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教育委员会

2024-07-09

中等教育委员会(通用12篇)

中等教育委员会 篇1

各位理事、各位代表:

大家上午好!

2005年5月13日~14日,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在上海一师附小召开了代表大会, 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 从那时至今已近七年。七年来, 我会在中国教育学会的领导下, 在广大会员、理事共同努力下, 坚持党的科学发展观, 坚持全心全意为小学校长、教师服务的宗旨, 改革创新, 克服重重困难, 取得了显著成绩, 已成为小学教育战线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学术团体, 成为引导中国小学教育改革创新、推进素质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 从而获得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期间“先进单位”称号。

一、过去七年的工作回顾

(一) 加强思想组织建设, 始终坚持学会工作的正确方向

1、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通过不断学习思考, 我会始终坚持了下面的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 坚持科学发展观,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认真学习贯彻党和国家一系列教育部署, 紧紧围绕“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科学发展等主题, 坚持以构建创办和谐一流学会为目标, 以教育科研为主线, 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学术交流活动, 不断加强学会自身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 充分发挥学会的组织协调和引领服务作用, 更好地肩负起推进小学教育科学发展的历史使命。

在这一指导思想指引下, 我会始终保持了学会工作的正确方向。

2、坚持按照国家规定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

我们坚决按照民政部批准的业务范围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 如科研活动, 学术交流活动, 书刊编辑工作, 教育考察活动, 调查研究活动, 学科教学活动等, 未出现任何违规行为, 始终保持了学会工作的健康发展。

3、探索并坚持正确的工作方针

针对学会诞生之初, 人员较少, 活动也不经常, 影响力、凝聚力都不大的现状, 姚文俊理事长明确学会成立之后的工作方针是“组织起来, 活动起来”。在这一方针指引下, 学会组织建设得到不断加强, 学术活动持续不断, 影响力、凝聚力得到很大提高。

2010年4月, 针对《教育规划纲要》的即将出台, 姚理事长又提出“学习起来, 研究起来”的新要求, 号召广大理事会员要加强对《教育规划纲要》新理念、新思想的学习, 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新实践、新课题的研究。《教育规划纲要》出台之后, 我会立即在上海 (八月) 召开了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的培训研讨会。新课程标准修订工作颁布前后, 我们又请朱慕菊、刘坚分别在西安年会、北京换届会上作辅导报告。

4、解放思想, 从实际出发, 探索组织建设的新途径

根据民政部规定, 学术团体分支机构不能直接发展会员, 也不能再建立自己的分支机构。但由于中国地域广大, 地区间经济、教育也很不平衡, 如果一刀切地开展全国性学术活动, 很难适应不同地区的不同要求。

为了更好地、有针对性地、经常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 而又不违反有关规定。我们逐步建立了华东、西北、东北、山西、北京等一批地区学术基地和管理研究中心、德育研究中心、后勤研究中心等一批协作性的研究机构。这些学术机构, 既不刻制印章, 也不发展会员, 更无银行帐号, 采取轮流坐庄的方法开展有关学术活动,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华东、山西、北京、天津地区学术研究基地, 大兴全国农村校长培训基地, 安阳殷都全国小学校长培训基地。上述地区组织有的本身就与当地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一拨人马两块牌子, 如天津、山西, 有的则是利用同学关系形成较紧密关系, 如小学管理研究中心。这样一来, 既不违反有关规定, 又能开展有针对性的地区性、专题性学术活动, 还能利用其联系力、影响力切实落实我会和中国教育学会布置的各项任务。如中国教育学会召开的几次学术年会, 让我们或负责一个论坛, 或动员会员参会。我们便把发言和参会名额按就近原则派给有关学术基地, 如河南学术年会、安阳殷都校长培训基地便组织了15人参会, 许昌地区组织了十余人参会, 圆满完成了任务。

5、加强秘书处、学术委员会建设, 充分发挥其作用

无论“组织起来, 活动起来”, 还是“学习起来, 研究起来”, 没有有权威的, 强有力的指挥办事机构, 恐怕只能流于空谈。这里, 秘书处是关键。经第一次代表大会决定, 由刘可钦、孙章存、陈锁明、李志敏同志分任秘书长、常务副秘书长、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由孙章存、李志敏同志驻会负责秘书处日常工作。刘可钦校长给秘书处设立办公地点, 配备了办公设备, 提供了办公条件, 使秘书处正常运转起来。

后来, 又增补了中国教师报著名记者李炳亭、《辅导员》杂志 (中、下旬刊) 主编聂延军、睿升学校校长姚炜为非驻会副秘书长, 大家群策群力, 不断开辟我会工作的新局面, 成功承办了两次小学校长大会, 三届全国课堂教学比赛, 五次学术年会以及众多各种学术活动。会员从成立之初的不足200人, 发展到近1500余人, 直接影响到的学校3000余所。

在加强秘书处组织建设的同时, 我们更注重秘书处的思想建设。秘书处订阅了《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教育文摘》等报刊, 建立了每周半天的学习制度, 还积极参加有关学术会议, 获取最新教育信息,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 立即组织学习讨论, 这就使秘书处人员与当前教育形势保持了同步, 使所开展的活动符合教育发展的潮流。

加强学习的同时, 秘书处人员还不断增强服务意识, 真正树立以会员为本, 全心全意为会员服务的思想。对会员进京考察, 异地参观等要求, 秘书处人员总是积极联系, 尽可能满足其要求;地区开展学术活动, 为之联系专家, 或亲自到会讲课;会员校校庆之际或发去贺信, 或到会祝贺;有的老同志要到北京看病, 他们千方百计为之联系;遇有理事到京进修, 他们也设宴一聚……秘书处虽然人少力薄, 也要尽最大可能为会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 受到大家肯定。

学术委员会是我会另一重要机构, 经过几年的发展, 已发展到十余人。学术委员会承担了“十一五”、“十二五”我会课题指南的起草, 小学校长大会、学术年会主题的论证, 各种论坛的嘉宾、主持, 科研课题的评审、视导, 重大任务的调研……起到了学术引领、把关定向的作用。

6、加强理事会建设, 发挥理事会的作用

坚持理事会组织建设的动态化, 是实现理事会维持一定数量, 不断提高质量, 从而不断提高我会战斗力、影响力的重要保证。为此, 我们于2007年出台了《关于加强理事会建设的若干意见》。该《意见》就理事的职责、权利、义务、进入、退出等作了较为细致的规定, 成为我会理事会建设的依据。

随着部分理事的退休、调离、不作为等原因, 需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我们采取了理事推荐, 秘书处审核, 理事长批准、理事会通过的方式及时吸收了一批教育改革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校长。

在发展校长理事为主的同时, 我们还注意吸收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充实理事会, 如山东教育报刊总社的原总编辑陶继新, 中国教师报著名记者李炳亭, 《辅导员》杂志 (中、下旬刊) 主编聂延军等。如此, 则丰富了理事会的结构, 扩大了我会的影响, 增强了我会的吸引力。

定期召开理事会, 是加强理事会建设, 发挥其作用的基础性建设。我们基本上每年召开一次理事会, 多数在召开学术年会同时进行, 有的则和年度工作会议结合, 这样安排, 减少了理事们开会的次数。

(二) 加强制度建设和民主建设

根据中国教育学会的有关要求, 依据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 我会不断加强制度和民主建设, 使学会的工作始终行走在制度和民主的道路上。为此, 我们先后建立了以下主要制度:《关于加强理事会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学会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建立年度工作会议的制度》、《关于与社会单位合作的几点意见》、《关于开展实验校命名的若干意见》、《关于开展“十一五”科研工作的若干意见》……

民主建设的核心是民主决策, 也是创建和谐学会的关键。我会是一个富有民主传统的学会, 所有大的决策, 都要通过不同层次的民主协商作出。如各届学术年会的主题和分论题, 除发文征求各理事长、学术委员意见外, 还要召开多次在京理事长、秘书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会议反复讨论, 最终形成较好的共识。实践说明, 民主讨论、集思广益提炼出的会议主题受到了各方的肯定。

平时的一般决策, 如一些学术活动文件的出台, 则由秘书处工作人员征求部分同志意见后, 上报秘书长, 理事长审批后再发。

重大的问题, 如小学校长大会的主题、地点等。我们都提前一年多进行实地考察、多方征求意见, 多次研究, 形成初步意见后召开在京理事长、学术委员联席会议才能确定下来, 上报批准后, 还要召开若干次专门会议具体部署。

事关年度的工作, 还要通过年度工作会议征求理事及地区负责人的意见, 进行修改后再发文各地。

正是由于始终坚持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我会才一直能在众多问题上达成共识, 工作上形成合力, 关系上形成融洽, 和谐学会的目标才基本得以实现。

(三) 坚持科研主线, 努力开展广泛的科研工作

我们认为, 学术团体的主要工作是学术研究。除去年会、论坛等活动性学术研究之外, 主要应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开展, 这样才能够使学术研究活动更持久、更深入、更科学、更有效。因此, 我会确立了以科研为学会工作主线的工作思路。“十一五”、“十二五”刚刚开始, 我们分别出台了《“十一五”课题指南》、《“十二五”课题指南》以及《管理办法》, 号召会员申报, “十一五”期间, 有260个课题立项结题, “十二五”期间, 也先后立项、批准了100余项课题。

为使申报立项后的课题得到落实。秘书处加大了管理力度。其主要措施有:

1、建立课题三级管理制度

秘书处将课题分类整理, 由学术委员分别牵头某一类型课题, 加强平时的指导。同时, 每年每学期制定学会推进科研工作的计划。要求各学术基地, 各课题校, 上报年度、学期课题研究计划总结。各学术基地管理所属学校课题研究的申报、了解、督促、指导、交流等工作。各课题校具体负责课题的研究工作。

2、建立制定年度、学期课题计划和总结制度

秘书处、各学术基地、各课题校根据课题总计划, 每学年每学期都分别制定课题推进计划, 学期末、学年结束写出总结。

3、建立阶段性表彰制度

2009年4月, 学会召开了“十一五”立项课题中期总结表彰大会。会上, 科研先进地区、先进校长、先进课题组分别交流了他们在开展科研工作方面的经验。同时, 学会表彰了各类科研先进和成果300余项, 大大激励了他们继续深入开展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4、实施了科研视导制度

我会建立了两级科研视导制度:学会有选择地到有关地区、学校视导;各学术基地也对所属所有立项课题学校进行视导。

例如, 2007年3月、6月姚理事长、孙秘书长与学术委员、上海师大教授黄云龙分两次对上海的课题校进行了视导。2008年8月、10月, 姚理事长率队又分赴山西省、吉林省进行了视导。各地对视导工作十分重视。如山西, 之前要求各课题校认真准备、逐校汇报, 并分别视导了若干所不同类型的课题校。学会视导组到太原后, 他们组织了全省课题校的总结交流活动, 既有地区的总结, 又有典型校的发言, 还有各类课题校的现场考察。之后, 又分头到临汾、长治等地视导。视导情况表明, 我会所立项的课题研究大多数做到了领导重视、措施得力、研究深入。特别令我们感动的是一些农村校、企业校, 办学条件十分艰苦, 课题研究居然还进行得有板有眼, 效果又是那么明显。这说明, 科研兴校、向科研要质量是多么的深入人心。

2009年、2010年课题陆续进入结题阶段, 我们及时出台了《关于“十一五”科研课题结题的若干意见》文件, 对结题工作加以规范和指导。针对结题时间不一、跨度长的实际, 我们还确定了随到随结题、随评选随表彰的工作安排, 受到学校的欢迎。

(四) 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 增强学会的生命力

人的生命在于运动, 学会的生命在于活动。活动能增强凝聚力, 扩大影响力, 激发活力。为此, 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

全国小学校长大会是小学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学术盛会。我们承办了两届。我们不仅参与了主题、分论题的确立, 还主要承担了参会代表的动员和资金的筹措, 如2008年天津小学校长大会, 我们动员参会的代表达到700余人。第一届则直接筹措了70余万资金, 为大会顺利召开作出了很大贡献。又如第三届小学校长大会, 我们动手的更早。2011年4月, 北京顺义的工作会议上, 便确立了开会地点, 不久杭州方面便递交了初步方案, 今年的3月20日换届筹备会上, 专门讨论了杭州方面提交的会议方案, 确定了主题、分论坛论题、规模、时间等。此次会后, 五一节前, 我们还将和中国教育学会领导一起到杭州进行考察、磋商, 确定具体实施方案。深信第三届小学校长大会将成为新形势下中国小学教育的一次标志性会议。

学术年会是我会独立主办的重要学术会议, 已成功召开了五次, 成为我会的品牌。课堂教学大赛是我会开展的又一重要学术活动。素质教育的关键渠道在课堂。课堂教学水平决定了教育质量的高低。一切教育改革, 离开了课堂教学改革便不会成功。课堂教学是社会、家长、校长、教师关注的焦点。而比赛, 又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提高教师执教能力的重要手段。为此, 我们先后在南宁、石家庄、西安成功举办了三届全国小学课堂比赛活动。比赛受到了广大会员校老师的积极踊跃参加, 形成了学校、省市、地区层层比赛的热潮, 最后的决赛上百人同台竞艺, 更是盛况空前, 一批新秀脱颖而出。全国教学比赛成为我会又一品牌活动。

校长、教师培训工作也是我会重要的学术活动内容。我们与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开展了“高级小学校长培训班”, 与大兴教委合作开展了“农村小学校长研修班”, 与安阳殷都区合作开展了“后勤管理高级研究班”, 与一些教育机构开展了“优质课走进XX地区”活动等, 去年9月, 我会与中育教育集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共同推出了“成长中教育家培养计划”, 通过国内外的高端培训, 力求推出一批教育家型的领军小学校长, 为中国的小学教育做出新的贡献。

评选表彰活动是深受校长师生欢迎的活动。我们独自开展了“首届中国小学名师评选活动”, “十一五”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先进实验校、先进科研工作者评选活动”、“优秀德育论文、教学设计征集评选活动、“童年杯”学生作文、手抄报征集评选活动等。

此外, 还与高、初中专业委员会一起连续六年开展了“全国优秀班主任、优秀校长评选活动”。上述种种培训评选表彰活动, 满足了广大校长、教师的不同需求, 加快了他们的成长。

(五) 主要问题

1、由于政策所限, 组织建设和学术活动受到了较大制约, 影响了我会的更快更大发展。

2、由于人力、经费和学术专家所限, 对科研究课题指导不够普遍深入, 存在重申报轻指导的情况。

3、地区发展不平衡, 组织建设、科研工作和学术活动在一些地区 (中心) 开展较差。

4、由于资金和人力所限, 对会员校的服务、指导不够深入具体, 对理事会员管理不够严格。

二、今后五年的总体设想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作为全国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学术研究组织, 在今后的五年中要体现“五项原则”。

第一、方向性原则

即始终坚持把握专业委员会应有的发展方向, 主要体现于三点:

第一点是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作为中国教育学会的分支机构要服从学会的领导, 遵循学会章程及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章程开展活动;

第二点是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要始终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 坚持小学教育就是让学生有个幸福的童年, 快乐健康地成长这一根本价值取向;

第三点是坚持改革创新, 在课程改革, 学校特色建设, 文化立校以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等方面引领广大会员勇于探索, 锐意进取。

第二、团结性原则

即最大限度的地团结广大会员, 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在全国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中的积极推进作用, 主要作好三项工作:

一是逐步实现会员身份的多样化。除校长, 高校研究工作者, 行政官员及新闻工作者以外, 吸收一线优秀教师加入;

二是在已实现除港、澳、台外各省市都有理事的基础上, 在政策允许下吸收港、澳、台小学教育工作者加入, 并且, 扩大西部地区, 农村地区理事比例;

三是加强已有学术研究基地 (中心) 建设, 并支持有些地区建立研究基地 (中心) 。

第三、学术性原则

即进一步发挥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的作用, 引领广大会员开展有效地教育研究, 主要做好三件事:

第一, 做好“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后的指导, 使研究工作扎实有效, 取得预期的成果;

第二, 由学术委员会确定适当课题, 就小学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调研, 并争取将结果提供给相应的教育行政部门, 为推进小学教育改革做些贡献;

第三, 充分发挥北师大及学术委员会中其它高校成员及会员中专门人才的作用, 适当为会员校的发展提供咨询支持。

第四、服务性原则

即体现专业委员会始终坚持为会员提供力所能及服务的宗旨, 主要指三个方面:

其一, 结合每年的学会年会, 安排具有前瞻性、高水平的相关报告, 开阔会员眼界, 提升会员专业水平;

其二, 继续组织好隔年的教学展示活动和课例及论文评选活动, 为广大会员提供专业发展的平台;

其三, 利用《辅导员》杂志 (中、下旬刊) 及《中国教师》杂志为会员发表文章提供服务, 并且请《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中小学管理》杂志为会员校的发展助力。

第五、开放性原则

即体现现代教育的开放、尊重、包容, 加强国内外交流, 主要指三个层次的开放和交流:

首先是会员之间应加强相互来往, 相互交流, 组建成民间的各种共同体, 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共同发展;

其次是加强与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的相互交流, 互相启发, 共同创新;

再有就是与境外的交流, 组织国际性专题论坛和择机组织境外学术访问。

各位理事, 会员同志们, 新一届理事会有信心和大家一起团结奋斗, 为广大少年儿童幸福健康地成长, 为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教育事业的繁荣再创佳绩, 再创辉煌!

中等教育委员会 篇2

2006年工作总结

2006年3月,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换届。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的领导下,新一届教育指导委员会继承传统,开拓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深化改革、拓宽专业、提高层次、确保质量、加快发展”为指导思想,在49所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基础教育战线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下,积极推进我国教育硕士教育的改革,为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教师做出了新贡献。

具体而言,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06年的主要工作包括:

一、拓宽教育硕士专业设置,完善教育硕士专业结构。

根据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新一轮课程改革对高素质教师的需求,充分论证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技术教育专业方向的有关问题,并研制了培养方案,为2007年审定该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提升专业学位教育的学位层次,论证在我国开设教育博士学位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并研制教育博士的培养方案。

2006年教育博士的论证工作,是在大量调研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外开展教育博士教育情况和广泛听取各个高校的意见以及紧密联系我国教育国情的基础上开展的。该论证报告为教育指导委员会2007年形成上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的报告提供了保障。

三、拓宽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

在认真总结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已有的“4+2”、“4+1+2”等培养教育学硕士经验基础上,论证了开通大学本科生中招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问题,研制了它的培养方案。

四、汇总资料,组织专家实地考察,全面了解申请新增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情况。

2006年申请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共有17所院校,经过国务院学位办初步筛选,入围13所院,其中有综合性大学5所,有师范教育背景院校8所。按照国务院学位办的文件要求,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在坚持审议新增单位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在对2007年申请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情况从地区分布、学校背景、教育学科基础、教师教育背景、教学组织机构、总体情况概括进行了分类统计的前提下,对12所院校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供2007年专家会议评议新增单位参考的专家实地考察报告和

《2006年申请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分类情况的说明报告》。

五、采取措施促进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1.配合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布置对第一、二批的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评估工作。

主要表现在提供研制的评估指标体系,对评估工作提供操作性的参考意见,协助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估处进行细划评估标格,沟通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情况说明等工作。

2、组织开展了对第三、四批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专家检查活动。

2006年9月,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分成6个小组对第三、四批20所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进行了专家检查活动。通过检查,摸清了新增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教育情况,对他们进行了具体的指导,提高了他们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定位和目标的认识以及保证质量重要性的认识。

3.组织开展了首届全国优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选工作 该项工作从2006年5月24日开始布置,5月底—6月底院校推荐,8月下旬—9月底专家初评,2006年12月专家复评,评选出了30篇优秀论文,提供2007年1月教育指导委员会专项工作研究会议审定。

4.召开了教育硕士培养与管理工作经验交流暨培养模式研讨会 2006年7月,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暨第一次教育工作扩大会议,院校管理组组织召开了教育硕士培养与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通过交流,院校之间介绍了培养与管理工作经验,探讨了共同面临问题的解决办法,提出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工作建议。

5.召开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研讨会,就新教材的使用及教学改革问题进行研讨。

6、召开了全国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2006年录取工作信息交流会议

2006年12月26日,为了加强对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录取工作的指导,根据以往工作安排,教育指导委员会委托贵州师范大学组织了全国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2006年录取工作信息交流会议。会议期间,院校交流了招生工作经验,研究、分析了2006年教育硕士全国联考的考试情况,交流了建议录取分数线的制定原则,针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报考条件、联考科目、考试内容、招生领域、招生政策、录取办法、新增单位等内容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六、开通了中国EDM教育网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宣传,交流信息,达到了资源共享。

2007年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教育指导委员会工作设想

2007年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庆祝中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开展十周年为契机,反思教育实践,完善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制度,提升培养质量,更好地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应用型、高层次、高质量专业人才的需要,使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第二个十年取得更大发展。为此,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07年拟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开展中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制度研究

中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从1996年批准设立、1997年正式开展招生至今,已经走过整整十年的历程,我们要反思教育实践,通过科研立项的形式,给予一定的启动经费,并要求承担项目的单位予以1:1负担,成立若干研究小组,加强以下工作制度的研究和建设工作:

(一)学位标准制度研究;

(二)质量保证、监控制度研究,包括新增单位审议制度、新增领域举办制度、报考资格审查制度、招生制度、培养模式探索制度、质量分析与跟踪调研制度、培养质量评估制度、论文标准制度等等;

(三)教师队伍建设制度、教材建设制度、课程建设制度、培养方案建设制度研究;

(四)管理工作规范制度研究

通过以上工作制度的研究和建设,提出有利于基础教育战线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性建议,出台《中国EDM教育建设的若干意见》(暂定名)。

二、不断完善中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组织建设

1、在2006年3月成立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第二届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学科指导小组,质量检查、监控和评估小组,明确职责,积极开展有实效的工作。

2、完善秘书处体制建设,优化工作环境,改善工作条件,更好地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提供优质服务。

三、抓住中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十周年的契机,加大中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宣传力度,完善网站建设,密切与社会媒体的联系,努力扩大社会影响,打造中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品牌。

2007年,将分阶段、分步骤、分主题、分工合作开展下列系列庆祝中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十周年的庆祝活动:

1、编写反映中国EDM教育全貌的宣传文集(画册),它包括院校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成功经验、教育工作者研究文章、毕业研究生优秀论文、职能部门文件汇编和大事记;

2、召开中国EDM教育高峰论坛,请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职能部门出面邀请全国地方教育部门官员、地方人事部门官员、中小学校长出席论坛活动。论坛期间,通过大会发言、分组交流、专题讨论等形式密切与地方政府联系,争取其支持,加强对中小学校的宣传。时间

初步定在今年11月,地点在北京。

3、确定主题,提出口号,开展与《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杂志联合组织征文活动,在中央电视台进行报道;

4、开展评选中国EDM教育十件大事或十大成果活动,在全社会进行宣传,在媒体进行报道;还要在主流媒体安排对教育指导委员会领导的专访,介绍中国EDM教育发展与改革情况;

5、组织全国首届教育硕士优秀毕业论文获得者全国或全省巡讲活动,请地方教委、人事厅局支持,组织会场。通过宣讲论文,让各地区中小学教师了解论文的价值、应用性,从中受到新的教育理念的引领,提高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有针对性的影响力。

四、开展评估工作,规范中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2007年是中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评估年。通过开展评估,要求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总结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成功经验,概括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中国EDM教育制度建设提供依据,保证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五、加强中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工作

通过开展对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培养工作的检查,意识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教材建设刻不容缓。我们在已经编写教育学原理(教育问题专题研究)、教育管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中国教育问题案例研究6门骨干课程教材和骨干课程教学研讨会的基础上,今年计划扩大教材编写和课程教学探讨的范围,如提早开始策划编写明年新增招生学科领域《科学技

术》、《心理健康》教材的编写工作,提早思考、设计编写专业必修课程的教材等等,交流教学经验,研究教材建设,完善课程设置。

六、举办新增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培养工作研讨会

为了保证新增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从一开始就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需要教育指导委员会加强其培养全过程的指导,需要第一、二批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经验支持。通过召开研讨会,正确面对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计划今年4月举办,地点待定。

七、为落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07年工作设想,今年4月底前召开教育指导委员会教育工作扩大会议,地点待定。

八、常规工作:

1、完成2006年申请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审议、上报工作: 2007年4月底前完成;

2、确定科学技术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新增领域的开设,完成开设前的配套准备工作;

3、完善、上报在大学本科生中招收教育硕士和招收教育博士的论证报告;

4、中国EDM教育网站公示首届全国教育硕士优秀论文获奖名单和论文题目;公示结束后,正式向外界公布,并开展奖励活动。

中等教育委员会 篇3

为加强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规范管理,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决定成立全国金融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是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指导下的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专业性组织。其主要职能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指导制定培养方案,组织编写教学大纲、教材、案例等,制定评估标准、评估程序和办法,组织开展评估工作,组织师资培训,开展专门研究,加强培养单位与实际部门联系,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保证培养质量,推动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顺利发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新闻出版总署孙寿山副署长被聘为全国出版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大学出版科学研究所张志强教授、中宣部出版局陶骅局长被聘为全国出版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大学方卿教授、南京大学左健教授、南开大学刘云峰教授、新闻出版总署孙文科司长、浙江大学吴飞教授、北京印刷学院张养志教授、高等教育出版社张增顺总编、四川大学李苓教授、北京大学肖东发教授、清华大学出版社宫力副总编、中国出版集团公司聂震宁总裁、中国传媒大学蔡翔教授、化学工业出版社潘正安总编13位专家被聘为委员。该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设在南京大学。

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批准出版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标志着出版研究生教育正式列入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2010年9月,14所高校获得首批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全国出版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作为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专家性组织,将在推进出版专业学位工作研究、推动出版专业学位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国内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悉,今后我国将逐渐形成以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主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中等教育委员会 篇4

据了解, 行指委的主要职能是:分析研究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特别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本行业职业岗位变化和人才需求的影响, 提出本行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职业道德、知识和技能要求;指导推进相关职业院校与企业校企合作、联合办学、校企一体化和行业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指导推进本行业相关专业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 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推进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实施“双证书”制度;研究本行业职业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基本要求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 对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制订、课程开发、教材建设提出建议;参与本行业职业教育教学基本文件、专业教学标准、实训教学仪器设备配备标准和教学评估标准及方案制订工作;参与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实施工作;组织本行业相关专业教学经验交流活动等。

各行指委主任委员由教育部聘任, 副主任委员、委员经教育部核准, 由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聘任。

中等教育委员会 篇5

日前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今天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出席会议,向各位委员颁发聘书并发表讲话。

刘利民指出,当前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加强科学保教,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是人才强国战略的奠基工程,是学前教育领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加快普及学前教育的必然要求。

刘利民强调,加强科学保教,提高学前教育质量要注意把握好四个方面:一是规律性,要坚持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二是时代性,重视现代学前教育和儿童心理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成果的应用。三是社会性,注重家园合作,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四是针对性,坚决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刘利民希望,各位委员要为学前教育重大决策做好参谋、把好关。

中等教育委员会 篇6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顾荣芳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

育系

副主任委员:刘 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

姚蓓喜宋庆龄儿童发展中心主任

王小英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

育系

秘书长:张晖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幼教与特教

研究所

游戏与玩具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华爱华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

副主任委员:曹中平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邱学青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

教育系

朱丽丽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秘书长:茅红美上海市学前教育信息中心

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虞永平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

育系

副主任委员:李季湄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

学院

姚伟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

教育系

侯莉敏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秘书长:孔起英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

学前教育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王化敏中央教科所

副主任委员:姜瑾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教处

何幼华上海市教委幼教处

程晓明《早期教育》编辑部

秘书长:章红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学前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刘云艳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副主任委员:鄢超云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罗英智辽宁省教育研究院

黄娟娟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

秘书长:鄢超云(兼)

学前教育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筹)

主任委员:庞丽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主任委员:郭亦勤天津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秦金亮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刘占兰中央教科所

中等教育委员会 篇7

本次活动由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小学校长培训中心、汉语言办公室以及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共同举办,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 国务院参事、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烈, 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念鲁,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褚宏启等众多国内教育界知名专家出席了本次研讨会。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李烈在开幕致辞中这样说道“这是一次教育界朋友相聚的盛会, 更是一次教育思想碰撞的盛会。”

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与地区的教育专家罗杰·哈里斯、彭建华、加藤幸次、林孟平、黄玉贞等分别围绕“小学教育的育人目标及其路径、方式, 课程结构与特色, 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教育评价的趋势与变革, 学校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校长的角色与任务”等话题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获得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在开幕式中,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他指出:“小学阶段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远大的理想在这里孕育, 高尚的情操在这里萌生, 良好的习惯在这里养成, 生命的辉煌在这里奠基。小学给成长中的孩子带来了第一所学校, 带来了第一任教师, 带来了全新的学校生活。在整个基础教育事业中, 小学的职责特别神圣、工作格外重要。从一定意义来说, 小学教育为每一个孩子的一生的幸福奠基!为世界和人类的和平繁荣奠基!”随后, 针对小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刘利民副部长提出了四点要求:面向未来, 小学教育要着眼于世界发展全局、国家发展大局、教育发展大势;面向未来, 小学教育要着眼于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面向未来, 小学教育要着眼于学校有质量的可持续发展;面向未来, 小学教育要着眼于学校的科学管理。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也在讲话中对本次会议的召开提出了几点希望:一、要坚持专业性和开放性。希望“小学国际教育研讨会”能引进国内外教育名家与大家, 着力营造学术氛围, 着力提升专业品质, 着力介绍和传播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成功经验。二、要坚持前沿性和创新性。希望“小学国际教育研讨会”能瞄准教育发展前沿问题, 把握教育发展脉搏, 增强教育创新能力, 为基础教育的科学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三、要坚持实践性和服务性。希望“小学国际教育研讨会”能面向基层、贴近实践, 真正走进学校, 融入校长和教师之中, 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提高实效, 不断扩大影响、提高凝聚力, 努力成为中国小学教育的品牌。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烈也在讲话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小学阶段的教育更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从国民教育体系来看, 没有小学教育的发展, 就不可能有其他阶段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是国民教育体系大厦的底座。从个体成长来看, 小学教育更是为其一生成长奠基的关键, 即我们常说的‘小学阶段的教育, 是走在人生起始路上的教育’。因为, 小学阶段是个体一生发展所必需的核心素养培养的起始阶段, 具有不可忽视的基础性。”

在小学阶段教育中, 有两个重要角色, 那就是校长和教师, 学校教育服务的对象是学生, 校长和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是学校能否发挥其效能的根本。来自美国的罗杰·哈里斯在学术报告中指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后人把路拓展的更宽广, 创造机会让我们的孩子蓬勃发展是成人的责任。”

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林孟平教授把校长划为教育工作的关键人物, 她说:“学校教育是一个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 而校长身为领导, 身为统帅, 其个人素质与修养十分的重要。他们生命的深度广度、教育的识见、信念、热诚和委身, 甚至是一言一行, 都会对全校教师与学生有深远的影响。”在新形势的要求下, 校长必须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 把自身的思想同学校理念融合在一起,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发展、促进教育的发展。

对此, 来自美国的教育学者严文蕃先生在论坛发言中提出了中小学校长最重要的三种角色:“一是要努力做促进全体学生成功的学校教育领导者;二是要努力做促进所有教师专业发展、人生幸福的引领者;三是要努力做促进学校各项工作不断完善的谨慎探索者。”美国的一位教育学者在著作中很明确的把校长角色定义为学习者、领导者、指导者、督导者、政治家和倡导者。

校长作为一所学校办学理念、教育体系的把关者和灵魂人物, 其领导能力起着关键性、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在讲话中也特别指出了校长的作用:“办好每一所小学是培养好每一个学生的关键, 因此, 校长的作用毋庸置疑。校长本人对教育规律、教育使命以及教育未来的思考, 都成为日臻锤炼的基本课题。谁能以明天的视角培养今天的孩子, 就意味着交给了孩子一把适应未来的金钥匙。”

在国外, 校长也有它的作用, 来自日本前东京都大田区立小池小学的中泽米子女士在论坛发言中也说到了日本校长的作用:“第一, 为了实施更好的教育, 创编课程、实施课程。第二, 负责教师的培养、知道和管理。第三, 加强地区、家庭之间的联系。”同时, 她也指出:“这三个作用没有轻重之分、同样重要, 有必要创造性地、细心地推进。其目标方向是为了对应变化迅速的21世纪, 培养每一个孩子坚强的生存能力。”所以说, 校长明确学校管理的策略, 发挥强有力的龙头作用, 对提高教育质量有很重要的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褚宏启把中国校长的专业发展分为三个方面:挑战、机遇与策略。那么, 如何面对这三方面的问题, 提高校长的执行能力, 来自天津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的张家琪老师也提出了三方面的看法:“第一, 校长自身素质——校长执行力提高的关键;第二, 学校管理机制——校长执行力提高的保证;第三, 学校整体文化——校长执行力提高的核心。”在学校管理工作中, 校长应努力做到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组织得当、执行有力, 以推动学校的跨越发展。

如果说校长是一所学校的领导者, 那么教师就是校长领导下的执行者, 教师的任务是为实现学生的培养目标服务的, 就是要为学生自主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就是要唤醒与激活学生们生长、成长、发展的内动力, 就是要创设一种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营造一个充满赏识、赞扬和激励的氛围, 使学生在感到安全、得到尊重和富于挑战情境中, 张扬个性, 释放潜能, 实现学生的全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的角色是为完成任务实现目标而扮演的, 沈阳市和平区南京三校的王铁老师在结合了具体教育的教育实践过程的同步、多种载体推进自主教育, 在促进学生自主持续发展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后, 提出了教师以下的八个角色:“一、教师是自主情境的创设者;二、教师是自主意识的唤醒者;三、教师是自主灵性的培养者;四、教师是自主信心的鼓励者;五、教师是自主责任的提示者;六、教师是自主愉悦的铺垫者;七、教师是自主秩序的调控者;八、教师是自主潜能的开发者。”

总的来说, 教师的角色是多种多样的, 其任务也是非常明确的, 那如何让教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更好的激发教师成长的动力, 来自安徽省五河第二实验小学的王羽老师在发言中说到了四个方面:“一、贴心的人文唤醒——让每个感觉到自己很重要;二、实施良师成长工程——让每个人感觉培训是一种福利;三、开展有效教育教学研究——让每个人心中始终有问题;四、进行新教育项目实验——让每个人心中始终有榜样。”

教师是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的直接领导者, 学生在学习阶段所学到的知识绝大部分来自老师, 所以说, 教师专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山西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第三附属小学的聂三敏老师在发言中就从三个层面谈了三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教师自我层面:学习、实践、研究三位一体, 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教师群体层面: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位一体, 是教师发展的关键因素;学校保障层面:管理保障、课题带动、文化浸润三位一体, 是教师发展的环境因素。”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 教育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北京市延庆县十一学校的程玉玲老师在发言中通过专任教师的基本情况和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这两方面的内容对教师队伍的现状做了一个分析, 并结合教师的年龄层次、教学能力以及发展需求, 把教师专业的发展分成四个时期:适应期、胜任期、骨干期和卓越期, 以实施分层管理策略,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师梯队。

教师原动力的重要来源之一, 是在于校长和教师之间的心灵沟通——心心相印。有了这种心连心, 就能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就能消除校长和教职工之间的误会;就能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就能上下拧成一股绳, 使教师的原动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广东省广州市华阳小学的王建辉老师对校长和教师关系的比喻很有意思, 他说:“校长要做教师专业成长的‘助产士’, 就如同胎儿生产一样, 只有母体内有胎儿, 才会有‘生产’的可能, 只有母体自身的努力才能把胎儿顺利产出。而校长在其中的角色应该是一名‘助产士’, 引领、指导和协助教师的‘生产’。”对于如何做好教师专业成长的“助产士”, 王建辉老师结合了自身学校的教师专业成长实践进行了论述, “一、摸清‘胎儿’情况——了解教师专业成长需求;二、引导‘生产’——对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给予个性化的支持;三、建立‘助产’机制——为教师专业成长建立外部支持系统。”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 校长只有对自己的角色准确的定位, 认真履行角色的职责, 相信教师, 尊重教师, 把教师专业成长的主动权还给教师, 才能引导教师依靠自身内在的力量去完成自己的专业成长。

教育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变革的过程, 对学校来说, 开发适合自己学校的课程结构、教学方式与学校管理等一些内容, 是至关重要的, 是一所学校好的发展的根本, 台湾的黄玉贞女士, 就以台湾某小学为例在报告中说到了教学创新的四大目标, 希望孩子们在学校可以真正学到:“1、学会如何学2、学会认知3、学会做事4、学会与人相处。”

中等教育委员会 篇8

[本刊讯]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信息技术教育研讨会于2010年7月26日~29日在传统文化厚重的六朝古都西安召开。

本届年会由陕西师范大学承办, 主题为“深化信息技术教育发展”, 旨在研讨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并开拓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教师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有效应用的研究新领域。本次会议的主要形式为嘉宾报告、大会报告、论文发表、专题研讨等。会议的研究成果收入论文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进展 (2 0 1 0) 》。

中等教育委员会 篇9

一、专家讲学

会议期间, 邀请了上海音乐学院杨燕迪教授与中央音乐学院李吉提教授进行专题讲座。

杨燕迪教授的讲座以《观察与分析的综合视角:独特匠心与艺术用意》为题, 首先介绍了相关学理前提, 就音乐分析、作品分析、音乐批评等进行阐述, 并将中西方音乐分析发展现状进行比较。他认为以往作品分析其方法比较简单, 往往只包含两方面内容, 即简单的谱面标识 (如和弦标记、段落划分、主题辨认等) 与既定曲式规范 (奏鸣曲式、回旋曲式、变奏曲式等) 的套用。但目前看来, 单单通过这两种方式进行曲式分析, 远远不能算是理解了音乐。他强调音乐分析的关键是找准作品的独特性和艺术性, 呼吁我们用多元化的视角和独特的音乐感知、分析能力来挖掘作品中最突出的意蕴审美和技术特征。接着, 杨教授分别从和声的游移、材料的处理、曲体的建构、织体的处理、体裁意蕴等方面进行实例分析, 给我们提供了多元化的分析思路。最后, 他对方法论意义的总结和引申进行阐述, 认为观察和分析音乐, 必须注意音响感知和谱面认知两个不同的维度, 必要的时候要以音响感知为准, “聆听”甚至“倾听”与谱面观察形成互补关系。他强调分析作品的重要目的是帮助我们鉴赏、认识某部作品的不可替代之处, 其根本要义是清晰地说明音乐的音响现象的技术构成, 并深刻地解释音乐的心理效果的技术原因, 从而在我们的音响感知和谱面认知之间搭建可靠桥梁。

李吉提教授的讲座以《中国当代音乐作品的分析与解读——以三部中国作曲家的作品为例》为题, 首先她阐述学习经典曲式的必要性, 认为人类的思维和表述存在着一定的共性, 学习西方经典曲式理论不仅有助于了解和诠释西方经典音乐, 而且对中国学生的音乐结构和音乐陈述逻辑思维等方面也很有帮助和参考价值。其次, 李教授认为当代音乐分析出现了重心的转移, 即从曲式模式研究转向注重音乐语言构成和音乐语言个性化的分析研究, 且分析角度也有所不同, 可以综合也可以就某一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 李教授呼吁中国学者应当多分析中国人自己的、当代的作品, 强调国内音乐创作者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 鼓励我们从事理论作曲的研究者要在新起点上有新研究、新突破, 并指出在中国作品的创作中, 应当多一点国际化的视野, 但同时又不失民族风格。李教授还以三首中国当代作品为例, 对如何进行深入的音乐作品分析做了详细生动的介绍,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二、获奖论文宣讲与点评

本届年会秉承学会的优秀传统, 通过近一年的时间进行论文与作品的征集与评选。共收到全国各高校各类稿件140余件, 经过甄别和整理, 提交评委会共112件, 其中论文类47篇 (教师组31篇、学生组16篇) 。会议期间, 山东师范大学张准教授对论文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

本次征集的论文, 论题相当广泛, 涉及技法类、分析类、教学类、评论类等, 与往届相比, 在学术造诣和专业理论水准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其中学生组论文多以分析类为主, 教师组技法类论文占了很大的比重, 有关情况如下图所示:

会议期间, 主办方从二十余篇获奖论文中精选了十篇进行现场论文宣讲。其中技法类的有四篇, 如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郑刚老师的《十二音和弦结构研究》、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纪德纲老师的《论速度对位》等, 都从不同角度对音乐创作技法进行系统的介绍与阐述。宣讲论文中以分析类论文居多, 如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王安军老师的《水墨重彩总相宜——赵季平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的和声运用》、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张飞老师的《室内乐<古·琴>的和声语汇及组织结构》等, 都从不同侧面对单个音乐作品进行透彻的剖析。

三、获奖作品音乐会及点评

与往届相比, 本届年会最大的亮点在于会议期间, 不仅举行了作品和论文的点评, 还从获奖作品 (艺术歌曲和钢琴) 中选出十四首进行了精心的排练, 并成功举办了获奖作品音乐会。

音乐会共上演了八首艺术歌曲和六首钢琴作品。其中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王安军老师创作的《黍离》、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张超超创作的《苏幕遮》、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张飞老师创作的《田野即景》、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郭和初老师创作的《雪·峰·潭·瀑》等都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正如哈尔滨师范大学方智诺教授所言, 本届所征集到的艺术歌曲, 其可听性、可唱性以及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含量较往届都有所增强和提高, 歌曲钢琴伴奏的写作已经逐渐脱离只有四部和声的思维和简单的钢琴织体的面目, 创作者在积极烘托、渲染主题的同时, 在造型、绘景、宣泄情感等方面也更加贴近歌曲的主题。钢琴创作方面, 曲作者更多使用有调性、泛调性和多调性相结合的手法, 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西方作曲技法相融合, 创作出形式多样、音调新奇却又不失民族性的作品。

中等教育委员会 篇10

一、国民性的基本概念

国民性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概念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国民性概念的界定大体从4个角度进行概括。

(1) 从民族学的角度:国民性是指“一个民族多数成员所普遍具有的、比较稳固的社会心理特征和精神状态。它是多数国民所具有的稳定的、反复出现的心理特质, 是一种深藏于心灵深处的潜意识, 属于低层次的社会意识, 从本质上说, 它是那个民族国家中的社会心理”。[1]

(2) 从心理学的角度定义:沙莲香等学者认为, 国民性是通过国民的行为倾向表现出来的, 是由一种心理特质所组成的普遍的人格类型, 是“一个民族的绝大多数人在思想、情操和行为上所表现出来的某种大概固定的形态”。[2]

(3) 从文化学的角度定义:国民性是指人的文化心理结构, 是一种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的民族文化心理。

(4) 从国民劣根性角度定义:张岱年、程宜山等人认为, 国民性根本就不是中国人的本性, 不是天生的遗传性或“根性”, 而是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中形成的不良习惯、陈规陋习, 应叫“国民积习”。此外, 还有部分学者反对国民性的提法, 他们认为在一个国家民族内部, 尽管有比较多的人有某种性格, 但不能说成是国民性。

不难看出, 以往对国民性概念的研究主要是从民族学、心理学等传统视角出发, 而在本次年会上就有专家从生态学这一新的研究视角进行阐释, 郭辉认为在生态学的视野下阐述国民性就应以生态系统为基础, 而生态系统主要是指“在一定地域或空间内生存的所有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 具有能量转换、物质循环代谢和信息传递功能的统一体”。在生态学视野中, 国家被视为一个生态系统, 其生态主体是国民, 生态环境主要指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组成的复合生态环境。因此, 国家生态系统就是以国土为地域和空间的国家主体 (国民) 与复合生态环境的复合体。而国民性就是“国家生态系统中生态主体 (国民) 的特质和属性, 它既反映了生态主体所处的复合生态环境的状况, 也折射出作为生态主体 (国民) 对复合生态环境的适应情况, 并在更深层次上反映整个国家生态系统的运转状况和可能的演化方向”。它的演变受复合生态环境的制约, 同时在国民性影响下的国民主体 (国民) 也能动地反作用于复合生态环境, 生态主体与复合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二、国民性与人性、民族性的辨析

国民性与人性之间是相互交叉的, 在内涵上国民性概念包括人性, 而人性观的变迁是国民性改造的首要内容。所谓人性“是关于人的存在及其本质本性的一种认识, 反映出人对自身的觉悟, 它是一个高度抽象的哲学概念, 人的具体心理和行为方式不作为其认识的对象”[3], 而国民性则需要进一步研究受不同人性观所支配的具体的心理和行为方式的差异。此外, 相关学者认为, 国民性的培养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更趋向于培养人性, 通过培养国民性来培养人性是有可能的。

会议期间, 有专家明确提出国民性不等于民族性, 不能将二者混淆, 尤其是对于像中国这样拥有多民族的国家, 否则会忽视政治因素在主体层次划分上的地位和意义。袁洪亮认为“民族性”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主要受制于独特的地理、历史环境的影响, 而形成的民族的、独特的价值道德观念、社会心理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在一定程度上, 它是一个民族区分于其他民族的标志”。[4]相较而言, 国民性更偏向于民族心理方面, 是以国家为单位的、民族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国民基于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国家内部结构, 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 并体现于每个国民个体的主要心理特征;是在民族性的基础上, 加上一些政治、经济等人为因素。例如, 一个加入美国国籍的华人, 仍保有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 他仍然认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此时, 与其说他体现的是国民性, 倒不如说是民族性来得恰当。可见, 民族性是国民性的基础, 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基本特征;而国民性则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体, 民族性是国民性改造的基础, 时代性是国民性改造的方向, 二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三、教育在国民性形成中的作用

国民性是历史发展的积淀, 虽然具有相对稳定的特质, 但是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而发生变化。在国民性的发展过程中, 教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本次年会从以下5个方面重新阐释了教育在国民性形成中的作用。

(1) 文化是影响国民性形成和改造的重要因素。教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文化创造的过程就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因此, 教育对国民性的影响不容小觑。但是国民性的培养不是仅靠教育就能解决的, 而应将研究视角逐渐向社会、人文等领域扩展, 不仅要注意国民性由“自在”向“自觉”的转变, 还要看到时代赋予国民性的全新意义和现实要求。

(2) 国民性的改造需要人的内心向世界敞开。这就要求在充分考虑本民族文化特点的同时, 还要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既不能固守自己的标准而盲目排外, 也不能全盘否定自己而导致自卑自叹、妄自菲薄;既不能过分骄傲, 也不能极度悲观, 否则将对国民性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

(3) 国民性的培养需要反思、慎独, 更需要通过社会制度的变革和完善来推动国民性的形成。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正向功能, 其途径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 教育为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并积极促进社会民主化;另一方面, 教育通过思想传播, 制造舆论作用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正如张宏杰在《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一书中所说, 只有让制度先行, 推动制度的革新和完善, 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国民素质, 而非先培养素质, 待合格后再推行各项制度。

(4) 反思教育方针和课程内容对国民性的影响。教育方针是对一定阶段的教育工作提出总的方向和指导方针, 是确定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 是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国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了中国的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 很好地体现了民族性和国民性。然而,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全球一体化的发展, 教育方针已从最初的强调民族性、国民性向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转化, 教育方针中关于国民性和民族性的概念被逐渐淡化。然而, 在这个多元文化交叉的时代, 保持本民族的民族性与国民性不会成为过时的话题。我们的教育方针应根据时代的要求, 适时做出调整, 要积极强调国民性的培养。同时, 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看到各学科相融合的重要性, 尤其对于21世纪国民性的培养更应注意与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相融合, 使国民性教育建立在更为广阔的理论基础之上。

(5) 从个体角度和公共角度讨论教育在国民性形成中的作用。就个体角度而言是要每个社会成员能独善其身, 而公共角度则要求共创美好和谐的社会。个体在教育的过程中, 通过学习文化科学知识, 逐渐形成其国民性, 并通过个人的发展影响社会的发展, 而健全和谐的社会也为个人的学习和国民性的养成创造良好的氛围, 这两个维度不是相互对立的, 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

参考文献

[1]袁洪亮.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研究综述[J].史学月刊, 2000 (6) .

[2]沙莲香.中国民族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

中等教育委员会 篇11

其中,在最新发布的《学校资助的要求:公平、可持续性及成就》(Imperatives in Schools Funding: Equity, Sustainability and Achievement)中,林赛·康纳斯(Lyndsay Connors)和吉姆·麦克莫罗(Jim McMorrow)借鉴了包括学校资助政策在内的教育领导力方面的经验,研究了《贡斯基报告》(Gonski Report)的背景及各主要政党的回应,概述了对强有力的教育体系的资助条件。

根据康纳斯和麦克莫罗的研究,在公平、优质、高效和有效的学校系统中,公共资助需确保所有学校反对统一的课程标准,有合适和足够的资源保证学生达到个人最佳水平;获得公共资助的学校必须在统一的资源标准下运行,让家长确信孩子就读当地学校不会处于劣势;在信息通信技术的支持下,合格的教师通过精心准备,为学生提供全面而有深度的课程;通过学校内部、跨部门间的协调合作确保资源高效利用,实现所有学生的最大利益;学校有足够的资源支持学校领导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康纳斯和麦克莫罗认为,公共资助需要优先考虑所培养的学生不具备参与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学校。在未来混合体制变得更加强而有力的情况下,公共资助与教育目标和重点的关系将变得更加密切。为了学生整体发展的最优化,所有学校需要通过更加一致的条件和义务来呼应公共资助。

中等教育委员会 篇12

关键词:1787年《宪法》,葛底斯堡演说,布朗案,平等

一、引言

弗莱切《隐藏的宪法——林肯如何重新铸定美国民主》一书, 成为宪政经典名副其实——法律和宪法的传统观点被放在一边, 代之以一种思考人的心理秉性的方式, 去挖掘隐藏在美国宪法背后的“深层结构”。当他以一个法律人的眼光, 去考察美国的观念历史时, 他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除了1787年《宪法》之外, 美国在内战后还产生了另一部新宪法, 一部很难被人意识到的“隐藏的宪法”, 即美国内战催生的宪政新秩序。

宪法乃一国之根本大法, 其背后之价值观界定了我们以何种姿态生活在所属的国家。于美国宪法而言, 林肯以内战为契机重新诠释了美国民主, 他以葛底斯堡演说为序言, 以第13、14、15修正案为正文, 主导了第二部隐形宪法的诞生。所有人的平等、大众民主和民族国家原则成为其内核, 与1787年起草的第一部宪法迥异。

二、另一种解读:隐藏的第二部宪法

1787年制宪张扬人民的自我选择、个人自由及共和精英主义的价值观, 成为美国宪法一直以来的主旋律。然而, 出于一个法律人对观念历史的兴趣, 我们对那些忠诚于美国特色的历史学家所做的演变观点做另一番解读。

在所谓两百多年统一连贯的司法秩序下, 美国的宪政历史其实经历了一个重大的断裂。在内战的剧痛中, 人民不再提出“我们人民”, 相反是拒绝了人民和他们的宪法。在只有两分钟的葛底斯堡演说里, 林肯表达了对美国成为一个民族国家的愿景, 而这里的“民族国家”概念与美国建国之父们所提的“我们人民”概念截然不同。这个民族国家既包括南方也包括北方, 既包括白人也包括黑人。民族国家并不能通过大众投票或者政府决策形成, 而是通过救赎性质的战争和历史性的搏斗从而锻造成一个紧密的联合体。在这个意义上, 葛底斯堡演说拉开了新宪政秩序的序幕, 隐藏的宪法应运而生。

民族国家、平等和民主界定了第二部宪法的崭新宪政秩序, 它建立在自我实现、众人平等和大众民主基础之上, 与第一部宪法的自由选择、个人自由和共和主义基础迥异, 更强调的是一种历史责任或者使命——基于“友爱之纽带”作为单一的民族国家的联合, 致力于推动政府保障所有人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 认同循序渐进的普选权的最终实现而形成的大众民主制。

三、对1787年《宪法》的救赎:评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

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 (Brown v.Board of Education, 347 U.S.483 (1954) , 以下简称布朗案) (1) 是美国立宪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彻底瓦解了种族隔离政策的法律基础, 为黑人全面取得人权打开了局面。

1787年制宪, 虽然承诺自由, 但只是少数人的专利, 占联邦人口近1/5的黑奴毫无自由可言, 他们只是他人的财产所有物。尽管第一部宪法并未使用奴隶制或者奴隶这样的词语, 却在“所有其他人口”、“服劳役的人”或者“目前在某些州内存在的类似的人口”等字眼中默认了奴隶制。内战后, 第13、14和15条修正案废除了奴隶制, 承认黑人是美国公民, 但由于美国的联邦制结构, 选举权、教育权等具体规定都由各州的立法决定, 第13、14和15条修正案未能彻底改变南方各州种族隔离的现实。在Plessy v.Ferguson, 163 U.S.537 (1896) (2) 一案中,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甚至做出了“separate but equal (隔离但平等) ”的先例。本案原告在纷纷要求进入原先只收白人学生的州立学校遭拒后, 分别在各州提起了诉讼。

该案于1954年5月17日由美国最高法院做成决定, 法官从教育在现实生活中对人的重要意义入手, 确立了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而“黑人与白人学童不得进入同一所学校就读”的种族隔离法律剥夺了黑人孩子在教育上的平等权利。因为即使学校的“硬件”相同, 但“软件”仍然可能有很大差别。再者, 隔离给黑人儿童造成心理上的阴影, 使他们产生自卑感, 因此“隔离本质上就是一种不平等”。

第二部宪法界定了组成美国这一国家, 它的成员的身份, 它把平等原则带到台前, 开启了将基本人权延伸到几乎所有成年公民的过程, 成为对1787年宪法的救赎。

四、结语:新旧宪法之中庸

“自由是固有的, 平等则是一个希望”。新的宪政图景虽然有了建立永存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的光辉目标, 但并不代表政治生活有了实质的改变。内战后占据美国人头脑的政府实用主义心态, 以及人们经历多年的争吵和流血冲突后渴望妥协了事, 加之最高法院的法官与内战前的法官拥有同样的背景和教育, 陈旧的价值观使得他们不能轻易接受新的宪法原则。对于所有公民的平等, 他们仍存有疑惑和一定程度的拒斥, 使得“第二部宪法”的宪法精神在司法实践中成为“隐藏的宪法”。

这个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 不能过于执着于某一理念。狂热追求高级法或者一味宣扬《独立宣言》中的价值观, 都没有未来。“时代的需要”要求既承认自由, 也承认平等, 既要承认共和精英主义价值观, 也要承认大众民主价值观。新的宪政秩序必须与旧的宪政秩序并存。隐藏的宪法将会永远考验我们去寻求正确的方式, 把民族国家在历史上的承诺跟人民自由联合所作的选择协调起来, 把平等的要求与自由的机会协调起来以实现新旧宪法在持续的张力中所达之中庸。

参考文献

[1][美]乔治.P.弗莱切著, 陈绪纲译.隐藏的宪法——林肯如何重新铸定美国宪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7, (1) .

上一篇:通信网下一篇:非差错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