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支气管肿瘤

2024-08-25

气管支气管肿瘤(共10篇)

气管支气管肿瘤 篇1

我国呼吸系统肿瘤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 死亡率更是上升至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第一位[1]。而此类患者确诊时多已进入晚期, 丧失手术机会[2]。对于晚期或术后残端复发而无法手术者, 单纯放化疗效果不理想, 故必须实施其他手段如气管腔内局部放疗, 使用微波、激光、高频电刀切割瘤体, 气道内置入支架等[3,4]改善预后。该研究采用支气管镜等离子治疗联合放化疗的方式治疗支气管肿瘤, 效果确切,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气管支气管恶性肿瘤患者100例, 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气管支气管 (包括左右主支气管、右中间段支气管、右上叶支气管、右下叶支气管、左上叶支气管及左下叶支气管) 阻塞。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33例, 女17例, 年龄31~72岁, 平均年龄 (54.43±10.52) 岁;病程5~14个月, 平均病程 (9.21±1.27) 个月;其中, 腺癌18例, 鳞癌20例, 鳞腺癌12例;肿瘤临床分期Ⅰ期3例, Ⅱ期36例, Ⅲ期11例。观察组中男30例, 女20例, 年龄40~70岁, 平均年龄 (53.34±9.08) 岁;病程4~14个月, 平均病程 (10.61±1.75) 个月;其中, 腺癌15例, 鳞癌23例, 鳞腺癌12例;肿瘤临床分期Ⅰ期4例, Ⅱ期35例, Ⅲ期1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理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中使用的纤支镜为日本奥林巴斯P60型, 等离子多功能手术治疗系统采用国产NPDy D-3型。观察组采用支气管镜等离子电凝器进行电凝治疗。治疗前按常规手术进行准备, 行支气管镜检查。术中采用2%利多卡因雾化吸入麻醉, 经口或经鼻插入纤维支气管镜, 插入细导管将2%利多卡因注入瘤体表面进行强化麻醉。将等离子电凝器经支气管镜插入, 电凝头接触肿瘤病灶, 电凝器功率选择4~5档, 时间控制3~5 s, 根据病灶情况和患者耐受程度, 每次电凝治疗进行4~8次。每周进行纤维支气管镜等离子电凝治疗一次, 共做2~3次为一个疗程。部分患者视改善情况可做4~5次。在行纤维支气管镜等离子电凝治疗的同时给予放化疗。放疗:鳞癌照射剂量65~70 GY, 腺癌照射总量70 GY。化疗:采用NP方案, 顺铂60 mg/m2静脉滴注, 第1~3天;长春瑞宾25 mg/m2静脉滴注, 第1、8天。对照组只进行放化疗, 方案同观察组。

1.3 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结束后1个月实施内镜及肺CT评价疗效[5]: (1) CR:完全效应, 为治疗后肿瘤完全消失, 并维持1个月以上; (2) SR:明显效应, 为治疗后肿瘤体积缩小50%以上, 并维持1个月; (3) MR:微效应, 为治疗后肿瘤体积缩小不足50%, 并维持1个月以上; (4) NR:无效, 治疗后肿瘤无明显缩小, 或有增大。CR+SR判定为治疗有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气道直径扩大值和气促评分, 评判患者的气道阻塞的缓解情况。气促按照美国胸科协会的气促评级标准进行评分: (1) 0级:正常; (2) 1级:快步走时出现气促; (3) 2级:平常速度步行时出现气促; (4) 3级:平常速度步行时因出现气促而停止步行; (5) 4级:轻微活动后出现气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计量资料行t检验, 计数资料样本比率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情况比较

观察组14例CR, 22例SR, 7例MR, 4例NR, 总有效率78.00%;对照组7例CR, 16例SR, 17例MR, 10例NR, 总有效率为46.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χ2=8.273, P=0.000) 。

2.2 两组患者气道直径扩大值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患者气道直径扩大平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2.3 两组患者气促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的气促评级由表2可见, 观察组患者气促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 (P<0.05) 。

2.4 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观察组11例在术后48 h内一过性气道梗阻加重, 但经对症处理后即缓解。

3 讨论

临床上, 气道已出现阻塞的气管支气管肿瘤患者单纯放化疗无法缓解其气道阻塞引起的咳嗽、呼吸困难、咯血、胸痛等症状[6]。该研究应用的等离子电凝技术以高频电刀为实施器械, 通过高能量热效应高效、彻底的消除气道内肿瘤[7]。同时等离子体束还能很好进行术中止血[8]。使用该技术需注意的是: (1) 操作者技术精湛, 严格遵循手术流程, 严防电刀引发支气管穿孔; (2) 焦痂清除时活检钳钳夹不应过深, 避免出血; (3) 术后严密排查一过性气道梗阻加重, 必要时实施气管镜清除坏死物以解除其气道障碍。

事实上, 支气管镜等离子治疗其主要目的仅在于缓解近期症状, 减轻患者痛苦, 提高其生活质量[9]。故该技术近期疗效满意, 尤其能显著缓解气道症状。手术安全性也有一定优势, 患者术中出血风险小, 术后仅有一过性呼吸困难等轻微并发症, 比之其他介入手段, 治疗时间也可相应缩短, 患者耐受性相对较高。但临床研究指出, 治疗前应先通过CT等确定阻塞位置, 评价阻塞程度[10]。

综上所述, 支气管镜等离子治疗联合放化疗, 比之单一放化疗治疗气管支气管肿瘤, 在缩小瘤体、改善气促方面近期疗效满意, 特别是对气道阻塞的情况有确切疗效。联合其他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手段, 可明显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等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程义局, 朱辉, 王可, 等.电子支气管镜介导高频电刀治疗气管支气管内良性肿瘤84例分析[J].重庆医学, 2012, 41 (11) :1077-1078.

[2]厉银平, 彭清臻, 付学明, 等.喉罩通气全麻下经支气管镜高频电刀治疗主支气管肿瘤的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 2011, 16 (8) :1295-1298.

[3]蔡强, 吴宁.气管主支气管良性肿瘤的MDCT表现[J].癌症进展, 2011, 9 (2) :182-190.

[4]田荣华, 马芬, 肖刚, 等.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动脉瘤[J].放射学实践, 2012, 27 (2) :202-205.

[5]魏宁, 徐浩, 顾玉明, 等.局麻下支架置入术治疗原发性气管肿瘤性梗阻五例[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3, 22 (7) :570-573.

[6]李莉, 陈胜喜, 吴冠宇, 等.原发性气管肿瘤的外科治疗[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1, 18 (5) :425-428.

[7]叶敏华, 陈保富, 吕冬青, 等.纤维支气管镜在原发性气管肿瘤围术期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 2013, 25 (11) :1237, 1317.

[8]俞永康, 姜建青, 刘新凤, 等.10例原发性气管肿瘤的外科诊断及手术治疗[J].西南国防医药, 2012, 55 (7) :760-761.

[9]邢西迁, 魏星, 肖谊, 等.经支气管镜高频电圈套治疗气管良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 2012, 18 (8) :873-874.

[10]朱锦琪, 杨红忠, 彭毅强, 等.经支气管镜射频消融治疗气管鳞癌致严重气管狭窄1例[J].临床肺科杂志, 2013, 18 (7) :1357-1358.

气管支气管肿瘤 篇2

关键词 儿童 气管支气管异物 支气管镜检术

2005年1月~2011年7月收治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174例,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儿174例,男106例,女68例;年龄9个月~11岁,2岁以下135例(77.6%);异物发生至就诊时间2小时~3个月;异物类别分别为:105例异物为花生仁,52例为瓜子,6例为核桃仁,4例为苹果、1例为铅笔帽,6例为其他;右侧支气管异物、左侧支气管异物和气管异物分别为131例、40例和3例。

临床表现:本研究的174例患儿中,有65例出现发热症状,呛咳、有170例出现咳嗽(或干咳)症状,不同程度呼吸困难76例,按徐荫祥分法(1956)Ⅰ° 55例,Ⅱ° 15例,Ⅲ° 6例;唇绀32例、喘鸣85例、出现三凹征13例;有137例胸片提示阳性表现;有105例出现肺不张、肺气肿征;有135例肺部感染;有10例皮下气肿。

诊断情况:初诊误诊64例(36.8%),其误诊的诊断为感冒、肺炎等;64例初诊时间平均5.8天,误诊时间最长3个月;有25例误诊时间14天以上的,平均22.8天。其余的110例初诊没有出现误诊,诊断均为气管、支气管异物,但就诊时间超过1天83例(47.7%),平均2.8天。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的麻醉方法均为全麻,取异物的方法为在硬性支气管镜下取出。其具体方法包括:①麻醉方法:在患者手术前30分钟采取肌注的方式为患者注射阿托品0.01mg/kg,苯巴比妥钠注射液0.01g/kg,采取氯胺酮+咪达唑仑静脉复合麻醉,同时术中吸入七氟醚进行吸入麻醉;2%利多卡因声门区喷雾1~2次。在患者手术过程中,通过支气管镜的侧孔连续正压给氧,同时,主要监测患儿脉搏、心电图及血氧饱和度(SPO2)等生理指标。②手术方法:采取麻醉喉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法。在为患者实施静脉复合麻醉成功后,首先使用儿童麻醉喉镜挑起患者的舌根并上抬,使患者的声门裂暴露,吸出咽喉部及声门区分泌物,观察患者的声门区及声门下有无异物,待声门自然张开时顺势插入适合(一般情况下,选用管径与患儿小指头大小近似)的儿童支硬性气管镜入气管内,然后将麻醉喉镜退出。

结 果

经过上述治疗后,174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没有1例患者在术中或者术后出现死亡,无任何并发症发生;其中有1例经第2次手术取出残余异物(碎瓜子仁),其余均1次手术取出。

讨 论

发生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①幼儿牙齿发育不全,对硬食物不能嚼碎;②儿童喉的保护性反射功能不健全,进食时如果嬉笑、哭闹或者跌倒就很容易将食物吸入气道[1]。对于以下情况的患者,应考虑异物的可能,如异物吸入史不明确,有突然发生而又经久不愈的咳喘,并伴或不伴发热、憋气,或反复发生的支气管肺炎、肺不张、肺叶炎症等患者。在正确诊断和治疗该病的過程中,医务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全面的专业知识非常重要。临床上误诊发生比率较高[2],延误治疗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在设备并不先进的情况下采用麻醉喉镜引导下经硬性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法,均获得成功[3]。在手术中有如下体会:①术前应当明确异物的位置、种类、形状、大小,据患儿年龄选择适当管径的硬性支气管镜、麻醉喉镜,选择适当大小、形状的异物钳,备好气管切开包,以备急用[4]。②均采用全麻,因为全麻能消除患儿因恐惧、挣扎导致的耗氧量增加,使患儿在安静状态下实行手术;也能降低迷走神经的敏感性,减少手术中的意外及其他并发症。③整个手术过程均应在明视下进行,操作中应做到准确、轻柔、迅速地进行,避免不必要的喉部刺激和黏膜损伤,退出支气管镜前应将支气管、气管内的分泌物吸尽。术后3天常规复查X片或胸透,一旦疑有异物残留则要再行支气管镜检。

参考文献

1 张杰,张亚梅.降低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并发症及病死率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4,39(11):658-662.

2 Arias Cruz A,Gonzalez Diaz SN,Galindo Rodriguez G,et al.Bronchi al foreign body as a differential diagnosis for asthma.Report of a case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Rev Alerg Mex,2002,49(3):95-98.

3 赵世红.儿童变位性支气管异物引起迟发性窒息58例临床报告[J].儿童急救医学,2004,3(2):189.

支气管肺良性肿瘤误诊分析 篇3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4例均为本院患者, 其中男9例, 女15例, 男女比例为1∶1.33。年龄为1.75~76岁, 平均年龄35.9岁。肺良性肿瘤17例, 支气管良性肿瘤7例, 本组共7个病种, 以硬化性血管瘤、支气管腺瘤最多见, 分别占45.8%和20.8%, 其次是乳头状瘤、脂肪瘤、肺组织纤维细胞瘤、肺畸胎瘤和软骨瘤 。

1.2 主要症状

咳嗽11例, 胸痛7例, 发热9例, 气喘5例, 肺炎3例, 咯血6例肺不张4例, 无症状者10例。

1.3 部位

左上肺8例, 左下肺5例, 右上肺2例, 右中肺2例, 右下肺5例, 喉、主支气管2例。

1.4 影像学检查

所有病例均做胸片X线片检查, 12例加做CT。X线胸片提示肿块影22例, 肿块均为单发, 直径≥5 cm者2例, ≤3 cm者20例, 肿块分叶5例, 有毛刺7例, 伴肺不张4例, 伴阻塞性肺炎3例。

1.5 实验室检查

ESR增加者13例, WBC>10×109/L12例, WBC<10×109/L12例。

1.6

误诊疾病误诊为肺癌18例, 占75%;误诊为肺结核5例, 占20.8%;误诊为支气管哮喘1例, 占4.2%。

1.7 确诊方法

20例经手术活检病理确诊, 4例经支气管镜活检病理确诊。

2 讨论

2.1 误诊原因分析

2.1.1 发病率低

原发于支气管肺的良性肿瘤占原发性支气管肺部肿瘤的5%~14.7%。多数位于肺实质内, 仅6%位于支气管内[1]。由于其发病率低, 临床医生对本病缺乏足够的认识, 遇到该类患者往往思维局限, 满足于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考虑。

2.1.2 疾病的表现缺乏特异性

本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 多表现为咳嗽、胸痛、咯血等症状, 与一般的支气管肺部疾病症状相似, 甚至有些患者完全没有临床症状, 只在体检时发现。

2.1.3 对影像学表现认识不够

本病病灶中可有多种病理改变并存, 使影像学表现复杂化, 与其他支气管肺部疾病较难鉴别。

2.2 防止误诊措施

2.2.1 加强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警惕性

2.2.2 提高对支气管肺良性肿瘤临床特点的认识 ①发病年龄轻, 多<40岁, 本组平均年龄35.9岁;②女性多见;③肿瘤生长缓慢, 不转移侵润, 倍增时间在30 d内或超过18 mon;④支气管良性肿瘤可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史, 有明显呼吸道症状和体征, 但一般病程长, 间歇期可无症状, 早期不易被常规胸片发现, 而肺良性肿瘤多缺乏主诉症状。

2.2.3 特高对支气管肺良性肿瘤影像学特点的认识 肿块呈圆形或类圆形的阴影, 无一定的好发部位, 密度中等, 直径<3 cm, 可有分叶和边缘毛刺, 但结节细毛刺数小于6条, 无卫星病灶及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 极少出现溶解空洞和胸膜皱缩现象, 可伴肺不张、肺气肿和阻塞性肺炎, 病灶内发现钙化和脂肪组织是判断良性的可靠依据, 肿块CT值大于40 Hu[2]。

2.2.4 早期细胞学检查室确诊的可靠依据 临近肺门和支气管的肿块应尽早经支纤镜活检确诊, 镜下肿块表面光滑, 无出血、糜烂、局部侵润, 肿块有一定的弹性和硬度, 靠近胸壁的病灶可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

2.2.5 鉴别诊断 ①支气管肺良性肿瘤极易误诊为肺癌, 国内报道误诊率高达65.6%[3], 本组误诊率为75%。肺癌多见于年龄大于45岁男性大量吸烟者, 男女比例为2.3︰1.除有原发肿瘤症状外, 还有肿瘤局部扩展、远处转移及肺外表现。部位以右上肺多见, 前段多见于尖后段。肿块密度高, 多有分叶、切迹和毛刺, 结节细毛刺数大于6条, 直径>5 cm者首先考虑肺癌, 可伴纵膈、肺门淋巴结肿大、肺不张、阻塞性肺炎、肺气肿等。肿块CT值多<30 Hu, 可有血管集束征和棘状突起征;②支气管肺良性肿瘤也常常不易和结核鉴别, 特别是支气管内膜结核和结核球。肺结核多有结核病史或结核患者接触史, 发病年龄较轻, 或伴不伴有结核中毒症状。部位以双上肺尖后段多见, 肿块直径<3 cm, 周围多有卫星灶, 毛刺细长呈放射状, 有关结核的实验室检查可呈阳性, 抗痨有效。

参考文献

[1]秦笃祥, 李道堂, 冯若修.临床胸部肿瘤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6.

[2]皱朝霞, 戴爱国, 刘芙蓉.肺良、恶性结节的CT征象比较及临床意义.衡阳医学院学报, 1998, 26 (4) :410-411.

气管支气管肿瘤 篇4

【中图分类号】R86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188-02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儿童常见的上呼吸道急症,并发症较多,是儿科的常见的急危疾病之一,可以造成小儿的窒息死亡,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特别是3岁以内的幼儿常引起急性呼吸困难或肺部感染。严重性取决于异物的性质和造成气道阻塞的程度,轻者可致肺部损害,重者可窒息死亡,异物分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异物乃因呼吸道炎症发生的假膜、干痂,血块、脓液,呕吐物等,外源性异物系经口吸入的各种物体。及时正确的诊断对治疗,挽救患儿的生命非常重要,是气管,支气管异物治疗的关键。患者既往的诊断多依赖病史,支气管镜检查,X线检查等,准确率不高,最终依赖支气管探查术来诊治。这样就会增加风险性,给患儿造成很大的痛苦。多排螺旋CT突破了傳统CT的设计,采用滑环技术,将电源电缆和一些信号线与固定机架内不同金属环相连运动的X射线管和探测器滑动电刷与金属环导联,其球管和探测器不受电缆长度限制,沿人体长轴连续匀速旋转,扫描床同步匀速递进(传统CT扫描床在扫描时静止不动),扫描轨迹呈螺旋状前进,可快速、不间断地完成容积扫描。随着多排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技术,曲面重建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气管、支气管异物,特别是非金属异物的检出率大大提高,多层螺旋CT是一种快速,准确,无创的检查手段,是疑似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的较好的一种检查。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9.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经MSCT诊断为气管、支气管异物并经内窥镜摘取异物25例,年龄4个月—5岁,平均1.6岁,男15例,女10例。均有异物吸入史或疑有异物吸入史;病程最短0.5小时,最长8天。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有呛咳、憋气、作呕。气喘等症状,有些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或不适。

1.2 检查方法 给予患儿镇静,采用10%水氯醛灌肠(0.5ml/kg),采用GE公司LightSpeed 16层螺旋CT扫描机行胸部轴位容积扫描,扫描参数:电压20kV,电流65-160mA,扫描层厚2.5mm,重建间隔1.25mm,螺距1.375,标准算法及肺部算法重建,扫描范围自气管入口至肺底。将重建数据传至GEADW4.2工作站,分别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MPR)、CT仿真内窥镜(CTVE)技术,使气管、支气管及肺野显示清晰,判断有无异物及异物位置,确诊后送患儿行内窥镜下异物摘取。

2结果

2.1异物部位和种类:25例中,气管异物3例,右侧支气管异物8例,左侧支气管异物6例,双侧支气管异物2例,气管并右侧支气管异物3例并左侧支气管异物3例,异物包括花生米、葵花籽、黄豆,米粒、肉末、小塑料珠、纽扣,等。

2.2异物的CT的表现:

2.2.1直接表现:异物在MPR及CMPR图像显示为气管,支气管内结节状,圆形、椭圆形或扁平状不同程度的高密度影,边界清晰。体积较小者显示为局部充盈缺损,较大者则嵌于气管。在CTVE中则表现异物所致的气管管腔狭窄或完全闭塞,而远段可显示通畅。

2.2.2 间接征象:有异物阻塞气管、支气管,产生包括肺气肿、肺不张、肺炎、肺腔积液、纵膈气肿等征象。

气管支气管肿瘤 篇5

1一般资料

患儿, 男, 3岁, 出生于2009年11月11日, 身长93 cm, 体重14 kg, 主因反复咳嗽数月就医。

2检测经过

医嘱行脉冲震荡肺功能测试, 患儿不能很好配合, 未成功, 予5%水合氯醛14 m L灌肠镇静后改行婴幼儿肺功能检测。婴幼儿潮气肺功能各项参数显示潮气量正常, 达峰时间比和达峰容积比降低, TEF50 AS TIF5>1, 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见表1) ;TBFV图形不规则显示典型吸气平台 (见图1) 。患儿在测试过程中, 随体位改变, 还伴有间断尖锐性吸气性喉鸣, 刚摄完胸片, 未发现异常。追问病史, 家长诉自4个月前, 患儿即出现咳嗽、喘息, 偶有出现前述的高音调吸气性喉鸣。按哮喘已治疗3个月, 与接诊医师沟通, 考虑胸外型上气道阻塞, 建议CT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3 结果

CT回报:气管中段病变。我院耳鼻喉科支气管镜检查, 考虑肿瘤, 建议去北京治疗。患儿后就诊于北京煤炭医院, 胸部增强CT示:气管中部后壁可见软组织密度影, 边界清, 直径7 mm, 局部气管变窄, 印象:气管中部占位;全麻下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 见声门下约1 cm处气管后壁隆起, 管腔呈外压性狭窄约70%, 表面黏膜光滑, 触之质硬, 取活检。后转至北京儿童医院, 全麻下行颈部肿瘤切除术, 术中显示:肿物位于气管后壁黏膜间隙, 边界不清, 部分气管黏膜穿通至气管管腔, 肿瘤大小1 cm×0.5 cm×0.5 cm。病检结果: (气管后壁) 组织细胞源性肿瘤, 属于非常罕见类型。住院治疗14 d治愈出院。目前, 患儿已赴京复查2次, 恢复良好。

4 讨论

4.1

上气道梗阻 (UAO) 是指气管隆突以上气道的阻塞性病变, 在临床上对上气道梗阻的认识往往不足, 常被误诊为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部感染等疾病[1]。郑劲平等认为FEF50%/FIF50%比值>1为胸外型UAO的诊断指标[2]。本例患儿反复咳嗽, 否认异物吸入, 按哮喘治疗3个月, 此次第一次行肺功能检测, 经重复测量数遍其肺功能表现均符合胸外型上气道阻塞的诊断标准:潮气流量-容积曲线上表现为吸气相特征性的平台样改变, FEF50%/FIF50%比值>1, CT检查亦证实肺功能检测结果的可信性及准确性。而此次肺功能检测, 无疑为最终确诊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4.2 胸部X线片检查不能完全除外异物。

朱铭认为:对于儿童胸部占位性病变, 如囊肿和肿瘤等, 单摄胸部X线平片是不够的, 应当常规做CT检查[3]。上气道阻塞患者胸片可无特异性表现, 但胸部CT可清晰观察气管横断面, 有利于直接判断气管的狭窄程度和病变的现状改变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本例胸片未发现异常, CT发现气管中部病变, 支气管镜考虑肿瘤, 说明CT及支气管镜的优势, 作为肺功能检测技术人员要敢于质疑, 不断学习, 拓宽视野。

4.3 不能撇开临床单纯看肺功能。

所有肺功能的检查评估, 不能脱离临床资料单独评估, 密切结合临床病史、体征其他检查结果以及对治疗的反应, 是正确评价肺功能的基础。本例患儿在睡眠状态下, 随体位改变才出现间断高音调吸气性喉鸣, 但清醒状态并未发现, 这也是胸外型上气道阻塞极易被发现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就是抓住肺功能检查中伴随的这一特异临床症状, 并通过与接诊医师及时沟通, 才使该患儿得以确诊和治疗。

总之, 在诊断方面, 潮气流速环在早期就有报道, 被建议作为喉气管疾病的初筛方法。肺功能可以作为诊断上气道梗阻的首选方法, 并可根据流速容量曲线的变化, 估计病变程度对上气道梗阻进行定位, 已得到共识。一次婴幼儿肺功能潮气检测, 不仅挽救了孩子的生命, 也得到了医师的信赖和患儿家长的赞扬。而其无创、简单易行, 用于呼吸道疾病筛查的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目前, 作为山西省首家引进肺功能检查技术的三甲医院, 我院婴幼儿潮气肺功能检查还处于起步阶段, 但作为肺功能检测技术人员, 我们有责任通过不断的学习摸索并结合临床实践及科学总结, 使肺功能检测这项技术日益完善, 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参考文献

[1]郑劲平.肺功能学基础与临床[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7:9.

[2]郑劲平, 等.上气道梗阻的肺功能评价[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1996, 2 (4) :283.

气管支气管肿瘤 篇6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所选择32例初治支气管气道肿瘤患者均为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住院治疗患者 (观察组) 。其中男20例, 女12例, 18~68 (平均38) 岁。诊断标准参照《肿瘤诊断及疗效标准》。正常对照组32例为健康志愿者, 男19例, 女13例, 18~70 (平均30) 岁。两组一般资料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总RNA的提取和鉴定

按产品说明用TRIZOL (美国Promega公司) 提取细胞总RNA, 1%琼脂糖电泳检测RNA的完整性, 用紫外分光光度仪进行RNA定量和纯度鉴定。

1.3 cDNA合成

采用随机六聚引物 (Promega公司) 合成第1条链cDNA。逆转录反应体系20 μl, 细胞总RNA 2μg, 50 U Rnasin 0.5 μl, 500 mg/L随机引物1 μl, 10 mmol/L dNTP 2 μl, 5×逆转录反应缓冲液4 μl, 200 uμAMV逆转录酶200 U, 余用焦碳酸二乙酯 (DEPC) 水补足。在37℃ 中反应60 min, 95℃反应5 min后终止反应。cDNA在-80℃保存或进行PCR扩增。

1.4 引物设计

目的基因JAK1和管家基因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GAPDH) 引物序列参照文献, GAPDH上游引物:5-CGGGAAGCITGTCATCAATGG-3;下游引物:5-GGCAGAGADCASGGCATTGGACTG-3。登陆Genebank数据库, JAK1序列号为NM002227, 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JAK1引物, JAK1上游引物:5 -TGGAGGTAACCACATAGC-3;下游引物:5-CCGAGAACCCAAATAGTC-3。引物由北京生工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合成。

1.5 扩增条件

JAK1:94℃预变性5 min, 94℃变性45 s, 54℃退火45 s, 72℃延伸45 S, 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 min。GAPDH的扩增条件:94℃预变性5 min, 94℃变性60 s, 58℃退火60 s, 72℃延伸60 s, 22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 min。

1.6 PCR产物分析

取10μL扩增产物, 2.5%琼脂糖凝胶电泳 (90 V, 50 min) , 溴化乙锭 (EB) 染色, 并在读胶仪Alphalmager 1200上扫描分析JAK1与GAPDH的灰度比值进行半定量分析。RT-PCR结果JAK1和GAPDH均有表达者定义为JAK1;JAK1 mRNA阴性表达, 只有GAPDH阳性者定义为JAK1 mRNA阴性表达。

2结果

JAK1的表达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PTK是一组能催化底物蛋白酪氨酸残基磷酸化的酶蛋白。依其基本特点分为受体型和非受体型两类。受体型PTK主要介导一些生长因子的信号传导, 非受体型PTK主要介导许多细胞因子受体, 如白细胞介素和干扰素等的信号传导, 这些受体尽管缺乏酪氨酸激酶活性, 但与配体结合后其近膜端能与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相互作用, 而远膜端则有多个酪氨酸残基能被活化的JAK磷酸化。此类受体能借助JAKs激活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 JAK家族包括JAK1、JAK2、JAK3和TYK2等[1]。

JAK最早在恶性血液病中被研究, 但随着对JAKs通路深入研究, JAK1在实体肿瘤中的作用逐渐被重视。目前很多研究表明, JAK1在乳腺癌的发生、前列腺癌、肾脏恶性肿瘤的治疗、头颈部肿瘤的进展, 以及子宫平滑肌肉瘤和恶性黑色素瘤中起着重要作用[2,3]。

Neilson等发现, 在乳腺癌中, PR不仅仅能激活JAK2, 而且能激活JAK1。虽然JAK1激活的机制尚未明确, 但是发现JAK1活化可引起下游的STAT 3活化和ERK高度活化, 导致肿瘤的发生。Noda等对多种人头颈部肿瘤细胞系研究中发现, 外源性的给予G-CSF可增加肿瘤的浸润性。G-CSF受体阳性的头颈部肿瘤, 其浸润性也相对较高, 此种机制可能是G-CSF引起JAKI的活化, 导致JAK/ATAT通路的持续活化所致。此外, 仍有很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与JAK1相关。Hayashi等发现, 在人子宫平滑肌肉瘤中, JAK1的ATP结合区的G871E突变, 可导致干扰素 治疗耐药。在恶性黑色素瘤中, 发现肿瘤的转移与JAK1/PKCB通路以及JAK1/STAT5通路的活化有关[4,5,6]。

支气管气道肿瘤形成中普遍存在JAK/ STAT通路的异常, 尤其是JAK/STAT信号通路的持续激活, JAK1通过对JAKs及下游蛋白分子的脱磷酸化负调控JAK/STAT通路。本实验结果显示, JAK1在支气管气道肿瘤细胞的表达明显比健康人群多, 说明JAK1表达升高在支气管气道肿瘤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并与诱导治疗疗效相关, 检测JAK1 mRNA的表达, 对指导支气管气道肿瘤治疗转归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中JAK1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作用。方法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 方法检测32例初治支气管气道肿瘤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及32例健康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JAK1mRNA的表达。结果 JAK1在支气管气道肿瘤细胞的表达明显比健康人群多。结论 JAK1表达升高在支气管气道肿瘤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并与诱导治疗疗效相关, 检测JAK1mRNA的表达, 对指导支气管气道肿瘤治疗转归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支气管气道肿瘤,JAK1,RT-PCR,细胞信号传导通路

参考文献

[1]Hayashi T, Kobayashi Y, Kohsaka S, et al.The mutation in the ATP-binding region of JAK1, identified in human uterine leiomyo-sarcomas, results in defective interferon-gamma inducibility of TAP1and LMP2.Oncogene, 2006, 25 (29) :1016.

[2]Bianchini F, Mannini A, Mugnai G, et al.Expression of a metastaticphenotype in IFNs-primed/TNFalpha-activated B16murine mela-noma cells:role of JAK1/PKCdelta signal transduction factors.Clin Exp Metastasis, 2006, 23 (3-4) :203.

[3]Mirmohammadsadcgh A, Hassan M, Bardenheuer W, et al.STAT5phosphorylation in malignant melanoma is important for survival and is mediated through SRC and JAK1kinases.Invest Dermatol, 2006, 126 (10) :2272.

[4]Han Y, Amin H, Franko B, et al.Loss of SHP1enhances JAK3/STAT3signaling and decreases proteosome degradation of JAK3and NPM-ALK in ALK+anaplastic large-cell lymphoma.Blood, 2006, 108 (8) :2796-2803.

[5]HAN Yin, LUO Jian.ming, JIA Xiao hui, et al.The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hematopoietic cell phosphatase and cysteinyl aspartate-specific proteinase in leukemia.Chin J Intern Med, 2006, 45 (5) :363-365.

气管支气管肿瘤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沧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300例为对照组, 选同期肺癌患者300例为研究组。其中Ⅳ期、Ⅲ期、Ⅱ期及Ⅰ期分别为82例、69例、53例及96例。病理类型:小细胞癌、腺癌及鳞癌患者分别为146例、84例和70例。对照组中, 男性161例, 女性139例, 年龄为44~76岁, 平均 (61.2±2.2) 岁。研究组中, 男性为144例, 女性为156例, 年龄为43~77岁, 平均 (62.2±2.1) 岁。两组在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2.1 采集标本。

两组均严格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的操作方法予以落实, 于肿瘤或其它病变部位, 将支气管镜予以放置, 将温度为37℃生理盐水注入至活检口。而后实施负压吸引处理操作, 控制在50.0~100.0 mm Hg, 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实施收集。对其实施滤过处理, 并以2 000 r/min实施离心操作, 时间控制在9 min左右, 完成后取上层清液。另外, 于清晨空腹静脉血采集2.5 m L, 其中不需外加抗凝剂, 离心控制在3 000 r/min, 取上层清液[2]。

1.2.2 检测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 分别对CYFRA21-1、NSE及CEA实施检测, 本次研究所用仪器、试剂盒及试剂均由瑞士罗氏公司专供;采用酶联免疫法就SCC给与测定, 由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有限公司专供仪器、试剂盒及试剂。全部操作均依据说明书完成[3]。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9.0实施处理, 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 用t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CYFRA21-1、NSE、SCC及CEA含量的比较

研究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CYFRA21-1、NSE、SCC及CE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 均高于后者且差异明显 (P<0.05) ;研究组血清当中CYFRA21-1、NSE、SCC及CE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 均高于后者且差异显著 (P<0.05, 表1) 。

2.2 不同病理类型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CYFRA21-1、NSE、SCC及CEA含量比较

不同病理类型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当中CYFRA21-1、NSE、SCC及CEA含量相比于不同病理类型患者血清中CYFRA21-1、NSE、SCC及CEA含量,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2) 。

3 讨论

结果表明, 研究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当中CYFRA21-1、NSE、SCC及CEA和血清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各病理类型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CYFRA21-1、NSE、SCC及CEA含量相比于各病理类型患者血清中CYFRA21-1、NSE、SCC及CEA含量,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可见,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肿瘤标志物检测, 效果好于血清当中肿瘤标志物检测, 具有更好的诊断价值。

随着当今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及完善, CYFRA21-1、NSE、SCC及CEA等肿瘤标记物的观测在整个肺癌早期诊断当中十分重要。人们发现肺癌患者血清当中的肿瘤标志物敏感性较低并含量较少。CYFRA21-1是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 其实质为上皮细胞相应支架蛋白, 也是肺癌病症的重要标志物, 与肺癌的转移及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正常时, CYFRA21-1在血清当中含量较低, 若出现上皮源性恶性肿瘤, 则会过量表达, 存在于上皮起源肿瘤细胞胞浆中。当出现恶性肿瘤时, 已经被激活的相应蛋白酶会加速细胞角蛋白1降解速度, 促使产生较多CYFRA21-1。CEA也为最为常见且具有代表性的肿瘤标记物, 为多糖蛋白复合物, 其升高主要在于肺癌及其它形式肿瘤当中, 同时也是与非器官特异性肿瘤具有相关性的抗原, 对肺癌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4]。

摘要: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与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沧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300例为对照组, 选同期肺癌患者300例为研究组, 测定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角蛋白19片段 (CYFRA21-1)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 (SCC) 及癌胚抗原 (CEA) 的含量, 并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含量。结果 研究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当中CYFRA21-1、NSE、SCC及CEA和血清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各病理类型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CYFRA21-1、NSE、SCC及CEA含量相比于各病理类型患者血清中CYFRA21-1、NSE、SCC及CEA含量,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针对肺癌临床诊断, 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肿瘤标志物相比检测血清当中肿瘤标志物, 效果较好, 对患者病情程度判定及预后均具有很好的临床临床价值。

关键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血清,肿瘤标志物

参考文献

[1]王永, 韩淑艳, 陆莉.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J].广东医学, 2012, 33 (6) :805-808.

[2]王燕, 刘福臣, 陈光瑾, 等.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价值的探讨[J].天津医药, 1999, 27 (12) :711-713.

[3]秦勇, 李峰.检测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 18 (10) :1677-1680.

气管支气管肿瘤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12月在我院治疗的58例肺癌患者以及42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均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辅助诊断,肺癌患者均经病理确诊。 肺癌患者中男33例 , 女25例 , 平均年龄 (61.3±7.7) 岁 , 腺癌25例 , 鳞癌19例,小细胞癌14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中男24例 ,女18例 , 平均年龄 (59.5±8.3) 岁 , 肺炎16例 , 支气管扩张11例,肺结核8例,肺尘埃沉着病7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并留肺泡灌洗液用于检查。 仪器为Olympus纤维支气管镜,1%利多卡因咽喉部局部喷雾麻醉, 纤维支气管镜经口插入, 直视下观察左右支气管,根据X线检查结果,将纤维支气管镜末端楔于病变段支气管开口,对于病变广泛,或者病变部位不确定的患者,将纤维支气管镜末端楔于左肺舌叶或者右肺中叶的支气管开口。 注入20 m L无菌盐水,负压吸出,重复3次。 灌洗后根据情况进行活检及刷片。 回收灌洗液20 m L,滤除黏液,离心10 min,取上清液,-70℃保存待测。 纤维支气管镜术当天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3 m L,离心10 min,取上清-70℃待测。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灌洗液以及血液中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 (NSE)、Cyfra21-1含量 。 所选试剂与仪器配套 ,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计算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以及血清中肿瘤标志物以及各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 敏感性=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特异性=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准确性=(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 联合检测的阳性判断为联合检测项目至少一项为阳性,阴性判断为联合检测项目均不超过正常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检验。 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癌和肺部良性疾病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以 及血清中 CEA、Cyfra21-1、NSE 水平

肺泡灌洗液中CEA、Cyfra21-1、NSE水平均显著高于血液中(P < 0.01);肺癌组肺泡灌洗液以及血液中CEA、Cyfra21-1、NSE水平均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患者(P < 0.01)。 见表1。

注:与肺部良性疾病同一样本比较,#P < 0.01;CEA:癌胚 抗原 ;NSE: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

2.2 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以及 血清中 CEA、Cyfra21-1、NSE 水平

CEA在腺癌肺泡灌洗液以及血液中的水平最高, Cyfra21-1在鳞癌肺泡灌洗液以及血液中的水平最高,NSE在小细胞癌肺泡灌洗液以及血液中的水平最高(P < 0.01)。 见表2。

注:与腺癌同一样品比较,#P < 0.01;与鳞癌同一样品比较 ,△P < 0.01; 与小细胞癌同一样品比较,▲P < 0.01;CEA:癌胚 抗原 ;NSE: 神异烯醇化酶

2.3 不同病理分期肺癌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以及 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水平

不同病理分期肺癌患者的肺泡灌洗液中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高于血液(P < 0.01);并且随着病理分期的提高,肺泡灌洗液以及血液中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均显著升高(P < 0.01)。 见表3。

注:与Ⅳ期同一样本比较,#P < 0.01;与Ⅲ期同一样本比较,△P < 0.01;CEA:癌胚抗原 ;NSE: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

2.4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以及血清中肿瘤标志物诊断肺 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CEA、Cyfra21-1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显著高于血液检测结果(P < 0.01), 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NSE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与血液检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4。

2.5 不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结果比较

结果显示 气管肺泡 灌洗液联 合血清中CEA+ Cyfra21-1+NSE检测的敏感性最高 (P < 0.01), 而不同联合检测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5。

3 讨论

肺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有较高的发病率以及较高的病死率,在我国的大城市以及工业发达地区,肺癌已经成为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肺癌大多起病隐匿,尤其是周围型肺癌,早期患者可无症状和体征,诊断困难,大多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是癌症中晚期,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预后差。 目前关于肺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较多,常见的早期诊断方法有经肺壁针吸肺穿刺术、X线导向下肺活检术以及肺穿刺术,放射核素方法等,均能够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 检测血清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是近年来逐渐在临床上应用的方法,具有敏感性高、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2,3]。 目前研究认为,肿瘤标志物大多由肿瘤细胞直接产生 , 少数是机体针对肿瘤细胞而产生的相关物质,这些标志物可存在于肺癌患者体内,也可存在于肺部良性疾病患者的体内,甚至是正常人体内,只是含量存在差异。

注:CEA:癌胚抗原;NSE: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

注:CEA:癌胚抗原;NSE: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

1960年支气管肺泡灌洗术首次被应用于临床 , 受回收量以及技术的限制,发展较缓慢。 近10余年, 随着纤维支气管镜技术的发展,其在临床逐渐普及, 成为诊断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具有安全、无创伤等优点。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是支气管肺泡表面被覆液混合灌入的生理盐水。 支气管肺泡发生癌变时,产生或者释放的某些物质可进入血清以及被覆在支气管肺泡表面的黏液中,使该物质的质和量发生改变[4,5]。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获取灌洗液,对灌洗液进行分析,可以获得被覆液中的各种细胞成分、 酶类、免疫球蛋白等,从而了解肺泡结构的病变性质以及病变程度,因此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临床应用价值实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6,7]。

目前用于临床诊断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较多,但是这些肿瘤标志物在血清中的浓度较低,因此对肺癌的诊断意义不是很大。 而支气管肺泡灌洗取自病变部位支气管肺泡内,从理论上肺癌患者病变部位的肿瘤标志物应该较血清肿瘤标志物出现更早、浓度更高,因此对肺癌的诊断应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

物产生的机制[8,9]:1致癌因素导致基因异常表达 ,从而产生相应的肿瘤标志物。 癌基因的活化、基因突变、 病毒基因的活化、正常基因的缺失均可导致正常物质的增加或者减少,出现胚胎性酶、胚胎性蛋白异常表达。 2针对肿瘤细胞的异常产物,机体产生相应的肿瘤标志物。 肿瘤细胞的产物刺激淋巴细胞,可产生相应的反应性蛋白、抗病毒抗体、抗肿瘤抗体。3异常产物可继发导致病毒相关抗原、癌相关糖链抗原、异常代谢物蓄积等。 影响癌症患者血清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肿瘤标志物浓度的因素[10,11]:1肿瘤细胞产生的标志物量,取决于肿瘤细胞数量以及癌细胞分泌标志物的程度。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肺癌临床分期的增加,CEA、Cyfra21-1、NSE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以及血液中的含量均显著升高。2机体清除肿瘤标志物的能量。 大多肿瘤标志物经血液循环进入肝脏进行代谢或者经过肾脏排出。 因此在肿瘤早期,一方面肿瘤标志物产生较少,再经过血液循环后,经肝肾代谢, 血液中的浓度可进一步降低。 3癌症局部血运以及淋巴管是否丰富也影响标志物在血液循环中的水平。 4体液的稀释作用影响标志物在血液循环中的浓度。 肺癌细胞分泌肿瘤标志物后,首先至支气管肺泡内, 然后再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在疾病的早期肿瘤标志物分泌较少,再加上稀释作用,血清中较难检测出, 但是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肿瘤标志物出现早,并且浓度高。 本研究也证实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浓度均显著高于血液中。

CEA属于一种广谱性的肿瘤标志物,可反映多种肿瘤。 最初在结肠癌以及胎儿的肠组织中发现,广泛存在于内胚叶起源的系统[12]。 CEA是细胞膜表面的一种糖蛋白。 其在临床上那个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肿瘤的诊断已久,但是研究结果差异比较大。 有学者认为其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不大,也有学者认为其对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可以用于监测临床疗效。 血液循环中的CEA经过肝脏时就被代谢,因此血清中CEA水平较低。 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血清中CEA水平显著低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浓度。 另外,肺癌患者无论是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还是血清中,CEA水平均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病变患者(P < 0.01),说明其在肺癌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尤其是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浓度。 进一步分析显示CEA在腺癌中的表达水平最高。

Cyfra21-1是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 ,对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3,14,15]。 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s)是形成上皮细胞的结构蛋白之一中间丝的亚单位。恶性上皮细胞中,激活的蛋白酶加速了细胞的降解,使得大量细胞角蛋白片段释放入血,其可溶性片段可与两株单克隆抗体KS19.1和BM19.21特异性结合,故称为Cyfra21-1[16]。 本研究中 ,肺部良性疾病患者的血清中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Cyfra21-1均有一定程度的表达。 而肺癌中其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并且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其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其在鳞癌中的表达水平最高。

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是血清NSE是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所特有的一种酸性蛋白酶,在本次研究中,小细胞肺癌支气管灌洗液以及血清中NSE浓度最高,显高于肺腺癌、肺鳞癌。NSE可用于鉴别诊断,监测小细胞肺癌放疗,化疗后的治疗效果,治疗有效时NSE浓度逐渐降低至正常水平,复发时血清NSE升高[17]。 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监测小细胞肺癌的复发,比临床确定复发要早4~12周。本研究结果显示, 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以及血清中NSE水平也显著升高,并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浓度显著高于血液中。

对3种肿瘤标志物对诊断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3种肿瘤标志物对诊断肺癌的敏感性 、特异性以及准确性均显著高于血液中。 且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性最高,而不同的组合特异性和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支气管舒张剂 篇9

该类药物适用于妊娠期各种程度的哮喘患者。目前多采用定量吸入剂或溶液剂雾化治疗,这类药物的最大优点是能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其中临床常用的药物有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吡布特罗,但其药效只能维持4~6小时。在妊娠早期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对母婴尚安全,除特布他林属于B类药物外,其他均属于C类药物,其副作用主要有震颤、心动过速。β2受体激动剂可以作为轻度哮喘的一线用药。但长期使用会导致高血压等严重不良反应并增加死亡率,同时长期、大量使用β2受体激动剂可使机体β2受体数量减少或敏感性降低,因此建议按需短期使用。

茶碱类药物——须调整剂量

该类药物作为二线药物,其治疗浓度范围有限,妊娠期由于肝脏代谢下降,因此必须监测血或尿中的茶碱浓度,调整剂量,目前多主张使用控释型茶碱制剂,其扩张支气管的作用可维持在10~12小时,并有利于夜间哮喘的控制;静脉使用氨茶碱多用于急性哮喘发作,目前尚未发现该类药物有致畸作用。

抗胆碱药物——较为安全

吸入阿托品(C类药物)或溴化异丙托品(B类药物),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及全身副作用,并且与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和茶碱具有协同作用。目前认为吸入抗胆碱能药物对妊娠期哮喘的治疗是安全的。

气管支气管肿瘤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老年腹部肿瘤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 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随机分为两组, 连硬外联合气管内全麻组 (A组) 30例, 全麻组 (B组) 30例。ASA分级Ⅱ-Ⅲ级, 其中男35例, 女25例, 年龄68~82岁, 身高158~176 cm, 体重56~86 kg, 合并高血压病20例, 糖尿病6例, 冠心病5例, 房颤2例。排除椎管内麻醉禁忌患者。

1.2 方法

患者入室后在上肢建立两条静脉通道, 多参数监护仪 (Genius-15) 常规监测Bp, HR, Spo2, ECG。连硬外联合气管内全麻组 (A组) 根据支配手术范围中央的脊神经相应脊突间隙选择穿刺点[2], 穿刺成功后注入1.5%利多卡因 (上海朝晖1312E10) 3 m L作为试验量, 排除全脊麻及误注血管后注入1.5%利多卡因3~6m L, 麻醉平面出现后全麻诱导 (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芬、顺式阿曲库铵) 。麻醉维持采用丙泊芬 (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H20060869) , 瑞芬太尼 (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6130614) 微量泵 (长沙健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JZB-1800D) 输注, 根据手术需要间断静注顺式阿曲库铵 (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H200608690) , 椎管注入0.5%罗哌卡因 (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20061006) 。术毕椎管注入吗啡 (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130113-2) 1.5~2 mg, 罗哌卡因15~25 mg作为术后镇痛。全麻组 (B组) 麻醉诱导, 维持同连硬外联合气管内全麻组 (A组) 。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采取±s表示, 组间对比采用成组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 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 (P>0.05) 。合并症无明显差异 (P>0.05) 。A组较B组全麻药用量明显减少, 全麻费用明显降低。术毕清醒拔管时间A组6~12分钟, 平均 (8±0.5) 分钟, B组15~36分钟, 平均 (23±0.6) 分钟, A组较B组明显缩短。术后疼痛程度明显降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注:P>0.05

注:P>0.05

注:P>0.05

注:P>0.05

3 讨论

腹部肿瘤手术麻醉平面要求广泛, 高平面连硬外麻醉常会对呼吸循环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导致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波动和呼吸抑制, 老年人本身循环和呼吸功能已有损伤, 如在储备功能较低下的情况下应用十分危险。连硬外麻醉是一种不完善的麻醉方法, 它不能阻断全部来自上腹部冲入神经冲动。有时连硬外麻醉会出现阻滞不全, 需大量静脉辅助用药, 易导致呼吸抑制, 必须改行气管内全麻方能完成手术, 麻醉工作很被动。

目前国内全麻的应用日益增加, 对老年患者全身情况较差, 心肺功能严重受损以及并存症复杂的, 普遍采用全麻[3]。而腹部肿瘤手术时间较长, 气管内全麻需要大量全麻药。老年人肝肾功能退化, 常出现苏醒延迟, 增加了在PACU观察时间, 甚至入住ICU, 增加了医疗费用。

连硬外联合气管内全麻集中两者优点, 减少了全麻药, 局麻药用量, 为手术顺利进行创造了条件。连硬外麻醉在脊髓水平阻断外周刺激向中枢传导, 减少了应激反应, 维持了循环稳定。气管内全麻控制呼吸, 便于气道管理, 术中患者意识消失, 消除紧张、恐惧情绪, 增加患者满意度。但要避免两者麻醉峰效应叠加, 以免引起血流动力学剧变, 引起麻醉意外。总之, 连硬外联合气管内全麻在老年腹部肿瘤手术中麻醉效果确切, 全麻药量减少, 全麻费用降低, 术毕清醒拔管时间缩短, 术后疼痛程度轻,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国老年科学研究中心.2014-1-21.

[2]姚尚龙, 王俊科主编.临床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53.

上一篇:低压用户抄表外委下一篇: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