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硕士毕业论文

2024-09-21

工科硕士毕业论文(通用3篇)

工科硕士毕业论文 篇1

专业型硕士 (后简称专硕) 是为满足对高素质专业应用型人才需求而设立的新学位[1]。自1990年设置专业学位以来, 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迅速, 然而工学的专业学位仅有建筑学学士、硕士及工程硕士, 难以适应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克服专业型硕士过少, 学术型硕士 (后简称学硕) 过于理论化而实践太少的问题, 教育部于2009年设置并招收全日制专业型硕士, 同时减少招收学术型硕士[2]。然而, 由于专硕目前的培养模式多传承于学术型硕士, 导致人才培养的同质性, 难以适应国家及用人单位的需求。培养模式的要素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和教育评价[3]。由于专硕是新设置的学位形式, 其培养模式仍在探索完善过程中。以交通运输工程 (0823) 一级学科为例, 其四个二级学科研究内容各具特色, 但均按照一级学科统一招生, 因研究内容差异较大, 各二级学科独立制定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4], 致使研究生入学考核、生源质量等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而在专硕的培养过程中, 因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差异、学制过短、培养内容沿用学硕、考评体系不完善等多种原因, 其培养效果未达到预期, 就业情况相比学硕有一定差距。以长安大学为例, 专硕的就业率约比学硕低10%~20%。为规范专硕的培养, 提升专硕的素质, 应针对其培养要求, 优化及完善培养模式, 即明确培养目标、调整培养过程、优化课程体系、完善教育评价。

一、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深化策略

世界上主要国家硕士学位的设置类别及学制信息, 大都将硕士学位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类。学术型硕士着重培养对应学科领域中知识掌握程度和理论修养水平, 拥有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资格, 学术型硕士一般分为理学硕士和文学硕士, 学制多为2~3年, 培养方式一般为授课、部分课程实践加毕业论文。专业型硕士主要培养应用型开发性研究与设计能力, 对理论修养和创造性的研究成果没有特定要求, 专业型硕士名称根据学科确定, 如工程硕士或工商管理硕士等, 其学制多为1~2年, 教学及考核方式多样化, 案例教学、研讨教学、行动教学、公司实习、课程实践等形式都可灵活的应用于教学过程中, 专业型硕士在国外综合采用论文、设计、报告甚至结业考试等形式来考核研究生是否具备了从业的实践能力。同学术型硕士相比, 专业型硕士更注重对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专硕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 (或职业) 领域的坚实基础理论和宽广专业知识, 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 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5]。国家对专硕和学硕的定位同等重要, 两者培养方向虽有不同, 但对毕业生能力的要求一致[6]。专硕的培养应遵循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 从基本技能到创新能力的思路, 专硕培养过程中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 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 以产学结合为途径, 以提升职业能力为目标, 强化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

专硕培养模式中存在课堂学习环节偏理论化、实践环节对动手能力培养不够、培养时间偏短、考评体系未针对专硕培养特点等问题。在优化专硕培养模式时, 应依据职业领域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需求, 科学制订培养方案, 具体实施策略包括以下几方面。

1.优化专业型硕士的学制, 依照专硕在不同阶段的培养要求, 优化各培养阶段的培养计划, 确保专硕能力的培养。

2.优选教学内容, 创新教学方法, 加强案例教学、模拟训练、现场观摩、实践操作等教学方法的运用;加大实践性课程的比重, 参照行业资格认证知识体系设计课程, 充分体现应用性、实践性, 实现课程学习与行业需求的接轨。

3.完善课程教学评价标准, 转变课程考核方式, 着重考察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4.引导和鼓励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 强化专业型硕士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大力推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有机衔接。

二、专业型硕士培养过程优化

1.学制。按硕士培养要求, 硕士的培养应分为基础知识学习阶段、专业知识实践阶段、理论总结升华阶段、综合能力提升阶段及创新能力培育阶段等, 上述培养阶段分别对应专业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基础课程学习、课程设计 (学校) 、学术论文撰写、项目实践 (校外) 及毕业设计等环节。教育部建议全日制专业型硕士采用学分制培养, 其学制一般为2年, 在学期间需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 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7]。在专硕培养过程中, 第一学年为基础课程学习、课程设计等环节, 第二学年为项目实践、毕业论文撰写等环节, 多数学校对专硕没有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专硕作为和学硕有同等能力培养要求的学位, 难以在2年或更少时间内达到学术型硕士2.5~3年的培养要求, 加之未设置有效的退出机制, 使其培养要求较难达到, 建议延长其培养年限至与学硕相同, 从而使专硕成为具有组织协调能力、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等的高级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

2.课程体系。目前国内各专硕的课程体系多沿用学硕, 仅在学制及所修学分等方面有差异, 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及课程考核要求等差异很小。建议专硕的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 以职业需求为目标, 以综合素养和应用能力的提高为核心, 根据硕士研究生所开设课程的性质, 研究生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实践型课程及科研型课程[8];专硕课程体系的优化思想为加强实践型课程体系的建设, 适当减少科研型课程;为夯实专硕的基础, 需开设足够的基础型课程, 其中与专业方向相关性不强的基础性课程可适当合并;可根据专硕的培养要求及优化的学制, 将专硕课程体系分为基础素质培养、学科基础实践、综合能力培养及创新能力培养等环节。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着重基础性课程的培养, 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集中开设校内实践型课程;第二学年主要为校外实践环节, 在此期间除完成所实践项目外, 还应将所实践内容进行总结与提升, 若培养机构校外培养条件不成熟, 可由通过参与或主持校内导师的工程或科研课题等形式完成;第三学年为所学内容的升华, 完成毕业考核。

3.考核体系。建立科学的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体系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按照专硕的特点, 优化课程教学、中期考核、论文审核和答辩等培养环节的检查和评估制度。通过健全的规章制度、科学的管理组织、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提升专硕的培养效果。为实现专硕的培养目标, 完善培养过程的监管体系, 提出建立“五级考核体系”。五级考核体系分别为:入学考核、课程考核、实践考核、中期考核及毕业考核。五级考核体系同传统硕士考核体系相比, 增加了入学考核及独立的实践环节考核两个环节, 并对其他环节的考核结合专硕特点进行优化。实践环节分为校内实践环节及校外实践环节, 在实践环节完结后, 由实践负责人对专业型研究生在实践中的表现进行考评, 考核通过后, 获得实践环节的学分;考核不通过者, 需重新参加实践环节, 直至考核通过后获得实践环节学分。

4.质量监控体系。健全研究生的培养监控体系是保障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水平的重要措施。为保证专硕的培养质量, 从质量监控体系、强化过程管理及突出指导教师作用等方面出发进行保障。质量监控体系是培养监控体系的重点, 宜成立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 专门负责制订专业型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完善培养方案、建设课程体系、开展质量评价等。专业型学位应注重高水平工程应用和高层次职业胜任能力评价, 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要坚持在学培养质量与职业发展质量并重, 培养监控体系中还应强化过程管理、完善专业型硕士生的管理办法和管理流程, 加强入学初、课程教学、实践教学、中期考核、论文审核和答辩等培养环节的检查和评估制度。通过健全的规章制度、科学的管理组织、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管理过程的规范化和精细化。

三、结论及展望

我国的专业型硕士仍处于起步阶段, 在培养模式、培养方法及保障体系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优化。针对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存在的问题, 在国内外硕士的培养方法的基础上, 讨论优化了专业型硕士的学制、课程体系及考核体系等内容, 以提升专业型硕士的综合能力, 其结论可作为其他相似工程学科专业型硕士培养的参考。

摘要:本文基于国家政策以及国外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模式, 深化了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模式, 细化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目标及过程:五级培养目标及七级能力体系。建议延长专业硕士的学制, 并提出将部分专业课程改编为采用综合课程设计形式的实践类课程, 以增强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彬.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人才需求及其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6, (5) :70-74.

[2]高文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36) :59-61.

[3]阴天榜, 张建华, 杨炳学.论培养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 1998, (4) :46-47.

[4]秦焕美, 韩艳, 严海.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6) :191-192.

[5]梁茜, 段全安.把握特点, 严格要求, 精心培养工程硕士[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3, (6) :65-66.

[6]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09.

[7]苏日娜.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思考——对“教研[2009]1号”文件的个人解读[J].中国研究生, 2009, (5) :50-53.

[8]曹海艳, 罗尧成, 孙跃东.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10, (8) :48-50.

工科硕士毕业论文 篇2

直到10月份之前,我还傻乎乎的以为今年凭自己的专业找工作的话,应该还很OK,后来想想,那时候的自己简直弱爆了。因为自己10月份没有抓住自己本部宣讲会的机会,很多投出去的简历都石沉大海。校园宣讲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环节,公司花大精力去学校宣讲,收简历,甚至当场安排笔试面试,童鞋们一定要多多参加宣讲会,不仅能了解公司现状,还能直接和公司人力部门的人接触,通过HR了解公司的氛围。

写在前面的几句,除了四六级,银行比较看重专业和学校,特别是我这样的信息技术类的,会遇到几个常见问题:

1. 你是***专业,为什么选择银行业,而不去做你的专业?说明你本专业学的很好,在学校学习很优秀的同时,参加各类活动,提高了自己与人沟通的能力和自信心,越来越喜欢和人打交道,而不是和电脑。最重要的,你说的要和你现场表现的一样,你说你热情开朗,面试现场你却十分严肃,面试官阅人无数,自然大方最重要。

2. 生源非常非常重要,本地生源优势大,特别是北京上海。

3. 未来规划,你以后想做什么?给出一个详细的规划,业务类和信息技术类,要有选择,不能模棱两可。

4. 我遇到一个面试过程一直强调自己每天学习12小时,怎么怎么认真,各种金融证书,司法证书,反正我觉得是超级厉害的人。后来面试官直接问了句:你身体还好么?其实,有时候内容并不是最重要的,面试官看的是你这个人适不适合这个行业,而不是你说的话。 说了那么多废话,下面进入正文,大家轻喷。

一.中国工商银行

市值最大的银行,网申志愿没填好,填的北京分行,苏州分行。苏分没通过筛选,北分竟然通过了,是什么道理? 工行笔试是今年的第一场笔试,裸考,100道英语托业,100道行测,100道专业知识,我只知道我做的不快,英语好多没做,其他全蒙的,果断的挂掉了。我的第一次,就这么结束了。

二.交通银行

交行今年交行网申特别早截止,一般银行要10月底到11月份截止,交行10月中旬就出初面名单。我报的苏州分行,分网申,初面,笔试,体检,一面,二面,时间跨度两个月。

工科硕士研究生课堂教学体会点滴 篇3

一、课程内容的选择

有人认为, 专业知识在本科阶段已经学过, 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只是“超炒冷饭”而已, 这显然是一种误解。窃以为, 研究生课程不能简单重复本科生的课程内容, 而应“温故而知新”。知新就是学习新的知识。那么如何做到“温故而知新”呢?本人认为有两点十分重要。

首先, 研究生课程应该是从深度上拓展本科的知识。一般来说, 本科生阶段较注重知识的汲取。而在研究生阶段, 简单的了解和汲取显然是不够的, 更多的应该是钻研和探究。也就是说, 本科生阶段的学习有较多“learning”的成分, 而研究生教学则应更多偏重于“study”。因此, 工科研究生教学负有传授知识和培养科学研究能力的双重任务, 重点则应在培养研究生综合科学研究能力方面。这就要求“授人以渔”, 而不是简单的“授人以鱼”。一字之差, 反映了教学理念的不同。比如说, 由本人承担的《多组分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硕士研究生课程, 讲述的是高分子化合物之间共混的问题。实际上, 很多高分子材料专业的学生都在本科阶段学过《高分子合金》或《高分子共混》等方面的课程。那么, 《多组分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研究生课程如何上, 怎样才能使研究生们从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学习相关的内容。本人觉得可以从“高分子共混物”、“高分子合金”和“多组分聚合物”之间的关系与区别出发, 介绍聚合物之间的热力学相容性和工艺相容性的概念, 然后剖析聚合物相容性的特点、影响因素和与材料性能的关系。这样, 通过层层解剖, 使学生对多组分聚合物的特点与性能有了新的认识, 不再是仅仅停留在对高分子共混物的简单了解上了。

其次, 通过研究生课程学习, 应该使学生从广度上拓宽眼界。“硕”者, “博”也。因此, 研究生与本科生对同一问题的了解, 深度和广度应该是不同的。同样以《多组分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硕士研究生课程为例。本科生阶段的学习已经了解到, 各种聚合物通过共混可以获得新的特性。那么在硕士研究生课程中, 需要进一步使学生了解所谓的“共混”不仅仅是物理的概念, 还可以拓展到采用化学方法实现“共混”, 如接枝共聚物、嵌段共聚物、互穿聚合物网络和交联共混等, 而且通过这些方法得到的多组分聚合物, 其性能往往更为优异。由此可引出热塑性弹性体、高性能工程材料等内容。如此步步引导, 带领学生走向更深更广的科学领地。

另外, 结合教师的科研工作介绍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 不仅可调动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 也为研究生下一步选择学位论文课题作好铺垫。例如, 近年来碳纳米材料的研究十分红火。但碳纳米材料在高分子材料领域有怎样的表现?学生们往往是雾里看花, 不甚了解。结合《多组分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等课程的教学, 让学生及时了解高分子材料对石墨烯、碳纳米管等碳纳米材料的改性, 以及石墨烯、碳纳米管对高分子材料的增强、增韧作用。事实证明, 这些知识对研究生日后的学位论文研究确实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通过上述教学内容的安排, 研究生们不会觉得课堂教学只是在炒本科阶段的冷饭, 而是有助于逐步建立起“科学是无止境的, 值得我们化毕生的精力去探索”的观念。

由此可见, 研究生的理论学习阶段不是简单的知识的传授, 而应看成是一名科学工作者培养的启蒙阶段。

二、教学方法的探索

本科生经典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讲台上讲, 学生则边听边作笔记。由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较差, 往往气氛沉闷, 教学效果不理想。有很多教师提倡开展课堂讨论, 但对本科生而言, 由于掌握的知识面不够, 课堂讨论实际上很难开展。但研究生们已经经过本科的学习, 掌握了大量的专业知识, 因此, 完全有可能通过互动的形式获取更多的知识。笔者在国外观摩过研究生的课堂教学, 大多是采用小组讨论 (seminar) 的形式, 气氛比较活跃。彼国的方法能否“洋为中用”?因此, 结合研究生课程人数较少, 适合开展课堂讨论的特点, 本人在研究生教学中也逐步推行了seminar的形式,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具体做法是:每一次上课教师只讲2/3时间, 另外1/3时间留给学生讨论。讨论的内容在上一次上课结束时预先布置, 一方面让学生有所准备, 以免冷场, 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带着问题查找资料的习惯。一开始, 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不太习惯, 往往不愿意第一个发言。这时教师要适时地进行启发和引导, 避免过久的冷场。实际上, 往往第一个学生发言后, 后面学生就会接着发言。

例如, 有一次安排的讨论内容为多组分聚合物的熔体黏性流动问题。实验中发现高分子熔体的黏度要比小分子液体的大得多, 但某些多组分聚合物的熔体黏度却反而变小, 希望大家就这一现象开展讨论。开始学生不知从何谈起, 一度冷场。我就先给大家讲了小分子流动是由于体系中存在大量与分子体积差不多大小的孔穴, 在外力作用下, 后面的分子填补前面的孔穴, 但又留下新的孔穴, 再后面的分子有可填补这些孔穴。如此前赴后继, 造成了液体宏观上的流动。然后, 请大家想一想, 大分子流动时, 是否也是这种填补孔穴式的?有同学马上回答, 不可能。因为一个大分子链的体积远远大于液体中的孔穴的体积。那么大分子实现流动的最可能方法是什么呢?马上又有同学回答:向蛇一样滑行。也有同学说, 滑行也不太可能, 因为需要克服的分子链之间作用力太大, 不太现实, 有可能是像蚯蚓那样的蠕动。“滑行说”和“蠕动说”究竟哪个更合理?在课堂上马上找出答案显然不太现实, 因此就将此话题留作下一堂课的讨论内容, 让学生查阅文献, 结合以前学过的高分子的分子运动特点, 从理论上计算两个大分子之间作用力的大小。在下一堂课上, 同学们将文献中的解释和自己计算的结果加以分析, 得出了高分子的流动是通过链段的运动完成的结论, 亦即“蠕动说”更为合理。进一步, 由于两种不同化学结构的聚合物链在同一温度下的卷曲状态和运动能力是不同的, 部分卷曲状态的聚合物实际上成了另一种聚合物的填充物, 降低了其分子间的作用力, 因此熔体黏度反而变小了。

通过这样一次活动, 大家反映印象深刻。有同学说, 相关的概念这一辈子恐怕也忘不了了。

三、考核方法的改革

本科生的考核大多采用笔试的方法, 那是因为本科生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掌握知识, 考试则是为了考察知识掌握的程度。这套方法用在研究生身上, 显然不太合适。因为如前所述, 研究生的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钻研精神, 因此, 考核方法也应作相应的调整。

多年来, 本人一直以撰写文献综述作为考核方法。亦即要求每位研究生根据课程的内容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通过查阅文献写一份文献综述。为了避免学生简单的抄录, 要求这份文献综述至少根据十篇以上文献综合而来, 而且这十篇文献中至少有三篇是外文的原创性论文。另外, 综述中不仅要对他人的研究进行总结归纳, 还有加上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撰写格式方面, 应达到在国内专业期刊上发表的要求。在完成文献综述后, 通常还会安排学生将自己的文献综述内容做成PPT, 作一次公开演讲。这样, 不但使大家更多地了解相关学科的动向, 还得到了一次演讲训练的机会, 收到的益处是不言而喻的。最后成绩的评定则根据研究生平时的表现、文献综述的质量、PPT的制作和演讲的能力等综合评定。

这种以文献综述代替笔试的考核方法, 将简单的考察研究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变为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环节, 是耶非耶, 尚需时间的检验。但至今为止, 每年都有一部分研究生的文献综述在专业期刊上发表, 说明确实达到了研究生能力培养的目的。

四、结束语

研究生教学要突出对研究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将创新精神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教学质量的提高, 需要时间的考验, 不是一朝一夕可见效的。但是, 培养学生是高等院校永恒的主题, 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不变的追求。提高研究生教学的质量, 需要我们用心、尽心, 不断地探索, 不断地总结。

参考文献

[1]程中华, 高崎, 田燕, 等.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不断提升研究生教学质量[J].中国电力教育, 2012, (01) :51, 51.

[2]赵忠双, 贾瑛, 阚俊青.研究生教学中应引入探究式教学法[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5 (2) :101~103.

[3]牟丽君.研究生专业课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教育科研杂志, 2010, 22 (9) :20, 29.

[4]李春鹏, 王栓杰, 王昌盛.项目教学法在研究生教学中的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2, (22) :43, 55.

[5]宋怀波, 何东健.Seminar学习理论对当前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1, 24 (11) :9~12.

上一篇:卫生监督研究下一篇: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