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园林景观

2024-08-29

乡土园林景观(精选11篇)

乡土园林景观 篇1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乡土元素在景观设计中不容乐观的应用现状及其主要方法, 通过强调园林景观设计中使用乡土元素的重大意义, 引起人们特别是园林设计者对乡土元素的重视。

关键词:园林景观,乡土元素,应用,分析

1 引言

近几年, 由于我国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 人口压力的不断加大, 环境污染的加剧, 以及民风民俗在一定程度上的迷失, 乡土文化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冲击。所以各个园林景观设计师都必须承担起保护乡土资源, 同时不断挖掘各地乡土特色的重任。作为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的独特载体, “乡土”元素凭借其浓厚的生活积淀以及地域特色而逐渐被园林规划设计师青睐, 使得园林景观设计作品更具有乡土气息而变得独一无二, 而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一些强调运用乡土景观元素的优秀设计作品正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2 乡土元素的含义及其意义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的发展, 现代乡土元素的含义也在传统意义上加入了一种新的景观形式, 即可以在现代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全新的方式, 运用新价值观不断创造当代人的生活方式, 重在提倡人类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它的意义主要有自然意义和文化意义两类。

2.1 乡土元素的含义

乡土元素, 原意是指乡村本地传统的、质朴的人和物等的地域及文化风物, 其界线较为模糊。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是指乡村中“土著”的某些自然元素, 另一方面是指能够体现乡村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元素。

自然元素, 就是合理整合等景观元素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是一种物质的而有形的实体元素, 它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构成实体景观的实体材料, 其中包括乡土植物、石头、木材等;第二种是本地居民在长期的生产劳作中所形成的一种农业景观以及因受到当地的自然环境影响而渐渐形成的一种乡村自然景观;第三种是本地居民在日常生活当中所主要涉及到的器具、工艺品和物品等。

文化元素, 就是指当地居民在长期的生活中, 渐渐形成的对当地居民长期以来的生活方式的无形反映, 同时也是对这个地区自然过程以及土地特质等的适应形式。所以文化元素是某一区域及包括该地区中城镇、寺庙等的综合体。

2.2 乡土元素的意义

由乡土元素的两个层面的含义可知, 乡土元素的意义也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然意义, 是指自然元素构成的本土建筑、乡间景色、河塘小径、田野山林共同构成的自然景观现象的体现;另一方面是文化意义, 它是指人们在某一地区中, 经过常年生活遗留下来的对其生活有重要影响的因素的无形的意识反映。乡土元素重在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谐自然, 对园林景观设计有重要的影响。

3 乡土元素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3.1 园林规划设计者忽视乡土元素, 重视外来物种

在园林景观规划中, 因设计者们自身缺乏对乡土元素及其综合功能的认知, 所以在设计往往会忽略乡土元素对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给当地生态带来的一系列影响。而且, 多数设计者为了迎合大众的“崇洋媚外”思想, 对木苗的选择大多重视外来的元素而忽略本土元素, 认为外来物种能够给人们带来新鲜感, 却脱离了“适地种植”、“因地制宜”的园林规划原则。这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乡土元素被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3.2 乡土元素的种类及数量不断减少

因为人们缺乏对乡土元素的认识, 所以对其保护意识也就比较弱。而且,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原来的一些乡土元素已经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再有作用, 反而是那些新生的事物和材料作用越来越大。然而引进过多的外来元素, 会占用大量原属于乡土元素的空间, 而且会破坏许多的乡土元素。

3.3 对乡土元素研究和开发不足

乡土植物苗木的繁育还没有被有关机构部门列入园林规划, 因而得不到高效的重视与开发。现阶段, 园林景观绿化的育种改良, 还是大部分用外来树种作为研究的对象, 而在乡土植物方面投入的精力非常少, 所以本土木苗种类越来越少。

4 园林景观设计中有效应用乡土元素的方法

4.1 对地乡土元素合理挖掘

虽然乡土景观资源有很多种类, 但可以依据乡土元素的不同形态, 将挖掘出的乡土元素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意境元素, 它主要是指乡土中富含的地方精神、乡土意境和地方情节等可以被感知的元素;第二类是事件元素, 主要有民族的风气、地方的习俗、民间的工艺以及民俗的节日灯等元素;第三类是实体元素, 它主要包括乡土的色彩、材料、植被、建筑、器具和工艺等众多元素

4.2 依靠乡土元素创建文化意境

当人们观赏园林景观时, 通常会使景物人格化或者赋予其个性美, 许多的乡土元素也随之被人们给予了各种各样的含义。比如梅花被视为具有不屈不挠、不畏严寒等品格;竹则被看成是品质高洁、有气节的君子形象。这些都能够表现出乡土元素景观所富含的意境美, 所以, 设计师将植物文化与植物景观合理地结合起来渗透到园林景观设计中, 创造更多独具文化韵味的景观。

4.3 利用乡土元素的形象合理营造地方性的景观

塑造地方性的乡土景观可以借鉴乡土元素地方性的形象, 以植物为例, 植被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地方景观。在热带地区, 乡土植被大多是棕榈等, 其树干很挺拔, 姿态也比较美;在南方地区, 乡土植物大多是四季常绿的落叶植物, 枝叶非常茂密;而在北方地区, 则大多是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等阔叶林形成的四季分明的景观。所以设计者们在设计的过程中要从全局出发, 统筹规划, 使植物合理地搭配, 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植物所具有的观赏特性。

5 乡土元素在园林设计中的作用及意义

5.1 利于挖掘、恢复和保护传统的乡土文化

包括乡土建筑和乡土景观等在内的传统乡土元素, 已经被视为乡土文化的重要遗产, 也是包括相对完整且独立的地方事件、实物以及文化在内的中华民族文化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同时, 它也直观地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中乡土人情、风貌, 是当代社会在探索历史的发展和形成判断价值的窗口。因此, 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 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并且精炼出本土的乡风、文化、民俗, 更重要的是要合理有效地利用它, 使乡土景观的价值充分地发挥出来, 同时使乡土文化的恢复和保护工作能够积极地展开, 保证设计的再创性。

5.2 大幅度提升建设园林景观的资源利用率

乡土元素长期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不断循环衍生, 已经适应了当地的环境, 所以将它们运用到园林设计中时, 无需对其做繁复的加工处理而是直接使用, 这样就可以大幅度提升资源的使用率, 大大降低成本。因此, 设计者在规划设计时应将乡土元素的观赏性尽可能地发挥出来, 塑造出一个独特的园林景观。

5.3 增加园林景观的原生态效益, 凸显地方特色

现代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景观时, 经常会舍弃乡土元素而一味地使用新技术以达到理想中的观赏性, 这样做的后果不仅仅是设计作品的雷同, 更严重的是打破了自然的生态平衡。其实设计者可以充分运用乡土元素来维持原生态的景观, 同时对本地的乡土元素加以艺术化, 不仅可以使当代的城市环境与乡土景观高度结合, 充分显示地方特色, 而且可以提高本地的环境质量, 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6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 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也得到了高度发展, 园林设计者越来越重视对乡土元素的应用, 这也意味着人们对当代园林景观的设计要求在不断提高。因此对于如何更好地利用乡土元素进行园林景观规划仍是一个难题, 值得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欣.乡土景观元素在地域文化景观塑造中的应用-以黄埔古村建设工程为例[J].广东园林, 2011.

[2]胡立辉, 李树华, 刘剑, 等.乡土景观符号的提取与其在乡土景观中的应用[J].北林, 2009.

[3]徐斌, 邵伟丽.乡土元素在杭州梅家坞农家乐景观中的应用[J].福建林业科技, 2010.

乡土园林景观 篇2

关键词:乡土元素;园林景观设计;运用

随着现代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提升,人们更加关注的是现代流行元素,民俗民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冲击,乡土元素在不断流失,增强乡土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园林景观作为现代当代文化传承以及地方特色的载体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区域性的文化内容,将乡土元素应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不但能够充分保留民俗民风方面的文化,同时也能够使园林景观更加的多样化,充分体现出自身的特点,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1乡土元素介绍

所谓的乡土元素,最为基本的含义就是指区域性的、朴素的、较为传统的人和事。从扩展意义上分析可以包括两方面意义,一是指乡村当中土生土长的自然元素,一是能够体现出地域性乡村文化特色的文化元素。

(1)自然元素自然元素就是指具有实体的物质元素,通过当地的建筑、乡村的景色、田野山林以及池塘小路等等来综合性的体现景观现象。按照形式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能够形成实体景观的材料,包括木材、乡土植物以及石头等等;第二种是当地居民平常使用到的物品、器具等;第三种是因为受到当地自然环境影响而形成的自然景观和长期积累而形成的农业景观。(2)文化元素文化元素就是指当地居民由于长期的当地生活所积累成的区域性土地形式以及自然过程的适应方式,同时也是当地居民由于长期生活所形成的生活方式的反应,它是某一区域土地上寺庙以及城镇等地区的某种综合体。

2在园林景观中运用乡土元素的意义所在所谓的乡土元素就是已经适应了当地的环境,能够代表当地文化特色的相关景观,这些景观是经过了长时间的自然和人为选择而留下来的,不论是生长的习惯方面还是外形方面都已经适应了所在地的环境。在进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充分融入乡土元素,不能能够充分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同时还对当地居民非常具有亲和力,对于形成园林景观的多样性以及可识别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保护传统乡土文化乡土元素实际上就是民族风俗的体现,是民族性的财富,充分体现出地方性的文化传承,是精神方面的遗产,能够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的乡土风貌。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运用地方性的文化、民俗,能够推动乡土文化的恢复以及保护工作,确保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保护乡土文化不遗失。

(2)加强园林景观的地方特色,提升景观的可识别性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不同区域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各方面都区域大同,景观的可识别性逐渐降低,无法体现当地特色。但是乡土元素主要来自于当地,是具有特色的景观形式。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采用乡土元素能够提升人们对家乡文化、民间风俗的理解,加强城市景观的差异性,提升景观的可识别性。

(3)能够节约景观营造的成本乡土元素就是当地特有的,不需要进行过多处理就能够应用在园林景观设计当中,所以在园林设计中采用这种景观元素能够有效降低景观建设的成本。同时,乡土植物具有非常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很少会因为环境问题而死亡,其所营造出的景观效果具有非常好的美感和亲和力。

3乡土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运用的现状

(1)园林设计中更倾向于采用外来物种现阶段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中更加倾向于采用外来物种,普遍认为外来物种和元素要比本土的更加有优势,对于乡土元素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就造成了乡土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常常被忽视。

(2)园林景观设计时乡土元素运用不足园林景观设计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当地的乡土元素,没有认识到园林景观中乡土元素的应用对于当地造成的影响,所以设计过程中只为了迎合大众的美感以及政府机构要求,造成设计过程中很少甚至不采用乡土元素,这是乡土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受到忽略的重要原因。

(3)对于乡土元素的研究不够深入从目前情况来看,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相关部门并没有制定相关政策将乡土植物苗木列入到体系当中,这也使得乡土元素的相关应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进行园林景观育种改良项目建设过程中更多的是将外来物种作为研究对象,对于乡土植物的研究资金投入的比较小,甚至出现苗木短缺的现象。

4乡土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运用分析

(1)在园林景观中充分应用乡土元素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应用地方的已有习俗,例如民间的工艺品、民俗节日当中用于渲染气氛的相关元素等。这些乡土元素能够充分体现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精神文化,能够反映出当地居民的多彩生活。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充分应用乡土元素就是对当地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的相应保护,例如通过画面或者雕塑等方式表现出乡村农忙时期的场景或者传统节日的相应场面,使其成为具有丰富情节的画面。也可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民间工艺雕刻或者编织等内容,从而提升园林景观的可识别性,使得游客进一步的了解到地方工艺以及当地的习俗等,进而增加当地园林景观的吸引力。

(2)通过乡土树种进行地方性标志性景观的设计乡土植物是创造出乡土景观的最好对象,例如北方地区受到气候方面的影响,所以乡土植物树种通常是以针叶树、落叶阔叶树为主,这样就会形成针叶林景观以及阔叶林景观。但是对于南方地区来说主要采用的是常绿落叶植物,这就会呈现出四季常绿、鸟语花香的景象。对于热带地区来说,其乡土树种主要是棕榈等植物,呈现出较为优美的树形,叶片飘逸、树干挺拔,表现出热带地区所具有的特有景观特点,这就形成了热带植物景观具有的特色。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较合适的采用对比等方式对于当地乡土植物实施美学搭配,能够表现出植物所具有的独特观赏性。

(3)利用较为鲜明的色彩来表现景观的特色乡土景观大多呈现出质朴、色彩浓烈奔放的特点,所以可借用乡土材料自身所具有的颜色以及质感来表现景观的乡土特色。可以采用相对素雅的底色,之后将不同色彩进行有机的融合,在对比中达到和谐的效果,充分体现出民俗所具有的特色以及较为浓郁的乡土气息。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可以借用对比美学效应,通过色彩的差异来设置可以起到对比烘托作用的景观树种。另外,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也需要重点考虑乡土植物色彩的搭配以及植物随季节变化所呈现的四季不同的景观效果,例如在秋季来临的时候银杏、悬铃木等植物的叶片会变成金黄色,非常美观,给人愉悦的视觉享受。

5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不断提升,园林景观对于人们生活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这就需要相关设计人员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见解,形成独特的风格,其中乡土元素的运用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将乡土元素应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不但能够充分保留民俗民风方面的文化,同时也能够使园林景观更加的多样化,充分体现出自身的特点,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家骏;刘明东.刍议乡土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福建农业,2015(05):29-31

[2]王丽.园林景观设计中乡土元素的运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31-35

[3]陈锦屏.园林景观设计中乡土元素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9):45-47

乡土园林景观 篇3

摘 要: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乡土景观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基于这种认识,对乡土景观的概念、特性和表现展开了分析,然后对乡土景观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土景观;现代景观设计;意义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旅游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对乡土景观产生了无尽的喜爱之情。而作为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乡土景观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还具有较高的民族文化价值。加强对乡土景观的研究,并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完成乡土景观的设计,则能够在实现现代景观设计创新的同时,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

一、乡土景观的概念、特性及表现

(一)乡土景观的概念

乡土一词起源拉丁语,原本的意思为某领地出生的奴隶,在后期发展中延伸出各种意思。而作为形容词,乡土可以被解释为某个时期某个场所或某个群体的特征。目前,可以被称之为乡土景观的景观共有两种,即地域景观和乡村景观。所谓的地域景观,则是在一定地域空间内由人文要素和自然要素构成的综合体,具有系统性、区域性和人文性特征。在不同地域,拥有的地域文化不同,也将形成不同的地域景观[1]。而乡村景观指的是在乡村地区范围内由自然、经济、人文和社会等因素构成的综合体,其景观拥有特定内涵、形态。乡村作为人口密度小和土地利用粗放的地区,拥有明显田园特征。作为地域综合体,乡土景观包含村落、农田、道路、河流、树林和一系列生活风景。比如,仅村落就包含聚落、民房、屋后林等,农田包含村头聚会地、篱笆和菜地等,道路包含田间小路、农用道路等,河流包含池塘、水渠等,树林包含杂木林和郊山林等,生活风景则包含洗衣场所、小木屋、石碑、祠堂和木桥等。

(二)乡土景观的特性

从景观特性上来看,乡土景观首先具有功能特性,该特性也是其与非乡土景观的重要区别。具体来讲,就是乡土景观对于人来讲具有功能性,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包含人们的生活习惯。其次,乡土景观具有地域特性,能够反映一个地区人们的生活智慧和经验,美化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因为如此,不同地域的农田才会有不同的肌理形状,并且种植了不同的作物,能够使农田拥有不同的色彩。而这种景观美并非刻意刻画,只是为了满足当地人的耕作需要,是经过不自觉的美化形成的,之所以会形成这种乡土景观,是由于人们积极地适应当地自然过程和景观,同时也是由于当地自然景观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出于生活需求,当地人将对所处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并在生产生活中给自然环境带来影响。所以从本质上来讲,乡土景观形成的动力就是人们生活需要。因此,地域性是乡土景观的重要特性,地域美则是在乡土景观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与地域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再者,乡土景观具有文化特性[2]。作为文化和社会体验的载体,乡土景观对地方的历史进行了记载,传承着当地无数动人的故事,并对土地的归属、人与土地、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叙述。

(三)乡土景观的表现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乡土景观构成要素有大有小,包含了千变万化的内容,是自然艺术与人文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在具体表现上,可以从景观风貌和景观空间层次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一方面,在景观风貌上,乡土景观可以被划分为人文和自然两类。人文景观又可以被划分为经济景观、聚落景观和文化景观,包含丰富的内容。自然景观是能够体现当地特色的一切景观,包含风雪、动植物和山水等元素,可实现人类文明生活的囊括[3]。只有能够与自然景观融合的乡土景观,才能拥有地域乡土气息,才能被称之为乡土景观。不同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是人文集聚。比如,聚落景观就是乡土景观构架,由结合自然景观特色的建筑物、建筑特色构成,是能够体现乡土气息的景观框架。文化景观由非物质和物质形态景观构成,如宗庙、水井、寺庙、碑刻等都属于物质形态文化景观,传承了人类文化。而非物质形态景观十分丰富,不同地域的景观特色不同。其中,风气、宗教和民俗为地域特色的重要表现内容。经济景观则是从行动上实现文化与自然融合的景观,能够展现当地文化的发展情况,包含生产场景、经济作物和农田耕作等元素,可展现当地人浓厚的生活气息。另一方面,从乡土景观空间层次上来看,可以将其划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景观。其中,微观景观为具体事物形成的景观,包含物件陈设和生活器皿等,可借助一个碗、一口水井展现出乡土气息。将这些器具符号化,则能将其融入到现代景观设计中,从而更好地进行乡土景观文化和设计理念的表现[4]。而中观景观由微观景观构成,形成了如聚落和民俗等景观片段,并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囊括在内,能够使乡土文化得到更好地体现。宏观景观是由中观景观构成,是真正意义上的乡土空间,对当地的人文理念和自然风情进行了融合,可实现人文理念和地方特色的完美融合。

二、乡土景观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

(一)为景观设计带来灵感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通过运用乡土景观符号将为景观设计带来更多灵感。因为,乡土景观历史传承性很强,对其进行解读能够使设计者更好地理解地方情感和居民态度,从而使现代景观设计者与当地人的感知差异得到消除。在这种情况下,景观设计将能更好地体现地域特性,可以使不同用户群体感知到设计者的思想,并理解和接受这种景观设计理念。通过理解乡土景观,设计者能够先对当地气候有所了解,然后再对土地上的人文过程进行深入理解。由于乡土景观能够使用物质形态进行真实情况的展现,所以它将能帮助设计者更好地理解乡土文化。同时,乡土景观具有的多样性将能为现代景观设计者带来设计灵感,从而使其完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作品设计。比如,乡土景观更为接近自然,所以更能使人感到身心放松。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可以融合该设计理念减轻都市人的生活压力[5]。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借助周围环境完成具有乡土气息的场景设计,以勾起人们对舒适乡村生活的回忆。此外,也可以完成与乡村生活相接近的景观设计,从而给人们带来体会乡村生活的乐趣,继而使人们得到全身心的放松。

(二)使景观设计融入生活

从本质上来讲,一切设计都来源于生活。而乡土景观设计更是起源于生活中的各种文化和活动,与人们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乡土景观才能自然地融入生活,轻易地被人们接受。对乡土景观展开研究,能够使现代景观设计带来的硬性文化植入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可以使其更好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景观环境将与社会生活相互影响。在没有设计师和建筑师的情况下,其形成的景观就没有规划设计的缺陷。乡土景观就是这样的景观,未经过刻意设计,仅仅伴随着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成,所以能够引导人们学会如何利用空间形式。认识到这一问题,则能使现代景观设计更好地融入生活,并为当地景观发展留有更多空间,进而使城市规划设计缺陷得到有效弥补。具体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则可以利用乡土“物”使景观传承朴素自然的特点,从而更好地与人们的生活相互融合[6]。比如,通过使用现代技术进行传统地方材料的运用,则能够使地方特色得到保护,并使当地风俗和传统得到尊重,继而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回归感。

(三)传承人文历史经验

乡土景观的形成,与人文历史经验有关。关注乡土景观,并保护乡土景观,则能实现人文历史经验的传承。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传统农村文化和建筑的保存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而乡土景观蕴含当地文化特色和风土色彩,能够体现当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情况,并确保自然环境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认识到乡土景观的这一特征,也能够使设计师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环境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景观设计问题,有助于设计师实现人文历史经验的继承[7]。借助乡土景观,现代景观设计师能够呈现各种历史文化内容,并将人类历史文明更好的展现出来,继而使现代景观设计上升到新的高度。

(四)提高景观生态效益

在城镇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各地景观设计显然过于注重形式。在这一背景下,全国各地出现了各种“政绩工程”和“面子工程”。而这些现代景观不仅难以满足人们审美需求,还将给自然环境带来不良影响,以至于导致自然灾害、水土流失等问题的频繁发生。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运用乡土景观设计思维,完成接近原生态的景观设计,则能使生态系统维持稳定发展,从而使环境污染问题得到解决。因为,对乡土景观的形成过程进行理解,能够帮助设计者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和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而从乡土景观角度进行设计,则能够使现代景观生态效益得到提高,并为生态环境提供保护,进而更好地体现现代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8]。具体在设计现代景观的过程中,设计师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对当地的气候、地质和水系分布等情况有所了解,然后选择合适的当地植物进行景观设计。而利用这些植物完成城市特色人文景观的营造,则能够使景观更好地融入到自然环境中,并且通过发挥其生态功能为城市环境提供保护。

三、结语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乡土景观为生活和自然相结合的产物,其能够更好地体现地方人文风情、传承理念和宗教信仰。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运用乡土景观文化符号,则能够使现代景观设计更好地融入自然和生活,从而在传承人文历史经验的同时,带来更多的生态效益。因此,相信本文对乡土景观以及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展开的分析,可以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启示。

参考文献:

[1]郭君洁,邓洋.论乡土景观及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0):233-234.

[2]孟琦.基于乡土景观及其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分析[J].现代妇女(下旬),2014,(11):486.

[3]曹瑞祺.浅谈乡土景观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5,(21):63.

[4]林永安.乡土景观元素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D].湖南农业大学,2014.

[5]陈晓菲,王瑶.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对传统乡土景观的借鉴与创新[J].福建建筑,2014,(08):30-33.

[6]郭选昌,高麟腋.校园景观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J].安徽农业科学,2011,(27).

[7]陈谦青,张飞.乡土景观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发展[J].江西建材,2015,(20):31+37.

[8]欧阳勇锋,黄汉莉.试论乡村文化景观的意义及其分类、评价与保护设计[J].中国园林,2012,(12):105-108.

作者单位:

李艳,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乡土园林景观 篇4

1 乡土植物的概念

乡土植物, 也被称之为本土植物。其定义比较广泛, 可以被理解为经历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和物种演练交替以后, 对某一特定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乡土植物还具有非常强的抗逆性, 以及自身的强抗病虫害能力, 整个群落大面积的、毁灭性的病虫害不会出现。乡土植物来源广、价格便宜、易管理养护, 从而有效降低了园林的开发费用, 在开创“节能型园林”时代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 从而保证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区域性质的乡土植物、国际性质的乡土植物等。从城市园林植物建设的角度来看, 根据不同城市所界定的不同性质乡土植物, 最具备指导意义。以乡土植物为基础, 结合选择在本地适应多年的外来树种, 营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园林绿化景观, 不失为实现建设城市生态园林的有效途径。

2 多样性植物

城市植物作为城市生态的主体系统之一, 植物风景的完善和优化需要通过多样化的城市植物来实现, 现代城市植物的丰富程度能够作为衡量现代城市水准的重要标志。就理论方面来看,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的植物是所有城市人工植物以及自然植物的总称, 而自然植物指的是, 在不依靠人工的帮助下逐渐生长直至完成繁衍, 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无需任何人为因素。

对于乡土植物生长地区, 人们并不能够完全从心里上接受, 但这些乡土植物也是现代城市建设生态系统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城市植物都极具观赏性, 可以通过规划和引导来吸引人们的观赏与驻足。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能够被顺利培育的乡土植物有很多种类。所以, 乡土植物不仅丰富了现代城市园林景观, 而且丰富了城市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各种城市植物的多元化都是建立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多样性基础之上, 在对目标城市进行绿化的过程之中, 可以根据乡土植物的生存地区予以研究, 然后依靠现代社会的生物科学特征进行“灌溉”。

3 乡土植物的应用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 不管是环境, 还是目前人口资源的压力, 都是人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乡土植物的应用和现代化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是有相同点的, 就是自然环境大规模恶化改变的情况, 或者是被环境恶化所引起的多元化植物快速流失的现状, 都是现代人们生活工作之外最为担忧的问题。植物多元化是人们能够发展以及生存的自然基础, 人们在享受物质同时, 需要更加关注环境的发展和完善。

现如今, 纵览全球乡土植物和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 不同区域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更加有效的保护。现代城市景观建设中广泛培养和种植乡土植物, 可以加强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进步和发展。这个过程中会面临多种植物的保护问题, 可以提高保护意识, 加强对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视和研究力度。这样不仅保护了自然环境, 也保护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根据现代城市园林内的土壤、气候等不同情况, 自然基础条件也会有所不同。依山傍水的区域, 因其自然基础较好, 乡土植物的应用也非常独特。比如, 广州白云山风景区的聚芳园, 园内土壤是赤红壤和山地赤红壤, 其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结构较好、保水肥力强, 这样的园内植物品种丰富、生长良好、植物多样化、生态感强。该地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和改造补种的植物, 如乔木造林主要挑选的是马尾松、朴树和火力楠等, 灌木选择红绒球、杜鹃和含笑等, 用白蝴蝶、彩叶草来搭配, 形成错落有致的乡土植物群, 环境也得到了有效改善。

乡土植物的资源非常丰富, 种类繁多, 目前在应用开发方面力度显然是不够的。须加强对乡土树种的保护, 加大对乡土植物调查、研究以及相关的宣传, 制定循序渐进的计划, 合理应用乡土植物资源。

4 总结

乡土植物和现代化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之间联系性非常紧密, 若要完善乡土植物的建设, 促进现代化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需要分别把握乡土特征的地域性、生态性以及文化性, 依靠更加合理的使用方法, 来实现乡土植物效用的最大化发挥, 将乡土植物作为一个主体性的园林城市景观, 并且作为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整体发展方向。

摘要: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能够营造出该城市的园林景观氛围, 提高园林美观效果, 改善城市的居住和休憩环境。

关键词:乡土植物,城市,园林建设,景观

参考文献

[1] 陈雨煜, 王力超.综合性城市广场植物配置调查与分析——以重庆缙云广场为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10)

[2] 魏美英, 文剑钢, 战彪.小城镇的形象与景观环境构成特色研究[J].小城镇建设, 2011 (3)

乡土园林景观 篇5

关键字:重庆 乡土 景观 运用

1.地域景观的趋势及新乡土景观对于城市的意义

在全球科技进步信息化发展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当今全球各领域都出现了趋同的现象。以景观园林的角度,负面效果上直接导致了城市景观园林的“千城一面”、文脉流失等问题。因此寻求景观的地域性特征是当前景观设计的迫切需要。

所谓的新乡土景观,笔者结合现有理论文献、实践经验认为是地域性景观的一个分支,是结合于当前的材料(有别于一味传统的)、科技、技术、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等“加权”地域特征之下,顺应并和谐于当地自身的固有的风格,功能,形式的综合情况下的地域园林景观。其概念而更多的是一种思路和方法,是一个地域性景观与新的时代、文化、技术、经济契合点。这一思路容许乡土景观与地域环境融合,容许地域景观环境寻找时代的声音。

在当今城市景观环境趋同的情况下,新乡土景观及其要素的运用状况有必要作为衡量城市景观园林水平的标尺之一。

2.重庆及其地域文脉等特征概况

重庆市位于长江中上游四川盆地东部,地势起伏较大,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润多阴,冬暖夏热。重庆市的植被类型主要有亚热带常阔叶林等。

山水相映,水城相依,山载城,水环山,构成了重庆韵味隽永的山水城市要素特色。重庆市包括“巫文化”“库区文化”等等的巴渝文化源远流长,“抗战文化”“红色文化”等近代历史文化同时也独放异彩,历史形成的独特性的同时,又有移民城市的“大杂烩”的特点。如何充分结合本地实际经济社会情况善用这些独一无二的自然,人文(精神)乡土要素资源,以及如何取精去糟的利用其他要素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3.重庆景观园林建设中的误区与问题

重庆直辖的机遇,西部大开发的契机,使得重庆社会经济快速成长的同时,景观园林也掀起一轮又一轮新的建设高潮。但因种种原因重庆园林建设中的乡土要素运用存在不少误区和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3.1乡土植物运用比率较低

乡土植物是指以本地植物为主,具有典型的乡土风貌和乡土特征的植物种类。重庆市位于亚热带湿润气候,植被种类多样而富有特色,但在实际园林建设过程中重庆市各类园林中现有被利用的乡土植物的种类数量远远小于重庆乡土植物的种类总量。其原因可归纳为:植物配置时未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总体原则;未充分挖掘并恰当运用重庆市本地乡土植物的优势种类,常常以大量外来植物追求新奇、洋气。因此挖掘并充分利用乡土植物要素,控制外来植物要素的比率问题迫在眉睫。

3.2滨江资源利用过度

重庆是一座山水之城,滨江资源要素是重庆作为山水之城上苍给予的恩惠之一。但近年来,由于交通建设和商业用地加之防汛抗洪的需要,滨江特别是城区内的自然环境资源被高密度的开发,其严重挤压着城市滨江空间,滨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城市景观特色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3.3历史建筑保留不善,新建建筑特色缺失

在城市建设大潮的过程中,对传统历史建筑的保留提出了挑战,在房地产热潮中利益的驱使下保护更新工作更显得苍白无力。目前重庆市主城的历史建筑遗迹屈指可数且大多破败不堪;一些古街老巷也随着建设的大潮无条件的拆迁消失,被玻璃幕墙等装扮现代风格,甚至五花八门的外来风格所替换,房地产开发商急功近利的大量运用“泊来概念”,传统建筑风格几乎消失,极少新世代传统建筑作品问世,在许多重要的城市景观节点,已然是外来风,重庆除了地形外,其独特的识别标志已逐步消失在历史之中。

3.4地方文化的挖掘利用乏力

重庆市历史文化悠久,地域文化深厚,有着其特别的地理自然环境,孕育了包括许多风土人情、民间艺术文化,所有的这些最本土化要素恰恰最能体现一个原汁原味、生动可人的地域园林景观。但是种种要素在重庆园林建设热潮中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的运用,与此同时运用的前提挖掘保护乡土要素的工作也不够充分,这对营造富有地域特色的重庆本土园林景观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资源浪费。重庆有相当的地理文化要素资源有待发掘。

4.重庆乡土要素的运用策略探析

具有重庆本地地域特色的乡土要素是构成本土地域景观的基石,在重庆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进步的同时也为地域文化要素注入了崭新的意涵。如缺乏对重庆本地地域性乡土要素进行充分的提炼、挖掘和发展性运用就很难产生当代经典的乡土景观园林的以及对地域性园林本身的延續。重庆市园林建设的要素提炼运用策略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入手:

4.1“两江四岸”资源的合理利用

“两江四岸”这一重庆独有的景观要素既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地理特征,又是重庆重要地域文化来源要素之一。过度的浅层次发开使得江岸这一稀缺资源逐步形成了一个“人工峡谷”。对于江岸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应从合理分配滨江岸线资源着手,适度提高生活岸线的比率,优先布置公共生活岸线,增加滨水绿带的观赏性,亲水性,可游性,可达性和历史文化内涵等方式提升“两江四岸”的利用水平。

4.2山地风貌的保留和开发

古有“片叶沉浮巴子国,两江襟带浮图关”之称的山城重庆,其山地风貌是重庆的城市背景,它烘托出了城市雄伟的气势及其丰富的轮廓线。以山地作为创造主体参与了山地风貌的空间形态塑造,山地城市环境的众多影响因素共同构成并展现了山地居住区立体、有机、完整的形象。山地风貌的合理保留与利用应当从避免对重庆山水环境的盲目人工改造和结合山地地形合理利用两点入手。

4.3乡土植物的合理运用

挖掘并充分利用乡土植物要素,控制外来植物要素的比率问题迫在眉睫。乡土植物的合理运用不仅是建设具有本土景观效果的园林的软性需要,更是从经济,耐受性等多方权衡的优选。如黄桷树,香樟,小叶榕等的大规模本土化培育,是乡土植物园林化规模化利用的成功范例。

对重庆城市景观园林建设来说,合理多样的乡土植物的运用以及平衡乡土外来植物的比例对于塑造地域性的景观园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4巴渝文化的发掘

巴渝文化起源于巴文化,它是指巴族和巴国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而新的“渝”派文化更是对新重庆,特别是直辖后的重庆新的一种文化诠释。巴渝文化同时也是重庆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之一。面对如此鲜明的地域文化,从巴渝文化当中提炼出极具地域特色的巴渝情节,将其转化为景观要素,最终作用在园林景观建设之中,势必会使效果从千篇一律的景观中脱颖而出。如磁器口这样的巴渝文化历史街区的打造,巴国城这样的巴国历史古城还原等便是以巴渝文化为要素的成功开发案例。

4.5重庆抗战文化的发掘运用

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众多抗战事迹,遗址是战时作为抗法西斯远东总部的重庆难能可贵的精神文化财富。作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陪都”,重庆是国际反法西斯远东指挥中心,也是中共南方局所在地,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战线的重要舞台,抗战文化是重庆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如何将抗战时期先辈的革命精神,忠贞爱国,慷慨捐躯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气概提炼并融入景观中是重庆景观建设中值得深思的议题。笔者认为,抗战文化要素可原地保留,精神提炼等方面升华。

5.小结

笔者认为新乡土思潮更侧重于对地域乡土的现有要素及其相关的系统加权后的地域性,而绝非孤立的地域景观。因此,结合新乡土思潮的观点,结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重庆市城市景观应该展现的是多层次,立体化,自然要素,人文要素以及人工要素有机融合的复合型城市环境,只有以此为前提,重庆的景观建设才能得以均衡而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乡土园林景观 篇6

1.1 园林景观设计者不够重视乡土元素

在一些园林绿化设计中, 因为设计者缺乏对乡土元素的认识, 欠缺相应的设计理论, 加之缺乏对园林中乡土元素综合功能的认知, 故未能意识到乡土元素的选择给人们及地区带来的生态影响, 设计时仅是为了满足大众的审美情趣及相关部门的要求, 结果使乡土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很少或几乎不被运用。

1.2 重外来物种, 轻本土物种思想严重

在设计中, 选择苗木时大多重视外来元素, 轻视本土元素, 普遍认为外来元素属于新事物, 而本土元素太普通, 结果不重视引入乡土元素。由于长期受到这种错误思想的引导, 使外来元素猛烈冲击着乡土元素, 使乡土元素在园林绿化设计中不受重视, 如大多人把树形、花形奇特、花色艳丽的树种称为高档树种, 如桂花、香樟等;而把榕树、芒果等视为低档树种。

1.3 乡土元素不断减少

由于缺乏对乡土元素的认识, 且保护意识差, 再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 使部分乡土元素已脱离人们日常生活, 代替它的是一些新生材料与事物, 乡土元素的生存空间日渐变小, 甚至大多遭受破坏。

1.4 缺乏对乡土元素的开发与研究

在许多地区, 相关部门并未把乡土植物苗木繁育列入规划, 使乡土元素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规划中, 园林绿化中的育种改良项目主要是外来树种, 对乡土植物投入较少, 使苗木非常匮乏。

2 乡土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2.1 深度挖掘乡土元素

乡土元素存在于特定地域的人们生产、生活中, 是对景观作出反应的素材。由于乡土景观种类较多, 故根据其形态可将其分为3类, 分别是实体元素、事件元素及意境元素。实体元素指的是乡土的建筑、植被、材料及工艺等;事件元素指的是乡土的民族风气、地方习俗、民间工艺等;意境元素指的是乡土所包含的地方情结、地方精神等可感知的文化意境元素。

2.2 乡土元素中文化创造意境的运用

人们在对园林进行欣赏时, 大多会以人格化含义、个体美为主, 故许多乡土元素有了象征意义或被人格化, 如竹、梅、松被称为“岁寒三友”。其中, 梅代表刚直、高洁等品格, 竹被称为最有气节的君子, 这些都体现出了乡土元素景观的意境美。通过在园林景观中运用这些乡土元素, 能够创造出意境较美的景观。

2.3 利用乡土元素形象, 塑造具有地方代表性的景观

以植物举例, 北方的乡土植物主要是针叶树、落叶阔叶树, 故常见季相分明的阔叶林景观、郁郁葱葱的针叶林景观;南方的乡土植物主要以常绿落叶植物园为主, 故常见枝繁叶茂、四季常绿的景观;热带地区的乡土植物主要以棕榈为主, 其叶片飘逸、树形奇特与优美, 形成的是有热带特色的景观。因此, 在设计过程中, 可运用协调、韵律、对比等艺术原则来实现对乡土植物的搭配, 以增强植物的观赏特性。

2.4 将乡土元素与设施景观进行有机结合

要想园林景观体现出良好的文化特性, 不仅要靠植物本身, 还要搭配其它元素, 常见的如山石、建筑、园林小品等, 这样才能使配景更完善。乡土元素不但有美学意义, 也有文化意味。在园林的亭台楼阁种植一些乡土植物, 两者实现了完美结合, 既让无形的植物文化更直观, 也容易让人感受到其中的要义。

2.5 通过乡土元素实现具体艺术的呈现

大多数园林设计师的灵感都是从乡土元素中获取。在城市中对乡土元素进行加工、再现, 以空间、形式及色彩等为观察点, 对人们视觉审美进行关注, 并通过艺术图景或大地情怀再现田园景观的美感及价值等, 人们去对它进行观赏、解读及领略其文化含义, 从而对园林设计的形成作出有效补充。

2.6 通过乡土元素实现抽象艺术的表达

乡土元素是最具原始性、最直观的地域印象表现形式, 可通过抽象手法在园林设计中体现出来, 并借助人感官对其进行更深入的认识, 从而达到共鸣。以对乡土元素营造方式的研究为基础, 乡土元素还包含了对乡土环境的形式、环境、符号及各种标志性场所的抽象。该类型的抽象, 以艺术再现为基础, 突破以往的模仿, 并结合当代景观结构、功能、新材料及新技术等, 使新的现代形式被具有地方特色的表达出来。

3 结语

现阶段, 园林设计逐渐将乡土元素作为重点考虑对象, 这不仅是满足现代园林设计的需求, 也是满足社会发展趋势的要求。因此, 在今后的园林景观设计中, 乡土元素会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苏凤舞.乡土景观在城市园林中的运用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15)

乡土园林景观 篇7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压力,环境污染的加重,民俗民风的缺失,对乡土文化的保持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保护乡土资源,挖掘乡土特色,已成为园林设计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乡土”作为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有其深厚的生活积淀和鲜明的地域特征,在园林规划设计中成功地运用,可使设计作品更显特色。

1 乡土元素概念及意义

现代意义的乡土元素指的是伴随社会的进程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在传统意义的基础上延伸出的景观新形式,就是在新技术基础上,通过新的形式,用新的价值观来创造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其主要是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理解。

1.1 乡土元素的概念

乡土元素本指质朴的、当地的以及传统的人物和事物等,是一个界线较为模糊的地域及文化风物的概念。它包含两个意思:一个是指乡村里土生土长的自然元素,另一个是指反应乡村地域性文化体系特征的文化元素。

1.1.1 乡土元素的自然意义

自然元素,就是以乡村景色、田野山林、池塘小路、本土建筑等所构成的景观现象综合体现,是一种物质的、有形的实体元素,自然元素又可分为三类[1]:第一类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的自然乡村景观和人类长期劳动形成的农业景观;第二类是当地人日常生活中涉及的器具、物品、工艺品等;第三类是构成实体景观的实体材料,如乡土植物、石头、木材等等。

1.1.2 乡土元素的文化意义

文化元素,就是指当地人在这个地区经过很久很久的时间,在生活中形成的对该地区自然过程和土地以及土地形式的适应方式,是当地人长久以来的生活方式的反映,是无形的。文化元素是土地及土地上的城镇、寺庙等在内的地区综合体。

2 乡土元素的运用现状

2.1 重视外来的物种轻视本土物种的思想严重

在设计过程中,对苗木选择大都重视外来元素轻视本土元素,错误地认为外来元素是新鲜事物,是高贵的,本土的太过普通,从而忽视了对乡土元素的引入,在追求异域风格这种错误思想的指导下,盲目地引用外来元素,导致大量外来元素冲击乡土元素,从而使乡土元素在园林绿化中受到忽视[2]。就像人们往往把树形、叶形、花形、奇特,花香浓郁,花色艳丽的树种,视为高档树种,如桂花、广玉兰、香樟等。而把刺槐、楝树、枫杨、毛白杨等视为抵挡树种,甚至称其为“杂树”。

2.2 园林设计者对乡土元素的忽略

在园林绿化中,由于设计者对乡土元素认知的缺乏,设计理论的欠缺以及对园林绿化中乡土元素的综合功能认知不够,从而忽视了园林绿化中乡土元素的选择对人们以及地区的生态带来的影响,只是简单地为了迎合大众审美情趣,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需求,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者脱离了“因地制宜”,“适地种植”的园林绿化原则,其结果就导致了设计者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少用甚至不用乡土元素[3],这也是乡土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被忽视的重要原因。

2.3 乡土元素开发和研究不够

有关部门尚未将乡土植物苗木繁育列入规划,得不到有效的重视与开发,园林绿化的育种改良项目,大部分是以外来树种为研究对象,而对乡土植物的投入极少,以至于苗木缺少。

2.4 乡土元素的种类和数量加速下降

由于人们对乡土元素的认识不够,对其保护意识较差,由于经济的高度发展,一些原有的乡土元素已不再作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取而代之的是新生的材料和事物,然而大量外来元素的引进,使乡土元素的生存空间小之又小并且大量的乡土元素都遭到破坏。

3 运用乡土元素的意义

乡土元素是这个地区的原生景观,它们是在当地环境条件下,经过无数年的优胜劣汰自然竞争后才留下来的,其外观和习性均已适应了当地的环境[1]。在规划设计中,运用乡土景观元素来营造园林景观具有深远的意义。

3.1 提高景观资源利用率,节约成本

由于乡土元素来源于自然,它们大多不需要复杂的技术处理,不需要机器特别加工,可以直接被运用在设计中,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成本。因为乡土元素是在自然条件下成长起来,它们生命力较强,受气候、周边环境条件影响较小,具有广泛的持久性;其次,乡土元素是劳动人民长期劳作的结果,伴随着农业、渔业、牧业和手工业成长的历程,在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利用乡土元素塑造景观更加具有可取性,它营造出的景观效果毫不逊色于其他类型的景观[2]。

3.2 使景观接近原生态,提高生态效益

对乡土元素的运用是对原汁原味的景观的保存和延续、对原生态景观的艺术化处理和乡土景观与现代城市环境的共生共存。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由于片面追求景观效果和大量利用新产品新技术,不仅破坏环境生态平衡,往往还造成景象千篇一律,人们容易产生视觉审美疲劳,设计品质大大下降[3]。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运用乡土景观元素塑造景观,有利于提高环境质量,产生生态效益,保持生态环境和谐稳定地发展。

3.3 保持园林的地方性特色,增强景观的可识别性

由于乡土元素一般比较平常、真实、琐碎,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来源当时当地、是自然和土地的、也是当地人的、是人类为了生存和生活而产生的地域综合体。运用乡土元素使人们能够更为透彻更深层次地了解地方文化、地方行为和当地特色及民间风俗。提高此与彼景观的差异,增强了景观的可识别性。

3.4 体现景观价值,有助于挖掘、保护和恢复传统乡土文化

传统乡土元素,如乡土景观与乡土建筑,己经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它包括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地方实物、事件及文化,是乡土文化的遗产;反映特定社会历史阶段的乡土风情、风貌,是现代社会认识历史发展和形成价值判断的窗口。在园林规划设计时,挖掘和提炼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风情、民俗、文化,并恰到好处地运用起来,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体现了景观利用的价值,有效地促进了乡土文化的保护和恢复工作,为再创性设计提供保证。

4 如何运用乡土元素

4.1 挖掘乡土元素

乡土元素取自于特定地域生产、生活过程中用于景观表现的素材。因乡土景观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按其形态不同进行区分,挖掘提炼出三类基本元素。

4.1.1 实体元素

主要指乡土的建筑、材料、色彩、植被、器具和工艺等众多实体元素[1]。其中一些是所谓自然环境的天相和地相两大要素形成的自然乡土景观。由于是在自然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它们随周围环境条件变化比较大,具有不同程度的顺从性,时间越久所具有的乡土味越浓。就像青青的野草,在经历风雨日晒后自生自灭;路边高大的白杨树、房前屋后的小河,构成了地方特有景观,为乡土景观增添了美感,凝造了浓浓乡土情。另外一些是指人们日常使用的实物和工艺制成品,它们经过传统方式制作,被当地人用在工作、生活等多方面,具有丰富的历史意义。例如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磨、水井、茶具、香炉、小瓶、小罐等普通用具。以及常见的琴、棋、书、画、葫芦、扇子、花篮等物体。也包括当地农作物。如:玉米、水稻、辣椒、南瓜等。再有当地盛产的一些水果等均被用在设计中,使之成为新的景观观赏对象。

4.1.2 事件元素

主要指乡土的地方习俗、民族风气、民间工艺以及乡土节日气氛等事件元素[1]。这些元素包括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人们生活、劳动紧密相连,反映人们生活的丰富场景,具有一定的表现性和渲染色彩。也是对民俗文化、民间传统及节日气氛和场景的再现,这同时也是将人物作为审美对象的表现。如:在设计时,将乡村的耕地及传统节日的热闹场面以传统戏曲和神话的形式,塑造出来,并成为一幅幅有情节的画面。也可以是指民间工艺、民俗风情色彩的展示等。如:民间工艺雕刻、编织等场景展示,可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地方工艺、民间风气的发展历程。

4.1.3 意境元素

主要指乡土所蕴含的地方精神、地方情结、乡土意境等可感知的文化意境元素[1]。主要是通过生活中的动植物、工具、材料等形象所表现出来的,包涵丰富的民俗文化,乡土景观元素充满意境、富有深厚的底蕴。是人们对乡土的物体形成的亲身感受和体验,是人们生活的体会和总结,是人们经过长期的培养熏陶的,它容易随岁月的变化而逐渐消失和改变。也可视为一种乡土精神的感悟,其内容包括了旧乡土精神和新乡土精神,设计中以乡土田园作为赏景意境之一,使人们从中领悟到田园的意趣。

4.2 通过乡土元素形象塑造地方性景观

乡土元素形象的地方性造就了地方性的乡土景观,以植物为例,北方的乡土植物以针叶树、落叶阔叶树为主,常有郁郁葱葱、雄伟挺拔的针叶林景观或季相分明的阔叶林景观。以常绿落叶植物为主的南方,常见的则是四季常绿、枝繁叶茂的植物景观。棕榈等植物是热带地区的乡土树种,树形优美奇特,姿态优美,叶片飘逸潇洒,树干挺拔壮观,常常形成它们所特有的热带景观,从而形成具有热带特色的植物景观。在创作过程中,运用对比、统一、协调、韵律等艺术原理对乡土植物进行高低错落搭配,突出植物的观赏特性[3]。

4.3 运用乡土元素的文化创造意境[2]

人们对园林景观的欣赏常常以个体美及人格化含义为主,有许多乡土元素被赋予了人格化的品格或独特的象征意义。如松、竹、梅,谓之“岁寒三友”。竹还被视为最有气节的君子,梅具有刚直,高洁、清逸、潇洒的品格等,都体现了乡土元素景观的意境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把这种植物文化与绿地景观有机的结合,创造出一定意境的景观。

4.4 通过诗歌典故营造乡土元素景观[4]

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处处都是根据诗歌取材的景观,比如某园林景区的亭子旁植有几棵黑松,取《荀子》:“至于松柏,经隆冬而不凋,蒙霜雪而不变,可谓得其真矣”之意。苏州园林梧林幽居旁边植梧桐树和竹子,取《永宁小园即事》诗句意:“条梧竹月,秋物映园庐”。显然,诗歌与乡土植物交相辉映,才创造出具有人文特点的景观,这一点值得我们在设计中运用。

4.5 乡土元素和设施景观相结合可表现其文化特性

乡土文化的表达除了依靠植物本身之外,还需要其他元素,如建筑、山石、园林小品等作为配景才能更完善。苏州园林留听阁借残荷象征坚贞,并从建筑上给以呼应,阁内有银杏的木雕,图案中松、竹、梅生机勃勃,这些都是傲世独立、坚贞和精神不败的象征。竹枝干挺拔秀丽,竹节坚韧硬朗,竹叶四季常青,它象征着坚韧不屈,高风亮节的道德情操。园林景观中,常在庭院角落,花窗之外栽植竹子,这些竹子有的以花窗为漏景,有的以墙壁为背景,如诗如画,令人想起了咏竹的诗句。乡土元素既是美学的,又饱含着文化意味。亭台楼阁周围因乡土植物的点缀而变得生动且富有灵性,这时乡土文化则在亭台楼阁的衬托下缓缓表现出来。乡土植物与现代雕塑的结合,可以使无形的植物文化变得更加直观,更易使大家领悟到其中的内涵[4]。

4.6 利用乡土元素进行具体的艺术呈现

对园林设计师来说,从乡土元素中获取设计的灵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在城市之中将乡土元素进行加工与再现,从形式、空间和色彩入手,关注人们的视觉审美,以大地的情怀、艺术的图景再现耕作田园的景观的美感和功能等方面的价值追求,人们观赏它,解读它,去体会其中深刻的文化含义,对园林设计形成有意的补充。

4.7 利用乡土元素进行抽象的艺术表达[2]

乡土元素作为原汁原味的直观地域印象的表现,在园林设计中通过抽象的手法,借助人的感官体验来感知和认识乡土元素,以引起人们的共鸣。在研究乡土元素营造方式的基础上,乡土元素还包含了对乡土环境、形式、各种标志性场所、符号的抽象[4]。这种抽象在艺术再现的基础上,突破模仿,根据当代景观的功能、结构,结合新材料、新技术创造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形式。

5 结语

随着园林规划设计的发展进程,人们对乡土元素的利用进行了大范围的思考和搜索,在内容上已经达到相当的长度和深度。充分运用乡土题材,运用当地的传统技艺,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建造出符合当地人们生活习俗的环境景观,这就是运用乡土元素进行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方向。

在景观研究发展的今天,园林设计将注意力放在在那些原汁原味的乡土元素上,并不是审美的倒退,而是人类对现代园林设计提出的新的要求,而如何将乡土元素更好地运用于园林规划设计中是个永无止境的课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王革,熊凌.云南乡土树种在昆明市居住小区中的应用现状[J].云南农业科技,2007(4):46-47.

[2]孙新旺,王浩,李娴.乡土与园林-乡土景观元素在园林中的运用[J].中国园林,2008(8):37-40.

[3]徐斌,邵伟丽.乡土元素在杭州梅家坞农家乐景观中的应用[J].福建林业科技,2010(1):163-166.

新疆乡土景观的特点研究 篇8

由于乡土景观的形成发展受气候、地理、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对于乡土景观的认识, 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解读, 从而也使乡土景观的丰富内涵得以展现。虽然不同学科关注点不同, 但在乡土景观的成因———“充分适应了当地气候、地形、水文、经济等资源环境条件[1]”和结果———“反映特定地域文化特色”上有着高度的一致。依据其制约、形成的自然和文化因素, 新疆乡土景观具有水资源约束型、人工主导型、文化影响型和气候适应型等复合特点。

2 水资源约束型

新疆地处内陆腹地, 地理环境特殊, 南抵昆仑山、北至阿拉泰山、中被天山分隔, 天山南北分布着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哈密盆地和准葛尔盆地。海拔最高8611 m (乔戈里峰) , 最低-155 m (吐鲁番艾丁湖) , 地形的阻挡使外界湿润空气难以进入, 形成新疆雨水由山区向盆地逐渐减少, 总体干旱少雨的气候环境。水作为人类生存、生产、生活的必需资源对乡土聚落分布及聚落兴衰具有刚性约束[2]。新疆最主要的水资源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从而形成了新疆大多数聚落分布在盆地与山地过渡带的绿洲中。楼兰、尼雅、扜弥等古聚落皆因塔里木河、孔雀河等水源的变迁而消亡[3]。通过对吐鲁番盆地乡土聚落下麻扎村、塔里木盆地乡土聚落普鲁村的分析研究, 李玥宏 (2011) 指出了新疆乡土景观中水资源对聚落选址布局、形态构成和空间构成方面的影响。

3 人工主导型

在新疆总体干旱的气候特点、水资源的不可替代性及区域分析的不均, 对乡土景观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由于新疆可利用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大都来源于冰川及积雪带, 河川径流的变化系数小———长期水文资料显示新疆地表径流年变差系数为0.13。另外, 自然的绿洲常因自然浮流的河流改道而表现的并不稳定。干涸的土壤、干旱气候及不稳定的自然绿洲, 促使的人们筑坝建库、凿渠引水———稳定的可用水资源提供了保障, 以人工沟渠代替自然河道、水库代替湖泊、人工植被代替自然植被, 建成了以人工灌溉支撑的农田生态系统———干旱区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场所, 这就是新疆典型的人工主导的乡土景观。

这种人工主导的乡土农业景观按开发模式及灌溉方式的不同可为分传统沟渠农业景观 (图1) 和现代节约型管道灌溉的大农业景观 (图2) , 分别以地方农业和兵团农业为代表。

4 文化影响型

作为众多复合因素影响下的乡土景观自然也受到文化的影响。对聚落布局形态, 在文化影响中最突出的两个当属伊斯兰宗教文化和涝坝文化。

新疆少数民族居民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体。在历史上穆斯林每天要多次进清真寺做礼拜, 因此便形成了以清真寺为中心的聚落形式, 如图3。在干旱的新疆特别是南疆, 地下水多为盐碱水, 不适合饮用, 生活用水也多是渠系水。但渠系水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基本每年都有断水期, 另外渠系也不可直接饮用。为解决此矛盾, 人工涝坝被用于沉淀、储存饮用水, 涝坝成为聚落的水源地。为了生活方便, 人们濒水而居, 在历史的演变中逐步形成了以涝坝为中心的聚落形式[4], 如图4、图5。虽然涝坝出自水资源受限的实用需要, 但以此衍生出了村落之间、居民之间和谐、和睦相处的邻里文化;改善环境为动物栖息提供生存环境, 调节气候、延缓夏季炎热的生态文化;定期开展说书演讲、集市贸易的民俗文化等[5]。这些均为涝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在涝坝已经退出实用功能的今天, 涝坝文化与聚落乡土景观的关系则是我们需认真对待的问题。

5 气候适应型

新疆地处内陆中低纬度区, 干燥少雨、多风沙、日照时间长, 夏季酷热、冬季严寒。本地居民在与自然的长期磨合中, 营建出了能够很好适应气候环境的人居环境。

针对阳光曝晒, 创造出了完整的遮阳系统。较大的聚落如喀什老城、于田老城, 建筑“肩靠肩, 背靠背”高密度围合[6,7], 多为1、2层的建筑高低错落, 相互遮挡有效地减少太阳辐射。曲折狭窄的街巷保证了户外的活动空间有较长时间的阴影。再加上居民庭院上的棚架, 从而使整个喀什老城下层空间基本处于阳光照射不到的阴凉处。单体民居, 如于田民居建筑 (图6) , 阿以旺相当于一个有顶 (有窗采光) 的院落, 与周围房间相连, 向外有辟希阿以旺 (檐廊) 与真正的院子过渡相连。新疆乡土聚落从整体局部, 充分发挥建筑的群体优势, 保障了强光下生活的热舒适。

针对极端的冷热温度, 整体上密集排列发挥“抱团”的方式保暖隔热;材料上厚实的生土墙亦可以保暖隔热;更有利用半地下空间温度的相对稳定来获得冷热季都相对舒适的居住环境。

针对风沙, 密集的排列形式可以有效减少单体建筑受到的影响;竖向的错落有致可以增加空气流动的阻力;曲折的街巷有利于降低风速;高小的开窗设置亦起到防风的作用。

综合看来新疆的乡土景观具有各种因素影响下的多重属性。对这些属性的完整认识有助于我们在遗产保护、景观营建、旧城改造更新等方面, 传承优秀的本土文化, 创造出属于新疆本地的景观。

摘要:指出了新疆作为“一带一路”关键节点又迎来了一个较长时期高速发展的机遇, 为使在快速发展中能够使新疆保持自身的景观特色, 充分认识乡土景观是必要的。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 提出了新疆的乡土景观具体有水资源约束型、人工主导型、文化影响型和气候适应型的复合特点。

关键词:新疆,乡土景观,人工主导型,水资源约束型,文化影响型

参考文献

[1]陈磊, 姜婧, 张婷, 等.我国干旱区乡土景观研究的界定、现状及展望[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5) :719~725.

[2]李玥宏.水资源约束下的乡土聚落景观营造策略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3]韩春鲜, 熊黑钢, 张冠斌.罗布地区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3 (3) :37~44+158.

[4]李丽, 阿里木江·马克苏提.新疆伊斯兰教麻扎建筑艺术特色浅析[J].城市建筑, 2013 (16) :224~226.

[5]海热提江·乌斯曼.新疆的涝坝文化初探[EB/OL].http://xj.ts.cn/2014-04/24/content_9592672.htm.

[6]赵月, 李京生.喀什旧城密集形聚落——喀什传统维族民居[J].建筑学报, 1993 (4) :45~47.

浅析乡土景观的综合开发 篇9

关键词:乡土景观,保护,开发,利用

1. 西江千户苗寨的背景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 距离县城36km, 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km, 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60km, 包括羊排、也东、平寨、南桂等4个行政村。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 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形为一典型河流谷地, 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 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西江千户苗寨属亚热带湿润山地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约1300~1500mm, 年平均气温14~16℃,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为一断层谷地, 清澈见底的白水河在谷底蜿蜒穿寨而过。谷地两侧山地并不对称, 相对高度达数百米。西南侧山高坡陡, 宛若一道高大的屏风, 护卫着千户苗寨千百年来宁静的田园生活;东北侧的山地则舒缓得多, 鳞次栉比的吊脚楼依山而建, 顺着地势的起伏呈现出多样的变化。西江千户苗寨四周的山地上, 森林植被保存较好, 尤其是苗寨西南部的山坡上, 尚保留着大片的乔木林。苗寨内的也东、羊排、南桂等自然村寨内零星分布着小片的枫树林, 呈现出苗族居民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

2. 整体景观存在的问题

根据现场考察、资料总结以及整体分析, 归纳西江千户苗寨乡土景观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2.1破坏性建设严重, “乡味”逐渐消失

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 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 旅游开发无序化, 旅游景观资源的破坏性建设比较严重。一些部门出于建设西江、发展西江的目的, 在此大兴土木, 改造风景秀丽的天然河道, 造成了难以恢复的破坏;在寨脚修建了平坦、宽敞的水泥公路, 使得新增的景观和建筑与苗寨的乡村风味格格不入, 致使原本应为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苗族村寨出现了不应有的城市化、公园化景观;西江寨内街道的建设也存在较大的问题, 新建的房屋有相当一部分是砖瓦平顶结构, 和苗寨原有的建筑风格极不协调, 虽然有的房屋对平顶进行了处理, 但仍显得不伦不类。

2.2苗族传统文化汉化明显, 特色日益丧失

近年来, 大量青年外出务工, 加之许多旅游者前来观光的影响, 西江千户苗寨的苗族青年汉化严重, 苗族传统文化面临消失的危险。除了一些老年人外, 日常生活中穿民族服装的苗族居民越来越少, 使得苗寨原来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日益减淡。

进入苗寨除一些建筑和极少量着便装村民外, 基本感受不到苗寨的民族文化景观。应一进村就能看见民族标志、民族服装, 听到民族音乐, 使人能够感受到空间甚至空气中浓郁的苗族文化。

3. 乡土景观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3.1西江千户苗寨乡土景观开发与利用的定位

西江千户苗寨定位, 以苗族民族生活、苗寨寨貌观赏景观体验为主体, 以苗族田园风光为辅助, 具有观赏、体验、休闲、度假功能和生产旅游双重社会功能的中国最大苗寨。

3.2西江千户苗寨乡土景观开发与利用的指导思想

依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 遵循景观市场的发育、变化规律, 结合西江千户苗寨在景观资源、地理区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现状, 综合考虑规划区内各利益主体的现状特点和需要, 通过制定符合地方实际情况、切实可行的景观开发与利用, 协调地方经济发展中旅游景观开发和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矛盾, 指导西江千户苗寨乡土景观开发的有序进行, 从而使旅游业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 全面推进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使西江千户苗寨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贵州省旅游发展的支柱力量。

3.3西江千户苗寨乡土景观开发与利用的规划原则

人本主义原则—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既考虑观者的心理特点和要求, 考虑乡土景观投资的利益回报, 也尊重当地苗族居民对旅游景观开发自身利益的要求。

可操作性原则—充分分析制约西江千户苗寨景观开发建设的制约因子, 使开发中提出的建设方案具有切实的可操作性。

因地制宜原则—充分结合西江千户苗寨旅景观资源特点、开发现状以及节省经费的原则, 制定景观发展的详细计划划, 使开发符合西江的实际情况。

3.4西江千户苗寨乡土景观开发与利用的总体结构构思

根据西江景观资源特征和功能需求, 规划以步行街为主轴线, 以白水河为辅助轴线, 以西江千户苗寨居住区为主体, 以田园景观为辅助, 以芦笙场为核心, 以周边山地景观为补充的地块关系, 形成二轴四区的村寨空间格局。

4. 西江千户苗寨乡土景观的开发

西江目前仍处在初期开发阶段, 基本公共设施、服务设施和产品体系仍没有形成, 有待于开发和调整。

4.1建设现状

目前西江建设已做了大量工作, 中心广场已修建, 步行街路面已改建, 白水河村寨段修建大坝与滨河路、车站等设施已建好。寨内亦有樟树坪农家乐、苗寨人家农家乐等少量农家接待户, 总体上尚未形成规模和乡土景观效果。

4.2景观存在问题

4.2.1建设风貌凌乱

由于历史原因, 目前西江有许多砖混结构, 而且体量过大, 如镇政府、林业所、民族文化传承基地等, 对“寨”的形象造成冲击。

4.2.2格局不合理

除西江步行街以外, 其它各节点布局缺乏合理性, 中心区主要街道、行政、服务、商业等功能区布局散乱, 景观走廊不清晰, 没有形成合理有序的空间布局和景观序列。

5. 总体开发思路

5.1重要景观节点改造

(1) 对白水河防洪坝、河床进行改良, 适度恢复乡村自然河流风貌

(2) 对白水河滨河路进行改造, 改变路面宽度、铺装和路线平直, 拆除石栏, 减弱城市化、公园化特征。改变滨河路的过境功能, 雷山至台江路线, 绕过西江, 在西江上游连接实现。

(3) 改造中心芦笙场

建风雨长廊形成围合性景观, 增加村寨氛围, 提升景观质量。

(4) 改造步行街质量, 扩大商业购物功能。

(5) 对相关民居进行改造, 提升寨貌整体景观质量。

5.2强化景观主轴线

强化步行街功能, 延伸长度, 增设商业摊点。

强化滨河辅助轴线, 提升西江美感。

5.3改变村寨景观空间格局

西江中学外观已做改造, 建议在原址不动, 使学校发挥最大化功能。鉴于学校为相对高层建筑, 根据工作便利和空间关系, 建议在学校东侧建行政中心, 镇政府及各所、站等, 所有行政人员集中办公。为保持村寨特征, 对行政中心层高及样式统一规划。

浅谈视觉经验与艺术接受

韦宗强 (四川美术学院400053)

摘要:艺术创作最终目的是通过观者的视觉经验传递艺术家的情感观念并与观者达成共鸣。但是, 由于观者的视觉经验的差异性造成对同一艺术作品的不同解读, 这种视觉经验的差异性无疑造成了艺术接受上的差异性。鉴于此, 本篇文章将从审美经验, 文化经验和社会经验和哲学经验等四个方面来探讨视觉经验的差异性对艺术接受的影响。

关键词:视觉经验;艺术接受;审美;文化;社会

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追求艺术作品的观念性传达, 不仅要求艺术作品传达出应有的审美价值, 而且讲究文化学、社会学甚至哲学上的意义。因此, 艺术接受包括审美在内的各个方面的信息, 从而使艺术作品满足不同视觉经验的观者, 让当代艺术具有其活泼的生命力。然而, 就视觉经验而言, 它应该包括审美经验, 文化经验, 社会经验和哲学经验等各个方面, 并由于视觉经验的差异性而影响艺术接受的效果。

一、审美经验对艺术接受的影响

审美经验就是审美的经历和体验, 它包括了感性的和理性的部分。审美经验本身就是一种审美能力。由于审美能力的差异性对艺术接受有着不同的影响。这种审美能力的差异性包括审美心境和审美感觉。首先, 心境对审美经验的影响。审美活动是作为主体的人的一种活动, 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 它不仅受绘画作品本身的影响, 而且受观者当时的心境的影响。观者的心境指的是人的情绪、心态或者说心理境况。如果观者情绪处于平静、轻松、和谐的状态。这时观者获得的审美经验达到一种超功利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观者的审美经验与创作者的审美经验基本达到一致, 也就是达到观者与创作者的心理共鸣。然而, 如果观者当时因其它原因处于压抑或者亢奋的心境, 这时, 观者的审美活动可能会受到阻碍, 看到艺术作品后会产生排斥感而造成对艺术作品的误读。其次, 审美感觉对审美活动也有相当的影响。不同的观者对同一艺术作品的审美感觉有所不同。这种感觉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天赋型和迟钝型两个层次。天赋型的观者观看艺术作品时很快获得视觉上的享受, 达到审美的愉悦性目的。而迟钝型的观者看到同样的艺术作品后会感受不到有什么美的存在。他们感受不到美的和谐和美的韵律。因此天赋型的观者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愉悦感与迟钝型的观者对艺术作品的无感觉状态使得审美活动有了不同的结果, 从而对艺术接受有着不同的影响。

二、文化经验对艺术接受的影响

文化经验是指人们在自身所处的文化背景下对文化体验与知识的积累, 不同的文化经验对艺术接受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 不同的文化阅历和体验会导致感觉上的差异。首先, 不同的专业背景对艺术接受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次, 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对艺术接受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例如, 东方文化背景下的观者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观者观看同一件艺术品时, 前者会按照东方的审美习惯来欣赏艺术作品, 而后者会按照西方人的思维习惯对作品进行解读。由于人们在观看理解物体时并不满足于把看到的东西“组织”成一种视觉意象, 还要进一步把这个直接看到的形象与另一个形象联系起来。同样的道理, 艺术作品中各种不同

6. 结语

根据西江景观资源特征和功能需求, 通过科学设计、精心建设, 西江千户苗寨已达到了以步行街为主轴线, 以白水河为辅助轴线, 以西江千户苗寨居住区为主体, 以田园景观为辅助, 以芦笙场为核心, 以周边山地景观为补充的地块关系, 形成二轴四区的村寨空间格局。在重视乡土景观开发建设的同时, 兼顾西江千户苗寨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级别乡土特色景观资源的保护 (尤其是苗族建筑景观和田园风光) , 使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在较高水平, 促进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的表现形式也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有所感悟, 对于同一作品, 感受会有简单与丰富之分, 体悟也会有高下之别。一个人的艺术感觉能力, 总会受到以往所见、所闻、所知的影响, 积累越多, 感受就越丰富。这种潜在的文化经验对观者的影响, 在审美活动中无时、无处不在。熟悉几何抽象画家蒙德里安绘画的观者一眼就能从服装设计大师依夫·圣·洛朗设计的时装中看出两者之间的联系, 而不了解蒙德里安画风的观者则可能只是将它看成大格子式样。同时, 艺术作品所承载的文化含量也对观者起着不同程度的引导作用。因此, 在审美活动中文化经验对艺术接受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社会经验对艺术接受的影响

在审美活动中的社会经验是指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关注与反思。当代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 因此当代艺术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现实生活中, 人口问题、政治问题、环境问题以及道德问题等等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艺术审美与创作。因此, 社会经验就是指对社会知识的积累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在视觉经验中, 有着丰富社会阅历的人对艺术的感悟力比那些阅历较浅的人好得多。一个经常关注社会问题的观者在观看艺术作品时, 他会通过审美活动反思作品所传达的社会现象, 并试图获得对问题的解决。然而, 一个对社会现实生活缺乏体悟的观者看到同样的艺术作品时也许只是感觉它是一幅画而已。因此, 观者的社会阅历在视觉经验中对艺术接受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样, 创作者的社会经验也决定了作品所具有的社会价值。

四、哲学经验对艺术接受的影响

所谓哲学经验, 就是指人们对各种现象的理性分析并由此反映的哲学态度, 它包括对物质和宇宙的理解、对文化品格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在审美活动中, 艺术作品既体现了艺术家的哲学态度也反映了观赏者的哲学境界。塞尚认为世界都是由圆柱圆球或方体等几何体构成, 因此他笔下的作品永远都是对物质结构和次序的探索。梅花以清癯见长, 象征坚贞自守。那“高标独秀”的风神, 傲霜斗雪的坚韧, 使画家在存留的一往情深的想象中, 将这种高洁的品格对象化在人的品格里。梅花所含蕴的道德精神与人格操守的价值, 成为画家表现情怀的意义元素。然而, 对于一个对梅花特性缺乏感悟的人会觉得它仅仅是一幅花卉而已。因为这样的观者缺乏对生活的态度和文化品格的追求。因此, 哲学经验的差异性使得观者在艺术审美活动中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

综上所述, 在观者的视觉经验中, 各个方面的视觉经验综合构成了观者或创作者的艺术感悟能力。这种对艺术的感悟能力就是因为视觉经验的差异性造成的, 这种综合后的视觉经验差异性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艺术接受。一幅画、一个图形、一种抽象的形式都可以唤起观赏者丰富的审美感受, 那是因为视觉“调动”了观者以往的审美经验、文化经验以及社会经验与哲学经验的结果。因此, 艺术作品要想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创作者必须与观赏者所处的环境条件相适应。以观者的共有经验为根据, 充分考虑到观赏者的各方面的视觉经验的差异性, 与观赏者一道, 把艺术传达的信息统一到一种经验中, 从而形成互动。

参考文献

[1][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费朗西斯编著的《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美]因斯克普 (Inskeep, Edward) 著《旅游规划:一种综合性的可持续的开发方法》, 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乡土园林景观 篇10

【摘 要】川西北地区山多地少,风景秀美,富有地域特色,居住着汉、羌、藏等民族。耕作景观装点着村落和周围的大山,与混交阔叶林一起构成了川西北的乡土景观特质。本文选取什邡市、绵阳市、绵竹市灾后村镇重建规划3个代表案例,研究震后规划对乡土景观元素的保留和继承情况,总结补充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元素,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川西北;震后村镇规划;乡土景观

1. 前言

“5.12”地震两年后,在四川重灾区,参与对口援建的许多省市已经提前一年完成了援建任务,村民从安置房搬出,住上了暂新的安居房和廉租房,显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资源统筹能力和各省市人民积极援建无私奉献的精神。本文从乡土景观元素入手,以什邡市洛水镇渔江村,绵阳市北川县永安镇向阳村,绵竹市汉旺镇震后规划为例,研究川西北震后规划对乡土景观的保留和继承情况,总结补充可利用的具有川西北地域特色的乡土元素,并提出改进建议,希望在今后村镇景观规划中充分发挥其价值。

图1 川西北农耕文化层面乡土景观元素

2. 乡土景观元素应用分析

2.1 什邡市洛水镇渔江村。

北京市对口援建的什邡市洛水镇渔江村,在村落旧址上重建。新村规划延续了渔江村渔文化内涵,平面布局、产业设置、水系规划紧紧围绕“渔”来进行。街道规划有曲有直,部分沿用了旧村落的街巷空间。公共空间分为两级,共8个,全村以中央鱼眼广场为主要活动空间,在“鱼鳍”和“鱼尾”部分设计了7个几何形广场,体现了对公共空间的巧妙构思。

2.1.1 对基地乡土景观元素的应用。

2.1.1.1 建筑。灰瓦、白墙,坡屋顶、大挑檐的建筑继承了川西北民居形式,入村船形大桥上的桅杆造型,隐喻渔江村的“渔”文化。新规划院落统一定制的木质围栏呈现出千篇一律的现象,就地取材采用竹编围栏更能增加地域特色。

2.1.1.2 设施。川西北地区盛产卵石,村民常常利用卵石修建挡土墙、房基、排水道、花园围墙等。渔江村新村规划沿用这一传统,用卵石构筑建筑和基础设施,具有地域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筑台基、挡土墙采用卵石堆砌;水景驳岸、河道模拟乡村河流中自然散落的石块布局;利用较大的、不规则卵石设计为园凳,令人耳目一新;雨水排水道用卵石砌筑,提高了雨水渗透、涵养水源的效率。

2.1.1.3 园林。园林规划对乡土树种的保留和应用不是很充分,在鱼眼广场保留了一棵皂荚树,其中一个小广场上保留了几棵香樟树,先前村民宅基地上的本土化大树、竹丛被园林植物代替,如白玉兰、大叶女贞、银杏、扶桑等。

图2 川西北建筑层面乡土景观元素

图3 川西北物种资源层面乡土景观元素

2.1.2 对基地乡土精神的继承。

渔江村以“渔”立村,“渔”是新村规划的主题,从整体村庄规划,到旅游产业设计、局部标志性节点和设施设计,都紧紧围绕“渔”来进行,是对传统产业和生活方式的继承和隐喻,整体性设计手法构思巧妙,立意深刻。但是在震后规划在乡土精神和传统特色的应用和集成上,缺乏系统的挖掘和应用,具体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2.1.2.1 缺乏对原有村落街巷元素诠释 传统村落紧凑、围合、曲折的街巷空间,树木、田地包围的民居院落,祠堂、庙宇和界碑这些具有乡土精神特质的标志性景观元素在村落景观空间中消失了。一同消失的还有这些标注物所形成的生活空间和纪念空间。

2.1.2.2 古树名木的流失 宅基地上大量具有乡土特色精神内涵的古树、大树资源流失,统一栽植的广玉兰等苗木缺乏地域特色和环境认同感。全新的园林植物群落导致了依附于乡土植物群落的动物群落的消失和改变。

2.1.2.3 生活方式和田园氛围的改变 由于产业模式的调整,规划的院落没有考虑农民圈养家禽和家畜的空间,“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的田园图景会不会从此就消失了?乡土景观的平淡、安宁的精神内涵该如何体现?渔江村即将发展的旅游业需要“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小村风貌,需要房屋前后茂密的修竹和清清的池塘等本土化元素,这些元素可以营造城市居民所向往的舒适、恬淡和安逸的氛围。

2.2 绵阳市北川县永安镇向阳村。

永安镇光明村是北川的羌族聚居区,全村共95户,震后仅留8户房屋未倒塌,村民在原村格局上积极进行灾后重建。光明村风景秀美,被玉米、水稻、果园所包围,自然融合,没有明显的边界。在民居二楼,开窗可迎接晨雾、远山、田野和树木入画。村居氛围宁静、祥和,幸福感很强。

2.2.1 对基地乡土景观元素的应用。

2.2.1.1 规划。 村民在统一村落风貌和建筑风格规划的指导下,延续原址了的村落景观,与耕地的无边界自然衔接,街巷布局继承了原有街巷空间,一同保留的还包括打谷场、村落节点和古树、大树等。

2.2.1.2 建筑。 重建保留下的传统民间建筑元素和装饰构件主要体现在外立面、山墙、柱脚和屋檐,如垂花柱头、羊头柱础以及建筑山墙上的羊头装饰等。循环利用倒塌房屋建材,如木头、砖石、装饰构件等,立面局部采用了青灰色文化石贴面,隐喻羌族文化。建筑外轮廓与人居环境的融合,反映了光明村劳动人民的智慧,错落的建筑型制和倾斜的排烟通道与远山轮廓的协调,无心之作,宛如天成。传统的农耕劳作的需要无意中促成装饰行为,外墙上的作物晾晒架,为青白灰墙增添了观赏效果。

2.2.1.3 园林。 作物果实、蔬菜与常见花卉共同装饰的庭院绿化,营造出浓浓的乡居氛围。重建保留的乡土树种有:枫杨、柚树、橘树,竹子,枇杷等,宅旁杂树林、竹林和果园穿插分布。庭院中集装饰性与实用为一体的蔬菜作物包括:空心菜、魔芋及野生草本商陆等,为庭院带来四季果香。本土性花卉是必不可少的,常用的有:小丽花、大丽花、扶桑、韭兰、旱伞草、细叶棕竹等,为庭院绿化提供鲜艳的花朵,也增加了街巷景观的生气。endprint

表1 川西北乡土景观元素总结与应用

提取层面类别乡土元素应用方法应用领域

乡村肌理地形地貌丘陵、山地、平地、洼地、台地、山谷、沟渠、河谷等

村镇格局枕山面水、坐北朝南、土层深厚、植被茂盛;片状、点状、带状分布于山坳或小型冲击平原上;依山就势的城镇骨架、有界无限的村镇范域

景观格局耕居相依、田园结合的居住模式;连续的人性化街巷空间、点状分布的社交活动场所等

保留引借模拟重新组合隐喻村镇规划村镇空间格局规划人性场所构建

农耕文化耕作景观梯田、卵石挡土墙、水田、旱田、田埂、菜畦、稻草垛、豆荚和玉米晾晒架、晒谷场、农用道路、山路、荒地等灌溉设施自然河流、水渠、水库、沟渠上的石板桥、池塘等生活景观碾子、石磨;柴垛柴捆;竹篱、竹门、卵石房基与花池等

农家装饰玉米、辣椒、蒜头、柿子、山楂、柚子等手工艺品羌绣、蜀绣(鞋子、鞋垫、围裙、衣服、帽子);竹编筲箕、篮筐、牌匾、篱笆和炊具等;草编:花鸟虫鱼、草鞋;年画等

保留引借模拟重新组合减舍转化隐喻工程施工艺术小品水景规划小品设施建筑装饰建筑装饰艺术小品设施设计

建筑层面汉族建筑生土建筑:穿斗屋架、夹板墙、土坯墙、竹片墙、竹编墙、卵石墙、石作、木作(垂花、窗棂),卵石堆砌的基础和台阶;小青瓦、片瓦、筒瓦、雕花滴水;庙宇、祠堂、石碑、石像、墓碑;井台、桥,塔、亭、门楼等少数民族建筑羌寨、碉楼,羊头、石敢当、白石、斗窗,柱础,腰线、墙裙和梯形窗套,片式墙、土夯墙等引借材质截取片段隐喻石作遗迹用作雕塑隐喻历史场所构建建筑装饰隐喻

物种资源家畜家禽猪、狗、猫、牛(水牛、牦牛)、羊(山羊、绵羊);鸡、鸭、鹅、鸽等野生动物蝉、蝶、蜂、蜻蜓、萤火虫;蟋蟀、蚂蚱、蚯蚓、蚰蜒;娃娃鱼、泥鳅、鲢鱼、草鱼、鲶鱼、河虾、河蟹、蛙、水蛭、蛇;白鹤、白鹭、野鸭、山鸡、燕子、山雀、麻雀、喜鹊、布谷鸟、杜鹃、猫头鹰、山鸽子、鹌鹑、画眉;野兔、野猪、獾、狐等

农耕作物果园(橘、柚、枇杷)、藕塘;农田林网、村庄林地;油菜、水稻、小麦、玉米、甘蔗、青稞;丝瓜、黄光、南瓜、萝卜、地瓜、西红柿、豌豆、小白菜、空心菜等景观树“风水树”、宅前屋后树林、庭院大树、村口大树、竹林等

野生资源森林、杂木林;荒野、荒地;野花、野草;保留保留模拟引导引借保留引借引种驯化模拟

田园意境营造物种栖息地建设,田园意境营造田园意境农业景观营造人性场所园林绿化

2.2.2 对基地乡土精神的继承。

永安镇震后规划,村民无意识的营建活动,应用了大量乡土景观元素,延续了乡土精神,凝聚了乡村匠人的劳动和智慧:

2.2.2.1 保留了村落的古树、大树、建筑和空间元素,留住村落的安逸氛围。

2.2.2.2 原址重建和废弃建材的重复利用,继承了乡土特质,复合我国节能节地节材的迫切需要,营建了熟悉的具有安心感的乡居环境。

2.2.2.3 传统经济形态的延续,保持了居住环境的乡土内涵和特色。

2.2.2.4 村民在自建的过程中,修复了具有乡土特色的房屋和居住环境,也修复了震前祥和的生活。

2.3 绵竹市汉旺镇。

汉旺新镇为异地重建,具有严格的功能分区,如行政办公区、居住区、产业园区、商业区等,各个区域相互独立。城镇景观色彩为灰、白色调,道路宽阔,绿地广布,体现了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简洁、快速和高效的思想,同时不可避免地重蹈发达国家现代城市规划的覆辙。行走在镇区中,可以感受到具有浓郁小镇生活氛围的街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大马路、大广场和大片绿地。

2.3.1 对基地乡土景观元素的应用。

2.3.1.1 规划。 这座从农田上兴建的新镇,城镇景观设计忽略了对基地信息的解读,具体表现在:一对乡土景观特质的挖掘,二对乡土植物资源的保护。新镇规划基本上采用园林树木,现代化城市景观元素如铺装广场、U字形商业布局,标准化的房屋型制,整齐的街道,笔直的道路等堆砌在城镇空间之中,缺少居民熟悉的场所、传统节点和街道空间的营造。场所与街道的消失预示着人们精神家园的失落。

2.3.1.2 建筑。 居住建筑为统一的粉墙、灰瓦,小区边界采用白底灰瓦云墙,上面均匀分布着经典的苏州园林漏窗元素,整体呈现出异域化的景观效果,代表四川民居特色的穿斗式建筑型制,在建筑设计中没有得以有效地继承或隐喻。

2.3.1.3 园林。 从新镇景观感知来说,呈现的是苏州园林风格而不是巴蜀特色。成年大树、古树,富有人文内涵的耕作、生活印记,在重建的过程中被崭新的建筑与景观元素更替。但是值得肯定的是,河流景观的处理模拟了乡村中缓流的河道,缓坡草地,砾石固坡,河心弯岛上设计了自然错落的树丛,延续了基地乡村景观特性。

2.3.2 对基地乡土景观精神的继承。

同样为了满足村民震后安居的物质需要,在非常短的工期内从村镇规划,到设计施工,提前完成了援建任务,对精神层面的继承缺失在所难免,在后期漫长的景观设计与设施完善中,建议能很好的继承乡土景观的文化内涵,原因有三:

(1)延续老城镇街巷肌理和基地上的乡土文化,可以为居民营造熟悉的人居环境,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安心感,为城镇生活氛围增添活力。

(2)全新在精神意义上来说意味着割舍、放弃和重新面对与适应,应用没有本土化的城市景观元素,更新了基地上乡土文化地形地貌、民居风貌、乡村肌理等物质层面,也取代了乡土景观自然、平淡、天真、祥和的文化内涵。

(3)采用乡土景观元素可以增强地域特色,在营建特色村镇过程中在物质环境层面对其合理娴熟地应用,可以破解新建环境的陌生与单调,继承传统文化内涵。endprint

3. 川西北乡土景观元素提炼与总结

3.1 乡村肌理层面。

从地形地貌、村镇格局和景观格局三方面概括其乡土特征,总结代表性的乡土景观元素,为村镇规划选址、空间格局构建和人性场所空间设计提供有力参考(见图3)。

3.1.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特征为丘陵、山地、平地、洼地、台地、山谷、沟渠、河道交织的复杂景观,风景秀美。

3.1.2 村镇格局,村镇片状、点状、带状分布于山坳或小型冲击平原上,枕山面水、坐北朝南、土层深厚、植被茂盛,依山就势,村镇范域有界无限,景观开阔。

3.1.3 景观格局,“山深人不觉,全村同在画中居”,景观格局富于诗情画意,耕居相依、田园结合的居住模式,连续的人性化街巷空间将散户串联起来,不乏点状的社交活动场所分布其中(见表1)。

3.2 农耕文化层面。

从耕作、灌溉、生活、装饰和手工艺几个方面进行景观元素提炼。元素的应用领域包括:工程施工、环境艺术小品设计、水景规划设计、建筑装饰以及对传统生活方式隐喻等(见表1)(见图1)。

3.3 建筑层面。

川西北民居是中国生土建筑的一支代表,尤其是羌寨,全部由石块垒砌而成,内部刷浆以使其平整和利于保暖。采用的原始材料土、石,略加工材料土坯、条石、木材和人工制品砖、瓦,不同材质的对比使建筑表现出不同的质感和肌理,其中,汉族和少数民族建筑元素又各具特色。元素的应用领域:建筑工艺与技术、环境艺术小品设计、建筑立面装饰等方面(见表1)(见图2)。

3.4 物种资源层面。

川西北地区动植物资源丰富,包括(见表1)(见图3):

3.4.1 乡土动物资源,包括家禽家畜和野生动物资源。

3.4.2 乡土植物资源,清代《阳宅会心集》中说

:“村乡之有树木,犹如人之有衣服,稀薄则怯寒,过厚则苦热。”这说明村落中的树木种植格局十分讲究。

川西北乡土植物资源包括:农耕作物、景观树和野生植物资源。景观树是指在村落中起到吉祥寓意、装饰和维护作用的树木,包括:“风水树”、宅前屋后树林、庭院大树、村口大树、竹林等。元素的应用领域:田园意境的延续与营造、物种栖息地建设、有果香的农业景观场所以及园林绿化等方面。

4. 川西北震后村镇规划乡土景观元素应用建议

4.1 景观规划应该充分挖掘乡土资源的价值。

村镇景观规划应该在掌握基地特质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基地景观元素,挖掘乡土资源的潜在价值,运用乡土材料、资源、物种和传统工艺营造与环境融合的连续性景观。积极向当地村民学习,村民看似无意识的构建活动创造了富有生气与活力的人居环境。乡土物种资源广为人们熟悉,利用其营造环境和场所更能给人带来安心感,因此在震后规划和设施完善中应加强对乡土资源的价值的认同,保护基地上的乡土树种和本土植物群落,为本土动物栖息创造了栖息的环境,也建立稳定的景观生态格局的首要前提。

4.2 乡土景观的继承包括乡土文化和乡土精神。

小城镇和乡村景观设计应该继承了乡土文化和乡土精神,村镇乡土设计主要通过文化、历史和生态等地理文脉的联系,使建筑及景观更趋向于地域特色,反映地方风貌。在人类景观发展史上,农业景观启迪了众多景观设计师的设计语言。费孝通先生说:“保护乡村和城镇的乡土文化印记,就是保护一个民族走向未来的根基。”应当利用灾后重建这一契机,提炼和升华乡土文化与乡土精神,传承中华民族博大精深、历久弥臻的建筑匠意、设计手法和营造技艺,以鲜明的民族语汇、独特的地域元素做好村镇规划设计,为人们营造具有归属感、安心感和幸福感的人居环境。

4.3 现代景观元素本土化和乡土景观元素现代化。

景观设计全球化导致了景观趋同化现象,徐千里教授认为:“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和结果是文化的多元化,是地域文化的共存。”多元化的实质是文化的交流、冲突、碰撞、适应、重构和融合,因此为了村镇景观设计保持和凸显地域特色和风貌,需要进行两个景观要素的转化步骤:一是现代景观元素的本土化,二是乡土景观元素的现代化,唯有这样才能延续文化地域性特殊内涵,继承村镇乡土景观特色,满足村镇居民现代生活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乡土中国,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P9~10.

[2] 赵新良,诗意栖居-中国传统民居的文化解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P158~160.

[3] 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1994,P19~3.

[4] 胡立辉,树华,刘剑,王之婧,土景观符号的提取与其在乡土景观营造中的应用,小城镇建设,2009年4期,P73~77.

[文章编号]1619-2737(2014)12-06-253

乡土园林景观 篇11

桑园围三面环水, 同时受到堤围保护, 区域相对独立, 堤围和基塘在历朝历代都经过不断地加固和开垦, 大面积的历史圩田景观保存至今。

1. 桑园围的形成与发展

早在三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桑园围地区就有人类居住, 当时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 互动范围主要在西樵山一带的高地上。随着西、北江所带泥沙不断在沿河低地堆积, 原来的低洼沼泽不断淤高, 形成不断扩大的冲积平原, 人类活动的面积进一步扩大。唐代中期以后, 随着中原居民南迁, 桑园围地区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对耕地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人们开始开始修建堤围保护农田, 桑园围也在后世历代的不断建设中得到完善。 (图1 清代桑园围全图及要素分析图)

1.1 自然条件

桑园围所处的三角洲平原地势较平, 河流众多, 岛丘散布, 整个平原自北向南随着西、北江流向微微倾斜。西、北江所携泥沙不断堆积, 三角洲平原的海岸线线不断地推进和演变。秦汉时期 (距今约1700-2200 年) , 西、北江三角洲的滨线位于案教、逢简、富裕、紫泥、沙湾、石楼、菱圹附近, 入海口距离桑园围距离很近[2]。桑园围所在的地区就是西、北江裹挟泥沙依附在古珠江三角洲的高地、岛屿形成的。据《桑园围志》记载:“西围自三水飞鹅翼起至甘竹牛山交界止。”桑园围西围干堤起于三水境内的飞鹅岭丘陵台地, 依托附近的大岗、凤起等台地进行建设。西江沿岸的鲈鱼、金鸡、仙莱、横岗和稔岗等台地, 是桑园围东堤地基的主要依靠。桑园围西基沿着北江干流的大岗、西樵山山嘴直至南部锦屏山, 也是依山筑堤。整个桑园围的建设依托现有的高台、高地进行建设。

1.2 兴建与发展

据《南海县志·舆地图》记载:“田患大小之浸, 于是北宋以后始围以堤, 始有桑园围之名。”宋代桑园围的创建时间据考证约在1101-1110 年之间[3], 当时的建造范围, 是沿西北江干流分别修建了西基与东基。这两道基坝从高而下, 依靠西樵山、锦屏山、龙山等山丘和飞鹤岗、吉赞岗等丘陵台地修建, 顺水性送至下游, 以抵御西北江洪水, 上游顶端修筑吉赞横基, 防峡水冲决。下游属于今顺德县龙江、甘竹一带, 没有筑堤坝, 当时整个桑园围呈现一种簸箕形开口状态。

元代的桑园围没有进行大型的建设, 但是自宋代至明代, 桑园为以下的珠江三角洲却在发生着变化。由于西江北江中上游不断修建围堤, 河床不断收束, 江水不断抬升, 特别是西江裹挟的泥沙自甘竹滩以下便开始沉积, 本来可以通过涌滘排出的积水, 因各个河段水位不断抬升, 出现了“倒流”现象。根据《续桑园围志》记载, 明洪武廿九年, 陈博民领导民众修建新堤, 填塞以前的水口倒流港, 将西基延长到甘竹滩口[4]。

19 世纪中期以后的清代是珠江三角洲围垦发展较盛时期, 桑园围顺的境内也筑起很多新堤, 桑园围内桑园围内已经拥有子围23 个, 窦闸51 座, 堤围长度66.7 公里, 堤内共十四堡。到了1924-1925 年间, 南海、顺德两县修建了狮颔口水闸、龙江新闸和歌滘水闸, 桑园围实现了全围闭口, 由以前的“开口围”变成现在的“闭口围”。

2. 桑园围地区的乡土景观系统

2.1 水利系统

2.1.1 河涌

桑园围所在的西、北江的三角洲河网密布, 主要水道近100 条, 河网密度0.81 千米/ 平方千米[2]。桑园围内的河涌经过上千年的人工干预, 所有的河涌都建造了堤坝, 河涌的形态被强化, 同时河涌的功能也得到一定程度的人工管理。从形态上来看, 桑园围内的河涌保持着自然的网状结构, 这是由于自然河涌形态以及基于自然形态上的人工堤围建设共同形成的;从功能上来看, 河涌在桑园围的景观系统发发挥着流动、交换、自净化等作用。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蚕桑经济没落, 桑基鱼塘的经济模式受到了很大影响, 桑基鱼塘大幅度减少, 而被其他的农业经济或工业区所取代, 河涌被大量填埋, 河涌数量、密度都大大降低, 桑园围内的主要河渠。 (图2)

一套完整的河涌系统常常包括以下几个层级:一、基塘与基塘区域之间的河涌;二、围内水渠、河道;三、围外的江河;四、各级水系之间的控水闸窦。

2.1.2 堤围

堤围是为了御水而建, 为当地人民群众垦辟低地, 扩大农田。既包括沿着河流两岸, 顺着水流方向修建的较大堤防, 也包括局部圈筑形成的闭口小围, 当地习惯堤围混称, 常常以堤作围, 或称基围、基。人类活动基于自然河流的基础进行开垦和修建堤坝。随着堤围的不断修建, 河床收束导致河涌流速加快, 更多的堤围被修建。到了清代, 几乎所有主要的河流建造了堤围。堤围系统主要包括三个级别:第一个级别是沿着江河两岸修筑的大堤, 即桑园围的外围防洪干堤, 它构成了桑园围地理上和形态上的外边界;第二级是内部支流、河涌的堤围, 它们是干堤的延伸, 与干堤相连接, 众多内部河涌的堤围有机拼接;第三级是划分基塘的堤围, 它们的建造较为随机, 是具体的农业生产中根据生产需求划分塘而产生的。基- 塘- 河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三级堤围系统形成了桑园围独特的景观肌理。

2.2 土地开垦

2.2.1 基塘的分布与形成

“基塘”景观是桑园围内部主要的农业景观。“基塘”这种农业类型最早出现在南海县的九江、顺德县的龙山、龙江地区。这些地方地势低洼, 排水不畅, 容易受到洪水侵扰, 不利于水稻种植, 当地居民就将低地挖做鱼塘, 挖出的泥土用来建筑基围, 塘内养鱼, 基上种植农作物。

基塘的形成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围海筑塘和挖田筑塘[5]。围海筑塘主要指将一些河流拥塞或者圈筑河旁修筑成塘。这种方式在明代就已经十分盛行。后来由于围海成塘导致河道逐渐变窄、可用水域逐渐缩小, 这样的成塘方式就逐渐减少了。另外一种挖田筑塘指的是根据地势特点, 在一些低洼的堤防挖田成塘, 同时土方建筑基围。这种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改造自然的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水患同时增加了生产面积。 (图3 基塘形成示意图)

2.2.2 基塘的建设和耕作方式

根据塘基上种植的农作物不同, 基塘才可以被分为多种类型如“蔗基鱼塘” (甘蔗) “果基鱼塘” (果树) 和“桑基鱼塘” (桑树) 。早起基塘多为果基鱼塘, 17 世纪左右, 九江乡的基塘已占地八成, 加之明代桑园围水利系统的不断完善、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九江乡、龙山乡种满龙眼树, 现在龙山乡还有龙眼基、荔枝园等旧名[6]。到了明末清初, 桑蚕丝海外贸易走俏, 广州作为对外贸易中心, 带动了整个珠三角地区的桑蚕养殖业。与此同时, 随着劳动技术的进步, 桑园围内的劳动人民发现养桑可以和养鱼进行很好的结合。受到利益诱惑和土地限制, 桑园围内的桑基面积不断扩大。据《重修龙山乡志》记载:“乡西海一带, 咸丰以前尚有禾田, 后悉变为桑基鱼塘。”至民国时期, 桑园围内所有农田都开发为桑基鱼塘。

种桑、养蚕和养鱼这三者之间的连环生产系统在桑基鱼塘这种农业模式中体现得十分明显。最初的利用基围种植果树, 基塘之间并没有很严格的比例关系, 到了后来随着桑蚕业的发展, 果基逐渐改为桑基, 基和塘的配比才产生了一定的规律。清朝末年, 人们根据桑叶、蚕沙和塘鱼养殖所需要的饲料和塘泥的沉积关系, 总结出一套恰当的基塘配比形式, 当时地基和鱼塘的面积比大部分采用“三基七水”或“四基六水”。基塘的面积大小因地势和地块面积的不同而各有差异, 鱼塘面积小的有四五亩的, 大的有十到二十亩的, 形态上多呈不规则矩形, 单一塘面积常见5-6 亩, 水深5-9 尺。

基塘内的水循环主要通过水车、水泵从河涌泵抽河水, 注入鱼塘, 相邻鱼塘内的水位通过涵窦进行溢流补充和控制, 多余的水也是通过溢水涵窦再次排入河涌, 形成一个流动的水系统。

2.3 聚落景观

通过对保存至今的传统聚落选址的分析以及对比古代《南海县志》的图文记载, 可以发现桑园围内的聚落分布大概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分布在沿桑园围堤坝附近;二、分布在高地附近;三、分布在水系交互区域附近。分析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古代生产、避险技术有限, “安全”是聚落择址的最主要因素, 桑园围本身依高地建堤顺水而下, 利于聚落远离水患。二、桑园围内的经济主要以养殖和种植为主, 所以聚落较为集中, 留出更大的面积作为农业生产。三、基塘农业系统中水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水的管理与利用是聚落选址的另一个因素, 水系交互的区域有利于物质运输和水系管理。

以大同堡区域的聚落为例, 大同堡位于西樵山南侧, 区域包括显岗、七星、大同三村, 清代的《南海县志》就对其有详细的图文记载。清同治年间《桑园围志》中记载围内划分为十四堡, 大同堡为其中之一。由于其位置位于桑园围区域中央的位置, 交通较为不便, 聚落格局和基塘格局保留较为完善。对地图和照片进行分析可以发现, 这个区域的村落都围绕中间的山地而建, 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地区, 并且较为集中;道路和水系呈放射状, 联系村落和农田。 (图4:大同堡聚落分析图)

3. 桑园围地区乡土景观的核心特征

通过之前对桑园围地区自然条件的总结、发展历史的梳理、农业生产的研究及聚落景观的相关研究, 可以归纳出其乡土景观的三个个核心特征:水网交织, 基塘密布和聚落格局。这三个特征从不同方面体现出桑园围地区乡土景观的结构和形态。通过对着三个特征的描述和总结, 可以为该地区未来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3.1 水网交织

水网格局是地质条件塑造过程和土地使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桑园围大部分地区在历史上都是低洼易积水地区, 随着三角洲的不断推进和发展, 该地区本身存在着很多自然形态的水网, 后世的堤围建设将这些水网形态不断强化, 形成明确的三级江-河渠- 河涌系统。水网格局有着鲜明的视觉形象, 河涌划分出不同大小的圩田区域, 同时这样的水网系统也承担着桑园围物质、能量和水循环的功能。近代以来桑蚕业的衰落和新型工业的不断发展, 桑基鱼塘的传统农业经济模式不断衰落, 生态模式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影响到了现在的水网格局, 很多河涌被填埋, 同时因为农业需求减少, 河涌的水体自净功能也逐渐减弱, 水质也逐渐恶化。

3.2 基塘密布

基塘, 是桑园围地区最典型的农业生产模式, 塘基比例的配置以及自然条件的限制共同形成了该地区特有的网络肌理。基塘系统占据了该地区乡土景观的最大面积, 同时也是一套完整的物质、能量循环系统。当代基围种植数量减少, 自循环系统也受到破坏, 鱼塘水质出现恶化。

3.3 聚落格局

聚落格局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地区单元的聚落组群, 是把聚落建筑、基础社会、农田布局、自然格局当做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桑园围地区的传统聚落沿高地分布、沿水分布, 与水利系统、农田分布有着密切关系。桑园围的传统聚落建筑也和环境发生一定关系, 庙宇、塔常常分布在堤围、水口, 门口码头也和水系的分布有关。一些聚落设置的祭祀建筑也发映出桑园围独特的文化特色, 如:蚕姑庙、洪圣庙、水月宫、倒向庙等[7]。很多聚落的名称如显岗、龙山、横岗、竹园、田心、大围等, 都反映出聚落的位置和自然特点。通过对桑园围的聚落格局研究可以发现该地区传统择局的“整体观”和“自然观”, 对当代的城市建设有借鉴意义。

4. 结语

桑园围地区经过上千年的自然演化和农业开垦, 形成了充满地域特点的乡土景观, 而近代的城市化发展对乡土景观造成了剧烈的影响。水利、农田景观大面积萎缩, 城市景观快速增长, 对该地区的乡土景观研究刻不容缓。风景园林视角下的乡土景观研究, 强调景观的整体化和层次化, 通过对自然、农业和聚落三大系统的研究, 建立起人居学科中对于乡土景观的识别体系。通过对桑园围地区的乡土景观研究, 总结自然系统和传统农业系统与不断扩张的聚落的关系, 这将有利于新型城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邓芬.桑园围——珠江三角洲最大的堤围工程[J].农业考古, 2006, 01:150-155.

[2].《中国河湖大典》编纂委员会.中国河湖大典:珠江卷[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3.277-278

[3].温肃, 何炳堃.续桑园围志[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桂林, 2014.

[4].王绍良.试析桑园围顺德段从开敞至封闭的演变[C].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1992.17-18

[5].邓芬.桑基鱼塘——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农业特色[J].农业考古, 2003, 03:193-196+201.

[6].吴雯忠.桑园围的基塘建设[C].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1992.35-36

上一篇:校企合作大学生创业下一篇:重要的是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