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国集团

2024-10-18

20国集团(精选12篇)

20国集团 篇1

摘要:从绿色化视角出发,构建环境约束下能源效率的分析框架和相应的非期望EBM测算模型。通过对20国能源效率的全新测度表明:2000—2010年间,发达国家的能源效率最高,其次为发展中国家,金砖国家最低;但在观测期内,金砖国家实现了效率的快速追赶,不断向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组靠近;美国、英国、法国实现了DEA有效,巴西则为金砖国家中的高效典范;中国效率得分排名第18位,不但显著低于20国先进水平,并且显著低于金砖国家平均水平。

关键词:环境约束,能源效率,非期望EBM,20国集团

1 研究背景

作为实现低碳绿色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能源系统的革命性变迁与全面优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发展战略中的重点。考虑到国家间能源效率水平差距的客观存在[1],能源效率的全面优化与提升,也被看作是后发国家破除国内资源环境约束、应对气候变化谈判、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实现绿色包容增长的关键战略[2]。

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开始进入转型升级的新常态,能源效率提升压力空前:能源消费量大、资源约束趋紧。2002年新一轮的重工业化进程开始,中国经济增长的能源依赖度进一步加强,并于2010年成为全球能源消费第一大国。2013年,我国能源消费量已占全球总消费的22.40%。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2012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的“警戒线”,进而降低了中国能源安全水平、增加了地缘政治风险[3]。碳排放量激增、气候谈判制约。急剧增长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相对滞后的新能源应用刺激了碳排放增加。2012年中国以92.7亿t的排放量成为世界碳排放第一大国,2014年人均碳排放量超过欧盟水平,面临着气候治理的压力和后京都时代的减排约束。能源产出率低、结构失衡严重。中国能源利用水平近年来得到了显著的提升,2000—2013年间能源强度从1.31×104t标准煤/元下降到0.66×104t标准煤/元,但仍与主要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例如,2010年基于购买力平价的中国能源消费强度是英国的2.5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倍[4]。

可见,能源利用水平的全面提高将有效推进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性转变,关系到我国在处理国际政治经济问题中的地位与影响力。总而言之,“能源效率是中国绿色转型的关键”[5]。“十三五”期间,国家继续将“提高能源效率”作为战略导向,并设定相应的约束目标和具体要求。在此背景下,全面、客观地识别国家间效率水平的差距,将为国家宏观能源战略的制定和政策选择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建议[6]。

2 文献述评

从定义层面上看,能源效率最初是指“在既定产出下消费更少的资源,或者在既定资源消耗的前提下形成更高的收益”[7]。但随着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因能源开发利用而带来的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耗竭、气候变化、生态退化等挑战日益严峻,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能源、环境尾效”日益凸显,能源效率的内涵也被修正为“以最少的能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并且将环境的负外部性降到最低”,体现了能源、经济、环境的协调统一[8]。

从分析视角上看,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引发了世界对能源效率的讨论,但主要关注于能源经济效率的评价和优化[9];20世纪80年代,随着环境和生态问题恶化,能源开发利用过程所带来的负外部性开始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四倍数”的提出和“十倍数俱乐部”的成立再次掀起了资源效率评价的热潮;2009年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变化会议召开,将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关注推向了新阶段。相应的,由化石能源的消费带来的环境影响,如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污染等,也逐渐被纳入能源效率分析框架中[10,11,12]。

从测算框架上看,比较显著的发展是从“单要素”向“全要素”分析的演化。单要素能源强度(单位GDP能耗),具有直观简洁和操作性强的优点,但不能体现出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关系,也不能有效反映潜在的技术效率以及结构性因素对结果的影响[13]。2006年,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理论和数据包络分析技术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测算框架被提出,该方法强调经济产出是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4]。在该框架下,能源利用中的“非期望产出”不断被补充到现有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当中,成为了对效率水平识别与监测的研究前沿[15]。

从实证研究来看,由于国家间的政治背景、经济水平、资源禀赋、环境生态、地理文化等差异较大,尤其是可比性高、覆盖面广的国家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等数据的完整性、可获性较低,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领域研究的深入[16]。目前的跨国比较分析仍围绕能源的经济效率,缺乏对环境约束下的效率比较,容易带来结果与真实水平的偏差;此外,现有国际比较多集中于对发达国家(如OECD)[17],以中国为比较分析重点的相关研究较少。

为此,本文基于绿色化和绿色增长的理念,将能源活动的环境影响纳入到综合效率评价中,构建相关测算模型,形成对国家环境约束下能效的全新认知;选择中国所在的集团中国家成员多样、代表性强的国际组织———20国集团为分析对象,通过实证检验,明确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平均水平的差距所在,并将组内国家分为发达国家、金砖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简称“发展中国家”)3个子集团,进行分组比较,形成对现有研究的丰富和补充。

3 分析框架及假设

3.1 理论基础

3.1.1 3E系统与能源效率

3E系统观是把能源(energy)、环境(environment)、经济(economy)纳入到一个整体中(3Es)去研究,全面、深入、系统地了解三者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理,进而将经济增长、能源供给和环境保护这三重目标紧密联系在了一起[18]。因此,能源效率的思想内涵与3E系统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能源效率在广义上是以经济效益来衡量的,但同时也要避免带来更多的环境冲击和生态包袱。

3.1.2 外部性与能源效率

以全球气候治理中最关注的碳排放为例,它不仅对本国的生态环境带来威胁,同时因CO2的流动性、全局性特征,也给其他国家的社会福祉和生态安全带来了威胁,而排放者(国)并未付出相应的惩罚“代价”,进而形成了能源利用的负外部性。为了充分考虑能源利用所带来的影响,并以此作为调整政策目标的依据,需要客观地识别经济体所产生的“外部性”产品及体量,将其“内部化”到评价体系,形成对能源效率的合理判断。

3.1.3 绿色化与能源效率

2015年3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提出“绿色化”的概念,并将其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列为新时期的国家战略。绿色化是将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全面纳入生态文明,使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的领域都向着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方向进行优化和转变。已有研究表明,能源效率与国家绿色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能源效率的提高对国家绿色化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力和推动力[19]。

3.2 样本框架

本文从绿色化的视角出发,基于“3E系统”和外部性理论,在能源经济效率测算框架基础上,将体现能源消费的环境影响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国家能源效率评价体系之中,参考相关表达[20],将其定义为“环境约束下的能源效率”(以下简称为“能源效率”)。环境约束下的能源效率与我国提出的“绿色化”和“绿色增长”的科学内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大力推动生产生活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向着“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实现“又好又快”的增长———以较少的资源投入获得较高的产出和尽可能少的环境污染。基于该评价体系,重点考察20国集团在环境约束下的能源效率水平、效率演化趋势与发展模式差异。

G20由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发展中国家(阿根廷、墨西哥、土耳其、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和欧盟组成,具有覆盖面广、层次多样、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等特征———其人口占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二,生产总值占全球的90%、贸易额占全球的80%,并贡献了全球8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21]。因欧盟与G20其他欧洲国家在样本上有重复且其成员国不断变更,参考Lee[22]在相关研究中的处理,只保留19个主权国家,并增加常驻国(permanent guest)西班牙,形成完整的20国观测样本。此外,因历史和政治因素,俄罗斯直到1990年才成为独立经济体,同时,因20国集团成立于1999年末,故选取2000—2010年作为研究观测期。在此框架下,一是明确20国集团整体,以及发达国家、金砖国家、发展中国家所代表的3个“子集团”的能源效率发展态势;二是通过效率差距的比较分析,形成对我国能源效率在G20中现状的认知和理解;三是通过效率的全新测算,识别G20中实现能源、经济、环境“又好又快”发展的典范(如图1)。

3.3 研究假设

围绕国家间能源效率的差异性提出研究假设,具体包括以下3点:

(1)根据EIA基于汇率法的能源强度(单位GDP能耗)指标,以及本文基于Maddison数据库计算的能源强度来看,G20中发达国家的平均能源效率水平依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4];此外,尽管发达国家历史累积碳排放量较大,但近年来各国排放处于较为稳定的水平,且出现了经济增长与资源(能源)消费间的“脱钩”效应[23]。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H1:发达国家集团的能源效率水平在20国集团中处于领先地位。

(2)虽然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金砖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但其通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速度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经济增长,被看作是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重要影响的新兴集团[24];但与此同时,金砖集团也成为全球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增量的主要“责任人”,经济-能源-环境系统的协调性较低、工业化进程与气候变化间矛盾不断深化[25]。因此,在考虑环境影响的情况下,金砖国家能源效率水平将会下降,甚至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H2:金砖国家的能源效率水平在20国集团中最低,且与发达国家水平具有显著差距。

(3)根据现有国际比较研究结论和国际统计中单要素能源强度的直观得分,中国的能源效率整体水平依然较低,不但与世界先进水平具有较大差距,且低于许多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和地区[26];此外,中国大量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消费的急速扩张以及煤炭消费比例的居高不下(仍然在70%左右),也显著刺激了CO2排放总量的增长。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H3:中国的能源效率在G20中处于较低水平,不但与先进水平有显著差距,并且低于金砖国家平均水平。

4 模型构建及实证

参考相关研究、结合本文的研究视角和设计,构建以能源消费、劳动力、资本为投入,以经济产出和环境影响为产出的效率测算框架;进而,构建相应的分析模型、选取代理指标变量,基于G20国家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4.1 非期望EBM

从目前效率测算的主流方法———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lysis,DEA)技术来看,主要包括以径向测算为基础和以非径向测算为基础的模型。前者(如CCR)因假设过于严格,容易产生与现实背离的结果;而以slack-based measure为代表的非径向模型虽然规避了该假设,却损失了效率前沿投影值的原始比例信息。兼容径向比例和非径向松弛的EBM(epsilon-based measure,EBM)模型,既考虑了投入目标值与投入实值之间的径向比例,也能反映各投入之间差异化的非径向松弛变量,能更加真实地反映评价单元的相对效率水平[27,28]。

本文在EBM原始模型基础上,将非期望产出的影响考虑进去,构建融合非期望生产集的EBM模型。此外,相对于传统的投入或者产出导向分析,前沿非导向(non-oriented)模型更能够有效处理期望与非期望产出共存的情形[29]。因此,对任意一个决策单元DMU0,其非导向下的非期望EBM效率规划式为:

其中:λ为DMU的线性组合系数;m、q和p分别为投入、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数量;s为松弛变量;ε表示效率值计算中非径向部分的重要程度,Wi-表示各项投入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二者得分由数据本身的客观属性决定,最终测算的效率得分在0~1之间,得分越高表示相对有效性越强、综合绩效越好。

4.2 指标数据处理

本文的投入变量和产出变量的具体指标如下:

(1)资本存量(cs):参考Wei等[30]研究方法计算各国资本存量,公式为:

其中,Iit、δit和Ki,k-1分别代表第i国在t年的总投资、折旧率和第t-1年的资本存量。针对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发达国家、金砖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折旧率分别设定为7%、5%和4%[31]。基期资本存量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ii和gi是第i国1990—2010年间平均投资率和年均经济增长率;gw为世界经济1990—2010年的年均增长率;参数λ取0.25[32]。相关指标均换算成以1990年为基期的国际元。

(2)劳动投入(emp):劳动投入是国民经济增长中的关键要素,也是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劳动投入的代理变量主要包括:就业人员数量、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力资本指数、劳动力素质等。经过比较分析,本文使用相对简单却应用最为普遍和成熟的劳动力投入指标———各国登记的就业人员总量,数据来源为世界银行。

(3)能源投入(tec):能源投入是观察能源消费水平、构成和增速的总量型指标。其统计来源包括:世界银行数据库(World Bank Data)、英国BP公司统计报告(BP statistics)、国际能源署数据(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以及美国能源情报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等。考虑来源的统一和同一性,选择世界银行“一次能源消费量”作为能源资本投入。

(4)经济产出(gdp):到底是基于市场汇率的GDP还是以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计算的国民收入更能体现真实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存在争议。本文借鉴魏楚等[33]的研究思路,采用基于PPP的GDP作为经济产出的体现。相关统计来源包括世界银行、Penn和Maddison数据库,三者分别以2011、2005和1990年为基期。为了消除短期经济波动带来的数据影响、提高数据质量和分析结果的稳健性,选取Maddision作为统计来源[34]。

(5)环境压力(env):目前较为全面体现环境绩效的数据为美国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实施的环境绩效指数(EPI),从空气、水质、气候变化、土地保护4个维度评价一国的环境质量[35]。另一个代理变量为碳排放量,CO2在6种温室气体中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最大;同时,CO2排放的根本来源是化石能源消费,也是能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中最显著、关注度最高的指标[36]。EPI覆盖面广,但不能直接反映能源活动带来的主要影响,因此本文以CO2排放量作为环境压力指标,统计来源包括世界银行、Enerdata数据库、CAIT气候变化数据库、能源情报署等。同样,考虑到数据来源的统一和同一性,选取世界银行数据库作为来源。

根据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对相关变量处理后的统计分布进行总结,具体如表1所示。

4.3 能源效率测算

根据本文所构建的非期望EBM模型,以及相关变量和指标的选取,利用20国集团2000—2010年度统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相关测算结果分别如图2和表2所示。

从图2的分布能够看出,能源效率在20国集团内部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收敛”和“追赶”特征,即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间的效率差距在总体上出现了不断缩小的趋势,且落后国家出现了向先进国家“追赶”的现象。

由表2可知,法国、英国、美国在2000—2010年间效率值为1,实现了能源环境的“又好又快”发展,成为20国集团内的“标杆”和“典范”。这3个国家均为先进经济体,又分别代表了北美、欧洲、欧盟的发展模式,体现出各自的能源效率管理特点。巴西的能源效率不但在金砖国家中遥遥领先,在20国集团中也处于“高效率”水平。该结论与大部分涉及金砖国家能源经济效率的比较研究结论相一致性,也进一步体现了本文分析思路、方法和相应结论的稳健性[37]。相对应的,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和中国则成为能源效率最明显的落后国家。

对中国而言,其效率值不但在20国集团中处于较低水平(排名18位,仅高于俄罗斯与沙特阿拉伯),且低于其他金砖国家和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说明中国能源利用、经济发展与气候变化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如何提高整体能源效率,缩小与先进水平能源效率差距,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最为迫切和重要的问题之一。

从时间上看,2002年中国开始了新一轮的“重工业化”战略,经济增长开始进入能源高度依赖阶段;2003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 000美元,以住宅、汽车、家电等消费需求为主的消费升级进一步刺激了以能源为代表的自然资源消耗的快速增长,重工业化拉动、消费升级驱动的“双重压力”加深了中国经济的能源依赖和环境压力,导致了环境约束下的能源效率显著下降,但在同一时期,国家政府也开始积极推动节能与减排并重的经济发展模式,尤其是2004年以后,中央政府开始提倡“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以及“节能减排”,并从政策导向和宏观管理层面颁发一系列能源合理利用、清洁能源开发、排放污染控制等政策法规和指导意见,如《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2004年)、“十一五”规划纲中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2006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7年)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能效恶化趋势。不可否认的是,一方面,政策具有较强的“时滞性”,其正面效应的体现往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应和反馈;另一方面,当时的“补救措施”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环境问题,效率值虽然在2008年后出现了回升,但仍低于2000年值,且与G20大部分国家存在的差距。

4.4 效率差距分析

为了进一步区分中国与20国集团最优水平、平均水平以及金砖国家组的平均水平之间的差异,尤其是统计上的差异显著性,本文继续利用Wilcoxon秩和检验技术对组间差距进行分析,相应的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表3,中国与20国集团最优水平差异检验的P值在1%显著水平上拒绝原假设,说明中国与目前国际上能源效率利用的先进水平具有十分显著的差距;同时,中国与20国平均水平的组间检验P值也在1%的显著水平上拒绝了原假设,说明中国能源效率水平显著低于20国集团的平均水平。不仅如此,作为金砖国家成员之一,中国的环境约束下能源效率水平也显著低于金砖国家的平均水平(P=0.000),该结果进一步体现出我国目前能源利用整体水平低下的现状,其开发利用方式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仍然是粗放型和不可持续的。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进一步对20国集团内部按照发达国家、金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分组比较和讨论。图3为各集团年均效率数值的构图。

由图3可知,2000—2003年间20国集团整体效率出现了小幅度上涨和提升,但在2004—2007年间出现下降,并于2007年跌至“谷底”,2008年后出现小幅回升,效率变化上趋于平稳。该时段也是国际能源、经济和气候变化较为动荡的时期:2004—2007年,全球经济保持了高度繁荣(年均增长率接近4%),但也带来了大量的能源消费,引起国际原油价格高涨(“第三次能源危机”)和碳排量的激增,能源约束和气候变化的“非期望”产出抵消了由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2007年次贷危机在美国出现,到2008年迅速扩大至其他国家,演变为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在此期间,G20经济体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和影响;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世界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金融危机带来的增长趋缓,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资源环境的冲击,能源效率在整体上出现了微弱的“回暖”现象,但从时间维度上看,仍未恢复到2000年水平。该结果一方面体现出国际上能源效率的整体“恶化”趋势,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共同面临的节能、减排与增长的“三难”处境。

从分组结果看,3个子集团效率水平由高到低的排序均依次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金砖国家。为进一步验证分组讨论结果的有效性,尤其是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继续利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秩和检验技术,对各组年均效率值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中P值可知,KW检验分别在1%和5%的水平上拒绝原假设,体现了各组间差距的显著性,说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金砖国家组的组间效率差异是显著存在的;同时,结合前述对组间排序的结果可知,发达国家组的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子集团。

(1)发达国家:发达国家集团的平均能源效率水平在20国集团中仍处于领先地位。借助其先进的技术水平、大规模能源环境研发投入、全球产业链的优势地位、社会文明高度发达、成熟的制度环境、较高的国民素质及节能环保意识,形成了对能源更有效、更绿色的源头开发、高效利用和循环回收,进而相对有效地实现了“又快又好”的增长。也说明发达国家的“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已经实现了“正反馈机制”。

(2)金砖国家:金砖国家的能源效率在20国集团中处于最低水平,说明该类国家虽然实现了全球瞩目的经济增长,但其发展仍是以“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为特征的,一旦将环境外部性纳入到评价体系,经济增长的“红利”就会被“抵消”,说明金砖国家的“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依然是以“负反馈作用”机制为主导的。值得注意的是,金砖国家能源效率增长速度快,这与Song等[38]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说明作为“后发地区”,金砖集团已经表现出了对先进水平的加速追赶、实现了对发展中国家集团的接近,并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3)发展中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效率处于20国集团的中间位置,除了个别年份外,整体上体现出了效率增长的“退步”,说明发展中国家能源环境绩效在总体上出现了恶化,其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经济效率、环境压力不尽人意,且随着时间推移,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扩大,能源效率缺口日益显著。尽管该组在2009年出现了“触底反弹”的迹象,但因观测期的限制,无法确定2010年以后是否能出现明显的效率改善,或是显著的U型曲线。

5 主要结论

根据前述分析及讨论,总结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20国集团的能源效率在观测期内出现了微弱的下降,反映出能源合理、绿色化利用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压力和挑战,即在满足经济增长需求的同时降低环境影响。

第二,从子集团的能源效率分布来看,发达国家的能源效率水平仍处于领先地位,并且显著高于金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在3个子集团中处于中等,但在观测期内的效率水平出现了“停滞”和“徘徊”;金砖国家在各个子集团中处于末位,但在观测期内增速最高,不断接近发展中国家平均效率水平,不断向发达国家进行“追赶”。

第三,从个体国家绩效来看,法国、英国、美国在观测期内所有年份均达到了DEA的最优前沿,实现了能源综合利用水平的“又快又好”发展,即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了节能减排;中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等在环境约束下的能源效率值则显著地落后于其他成员国。

第四,中国的能源效率值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不但显著低于G20先进水平,并且显著低于G20平均水平、显著低于金砖国家平均水平。该结果一方面说明中国目前能源利用方式的非可持续性,以及其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中国的能源效率仍具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如何通过追赶因素的识别,实现对世界高效率水平的追赶,促进中国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实现绿色、包容、可持续增长,则成为摆在国家政府面前的重大议题。

总之,本文提出的关于能源效率的假设在实证分析中都得到了验证,即:发达国家的环境约束下能源效率水平处于领先地位(H1)、金砖国家的效率水平最低(H2)、中国的能源效率不但与G20先进水平有显著差距并且显著低于金砖国家的平均水平(H3)。

20国集团 篇2

据了解,今年“中国学生营养日”将围绕“52110,健康快乐行”这一主题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5是指每天应该吃2-3个成年人拳头大小的蔬菜(煮熟的或切碎的生菜叶),约300-500克,同时,每天应该吃新鲜的水果;2是指玩游戏机、使用电脑、看电视的时间每天不超过2小时;1是每天应该进行1个小时以上中等或高等强度运动;还有一个1是指每天吃重约80-110克的一份肉;0是指不喝含糖饮料。

为了表彰学生营养和“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好的学校,今年,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和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命名“学生营养与健康示范学校”44所;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和中国奶业协会联合命名“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示范学校”47所;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和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联合主办的“全国青少年营养与健康知识大赛”评出优秀组织奖获奖学校50所。会上,与会领导和专家向上述单位代表颁发铜牌和证书。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向与会者解读《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蓝皮书,今年的蓝皮书主要介绍了饮食、运动与健康,鼓励学生以“52110”为目标规范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活动现场,无锡惠山金桥实验学校的师生就感兴趣的问题向到场的营养健康专家咨询,在学生欢快的表演中结束了今年5.20中国学生营养日宣传活动的启动仪式。

5.20中国学生营养日宣传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树立食育理念 促进学生健康

二、活动时间:

20“5.20”期间

三、活动范围:

以2016年实施食堂供餐学校和94所营养监测学校为重点,在全县各中小学校开展宣传活动。

四、活动内容:

1. 宣传“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利用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多种宣传方式,走进社区、校园、家庭,广泛宣传“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的意义和效果。

2. 普及学生营养知识,倡导健康的膳食行为。

⑴在中小学校开展为期一周的专题校园活动,由县营养办、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印制发放宣传材料和多媒体课件,围绕“树立食育(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理念 促进学生健康”的主题,开展灵活、生动、多样的宣传活动,可邀请学生家长和媒体参与,以引起社会和家长对学生营养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⑵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主题班会、作文比赛、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宣传活动。

3. 开展“膳食指导进校园”专题活动。“5.20”中国学生营养日当天,各乡镇中心学校、县直属学校可以开展以下宣传教育活动:

⑴各学校可组织各班级召开1次“学生营养与健康成长”的主题班会;

⑵各学校为学生家长、老师和学校食堂管理人员举办1期“中小学生膳食指导”的科普讲座。

五、总结:

“G20”下的青瓷国韵 篇3

青瓷是中国瓷器发展之本,在青瓷工艺发展的历史当中,龙泉青瓷当属最高峰,青瓷的质地与釉色之美在它身上得到了充分发挥。这是审美之情的结晶、更是自然之美的升华,足以让人叹为观止。2016年G20峰会在浙江杭州举办,聚焦全球经济治理等议题。作为全球唯一一个入选人类“非遗”的陶瓷类项目—龙泉青瓷,此次华美亮相于G20杭州峰会会场、国宾馆等多个重点区域,并被陈列使用,让灿烂的龙泉青瓷文化和精湛的制瓷工艺再次聚焦世界目光。

发展环境

龙泉是生态高地、非遗宝地、人文圣地和长寿福地。生态,是龙泉最亮的“底色”,2015年获得了生态环境指数全省第一,PM2.5指数全省第一,剑瓷,是龙泉最大的“特质”,坐拥青瓷“人类非遗”、宝剑“国家非遗”两张金名片。

龙泉青瓷在历经五十年的恢复发展后终于在今天步入了一个全新的繁荣期,不但日用瓷占有了更大的市场,而且也打响了在艺术瓷方面在国内外的品牌效应,另外工业瓷和包装瓷也在加大开发力度。

在走访中,与致力于龙泉青瓷制作已近四十年的龙泉青瓷行业协会会长徐定昌得知,他将2000年后至今视为当代龙泉青瓷发展的黄金阶段。他说:“近50多年来,特别是在70年代之后,龙泉青瓷全面进步、推陈出新,特别是在人才培养、艺术创新、科技研究等方面,迎来了宋代以来青瓷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当代龙泉青瓷不仅继承传统青瓷艺术,而且在设计、造型、材料创新、釉色各方面都有很大的突破,随着时代的发展将当代的审美融入其中,将自然、典雅的龙泉青瓷艺术推向了更高境界。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和收藏价值,使当代龙泉青瓷更富有观赏性。

徐会长表示,当代的龙泉青瓷在一定程度上已超越古代。首先在材料方面,“古代的工艺使得原材料不会有当代这么细腻,当代青瓷在釉色的处理和原材料方面都优于过去,烧制出的当代青瓷更近似于玉质,更温润、细腻,改变了青瓷的整个面貌。”从烧制方面来看,古代的柴窑烧制时内部温度各部位不一样,使得瓷器受热不均匀;现在使用液化气炉烧制,使得炉的内部整体受热均匀,并能精确达到烧制温度和要求。此外,龙泉青瓷的设计使得更符合当代人的需求和使用。“龙泉青瓷已经进入又一个巅峰期,无论是工艺能力、创新理念、艺术水准、还是科技水平,与古代相比而言都更加完美。”

“龙泉青瓷是中国古代五大历史名窑里恢复的最好的一个,不仅在釉色、烧制技艺、成型率还有原料配比等方面因为科技进步而基本恢复了传统,而且从从业人数、企业规模来看,现在又到了一个历史的高峰期。”龙泉市副市长徐达伟。目前,龙泉政府创建宝剑青瓷文化研究所,用来开辟青瓷名优产品市场,进一步带动龙泉青瓷宝剑文化产业的发展。

1998年,龙泉政府成立青瓷宝剑管理部,并着手建设青瓷宝剑园区,促进特色工业发展。从2002至2014年,龙泉己经连续举办九届中国龙泉青瓷·龙泉宝剑节,并多次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成功举办青瓷精品展览会。政府正是希望通过节会的放大效应来扩大龙泉青瓷的知名度,从而促进龙泉青瓷产业的进一步做大。龙泉政府意识到“要致富,先修路”,在2006年修建完成多条高速公路,日益便利的交通给龙泉青瓷产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2006年5月,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龙泉青瓷、宝剑成为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后,经浙江省文化厅和国家文化部组织的两次专家论证,龙泉青瓷得以代表中国走出国门,参与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竞选。

2009年9月3日,龙泉青瓷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是在政府以及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辉煌一笔。此次成功入选“非遗”,不仅有利于将这一典范而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在自然、文化和经济环境中得到延续,还有助于扩大龙泉青瓷的知名度。龙泉青瓷博物馆新馆,这座目前国内最大的青瓷专业博物馆正式在2009年底开馆,它既是正在建设中的龙泉青瓷创意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展示龙泉青瓷文化与艺术成就的重要窗口,建成后将与龙泉青瓷大师园(目前己入驻十余家大师)和国际陶艺村共同组成龙泉的人才培养基地、青瓷文化研究中心、文化产业基地和对外交流中心。政府推出的这一系列措施,都极大地促进了龙泉青瓷企业的迅速成长。

2009年之前,从业人员6000余人,龙泉青瓷企业数是126家;截止到2015年,从业人员更是超过1万5千人,青瓷企业已超过750家。此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4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5人,省级大师28人,丽水市级44人,这就意味着平均每1000个龙泉人里就有一位是工艺美术师。

2009年之后,龙泉青瓷无论是生产量、从业人员还是市场需求,都逐步扩大。青瓷行业生产总值为3.2亿元,2010年青瓷产值达6.3亿元,到2012年,青瓷行业生产总值达到11亿元,并以年均22%的增幅增长。龙泉市政府预计到2020年,龙泉青瓷行业的年产值将达到38亿元。

社会贡献

龙泉青瓷的商业模式,颠覆式的“大师园”龙泉青瓷文化创意基地是文化部批准的国家级特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它包括青瓷博物馆、大师园和国际陶艺村三大功能区,最著名的是“大师园”。“大师园”对于传统瓷器制作是一种颠覆:无论在龙泉还是景德镇,“重艺轻工”一直比较突出,比如工匠不能在作品上留名,大多数人也就不具有品牌。2007年,龙泉地方政府开始筹划这个工程:将青瓷大师们聚合在一起。进驻标准是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政府承担了一部分工程费用,关键是提供了土地: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给5亩地,国家级大师7亩。

龙泉的土地很珍贵,因为这里山地占比90%以上,俗称“九山半水半亩田”。

一期进驻的青瓷大师们都是以工业用地的价格优惠得到土地,自己投资建房。他们每年要为青瓷博物馆提供一件精品,得过重要奖项的作品更要放在博物馆里展出,每年每亩地缴纳3万元。

现在龙泉共有25位国家级和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其中12人入住的另一个关键原因是:基地提供了4A级景区的规划方向,人气可以带动销售。到二期土地变得紧张,人均2.7亩到3亩。2017年,“大师园”二期有望入驻。如今青瓷博物馆里已经有估值超过百万元的作品。 由于聚集效应,这个园子在整个浙江都很有名气。当然,很难说清是因为青瓷使“大师园”有名,还是因为这么多工艺美术大师和值钱的作品聚集于一处,让青瓷更有名。

2008年位于上垟镇的国营龙泉瓷厂要拍卖,长期在外从事文化产业的季建真09年回到家乡的时候看到了早已倒闭废弃的国营青瓷厂,深感痛心,萌生了回乡投资的念头。当年,季建真购得上垟镇龙泉瓷厂青瓷研究所地块,将10多万平方米的旧厂房改造成青瓷文化园,对龙泉青瓷的历史文化和传承进行深度挖掘,兼具了文化、旅游、产业功能。凭借着小镇浓厚的青瓷文化底蕴和依山傍水的秀丽风景,文化园引来多位重量级工艺大师,青瓷之乡开始恢复生机,外出的制瓷工匠也纷纷回乡,重操旧业。

2009年“申遗”成功后,“每天到我们这里来的高端客户群体,人人都喜欢,然后就形成了产业,“披云青瓷小镇”应运而生。”季鉴真说。目前,青瓷小镇已吸引10多位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在这里设立个人工作室、传统手工技艺作坊和近90家青瓷企业和入驻,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世界陶瓷文化交流活动在这里举办,成为龙泉青瓷对话世界的一个窗口。另外,小镇也成为多所高校教学实习基地,例如中国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等。

据统计,2013年至2015年,青瓷小镇接待旅游人数从3.54万人次增加到47.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1300万元增加到1.96亿元。

当代龙泉青瓷要抓住艺术化、人文化、国际化、产业化、市场化。坚定不移走“剑瓷兴市、产业强市、生态富民”绿色生态发展道路。将千年龙泉青瓷立足中国,走向世界。

最常见的20个中国古代官职 篇4

太守:战国时称“郡守”, 汉改太守, 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六郡, 比县大, 太守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刺史: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个州, 刺史掌握一州军政大权, 相当于省 (市) 长兼省 (市) 军 (分) 区司令员。京兆尹: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北京市市长。太尉:秦至汉时均有设置, 为全国军政首脑, 相当于国防部长。廷尉: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 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吏部尚书:掌管全国文物官吏考核赏罚, 相当于人事部长。光禄大夫:皇帝身边顾问之臣, 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中书令:掌握皇帝命令的发布, 相当于“两办”秘书长。尚书令:参议大政, 综管政务, 百官之长, 相当于行政院院长。车骑大将军:地委尊崇, 相当于元帅军衔。都察院御史:古代最高检察机构中的职务, 相当于检察部长。知府:宋代以后地方行政长官, 总管州、县事务, 相当于省长。知州: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省辖市市长。知县: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县长。通判:府之副职, 相当于副省长。县丞: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 相当于副县长。主簿:掌钱粮、户籍、相当于粮食局长。教授:掌训导考核学生, 相当于省教育厅厅长。游击:位于参将之下, 掌率兵防御, 负责防御工作的师级军官。侍郎:西汉宿卫侍从皇帝的官员, 东汉以后为尚书属官。■

20国集团 篇5

圆满闭幕

8月7日下午17-19点,由人民网和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方园林)联合举办的“东方园林杯2012‘领秀中国’城市景观摄影大赛”颁奖礼暨摄影展揭幕仪式在京举行;在此之后,东方园林成立20周年盛典盛大开幕,来自摄影界、媒体界的嘉宾与东方园林企业领导和员工约千人共聚一堂,热烈庆祝了这一盛事,人民网视频全程录播、新浪微博现场互动。

在颁奖典礼上,著名摄影大师张燕辉、任晨鸣、刘占坤、方凯军、姜平、赵亚鸣、唐师曾、于云天、王桂江、崔新华等登台致辞,并对东方园林20岁生日送达了真挚的祝福,远在俄罗斯的李舸大师不能亲临现场,也通过VCR和墨宝送上了亲切的祝愿。现场隆重颁出了摄影大赛的各项大奖,东方园林董事长何巧女女士、副总裁方仪女士等企业高层与媒体界嘉宾见证了这一神圣的时刻,并给予了热切的祝福!在此之后,社会各界嘉宾参观了“领秀中国”主题摄影展,伴随着对东方园林20周年庆典的声声祝福,为时1个半月的2012东方园林杯“领秀中国”全国城市景观摄影大赛宣告圆满结束。

在颁奖典礼之后,东方园林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20岁生日party。大操场上,歌声阵阵、军号嘹亮,独特的“阅兵式”、激烈的“拔河比赛”、激昂的“鼓舞”、激情的“千人大合唱”„„更有丰富多彩的抽奖环节,除了互动抽奖外,还有微博大屏幕抽奖等,将现场掀起了一阵阵的高潮。在激动人心的焰火表演之后,“华彩二十载,辉煌再启程”东方园林成立20周年盛典落下帷幕。

20国集团 篇6

无论是无奈还是自觉,大多数人都留下来了,在反复的思考与蠢蠢欲动的尝试中,八十年代部分重要的现代艺术家正在转向当代艺术的实践。生命存在着挣扎的本能,如果增添了理性,生命仍然能够创造奇迹。事实上,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尽管现代艺术家们没有展览的机会,但是,社会生活中所充斥的另一种轻松——由商品市场带来的可能性——同样给予了艺术家继续工作的机会。

在冷战结束进入后冷战时期这个大的世界格局上看,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都微乎其微。那时,在国内的艺术家仍然没有太多的机会展览。在1993年6月之前,那时候只有对艺术的信念和执着。尽管有高名潞等批评家于1989年2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中国现代艺术展”,但是,这次八十年代的现代主义的最后“狂欢”并不意味着相关机构改变了其艺术的标准,更不表明一个新的艺术体制已经诞生。

此后,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就再也难以进入这个被认为代表中国艺术的殿堂。在这样的背景下,民间开始了对当代艺术的支持,“广州双年展”就是在市场经济明确为合法的条件下,在民间力量的支持下得以举办的。

由于市场经济关于流通与价值交换的游戏规则,在国内没有获得相关艺术机构支持的当代艺术家有条件被西方人带到国际社会之中,那些本来就生活与工作在资本主义的欧洲和美国的中国艺术家例如黄永砯、徐冰、谷文达以及以后开始呈现面貌的蔡国强也在他们各自的特殊语境中努力参与国际性的展览,并且不同程度地融入了国际艺术圈;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侯瀚如、费大为这样一些熟悉西方游戏规则的批评家也渐渐有了“国际策展人”的身份,只要有机会,他们就尽力将中国的新艺术插入国际展览,直至放入威尼斯双年展这样的展览中。

无论人们对中国艺术家参与威尼斯双年展有怎样不同的评价,事实上,正是所有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人们的参与,使得中国的当代艺术渐渐为世界所知,更为重要的是,事实、金钱、影响力也会改变人们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看法:2000年,上海双年展开始采用接近国际规则的策展人制度,有不少西方艺术家参加了这次展览;到了2003年,威尼斯双年展有了中国馆,尽管这年的“非典”影响到了中国当代艺术在威尼斯的展览,但是,设立中国馆表明了中国相关艺术机构基于自身的策略也开始了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挖掘。

在中国当代艺术还完全缺乏制度保护下的合法性的情况下,人们发现了市场对艺术的严重影响,人们对市场下的中国当代艺术产生了质疑,同时,对中国当代艺术与市场的关系的批评也来自部分西方人。可是,所有的批评者应该知道:威尼斯双年展从一开始,销售、资本以及利益这些问题就尾随其后,除了1968年欧洲几个主要国家发生的“风暴”对资本主义文化制度的控诉与反抗外,市场与资本从来就没有脱离过艺术。此外,市场问题在中国还具有特殊性: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只有市场以及由市场带来的国际资源在支撑着中国的当代艺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一个科学的市场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发生实际影响的经济危机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命运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当代艺术该如何发展?

艺术创作——永远是艺术家的问题,而作为批评家、策展人或者艺术史家的我们,却可以通过对过往的一切进行反省,来梳理并评价之前的艺术历程,中国艺术家和批评家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充满着焦虑、荆棘与问题,相信那些早年参加过威尼斯双年展的艺术家和批评家都有着难以忘怀的感受与故事,而我们所感受到的正是由他们的那些感受与故事构成的。可以说从1993年开始的全球“历史之路”不仅是中国当代艺术本身的历史,也是全球艺术史在这个时期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两国集团”(G2)观念评析 篇7

一、新的游戏规则与“G2”

伯氏认为, 中国的国际地位与中国经济地位的骤然上升不相适应。为了应对这一局面, 华盛顿对北京的经济战略应作微妙但根本的调整:必须寻求与北京发展真正的伙伴关系, 与北京共同承担全球经济体领导者的角色,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关注有限的双边问题。伯氏声称, 无论是处理老问题还是新问题, 都需要发展一个由美中两国组成的G2集团共同掌舵全球治理进程。只有世界两大主要经济体, 美中两国积极合作, 才能建立一个能够有效应对当前国际经济挑战的体系。

为此, 伯氏不惜要求华盛顿调整战略, 改变现有诱使中国加入全球经济秩序、通过强硬措施惩罚中国的不合作行为, 使中国能够服从现有经济秩序的潜规则。伯氏甚至描绘了未来经济秩序的“理想”状况:以美国和中国为核心的“G2”, 其他主要经济体, 如欧盟和日本在某些问题上也参加进来。新的准则、规则和标准通过现有多边机构, 如I M F和世界贸易组织加以实施。有的还可以通过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新机构, 如建立管理气候变化的全球环境组织来实施。

为了真正“将中国纳入一个新的有效的领导集团中”, 伯氏提出几个可行的方案:一是考虑到其他经济体的敏感性, 华盛顿与北京不公开使用“G2”观念。但在战略上, 美国必须把中国作为管理全球经济的主要伙伴, 放在首要位置。二是考虑到持续安全问题, 可以将欧盟吸纳进来组成G3, 形成当前国际超级经济体之间的集团。三是仿照I M F最近为了强化其多边协议进程而创建的新的G5, 将日本和沙特阿拉伯 (代表石油生产国) 也吸纳进来。

伯氏提出的建议, 要求将中国这一国际经济体系的新成员, 提升为美国“管理全球事务的真正伙伴”, 这显然是对美国传统对华战略的重要调整。“G2”使得中国甚至超越美国传统的合作伙伴——欧盟上升为美国的主要盟友, 让中国“受宠若惊”。但可以看出, 伯氏笔下“理想”的国际经济秩序, 是将中国吸纳进来, 维持现有国际经济秩序主要框架的国际经济秩序。美国真的会摒弃传统的盟友——欧盟、日本吗?美国之所以“慷慨”让渡“领导权”, 是否有更深的用意?

二、“G 2”构想的深层次原因

通过对文章的分析, 我们可以对伯氏提出“G2”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 伯氏提到以下原因:

第一, 中国作为新生力量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伯氏表示, 中国的显著扩张将对世界造成巨大影响, 中国是不可忽视的全球性力量。伯氏认为, 目前世界上有三个政治实体可以称之为“超级经济大国”:美国、欧盟和中国。而作为全球经济的新生力量, 虽然中国经济体规模较小, 但中国经济增长快, 融入全球化程度在不断深化, 在可预见的未来, 中国将成为全球经济不可忽视的力量。

第二, 由于中国并不想承担与其经济地位相适应的责任, 美欧有义务、有责任引导中国成为像美欧一样的全球经济体系负责任的支柱。伯氏认为,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 中国在很多领域都采取了与现行标准、规则和制度安排相对抗的策略。实际上, 中国在很多领域的行为都与美国的利益相冲突, 也不符合美国所制定的全球经济体系“游戏规则”, 因此, 伯氏强烈建议, 作为从现有经济秩序中受益的新生力量, 无论中国是否喜欢现有形式, 都应努力去强化这一体系。

第三, 在目前的形势下, 与中国保持接触, 让中国感受现有经济秩序的“甜头”并承担责任是最佳途径。形势表明, 华盛顿“惩罚性”、“对抗性”的对华政策很难奏效。伯氏坦言, 虽然华盛顿已多次将中国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 并试图鼓动IMF和G7对中国货币低估实行处罚。但华盛顿对北京的批评并没能转化成为严重的报复性强制措施, 因为, 太多美国人在与中国政策制定者进行实际或潜在交易中获得了好处, 而其他主要国家也不愿与中国对抗。放弃目前地位并采取一种对抗性小的方式是说服中国合作的唯一途径。

第四, 现有经济体系已经日渐僵化, 在中国提出对现有经济秩序颠覆性的方案之前, 最好的方式是主动调整, 将中国吸纳到现有经济体系中来。伯氏认为:首先, 现有经济体系已经日渐僵化, 难以发挥作用。多哈回合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在促进自由化方面收效甚微。IMF没能遵守自己的规则, 被迫收缩范围。世界银行已经失去了明确的方向。七国集团 (最发达工业国家的集团) 成员国之间实行互不侵犯合约, 导致其对外围国家, 比如中国的批评显得温和。由于没能根据国家经济力量的显著变化调整其治理结构, 国际经济机构也就显得很不合理。其次, 中国不会满足于简单加入一个无法发挥作用的体系。尽管中国并未提出有效的能够替代现有经济秩序的方案, 中国领导人极为谨慎, 采取渐进方式, 但一国的态度会随着形势变化而发生戏剧性改变, 目前中国国内面临的反对全球化的阻力不可忽视。中国的官员和学者都主张调整结构以便中国能在重构中发挥作用。因此, 抵制巨大变革的唯一方法是实行彻底的“调整”。美国必须调整战略和态度, 在中国发生根本改变之前将中国纳入现有经济体系中, 即使需要对现有国际经济体系进行根本性调整。

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 表面上让中国受宠若惊的“G2”, 其实质是:只有“G2”才能“显得公平”, 赋予中国全球经济超级权力新角色的同时, 也会使其成为国际经济秩序的“合法建设者”和“维护者”。换言之, 吸纳中国加入进来, 才能巩固和保证美国在现有国际经济秩序中的领导地位。中国的加入是手段, 维持现有国际经济秩序才是真正的目的。

三、“G2”背后的真实意图

正如美国财长鲍尔森所言, 未来美国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是如何应对中国的崛起。为了让中国以更加符合“游戏规则”, 以更加符合美国价值标准与实际利益的方式行事, 有必要成立“G2”以更好地实现美国的战略利益。伯氏从几方面对中国行为与美国在全球战略利益冲突的论述, 正是为了表明将中国“导入”符合美国利益的方向与模式是多么的必要。

第一, 在国际贸易方面, 伯氏声称中国应对多哈回合贸易谈判作出更加积极性的贡献。伯氏指责, 中国在多哈回合谈判中的姿态导致整个世界贸易组织体系陷入危险境地。虽然他声明中国不是唯一原因, 美国、欧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应对此负责, 但他表明, 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的中国, 在客观利益和政策上表现出与其他国家明显的不同。原因之一:“中国企图推进形成一个松散而有影响的亚洲贸易集团, 这将损害全球贸易体系。”伯氏指责中国与邻国之间的双边和地区性协议更多是出于政治而非经济考虑。而他显然忘记了中国只是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后来者, 美国与欧盟才是“缔造者”与“示范者”。无论是美国还是欧盟, 都建立了稳固的区域性贸易集团作为其参与全球贸易体系的重要平台与中心区域。原因之二:“中国反对美国2006年亚太经济合作论坛时成立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建议, 这明显表现出其对全球贸易的挑战。言下之意, 中国反对美国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建议, 即是质疑美国在亚太地区, 尤其是亚洲地区战略利益的“合法性”。损害美国利益的行为, 必然“对全球贸易”造成挑战。原因之三:亚洲集团一旦诞生, “会导致产生一个‘三级’全球经济体系, 这一架构会威胁现有全球体系和多边合作。”虽然伯氏再三声称应将中国纳入全球战略体系中, 让中国享有领导权, 但绝不允许中国有自己的利益, 中国与亚洲国家之间的地区性协议, 可能会导致中国具有与美欧相抗衡的力量后盾与地区基础, 亚洲集团不符合美国的亚洲乃至全球的利益, 必然会招致来自美欧的阻力。

第二, 在汇率方面, 伯氏声称中国拒绝实行灵活的汇率政策, 对国际货币体系造成严重挑战。伯氏表示, 目前中国经常帐户盈余已达G D P的1 1-12%, 明年盈余将达到5000亿美元, 约相当于美国目前的经常账户赤字。外汇储备也将达到1.6万亿美元, 居世界之首。这些不平衡和所需的不可预计的国际资金流可能引发美元崩溃、全球经济硬着陆, 从而加重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机。伯氏认为, 虽然以前的顺差国, 主要是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和70年代的日本也曾拒绝调整其固定汇率制度。但按照贸易顺差占G D P的比重来衡量, 他们当时的失衡规模都没有达到目前中国的水平。而且, 这些国家最终都同意遵循国际准则。而中国尽管已宣布向“有管理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浮动汇率制度”转变, 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 但其以贸易加权价值计量的升值幅度并不显著。最重要的是, 中国促进亚洲货币基金的成立, 侵蚀I M F在全球体系中的作用, 着眼长期使人民币成为区域性或全球性货币, 这些都会带来潜在威胁, 使得全球贸易体系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简言之, 由于中国的汇率政策使得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面临挑战, 因此, 美国必须要采取行动加以规制。事实上, 美国已经在采取措施促使I M F推进修订货币监管相关条款, 以使这一体系更加有效地对“不合作行为”予以惩罚。

第三, 在能源方面, 伯氏认为, 中国与几个生产国签订长期合同“确保能源供应”, 试图使中国避免能源供应中断和其他国家能源消费竞争的影响。伯氏声称, 中国要么是不知道这一策略失败的结局, 要么就是太过自信以为以自己的影响力即使在困难时期也能保证契约安排。但他显然忘记了美国曾经不惜掀起战争以“确保能源供应”的历史, 才能以说教者的立场堂而皇之地谴责中国的行为。伯氏认为, 中国之所以没有受到应有的压力, 是因为目前缺乏全球性的能源管理体系, 能源生产国与能源消费国两大阵营各自为战。为此, 美国有义务联合中国建立一个新的能源管理体系, 赋予中国“领导者”与“责任人”的双重身份, 以便中国能够改变其在能源方面的策略, 积极应对挑战。

第四, 在外援方面, 伯氏指责中国摒弃了有条件援助的管理, 对现行标准造成挑战。长期以来, 以发达国家利益为核心的现行国际秩序, 导致富国愈富, 穷国愈穷。为了保证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有条件的援助”, 严苛的“人权”、“劳工”甚至是经济标准, 不但可以减少贫穷的外部效应, 而且可以借经济援助的力量, 使得西方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与行为标准得以推广。而中国的援助规则显然打破了这一主流体系。坚持自主发展、自主选择社会发展形态的中国所宣扬的“无条件援助”, 使得西方的意识形态、发展理念被摒弃, 而由此造成的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 显然更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因此, 有必要让中国了解现有标准, 与发达国家合作, 甚至接受现行标准来捍卫这一体系的正常运作。当然, 前提是中国必须认同并心甘情愿成为这一体系的“建设者”。

此外, 减排体系、主权财富基金监管等事项, 没有中国的参与也很难取得进展, 因此, 必须让中国自觉地维护这一体系。这是伯氏自始自终所提倡的, 也是维护美国霸主地位的重要步骤。

四、中国应如何看待“G2”

对于中国来说, 中美经济关系是当前中国对外关系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G2”所代表的接触与合作理念, 是中国所欢迎的。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证明, 保持两国关系稳定健康发展, 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建立“G2”可以限制逐渐升级的双边冲突风险, 避免美中关系, 乃至全球经济中断, 可以建立两国之间的互信, 促进两国在很多关键问题上的积极合作。但是, 对于美国“G2”背后的真实用意中国应有清醒的认识, 同时, 中国也应从更深层次审视并定位自己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 保持中美两国的积极合作符合两国的利益, 也符合中国的利益。作为发展中国家, 中国在不断融入全球经济的过程中发展自己, 保持与美国的合作而不是对抗, 对于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正如伯氏所说, 目前双方已经初步采取了一些措施保持中美合作的良好势头。佐利克在其2005年2月担任美国副国务卿时, 启动了与中国外交部的战略对话。2007年, 两国元首倡导建立了众所周知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 四次对话均取得很大进展, 双方各十多位部长或内阁成员参加, 双方进行了坦诚交流。这些制度框架, 使得双方在某些议题, 如环境、国际金融等问题上的合作模式得到发展。这是中国所乐于看到的。

第二, 中国的综合实力、国力与美、欧等发达经济体还存在很大差距, 称“G2”为时过早。只有经济规模足够大、充满活力、融入全球经济并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才能称为是“超级经济大国”, 只有对全球经济具有主要影响力的“超级经济大国”才能被称为全球经济的“领导者”。中国还很穷, 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影响力还较为有限, 称“G2”, 只会招致美国传统盟友——欧盟、日本将中国列入“假想敌”, 使得中国面临不必要的困境。

第三, 中国需要清醒认识中美关系的共同利益与实际差距。相比于传统的战略美、欧联盟, 由于共同利益走到一起的中美关系, 缺乏坚实的价值基础与社会基础。前者基于其文化、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纽带而纵身交错, 不可割裂, 而后者则根基尚浅, 美国国内对中国政体、经济制度的认可尚需时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 中美都需要克服国内的种种阻力, 保持现有合作态势, 推进“G 2”显然缺乏现实可行性。

20国集团 篇8

广告语作为广告中一个很小却很重要的体现,对中国广告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全方位地了解广告语,包括对广告语的定义,广告语的起源、发展,还有广告语的表现形式、 特点及其作用等都有利于进一步的知道广告语对广告业的影响。

(一)广告语的定义

广告语就是人们赋予其特定的符号来传递一种意义,而这个意义是搭建产品和目标受众的桥梁。[1]提到一则广告,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广告语。如大多数人认为的低俗脑白金广告语“送礼就送脑白金”,之所以能让人们记住的原因在于它作为商业广告建构了产品与受众的联系,抓住受众追求健康的心理。广告语的作用就是在吸引大众的注意力,让某一事物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去影响某一特定人群。

(二)广告语的表现形式

广告语的表现形式在古代有叫卖、旗帜、招牌、幌子等。 矛和盾的叫卖中提到“我的盾最坚固,什么武器也戳不穿他。”又拿起矛说“我的矛最锋利,什么东西都能刺穿。”[2]这其中包含着最原始的广告语,而此广告语主要用于介绍产品的功能和特性。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印刷时代的到来以及之后广播电视的出现,再到现在网络时代全媒体的盛行,广告语的形式越来越多元化,主要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网络、手机等体现,影响也越来越大。比如手机上的banner广告利用手机用户在看视频,听音乐或玩游戏的时候,以条幅广告语的形式, 发送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广告。

(三)近 20 年中国广告语的变迁

中国广告业能够得到快速发展源于改革开放,我国广告业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空白期之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在改革开放的各种方针政策的积极指引下,我国广告业经历了恢复时期,发展时期和深入时期三个时期。广告语也在这三个时期经历不同的变迁。

1.广告语从同一化走向自主化

广告恢复初期,我国的广告语多数喜欢用“誉满中华”, “风靡全国”,“驰名商标”等字眼。这些都体现出我国广告语过于单一,没有真正地融入世界改革的浪潮,抑制个性化的发展,还有就是集体主义观念的深入人心,忽视人的独特性创新性。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活跃,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人们更加注重产品的独特性、 代表性,要求标新立异的产品出现。所以在之后的广告语中出现了像摩托罗拉V70手机“世界因我不同”,动感地带“我的地盘我做主”,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既张扬个性也体现特色的广告语,同时也预示着广告语向个性,自主化的发展。

2.广告语价值观从遵从道德向遵从利益转变

市场经济将实现利益最大化的观念摆在人们面前,要求人可以通过正当手段获取利益,以达到自我的发展。比如威力洗衣机“威力洗衣机,献给母亲的爱”体现浓厚的人文关怀;再看美的变频空调广告语“每晚低至一度电”彰显的是对利益的追求。广告语在变得更加简洁直白的背后是利益的驱使作用。

3.广告语更加多元化

经济全球化带来多种文化的集结,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变得多元化。企业也不再追求一元化的发展模式,除了集体主义以外我们也可以同时追求个人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说中华牙膏“中华永在我心中”就是利用一语双关, 及维护的集体国家的利益,也实现了企业的利益。广告语的多元化的调整也是为了中国广告业的不断前进。

二、广告语的对比

只是孤立的看某类广告语并不能发现它的不足和优势, 只有把广告语放在一种大背景下,进行不同时期的广告语的对比,才能够对中国广告流行语有一个更深层的接触。

(一)中外广告语的对比

由于社会背景和实行的市场经济的具体运作模式以及传统习俗的差异,内地与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广告语存在很大不同,首先从内容上看,内地大都反映的是服务于政治经济这一大环境背景的广告语;而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广告语只是针对企业与产品。如钟表店广告语,内地是“夺秒争分,须知创业艰难,时不我待,同心协力,事在人为”,还未买钟表,就会有沉重使命感,而台湾一家钟表店的广告是“一表人才,一见钟情”, 只是简单的激发欲望。[3]

其次,在形式风格上,国内广告语选词用句基本上都严谨、工整,常用典故,更注重写实性。而海外广告语追求自由发散,幽默夸张,常用修辞手法,更强调写意性。如眼镜店,国内广告语是“胸中存灼见,眼底辨秋毫”。海外广告语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了保护你的灵魂,请为你的窗户安上玻璃”。[3]虽然海外广告语更带有功利性,但却用比喻巧妙化解。当然广告语差异的绝对性也在中外广告不断融合中得到改善。

1.中国广告语创作的优势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提到中国很多人想到的是中国的市场,人口众多造就了其得天独厚的市场资源。

第一,随着中国广告越来越与国际接轨,外来广告人才的涌入,为广告语创作带来新的活力。外来广告技术的引进, 也使得广告语创作更加专业。

第二,中国广告处于平稳发展时期仍有很多的空间规模可扩大。中国本土广告公司更了解国情,更了解中国的消费群体和客户群的心理及运作模式,也更了解中国广告语创作的重点。

2.中国广告语创作的劣势

首先,中国受众的地域、经济、信仰和文化程度的巨大差异使广告特别是广告词的创作众口难调。其次,与国外市场相比中国的广告仍不具有强大竞争力。最后,硬件和软件设施不完备,广告方向技术性、知识性、专业性的人才匮乏,地域发展存在极大不平衡等,都使得广告语创作的质量参差不齐。

3.中国广告需要借鉴之处

第一,不难看出在中国广告业领域中本土的广告公司竞争力弱,一些世界性的广告公司是瓜分中国广告市场的主力军,本土广告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不断壮大显得至关重要。第二,广告教育理念、创作环境、管理的科学规范、专业人才的培养、资金等硬件设施的及时跟进都是创作优秀广告语的前提。 第三,灵感及带来灵感的源泉和氛围也是广告语制作的关键。

(二)中国广告语的创作方向

通过对中国广告语的发展现状分析和中外广告语的对比,有利于找到广告语创作的方向。广告语可以有创意但并非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给予广告语特定的含义,在不显其突兀没有灵魂的同时,窄告更适合多样性的大众消费群体等都是广告语创作奋斗的目标。

1.创作个性的品牌宣传语

消费者市场出现差异文化形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品味、态度和选择。受众不断追求个性,那么企业也应该突出自己的形象,独一无二才有可能长久。动感地带“感动”年轻族群的品牌核心竞争力和王老吉的广告语“怕上火,喝王老吉” 借助精确定位破茧成蝶,[4]让我们记住的不仅仅是广告语也是一个品牌。

2.赋予语言个人意义

舒肤佳“爱心妈妈,呵护全家”的广告语具有很强针对性,其背后赋予的个人意义对每个母亲来说就是呵护孩子, 关爱家庭。很有力的捕捉到家庭主妇的心态。还有“世界仅此一件,今生与你结缘!石头记”它所阐述的个人意义是对于每个人都渴望的一种独一无二的人生约定。由此可见产品通过这种个人意义(可以简单表述为广告商的诉求点)达到广告诉求目标,获得双赢。

3.集群营销下的定向广告语

现在的流行趋势中,广告已经向定向的方向发展,窄告成为一种趋势。大众市场已经分裂成小众市场,技术的发展和一些调查公司的壮大对于企业收集不同消费群体变得容易。我们最熟悉的“移动”针对大学生群体所做的广告“我的地盘我做主”就是很鲜明地集群营销模式。

三、广告语对中国广告业的影响

(一)从广告语看的中国广告业的现状

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从广告语的角度分析中国广告业现状,更有利于抓住细节,从而及时采取措施。

首先,中国市场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从过去是企业生产什么顾客买什么,到现在是顾客需要什么企业生产什么,广告营销模式也在随之转变如陈欧体“我为自己代言”就体现了消费者“主我”时代的到来。

其次,中国广告存在浮躁不理性现象,越来越多的广告人已经偏离广告本身,仅仅将公司变成行骗的中介,游戏的场所,以至于影响信誉。

再次,广告创意过剩。许多广告语过度渲染创意,反而使产品诉求点模棱两可。我们总是以为创意对一则广告很重要,其实更多的广告人忽视了广告最终的目的是用来销售并赢得利润。博雅公司副总裁霍华德·沙耶说过“我从来不认为创意对广告公司有很大贡献,读越多商业杂志,我就越肯定广告业的失败通常来自于创意过剩———这些创意手法志在吸引注意,却没能达成与特定对象沟通的目的。”[5]

(二)流行广告语对中国广告业发展的影响

随着广告语在广告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我们可以通过中国广告流行语的创作方向窥视广告的构思方向,从而把握住广告业的发展趋势。

第一,逆向思维,给人“意外”的场景。与大环境的相悖而驰反而会带来相反的效果,吸引到更多人的关注。我们做广告需要灵感,但是这种灵感是绝对为广告的盈利性服务的。网络技术不断更新,给广告带来更多的展现平台,受众也越来越追求自己的独特审美和与众不同,受众话语权也在被不断提上日程,很多的广告已经很难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纽约一则folgers咖啡的街头广告中,纽约的下水道井盖都变为一杯杯的热咖啡,原来的井盖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黑色液体冲进巨大的圆杯,杯盖上打了若干的小孔让蒸汽释放出来。清晨,人们走在街上,给人一种幻觉仿佛巨大的咖啡埋在地下。

第二,制定本土市场的发展策略,培养受众的品牌忠诚度。既然本土广告公司有更了解国情,更熟悉中国消费者心理的优势,那就抓住机遇。只有更多的本土受众忠诚于品牌这一前提,才能更好地走向国际。“一味臣服于资本,能够代表本土广告行业的公司将越来越少,我们需要世界级广告笼罩下的新势力。财务独立,立足本土做深知中国消费者的创意广告。”[6]

第三,广告人才和广告理论的缺失也是中国广告发展的一个瓶颈,而中国大多理论著作译自国外,那么加强人才的培养不仅有利于理论研究,也有利于广告业软实力的增强。

第四,分工细而精,经营专而全。分工越细,定位就越准确,就越能制作高质量、高水准的广告,广告语才能更精致、 更专业。

四、结语

20国集团 篇9

四大优势携手集团客户成就高效

纵观目前国内高端轻卡市场,能够兼顾动力突出和节油技术领先,除了帅铃几乎没有第二家。帅铃搭载的迈斯福美式动力马力大、扭矩大,素有良好美誉,此次参赛的发动机排量虽然为3.2升,却能产生市场上同类产品3.8升排量的动力。而且在进入中国后,结合帅铃轻卡进行一体化开发,对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动力系统经过进一步优化,根据中国客户的货物运输情况进行了大量精准对比试验,通过最合适的速比达到动力与节油的完美平衡。同时,国IV帅铃可以选择4DA1、康明斯、迈斯福三款发动机,2.8L~4.8L中轻卡全功率段,满足用户多样需求。

很多物流企业饱受多品牌车辆管理之苦,在帅铃之前,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对高端轻卡这样一个细分市场产品全谱系布局。目前,新帅铃已形成宽体、中体、窄体、中卡四大产品系列,各系列车型搭配不同的动力总成,在此基础上形成不同轴距的车型,使得帅铃的产品型号多达上百种,荣膺“产品系列最全高端轻卡品牌”口碑,可以说,其他高端轻卡厂家没有的车型,在江淮帅铃这里都能得到。国内知名的旺旺集团车辆经理深有感受,“对于高端客户来说,在品质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选择一个品牌的车型组建车队比选择多品牌车型在后期的维护保养上更加方便,也能得到厂家更多的大力支持。”旺旺集团采购江淮轻卡始于2007年,在体会到江淮帅铃的优良品质及产品系列丰富的优势后,旺旺集团不断追加采购订单,迄今累计突破5000辆,帅铃轻卡也因此成为单个集团用户采购数量最多的轻卡品牌。

五星服务保障集团客户用车无忧

在不久前结束的中国国际商用车展,江淮轻卡正式启动“五星服务全程呵护”新服务品牌。“五星服务全程呵护”服务品牌是近年来江淮轻卡售后服务创新发展成果的一次总结,它以全程呵护,4个24小时的承诺,全天候、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理念,为每一位江淮轻卡用户提供“更专业、更全面、更快捷、更超值、更贴心”的五星服务,在具体实施中,“五星服务全程呵护”包含十二条细则,同时也是江淮轻卡对用户的十二大承诺,其内容涵盖响应时间、技师、配件等多项服务标准。

20国集团 篇10

走进襄州区洪山头工业园, 远远看见在鲜艳的旗杆下“国启农林集团”几个大字, 进入厂区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 车间工人显得十分忙碌, 大型冷藏车进进出出, 高耸的塔吊、紧张的施工队预示着一栋大楼将拔地而起……这是笔者近日在襄阳国启农林集团采访时看到的真实场景。

襄阳国启农林集团是一个集农业种养殖、粮油及农副产品收购, 精深加工、仓储物流、冷链物流、内外贸销售、研发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 是由襄阳汇源农林土特产品有限公司改制而组建的集团公司。公司成立于2001年12月, 注册资本5000万元, 现有员工186人, 公司总部占地4万m2, 资产1.1亿元, 总公司下设襄阳汇源农林土特产品有限公司、襄阳唐白河粮油贸易公司、襄阳启明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襄阳农绿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新疆阿克苏棉贸公司。2012年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 创利税3000万元, 是襄阳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湖北省科技创新型企业”、“湖北省放心粮油加工示范企业”。

十多年来, 公司由成立初的单纯做粮油、农副土特产品贸易, 年产值不过千万元, 发展成现在拥有三条油脂预榨生产线, 年榨各种油料10万t;二条物理精炼生产线, 年炼各种油脂15万t;二条油脂小包装生产线, 年生产“唐白河”牌系列油脂10万t, 油脂储存能力2万t。仓储物流能力10万t, 冷链物流能力2万t, 油料种植基地 (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 2000hm2, 果蔬种植基地 (公司+农户) 1333.33hm2。公司生产的“唐白河”系列食用油、菜籽油、稻米油被评为襄阳市知名商标和“湖北省名牌产品”。

公司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 与其领头人徐国启密不可分。徐国启毕业于湖北襄阳财校, 1981年代光荣入党, 先后担任原襄阳县外贸局科长、外贸公司经理、华润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等职, 先后在国企打拼了19年。这19年的国企生涯, 徐国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2001年春他“下海”经商创业, 搏击在市场经济海洋里, 先后合作租赁襄阳银花油厂、枣阳丰宝油厂、枣阳飞龙油厂, 与襄阳万宝集团合作经营, 化腐朽为神奇, 盘活了一个又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

自2001年经商以来, 12年时光荏苒, 12年制度与文化的变革, 徐国启就像一位刀锋上的改革者, 一个市场经济的试水人, 在一次次制度的突破中遭遇反对, 在改革发展中遭遇暗流, 但他始终以一个共产党人的自我约束和坦荡无私的情怀, 奏出了属于他同时也属于国启农林集团的“圆舞曲”。

当今市场, 千万企业你方唱罢我登场, 各领风骚三五年, 竞争日益激烈, 形式更加纷繁复杂。那么企业间竞争靠的是文化品牌、广告、形象、公关服务?靠的是更加深层的战略、资本、商业模式吗?回答是否定的, 这些都是企业经营活动不可或缺的手段, 企业间竞争的真正核心是创造并运用这些经营手段的企业家的思维和性格。

国启农林集团能够越做越强, 与徐总的思维和性格有关。徐国启睿智、理性, 爱交朋友, 爱说“掏心窝子”话,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做事一是一、二是二。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上他坚持无为而治。徐国启认为:“无为而治”下的“诸侯割据”, 最有利于员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避免失误。“试问我一个人的脑袋所想的东西, 怎能胜过许多个每日在前线作战统筹的人的脑袋呢?”

徐国启说, 这是一个“商”的时代, 关于商人的故事我们已经耳闻目睹了很多。说起他们的成功, 总好像总离不开“艰苦奋斗”、“亲力亲为”、“果断决策”、“令行禁止”等刚性字眼, 令我等肃然起敬, 高山仰止, 更觉商之难为, 非普通百姓可轻易问津。

国启农林集团掌门人徐国启总会有一种轻松的感觉, 因为他说奉行“无为而治”, “坐享其成”。从50万元起家, 到现在坐拥亿元身家, 真的会是懒出来的吗?

徐国启解释, 这种“懒”不是真的懒, 不是不干, 而是一种高级的干, 是一种高级的管理模式。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用管理, 即“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 是古今中外管理者所追求的最佳管理目标。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无为而治”这一理念, 根据“无为而治”的原则, 老子把管理者的领导艺术分为四种类型, 即“太上, 不知有之;其次, 亲而誉之, 其次, 畏之, 其次, 侮之。”译成现代文就是:“最好的统治者, 人们觉察不到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 人们亲近他、赞誉他;再次的统治者, 人们畏惧他;最次的统治者, 人们轻侮他。”

徐国启一向崇尚用“无为而治”的方式管理公司和相关产业。他认为致胜之道首先要从公司文化入手, 注重员工的参与性。“我的管理方式是无为而治, 下层员工有权力去判断和估计, 自己去订立发展方向。”他相信自己的无为, 会换来员工的奋发有为。

“无为而治”虽然不是积极进取的管理方法, 但却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近几年, 国启农林集团的业务突飞猛进, 即使在整个大陆市场不景气的时候, 该公司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国启农林集团“登陆”襄州洪山头工业园不到三年的时间, 就实现了场地、经营规模、投资及效益成倍延伸, 其经营和销售链条不断从内地向海外扩展, 其产品已出口到韩国、日本和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十二五”开局之年, 是“四个襄阳”建设的起步之年, 也是国启农林集团顶层设计、转型发展、弯道超越的蝶变之年。抓住市委、市政府推动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大好机遇, 搭上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的快车, 公司确立以精深加工为突破口, 实施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升级, 形成涵盖基地种植、收购、精深加工、仓储物流、冷藏保鲜、农产品贸易、研发、检验检测的全产业链, 以工促农, 从而扛起襄州现代农业的大旗。

当我们提及未来企业发展的路线图时, 徐国启显得十分兴奋而又信心满怀:面对国际国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农业企业必须谋划自身发展的新布局,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围绕做优做强现代农业, 努力打造百亿企业、百年企业。未来五年, 公司重点建设六大产业板块:

一是油脂精深加工板块。新增投资2亿元, 建设饼粕加工园, 进行油脂副产品精深加工, 综合开发饼粕浓缩蛋白、浓缩卵磷脂、脑磷脂、脂肪酸、菜籽多酚多糖、棉籽多酚多糖等高附加值产品, 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

二是有机种植基地板块。在襄州区张集镇邵棚村建立万亩生态农业示范园, 推广“猪——沼——菜”循环经济模式, 集种植、养殖、加工、休闲、饮食、观光、旅游为一体。同时, 在襄州区伙牌镇闫徐村、程河镇赵坡村建立3万亩的有机玉米、有机油菜、有机花生种植基地;在南漳县武安镇建立万亩含硒油菜和万亩体质稻种植基地。树立“绿色、健康、安全”理念, 以5万亩种植基地为基础, 投资2亿元建设有机食品加工园, 打造襄阳有机食品第一品牌, 实现综合收入15亿元。

三是饲料加工板块。依托启明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投资2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有机饲料生产线, 开发多维饲料、蛋白饲料、安基酸饲料等特色养殖饲料, 进而形成1万头菜牛、20万头猪、5万只羊、100万只土鸡等大型鲜活畜产品养殖基地, 建立屠宰、加工、分割、冷冻、保鲜工厂, 形成产业集群, 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

四是产业平台板块。投资20亿元, 建立农产品加工“三大平台” (襄阳农产品研发、检验检测、信息物流平台) , 目前已经开工;同时建立“一个中心” (中洲国际农业博览中心) , 打造农产品交易平台, 形成种植、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研发、检测、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一条龙的全程管理和服务体系, 实现年销售收入30亿元。

五是棉花加工板块。在新疆阿克苏棉贸公司现有基础上, 投资1亿元, 改扩建棉花加工、脱绒、棉籽剥壳及其附产品的精深加工, 实现产值10亿元。

六是外贸板块。充分利用集团公司的贸易优势, 把襄阳的特色农产品如山药、毛芋头、大头菜、食用麦冬、大白沙花生米等销往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和欧洲等国, 把澳大利亚的油菜籽和高粱、巴西的棉籽引进国内, 以弥补国内加工原料不足, 实现进出口额5亿元。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20国集团 篇11

“红旗复兴”下的系列突破

一汽集团红旗不仅仅是一款汽车品牌,它曾代表着共和国的一段轿车情节。因为历史,因为政治,红旗的名号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始终有着难以替代特殊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红旗品牌走过的历史可以算作一汽集团甚至整个中国轿车行业的历史缩影。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民用小轿车商业化竞争中,红旗品牌、自主汽车品牌可谓屡败屡战,甚至一度在市场上消失。有网友甚至无奈的说道:在过去的20年中,我不止一次的听到红旗振兴的类似消息,不过之前每一次结果都堪比国家足球队:让全国人民期待半天,结果换来的都是捶胸顿足的失望。

汽车工业的发展需要时间的积淀,我国的工业显然不是国足。在近期一则有趣的新闻亦可证明这一点。今年的6月30日,在荷兰埃因霍温,经过数天激烈比拼,2013年机器人世界杯足球赛30日在荷兰埃因霍温落幕。中国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水之队”成为本届世界杯最大黑马,在当天进行的中型组决赛中以3:2击败东道主埃因霍温科技大学队夺冠,在人工智能领域率先圆了中国足球的冠军梦。

机器人技术发展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智能工业的实力,中国的工业在各个门类展示自己的肌肉得益于时间的积累与市场的锻炼。汽车工业发展和其它门类的工业一样,都在市场竞争中走向高端化的发展路线。中国一汽董事长、党委书记徐建一指出,研发高端轿车,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个短板。作为国企,一汽重担在肩。对于高端汽车市场的争取,一汽集团从未止步。从合资车一路摸索开展必要的国际合作,坚持自主研发、自我创新,从2008年开始,一汽启动“红旗复兴”项目,为了打造自主高端标杆,振兴民族品牌,一汽一开始就从集团抽调骨干力量组成1600多人的红旗团队。甚至建造了独立的红旗轿车生产工厂。“红旗复兴”项目启动以来,累计投入研发费用52亿元,自主研发全系列V12、V8、V6、4GC等6款自主高端乘用车发动机和DCT自动变速箱,开发了H、L两大系列红旗整车产品,形成了可覆盖C、D、E级高级轿车的发展基础。系列化的发动机研发,一汽在技术创新上已经掌握到基于燃烧系统基因的技术水平,这同时也意味着中国一汽实现了国内自主高端乘用车汽油发动机系列化的突破。

H7上市 挑战世界高端

据了解,中国一汽在通过掌握湍流动能、动态滚流等过程要素基因和气道燃烧室、气门夹角等结构要素,创新性地提出PFI+GDI概念及燃烧系统家族化理念,开发出了既能气道喷油,又能缸内直接喷油,也能混合喷油的汽油机复合燃烧系统。此项技术解决了汽油机燃烧系统节能减排技术平台化与持续发展难题,解决了发动机产品系列化的难题,只用1个燃烧系统便覆盖了直列4缸、V6、V8、V12平台的多个机型,保证了一汽动力系统平台发展的延续性。实现了中国一汽乘用车发动机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的良性循环,提高了中国一汽的总体市场竞争力。

以动力系统的成功做铺垫,一汽动力系统自主研发不但对于高端乘用车、小轿车市场竞争更为有利,系列化的产品也使得一汽将会有更具有价格优势的产品。据悉,“十二五”期间,中国一汽将再投入105亿元,进一步提高红旗产品的研发能力,丰富产品系列。未来五年,红旗将再投放两款SUV、一款商务车和一款中型礼宾客车,不断满足用户对红旗高端车的需求。

红旗品牌重回市场,主打车型H7系列的性能值得关注。2009年12月,红旗H7正式进入生产准备。2012年7月15日成功实现下线,正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红旗H7是一汽集团“红旗复兴”规划中的首款面向市场的高端产品。一些专业试驾人士在H7的试驾后给出了较高的评价。红旗H7是迄今为止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轿车阵列中,技术水平最高、科技最先进,产品力最强的高级轿车,在各种配置的价格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在总体上红旗H7的性能在面对国际老牌高端轿车例如奥迪A6L、宝马5系、丰田皇冠等豪车都毫不逊色,在国内自主车豪车领域更是无出其右。

以公车改革为锲机打开局面

早在1994年相关部门颁发《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以来,我国的公务车改革方案已经探索了近二十年。尽管如此,我国公务车市场已经被大部分的外资、合资品牌汽车瓜分,国家三令五申治理公车浪费本质上来看还是国内自主品牌的竞争力问题。这些年来,国产自主乘用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工信部在2012年2月发布的《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显示,入选车型几乎清一色的为自主品牌车型,这位我国公车改革的一个号的信号,同时也是自主车激活国内公务车市场的一个好兆头。

据了解,早在今年2月一汽集团的红旗H7车型已经接到吉林省的第一批订单共13辆,在全国已经有十几个省份和中央部委大批量采购红旗H7轿车,相关人士透露H7的订单量已经达到500量。红旗H7在没有正式上市前已经抢占了先机,正式上市后红旗H7将以年产30000量的规模投入公务车市场竞争。这背后不仅仅是一汽集团作为国企的政策优势,也有着一汽集团在政策上的较高的预见性。但最重要的还要凭借性能以及对消费人群的充分考虑,在这点上红旗H7也做得相当不错。红旗在面对行政车市场同时也在瞄准高端的商务人士,在面对这些人群上,红旗H7别具匠心,特别是在座位的安排上,H7的目标人群是配有专职司机坐在后座的高端人士,于是H7对于后排座位的考虑非常周到,加热与制冷功能齐全的专属冰箱,车内温度与娱乐功能控制权的专属面板,方便上下车的宽大座椅与几乎能90°开门的巨大车门无不彰显H7对于高端人士市场定位的精准。

20国集团 篇12

由《环球企业家》杂志和罗兰贝格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了7届, 旨在推动中国公司关于国际市场前景的广泛讨论, 鼓励“国际化”发展中最为成功的中国公司。本年度“20强”榜单评选的主题为“从国际化到全球化”, 意在探讨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展的核心与优势, 引领未来“全球化”经济的进取方向。

记者获悉, 2012年聚龙集团凭借在国际市场上更为突出的进步, 包括探索棕榈油领域内的国际化运作、资本金融创新、科技管理创新、跨文化融合等方面的努力, 以致力于棕榈油全产业链发展的务实表现, 最终成功入围20强, 排名第13位, 与联想、华为、海尔、苏宁和吉利等企业共同分享殊荣, 同时聚龙也是该榜单20强企业中唯一的粮油生产加工企业。

据了解, 聚龙集团是由天津滨海新区走向世界发展的大型民营油脂企业, 致力于棕榈油行业的全产业链发展。该企业自2006年起赴印度尼西亚投资发展, 经过多年科学的规划与经营, 将当地原有的大面积废弃橡胶林改造成了规模浩大的棕榈种植园, 至今储备的棕榈树种植土地总面积已达到近10万hm2, 并建成了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第一家棕榈园配套压榨厂。

上一篇:仪表故障剖析论文下一篇:焊后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