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环境构建

2024-10-05

教学环境构建(通用12篇)

教学环境构建 篇1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网络越来越多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而教育又是受新信息技术影响的最大领域之一。介于学科的特殊性, 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因其趣味性, 自主性, 拓展性等特点使其真正做到了走出课本、跨出课堂、走向世界。

关键词:网络,英语教学,趣味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拓展性学习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日趋完善, 教育技术正悄然向网络教学过渡, 这无疑给英语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英语网络教学的优势在于充分体现其工具性和交互性。通过语言、图像和声音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 让他们左右脑并用, 从而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得到提高。笔者在日常教学中针对英语网络教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以网络教学多维、多角度的展示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 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 提高学习效率, 使英语教学真正做到了走出课本、跨出课堂、走向世界。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谈谈网络环境对英语教学的提升和优化作用。

一、网络环境下的趣味性学习

心理学认为, 兴趣是学生进行活动的主要动力。学生的学习动机, 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和兴趣是影响英语学习能力形成的主要因素。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 英语教师通常是学生的主宰者, 而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计划和安排, 被加以“塑造”。长此以往, 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慢慢被磨灭, 创造性也不可能充分地得以发展。网络环境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情境, 让学生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不知不觉地学习,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也增进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1. 网络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图片, 音乐等多种媒体的使用使得学生学习时眼、耳、口和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从而产生共鸣, 并营造出一个声情并茂、情感交融的英语学习氛围。灵活多样的英语游戏, 丰富生动的动画, 创设了轻松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愉悦地获得知识, 运用知识, 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网络上随时可见的英语谚语、文章, 随手可查的在线词典, 以及讲英语国家的著名建筑、风景、饮食习惯等资料, 创设了良好的英语学习的文化氛围, 使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英语的存在。在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氛围中学习, 学习会事半功倍。

2. 网络创设课文学习情境

诱思探究教学理论认为:创设情境, 激发情意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贯穿要素, 应贯彻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网络教学将网络技术与英语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 构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理想的学习情境。

实体情境, 能使学生开阔视野, 增长知识, 激发情趣。如在讲扎龙自然保护区时, 可以通过网络, 从文字、图片、以及影音资料多方面呈现保护区, 创设一种真实的教学环境, 营造一个真实的课堂氛围;模拟情境, 能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 提高教学效果。如在讲方位时, 可以利用网络地图查找自己熟悉的地点和建筑物, 并描述他们的方位, 使其有身临其境之感;不受时空限制的情境, 可以让学生遨游于中外, 驰骋于史前和未来……这样的课文情境怎能不激发学生始终以饱满的情绪参与整堂课的学习呢?

二、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性学习

传统课堂的单向交流往往使多数学生丧失表达的机会, 学生更多选择做旁观者, 容易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老师只能根据大多数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 能为学生提供的个别帮助非常有限。美国教育家沃德说过:“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 普通的老师解释知识, 优秀的老师演示知识, 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教师应该成为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高手, 鼓励学生热情参与课堂学习。英语网络学习环境的创设, 能让学生明确学习过程和各阶段的学习任务, 然后进行自主性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运用信息技术来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并且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平台成为课堂的主要参与者。使学生通过积极的参与浸融于课堂之中, 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的精神。

1. 个别化的自主学习

传统教学不可能完全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所以在很多程度上制约了优秀学生的发展, 同时也让部分学生觉得学习有难度, 跟不上。但是网络环境下的个别化自主学习在这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观。

如生词的学习以及课文背景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查阅。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在线查找相关资料, 扩充相关的知识, 使得有限的教材变得更加丰富有趣。还可以在线访问国内外英语学习网站, 通过看国外影片, 交国外网友等方式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学生可在线完成并提交作业, 老师也可在线单独进行评价。评价的成功的反馈信息赋予了他们充分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而学习能力稍弱的同学也可以通过网络将老师所讲内容重复学习, 不懂之处可以在线得到单独的指导和反馈, 这样既让他们有了反复学习进行弥补的机会, 也能免除怕在公众之下出错的心理障碍, 还能在练习中建立自信心, 不仅重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 而且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2. 小组协作的自主学习

小组协作学习是比“个体学习”与“竞争学习”更优化的学习方式, 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英语学习任务, 按照明确的责任分工进行的互助性学习。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下, 交流通常是单向的, 多向的交流也局限在一定空间和一定人数内进行。网络平台却能够突破交流的参与人数和空间的限制, 给全体学生多维交流创设了前提和条件。在课堂内可以由教师提出讨论问题, 小组分工合作, 共同负担学习责任, 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可根据兴趣自然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在线讨论;课后还可以共享信息和资源, 24小时在BBS上留言进行异步讨论。这样既兼顾了学生的个体要求, 又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小组间的竞争意识, 还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的精神。

三、网络环境下的拓展性学习

拓展性学习是以拓展教材以外的知识为核心, 以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为主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开发英语课程资源时, 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网络具有海量资源, 更为重要的是具有新鲜的资源。这扩大了学生学习的视野, 使学生的学习可以超越书本知识的限制, 还可以给学生更具时代特征的材料和数据。利用网络平台教学提供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传统的文本和图像资源, 更有动态的、可交互的资源。所以我们得以并应该通过网络将英语课堂延伸到课外。

如讲“理想家园”时, 可以让学生课后在线利用软件设计自己的家园, 并加以阐述说明, 还可以组织进行评比, 增添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讲“世博展馆”时, 可自行参观网上虚拟展馆, 增加感性认识的同时提升对其理性的认识。再如讲保护野生动物一课时, 在课后可以引导学生在线报名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 为保护野生动物做出贡献, 还可通过环保游戏引发对保护环境的思考, 使课本知识在课外得到延伸, 甚至成为自己人生中一件很重要的事。

以上种种均因为网络而成为可能, 是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

综上所述, 网络教学环境的构建促进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 能给学生学习带来无穷的乐趣, 并且提高了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英语网络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以及网络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网络教学将愈来愈展示出其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任培玲、曹卫智.[J].书浅析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山东教育.2004.11

[2]何高大.[J].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外语教学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02.1

教学环境构建 篇2

付生年江西省铜鼓县第一小学

内容简介:学生个体独享一台电脑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日子即将到来,从现在起,我们教师开发的教学软件(课件)要有前瞻性,能适应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而适应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教学软件应具有以下特性:一、交互功能强,便于人机对话。二、全方位链接,操作明畅。三、信息完整,层次分明。四、富有导向性,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五、雅俗共享,妙趣横生。六、制作要精美、规范,表达意思要准确、富有感染力。七、鼓励学生制作教学软件。

关键词:网络环境自主探究教学软件开发策略

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最常见的两种模式是:计算机网络教室(一个学生一台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室(一个教室一台计算机)。在我所了解的学校中(指小学),县级和县级以下的学校还没有出现计算机网络教室,市级学校即使有也是一两个班。

由于大部分地区和大部分学校构建的都是多媒体教室,所以现在开发出来的大部分教学软件,都只适合在多媒体教室下运用,如果要在计算机网络教室里运用,就会败露出诸多不足:一、链接单一,不可逆转;二、为教而做,操作难度大;三、交互功能不强,人机难以对话;四、信息跳跃无提示,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五、无自学提示,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六、展示方式不活,缺乏趣味性。

信息网络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扩展和延伸,我省的“校园阳光教育网”又将加速这种扩展和延伸。“校园阳光教育网”是一个有行政机构和教育管理机构参与构建的绿色教育网站,她的建站宗旨是:沟通教育与社会,教育行政机构与学校,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学生的信息,辅助学生课外学习。按照她的构建思路,学校将把学生的“成长袋”,教师将把学习资源,都挂在校园网上,学生和家长凭帐号和密码登录到所在学校的校园网上,查阅信息,建构知识。我校是“校园阳光教育网”五百所试点学校之一,预计不出两三年,学生借助计算机网络自主探究知识的年代就将到来。在这两三年里,我们该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转变教学软件开发的观念,改变教学软件的服务意识,变为“教”服务,为为“学”服务,变为教师的教学工具,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变“电灌”为“电导”,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开发出一套优质的软件。使将来的学生无论在家里,还是在课堂上,都能借助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软件自主探究知识。

我认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软件应具备以下特性。

一、交互功能强,便于人机对话。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软件教学的课少说我也听过上百节,但能生机对话的却很鲜见,绝大部分都是教师操控演示,学生傻哈哈地看,充其量也就是来个机问生答,“游戏”的规则,流程的推进都是教师把持着,学生和计算机对话的权利全部被教师剥夺了,玩网络游戏时的那种亲切对话、自主交互、激情体验全然跑得无影无踪了。这样的教学软件,如果出现在网络教学环境下,让学生借助它去自主探究,是很难引起认知冲动的。对策是借鉴网络游戏的一些规则,制作出交互功能强大的教学软件,让学生去操作,让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在操作和体验中发展兴趣,提高素养。

二、全方位链接,操作明畅。

现在开发出来的绝大部分教学软件都是单线单向链接的,有的开发者甚至把按钮隐身在其它角色上,即使是专业人士如果不看说明书也很难操作使用,至于学生就只好望洋兴叹了。这样的`教学软件也不利于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所以在开发教学软件时要重视按钮的功能,把它做得像网页那样,有全局性、导向性、多维性、明确性。如我开发的《黄河魂》这个课件,就力求体现了这“四性”(如图“首页”“分页”所示)。在首页,按钮是多维全方位的,学生可以从展开和下拉列表按钮中便利地进入到各分页;按钮又映射出课件的全貌和结构,学生通过按钮可以便捷地找到自己需感知的材料。在各分页,学生可以通过下拉列表按钮轻松随意地转到其它各分页或首页。只有链接明畅的教学软件,才能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

三、信息完整,层次分明。

这里所指的信息完整,并不是要求教材中的每一点教学内容,都要做相应的课件,而是指要把有利于辅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材料,有利于丰富学生视像的材料,有利于完善和丰满学生建构教学内容的材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材料,有利于升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材料,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材料,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导向环节都要考虑进去,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一切必要的“物质”条件。层次分明,是针对过去的教学软件内容跳跃,各点内容之间没有内在联系来说的,这样的教学软件需要理解了课文之后才能操作,如果直接拿给学生去辅助自主探究,学生是无法操作和理解的。所以网络环境下的辅助学习软件,必须要有系统性和层次性,各点内容之间要有内在联系,要能诱使学生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地探究。

四、富有导向性,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

开发网络环境下,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软件,在软件中还要安排一些导航性的环节,引导学生按照科学的思路,运用科学的方法去感悟去体验,避免自主学习的盲目性。如在《黄河魂》这个课件中,我就安排了两个导向性的页面:在课前预习部分安排了“预习要求”页,在课堂体验部分安排了一个“探究导向”页。学生可以按照这“预习要求”和“探究向导”有步骤地或诵读课文,或阅读文本(课件中的),或看图片,或看动画视频感悟体验课文,达成这两页课件预约的目标,走自我发展之路。

五、雅俗共享,妙趣横生。

我们要正视学生的差异,在网络环境下为不同生活背景、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情感背景、不同认知背景、不同发展需要背景的学生创造个别化的学习环境,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工具和资源。开发教学软件时我们要为学习能力富足的学生,安排一些难度比较大的材料,为学习吃力的学生,安排一些难度比较小的材料,使学生各有所得,各有发展。教学软件的推进方式也要设计得丰富多彩,可以是模拟实践性地推进,可以是闯关式的推进,可以是自由链接式的推进,也可以借鉴游戏方法推进等。页面要做得亲和,有童真童趣,有人文激励。我做的《詹天佑》这个课件,就是采用模拟实践性推进的。其中开凿“八达岭”“居庸关”隧道和架设“人”型线路,都是采用模拟现实场面开发的。就如开凿“居庸关”这页课件,场景中摆着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和两支整装待发“工程队”(“工程队”是用箭头和文字做的,如图)。这个课件是用FLASH做的,这按钮可以拖动,可以点击触发开凿情景。学生看了相关课文后,可操作这页课件,把开凿的过程模拟演示一遍。拖动“工程队”到适当的位置,再点击它触发虚拟开凿情景。如果开凿正确,火车会自行通过,开凿不正确可点击“重来”按钮,再体验一次。这样,课件不但增强了的互动性趣味性,而且提升了实践性亲切感。有了这样的学习辅助软件学生一定会乐学的。

六、制作要精美、规范,表达意思要准确、富有感染力。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教学软件粗制滥造,追求花哨。文字的叙述、图片的示意、音效的渲染、动画的模拟看上去都不怎么顺心贴切;易分散学生视觉和心神的无益装饰角色太多,有的甚至达到了喧宾夺主的程度。这样的教学软件也不利于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探究。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要成为学生的教育信息和资源,我们开发教学软件也要树立这种理念。去除一切毫无教育意义的信息,优化整合好所有有效的教育素材,使教学软件表达意思准确,富有感染力,能激起学生思想的共振,感情的共鸣。

七、鼓励学生自己制作教学软件。

其实教育意义最大的教学软件不是专业开发者或教师创作的,而应该是学生自己创作的。原因大家都应该知道,要制作出课件,充分也是必要的条件是:对课文进行了积极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探究。而这个历程正是学生成长的最好“营养品”,也是我们教师平常所渴望而不可求的最高学习境界。现在,有一部分学生家里已经购置了计算机,他们在电脑课上也学会了POWERPOINT这个软件的运用,如果老师又能谦虚一点说:请求学生帮做一个课件,学生一定会乐此不疲的。在课堂上如果能用上学生制作的课件教学,那学生一定会倍感亲切,干劲十足的。

教学环境在变,教学手段在变,教学方式在变,学习方式在变,承载辅助学习的教学软件也要随之改变,这样才能保持她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构建英语教学的多媒体环境 篇3

1.现代化的多媒体设施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2.现代化的多媒体设施便于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知识空间,便于教师采用交互式、启发式教学方式;

3.现代化的多媒体设施能集画面、音乐、解说于一体,形声兼备,声情并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得到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适当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免去教师大量教学模型和图表的制作,有利于教师引入或创设主动、形象的具体场景,以激发学生一定的体验;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得教学过程直观生动,有利于科学示教,而且集教学、娱乐和美育于一体。

1.利用多媒体,进行课文教学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英语教学是一种环境(或情景)的创设,最重要的是能创造激动、高昂、活泼的教学环境,使教与学双方始终处于“互动”状态。在正式呈现英语课文之前,教师首先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解决学习内驱力启动的问题。教师可运用电脑、录像或投影等电教媒体,以它特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创造情景展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定会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技能

课文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技能和提高理解能力的主要方式,在英语课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配以优美的画面,流动的句子和同步的录音,使学生的阅读从抽象向形象转化,使阅读的过程成为欣赏美的过程。学生见画如文,并能跟随录音抑扬顿挫,绘声绘色地阅读,使阅读、理解、记忆产生同步效应。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课文,通过演示使教学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可更好地体现课文教学的整体性、综合性及全面性,便很容易掌握本课内容。

总之,不管用何种方法,何种媒体,我们都是想通过创设新颖,趣味和感人的美丽环境,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激化他们学习课文的欲望,提高学习的效率。

2.利用多媒体,进行字母、词、句的教学

在英语字母、单词、句型等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直观、形象、感染力强特点,将英语的文字美、语言美都展示出来,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英语学科的艺术美在。

(1)展示英语字形直观美。利用多媒体,在播放教学录像时,英语印刷体大小字母的字形迅速出现,比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的字要标准、美观而快速。有些英语花体字更是艺术的化身,经常在屏幕上出现,使学生直观字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今后在阅读书报时迅速反映,不至于感到陌生。

(2)使抽象词义直观形象化。在单词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利用生动的动画效果,使原来抽象的词汇学习成为一种享受和乐趣,起到强化单词记忆的作用。如教学dangerous时,可借助多媒体呈献一个孩子在马路上玩,一辆汽车正飞速来的场景,“Oh, it is dangerous”学生马上能领悟到该词的意义。

(3)生动句型教学。在句型教学中,对于重点句型和应用性极强的句子,教师利用多媒体能起到积极的效果,如“There be”句型的教学,音乐一响,多媒体动画呈现一画面,有山、有水、有树,同旁有房,由学生用“There be”结构造句,引出be的单、复数变化并呈献在屏幕上,教师用启发性的语言提问“be”的变化规律,学生积极地思考并从例句中找出规律,这样学生就由被动变主动,由单纯接受知识开始积极主动学习、理解、获取知识。

3.利用多媒体,进行口语训练

斯大林说:“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相互交际、交流思想,达相互了解”。由此可见,正确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是学好英语的一个重要目的。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并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是适应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是当务之急。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书面应试能力,也应重视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但是课本所给我们的是有限的材料,往往使学生的表达受到限制,让学生感到无话可说,所以,教师只有从这些材料中挖掘出深层次的,同时又存在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东西,创设一些令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他们才会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当真实的情境再现时,他们就会有学习的强烈热情。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施,演示生动的动画,让学生在快乐参与中运用目标语言。

如学习方位时,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某个人的房间效果图逐一让学生猜测不同物品摆放位置,如先演示basketball,教师问:“Where is the basketball? Can you guess?”学生展开想象,进行猜测:

S1: I think the basketball is under the bed.

S2:I think the basketball is on the floor.

S3:I think the basketball is under the chair.

随后教师演示chair,对第三位猜测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接着再演示房间中的其他物品。

然后,把该房间的图片整体呈现出来,让学生看图片俩俩合作,向对方描述房间中的物品位置,学生看着具体形象的图片,尤如身临其境,急于把见到的内容表述出来。教师用多媒体还可展示一些天气、日期、新闻、校园环境等画面,这些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学生感兴趣自然有话可说。

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的社会,现代教育也应是信息时代的,教师应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设施将学生带出小小课堂的局限,使学生利用多媒体资源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论会计软件教学环境的构建 篇4

会计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会计核算, 以及利用上述技术手段将会计核算与其他经营管理活动有机结合的过程。 为进一步推动企业会计信息化,节约社会资源,提高会计软件和相关服务质量,规范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工作,财政部最近制定了《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自2014 年1 月6 日起施行。 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推进,离不开会计软件的有效应用。 会计软件,是指企业使用的,专门用于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的计算机软件、软件系统或者其功能模块。通常来说,会计软件具有以下功能:为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直接采集数据;生成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对会计资料进行转换、输出、分析、利用。

从目前我国会计信息系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来看, 基本上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形式。 即会计信息化相关理论需要通过一套实际的会计软件来实现,通常被选做实验平台的软件主要有:用友U8、金蝶K3 等。 由于这两套软件本身较为庞大,对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要求很高(例如需要安装IIS、各种补丁程序),且后台数据库都是SQL Server, 存在数据库的安装和配置问题,软件安装以后可能与系统中已安装或者将来安装的软件有冲突而影响使用。 所以,要使用这套软件,对于教师来说,把它安装好都是一个很复杂的工作。 而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自己独立安装好更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影响软件的使用。 如何把复杂的安装过程封装起来,快速构建软件的运行环境应用于教学呢? 可以通过虚拟机软件的应用来实现这个要求。

1虚拟机简介及安装

虚拟机(Virtual Machine)指通过软件模拟的具有完整硬件系统功能的、运行在一个完全隔离环境中的完整计算机系统。 通过虚拟机软件, 可以在一台物理计算机上模拟出另一台或多台虚拟的计算机, 这些虚拟机完全就像真正的计算机那样进行工作,例如可以安装操作系统、安装应用程序、访问网络资源等等。对于用户而言,它只是运行在物理计算机上的一个应用程序,但是对于在虚拟机中运行的应用程序而言, 它就是一台真正计算机。 流行的虚拟机软件有VMware(VMware ACE)、Virtual Box和Virtual PC,它们都能在Windows系统上虚拟出多个计算机。 下面以Virtual Box为例说明来说明。

首先从网上下载共享的Virtual Box软件, 然后安装Virtual Box软件, 安装过程很简单, 没有特殊要求只需全部点“next”即可完成。 见图1。

2会计软件教学环境的构建

安装完成Virtual Box软件以后即可运行,第一次运行时可以点击“新建”功能建立一个虚拟电脑,虚拟电脑的相关参数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进行设定和选择,例如名称为V1,操作系统类型为“Microsoft Windows”,版本为“Windows XP(32 bits)”。 见图2.

可以根据宿主电脑物理内存情况决定分配给虚拟电脑的内存大小,分配给虚拟电脑的内存空间越大,运行速度就越快,但相应地会影响宿主电脑的运行速度,所以需要进行权衡。 一般选择系统建议值即可。 见图3。

可以创建一个虚拟硬盘添加到新虚拟电脑中, 以便在虚拟电脑中获得必要的存储空间。 见图4.

进一步可以选择虚拟硬盘文件类型,一般选择VHD(虚拟硬盘)。 见图5。

确定虚拟硬盘文件是动态分配还是固定大小, 动态分配通过牺牲速度实现少占物理硬盘空间, 固定大小通过牺牲物理硬盘空间实现使用速度的提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权衡。见图6。

确定新建虚拟硬盘文件存盘位置和虚拟硬盘文件在实际硬盘中能用到的极限大小。 见图7。

最后,顺利完成V1 虚拟电脑的建立。 见图8。

3会计软件教学运行环境的实现

虚拟电脑建立好以后相当于购买了一台新的电脑, 但是新电脑还没有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所以还是无法使用的。 接下来需要在虚拟电脑中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这些操作与在物理电脑中安装的过程是一样的。

选择一个已经安装好的虚拟电脑,例如V1,点击“启动”功能开始安装过程,首先需要选择一个有系统安装盘的物理光驱或者虚拟光驱(需要另行安装),以便启动操作系统的安装。 见图9。

操作系统安装完成以后可以进入虚拟电脑,首先通过“安装增强功能”准备好共享文件基础条件,然后通过虚拟电脑系统菜单中的“设备”—“共享文件夹”功能实现物理电脑与虚拟电脑的文件夹共享,从而实现物理电脑与虚拟电脑之间的数据交换。 见图10。

例如:物理电脑的“E:”分区被分配为共享文件夹,可以通过物理电脑的E: 与虚拟电脑进行数据交换。 见图11。

实现文件夹共享以后可以安装其他软件, 基本流程是:Windows操作系统补丁程序 —Windows操作系统IIS功能—SQL SERVER数据库及补丁程序 —U8 财务软件。

虚拟电脑中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安装成功以后, 可以进一步使用系统提供的 “导出虚拟电脑” 功能对虚拟电脑进行备份,导出的虚拟电脑就是一个文件。 方便将来重装或者将虚拟电脑发布到其他物理电脑中,类似于电脑的克隆与还原操作,可以大大减少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的重新安装时间,提高安装效率。 见图12。

在拥有了导出的虚拟电脑文件基础上, 如果需要重新安装虚拟电脑,只需要使用“导入虚拟电脑” 功能就可以迅速恢复。 见图13。

通过以上步骤,只需要在第一次进行完整的安装,以后会计软件的教学环境建立就非常简单和高效。

参考文献

[1]麻育胜,等.浅谈VMware Workstation虚拟机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应用[J].科教文汇,2014(4).

教学环境构建 篇5

一、环境伦理观

环境伦理观主要以保护地球资源和确保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在生产生活中坚持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排放、循环使用资源等环保理念[2]。环境伦理观主张地球的唯一性与资源承载量的有限性;生命的平等性;人类的自然属性;人类自身的公平性;环境问题的世界性等[3]。生态文明是以环境哲学作为其哲学基础的,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把环境伦理观作者简介:刘丽华(1983-),女,山西人,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生态经济与旅游地理作为学生改造自然意识与行为上的制约机制与理念,树立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环境伦理观是推进生态地理教学的哲学之源与理论之基。而地理学科以其时代性、独特性、形象性、统一性的特征,例如人地关系、全球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又有助于环境伦理观的渗透。二者具有相通之处。

二、生态地理教学构建目标

生态地理教学构建的终极目标在于,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伦理观能够使学生塑造环境伦理道德,使使他们具有正确的环境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以此能做出理想的环境行为。

1、培养学生的环境伦理意识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大力宣扬生态危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使学生认识到任何有意或无意、直接或间接的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以此唤起学生的危机和急迫意识。

2、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由于环境资源的有用性有限性与稀缺性等,环境资源也是有价值的。正确的环境伦理价值观要求在自然本身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建立起一种合理性,一种生态平衡,并用这种合理性来规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形成绿色消费观

在教学过程中,应倡导学生在消费资源时要适度消费,以求资源的永续利用,例如倡导珍惜粮食,节约用水等。

三、生态地理教学构建途径

1、地理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环境伦理道德的有效空间

教师可采用渗透式讲授法、辩论法、讨论法、演示法、材料阅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设计教案,对环境伦理观从知识、技能、情感等多方面进行讲解与传授。

2、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环境伦理道德的`重要阵地

教师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校外去考察、调查,让学生写出总结或调查报告,提出自己的建议,使学生直接接触环境,获得正确、鲜明、真实的印象。

3、重视乡土地理教学对环境伦理意识的培养

乡土地理教学是从学生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人手进行教学的,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对周围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比较熟悉。

四、生态地理教学评价

1、对学生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可通过撰写环境伦理调查报告或环境伦理小论文等进行量化的评价。考核采用优秀、良好、中三个等级。

2、对教师的评价

1)教学目标评价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和环境伦理教育的特点是否在完成地理教学目标的同时,强调学生对环境伦理的理解,培养正确的对待环境的态度,并鼓励学生的参与是否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可操作性。2)教学内容评价教学内容是否将本书内容与学生身边的、当地的和日常的生活环境、生活经验与环境伦理问题联系起来;教师是否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调查不同的环境伦理问题,并把这些环境伦理问题与全球的环境伦理问题联系起来。3)教学方法评价教师是否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是否适应学生的需要;教师是否采用了相应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措施,建立了相应的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的学生档案教师是否将评价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教师是否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学生在现实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感知、体验和思考。生态地理教学的构建,以环境伦理观的形成为主要线索,从构建目标、途径以及到生态地理教学的评价都以环境伦理观教育为主,以此来实现地理教学的生态意识。

参考文献

[1]陈敏豪.生态文化与文明前景[M].武汉出版社,1995.

[2]包庆德.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环境伦理”[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

[3]姚宏宇.环境伦理观的渗透———地理学科的基本任务[J].教学研究,2006(2).

[4]李伟华,魏智勇.高中地理课程中环境伦理道德教育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

[5]韩梅.中学地理课程的环境伦理教育目标与内容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2).

教学环境构建 篇6

【关键词】构建口语教学教学环境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在高职院校中倍受重视。高职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和训练成为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重点。目前,高职院校英语口语教学整体水平在不断提高,但高职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尤其是口语交际能力仍不尽人意。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存在学生英语基础差、教学理念落后、口语学习意识淡薄、口语学习氛围差、一些教材忽视口语教学等问题。因此,如何构建良好的英语口语教学环境,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高职生英语口语水平,已成为高职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实现口语教学网络化

多媒体技术为高职英语教学带来了便利,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同时也对我们原有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英语口语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系统,调动学生练习口语的兴趣和积极性,英语口语训练的成效将会得到极大提高。在现代化教学手段建设上,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针对传统的语音室进行改造升级。传统的语音室是听说型语音室,传统的语音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进行听说训练。要适应英语口语能力培养,就必须将语音室的固定座位改造成家庭式圆桌化课桌,添置多媒体设备,使英语口语教学小班化,便于师生互动。二是在多媒体教学课件与设计制作上力求实用性与合理性。教学课件设计不能片面追求形式上的活泼,有些教师在课件中加入很多声音和图片,显得非常炫目,但实际上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避免华而不实,要将学生注意力适时放在语言上,使学生和自己有更多的交流。与此同时,课件的内容要合理、信息量要突破,在教学中一定要体现师生的互动性。

二、优化口语课堂学习环境,实现口语教学交际化

良好的英语课堂交际环境是以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为目的的口语课堂的基本特征。创造一个有利于课堂交际活动的、令人愉快的交际环境非常重要。一个成功的口语教学环境应该使师生互动,学生想开口、敢开口,用英语交流。首先,要选取难度适宜的教材。高职学院学生英语基础比较差,但思维活跃、反应敏捷,图文并茂、话题丰富的教材比较适合他们。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精心设计语言练习,激发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欲望,培养学生语言技能。与此同时,口语课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教师也应当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传授国际文化知识,比如西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这样,学生就能在英语听说活动中占据主动。其次,要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周密的组织。教师的意图要明确,要让学生知道他们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候结束;教学活动难易程度要适量,要让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能力进行参与。辩论时,双方辩手可能由于误听或词汇欠缺等因素导致辩论一度搁浅,此时教师可起到点拨、引导的作用,使辩论顺利进行。教师还应充分发扬民主,以平等身份指导和组织教学活动;必要时,还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活动,发扬“亲民”风格。再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多个教学活动综合在一起,如情景假设、小组讨论(Group work)、表演、互问、抢答、竞猜等多种形式活动。课堂上,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将学生引入口语教学训练,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三、创建练好的师生关系,实现口语教学和谐化

正如罗杰斯所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赖的师生关系,依赖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喜欢某位教师,自然就会对他所教的那门课程感兴趣,反之亦然。首先,作为教师的我们,平时应多和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需求;同时,还应多听取学生对教师和教学情况的反馈,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次,对学生要多鼓励、多肯定、多关心,少批评。对所有学生要一视同仁,创造一个轻松的师生交流环境。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因而,英语教学也要从语言知识的传授向交际能力的培养转变。通过创建良好的英语口语教学环境,真正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逐渐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⒈冯涟漪: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初探[J],外语界,2005(2)

⒉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

⒊吴旭东:外语课堂口语发展理论模式[J],现代外语,1997(1)

如何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环境 篇7

一、自主定向目标

自主定向目标在传统教学中是不可思议的。在传统教学中, 备写目标是教师在备写教案时的重要组成部分, 先是教学内容, 然后是三维目标, 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但很多教师都是在抄写教案, 并没有真正从学生出发。在课堂教学落实中, 大部分教师只注重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是教师为了完成任务而写的, 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在又一轮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这种做法显然是行不通了。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必须把学习交给学生。只有把学习交给学生, 我们的教育才真正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我们要抛弃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的地位, 让学生自主定向目标, 把课堂变成“知识的超市, 生命的狂欢”,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像在超市中选择自己必需的、喜欢的物品一样选择知识, 那学生才能乐学。如果学生乐学了, 就没有什么学不会的了。也就是说, 学习重点由学生确定, 才是回到了教育的本真。

那么, 学生怎样才能“自主定向目标”呢?脱离教师的参与也是不现实的, 学生在选择过程中会很盲目, 会不知所措。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可以给学生进行一些提示, 让学生阅读课本中的导学系统以及与课本相关的资料, 初步感知文本。同时, 教师要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确定基本的学习目标。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与文本接触、与教师沟通。在接触与沟通中, 学生逐步明确了目标, 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 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要。

教师应把引导学生制定课堂自主学习的目标作为创建自主课堂的一项重要策略。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 真正把学生当成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 关注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所以, 学生在制定课堂自主学习的目标时可以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不同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学生应有不同的学习目标。此外, 教师还要在最大程度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鼓励学生张扬个性特点, 培养出自主的人、个性化的人。

二、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自主学习需要兴趣这种内在激励的力量。教师要转变角色, 努力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 对教师传授的知识, 学生只有通过吸收才会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因此,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让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诱化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 从而自觉自愿地投入, 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那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 激发学习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抓住学生好奇心比较强的特征, 想方设法创设良好的情境, 使学生置身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 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使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 相互评价, 教师也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评价。通过激励性的评价, 学生会产生学习的动力。有了动力, 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就水到渠成了。

(二) 鼓励大胆发问

新课程的学习, 要求学生是主动自觉的求知者和探索者。教学中, 我们应该提倡大胆发言, 对发言积极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 并鼓励不善发言的学生。学生发言时, 教师应让其他学生认真倾听, 并适时进行引导。对回答不准确的学生, 教师应采取鼓励的态度, 让每一学生都处在宽松的环境中, 这样就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发言。另外, 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胆展示, 让学生大胆质疑, 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三、注重方式方法

在教学中, 我们应该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而不能放任不管, 让学生自己毫无目的地去学。自主学习不是让学生自学, 而是在自学的基础上与同伴合作交流,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要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合作学习小组划分应遵循“同质结对, 异质编组, 组间平行”的基本编组原则, 并以此对全班学生进行编组。我建议以6人一组进行分组。学生可经共同讨论后给自己的小组命名, 并设计组徽、组训、口号。组名要有气势、响亮, 富于激励性 (如“飞虎队”“雄鹰队”等) 。教师还可让小组各成员参与商讨、制定本组的课堂纪律、学习纪律等组员共同遵守的相关准则———“组内公约”, 实现学生参与管理、自主自治。小组建成后要精选小组长, 组长要从成绩优秀、性格开朗大方、具有组织管理能力的学生中选出, 教师还应对小组长进行业务培训, 定期召开小组长经验交流会, 分享管理成果。课堂中有集体荣誉感的驱使, 有组内舆论的压力, 有小组长的监控, 有教师的评价激励, 有竞争机制的调动, 这样就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可先按照教师的要求引导开展自学自练活动。在学习中同质结对, 开展“对学”活动, 使学生与自己同层次的伙伴竞争, 实现兵练兵。在独学、对学的基础上, 组长组织组员进行学习成果的组内汇报、小展示, 确保人人达标, 为开展组际竞抗做好准备。按照教师事先公布的竞抗顺序, 各小组可开展组际间的团队竞赛, 也可以采取组员代表小组的形式开展组际竞赛, 进行班级大展示。同时, 教师要对竞抗结果进行评价。展示结束后, 教师应归类展示中的共性问题, 进行反馈矫正和进一步深化、拓展。

在小组学习中, 学生学会了合作、交流、展示、质疑、释疑, 从而真正实现了自主学习。

四、总结学习成果

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 学生解决问题的速度是因人而异的, 学习效果并不一定都是教师所期望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总结评价时, 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出不同评价, 并能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合理的修正和补充。只有当学生自己感觉到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时, 学生才会认识到学习知识的价值, 从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并逐步形成终生学习的爱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 篇8

各种管理制度的制定, 要体现和谐。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 目的是让教师更好地工作。那么, 怎样的制度, 才是教师真心拥护和自觉遵守的呢?那就是我们的制度中一定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首先, 制度的制定要民主。毛主席说: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我们任何一项制度的制定, 一定要广泛征求教师意见, 集思广益, 最后形成管理者的思想, 形成制度;其次, 管理制度的语言要体现人本思想。有的管理制度, 动不动就讲如何惩罚、如何罚款, 如何考核你, 让教师一听就反感, 自然产生抵触情绪, 即使遵守, 也是迫不得已, 不会产生内心认同。因此, 制度语言一定要人性化, 体现对管理对象的尊重和指导管理对象应如何去做才会更好;再次, 制度的制定要有科学性、前瞻性。作为管理者, 在出台任何一项管理制度前, 一定要反复论证, 看其是否有科学性、合理性, 是否符合学校的实际, 是否对学校今后的长远发展有好处。不能看到别人有一个好的东西, 立即照搬, 或把别人已经弃之不用的东西当宝贝, 结果只能是造成学校管理上的混乱;最后, 好的管理制度, 贵在坚持。“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培养学生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因此, 我们的管理制度也要有一定的稳定性, 即使我们的制度有缺陷, 也应在坚持中完善, 切忌今天一个制度, 明天一个办法, 折腾来, 折腾去, 最终只能只能使学校的管理一片混乱。

教学管理一定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合理的原则。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 一定要坚持公开原则, 只有将管理置于教师的监督之下, 实行阳光操作, 教师才能真正感觉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 从而积极参与管理, 自觉服从管理;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 一定要坚持原则, 对事不对人, 该逗硬的坚决逗硬, 绝不讲情面。在管理中一定不能讲人情, 讲关系, 对自己关系好的放一马, 对自己关系不好的逗硬到底, 这只会影响管理者的威信, 造成对立, 影响团结, 使教学管理陷入混乱。

管理者在用人问题上要有公心, 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在用人问题上, 我们应该用那些工作能力强、人格修养好、在群众中有威信、为人正直的人, 绝对不能用那些只知道投机钻营, 既无工作能力, 又无管理水平, 人格低劣的人, 如果用这样的人, 会破坏集体的团结与稳定, 会对学校的管理造成误导, 会使教师认为:工作干得好还不如会处领导关系好, 从而对管理者失去信心, 懈怠工作。造成领导之间、教师之间、领导与老师之间的不和谐, 使管理失序。

管理者要关爱每一位教职工, 让他们体会集体和学校的温暖。我们经常讲老师要关爱学生, 如果我们作领导的都不去关心老师, 他们中又有多少人能产生关爱学生之心呢?因此, 作为管理者, 我们应该放下架子, 深入到老师中去, 与他们交流, 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 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教学上的困惑, 多一些鼓励和帮助, 少一些批评和指责, 真正成为老师的朋友。如果我们的管理者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 急群众之所急, 全心全意为教师学生服务, 我们的学校就一定是融洽和谐的, 学生的成长也一定是健康的。

积极开展各种活动, 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减轻教师心理压力。当今世界, 竞争激烈。在学校内部, 亦是如此。老师们成天被繁重的工作所压, 心里疲惫, 甚至产生心里疾病。作为管理者, 我们应积极想办法, 帮助教师克服这些阴影。一是要指导教师如何进行自我调节;二是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让教师在活动中放松, 在活动中合作交流, 拉近管理者与老师的距离, 增进彼此间的信任, 融洽教师与领导的关系。从而为创造教师一个宽松和谐的教书育人环境。

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要善于协作, 发挥集体的力量。作为一个管理者, 要做好一件事, 仅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 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力量, 处室与处室之间, 部门与部门之间, 教师与教师之间, 教师与部门之间, 只有齐心协力, 大家才能一门心思搞工作, 避免推诿扯皮, 也才能保持和谐的教学环境, 让大家心情愉快地工作。

教书育人的工作, 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 在这个工程中, 管理者的素质和作用至关重要, 只有管理者真正做到热爱教育, 心系教育, 全身心投入教育, 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 充分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 为他们创造宽松和谐的教书育人环境, 那么我们的教师也才会把这种思想传承给学生, 心情愉快地工作, 我们的以生为本, 构建和谐校园的思想才会落到实处, 学生也才会形成民主思想, 从而健康快乐成长。

高校环境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篇9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 解决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和技术性对环境学科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 近年来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愈来愈得到各高校的高度重视, 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现代环境学科是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基础, 不只是考虑由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排放的废物所造成的污染问题, 更注重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原则。因此, 现代环境学科的人才培养特点表现为研究思想的系统性、研究领域的广泛性、研究内容的前瞻性和研究方法的综合性。据此, 在人才培养上, 应注意在培养学生牢固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注重对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使知识面更宽、综合素质更高, 更能面对复杂综合的问题, 提出具有创造性又可实现行的思想和技术方法。

为此, 结合我校环境学科的特点, 我们提出环境类专业的“323”式实践教学体系, 即“三层次、两类型和三平台”。“三层次”是指将学生专业技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分为基础专业技能、精功技能和创新技能三个层次;“两类型”是指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方式分为课堂实践训练和集中实践训练两种类型;“三平台”是指构建专业基础训练平台、专业精功训练平台和专业创新训练平台三级训练平台。

“323”式实践教学体系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融入专业实践教学之中, 建立起层次清晰、相互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 成为培养时代所需的环境学科创新人才目标的重要环节。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 搭建特色学科、科研资源为实践教学服务的平台, 其特点是继承与创新并重、基础与精功并重, 在保持传统实践教学优势和作用的同时, 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方式和技术设备运用到实践教学的创新中去, 建立起基本技能训练、精功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使实践教学成为层次渐进, 学生主动积极的探索过程, 让学生在牢固掌握专业基础技能的同时, 专业视野、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也得到强化训练。

二、三层次立体化专业技能训练体系的构建

1.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层次的改进

专业基础能力训练层次主要由基础化学实验、物理实验、化工原理实验和微生物实验等课程组成, 主要目标是巩固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使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在具体实验项目上, 根据环境学科的发展, 研究开发适合学生基本能力训练的教学实验项目, 使学生在实验操作能力提高的同时, 掌握学科发展动态, 建立工程实践和学以致用的思维方式。

2.精功技能训练层次的推进

精功技能训练层次由水污染控制工程实践、固体废物处理工程实践、环境监测实践、环境污染修复实践和计算机绘图等组成, 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面对污染控制的实际问题, 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通过实践过程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在实践过程中, 力争采用最新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努力达到提升学生精功能力的目标。具体的内容和项目上, 在与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同时, 更注重实际应用意义。

3.创新技能训练层次的实施

以教学科研一线的高水平骨干教师和企事业单位承担, 由学生组成的创新小组, 在教师的指导下, 开展由科研项目和实际工程项目衍生、适合本科生的子课题研究工作, 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创新能力。

三、两类型专业技能训练内容的构成

在课堂实践训练的基础上加强集中实践训练。目前我校2011级培养方案已经将工科实习期延长为一年, 加强集中实践训练,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四、三级训练平台的搭建

1.完善专业基础训练平台

针对学生在基础课阶段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专业基础训练从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着手, 对实验进行精选, 突出代表性, 在实验内容上进行拓宽, 突出专业性。比如, 在基础化学实验中就体现专业特点, 结合环境监测及污染指标, 使学生在进行基础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就学会一些基本的水、气及固体废物环境监测方法, 如分析化学实验中氧化还原滴定实验就可以用碘量法测定水体中的溶解氧、仪器分析实验中的分光光度法实验就可以测定水体中的六价铬、原子吸收光谱实验就可以测定土壤中的重金属等。通过延伸和强化专业基础训练内容, 使学生在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得到有效训练的同时, 又能对当前具有实用性和先进性的专业实验技术有一定的了解, 拓展了学生的专业视野, 提升教学质量。

2.打造精功技能训练平台

依托本专业研发力量,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具体的训练项目, 打造综合性训练平台。比如开展“污水的好氧生化处理”、“高级氧化技术处理炼油废水”、“锦州市环境质量监测”、“超累积植物的生态修复”等集成性项目, 通过各种专项训练将专业知识点有机的贯穿在各个环节中, 突出训练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3.构建专业创新训练平台

结合热点问题和企业需要, 学生在了解项目背景后自由选择, 依托学校开放实验室平台, 自主设计方案、实施研究、完成报告。通过创新技能训练学生缜密的科研思路、提高分析、归纳、总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强化训练。

参考文献

[1]祖波, 蔡庆, 祖建等.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 (12) :5-7.

[2]李春杰, 贾金平, 王文华等.环境专业实践教学和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 2007, (12) :18-19.22.

教学环境构建 篇10

一、关注学生,营造探究型数学教学环境

数学学习环境的设计应关注学生已有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学习心理,建立开放式、探究式的学习环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自我构建知识。我们对小学数学学习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发现: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板块知识的教学中,均可充分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采用“质疑—探究—验证—结论”的教学流程来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营造探究型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构建准确清晰的知识结构。

如在教学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计算》时,为学生准备多种实验工具,让学生观察圆,猜测周长和直径之间有些什么关系?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工具测量圆的周长与直径,探究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现几乎所有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最后再进行验证加深认识,再适时地为学生介绍与“圆周率”相关的数学文化。这样,学生对圆中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认识就非常准确,对圆的周长计算方法也理解掌握得更好。

二、双主共学,构建师生互动型课堂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制订适宜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以知识为载体,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在师生互动中探寻最佳学习途径,达成共同发展的目标。

针对这一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应尊重学生学习实际,灵活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真问题。如在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分段统计》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利用已有认知,绘制统计图,发现统计中数据比较分散,且对统计情况掌握不准确、清楚,因而产生认知冲突。这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针对现在的情况,有什么好办法能解决呢?”学生通过猜测、讨论、交流,想到“可以分成几个段来进行统计”的好方法。教师及时肯定并抛出新的问题让学生再去思考、探索。每一个环节,老师都充分肯定学生的想法,最后将几种不同的分段统计图展示交流后,再进行适当的优化,使整节课在师生“双主共学”中,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收获良好课堂教学效果。

三、合作共生,构建合作型数学教学环境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可以让全体学生承担相应的任务,扩大学生参与的范围,积极投入学习活动中。数学课堂的合作学习,应创设合作化环境,通过人人参与、平等对话、真诚沟通,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谐的数学教学环境应为学生构建“学习共同体”,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得到他人帮助和指导,在来自于同伴的有利影响中分享他人成绩,从而实现经验知识共享,学习能力进步与提高的目标。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合作型数学教学”方法,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分类》为例,让孩子们拿出铅笔,“将它们分一分,你打算怎样分?为什么要这样分?”让孩子独立操作,并将分法说给小伙伴听。学生在独立思考、操作发现、同桌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汇报。孩子们在小组交流、同伴帮助后,表述会更加流畅。在此基础上,再让孩子们将同桌的铅笔合在一起,讨论还可以怎样分类?这一次分类的标准更加广泛,分出的结果各不相同。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由于分类标准不同,分出的结果也就不同”的结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学习用具,同桌游戏,在学生合作学习中就能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利用资源,构建动态共享型数学课堂学习环境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可利用的资源越来越丰富。我们可以将数学学习中一些抽象的知识,利用动画的形式为学生进行再现。如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正方体的认识》的教学,我们可以由一个顶点引出长、宽、高三边,再由这些边的搭建形成长、正方体。有了这样的动画过程,学生对立体图形的顶点、棱、面的认识就更加直观、准确,有效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我们的教师正努力利用网络公开课堂教学,录制一些课例放在教学资源库或是学校网站上让学生和家长观摩,或是设计题库供学生选择练习,为学生推荐一些数学文化读物等,积极创造一个开放、丰富的数学信息网络,构建丰富且多元发展方向的流通信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我们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学习,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环境构建 篇11

【关键词】网络环境 英语教学 网络教学 教学模式

一般现下的职业教学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宗旨。而传统的教学方法,重在教导学生的口语和写作。教育政策规定既要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英文语言的知识,还应该大力培养学生运用英语适应外国企业工作的能力。

1 网络信息环境英语教学的误区

1.1 过分关注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忽视了教学的整体设计

随着科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这不仅带来了教学理念和方式的变化,还允许教师利用其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条件,体现了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网络信息技术的使用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作为衡量教师是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是否进行了教学创新的重要因素。目前世界范围内,在此基础上,已经有许多教师将授课方式集中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课件上,或使用机械教学光盘播放器,相信它是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虽然实现英语课堂教学,但是忽视了教学的整体效果。事实上,网络信息技术只是一种工具,而一个简单的操作并不能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利用网络信息环境,在课堂上应该考虑的是,何时使用以及如何使用,以使其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和效果。

1.2 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忽略英文教学本身的优势

一般来说一定量的可理解性输入是语言学习的重要保证,可理解的输入源一般是通信和数据访问语言的直接访问。教学过程中加入多媒体的使用,将被改造成一个双向的课堂互动式促进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加强双向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然而,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已经普遍采用了网络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很多英语老师表现出对光盘、课件在教学过程中的过分依赖。播放光盘,课件等已经完全演变成所谓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学生拿着鼠标,紧盯着屏幕,利用密闭的课件和技术进行学习。电子屏幕代替黑板成为传授知识的主要工具,这导致在教学方面忽略了最重要的语言教学,即教师和学生的交流。

2 建立在网络环境中的英语教学

2.1 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

到目前为止,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起着主导作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起到对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组织、引导及推动作用。换句话说,教学过程的设计、使用和管理等各个环节都??依赖于老师,和老师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学模式,将不可避免地使学生拥有不同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其他能力。创新职业培训教学日益成为一个广泛的选择,它提供了网络信息技术的技术平台。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现代教育理论,合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使两者有机的融合,创造新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

2.2 积极探索网络信息技术下的教学设计方法

高职英语教师应不断推进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发挥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的优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网络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新方法。要达到最佳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师必须掌握教学设计的原则和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传统的教学设计和信息技术的差异进行仔细的分析,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整合信息资源,包括教学及教学目标的分析,教学环境的创建,合作学习的设计,自主学习的设计等等。

2.3 使用网络环境,完成学生的学习任务

教学过程中,老师将所学内容设计成若干个小问题,让学生通过网上搜索,人机交互,带着问题通过搜索引擎或相关的网站,完成所有的学习任务,教师将学习的知识全方位,多角度的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不断克服困难,来完成任务。通过培训,使学生掌握使用各种操作,在互联网上搜索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帮助他们了解,教他们学会通过物质证实他们的想法,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新思路。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熟练的操作互联网,进行下载信息、上传信息和搜索能力、分类、处理、利用信息等。同时,要注意运用我们的新知识和应用能力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巩固和扩大思想,开发智力,利用多媒体动画设计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构建意识。作为“知识链” ,在实践中,要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及时沟通,将旧的和新的知识进行结合,通过交流知识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已经广泛应用于英语教学,这是一个重大的改革,是英语教学和技术的飞跃。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是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所不能比拟的。它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我们应该大力推动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并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科学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和学生互动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教育环境及教学工具。

【参考文献】

[1]左焕琪.英語课堂教学的新发展[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王笃勤. 英语教学策略论[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教学环境构建 篇12

作为高职英语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 提高业务素质, 认真钻研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提高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效果, 构建高职英语教育教学的生态环境, 生态化教育是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为了能更好的胜任这一教育教学工作, 本文就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发展方向作几点探讨, 以求提升境界, 共同发展。

一、反思型

“反思教学”已成广大教师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北京师大林崇德教授认为:“优秀教师=教育过程+反思”。我国著名教育家,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就曾经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 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所谓反思性教学, 就是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培植教师“反思”的意识, 使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 不断进行自我调整、自我构建, 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专长, 遗憾的是, 我们有些教师对教学反思尚缺少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 对教案首页设有的“教学后记”栏目多填写的是一些“课堂秩序良好”、“学生听课认真或不认真”等等, 大都是一些套话, 实为应付检查, 对这种没有深度, 没有探求、没有改进的敷衍“反思”是无济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那么,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后记, 更好的把握其内涵要点, 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点入手:

1、记教学亮点

教学亮点即教学成功之处。这是教师感受最深刻、引为自豪的经验, 也是引起师生共鸣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其记录下来, 不断积累, 改进完善就会形成一笔丰富的教学资源, 为以后教学提供富有价值的参考。

2、记前车之鉴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 但因教学情况多变, 教师虽在课前有了教学设计, 但也难说不出现一点疏漏与失误。对教学过程中有效不尽人意之处, 课后要及时记录下来, 认真思考, 仔细分析, 既找出客观原因, 更要重视主观原因, 并采取有效措施, 变失败为胜利, 以求实现“失败是成功之母”。

3、记教学灵感

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创造性的活动。在这创造性活动中有时会突然产生某些新的做法和新的闪念, 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灵感。显然, 灵感并非课前所能预见的, 这些智慧的闪光点, 往往不由自主, 突如其来, 稍纵即逝, 需要及时通过后记, 捕捉这些“偶然所得”, 供以后教学参考, 推陈出新。

反思需要坚持, 后记才能出新。如果每位教师都能在教育教学中坚持反思, 在反思中注重实践, 最能促进自身的专业专长, 增长教育智慧。如果我们教师能自觉坚持实践感悟, 教学反思和经验积累, 就能不断增长教育智慧。

二、智慧型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来自农村地区, 英语基础普遍较差, 且英语水平也参差不齐, 而且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 在教学理念, 师资条件, 教学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有些教师报怨学生学习英语的状况不是很好, 课堂秩序也不太好管理。针对这些情况, 著名教师魏书生是以理解和宽容对待学生的, 他说:“学生坐在咱们教室里, 是咱的学生, 你无法选择学生, 可选择的应该是自己的施教方法”。

是的, 英语学困生普遍存在, 但我们要知道, 虽然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态位, 而每个生态位又都有一定的优势, 高职英语教育应设法改善学生的个体生存环境, 促进每个学生的自身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要用运自己的智慧, 创造生态化的教学环境,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提倡发展“智慧型”教师, 就是要求教师要勇于改革创新, 不断积累经验, 提升教育智慧, 让智慧回归教育教学, 让智慧引领教师专长, 构建出生态化的教育教学环境,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智慧的教师会非常巧妙地将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偶然因素和不利于课堂教学的事件化解成一种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契机, 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能够更加吸引学生, 使学生能够全面参与, 把课堂教学引向秩序化、引向深入。

要做“智慧型”教师, 实行智慧教学, 必须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 因为传统教学一直认为教学方式就是在课堂上老师讲, 学生学, 最后通过考试对学生进行评定。大家都知道, 知识不等于智慧, 知识多, 是渊博。知识是可以传授的, 是可以积累的, 而智慧虽源于知识, 但需要对知识进行转化而形成智慧。智慧是知识与能力的统一、是能力与德行的统一, 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因此, 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不仅要熟练地掌握知识, 而且还要能够正确地运用知识, 使知识、能力和品德有机的结合起来。

今天, 原有的传统教学方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既由知识储备式的教学转变为智力开发、能力培养式的教学。现代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只是知识的传授, 而是指导学生“学”, 引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面对这种形式, 在高职教育教学中, 智慧有其独特的重要性。因为光有知识, 不算合格教师, 有知识、有技能、有经验, 且能够把知识、能力、经验和品行有机的结合起来, 才能胜任教师这一职业, 再加上勤于“反思”, 这样的教师, 在这一职业上便能够得到升华, 从而成为智慧型教师。

教师应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关注学生的发展, 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因此, 高职英语教师必须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认真钻研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 积极参加一些职业教师职业培训, 以科研带动专业发展, 重视教师团队建设, 努力为学生构建出生态化的教学环境, 提高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效果。因为教师是高职英语教育的主导者, 这就要求首先要优化教师的生态环境, 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俞月琳.用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N].中国教育报, 2009-11-20.

[2]肖群忠.智慧与知识[N].中国教育报, 2012-4-20.

[3]董闭藏.在智慧层面研究教师经验[N].教育文摘周报, 2013-2-13.

上一篇:教学责任下一篇:网上银行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