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厌学现象

2024-07-11

中职生厌学现象(精选8篇)

中职生厌学现象 篇1

我国的中职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 遇到了很多困难。其中之一就是学生的厌学现象非常严重。这种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已严重阻碍了我国中职教育的发展, 对中职学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因此, 如何纠正这一现象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职生的厌学现状

厌学, 指学生厌恶学习或厌倦学业的心理, 以及由此产生的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有厌学情绪的学生通常的表现是心理上厌倦学习, 态度上消极对付甚至抗拒学习, 行为上被动应付或逃避学习。于是上课睡觉、逃课、考试作弊、沉迷网络、谈恋爱、抽烟、酗酒、赌博、斗殴等, 个别学生甚至发展到诈骗、偷盗、品德低下, 有的干脆辍学, 对老师的规劝非但不听反而顶撞、辱骂老师。

二、中职生厌学情绪的成因分析

1.学生自身因素

文化基础差, 接受知识能力不强, 自卑感重、学习自觉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差, 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 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 学习较吃力, 学习能力有障碍, 屡屡让学生失望, 因而厌学。

2.学校因素

学校不太重视学风建设、对学生关心不够, 缺乏学习方法的指导, 影响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讲课不生动, 满堂灌, 让学生感到压抑。学校的教学设备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 实习实训的课程太少, 理论学习过多, 不适应职校生的学习特点。

3.家庭因素

家长是学生的启蒙教师, 家庭是学生的启蒙学堂。家长的文化水平与教育方式、家庭生活环境的急剧变化、亲子关系紧张、家庭不和以及家庭文化氛围缺乏等不良影响都可能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4.社会因素

(1) 社会影响。受到社会上不良思想的影响, 心理产生了对学习的轻视, 认为不少人没有知识照样赚大钱。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的书刊、场所, 如游戏厅、网吧等, 对学困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2) 社会舆论。当前社会上的一些不正确的认识, 如“读职校不如读普高”“职校生是没出息的学生”“读职校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等, 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从而影响了其学习的情绪。

三、改变目前职校生严重厌学的对策

(一) 改革课程设置, 突出实训实用1.加大教育投入, 提高办学质量

职校生由于其文化基础差, 对理论课的学习不感兴趣, 但是对实操课、职能课的训练感兴趣, 这是消除职校生厌学情绪非常有效的办法。所以, 应该增设实训课和实训设备, 以保证必要的实训条件, 给学生创造一个与职业现场接近浓厚的技术操作氛围。

2.增加实训课的比例, 改革教材, 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

针对职校生的文化基础差、接受能力低、自我控制能力低、怕苦的特点和职校的培养目标, 减少理论课, 改革教材, 降低理论课的难度, 方便学生自学。另外还需提高实训课的比例, 编写实训教材, 把学生的上课地点设在车间、实训场所、实习单位, 让学生多做少听, 在“做”中学、“做”中思考, “做”中培养成就感和自信意识, 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3.加强校企合作

与企业建立紧密型的合作关系是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方向, 是改变职校生厌学的最直接见效的途径。

(二) 加强学风建设,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1.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培养成就动机

职校生只有调整心态, 增强竞争意识、忧患意识, 才能变压力为动力。另外, 要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技能比赛, 如会计知识技能大赛、钳工、车工技能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等活动, 掀起学习基础知识操作技能的高潮。

2.引进淘汰机制, 狠抓校风、学风建设

学校要重奖品学兼优的学生, 在学校和班级开展你追我赶的竞赛活动, 造就浓厚的学习气氛, 适度淘汰一些“典型”, 以此推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严格学籍管理、考勤制度、成绩考评和考场管理制度, 以严格公正的管理,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提高教学效果, 激发学习兴趣1.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 向双师型发展

经常派教师去用人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学习, 或聘请企业中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2.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热爱关心职校生

(1) 尊重热爱职校生尤其是厌学学生。大部分职校生在学习和生活的经历中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家长、教师, 乃至同学的训斥、鄙视和嫌弃。因此, 这些学生更需要温暖、关爱和尊重。

(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增强, 能产生学习的兴趣和需要。

(3) 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重视学法指导不仅是为了提高学习的质量,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 从而达到爱学,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优化教学手段, 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应调控好整个课堂气氛, 注意学生的面部表情, 及时用语调、手势和生动的语气来引导学生。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利用投影仪、计算机等多媒体手段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就会大大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

(四) 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 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拍

可以建立家访制度、家长座谈会制度、重点学生定时联系制度、电话联系制度等, 及时将学生的情况反馈给家长, 让学生多接受家长的鼓励、监督, 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总之, 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 行为表现也多样化。只有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确实减轻学生负担, 给学生以科学和谐的教育, 才能有效地消除厌学情绪的蔓延, 使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叶澜, 郑金洲.学校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1]叶澜, 郑金洲.学校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2]许峰.职工学校教学实习改革措施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 2004 (5) .[2]许峰.职工学校教学实习改革措施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 2004 (5) .

[3]赵笑梅.智力理论的最新发展探析[J].教育探索, 2005 (4) .[3]赵笑梅.智力理论的最新发展探析[J].教育探索, 2005 (4) .

[4]叶肇芳.职业学校学生厌学情绪的成因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 2005 (5) .[4]叶肇芳.职业学校学生厌学情绪的成因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 2005 (5) .

中职生厌学心理的形成原因及对策 篇2

一、中职生厌学心理的形成原因

1.家长对孩子成长缺少助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不同,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的目的和态度认识。有些家长忙于生计,家庭教育观薄弱,认为只要给孩子花钱就行,对学生的学习不管不问,学生缺乏家庭亲和力。因此,学生在校得不到肯定,在家得不到鼓励,对自己失去信心,所以不想学习,不思进取。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包办孩子的一切,将孩子惯坏,养成一身的坏毛病,任性、自私、唯我独尊。导致孩子将时间大多浪费在玩手機、上网聊天、玩游戏等方面。

2.社会教育没有形成合力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整个社会对普高教育关怀备至,整个社会的舆论都觉得能上清华、北大就是一种无上的光荣。看看每年的高考场景,参加高考的学生就是天之骄子,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及整个社会都要为他们服务。而反观高职的考试,则是“门前冷落鞍马稀”。就业时很多用人单位追求员工的高学历,对中专学历、高职学历持排斥态度,也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职高生尽管大都没有升学压力,但存在着严峻的就业压力,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占有一席之地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和所学专业对口,更是难上加难。学生感觉到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与就业后的工作联系不大,所以学习动力不足。

二、消除中职生厌学心理的对策

1.用教师的爱心抚平学生受伤的心灵

记得高尔基曾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作为教师必须牢记这一点,爱,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求。中职学生由于踏入职校之前遭遇的挫折和打击太多,更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爱,希望别人尊重、关心、理解他们。在学生进入新的学校学习生活时,教师对学生的爱往往能唤起学生更多的信心,从而培养他们健康的情感,健康的心理素质,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若要帮助学生,首先要接近他们,教师要用宽广深厚的爱心、无私奉献的责任心、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坚持不懈的恒心对待学生,在学习、思想、生活上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设身处地地在生活上、学习上为学生排忧解难,真心真意地帮助他们不断进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这种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增加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进取之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全发展。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施之以爱,是育人的成功之道,只有本着信任、真诚和关怀的态度来对待学生,教师和学生才能彼此亲近。当然,对学生的爱和尊重并不排斥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要爱中求严,严中有爱,这就是教师的博爱。

2.以校本教材和精品课程激发学生求学的动力

中职学校现行使用的教材,大多数内容抽象、陈旧,形式相对呆板,学生缺少主动思考的机会。同时中职教材更新速度慢,缺乏对新知识、新工艺、新问题、新学科的涉及,学生将大量时间用在学习一些落后且无应用价值的课程上。教学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毕业后的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不符合企业的需要。既然中职学校的目标是为企业培养技术工人,那么教学理念就应该是:“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工人,就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所以教材改革势在必行。要根据当前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组织本校教师根据企业要求开发自己的校本教材,做到“订单式培养,菜单式教学”。同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工作任务”的形式,采用项目教学法,把专业理论与实训课结合在一起,从实际操作入手,围绕一定的模块,讲授相关的知识内容,通过小组学习和教师的适当指导完成相应教学任务。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如多媒体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等,将之有机整合到教育过程中,构建富有成效、师生满意的课程实施平台。对学生开放实验、实训、实习室,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也降低了课程的难度,同时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总之,中职生是一个内心世界复杂多变的群体,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只要认真分析中职生厌学心理的形成原因,抓住他们的心理活动特点,因材施教,关心爱护学生,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他们就一定能够逐步走勤学理论、苦练技能之路,并为他们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新课改理念在职业教育中的应有体现。

中职生厌学现象调查分析及对策 篇3

中等职业学校“厌学”其实不是一个新问题,过去也有个别中等职业学校反映不同程度也存在着这种现象,只不过没有近两年如此严重罢了。通过对学生广泛的调查和与学生交谈了解到发生“厌学”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学生文化基础差,对现在做学的课程听不懂,缺乏学习兴趣,因而“厌学”。这部分学生入校时,不会书写26个英文字母。在调查中有的同学这样写道:“我所厌学的课程都是听不懂的,有时我真的很想学,但我听不懂也学不进。”“不是不想学,只是学不会,一上课就头大,老师讲的课又听不懂,自然而然就不想学了。”二是少数学生不是自愿进校的。这些学生初中毕业后因各种原因本来就不想继续就读,迫于家长要求,无奈才选择一所中职学校。有的家长就对班主任坦言:不要求学生在学校学到什么,能看好学生就行。这些学生大部分都对学习抱无所谓的态度,因而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三是基于前两类学生的影响。刚开始时“厌学”的每班最多五、六个,但随着环境的影响,“厌学”情绪在班上形成“小气候”,以至发展成普遍现象。四是家庭、社会环境也是造成现在中专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社会生活的大门时刻向学生敞开着,社会生活中那些不良风气、错误的舆论无时不在摧残者学生那经不住诱惑的意志。在这样一种强大的诱惑力下,学生在汹涌而来的厌学潮流面前更显得力不从心。五是网络的飞速发展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形象。中职生在校学习期间是他们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网络上的信息,资料不是有选择的吸收,而是沉湎于游戏网络中,晚上打夜市,整天上网聊天,以至白天上课睡觉。他们的心思都在网络上,上课又怎能有精神。六是学校教学管理没有适应形势的变化。九十年代中期以前,中专学生实行的是“精品”教育。那个时期中专的学生,大多是原学校的“尖子”,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具佳,但自从中专招生并轨特别是高等院校扩招以后,中专招生形势发生了根本性逆转,生源质量严重下降,特别是不少中专学生办学规模扩大了,而师资力量和学生管理水平并没有完全跟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力度和创新,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七是课堂教育未能调动学生兴趣。学校一些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有的要上两到三门课,没有精力组织课堂教学,只顾完成授课计划了事。这也是造成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

中职生在校学习期间,是掌握一技之长的关键时期。对于它们出现的“厌学”现象,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纠正和克服,任其蔓延下去,势必给学生的就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中职学校应从以下方面加强管理,杜绝“厌学”现象。一、从新生入学入手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要纠正和克服学生的“厌学”现象,首要的是从思想政治工作入手,抓好入学教育一关,使他们明确学习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明确自己的人生坐标,了解社会的“用人”形势,学会一技之长,适应社会的需要。学生的本质就是学习,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自己愿意学、适合自己学的专业。没有知识,就不会有幸福的生活;没有知识,就不会有自己的未来。有的父母吃苦受累,外出打工,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就是想让孩子好好学习,学会一技之长,将来过上幸福生活。道理要浅显易懂,切合实际。二、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大力宣扬感恩教育。中专学校的班主任是中专学校最基层和最直接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一个班的班风和学习风气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班的班主任。班主任的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学生思想工作做的深入扎实和得力,这个班学生的“厌学”现象肯定会少。感恩教育融入班主任的思想教育之中,效果显著。感恩是做人的必备品质。一个人一辈子要感国家之恩,父母之恩,师长之恩,朋友之恩,感一切对自己有益的人之恩。中专学校的学生绝大数家在农村,生活还不十分富裕。有些家庭甚至还十分困难,但父母一个汗珠子掉到地上摔八瓣,辛辛苦苦的一年拿出几千元钱来供孩子上学,实属不易。老师们废寝忘食的备课、教授,甚至磨破嘴皮、苦口婆心的教育也是发自肺腑的,是希望大家学好,成才。学生怎样感恩,只有努力学习,多学科学知识,掌握一技之长,把专业只是学会学精,适应社会,回报父母。感恩教育感之灵魂,触之心灵,方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三、全员管理,亲情管理,爱的教育贯穿整个过程。有的教育家曾经说过“爱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题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近几年来,以“爱”为中心的学校教育正在顺应时势的发展,让学生收获爱,收获快乐。许多学校开展“五爱”行动,即“爱差生,爱自卑生,爱怪生,爱穷生,爱单亲学生,”让师生挚爱,同学之爱深深植入心底,让厌学的学生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而深爱学校,深爱班级,深爱教师,从而勤奋学习,快乐学习。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的发育特点,积极开展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开展各种社团活动等等,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和环境。让那些在文化课测试上不能取胜或者相对落后的学生,在这些新平台上都能展示自我,增长自信,收获成功。

中职生厌学因素的调查研究 篇4

关键词:中职生,厌学,调查研究

一、调查目的意义

为找出学校中职生产生厌学的原因,分析和解决目前存在的厌学现象;为了学校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为工作在一线的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提供一些可参考的依据。

二、调查对象、方法

以学校中职生为调查对象,调查中职生产生厌学的原因。

为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本次调查是对所有高一、高二中职学生共计1014名,涉及计算机、建筑、国贸、幼职、护理等5个专业,共计发放问卷1014份,回收有效问卷979份,回收率为96.54%。

三、问卷的设计和制定

问题的设计是根据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的有关理论,并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把中职生厌学的原因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学校因素四个方面来进行制定的问卷题目。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中职生产生厌学的原因有很多,有个人方面的因素,也有社会方面的,还有学校教育方面以及家庭方面的因素,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中职生产生厌学的原因,既有心理方面的因素,也有能力结构方面的因素。现归纳如下:

1、个人因素方面

1)在个人方面

调查情况:有90.9%的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一般较差;有7.4%的中职生从不能集中精力学习;有45%的中职生缺乏个人理想;15.7%的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不满意时,你所采取的态度是消极颓废,不思进取。

中职生正处于成长阶段,身体、思想等各方面很不成熟,还没有独立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也没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受年龄、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大,难以理解过远和过于深刻的动机、目的,不能将自己的行为和今后的工作真正联系起来。没有明确的目标,认为学习是一件苦差事,继而害怕学习,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产生厌学心理。

2)信心不足,学而无望

调查情况:有55.3%的中职生没有信心好好学习,毕业时一定能找个好工作;有22%的中职生没有想过,来学习是为了将来找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很多中职生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学习不努力,文化基础知识太薄弱;个人的自信心不足,而职校所开设的文化课和专业课,他们学起来感到吃力,在考场上屡战屡败,从而产生了厌学心理,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2、在家庭因素方面

1)家庭经济困难。调查情况:家庭经济主要收入有83.2%来源于父母的工资和经商收入。有43%的来自农村和城里父母亲都下岗的学生,他们的家庭并不富裕,有的家庭相当贫困,交不起学费,连每天在校的生活费都难以维持,他们只想早日工作,挣钱养家糊口,无心学习。

2)家庭环境不良。调查情况:中职生父亲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的占83.4%,母亲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的占87.4%;37%父母对学习成绩非常关心;43.1%学生父母工作很忙,没有时间管。

从调查结果反映出中职生的家庭教育都不理想,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比较低,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家长对自己子女的关心和理解不够,使他们无心学习,逐渐产生厌学情绪;父母的言传身教不够,有家长对孩子完全放纵,盲目的溺爱,家长对此听之任之;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3、在学校教育因素方面

1)学非所用,学而无趣

调查情况:有61.5%的中职生认为自己入读的学校的教育制度很一般、不好,甚至认为很差;有47.8%的中职生认为学校对他们的关心一般、不关心;有48%的学生认为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一般、很低;有15.5%的学生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量比较多和很多;有32.4%的学生不知道闲下的时间如何打发。

2)教育方法不当

调查情况:有30.6%的学生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一般。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很好的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正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陈旧,导致了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有些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耐心,使学生对学习更加厌烦,因而在教育学生时方法不当,或对学生要求过高,都会产生厌学现象。

4、在社会因素方面

读书无用论

调查情况:有44.6%的学生认为“读书无用论”很有道理;有18.9%的学生在家里或者网吧上网经常有;受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负面影响所引发的知识贬值及“读书无用论”、“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的影响。

有些中职生认为不读书也可以找到工作、赚到钱,而认为读书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何必自寻烦恼,自找苦吃,于是产生厌学心理。

五、结束语

总之,要克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存在的“厌学”现象,需要学校、各职能部门和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也需要学生家长、社会的大力配合。

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一定会很好地解决这一困扰着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难题,从而最终能使学校培养出更多、更高质量的、具有真才实学的中级实用型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岚,中专学生”厌学”原因分析及对策[J],职业技术,2006,12

[2]陆进,职业学校学生厌学成因分析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6,12

中职生厌学心理的形成原因及对策 篇5

一、中职生厌学心理的形成原因

1. 家长对孩子成长缺少助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教育的不同, 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的目的和态度认识。有些家长忙于生计, 家庭教育观薄弱, 认为只要给孩子花钱就行, 对学生的学习不管不问, 学生缺乏家庭亲和力。因此, 学生在校得不到肯定, 在家得不到鼓励, 对自己失去信心, 所以不想学习, 不思进取。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 包办孩子的一切, 将孩子惯坏, 养成一身的坏毛病, 任性、自私、唯我独尊。导致孩子将时间大多浪费在玩手机、上网聊天、玩游戏等方面。

2. 社会教育没有形成合力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 整个社会对普高教育关怀备至, 整个社会的舆论都觉得能上清华、北大就是一种无上的光荣。看看每年的高考场景, 参加高考的学生就是天之骄子, 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及整个社会都要为他们服务。而反观高职的考试, 则是“门前冷落鞍马稀”。就业时很多用人单位追求员工的高学历, 对中专学历、高职学历持排斥态度, 也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职高生尽管大都没有升学压力, 但存在着严峻的就业压力, 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要想占有一席之地是非常困难的, 尤其是和所学专业对口, 更是难上加难。学生感觉到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与就业后的工作联系不大, 所以学习动力不足。

二、消除中职生厌学心理的对策

1. 用教师的爱心抚平学生受伤的心灵

记得高尔基曾说:“谁爱孩子, 孩子就爱他, 只有爱孩子的人, 他才能教育孩子。”作为教师必须牢记这一点, 爱, 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求。中职学生由于踏入职校之前遭遇的挫折和打击太多, 更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爱, 希望别人尊重、关心、理解他们。在学生进入新的学校学习生活时, 教师对学生的爱往往能唤起学生更多的信心, 从而培养他们健康的情感, 健康的心理素质, 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若要帮助学生, 首先要接近他们, 教师要用宽广深厚的爱心、无私奉献的责任心、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坚持不懈的恒心对待学生, 在学习、思想、生活上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设身处地地在生活上、学习上为学生排忧解难, 真心真意地帮助他们不断进步,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这种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增加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进取之心, 促进学生身心健全发展。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施之以爱, 是育人的成功之道, 只有本着信任、真诚和关怀的态度来对待学生, 教师和学生才能彼此亲近。当然, 对学生的爱和尊重并不排斥对学生的严格要求, 要爱中求严, 严中有爱, 这就是教师的博爱。

2. 以校本教材和精品课程激发学生求学的动力

中职学校现行使用的教材, 大多数内容抽象、陈旧, 形式相对呆板, 学生缺少主动思考的机会。同时中职教材更新速度慢, 缺乏对新知识、新工艺、新问题、新学科的涉及, 学生将大量时间用在学习一些落后且无应用价值的课程上。教学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毕业后的学生动手能力不强, 不符合企业的需要。既然中职学校的目标是为企业培养技术工人, 那么教学理念就应该是:“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工人, 就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所以教材改革势在必行。要根据当前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 组织本校教师根据企业要求开发自己的校本教材, 做到“订单式培养, 菜单式教学”。同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以“工作任务”的形式, 采用项目教学法, 把专业理论与实训课结合在一起, 从实际操作入手, 围绕一定的模块, 讲授相关的知识内容, 通过小组学习和教师的适当指导完成相应教学任务。充分利用现代科技, 如多媒体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等, 将之有机整合到教育过程中, 构建富有成效、师生满意的课程实施平台。对学生开放实验、实训、实习室, 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 也降低了课程的难度, 同时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中职生厌学数学的原因与对策探讨 篇6

中职生被普遍认为是九年义务教育没能得到成功实践的一个群体,他们大多数因为基础知识较差而没有考入高中,在家长,老师和社会的眼里,他们大都被贴上“学困生”的标签。因此大部分的中职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中职数学作为中职生必学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并且大部分内容与初中数学都有一定的联系,加上中职生自身的自卑心理,以及有的中职数学老师的不当教学方法,导致了一部分中职生厌学数学。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从中职生自身的特点,中职数学课程的特点和教授中职数学课的老师的特点三个方面对中职生厌学数学的原因与对策进行探讨。

1 中职生厌学数学的原因

1.1 中职生自身的特点

部分学生家长鉴于多种原因,对孩子失去信心,才把孩子送进中职学校,再加上学生自身数学基础较差,学好数学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容易。面对稍有难度的中职数学,选择放弃学习。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有些中职学生不认真听老师讲课。长期下来,部分中职生不会学到多少数学知识,再加上有的老师批评时没有注意到方式,使得本来对数学有畏惧心理的这部分中职生就变得更厌学数学了。

也有一部分中职生,在学期开始时愿意学习数学,但随着内容的深入、知识难度的加深、运算量的加大等等困难的出现,使得本身学习毅力不够坚定,对数学存在畏难心理的这部分学生,也渐渐地厌学数学。

1.2 中职数学课程的特点

中职数学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与各个专业都有着本质的联系。它是一门注重思考的课程,而这对于中职生来说,恰恰是他们所缺乏的。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一旦让学生分析、解决一个问题,很大一部分同学就会感到很迷茫,不知道该怎样思考,从何处下手。再加上他们不太注重复习和预习,长期下来,慢慢地也厌学数学了。

中职数学,与初中数学知识有一定的衔接,对于基础差的中职生来说,数学比较难学。在初中让他们学起来有困难的解一元二次方程,在中职数学也会遇到;初中的直线知识,中职数学也会出现,而且加入了二次曲线: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学习;初中的几何知识,中职数学也有所涉及,而且加入了直线和平面的夹角和垂直的知识等等。这些内容的加入和拓展,对于底子薄弱的中职生来说,学习起来有困难,也会让部分中职学生厌学数学。

1.3 教授中职数学课老师的特点

有的中职数学老师,责任心不是很强,上课前不认真备课,照本宣科,课堂也不活跃。

有的中职数学老师责任心很强,每一节课都认真备课,但是上课时却还是采取传统的满堂灌模式,自己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感觉听课很累,这样的老师也得不到学生的认同,学生还是厌学数学。

2 改变中职生厌学数学的对策

2.1 树立中职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克服他们的畏难心理

中职学校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成立一些中职生感兴趣的社团,提供机会,让中职生之间互相交流,让他们也体会到成功、交往的乐趣,把中职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自信心树立起来。

同时,中职学校还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有关数学重要性的讲座,通过讲座使他们意识到数学学习的必要性,明确数学学习的目的,端正数学学习的态度。

2.2 尝试多种办法,解决数学难学的问题

中职数学作为初中数学的延伸,对于数学基础不太好的中职生来说,二者的衔接部分就变得异常重要。对于衔接部分,老师一定要详细讲解一遍,以便学生能平稳从初中数学过渡到中职数学。例如,在讲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的时候,老师要把作为衔接部分的一元二次函数和方程再详细地讲解一遍,这样学生才能从中找出这三个二次之间的关系,既实现了知识的过渡,又能被同学们接受,还能通过自己动手画图像,小组合作解方程等,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中职数学老师在讲解的时候,要注意数学知识和生活,和专业的联系。例如在讲解抛物线时,采用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彩虹,拱桥引入标题,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明白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2.3 改变中职数学老师的教学观念,提高老师的业务素质水平

作为一名中职数学老师,首先要尊重学生。教师要用爱心,耐心,热心对待中职生。作为新时代的中职数学老师,教师也要努力提高业务素质水平。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学仪器,课堂上我们尽可能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情景导入法,项目教学法,点式教学法等等,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既能让学生动起来,参与到教学中去,又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

3 结语

总之,改变中职生厌学数学的现状,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作为中职数学老师,我们要把这项任务在每节课上都严格执行,力争做到数学与生活,与专业有机联系起来,争取让每一个中职生都喜欢数学老师,喜欢上数学课。

摘要:中职生作为义务教育的一个相对比较弱势的群体,文化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甚至会有一小部分中职生厌学数学。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从中职生自身的特点,中职数学课程的特点和教授中职数学课老师的特点三个方面对中职生厌学数学的原因与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职生,中职数学,原因

参考文献

[1]刘景忠.如何帮助中职学生找回久违的动力[J].中国教育报,2010,19(6).

强化中职生厌学矫正铺好成才之路 篇7

一、厌学的概念

厌学, 顾名思义就是不喜欢学习, 厌倦学习, 是对学习产生的一种厌恶、反感、憎恨或无所谓的心理倾向。按其程度, 可分为一般厌学情绪和厌学症。一般厌学情绪, 是一种正常的不良情绪或者说是一种常见的消极情绪, 主要表现为发牢骚, 抱怨学习太累, 有不愿学习的想法, 偶尔不写作业, 上课开小差、逃课。这一类厌学情绪或行为通常是短暂性的, 学习者能通过自我调整来克服它。一般厌学情绪不会影响正常的学习, 有时反而是学习者内心压力的一种发泄, 一种自我调节。厌学症与一般厌学情绪不同, 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 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 行动上主动远离学习。患有厌学症的学生往往学习目的不明确, 对学习失去兴趣, 主要特征有:在心理上对学习毫无兴趣, 厌恶学习, 把学习视为负担, 害怕考试, 恨书、恨老师、恨学校。在行动上, 不听讲, 不写作业、旷课、逃学、辍学。

二、导致厌学的因素

(1) 学习成绩差。初中三年, 有些同学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些同学的确是因为存在学习障碍, 导致成绩较差, 而成绩差又是导致厌学的直接原因, 第一次考不好, 告诉自己还有下次机会一定要努力学习, 第二次考不好, 可能归因于这次考试题难了, 第三次, 第四次……还考不好, 有些同学就会觉得自己简直不是学习的料, 从而厌恶学习, 甚至放弃学习, 毕竟没有谁愿意去做总是失败的事情。

(2) 学习动机不足。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是激励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相反, 学习动机不足, 就是不想学习, 觉得学习没意思。学生没有学习动机, 就如同汽车没有加油, 在学习的旅途上是跑不远的。在职校的学习中有些同学是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有些同学是缺乏自尊心、自信心, 有些同学则是缺乏学习兴趣, 对学习冷漠、畏缩、厌倦。从大环境上看, 一些学生受“学习无用论”的影响, 认为将来像父母一样去做生意, 同样能养活自己。

(3) 迷恋网络。计算机网络、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带给我们在工作、求学、生活上的种种便利, 网络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在职业学校, 女生上网, 聊天、交友的比重较大一些。男生上网, 游戏的比重较大一些。在时间上, 上课时用手机上网, 中午时分去本校电教中心找机器上网、放学去社会上的网吧上网。个别学生上网时间失控, 嗜网如命而无法自拔, 出现一些人格障碍, 导致个体心理、生理受损。

三、矫正建议

(1) 应对学习成绩差而导致厌学。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 我们在主观上应明确, 学习时的注意是有意注意, 是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的。在行动上, 可以参考以下小技巧。 (1) 学习的时候做几个深呼吸, 放松身心, 使自己处于较为平静、清醒的状态。 (2) 注意听别人说话, 学会用一句话概括别人所说的核心内容。 (3) 把要注意的问题写在一张纸上, 凝视几秒, 撕掉它, 回忆其内容。如果是因为学习方法不科学, 我们在理论上要懂得“遗忘规律”, 在行动上, 及时复习, 即, 复习要赶在遗忘大量发生之前进行。其次可以动员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充分利用眼看、耳听、口念、身动, 全方位地刺激大脑, 以增进记忆效果。

(2) 应对学习动机不足。首先, 要正确认识自我, 懂得每个人都是“一块料”。读书是帮助自己成长、发挥自己潜能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绝大多数人的智商都处于中等水平, 差别并不大, 而且个人都还有很大的潜能未被开发, 只要不自暴自弃, 转变观念, 增强自信, 正确分析失败原因, 全面认识和评价自我的学习品质与特点, 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并从现在做起, 从点滴做起, 坚持到底就一定会有所收获。其次, 学会对学习结果做积极归因。据统计, 学生常常把自己课业成绩失败的原因归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机遇、他人帮助、情绪等。其中, 能力和努力是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如果将失败归因于能力, 容易使学生放弃努力, 久而久之, 就会变得无助, 听之任之, 破罐子破摔。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努力, 则有助于增强个体学习的信心, 增强学习的动力。最后, 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目标之于成功, 正如空气对于生命一样。长期目标和中期目标可以略写。近期目标作为重点, 例如, 可以列出今天的目标?本星期的目标?本月的目标?本学期的目标?原则是要具体、可行, 自己“蹦一蹦, 跳一跳”能够得着。

(3) 应对迷恋网络。在网络上玩游戏, 我们可以输得起, 真实生活中玩游戏, 我们绝对输不起。选择虚幻还是真实, 在于自己的自制力。首先, 在认知上要明白, 再好的游戏也是人创造的, 人创造游戏是为了玩, 而不是让游戏来“玩”人的。如果说一个职校学生的眼里只有游戏而没有别的东西, 那么他的人生就被游戏主宰, “玩弄”了。这是对游戏的一种亵渎, 更是对人的一种亵渎。所以, 想想你身边的人, 想想你的学业, 想想你的未来, 请放下鼠标和键盘吧。其次, 要培养兴趣爱好。兴趣, 可以让我们的学习更加轻松, 效果更加理想。而且它还可以帮助我们调整身心, 改变心情。具体方式可能是运动, 出一身大汗痛快淋漓;可能是弹弹琴、唱唱歌, 让音乐读懂你的思绪。另外, 练书法、画画、登山、打篮球、踢足球等, 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这些事情上, 便会使你无暇顾及网络的诱惑, 自然不会陷入网瘾的深渊。最后, 社会支持系统很重要。职校学生多是在16岁到19岁之间, 处于青春期的末期和青年期的早期, 其心理特点易情绪化、易冲动。个别学生依赖性较强, 在交友、学业上受到打击后易逃避现实, 而网络正好能填补他心理上的空缺。在这个时候, 如果他有一个亲密的朋友, 如果他有良好的师生关系, 如果他有良好的家庭关系, 朋友、老师、亲人不但能分享他的快乐, 分担他的烦恼, 还能给他所需要的支持。

中职生厌学的原因分析及消除对策 篇8

一、中职生厌学的原因分析

针对学生厌学的现象,我们抽取了2009级的两个班作问卷调查,发现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除了学生自身外,学校、教师、家长等也负有一定的责任,若一味地责怪学生就是对学生的不公平。我认为,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方面的原因

有部分学生是出于无奈才到中职学校来的,学习目标模糊,缺乏学习的主观愿望。还有部分学生尽管想学但基础知识不牢固、不系统,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在接受新知识、学习新技术时,往往摸不着头脑,越学越感到吃力,加上意志薄弱,一旦学习遇到困难便退缩,渐渐产生畏难厌学心理。

2. 教师方面的原因

有的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不能结合中职生的学习实际,授课缺乏艺术性,显得枯燥无味,在教学中忽视大部分学生基础差的特点,只顾自己讲而不论学生的接受能力,使学生无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整日做着不想做又不得不做且不会做的事情。

近年来中职学校的生源结构存在着较大差异,学生接受能力相差悬殊,而有的教师不注意因材施教,采用统一要求、同一方法授课,造成能力强的吃不饱,能力差的学生吃不消的现象,久而久之便挫伤多数学生的积极性,继而产生厌学情绪。

另外,中职生情感心理不成熟,他们入学的年龄一般十五、六岁,在情感发展上,缺乏自控,容易出现逆反和对抗心理,时有违反纪律的现象发生,但有些教师在教育违纪学生时不讲究正确的方式方法,态度粗暴,动辄训斥、体罚,甚至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问题时,不能耐心讲解,反而挖苦、鄙视,从而严重地损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一种对立,自然会把这种消极情绪迁移到教师所教的课上,造成“你要我学,我越不学”的抗拒逆反心理。

3. 学校方面的原因

首先,中职学校有的专业缺乏系统、规范的适用教材,特别是专业课教材基本上是高校的翻版或压缩本,有的专业即便有相应的系列教材,也存在偏深、偏难的问题,学生在学习理解上存在困难,或听不懂或学不会,自然对学习失去兴趣。

其次,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中职生的生源质量严重下滑,有的学校担心学生不能顺利毕业,放松对学生的考核测评,这种“宽进宽出”的政策,使有的学生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不学照样毕业,客观上也是造成学生不学的诱因。

最后,中职学校在教学安排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早已厌烦了文化基础课的学习,走进职校的目的就是想摆脱文化基础课的学习,学习从未接触过的专业技术课,然而一进校面对的仍是那些令他们头痛的文化基础课,而这些课程的设置又没能很好地突出为专业课服务的特点,必然会造成学生学习动机的下降,产生厌学心理。

4. 家庭方面的原因

一些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曾寄托过很大期望,由于种种原因,孩子没有他们的希望,便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送孩子到学校来的目的不是指望能学到什么,只是在学校有人管,别在社会上混变坏就可以,结果学生在没有心理期待下无所事事、混时度日。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学习应该是学校老师的事情,忽略了亲情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生长在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里的孩子往往具有一种幸福感,这对他们的学习会产生积极向上的作用。但有的中职生因家庭不和睦,父母经常吵架,感受不到家庭的关心和温暖,觉得无幸福可言,这种不良心情必然会对其学习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5. 社会方面的原因

一是社会上对职业教育还有偏见和轻视行为。在很多人眼里中职学校属于二流学校,学生毕业以后只能当工人,工作辛苦,待遇不高,远不如白领高贵,有的用人单位(特别是一些好单位)也盲目追求高学历人才,使中职生感到自卑,一部分学习意志不坚的学生便产生动摇。二是受低俗文化的侵袭。处于中职生年龄阶段的学生思想活跃,具有好奇心理,但又缺乏一定的辨别是非能力,容易受到社会上流行的低层次文化思想和浅薄的行为方式的影响,追求刺激和享受,无心向学。

二、学生厌学心理的消除对策

中职生的厌学心理,严重阻碍了其学习潜能和创造潜能的发挥,那么,如何帮助学生超越厌学的心理障碍呢?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激发学习动机

厌学的学生往往对于我为什么要学,为谁而学的认识是模糊的,缺乏学习的内驱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因此,打从学生一进校就应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把国家的需要与个人理想结合起来,让学生懂得学好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既是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国家富强的需要,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 进行激励和挫折教育

对厌学的学生最重要的是唤醒和鼓舞,坚定其学习的信心。首先,要营造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把学生当成朋友,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教师敞开心扉,才会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其次,应给学生应多鼓励、少批评;多表扬、少指责,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强的个性心理品质。

当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免会遇到困难,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教会学生调节、控制情感,让学生懂得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学习也是如此。要让学生面对挫折时有心理准备,让学生明白挫折本身也是一种财富,哪一个成功者没有经历过挫折呢?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在校期间情感、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挫折来锻炼、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3. 创立良好的学习平台

学校应加强教学改革,为学生创立良好的学习平台。一是更新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要以市场要求为基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要随市场的需求进行优化,大胆改革课程设置,突出专业特色,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所学知识“实用、有效”。二是改革教学手段,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要结合课程特点,充分利用教具、多媒体技术等,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通俗易懂。三是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关注每个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应用的收获,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四是改变传统的教育和教学方法,变“仓储式”学习为主动求知,课堂上多给学生平等参与教学的机会,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五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组织各类球赛、棋牌赛、书画比赛、知识竞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而且能让厌学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转变。

4. 优化育人环境

学校、家庭、社会应紧密配合,形成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全社会都应重视、支持职业教育,认识到中职学校并不是什么二流学校,它所培养的也是社会所需的有用之材。家长应科学教育子女,关心子女的进步和健康成长,身体力行,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感染子女。学校应建立和健全学校的规章制度,做到“宽进”与“严出”相结合,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拓宽就业渠道,尽可能安排对口专业,让学生人尽其材、学以致用、学有所用,让在校学生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这样,通过各方面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必能形成最大的教育合力,消除学生的厌学心理。

摘要:中职生厌学已严重影响到中职生的培养质量和中职学校的生存发展, 导致中职生厌学的原因包括学生自身、教师、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面。本文提出, 采取激发学习动机、进行激励和挫折教育、创立良好的教育平台、优化育人环境等对策可消除学生的厌学心理。

关键词:中职生,厌学,原因,消除对策

参考文献

[1]陈其昌.中职生厌学原因分析与教育对策[J].甘肃教育, 2008, (9) , (B) :12.

[2]纪晓明.中职生厌学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J].职教通讯, 2004, (4) :60.

上一篇:电视声画关系下一篇:磨料水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