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式理论

2024-10-29

链式理论(共7篇)

链式理论 篇1

0 引言

近年来,中国安全生产状况持续好转,但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如2013年11月22日山东青岛特别重大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2014年8月2日江苏昆山特别重大事故粉尘爆炸事故、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特别重大化学品仓库爆炸事故。从已经公布的事故调查报告可以看出[1,2,3],上述事故都是初始事故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相继发生引发一系列衍生事故的结果,即事故的发生和扩大存在链式关系。由此可知,事故链式演化机理是一个有价值的研究取向。

通过对事故发生发展过程所遵循的演化机理的研究,可以挖掘事故孕育源头、厘清事故演化过程中的关键路径和判断事故发展方向,进而在事故的预防预控中占据主动地位。当前国内外事故链式演化机理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事故致因理论,如事故因果连锁模型[4]、“瑞士奶酪模型”(Swiss Cheese)[5]、STAMP模型[6,7]、“2-4”模型[8]、“R-M”模型[9]等。事故致因理论虽然在事故预防、安全管理实践中已得到一定的证实和应用,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但在事故演化机理方面有待进行深入研究;②在事故演化方面,文献[10-12]对事故进行多米诺链锁分析、文献[13-15]分析事故链模型。上述事故演变相关研究都是基于因果关系进行的简单案例分析,缺乏对事故演变现象背后的内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概念模型以形式化的方法揭示研究对象的主要概念、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对研究对象和内容的第一次抽象与假设,它将零散的、非结构化的知识转换为系统的、结构化的与可读性强的基础理论知识。鉴于此,本文基于熵理论,立足于理论思辨层面,对事故演变的研究思路从传统的“静态-描述-解释”向“动态-建模-启示”转变,综合考虑事故链物质、能量和信息三者的复杂性耦合作用,对事故链形成机理、事故链载体反映、事故链式演化等进行研究,并构建事故预防与控制框架,以期完善事故演化机理理论体系,并促使事故预警预控、决策支持和应急救援遵循事故演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有效提高事故预防与控制水平。

1 事故链定义及内涵

事故的发生发展都是系统多种内外因素沿着某一条规律链相互作用的结果。按照安全科学相关理论[16],事故是致灾物(可导致损害物质)、承灾物(可遭受损害物质)与避灾物(可避免或减少损害物质)三者之间以及它们与人和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涌现和涨落。从以下两方面解析这种交互作用:①当致灾物引发事故以后,事故系统的致灾物、承灾物与避灾物按照各自被赋予的内涵处于三角形的顶点(稳定系统,如图1中的粗箭头标示),通过合理匹配达到有效的减灾救灾目的,这是最理想状态。②当相互匹配不合理时(如不符合标准的救灾物导致致灾物作用时间、作用空间、作用强度等发生变化,以及承灾物发生变异等),致灾物作用于承灾物产生了新的致灾物,并作用于新的承灾物,从而引发次生、衍生事故,形成事故链(如图1所示)。

由上述分析可知,事故链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由于事故系统致灾物、避灾物和承灾物之间不合理匹配而形成的一种由初始事故引发一系列次生事故的连锁和扩大效应,是事故系统复杂性的基本形式。事故链内涵解析如下:

1)若把整个事故看成一个大系统(事故系统),则事故链是复杂事故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特征,事故链构成事故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事故链的发展态势由致灾物的危险性、承灾物的暴露性和脆弱性、避灾物的不确定性、环境的不稳定性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复杂耦合作用决定。

2)事故链的产生需满足三个条件:①存在初始事故,初始事故发生后产生新的致灾物。②新的致灾物作用于承灾物,导致至少一个二次事故发生。③次生事故扩大了初始事故严重程度,即所导致的一个或多个二次(或三次等)事故产生了大于初始事故后果的严重事故。

3)事故链演化具有两方面特殊性:①初始事故发生后,次生事故是否发生存在一定的随机性,但由于事故具有因果关系与引发关系,所以又不是完全的随机现象。这种受到约束的随机性会产生复杂性风险,进而增大事故系统复杂性。②事故链存在时间上延续性与空间上的扩展性,这种时空的延续扩展过程造成事故规模的累积放大。

2 重大事故链式演化模型构建

2.1 事故链载体反映

通过分析相关重特大事故调查报告可知[1,2,3],事故链式关系演化的实质是介质载体的转化,事故链式关系的载体反映是对事故链式规律的客观认识。因此,将事故链式演化的研究落实到物质第一性,抓住事故过程中载体的演绎规律和本质,就能认识整个事故演化过程及其实质,并为能量转化、事故损失度量提供量化的基础条件。

根据协同学理论[17,18],事故系统的形成与其内部各元素之间节、各子系统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紧密相关,这种相互协同作用通过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予以表征。因此,可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的协同关系获得事故系统在某一特定时间、空间、功能和目标下的特定结构。综上分析得出事故链的载体反映:

1)物质载体演化形态有固态、液态与气态等,事故链的形成过程具有不同物质性态的单体演绎或多性态聚集、耦合与迭加等特征,这些性态由其含量、转化形式和时空位置的演化而形成物质流,性态的演化导致了事故链式关系演绎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2)物质的流动与转化需要能量,无论是物理性流动还是化学性流动,其流动过程中都伴随着各种能量之间的聚集、耦合、传输、转换,因此物质载体演化的另一伴生特征是能量的转移和转换(能量流)。

3)在物质和能量的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信息,因此以物质、能量为基础的信息反映也是事故链的载体反映,通过光、声、温、速等基本形式表征,伴随着链式载体起到辐射、转化、传播等作用而构成信息流。

2.2 重大事故链式演化概念模型

事故链式载体在事故演化中起着重要的媒介和桥梁作用,在事故链式载体为依托的演化体系中,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构成演化核心,称为“核心环流”,其他(人、环境等因素)则为“外环因素”,它们共同构成事故链式演化概念模型(如图2所示)。事故链式载体在外部环境(外环因素)和载体的核心环流(内环作用)共同作用下实现其链式演变。

1)核心环流

安全生产活动中的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是以能量流或物质流为载体,进行信息的获取、传递、变换、处理和利用实现的。事故预防与控制的本质就是通过信息流的标示、导向、观测、警戒和调控作用对系统中物质流和能量流进行控制、操纵、调节和管理(正作用),而错误反映系统中物质流和能量流状态的信息则会触发事故或导致事故处置失败(负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和正确利用信息流对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引导和控制作用。

2)外环因素

在正常安全状态下,系统中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都处于正常有序的排列和控制中,即系统中物质、能量、信息在一定的安全阀值范围内与外界系统进行不断的交换作用。如果遇到一定的触发条件(如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的不合理规划、管理的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物质本身的设计缺陷等)使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正常交换作用失控,进而导致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紊乱就会引发事故。

2.3 事故链式阶段性演化机理

事故链在孕育、演化过程中具有阶段性,不同阶段链式载体的转化呈现不同状态,因此可通过事故演化过程中的载体特性来认识事故。R A Haslam[19]、陈安等[20]等将事故演化分为阶段型演化、扩散型演化、因果型演化和情景型演化。根据事故载体反映和事故链式演化关系,本文将事故链演化按照时间顺序划分为四个阶段:事故潜伏期、事故爆发期、事故链蔓延期和事故终结期。

根据熵理论,熵是对系统中物质、能量、信息的混乱和无序状态的一种表征,系统越无序熵值越大,而耗散结构理论讨论的则是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从事故链式演变特征可以看出,事故系统演变过程与熵的演变和耗散过程有很大共性,事故链从潜伏期到蔓延期是一个熵增大于熵减的过程,而终结期则是一个熵减大于熵增的过程。

按照事故链载体反映和安全物质学理论,事故系统可以划分为物质流子系统、能量流子系统、信息流子系统、人流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由熵的加和性可知,事故系统的总熵可表述为:

式中,S是事故系统的总熵;SM是物质流子系统的熵;SE是能量流子系统的熵;SI是信息流子系统的熵;SH是人流子系统的熵;SC是所处外部环境系统对事故系统的输入或输出熵。

系统的混乱程度取决于系统熵增(正熵,“S+”)和熵减(负熵,“S-”)。因此,式(2)可以进一步表述为:

根据以上分析,构建事故系统熵的阶段性变化规律如图3所示(图中的时间段不代表实际时间长短)。

1)潜伏期(0-t2):0-t1时间段,S=0,系统演化的有序趋势和无序趋势处于均衡状态,即系统的有序性和无序性相互抵消,系统整体上处于一种稳定平衡状态,这是最理想的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状态。但是随着二者的相互作用以及系统安全要素的改变和外界环境的变化,这种临界状态有可能失衡。

t1-t2时间段,S>0,由于系统不合理设计、规划和管理缺陷等危险因素一直潜存,引发事故的各种因素不断积聚,系统正熵产生的无序效应大于负熵产生的有序效应,系统总趋势走向失稳。此时存在两种情况:①及时发现事故载体信息的异常演变,并采取管理措施或技术措施增大系统负熵,使系统总熵重新趋于平衡状态,系统恢复正常,如图中的a-曲线所示。②没有及时发现事故载体信息演变趋势,或发现了但没有采取控制措施以及措施失效,则系统继续向着正熵变大的方向演变,导致事故发生,进入事故爆发阶段,如图中的a+所示。

2)爆发期(t2-t3):事故系统总熵迅速扩大,事故由可能变成了现实,进入全面爆发阶段,导致人员伤亡、财产受损。存在两种情况:①根据事故链式演化载体信息,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向事故系统输入负熵,使事故系统有序效应大于无序效应,事故得到控制,系统总熵重新趋于0,系统恢复平衡状态,如图中b-所示。②如果没有采取输入负熵的措施,或负熵不足以抵消正熵,则事故链继续演变,进入事故链蔓延期,如图中b+所示。

3)蔓延期(t3-t4):事故系统总熵由于事故链式演变而继续增大,次生、衍生事故相继发生,事故损失和危害逐渐增大。蔓延时间跨度取决于事故的严重程度以及事故处理效果。若事故链演变得到有效控制(有效的应急救援),蔓延就会很快结束,不再发生后续事故;反之,则事故造成的影响会不断加剧且扩散。

4)终结期(t4-t5):事故系统总熵可能因为物质、能量的耗散而自行趋于0(事故链式演化过程自行终结),也可能因为人为控制和干预而重新趋于0(事故链式演化过程因为人为控制和干预而终结)。事故链自行终结所造成的损失通常大于人为干预造成的损失,事故链式演化终结的时间主要取决于物质、能量、信息的混乱程度以及事故造成的破坏强度和人为干预力度。

3 重大事故链式演化模型的应用

基于所构建的重大事故链式演化概念模型,结合典型行业的事故应急救援可知[1,2,3],无论是事前的预防、事中的控制,还是事后的救援,一方面需要抑制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流和环境要素所产生的正熵,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控制手段使这些要素产生负熵。针对事故链的阶段演化特性,提出潜伏期“预防”、爆发期和蔓延期“断链控制”和终结期“治理”的措施,即避免事故发生的关键是掌握事故链的演化路径,在事故潜伏期采取断链预防和控制措施,将事故消灭在萌芽和生长阶段。基于上述分析,以事故阶段性链式演化为切入点,构建事故预防与控制框架,如图4所示。

每种类型的事故链在演化过程中的各阶段都有特定的演变形态和表现特征,因此可通过监测物质、能量、信息的聚集与转化确定其演化阶段,分析事故系统各要素之间或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事故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找出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切入点,确定应急方式和对策(如表1所示)。

4 结论

1)从安全物质学的视角提出事故链定义,并从事故链时间与空间上的复杂耦合性、次生事故的随机性,以及事故链产生条件等方面解析其内涵;基于致灾物、承灾物与避灾物三者之间以及它们与人和环境之间交互作用论述重大事故链形成机理。

2)将事故链的研究落实到物质第一性,抓住事故链式演化过程中的演绎规律和本质,通过物质、能量、信息形式表征事故链的载体反映;构建以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为演化核心的重大事故链式演化概念模型。

3)将事故链演化周期按照时间顺序划分为四个阶段:潜伏期、爆发期、蔓延期和终结期。事故链从潜伏期到蔓延期是一个熵增大于熵减的过程,而终结期则是一个熵减大于熵增的过程;基于熵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论述事故链式阶段性演化机理。

4)基于重大事故链载体反映和链式阶段性演化机理,构建事故预防与控制策略框架,提出潜伏期“预防”、爆发期和蔓延期“断链控制”和终结期“治理”的措施。

链式理论 篇2

2009年6月, 江苏省教育厅颁布了“五严”规定, 该规定的主旨在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那么, 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 学得更有收获, 实施有效教学应成为一线教育工作者迫切思考的问题。在此背景之下, 我们对当前课堂教学进行深刻反思, 提出了“问题链式”课堂教学模式。

一、“问题链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

“问题链式”课堂教学模式是基于“让学”理念的背景提出的。“让学”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的教学理念, 它与当下我们提出并倡导的“生本”教学理念是一脉相通的。“让学”“让学生学”, 教会学生自己学习, 首先要大胆地让学生学。不让学生自己学, 学生就没有可能学会学。“让学”的前提是教师不要把自己当作权威。此外, “让学”也指教师可让自己更多更好地学习。“问题链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环节为:情境激趣, 设问领学, 启思同议, 练习导探。

1. 情境激趣。

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进行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教学思想和方法, 同时能获得广泛的经验。要使学生爱学、乐学和会学。教师要抓住学生好奇心、好胜心强的特点, 善于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小学生一般都好表现, 在课堂上如果教师通过创设情境, 让他展示一下学会的新本领, 他的积极性会很高。如果在表现过程中他获得了成功, 那他以后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这种成功的喜悦会使他产生更高的学习兴趣, 而这种兴趣又能再次激发起他的探究欲望, 探究的成功又再次促进兴趣的萌生, 由此, 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

2. 设问领学。

由教师针对相关教学内容提出教学问题, 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并解决基本问题, 探索更多的新问题。发现并提出问题是实施这种教学法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及辅助材料发现并提出问题。如何引导呢?首先, 从已知与未知的知识联系中引出问题;其次, 在重点与难点处制造问题;最后, 在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点寻找问题。在这一程序中教师不仅要鼓励创新, 还应帮助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 并经过全班同学的评价、筛选, 形成一堂课的系列思考题。

3. 启思同议。

学生通过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 产生困惑, 同伴间不断进行思维的碰撞, 要求教师精讲知识要点并启发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问题链式”这一模式的基本理念是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 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每一教学过程是从学生的自学开始的, 教师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 有学有教, 不学则不教。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变教师“注入式”教导为“启发式”教导。学生通过自学形成了对书本内容的感性认识和一定的生活体验后, 教师再来讲授与指导,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练习导探。

“问题链式”课堂教学模式也有其特定的反馈方式, 这就是训练与反馈一体化。教学中要重视训练环节, 每堂课都留有10分钟或更多的时间给学生练习, 一方面, 以巩固所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另一方面, 也是促使学生内化知识, 使知识尽快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化;同时, 也是师生教学活动的反馈, 学生以此诊断自己对新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教师以此诊断自己的教学效果, 以便发现问题当堂解决。在巩固复习时, 提出一些联系实际的思考题, 学生会又一次深入自学教材, 运用原理来分析和解答。这样, 经过训练, 学生更喜欢读书, 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增强了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思想活跃了,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

二、落实推进“问题链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

1. 领导高度重视, 精心安排部署。

以教研组为单位深入开展学习活动, 突出“三学习、三落实”。一是, 进一步学习上级相关文件, 统一思想;二是, 进一步学习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的“让学”教学理念, 转变观念;三是, 进一步学习集体备课规定, 明确要求。特别是重点学习了关于集体备课的相关规定, 明确了集体备课的相关任务, 制定了关于集体备课的相关纪律。

2. 规划要求周密, 检查落实到位。

学校将集体备课教案质量纳入到了教师考核范围, 要求各教研组在工作计划中重点落实集体备课相关要求, 要做到“四定五研五统一”: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研究教学对象、研究教学目标、研究教学资源、研究教学程序、研究课堂作业;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程序、统一当堂作业、统一评价反馈。并要求各教研组成员每月按时上交高质量的集体备课教案。在每月一次的教学六认真月检中, 要求个性备课一定要详实、有效。对听课记录要求做到“三多三少”:多记学法指导和改进建议, 对照高效课堂评价表严把各个环节的评价关;少记机械性板书。多记成功的处理环节、改进环节, 包括课堂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学生参与情况等;少记套路式课堂环节。多记自己的感悟看法, 如, 课内练习, 检测题的数量、质量是否适当等, 少记抄袭式的作业题目。每个月进行检查定等, 评价结果纳入学校的过程考核。

3. 狠抓“四个环节”, 打造“高效课堂”。

(1) 抓学习, 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前教师认为教学改革, 是加重了教师的负担。通过认真学习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的“让学”教学理念、“高效课堂”理论及相关业务书籍, 并进行了长时间的尝试, 教师渐渐认为打造高效课堂其意义是为现实教学产生一种动力, 起到牵引、导向的作用。它应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愉快。

(2) 勤实践, 促进教学行为的改进。每学期我校严格落实“人人上一节精品课”活动, 扎实组织高效课堂的评价及研讨活动, 重点进行课堂结构的优化探究。一看学习目标是否明确, 具体, 对自学是否具有引领、指导作用。二看课堂结构是否优化。高效课堂是以扎实的教学内容为载体的。并不是教学内容越“多”越好, 也不是越“难”越好, 而是要在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的基础上, 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看教学内容是否适当, 看教师是否善于精讲, 并使课时由教时向学时转化, 看是否把握好时间安排和学法指导。时间就是效率, 抓紧时间, 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我们要改变观念, 一堂课一般讲解不宜超过30分钟, 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0分钟, 课堂上要少讲精讲, 多学多练。看教师是否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 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同时课堂上还要学会节约时间, 我校在充分适宜地运用已有的现代教学手段外, 还坚持使用小黑板等传统的教学设备, 节省了训练时抄题的时间。教师一定要树立学生可以学会的观念。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讲, 解决不了的问题精讲, 遗漏的问题予以补充。对学生的作业依据最大限度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的目标来布置, 包括课内课外作业。

(3) 强合作, 促进教育智慧的分享。认真落实学校的集体备课, 资源共享。实化教研活动, 不走过场。听课后, 认真组织评课活动。教师之间毫不保留地针对课堂提自己的看法。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深层次地研讨交流, 实现研修经验共享, 丰富教学方法。将自主、合作、探究贯穿于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与研的全过程, 逐步提高每个教师的教学水平。

(4) 重反思, 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我校教师的反思无处不在, 体现在每个人教学的各个环节, 每堂课后通过教学反思, 每月开展研修后的活动反思等, 认真思考课堂教学低效率问题的根本原因,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跟踪听课, 找准课堂教学的个性特长和需改进之处。在不断的反思中学习和进步。通过坚持, 在高效课堂评比活动中达到课堂教学高效标准的教师越来越多, 扭转了过去部分教师教学低效的格局。

三、“问题链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成效与反思

该课堂教学模式在我校实施以来, 教师的课堂角色发生了明显变化。首先, 教师面对教育新形势普遍感到提高自身素质已经迫在眉睫。其次, 教师集体备课、导学案的设计的实效性显著增强。教师都能认真准备、认真说课, 做出水平较高的课件。现在的课堂开始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场面。“问题链式”的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 在这样的课堂上, 教师经常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链式”反应 篇3

其实, 在为老妇人修沙发时, 他们从标签上发现那只沙发并不是他们店卖的产品, 而是从别的家具店买的。儿子曾经不解地问父亲:她根本就不是我们的顾客, 我们为什么还要一分钱不收地为她修理沙发?父亲看着儿子的眼睛, 郑重说道:“不。过去她不是我们的客户, 但是现在已经是我们的顾客了。”儿子仍然听不懂父亲的话中的意思。几天过后, 那位老妇人再次光临这家家具店,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 这一次她从店里买走了价值几千元的一套新家具。而且, 那位老妇人还变成了这家家具店的“活广告”, 逢人就介绍他们讲究信誉, 售后的服务工作做得如何的好。在她的介绍和积极宣传下, 她的亲戚朋友, 左邻右舍, 不少人都来光顾这家家具店, 甚至成了店里的常客。

可以说, 这家家具店的老板是很有经营智慧的, 他在明知维修的沙发不是自己店卖出的商品的时候, 仍然热心地为那位素不相识的老太免费维修, 以自己的行动感化了老人。看起来是吃了亏, 只有付出没有得到回报, 但是却赢得了顾客的信任, 进而把过去的非客户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客户。

大型链式刀库的研制 篇4

1 ATC60/50K-WF.H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刀柄规格:JT50;拉钉样式:LDA-50;刀具的最大重量:25kg;刀具的最大直径:250mm;刀库两个刀位的距离:140mm;最大刀具长度:450mm;刀库最大容量:600kg;刀具的倾覆力矩:90N·m;刀库装刀数量:60把;刀库链环驱动:伺服电机;换刀装置运动系统驱动:伺服电机;换刀时间:15s (不含找刀时间) ;换刀方式:定点换刀。

2 大型链式刀库的结构特点

在试制初期, 针对其他厂家的同类产品存在的液压马达驱动时出力不足的问题进行了仔细分析, 确定了我厂ATC60/50K-WF.H大型链式刀库及自动换刀装置的结构方案, 刀链驱动及自动换刀装置均采用伺服电机。由此彻底解决了驱动力不足的问题, 提高了定位准停的稳定性。

2.1 结构

(1) 刀库的驱动采用伺服电机→减速器→链轮毂→刀套链→完成任意选刀功能。

(2) 自动换刀装置的驱动采用伺服电机→减速器→同步齿型带→齿轮→齿条→完成机械手到刀库或机床主轴取刀的往复运动。

(3) 机械手由液压系统提供压力油完成如下动作:手爪打开或夹紧;机械手伸出或缩回;机械手分度旋转0°或180°。

(4) 自动更换站由液压缸完成自动换刀时松刀或拉刀功能。

(5) 人工更换站由液压缸完成人工装刀时松刀或拉刀功能。

2.2 刀库自动换刀顺序

由机械手等待位置→机械手爪1打开→到刀库抓刀位置→机械手爪1夹紧→自动更换站松刀→机械手伸出 (拔新刀) →机械手返回等待位置→机械手缩回→机械手爪2打开→到主轴抓刀位置→机械手爪2夹紧→主轴松刀→机械手伸出 (拔旧刀) →机械手分度180°→机械手缩回 (新刀装入主轴) →主轴拉刀→机械手爪2打开→机械手返回等待位置→机械手伸出→到刀库抓刀位置→机械手缩回 (旧刀送回刀库) →自动更换站拉刀→机械手爪1打开→机械手返回等待位置→循环结束。

2.3 方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自动换刀装置的导轨原设计是焊接成型, 主要靠机械加工来保证尺寸精度。导轨上下6个表面分别安装6个轨迹轴承, 这6个表面的加工精度的好坏, 直接影响自动换刀装置运行的平稳性。为了保证大型工件的加工精度, 我们采用分件加工, 然后合成一体的方案, 既保证了用现有设备加工单一零件, 同时, 又保证了导轨组合后整体的制造精度。改进前、后的导轨截面图如图1。

3 设计验证

机械手分度时极限位置重合性验算:

由于机械手部件的零件存在制造误差, 两端机械手旋转到同一侧时, 其中心位置不一定重合, 存在偏转误差角θ。正常工作时偏转误差角θ在3′~5′范围内, 图2是将机械手简化的示意图。其中, 实线为实际位置;双点划线为理想位置。

机械手回转半径R1=320mm;

分度齿轮轴回转半径R2=33.75mm。

不论回转半径R的长短, 偏转角度θ是相同的。根据弧长的计算公式:

当刀库正常换刀工作时, 机械手中心位置偏转角度θ, 控制在3′~5′之内。

(1) 机械手端的偏转弧长L1

此数值可以用百分表近似测得。

(2) 分度活塞杆的的轴向变化量δ

由于分度齿轮轴的分圆度偏转θ2时的弧长L2, 近似等于分度齿条的轴向位移量δ

即:分度齿条的轴向位移量δ=0.03~0.05mm, 两端要同时修磨、检测, 才能满足正常工作要求。

4 设计、生产及装配中存在的难点

(1) 如图3, 机械手伸、缩到两端时, 产生死区高油压。弹簧压力大小、泄油孔径大小, 决定泄油的快太慢, 换刀时间延长, 影响工作效率。

(2) 机械手分度时极限位置调整

如图4, 机械手装配后, 分度缸在液压油的驱动下, 实现机械手旋转分度动作。但是, 两端机械手旋转到同一侧时, 其中心位置不一定重合, 存在偏转误差角θ。当刀库正常换刀工作时, 机械手刀具的中心位置尽可能重合。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 应反复修磨分度活塞杆两端的调整垫圈δ, 使机械手两端刀具的中心位置偏转误差角在θ=3′~5′范围内, 即用百分表测得两次误差在0.25~0.46mm范围内, 机械手就可以正常换刀。

5 结语

ATC60/50K-WF.H大型链式刀库的试制成功, 使我集团公司的产品涉足于数控机床功能部件领域, 扩大了产品种类, 同时, 也打破了由台湾企业多年垄断市场的局面。

摘要:研制了一种用于落地数控镗铣床的大型链式刀库, 介绍了其结构组成、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浅析人力资源链式管理 篇5

一、人力资源链式管理概述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战略管理领域的主流理论一直是价值链理论。近年来, 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才被国内外学者逐渐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中, 并将人力资源价值链理论提出。德尔和瑞维斯 (Dyer and Reeves, 1995) 是研究人力资源价值链的第一人。德尔和瑞维斯在组织绩效测量的方法研究过程中发现, 组织绩效的产生实际上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形成, 即人力资源实践影响雇员产生, 雇员的产出从而对组织产出造成影响, 组织产出同时又影响到了财务产出, 最终造成公司市场产出的变化发生。在该基础上进行分析, 他们提出了早期的人力资源价值链模型。继德尔和瑞维斯之后, 许多学者也提出了人力资源价值链模型。其中贝克和胡塞利 (Becker and Huselid, 1998) 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提出了到目前为止最为详细的人力资源价值链模型。该模型表明:商业战略驱动人力资源系统的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雇员的技能、动机、工作的结构和设计产生直接影响, 而这些因素又会对雇员的行为造成影响, 进一步将组织的运营绩效, 推动企业盈利及增长, 最终造成公司市场价值的提升。

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来看, 人力资源链式管理, 主要是为了将自身的战略目标得到实现, 组织对自身岗位和部门进行分类, 有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链形成, 依照业务环节关系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组合成具有特定逻辑关系的业务链, 与内部市场化原则相结合, 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的一种模式和方法。在人力资源链式管理中, 每一条人力资源链的存在都是单独的, 开展人力资源配置、开发和使用, 将所有的人力资源链连接在一起, 就组成了整个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人力资源链式管理是根据组织价值链的构成管理所产生的, 不仅包括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更是一种全员化、网络状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相比于传统的一站式管理, 链式管理在人力资源活动上更加趋于柔性化, 能够提升各部门和员工在人力资源活动中的参与度, 提升管理的透明性。在人力资源链式管理中, 需要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节点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源管理链是由多个节点构成的, 对应企业的岗位, 节点与节点之间存在着三种比较常见的关系, 即从属关系、考核关系和对等关系;二是环与环之间的关系。环所对应的是组织中的部门, 与节点一样, 环与环之间同样存在着三种关系, 包括从属关系、对等关系和考评关系。

二、人力资源链式管理的原则及特点

作为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 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及发展产生直接联系。合适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措施的存在是一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所在。链式管理将过去垂直的“一站式”管理过于刚性的弊端改变, 使管理单元间横向的联系加强, 使管理具有柔性的特点。人力资源链式管理就是在价值链理论和链式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开展的,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采用人力资源管理链, 是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创新。其管理原则与特点如下。

(一) 管理原则

经济全球化对组织冲击最大的并非是产品, 而是对经济体制造成的冲击, 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冲击。怎样创造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才能使组织的人才不会流失, 而且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这就对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组织只有从战略的高度, 将适合新形势和本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制定出来, 才能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 实现组织的发展。在人力资源链式管理中, 融合了价值链理论及链式管理理论, 所以要想将人力资源链式管理工作做好, 确保管理效果, 需要坚持几个基本原则。

1.价值导向原则。人力资源的链式管理, 实际上是通过构建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链, 通过对每一条管理链作用的利用, 对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协调, 确保其能够为组织价值目标的实现提供相应的服务。

2.系统性原则。在链式管理的管理链中, 人力资源管理的所有活动都并非随意进行, 而是充分考虑了组织的文化、结构、制度及战略等因素,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员工和人力资源管理链中的其他相关环节共同完成的。

3.激励原则。人力资源部、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员工是每一条人力资源管理链中所包含的对象, 在三方的共同意愿下实施管理工作, 通过激励性措施,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果。

4.优化原则。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相似, 人力资源链式管理的主要目的, 是为组织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服务, 确保组织的价值创造。因此, 需要对各种资源进行优化, 尤其是必须做好人力资源的优化, 确保人员能力与岗位需求相互匹配, 做到人尽其才。

(二) 管理特点

对比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链式管理是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组织的业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将人力资源引进、配置及考核等环节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协调得以实现。具体来讲, 人力资源链式管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配市场化。在链式管理中, 接受服务付费是基本的管理理念, 提供服务赚钱。如果上一道工序要求相应的中间产品或服务, 那么可以委托下一道工序去实现, 但必须要与服务的价值相结合, 支付相应的费用。在这种情况下, 组织中每一个岗位的服务都有与之相应的价格, 服务需求者向服务提供者支付费用。而为了确保自身能够有更多的服务机会产生, 下一道工序则会运用合理有效的方法为上一道工序发挥应有的支持作用, 并为其提供优质服务。

2.管理链式化。在人力资源链式管理中, 管理链形式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 通过人力资源价值链, 将组织价值实现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相互关系进行明确, 而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业务链, 则可以为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指明方向。

3.管理人性化。在人力资源链式管理的推动下, 将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的转变得以实现, 进一步推动了精确管理转变为模糊管理的发展, 在管理中, 突出人性化管理理念, 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提升管理效果。[3]随着我国新经济的发展, 21 世纪的企业管理会面临着知识管理及网络化管理的需要, 柔性管理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

三、人力资源链式管理的发展途径

(一) 组织价值创造

人性化管理倡导“以人为本”, 要求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化, 建设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人力资源链式管理模式具有人性化管理、对称性及链式管理等特点。对于组织而言, 想要构建人力资源管理链组织价值的创造过程, 是极为复杂且繁琐的。在组织中, 存在着大量的部门和岗位, 这些部门与岗位之间存在相互独立且相互影响的关系, 通过协商, 创造出组织价值。对此, 应该结合生产流程与服务流程, 对不同部门和岗位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特别是关系到各个岗位。然后, 与分析结果相结合, 根据有利于生产、价值创造、有利于员工的原则, 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链, 同时, 与不同管理链的性质相结合, 运用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使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二) 环与节点界定

在组织中, 环代表了不同的部门, 节点则代表了不同的岗位, 两者是一个范围的集合。为了确保每一个独立考核单位的作用都能够得到有效发挥, 减少推诿扯皮现象, 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应该结合组织的业务流程和服务流程, 与部门的工作性质、工作地点和工作流程相结合, 对辅助部门的工作进行范围的界定和内容的调整, 对相应的职责进行明确。以建筑工程建设为例, 应该做好设计部门和施工单位的职责界定, 若要求设计部门对工程质量考核工作进行承担, 在服务期内, 若建筑工程有质量问题产生, 应该由设计部门承担全部责任。

(三) 构建运转模式

对人力资源管理链的运转模式进行构建, 能够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化开展。例如, 对于煤炭企业来说, 可通过竞标的方式, 将回采专业对工作面的使用权得到确定, 使配置的最佳化得以实现, 保证生产效率。同时, 应该建立起科学的制度, 为人力资源链式管理的有序进行提供良好的保障。组织应该立足自身实际, 对岗位进行合理分析, 确保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 为了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 应该建立起相应的监管机制, 督促各项工作的落实, 同时加强对于员工的考核工作, 将员工的工作业绩与薪酬和职位晋升挂钩, 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结语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 企业应该及时更新观念, 转变人才管理模式, 引入人力资源链式管理, 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 对人力资源进行引进、配置、开发、考核等, 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充分发挥人才的潜能, 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马晓东.现代人力资源的链式管理研究分析[J].物流与采购研究, 2009 (2) :66-67.

[2]胡琴.论企业人力资源链式管理模式的实施[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 2009 (4) :35-37.

[3]瞿刚.浅议人力资源链式管理[J].中国商界, 2009 (7) :224.

[4]杨剑.基于人力资源价值链的企业人力资源链式管理模式研究[J].企业导报, 2012 (22) :147-148.

[5]王新华, 佟强, 张延庆, 袁清和.企业链式管理模式的理论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1) .

实施链式教学促进教学高效 篇6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校和教师要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获得学习的能力放在首位。要努力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 改变满堂灌、死记硬背、搞题海战术的方式, 大力提倡启发式教育, 推行研究性学习。”因此要深入课堂, 研究小学数学教学范式, 从而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但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我们常遇到这样的难题, 有时一个单元、一节课的知识点十分多, 有时还很零碎。但是这些零碎的知识点却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障碍, 也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鸡肋”。因此, 我们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把显性与隐性的知识点链接起来, 以“动一发牵全身”、“震一点动整链”的基本思想来组织教学, 来运作数学课堂以达到最佳的教与学的效果。

二、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基本范式

1. 概念界定

范式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科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的一个词汇, 可引申为模式、范型等, 是某一科学共同体在特定时期对其研究成果的简约概括。科恩认为“这是任何一个科学部门达到成熟的标志”。我们眼中的范式是指实践过程中大家都比较认同的一种教学规范。

教学范式则是指在新课程理论指导下, 课堂教学中的最重要的规范、最基本的要求、最稳定的要素、最本质的规律和最应遵守的法则等的综合呈现。

链式教学就是要把一个个知识链环 (单个知识点) 、思维方法链环、活动经验链环、生活经验链环链接起来, 成为一个整体, 并为后继学习安置开放的链接点。

2. 理论依据

(1) 现代建构主义认为,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 是学生对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完善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 是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是小学数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生自主构建认知的过程, 就是通过学生主动地认识, 将教材中数学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自己头脑中的数学知识结构的过程。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自主学习, 独立学习, 教师只要引导学生把一个个知识链环、思维方法链环、活动经验链环、生活经验链环有效链接, 并为后继学习作好铺垫。

(2) 人们头脑中的数学体系是不同的。在数学家或者对于数学非常精通的人的头脑中, 数学是一个光滑的球面, 从一个知识点可以有很多条途径通向另一个知识点;在对数学稍微精通的人的头脑中, 数学是一个网状结构, 从一个知识点可以有若干条途径通向另一个知识点, 但是不如前者多;在大部分人的头脑中, 数学是一个树状链式结构, 较大、较粗的环象征着对些知识点掌握熟练, 较小、较细的环象征着对此知识点掌握不好。因此, 根据经济学中的等边际原理, 若要取得成绩的最大化, 在较短的时间内, 应该针对学生较弱的环节分配时间和精力。

(3) 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在联系是紧密的, 是一个由浅入深, 由简到繁, 由易到难递进发展的链式结构整体。一节课中往往有许多看似零碎的知识点, 其实都可以通过对知识的整理形成链式知识, 再把链式知识结成一个网络状的整体。对于一个单元、一个学段甚至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我们可以以最基本的要领为核心, 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 如用“份”的概念把乘、除知识, 倍的知识, 分数知识, 比和比例知识及解答有机地前后链接, 左右沟通, 以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理解的难度并促进知识的迁移。

3. 基本结构

链式教学从一节课来说, 就是针对学生课堂注意力的特点, 将课堂分成几个链环, 把每个链环中的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知识点, 每个知识点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个小环节, 各环节相互链接成为一个整体。在学生注意力集中、分散、再集中的周期内, 用一个个教学高潮来调动学生课堂注意力和思维参与度, 所以这个成链式的教学过程中, 还要包含有思维方法链环、活动经验链环将一节课串联起来, 犹如一串链珠, 将整个教学内容连贯的呈现, 从而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基本结构图如下 (见图1) :

链式教学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环节, 它既注重每个环节的知识结构组织, 又注重环节与环节之间的知识链环、思想方法链环的相互贯通, 教师在巧妙运用各种手段组织知识点的时候, 也可以使其中某些环节变成调节课堂气氛的教学高潮 (如图中的阴影部分) , 更有开放的链环随时可接前链后, 为整体知识结构的形成, 预埋了可供链接的点。

4. 主要特点

数学链式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大环套小链, 环环链接, 结链成网, 课堂教学结构严谨、环节流畅, 动一环全链共震。注重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强调整体教学, 注重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潜在的学习能力, 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注重对已有知识的复习和对后继学习的铺垫, 强调学新温故, 知新延后。具有较强的逻辑结构。

5. 主要功能

实施链式教学可以让学生从整体的角度去学习数学知识, 使学生的知识链越接越长, 越链分支越多;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活动经验也能前后链接;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结构是多链绞合, 多向延伸。通过链式教学可以使学生减少重复复习的时间, 降低后继知识学习的难度, 从而向低负高效发展。

6. 操作策略

(1) 解构与建构之策略——学新温故

小学数学有许多教学内容都由几个知识点组成, 在实施链式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用探究、操作、讨论等方式去解剖每一知识点, 从而达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对数学技能的掌握。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 不仅仅是一节课的知识点都有很大的相关性和链接性, 而且这节课中的知识点一般都与已学过的知识点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 教学时我们在注重对新知识点的解构中, 也十分注重对新旧知识的整体的建构, 从而形成知识的内在链接关系, 促进学生在大脑中结链成网, 组建知识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在习得新知识的过程中复习旧知, 扩大并增粗旧知环, 使知识之间路径畅通, 融会贯通, 举一反三。

(2) 寻根溯源之策略——有效链接

不少学生在掌握某些数学知识或方法的时候, 常常表现为一种点式的、孤立的记忆, 这样的收获或者只感知了某些知识之间的浅层的联系, 而缺乏对他们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的把握, 即缺乏一种建构意义上的链式结构, 因而, 其头脑中的认知结构是很不合理的, 很不完善的, 这样的认知结构不具有模型的价值, 即不能有效地促成一些较复杂的问题的解决, 不能有效地为后继知识的学习服务。如果运用知识链来深入研究, 才能建立真正有效网状结构链, 而且能为后继的学习预留可链接开放的链接点。

(3) 习新与铺垫合一之策略——知新延后

不少老师在教学中往往十分重视新知的探究和巩固, 这样教学的结果往往只构建了一条以当天知识为终结点的单一知识链, 这样断点链就无法开成共震之功效。因此在教学时要关注每一环节中的知识节点可以与后继学习的哪些知识节点相链接?要为后继知识节点预留开放的链环。

(4) 知识方法经验融合之策略——多链绞合共进

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是课程教材体系的二条主线。数学基础知识链是明线, 数学思想方法链是暗线, 其实还有一条活动经验链是辅线。对于数学基础知识老师们大多能够根据教学目标扎实施教, 而对数学思想方法链、活动经验链的构建往往不够注意。如数学中常用的转化的思想、最优策略的思想老师在教学中常以点式出现。其实它们都是依附在知识链上的两条重要的暗链, 与知识链绞合共生。

摘要:数学知识之间具有很强的逻辑关系, 但是学习中往往以知识点状态出现, 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降低了教学效率。链式教学就是要把一个个知识链环 (单个知识点) 、思维方法链环、活动经验链环、生活经验链环链接起来, 成为一个整体, 并为后继学习安置开放的链接点。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把显性与隐性的知识点链接起来, 以“动一发牵全身”、“震一点动整链”的基本思想来组织教学, 来运作数学课堂以达到最佳的教与学的效果。

地质灾害能量链式演化规律研究 篇7

关键词:地震灾害,能量链,演化过程,介质载体

地震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灾害之一。我国对于结构抗震设计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许多抗震设计方法,但对于已建成建筑或拟建建筑的抗震加固设计的有效化实施仍处于瓶颈阶段,并未实现抗震加固设 计 (如阻尼器 的设置)的高效化 实施。 从地震能量致灾演化的本质角度对地震能量的致灾机理进行研究,结合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进行理论探索,分析能量链演化各阶段对地基土及结构构件的变形影响,为地震作用下薄弱环节的探索提供帮助。

1能量链的演化

地震灾害能量环链效应关系,是描绘和反应多灾害能量致灾演绎行径的重要表征,在能量致灾演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是研究灾害能量致灾演绎的关键。从自然灾害单一能量致灾规律研 究基础提升到对灾害能量致灾叠合演化过程的研究。灾害能量致灾叠合演化主要通过灾害能量环链关系的演化、“质点—环链—面—体”之间的演化关系、灾体之间综合循环演化以及能量破坏体的激进变形演化来实现其演化行径和特征显示,而能量致灾演化规律将具有普适性,适合分析多种灾害的成因。

1.1地震能量“质点—环链—面—体”关系演化

地震能量链的演化符合突变理论原理,虽然地震能量在介质载体中传播规律具有复杂性,但能量链的演化却显现出能量致灾过程的 规律性。在地震能量传播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聚集、耗散、耦合等量变过程,能量将实现链式演化关系,各阶段具有量变演化与质变演化,整个灾害的致灾过程也具有量变与质变演化关系。整个能量链的演化是认识地震灾害的诱发与实现灾害隔断的基础。

1.2地震能量致灾综合循环关系的演化

地震能量演化过程存在能量的叠交,能量在介质载体中演绎形成无数能量极值点。当无数能量极值点在某一区域介质中继续演化形成能量环链, 无数能量环链之间叠合演化最终形成能量破坏面、 能量破坏体。能量破坏体在不断的演化激进变形, 将以某种形态的综合破坏作用于地面及基础设施; 破坏作用之后,能量中的部分能量继续作用在介质载体中,并循环演化,体现了灾害能量的破坏性、循环演化等特点。

2链式演化与介质载体的形态变化关系

从能量角度探究地震灾害诱发的本质原因,对于人类认清地震、预防地震、减少灾难具有较大的意义。首先,地震的爆发主要以能量或者波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在地震灾害诱发的各个环节中,地震能量总是存在于复杂的传递过程中,地震能量在介质载体中不断演化,其演化形态与介质载体的物质形态转化具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灾害的诱发主要以能量的形式拓展,而能量的演化过程离不开介质载体的物质传输。

从动力学角度来分析地震灾害诱因与介质载体的关系,地震灾害爆发的形式主要是地层的剧烈运动,而能量在介质载体中复杂的传递过程,使得介质粒子不断地吸收能量,当地层能量的大小超过地层介质粒子间的摩擦力时,介质粒子将发生相对间的位移,粒子位移从开始至结束整个过程存在能量的传递与耗散,使得介质载体位移不断扩大,即地壳运动的不断扩大。

介质载体粒子不断吸收能量,并引起地层的开裂,当某一区域的介质粒子产生局部集中位移,使位移达到了地壳破裂的程度,则导致地壳从开裂扩展到破裂,介质位移形成了一条或若干条滑动面, 当滑动面上的介质粒子继续吸收能量,使位移进一步扩展,整个地壳将发生剧烈运动,导致地震破坏。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灾害产生的实质是能量演化引起介质载体不断运动的结果。

介质载体粒子的波动不会一直进行,但地震能量的演化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地震能量在介质载体中不断演化,当地震爆发停止时,能量演变仍在进行,只不过介质载体粒子的位移暂时处于平衡消逝状态。在灾害诱发至爆发结束的整个环节中,介质载体对能量的吸收与耗散也是分阶段交互演化的。介质载体位移与地震能量破坏力的作用共存于一体,即破坏力作用于结构,使结构构件产生破坏的同时也在耗散能量,破坏力的产生与能量的耗散同时产生、同时消逝。此时,地震灾害爆发后,灾变能量又将继续在介质载体中聚集与储存,为下一灾害的孕育提供了演化的启蒙条件,即在自然界中各灾害存在恶性循环的关系。

另一方面,地震灾害爆发后,地震能量 作用通过介质载体作用于基础设施,此过程介质粒子与结构构件同时吸收地震能量,并以介质粒子位移与构件变形等方式耗散能量,直至灾害爆发,此灾害发展阶段能量演化突然结束,但介质载体不会因能量演化结束而消 失,而是恢复 其中性态 存在于自 然界,这正好体现了介质载体的物质中性性质和物质不灭关系。

3能量链演化致灾行径分析

地震灾害能量在介质载体传输演化过程中表 现出能量链式阶段性,能量链演化各阶段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延续性。链式演化过程体现了灾害诱发的必然,地震能量各阶段演化从时间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孕育、中期发展、晚期爆发三个阶段,各阶段地震能量演化形态各不相同,表现形式也不相同,但整个阶 段的能量 演化体态 是复杂的、不断变化的,主要从能量演化影响程度、灾变速率、演化强度及演变时间四个指标参数来反应地震能量演化阶段的形态特征。

3.1地震能量演化早期孕育阶段的形态表现特征

地震能量在介质载体传输初期对介质粒子的 扰动较小,这就决定了能量演化的早期孕育要经过漫长的阶段,并表现出 能量致灾 演化一般 速度较慢、影响强度较小的特点。由于介质载体形式多种多样,能量在不同类型介质中传输演化形 态不一, 能量传输演化可以由固体介质向液体介质传输,也可由液体介质向气体介质传输,或者能量演化到一定程度,可以导致“介质扰动”现象,即地震能量可在固态、液态及气态介质中演化传输或引起体态转化,但这种介质质变现象在地震能量演化早期孕育阶段具有微弱潜存性,且不易显示出来,介质扰动的阶段性特征如表1所示。

3.2地震能量演化中期发展阶段的形态表现特征

地震能量中期阶段又称地震灾害潜存阶段,该阶段介于早期能量演化传输孕育与晚期能量演化积聚爆发之间的阶段,该阶段能量演化由能量质点向能量链、能量链向能量面阶段演化,这种演化过程在此阶段表现很强烈,伴随着能量的快速聚集, 能量聚集也表现出对介质载体的扰动程度,即体现介质载体向破坏断面的演化。该阶段对于地震能量演化的影响较明显,以介质载体出现的各种奇异现象为标志,比如地质岩体出现错位、大气圈层变化及震前区域出现动物行为异常等现象,种种现象均能体现地震能量在中期演化的影响程度大、演化速率大、演绎时间较短及表现形式明显等特点。

3.3地震能量演化晚期爆发阶段的形态表现特征

地震能量在介质载体中传输演化至晚期,能量演化由能量破坏链向能量破坏面过渡、能量破坏面进一步演化为能量破坏体,同时在破坏状态处于临界状态时,还伴随着能量破坏体的继续演化,其能量演化形态将产生复杂变化,可能发生静动态的转化,此阶段能量大量聚集,演变程度较剧烈。地震能量在介质载体传输演化过程中对介质载体的扰动很猛烈、波及范围很大,其演化程度越厉害,波及区域就越大,即造成地震的影响区域就越大。该过程是地震能量在介质载体中演化的最后一个阶段, 影响最强烈,演变速率及强度最大,时间最短,体现在该阶段地震爆发的瞬时性、破坏性,能量演化各阶段的特征如图1所示。

4结束语

上一篇:网站实战能力下一篇:高强混凝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