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教育方法

2024-05-22

良好的教育方法(精选11篇)

良好的教育方法 篇1

毋庸置疑, 作为社会的一部分, 学校肯定会受到社会制度、风气的影响, 但是学校办学的重要使命就是防止社会对学校产生负面影响, 并以学校的风气、人才培养去影响、推动社会的发展。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最近在一次讲座中指出, 中国的问题, 更多的是要问社会, 而不是仅仅问大学。“钱学森之问”不是问大学, 而是问社会。他说, 中国现在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在全国各地的媒体和我们日常言谈中, 教育是最容易受到批评的。这就出现了很奇怪的现象, 一方面大家都在讲素质教育, 但另一方面又觉得素质教育行不通。减负讲了多少年, 甚至教育部也发了文, 但是负担减得了吗?

葛剑雄教授的观点有一定的代表性。近年, 不少教育官员、大学校长都有类似的看法, 如中科院院士、南开大学原校长绕子和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反观当今高等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 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要归咎于社会的大气候和大环境, 这其实是在几乎所有领域都存在的现象, 令人痛心。”概括而言, 就是大学的问题、教育的问题, 更多的是社会问题。

这些观念乍一听上去颇有道理———社会不诚信, 学校能独善其身吗?中国是“官本位”社会, 你能要求学校摆脱行政吗?国家为减负想了那么多办法, 可减负根本减不下来, 老百姓也不答应……而沿着这样的思维推论下去, 教育改革也就没有什么戏唱了:大学自主招生改革、社会评价体系建设, 必须等到社会诚信恢复之后;大学去行政化、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 必须等到整个“官本位”社会观念转变;要减轻学生负担, 得消除“名校情结”。事实上, 这也正是不少教育系统内部人士的“教改看法”。

不得不说, 这些看法对教育改革的推进, 还是会有一些消极影响的, 大家都会等待整体改革, 而忽视了自身的改革责任。甚至大家也会逐渐对教育存在的问题, 变得心安理得———社会都是如此。对于教育和社会的关系, 教育改革和社会观念转变的关系, 需要政府官员、教育人士有更清醒的认识。

教育会受到社会的影响, 但教育的责任是推进社会改变

毋庸置疑, 作为社会的一部分, 学校肯定会受到社会制度、风气的影响, 但是学校办学的重要使命就是防止社会对学校产生负面影响, 并以学校的风气、人才培养去影响、推动社会的发展。大学之所以要保持独立性、自主性, 以及大学之所以被称为社会的灯塔, 正是缘于这种办学使命。

我国历史上的教育家, 在推动教育改革时, 并没有把教育的问题归于社会, 而是从教育改革做起, 去推动社会进步。1917年,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着手改革北京大学, 他采取“兼容并包”的方针, 不拘一格招聘大家。关于北大改革, 蔡元培说:“要有良好的社会, 必先有良好的个人, 要有良好的个人, 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这已经清晰地说出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国外一流大学的办学, 也是如此。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在哈佛大学350周年校庆时讲话中谈到, “大学的职责是为养育自己的社会服务, 问题是如何才能为社会做出最大贡献, 以及所需的条件到底是什么。校外的集团时常错误地认为, 既然大学成功地进行了教学和研究工作, 那么他一定可以操纵政治机构, 或者解决社会问题。他们时常迫使大学冒牺牲自己独立性的危险而参与政治斗争, 或者要求他们做一些有损学术公开和自由的事情, 而公开和自由正是一个健康研究环境必不可少的特性。在这种情况下, 问题已不在于人们寻求大学的帮助以解决社会问题, 而在于人们要求大学所作的与大学的性质相矛盾, 从而对大学的基本功能构成了威胁”。简言之, 就是大学要避免成为社会利益共同体。

但我国当今的大学, 却是缺乏这方面的反思的, 甚至大学甘于成为利益共同体。而在利益驱使之下, 大学忘却了自己的责任, 也不愿意打破现在的利益结构, 于是把教育的问题推给社会, 并在社会问题的掩盖之下, 继续制造教育的问题, 从问题中谋求各自的利益。

学校不能成为教育改革的阻力, 而要成为推动教改的力量

我国的大学, 从校长、教授的表态上, 都是欢迎教育改革的, 但真正推进教育改革, 却以各种理由阻碍。比较集中的表现就是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 以及取消科研提成, 前者牵涉行政利益, 后者牵涉教授的收入待遇。

对于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 校长们是极力反对的。反对的理由是, 在当前“官本位”社会环境中, 取消级别只会贬低教育的价值, 学校的地位将更低, 获得国家的资源将更难。现在好歹高校校长有副部或正厅的级别, 政府部门官员不敢懈怠, 而一旦失去行政级别, 学校将更难与政府部门打交道。

这给人的感觉是给教育争地位, 但说到底, 是争取领导的利益———级别意味着待遇。从教育的地位出发分析, 有行政级别, 恰恰是贬低教育的地位, 这把学校纳入行政体系, 变为一级政府部门, 从而让学校失去独立性和自主性, 而独立性和自主性是学校的灵魂所在。可当学校没有级别, 不听行政指挥、指令, 这是教育有地位, 还是没地位?

至于取消行政级别之后, 学校的资源问题, 这并不难解决。其一, 建立国家教育和地方教育拨款委员会, 剥离政府的拨款权, 由拨款委员会负责预算, 并监督政府拨款。在这种情况下, 拨款是政府的责任而不再是权力, 也就不必再“跑部钱进”。其二, 获得独立、自主办学空间的大学, 会恢复学校的教育声誉, 从而获得更多的社会资金支持, 而不再靠政府投资办学。目前我国大学获得的社会捐赠很少, 学校将问题推给社会缺乏慈善意识, 而根本的原因是学校的行政体制, 让捐赠望而却步———这些捐赠会用到教育中吗?还是被挥霍、浪费掉?

取消科研提成, 这也是一个老话题。这种曾经对科研起到激励作用的制度, 现在成为制造科研经费黑洞的温床。建立年薪制, 实行教授阳光工资, 是大势所趋, 但在推行年薪制的过程中, 一些骨干教授都表示反对, 原因在于相比于提成得到的收入, 年薪少了许多。这是十分令人悲哀的!很多教授在各种场合质疑科研经费没有用到学术研究中, 但在目前科研体系中, 获得经费最多、拥有更多学术话语权的教授却一直在维护目前的体系。

当然, 这并不代表所有学校教师的看法, 而只是学校行政领导和“骨干”教授们的看法, 而学校行政领导和“骨干”教授, 正是当前教育体制的既得利益者。如果换成是普通教师, 他们当然对取消行政级别、取消提成, 实行年薪制表示欢迎, 但遗憾的是, 他们的声音被“沉没”了。

教育改革措施, 必须触动根本的权力和利益结构

不少教育人士通常会说, 我国已经推进了那么多教改措施, 可教育局面并没有多大好转, 这显然是社会的问题。其实不然, 教育局面没有多大好转, 是因为我国已经推进的教改措施, 没有一项是真正的教改, 几乎都是打着教改旗号的伪教改, 甚至是借教改名义牟利的反教改。

拿社会的“名校情结”来说, 大家对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已经超过3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31%的背景下越演越烈的“名校情结”深感不解, 最后分析原因, 是社会存在不健康的劳动等级观念, 行业收入差距大、社会福利差距大, 还有家长存在不健康的望子成龙心态、虚荣心等。这有一定道理, 可名校情结的根源说到底是“身份教育”惹的祸。在高等教育领域, 我国人为地把学校分为“985”、“211”、一本、二本、三本、高职高专, 学校获得的国家资源不平等、地位也不平等, 如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高等学校取消所有的行政计划、工程, 没有分批次录取, 各高校完全平等竞争, 还会有这么严重的“名校情结”吗?学校获得平等发展空间之后, 高等教育也就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还会盯着名校一条路吗?至于用人单位招聘人才, 没有了教育领域自己制造的等级、身份, 他们何来学历歧视?

减负的“改革”也是如此。教育部发布的减负令, 起不到作用, 是很正常的, 因为这种减负禁令, 就是行政治理思路。而要治理减负, 需要的是政府放权, 彻底放权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和升学考试制度改革。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方面, 要制约政府配置教育资源的权力, 建立地方教育委员会负责教育重大发展战略决策, 建立地方教育拨款委员会, 负责拨款预算, 这就从根本上转变政府说了算的教育发展模式, 也转变传统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在推进高考制度改革方面, 需要政府行政部门把考试组织权交给社会机构, 把招生自主权交给大学, 把选择权交给学生, 尤其是扩大学生的选择权。

教育与社会不能彼此推诿, 应达成共识形成教育改革合力

当前,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 有各种不同的观念、声音, 是很正常的。但是, 对于教育改革, 必须改变教育、社会互相推诿、指责的局面, 而应该达成共识, 形成改革合力。

社会要给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而不能把所有教育问题都归于学校教育。学校不是无限责任主体, 只能承担其应当承担的功能, 如果将更多的功能让学校承担, 必然会导致学校教育的异化与扭曲。比如, 现在有学校开运动会, 学生在长跑比赛中猝死, 所有舆论都把责任推给学校, 结果是学校取消运动会的长跑项目。而其实, 如果学校做好了运动会的安保工作, 学生是因自身疾病猝死, 学校是不应当担责的, 对学生进行赔偿, 应由保险公司按照校园意外伤害险赔付。类似的事还有很多, 最后让学校不堪重负。

学校也应该理解社会、家长对教育的批评、质疑, 从自身做起, 改变家长、社会对教育的看法。同样以学生猝死为例, 之所以会演变为家校矛盾, 这与学校没有实行民主管理与依法治校有关。如果实行民主管理, 学校建有家长委员会 (大学则实行学生自治) , 家长可参与学校办学管理、决策 (学生可通过自治组织维护权利) , 那么, 发生这样的事, 是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 (学生委员会) 处理的, 而不是由家长个体以“吵闹”方式维权;如果实行依法治校, 教育的事按教育规则处理, 法律的事按法律程序处理, 那么, 也不会出现法律、教育的纠缠。而这些正需要通过教育改革加以解决。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实行学校的民主管理, 正是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所确定的教育改革内容。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扩大教育公平, 让每个受教育者能接受更好的教育, 有更好的成长空间, 这一目标是一致的。所以, 要减少无谓的指责, 就应该对教改达成共识。推进教育改革, 负责任的管理者、办学者、教育者, 应该更多思考自身的责任, 而不是从维护权力、利益角度去推卸责任。如果把教育的问题推给社会, 社会再把社会的问题推给教育, 那么, 我国社会的进步、教育的进步从何而来?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如果教育要起到国家、民族之本的作用, 当率先推进改革。

良好的教育方法 篇2

小三班家长 辛爱国

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换句话说,一个成功孩子的背后,必定有全身心投入的家长。

绝大多数有了孩子的人都明白,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间教室。但在生活中,有些家长却把家庭教育简化成为孩子提供较为优越的衣食住行等物质条件,没有在孩子行为的引导、习惯的养成、心智的培育上下功夫,没有在家庭教育内容的钻研、方法的更新和规律的把握上下功夫,导致了家庭教育出现偏差,造成了孩子人生第一步的不坚实。

我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三口之家:我、妻子和4岁的儿子晨晨。回首对孩子的教育,并不是一帆风顺。晨晨从小体弱多病、性格内向、胆子特别小,再加上自身工作忙,曾经一段时间内采取的也是放鸭式教育,孩子下园后多由爷爷奶奶看,只是在睡觉时才接孩子回家,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孩子对学习兴趣不大,非常迷恋电视,尤其是动画片,只要电视开着,就什么都不管不顾。所幸的是,我们夫妻俩很快意识到其中的不妥,查阅了很多家教书籍,请教了不少教子有方的家长,及时地进行调整和纠偏。在我们的引导下,晨晨改掉了很多毛病,在生活和幼儿园的学习上也获得了很大的进步,更为关键的是孩子正一天天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正一天天变得更好。客观地说,晨晨的表现没有多么的“出众”,虽然我们夫妻的教育方法很普通,但正是这种普通和朴实,才可能为绝大多数“普通”家长和孩子提供成功的借鉴和失败的教训,才能让家庭教育离开“神话”回归理性,我想,这也是自己鼓足勇气写下几点体会的最主要原因。

首先:赏识教育,培养孩子自信

成功源于自信,自信源于鼓励,鼓励源自赏识。好孩子是赏识出来的。这几乎是所有教育理论中的公理。赏识,在心理学中叫积极的心理暗示。你家长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孩子,你就整天夸他是什么样的孩子,孩子就会在积极的心理暗示下向你理想的孩子靠近。赏识,是把家长的理想变成孩子自觉行动的有效手段。孩子有了天才的感觉,就会成为天才;孩子有了英雄的感觉,就会成为英雄;孩子找到了好孩子的感觉,他就会成为好孩子。

晨晨刚上幼儿园时胆子非常小,面对较多的陌生人时,几乎不敢说话。为帮他克服这个缺点,我们一有空就带他去人多的地方,开始的时候,我们有意当着众人的面问他一些简单的问题,鼓励他大声地回答,当他答对时,我们就立刻表扬孩子不仅聪明,而且声音还非常好听,孩子被夸得眼睛都亮了起来,很快就改掉了这个缺点,现在见了陌生人敢和人打招呼,变得爱和人交流了。上英语课,晨晨对背英语单词产生了畏惧心理,总觉得自己记不住,我们就对晨晨说:“英语单词确实不好记,一般象你这么大的孩子,最聪明的每天也就顶多能记住2-3个单词!”晨晨听后,连续几天都背了3个单词,我们就用惊奇的语气对他说:“原来你就是最聪明的孩子!不过要是每天能记住5个单词,那这个孩子一定是天才!” 晨晨听后暗暗加劲,过几天后,他果然每天能准确地记住5个英语单词,赢得了英语老师的夸赞。

赏识会产生自信,自信会产生动力,动力会带来成功,成功又反过来激发自信。这就是赏识教育所产生的连环作用,它能将孩子带入良性循环,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巨大效果。

其次:习惯养成,培养孩子自立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们觉得,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尤其是上幼儿园的阶段,家长不仅仅要给孩子提供基本的、现成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耐心地、手把手地教会孩子生活和学习的正确方法,引导孩子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自主自立的性格,这样才能使孩子在独立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言退缩,自信自立,勇往直前,从而获得脱颖而出的加速度,并且终身受益。

每个孩子都有一些好习惯,也有一些坏习惯,晨晨亦是如此。对于孩子的好习惯,我们就表扬,让他保持下去;对于孩子的坏习惯,我们就全力引导孩子自己去理解坏习惯坏在哪里,让他自己亲自去改,自己不断地予以修正,并鼓励他坚持下去,直到把成功的经验固化为良好的习惯。晨晨刚上幼儿园时,每天晚上睡觉都需要妈妈陪他睡觉,总是特别依赖妈妈,刷牙、洗脸这些小事情都需要妈妈帮助他才能完成。我们夫妻俩商量后,明确地告诉他,今后不管是睡觉还是刷牙、洗脸、洗脚等都得靠自己,爸爸妈妈决不会再帮他了。开始时,他不习惯,很晚才能睡着。有好几次因为睡得太晚第二天上幼儿园都迟到了。刚开始刷牙、洗脸这些事情总做不好。有好几次都把牙膏吃到肚子里了,卫生间里弄得到处都是水。但我们还是坚持让他自己去克服,并对他每次完成都大加赞赏,慢慢地,孩子逐渐养成了自己睡觉、自己叠被、刷牙、洗脸的习惯,自理能力明显提高。直到现在,我们发现好多和他同龄或比他年龄大的小朋友这些基本的自理能力都做不好。就这样,晨晨正在逐步养成良好的作息和生活习惯。

第三:锻炼体魄,培养孩子自强

体育运动能增强孩子的神经系统、心脏工作能力、肺活量、肌肉力量,增加体重、身高;体育运动能培养孩子勇敢顽强的意志,活泼愉快的心情,勇于拼搏、不怕困难、自强不息的品德,以及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做家长的千万不能认为耽误了学习时间而限制孩子从事体育活动,而是要千方百计地为孩子创造活动条件,支持、引导他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有意识地培养他的运动兴趣。孩子在学习和运动方面的潜力是很大的,他完全有能力在做好运动的情况下完成幼儿园的学习任务。

我的孩子体质一直偏弱。虽然我们夫妻俩很注意平时的用餐营养搭配,但还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孩子体质偏弱的现状。我们为他买了好多运动器材,他现在已经学会了很多体育活动,其目的就是想让孩子在难得的磨练中迎接挑战、学会坚强,锻炼体魄。

第四:锤炼品格,培养孩子自警

家庭教育和所有的教育一样,其终极目的是育人。如何做人,应是家庭教育的最大课题。如何做人的问题解决了,自己的孩子就成功了一大半。

我们夫妻从培养孩子接人待物的基本素养开始,逐步锤炼孩子的品格。家里来了客人,孩子连个招呼都不打,客人会感觉不舒服。不少家长以为是孩子天生腼腆,不善交往,其实不是,是大人没有引导和要求。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家长更多的关注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孩子成绩好了就“一俊遮百丑”,其他方面的成长却很少注意。记得孩子小的时候,家里来了客人,他基本上不向客人问好,而且他的玩具和食物也不愿意和别人分享。我们就和他说,如果你到别人家,别人既不理你,也不陪你一块儿玩,好玩的玩具也不让你玩儿,你会觉得开心吗?如果你不开心,那同样的情况别人会开心吗?只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别人才会礼貌地对待你。孩子点头称是。从那以后,据我留意观察,但凡上述场景,孩子的“表现”都不错。现在,他非常愿意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分享活动,我的孩子已经养成了好东西与人分享、主动帮助他人的好习惯。这种事,也没用我们直接“教”或“要求”,是孩子自己凭理智、凭感觉、凭习惯“悟”出来的。“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我们就是想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点滴小事,引导孩子明白什么是“恶”、什么是“善”,不断地警醒和修正自己,去做一个善良、正直、充满着爱心、有着健全人格的人。

什么是“良好的教育”? 篇3

良好的教育是着眼于人品的提升和人性的改善,教师要发展学生的天性,放大学生的潜能,更重要的是我们自身必须成为他们的榜样。

在康德看来,“有两种人类的发明是困难的——就是政府艺术和教育艺术。”我的理解是,政府艺术与教育艺术的臻致完善是困难的,任何寄希望一夜之间就能实现变革,或者通过一种方式的运用就可实现改变的想法是荒唐的、可笑的。

康德在谈及教育功能时说,“教育最大的秘密便是使人性完美,这是唯一能做的”,“改善人性完全在于良好的教育”。换个说法,能使人性慢慢变得完美的教育才是良好的教育。

人“经过教育继续改善人性,提高品格,使人性具有价值,是非常可喜的”。遗憾的是,现实的教育除了做练习,还是做练习,即便是打着素质教育旗帜的各种各样的“教研”与“教改”,其指向几乎都是考试效率与升学指标,很少有着眼于人品与人性的。

或许有人会问,现实既然如此,我们在这里妄谈良好的教育,不是做梦吗?我要说的是面对这样的现实,教育人更应当去寻找实现改善人品与人性的良好教育的路径与方式。如果身在其中的我们都放弃了良好教育的梦想,要不选择“同流合污”,甘心沦为“帮凶”,要不就是在悲观与恐惧之中“苟延残喘”,那么教育还有什么前景可言呢?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我们就当面对现实,不畏艰难,在有限的空间里,做出力所能及的改善。至少在课堂上我们不能一味地听从他者的摆布,而是要努力思考教育,改善自己的课堂。

身为教师,我们必须看到当下行政力量推广教学模式对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准带来的负面效应。硬性规定一堂课里教师只能讲多少分钟,学生讨论、活动一定要占多少时间,不仅会导致学生思维和表达的浅薄和虚假,更为可怕的是会慢慢导致教师对教材和文本的浅阅读,对课堂教学的伪研究。最终必将弱化教师的教育技能,窄化他们的视野,使得教师丢弃教育的初心,使得教育在应试与功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立足于人的教育只能是在确定大致的目标后,让人们各自去努力,而不是要求所有人用一种方式达成一个目标。教育不是工业化生产,不是制造标准件。用大工业时代的理念来做教育显然是不可能提升人品改善人性的。如果教师看不清这一点,自然会在时下纷乱的教育“改革”中迷失。

教育是渐进的,没有完整的基模,也就是说教育的方式与路径必须是变化的,好教师自然能根据具体情境自由选择和运用教学计划与方法,帮助学生养成互相商讨、独立思考的习惯。既然是习惯,它的养成就应当有个过程,而且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用当下的表述就是“教育是慢的艺术”。只不过康德看得更透彻,这渐进可能是几代人的。因为人的天赋不可能自行发展,要发展人的天赋就需要教育,教育不只为现在,更是为将来,所以必须给他们比现在好的教育,好教育不仅是劝人向善的,更是助人向上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让教育家办学”就变得可以理解了。

向着良好的教育出发 篇4

一、走出良好的教育的认识误区

1. 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

当前教育改革中, 各种教育理论纷纷出现, 生命教育、创造教育、闲暇教育、赏识教育、超越教育等, 以及完全由西方引入的人本主义、建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等, 各种新概念、新名词陆续涌现。被冠以各种新名称的教育改革实验在各地纷纷兴起。任何教育理论都有其适用的针对性和局限性, 纵观教育史上各种教育思潮和流派, 没有哪个称得上是普适有效和绝对正确的。自赫尔巴特创立独立的“科学教育学”以来, 各种理论派别缤纷呈现, 各种思想流派轮番上场, 从自然主义到传统教育学派, 从进步主义到要素主义, 从结构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世界教育理论发展经历了一个躁动的发展进程。但是, 教育因时、因地、因事、因人而异。热衷于用让人眼花缭乱的新名词新理念来进行所谓的教育改革, 只能是不着边际的表面文章。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教育对象更是千差万别, 教育是科学, 更是艺术, 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2. 有一流的教育设施≠良好的教育

教育需要改变, 但是真正需要改变的是学生的身心。由于这样的改变是逐渐的和长期的, 所以有些教育管理者更钟情于搞“形象工程”。巍峨的大楼、整齐的绿化、漂亮的画廊这些都需要, 但是这些外显的物质存在都是为了营造更好的教育环境而不是教育本身。如果我们专注于此, 则会离教育越来越远。

3. 有“特色”的教育项目≠良好的教育

特色是目前教育上的一个热门话题, 特色学校、特色教育耳熟能详。但是, 究竟什么是特色学校又莫衷一是, 众说纷纭。不少学校从一些特色项目入手, 如, 器乐、乒乓球、独轮车、下棋、书法、儿童画等, 以为开展了一些特色项目就是特色学校了。其实, 这些项目最多只能作为学生课余选修的一些活动课程, 而不能与特色学校的建设混为一谈。特色是学校的育人文化, 是一个学校的核心精神, 是逐渐积淀和不可复制的。特色的力量和价值表现在对灵魂与思想的召唤, 学校的特色决定了学校的教学艺术、教学品质、教育质量。因此, 拥有特色项目的学校未必是拥有了良好的教育。

4. 有领先的教育技术≠良好的教育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彻底改变了整个人类世界, 也引发了教育的革命。信息化教育带来全新的教育观念, 形成了新的学习理念, 如, 教育对象的开放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教育空间的拓展性、教育手段的多样性。这些无疑都是有益的。但是需要警惕的是“唯技术”倾向, 把教学的优劣、学校的质量与技术挂钩那就是本末倒置了。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上课很少使用多媒体技术, 但是他靠着深厚的教学功底和渊博的学养, 以对课文独特的视角的解读和学生一起唤醒文本, 在语言文字的世界里品味语文自身的魅力。教育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参与和帮助, 但是所有技术的东西都是为教育服务的。如果只重视技术的武装而不重视教育规律, 尤其是教育对象, 仍然不是良好的教育。

5. 有各种评比品牌≠良好的教育

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 学校要迎接各种各样的评比、考核, 有的学校的“牌牌”挂满一面墙, 先不说这些牌牌的含金量。这些评比究竟有多少是有用的, 是由学生说了算的, 恐怕很少很少。有的学校的简介里, 获得的荣誉一大串, 但是没有对他的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数据, 没有他的毕业生与其他学校学生的比较数据, 所以这些牌牌的信度是不高的。教育的“政绩”是给学生以良好的教育, 教师的成功是成就了多少学生, 而不是那些挂在墙上的匾牌。品牌不是良好教育的代名词。

6. 有效的教育≠良好的教育

近年来有效性成为教育上最热门的词汇之一, 有效性管理、有效性教育、有效性教学等词汇出现频率很高。追求教育的有效性本身没有错, 而且好的教育应该是有效的。但是有效的教育就一定是好的教育吗?曾在全国刮起过“旋风”的某中学, 有教师这样评价他们的课堂:“长期采用这种压缩饼干式的知识灌输, 不但会让学生消化不良, 还会破坏学生对知识的感受, 培养兴趣根本无从谈起, 提高科学素养更是天方夜谭。这样下去, 只能让学生离真正的知识越来越远, 让课堂离真正的教育越来越远。教育的领空应该始终飘扬民主、平等、正义的旗帜, 过分追求有效性和效率, 反映出一种对人的成长规律的漠视和对教育规律的践踏。

二、良好的教育的四个共同特征

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学校, 有各式各样的教育, 但是称得上良好教育的, 应该具有四个共同特征:爱、心、静、慢。

1. 良好的教育用爱包裹

夏丐尊先生曾经说过, 爱之于教育犹如水之于池塘,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 无论品格还是智慧, 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肖川教授说, 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可以建立在轻蔑与敌视之上的, 也没有任何一种真正的教育可以依靠惩罚与制裁来实现。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 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 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所以, 爱是教育的灵魂, 冷漠、嘲讽、敌视、体罚是教育的大敌。

2. 良好的教育用心浇灌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学校里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决定了教育工作的复杂和艰巨。所以要做好教育工作就不能那么分清工作和业余, 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灵丹妙药。我们只能根据教育对象去发现和揣摩。美国电影《生命因你而动听》的主角霍兰先生, 一开始为生活所迫谋到一份教师职业, 但是这不是他的梦想, 工作得过且过。有一次校长善意地批评他:“霍兰先生, 下班铃一响, 你总是第一个冲到停车场, 我认为你更适合做田径教练。”后来霍兰认真反思, 研究学生, 因材施教, 他的教育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正如他的学生评价他的:“你虽然没有写出伟大的交响乐, 但是我们就是你的乐章, 我们每个人都因为你而变得更好。”霍兰的成功是他用心付出的结果。

3. 良好的教育节奏缓慢

教育是慢的艺术。人的成长和自然界其他生物的成长一样, 是慢慢长成的, 任何拔苗助长的举动都是危险和愚蠢的。因此, 从事教育需要用农业的眼光和心态。“小小刺儿头”也许就是将来的参天大树。所以我们要学会放手、学会等待、学会宽容。承认教育是慢的艺术, 不是放慢工作的节奏, 而是顺应学生的成长规律。放弃浮躁, 拒绝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

4. 良好的教育期待安静

良好的教育需要良好的环境。小时候在老家, 妈妈总不肯让我们不停地玩小鸡, 说那样小鸡易出汗就不长了。植物也一样, 刚授粉的南瓜, 你如果不断地去碰小瓜崽, 小瓜崽也会坏死。课堂也一样, 如果教师的课不断有人来打扰, 那教师还怎么上课。学校拒绝打扰, 教育害怕折腾。十年动乱的教训离我们并不遥远。但是如今学校的各种评比、检查名目繁多。其实这些评比检查的初衷都是为了让学校变得更好, 但是事实是学校疲于应付, 难以静心, 往往要做许多与教育无关的表面文章, 牵扯精力。教育需要安静, 要让学校让师生专注于教育, 做教育的事。

三、良好的教育的五个关注

在2009年的“国际教育圆桌会议” (IER) 上, 巴伯爵士提出了一个良好教育的公式, 即良好的教育=E (K+T+L) 。其中K代表知识, T代表思考, L代表领导 (领导自己和其他人) , 而E代表道德基础。这一模型引起IER参会者的深度共鸣。笔者以为, 良好的教育应该至少关注五个方面。

1. 关注学生的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启发智慧和鼓舞人心的书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学校首先是书籍。”所以良好的教育首先意味着以书香来浸润学生的灵魂。“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本书把人带向远方……”良好的教育会提供给学生良好的阅读环境和优秀的书籍。

2. 关注学生的实践

良好的教育应该不只是关注书本知识, 更应该让学生在实践的田野上锤炼。哈佛大学的实验室里写着:听过的我就忘记了, 看过的我就记住了, 做过的我就理解了。实践出真知, 实践出智慧。尤其是新课程改革所设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3. 关注学生的幸福

良好的教育应该充满关注生命的气息的, 是能够让生命的活力充分涌流的, 是能够让智慧之花尽情绽放的。不仅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着眼于未来, 更关注学生的“当下的幸福”。良好的教育充满关怀和宽容, 充满温情和挚爱, 让学生如坐春风如沐春雨, 教室里远离压抑和恐惧, 始终流淌着平等和谐和快乐。

4. 关注学生的习惯

有一次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 有人问其中一位:“您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在幼儿园。”“在幼儿园您学到了什么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 东西要放整齐, 吃饭前要洗手, 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 午饭后要休息, 学习要多思考, 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 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发言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 由此我们看出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重要。良好的教育一定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习惯将成为一个人受用一生的财富。

5. 关注学生的思维

品社——德育教育的良好载体 篇5

关键词:因材施教、身教胜于言传、机不可失

在我国,按照国家对义务教育的要求,小学和初中对儿童、少年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它的首要任务就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公民,这是基础的基础。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再依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发展状况,“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后继学习与发展,而担当这一重任的,首推小学的《品德与社会》(简称《品社》),它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而“良好品德形成”就是指学生的德育培养,是对小学生进行系统的德育教育的过程。小学《品社》的教学内容包括社会生活、历史、地理,等知识,这就为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供了较多的机遇,所以,我认为《品社》是小学德育教育的良好载体。那么,在《品社》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呢?我是从以下几点做起的:

一、德育渗透:身教胜于言传

德育教育的过程是塑造少年儿童心灵和人格的过程。言传身教作为道德教育的两种教育方式,在德育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我觉得身教更胜于言传,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在学生入学之初,我不但注重在课堂上用言语引导学生正确的行为,要求学生语言行为美,更注重在日常行为中以身作则。例如,我首先要求自己不打骂学生,不讽刺挖苦后进生,当学生向我行礼问好时,我必定回礼问好,让学生感受到我对他的尊重;在教学《认识我们的身体》的“卫生习惯早养成”环节后,我每天都和学生比一比:谁的小手最干净;谁的笑脸最灿烂;谁的牙齿最洁白……每周评出“最美小学生”,并号召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在这样的“润物细无声”中,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接受了教育,培养了良好的品德。

二、德育渗透:就地取材

德育不仅仅在课堂上,它还蕴藏在学生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所以我注重利用教科书联系实际,就地取材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在教学《在学校工作的人们》的“学校离不开他们”环节时,我在引导学生感恩老师的基础上提出:学校是一个大家庭,不仅任课老师在为我们辛苦的工作着,校长、主任、校工他们也都辛勤的为我们服务,课下请同学们当一回小记者,走进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工作,并且做一份采访报告(采访时注意范围要广,要有礼貌)。在学生了解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后,我及时引导学生体会他们工作的辛劳,感受他们尽职尽责在为学生的成长中作出的贡献,这样再培养学生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对别人付出的劳动要懂得感恩就轻松多了。

三、德育渗透:“机不可失”

学生最熟悉,最有感情的是学校,是班级,所以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的最佳时机是在学校、班级开展活动时。有一次体育课,我班与三(四)班进行拔河比赛,虽然看上去他们班的学生比我们身强体壮,但我班学生毫不气馁,齐喊着口号,使足了吃奶的劲儿,把绳子往自己班里拉,手掌都被绳子磨红了,皇天不负苦心人,最终我们胜利了。下一节正好是品社课,我及时利用这次比赛引导学生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认识到在集体生活中,大家必须心往一块儿想,劲儿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儿,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就这样,我及时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德育教育,达到了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的目的。

所以,品社课是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载体,作为一名品社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利用自身和客观条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润物细无声”中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思品与社会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英语语感的方法 篇6

语感 (Language Sense) 是一种修养, 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对语言文字 (包括口头语和书面语) 比较直接、迅速、灵敏地领会和感悟能力。有些人说起话来“出口成章”, 写起文章来“下笔如有神”, 做起英语练习来似乎未经任何考虑, 完全跟着感觉走。其实这就是语感的作用。它来自语言实践, 又反过来指导语言实践。要想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离不开语感的培养。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呢?

一、重视语音, 为语感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语感, 首先要培养“语音感”。规范而又标准的语音、语调有助于表达思想感情, 也有助于读者感悟文章中所隐含的作者的意图和态度。例如, 著名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演讲“I Have a Dream”至今仍被广为传颂, 被许多学校列为必背篇目。这并不仅仅得益于其精彩的演讲词, 听众更为其纯正、浑厚的语音, 抑扬顿挫的语调所感染, 其演讲也就大获成功。再如, 对于一些诗歌, 你如果不能用规范的语音、语调来朗读, 你就感悟不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更谈不上诗歌中所隐含的作者的意图和态度。可见, 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之中, 语音是极为重要的。而语音教学的关键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教师要注重自身语音修养。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 任何人的语音都是靠有意无意地模仿得来的, 而老师的语音最容易被学生模仿。俗话说, “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一位老师语音语调不规范、不纯正, 他的学生自然就“南腔北调”了。这无疑为它们今后学习英语制造了障碍。这就对教师的语音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 语音教学要注意选材, 应尽量把地道的英语语音素材提供给学生。

语音教学的选材要真实、多样、即时, 教师要尽量结合人物、情景、场合、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 引导学生去理解语音语调, 包括节奏、重音的各种变化及其所隐含的意图和态度 (高考听力测试中就有根据语调推测说话者的意图和态度的题型) , 手段要更丰富。例如, 给学生播放英美电影片断和他们的日常生活的对话录像, 让学生感受地道的英语, 通过视听了解英语的语调、节奏、重音与情感、态度的关系, 这是形成语感的基础。

3. 语音教学要长抓不懈。

语音的学习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应伴随英语教学始终, 学生的英语语音水平是随着学习时间的延续和认知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完善的, 所以应养成长期学习甚至终生学习语音的习惯。

二、创设英语氛围, 体验英语, 形成语感

许多学生只会用汉语思维, 而不会用英语思维。他们在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时, 大都经过了一个“心译”的过程 (即把听、读到的英语在心里面翻译成汉语, 用汉语去理解;把想要表达的内容用汉语想好了, 先在心里翻译成英语, 然后才表达出来。这就是汉语思维。) 。这无疑会影响交际效果。因此, 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学生能否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由于受环境影响, 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英语课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遵循“尽量使用英语, 适当使用母语”的原则。教英语就得用英语教, 在教学中只有加强英语实践, 创设真实的语境, 多使用英语, 让学生大量接触和体验英语, 并沉浸在使用英语的氛围中, 才能有效地排除母语的干扰, 形成英语思维。教室布置、班级墙报等都应尽可能使用英语, 如:教室布置:英文地图、《中学生守则》英文版等;墙报方面, 可每天让学生收集英语名人名言、英语谚语等, 写在黑板报上, 供全班同学交流。另外, 教师应鼓励学生使用“英—英”字典, 避免总是把英语翻译成汉语和用汉语去理解英语、注释英语的习惯, 这也是养成用英语思维的好方法。

三、渗透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提升英语语感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要想真正掌握一门外语, 就必须学习和理解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文化背景不同, 语言得体性的标准自然就不同。例如, 在我们中国, 客人夸主人做的饭菜好吃, 主人往往会客套一番, 说:“我只是随便做的。”而西方人遇到这种情况往往会这样回答:“Thank you.I am glad you like it.”在他们看来, 请别人去做客, 却随便做点菜, 是不够客气的。语言也是发展变化的, 我们在书本上学到的英语, 有些是英语国家五六十年代的语言, 如果我们用这种语言与老外交流, 那肯定会影响交际效果。有的人在国内把英语学得很好, 但到了国外, 就发现和当地人交流起来还是很困难, 这就说明他们在学英语时, 忽视了语言的现实性。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就必须渗透文化意识,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从而真正提升语感。

四、通过朗诵、背诵, 不断锻炼语感

朗诵是最基本的语言训练, 用规范而又标准的语音、语调朗诵文章是形成语感的基础。背诵是建立在朗诵的基础上的更高一级的语言训练。“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可见, 在语言学习中朗诵、背诵是相当重要的。旧社会, 私塾中的教师都是在学生把文章背得滚瓜烂熟后才开始讲解。事实证明, 这种教法是行之有效的。因为, 在朗诵、背诵中学生对语言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也就是说, 有了初步的语感, 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学习, 自然就容易多了。在教学中, 教师应指导学生去朗诵、背诵, 但不能孤立地背单词, 要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除了背课文外, 还可背一些经典名著、名人名篇 (如名人、伟人的演讲词等) 。当然, 背诵时也应注意语音、语调。

五、在阅读中积累语感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写起文章来洋洋洒洒, 一气呵成, 真可谓“下笔如有神”。其实, 这都是博览群书的结果。语感来自大量的语言实践, 阅读是语言实践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阅读的宗旨就是培养英语语感和丰富语言文化背景知识。《课程标准》指出, 高中英语教学应侧重阅读能力的培养。《课程标准》八级目标要求学生完成三十六万字的课外阅读量, 其目的就是通过广泛而大量的阅读, 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从而积累语感。进行阅读教学, 教师应使用好课堂这一主战场, 利用课文中“Reading”部分,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技巧, 在阅读中, 帮助学生克服“心译” (即一边读一边在心里将英语译成汉语) 。克服心译的最好做法就是限时阅读。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 教师还应鼓励学生阅读原著, 阅读多种多样的题材和体材, 尽可能涵盖英语国家文化所有领域的各种文章。

六、让学生开口说英语, 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语感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口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交际, 而口头交际是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在现实交际中, 许多学生用汉语想好了要表达的内容, 心译成英语再说出来, 这无疑影响了交际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大班上课、学生开口机会少和部分教师不重视口语教学等因素。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相辅相成的, 忽视了哪一方面都不行。“疯狂英语”的教学模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成功的, 它通过强迫学习者开口说英语, 通过大量的练习实现脱口而出, 口语水平大大提高, 其他能力也就能得到相应的提高。进行口语练习的途径很多, 如英语角 (有条件的学校可请外教) , 编排课本剧等。还有一种学生非常喜爱的方式——配音。NSEFC中的课程资源非常丰富, 许多素材 (尤其是戏剧类) 都提供了录像, 录像中场景真实, 演员均来自英美国家, 语言自然就地道了。我先让学生模仿录音, 然后做配音训练——用多媒体播放录像, 并作消音处理, 叫学生扮演角色, 对着屏幕配说台词。在这种训练中, 学生“绘声绘色”, 仿佛亲临其境, 大大增强了交际效果。通过大量的口语练习, 学生就能形成对语言文字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

总之, 语感是一种修养, 也是一种能力, 它来自语言实践, 又反过来指导语言实践。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 学生不仅形成了语感,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语感指导下的语言实践, 也显得轻松自如, 得心应手了。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高中英语新课程理念与实施.海南出版社.

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方法探讨 篇7

一、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教育, 给幼儿讲清楚道理

幼儿的年龄比较小, 伴随其理解能力也比较差。这就要求老师应该细致耐心地对学生进行讲解。例如, 刚入园的小孩对“礼貌”往往不是特别明白。因为老师可以耐心的告诉小孩当见到人的时候要打招呼, 如果不打招呼就是不礼貌;当遇见大人的时候给大人打招呼的时候不能叫大人的名字, 这是因为小孩如果叫大人的名字实际上也是非常不礼貌的;进入和离开幼儿园的时候要跟老师和同学互相打招呼, 如果不说再见或者不问好也是十分不礼貌的。

二、形成良好的习惯, 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

学生良好的习惯都是要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可以真正的形成, 这需要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阶段过程。要完成这一个过程就必须要进行反复的训练, 特别是对于那些控制能力和记忆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来讲, 对学生进行反复的训练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比如一些幼儿在玩过游戏之后, 往往没有将玩具放回去的良好习惯, 所以老师应该组织幼儿进行收拾玩具的训练。老师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一个温暖的家, 玩具也是有自己家的, 那就是玩具柜啊, 放学之后小朋友要回家, 玩具在用完之后也要回家, 小朋友想不想让玩具找到自己的家?”这样进行多次的训练, 幼儿在老师不断的提醒和督促之下, 就能够自觉、及时的将自己的玩具放回到玩具柜。这样久而久之, 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这样幼儿的良好习惯就会逐渐形成。

三、老师要以身作则, 以榜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激励

作为一名老师, 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不仅仅是要靠老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说教, 同时还要依靠老师自己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规范, 以做到正面示范和引导教育, 为幼儿做好榜样, 同时及时的要对学生进行表扬。如老师在要求学生不要大声讲话的时候, 自己就不要大声在教室进行讲话, 要求学生搬移桌凳的时候轻拿轻放, 自己也就要注意。在工作中, 如果发现班级的幼儿表现的非常好, 哪怕是有一个幼儿有了一些比较小的进步, 老师都可以及时的对学生进行表扬,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对于幼儿良好习惯的表扬和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会让幼儿能够不断的进行自我肯定, 也能够让幼儿园中的其他幼儿有了自己身边的榜样。比如老师在学生面前将幼儿图书掉到地上, 就可以问:“小朋友们, 你们是想看干净的书还是不干净的书呢”。这时老师当着小朋友的面将书一本本的捡起来放回书架。以后当学生遇到这种情况后, 就会自觉的将书放回书架, 从而促使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四、重视环境对于幼儿的熏陶作用, 从而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幼儿良好的习惯的养成, 与环境对于幼儿的熏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的时候, 要对幼儿园的硬件条件进行美化, 营造良好的幼儿园环境, 通过墙体板报等形式对幼儿良好习惯进行展示。另一方面老师也要在自身为人师表方面狠下功夫。如老师经常教育学生之间要团结友爱, 那么老师就应该和同事之间团结, 不在幼儿面前和其他老师进行争执。同时老师也对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给予更多的宽容, 多用欣赏的眼光去发掘幼儿身上的闪光点, 对幼儿帮助其他小朋友等行为要进行表扬。让学生明白帮助他人是好习惯好行为, 老师和家长都非常喜欢这样的小朋友。

另一方面, 老师可以充分的利用格言、图片等形式来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的教育, 比如可以在水龙头边上贴上“节约用水”, 让学生明白在自己讲卫生的同时也要进行节约用水。老师也可以在餐厅贴上多种食物, 让学生明白爱心粮食和不挑食的小朋友才是好宝宝。可以在图书角贴上“书籍是人类的好朋友, 要保护书籍”等。通过老师这样细心的提醒教育, 促使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在自我良好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快乐, 从而对好习惯得以巩固。

五、与家长进行配合, 促使学校和家庭对学生进行共同教育

家庭同样是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场所。现在社会, 很多小孩都是独生子女, 是家中的小皇帝。家长往往对于学生是百依百顺, 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是给予最好的满足。这样很多时候促使幼儿就养成了依赖性强以及自私自利的坏习惯。另外, 幼儿因为年龄比较小, 其生理习惯都还没有真正的形成。在学校对于学生进行了良好习惯的培养之后, 如果得不到家庭的配合, 孩子回家之后很快就会将习惯丢弃。所以幼儿园的教育是不能够离开家庭的配合和支持的, 学校可以定期的举行家长开放日等活动与家长进行经验的交流, 从而向家长更好的解释幼儿在学校的表现情况, 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幼儿的成长情况, 同时要求家长对幼儿园的工作进行良好的配合, 从而取得教育的一致性。也只有这样, 才能够促使幼儿在各个方面都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

六、父母以身作则, 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

父母同样也可以是幼儿的榜样。父母的行为对于幼儿来讲是一种无声的引导和有形的榜样。幼儿具有非常强的模仿能力, 他们常常是可以进行无意识的模仿身边的人的一些言行举止。所以作为幼儿的家长, 应该有意识的为幼儿的成长创造出良好的家庭氛围, 给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作用。家长应该尊老爱幼, 先人后己, 能够让孩子在父母的行为的示范作用下得到很好的教育, 促使幼儿的良好习惯可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得到很好的发展。

父母自身的习惯对于幼儿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 小到家长的一些语言和行为, 大到家长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这些都会在幼儿的脑海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可以说家长想让幼儿成为什么样的人, 自己就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表率。比如家长如果要求学生多读书多看报, 自己也就要起到表率作用, 必要的时候家长可以带着学生一起来学习。

七、结束语

幼儿良好的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 需要学校和家庭以及全社会坚持不懈的努力, 使得幼儿可以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的成长, 幼儿可以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之下, 对于良好习惯进行不断的练习和实践, 从而可以更好地达到巩固和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 为幼儿后期的求学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碧芬.语言教学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课题[J].考试周刊.2010 (18) .

[2]宁娜.家园协作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J].安徽文学 (下半月) .2010 (11) .

略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篇8

一、注重文明礼貌用语教育

由于我园地处城乡结合部, 幼儿园的孩子大部份来自农村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的子女, 他们对礼貌用语知道得很少, 幼儿园就要求幼儿入园后, 各班老师充分利用来园、离园时主动使用礼貌用语:如“请”、“您”、“早”、“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随时提醒幼儿也要使用礼貌用语, 并渗透于一日教育教学活动中, 并随时表扬做得较好的幼儿, 每周用发小红花来进行鼓励。通过一段时间后, 幼儿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二、教学活动中渗透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由于幼儿年龄特点, 幼儿对常规、行为习惯认识不足, 有些幼儿就跟本没有接触这方面的知识。针对这种情况, 各班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设计了相关的活动和环境, 使行为习惯教育渗透于教学环节中, 创设情景教育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如:“谁有礼貌”、“谁不摘幼儿园的花草”, “谁是做得最好的乖宝宝”, “谁不涂老师画的画”等, 使幼儿园形成了一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好风尚。

三、争取家园配合, 形成合力

1、家庭是幼儿人生的第一学校。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老舍曾深情地说:“从私孰到小学、到中学, 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 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 我的真正的教师, 把性格传给我的, 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 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幼儿的任何活动都与家长的支持密切相关。因此教师们把家教工作联系起来, 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和理解。

(1) 利用接送时间要求与家长交谈该孩子在园内外的情况。

(2) 利用黑板报宣传栏选择有关行为习惯的好材料和经验供家长参考, 对幼儿行为习惯要求一定要与幼儿园同步进行。使幼儿在园内养成的好习惯得以巩固, 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2、了解幼儿的家庭背景, 有助做好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由于幼儿年龄差异大, 幼儿入园的年龄越来越小, 又来自不同的家庭, 所处的环境也不同, 因此他们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也有所不同。入托初期, 有的幼儿爱大声喊叫, 有的幼儿爱乱扔纸屑果皮;有的幼儿爱咬人打人;有的幼儿饭前便后不洗手;有的幼儿不讲卫生、不勤洗澡和换衣服等。针对以上这些情况, 幼儿园要求教师在活动实施了不同的教育方法, 如:曾天宇小朋友由于年龄小, 才来时什么都不懂, 整天都在哭, 甚至老师把她抱在怀里她也要大声哭叫。于是我就及时与家长交谈, 了解到孩子在家是她妈妈一个人带的, 连她爸爸带她都要哭, 因此比较任性。又如:小阳刚来时发现其自控力较差, 经常咬人、打人, 通过与家长交谈, 了解到孩子到她奶奶家以后, 爷爷、奶奶十分溺爱, 想什么样就什么样。又比如:左云龙小朋友她爸爸妈妈是打工的, 又是彝族, 衣服穿得很脏又不洗澡。小朋友们都不和他玩, 我利用午睡时间给他洗澡, 并把我儿子小时后的衣服拿给他穿, 让他感觉洗澡后穿上干净的衣服是不是很舒服。针对以上情况, 我和班上老师及时与家长商讨教育方法, 要他们坚持接送小孩, 要求他们每周来园与老师交谈, 同时, 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 习惯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根本上改变孩子任性。

(2) 严格法——对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 无论怎样哭闹, 决不能迁就, 态度要坚决, 而且要坚持到底。

(3) 民主法——即有权威又能尊重孩子的民主型教育, 能培养出情绪稳定, 善于控制自己和约束自己的孩子。

(4) 诱导法——调动积极因素, 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5) 强化法——强化分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就是表扬、鼓励, 负强化就是批评和惩罚。

(6) 知识法——传授幼儿易于接受的各种知识, 不断扩大他们的视野。

(7) 交谈法——为孩子创造条件, 给他们提供交谈的机会, 使其与同龄人和睦相处。

(8) 示范法——为孩子勤洗澡和勤换衣服, 父母同时也要做到。

通过实施以上方法, 幼儿园各班幼儿的不良习惯得到了纠正, 从不愿意上幼儿园变为喜欢上幼儿园了。左云龙小朋友也讲卫生了, 看到孩子们的进步, 家长们非常高兴, 老师们也感到欣慰, 真是付出了也得到了回报。

良好的教育方法 篇9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 在具体情景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 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 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 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 用活用好教材, 进行创造性地教, 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 充分体验数学学习, 感受成功的喜悦, 增强信心, 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一、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 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 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 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 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 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

如学完了“圆的面积”, 出示:一个圆, 从圆心沿半径切割后, 拼成了近似长方形, 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大6厘米, 求圆的面积.乍一看, 似乎无从下手, 但学生经过自主探究, 便能想到:长方形的周长不就比圆周长多出两条宽, 也就是两条半径, 一条半径的长度是3厘米, 问题迎刃而解.

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 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 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 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 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 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 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 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 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 在自主探究中体验, 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 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 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 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 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 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 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 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求知欲.

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 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 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 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 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询问家长, 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 课堂效果能不好吗?如:一张长30厘米, 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 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 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 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 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 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 而且掌握牢固.

三、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 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 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 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 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 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 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 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 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

例如学习“分数化成小数”, 首先让学生把分数一个个地去除, 得出41, 925, 4017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若像教材上一样再将各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 看分母里是不是只含有质因数2或5, 最后得出判断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 这样哪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学生的表情是木然的, 像机器一样跟着教师转, 如此没有兴趣的学习, 效果又能如何呢?可以先让学生猜想:这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 是什么原因?可能与什么有关?学生好像无从下手, 几分钟后有学生回答“可能与分子有关, 因为14, 51都能化成有限小数”;马上有学生反驳:“31, 71的分子同样是1, 为什么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另有学生说:“如果用4或5作分母, 分子无论是什么数, 都能化成有限小数, 所以我猜想可能与分母有关.”“我认为应该看分母.从分数的意义想, 43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 有这样的3份, 能化成有限小数;而37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 也有这样的3份, 却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老师再问:“这些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又有何特征呢?”学生们思考并展开讨论, 几分钟后开始汇报:“只要分母是2或5的倍数的分数, 都能化成有限小数.”“我不同意.如370的分母也是2和5的倍数, 但它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因为分母30还含有约数3, 所以我猜想一个分数的分母有约数3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我猜想如果分母只含有约数2或5, 它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可见,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 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篇10

一、语文教师转变角色

传统的语文教学,习惯于教师讲课文,学生记笔记;习惯于老师说到底,学生听到底。而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运用综合知识,主动地进行有意义的探索,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转换角色。

1.做学生兴趣的激发者。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当成负担,而且会乐此不疲地干下去,所以在语文探究性活动中,激发学生兴趣是很关键的。

2.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语文探究性学习的起始点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且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方法,寻求答案。而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过程需要的便是老师的指导。要指导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比如如何质疑、如何提问、如何分析等等。

3.做学生活动的组织者。过去教师习惯于居高临下地教育学生,这样做的最大危害是在无形中损害了学生的个性;语文探究性学习有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自主学习过程的主体,在他们主动吸收自己最感兴趣或最需要的东西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鲜明的个性。

4.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探究性学习是一次教育的创新,是一场学习的革命,它不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还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促使教师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发生变化。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掌握指导学习的技能和方法。

5.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强调让学生自己发现、回答他们自己提出的疑问,探究解决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因而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不等于教师可以完全放任学生自流,放弃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1)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从学习内容的选择到学习形式的设计和学习活动的开展,教师都必须从课程标准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既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要保证学生能学到知识。(2)做好教学组织安排。教师必须做到既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发展空间,又有基本要求规范学生的探究过程。(3)加强教学评估。

6.加强学校、社会、家庭间的合作,拓宽信息收集渠道。探究性学习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其活动内容已经突破了课本的限制,活动的时间、空间已实现向全社会开放。因此,我们必须立足学校,加强学校、社会、家庭间的合作,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拓宽信息收集渠道,保证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二、学生转变学习观念

探究式学习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任务。

下面以提问的教学模式解析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

学生问题意识的核心支撑,是其独立思考的能力。问题起于感知,立于思考,成于交流和表达。其中,独立思考是关键。在大班化教学的情况下,受教学进度的约束,教师在传授知识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有限,留给那些反应较慢的学生思考的机会就更少了。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呢?

双基训练是问题意识产生和培养的必要前提和基础,缺少相应的知识经验,问题意识必然贫乏。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要的是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引导学生观察,提高观察能力,对问题意识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问题的发现既可以由教学内容引起的,也可以由观察大量的现象引起。观察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开发他们的直觉思维。鼓励和指导自学,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种基本训练。

自学往往是由求知欲驱动的,而求知欲又是从“问题”开始的,自学能使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钻研问题。善于自学,就能活跃思维,增长见识,发展能力。鼓励学生质疑,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适宜的环境。少年儿童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课堂教學活动应顺应这一规律,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此,师生之间要保持平等和谐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让他们充分显示灵性,展现个性,这是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创设良好环境的重要环节。

提问时要注意学习的思路,思路是指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过程。正确流畅的思路是解决问题的钥匙。当学生思路不畅时强调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整体理解文章的主旨、品味文章的语言、揣摩文章的表达。

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之我见 篇11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父母是孩子成长环境中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能否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出生后, 从小到大, 几乎2 /3的时间生活在家庭中, 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 这种教育是在有意或无意、计划或无计划、自觉或不自觉之中进行的, 不管以什么方式, 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 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教育影响着子女的一生。福禄贝尔说过: “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 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很有哲理性, 它深刻地挑明了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所起的作用。家长要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 要给孩子以好的行为示范作用, 注重孩子的性格培养, 行为规范等, 但现在的学生家长大多数为了生计而奔波, 在“商场就是战场”的经济利益驱使下, 唯利是图、急功近利, 抛亲情、弃友谊, 其家庭给予孩子的文化教育少, 对孩子的教育不是指责, 就是溺爱, 使孩子在其父母的耳濡目染之下不知不觉形成了错误的思想观念, 认为钱就是一切, 养成了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所以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要使孩子健康成长,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家长, 应更新观念, 提高认识, 注意养教结合, 爱严结合, 经常与学校保持联系, 做到与学校教育相对同步, 同时, 家长要及时教育、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二、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

青少年自控能力差, 是非观念不强, 在学校里, 假如和品行端正、理想远大的同学交往, 自己也会变得高尚; 假如和品行不端的学生在一起厮混, 自己也就变坏了, 正所谓“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我们若留心观察, 就会发现, 好学生总会和好学生在一起, 差生和差生常在一起,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志趣。张衡青年时期有很多朋友, 如马融、王符、崔瑗等, 这些都是当时很有名的才俊。特别是崔瑗, 很早就学习天文、数学、历术, 张衡经常与他一起研究问题、交换心得, 张衡在天文、物理等方面的成就就是受了崔瑗不少影响, 所以, 生活中青少年交友很重要, 要交益友, 对朋友是“朱”是“墨”要心中有数。作为老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 也要注意他们都与什么人来往, 如果交友不慎, 可能贻误终生。

三、创建学风好的学校教育环境

今天的学生家长有宁可花大钱择名校, “厚着脸皮”择班级的现象, 这恰好说明学校教育环境所起的作用很大。假如一名学生能在一所学风好的学校就读, 又在一位德高望重的班主任的教育下成长、学习, 那种受益是终生的。

作为中学教师的主要任务除了传道授业解惑外, 还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 加强入学教育、专业教育, 提高学生对学习知识重要性的认识,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让整个班级形成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2. 强化班级管理, 加强班风建设, 经常性地有组织地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使学生一进校门就有行为规范。

3. 抓好班级活动, 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人的认识能力是在活动中获得的, 丰富的班级活动是进行集体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以班级为单位的活动一般分为两类: 一类是学校组织的活动, 如军训、运动会、体育达标竞赛、艺术节等, 这类活动规模大, 对于形成健康向上、团结进取的班级团队能起很大的作用。所以, 活动前, 班主任要精心组织和辅导, 活动后要及时总结和表彰; 另一类是班级内部的活动, 如主题班会、学习经验交流会、辩论会、演讲会、课外活动等, 这类活动内容广泛, 形式多样, 如细水长流, 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积极鼓励学生多参与学校班级活动, 更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也营造了良好的班级环境氛围。

4. 抓教师及班主任自身素质建设, 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友爱和谐的师生关系, 对学生的心理行为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能促使学生在良好的气氛中获得高效的学习效果。我们教师要做到: 坚持“爱”字当头, 关心学生; 坚持“情”字相融, 细雨润物; 坚持“诚”字相伴, 家校互通。通过“爱”的传递, “情”的交流, “诚”的沟通, 给孩子建立一种心灵相通、互相关爱、彼此接纳的人际关系圈和和谐的人文环境。

5. 抓好校园环境美化, 给学生一个温馨的“家”。

首先, 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教育具有“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的特点, 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的受到熏陶, 因此, 我们应该改变那种有环境而无环境文化的状况, 赋予校园环境一定文化色彩和教育意识, 增强环境育人的功能, 借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 就是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一旦我们使班级的各种物化的东西, 都能体现班级的精神面貌, 都能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 那么校园文化也就如一位沉默而有风范的老师一样起着无声的教育作用。例如, 我们可以在教室墙壁上张贴名人名言来引导学生创立自己的座右铭, 时刻学习并发扬优秀前辈们的优良作风和崇高精神。

其次, 优美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 消除学习后的疲劳, 更重要的是, 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陶冶学生的情操, 激发学生热爱同学、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 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例如,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每一期的主题黑板报给学生们增添课外知识; 利用班级宣传栏表扬班级内各种先进事迹, 促进同学间互相学习、互勉互励。每学期中考利用板报表扬进步生和优秀生, 在学生中形成一种竞争意识和团结拼搏的意识。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 能使学生好学上进、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上一篇:学教下一篇:实用性现代景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