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毋庸讳言,在进行古琴校本教育中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
教学设施方面:目前我校约100余名同学进行古琴艺术的学习,却只有一间古琴教室,仅有10架古琴,最多有15位同学同时上课,存在“粥多僧少”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古琴课的教学效果。
课时安排方面:每班每周一课时虽然有些少,但最根本的问题不在于此,而在于学生课后练琴的时间无法安排,因为古琴课时间大都在下午第三节课和课外活动时间,学生的课余时间古琴教室都有班级在上课,无法练琴。另外,我校基本都是走读生,学生家里没有琴,放学回家学生没有琴练。而只靠每周一节上课时练琴,大大影响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
师资方面:因为古琴教学的专业性比较强,因此,任课教师都是外聘,所以带来教师流动性强,不好管理的问题。另外,由于师承渊源、所据传谱的不同,古琴演奏有众多琴派之别,各派的演奏技法和演奏风格有很大区别,而我校聘请的老师是广陵派传人,所以,学生学习的都是广陵派的演奏技法,这对于全面发展古琴艺术带来一定的弊端。
学生方面:我校自2007年始在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四个年级进行小班化教学,每班35人左右,每个班级同时进行古筝、古琴的教学,采取自由选择和教师调配相结合的方法,其中25人学习古筝,10人左右学习古琴。但是,有部分同学因为对古琴不了解,从而不喜欢古琴,没有学习的兴趣,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古琴教学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校的古琴校本教育正在逐渐广泛开展,虽然已有百余人在学习古琴艺术,但是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普及面还是很小,(我校是一所拥两千余人的完中),所以,如何进一步推广和普及古琴教育,发展古琴艺术,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挽救这一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是我们今后开展古琴艺术教育中要面临的现实问题。
摘要:新课程提倡校本课程开发,也提倡重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文章具体介绍徐州市第五中学进行古琴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情况,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初步分析。
校本传统 篇11
传承文明, 开拓创新是每一位炎黄子孙的责任和使命。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 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中华传统美德作为千百年来活在人民心中的道德文化受到了世人的认同和推崇, 并在各个时期都产生了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热爱社会主义,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 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 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1]。在新时期我们理应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美德, 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文件精神, 努力拓展学校校本课程内容, 回归教育本质, 关注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中学生中扎根、生长, 从而为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和全国青少年一样, 回族青少年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 又是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鉴于本校地处回民聚居区, 因此, 加强对回族学生的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下面, 笔者就结合学校实际, 谈谈新时期校本理念下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回族家庭教育。
2 新时期校本理念下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回族家庭教育
2.1 现状与原因
“现在, 兰州市穆斯林社区相对密度较大, 人数也较过去有了很大的增加:兰州市共有本地、外地穆斯林近18万, 其中城关区共有穆斯林近6万, 以回族居多, 多集中居住在靖远路、草场街、广武门、互助巷一带;七里河区约有穆斯林近5万人, 多集中于柏树巷、五星坪、西园堡等地”[2]。而兰州市第十中学正处于靖远路和草场街之间, 属于回族相对集中的地区。所以, 回族学生相对也较集中。现本校共有回族学生173名, 初中139名, 高中34名。我们抽选了其中100名同学进行了摸底调查:学习成绩排名本班10名的有2人, 占2%;学习成绩排本班后10名的有87人, 占87%。从家长职业统计来看, 个体户有92人, 92%;工人7人, 占7%;干部1人, 占1%。从家长文化层次统计看, 文盲6人, 占6%;小学文化程度18人, 占18%;初中文化程度59人, 占59%;高中文化程度16人, 占16%;大专1人, 占1%。另外, 抽选了100名汉族同学, 进行了对回族同学主要印象的摸底调查, 选重义气的有85人, 选热爱劳动的有91人, 选与同学相处融洽的有73人, 选爱学习的有9人, 选遵守纪律的有11人。
根据以上统计和进一步的深入调查, 从本校的回族学生的表现来看, 这些回族学生普遍表现为重义气, 热爱劳动, 与同学相处融洽, 但不重视学习, 成绩差, 经常违反学校纪律, 有厌学情绪;“从社区穆斯林的经济来源看, 来兰的穆斯林多以小贩形式的经营饮食业为主要生活来源, 其中开餐馆者居多, 其他多以卖牛羊肉、羊杂碎及干果、熟食为主”[2], 从本校回族学生家庭的经济来源看, 多以小商贩形式的经营饮食业为主要生活来源。其中开餐馆者居多。其他多以买牛羊肉, 羊杂碎及干果, 熟食, 摆地摊为主;从这些回族学生家长的文化层次来看, 绝大多数属于初中文化程度, 几乎没有一个上过大学。这些现状说明, 本校的回族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着隐患和不完善之处, 追本溯源, 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
2.1.1 地理因素
本校地处城乡结合部 (城市边缘) 。“城市边缘地区的穆斯林群体为了生存和发展, 他们在自己建立的穆斯林社区中彼此适应着对方的文化与传统, 并且与城市文明相交融, 正是在这种多元文化交流中, 城市穆斯林社区的伊斯兰教在不知不觉中便背离了原有的传统, 脱离了以前穆斯林聚居区的伊斯兰教的发展轨迹, 而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城市文明的夹缝中发展”[2]。城市边缘地区的回族群体为了生存和发展, 在与汉族的交错杂居中彼此适应着对方的文化与传统, 在这种多元化文化的交流中, 这些回族群体在不知不觉中背离了原有的传统, 脱离了以前伊斯兰教的发展轨迹, 家庭成员的宗教意识已相当淡漠, 而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城市文明的夹缝中发展。这在无形中造成了这部分回族群体的信仰的缺失。处在这种夹缝中的回族家庭教育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失误与偏差。
2.1.2 生活因素
以小商贩形式存在的这些回族个体在谋生过程中, 思维方式进行的是自然选择, 重利轻义的商人心理自然而然地体现在行为方式上, 难免不会对自己的孩子造成影响。另外, 在这一部分群体中, 不乏有经商成功者, 这就更助长了一部分回族家长及学生没有知识也能过上好日子的侥幸心理, 严重制约了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
2.1.3 文化因素
由于本校回族学生家长自身文化水平较低, 这就严重制约了他们重视教育、开展教育、研究教育和辅助教育的活动, 这就直接导致了他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模糊与混乱;该保持的没保持, 比如回族优秀的伦理道德观念, 行为准则等为人标准;该摒弃的没有摒弃, 比如狭隘的民族主义的一些东西和经商过程中的重利轻义的一些世俗的东西, 长此以往, 从而在根本上造成一种信仰的缺失。
2.1.4 宗教因素
“族即教, 教即族”这一根深蒂固的认识强化了回族家庭的伊斯兰文化主流。回族传统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信仰”, “为人”和“谋生技能”3个方面。信仰教育和为人教育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的内涵。谋生技能教育则同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相联系。传统的家庭教育是以造就具有良好的宗教素质, 遵循传统的伦理道德, 有着一定的谋生技能的传统人格为目标的。这种“重宗教文化轻现代文化”的传统自觉不自觉的地排斥着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作为教育者的长辈, 心目中的理想目标仍然是信仰, 为人, 谋生合一的传统人格, 对于现代文化知识的教育往往以能识文断字会算账为满足。这种状况直接阻碍了回民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而且, 随着历史的进步, 社会的开放, 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已成为现代人格的必备因素, 因而, 以培育宗教人格为目标的回族传统宗教教育, 与现代文明的要求打开了距离, 不可避免地步入教育的误区。
2.2 措施与目标
随着时代的变迁, 社会的发展, 回族家庭教育在新形式下被赋予新的内涵, 它要求我们必须找出学校、社会的中华传统道德教育和回族家庭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以提升回族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 使学校教育效能最大化。
2.2.1 加强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回族家庭教育
回族家庭教育一般包括三部分, 即“信仰教育”“为人教育”和“谋生技能教育”。“六大信仰”是伊斯兰正信的要素, 他们是信真主, 信天神, 信经典, 信圣人, 信复生, 信前定。回族群众为了表白自己的信仰, 在实际行动中, 履行五功, 即念, 礼, 斋, 课, 朝, 它们合起来, 实际上就构成了回族家庭的信仰。宗教生活, 品德修养和社会活动等方面, 都以《古兰经》为准则和指导。“在人生态度上, 回族奉行拒恶从善、驱邪扶正、主持正义、守正自洁、诚实宽恕、做善人而不做不义者。在伦理上讲求为人正直, 诚实做人, 仗义疏财, 赈济贫民, 孝敬父母, 尊敬长者, 优待亲戚, 怜恤孤寡。在经济活动中恪守公平买卖, 合法经营, 禁止高利盘剥, 反对互相欺诈, 以强凌弱, 提倡遵纪守法, 禁止犯罪作恶, 把饮酒、吸毒、淫乱, 赌博等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的行为归属与不宽恕的犯罪, 在家庭生活中有持家节俭, 讲究卫生, 团结互助, 和衷共济的美德。在社会生活中具有诚实守信, 和蔼可亲, 有礼有节, 不卑不亢, 讲求礼仪的传统”[3]。成熟的回族个体, 是这些优良的习俗, 风尚和准则的载体和传播者, 在家庭教育中, 长辈把他们继承下来的这些优良传统, 通过言传身教和他们为人处世的立场, 态度, 方法, 潜移默化地再次传递给晚辈, 形成了晚辈们基本的人生态度和处事原则, 这是以伊斯兰基本原则为核心, 以家庭父子传承为形式的教育。
“步入城市的少数民族穆斯林受城市文化的冲击, 一方面要传承自己的宗教信仰, 另一方面还要积极与城市主流文化相适应, 因此, 这些穆斯林群众在重视宗教教育的同时, 必须学习和了解其他方面的知识, 这样才能既保留自己的宗教文化, 又能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2]。“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 高尚的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 从娃娃抓起。回族家庭应坚定自己的信仰,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 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启蒙教育, 循循善诱, 以事明理, 引导其分清是非, 辨别善恶, 要在家庭生活中, 通过每个成员良好的言行举止, 互相影响, 共同提高, 形成良好的家风。既不放松子女进行传统宗教文化的教育, 又大力鼓励和支持子女积极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既严格遵行伊斯兰信仰习俗, 又积极投入现代文明的建设, 既保存着强烈的宗教意识, 又具有极好的现代文明素养。鱼和熊掌兼得, 宗教文化与现代文化并重, 宗教优良传统与中华传统美德融合提升, 应该是现代回族家庭教育的理想模式。
适当参加一些经堂教育也是回族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在恰当的时候,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去附近的清真寺, 听寺里德高望重的阿訇讲述一些伊斯兰先知、圣贤的事迹以及本民族中主要先烈的故事, 使子女懂得自己民族的历史及信仰来源, 在耳濡目染中逐渐接受和领悟伊斯兰教的精神和实质, 再将这种感悟外化于日常生活实践中, 不但大大拓展了回族家庭教育的空间, 充实了回族家庭教育的内容, 而且彰显了民族特色, 有助于本族子女的长远发展。
2.2.2 形成辐射家庭和社会的学校道德教育
学校是对青少年开展中华民族传统教育的主阵地, 学生在学校接受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一个整体, 走出校门他们又是实施教育内容的个体。学校是一个大的辐射源, 作为每个个体, 在社会生活中都随时间在外界展示着自己的品德和修养, 也接受着其他个体的影响, 尤其是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影响。依据《中华美德》、《公民道德实施纲要》, 学校制订切合实际和富有特色的道德教育体系, 教会学生做人和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中华传统美德中有“敬业乐群, 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 自强不息, 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己的为政风范, 厚德载物, 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 奋不顾身, 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大道之行, 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4]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 形成了“爱国, 明志, 持节, 自强, 诚信, 知耻, 改过, 厚仁, 重义, 尚勇, 好学, 审势, 求新, 勤俭, 奉公, 务实”[4]等传统美德。
《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大力提倡“爱国守法, 明理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强调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 要求我们树立自立意识, 竞争意识, 效率意识, 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 弘扬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勇于创新, 知难而进, 一往无前, 艰苦奋斗, 务求实效, 淡泊名利, 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
本校结合自身实际, 开发了以生命教育为主线的校本课程, 建立了“忠, 孝, 诚, 信, 礼, 义, 廉, 耻”的教育体系, 大力开设《传统经典诵读———感受生命的姿态》课程体系, 专题模块内容包括:
语文:《论语》和《三字经》的讲座, 礼仪讲座;
英语:诵读有关生命教育观点的经典英文故事;
历史:穆斯林文化, “三大宗教的生命观”讲座;
生物:“生命与非生命的界限”讲座;
地理:保护环境的本质是尊重生命;
政治:生命的另一种称呼叫幸福;
心理:我们应该这样感受生命;
法律:我国法律关于尊重生命的基本条款。
通过以上课程的学习, 让学生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 敬畏他人的生命, 关注异类的生命。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得到了大力弘扬, 在学生和家长群体中引起强烈反响。
积极开展各种德育活动, 突出教育是基础, 实践是关键, 强调从我做起。鼓励学生走出校园, 走进社会, 深入到社区、军营、农村、工厂、养老院去观察、去感悟、去实践、去成长。“社会是最好的大学”, 只有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 学生才会真正学会明德, 学会求知, 学会做人, 学会做事。
学校在教育学生的基础上, 鼓励学生将学校所学反馈给家长, 从而达到通过学生教育家长的目的, 这有助于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优势资源对弱势教育群体的传、帮、带, 巩固学校、学生、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形成良好的互动, 扩大教育的功能。
从道德规范的依据来看, 整个中华民族是以中华传统美德和《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为主, 回族以《古兰经》为主;从教育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来看, 学校是对青少年开展中华美德教育的主阵地, 家庭是对青少年开展启蒙教育的主阵地。无论是回族的《古兰经》, 还是中华传统美德和《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无论是回族家庭教育, 还是学校道德教育, 都以追求人类社会的“至真, 至善, 至美”为目标, 在客观上起到教化风气, 提升个人素质, 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所以, 应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 形成以学校为主导, 家庭为补充, 两者之间积极互动、整合的教育体系, 努力优化学校道德教育和回族家庭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寻求使教师, 学生, 家长等不同角色能够共同行动, 整体参与的载体。以结合点为中心, 学校与家庭共同设计教育活动方案, 以各自的优势资源为基础, 设计互补互动, 各有侧重, 内外一致的整合模式。这才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理想模式。
“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各有侧重、各有特点, 是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必须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相互配合, 相互促进。要突出加强社会教育, 巩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的成果, 促进公民道德教育的深化”[5]。接受汉族回族双重文化的洗礼和熏陶, 坚定宗教的信仰, 踏着时代的节拍, 认真做好家庭、学校教育实践工作, 是每一个回族个体、回族家庭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M].中国教育报, 2001.
[2]王建斌, 李庆勇.城市边缘地区伊斯兰教探微——以兰州穆斯林社区调查为个案[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19 (2) :122-124.
[3]慕经财.论回族文化的思想教育功能[J].固原师专学报, 1994, 18 (2) :89-90.
[4]王新龙.中华美德[M].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