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对策

2024-10-11

报道对策(精选12篇)

报道对策 篇1

救助性报道对塑造媒体社会形象上是十分必要的, 但通过媒体力量实现救助、影响社会的过程中也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隐患, 如何正确发挥媒体的引领、构建作用成为其必须正视的问题。

问题一:“针对个体, 浮于表面”。在大众媒介的宣传报道下, 社会公众伸出援助之手, 媒体披露下的援助对象显然成了“幸运儿”, 而掩盖在这些典型事件下需要救助的贫困者不计其数, 不管是豆红波、还是张孟洁姐弟他们都是媒体经过筛选之后的产物, 不足以代表整个需要救助的群体。这样追究起来, 媒体救助性报道所能传递的力量就显得有些单薄。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飞机失联的消息在各大媒体上成为头条, 官方在没有公布准确的消息之前, 一些网络媒体发布了“飞机已经找到, 乘客待救援”的虚假消息, 一时间各种谣言乘虚而入。媒体在抢得新闻事件先机的同时, 应该进行相关的追踪报道, 尽可能的承担后续的责任。在微信、网络等新媒体上, 信息的传播线条是相互阻隔的, 即便是切断了信息源, 信息的副本也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无限复制, 造成大众的恐慌。救助性报道不仅仅是要快速、准确, 更为重要的是全面反映新闻事件的本质。

策略一:促进社会救助体系的完善和实施。“对社会救助事业而言, 国家和政府完善救助体系并有效实施是解决问题的基础。”[1]报道中出现的援助对象只是整个社会转型期贫困弱者的极小部分, 大部分社会底层的人物并未得到关注。一些被边缘化的弱者逐渐对媒体的曝光和关注形成依赖, 这些都很好的说明政府在社会救助体系方面的欠缺, 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在未来的救助性报道中, 媒体应该大力宣传国家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救助政策, 通过一些新闻事件的发生, 对现行制度和政策的缺失方面提出建议, 呼吁和督促政府相关部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和机制。

问题二:功能缺失和角色错位。救助性报道对社会开展救助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在其背后依然存在着缺失方面, 首先表现在救助对象上。媒体的救助性报道应该对当前的社会救助方针、政策向基层群众和农村地方宣传到位, 不应该只是为了迎合广大受众的普遍爱好, 只是创办一些经济效益比较好的栏目。大众媒体是人们用来传递和获取信息的一种工具, 社会救助功能无疑是其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表现, 但是目前媒体在救助性报道中的功能俨然已经有些错位,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种情形:一是某位身患重病的患者家庭贫困, 难以支付巨额的医疗费用, 面临这种局面, 为了不给自己贫困的家境雪上加霜, 选择放弃或是结束自己的生命。媒体经过对其生活状况的极度渲染后, 博得大众的同情, 最终得到了善款, 解决了困境。二是一些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时一些违规行为使群众遭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这些一经媒体曝光, 相关的单位和个人会立即得到相应的处理。长此以往, 大众对媒体的这种报道产生了依赖, 在遭遇困难或是困境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政府, 也不是法律, 而是媒体。这样媒体的角色从一个第三方的监督和传播平台转换成直接的救助者, 已经违背了客观公正的原则。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不是媒体一力承担的, 媒体应该是以其独特的号召力, 让社会各部分各司其职, 将救助责任明确于相应的机构来承担。

策略二:找准定位, 寻求报道的切入点。面对社会纷至而来的救助性报道, 逢求必应是不可能实现的。重复的救助性报道最终会失去受众, 客观的记录, 迂回的处理才是媒体救助性报道制胜的关键。2004年4月, 山西晚报记者张薇在采访太原市动物园获知, 园内饲养的长颈鹿“丹丹”即将分娩, 生产第八胎, 由于当时动物园经费十分紧张, “丹丹”的营养无法保证, 随时可能威胁到长颈鹿母子的生命。得知这一情况后, 从14日开始, 山西晚报以《“丹丹”将产第八子》《长颈鹿“丹丹”喜得千金》为题, 连续刊发了多条消息和图片, 引起读者的强烈反响, 不仅解决了动物园“丹丹”的燃眉之急, 也传扬了关爱动物、热心公益事业这一理念, 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这样的报道方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媒体需要做好的就是发挥自己的本职功能, 而不是“慈善家”、“警察”的替代品。

问题三:主管渲染, 信任危机。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 主观的肆意渲染能够特定的传播效果, 一些夸大的感情色彩词语的使用, 可以促使大众积极的回应或参与到救助行动中。有时为了树立某种形象, 多次使用煽情的文字, 对受助者任意贬低, 对资助者无限放大。25岁山西祁县女孩郭小娟的救助性事件曾一度引发了救助舆论。郭小娟为母治病拖延二年脑瘤治疗, 奥一论坛发起联合《南方都市报》、深圳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力量为郭小娟捐款。半个月内, 多方捐款超过15.2万元, 另有热心人为她联系到先进的医院和技术精湛的医生, 最终小娟手术成功了, 就在大家为此次报道的成功欢呼之时, 郭小娟带着剩下的10万元捐款回到了山西老家。一时间, 小娟的举动惹来了众多捐助人的非议和指责。此次的救助性报道, 让伸出援手的爱心人士一时心塞, 严重挫伤了公众救助的积极性。除此之外, 救助性报道中还常常出现一些寻求“刺激点”、“奇特点”的情况, 为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 它在选择对象上将其与一般受助者的特殊点极力宣扬, 把畸形的病症、痛苦的表情随报道刊登, 有些更是将救助者变成了公众人物, 利用社会舆论对其进行道德评判。

策略三:报道有度、人文关怀、强调自立。媒体的救助报道不要一味地追求新闻卖点, 而要保护被救助对象人格尊严, 合理规避个人隐私, 能够真正地对救助对象进行帮助。媒体应以平等的态度和平民化的视角看待弱势群体。救助性报道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也不要太高, 需留出一定的缓冲时间, 不能无节制地不断更新, 这样只会让受众产生媒体整日拉赞助的错觉。救助报道的着眼点应是接受救助到自力更生, 为特定弱势群体提供就业机会和谋生手段。“弱势群体在场域结构中的不利地位一般是由其核心资源占有不足引起的, 那么政府与社会的责任应当是协助其发展获取资本的技能, 或者是引导其开发具有自身禀赋的其他资本。”[2]如果媒体将这样的救助案例播出后, 对于困境中的贫困者是一种鼓励, 对救助者也是很好的精神安慰。

参考文献

[1]郭奇.救助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2]朱清河.场域理论视野下弱势群体媒介势弱的形成及其救助[J].

报道对策 篇2

系列报道、连续报道常常是以消息类新闻的形式播出,从系列报道、连续报道的每一条新闻来看,它不是深度报道,但是从整体报道来看,系列报道、连续报道对事件、事态的报道做完整的有前因后果的阐述,每次报道在内容、思想层层递进,这些又都具有深度报道的特点。

一、什么是连续报道

连续报道是对正在发生、发展中的新闻事件及所追踪事态所做的及时而又持续的报道。在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中,连续报道的题材通常是重大的新闻事件,它往往追踪事件的最新动向进行深入、详尽的报道。

二、连续报道的取材

连续报道的题材应是广大观众密切关注的重大事件,一般取材于不可预知的事件性新闻,整个报道大体上与新闻事件相始终。

三、连续报道特点 1.时新性

连续报道是在事态进展过程中的报道,时间跨度小,应是对新近发生、正在发生或进展中的事态的连续报道,在时效上要力争做到最新报道,讲求时新性。

2.连续性

连续性是指播出的连续和内容的连续。连续报道的根本特点不在于报道次数的连续,而在于报道对象事态本身的连续性,在于各次报道之间的有机联系,在于内容上承上启下的连续和衔接。连续报道对正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事件进行追踪报道,每条新闻都有内容上的同一性和由此而产生的时间上的连续性。连续报道的连续性与新闻事态的空间、时间都是紧密不可分的。

3.完整性

连续报道从事态的产生一直追踪报道到事态的结束,从总体结构上它具有完整性,而这一结构上的完整性又是通过对新闻事态发展过程中的多次及时传播而最终完成的。因此,连续报道的完整性需要随着事件发展的最新动向而逐渐展示,而不是如系列报道那样在报道构思之初就已形成,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完全展现的。连续报道的完整性和报道事态持续的时间跨度有关系,如果事态本身持续时间短,其完整性就能显现出来,如果事态旷日持久或者事态进展的结局为期尚远,则采用连续报道的方式可能会因观众兴趣的不持久而影响报道的完整性。

4.递进性

连续报道从报道层次来看是逐渐递进的,它以事物发生发展为依据层层递进地报道事件的全过程。不论是事件性连续报道还是非事件性连续报道,各报道都是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逐步递进,最终完成整个报道。

5.广博性

连续报道是围绕同一新闻事件或问题进行的多次报道,在信息传达上比单条新闻具有更多的容量,因此其信息量更广博。从广博性这一点来看,连续报道的每条新闻都应以事件进展的新动向为主要内容,后一次报道在内容要承接上一次报道但又不能过多重复前一次报道内容,重点放在事件的新进展上,尽可能把事件的时间上的纵向进展与内容上的横向开掘联系起来,向观众提供更多的信息。

6.显著性

由于连续报道对同一新闻事件做多次报道和多单元的集合,在传播效果上容易造成一定的声势,因此连续报道在一定时间内容易引起观众注意。报道的显著性是连续报道的重要特征与优势。连续报道的显著性决定了它的选题宜精不宜滥,一般的题材采用连续报道的方式会给人们以小题大作的感觉,从总体上反而会削弱连续报道的作用。连续报道选题一般选择重大的题材或者选择社会上大多数人注意的、直接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题材。

7、未知性

连续报道是与事件发展同步的,在最后结果出来之前,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未知性质。如申奥报道、入世报道等。

四、什么是系列报道

系列报道是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所作的多次、连续的报道。与连续报道一样,系列报道也是新闻多次报道的集合,播出有连续性,因而也有信息传播的广博和传播效果的显著等特点。

与连续报道起源于西方新闻界不同的是,系列报道是我国电视新闻界的创造。系列报道起因于我国新闻报道的特定传统,题材多为成就报道,大多配合宣传需要而做,它以集中强大的声势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成就,以期引起社会舆论关注,产生显著宣传效果。

在很长一段时期里,系列报道存在较浓的宣传味,形式多是画面加解说的模式,解说词大多比较概括,往往是罗列数字、铺陈经验,就成就说成就,内容比较乏味,1987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系列报道《改革在你身边》改变了这种情况,为系列报道走向成功作了有益的探索。《改革在你身边》是一组反映我国改革初期改革成就的系列报道。在这组报道中,电视新闻工作者力图改变以往这类报道居高临下宣传的冷面孔和画面加解说的老套路,从大多数人密切相关的事情入手,从老百姓身边的事情入手,讲百姓挂在嘴边的话题,说百姓看得到的实惠事,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社会、人民精神面貌的变化。《改革在你身边》以沟通交流的方法代替强硬宣传的模式,用现场报道、现场采访的手法与群众交流,在表现形式上力求自然生动,在亲切的交流中宣传改革的成就,播出以后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五、系列报道特点

系列报道与连续报道都是连续、多次报道的集合。与连续报道追踪事件发生、发展的最新走向作有序报道不同,系列报道各条新闻之间的次序看起来没有明显的事件顺序,但是在系列报道的各部分之间又有内在的规律可循。系列报道与连续报道有共性特点,但是两者又各具特色,系列报道的个性特点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主题同一性。

系列报道大多是主题性新闻题材,它着重于通过多次报道突出体现某种主题思想、挖掘某种共性、反映具有普遍意义的状况或趋势,以引起社会舆论的重视。可以说系列报道是各集报道贯穿起来的“主题新闻”。系列报道的各集之间以同一主题为轴线贯穿起来,因此系列报道在开始运作时必须首先确立主旨,主题同一性是系列报道的鲜明个性特色。系列报道有很强的计划性,多为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而进行的成就性报道,常常需要详细酝酿制定报道计划,明确报道思想,协调报道步伐。系列报道的成败与事前有无严密、正确的报道策划是密切关联的。

2.信息密集化。

系列报道就整体来说,同样具有深度报道的信息广博、密集的特点。与连续报道的各条报道体现时间上的纵向联系不同,系列报道各集之间主要体现事件横向的、内在的逻辑关系。

六、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的差异

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两者之间有共同之处,它们都是由多个独立报道构成的播出形式,都是持续多次的连续性的报道。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差异,两者的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题材选择的差异

连续报道多为事件性新闻,特别是那些突发性的重大灾难事件的报道,如《大兴安岭发生特大森林火灾》、《广东警方迅速破获“东星”轮千万元劫案》等等,这些事件影响重大、需要做集中显著的连续追踪报道。连续报道反映新闻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的全过程。连续报道的关键在于时间上的连续性和表现新闻事态变动过程的连续性,离开了事态运动连续变化的过程、离开了对事态的追踪,连续报道也就失去了意义。

系列报道大多为典型经验报道和成就展示等非事件性新闻,多是就某一新闻主题或者某一典型事物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比较系统深入的报道。它着重于挖掘报道事物的共性,反映其普遍意义,以多次报道突出主题思想。系列报道围绕同一题材、同一主题进行,各集报道之间没有事态内容的连续性,没有时间次序的连续性,也没有事件本身的追踪连续性,只是每次播出有所侧重,分别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来反映事物的共性和本质。

2.报道时效的差异

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作为消息类新闻播出,都要注重时效性。但由于题材不同,两者在时效的侧重上又有所差异。

连续报道注重时新性,报道的时间都是“今天”、“刚刚”,即每条新闻都是时间上的最新报道,而系列报道的时效所注重的是时宜性,即新闻是适合当前形势需要的报道,系列报道在采制时也要选好新闻由头,寻找恰当的新闻根据,通过它反映事实的最本质特点。

3.报道序列的差异

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都是一定时期内持续的报道。但在连续的次序排列上有根本性差异。

连续报道中的每条新闻都围绕同一新闻事件展开,报道要反映事件从发生到结果的流程,要不断地反映事件发展的进程及在社会上所产生的反响。虽然连续报道在事态的变化过程中有时也会从不同角度来拓宽题材,但是其总体结构仍然是按照事态发展的次序排列的,每条新闻之间存在着事态发展的连续性,甚至是因果关系。事件追踪报道的特点决定了连续报道的结构是有序的,各报道之间的次序不能任意变动。记者、编辑在采摄新闻时无法预知事件的进展,第一个报道开始后下面各条新闻的报道内容要随事态进展而定。连续报道结构上的有序性由新闻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而定,不以记者、编辑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相比较而言,记者、编辑对系列报道的次序排列有较大的主动性。新闻工作者在系列报道方案中围绕同一新闻主题可以主观拟定选题、设定新闻播出次序排列等。系列报道在制作时多数事件已经是完成时,播出时各色材料也已准备齐全,只待按照最佳选择顺序排列。系列报道的各条新闻之间不存在上下连续或互为因果的关系,而是并列关系。

4.传播功能的差异

连续报道多是事件性新闻,特别是重大的灾难性事件。这类报道主要是满足广大观众对事态发展最新信息的要求,报道不仅要有结局,还要有对事件的深层次思考,需要记者以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在新闻价值中讯寻找其宣传价值。

浅析社会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对策 篇3

一、社会新闻的定义

究竟什么叫社会新闻?几年来有许多行家进行过探讨,说法不一。有的讲社会新闻是用以反映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的一种新闻题材;有的讲社会新闻是反映社会主义时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新闻;有的认为社会新闻是以个人的品德行为为重点而具有社会教育意义的新闻;有的认为社会新闻或者可以叫做道德新闻、或者可以叫做法制新闻;有的则认为社会新闻就是社会生活中新发生的事情的报道,等等。对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社会新闻跟政治、經济、文教等新闻有联系,但有它自己的特点。它所反映的是社会现象、社会风貌,报道的是社会动态、社会事件、提供给读者思考和研究的是社会趋向、社会问题。所以,社会新闻应该是属于社会现象、社会风貌、社会动态、社会事件、社会趋向、社会问题方面的报道。

二、社会新闻报道存在的不足

(一)内容琐碎

社会新闻节目中大量内容琐碎的报道,新闻价值较低,出现了一些值得引起关注的不良现象:如无原则地迎合受众,过多报道生活中既无积极意义又无新闻价值的日常琐事,还有一些猎奇、不健康、低俗的内容也充斥其中。以四川台《新闻现场》节目为例,每隔几天就报道一下井盖被盗,且报道形式模式化。重复播出相同的内容,久而久之会让观众失去新鲜感,“这类新闻播出之时,也就是多数市民换台之时”。考察成都台的《成都全接触》节目,从2月4日到2月27日(周末除外)共有302条新闻,内容涉及停水、失火、被盗、车祸等方面。其中涉及打架纠纷的新闻就占了11.26%,而其他如偷盗、车祸之类的新闻均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这类琐碎的报道占据了宝贵的新闻资源,使真正具有价值的民生问题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另外,节目的头条新闻也多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弱化了头条的重要性,对整体的节目品质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报道表象

大部分新闻取材粗糙,且只停留在“一人一事一报”上,只描述事件,不分析原因以及会带来的后果。单纯追求“卖点”,追求表面上的花哨,忽视了其思想性,对于节目中大比例报道的负面事件,媒体没有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对社会不良风气和现象没有起到监督和批判的作用。另外,很多社会新闻关注事情的情节性和故事性,本末倒置地将“离奇性”作为报道的重点,而忽视了一些社会现象背后隐藏的深层次社会问题。新闻媒体应该认识到,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深度报道的时代,新闻采写不能只停留在新闻事件的表层意义上,更应深入挖掘新闻的深层意义。社会新闻的时效性、贴近性、故事性和现场感固然重要,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新闻的深度,没深度的新闻是没有长久生命力的,社会新闻更是如此。

(三)视角窄小

“社会”的范围很广,若只一味局限于家长里短、就会降低自己的品位,最终会丧失其应有之义。社会新闻的内容有待进一步深化,国家出台的大政方针、关于城市发展的各项会议,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更是大民生的意义所在,社会新闻却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涉及很少或者基本未涉及。其二,社会新闻关注的焦点多集中于所在的城市,具有鲜明的市民色彩,缺乏对农村地区老百姓民生状况的关注。在这方面缺位,社会新闻的民生关怀的深度与广度就会大打折扣。

(四)报道失衡

社会新闻的失衡主要表现在正负面报道的失衡、化解社会矛盾与干涉司法的失衡、趣味与庸俗之间的失衡。社会新闻本身贴近社会、贴近民生、民情,能够激起读者某些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拥有广大的读者群,但很多社会新闻节目把负面报道当做关注的重点,在正面引导和负面批评中没有把握好“度”,给受众营造出一个“到处充满着危险、陷阱、欺诈、不诚信”的拟态环境。社会新闻中过多负面题材的报道,不仅可能对城市形象造成负面影响,还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影响人与人之间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社会新闻应当帮助化解社会矛盾,但是不能用执行或者仲裁代替监督,很多社会新闻节目把握不好两者的界限,对于社会上的纠纷问题,往往打着“帮忙”、“化解矛盾”的旗号,在记者所拥有的报道权与司法部门才有的裁决权之间徘徊,很容易踏入干涉司法、新闻越权的误区。新闻从业者在报道新闻时,把握不住“趣味”与“庸俗”的界限,过分追求新奇,加上“戏说”、“侃谈”的报道方式,走上了“庸俗化”的道路。

三、提升社会新闻报道品质的对策

(一)拓展新闻报道的领域。新闻报道边界是衡量媒体影响力和发展水准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而言,新闻报道边界与媒体影响力和发展水准呈正比关系,即媒体所拥有的报道空间越大,视野越开阔,报道内容、方式、手段越多元、丰富,媒体影响力和发展水准越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百姓的经济意识和政治意识逐渐增强,与大家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金融经济信息,以及国家对于经济政策的相关调整、惠农政策、支农途径都是民生新闻大可延伸的经济亮点。当视野放在广阔的时政、经济领域时,内容上表现出来的琐碎、低俗会随之而去。

(二)增强新闻报道的深度。当下新闻媒体发出的报道,有相当部分存在着一般化、表面化的毛病,事实上,在那些看上去缺乏显著性的各种新闻事件中,都有值得分析、值得解释、值得研究和调查的东西。很多看似琐碎或者事件性色彩较弱的民生问题可以做出相当的深度,因为这些问题背后蕴涵着某种普遍性和重要性。可以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运用背景材料解释新闻事实,对新闻背景进行多视角透视,深入挖掘新闻事实、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告知事实的同时给观众以理性启示。对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通过追踪报道、系列报道、组合报道等手法进行深度报道,揭示出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增强社会新闻的竞争力。

(三)提升新闻报道的层次。部分过于煽情甚至有庸俗取向的社会新闻是社会新闻节目公信力下降的重要原因,要把握好社会新闻报道的量与度。转型中的民生新闻在选择主流方向时,也应尽量避免庸俗趣味,努力开掘其中蕴涵的社会意义。另外加强负面题材的信息加工与处理能力,力争做有价值、有积极导向的好新闻。

(四)加强评论。评论可以加强报道的深度和力度,很多媒体的社会新闻报道,通常只是对事件简单叙述,并不表露媒体的观点或看法,或只是“蜻蜓点水”、一晃而过。要做到“评述结合,以评立身”,既要注重对新闻事实的展示和开掘,让受众通过自身的理解评判是非曲直,又要画龙点睛、一针见血地评说,明确表达出媒体的观点和倾向。恰到好处的点评对树立媒体的权威性,提高其公信力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专题报道的模式创新与对策 篇4

一、寻找软肋各个击破

传统的新闻类专题报道各有特色, 也存在一些软肋。就《关注》栏目来讲, 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 专题报道的表现形式老旧, 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第二, 新闻评论肤浅大众化, 不能在众多栏目中脱颖而出, 形成自己的形象和品牌。第三, 面对突发事件, 处理新闻的人力、物力得不到供给。面对这些问题, 《关注》栏目采取了一些措施。首先, 节目组大胆地采用各种专题报道形式。在新媒体时代, 观众对专题报道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数量, 更多的是质量和品质的要求。节目组在追求质量的过程中, 大胆采用各种专题报道形式, 其中记录式是较为成功的一种表现方式。栏目用记录片的手法还原事件, 顺着一个主轴, 细细展开, 娓娓道来。两会期间, 为了配合时政宣传, 栏目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题报道, 用记录片的手法展示出福州各个方面的变化。其次, 还原事实, 敢于创新。聚焦化地切入事件, 把握全局, 引导观众从多个角度和层次还原事实, 并对事件本身更多地进行深刻的启发性评论, 给观众更多思考的空间。这种手法赢得了各方好评。在十八大期间, 《关注》栏目制作的专题《走向蓝色海洋》、《中国“芯”》, 被福建省广播电视局选中, 在省台主要频道黄金时间进行全省展播。最后, 对于新闻事件突发, 应急效率的问题, 在节目组成立之初我们就考虑到了。成立时政应急小组是我们的“救心丸”。面对临时下达的任务, 我们从各个部门中抽调人员组成临时应急小组, 一旦有批件下来, 立即做出快速反应, 做到临阵不乱, 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高质量的专题片。比如两会期间, 《关注》栏目制作了系列化专题, 接到任务后时政应急小组迅速反应, 确保了时效热点, 保证安全播出。

二、多种尝试广角呈现

时新性、显著性、贴近性、重要性、人情性是新闻报道的五要素。一个专题报道要做到时新性、显著性和重要性这三个特性并不难。然而做到贴近性和人情性, 把专题报道做得有血有肉就是专题报道成败的关键。为了吸引观众, 我们做了各种大胆的尝试。其中。运用故事化的讲述方式增强时政选题的吸引力就是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在海交会的展馆内, 选取典型代表企业进行报道, 深入挖掘背后的故事, 因其鲜明的故事性、以小见大的制作手法更容易获得观众的认可。

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 人人参与的氛围越来越浓烈。再加上小长假开机率低等因素, 专题报道如果不革新, 没有自己的个性和品牌形象, 很难在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面对这场博弈, 《关注》栏目主动出击、化被动为主动, 策划出别出心裁的系列节目。其中温情回访系列节目《回访——记录者说》深受好评。它的主题选自《关注》栏目一年内曾经播出过的感动人物和真情事件, 对其进行温暖回访, 采用编导由幕后走上荧屏, 由编导自己配音、编导的外景口播和编导讲述相结合的方式制作完成。这种形式是开播以来首次采用的制作手法, 而对事件的回访也是栏目很少涉及的领域。这些大胆的尝试给了观众全新的视角, 它的成功预示着我们的专题报道应该进入采用新模式, 进入新领域。

三、贴近民生敢于曝光

新媒体时代是社会大围观的时代, 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 是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发布信息资源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 “以人为本, 关注民生”的专题报道指向将逐步扩展为守望社会公正, 监督公共权利, 让媒体成为这个社会黑暗角落的探照灯。做到既亲切贴近, 又威严有力;既独树一帜, 又不哗众取宠。栏目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在不断创新的前提下, “贴近”百姓生活, 报道百姓最关注的话题, 挖掘故事背后的故事, 敢于曝光社会的不良现象。曾经报道的《停水三年的困惑》、《天价早餐》、《识破电话连环陷阱》等专题, 用媒体的声音曝光社会不良行为, 帮助弱势群体, 受到各方的关注。

扣紧热点, 结合地域特色, 以系列打造影响力和关注度是栏目保证质量、保证收视率的关键。新时代下的媒体模式应该有新的内容、新的尝试、新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周凯.重大科技新闻专题报道的模式创新及特点探析——以“神九飞天”的新媒体专题报道为例[J].新闻记者, 2012, (9) :88-91.

[2]刘新.浅析网络新闻专题报道与网站影响力塑造[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 :59-60.

[3]田秋霞.从央视新闻频道“问天”专题报道探析媒体形象创新[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1, (6) :135-138.

报道对策 篇5

文学院11级广电班 马永红4号

无论是后续性报道、连续性报道,还是深度报道等,它们都属于新闻。只是使用不同角度和形式对新闻进行解剖或报道的几种不同形式而已。

一. 后续性报道的含义及分类:

(1)定义:关于后续报道各个新闻学专著里对它的关注比较少很少有专章论述。对于其定义这里不妨列举一二。后续报道就是跟踪报道它是对已经报道过的新闻进一步追踪对处于发展变化中的新闻事件或者说某些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进行的持续报道。

首先,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则作了如下定义“对事件性新闻所作的进一步报道。它近似连续报道但又不仅仅限于反映事件最新发展的连续报道常常还须回答新闻五要素中的‘为什么’。

其次,一件受人关注的新闻播发后受众还想进一步了解新闻事实背后的东西如发生的原因、背景、影响、结局等这就需要做后续报道。后续报道常见于突发性事件的解释性报道和评议性报道。采写后续报道应注意挖掘新的线索不断给受众以新的信息”。(2)后续报道的分类:

后续报道的分类: 根据《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的定义可知后续报道基本上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背景说明式的。对发生过的事进行解释说明让受众更好地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一类是结局式的对事件处理的结果或是发生的新情况新动态进行报道。还有一类是评价式的。南方报业网上的“深评浅议”即属于此类。3.与连续报道的差别 连续报道是指对同一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在一个阶段内的有关情况的发生、发展、结局的持续性报道。黄匡宇《电视新闻学》③。而后续报道更关注的是事件的进展情况比较往纵深的方向发展。连续报道中各个独立报道因素既可以独立为体彼此又环环相连丝丝紧扣承上启下互为因果形成一脉相承的完整体系。④具有时效性、连续性、完整性、递进性、密集性、广博性等特点。后续报道是对一个已播发过的事件的进一步报道没有前一步的报道就没有后续报道之说。前面的报道是基础。

我认为,后续报道存在的必要性在于新闻报道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别。在这当中后续报道是一个不起眼的没有太多人关注的领域。和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连续报道等相比后续报道处于一个不尴不尬的境地。但这并不意味着后续报道不重要它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1.媒体社会责任的内在要求。媒体是社会的前沿哨兵它们要及时了解社会事情的进展促进事件的合理迅速解决帮助建立一个更为民主的社会。对一些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当受众想了解其最新进展或是最后结果的话就需要媒体的报道。而对于媒体曾经报道过的事情其现在情况如何相关当事人有没有采取相应措施受众也不得而知。此时媒体便可进行跟踪报道对那些已经解决了的事或有了改进的人或事进行表扬对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任事情向坏的方向发展的行为须进行再度曝光敦促有关部门注意。对这些事件的后续报道体现了媒体对公众、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2.显示媒体的报道能力和总体报道水平是打造媒体的公信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一方面再有影响的媒体在抢新闻时也不可能永远走在别人的前头若是没有抢得先机也可以通过挖掘新情况在后续报道中胜出。另一方面媒体的公信力是媒体被公众信任的程度。对事件进行追踪报道引起社会和政府部门的广泛注意可以促进一些久拖不决的事的解决。自此可以树立受众对媒体的信任打造出媒体的公信力。2008年10月23号的《南方周末》上有记者赵凌的一篇文章“追踪受辱救助站五年之后”这是对其在2004年7月1号的报道“受辱救助站之后”的追踪报道。在一个事件时隔了四年之后还能对其进行关注这表明了该报及其从业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对当事人负责对受众负责。受众在无形中对媒体的信任感就会增强。

3.增强新闻从业人员自身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的一种方法。新闻从业人员应有意识地对发生过的事进行追踪报道。对事件进行后续报道就意味着新闻从业人员需要时刻对事件的进展保持关注不能报道过后就置之不理。记者要有责任感要对关注事件的民众负责给受众提供他们想知道的信息对报道过的事件负责把事件的最新情况公之于众。有着这样一种责任感与使命感新闻从业人员就要自觉地关注事件的进展对事件进行追踪报道。从传媒素养的角度来说这也是新闻从业人员媒介素养的体现。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力丹认为媒介素养分两个层次一个是公众对于媒介的认识和关于媒介的知识另一个是传媒工作者对自己职业的认识和一种职业精神。

4.满足受众需要的缘故。当今世界瞬息万变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已进入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受众一方面需要了解更多的信息以保障自己在信息时代更好地生存另一方面太多的信息往往也让人们手足无措无从选择对新闻的认知与接受也出现了阻滞状态。这种阻滞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新闻太多一下子接触到这么多的信息人们无法消化。还有一个是人们没有足够多的时间、精力或者兴趣保持对某个事件的全程关注因此对某些重要新闻无法全面跟踪其进展。这时新闻媒体就应该主动的承担起这个责任对相关事件进行追踪报道。后续报道从不同角度解读新闻,对近期的重大性新闻进行多角度解析,让受众对整个事件进行全面的理解。使报道的新闻最大限度的接近事实本身,我认为它的报道属于新闻。

在新闻业的现实情况 :1.从量上来说各大媒体中的后续报道数量都不多。做得稍多的也就只有寥寥几个。电视节目中以《焦点访谈》为做得比较好的。《焦点访谈》早期的节目时主持人经常会在节目中提到上期说的某件事已经解决了某个人受到了惩罚等等。平面媒体中《南方周末》也时不时有后续报道。但是从总体上来说绝大部分的新闻都是对当下或新近发生的事件的即时报道。对已经发生过的事进行后续追踪报道的情况并不多见。很多事件报道过后就没有了下文有始无终。2.从质量上来说很多媒体上的后续报道只看表层没有去挖掘事件的深层原因与本质没有进一步朝前发展没有新的突破点与新方向。目前的后续报道在报道内容、时机、方法、数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对于奶粉行业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这样关乎人们切身利益的大事媒体的后续报道关注的是某个奶粉是否安全企业的反应官员的回应后期的赔偿问题。这些问题无疑也都是很重要的人们需要了解这样的信息。但是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媒体几乎都避而不谈那就是那些已被检测出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将如何处理。那些奶粉到底流向了哪里还会不会又通过某种渠道回到了市场中呢对这些问题媒体都保持了沉默。

媒体上后续报道缺少的原因:1.经济利益的考量 新闻业竞争激烈;2.新闻业自身的特点: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3.社会整体风气的浸染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们也愈加的健忘人们往往只关注眼前的事关注眼前的利益。媒体是社会的良心是社会的瞭望者记者则是公共利益的守望者事实真相的记录者。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记者要理清思绪抓住事实的重点告知人们真相。新闻业不是司法机关无法对事实进行审判新闻业也不是行政机关无法对相关人员进行裁决执行。媒体在重大社会事实上起到的是一个告知的作用。因此新闻从业人员应有意识地对发生过的事进行追踪报道提醒人们关注那些需要继续关注的事监督政府部门是否作为好人好事是否得到了相应的回报违法违纪行为是否受到惩治等等。后续报道是新闻报道中一个独特的类别对后续报道的重视有益无害。各个新闻媒体应自觉地加大后续报道的量提高后续报道的质多深究事件的深层原因使后续报道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尤其是纸质媒体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下要想站稳脚跟就要发挥纸质媒体的特长向深度报道发展更多关注后续报道。

二.连续报道含义和特点:

含义:指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地进行报道,使读者、听众、观众对这个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活动从头到尾有个全面的、完整的了解。一般地说,凡是报道的事件没有结果,都应进行连续报道。这类报道多用于重要事件和人物以及正在发展中、群众又很关心的事物。

连续报道是对正在发生、发展中的新闻事件及所追踪事态所做的及时而又持续的报道。在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中,连续报道的题材通常是重大的新闻事件,它往往追踪事件的最新动向进行深入、详尽的报道。

特点:1.时新性。连续报道是在事态进展过程中的报道,时间跨度小,应是对新近发生、正在发生或进展中的事态的连续报道,在时效上要力争做到最新报道,讲求时新性。2.连续性。连续性是指播出的连续和内容的连续。连续报道的根本特点不在于报道次数的连续,而在于报道对象事态本身的连续性,在于各次报道之间的有机联系,在于内容上承上启下的连续和衔接。连续报道对正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事件进行追踪报道,每条新闻都有内容上的同一性和由此而产生的时间上的连续性。连续报道的连续性与新闻事态的空间、时间都是紧密不可分的。3.完整性。连续报道从事态的产生一直追踪报道到事态的结束,从总体结构上它具有完整性,而这一结构上的完整性又是通过对新闻事态发展过程中的多次及时传播而最终完成的。4.递进性。连续报道从报道层次来看是逐渐递进的,它以事物发生发展为依据层层递进地报道事件的全过程。不论是事件性连续报道还是非事件性连续报道,各报道都是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逐步递进,最终完成整个报道。5.广博性。连续报道是围绕同一新闻事件或问题进行的多次报道,在信息传达上比单条新闻具有更多的容量,因此其信息量更广博。6.显著性。由于连续报道对同一新闻事件做多次报道和多单元的集合,在传播效果上容易造成一定的声势,因此连续报道在一定时间内容易引起观众注意。

7、未知性。连续报道是与事件发展同步的,在最后结果出来之前,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未知性质。如申奥报道、入世报道等。

连续报道属于新闻的原因在于:注重时新性,报道的时间都是“今天”、“刚刚”,即每条新闻都是时间上的最新报道,而系列报道的时效所注重的是时宜性,即新闻是适合当前形势需要的报道,系列报道在采制时也要选好新闻由头,寻找恰当的新闻根据,通过它反映事实的最本质特点。

连续报道中的每条新闻都围绕同一新闻事件展开,报道要反映事件从发生到结果的流程,要不断地反映事件发展的进程及在社会上所产生的反响。虽然连续报道在事态的变化过程中有时也会从不同角度来拓宽题材,但是其总体结构仍然是按照事态发展的次序排列的,每条新闻之间存在着事态发展的连续性,甚至是因果关系。事件追踪报道的特点决定了连续报道的结构是有序的,各报道之间的次序不能任意变动。记者、编辑在采摄新闻时无法预知事件的进展,第一个报道开始后下面各条新闻的报道内容要随事态进展而定。连续报道结构上的有序性由新闻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而定,不以记者、编辑的个人意志为转移。

三.深度报道含义及理解:

深度报道的统摄性思维与结构化演绎:“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

深度报道是相对于客观报道的平面性、片段性和孤立性而言的。

含义:美国哈钦斯委员会在其著名的报告《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中为深度报道所下的定义最接近它的本质:“所谓深度报道就是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换言之,深度报道“深”就深在以现实问题的解释分析为核心,为呈“点”状分布的有关新闻事实编织出一个正确地确定其社会位置的经纬度坐标系来。如果说,客观报道的基本要求是“实事”,那么,深度报道的本质要求就是“求是”。于是,深度报道便有了不同于客观报道的种种特殊本质:

首先,从报道的起因上看,客观报道要求新闻工作者关注一个个具体的、客观发生的新闻事件,并以报道“事件”为本,因此,一个为社会普遍关注的新闻事件的发生是客观报道赖以产生的前提。

其次,从报道所关注的重心上看,客观报道所关注的是某个新闻事件“点”的本身,是一种“一人一地一事一报”的平面式、孤立式报道;而深度报道则关注的是某个新闻事件的“点”的延伸与联系,是一种讲求展示新闻事实的宏观背景与结构的报道。从报道的时效上看,客观报道讲求的是打新闻的“第一落点”,是一种先发制人式的时效竞争;深度报道则是在不失时效的大前提下讲求打新闻的“第二落点”,是一种后发制人式的质量竞争。对于深度报道的发展颇多建树的美国《时代》周刊的发行人亨利·鲁斯曾把客观报道称做“快新闻”,而把深度报道称做“慢新闻”。他认为,“快新闻”是一种对于某时某地发生的新闻事件的迅即而简要的报道,而“慢新闻”则是一种需要在新闻里面发现问题的报道,这种报道一般需要用相对较多的时间对某时某地发生的新闻事件做深入的调查,以便弄清它的来龙去脉,分析它的前因后果,预测它的可能发展和社会影响。

正是由于有了上述种种不同,深度报道之于新闻工作者,才有了不同于客观报道的特殊要求──统摄性思维与结构化演绎。即用统摄性思维来把握事实,用结构化的方法来演绎事实。其操作的要点大致有五:

补充历史性的事实。即“以今天的事态,核对昨天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提供有关的历史背景资料,用来解释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交代与它有关的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有助于受众更清楚地认识事物的真相和本质,把握事态发展的基本走向。

展示环境性的事实。即从横向联系的角度去考察和对比当前发生的新闻事实。因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展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不但有助于人们在一种“情景化的状态”中更为客观地了解事物的由来与意义,而且有助于人们在与其他事物的对比中更为真切、生动地把握“这一个”新闻事实。

提供简历性的事实。即为新闻中出现的人物提供必要的生活经历、性格特征以及趣闻佚事的简介,以增强人物的立体感。

引用数据性的事实。数据往往是关于某类事物总体结构及状态的描述和抽象,为主要新闻事实加入相关的数据性的事实,有助于受众对有关事物的宏观的、总体的了解和把握。

搜集反映性的事实。即有选择地报道外界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议论、意见、态度或评价等等。尤其是在新闻工作者自己对事态的真相尚未清晰地把握之时,兼收并蓄,多反映些各方的不同意见和看法,一则较为“保险”,二则有助于开阔人们的思维空间。这种手法常常用于对一些突发性的政治事件、军事新闻以及复杂的经济现象和科技发现的报道。

聚焦法:一种特别适合深度报道的结构方式。

客观报道的常规叙述方式是“倒金字塔”式结构,这种结构方式虽然有诸多优点和好处(比如它能突出最主要的新闻事实,方便编辑的剪裁,等等),但它却难以成为深度报道的叙述结构方式。因为深度报道的性质决定了它需要的是受众的整体性接受和认知,而“倒金字塔”式结构则容易造成人们信息接受过程的中断,不利于保证传播过程的完整性。并且,由于深度报道常常是一种基于社会宏观或中观层面的结构式展现,因此,报道内容容易远离人们的直接兴趣。如何更好地、更为有效地进行深度报道呢?在深度报道的实践中,人们创制出了一种特别适合于深度报道的新的新闻报道的叙述结构方式:聚焦法。

聚焦法的基本结构模式是:

导语:一个与报道主题相关的最为典型的人物或事件的“白描”。它可以是一段感人的情节,也可以是某人的独白或引语。其任务是提供一个生动的个案或场景,激发受众的受传兴趣。美国《华尔街日报》素以采用聚焦法进行深度报道而闻名,这个报社流传着一句写作箴言是:“一千万人的死亡只是一项统计数字,而一个人的死亡却是一场悲剧。”一般来说,对绝大多数受众而言,失业率、经济问题、国防预算、国际冲突等等,只是一些复杂难懂而又与自己无关的问题。但如果传播者能从某个与报道主题相关的最为典型的人物或事件的最富情感冲击力的“白描”入手,比如,从集中描写一个失业工人全家的生活窘境入手,再谈失业率问题以及它可能引起的社会冲突和社会后果,人们就有可能在一种情景化、具象化的状态中跟随传播者进入相应的主题,实现信息的从理智到情感的多通道交流。

过渡到主题。首先,设法在个人的遭遇或经历与一个宏观或中观性的社会问题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然后,点出报道的主旨,使报道顺畅地由个人问题的描述转换到对大问题考察分析上去。

发展主题。即对大问题展开报道和分析,多层面地关照和透视主题,使主题得以全方位地展现。

有力的或意味深长的结尾。这是采用聚焦法进行报道的一个特色。在“倒金字塔”结构中是无所谓结尾的──编辑甚至可以自下而上把任何一段作为新闻的结尾。但聚焦法特别讲求首尾的连贯性,它要求如果报道从某位人物写起,就一定要以这个人物收尾,如果报道以一个戏剧性的场景开场,结尾也一定要回到这段场景中,使受众在对一个具体的人物或场景的感受中,再次回味大问题。

深度报道:一种结构化的新闻操作方式。它在新闻报道方面优先于前两种报道,趣味性、故事性很强。它也是新闻报道的一种常见形式。“接近真相从现场开始,接近真相从质疑开始,《新闻调查》探询事实真相。”———《新闻调查》的片头较为准确地概括了深度报道类节目的定位及属性。

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含义:《新闻学大词典》给深度报道的定义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方式。电视深度报道是一种在事实性和调查性的基础上围绕一个主题,紧扣一个焦点,综合运用镜头、细节、声音等电视符号,整合新闻信息资源,进行高密集度和强渗透力的信息传播,体现“包容量大、形式手法丰富、主题鲜明”等特点的新闻报道方式。与信息类新闻报道相比,电视深度报道有非常鲜明的特征,即理性思辨、对新闻事件的整合强化、过程性、表现手法多样化。电视深度报道对新闻事件过程中的曲折性、复杂性要有所反映,上承以往报道的事实或观点,下继新闻事实的最新发展趋势,使观众对于整个事件有一个全面深刻地认识。

电视深度报道的分类:一是独立的深度报道,即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预测性报道。二是组合深度报道,即整合报道、系列报道。

报道对策 篇6

毋庸置疑,做好经济新闻报道,对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发展意义。从这个角度,如何创新经济新闻报道形式,如何促使经济新闻报道既能客观反映当前经济发展现状,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准确预测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同时又通俗易懂,便于人们接受,成为摆在媒体人面前不得不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 当前经济新闻报道中的若干问题

经济新闻报道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经济新闻报道形式老旧、报道不专业、不规范等却严重影响了经济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和客观性。主要问题如下:

(一)经济新闻的采写有误区

经济事件是涉及到生活中每个层面的事件,上至国家经济政策,下至公民百姓的菜篮子。本来,可报道和采编的范围丰富多彩,但在现实中的新闻报道却话题稀少,不能客观真实反映日益丰富多元的经济生活。

第一,在报道宏观经济现象时,焦点集中在城市经济却忽略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上,明确提出了要大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但事实是目前经济报道的重心仍然集中在地区或城市,对农村经济的发展缺少较多地关注。

第二,在报道微观经济现象时,焦点主要集中在大企业上,对创业型小微企业缺少关注。需要明确的是,一些创业型的小微企业作为创新模式、优化治理模式的典范,往往亦对行业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关注他们即是关注行业未来。

(二)专业化不足

经济新闻的报道亟需一支具有较高经济素养、较好经济学专业基础的记者编辑团队。目前,在新闻队伍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员还存在着经济文化素质不高,只为完成报道而报道,在经济新闻的采编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经济思维和经济眼光,对一些经济事件和新闻缺乏专业、理性地判断和思考。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对经济新闻背后经济规律的探究,从而导致了相关新闻报道的肤浅。

二、 针对问题的对策

在当前经济发展作为时代主旋律的背景下,经济新闻的报道日益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色彩。如何及时把握时代的脉搏,及时跟进经济新闻报道,让经济新闻愈来愈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让经济新闻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成为当前新闻报道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加强自身素质修养,不断提高新闻采编人员的经济修养和素质

要进一步加强对新闻采编人员的培训力度,深入学习经济学的各项重要原理,学会用现代经济学的视角和方向来解读和分析经济新闻,避免经济新闻报道中的就事论事的倾向,要着重挖掘经济新闻背后的要点和规律。当前读者对经济新闻的希冀已不仅是相关信息的占有,更多的是对背后所体现的经济规律的关注。因此,不断加强经济新闻报道的专业性,是推动新闻报道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加强对市场的调研力度,要贴近市场,跟进市场

市场是经济新闻产生的母体,市场是所有经济活动的载体,报道经济新闻的采编人员要充分地扎进市场中去,全面地了解市场中发生着的、鼓励着的和发对着的。只有充分了解市场的需求,了解政策在市场中的运行和效果,才能真正报道出有价值的、民众喜闻乐见的经济新闻报道。

(三)拓宽经济新闻采写的范围

要加强对党和国家经济政策的研究力度,比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对市场作用的强调,国家对城镇化建设的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和普惠金融等内容。既要关注城市经济中所发生的事件和新闻,也要关注农村经济的兴起和勃发。

(四)精炼文字表述,优化表达方式

要加强经济新闻报道语言的艺术性和精炼性,使经济新闻的报道摆脱枯燥和乏味。一是要持续改进表达的方式,在专业化表达的基础上实现语言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少用枯燥单一的数字表达,多采用表格、图形等多元表达方式。二是要有意识地转变思路,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对经济学原理进行诠释,以简单朴实的方式对经济规律进行表达。通过这些努力,在实现经济新闻信息传递的同时,也完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重大职责。

简论涉农报道的问题及对策 篇7

1.1 报道主体“错位”

农业生产者、种养植大户、农村经纪人、农业产业经营者等都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 是从事农业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可是, 一些涉农报道, 存在着“唯上”的倾向, 围着上级领导“转”, “图解”意图是关键, 长篇大论, “首脑”的宏论多, 农民的声音少;成功经验多, 基层观点少;主题报道在主流媒体中大版面, 连篇累牍, 只是交作业。至于有多少农村干部看, 多少农民朋友听, 传播效果如何, 则不作考虑, 存在着浮夸和形式主义的倾向。

1.2 传播内容偏向

平面媒体涉农报道篇幅少、版面弱, 广播电视节目“三农”宣传也显得“人微言轻”。除少数主流频道 (频率) 还保有“农”字招牌的节目外, 其他有的放在公共频道, 有的干脆取消对农节目;即使开办了对农节目的, 也被挤在边缘的非黄金时段。对农节目的“边缘化”和弱化, 使广大农民接受信息的渠道少了, 与外界沟通的平台少了, 说话的地方少了, 封闭、滞后、被动成为制约农村、农民发展的瓶颈。

1.3 价值导向偏差

在经济的作用力下, “娱乐化”满天下, 致使涉农报道市场缺失。发行量、视听率成为媒体的“拜物教”。“明星取代了劳模, 美女挤走了学者, ?绯闻顶替了新闻, 娱乐覆盖了文化”?。重版面、大篇幅、低俗化的负面影响, 降低了公众对新农村建设的关注度, 也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

1.4 报道题材偏窄

富有乡村气息, “说农民的话”、“让农民说话”和“为农民说话”的针对性强的对农报道不多。“老、小、妇、贫”的弱势形象依然是媒体对公众传播的农村“名片”。这对公众“既仇富又鄙穷”社会心理的形成与助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农民不认可, 公众关注度低, 涉农报道的影响力更无从谈起。

1.5 评估体系偏缺

重城轻乡, 重商轻农。常用的评价指标主要是发行量、视听率和广告创收, 现在的收听收视调查是以城市为目标, 农村没有样本, 没有住户调查, 涉农节目怎能不被弱化。

值得思考的是, 涉农报道在当下的“两难”。一是不确定性。受众群体的不确定性, 对农报道, 应是面向和服务于广大农村及农民。他们知识层次低, 经济能力弱, 不是社会主流, 不是消费主体, 他们在社会底层。但这么大的受众市场是不是市场?二是不确认性, 中国13亿人口中, 有1亿农民到城市打工。他们既是城市的建设者, 也是消费者。他们经济基础弱, 消费能力低, 可是1亿农民工受众能不能视而不见?

2 加强涉农报道之对策

媒体要转变报道视角, 调整角色定位。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 从生产的视角到发展的视角。农村生产日趋规模化、标准化、精细化和国际化, 传媒注意力应多集中在农业生产上, 集中在农业信息的畅通上, 集中在发家致富奔小康上。对农民小康生活的关注除衣食住行外, 还要有民主政治、医疗教育和养老等内容。 (2) 从经济的视角到社会的视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系统工程, 传媒不能只唱经济独角戏, 而是要从小康社会的结合指标体系上多元、立体、全方位地关注“三农”, 多从社会角度报道“三农”。 (3) 从精英视角到平民视角。农民、农业生产者、农村基层干部、农业科技人员和农业经营者, 他们对三农问题最有发言权, 他们发出的声音最具真实性与权威性。媒体应避免以城里人的眼光看农村的变化, 避免用俯视的眼光评头论足。

摘要:文章针对当前少数新闻媒体在涉农报道中存在的报道主体错位、传播内容偏向、价值导向偏差、评估体系偏缺等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提出了媒体要转变报道视角、调整角色定位等对策。

论新闻报道的文风及对策 篇8

1. 新闻报道形同政府文件。

新闻媒体顺应受众对有用信息的需求而生存, 只有在不断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需求中才能得以发展。新闻媒体只有把自己的宣传意图有效地寓于受众需求的新闻信息之中, 才能让受众主动接受, 而我们目前的一些新闻报道只强调正确导向和突现政治宣传意图, 往往因没能遵循新闻规律而导致出不良的文风问题。一些记者不接触群众、不接触实际, 采访很难深入下去, 新闻报道的主题也就一味定在为政治口号的呐喊助威上, 中心工作的政治概念和领导发号施令的行政口号成了新闻报道的关键词, 这种新闻报道的文风, 表面上是在重视政治意图的宣传, 实际上是在新闻传播行为中违背了新闻规律, 把宣传思想作为新闻主体, 而把新闻事实只作为随意取舍和任意摆布的装饰品, 本末倒置。读者需要读的新闻信息被新闻媒体忽略淡化, 读者必然对新闻媒体需要减弱, 例如现在不少报纸发行量逐年下跌, 原因正在于此。读者对报纸关注度的降低使得某些政治宣传的意图根本达不到政治宣传意图的目的。

2.新闻报道的社会责任缺失。

无论哪种新闻媒体都应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来传播新闻以保障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人的好奇心理、盲从心理、求异心理、发现心理决定着人对社会和自然界中的异常现象都会主动注视, 这是传播学的客观规律, 按照这个规律新闻媒体传播这些异常现象是符合受众需求的。同时, 人们对热点注视的程度和时间往往随着现象的消失而转移, 但有些新闻媒体无视受众需求, 人为强化炒作热点, 把本已自然转移的受众注视强迫性地集中到某些热点上, 以满足新闻媒体的自身利益, 长期阅读这些被故意炒作的热点新闻, 受众的心理就会受到不良引导, 就会消极看待社会、消极冷漠地对待周围人和事。热点炒作的实质, 是在引导社会舆论形成对正确舆论导向的意识分歧和情绪干扰, 从而造成社会的浮躁之风。

以上新闻报道文风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途径是我们每个新闻工作者应该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改进的。笔者认为, 若要追根溯源解决新闻报道的文风问题, 还要从新闻工作者本身出发, 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真实。

新闻工作者如何才能得知自己所做报道已经达到真实的目标了呢?我们往往会问自己两个问题, 一是这篇报道是否准确, 二是这篇报道是否公正。所谓准确是任何新闻报道应该具有的重要特征, 如每个姓名必须拼写准确、每个引语必须准确引用当事人说过的话、每一组数字必须与客观事实相符, 如此还是不够, 每篇报道的写作手法运用是否得当、上下文是否衔接准确等等, 都影响着这篇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不要在新闻事实没有讲清楚的时候急于讲道理。准确和公正是密切相关的, 每个记者都要有裁判一样的公正态度, 做一个能够公正裁决的观察者。对于同一个新闻而言, 不同的新闻工作者所观察的视点和角度都是不一样的, 而每个视点和角度都会对“发生了什么和意味着什么”做出不同的解释, 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试着找出新闻报道的每个视点和角度, 例如要给在新闻报道中被抨击和被质疑的人以反驳和回应的机会, 尽力不参与个人见解, 而这些视点和角度构成了新闻报道的框架, 视点和角度不同, 新闻报道的框架就不会相同, 框架下的新闻报道所传播的新闻信息也就存在着多寡虚实。

2. 求新。

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 记者就是伫立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 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 及时发出警告。这句话十分恰当地勾画出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形象, 表达出了新闻工作者被赋予的一种高度自觉的岗位创新意识。新闻工作者的眼睛要在看到客观存在同时还要看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 要善于捕捉那些令人震撼、让人感动的关键时刻。求新, 是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特性, 新闻写作贵在创新不落窠臼, 韩愈讲“唯陈言之务去”, 可以视为新闻工作者应有的追求, 刘禹锡讲“请君莫奏前朝曲, 听唱新翻杨柳枝”, 可以视为新闻报道文风应有的风范。要去调陈词滥调, 以求文体鲜活, 就得多用来自新闻受众的有生命、有个性的精准语言。■

摘要:新闻报道的文风健康与否不仅关系着新闻媒体本身的信誉和形象, 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在一定程度上它反映了整个社会的文化和风气, 由此成为新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 本文就当前新闻报道文风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提出了必要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闻报道,文风

参考文献

[1]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2000

[2]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2000

新闻宣传报道质量的提升对策探究 篇9

1. 新闻宣传报道中对于采访的要求

1.1 采访应及时有效

时效性是新闻报道内容最重要的要求, 必须将最新发生的事件在第一时间向观众报道, 一旦新闻报道失去了时效性, 其开展的意义也会大打折扣。所以, 新闻采访的及时有效是新闻报道的关键, 新闻采访人员不但要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 而且要将所有的新闻素材在第一时间整理好并传送回报道中心。

1.2 采访要重心突出

影响力大、影响范围广是新闻报道的主要特点。所以, 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 必须要做到所有的内容重点清晰、内容明确真实, 而且在采访的过程中也必须抓住采访的重心, 同时根据采访重心及时搜集真实明确的内容。因此, 明确采访对象和重心是促进采访工作质量提升的另一项关键工作,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促进采访工作整体质量的不断提高。

1.3 采访要真实有效

影响新闻工作真实性的关键因素就是效率以及高质量的新闻报道, 因为新闻工作具备影响力以及权威性, 如果新闻报道失实的话就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 从这点也可以看出, 不仅要做到新闻采访工作的及时有效, 还必须确保其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才能为新闻报道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强有力的保障, 从而促进新闻报道工作整体质量的不断提高。

2. 当前新闻报道质量问题的探讨

2.1 新闻报道质量深度以及力度有待加强

很多媒体在进行国家大事或者地方要闻的播报时, 一般都是让本报或者本电视台的记者作一个简单的动态报道或者直接将新华社的通告刊登在上面就结束了, 而不会深入地探究整个事件, 更无从谈起对事件进行后续报道;而且我们还发现, 假如媒体对事件进行了相关的评论或者分析, 而这些观点一般也只是应景之论罢了, 而没有发表自己的见解, 深度和力度存在明显的不足。

2.2 新闻报道质量中新短消息容易湮没

大量的信息媒体都会通过媒体刊登或者播报出来, 但是新鲜的第一手信息在这些信息中几乎看不到。一般情况下进行的会议报道内容, 都是先将与会者的名单一一罗列, 再介绍这个会议的流程, 最后就是将相关领导的讲话进行概述和说明。经过仔细地研究可以发现, 实际上很多有价值的信息都可以从会议内容中体现出来, 但是由于大多数的媒体人并不知道如何抓住会议的重点, 只是简单的进行会议内容的复述, 使得观众观看的兴趣没有被调动起来。

2.3 新闻采访中哗众取宠的新闻充斥整个市场

大多数省会城市的新闻媒体, 在实际的报道过程中一般都不会关注人民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上所投入的精力以及获得的成果;相反对反映凶杀、情杀、乱伦以及抢劫类的报道却很多, 而且报道的频道和版面也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但是实际上真正想阅读这些内容的人已经越来越少。这是因为每天向人民提供的有效信息越来越少, 而无效信息却不断增加。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新闻媒体指导思想出现了偏差, 其遵循的原则已经变成了怎样制造轰动效应、如何提高自身竞争力将对手打败, 而忽视了新闻报道的实际意义。

2.4 新闻报道形式与内容协调性较差

虽然观众很容易就能接受活泼生动的写作和编排形式, 但是更应该注重内容和形式的相互统一。在进行新闻报道时, 最主要的目标不是创新播报的形式, 而是要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和可接受性, 如果新闻报道充满了华丽、花哨, 那就会阻碍更多的观众和读者阅读。

3. 提高新闻报道质量的有效途径

3.1 充分实现新闻作为舆论监督的有力工具作用

新闻栏目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 不论哪一个层次的栏目都因为受到播出时间的限制, 造成了其传播速度较之手机或者IPIA等媒体相对较慢, 即便是在同一个地域或者城市所发生的新闻已经人尽皆知的情况下, 电视新闻才进行编辑播出。面对这样的不利局面, 相关的栏目仍然没有予以重视及时改进, 最终必然会在竞争中失败成为被淘汰的对象。只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在众多的栏目中避开节目的形式单调、内容雷同的弊端, 简单地说也就是虽然我们没有独家新闻, 但是我们具有自身独特的思想, 善于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去挖掘同一新闻事件中独家的视角, 并写出具有影响力的报道, 才能占领新闻竞争的制高点, 赢得更大的影响力和关注。因此, 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必须改变以往的在新闻中看热闹的心态, 下大力气, 不断实践, 才能创作出有思想、有内涵的新闻。

3.2 对新闻报道宗旨应当清晰明了

很多新闻其内容上所涉及的基本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人们在看过之后, 往往都是一笑而过, 并不会留下什么值得人们思考的东西。还有一些媒体从业人员已经忘记了自己身上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任意的炒作一些自己也拿不准的事件, 以达到吸引观众眼球的目的, 使得新闻节目的严肃性荡然无存。虽然新闻要与俗打交道, 但是新闻的质量和主题绝对不能俗, 更不能肤浅。在确定好新闻的选题之后, 怎样突出选题, 需要表现怎样的内容, 是需要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3.3 提升新闻敏感的触角

新闻线索是新闻工作开始的标志, 只有获取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才能进行新闻采访。但是, 新闻线索并不是想要就有的, 这都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积极、主动的对新闻线索进行走访和查询, 而且不管在实际走访查询过程中获得的新闻线索价值大小, 都必须对其进行收集和深入的探讨, 经过这样的过程才能发出真正的有价值的新闻。此外, 要求新闻采访人员必须不断增强自身的新闻敏感度。要求其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 新闻信息的收集必须沿着政治的路线进行。同时还要求其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新闻敏感度的不断提高, 为新闻采访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4 充分实现新闻中以点带面的蝴蝶效应

只有新闻工作者具有极强的观察力, 才能从生活的细节中发现具有报道价值的事件, 最终才能找到有价值的新闻。但是这样的观察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要经过后天的培养才具备的。只有新闻工作者在日常的生活中养成从多角度观察事件的习惯, 并在遇到事件时, 从不同的角度对事件进行解读, 才能促进其观察能力的不断提高。

结语

只有采访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采访技巧以及采访意识的创新才能有效地推动新闻采访的发展。在实际的新闻采访过程中, 积极扩展自身的思维, 促进自身社会责任感的提高, 创作出更加出色的新闻报道回报社会。

参考文献

[1]韩健.发展传播学视域下的公安新闻宣传[D].中央民族大学, 2015

[2]雷晓艳.报道框架、国家形象与新闻生产:《华尔街日报》的涉华报道研究 (1979-2013) [D].华中科技大学, 2015

食品安全报道的现状和对策 篇10

加强正面报道, 实现信息的全面和横向平衡

传播学关于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认为, 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它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 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在现代社会, 大众传媒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 不管这种“再构成”是对现实环境的客观反映还是歪曲反映, 都会影响到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判断[1]215。

综观近年来媒体关于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 负面报道、揭露性报道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从2001年的“南京冠生园月饼馅儿”事件到2004年的阜阳奶粉事件、2005年的苏丹红事件, 再到2008年震惊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 直至2011年3月的瘦肉精事件, 这些报道一方面让消费者了解了许多触目惊心的事实, 反映了媒体从业者的社会责任感及其为百姓的食品安全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另一方面, 这种有取舍的选择性报道, 负面新闻的连续冲击, 使观众对消费现状产生严重的认知偏差, 这不符合大众传媒进行舆论监督的目的。为实现信息的全面和横向平衡, 媒体报道应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首先, 加强媒体、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交流, 健全食品安全信息传播模式。综观我国近几年的食品安全报道, 一般都遵循这样的传播模式:出现问题—媒体进行报道—相关部门介入并进行查处。几乎无一例外的是, 媒体都是充当“先锋”, 率先对发生安全问题的厂家或者品牌进行曝光, 报道迅速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响。相关职能部门在事发后匆忙介入, 调查、取证、惩处, 但是与报道引发的社会影响相比较, 总显得那么迟缓, 新闻报道所带来的公众恐慌和社会信任危机, 很难因为相关部门事后采取的补救行为而消除, 其结果是, 公众抱怨职能部门不作为, 职能部门责怪媒体“添乱”, 而媒体记者在报道食品安全的过程中, 多采用“暗访”的形式, 扮演私家“侦探”角色, 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甚至在报道后还要承担被威胁和吃官司的后果。同时, 由于记者专业知识的局限性, 在对食品安全信息准确性和科学性的把握上, 很难做到准确无误, 为报道引发负面社会效应埋下了隐患。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 导致这种矛盾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政府职能部门、媒体和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二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未能及时地将科学的评估结果通过媒体告知消费者, 导致科学家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存在分歧。因此, 加强媒体与政府部门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是健全食品安全信息传播模式的必然要求。

2011年9月各大媒体关于地沟油的报道, 体现了这种沟通和交流的积极效果, 表明我国食品安全报道模式正初步走向科学化。此次事件中, 媒体和职能部门协调联动, 报道由公安部门就地沟油的调查和查处结果开始, 通过新闻媒体, 向观众介绍案件查处的具体过程、地沟油在市场上销售的详细状况及其危害程度。尤其是对地沟油的流向和辨别地沟油的大致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报道, 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公众的盲目恐慌。之后有关部门协同攻关, 共同开展地沟油鉴定方法的研究的报道, 展示了政府为食品质量所进行的不懈努力, 增强了观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2011年10月发生的“思念毒水饺”事件的报道, 从北京工商局“思念三鲜水饺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调查结果切入, 并通过对专业人士的采访阐释该病菌的危害性。可以说, 报道模式和报道内容都做到了科学化。调查中八成消费者表示不会再购买“思念水饺”的结果, 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思念食品公司在事件中不能积极应对。因此, 信息传播模式的健全和完善不是仅靠媒体就可以完成的, 它需要媒体、政府职能部门、企业和公众形成合力, 共同发挥作用。

其次, 要加大对辨别食品安全知识的报道与普及。打击假冒伪劣, 净化市场环境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 消费者不仅需要知道什么不能吃, 更需要知道什么能吃、什么能放心地吃。然而当前的现实是,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内容缺乏必要的认知。消费者在消费时除了查看品牌和生产日期外, 对食品的质量检测标准知之甚少, 品牌依赖似乎成为一个普遍的消费现象。一旦某个大品牌爆出安全问题, 消费者的信心就会遭受沉重打击。在瘦肉精事件中曝光的肉制品品牌双汇就是其中一例, 且在此后各种媒体尤其是网媒关于双汇质量问题的报道接连不断。多年信赖的大品牌出现严重的质量安全问题, 这使得消费者在消费此类食品时感到不知所措, 本能地从回避风险的消费理念出发, 他们必然会对安全的火腿食品也保持敬而远之的态度, 甚至对整个肉制品行业的质量安全产生怀疑。因此, 媒体应高度重视信息对称问题, 加大对辨别食品安全知识的报道, 使消费者既可以及时获取食品安全信息, 又可以提高食品质量辨别能力, 从而减弱其品牌依赖心理。同时, 要通过有力的宣传和引导, 倡导健康的饮食习惯和消费习惯, 从多方面为人们的食品安全提供信息和服务。

进行连续报道, 实现信息的公正和纵向平衡

传播学指出, 受众接触媒体尤其是收看新闻节目的主要动机是监测环境, 从节目中获得与自己的生活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种信息, 及时把握环境的变化以调整自己的行为[1]182。媒体在报道事件并引发广泛关注后, 要对事件的发展进程进行持续关注, 及时报道问题的发展变化和最终处理结果, 最大限度地消除消费者心理上的不确定性。媒体不仅是问题的揭露者, 也应该做社会的“解压阀”, 应该是解决问题的推动者和公众恐慌的平息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食品安全报道不能以披露和爆料为目的, 事件始于媒体也应止于媒体, 媒体报道不能虎头蛇尾, 更不能不了了之。

2010年,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关于小龙虾的报道, 就是通过连续报道实现信息平衡的极好范例。2010年9月5日, 《每周质量报告》播出《小龙虾疑云》, 对南京等地的消费者食用小龙虾后出现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事件进行了报道。节目中, 专家分析认为, 导致食用者患病的原因很可能是一种未知的生物毒素。节目播出后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反响, 尤其是“未知的生物毒素”更是使消费者对小龙虾产生了强烈的恐惧感, 南京的小龙虾市场出现价跌量少的状况。9月12日《每周质量报告》继续推出《小龙虾事件追踪》, 通报了相关部门对事件的调查情况, 就小龙虾到底还能不能吃这个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 通过专家解答的方式告知消费者食源性疾病可防可控, 不必因噎废食。

需要指出的是, 媒体的连续报道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平息公众恐慌, 要恢复消费者对被曝光企业和品牌的信任和信心, 需要被涉及的企业正视自身问题, 严把产品质量关, 杜绝安全事件再次发生。

在瘦肉精事件的报道中, 媒体从销售“健美猪”猪肉的市场到“健美猪”的运输销售环节, 再到“健美猪”生猪喂养环节, 抽丝剥茧般地最终查出“健美猪”的真相。节目播出后, 栏目组派出多支报道队伍到节目中涉及的所有重要地区进行连续跟踪报道。同时, 其他知名栏目也都对此进行了跟踪报道和深入点评。整个频道各个栏目在当天及此后的一段时间, 都将瘦肉精作为报道内容和重点关注对象, 使节目的影响力大大增强。在此后更长时间的连续报道中, 更是从围剿瘦肉精到直击瘦肉精大案, 再到后来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从报道方式和报道规模上来看, 后续报道追根溯源有始有终, 彻底挖掘事物本质。报道促使有关部门迅速介入, 采取强有力措施依法查处。这让消费者看到了政府治理食品质量问题的决心, 很大程度上稳定了社会情绪。但是媒体和政府行为并不能彻底消除消费者对于涉案肉制品品牌甚至整个肉制品行业质量安全的怀疑, 从瘦肉精事件曝光到事发后的几个月时间, 关于某品牌火腿肠的负面信息接连不断, 从火腿生蛆到火腿腐烂的报道在网媒上隔段时间就会出现。如果企业不采取积极措施, 从生产、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很难再次得到消费者的信任。

扩大报道范围, 实现监督层次和监督领域的平衡

近年媒体关于食品安全的报道涉及食品消费的方方面面, 内容丰富, 影响广泛, 但在监督层次和监督领域上, 依然存在着漏洞和不平衡的现象。具体来说, 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 既要监督小企业, 又要关注大品牌大企业。目前媒体对食品安全的监督对象虽不乏大企业大品牌, 但总体上还是以小企业小作坊为主。中国食品协会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的食品加工制造商中, 10人以下的小作坊占70%左右, 这应该是食品安全报道将其作为监督重点的原因之一。但是从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来看, 知名大企业和民族大品牌甚至质量免检的标签也并不意味着其质量的绝对安全, 这一点从以往的新闻报道中可见一斑。大企业、民族品牌不仅牵涉人数多、涉及范围广, 而且代表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形象, 一旦出现问题, 其影响层面和引发后果的严重程度都远远超过小企业小作坊。从这个角度来讲, 媒体对大企业大品牌实行合理监督, 更符合消费者的根本利益, 也有利于大企业大品牌的健康持续发展。

第二, 既要监督国内企业和民族品牌, 又要关照到洋品牌和跨国企业的质量问题。媒体只着眼于对国内食品企业的监督和曝光, 在一定程度上摧毁了民众对民族品牌和民族企业的信心, 催生其对洋品牌的盲目信任和追捧。目前国内奶粉行业的现状就是极好的例证。从2004年的阜阳奶粉事件到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 国人对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的信心严重受挫。此后接连不断关于“三聚氰胺奶粉复活”的报道, 更是在很大程度上摧毁了中国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任。三聚氰胺牵涉的只是个别奶制品品牌, 媒体在事后也进行了连续报道对此予以解释, 甚至多次公布三聚氰胺检测结果和品牌名单, 但是在“宁可信其有, 不可信其无”的消费心理影响下,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舍弃国产奶粉选择洋奶粉, 导致香港、澳门一度出现奶粉供应紧张。此后, 又有媒体关于“皮革奶”的失实报道, 更是使国产奶粉和国内整个奶制品行业雪上加霜。然而, 未被曝光的洋奶粉就是绝对安全的吗?《每周质量报告》2011年2月27日播出的《国产奶粉的危与机》报道, 2010年3月至7月, 因质量问题遭遇我国退货的洋奶粉总量超过450吨, 涉及多个品牌。事实上, 人们对洋奶粉的营养成分和质量安全状况知之甚少, 主要是依靠奶粉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来进行判断。媒体对于洋品牌和跨国企业监督的缺失, 造成信息的严重失衡, 使得消费者对消费环境的认知出现偏差。这种认知偏差必然会导致消费者在理解和选择上的误区。

第三, 要兼顾城市和农村食品状况监督的平衡。占食品行业70%的食品作坊大都位于农村或者城乡接合部, 但是媒体监督的重点却大都放在城市。原因之一是城市居民对食品质量的关注度较高, 同时相关的监督检测措施比较到位。综合考察城市消费市场和农村消费市场会发现, 农村食品市场的质量安全问题更严重。《2008年流通领域食品安全调查报告》显示, 农村市场时常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中, 无标签、标志的食品占18.40%, 假冒伪劣产品占18.00%左右, 过保质期的食品占15.60%, 注水肉、病害肉占13.2%。生肉销售大多没有保鲜措施, 生熟食品不分区域销售, 卖鲜肉的案板两三天才清洗一次仍是常见现象[2]。各种“三无”食品、过期不合格食品以及被城市市场拒之门外的食品普遍流向农村市场。更令人担忧的是, 当前农民的食品安全意识相对比较薄弱, 这些“味道好”且价格低廉的小食品, 非常受农民尤其是农村少年儿童的欢迎。长此以往, 必将给农村消费者尤其是农村青少年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 媒体应进一步拓展思路, 加大和完善对农村食品市场的监督力度。在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增强农民食品安全意识的同时, 加大对农村市场假冒伪劣问题食品和无证生产小作坊的曝光力度, 净化农村食品市场, 保障农民食品安全, 促使城乡食品市场状况趋向平衡, 真正实现城乡经济共同发展。

食品安全问题是我国由食品供应安全向食品质量安全转变期难以回避的问题, 也是在食品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日益凸显出来的全球性问题。媒体工作者作为“船头的瞭望者”, 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工作任重道远。媒体既不能错设议程扰乱受众认知造成社会消费恐慌, 也不能畏首畏尾放弃自己的监督职责。对此, 媒体应保持科学的认识和冷静的判断, 采取多种策略从多方面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报道, 用发展的思维和平衡的理念, 客观全面地反映当前的食品消费环境, 正确引导民众的消费行为。

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食品安全报道现状的分析, 梳理食品安全报道领域存在的问题。从合理加强正面报道、科学开展连续报道和扩大监督范围与层次等方面, 探讨进一步完善当前的食品安全报道所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食品安全报道,报道策略,信息传播模式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报道对策 篇11

今年7月是香港回归十周年纪念,十年前美国《财富》杂志刊登《香港之死》的文章在国际社会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因此,本次对外报道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报道香港成就的绝好机会,是中国各地对外传播媒体的重大任务,中国各主要对外媒体都策划和组织了专题特稿,国际媒体驻军机构也纷纷对此做了重点报道,成为国际传播中的一次重大题材报道竞争。

策略一:体现内外差别,学习对内报道

内外有别是外宣传播工作老生常谈的策略了。国内和国外受众的差异决定了对内报道和对外报道的形式、内容取舍和重点等,都应该体现相应的差别。曾在新华社工作多年的翟树耀先生在其著作《对外宣传报道与英语写作》中,总结出我国对外报道工作“内”“外”不分的几大问题:第一,内外报道雷同多,差别少;第二,仍按国内报道重点考虑对外报道;第三,对外报道的政治色彩和宣传味仍比较浓厚。①在本次香港十年的报道中,通过考察国内报道和对外报道,可以发现这几个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首先,对内对外报道策划大致相同,均涉及庆典活动、领导人致辞、香港发展、观点访谈、香港概况等内容,其中有些媒体的对内对外版本就是翻译转换,例如中国政府网站、新华社、《今日中国》等,在报道方式、内容上几乎没有区别。而《北京周报》、《人民画报》和中央电视台则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对内对外报道的差别。例如,中央9台在对外报道中增加了香港政策及历史记录的内容,《人民画报》在英文报道中增加了对香港基本法的详细解读。其次,对内对外报道的重点差异也没有明显区分。国内受众对庆典报道、各界評论及香港十年辉煌成就肯定比国际受众更为关注,而香港历史背景、现代制度、经济文化、民生人文、旅行信息则应该是国际受众的兴趣所在和对外报道的重点。本次报道中能体现这种报道重点差异的媒体不多,对庆典过程的长篇报道与对外报道一样,占据了对外报道的主角,人民网、《中国日报》、中新社对香港背景和实用信息的报道,还不及新浪网、《新京报》等国内媒体,人民网英文网站的香港背景信息,也只涉及了香港的基本政策和法律,没有任何实用或文化旅游信息。最后,本次对外报道的宣传味也仍然存在。领导人致辞仍是各对外媒体报道重点的头条。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问题所在也就是答案所在,本次对外报道如果能够重视内外受众的差别,将国际受众关心的香港背景、制度经济、文化民生、实用类信息作为报道重点,多用数据事实来展示香港,则传播效果会更加有效。

除了真正体现内外有别这个原则,做好对外报道的另一策略是向对内报道的媒体学习。与对内报道相比还处于发展相对稚嫩阶段的对外报道,在香港回归这一重大题材的同题报道中往往可以从实力强、经验丰富的对内报道中获得有益启示。分别考察对内对外两类媒体的本次报道,对外媒体至少可以从对内媒体的报道中获得三点经验:第一,内容丰富,策划全面。以新浪网为例,除了其他媒体的常规报道内容外,新浪还增加了着重民生的香港脸谱,港人故事会,人物访谈;着重文化的香港符号,香港电影,香港旋律;着重经济的港人北上,同舟共济,两地交流;着重实用信息的互动地图,入境指南,旅游手册,实用信息等。第二,标题灵活,角度有趣。多数对外媒体的香港报道中规中矩,标题和报道角度跟对内报道相比都显得缺乏创意。例如,《新京报》的“香港辞典”、新浪网的“香港符号”,用代表性的流行词汇来引出香港的文化介绍,新颖特别,比多数对外报道中直接用“香港文化”更能吸引受众。第三,推陈出新,创意独特。在同题报道大量媒体策划雷同的情况下,新浪网的几个小创意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新浪推出的“电子书”、“香港回归知识问答”、“休闲游戏”通过阅读、问答、拼图、填色等多媒体互动小游戏来推广香港,创意独到。试想如果这些策划能用到对外报道中,也必将使我国本次对外报道更加有趣、有效果。

策略二:细分受众需求,发挥媒介优势

对外传播媒体的媒介特征和受众定位有交叉也有差异,在策划对外报道时也需体现各媒体本身的特征和各自受众的需求。中新社定位于全球华人受众,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则是针对对中国感兴趣的一般受众,期望能得到有关中国的综合资讯。《北京周报》、《人民画报》、《今日中国》、《中国报道》等刊物的受众对中国的兴趣集中在经济、文化、旅游、人物等方面。针对不同的受众,本次对外媒体在香港报道的策划中基本做到了细分受众需求。其中,新华社、中新社和《中国日报》针对其综合受众提供了庆典过程、香港资料、香港背景、今日香港介绍、内地与香港、港人看港、海外关注、图片视频等全方位详尽的香港资讯。《北京周报》、《人民画报》、《今日中国》等则是针对其目标受众对中国文化、经济、旅游和人物的兴趣,策划了着重报道各类香港人十年生活故事、香港的旅游、饮食和文化、香港名人专访等深度报道。

中国的对外媒体已经形成了印刷媒体、电子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媒介同步报道的局面,因此充分发挥各自的媒介优势,互补配合,才能形成更强更有效的整体对外报道力量。在这次报道策划中,各对外媒体在利用自身媒介优势,形成对外媒体的互补和配合上也显示出了独到的匠心。中央9台制作出大型经典纪录片《香港十年》,从历史、现状、文化等各方面记录香港十年过程,以纪录片的形式向其受众展示了香港影像。而《人民画报》与《今日中国》则利用杂志媒介的特性,策划了香港十年图片故事和香港十年人物故事专题,精雕细凿,充分呼应了其特点受众对图片和普通人生活的高度关注。新华网、中新网、人民网虽然都不同程度体现了网络的信息海量、多媒体结合和互动特色,但中国日报网这一次更加出色地体现了网络媒体的优势。它不仅通过文字、影像、声音、幻灯等形式分别提供了有关香港的各类信息,还独家创作了E-ZINE(多媒体信息)这个板块,直接制作了有关香港的多媒体报道,这个板块虽然内容还不够充实,但意义重大,它标志着中国日报网络已经开始尝试真正结合网络媒体的“多媒体”优势,原创出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报道,而不是仅仅成为其他媒体报道的容器。这个板块最能体现网络媒介的特性,代表着网络媒介报道的发展方向。此外,中国日报社还通过论坛、专栏、香港重要政策文件、观光信息、今日香港等板块,体现了网络信息海量和互动的特色。

以上分析虽然表明中国的对外媒体在区分受众需求,发挥媒介优势方面已经取得明显进步,但如果能够进行系统的各地区受众调查,建立定期国际受众反馈调整机制,就能更深入区分各媒体的受众特点,因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对外报道;虽然网络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影响日益加强,如果对外媒体能在技术上更加充分凸现网络媒体的海量、即时、多媒体、互动的特征,更加普及中国日报网上E-ZINE(多媒体信息)的新形式报道,则对外报道就能吸引更多的国际受众。

策略三:分析国际媒体,重构传播策略

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媒体加大了对华报道的力度,这些报道成为大多数国际受众获取中国信息的来源。由于背景、制度、立场等种种差异,许多国际媒体对中国均以负面报道为主,加上中国对外媒体习惯“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生搬硬套到对外报道,使得中国的对外媒体声音微弱,在应对负面报道时尤其显得要么集体回避、要么急于补救,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对此问题,著名传播学者陈力丹认为如果对外媒体总是以负面报道会给国家抹黑的心态,就容易让国际媒体先发制人,而最后的结果是我们担心局部问题而导致全局丢分,对外传播整体效果不好。他认为,报道只是手段,效果才是目的,无论报道正面与否,只要效果最后是正面的,就是成功的对外传播。因此,中国对外媒体应该把“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变成“以正面效果为主”,把“后发制人”变成“先发制人”,重新设定对外报道的传播策略。②

在本次香港报道中,通过搜索和考察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俄国、日本、新西兰等国的重要媒体,例如法新社、路透社、美联社、英国《每日电讯》、《英国独立报》、《今日美国报》、澳洲全国广播公司、日本在线、《新西兰先驱报》等媒体,发现它们虽然报道立场、重点等各不相同,但和中国对外媒体相比,有几个特点值得关注:首先,本次报道中大部分国际媒体承认了香港在十年中取得的成绩,美联社、路透社还着重解释了“一国两制”政策和详细描绘了香港的经济发展;其次,几乎所有媒体都报道了回归庆祝当日部分香港群众的合法旅行,表达他们呼唤更民主和更繁荣的意愿,其中法新社对此做了专稿,《每日电讯》和《英国独立报》则既采访了旅行者的愿望,也报道了参加庆贺的普通民众对香港政治经济和生活现状的满意;再次,对香港未来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关注是部分国际媒体的报道重点。

考察及总结国际媒体本次香港报道的意义在于其对我国对外报道的影响。对于香港成就的肯定既是不争的事实,也是本次报道与我们的立场和利益最為一致的部分,此部分也是我国对外媒体着重策划和展示的;对于部分群众旅行表达愿望的报道则是所有中国对外媒体没有选择的内容,但事实上大部分的国际受众都能通过国际媒体了解这个消息,从而加强他们已有的对于中国媒体不够全面的印象。因此,如果这次报道能按照力丹先生的思路,干脆先发制人,把这部分内容也加入我们的报道中,不仅说明合法请愿更加体现了香港的民主自由,并且对于塑造中国对外媒体的国际公信力更有益处。这一点和我国对疾病信息实行的传播策略有相似之处,积极负责的每日公报制度,而不是让国际媒体抢先,是更有效应对国际传播竞争的策略。对于此类信息,传播者如能控制好立场、组织好方式,重视的是“怎么报道”而不是“选择不报道”,在国际传播领域才能更有说服力,争取到更多的国际受众,收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另外,国际媒体对于香港未来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文化产业的关注也应是我国对外媒体重点解释和说明的部分。已有的成绩已经取得了国际社会的承认,如何解答国际社会对于香港未来的猜测的确是本次中国对外媒体的重要任务。

结语

本次香港十年庆典是中国向国际社会宣传香港、传播中国的绝好时机,更是对十年前美国人的“香港之死”的预言的响亮回答,同时也是对中国对外报道的一次检阅。在对本次报道进行比较分析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中国对外媒体在受众分析定位、利用不同媒介传播优势等方面已经有了明显进步;当然也在体现内外差别,应对国际媒体的竞争的传播策略方面,在对对外传播效果进行系统评测并分析调整现有对外传播策略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如果有更多的学者参与到对我国对外传播媒体的研究中来,在学者和传播者之间建立互动和联系,则对中国对外传播的发展,对中国在国际传播领域的发展,是会非常有益的。

(注:本研究得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科研创新团队项目的资助,项目号:GW2006-TB-009)

注释:

①翟树耀:《对外宣传报道与英语写作》,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②陈力丹:《我国对外传播和对外经济新闻的若干问题与对策》,中国传媒网,2005年11月29日。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中国转基因报道的问题与对策 篇12

1 转基因与转基因报道概念的界定

转基因即转基因技术, 就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 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 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 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报道就是关于转基因技术的最新进展、转基因技术的投入使用以及转基因食品的生产、销售、消费和安全等一切有关问题的报道。

大众传媒扮演着社会的瞭望者的角色, 同时也是公众获取、传递知识和认知社会的主要渠道, 对转基因技术进行科学、准确、全面和客观的报道, 既是媒体与生俱来的权利, 也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通过近几年我国转基因报道的观察, 却不难发现媒体在转基因报道领域存在着不规范媒介行为, 以及这些不规范的媒介行为造成的社会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近年来转基因报道存在的问题, 提出今后规范转基因报道的对策。

2 我国转基因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项新兴的前沿生物技术, 转基因属于科学技术的范畴, 同时因为转基因技术的最终目的提高和改善食品的品质和产量, 这就更是赋予了转基因这一议题的社会伦理、食品安全、商业利益甚至政治博弈和国家安全等属性。因此, 转基因报道中存在的问题会对国家、社会和公众造成较大的较大的负面影响。转基因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报道量小, 且参与报道的媒体类别分布不均, 党报和都市报关注少。笔者以“转基因”为关键词, 以2012年10月1日到2013年10月1日为时间段, 通过对中国知网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进行主题搜索, 共获得296篇报道。来源报刊中除《粮油市场报》、《科技日报》、《中国食品质量报》、《健康报》等食品类、科技类等专业类报刊以外, 其他类报刊数量均较少。比如《人民日报》6篇, 《第一财经日报》3篇, 《东方早报》3篇。中国知网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收录了国内公开发行的500多种报纸, 近一年内共296篇报道, 平均每份报纸不到1篇的报道, 足以证明报道总量较少的事实。同时对转基因进行报道的多为行业类专业报纸, 《人民日报》作为党报和中国第一大报, 中国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关注极少, 财经类媒体如《第一财经日报》等关注更少。因中国知网收录的中国重要报纸中都市报、晚报等极少, 所以在以上统计中得不到有力说明。但是通过对我国媒体的观察, 不难发现, 都市报、晚报对转基因议题的关注同样很少。

2) 信息来源比例失衡。有研究者曾对1993年1月1日到2012年12月31日的《人民日报》转基因报道的消息来源进行较为详细的统计, 通过比较和分类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是消息来源几乎全部引自专家学者或政府部门;第二是消息源几乎全部引自转基因技术的专家学者。[1]另有研究者对2009年10月1日到2011年4月30日中国重要报纸进行统计, 数据显示, “82.61%的积极类信息主要来源于专家或科研机构, 而消极类报道只有50%, 另外, NGO (非政府组织) 、企业、政府部门分别占18.75%、12.5%和12.5%。在《第一财经日报》的11篇消极类报道中, 某专家署名的即有4篇。”[2]这都较为充分的证明了转基因报道中信息来源比例的失衡。媒体在信息来源上的选择, 造成了专家和政府部门在转基因议题中话语权的垄断, 且更多的是赞成转基因的声音。反对转基因的学者专家、来自一线的农业生产者和公众的发声机会少。在转基因的安全性尚处激烈争论的时期, 这既使媒体报道丧失专业主义危险的情景中, 又容易消弱媒体的社会公信力。

3) 媒体工作者科学素养较差。转基因技术是一个前沿性和专业性很强的生物科领域, 媒体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 才能够敏锐的传达转基因技术的进展和使用, 才能向社会公众传达科学的转基因信息。但是当前我国的媒体和媒体工作者长期以来对科学素养的重视不够, 对科技类报道仅仅充当“传声筒”的角色, 将晦涩难懂的科学术语甚至将科技论文呈现给读者。转基因报道中, 媒体和媒体工作者科学素养弱的特点更加明显, 媒体往往止步于对相关术语和理论的简单复制, 不能将其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传达给受众,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妄图“以其昏昏, 使人昭昭”。

4) 报道体裁的选择与转基因议题的特殊性和公众信息需求发生错位。转基因报道既是科学技术类报道, 又属食品安全类报道, 日益受到公众的高度关注。但是科学技术类报道和食品安全类报道又恰恰属于专业性很强的报道领域,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转基因议题也掺杂了商业利益、政治博弈和国家安全等因素, 这就赋予了转基因报道更加复杂的因素。公众也需要媒体通过调查性报道和解释性报道的深度和通俗的正确认知转基因, 避免盲目的轻信或抵触, 因此媒体的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就显得非常必要。但是纵观我国目前媒体在转基因报道中多选择的是消息问题, 报道转基因技术的最近成果和国内外关于转基因的政策和法律等, 深度类调查性报道和解释性报道很少, 这种报道格局不利于转基因知识的有效传播。

3 规范转基因食品报道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梳理, 对应我国转基因报道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 媒体应该意识到转基因议题对国家、社会和公众安全的重要性, 加强和改进转基因报道,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媒体应提高对转基因议题重要性的认识, 提高社会责任感, 加大报道量。转基因技术从诞生至今, 度过了从实验室到餐桌的历程, 如果说在转基因技术在实验室和刚刚诞生阶段仅仅是科学界应该关注的事情, 那么今天转基因食品已入“寻常百姓家”, 科学界和社会名人等各方陷入无休止的争论, 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 是否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威胁等由转基因带来诸多问题和讨论, 媒体的报道就责无旁贷。各类媒体应该顺应社会公众的需求, 给予更多的报道。另外, 还应该重视的是党报、都市报和晚报等媒体也应该主动承担责任, 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角度对转基因进行报道, 为政府决策与公众的判断选择提供依据。

2) 坚守新闻专业主义, 对从事转基因报道工作的媒体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提高其科学素养。新闻专业主要指的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意识, 以及围绕着职业意识的一套新闻传播专业的操作要求。[3]它既包括报道内容的专业, 也包括媒体的自律和专业精神的彰显。

新闻专业主义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具备所从事相关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技能, 有些国家明确规定:从事工业报道的记者, 必须具有工程师资格证书;从事农业报道的记者, 必须具有园艺师资格证书;体育记者要达到二级运动员水平;卫生记者要具备医师资格证书。[4]这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借鉴, 鉴于转基因议题的重要性、复杂性和报道门槛高的特点, 媒体可以为从事转基因报道的人员制定专业的培训机制, 进行相关生物技术学科知识的培训, 致力于对记者转基因知识的长期培养, 提升其科学素养。

在报道中信息来源的选择上, 媒体要注重信息来源的相对均衡, 既有不同观点的专家和学者意见的交锋, 也有政府和官员的声音, 又有相对独立的NGO组织的意见, 也要及时回应对社会公众疑虑。

在报道体裁的选择上, 除了采用消息文体对国内外转基因技术最近科研成果、新出台的政策和法律等外, 注重对调查性报道和解释性报道等深度报道体裁的运用。第一, 媒体不应该仅仅止步于做各方事实和观点的“传声筒”, 更要发挥深度报道的优势, 挖掘转基因真相, 检验争论各方论据是否真实。第二, 要用通俗的语言对转基因知识进行解释性报道, 为社会公众认识转基因, 日常选择提供参考。

转基因争论中, “挺转”和“反转”双方也存在着商业利益的博弈, 媒体要在争议中坚守客观公正, 避免被某一方利用, 同时也应该防止新闻寻租, 为自身谋取不正当的利益。

参考文献

[2]杨莹.转基因议题建构过程中的“去科学化”现象——基于对报纸媒体的实证分析[J].新闻爱好者, 2012, 1 (下半月) .

[3]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242.

上一篇:病情特点下一篇:工民建建筑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