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蚕业效益的因素(精选12篇)
影响蚕业效益的因素 篇1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 羊肉制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在全国肉羊养殖形势一片大好的前提下, 肉羊养殖迎来了规模空前的发展期。然而由于肉羊养殖投资成本高、养殖风险大, 影响了农户的养殖积极性, 影响肉羊养殖效益的因素也很多, 除了养殖技术、养殖条件等因素外, 还受到肉羊市场行情的影响。
1 品种选择对肉羊养殖效益的影响
肉羊养殖的品种选择是决定肉羊养殖效益的主导因素, 虽然所有品种的羊都能提供肉制品, 但不同品种的羊的净肉率和羊肉品质是有很大差别的。比如说毛用细毛羊的净肉率仅能达到35%~45%, 作为产毛羊种并不适合肉用养殖。对肉羊品种的选择对肉羊养殖的养殖效益影响巨大, 优秀的肉羊品种不仅能够净肉率能达到70%, 而且其生长发育快的优势还能缩短养殖时间, 优秀的肉羊品种具有很高的肉料比, 能够减少农户的资金和时间投入。
肉羊品种还与肉质有很大关系, 我国早熟肉羊品种虽然普遍具有出栏早和净肉率高的优点, 但和国外的优良肉羊品种相比, 还是有一定差距。农户在选择肉羊时, 由于对市场不了解, 往往会选择生长速度快、大体型的品种, 但在国外肉羊市场的冲击下, 生长速度快、大体型肉羊的肉制品由于营养含量较低、口感较差, 缺乏和优质羊肉的竞争力, 达不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在对肉羊品种选择时, 优先选择净肉率高、出栏快、肉质好的杂交羊种, 提高肉羊的养殖效益。
2 圈舍建造对肉羊养殖效益的影响
圈舍建造是肉羊养殖的前提条件, 圈舍的选址和建造对肉羊的繁育和育肥有重要影响。错误的圈舍选址、圈舍类型不仅不能为肉羊的生长提供应有利的环境, 还会对肉羊的净肉率、出栏率带来影响, 甚至导致肉羊频繁发病加大养殖风险。
干燥、通风、凉爽的环境是肉羊生长的最佳环境, 所以圈舍选址应该选择干燥、通风、凉爽的地点。在选址时还要考虑到是否靠近原料产地和原料运输问题, 最好选址在原料出产比较丰富、交通比较便利的地区, 从而降低生产原料运输成本。另外选址要避开大规模养殖区或者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区域, 以免疫情的频繁发生。
在进行肉羊圈舍建造时, 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肉羊的品种进行合理选择, 比如说在气候变化频繁的地区选择封闭式的羊舍类型, 在气候比较温和的地区选择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羊舍。另外, 要根据肉羊的品种和预计的存栏数量选择圈舍的大小, 合适的圈舍面积不仅能够满足肉羊的生存需要, 还能为肉羊提供一定的运动空间从而达到增强肉羊机体免疫力和改善肉质的效果。而且在圈舍建造时, 要尤其注意采光和通风问题, 并以便于清扫和适合肉羊生长为前提进行圈舍面积和形状的选择。
3 繁育技术对肉羊养殖效益的影响
提高繁殖率是肉羊养殖能够获得更高养殖效益的保证, 也是肉羊养殖中的难点问题。如果不能保证肉羊的繁殖率, 为了保持存栏数量, 就不得不引进其他厂家的羊羔育肥, 这样不但增加了成本投入, 一旦引进的羊羔携带病原会导致整个肉羊养殖基地爆发疫情, 还会带来巨大的养殖风险。
要加强肉羊繁殖技术的学习, 保证肉羊繁殖率。肉羊繁育由于产羔间隔时间长, 育肥羔羊的繁殖成本提高, 降低了肉羊的饲养效益。若采用繁殖新技术, 将母羊的产羔间隔缩短为8个月, 则可使母羊年繁殖羔羊效率提高0.5倍, 而育肥羔羊的繁殖成本则可望降低30%。
提高母羊配种受胎率和羔羊成活率也是降低育肥羔羊繁殖成本的有效途径。但肉羊繁殖具有产期间隔长、母羊受胎率低、羊羔成活率低的的问题, 因此在加强肉羊繁殖技术的学习时一定要保证养殖场肉羊种群的公羊、母羊比例, 保证养殖场的自我繁殖产羔率能够满足肉羊养殖场的存栏需求。
4 饲养技术对肉羊养殖养殖效益的影响
本文所说的肉羊饲养技术主要是指日粮营养搭配技术、肉羊科学育肥技术和肉羊防疫技术三个方向。
4.1 日粮营养搭配
饲料成本占整个肉羊养殖成本的绝大部分, 通过日粮营养搭配技术提高肉羊的肉料比是提高肉羊养殖养殖效益的有效途径。不同的饲料配方, 其饲料中所含营养物质的含量和比例是不同的。由于不同品种的肉羊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具有不同的比率, 因此我们在做饲料配比时一定要根据肉羊的品种特点进行科学配置。不仅要保证饲料营养的充足和均衡, 还能够使肉羊得到更好的肉质。
4.2 科学育肥手段
科学的肉羊育肥方式能够极大降低饲料成本, 我们在进行肉羊养殖时, 应该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综合采取育肥方案。牧草丰满的地区可以在夏季采取草料结合的方式, 对于秋冬的枯草期则加大饲料的添加比重。利用科学的育肥管理能够在节约饲料成本的前提下保证肉羊的育肥速度, 从而在节约生产成本的前提下达到最大的养殖效益。
4.3 养殖防疫技术
肉羊生产中所发生的疾病, 可分为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普通病三类。传染病是由于病源微生物侵入羊体而引起的疾病, 若不及时防治常引起死亡。而且病羊具有传染性, 病原微生物可从其体内排出, 通过直接接触传染给其它羊, 造成疾病的蔓延, 若防治措施不当可使羊大批发病或死亡, 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寄生虫病是由于寄生虫寄生于羊体, 通过虫体对羊的器官、组织造成机械性损伤, 夺取营养或产生毒素, 使羊消瘦、贫血、营养不良而导致生产性能下降的疾病。寄生虫病虽不如传染病传播迅速, 但具有侵袭性, 也可使多数羊发病, 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我们在肉羊养殖时一定要增强防疫意识, 降低养殖风险。
5 市场分析对肉羊养殖养殖效益的影响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较大, 各地区的人民的生活习惯和口味都有所不同, 我们在进行肉羊养殖之前一定要做好市场分析, 根据当地的不同肉羊品种的受欢迎度合适选择品种, 从而保证养殖效益。比如说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比较适合小尾寒羊的养殖, 广西、广东、江西等南方地区可以选择波尔山羊。为了保证肉羊能够及时出栏, 还需要根据当地的肉羊市场需求情况进行养殖场的规模设计, 防止肉羊出栏由于市场的消化能力不够发生滞销现象。
影响蚕业效益的因素 篇2
今年(2002年)3月,国家计委、建设部联合发出《关于组织开展城市供水价格全国统一审价工作的通知》对全国城市供水审价工作作了具体布置,7月又发出补充通知,要求各地就供水企业改制融资问题提交专题报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地区)及36个大中城市(以下简称城市)都按照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了城市供水审价工作,目前已有9个地区提交了关于企业改制的专题报告,有6个地区在审价总体报告中涉及了企业改制的有关情况。我们根据这些报告所反映的情况,结合所掌握的其他情况进行了认真地总结和分析,形成如下报告并就下一步改革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
一、城市供水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弊端及近年来的改革努力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供水行业与其他公用事业一样,被看作是公共福利事业,建设所需投资和经营盈亏都由国家全部包揽,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受到国家计划和行政部门的严格控制。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不完整,管理比较粗放,缺乏控制成本、节约费用的内在动力和约束机制。而作为关系到人民生活的自来水价格长期以来一直控制在非常低的水平,使大部分企业亏损经营,无法建立起可持续发展能力,更新改造和扩大再生产完全依赖于国家投资。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地城市供水行业也开始进行一些改革的偿试。从政府角度,改革较多着力于改革投融资机制,拓宽建设资金来源(关于投融资机制改革有另文论述)。从企业角度,改革主要围绕产权制度和经营模式两方面:
1)产权多元化改革及股份制改造
通过转让股权、增资扩股、上市等方式引进外资或国内的资本,将国有独资企业改造为包括国有股、法人股、流通股(仅上市公司)在内的股份制企业,也有企业在股份制改造中明确承认并量化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及职工对企业的贡献,形成经理层持股及职工个人股。
2)经营模式的改革探索合与分两种思路
合-----组建企业集团。即在城市或区域范围内以骨干企业为主通过行政手段或企业兼并将原来相互独立的若干个自来水公司组建为自来水集团(有的将排水也并入自来水公司组建供排水一体化的水务集团),目的在于将企业做大做强,以突破地域限制参与更大范围内的竞争。
分-----厂网分离、引入竞争。即将原有的自来水公司拆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公司及管网公司,目的在于实行厂网分离鼓励形成竞争。
近年各地供水企业的改革尝试所取得的主要成绩或经验有:
1)在一定程度上明晰了企业产权结构,推动了产权多元化,从而推动了政企分离的步伐。
2)通过改革筹集了急需的建设资金,缓解了国家投入不足的问题,促进了城市供水事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999至 2001三年城市供水行业共吸引非国有资金**亿元,其中外资占**%。
3)在改制企业中(主要是改制后由外方经营管理的水厂)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据统计,由外商管理的水厂吨水完全成本平均为**元,比国内平均水平的**元低**%,人均日产水量为**吨,比国内平均水平的**吨高**%。
4)对一些新的经营模式作了有益的探索,为供水企业下—步的改革积累了经验。
二、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各地城市供水企业改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各地的审价总结报告和企业改制专题报告都分析了目前供水企业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其中有些具有普遍性,下面就这些普遍现象并结合我们掌握的情况对问题的成因作一分析。
1、改革目标不明确,改革思路不系统,改革环境不配套
从目前来看,各地改革的主要出发点仍集中在解决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问题,而没有把重点放在体制创新与机制转换上。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地方的改革没有对企业现有的问题综合分析和考虑,制定系统的改革目标和方案,有关改革往往是局部的和针对单一问题的,很容易造成各种改革措施互相不配套。由于改革目标不明确、思路不系统,使城市供水企业改革缺乏所需的配套环境,增加了改革的难度。
建议明确城市供水企业(垄断性公用事业)的改革目标为: 1)为用户提供合格、稳定、可靠的产品和服务;2)企业合法自主经营并获取合理利润;3)政府能够有效履行监管职责;4)各类社会资本能通过正常渠道参与公用事业建设与经营、企业能通过正常渠道获得扩大再生产所需资金。
2、政企不分、以政代企局面仍没有根本改变
虽然部分城市供水企业进行了有关产权多元化、建立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的探索,但总体来说,政府与企业各自的职能还没有理清,政府以行政命令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主要表现为:政府代替企业决策,强制企业上马项目,强制企业接受由政府与外商谈判的合资、合作、BOT协议,强制企业按政府意图包装上市,强制向企业安置人员,强制要求企业提供各类免费或优惠用水等,在各地的审价报告中多有提及。
3、价格改革进展较快,企业改革相对滞后,管理粗放等弊端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近年来为了改变水价与成本倒挂问题和促进节约用水,各地纷纷出台水价调整政策,调价的幅度和频率不一,有些地区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调价幅度比较大,但城市供水企业的亏损情况非但没有改善反而有扩大的趋势,陷入了亏损——提价——再亏损的怪圈。在本次审价工作中,有多个地区和城市都提到了这一不正常现象。究其原因,也是因为价格改革单独推进,而企业改革相对滞后,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还没有建立,企业内部管理粗放,缺少控制成本、节约费用的内在动力。相反,在国家仍然负担供水企业亏损的情形下,供水企业都有人员扩张、费用扩张的动力(可以得到国家更多的补贴)。各地审价报告中列举的具体表现有:人员及工资失控、设施失修、漏损扩大、公共用水不计量不收费、管理费用失控、非主营业务无偿占用资金、非主营业务成本费用在主营业务中列支等。
4、决策过程不透明、不科学
各地企业的改制、合资合作等重大决策过程不公开、不透明,主要决策由地方政府作出,改革的主体——供水企业(或水厂)被排除在决策过程之外,只是被动的执行者。决策其他有关各方(如行业协会、专家、公众等)的参与也不够。有数个地区审价报告指出由于有关决策缺少科学预测和专家评估作为基础,最后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5、外部监管不到位
外部监管不到位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决策能得以通过并贯彻实施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政府职能界定不清,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管体系(权力机关监督、政府监督和司法监督)不健全,而不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管(公众监督、媒体监督)也因为没有建立信息公开制度而无法开展。
三、改革基本思路:建立所有权、经营权、监管权相互制约的城市供水管理体制
1、明确界定政府职能,将所有权与公共管理权相分离,真正落实政企分开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既以企业的所有者身份负责企业经营,又负责公共管理。改革开放后,我国着重强调和推动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改革。在企业成为自主经营的法人后,政府实际上扮演了国有企业出资人和公共管理人的双重角色。而这两种角色的性质、权利(力)义务的来源都是不同的。作为出资人,国家在企业内的权利义务本质上是一种经济权利和义务,即以出资额(比例)为依据享有相应经济权利和负担相应经济责任,其在企业内的地位与其他出资人是相同的,其权利、义务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让渡或放弃的(如出售股权等);而作为公共管理人,其权力来源于国家政权(国家权力机关的授权),其法定的权力和义务都是不可放弃的。政府同时扮演两种角色就会造成公共权力介入企业经营运作,使政企分开不能彻底,企业改革的成效也会打折扣。将所有权与公共管理权相分离,就可以切断公共权力介入企业正常经营的渠道,真正实现政企分开的目标。当然,分离的具体形式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2、进一步推进供水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建立规范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规范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含义包括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监督有力、激励有效。
产权明晰是基础。国家投资企业的低效率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而城市供水企业绝大部分是国有独资企业,建议首先解决国有资产的所有者缺位问题。可先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代表国家行使股东权力,再在适当时机推动产权多元化,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产权多元化可以采取多种模式,如合资、合作、股份制改造、建设新项目或更新改造时增资扩股等等。改制必须规范化,以免造成新的问题(可参见关于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专题报告)。
在可以预见的较长时期内,在城市供水企业内国有资本仍将占有绝对控股地位,因而仍需积极推动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由董事会聘任经营管理层负责日常经营管理,经营管理层向董事会负责(在地方政府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之间再设置一道隔离墙)。
3、建立以行政监督为主的有效的外部监管体系
企业成为自主经营的法人后,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主要体现为监督职能,即督促供水企业为公众提供合格的自来水产品和服务,努力降低成本与费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并对监督职责承担政治和法律责任。从而建立起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城市供水管理新体制。
外部监管体系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权力机关(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以及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业组织、中介组织、媒体及公众的监督。其中行政监督既具备法律效力,又具有履行职责的机构与条件,因而在整个监管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承担主要的监督职责。
行政监管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供水水质服务督察。建设部现正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研究试点建立城市供水水质督察体系,建议可以考虑将供水服务方面的要求纳入督察体系,从而建立起供水水质服务督察框架体系。二是价格财务稽察。价格财务稽察的主要目的是审查供水企业成本、费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及自来水定价调价的依据是否充分,根本着眼点是维护公众利益不会因为供水企业管理不善而受到损害。本次审价工作为价格财务稽察作了有益的探索,建议加以规范化、制度化后形成价格财务稽察的框架体系。
从法律上说,行政监督既是政府的法定权力,又是其法定义务,具有不可放弃性。但具体负责实施行政监督的机构可以是政府机关,也可以是政府授权的机构,其具体的法律地位、组织形式等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四、改革所必需的配套环境
1、法制环境
城市供水企业的改革应依法进行,国家在改革方向明确后,应考虑制定一些法规和政策,对各地的改革加以规范和指导,以减少改革的失误。建议制订《(垄断性)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条例》、《(垄断性)公用产品与服务监管条例》、《(垄断性)公用产品与服务价格审核办法》、《政策性损害补偿办法》等有关法规。
2、投融资环境
要使城市供水企业实现产权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必须改革投融资体制,使各类社会资本能通过正常渠道参与公用事业建设与经营,企业也能通过正常渠道获得扩大再生产所需的资金。(可参见关于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专题报告)
3、政策性损害的利益补偿机制
从改革的更深层次上考虑,政府与城市供水企业的关系还涉及相互间事权如何划分及事权与财权如何对应的问题。城市供水企业成为真正的企业后,应当在政府的监管下合法经营,以获取经营利润为目标,而不能再负担与其企业身份不相符的职能(如被迫接受政府制定的过低的水价、向困难企业和家庭提供免费或优惠水、为城市提供免费的消防绿化用水、为政府决策的没有明确前景的开发区建设新水厂等等)。政府作为社会公众利益的代表,承担着政治责任,如维护社会稳定、增进社会福利、发展地方经济、照顾弱势群体等,所以政府在特定情况下从全社会需要出发作出损害城市供水企业利益的决策是合法和正当的,问题在于这种由于政策原因造成的损失(即政策性亏损)不应当由企业来承担,而应当依法建立起相应的利益补偿机制。
4、其他外部环境(略)
五、在城市供水企业改革中需注意把握的几个方面
第一、城市供水企业首先是企业,具有所有企业的共性,即应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可持续发展
1)自主经营要求政企分开,企业要拥有决策权等经营自主权。政企分开的关键在于国有资产出资人角色与政府公共管理人角色的分离以及城市供水企业的产权多元化进程。
2)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要求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建立严格的成本费用核算体系和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
3)可持续发展包括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方面的能力。短期内,城市供水企业最低限度应具备简单再生产能力,即通过自我积累能够承担设备设施的维护、更新;从长远看,为满足经济发展对供水的需求,企业还必须有获取扩大再生产所需的资金的正常渠道,政府应当研究建立包括供水在内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制度。
第二,城市供水企业生产的产品是人民群众所必需的并且无可替代的产品,具有很强的公益性质和自然垄断特性(这一点区别于生产一般竞争性产品的企业)。城市供水企业的公益性和自然垄断性要求企业承担一定的义务(如普遍服务的义务、连续服务的义务、接受监督的义务等)并且在经营中只能获取合理利润。
同样是因为城市供水企业的公益性质和自然垄断特性,使政府必须切实履行对城市供水企业的监管责任,并且相对于一般竞争性领域,这种监管更为严格。目前有一种倾向,就是说到改革就强调政府放权,强调加强监管似乎不合时宜。实际上,政府在界定职能时应当有进有退。在一般竞争性领域,政府的主要责任是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只要产品保证基本安全和信息披露充分,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选择确定。但在垄断性行业,消费者对产品没有选择权,在产品质量、服务、价格、信息等方面都处于弱势,政府就有责任和义务代表公众利益加强监管。这就是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管体系的法理依据。
城市供水企业在经营上有地域性特点,其产品不适宜于长距离输配(这一点区别于其他公用事业企业如电力工业),因而无法在较大范围内形成有效竞争。城市供水行业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获取经营许可的环节,即各竞争主体凭借其优秀的经营管理能力争取获得城市供水的特许经营权。
第三,要注意严格界定垄断的界限,防止垄断延伸。
政府应加强对城市供水企业的监督,防止城市供水企业利用其在主营业务(自来水产销)上的垄断地位在某些非主营业务(竞争性业务)中谋求竞争优势(如自来水工程建设、设备材料供应、设施设备维修服务等)。建议政府应制定法规明确要求企业将垄断性业务与竞争性业务严格区分、单独核算,将竞争性业务向社会开放,鼓励社会企业参与竞争。在考虑建立政策性损害的利益补偿机制时也应当将竞争性业务排除在外。
进一步推进城市供水企业改革的政策思路(8/12)
城市供水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供水事业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生活的正常秩序、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及城市经济的繁荣发达。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制度的定位,以及加入WTO,城市供水企业面临着走向市场经济新的机遇,供水企业效益的好坏直接制约、影响着供水企业、供水事业的发展。针对目前我国大多数供水企业普遍存在经济效益不佳等问
题,现就其影响的主要因素进行简要分析。
—、影响城市供水企业效益的主要因素
(一)政府部门对供水企业的摊派和干预
长期以来,由于供水企业在城市生存和发展中具有基础性、社会性、公益性的特殊地位,供水企业与政府之间存在很深的特殊依赖关系。一方面供水企业在供水资源、建设投资、地方政策、水价调整等诸多方面对政府有极大的依赖性;另一方面政府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对供水企业除了正常的安全优质供水要求外,对供水企业人、财、物的摊派,使企业背上额外的负担。对于亏困企业欠费、供水报装有关规费酌减免以及城市建设过程中很多问题的处理上,政府常常通过牺牲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来缓解社会压力。这样不仅损害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严重损害了企业的社会效益。
(二)水价形成机制不完善
水价是影响供水企业水费收入的直接因素,水价形成机制是影响供水企业效益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因素。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水价普遍偏低,水价没有充分反映水的使用价值,水费收入并不能满足供水企业正常运营和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资金。长期以来,水价的制定偏离了完全成本的概念,受福利事业性质收费的思想影响,水价的形成没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水价形成机制不完善,水价调整不到位,水费回收自然就难于保障供水企业的效益。
(三)城市建设发展、改造城市管网、提高供水质等促使供水成本增加
1、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随着老城区改造以及新城区的建设,城市供水管网不适应供水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大多数供水企业管网管材质量差且漏耗高,必须逐步更新改造;而新城区的建设又需要同步发展新的供水管网,这些工作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2、源水恶化、出厂水水质标准的提高。中国水源污染形势十分严峻,全国90%的城市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有590亿吨的污水污染江河湖库。污染已成为我国城市安全供水的最大障碍。按建设部要求,从2000年起,全国供水企业出厂水浊度不超过1度。这就要求供水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生产工艺、技术改造,加快对老水厂改造的步伐;
3、实施一户一表对企业效益的影响。按国家要求“城市供水应实行装表到户、抄表到户”计量收费,推行抄收到户工作后,供水企业承担了楼内主管改造,水箱清洗、维护,户外管道改造等工作,大幅度增加了运行维护成本,加大了管网漏失率;
4、二次供水的经营管理。供水企业承接了大型居民小区、高层建筑等产权(管理)单位的二次供水工作。二次加压供水设施(含转压站、水池、水箱、管网等)的改造费、运营费由供水企业承担,大幅度加大自来水公司运行成本;
5、售水量下滑、欠费严重、水费回收难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在产业政策、经济大环境和市场导向等多重压力下,许多传统的行业,如机械、化工、纺织、印染、橡胶等传统耗水量大的行业出现负增长甚至关停并转,导致用水量大幅减少。取消底度、推行一户一表、实施分类计量等利民工程改造导致售水量下降。
部分城市供水区域内自备井滥开滥采十分惊人,其数量不断增加。不但影响了城市水资源的有效保护,而且给城市供水管理带来极大隐患。在水费回收方面,有些单位长年拖欠水费,甚至变成呆帐、死帐。
(四)产销差率高。
产销差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产销差率是供水企业的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影响产销差率的因素有几个方面:一是计量误差,水厂出厂流量计的计量与成千上万个水表的计量之间必然存在计量误差;二是供水管道和设施漏水,这包括管道安装的年代、管材质量、安装质量、市政及建设工程对管道的影响;三是分户结算水表计量误差;四是未计量用水,包括消防、环卫、绿化等公用事业和违章窃水等。
此外,国有企业固有的机制僵化、冗员多、消耗多、效率低也是影响供水企业效益的重要因素。
二、提高供水企业经济效益的对策
(一)“政企分开”
“政企分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不可少的条件,同时也是供水企业改制,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1、供水企业对政府的依赖性实际上表现在没有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没有完善的地方政策,没有简便易行的操作程序等方面。如果这些问题逐步解决,供水企业对政府的依赖性也将逐步减弱。
2、政府对供水企业的依靠性,应将行政直接干预变为通过资产管理、法律法规、行业管理、城市规划、经济调控、社会
监督、舆论监督等手段,使企业更好地负起为城市服务的重任来实现。从政府的角度看,绝大部分供水企业是国有独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形同虚设,所有问题,仍然是政府说了算,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允许非国有经济进入供水企业,供水企业实行投资多元化的办法。同时政府应对企业进行资产授权经营,按照《公司法》改革供水企业,达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要求,将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明确国有资本出资人和经营者责任,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
(二)积极推进资产多元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使供水事业更上一层楼
进入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日益成熟,国民经济日益发展。供水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建水厂为例,建一个现代化的设计能力为日产l0万立方米的水厂,直接投资就要2亿元人民币。大多供水企业是亏本经营,用于更新改造和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极为有限。另一方面,政府的力量有限,且政府也不可能成为投资主体。这也就需要企业吸收社会资金,以深化体制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增加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自我发展。
供水企业资产多元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方向。它的实行有利于供水设施不断完善,有利于促进供水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服务水平。招商引资带来的不仅是资金投入,还有别人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先进理念。供水企业应根据各自特点,正确分析,勇于面对,积极应对善于利用,创造条件把企业的供水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更好地发挥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为了进一步规范城市供水价格,1998年国家计委和建设部制定了《城市供水管理办法》,提出“制定城市供水价格应遵循 补偿成本、合理收益、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并规定了
“供水企业合理盈利的平均水平应当是净资产利润率8%-10%”。
各供水企业应总结水价管理经验与问题。理顺水价成本、费用 构成、利润水平及水价构成,建立和完善供水成本核算体系与定额标准,确保供水企业可以从成本中收回合理的运营成本,从利润中收回合理的投资成本水价改革应健全各项配套措施,完善相关节水措施。各地水司应在调查的基础上,明确水价改革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做好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如推进阶梯式水价;针对不同城市特点,实行季节性水价;考虑居民和企业承受能力,确保低收入家庭基本生活用水等。同时应完善相关节水措施,如城市市政、园林、绿化、消防等公共设施用水应实行计量计价制度;鼓励工业、市政、环境、绿化等行业使用回用水等。
(四)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
供水企业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垄断性,存在富余人员多,管理效益差,职工观念滞后等弊病。针对这些情况,供水企业应全力推动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工作,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盈局面。
1、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产权明晰的集团公司体制。遵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要求,以体制改革为龙头,把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企业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理顺企业内部关系,以应对各类挑战,顺利地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2、调整企业管理体制,构筑精干高效、权责明确、集团化经营的母子公司框架。按照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相互独立、相互制衡的原则,建立以董事会为主的决策中心、以经理层为主的生产指挥系统。
对子公司派出董事、监事,实施会计委派制,强化财务管理和对资本经营全过程的监督与控制,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对具备条件的分公司实行模拟子公司运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增收节支,控制成本,保证利润。
3、加强三项制度改革,增强企业活力。三项制度改革应着眼于建立职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工资能高能低的新机制。在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中,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开展“定编、定岗、定员”工作。按照先进科学的标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在人事制度改革中,引进竞争机制,实行双向选择、竞聘上岗,增强管理人员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在调整内部组织机构的同时,对机关部室及基层分公司、子公司负责人实行聘任制。
在分配制度方面,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逐步形成以岗定薪、岗变薪变、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
4、建立规范化制度体系,形成规范化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机制,使公司内部动作有序,管理有章可循。对企业物资采购、工程施工、资产租赁、固定资产保险等方面实施招、投标制度,公开竞争,增加收入,减少支出。
5、加大科技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各地供水企业应积极培育技术创新能力,力争使“科技”成为公司的利润源泉和对外拓展中的技术砝码。将科技建设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运作机制,成立专门的技术中心,以企业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全面开展水技术的研究工作。
6、狠抓优质服务,不断提高供水服务水平。优质的供水服务是赢得用户、占领市场的有力武器。1进一步完善社会承诺服务制度;2用户报装实行“一条龙”服务;3完善“110”联动服务;4进一步提高窗口服务态度。
(五)大力降低供水成本,向管理要效益
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出效益。成本是影响利润的直接因素。近几年来,因一些政策性因素及自然因素,供水企业经营成本逐年增加。对此,我们应以财务管理为突破口,以成本管理为核心,强化基础管理,控制成本增长,提高经济效益。
1、推行目标责任制。确定可控总目标,然后采取成本指标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基层单位、班组或个人。执行“日结算、旬分析、月总结”制度,并定期召开成本分析会,针对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对成本控制目标的完成情况,实行奖惩制度。
2、狠抓节能降耗,各水厂大力推行技术革新,积极开展设备改造,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故障频率。公司调度应引入计算机技术,科学统一调度,做到经济、迅速、及时。
3、降低管网漏失率。供水企业应抓好水表计量、管网及附属设施管理和规范用水管理等工作环节。首先全面推行以表计 量,杜绝估表现象。其次加强管网及附属设施的管理,定期巡视、维修,及时处理问题。运用先进仪器,清查管网暗漏,消除供水漏失隐患。
4、提高收费率。加强大口径水表的跟踪管理,同时强化水表抄收和追收工作,以大户欠费催缴为重点,提高水费回收率。
(六)运用法律手段保护企业的利益
影响蚕业效益的因素 篇3
关键词 小麦种植;种植技术;三农计划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0.015
小麦是我国50%~60%的城乡居民的主要口粮,全国年消费量约1.05亿t,占全球消费量的20%左右。我国小麦种植主要集中于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小麦的种类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传统农业耕种思想的根深蒂固,我国小麦种植与其他国家的农场种植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提高我国小麦种植的产出效益,有助于调动广大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调整我国小麦种植产业结构,同时也是适应我国农业生产模式,为我国的小麦粮食安全和保有量提供保障的重要途径。
1 小麦种植效益的影响因素
小麦的种植周期一般是6~7个月,冬小麦、春小麦的种植影响因素相差不大,主要可以分为种子质量、水源灌溉、土地肥力、播种时间、播种深度、机械操作、病虫害、光照温度、自然灾害如旱涝和台风等。关键因素主要有种子质量、土壤成分、灌溉与施肥、机械化操作。如果机械操作不符合相关要求,治虫与浇水所选择的时间不当,施肥不科学等,不但会导致小麦年产量与收益的降收集整理低,还会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2 提高小麦种植效益的途径
2.1 购买优质小麦良种是基础
小麦的产出与麦种密不可分,高质量的麦种可以将每667 m2小麦的产量提高15%~20%,因此种植小麦前购买优质小麦良种是基础。农民需要依据种植地区的年气候条件适当选择麦种,如华北平原地区应当选择抗旱、抗病虫害、产出高的麦种,东北平原地区应当选择耐寒、肥力吸收快的麦种。优质小麦种子抵御病虫害与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比较强,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需要投入的浇灌、喷药成本相对较少,人工管理上也相对轻松。种植优质的种子可以减少投入的成本,在保证小麦产量的前提下增加了小麦的效益。优质的麦种应当与适时的播种时间、播种深浅相得益彰才能确保收益,选择高质量的麦种后播种时间一定要准确,播种过早,小麦则易受到寒冬与病虫害的影响;播种过晚,小麦尚未度过冬季,就有可能被干热风影响[1]。因此,把握好小麦种植的时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2 土沃肥佳是小麦种植的保障
土壤的肥力是小麦种植的重要保障,对小麦产量产生决定性影响。当前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主要措施有:第一,秸秆还田。在小麦收割后利用机器将秸秆打碎铺在麦田内,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松软度,保证种植环境处于良好循环中,还可以有效提高土壤的御寒能力,预防病虫害影响小麦产量。第二,测评土壤,控制土壤的酸碱度。结合现代小麦种植技术,对土壤进行测评,详细了解土壤中养分的构成,并根据具体情况制订出科学的施肥方案,在选择肥料时以有机肥料为主,其他肥料为辅。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为长期的种植投入,从而提高小麦产量。在土壤施肥时,避免盲目施肥,如果施肥过度,不但无法提高土壤肥力,还会对小麦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就冬小麦来说,需要抓好冬小麦早春田间管理,通过早施返青肥,利用早春的光照和温度及时追肥,主要是施大肥,结合早浇返青水等措施,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切实扩大一类苗提升二类苗,为小麦增产打下坚实基础。麦苗在春季追肥时,宜使用氮素化肥减少、底肥催加的策略,在麦苗根茎部位第1节间定长时追肥最为合适。如果麦苗长得比较旺,可以施加尿素105~150 kg/hm2[2]。
2.3 实行耕种灌溉收割集体机械化
小麦种植是多道工序的过程,包括耕地、播种、灌溉、施肥、除虫害和收割等,在我国小麦主产区,经过多年的小麦机械改良,小麦的耕地、播种、收割实现了机械化,其他环节还是主要由人工来操作。为了提升小麦的产出效益,灌溉、喷药环节应实行机械化作业,如以村、镇为一个集体,通过比例集资的方式购买灌溉器械,主要有喷头喷灌和管道水流灌溉两种,喷头灌溉以其辐射范围大,灌溉时效强,易操作的特点比较适合小麦的大面积灌溉[3]。机械化喷灌最大的好处是省水、省力,移动式组合机械喷灌就是喷灌的好帮手。它本身有调节水量功能,非常实用,避免了大水漫灌现象,比传统浇灌方式节约40%的用水量。该方式基本不需要人工,只要计算好时间,定点搬移设备即可。机械灌溉不仅速度快,而且雾化效果好,可有效减小地面温度变幅,调节近地面层气候,防御冻害。传统漫灌667 m2地,两个人需要5 h多,而机械化喷灌一般2 h就能完工,且可以加管道大面积作业,时间、電费、人工和用水量都节省50%以上。
2.4 联产责任,购买保险护航
无论冬小麦还是春小麦,都会经历不可预测的气候灾害,对小麦种植影响较大的其后灾害有寒潮低温、严重干旱、台风暴雨等。传统的小麦种植依赖周围环境,遇到旱涝灾害年,小麦的收成就少。在现代化的小麦种植中,国家为了保障“三农”的利益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政策,以村委单位从种植开始农民就可以为小麦购买保险,遇到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条件可获得产出赔偿。对小麦主产区而言,地区小麦督查组要求市党委、政府切实提高认识,全面落实小麦生产责任制和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大工作力度,确保足额保质完成小麦生产任务[4]。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发放宣传单等形式,使乡镇、村队领导,小麦种植户充分认识粮食安全、种植小麦保险的重要意义,帮农户算清种植小麦购买种植灾害保险的对比帐,全面了解掌握小麦保障和相关的优惠政策措施,激发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3 结语
小麦的效益高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种植过程中,农民应多总结经验,多沟通策略。除购买良种、适时施肥除虫害、按期浇灌外,还需要考虑整个小麦生长时期的田间管理工作,避免盲目施肥浇灌造成损失减产。做好小麦的适当管理,早期以培育壮苗防御灾害为重点,中期以施肥灌溉麦抽鼓穗为目标,后期以小麦养根保叶,提高粒重活熟麦粒为主攻,整个过程需要适当、恰到好处,定能够有效提高小麦的产出效益,为小麦种植的农民谋到利益。
参考文献
[1]王维维.浅析小麦种植中提高效益的途径[J].农业与技术,2015(2):114.
[2]姚芳.浅析小麦种植中提高效益的途径[J].科技致富向导,2014(9):24.
[3]杨彧昕.基于B/S架构的小麦种植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5.
[4]郭午英.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4(8):52.
影响养猪效益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篇4
1 影响养猪效益的因素
1.1 品种不对路, 商品猪品质差
种猪的优劣是决定养猪效益高低的基本条件之一。要取得最佳效益, 必须有优良的品种做保证, 而目前农村地方杂种猪还占有一定的比例, 三元杂交猪所占比例并不高。虽然有些养户走自繁自养之路, 但近亲繁殖现象比较普遍, 农民在选购仔猪时只求价格便宜, 不问品种优劣, 导致猪生长缓慢、瘦肉率低、饲料报酬差、售价不高。
1.2 猪场选址不科学, 生产力低下
由于近年来生猪市场行情一直看好, 一些小规模的生猪养户也随之不断增多, 而大部分养户又不注意场址的选择, 大多在公路两旁或村庄内搭建临时猪舍, 有的甚至在自家院内利用破旧的房屋养猪。猪舍建筑结构与布局不合理, 设备简陋, 保温隔热性能差, 湿度过大, 通风不良, 粪污随地排放, 加上清扫不及时, 不仅不能为生猪生长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而且夏天容易引起中暑, 冬天易诱发感冒和传染性胃肠炎等疾病, 无法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 导致生猪生产周期过长, 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1.3 传统养猪观念严重, 市场风险意识差
有的养户喜欢把猪养到春节前出售, 集中上市, 供大于求, 势必引起肉价回落, 减少收益;有的养户喜欢喂养超大猪, 把猪饲养到140 kg以上才出售, 这些猪后期生长缓慢, 饲料报酬低, 不仅浪费了人工和饲料, 而且一旦遇到突发疾病, 损失惨重;有的养户根本没有风险意识, 看到仔猪贵便盲目发展母猪, 看到市场肉价上涨便盲目扩大商品猪生产规模, 把握不了养猪业发展的市场规律, 结果形成“多养多赔、少养少赔、不养不赔”的恶性循环。
1.4 免疫程序不科学, 疫病防控意识淡薄
预防接种是确保猪只健康生长的首要措施, 而有些饲养了母猪的养户不按科学的免疫程序对仔猪进行免疫接种, 认为仔猪过早打预防针会影响其生长, 通常要饲养到两个多月、体重达20 kg以上出售时由防疫员当场打猪瘟疫苗, 表面上看仔猪健康买者放心, 其实这些仔猪一旦因应激将导致其免疫力差, 最容易患病。
消毒灭源也是保证生猪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 而有些养户却忽视了消毒灭源工作, 认为消毒没有多大作用, 抱有侥幸过关心理, 猪舍很少消毒, 猪舍进出口也不设置消毒池, 加上潮湿、卫生条件差, 人员进出频繁, 遇到环境突变, 时常诱发疫病, 有的养户即使对猪舍进行了消毒, 但药物的配制浓度和使用方法不当, 也达不到应有的消毒灭源效果。
1.5 种猪饲养管理粗放, 生产性能差
在饲养方面主要表现为小农经济意识强, 盲目追求低成本, 体现在随意减少日粮中鱼粉、预混料等昂贵原料的添加量, 或以霉变的饲料喂猪。在管理上主要表现为种猪利用不当, 种公猪配种过早, 利用过度, 导致公猪早衰而被迫频繁淘汰;种母猪哺乳期过长, 导致母猪体质变差, 断奶后发情延迟, 有的甚至导致不育;后备母猪配种过早, 生长发育不全, 终身繁殖力降低。
2 提高养猪效益的思路与对策
养猪业是一项科学性强、见效快但风险性较大的农村致富产业, 要提高养猪效益, 必须转变观念依靠科学, 强化管理。
2.1 选择适销对路的优良品种
品种优良是提高养猪效益的基本条件, 所以, 种猪的选择应充分利用杂交优势, 种母猪应选留长大二元杂交母猪, 公猪应选用杜洛克。优良品种的种猪产仔数多, 其后代商品猪饲料利用率高、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 可大大降低饲养成本;有条件的养户要坚持自繁自养, 这样既可节省开支, 又能有效防控仔猪因应激而导致疫病的发生与传染。
2.2 切实加强种猪的饲养管理
2.2.1 确保种猪饲料营养均衡。
饲养种猪应根据其生理阶段不同, 按标准供给全价饲料, 保证日粮质量安全, 切勿饲喂掺假或霉变及刺激性强的饲料。
2.2.2 合理利用种公猪。
合理利用种公猪是提高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 保证猪场均衡高效生产的重要措施。因此, 必须做到配种、营养和运动三者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其配种频率要因公猪年龄、体重而定, 如青年公猪一般每周配种1~2次, 壮龄公猪一般每天1~2次, 连用3 d中间要休息1 d, 公母比例不超过120, 非特殊情况一般不对外配种, 以免传播疾病;其配种量要视膘情而定, 保持其良好的种用体况, 每天喂量以3 kg为宜, 过肥者要加强运动, 瘦弱者每天要增加0.5 kg左右的饲料喂量, 并适量补充鱼粉、维生素和微量矿物质元素等。
2.2.3 加强母猪管理。
母猪哺乳期不宜过长, 在仔猪早期补饲和加强管理的基础上, 根据其体重大小可适当提前断奶, 防止母猪过瘦而影响发情与受胎, 肥者限饲, 瘦者加料。
2.3 牢固树立“防重于治”的思想观念
一方面, 要彻底改变“有病治病、无病不防”的做法。要积极主动了解周围疫情, 根据本场实际制定并认真执行科学的免疫程序, 切实做好口蹄疫、猪瘟、丹毒、肺疫、副伤寒、蓝耳病、伪狂犬、链球菌和细小病毒等疫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尤其要做好猪瘟的免疫接种工作。同时, 提倡乳猪超前免疫, 即新生仔猪在未吃初乳前注射猪瘟疫苗, 注射后24h再喂给初乳, 30~35日龄进行二次免疫。场内不能饲养其他动物, 不要到集市或其他专业户购买仔猪, 对购进的种猪要先隔离观察1个月, 确认无病后方可混群, 种公猪和母猪每半年要接种1次猪瘟疫苗。另一方面, 要正确对待消毒灭源工作。要建立健全动物防疫卫生制度, 对猪舍进行严格消毒, 定期驱虫灭鼠, 消灭蚊蝇, 猪舍进出口要设置消毒池, 安设消毒警示牌。同时, 要正确使用消毒药品, 最好要选购2~3种消毒药物交替使用, 避免产生耐药性。
2.4 改变传统养猪方法, 发展生态养猪模式
影响蚕业效益的因素 篇5
.【摘要】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资源。近年来,随着河南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河南旅游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倡导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河南省旅游业发展成果显着,已开始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挺进。实践证明,发展旅游业能够增加国民经济收入,赚取外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吸纳劳动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本文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分析了河南省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影响因素,为河南省进一步发展旅游业、实施“旅游立省”战略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河南;旅游业;经济效益;统计分析
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地方政府对旅游的认识和定位,大体经历了从隶属于外交政治事务的政治事业,到独立于外事业务的政治与经济性并重的新兴经济产业,再到各地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最后到现在各地的新支柱产业、三产的龙头产业、优势产业或先导产业,这样一个产业地位日益突出、功能日益重要的发展过程。“十一五”规划中,河南省省委、省政府将旅游业作为河南重点培育的七大优势产业之一;2008年,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更是把这种重视进一步提升到“旅游立省”的高度。但是,与一些旅游业发达省份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本文采用描述统计、多元线性回归等统计分析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河南旅游市场的实际情况,研究河南省旅游业的经济效益,找出影响河南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以期望为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做出决策提供依据。
一、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河南旅游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已开始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挺进。河南实现旅游强省、旅游立省的跨越发展,既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存在一定的差距。
首先,丰富的旅游资源、完善便捷的交通设施以及不断壮大的旅游产业集群赋予了河南旅游业很大的优势。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远古时代就是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之地,旅游资源类型多、数量多、品位高,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美。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此建都,在河南广阔的土地上,点缀着嵩山、云台山、白云山、伏牛山、鸡公山、尧山(石人山)、太行山大峡谷、牛尾山(伏牛山之尾)等名山大川,绽放着洛阳牡丹和开封菊花等奇花异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此外,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和市场运营机制的不断完善,河南旅游产业不断壮大,逐步走向了规模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呈现出全方位、多元化的格局。
当然,河南旅游业尚存在的劣势也不容忽视。观念的落后导致很多丰富的旅游资源因当地政府财力有限而未得到重视,旅游资源开发也很有限,河南旅游企业整体规模小,综合实力不强,融资能力较差。就旅行社而言,小、弱、散是其显着特征。
2006年国务院发出通知明确提出“加强黄河中游、长江中游等集中连片旅游区的规划,推进跨省区旅游合作”。面对这一机遇和挑战,2008年,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更是把这种重视进一步提升到“旅游立省”的高度。近些年来,寻根旅游兴起,到河南寻根谒祖的海外友人络绎不绝。河南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地方特色,确立发展方向。旅游所呈现的区域性特征是明显的,江南秀色、沿海风光、西部荒原、冰城奇观,周边旅游省份对游客的分享,也要求河南以更高的姿态、更好的服务来吸引、招徕游客。
二、河南省旅游业经济效益分析
旅游业经济效益是指旅游经济活动中旅游产品的实现所需投入与产出的比较。作为
经济活动,就是研究用较少的资源占用与劳动耗费来获取较多的产出,但旅游业作为一项综合性的产业,还需考虑其间接经济效益,即旅游业的发展对相关行业部门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
对河南旅游业经济效益进行研究的目的在于从根本上认识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找出影响旅游产业经济效应应发挥的因素,为河南的旅游开发工作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旅游业对河南经济发展的效应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业收入效应分析
旅游业对河南省经济的直接作用(见表3-1)。1997年,旅游收入占河南省GDP的比重为5.64%,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19.45%;2008年,旅游业的总收入占到了GDP的8.65%,是当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的30.20%;除2003年(受非典影响)外,总的来说,从1997-2008年12年间,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旅游收入在河南省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稳步增加。旅游业已成为拉动河南经济社会增长的重要力量,可以说,已经成为我省国民经济中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注:1997-2004年旅游外汇收入按1:8.2的汇率折算成人民币;旅游总收入=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
(二)旅游业就业效应分析
旅游业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服务行业,其产品的绝大部分是以劳务的形式体现的,为旅客提供面对面的服务,手工劳动所占比例较大。在安排和解决就业问题上,和其他行业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2000年河南旅游业的直接从业人员约为21817人,需要说明的是,这一数据的统计口径是相当小的,它只是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没有包括旅游区附近摊点的从业者,所以,建立在此数据基础之上的分析,也只反映出旅游业就业效应的一部分。到2006年末,这一指标总数已经达到了73528人,其中,星级饭店50693人,旅行社12117人,其他旅游企业10728人,比2000年增长237.02%。河南省2006年年末从业人员合计为5719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为1318万人。从数据上看,河南省旅游业对全社会从业人员的贡献是很小的,只有0.13%,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农村大量隐性失业人员也被统计在全社会从业人员之内,所以这一数据不能说明太大的问题。而从旅游业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贡献率来看,这一数字是0.56%。当然,这只是就业的一部分。
根据旅游组织资料介绍,旅游部门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机会,社会就可以增加5个就业机会。因此,按照这个比例计算,河南省2006年旅游业的直接从业人员约为7.4万人,那么间接就业人数将是37万人,所以,河南省旅游业总的从业人员为40多万人。因此分别占到了当年河南省全社会及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的0.77%和3.35%。
(三)旅游业创汇效应分析
依据旅游收入来源不同,可以将旅游收入划分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国际旅游收入或旅游外汇总收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入境游客在旅游目的地国家旅行、游览过程中用于交通、参观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方面的全部花费。通常,国际旅游收入都以美元表示。国际旅游收入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收汇能力和对该国国际旅游收支贡献的大小。
如表3-2所示,河南省旅游创汇从1991年以来高速增长(平均增长率23.2%),使得河南省旅游创汇在2008年达到了3.7443亿美元,虽然这个数字还不够大,但对一个内陆省份来说,旅游业能有这样的创汇额实属不易。
由于受时空距离及各种因素的制约,在外贸出口额方面,虽然在总量上增长较快,但与全国相比,河南省的增长速度还没有跟上全国出口增长的节奏。
三、河南省国内旅游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分析河南省1997-2008年旅游收入的数据发现,国内旅游收入在河南省旅游总收入所占的比重一直在95%以上,而且这些年来国内旅游收入的年均增长率(19.5%)明显超过了国际旅游收入的年均增长率(13.3%)。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旅游业,有必要对影响国内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因素进行研究。
(一)数据的选择与处理
1.影响因素的选择
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国内旅游收入人数、居民人均花费及包括交通条件、服务设施、接待机构设施在内的旅游基础设施等。经分析,考虑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国内旅游人数(X2/万人次),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X3/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X4/元),并以公路里程(X5/公里)和铁路里程(X6/公里)作为相关基础设施的代表。为此设定了以下形式的计量经济模型:
Y=+X+X+X+X+X++
其中,Y为第t年河南省国内旅游收入(亿元)。
为估计模型参数,收集到了1999~2008年关于河南省旅游业的统计数据,如图4-1所示。
2.模型的估计
利用Eviews软件,采用这些数据对模型进行OLS回归,结果
t=-461.0832+0.072X2+0.5067X3-0.0060X4+0.0608X5+
0.00000103X6
3.模型的检验
由于R2较大且接近于1,而且F=1256.999>F0.05(5,4)=6.26,所以国内旅游收入与上述解释变量间总体线性关系显着。但一方面样本容量为10,引入了5个解释变量,所以模型的估计结果可能并不可靠,过高的拟合优度可能提供的是虚假信息,有待于进一步分析;另一方面由于t0.025(10-6)=2.776,不仅X3、X4、X5、X6前面的系数估计值未能通过t检验,而且X4、X5系数的符号与预期的相反,这表明解释变量之间很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此外,DW=2.2054,根据DW检验,因模型包含变量较少,无法确定模型是否存在自相关现象。
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每个要素都与国内旅游收入Y具有较高的相关系
数,而且各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也较高,证实确实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二)消除多重共线性
消除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有多种,包括逐步回归法、岭回归法、增大样本容量法,本文经过选择,将采用逐步回归法来修正多重共线性。逐步回归的基本思想是将变量逐个地引入模型,每引入一个解释变量后,都要进行F检验,并对已经选入的解释变量逐个进行t检验,当原来引入的解释变量由于后面解释变量的引入而变得不显着时,表明可能出现引起严重多重共线性的变量,应经多方面对比,保留最优的变量,而将其他引起多重共线性的变量剔除。逐步回归法的好处是将统计上不显着的解释变量剔除,最后保留在模型中的解释变量之间多重共线性不明显,而且对被解释变量有较好的解释贡献。
其具体步骤先用被解释变量Y对每一个所考虑的解释变量X2、X3、„、X7做简单回归,然后以对被解释变量贡献最大的解释变量所对应的回归方程为基础,再逐个引入其余的解释变量。经过对各个引入新变量模型多方面的综合比较,保留2改进最大,且不影响原有变量显着性。经逐步回归,使得最后留在模型中的解释变量既是重要的,又没有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最后修正多重共线性影响的回归结果为:
t=-149.0336+0.0726X2+0.0213X
3(27.5295)(0.0046)(0.0086)
t=(-5.4136)(15.6383)(2.4821)
=0.998656 2=0.998272 F=2600.823 DW=1.7696
(三)结论
这说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当国内旅游人数X2增加1百万人和城镇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X3增长1元时,国内旅游收入Y将分别增长726万元和213万元。因此,为了加快河南省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政府部门应积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扩大旅游消费需求。
四、进一步发展旅游业的建议
综上分析,“旅游立省”战略符合河南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内外部环境的实际,实施“旅游立省”战略是实现我省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针对目前河南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结合以上分析,对现阶段河南省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几点措施和建议。
(一)加强政府引导
旅游业是一种涉及面极广、关联度极高的综合性产业,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政府主导”不是“政府主干”、“政府主财”,也不是“政府主宰”,更不是事无巨细全由政府进行管理。在行使职能的范围上,应由微观管理为主转向以宏观调控为主,把握好干预范围和干预程度。在行使职能的性质上,应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真正实现由人治行政到法治行政的变革。
(二)打造人文旅游精品,突出河南旅游特色
旅游产业在开发过程中如果面面俱到、产品雷同、缺乏特色,就不会引起游客的兴趣,影响旅游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河南文化底蕴深厚,比如以少林武术文化为特色的少林寺和以太极拳为代表的温县陈家沟、以佛教文化为特色的龙门石窟和洛阳白马寺、被联合国评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安阳殷墟、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古都开封、寻根问祖为特色的新郑黄帝故里等。这些旅游景区已经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河南应紧紧抓住这些中原文化特色,加大对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推介,力争创出河南知名品牌,从而推动河南省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抓住机遇,加大宣传力度
影响蚕业效益的因素 篇6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因素。以传播、保存、创新知识为主要任务的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看,高等教育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但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能否由潜在性转变为现实性,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高等教育经济效益内涵与类型
1,高等教育经济效益内涵。高等教育经济效益,是一国或一地区高等教育或高等教育投资所引起的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与高等教育投资的比较,即高等教育间接产出与高等教育投入的关系。衡量高等教育经济效益,首先需要研究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即计算出间接产出,然后以此与高等教育成本相比较,来确定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
2,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类型。从国际上看,由于每个学者采用的划分方法不同,高等教育经济效益有如下类型:
(1)个人效益和社会效益。个人效益是指由受高等教育的个人所获得的经济收入;社会效益则还包括本人不能单独占有的,为社会其他成员共享的收益。一般认为,属于个人范围的收益,是从个人终身收入流量中扣除与高等教育收益相联系的税的支付,除此之外的高等教育收益则属社会效益。由于社会效益内容广泛,相比较而言,个人效益较之容易度量一些。
(2)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直接效益是指高等教育投资所获得的效益来自高等教育过程因素本身或归受教育者本人所享有,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高等教育生产因素所直接生产的利益,即受教育者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所获得的消费利益及获得的知识、技术;二是受高等教育者就业后所获得的薪金。间接效益主要指高等教育对于社会整体的贡献及经济效益增长两方面的利益。对直接效益的统计分析为计量间接效益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研究间接效益需要度量高等教育投资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量以及外溢性带来的社会效益。
目前,学者根据各自的理论建立了多种不同的计量方法,如舒尔茨把教育资本的增加看作做是带来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丹尼森把教育水平的提高看作是促进劳动力质量提高,从而对经济产生影响,这都显示出由于计量理论方法不同而造成计量结果的差异。
(3)金钱效益与非金钱效益。不难理解,高等教育投资所获得的个人、社会效益中直接以金钱形式取得的,称为金钱效益,反之为非金钱效益。直接利用金钱收益的量化指标可以减少度量工作的困难,但非金钱效益的客观存在,会给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度量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特征
经济效益,又称经济效果,是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消耗与成果、费用与效用之间的对比关系,其实质是对各项合乎预期目的的经济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一种最显露、最直接的效益,可以用明晰的财务指标来分析与计算,便于评价与考核。而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具有间接性、多重性与社会性,成本与效益在时间上具有迟滞性‘,在人群上具有不完全对称性。高等教育的产出是多元的、复杂的,有着不同于物质资料生产的特点。
1,长期性和间接性是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外在表征。物质生产领域的投资是定期投入、定期发挥作用、定期收回,可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新增量的大小来判断投资经济效益的高低。而教育则是定期投入,劳动者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将在其整个劳动期间长期地发挥作用,因此,不可以把其经济效益简单、直接地用国民收入某一时间段内的增长量表示出来。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周期长是其特点,一个优秀高中毕业生一般要经过至少四年培养才能本科毕业(如果加上研究生教育还需三至五年),毕业后仍然须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四五年,才能成为高级专门人才。这种人才培养时间上的长周期,决定了高等教育经济效益长期性的特点。同时,高等教育经济效益还表现在为社会进行多方面服务,具有间接性的特点。
2,高等教育的经济效果优于单纯的物质生产的经济效果。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认为: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源泉,其作用远远超过了被看做具有实用价值的建筑物、设备、库存物资等物质资本。因此他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他说:“尽管在某种程度上教育可以说是一种消费活动,它为受教育的人提供满足,但它主要是一种投资活动,其目的在于获取本领,以便将来进一步得到满足,或增加此人作为一个生产者的未来收入。所以,我主张将教育看作一项投资,将其结果看作资本的一种形式。由于教育成为其接受者的一部分,我把它称作人力资本。”他进一步认为:“美国国民收入增长中未经解释的某一部分甚或很大一部分可以归因于这种资本的形成。”舒尔茨1961年在研究美国1929~1957年经济增长时指出,美国整个国民收入增长额中的33%是通过教育投资获得的。据此,我们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的生产力是提高了的生产力,这样的生产力更加有助于扩大再生产。也就是说,在费用相同的情况下,用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比单纯增加劳动力和机器设备的数量,更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一旦有了提高,就可以成倍甚至几倍地增加社会财富。二战以后,美、英等国都在逐年加大对高等院校的经费投入,使其成为国家培养科技人才、补充科研队伍的重要基地,对其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实现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学校是科技大军的重要力量,他们承担着国家许多重大的科研任务,其理论创新、研究成果等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的任务,恰恰在于通过传授、继承和发展人类的生产技能和经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科学技术这一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也就是说,人们通过接受教育,掌握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又通过受教育者现实的生产活动得以转化。而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级科技及管理人才的专业性教育,在社会的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由此可见,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是通过培养和输送具有高级文化科技水平的劳动力大军来实现的,即通过培养“人才”来实现的。这些高级专门人才在受教育期间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有别于物质资料,具有延时性的特点。
三、影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因素
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因素很多,本文仅就影响较大的几个因素来进行分析比较。
1,对高校的教育投入。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来看,对高校的教育投入是对高等教育经济效益影响最大的因素。包括国家对高校的投入,地方政府对高等学校的投入,以及企业或个人对高校的捐赠投入等等。加大教育投入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物质保证。1980
年6月,国家发出了《高等学校建立学校基金和奖励制度实行办法》的通知,批准高等学校建立基金制度。这一制度的施行能够使高等学校大力兴办校办产业、开展科技开发以及后勤服务:使高等学校对内、对外投资渠道更加丰富和畅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
2,高校的学生培养成本。高校的学生培养成本是研究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核心问题。有人要说,教育投入不就是学生培养成本吗?准确地说,不是。至少不完全是。例如:现行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的设备购置费和修缮费,尤其是大型购置和维修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因为一次性投资可以多次参与教学业务活动,而且在若干年内被重复使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和使用价值不变。显然,把它一次性摊入当年的学生培养成本,就会造成教育成本的不均衡、不科学、不合理。应当提取折旧,逐年分摊成本。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讲的学生培养成本不能单纯的以支出大或支出小来评定其优劣。由于高等教育所提供产品的具有特殊性,所以高校学生的培养成本应以高校培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合格人才的合理耗费来计算。这样进行的学生培养成本测算才是科学合理的。
3,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社会上要求高等学校培养出越来越多的符合市场需要的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而现有的某些专业社会不需要,社会需要的专业,高校反而没有设置。这对矛盾近年来显得尤为突出。如果从全国范围来看,已经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
4,高等学校的管理模式。目前,由于我国大部分高校进行了合并,没有进行合并的高校管理模式比较单一。所以,我国高校的管理模式一般分为集权模式、分权模式、混合模式三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对应着不一样的财务管理模式。所以,不管何种管理模式,由于学校合并的出发点是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就要求学校的领导层从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
浅析光伏发电投资效益的影响因素 篇7
能源是人类生存、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资源,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国防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化石能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化石能源过度的开采和使用不仅使一次能源的战略储备总量不断降低,而且会造成周边生态环境的大范围破坏,甚至将引发全球气候变暖及空气质量的严重下滑。而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合理的利用不仅能逐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耗,而且能使人类重新迎来绿色的、充满生机的世界。
近年来,虽然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迅猛,成本随之不断降低,但仍高于传统火力发电成本。本文将首先介绍国内外光伏产业发展现状,然后对影响光伏发电系统投资效益的主要因素作详尽的经济性分析。
1 国内外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1.1 制造业
光伏产业在各国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发展迅猛,产量连年增长,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从光伏制造业生产区域来看,中国、欧盟、日本、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仍然是世界光伏组件的主要生产地。2008年、2009年和2010年,上述地区产量约占世界光伏组件总产量的92%、95%和86%。而得益于欧洲较好的光伏政策,中国光伏制造业获得了惊人的发展速度。从2007年至今,中国太阳电池产量已连续5年居世界首位,2010年的产量已达全球总产量的50%。据估算,国内光伏行业年产值超过3 000×108元人民币,直接从业人员总数超过30×104人。
1.2 市场
据欧洲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11年全球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为27.7 GW,较2010年提高了67%,累计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到67.35 GW,意大利、德国、中国、美国、法国和日本的新增装机均超过了1 GW,而在2010年只有意大利、德国和捷克的新增装机超过1 GW。虽然欧盟国家持续下调光伏发电补贴政策,但欧洲的光伏发电新增装机仍领跑全球,只意大利和德国这两个全球最大光伏市场的新增装机就占全球总新增装机的75%。
相比国内光伏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光伏发电市场的发展已严重滞后。虽然从1990年至今的统计数据来看,国内光伏装机连年增长,尤其在2011年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突破2 GW,是前一年新增容量的近4倍,但是累计装机容量只占全球总装机的4%。
2 光伏发电投资效益分析
光伏发电效益主要受装机成本、年峰值日照小时数、贷款情况及运营维护成本的影响,本节将对其进行详细讨论。
以下讨论的光伏发电投资效益均设定装机容量为10 MW,经营期为25年,银行还贷期为15年,折旧率为3.8%,上网电价为1元/(kW·h)。光伏组件输出功率的年衰退率按1%计算。另外,采用国家税务总局2009年出台的80号文件《关于实施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问题的通知》规定——由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太阳能发电新建项目享受“三免三减半”的所得税优惠政策。
2.1 装机成本的影响
光伏发电系统的装机成本是由技术发展现状、产业发展规模、市场供需情况所决定的。总体来说,光伏发电装机成本近年不断下降,尤其受2011年光伏市场不理想造成光伏设备供大于求的现状,加速了光伏装机成本的下降。
设定银行长期贷款利率为7%,资本金比例为20%,年峰值日照小时数为1 600 h,年运营维护成本为200元/k W,由此得出的度电成本随装机成本变化的曲线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装机成本的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呈线性下降的趋势,当装机成本降到11×103元/k W造价时,度电成本已可降至0.8元/(k W·h)。按照2012年第一季度所掌握的资料可以知道,当前的工程造价已达到10×103元/k W的水平。随着太阳电池组件等设备价格的继续下跌及一次装机容量的增加,光伏发电成本仍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2.2 年峰值日照小时数的影响
太阳日照条件越好,则光伏系统发电量越多,因此在同等装机成本下的度电成本越低。在项目选址已确定的情况下,应当优化系统设计、减小系统损耗,使光伏系统的整体效率得到提升,从而增加年峰值日照小时数。
根据2012年第一季度光伏系统集成情况,设定总装机成本为12 000元/k W,资本金比例为20%,年运营维护成本为200元/k W,由此得出的度电成本随日照条件变化的曲线见图2。
以年峰值日照小时数为1 600 h为例,若在总装机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单轴或双轴追日系统,亦或是加入最大功率跟踪模块等技术,则可将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增加10%~30%。结合图2可以知道,这些措施将能使光伏发电度电成本显著降低。
2.3 贷款情况的影响
贷款情况的影响可分为贷款利息和资本金比例对光伏发电系统投资效益的影响。
2.3.1 贷款利息
设定装机成本为12 000元/k W,年峰值日照小时数为1 600 h,资本金比例为20%,年运营维护成本为200元/k W,得出度电成本随贷款利息变化的曲线,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银行贷款利息对光伏发电度电成本的影响相对较小,而且由于银行的长期贷款利息相对稳固,且其并不是项目投资方所能控制的因素,因此对未来光伏发电度电成本的下降贡献不大。即便如此,在投资光伏发电项目时仍需要努力争取低息贷款。
2.3.2 资本金比例
设定装机成本为12 000元/k W,年峰值日照小时数为1 600 h,贷款利息为7%,年运营维护成本为200元/k W。度电成本随资本金比例变化的曲线见图4。
资本金越多,则需要支付银行的利息会越少,光伏发电度电成本就会越低。但如果光伏发电投资方想获得更高的资本金回报率,则资本金比例必须减少。国发【2009】27号文规定光伏发电的资本金比例不得少于20%,而由图2可知,资本金比例为20%时的光伏发电项目对应的度电成本为0.852元/(k W·h),远低于目前1元/(k W·h)的上网电价。
2.4 运营维护成本的影响
设定装机成本为12 000元/k W,年峰值日照小时数为1 600 h,贷款利息为7%,资本金比例为20%。度电成本随运营维护费用变化的曲线见图5。
运营维护成本对光伏发电效益的影响程度随光伏系统装机成本的下降而降低。因此,无论光伏系统在何种投资环境下均需严格控制运营维护成本,以使投资效益达到最大化。从图5可以看出,按上述设定的光伏发电投资条件下,运营维护成本对度电成本的影响非常大。因此,若要使光伏发电项目获得较好的投资回报,则应尽量压缩运营维护费用。在项目设计时要保证系统将来运行的可靠性。设备选型时不仅要价优,而且要物美,更关键是要正确、合理的选择,使项目落地后能减少光伏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事故发生率。
3 结语
a)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已使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的新兴产业之一。中国的光伏制造业规模已领先全球,但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依然较小。
影响蚕业效益的因素 篇8
1 肉牛养殖效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选种配种的问题
我国地域宽广, 幅员辽阔, 牛的品种繁多, 多为当地自由杂交后代, 产肉率不高, 肉质较差, 有的地方用当地的良种牛配种, 也有的是本地牛和国外的肉牛进行配种的。 在现阶段, 黄牛仍然是我国的主要品种。 在配种方面, 还有很多地方使用本交, 主要有两方面的缺点: 一是公牛需要很大的数量, 饲养公牛需要大量的饲草料, 增加养殖成本。 二是在本交的同时容易传染疾病, 导致后代发育不良, 造成资源浪费。 现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是人工授精, 是目前最合理、 科学的配种方式, 更有许多科研院所进行更多的生命科学研究, 例如胚胎移植、 活体细胞培育等还有待于进一步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1.2 养殖方式的不科学
我国肉牛很多都是农民养殖, 一般情况下都是散养。 很多地方都利用闲散的院落养殖, 没有专用的圈舍。养殖规模都不是很大, 组织化程度也不是很高。 现在农村很多地方都是利用自己家收获的农产品下脚料饲养肉牛, 虽然将下脚料利用, 减少了浪费, 但不懂得合理的营养搭配, 导致养殖效益不高。
1.3 疫病防治体系不完善
农村散养肉牛在草坡采食容易将寄生虫食入体内, 农村的养殖户不会经常给牛驱虫, 这样就会使得很多牛的继发疾病得不到有效控制, 在传染病控制方面养殖户重视程度不够, 农村防疫人员缺乏, 怕麻烦, 防疫密度不够, 增加了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的风险。
2 提高肉牛养殖效益的对策
2.1 采用良种培育
我国肉牛有很多地方品种, 其中黄牛有70 多个品种, 其中不乏优良品种, 像我国秦川、 鲁西等5 大品种, 可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杂交改良本地牛, 同时, 引进国外好的肉牛品种, 与我国黄牛进行杂交, 改善黄牛的品质和繁殖上的缺陷。
2.2 调整养殖规模
养殖需要一定的规模才会提高人工效率, 最合理的降低养殖成本, 扩大养殖效益。 一般养殖头数以不超过50 头为宜。 为了增强应对自然灾害, 保持稳定生产, 需要建设一些高标准的圈舍, 符合防大雨、 大风、 大雪等要求, 防止极端天气带来的损失, 同时, 合理布局, 机械、 电力设施等注意安全距离, 保证人畜安全。
2.3 加强饲草料的储备
肉牛屠宰后有较高的产肉率才会有效益, 所以, 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上要合理搭配, 营养全面, 尽量保持饲料、 饲草配比稳定, 不要经常更换, 保持肉牛体内瘤胃微生物的合适比例, 有利于肉牛快速生长。
2.4 防止疫病
首先, 保持牛体健康是取得经济效益的先决条件。 养殖户要每天清扫圈舍, 不能将牲畜的粪便随意倾倒, 应在指定的地点进行无害化处理, 防止各种传染病。 圈舍内的用具均需定期消毒。 每个月至少要给牛舍地面、墙壁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 对死去的家畜如猫、 狗、 鸡、 猪等不要留在圈舍周围, 防止畜禽间病毒的交叉感染。每日对每头牛进行刷试, 既可以将肉牛体表清理干净防止污染也可以促进肉牛加快新陈代谢, 促进血液循环。俗话说得好: 天天刷一遍, 肉膘身上套!
其次, 加强防疫。 近几年, 牲畜间烈性传染病时有发生, 如口蹄疫、禽流感等均造成重大损失, 有些甚至传染给人, 非常危险, 所以做好防疫刻不容缓, 对养殖户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 把各种疫苗给牛接种, 不能漏掉一头, 也不能存在侥幸心理, 该用的疫苗一个都不能少。
最后, 对牛的来源最好是自繁自养。 避免引入外来的疾病, 增加风险。育肥一批牛最好是全进全出, 最大限度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3 结语
肉牛养殖效益的影响因素有很多, 但是主要还是选取优良品种和本地牛利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杂交, 产生优良后代, 同时对育肥牛群加强疾病检查治疗和疫病防控, 确保牛体健康, 再辅以饲喂良好的饲草料就一定能取得好的育肥效果, 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肉牛养殖成为养殖户增加收入的重要方式。如何使养殖效益最大化, 需要对影响肉牛养殖的各种因素做出分析。本文主要针对肉牛养殖效益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肉牛养殖,影响因素,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高翠玲.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生产组织制度创新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115-117.
[2]闫大柱.吉林省现代畜牧业建设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 2011:26-28.
影响蚕业效益的因素 篇9
一、影响棉田效益的主要因素
影响棉田效益的因素较多, 有的还有交互作用。总结本地制约棉田效益的因素, 主要有:
1. 连作重茬现象突出, 导致土壤营养失衡。
东团村有4600亩耕地面积, 常年种植棉花3500亩, 部分无法灌溉的次高地, 自合作化以来一直长棉花, 大集体时代先是直播, 后是移花接绿;分田到户后主要是移花接空, 近几年随着复种指数的提高, 发展为移花接麦或接油;在肥料利用上重化学肥料, 轻有机肥料;长期对土地重用轻养, 甚至只用不养, 导致保肥保水性能变差, 土壤有机质由1984年土壤普查时的1.24%下降为1.08%, 土壤速效钾由121.5毫克/千克下降为102.3毫克/千克, 在棉花生长期间, 如不追施速效钾肥, 容易导致红叶茎枯病的发生。
2. 棉花缺乏当家品种, 良种良法不够配套。
种子市场放开后, 经营不再分装的农作物种子的销售商遍及城乡, 甚至走村串户销售的都有, 棉花由于用种量少, 利润高, 销售更乱。目前, 全镇据不完全统计有冀棉、湘棉、鲁棉、苏棉、皖棉、中棉等系列品种子100多个, 导致主体品种不突出, 试验示范没人搞, 良种良法集成组装不配套, 良种的生产优势不能充分显现, 同时由于品种产地多, 检疫不严给棉花生产带来了相当的麻烦, 黄萎病的一些变种引到本地, 导致较大面积的死苗, 前两年发病率高的田块, 死亡株率达到50%以上。
3. 农田基础设施老化, 防灾抗灾能力减弱。
本地处在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自然灾害频繁, 夏季常伴伏旱和梅雨, 秋季多台风暴雨, 常年降水1000毫米左右, 棉花生长期间降水700毫米以上, 棉花是耐旱怕渍的经济作物, 对农田基础设施标准要求较高, 而目前的现状是:许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修建的闸站已严重老化, 甚至不能正常运行;河道淤塞现象普遍;排水沟系不全, 堵塞严重;排灌动力不足, 达不到高产稳产的生产要求。
4. 布局规划不够合理, 栽培技术严重退化。
由于现在土地经营权在承包户手中, 村组的种植布局只能是说在嘴上, 写在纸上, 很难落实到田块上。许多农户既不服从村组的种植规划, 又不同意将土地转包, 结果常致旱包水、水包旱现象的发生, 受渍棉田常显返盐返碱现象。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在系统总结棉花高产栽培的经验基础上, 形成“五项基础、十字配套”的棉花高产栽培技术体系。进入新世纪, 青壮年劳力基本都外出务工, 原有的“早播、密植、足肥、化调、抗灾”的栽培技术体系被废弃, 取而代之的是杂交棉的“迟播、稀植、重促轻控”的粗放管理模式。
栽培技术上的退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移栽密度不足。
根据本地多年调查:杂交棉的适宜密度是1800株/亩左右, 而目前生产平均1250株/亩, 低的不足1000株/亩, 密度低, 虽然单株生长性状良好, 但抗灾能力, 高产稳产性能下降。
二是前期发苗不快。
主要表现为小苗抢栽、带肥干栽, 造成低温僵苗、干旱僵苗、肥害僵苗、药害僵苗、虫害僵苗等, 造成前期生长发育不快, 丰产架子搭得迟, 伏前桃数量少, 失去高产主动权。
三是中期管理不力。
主要表现为施肥偏氮, 营养不均衡;病虫危害, 防治不及时;防涝降渍, 三沟不配套;整枝打杈, 管理不到位;化学调控, 剂量不精准, 导致脱落增多, 株型不紧凑, 甚至徒长, 使主体桃数量不足, 形成"中空"。
四是后期脱力早衰。
主要表现为早秋结铃高峰时间短, 成铃强度低, 成铃数减少;顶部果枝短, 果节数减少, 有效果节少;内围铃较大, 外围铃偏小, 均铃重减轻;三桃比例不协调, 晚秋桃较少, 上部果节成铃率低, 秋桃盖顶的目标难以实现。
5. 间作套种不够科学, 相互竞争矛盾突出。
目前, 生产上是根本不考虑与棉花的共生关系, 生长期相近, 植株高度相仿的大豆、芝麻都在棉田套种, 恶化棉花生长的生态环境。有些作物虽然植株较矮, 但有卷须缠绕, 或虫害较重, 如瓜类蔬菜等也不宜在棉田套种。
二、提高棉田效益的对策措施
针对影响棉田效益的主要因素, 消除制约关系, 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加强科技投入, 实行科学管理, 优化立体种植, 是提高棉田效益的主要路径。
1. 实行轮作换茬, 消除连作障碍。
(1) 水旱轮作。
有灌溉水源, 地块平坦的, 实行水旱轮作, 这不仅是减轻土传病害, 如棉花枯萎病、黄萎病最有效的方法, 也是解决长期种植单一作物造成土壤养份营养失衡的根本措施。
(2) 植物轮作。
土地平整度差, 缺乏灌溉水源, 无法进行水旱轮作的地块, 在同一生长季节, 实行不同作物轮作, 特别是要选择生长型差异较大, 对土壤养分吸收有一定互补关系的作物进行轮作。
(3) 平衡施肥。
对长期连作, 无法调整作物种植布局的, 根据矿质营养理论,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适量补充矿质营养元素, 消除限制因子, 改善土壤环境, 促进棉花的生长发育。
2. 统筹布局规划, 建设高产农田。
根据土地综合利用规划, 将列入耕地保护区的匡口, 作为长久型农业用地, 把农田水利工程、中低产改造工程、农业三新工程等农业投入项目有机整合, 有计划地开展平田整地, 大力兴修农田水利、增加排灌机械动力, 扩大水浇地面积, 从根本上解决旱灌不上, 涝排不出, 望天收的被动局面, 将其建成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
3. 加强种子管理, 推广优良品种。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种子市场管理, 加大监管力度, 规范引种行为, 组织农业技术部门开展品种比较试验, 选择1~2个在多点试验示范中增产效果显著的棉花品种为主推品种, 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棉花品种多乱杂的状况, 为充分发挥良种增产潜力, 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推广创造条件。
4. 创新服务机制, 改进服务方式。
乡镇农技推广是公益性服务, 一个乡镇从事某项具体推广的工作只有1~2人, 他们无力服务到千家万户。因此, 创新服务机制, 首先要完善村级农技服务站, 让村级农技服务站成为在镇农业中心专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服务一方, 具体负责农业生产资料经营, 实现区域化小范围的品种统一, 进而为合理局布规划、良种、良法配套等技术推广创造条件。其次, 要扎实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目前棉花栽培的从业人员基本都是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的农村留守人员, 对他们的技术培训, 一定要根据农时季节, 做到边学边用, 难以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 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第三, 大力培植科技示范户。对植棉面积较大的村, 安排对口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包村服务, 明确规定培植棉花高产高效示范户的目标任务, 通过示范户的带动和辐射, 提高全村的棉花生产水平。第四、成立专业生产组织。组织植棉大户、农业服务组织、农民技术人员、棉花购销人员, 成立棉花生产专业合作社, 将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的农户的棉田流转过来, 发展专业化生产。
5. 明确栽培目标, 推广高产模式。
第一、适期早播争主动。目前生产上大面积选用的抗虫杂交棉, 应在清明前抢冷尾暖头突击播种。第二、壮苗移栽促早发。接空棉要矮壮、墩实, 四叶以上移栽;麦 (油) 后棉, 前茬作物收获后, 及时抢栽。在移栽质量上, 要严把三关, 即:移栽密度关。纯作棉等行移栽, 株行距以1米×0.35~0.40米为宜, 密度1750株/亩左右;棉田间作或套种的田块应适当扩大行距, 缩小株距, 以协调作物间竞争矛盾, 为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创造条件。促进早发的措施是:带水移栽、早追活棵肥、控制病虫为害, 做到一栽就管, 有效防止僵苗的发生, 实现早现蕾、多现蕾、现壮蕾的管理目标。第三、促控结合保稳长。中期管理是通过各种农艺措施, 调节水肥气热等因素, 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促控结合, 确保稳长, 搭好丰产架子, 为棉花高产奠定基础。在开花结铃盛期, 根据测土配方施肥的技术要求, 保证棉花生长必须的各种营养元素比例协调, 提高成铃强度, 延长结铃盛期的时间, 实现多结桃、结大桃, 伏桃满腰的栽培目标。第四、补施肥料增秋桃。抗虫杂交棉生长势强, 正常年份秋桃占总铃数的一半左右, 如果在九月中旬前缺肥, 会明显减少秋桃数量, 而且铃形变小, 铃重减轻, 品质下降。因此, 生产上常根据前期用肥数量、品种, 棉花的生长状况等因素, 在八月中旬适量补追盖顶肥。在九月下旬棉花生长缺力, 可进行多次叶面喷肥, 以维持一定强度的供肥水平, 满足顶部棉铃生长发育的需要, 实现秋桃盖顶的高产目标。
6. 优化棉田套种, 提高经济效益。
影响蚕业效益的因素 篇10
1 小麦种植效益的影响因素
小麦的种植周期一般是6~7个月, 冬小麦、春小麦的种植影响因素相差不大, 主要可以分为种子质量、水源灌溉、土地肥力、播种时间、播种深度、机械操作、病虫害、光照温度、自然灾害如旱涝和台风等。关键因素主要有种子质量、土壤成分、灌溉与施肥、机械化操作。如果机械操作不符合相关要求, 治虫与浇水所选择的时间不当, 施肥不科学等, 不但会导致小麦年产量与收益的降收集整理低, 还会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2 提高小麦种植效益的途径
2.1 购买优质小麦良种是基础
小麦的产出与麦种密不可分, 高质量的麦种可以将每667 m2小麦的产量提高15%~20%, 因此种植小麦前购买优质小麦良种是基础。农民需要依据种植地区的年气候条件适当选择麦种, 如华北平原地区应当选择抗旱、抗病虫害、产出高的麦种, 东北平原地区应当选择耐寒、肥力吸收快的麦种。优质小麦种子抵御病虫害与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比较强, 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需要投入的浇灌、喷药成本相对较少, 人工管理上也相对轻松。种植优质的种子可以减少投入的成本, 在保证小麦产量的前提下增加了小麦的效益。优质的麦种应当与适时的播种时间、播种深浅相得益彰才能确保收益, 选择高质量的麦种后播种时间一定要准确, 播种过早, 小麦则易受到寒冬与病虫害的影响;播种过晚, 小麦尚未度过冬季, 就有可能被干热风影响[1]。因此, 把握好小麦种植的时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2 土沃肥佳是小麦种植的保障
土壤的肥力是小麦种植的重要保障, 对小麦产量产生决定性影响。当前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主要措施有:第一, 秸秆还田。在小麦收割后利用机器将秸秆打碎铺在麦田内, 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 改善土壤松软度, 保证种植环境处于良好循环中, 还可以有效提高土壤的御寒能力, 预防病虫害影响小麦产量。第二, 测评土壤, 控制土壤的酸碱度。结合现代小麦种植技术, 对土壤进行测评, 详细了解土壤中养分的构成, 并根据具体情况制订出科学的施肥方案, 在选择肥料时以有机肥料为主, 其他肥料为辅。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为长期的种植投入, 从而提高小麦产量。在土壤施肥时, 避免盲目施肥, 如果施肥过度, 不但无法提高土壤肥力, 还会对小麦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就冬小麦来说, 需要抓好冬小麦早春田间管理, 通过早施返青肥, 利用早春的光照和温度及时追肥, 主要是施大肥, 结合早浇返青水等措施, 促进苗情转化升级, 切实扩大一类苗提升二类苗, 为小麦增产打下坚实基础。麦苗在春季追肥时, 宜使用氮素化肥减少、底肥催加的策略, 在麦苗根茎部位第1节间定长时追肥最为合适。如果麦苗长得比较旺, 可以施加尿素105~150 kg/hm2[2]。
2.3 实行耕种灌溉收割集体机械化
小麦种植是多道工序的过程, 包括耕地、播种、灌溉、施肥、除虫害和收割等, 在我国小麦主产区, 经过多年的小麦机械改良, 小麦的耕地、播种、收割实现了机械化, 其他环节还是主要由人工来操作。为了提升小麦的产出效益, 灌溉、喷药环节应实行机械化作业, 如以村、镇为一个集体, 通过比例集资的方式购买灌溉器械, 主要有喷头喷灌和管道水流灌溉两种, 喷头灌溉以其辐射范围大, 灌溉时效强, 易操作的特点比较适合小麦的大面积灌溉[3]。机械化喷灌最大的好处是省水、省力, 移动式组合机械喷灌就是喷灌的好帮手。它本身有调节水量功能, 非常实用, 避免了大水漫灌现象, 比传统浇灌方式节约40%的用水量。该方式基本不需要人工, 只要计算好时间, 定点搬移设备即可。机械灌溉不仅速度快, 而且雾化效果好, 可有效减小地面温度变幅, 调节近地面层气候, 防御冻害。传统漫灌667 m2地, 两个人需要5 h多, 而机械化喷灌一般2 h就能完工, 且可以加管道大面积作业, 时间、电费、人工和用水量都节省50%以上。
2.4 联产责任, 购买保险护航
无论冬小麦还是春小麦, 都会经历不可预测的气候灾害, 对小麦种植影响较大的其后灾害有寒潮低温、严重干旱、台风暴雨等。传统的小麦种植依赖周围环境, 遇到旱涝灾害年, 小麦的收成就少。在现代化的小麦种植中, 国家为了保障“三农”的利益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政策, 以村委单位从种植开始农民就可以为小麦购买保险, 遇到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条件可获得产出赔偿。对小麦主产区而言, 地区小麦督查组要求市党委、政府切实提高认识, 全面落实小麦生产责任制和行政首长负责制, 加大工作力度, 确保足额保质完成小麦生产任务[4]。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发放宣传单等形式, 使乡镇、村队领导, 小麦种植户充分认识粮食安全、种植小麦保险的重要意义, 帮农户算清种植小麦购买种植灾害保险的对比帐, 全面了解掌握小麦保障和相关的优惠政策措施, 激发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3 结语
小麦的效益高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种植过程中, 农民应多总结经验, 多沟通策略。除购买良种、适时施肥除虫害、按期浇灌外, 还需要考虑整个小麦生长时期的田间管理工作, 避免盲目施肥浇灌造成损失减产。做好小麦的适当管理, 早期以培育壮苗防御灾害为重点, 中期以施肥灌溉麦抽鼓穗为目标, 后期以小麦养根保叶, 提高粒重活熟麦粒为主攻, 整个过程需要适当、恰到好处, 定能够有效提高小麦的产出效益, 为小麦种植的农民谋到利益。
参考文献
[1]王维维.浅析小麦种植中提高效益的途径[J].农业与技术, 2015 (2) :114.
[2]姚芳.浅析小麦种植中提高效益的途径[J].科技致富向导, 2014 (9) :24.
[3]杨彧昕.基于B/S架构的小麦种植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 2015.
影响蚕业效益的因素 篇11
【关键词】企业经济效益;科学管理;财务控制;物资控制
企业以追求利润为最终的目标。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是企业制度管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系统的、规范化的方法去管理现代企业经济活动,才能实现企业保持利润和价值稳定增长的目的。
1.企业经济管理概念
企业经济管理是一种资源价值实现的管理,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盈利这一目的的活动的总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职能逐渐由以生产为中心的生产型管理发展为以生產经营为中心的生产经营型管理。因此,企业经济管理的任务,不仅要根据企业的特性及生产经营规律,制定管理制度,还要有效利用企业资源,合理地组织企业内部的全部生产活动,加强经济核算与经济评审,获取良好的资金利用率和投资收益率。同时,还要按照市场需要和客观经济规律,科学地组织企业的全部经营管理活动。可以说,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企业采取科学的管理是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
科学的管理要有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科学的组织管理体制来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管理思想、管理人才、管理组织以及管理方法管理手段要适应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科学管理就是要培养一支熟练地掌握现代化管理知识与技能的管理干部队伍。
科学管理就是要有一套符合企业特点、保证生产经营活动高效率运行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以往传统的八大管理(计划、技术、设备、材料、质量、安全、财务、劳资)是不可少的,但是基本制度并不在多,而在于科学的运用和符合实际。这些基本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是群众智慧和生产经营经验的集中。它应当规定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在什么情况下应怎么做,在什么时间应达到什么目标以及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还应当规定做错了怎么办!这些基本制度即是对各种行为的制约,又能振奋人们的精神、激励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广大职工奋发有力地工作。
管理的科学化不是抽象的、是实实在在的工作,需要扎扎实实去做,坚持不懈地去抓,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自身素质,否则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夯实企业管理基础等同于砌注高楼大厦的地基至关重要,是公司再上一个新台阶的关键所在,是公司振兴和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
管理是永恒的主题,其源于生产过程的协作劳动。企业管理的推动力在于深化改革,深化改革既能给管理注入动力又能以不断完善企业管理使改革与管理的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互为保证。
3.加强财务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重要手段
3.1 把资金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首要任务
把资金财务指标作为判断企业经营水平的重要标志。把合理的筹集资金,降低资金成本,加快资金周转速度,调整资金结构作为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判断一个企业经营状况如何,不单要看每年实现利税多少,还要看财务资金指标,资本利润率指标如何,资本结构合不合理,资金筹措合不合理,以此来判断企业经济水平的好坏。
3.2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经常进行财务预测
这是财务管理的一种手段,要求企业经营者和财务工作人员在经营过程中要根据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考虑现实要求和客观条件,对企业决策方案或未来财务成果作出科学预测并贯穿于企业经济活动过程的始终。可以提高财务管理的预见性,预测企业生产经营方案的经济效益,为决策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3.3 成本控制要作为企业的基本管理活动
财务管理的重要任务就是管理企业的成本。通过成本管理把各项管理工作带动起来。把具有竞争力的成本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成为每个职工的奋斗目标,把降低成本的要求变成技术进步的动力,不断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财务管理成本控制不能简单地强调降低成本、费用和支出。成本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之一,虽然一定意义上降低成本必然能增加利润,但成本增加并不意味着利润一定减少。市场经济强调的是市场,在市场机制的调控下,物价有变动,产品升级换代周期缩短,这一切使得不同时期的产品成本具有很多不可比因素。如果只简单强调降低成本而使企业生产技术止步不前,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因缺乏竞争力而与市场失之交臂,从战略上动摇企业的生存基础。因此,财务意义上的成本管理是成本效益管理,是要节约那些效益不高的成本,控制那些管理不善的费用,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支出。而对那些能够给企业带来结构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和经济效益,以及能促进企业持续经营和蓬勃发展的费用支出,应给予必要的保证。
4.进行有效计划,规范物资使用,是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重要环节
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内部生产经营必须保持良好的秩序,加强各项工作的计划性。严格各方面的管理,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减少投入,扩大产出,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力争实现利润最大化。
4.1 建立完善的物资计划体系
建立较为完善的物资计划体系,加大各类物资计划制定的科技含量,既要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需要,又要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4.2 完善物资计划体系应采取的措施
严格按照各类计划标准,强化各方位过程的管理。要严格执行物资的领发制度。供应部门必须坚持按计划管理和使用物资。生产单位必须坚持按计划领取和使用物资,加强管理,严格按生产工艺精心操作,杜绝因失职而造成物资的损失、丢失和浪费;随时掌握生产进度和物资使用情况,如因某些原因可能造成超计划物资消耗时,要及时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按规定程序申请和报批。
计划管理是一项科学、严谨求实的工作,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还应及时了解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情况,认真及时地做好材料计划执行情况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工作,定期修订各类物资计划标准,使其更加科学、先进、合理。
5.结语
企业经济管理包含着企业方方面面的管理,优质的企业产品离不开全面的经济管理。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企业只有用科学的经济管理体系去管理企业的经济活动,才能有效地整合企业资源,才能保证企业实现稳定的利润,也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廖锦章.浅谈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J].中国商界,2010,(6).
影响蚕业效益的因素 篇12
公路经济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概念是公路经济效益, 通常来说, 新建的公路或者改建的公路具有两种类型的经济效益:一种是新建或者改建公路其系统内部的经济效益, 即新建或改建的整个公路系统通过对公路养护及其管理等活动过程进行其内部管理的不断强化, 使得自身所从事的公路在建、养、管等各个方面的生产发展得以不断提高, 另外, 该系统其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加同该部门员工的工作以及生产条件、对新型工艺进行创新和应用, 使其福利待遇得以提高等的各种各样的活动, 这些均为经济实力的集中体现。另一种指的是整个公路系统社会经济效益, 也就是说这个公路系统能够进行的社会经济的相关服务能力。具体来说, 主要指的是其能够带给车辆、行人乃至整个社会一个更为完好、安全、畅通、舒适的公路交通环境, 最大程度地将人们的行驶费用以及行驶时间能够降低, 同时使整个交通系统的肇事率得以降低, 创造一个行驶舒适且便利的交通环境, 另外, 还应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公路系统内部经济效益同公路系统的社会经济效益之间为对立统一关系的集中体现, 其同公路的建设、养护、管理以及整个公路的生产活动各个环节的全过程相互融贯。
2 制约公路经济效益的因素分析
制约公路系统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原因有很多, 其中最为突出的因素经笔者归纳后有以下五个方面, 分别为:
2.1 公路相关部门的员工在思想认识方面仍有不足
传统计划经济模式所造成的影响以及整个公路管理体制各种条条框框所带来的影响都束缚了公路相关部门不少员工的思想, 多数员工并没有彻底实现对旧传统的突破, 并没有彻底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 也没有正确树立其市场经济观念, 不少员工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这就导致了公路各部门以及员工无法将其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的发挥, 严重压迫和束缚了员工的积极性及其创造性。
2.2 整个公路系统的管理体制仍未完全理顺
由于当前我国公路系统体制依然为半下放型的管理体制形式, 公路进行建设以及养护活动所需的资金都是通过省厅进行财政拨款实现的, 省厅对其进行行业管理, 而地方负责对其行政、党群以及人事的管理。这种体制具有一定的优势, 其能够使地方以及行业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和发挥。但是其缺点也十分突出, 其对公路系统的建设以及养护无法满足省里的计划要求, 也无法满足其地方经济发展所要求的公路建设以及养护的标准。
2.3 公路建设以及养护的投入资金不足
还以此公路系统为例, 其公路相关部门共有职工约3900人, 而正式的固定养护工人为1535, 列养的国道共203.411公里, 省道则共569.4公里, 省局每年所下达的计划投入费用相当不足, 再加上进行公路养护所需的材料价格的大幅度上涨, 使得养护的成本大大增加, 因此造成了公路部门的挂账资金的形成, 公路的建设以及养护的生产都必须通过负债进行运行。
2.4 现有公路的等级相对较低
仍就此例来说, 其列养的干线公路为892.22公里, 而287.3公里都为三级公路, 186.8公里为四级公路, 公路的等级相对较低。
2.5 人员出现超编的现象
近些年来, 由于公路系统各个部门的人员增长的速度过快, 使得劳动力出现了过剩的现象, 有些地方甚至有着“人吃路”现象的出现。此外, 市场的竞争力相对较差等也是制约公路内部经济效益以及社会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因素。
3 解决问题的对策
由于公路系统中“两科效益”的情况对其经济造成了制约, 因此为了将此现状进行扭转, 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其内部以及社会经济效益得以充分的发挥。
3.1 公路系统相关部门的员工应当不断进行学习, 提高自己的
思想认识水平, 将传统的旧思想、旧观念抛弃, 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市场经济观念, 采取高效的措施和解决办法, 实现公路系统的建设、养护以及管理等的协调有序的发展。
3.2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增强其运营效率
高速公路营运管理工作是一个新型的行业, 在这个行业里, 一方面要设置健全的组织和管理机构, 另一方面, 还要根据其不同特征性, 制定与之相匹配的规范而的规章制度。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高速公路组织机构的科学性、严密性和权威性。作为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如果可以在制度上创新, 那么则可以使得运营组织的管理充满活力, 并且保证工作可以按照规范顺利进行, 以此来保证高速公路的社会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目前, 随着高速公路营运事业在我国的发展, 相关的高速公路部门已经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 如《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办法》《收费管理条例》《高速公路管理条例》等。这些有关高速公路的相关规章制度的实施可以帮助对高速公路的管理更加的有效。作为高速公路运营单位, 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再制定具体的适合自己区域的相关制度办法和条例。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高速公路的运营可以有章可循, 使工作可以更加科学而有条不紊的开展。如果各地根据高速公路运营准则作出了相应的细则规范, 可以使各部门的管理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使其管理有理有据, 使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按规章制度办事。这种方式的管理, 既可以避免漏收的现象, 也可以防止工作人员四方车辆的贪污行为发生。
3.3 对公路系统进行科学的管理, 使其养护及建设活动得以加
强, 同时应保证公路系统的好路率指标符合要求规定, 使公路的社会经济效益方面得以不断的提高。另外, 应对公路其内部的发展潜力进行深入的挖掘, 对公路进行养护时应当进行公路人员、组织、设备以及资金等各方面的准备, 确保公路养护能够正常有效的进行。对公路的建设以及养护方面进行规划和设计时, 应当把握编制科学以及均衡合理的原则, 将有限的资金能够发挥其最大程度的投资效益。
3.4 对公路以外的产业进行兴办, 实行多种经营的发展。
进行公路的经济活动时应当注意的问题是该活动应当同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及其要求相互适应, 而且应当对其内部的公路系统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 对其经营机制进行转换, 使得非养护单位得以更好的发展, 促使公路经济新型增长点得以形成和发展。
3.5 对公路系统的进行多方融资, 使得公路新建或改建步伐得以加快。
4 结束语
新世纪, 对公路的建设以及养护的要求在不断提高, 现在其重点主要集中在扩大较高等公路的主框架以及整个公路网的规模, 使得公路系统在通达深度方面能够实现更大的提高, 尤其是实现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
摘要: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是一国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支承载体, 公路是交通基础设施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我国也不断加大对公路的财政投入, 如此大的财政投入是否得到相应的经济效益回报了呢, 本文将就此作出分析, 并提出制约公路经济效益的因素, 以及对此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公路,经济效益,制约因素,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孟祥如.我国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对策分析[J].现代交通管理.2000.[1]孟祥如.我国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对策分析[J].现代交通管理.2000.
[2]胡得清.浅析高速公路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交通管理.1998.[2]胡得清.浅析高速公路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交通管理.1998.
[3]张焕彬.高速公路的经济社会效益浅析[J].企业论坛, 2006, (11) .[3]张焕彬.高速公路的经济社会效益浅析[J].企业论坛, 2006,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