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语文

2024-07-08

传统语文(通用12篇)

传统语文 篇1

《新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定位于交际工具、文化载体, 要关注语言能力。其内容不仅是读写, 还有听说, 在开发读者潜能时, 要注意学生间的差异性, 提升学生文化品位, 要增强学生文化积淀, 这个文化积淀不仅是知识性的, 不仅是中国的, 而且是指各国家的优秀的传统文化, 包括思想、道德等方面内容。

作为语文老师, 在教学活动中传承传统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绵延不绝的传统文化也绝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断裂。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也是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需要。那么,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如何弘扬传统文化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可以通过有计划、有步骤、有具体活动方案的一系列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去领略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 感悟传统道德风尚。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 我分别引导学生开展了如下活动来弘扬传统文化, 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开展“戏曲知识擂台赛”综合性学习活动

戏曲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 它有着传统文化独有的文化魅力。开展此次活动前两周, 我就安排部署, 让学生查找资料, 了解戏曲剧种、派别, 戏剧的表演行当, 著名的戏曲人物及戏剧片段等相关知识。在活动中, 同学们开展戏曲知识竞赛, 展示他们亲手制作的脸谱, 学唱戏曲著名唱段, 整个活动沉浸在戏曲文化氛围中, 以说唱脸谱将活动推向高潮, 通过此次活动, 同学们对戏曲文化知识有了基本了解, 感受到了中国戏曲的博大精深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热爱祖国, 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情操。

二、参加“少年儿童书信文化征文活动”

借助我省书信文化征文活动的契机, 鼓励每一位学生进行书信写作, 以此来增强青少年儿童与父母、老师、朋友等的情感沟通, 并养成规范书信写作的良好行为习惯。对每一位学生的书信习作悉心指导并写出评语, 并选出优秀篇章报送年级备课组长处, 参加校内评选。然后将优秀作品推荐上报。通过此次活动, 学生们感受到了书信作为一种交通工具, 虽然没有手机、电子邮件等快捷方便, 但他能将自己真实的情感流泻于笔端, 说真话诉真情, 能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许多学生在这次活动中述说了真话, 流露了渴望与期待, 表现了真实的自我, 所以优秀的作品层出不穷。姚江奇同学获得了陕西省级二等奖。衡艺馨同学获得了汉中市级三等奖。吴来奇、赵子涵同学获得了城固县级一等奖。

三、以手抄报形式开展了“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让学生以个人或集体为单位, 自办了手抄报, 手抄报形式新颖, 内容丰富。有“古诗阅读与鉴赏”“诗词千古名句”“诗文趣味问答”“诗词配画、谱曲”等。学生开展活动兴趣高涨, 活动效果显著, 有不少学生的手抄报已在学校报栏予以展览。这样的活动丰富了学生学习生活, 加深了学生对中国古诗文化的热爱, 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 培养了搜集归纳整理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四、利用传统节日,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这些年, 国家对传统节日规定了公休假, 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利用传统节日, 传承民族传统精神, 培养爱国情怀, 不仅有助于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 而且对于中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1. 多渠道了解异彩纷呈的节日文化。

主要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询问他人的途径, 了解各个传统节日的来源典故。另外结合课文诗词等作品, 了解传统文化。如学习《雷电颂》一课, 在了解主人公屈原的生平经历时, 渗透了“端午节”的来历, 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及意义, 激发学生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爱之情, 培养学生爱国进取精神。关于中秋节, 有大词人苏东坡那首脍炙人口的“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通过学生们探究学习, 背诵, 加深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也了解中秋节寄寓着一种团圆、美好生活的意义, 学会了在节日前夕向亲朋好友送去问候、送上祝福来表达感情。

2. 多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

在春节来临之际, 我告诉学生用自己的慧眼和热情感受新春气息。同学们利用寒假搜集春联、拟写春联、大扫除、贴窗花、贴对联、吃饺子、吃元宵, 亲自感受了节日的气氛, 感受了传统节日的内在魅力, 进一步知悉了传统节日蕴含的深刻寓意, 在清明节时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与家人共同祭拜死去的亲人, 表示对他们的怀念之情。

家乡的民风民俗、生活习惯、饮食文化等都体现着一种传统文化, 它是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 也是我们将要探究的内容。

开展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工作是长期的、艰巨的, 也富有意义的工作, 我相信在自己的教学中按具体的方案去开展语文活动, 定会卓有成效的将传统文化弘扬下去。

传统语文 篇2

学”课题成果参评

“到民间采风去”综合性学习案例

情满潜江

湖北潜江园林四中陈秋凡

活动目标:

1、通过了解潜江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感知潜江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热爱潜江、热爱家乡的感情,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爱家乡就是爱祖国。

2、重忆“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让潜江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潜江,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3、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

4.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合作。

5.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活动名称:情满潜江

参加人员:本班学生48人,语文教师1人

活动时间:两周活动准备:

1、广开渠道、广泛搜集与潜江有关的资料,如文字、图片、声像等资料,可争取家长、邻里的帮助,做好相关记录。

2、按板块分组分配任务,组内再进行分工合作,科代表及主持人负责全面协调。

3、教师可以参与指导学生对资料的交流、整合、归类工作。

4、各组及时交流、反馈信息,师生共同协商相关事宜,必要时教师给予指导。

活动实施:

第一阶段:搜集资料,全面感知潜江风情

第二阶段:成果展示,自由彰显个性风采

成果展示活动程序:

一、教师宣布活动主题

二、学生主持本活动

1、开场白,介绍潜江概况,调动激情。

请欣赏电视短片《潮涌潜江》。

2、介绍活动板块及代表队。

3、活动开始(主持人对话引出各板块,师生共同点评)

板块一:欢迎您,远方的客人

各小组(①旅游观光 ②民俗趣闻 ③群星璀璨 ④文化教育)

在汇报完毕之际请用一句话为你的导游项目设计一句广告语。

主持人朗诵诗歌《潜江春色》(《潜江日报》2006-3-16 3版)结束第一板块。

附:

潜江春色

曹禺故里耀水乡,杏花新村竞辉煌。园林城市喧林海,文化名城穿画廊。

章华台上引金凤,返湾湖畔忆楚王。千宗行业结硕果,万众一心奔小康。

板块二:家乡风情知多少

以抢答方式进行,答对加20分,答错扣10分。以最先站起开口答题为准。

板块三:共祝愿潜江好

各代表队依次说一句话表达对潜江的热爱之情。

4、宣布比赛结果,发奖。

三、教师总结活动情况

品中华语文 赏传统文化 篇3

2016年7月16日,第十三届“孔子杯”全球青少年作文大赛颁奖活动成功举办,来自云南、河北、河南、山东的十二所学校的150余名师生与会。

上午9:30,颁奖典礼在曲阜师范大学孔子会堂举行。颁奖领导有曲阜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教师、国学院办公室主任焦福民,曲阜市文物局副局长、三孔景区管委会副主任韩凤举,民建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中国校园文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现代语文》执行主编桑哲,曲阜市文物局市场营销中心主任董亚军。

曲阜师范大学国学院焦福民主任、曲阜市文物局韩凤举局长先后致辞。颁奖领导为获奖师生和学校颁发了证书、三孔联票样张、图书和奖牌。会上,山东省昌乐一中高一年级的任俊颖同学朗读了获奖作品《海上孤砥》,云南省金榜王杨教育辅助中心的张兴莲老师发表了获奖感言。

前来领奖的优秀组织奖单位如下:

云南省个旧市个旧中学 云南省金榜王杨教育辅助中心

河南省鹿邑第二高中 河北省沙河市第三中学

山东省昌乐一中 山东省泰安市英雄山中学

山东省宁阳复圣中学 山东省宁阳四中

山东省金乡一中 山东省邹城二中

上午11:00至下午4:00,来宾在工作人员和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曲阜孔庙、孔府、颜庙和孔林,欣赏了曲阜古香古色的人文景观,领略了孔子的伟大及其思想的博大精深。

漫步曲阜三孔,形态各异的古树、鳞次栉比的古建筑,历史久远;数量众多的碑刻、出神入化的石雕,内涵丰富。

当天的曲阜修学游,既然来曲阜必到的三孔景点,又有祭祀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的庙宇。作为学生,理解颜回的优秀品德、聪颖智慧和俭朴风格,结合所学知识,将会提高自己的认识和觉悟。

颁奖活动促进了大赛组委会、参赛师生之间的交流,鼓舞了参赛者的热情。从大语文的角度看,颁奖活动特别是其中的孔子修学游也是一项有广泛教育意义的语文综合性活动。

第十三届“孔子杯”全球青少年华文作文大赛由现代语文杂志社、曲阜师范大学国学院、中国孔庙保护协会、曲阜市文物局共同主办,主题是“语文课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大赛引导青少年学习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提高语文读写能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汲取有益养分,充实自己的内涵,将对个人成长、成才产生积极影响,并为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赛得到了海内外近两百所中学、教辅机构的支持,来稿一万两千份,其中海外稿件一千五百份。马来西亚霹雳州文艺研究会在马来西亚进行了大力宣传、推广,使孔子杯作文大赛的影响更加广泛。为配合本届大赛,河南省鹿邑县第二高中、山东省邹城二中、陕西省延川中学、甘肃省灵台一中、山东省宁阳复圣中学、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外国语学校、贵州省盘县坪地民族中学等学校印制了参赛专用稿纸,学生所写稿件异彩纷呈,佳作频出。山东省昌乐一中初中部、高中部投稿一千二百份,稿件数量虽多,却整理有序,可见参赛教师的积极和认真。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曲阜市文物局为大赛作了宣传、推广工作,曲阜市文物局提供免费游学曲阜三孔的名额,在参观游览上大力支持。

大赛主办方之一的曲阜师范大学国学院成立于2014年,是山东省首家国学院,下设学术部、教育培训部和教学部,联合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识之士,积极开展国学教育研究,大力培养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和当代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国学人才。

曲阜师范大学主办的《现代语文》杂志属于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刊,以“传播现代语文观念,服务语文教学与汉语言文学研究”为办刊宗旨。现代语文杂志社发起的“孔子杯”作文大赛举办了十三届,参赛人数达19万人,大赛组委会认真地评定奖项,及时地颁发证书,开展作文漂流活动,出版、赠送大赛专刊,获得了参赛者的广泛赞誉。

传统语文教学的得失 篇4

这里说的传统语文教学指的是汉唐以后, 特别是宋代以后直到19世纪末叶的语文教学 (当然那时并没有“语文教学”这个名称, 但是这类工作是一直在进行的, 这里姑以今名称之) 。自从宋代王安石在科考中实行“经义”“策问”的办法之后, 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方法逐渐定型。元明以下顺着这个路子产生了八股文。当时先生教写八股文, 学生学写八股文, 这方面的教学成了科举考试的附庸, 不是一般的语文教学。这里只谈一般的语文教学, 不谈八股文的教学。不过八股文这种科举考试方法实行了几个世纪, 而那个时期许多读书人都巴望着能参加科举考试, 所以八股文那一套对一般的语文教学不可能不产生影响。这影响是非常恶劣的, 深厚的, 甚至直到今天它的阴影还没有完全消失。只有在特别需要说到八股文对语文教学的恶劣影响的时候, 本文才会偶尔提到它。

下边分两部分来谈。一部分谈谈传统语文教学的主要经验;一部分谈谈传统语文教学有哪些明显的缺点, 今天应当怎样对待。

传统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一条经验是, 教学从汉语汉文的实际出发, 并且充分运用汉语汉文的特点来提高教学的效率。

汉语汉文的特点很多。这里从教学的角度着眼, 主要注意到以下四点。

1. 语素 (morpheme) 以单音节的为主。

在古代汉语里, 这些单音节语素中, 有相当大的一部分 (没有统计, 估计该在2*3以上) 是自由的, 就是说, 每一个这样的语素都可以单独构成一个词, 虽然它也能同另一些单音节语素合起来构成另外一些词。半自由的语素 (单独构成一个词的能力小, 而同其他语素合成词的能力和自由语素一样) 比较少一些。不自由的语素 (没有组合能力, 只能单独作为语法成分使用, 或者组合能力很小, 而组合的时候有固定的位置) 更少。总起来看, 汉语语素在语言里的活动能量很大, 组合能力很强。说汉语的人, 掌握的语素够不够, 运用得熟不熟练, 是语言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2. 汉语是声调语言。

每个音节的主要元音都有一个声调。现代汉语普通话有四个声调, 即高平调、中升调、降升调、高降调。古代汉语的声调还要复杂些。一个单音节语素都有一个声调。声调有区别语素意义的作用。

3. 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言。

它没有或者说极少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它不靠词的形态变化表示语法关系, 不靠形态变化作为把词组合成更大的语言片段的手段, 而是靠语序和辅助词。

4. 汉字和这样的汉语相适应。

一个汉字表示一个单音节语素, 就是说, 它有一个固定的形体, 读成一个带调的音节, 表示一个最小的语义单位。汉语无需用字来表示形态, 因为它基本上没有形态, 而用字来表示辅助词, 这是汉字能够胜任的。

传统的语文教学注意到, 并且充分运用了这些特点。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 由于大多数语素是单音节的, 很多的词是单音节的, 一部分词是双音节的 (中古以下双音节词逐渐增多, 半自由语素逐渐增多, 但是除了很少数音译外来词之外, 没有多于两个音节的词) , 而词又没有形态变化, 因此, 非常容易形成一连串整齐的 (即音节数相等的) 结构, 也非常容易押韵。又由于汉字与这样的语言相适应, 所以从古代直到清末民初所有的识字教材几乎无例外是整齐押韵的。这种整齐押韵的教材, 容易诵读, 容易记忆。一本《三字经》, 包括了最基本最常用的两千来个字;全部是三字一顿, 整整齐齐, 全部是押韵的, 并且, 这六百多个三字 (即三语素) 结构, 几乎包罗了汉语全部最基本的语素组合方式和最基本的语法结构。只从初期语言训练的角度看 (我们这里不谈它的思想和知识内容) , 这本启蒙教材可以认为是传统语文入门教学的经验总结。此外还有大量以四字为单位的整齐押韵的识字教材, 各有特点, 这里从略。

(2) 基于同样的理由, 传统语文教学采用了一种符合汉语汉文特点的、有一定科学性的、综合的语文基础训练——属对。属对, 俗称对对子。比如, 先生说“天”, 学生说“地”与“天”相对。从一字对开始, 然后二字对, 三字对, 一直练到七字对, 八字对, 十字对, 甚至更多。这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语言基础训练。用“绿叶”对“红花”, 意味着用一个形名结构对一个形名结构;“红花”是两个平声, “绿叶”是两个仄声;“红”与“绿”是同一类同一等级的概念, “花”与“叶”也是。“卧牛”和“奔马”可以相对;“飞禽”和“走兽”可以相对。道理相同。但是“卧牛”不能和“走兽”相对, 虽然都是动名结构, 动与名之间都是修饰关系, 因为“牛”与“兽”不是同一等级的概念。由此可见, 这种练习是把词类、词组、声调、逻辑几种因素综合在一起的一种训练。三字对以上, 就更复杂了。然而, 只要用之得当, 这种练习非常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既训练他们的头脑要清楚, 能够辨别词性、结构、声调、概念的异同, 又训练他们的思维要敏捷。属对, 古已有之, 到了近体诗 (律诗、绝句) 时期, 成了一种格律, 诗里的某两句必须成对。属对这种语文教学方法的形成, 显然和近体诗有渊源关系, 然而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作诗的范围, 发展成一种教学手段了。明朝以下出现了一批专为教学用的属对教材。

(3) 还是由于汉语的特点, 传统语文教学从来特别重视语序和辅助词。因为汉语是靠这两种手段来表示语法关系、语义关系以及语气情态的, 所以一向被作为教学重点来对待。这一点容易理解, 不必多说。这里要着重说一说的是, 汉语由于基本上没有形态变化, 词与词的组合以至更大的语言片段的组合少了一层约束, 从这个意义上说, 组合要容易一些, 自如一些, 因而从语义配合的角度以及从语言艺术的角度考虑的余地就大一些。王安石的脍炙人口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 其所以被人赞赏就是由于那个“绿”字。据传说, 他的手稿上首先用的是“到”, 然后改为“入”, 又改为“满”, 经过几次修改, 最后才改定为“绿”。他完全不需要考虑这里应当用形容词还是动词, 不需要考虑应当用什么“词尾”, 不需要考虑“江南岸”应当用什么“格”的形式, 他所考虑的是在这个语言环境里用个什么词表现的语义色彩最好, 用了哪个词所形成的这个语言片段的表层形式可以含蓄更多的或者更足以引起人联想或想象的深层意义。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 在这里王安石所作的是语义学的考虑, 而不是语法学的考虑。孟浩然的名句“微云淡河汉”, 其所以有名也正是由于那个“淡”字。就连确实是起语法作用的、作为语法手段的语序和辅助词, 也同样可以从语义或语言艺术的角度去考虑。这些, 都不仅仅是诗人、作家的事情, 也是语文教学的事情。指导学生阅读, 要帮助他们在这些地方“涵咏”, “玩味”;指导学生写作, 要帮助他们在这些地方“字斟句酌”。如果认为语义学的研究和运用在中国有比较久远的历史, 这种看法不是没有根据的。

以上这些传统语文教学的经验, 都是从汉语汉文的特点中产生的。

传统语文教学的另一条重要经验是, 教学要从语文的工具性这个特点着眼。不论他们是否明白地意识到了这一点, 他们实际的做法是这样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语文这个工具, 要掌握得好, 运用得好, 首先必须手中握有丰富的材料。

贫乏, 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古人一直强调多读。他们认为, 只有多读, 才能善写。他们说:“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他们不主张狭窄, 主张广博。要求学生“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要求“穷经通史”, 通晓“诸子百家言”。他们也并不都主张“两耳不闻窗外事”, 有识之士是主张“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的, “行万里路”是比况的说法, 无非是说要接触社会而已——因《出师表》而知名的诸葛亮, 显然是个学问家。据《三国志》记载, 当刘备三顾草庐访问他的时候, 他侃侃而谈, 纵论天下大势, 使刘备为之心折。“两耳不闻窗外事”是做不到这一点的。然而, 他们毕竟认为多读书是根本。

2. 凡工具, 必须操作熟练, 运用自如, 才能发挥效力。

尤其是, 唐宋以下, 一直还在教学离开他们实际使用中的活语言越来越远的以先秦两汉语言为基础形成的逐渐定型化了的书面语言——“文言” (这是传统语文教学有所缺失的一面) , 要学生多获取语言材料, 就不仅要靠多读, 还必须要求熟读以至背诵, 背得“烂熟”, 这些材料才能真正为他所有, 因为这种材料主要是从书面上得到, 不是从生活里能得到的。要把这些从书面上吸取来的语言材料作到能够运用自如, 仍旧要在书面上下工夫——多写多作。

于是“多读多写”就成了传统语文教学经验中很重要的一条。如果说他们是“以多取胜”, 大概是符合实际的。古人强调多读多写是与他们一直坚持使用文言有关联的, 这个关联中有毛病。然而掌握语文工具要靠积蓄丰富的语言材料, 要靠纯熟地驾驭这些材料, 这条原则是正确的。即使他们早已重视了口头语言, 也仍旧是应当这样作的, 只是读什么、写什么会有所不同而已。

传统语文教学的另一条极易被人们忽视的经验是重视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使他们自己能不断地增长读书作文的能力。

由于我们现在老一代的人所经历过或见到过或听说过的传统语文教学已经是封建社会到了腐朽没落趋于灭亡的最后年代的做法, 那时候的教育的确是纯然把学生当作完全无能为力的被动接受的机器, 听凭老师灌注一些他们所不能理解或者不愿意接受的僵死的东西, 从而使他们经常处于朦胧迷惘的状态, 使他们的头脑趋于僵化, 于是我们就很容易认为全部的传统语文教学从来就是这样的, 于是就教与学的关系这一点上对传统语文教学作出全盘否定的判断。其实, 上边说的那种做法纯属封建社会末期教育工作中的糟粕, 不足以称为经验。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中, 在许多方面都是既有精华又有糟粕的, 当然不可能都是精华, 然而也决不可能都是糟粕。如果都是糟粕, 何来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教学, 亦然。

这里, 我们不仅想起了先秦的诸子百家争鸣, 专从教育的角度考虑, 我们想到了教育家孔子说的“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他主张“学而思”;他说过“启予者, 商也”。他称赞过子贡对他讲《诗》有所发挥。前边举过《中庸》里的八个字中, 除“博学”外, 还有“审问, 慎思, 明辨”。我们想到了古人说的“教学相长”, 提倡学生和老师互相“问难”。我们想到了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不多讲, 给予指点, 要学生自己去“体会”“玩索”, “悟”出文中的道理来, 达到“一旦豁然贯通焉”。用现在的话来说, 就是给予启发, 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自己去理解, 自己去发现问题, 最后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这样来增长学生的真实的本领。我们还想到了古人说的“入乎其内, 出乎其外”。历史上, 直到明清之际, 有识之士无一不是反对“学究” (书呆子) 的, 反对“泥古不化”的。连宋代理学家朱熹都反对只用“哀而不伤, 乐而不淫, 思无邪”那几句教条去讲《诗》。这些才是我们传统语文教学的经验, 是传统中的精华。倘若十二三世纪之后的教育家能够沿着这样的路子走下去, 倘若语文教学不受到八股文的严重污染, 我们的教学论本来是可以更早地达到先进境界的。

全盘肯定前人, 认为不可及, 或者全盘否定前人, 认为不足道, 都是最容易的事。实事求是地恰如其分地作出分析, 真正作到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是要下一番工夫的。笔者曾经研究过传统语文教育, 写过这方面的书, 今天看来, 其中有些论述未尽允当。现在提出上边这些看法, 带有自我鞭策之意。

传统语文教学有一些明显的缺点和问题。除了前边有两处已经稍稍涉及之外, 这里再提出下边主要的四点。

1. 语文教学全部以书面训练 (读, 写) 为内容, 完全忽视口头语言的训练。读诗, 要求吟咏;读文, 要求朗诵;属对, 有时口头行之。然而, 这并不是口语训练, 而是书面训练的辅助方式。可见的结果有三点。第一, 戏剧文学发展很晚, 从语言上说, 半文半白, 不够规范。第二, 小说发展也晚, 从语言上说, 情形更差, 除了明清之际很少的几部章回小说之外, 语言大都是不好的, 甚至是不通的。以上两点, 当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有关, 不能完全归之于语文教学。第三, 影响所及, 直到今天, 我们的知识分子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口语能力是不足的。更值得注意的是, 社会上对于口语能力薄弱不以为意, 还没有看到口语能力和书面能力之间的关系, 没有看到口语能力不足对于现代化生活、现代化工作的不良影响。

2. 与前者有关, 长期坚持“文言”, 使人们对文言产生了错觉, 甚至产生了迷信, 似乎学了文言就一定能够提高语文能力, 不学文言就不可能提高语文能力。事实完全不是这样。读一些古典作品对于认识古代社会, 对于认识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 对于提高某方面的文学修养, 都是有益的;对于提高语文能力也有某些积极作用。然而, 依靠文言来全面地有效地提高现代所需要的语文能力, 是不可能的, 并且越来越不可能。一代一代离开文言越来越远, 决不是越来越近。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里不可能对这个问题深入讨论, 只好说到这里为止。

3. 我们的前人似乎很不善于总结经验。尽管有如上所述的那么多很可贵的经验, 可是两三千年来一直没有一部系统的论述语文教学的著作, 没有形成一套语文教学的理论, 据此产生出一套或几套可以广泛使用的方法。于是教学成果完全取决于教师。“名师出高徒”, 如果碰不上一位高明的“名师”, 那就只好倒霉了。直到晚清才有了如唐彪的《读书作文谱》, 王筠的《教童子法》等几部书, 里边虽然不无很精到的见解, 可惜都已经不同程度地受到八股文的污染, 大大降低了它们的科学性。

4. 宋代的吕祖谦编了一本《古文关键》, 谢枋得编了一本《文章轨范》。用名家名作的文章选本进行语文教学, 大概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此后, 陆续有了《唐宋八大家文选》《古文观止》《古文释义》等等许多文章选本, 用作语文教材。类乎此的办法行至今日而未衰。这种办法有可取的一面, 就是在广泛阅读之中, 选择少数佳作精讲细读, 作为示范, 以收举一反三之效。但是, 它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 脱离实际应用。文章的语言既是与实际使用的语言相差很远的文言, 而体裁又大都是抒情散文、论文、游记、杂记之属, 间或有少数章奏、书信、祭文之类, 日常生活和一般工作中常常用到的文体极少, 科学技术性的 (如医书、药书、农书等等) 完全没有。第二, 从语言教育的角度看, 没有系统, 反映不出语言训练的计划和步骤, 碰上什么算什么, 因此实际效率很低, 又没有一个用来检查教学效果的标准, 对学生没有明确的要求。再加上不教系统的语文知识, 且不说历史上还没有现代的语法学之类, 就是传统的文字、训诂、声韵之学, 也只是极少数学问家的研究对象, 而其研究成果又决不有计划有选择有步骤地教给学生。其结果是语文教学长期停留在松散的“粗放经营”的状态, 陈陈相因, 代代相传, 没有大的突破。选本教学的办法, 一直影响到现在, 无非在旧的基础上加上些新的内容, 所谓旧瓶装新酒而已。至于作文训练, 即命题作文的办法, 受到八股文的污染尤甚, 这需要专题探讨, 这里就不谈了。

对传统语文教案的反思 篇5

教案,也叫一节课的书面计划。它贯穿着教师的教学理念,规定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师实施教学的设计蓝图,也是教师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新课标的实施,促使广大教师更多的关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面的改革,而忽略了教案的创新设计,教案仍然是“旧瓶装新酒”。有的教案是万能型的,无论什么课能以不变应万变;有的教案就是教学参考书的翻版。依据这样的教案上课,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如今的语文教学面对的教材、课堂才受教育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教材的不确定性和灵活性,课堂形式的丰富多彩,受教育对象的个性化这些因素,都是我们在制订教学方案时必须考虑的,而不能只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新课标注重的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接受式的学习难以满足这个要求。时代呼唤反思,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批判性分析者。进行反思性教学,多一份反思就多了一份平等,多一份反思就多了一份对话,就多了一份研究色彩。笔者在语文教学、改革的浪潮中,结合自己十多年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对传统的语文教案进行了反思。拙见如下:

一、教学目标“雾里看花”

教学目标模糊笼统,不明确不具体,不便于操作和评价。往往使用“理解”“提高”“了解”这些词语描述对知识和内容的掌握要求,这些词语含义宽泛,不便于在教学过程中把握。“理解”到什么层次,怎么“了解”,如何“提高”?同时,这些词语仅仅停留在对静态行为的描绘上,对教学效益和学习结果很难进行评价。不可否认,语文学科人文性就不考虑教学目标的具体,而一味的模糊笼统,其结果是教师难以驾驭教材,学生学习没有方向,教学效果无法评价,这也是语文教学质量低下的一个原因。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尽可能使用清晰的、便于操作和评价的动态词语描述。

二、目标对象究竟是谁

传统语文教案的教学目标要以教师为陈述对象的,行为主体是教师。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阅读和鉴赏诗歌的兴趣和能力”“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理解能力”等。这些目标显然是对教师的“做”进行了规定,是教师需要完成的任务。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是检验教师是否完成了任务,还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答案应该是后者。也就是说,教学有没有效益,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如果学生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从这个角度看,教学目标的陈述应以学生为出发点。目标的指向是学生行为,即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这样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思想。

三、教学过程按部就班

语文教案一般有固定的教学程序,最初对教案规范化和模式化管理,是为了保证45分钟的课堂效益,也是对新教师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的必要训练。然而,现在竟成了对所有教师进行管理的统一标尺,不管什么课都必须按照规定的教学程序上课,少一个环节就不是一节完整的好课,尤其是在优质课的时候。这种模式化的教案,对于新教师是非常必要的,但对于合格的和优秀的教师而言,可能会束缚他们的手脚,禁锢他们的思想,久而久之,思想僵化了,创造力泯灭了,富有诗意的语文课堂在学生的眼里变成了面目可憎的怪物。素质教育像春风给语文教学事业带来了勃勃生机,为教师和学生展现了“海阔赁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空间,这些都不是固定的教学过程所能包容的。但是,如果我们的教学观念不更新,即使运用先进的多媒体上课,教学也依然是传递——接受式,惟一的变化是由原来的“人灌”变成了“电灌”,学生的主体作用很难发挥出来。教学手段的变革并不意味着观念的更新,因为只有教学观念的更新才能带来教学行为的真正变革。

四、教学内容众“案”一词

教学要因材施教,可是在制订教学方案这个环节上就没有体现出来。不是

结合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而是照搬教学参考书;不是下一番工夫对教材“庖丁解牛”,而是轻松地拿来教学参考书抄一抄。上述两种现象普遍存在于教师备课中,所以我们看到的是教案的众“案”一词,看不到教师对教材的独到见解和创意设计。语文学科是一门充满着诗意和灵性、充满着智慧和创造的学科,教师缺少自身的哲学意识和审美感受,而且还拿了一个“标准答案”的尺子,怎能把语文果上得灵动飞扬?语文课缺少审美追求,缺少哲学层面上的“悟课”,缺少贯通古今意义上的重建,由此可见一斑。

打破传统模式 优化语文教学 篇6

一、注重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语文这门学科不是孤立、自成一体的,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我们的学生要借助于语文这个工具去学习其他的学科,同时其他学科的教学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各种实践的机会,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在教学中我們可以把和语文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改善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状态。

1.设音乐,渲染课堂气氛

音乐能发展人的思维,能给人以最大限度的联想,并且给人无限的美感,让人尽情想象,思索,潜移化地发展思维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添加些音乐,或配乐朗诵,或让学生唱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歌曲,人仅能调节课堂气氛,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初二的课文《背影》,在课堂上插入与语文相匹配的电视散文,这样不由得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2.安排绘画,增添课堂情趣

语言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形式,美术却是直观的艺术形式,而且美术在启发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等方面有其独到的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安排学生进行绘画,不仅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能更深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我记得在一次听课的时候,有位初二的教师在上《爱莲说》的课文时,在黑板上边讲课文边涂涂画画,一节课下来,他的板书就形成了一朵漂亮的莲花。

二、突破课堂四十分钟的局限

语文课堂教学在力求学好教材的基础上,还应该把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把学习之根扎在广袤的土地上。在教学中可以给文本注入新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在课外可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报刊、电视、网络上的热点话题,还可以开展各种演讲竞赛活动,举办优秀作文展,自编自演课本剧等。古人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联系起来,当作求学的两大途径,就在于人不光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即观察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了解风土人情等,把语文学习的外延等同与生活的外延。校外远足,郊外野炊、工厂参观,市场调查、上街宣传……这样融学校、社会为一体的语文训练形式可谓丰富多彩,学生沐浴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听说读写的能力就会潜滋暗长。这样的语文教学就不仅仅满足于课堂的四十分钟,而是要学生把课内课外的语文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目的。

三、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习空间

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为目的。语文课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其形象性,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时都必须将课文内容转化为思维中的映像,从而准确而又具创造性的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和生活启迪。多媒体计算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充分体现出《语文课程标准》中“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改变人们固有的思维方式,也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勃勃生机。教师在教学中巧妙运用信息技术,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语文教学的要求是让学生既掌握大量基础知识,又要具备灵活运用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在学习中陶冶性情、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多媒体课件在视、听方面是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它区别于传统教学就在于它可以使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便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形式,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的审美对象,并加强美的对象,丰富美的信息容量,使学生直接感受到美的熏陶,以期取得最优化的教育效果。但是语文学科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时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慎重选择、灵活运用。

四、创新作业延续课堂教学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对研究性学习的补充和拓展。曾经有专家对于作业的解释是这样的“通过长期的、大量的、平凡的研究训练,让学生养成严谨的态度、批评的意识、独立的精神,以及相应的合作能力和实践习惯”。我认为这个解释很有道理,语文作业的布置可以多样化,例如给课文画插图、尝试诗词的创作、创作童话,寓言、作家作品比较研究、甚至摄影等等。

1.作业的设计灵活性和针对性

照顾各类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的差异和学习能力的高低。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方式和完成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被充分调动起来,自己就会主动完成作业,教师不会再为学生不完成作业而苦恼。

2.作业的完成过程具有实践性和创新性

作业类型多样,完成方法各异,或动手画,或东脑子写,或查阅摘抄各种资料,或深入田间地头调查,这就是语文作业“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的真实写照。作业不再是学生挥之不去的负担,而是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好机会,相当于一份美差。以后,学生也会想方设法丰富作业的类型。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篇7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中国是个文明古国,从尧、舜、禹的远古文明到现如今的新时代文明,中国有着深不可测的文化瑰宝与底蕴,其文化成就也数不胜数。

但是,面对如此的精髓,如此的文化宝库,国人的种种做法却是那么的令人不解与担忧。家教市场上,很少再有家长给孩子请语文老师,更多的是请数学物理化学以及艺术类的老师。怎么?难到语文不用学?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要?还是人们对全面发展的曲解?

作为一名高中生,身边类似的这种不重视语文的例子也不胜枚举,这里有一则不知是笑料还是悲料:自习课上,很少有人在看语文,大家都拼命地在题海中苦练,语文数学老师同在讲台之上,可情况却大不一样,语文老师无人问津,数学老师却忙得不亦乐乎。当数学老师发出“同学们,好好学学语文吧”的感慨时,语文老师感动得痛哭流涕,可“不学语文,你们连题都读不懂”的回答又让他哭笑不得。这也许不是笑话,而是事实。从小就说中国话,写中国字的我们,也许认为语文并不重要,也不必去学,可面对考卷却无从下手的我们是否仍然对语文学习无动于衷?前些日有广播说道:“××大学的××同学居然在不能用汉语表达情感的窘迫之时,利用英语来解围。”这是何等等的耻辱?

汉字横平竖直,撇捺大方,和我我们中国人堂堂正正刚柔相济的品格多多么神似。汉字,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的文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融悦耳音音韵与美观形体丰富意义于一体的文文字。之所以说汉字与祖国联系,那是是因为它在某种意义上就代表中国。

日本占领东三省,强令中国人民民放弃祖国文字学习日文,可就是有人人视死如归地写汉字、说汉语。因为,,祖国在他们心中啊!

再有,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在颁奖仪式上,硬硬是要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讲话,因为他他深知,自己是一个炎黄子孙。

再视如今的我们,本身就已经在在这方面很低俗了,能写出一手好字的的又有多少人?在视汉语为第二外国语语的同时,加上一手臭字,岂不臭不可闻?

是的,进入新时期与世界接轨,与世界各民族文化交融是好事,但我们万万不可忘记自己是个堂堂正正的炎黄子孙,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啊!忘记中国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呀!由此看来,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是相辅相成、息息相关的,我觉得:

(一) 传统文化素养应成为语文教师的必备素养

通过新课改学习,我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不能仅仅着眼于知识素养的提高,更要把握人的发展的深刻内涵,为人的“终身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人文素养教育不是通过说教来实现的,不是通过灌输来获得的,而是让人置身于情境中自我体验、相互影响而丰盈起来的。身为语文教师,我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完整的人”和合格的公民。素质教育说到底是以素质培养素质、以灵魂塑造灵魂的一种过程,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人只能由人来建树”。这种影响力,只能用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去涵养、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

一个民族的历史,以及这一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既属于知识和学问的范畴,更属于道德和价值的范畴,它凝结着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的情感与理想,是标识民族身份、维系民族认同感的最终依据。要发挥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语文教师必须首先悉心学习古典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学史的经典文化著作《论语》《孟子》《老子》《庄子》 《菜根谭》《格言联璧》应成为每个语文教师枕头、案边常备必读之书。在完成教材选编课文之外,语文教师要通过开设一系列《中华经典名著选讲》的课程,在增加传统文化学习篇目、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其文化素质的同时,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数千年所负载的精神价值的理性认同,培育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高尚健全的人格。每教学一篇古典文章,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点点滴滴的积累,潜移默化的渗透使学生精神得到贯注,思想随之净化,行为获得矫正,文化得以熏陶,人文素养才能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师本身所具有的传统文化素养应成为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重要的课程资源。

(二)传统文化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古人云:“文以载道。”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传统文化精粹篇章,其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

自五四以来,中国人不断批判传统,导致国人漠视古典文化,到如今已直接威胁到民族文化的传续。日本也曾有过惨痛的教训,“洋魂洋材”的教育使日本年轻一代全盘西化,失去了民族的灵魂。从当前世界的教育趋势看,各国都很重视本民族经典,今天的英国中学生必须要阅读两部完整的莎士比亚戏剧,而法国中学生则开始选修拉丁文。中国语文教育界出现的“传统回归”的呼声日益高涨,对民族经典,特别是传统文化作品的重视,已经成为语文教育专家们的共识。总结解放以来语文教学的经验和教训,就是太重视时文而忽视传统文化了。有哪位大作家不是从古典文学中得到了充分的滋养?有哪位大科学家不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每个学子应该从小受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这不仅是语文教师而是每个教育者都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一个人成长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学生就会受到震憾、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理”指的就是这个影响。近、现代无数名人 (诸如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鲁迅、杨振宁、吴大猷、苏步青等) 的早期求学经历不难证明,他们无一不是接受了扎实、严格、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才给他们人生奠定、注入了坚实、长足的发展基础和动力。代表传统文化的圣贤君子,堪称人格典范,以他们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典籍传承着仁、智、勇兼以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如:天下为公的理念,积极入世的态度,位卑不敢忘忧国的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无为无不为的人生智慧,内圣外王的人格修养,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行为能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处世原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荣辱不惊杀身成仁的正气……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为人之道,在中华文明史上哺育了无数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使他们为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著名学者吴宓先生曾提出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是“涵养心性,培植道德,通晓人性,谙悉世事,表现国民性,增长爱国心,确定政策,转移风俗,造成大同世界,促进真正文明”。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次为基础构造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他们从早在心底书写出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自觉抵制形形色色的精神污染,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这无疑具有前所未有的重大意义。古往今来,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从来不读古书的人能成为一个修养良好、内心丰富有志报国的人。

(三) 传统文化只有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

传统文化只有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古人曰“和易以恩”,融洽的学习氛围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在传统文化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应互为对象,平等主动,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故应激励学生放胆而言,使其平等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观点的碰撞中闪耀智慧光芒,让每个学习者都切实感受到把古人思想和自己思考结合起来的乐趣和收获。

语文教师要承担起价值引领的重责,要审慎、准确把握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时代和民族倡导、尊崇的主流价值观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应该从对人的终身发展、对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来“放出眼光”谨慎选择适合学生消化、吸收的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时代在变化,审视传统文化经典的标准也在发生着变化。因此,经典也需要重新审视,经典也可以再加工、分解给学生。我们语文教师要将一些推介给学生阅读的古文化作品拿来进行全面“透视”,看一下“经典” 里究竟有 多少真经 典 ,“经典”中的经典是什么,然后将一部分有价值的“经典”内容拣选出来给学生们看。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篇8

目前, 传统文化现状不容乐观, 受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 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已经越来越淡了, 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祖国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 古代文化常识严重不足。“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使全体人民经常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文明教化的民族, 倡导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让学生在灵魂深处构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

1.时代发展的需要。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发展历史, 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从经史子集到典章文物, 从洞天福地的名胜古迹到烟雨寺庙的悠远钟声。 然而, 时至今日, 当现代化的海量信息与各种文化扑面而来的时候, 它却面临着边缘化的危机。 因此,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 学习与弘扬民族文化仍旧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也是我们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2.语文素质教育的需要。 中国的语文素质教育离不开对民族语文和民族文化的准确把握, 离不开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弘扬, 如果脱离了深厚的民族语言、文化基础, 语文素质教育则不可想象。 据此, 语文素质教育更应重视汉语言文化自身的特征, 合乎其内在的学习经验和规律。

3.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要让学生“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些基本要求及相关理念得以全面实施, 语文和活力又得以充分体现, 从而也为弘扬民族文化搭建了一个崭新的舞台。

一、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为了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在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研究中, 首先, 我们确立了研究的理论依据, 借助多元智能理论, 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古今中外教育家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注重课堂教学实践, 把研究内容适时、适当、适量地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 认真挖掘文本内涵, 利用现行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来支撑课题的研究。其次, 我们还重视校本开发, 结合家乡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 立足学生的文学积累、情感熏陶, 明理启智, 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境界。再有, 我们还注重开展实践活动, 把这作为课题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课前古诗文名言诵读, 举行古代诗文名著背诵及知识竞赛, 开展各种传统文化内容的讲座、成果展等。

本课题是一个应用性研究课题。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设是: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在价值, 通过新课程教材体系与新课程实施策略的构建等途径, 将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融合的民族文化精髓内化为青少年的精神素质, 培养与提升青少年的民族意识, 形成具有民族气派与时代精神的理想人格,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使他们铭记传统文化, 承担起复兴民族文化的责任。

我们采用了理论和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并借助相关文献、个别案例, 保证了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三年来, 密山市十所实验学校充溢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 构建了一种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氛围, 师生的人文修养、文化底蕴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二、成果的主要内容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包罗万象, 课题研究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 密山市参加立项的10 所学校分别确立了自己研究的子课题, 这10 个子课题分别是:《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 密山市实验中学) :《 传统古诗文探究》 ( 密山市兴凯湖中学) 、《 怎样丰富学生阅读与写作的传统文化内涵》 ( 密山市二人班中学) 、《 综合性学习中的传统文化教学》 ( 密山市第三中学) 、《 传统古诗文教学探究》 ( 密山市第五中学) 、《 初中语文教学规范字书写》 ( 密山市杨木中学) 、《 开放性阅读与写作的研究》 ( 密山市连珠山镇中学) 、《 传统古诗文教学探究》 ( 密山市兴凯镇中学) 、《 传统文化与教育创新的结合》 ( 密山市当壁镇中学) 、《 语文教学新思路探索》 ( 密山市裴德中学) 。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但如今外来文化大量涌入, 再加上浅文化、俗文化的泛滥, 导致传统文化边缘化。 因此, 重视传统并传承弘扬势在必行。

1. 挖掘文本内涵。 现行教材、读本中有很多传统文化篇目, 如《 论语》《 木兰诗》《 出师表》《 桃花源记》 等, 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名篇, 不仅贮存了丰富的语文知识, 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容, 字里行间流淌着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浓浓的鲜活血液。 重视并挖掘文本内涵, 对我们学生继承祖国丰富的文化遗产, 增强民族自信心乃至人格修养都大有裨益。

2.营造文化氛围。 语文教学本来就该充溢着文化的精华, 在课堂上, 我们应该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 力求在语文课上多些文化气息, 在校园中多些文化魅力。 为此, 可以在语文课堂上适时适当适量引用古代诗文, 播放有关影视资料, 利用校园内的展板、文化长廊等张贴名人字画、名言警句, 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文化的精湛与美妙, 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3.重视校本开发。 语文历来是文化的载体, 而文化是语文的灵魂, 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文化。 校本课程将以弘扬中华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为根本目的, 结合家乡的历史和人文资源, 立足学生的文学积累, 情感熏陶, 明理启智, 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境界。

4.开展实践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的诵读活动兴趣, 我们还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作为一项研究内容, 如开展古代文学常识竞赛、名著故事会、古代诗词曲的鉴赏专题、学生作品展、书法展览等活动, 并把这些作为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的主要内容, 使学生在多项语文活动中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感染。

5. 开发阅读与写作资源。 阅读与写作一直是语文教学的强有力支撑,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读写研究, 贯穿着整个研究过程, 它必须是以新课改理念为统帅, 把握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 关注学生个性, 培养学生的读写兴趣和习惯, 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丰富、完善、发展阅读与写作成果。

三、创新特色与实践效果

《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这一研究成果, 具有以下几个创新点:

1.彻底转变观念, 确立以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支撑的语文教学基点。把这一观念渗透到每位教者和学生的心中,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处处、时时渗透民族文化内容, 树立起传统文化教育强大舆论氛围, 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做出最大的努力。

2.以适合自己学校特点的子课题研究为出发点, 有侧重地开展研究工作。 由于传统文化内涵深远, 包容博大, 不可能面面俱到, 选择合适的切入点, 成为课题研究重点, 如古代诗文教学的探究、学生阅读与写作的传统文化内涵研究、 综合性学习中的传统文化教学研究、语文教学中的规范汉字书写等。这样的分解使得课题研究深入有序、特色纷呈。

3. 组建了强有力的项目执行团队。 有强力的制度保障。 此项课题在立项之初, 就确立了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和学校校长为课题负责人, 各学校的教学校长或语文学科组长作为课题组长, 由学校骨干教师担任实验教师的教学科研团队。 并有健全的实验制度作为保障。

4.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究活动, 使课题研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实验中, 我们坚持把传统文化研究渗透到每一节语文课中, 还借助学科教研会的形式来呈现优质教学课, 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专题讲座, 展示课题研究成果, 通过各种竞赛、诗歌朗诵、名著荟萃、传统文化内容的演讲等多种活动, 促进课题研究进程。

5.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视频教学优势, 丰富教学手段。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借助教研会议让实验教师出示课题研究方面的公开课、汇报课、示范课, 在课上, 实验教师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 或展示历史画面, 或借助音频视频片段再现民族精神, 让学生充分领略祖国文化的精深与博大。同时, 我们还在研究中通过网络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充实我们的研究, 实验教师们撰写了具有相当理论高度的教学论文, 留存了大量的实验资料。

此项课题研究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 在指导教学方面效果明显。《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的研究经过三年的实验与探索, 现已顺利结题, 经课题组验收, 取得“ 优秀”的成绩。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 实验学校的广大教师和学生不仅从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和传统文化美德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 还丰厚了文化底蕴, 进而获得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去和西方文化对话, 并以此来启迪心智, 修身治学。

2012 年, 密山市实验中学以成果报告会的形式面向全市初中学校做了汇报, 会上, 课题组长那丽伟对实验做了全方位介绍, 实验教师张冬梅出示了“ 传统文化走进语文课堂”为主题的展示汇报课。

2013 年, 为了更好地传播实验经验, 我们组织了课题研究现场会。 会上, 除了由实验学校介绍实验进程及具体做法外, 还把实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撰写的论文进行了交流, 优质资源在会上做了展示, 并号召全市各中学继续开展以“ 传统文化”为内容的深入研究。

到目前为止, 我们陆续把这项研究推介到了全市各中学。 10 所实验学校把研究成果应用到了日常教学中, 让研究充分发挥了作用。其他没有参与课题立项的学校借鉴实验学校的成功做法, 选取实用性强, 便于操作的成果, 以提高本学校的语文教学整体水平。 一些学校已经形成以“ 传统文化”为主打的校园文化氛围, 如密山市杨木中学以“ 规范汉字书写, 传承文化瑰宝”为支撑, 打造了自己的文化氛围, 并申报了国家及省级成果奖。 相信,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 传统文化”这朵文化奇葩将盛开在密山市语文教学这块沃土上!

传统语文 篇9

一、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

网络的便捷、普及给教师提供了更大的教学空间。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语文课上来, 从而对语文产生兴趣。例如, 在赏析朱自清的散文《绿》时, 它那清新而美妙的意境, 对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梅雨潭浓烈感情, 那贴切新颖的一串串比喻和整散结合、错落有致的优美句式所创造的语言艺术美感, 即使我们教师用最优美的声音、充满感情地朗读、讲解, 学生也无法真正感受得到。所以, 在上课之前我通过网络搜集了几张经典的梅雨潭的图片, 在教学时配上音乐让学生欣赏。学生被优美的图片深深地吸引了, 有了直观的感受, 这样再阅读课文就有了趣味。再如, 在教学名著推荐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中, 我让学生在课余时间看这篇名著的简介, 然后集中观看了相关的影片, 最后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全篇,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充分地阅读文本。写作教学中, 利用灵便的实物投影, 可以随时地引用材料, 向学生介绍范文, 推荐学生习作并进行点评和交流, 大大地提高写作指导和讲评的效果。当然, 要强调的是现代教学手段只能视教学的需要择而用之。如果不管需要和用途, 时而听录音, 时而看视频, 时而又是漫无目的地课件展示, 叫人眼花缭乱, 其结果必定会喧宾夺主, 游离主线, 干扰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让学生亲近文本

我国的诵读教学, 古已有之, 就是教师让学生置身于文章作者的角度, 凭借声音语调传达、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学必须把诵读引进课堂, 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对文本的学习。要学生对诵读产生兴趣, 教师要做好下面几个环节。第一, 教师本人应该有较好的诵读基本功, 能面对全班学生全身心投入地、有感情地、正确地朗读作品, 用自身的魅力来感染学生, 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例如, 在学习《夏》时, 我自己先感情饱满地将课文诵读一遍, 赢得了学生的阵阵掌声;然后把朗读方法和重点告诉学生, 让学生注意;最后让学生自由朗读。学生不由自主地就将感情投入到作者营造的氛围中了。在古诗词教学中, 基本方法就是让学生熟读成诵, 感受其中的语言美、诗意美, 受到熏陶感染, 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即可。第二, 教给学生正确的诵读方法,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诵读。因为, 不管朗读什么作品, 单单知道方法却没有全身心的投入, 是不会有兴趣的。只有在认真领会、准确把握教材的精神实质, 全身心地投入后, 诉诸声, 那声音发出时负载的思想、情感会比文本自身更为丰富, 这也是最基本的思维训练和感情陶冶的过程。通过反复的诵读, 学生的语言越来越丰富, 越来越规范, 越来越优美。这样一段时间后, 学生能明显感受到自己诵读课文水平的进步, 会非常开心, 从而对诵读有了更大兴趣。这种语感的培养、习惯的养成对写作来说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发挥教师的个人魅力, 吸引学生学习语文的注意力

不久前在阅读语文教学杂志时, 无意中被一篇文章吸引, 旁边还附有一张作者的照片, 文章写得很优美, 给了我很大启发。文章的作者是浙江温州市实验中学副校长,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金戈。看他的照片就能感受到他的亲切温和, 有儒雅之风。读他的文章更是如坐春风, 毫不夸张地说就是一种享受。如果我是他学生的话, 一定会很喜欢上他的课。由此, 我也体会到了教师的个人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放眼我国语文教学领域, 几乎没有一个著名的特级教师不重视自身人格力量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的, 他们凭借着崇高的人格形象, 为学生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同时也使他们的语文教学具有特殊的感染力,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也达到了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用自己的人格照亮学生的心灵。

教师的广闻博览, 自然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古人云:勤于读书, 逸于作文。同样道理, 教师勤于读书, 就逸于教书。所以, 有才华的教师一定是一个博学者,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有事业心的教师, 一定要弃浮华、远交游, 潜心学问, 潜心教学, 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新的课程改革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们教师必须先具备创新意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必须先具有创新精神;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必须先具有创新能力;要培养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 教师首先应该成为创新型教师。当然, 语文教师的创新精神还应该体现在面对学生迸发出来的思想火花, 能够容忍学生的不同看法, 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 让他们勇于质疑、追问和探索;让他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无拘无束地倾泻思想感情的潮水。

当“传统语文”遇上“信息化” 篇1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化, 传统的语文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 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 实现语文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语文教育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语文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在语文教育过程中, 要注重语文教学的信息化, 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 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本文将从传统语文教育中信息化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语文教育信息化应用原则出发, 对实现语文教育信息化对策进行深入探究。

2 传统语文教育中信息化应用存在的问题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推动下,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 校园作为引领学生接触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主要场所, 也逐渐开始接受并尝试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技术。信息化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的硬性讲述、强迫记忆模式, 为师生交流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使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 但在具体的信息化应用过程中仍然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以传统语文教育为例, 找到其信息化应用过程中的问题。

2.1 教师对信息化的应用准备不充分

传统语文教育已经比较适应传统的授课模式, 由教师准备一些有吸引力的话语引入新知识, 然后抛出问题, 在逐步带领学生探索, 最后对新知识进行总结, 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 所有环节几乎都是教师占据主导地位, 学生只能够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硬性记忆, 教师对于学生的掌握程度并不能准确的把握。在信息化技术逐渐应用于传统语文课堂的过程中, 教师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对于信息化的使用度没有准确的把握, 过低的使用信息化将使信息化课堂与传统课堂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 信息化的作用得不到发挥, 而过多的使用信息化, 会使课堂的讲解突出不了重点, 使学生对于课堂的节奏不能很好地把握, 所以现阶段传统语文课堂对于信息化的使用过程并不完善, 仍存在许多问题, 学校需要对教师进行信息化的综合培训, 使教师对信息化应用有更加充分的准备。[1]

2.2 学生对信息化的应用不适应

信息化的应用是建立在计算机普遍应用的基础之上, 而学生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传统的学习方法对于计算机的应用程度比较低, 所以对于现阶段的信息化还不能够充分适应, 虽然在现阶段学校的大力提倡下有部分学生已经开始应用信息化设备拓宽信息采集面, 开始尝试使用计算机与教师进行更具深度的交流, 但仍有部分学生表示在实际应用信息化技术过程中仍感觉比较困难, 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加强对于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学生对计算机的使用技能的培养。[2]

3 传统语文教育信息化应用原则

3.1 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要注重“点到即止”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对于信息化的应用要注重“点到即止”, 既要充分重视信息化的实现在语文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还要对信息化应用把握好度, 不过分依赖信息化手段。在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要在最大程度上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为语文教学创造气氛, 但是又不能完全利用屏幕等取代文学意境。

3.2 语文信息化教学要做到“有章可循”

在现代信息化时代, 信息化的应用为语文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学生对信息的收集与教师比起来有过之无不及, 若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一味地讲教材, 势必导致语文教学的局限性, 使语文教学不能适应语文教育的发展要求。因此, 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 要对现代信息化教学要求进行深入分析, 做到有章可循,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 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与扩展, 在学生利用网络信息过程中, 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与帮助, 让学生正确合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语文学习, 在提高教师语文教学效率的同时, 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质量。[3]

3.3 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创造不一样的语文教学环境”

在语文教育信息化应用过程中, 要注重通过信息化手段为语文教学创造不一样的教学环境,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对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深入理解与掌握, 根据语文教学要求与学生的学习需要, 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不断创造不一样的语文教学环境。[4]

4 传统语文教育信息化对策

4.1 改变传统教育观念, 重视语文教育信息化

在实现语文教育信息化过程中, 首要是转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 从根本上重视语文教育的信息化发展, 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对语文教育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通过现代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 应用不同的信息化技术, 在信息化技术应用中, 要注意点到即止, 做到合理利用、不过分依赖, 充分发挥信息化对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作用, 促进传统语文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4.2 明确语文教学目标, 制订语文教学内容, 实现语文教育信息化

在语文教学活动进行之前, 教师需要进行充分的教学准备, 在准备过程中, 要结合学生语文学习的学习特征, 通过信息化方式对教学目标进行深入分析, 以确定出学生在语文课程中语文知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目标的分析过程中, 要对知识结构进行分析, 总结出教学内容, 将教学内容通过信息化手段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使教学内容适应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5]

4.3 鼓励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合作学习

为了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 可以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 根据语文课程的不同问题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进行讨论。小组的每个学生根据自己对语文课文等知识的理解, 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交流与沟通, 并将组内成员的想法整合在一起, 由小组代表进行发言。同时, 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提示,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谈论过后进行总结和归纳。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之间互相帮助, 共同协作完成谈论, 不仅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更加深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学习。[6]

4.4 建立语文教学信息化应用与评价机制

在实现语文教育信息化过程中, 建立、健全语文教学信息化应用与评价机制是合理有效利用语文信息化资源的核心, 这一机制应该是动态、立体的, 在机制利用过程中要注意将语文信息化课程资源进行整合, 处理好知识和经验、课程与文化等的关系, 尊重学生的独立、创造性;要充分发挥语文教育信息化的促进作用, 为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及时解决教师在教学、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促进语文教育信息化课程资源共享,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 为学生提供最新课程资源,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促进语文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5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科学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 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传统语文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语文教育改革中的重中之重, 是我国教育事业创新发展的客观要求, 对我国语文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从传统语文教育中信息化应用存在的问题和语文教育信息化应用原则出发, 对语文教育信息化对策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究, 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希望可以为传统语文与信息化研究贡献绵薄之力。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教育事业日益发展与繁荣, 为我国社会的全面建设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 语文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重视, 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我国汉语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目前, 对语文教育的研究日益增多, 传统语文信息化成为了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是我国语文教育改革中的重中之重, 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第二小学, 河北承德067400)

关键词:教育,传统语文,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吴开宇.当“传统语文”遇上“信息化”[J].江苏教育研究, 2013, 33 (2) :132-134.

[2]金业文.反思与建构:中国语文教育现代性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 2010.

[3]张文娟.新课程背景下实施多媒体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 2012.

[4]李红玲.试论语文教育与和谐社会[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 2012.

[5]吴开宇.当“传统语文”遇上“新来的信息化”[J].江苏教育, 2014, 16 (12) :158-159.

语文课的出路:回归传统 篇11

15年前,北大中文系朱德熙教授说过:“现在的小学(语文)教育简直是摧残儿童!”

5年前,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语文教育面临一个悲哀,不少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兴趣。”

“中国语文高峰论坛”与会的许多教师和作家承认:“语文教育效率不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与日俱减”。

语文问题的解决是愈来愈紧迫了!

语文界的同仁一直在不懈地探讨语文的出路。30年时间,有关语文的出版物多不胜数,以传统的、现代的、甚至最时尚的理论给语文教学诊治疾病的文章更是不计其数。可是语文还是重病缠身。也许人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即汉字、汉语与汉文化的关系。现在通行的文本解析的教学方法是从西方传入的,数十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它不切合中国国情。中国的语文教育应该打上鲜明的“中国制造”标记。为此,我们有理由把目光转向弃置已久的传统教育。

社会上普遍认为,我国古代的传统教育就是语文教育,但实际上两者却大异其趣。传统教育,注重人的道德品行、人格操守培养,秉持“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的理念来教育学生,以期最终“化民成俗”,建设一个有利于“建国君民”的社会;现代语文教育注重的是学好语言文字,能够自如地运用这个工具来学习各种人文科目和自然科目,参与社会生活。简单地说,传统教育重在“传道”,而现代语文教育重在“传器”。传统教育有一套沿袭两千多年的主干教材,这套教材代表了中国的主流文化,所以学生从幼儿到成人都接触到系统的文化。而现代语文教育的教材却时时翻新,忽而“姓”政治,忽而“姓”文学;忽而重名文,忽而又讲实用,始终“居”无定所。传统教育,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是指导兼督导,学生的主要功课是朗读和背诵,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不过数年,不但对中国文化能入其门墙,初涉堂奥,而且自然“习得”运用语言文字的功夫。语文教育,老师充当主角,学生是配角,课堂上,老师占用大部分时间,滔滔而讲,学生枯坐堂下,恹恹而听。课下,老师疲于备课批作业,学生题海苦渡,教学双方如牛负重,怨教怨学“蔚然成风”。传统教育以科举考试为驱动力,考题要求学子站在文化的角度解决与修身治国有关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钻研文化。语文教育也以考试为动力,偏重于操作层面的表达能力考核,所出题型大多是文字的片段,引导学生注重语文的细枝末节,这既严重阻碍了语感的形成,又远离了文化。以上所述是两者区别的荦荦大者。最后的结果是明显不过的,传统教育下的受教者语文功底扎实,常常是未到成年,写字、作文、思想已相当可观,传统文化也得以继承。语文教育的受教者,则虚掷年华,十数年过后依然是“大多数不过关”(吕叔湘语)。更为严重的是很多学生对传统文化非常生疏、淡漠。换言之,他们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从来就没有产生过认同心理,更别说亲近感、眷念感,由此弱化了他们的国家意识。因此很大一部分精英学生负笈海外后,便毫不犹疑地选择留居异域。这和过去的留学生是有明显区别的。传统文化缺位的语文教育对此负有不可推诿的责任。

传统文化的书籍都是用文言记录的,学校教的却是白话文。这是继承的最大障碍。科学地看待文言与白话的关系,恢复文言的应有地位是必须解决的问题。百年前,文言被打入“冷宫”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因为它是记载传统文化的工具,传统文化既遭贬黜,文言也罪责难逃,在一片声讨中被迫逊出历史舞台。二是文言被认为是封建统治阶级“愚民”的工具,所以要故意造成它的烦、难,不让民众介入。三认为文言是“僵死”的,难懂、难学,白话是鲜活的。要开发民智,就必须废止文言提倡白文。三种理由看似有理,实则似是而非。文言的形成有悠久的历史因素。中国地域广大,方言复杂,各地的人操不同的口音、用不同的词汇、甚至不同的语法,根本无法交际,只能靠统一的汉字和统一的书面语——文言文来交流。所以是中国的国情选择了文言文,使它成为中华民族“大一统”的莫大功臣,把历代统治者推行文言归因于利己的统治,这是滥用阶级分析。其次,旧时代民众之所以不能掌握文言,根本原因是由于他们政治上无权利、经济上受压迫,教育未能普及,与文言的所谓“难”学风马牛不相及。可见,当年文言的遭贬弃,虽然是社会革新浪潮所致,但确是缺乏理性的盲目行为。

对于文言还有论述的必要。这种书面语存在至少三千年了,它的优点在于端庄文雅。传世的文言文几乎都是“思无邪”的,尤其是儒家文章,符合明道、传道的传统,历代都不允许淫思邪念和粗词鄙语进入它的语用系统。其次是简洁精炼,妥帖适宜、字无可删、句无可削是它的行文标准。其三,它是汉字运用的典范。汉字是单音节的音义文字,在同音字众多,声调不一的语言环境中,汉字的单兵作战能力非常强,文言就充分体现了这个特点。探讨文言文对白话文的作用是饶有启发的。当年斥文言倡白话的风云人物,如胡适、鲁迅、郭沫若,哪个没受过文言的熏陶?文言给了他们厚实的文字功夫,所以一旦改写白话(注意:他们可没上过新式语文课),个个都是圣手。毛泽东、朱自清、闻一多等人也是这样,他们自幼饱读经史,改写白话,无论政论、散文、诗歌都能盛行当世,垂范后昆。凡从文言这条路走过来的知识分子,如钱锺书、吕叔湘等人,他们厚实的基础也离不开文言的底子。这足以说明,文言能使白话的表达更简练、更贴切、更精致、更丰富。朱德熙先生曾感叹上世纪50年代后培养的学生“窄”和“漏”,我猜想这与文言的失势失尊不无关系。时下,母语使用的环境很为严峻。传统文化的背景已完全隐去,一些浅显的文言词语已难倒了许多学人;各种粗俗鄙陋的话语堂而皇之地流行于世。大部分人字写得七扭八歪,错别字连篇,孩子造句闹出“我的童年很性福”的笑话,高中生写出“腊炬成灰泪屎干”的尴尬,大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每况愈下。新一波的语言文字混乱现象正向我们涌来,而且是大范围的、空前的。面对这样的现实,有必要彻底改变语文的生存状态。

如前所述,改革开放的三十年,语文界和学术界一直在为语文诊脉治病,但收效甚微,似成绝症。另一方面,上世纪80年代初中央就对整理我国古代典籍发出指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继承寄予厚望。我们何不折回到传统的路子上去呢?两千多年的历史已经证明这条路是可行的,它造就了历史上群星灿烂的文化人,其中含有每个时代的文化“大家”,它使得一个悠久的民族有了精神的文化寄托,它使灿烂的中华文明传承至今。新时代的语文教育,我们可以从内容、教授方法上适当改造它,使它更有效、更完善。汉字、汉语、汉文化在世界上都是独树一帜的,我们回归传统,就能使它们并驾齐驱、齐心协力,承续教育传统,再为中华文明铸造辉煌。

传承传统文化,提高语文素养 篇12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传承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小学语文教材虽然也在不同层次上提高了语文教材的传统文化内涵,但是总体来看,传统文化含量相对不足,教材中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范围狭窄,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也主要是通过每册教材中的几篇古诗文的教学,由于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普遍不高,甚至往往是断章取义,对字里行间的内容深意缺失了解,加之教师对于语文课人文性还认识不足,也往往仅以完成教学任务为重,只注重串讲、逐字逐句讲解翻译,而忽略了文字背后深层的传统文化精神的意义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长远影响。致使学生在学习一篇古诗文之后,留下的仅仅是死记硬背的知识,无法体会到古诗文中诗人情感的流露与字里行间蕴含着的美感,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策略选择

(一)深化汉字的讲解

汉字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每一个汉字都是一种传统文化的镌刻,它不仅是语言的载体和文化传播的工具,也是一种瑰丽文化的宝藏。小学语文教学中,汉字的讲解是学生最初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也是以后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基础。

如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对汉字“木”的讲解,先让同学们看一下“木”的甲骨文,然后提示学生发挥想象力,联想像树杈, 像树的枝干,当同学们回答道树木的木时,给予鼓励并为同学们的想象力提出表扬,然后写出楷书“木”,接着讲解“木” 的书写顺序以及笔画。最后通过“木”的学习,可以进而学习 “林”,再到“森”,两个“木”就组成了树林的“林”,再有更多的树木,就形成了“森”,是森林的意思,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就对汉字“木”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

这样,引导学生深入到汉字的文化背景中去,有利于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内涵,激发对汉字学习的浓厚兴趣及传统文化的积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完善对传统文化的感知。

(二)创造古诗文的学习情境

1.古诗文与音乐的情景融合

古诗文的学习不像对现代文字的理解,古诗文的诗句往往在简单的诗句中包含着诗人的万千思绪和离别惆怅,由于古诗文的字词含义复杂,并且与现代汉字的意思存在一定差异,使很多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感到吃力,所以教师可以采取音乐情景的配合,将学生真正的带入诗人所描写的情境中去,增加对古诗词内容的深刻体会。

如学习《黄鹤楼送别》中《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播放有关送别、离别的音乐,让学生置身于类似的场景中, 感受好友之间分别的依依不舍之情,学习其中的诗意精华,加深对诗词描述的深刻理解

2.古诗文与绘画的描述结合

收录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大都以极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把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融为一体。因此教学时可以“画”的形式丰富诗句的内容,引导他们身临其境走入诗意的“画面”中, “赏画”吟诗,深刻的理解古诗文的内容含义。

如学习了白居易的《池上》这首诗后,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对诗句内容的讲解,结合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们在诗句中感受,发挥想象力,为《池上》配上一副画,体悟诗中的景美、 人美、情美等文学之美。

(三)丰富传统文化的课外阅读

在小学生的语文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识字量有限,要想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单一的依靠学生自己的阅读是不够的,必须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开展有关传统文化阅读的读书阅读活动,才能为学生理解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创造机会,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在深度体验中获得阅读的愉悦。

如在阅读课上,学生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西游记》、 《叶圣陶童话》等经典读物,不仅增加课堂的知识容量,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更深厚的文化背景知识,丰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累,使阅读课进行的更加富有文化内涵,促进多元主题、多元视角的解读和生成。

(四)优化整合小学语文教材

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对语文教材的补充与丰富,也是塑造和培养当代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精神的极好素材。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寻找传统文化与教材的结合点,以语文教材为蓝本进行课程资源的补充开发利用,将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传统文化有机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增加教学内容的深度,实现教师“用教材教”, 将更有利于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吸收与理解。

如《司马光》一文,通过作者对司马光英勇救人描写,突出表现了司马光的勇敢、遇事不慌的良好品质,同时也弘扬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司马光的英勇事迹,也培养了他们互帮互助的优良品德。

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语文课程重要的文化使命,也是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教师既要关注语文教学对于知识技能学习,又要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 应根据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链接和融合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有机渗透传统文化,从小培养孩子的传统文化素养。

摘要:传统文化在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构建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传承本民族的文化,是小学语文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在阐释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传承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实施策略。

上一篇:3G无线视频监控系统下一篇:Y染色体微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