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学》

2024-05-17

《论教育学》(精选12篇)

《论教育学》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学校体育学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诸多学者从不同的价值取向,对学校体育中的众多相关问题进行了颇多的研究,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但一直存在一个较为混沌的问题亟待解决,即学校体育学科中不同子学科的相互区别与联系问题。从目前能够检索到的我国这一领域研究的成果和相关资料来看,对体育教育学、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论及体育教学论的概念、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等核心问题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因而导致了学校体育诸学科的范畴不清,概念不明,研究零散。这一现状不仅不利于学校体育学科自身的发展,而且也不适应当前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阻碍了我国学校体育学科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为此,笔者试图通过对体育教育学与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体育课程论等的比较研究,旨在从理论上明晰我国学校体育诸学科的相互联系与区别,借以提高学校体育学科的基础理论水平,更有效地指导学校体育实践。

二、学校体育学科的“结点辨析”

(一)体育教育学与学校体育学

体育教育学与学校体育学同属于学校体育学科的范畴,两者在研究方法上都受到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制约与影响,同时又都从广阔的社会科学中汲取营养以加速自身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体育教育学与学校体育学的建设起步较晚,迄今为止,对两个学科的区别与特点的认识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此,本文试在对体育教育学与学校体育学逐个阐述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1. 体育教育学

体育教育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早是由前西德的学者提出的。关于体育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等,在国外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将培养优秀运动员的教学、训练和教育(形成个性)作为它的研究对象,其使命在于研究创立借助于运动对运动员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理论与方法,解决高效率地培养优秀运动员的任务。另一种则认为体育教育学是以整个体育运动中的教育现象(包括教学、发展和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其目的在于揭示体育教育活动的规律(主要是运动技术和战术的教学),阐明体育教育活动的原则、手段和方法以及运动课业的教学和教育,以便有效地发展人的体形、体能和活动能力以及个性。

我国的体育教育学研究较之国外起步更晚,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人提出应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体育教育学,并认为体育教育学应以体育人才的培养作为它的研究对象,目的是探讨培养体育人才的教育规律,高效率地解决体育人才培养的任务。1994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体育教育学》专著。该书作者认为体育教育学是体育科学与教育科学相互渗透的结果,是一门交叉性的理论应用学科,是研究整个体育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及科学方法。

对比国外与国内体育教育学的学科定义,我们认为,体育教育学不能将研究对象与任务仅仅局限于培养优秀运动员上,而应在此基础上拓展研究领域,把体育运动中的所有教育现象都包括在内。也就是说,体育教育学是研究体育教育全过程的学科,是揭示体育教育的教学规律、方向、发展形态、基本特点,从整体上阐明体育教育与各学科教育所运用的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学科。它由体育学和教育学相结合而成,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

2. 学校体育学

在我国,对学校体育学的科学认识是逐步加深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任务逐渐趋于明朗。学校体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其标志是1983年出版的《学校体育学》。由此开始了学校体育自我认识的新阶段。最初学校体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仅仅是体育教学,但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它的研究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目前,人们对于学校体育学的学科定义基本上取得了一致,即认为:学校体育学是一门研究学校体育现象,揭示学校体育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原理和方法的科学。它研究学校体育与外部的关系,即:与德育、智育、美育的关系;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的关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还要研究学校体育内部的关系,即:研究体育锻炼、营养、保健的关系;体育课堂教学、课余运动训练、课外体育锻炼的关系。换句话说,学校体育学关照的研究领域仅局限于学校范围中的教育现象。

3. 体育教育学与学校体育学的关系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由于体育教育学和学校体育学都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明确与坚持各自的研究对象,有利于二者的健康发展。体育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在教育科学体系中,其学科地位比学校体育学要高一个层次,其研究领域自然也比学校体育学的研究领域宽泛得多。具体来说,体育教育学不仅包括学校体育教育,而且还包括家庭体育教育、职业体育教育、社会业余体育教育、军事体育教育等,即在体育学科范围内研究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就教学而言,体育教育学不仅包括普通学生的教学,也包括培养体育人才(未来的体育教师、运动员等)的教学,而且以后者为主。而学校体育学则是以学校领域中的体育教师与普通学生之间的教学活动为其研究对象的。很显然,体育教育学涵盖了学校体育学的研究领域。

(二)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论

1. 体育教学论

目前,国内对有关体育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任务等论述较多。如王伯英等人认为:体育教学论亦称体育教学法,是教育科学中的分科教学法之一。“它是以学校体育教学这一特定的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其目的在于揭示学校体育教学规律,探讨和阐明体育教学本质、过程、原则、内容、方法和组织,以指导体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张颂歧则把体育教学论定义为:“是以一般教学论和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从体育教育的实际出发,分析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总结长期以来体育教学的历史经验,揭示体育教学过程的规律,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诸要素(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的物质条件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帮助教师端正体育教学思想和形成体育教学技能,并对体育教学的效果开展科学的评价。”于长镇等人认为:“体育教学论是体育教育学一门重要的科学分支。”它的研究对象是体育教学过程的规律及其应用。刘清黎等人认为体育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揭示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它是探索体育科教学规律和法则”的。以上观点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阐述了体育教学论的学科定义,各有千秋。综合上述观点,我们认为:体育教学论是揭示体育教学的本质与规律,探索体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指导体育教学实践,从而达成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门学科。

2. 体育课程论

我国体育课程论学科的建设才刚刚起步,虽然体育课程论的建设得到了国家教育部门以及众多学者的高度重视,但是直到现在,体育课程论的真实面目、体育课程论的学科体系等许多相关问题亟待澄清。从“体育课程论”的名称看,体育课程论不仅是课程论的一个分支学科,而且还是学校体育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体育课程论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体育课程的设计、编制、实施以及评价等的理论与实践,而其学科目的则主要是研究体育课程的特殊问题,揭示体育课程的特殊规律。也就是说,体育课程论是课程论中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研究和探索体育课程的本质与规律为己任,具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研究视角,富有明显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应用性,对体育课程实践具有特殊的指导作用。

3. 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论的关系

近些年来,国内外关于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论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体育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目前,有关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论的争辩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体育课程论是体育教学论的组成部分,前苏联学者一般持此种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课程的范围(母系统)大于教学(子系统),体育教学论从属于体育课程论。我国由于受前苏联的影响,多数学者也将体育课程论作为体育教学论的一部分来研究。然而20世纪9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体育课程论的研究,使之逐渐与体育教学论相区别,并逐步走向独立。由此,我们认为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论是两个同等重要的不同领域的学科,各有其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领域和范围,都是学校体育学的并列下位学科,都旨在促进我国学校体育学科的科学化进程与快速发展。

(三)学校体育学与体育教学论及体育课程论的关系

众所周知,学校体育学是一门研究学校体育本质及其规律的学科。其研究领域较为广泛,涉及体育教学目的、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学原则、体育课程、体育教学评价以及体育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通过以上对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论的分析可知,学校体育学研究领域中的教学过程部分,与体育教学论的研究领域有较大的交叉甚至重叠,只不过在体育教学论中把对教学过程的研究作为了重中之重,而学校体育学对体育教学过程的阐述则较之体育教学论浅显。与此相同,体育课程论较之于学校体育学来说,在体育课程方面则更为完整、系统和深入。也就是说,体育教学论、体育课程论和学校体育学在研究的领域上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研究的层次上是深入和浅出的关系。总而言之,关于体育教学论、体育课程论与学校体育学的关系,与学校体育学和体育教育学的关系相似,体育教学论是学校体育学中教学部分的延伸和深化,而体育课程论则是学校体育学中体育课程部分的延伸和深化。学校体育学为体育教学论及其学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而体育教学论、体育课程论的研究成果也必将进一步丰富学校体育学的相关理论。

三、结论

众所周知,一门学科的位置是在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比较中确立的。从广义上说,体育教育学、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及体育课程论等学校体育诸多学科都从属于社会科学,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艺术学等有密切的联系。这些学科的发展为我国学校体育学科的创建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依据和空间。而学校体育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也必将进一步丰富或影响这些学科的发展。从狭义的角度看,体育教育学是教育科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它的研究范围十分广阔,涵盖了体育运动中的所有教育现象,包括学校体育教育、家庭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教育等等。学校体育学作为一门专门研究学校范围内的体育教育现象的学科,以研究和探索学校体育诸要素的发展及其相互关系为己任,显然在研究的对象与范围上较之于体育教育学要窄一些。而体育课程论作为研究体育课程的相关原理、方法的学科,在研究的任务与范围上虽然与学校体育学的研究任务与方法有着一定的交叉重叠,但体育课程论是学校体育学中有关体育课程研究领域的具体化与系统化,在研究的层次上有着显著的差异。同样,体育教学论作为研究体育教学原理与方法的学科,在体育教学方面较之于学校体育学的研究更为深入和系统。而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论虽然都从属于学校体育学,但却是学校体育学的两个同等重要的不同领域,有着各自不同的研究范围、特点和独立性。因此,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论是学校体育学之下的两门平行学科。总之,体育教育学、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论在学科发展过程中,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在不同的层面与不同的角度为我国学校体育学科的科学化作出贡献,各具自身独特的价值。

《论教育学》 篇2

孩子的出生,意味着父母将面临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考验。对每一位家长来讲,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长大,是非常骄傲与自豪的,每个孩子都是聪明、优秀的,每个家长也都有自己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可以侧重以下几方面:

一、不可忽视的早期教育

如果说孩子的教育非得要等到入学后才开始,实际上已经错过最佳教育时期。因为感觉器官是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生理基础,充分刺激孩子的感觉器官,能够促使大脑各部分机能积极活动。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1-3岁时期我们都是由着她“不怕脏,不怕累,不知危险”的天性任她发展,充分地刺激孩子的大脑,婴幼儿时期跳皮的表现其实是大脑飞速发育的信号,我们不能因为脏或是看似危险的行为而强行干预。

二、打好性格基础,努力提高情商

重视教育的父母们都知道“情商才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良好的道德情操,乐观幽默的品性,面对并克服困难的勇气,自我激励、持之以恒的韧性,关心他人等能力是孩子将来进入社会后最终是创建辉煌人生,还是成为一个平庸的人的法宝。总之,养成教育可以使孩子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它为孩子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习惯决定性格,习惯主宰人生。每一个习惯在开始形成的几天特别重要,因此,我教育孩子每做一个决定之前先想好该不该做,一开头就要坚持做下来,不能半途而费。

为了强化自制力,我经常带孩子逛超市,但前提是不允许买东西,不管如何哭闹都是不能破坏规定的,做到不轻易地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孩子总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是不愿与小朋友分享的,我告诉她不要在小朋友面前眩耀,不然就和小朋友一同分享,独吞是不正常的,不要让小孩养成浪费金钱、追求虚荣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

在她小学三年级时,我因工作上的不顺利,心里十分委屈。她当时不知道我为什么难过,而且又不理睬她,于是她出门上学时塞给我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妈妈,是不是上班出了什么事?没关系的,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要勇敢地去面对事实,笑一笑吧。妈妈,不要难过了,坏事不一定就是坏事,它会转变,别难过了,把事情说出来,俗话说“有难同当”说出来就没事了。”小小年纪就能用这样思维考虑问题,正确处理问题,还能激励别人,已初具体贴他人、乐观的品性了。这张纸条至今都完好地保存着。

三、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靠自己,学习要独立,家长只能是起到提醒的作用。

尊重学习时间

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意地培养一种“学习时间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学习一开始必须专心,不允许做任何杂事,如喝茶,说话,下位,上厕所等,大人有事也不能打搅孩子。

作业必须独立完成

学习是自己的事必须由她自觉地把学习搞好,我们只用抽查的办法来监督,这种办法有利于培养她学习的.自觉性。

克服惰性

先看书,再写作业,遇到不懂的自己先思考,后尽量查阅权威工具书,避免养成不懂就依赖别人给答案的惰性。每天有计划地安排预习、复习各门功课,不要等到要考试了才临时抱佛脚,事倍功半。

进入初中,初中生活和小学生活完全不同。功课的紧张,生理的变化,一时间她很不适应,手忙脚乱,成绩看着走向滑坡。为了不让她在初中阶段走弯路,我们一次次地把失败摆在桌面上找原因,找短板。一次次地安慰、鼓励,剔除小学的学习方法,制定适应初中的学习方法,也许是小时候奠定的那种不服输,克服困难的勇气,让她很快成绩开始有新的起色。

其实,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孩子以外,还要对孩子的失败与进步多给予鼓励,克服孩子的自卑心理,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四、青春期教育

初中阶段,青春期逆反心理不经意地就会表现出来,随着现代社会信息等的发展,影响孩子的因素就更多元化了,孩子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少受到外界不好行为影响的机率就大,这个时候家长应多用心沟通交流。孩子一天的时间大部分都在学校度过,晚上回到家又忙着写不完的作业。所以我们无论多忙,都应该抽时间更多地和孩子在一起,了解孩子的点滴变化,做到心中有数,让孩子正确、轻松地度过青春期。针对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我们还应主动地调整和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

讲平等

由于青春期逆反的抗拒心理,家长命令式的态度已经过时,对孩子不单单只是要语言上的平等,而是行动上、内心深处的平等。

做朋友

论科顿姆的教育无用论 篇3

关键词 教育功能;教育功能观;教育无用论;科顿姆

科顿姆对教育功能的认识,形成了其独特的教育功能观,给教育界乃至全社会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无可否认,科顿姆的教育无用性的确在教育的某些地方得到了体现,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科顿姆提出教育无用论的前提是缺乏基础的。他忽视了教育是一项教与学的双向过程,忽视了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教育功能观的主观性。

忽视了教育活动的双向性。作为在一定社会背景下的实践活动,教育史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这个子系统包括三种基本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或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影响。教育者是在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学习者起主体作用,教育影响是连接两者的纽带。只有在有效的教育影响下,以学习者为主体,教育者发挥其主导作用,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科顿姆的教育无用是建立在教育者发挥“教”作用,实施教育影响的前提下的,忽视了学习者“学”的作用。比如书中所提到的一条“罪状”:“教育无用,因为它让我们脱离实用性。”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传授给学习者的是各种经验。这些经验都是在不同社会背景下,人类所积累的,符合当时社会和人类发展的经验。社会是发展着的,先不论这种发展是进步的还是落后的。所以,教育者所传授的经验,同样也是学习者学习的经验,必然会存在有符合,并存进现在社会发展的,当然也存在有不符合,甚至是相悖的。教育者传授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是拓宽学习者的视野,起着主导性作用。但是,如果学习者在学习这些经验的时候,仅仅只是机械性地听和做,不加入任何主观能动性,就等于是自动放弃了自身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那样就不能清楚分辨经验的有效性的,何谈经验的实用性。只有教育者的主导作用,那整个活动就不能称其为教育。所以,把“脱离实用性”的罪名不分青红皂白就给教育扣上,是缺乏根据的。科顿姆的教育无用论,把原本是双向性的教育活动认为是单向性的,没有深刻意识到,只有三种基本要二、忽视了教育功能观的主体性

教育功能是指教育这一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作用和影响,是教育固有的属性。怎样认识这个属性,就形成了教育功能观。教育功能是客观存在,而建立在其基础上的教育功能观则是人们的意识形态,属于宏观层次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功能观的形成,除了有客观因素的影响外,还有人们的主观影响。不同时代背景,不同的人,教育功能观都是不一样的。对教育功能的认识,不能以主观去代替客观,不能以教育功能观去代替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功能。

科顿姆的教育功能观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不能正确反映教育功能的实质。纵观全书讨论教育无用的七大角度——人性、爱、美、身份、生存、功用,这些都毫无例外地是从人的视点出发的,或多或少都带有强烈的主观意识,有失偏颇。当然,不否认,教育是人的教育,是人所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但是,在认识某一问题的时候,不能以偏概全,以主观意识去代替客观现象。在从“功用”这个角度谈教育无用的时候,科顿姆列举了一部经典的电影《阿甘正传》,提到“这个情节能够一针见血地表现其寓意:‘傻瓜就要有傻瓜样’”,认为这部电影“说明了现代人对教育抱有明显的不安情绪”。科顿姆认为《阿甘正传》中的阿甘是一个“傻瓜”,但也有人认为阿甘是“大智若愚”。科顿姆说“现代人对教育抱有明显的不安情绪”,那电影中阿甘的母亲为什么坚持送儿子去正规学校接受教育?阿甘的受教育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他的成长。比如在学校结识的伙伴鼓励他使劲往前跑,为他的勇敢种下了种子。再来看看那二十一条“罪状”,抨击得最多的,当数大学教育,即高等教育。在各个教育阶段中,高等教育阶段是最接近社会的,大多数人接受完高等教育,就会踏入社会追求自己的梦想。正是这种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导致了人们对高等教育存在更多的看法。大多急功近利的人们在接受完高等教育后,抱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信条疯狂追逐,一旦追不到“黄金屋”“颜如玉”,不会从自身找原因,就只会把责任归结到教育身上。这是不负责任的做法,也是片面的判断。

对于相同的事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尽相同。从不同角度去看,事物就会呈现多样性。而人们的认识就应该多样化,全面化,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对待教育功能方面的问题,应该以其客观性为基础,结合当下社会发展,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全面看待问题,把握问题规律,树立正确的符合时代特色的教育功能观。

参考文献:

[1]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 顾明远.教育:传统与变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 丹尼尔·科顿姆.教育为何是无用的[M].仇蓓玲,卫鑫 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4] 罗祖兵.科顿姆的“教育无用性”思想概述.[J].教育科学,2006,22(5):28-31.

[5] 李先军.科顿姆对教育无用论的批判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论丛,2009,1:4-8.

[6] 王庆坤.教育哲学.[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篇4

1. 应试教育的历史演变

应试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古代的隋朝, 而现今所用的教育制度也只是应试教育的一个模式。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如何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这是目前教育改革倡导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对应试教育的历史发展及性质变化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也只有这样才能明确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方向。

众所周知, 应试教育的特点就是注重考试, 一切教育都为了考试服务。纵观其历史演变, 可以用科举——八股——高考三个阶段来概括。

第一阶段:科举时代。隋唐时期的科举, 设有策论、经史等科目, 分科取士。做官的权力将不再被因世袭而垄断, 普通人也可借此鲤鱼跳龙门, 迈进最高权力的殿堂。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代的科举选拔制度并不是十分完善与严密, 常有人为因素干预制度的公正性、公平性。这种情况在宋代得到了改善, “锁院制”“糊卷制”的实行确保了这种选拔制度更加公平与公正。因时而论, 这是一种在当时非常先进、非常公平的制度。

第二阶段, 八股时期。明朝开国初期, 太祖朱元璋废除分科取士制度, 改为以八股文为载体, 专以“四书五经”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在这个时期, 科举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非常公正、公平、公开的完善的人才选拔制度。但这个时代的科举却历来为人诟病, 原因在于它强行为读书人灌输了一套有利于封建统治的人生观、价值观, 从而严重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使读书人大多发展成为“双目瞪视, 舌强木不能对”的书呆子, 这是极不利于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因此, 从教育的层面上来讲:它对社会公平的意义来说是进步的;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来说是倒退的。

第三阶段, 高考。这一时期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到20世纪50年代末年周恩来总理发表《关于教育改革问题》, 姑且称之为“前高考时期”;第二部分是“文革”时期, 且称之为“高考挫折时期”;第三部分是从“文革”结束后的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 可称为“现代高考时期”。高考时期为一个整体, 其特点依旧是公平与公正。每一个人都有均等的机会进入国家的高等学府接受教育, 但其缺点也显而易见, 即无法依据每个人的差异而量身制订学习计划;造成了人才综合素质的缺失以及教学资源的浪费。

2. 应试教育的弊端

纵观应试教育发展的历史, 不难发现, 应试教育至多可以保证公平, 然而时代在改变, 社会在发展, 公平的要求已经不是当今教育所最应该注重的方向了, 取代它的应是人才“尽其天赋、善其能才”的要求。

应试教育把应试作为唯一或主要的教育目标, 是一种十分狭隘的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正把中国基础教育引进死胡同, 其消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重人力素质, 轻人本素质教育; (2) 阻碍个性发展, 扼杀创造力; (3) 负担过重, 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 (4) 导致学生两极分化; (5) 加重教师负担; (6) 酿成严重的考试弊端。

二素质教育

1. 素质教育的含义及特点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的基本特点是:全体性、基础性、发展性、全面性、未来性。

2. 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当前教育还不能最大限度地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不论是学生抱怨课业负担重, 还是家长感慨为子女“择校”的奔波, 甚至是被人们诟病畸形发展的补习班, 以及面对升学率的大压力……都反映了全社会共同的呼声——改变应试教育现状迫切, 实施素质教育必然。

然而, 为什么素质教育聚焦了这么多人的关注, 牵动着全社会的视线?究其原因, 它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是一种必然规律。 (1) 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2) 素质教育决定着国家的未来; (3) 素质教育关系亿万家庭的幸福; (4) 素质教育也是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必经过程。

三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正是由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密切的联系, 如加以规划及应用, 可以互相转化, 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一, 它们通常都存于同一领域中。如同一社会、同一学校中, 有时甚至存在于同一家庭、同一个人中。

第二, 它们都重视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但由于办学目标、培养途径的不同, 所带来效果也不同。应试教育由于办学目标、培养途径的狭隘性, 决定了其在提高人的素质上存在的片面性、局限性。由于只注重提高文化素质, 而受教育者在心理、政治、思想、道德、身体素质方面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致使所培养的人才在社会实践中连小小的挫折都承受不了, 动不动就沮丧、退却、放弃。如此怎能面对未来世界的激烈竞争呢?而素质教育由于办学目标、培养途径的远大性与兼容性, 决定其在提高人的素质上的全面性、综合性。

第三, 考试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无论素质教育, 还是应试教育都是必要的。它们都要通过考试来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衡量学生智力水平高低, 总结教学得失, 促进教师教学的进步提高, 所以不要将考试当成应试教育的专利, 只是素质教育反对将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学业的唯一手段。

综上所述,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只有正确理解两者的关系, 在实践中, 才能促使它们往好的方面转化, 从而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摘要:在经济繁荣、教育为本的今天, 要实行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它们之间该如何转变?它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这是当今的热门话题, 也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 但仍存在着很多待解决的问题。综合目前教育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 本文从什么是“应试教育”, 什么是“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做一些粗浅的探索。

《论教育学》 篇5

技术类职业工作,主要与实体性的技术,如物化的机器设备、工具仪表等交往,并以操作、监控和维修等显性形式体现;而非技术类职业工作,主要涉及经济领域,更多的是与规范的技术,如文本的规则规定、经营程序等交往,常以运营、管理和服务等隐性形式予以体现。技术类职业往往不与人直接接触,但经济类职业却常常与人直接关联。由此,经济类职业领域里的职业教育教学过程,应遵循经济教学论的原则。在职业教育强调行动导向教学的今天,经济教学论在遵循通用的教学论原则的基础上,也有着自己的独特视角。

首先,从经济教学论的课程观看,课程素材及其组合必须关注内容选取的多元视角、主题形成的内在联系、教学顺序的历时呼应、内容组织的共时整合。伴随着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从教学论权衡的视阈考虑,对学科结构系统化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中是通过整合而被重构的。因此,基于这一课程观,经济教学论还应特别关注特性化的课程素材(内容)的选择及其组合(序化)的原则。

第一,课程素材选择原则包括:一是范例性原则,指出课程不是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学习内容的选择应该把握垂直维度的简约,即指向简易性、适度性的基础内容,以及水平维度的简约,即指向典型性、代表性的范例内容,通过知识、明理和思维的集成学习,旨在使学生面对新的工作过程中的问题时能通过模拟链接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评价;二是匹配性原则,指出课程不是军令如山的战事文书,学习内容的选择应该把握数量的匹配,即指向学生前置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匹配,以及难度的匹配,即指向学生智力类型和接受能力的匹配,旨在实现内容与能力的量与质的适配以提升学生整体水平;三是应用性原则,指出课程不是晦涩难解的神坛天书,学习内容的选择应该把握实用性,即指实际的职业岗位和就业资格的需求,以及实时性,即指向现实的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的变化,旨在通过职业化的实用性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并通过具体化的实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 率。

第二,课程内容组合的原则包括:一是逻辑叠加原则,意指学习内容结构的前置部分为后续部分的组成要素,例如一门课程中的内容和各门课程间的内容的纵向关联;二是递进传授原则,意指学习内容的顺序要从容易到困难、从简单到复杂和从小步到大步,但这一绝对化的功能递进方式正向整体性的复合集成方式转变;三是动机形成原则,意指学习内容的安排若导致上述原则之间发生冲突和竞争,则应确保有利于促进动机形成的内容要优先处理。

其次,从经济教学论的教学观看,教学过程的组织及其运行首先必须关注在传统的,诸如直观性、基础性、现实性、差异性、动机性、独立性、交替性和效能性等教学原则基础上的教学方法论,但现代的行动导向的教学观认为,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已从单一教学方法的运用走向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即从教学方法走向教学处置。这一概念迁移意味着实现课程目标的教学没有统一的方法,只有相应的策略。这里所谓教学处置,指的是“在预先给定的教学情境中旨在形成目标导向的思维顺序而建立在科学方法基础上的内容、目标和价值定向的策略”(Speth)。重要的教学处置通常是在归纳、演绎、分析、综合以及整体解释等方式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法进行整体性运用的策略。因此,基于这一教学观,经济教学论的教学处置还应特别关注其特性化的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第一,是积极调动学生共同参与和参加制定学习或工作计划的方法,如头脑风暴、议事论坛(Konferenzforum)等方法。其中,头脑风暴法强调对事实、问题、经验和愿望的共同收集与评论;议事论坛法则强调表达赞成与反对意见的正反方辩论。

第二,是紧密联系职业实践并独立制定实施学习或工作规划的方法,如探询调查、专家听证、案例、项目、引导文、主题剧和未来工作室(Zukunftswerkstaette)等方法。其中,案例法强调情境性、易懂性、科学性、重要性和行动性,包括有问题且有情境的案例、有问题无情境的案例和无问题有情境的案例,其运行涵盖问题定义、信息收集、试探准备、决 定决策、决策辩论、比较对照六个阶段;项目教学法强调独立性、整体性、交叉性、社会性、情境性、激趣性、方法性和结果性,其运行涵盖准备、创意、描述、计划、实施、演示、反思七个阶段;引导文法强调书面工作指南的编制,包括适用于课程内容、岗位调查、访问探询、专用合同或通用合同的各种引导文,其运行涵盖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阶段;主题剧法强调借助主题剧本对可能实现的未来进行设计,其运行涵盖问题定义及界定、分析要素及关联、解决策略及措施三个阶段;未来工作室法强调开发具有期望价值的未来行动空间,其运行涵盖收集评论、形成意象、开发策略三个阶段。

第三,是综合运用技能和知识以及规范实现创意性学习过程的方法,如角色扮演、计划演练、规则游戏(Regelspiel)和协商演练等方法。其中,角色扮演法强调角色前提、角色目标和角色特点,其运行涵盖激励、咨询和准备,实施(即兴地和规范地),反思评价三个阶段;计划演练法强调真实模拟、独立决策、反馈修正的过程,其运行涵盖进入、实施、评价、反思四个阶段;规则游戏法强调按照游戏规则确定参加人员的行动空间;协商演练法强调协商形式的教学,如模拟政策论战或法庭诉讼,以突现真实性和反思性。

第四,是训练思维能力并使学习成果物化并形成文本或规范的方法,如产品法、知识游戏法。其中,产品法强调如手册、剧本以及策划书等与创意相关的精神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常和剧本法、项目法和未来工作室法联用;知识游戏法则强调对认知学习所获得的知识的传递、复习和巩固,如围绕经济主题内容的填字游戏、多米诺骨牌、小组专家法(Gruppepuzzle)等。

论案例教学与教育学的教法改革 篇6

[关键词]案例教学学生课堂话语权教育学教法改革

[作者简介]刘亚兰(1972- ),重庆梁平人,重庆三峡学院教务处,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课程论与教学论。(重庆404000)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5-0071-02

一、引言

在传统的教育学教法中,通常采用的是讲授法,其显著特点就是教师严格地按照教育学课程结构,有条不紊地阐述基本理论。这使得师范生对教育学的认识停留在抽象的概念和原理上,与现实的教学实际相距甚远,从而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很难将所学教育学理论迁移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去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教育学应有的教学效果无法实现,理论知识仅成为师范生取得教师资格证的摆设。同时,这种逻辑严密的说理教育无疑强化了师范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言语习惯的养成,即注重理论讲述,固守话语“霸权”,忽视学生的课堂话语权能,导致学生丧失话语权利,话语能力得不到必要的锻炼。这些现象都使得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难以实现。

案例教学强调用典型案例来阐释教育现象、分析教育原理,师生双方都有对案例进行分析、论证并充分发表各自见解的机会,使学生从失语状态下解脱出来。因此,在高等师范公共教育学教法中引进案例教学有利于增强教育学的实效性,为师范生话语权利地位的确立和话语能力的培养提供锻炼平台,为其良好的课堂话语习惯的养成提供可能。

二、案例教学的含义及其特点

案例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一定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对典型案例的介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教育原理就案例中的教育现象、教育观念进行分析、论证,是为锻炼学生独立创新思维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用理论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能力而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一定教育理念在教学方法选用上的反映。

案例教学以其真实、典型的事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案例讨论,一改传统课堂的单调沉闷,与讲授法相比,有着显著特点。

1.突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虽然在传统课堂中一再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然而事实上,在以讲授法为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因受历史上“尊师重道”观念的影响以及课程编制模式和自身素质的局限,独揽了课堂话语权,学生少有发言机会。在案例教学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受器,他们与教师一样有机会对案例所包含的教育现象、教育观念进行自主的分析,探求其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学生的观点、看法、意见受到尊重,其课堂主体意识得到复苏,成为活跃在课堂中的真正主体。

2.信息传递的多向互动。案例教学以课堂讨论为主,师生之间彼此充分交流,形成“师—生”“生—生”“教师—学生群体”“学生个体—学生群体”多向交往的立体、动向的课堂交往模式,从而打破了传统的教师独白演讲式的授课模式,改变了“师—生”单方、静向课堂交往的局面,使信息传递在师生间呈现出多向、互动的景象。

3.思维多向、结论创新。教师、学生作为能动个体,对同一案例会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思维,这种多元化的视野有利于对案例进行全面、深入的认识,从而打破一个问题、一个答案的思维定式,让学生学会追求新奇、多样的结论。

4.师生平等对话。案例教学强调师生的共同参与,教师不再以一个知识权威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中。与学生一样,教师也是问题的探索者,师生共同探讨教育问题,互相启发,互相辅助,互为教师,互为学生,实现了师生双方的平等对话。

三、案例教学的现实意义

1.案例教学使高师教育学课堂教学重现生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论也不断取得新的研究成果,反映在教育学教材上,就是改变了传统教育学的理论框架,在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同时,融会了最新的课程理念,体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吸收了当今教育改革最新的理论成果;第二,体现出活动课程的一些特点;第三,引入案例,增强对现实教育的指导作用;第四,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这些新特点对教育学教学方法的选用提出了新要求。案例教学能有效地弥补讲授法的不足之处。通过典型教育案例的引入,促使教师在系统地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通过对实例的介绍、分析,要求学生设身处地地去做出反应,使学生在分析案例的同时,进一步开阔理论视野,增长分析案例的实际技能,并将理论学习用于教学实际,促进理论向实际的转化。同时,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中,教育理论被充分内化,案例意义得到升华,学生的学习也从“人云亦云”中蜕变出充满理性和个性的话语,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再现生机。

2.案例教学是高师学生话语权能培养的新平台。(1)主体地位使学生话语权成为可能。从理论上讲,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与课程编制者、教师一样都是课堂教学的应然主体,拥有话语权。事实上,在传统课堂中,在教师强大的话语“霸权”地位的控制下,学生处于失语状态,没有发言权。久而久之,学生也由“被迫”失语到逐渐养成失语“习惯”,以沉默态度对待课堂教学。倡导以讨论为主要教学方式的案例教学改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接受地位。通过师生共同的讨论,学生有机会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思维,构建出新的意义,逐步由消极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希望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成长为课堂话语的主人,由应然的课堂话语主体成长为有表达愿望的实然话语主体。(2)多向互动,学生拥有言说机会。适应新课改对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要求,在传统的讲授法中,教师虽然也意识到,应多给学生课堂发言机会,但囿于讲授方法固有的缺陷,使得学生的个性思维和课堂参与受到了限制,使他们缺乏必要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案例教学的多向互动课堂讨论方式,使得学生既可与教师,也可与学生或学生群体进行自由、广泛、深入的交流,表达自己对案例所反映的教育现象和教育观念的见解与体会,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自由的发言机会。(3)创新思维,学生内部言语得到丰富。传统教学中注重统一的结论和标准化的答案,学生稍有标新立异便会受到置疑、受到否定乃至批评,思维被禁锢,缺乏必要的独立思维空间和能力,毫无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案例教学强调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多角度分析,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强调思维的创新性、独特性。案例分析给每个人都提供了独立思维空间,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看法;案例讨论使学生有机会去了解别人的思维视野,在相互交流中反思自己和他人已有的思维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吸取他人有益的观点、看法,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思维成果,锻炼创新思维,丰富内部言语。(4)平等交流,学生个性化外部言语得到锻炼。在讲授法中,课堂交流严重失衡,学生处于想说而不敢说的尴尬境地。案例教学强调师生间的平等交流,在讨论中没有知识权威,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只要有创新观点,都可以在师生间进行共同探讨。在这种平等的交流中,学生也由最初的不敢说到勇于在课堂中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得他们个性化的外部言语得到广泛、充分的锻炼。

四、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笔者认为,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在认真选择案例、充分做好案例分析的前提下,还应扮演好几种角色:

1.与学生地位平等的课堂主体。即在案例讨论中,既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发言时间,同时也要保证自己的观点能在课堂上有充分展现,通过与学生交换意见,来开拓自己及学生的思维视野。

2.案例讨论的引导者。既要善于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到案例讨论中来,又要不失时机地给予提示或设疑,使整个讨论过程能始终围绕主题持续、深入地开展,达到真正使学生开拓思维和灵活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3.学生意见的维护者。能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维护学生的个性观点不受他人的恶意攻击。

4.讨论氛围的营造者。努力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让每位学生都有发言机会,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尤其是对那些不太爱表现自己的学生还要给予特别的鼓励。

[参考文献]

[1]陈卫京.案例教学在教育学教学中的应用[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12).

论日本中等教育外语教育模式 篇7

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于1966年10月发表咨询报告《关于中等教育的扩充、整顿》, 较全面地表述了日本中等教育的属性: (1) 对所有青少年,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能力, 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其他教育训练, 提供有组织的教育机会; (2) 教育内容及形态须适应每个学生的性格、能力、出路和环境, 同时在考虑社会要求的基础上, 实现多样化; (3) 通过教育训练, 进行尊重人格形成上所需要的普通教育, 培养作为个人、家庭人、社会人和国民的深刻觉悟和社会智慧[1]。

这些观点代表日本中等教育概念的基本认识, 既体现对学生选择权的尊重, 同时也体现政府对多种人才的培养思路, 体现了教育服务于国家战略, 服务于地区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 为日本中等教育研究与实施确定了基本理论框架。

日本中等教育模式: (1) 中等教育投入不惜成本。根据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和规定, 政府投入经费, 对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教师进行培训。并通过对教师人事管理体系的改善, 加强对教师的评价和指导。 (2) 邀请社会上有丰富知识和优秀技能的人员和外籍教师作为特别非常勤教师参加学校教育。各校还制定了相应的“特别非常勤教师聘任制度”。没有教师资格许可证的人员可通过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的许可成为非常勤讲师, 担任一部分教学任务或负责俱乐部活动。 (3) 注重学生个性方面的充分发展。1998年4月, 日本文部省针对学生个性教育明确指出:“为使青少年全面发展, 让他们参加、体验当地各种丰富的活动、充实校外生活十分重要。”

以上模式充分体现了从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社会组织本位与个体中心二元论到以人为主体的多元整合论。

2 外语教育模式的背景和发展

教学模式的发展是非直线形的, 具有累积性、革新性、多样化和互补性[2]。日本中等教育外语教育模式也随着国家在不同阶段面对的不同形势而曲折发展。

1855年, 美国培里舰队的叩关以及之后俄国、英国、荷兰等国家的接踵而至, 都大大震撼了这个古老的国家。旧的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实力落差, 主张师夷制夷的洋学兴起。日本知识精英, 无论是持攘夷论还是持开国论, 都不得不正视西方力量。福泽谕吉认识到日本落后于西方诸国“全在于汉学教育之罪”, 因而大力倡导西学教育;小幡笃次郎写作《天变地异》, 撑起科学大旗;“明六社”要担起启蒙重任, “以卓识高论唤醒愚民”;伊藤博文等一批从洋学教育中出来的新当权派, 急于提倡“工艺技术百科之学”以一洗儒学空口高论的弊病[3]。他们把拯救日本的希望寄托在西方科学技术上, 并在教育方面做了许多实际工作。其中之一是明治维新后发布的《学制令》, 规定课程设置中加入外语课。从此, 日本中等教育的外语教育模式初步发展起来。

二战结束后, 日本战败, 受美国影响, 外语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日本引进美式民主的同时也加强外语教育, 并在以后各阶段进行各种改革, 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日本外语教育, 侧重对学生外语学习能力和个性的培养, 从学生需要出发,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课程设置灵活化。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外语教育, 由于高考需要, 得到空前的重视和发展。80年代,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为适应国际化人才的需要, 在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教材编写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在外语教育上为向学生更多地提供与外教接触的机会, 日本文科省从1987年开始, 实施JET计划, 即“招聘外国青年辅导外语教学事业”规划。应聘来日的外国青年被分散到全国各中学, 协同日本外语教员组织外语课。这样外语课就有两位教师, 一位本国教师, 一位外籍教师。两位教师共同在课堂上答疑解难, 共同架设语言学习的桥梁[4]。这种配对教学方法, 远胜于本国外语教师的单一授课, 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外语开展语言交流的主动性、积极性, 加强了听说训练,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会话能力。20世纪90年代, 日本外语教育呈现教育多元化、社会化、地方化的发展态势, 如外语教育的起始阶段提前到小学, 以及地方政府与民间合作推进外语教育等。

3 存在问题

3.1 过分强调美式教育, 使外语教材参差不齐, 不成体系

日本教材编写制度是文部省负责审定, 民间编写出版, 即只要符合官方标准、经过审定的教科书都可成为教材。这样就造成外语教科书出版泛滥和版本不一。

3.2 注重语言知识教学, 忽视语言技能训练

日本人外语交际能力较差, 很大原因是学校外语教育长期以来以应试为航标, 注重语法教学, 忽视培养学生听、说能力造成的。

3.3 缺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随着JET计划的实施, 大量以非日语为母语的教师来日本任教,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日本的外语教育水平, 但总体来说, 日本仍缺乏高水平的外语教师 (特别是小语种外语教师) 。

3.4 多而杂的方言, 影响了外语口语水平的提高

母语迁移现象使有方言发音习惯的学生在学习基本语音时, 产生各式各样的错误, 从而造成听、说方面的困难。

针对上述问题, 日本政府于2002年出台了《培养能使用英语的日本人的战略构想》, 以及2003年出台的《培养能够使用英语的日本人行动计划》等, 明确了外语改革的目标以及所要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改善外语教学;提高外语教师的指导能力, 改善聘用制度;转变学习外语的动机;改革入学考试的评价方式;援助小学外语会话活动, 提高国语能力, 推动实践研究的开展。

4 启示

4.1 高质量师资队伍的引进和培养

日本是通过高薪或其他一些优惠政策去吸引优秀人才参与本国的外语教育, 政府也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政策和资金上提供方便。我国应借鉴, 也应大力调整我国现有人力资源, 充实我国外语师资队伍, 同时可以采用吸引留学人员和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等措施来保证师资力量, 吸引大批优秀的外语人才到教师岗位上来, 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

4.2 政府、社会、学校需要密切合作

在日本, 任何教育战略或者政策的产生, 都是经过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 在咨询和审议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日本在2002年出台的《培养能使用英语的日本人的战略构想》以及后来的《培养能够使用英语的日本人行动方案》, 都是采取英语教育改革恳谈会等方式, 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 同时方案的实施需要文部科学省、地方政府以及学校等部门的通力合作来完成。日本正是整合了这些资源, 形成最大的合力, 确保日本外语教育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5]。而在我国各部门间, 往往各自为政, 缺少高效合作。不过近年来国家已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省部共建高校、部委之间共建高校等, 这些政府间或政府与高校间相互合作的模式, 有力地保证外语教育质量的提高。

4.3 创造良好的语言教学环境

对学生来说, 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至关重要。日本重视对语言教学环境的培养, 如大力开办面向学生的外文报纸, 利用媒体优势来辅助外语教学, 创建良好的语言教学环境。而我国目前缺少这样的学习环境, 可通过政府的政策性引导, 学校的努力和支持以及多种多样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活动去创造、丰富和充实外语教学环境, 培养学生外语口语交际能力, 提高外语创新应用水平。

4.4 强调母语学习的重要性

母语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基础, 国家在强调外语学习重要性的同时, 必须重视母语的学习。日本在强调外语学习重要性的同时仍强调增强日本国民国语能力的重要性, 一方面加强本国母语教育, 另一方面也强调所有来日本参与JET计划的外国青年不遗余力地学习日语。而在我国全民学外语的浪潮中, 往往忽视汉语的学习, 如有些开设外语专业的院校, 甚至没有为外语专业学生开设现代汉语的基础课, 造成其汉语写作能力差。因此, 单纯重视外语学习而忽视汉语学习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需要我们引以为戒。

4.5 坚持外语教育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方针

日本制定的21世纪外语教育发展战略中, 一方面加强外语教育教学, 另一方面强调外语教育科研。通过教学给科研提供现实的、可靠的教育材料和案例, 通过科研反过来指导教学。在日本, 国家有“日本教育改革恳谈会”、“推进英语指导方法改善恳谈会”等, 地方有“超级中国语学校”等, 来进行外语教学方式方法的推广, 进而有效地进行外语教育科研。日本外语教育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方针, 对我国外语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既克服了外语教育教学因没有科研而失去方向, 又避免了科研没有教学支持而失去生命力的局面[6]。

摘要:介绍日本中等教育外语教育模式的背景和发展概况, 总结问题, 从中得出一些有益的经验教训, 进而探讨日本外语教育模式对我国外语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日本,中等教育,外语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審議会.中等教育の拡充整備について (答申) [R].日本文部省, 1966.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2.

[3]山住正己.日本教育小史[M].日本:岩波新書, 1987.

[4]江利川春雄.日本人は英語をどう学んできたか——英語教育の社会文化史[M].日本:研究社, 2008.

[5]大谷泰照.世界の外国語教育政策——日本の外国語教育の再構築にむけて[M].日本:東信堂, 2004.

论小学语文教育的情感教育 篇8

一、增强教师的情感修养, 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导师, 尤其是对于在校学生来说。小学阶段, 是培养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最佳时间, 小学生除了平时在家接触父母, 大多数时间小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位教育学者曾经说过, 教师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 教师自己就应当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小学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不断的完善自身的知识和文学素质, 这样才会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

1. 培养情感文学素养。

语文教学的关键, 不是在与让学生认识字、词、句、的结构和读法, 也不是在让学生背诵唐诗宋词, 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文学的无穷魅力, 当然, 掌握好基础的语文知识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基于全面的考虑,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不仅要要求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 同时还要要求教师对其它方面知识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避免把错误的信息传递给学生。

2. 培养巧妙教学技巧。

教学技巧, 是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的体现, 教学技巧也是教育好小学生的关键, 如果方法运用得当, 那么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的质量。第一,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抓住教学的重点, 把我好教学的基本内容。第二, 在教学中一定要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的联系结合在一起, 这样才会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第三, 运用问题式的教学方式, 对学生实行情感教育。

二、情感教育, 增强学生学习效率

情感是发展和维持认知活动的动力。近年来, 在语文新课程的要求下, 教师开始用情感化教学去唤醒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列宁曾经说过, “没有人的情感, 就从来没有, 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可见, 情感对人的追求和学习有非常重要的推动效果。

1. 重塑教学理念, 培养和谐的师生交流关系。

小学语文传统教学中, 教师以往都是以一种灌输的方式来教育学生, 学生只能够在学习中充当容器的角色, 所以为了满足新时代的教育需求, 在日常学生中教师一定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只要让学生把教师当成朋友这样才能够达到交流的目的。

2.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 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合。如果小学语文课堂的学习氛围是沉闷的, 中学生又怎么会提起学习的兴趣呢?兴趣, 是促使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在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的情况下, 无论教师如何丰富自身的学识, 提高教学技巧, 学生也不会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因此, 语文教师需要营造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必须掌握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内容精心打造课堂流程, 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重视鼓励教学。

人的情感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当学生消极的情趣在学习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时, 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效果也不是非常明显。一旦学生遇到比较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就会产生回避、退缩和烦躁的心理。长久以此下去, 学生会对自己失去学习的信心, 也会丧失自信。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需要十分注重学生情感中的积极一面, 必要时要善加利用以增强学生的自信。

三、打造情感教育课堂,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应该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当中, 在参与过程中逐渐掌握需要的知识, 才会提高课堂的学习质量。这就要求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 设计一个内容丰富的教学课件。例如, 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多媒体课件将文字、声音、和图像有机结合在一起, 打造情感教育课堂, 让学生通过情感教育课堂的学习, 培养学生感知和认知的能力, 情感和学习得到全面锻炼, 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感官感受, 也营造了一个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有利于小学生快乐地学习。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当学生求知欲上升, 课堂的学习效率自然也会上升。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情感教育, 语文教师应该根据这点, 积极发挥自身的推动作用以及培养学生的学生兴趣。既有利于使中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 培养深厚的文学素养, 也有利于实现语文新课程教学目标, 推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程。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新的教学要求是在进行语文文字教育的同时,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回报社会的理念, 着重培养小学生的意志, 品格和爱美的情趣, 本文旨在论述了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希望能在论述中提供可行性建议, 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培养综合能力,情感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巧英.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吉林教育.2010 (14) .

论读者教育 篇9

1 认知教育阶段, 也可以称作感性教育阶段

这一阶段教育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图书馆, 热爱图书馆。

方法可以通过带领参观的教育途径, 带领读者遍历图书馆外部和内部。

读者通过亲身感图书馆受内外部环境, 达到自我教育。

这是因为:环境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有很大的影响, 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起诱导作用。因此, 好的图书馆内外环境建设也是对读者最好的教育, 因为人所处的环境品质, 影响人的情绪变化, 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 智力活动处于最佳状态, 有助于思维和想象活动。环境也可以改造人。大学生在学校的生活有相当的时间是在图书馆度过的, 图书馆环境的优劣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理想信念的形成有着很大影响。这就是环境对其心理的暗示作用,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 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高校图书馆一般是该校标志性建筑, 是该校精神的象征, 同时又是该校实力的体现。其外观形象要体现丰富的文化底蕴。图书馆馆舍作为一种有形的, 可见的物质文化其形象具有极大的外延性, 既有建筑风格印象, 又有文化艺术印象, 给人以深邃的文化内涵和美的感受。大学生在对图书馆建筑所反映出的精神风貌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的反复解读与体味中, 不仅塑造了自身, 还形成了相应的文化价值观念, 在润物细无声中不知不觉间增强了大学生个体的审美创造能力和审美趣味, 并使这种审美体验成为自觉。图书馆建筑要凭借其独特的空间形象反映其深刻的内涵, 使读者远远看见图书馆就会联想到这里是知识的宝库、信息的海洋。图书馆周围配栽绿树、草坪、石凳、小桥、湖水、亭榭、雕塑, 读者漫步在这样绚丽多彩的环境中, 即可驻足欣赏, 或置身树丛花簇之中, 或极目远眺, 都能使紧张的心理得到缓解, 从而激发出更大的学习热情。多变性和多样性, 在功能上具有时代感、灵活性和多元化化的图书馆内部布局.让读者进入图书馆就会产生一种步入科学知识殿堂的感觉。不但具有使用功能的同时兼顾文化特色, 集阅读, 研究, 休闲, 展览于一体, 现代化内部空间完美体现了“人—空间—环境”关系的科学、艺术、和人文关怀。通过这样的认知教育哪位读者能不热爱图书馆?

2 理性教育阶段

目的是为了让读者、了解图书馆规章制度和资源分布情况, 为以后高效利用图书馆做好准备。

规章制度可以通过上网自学的方式, 资源分布可以实地参观, 加讲解介绍方式进行。

读者通过学习规章制度, 达到了还没入馆就知道了各种规矩,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制度就是规范馆员和读者行为的系列条文, 无论是针对职工还是读者的规范如果缺失, 那么被规范的对象就会因缺少某方面制约而导致行为失当。规章制度肯定是单向的刚性管理的一种, 规章制度起草中应注意到的以人为本问题。刚性的强制的制度虽然能获得读者行为规范, 服务秩序井然的效果, 但是过于紧张严厉的制度缺失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信任, 制约了被管理层面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 规章制度必须以人为本, 集中体现在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执行性, 有的规章制度看起来很全面很细, 但是不具备可操作性。规章制度要注意被管理者的人格尊严, 避免使用禁止性, 惩戒性词汇。要使读者深感人格受到尊重, 文明素质得到肯定, 使读者可以在轻松惬意的环境中, 富有尊严地, 充分自由地利用图书馆。

学生通过实地参观, 听讲, 初步了解了图书馆资源的分布布局, 对自己今后如何利用图书馆资源和设施做到了心中有数。这里强调一下, 就是图书馆资源分布图表的绘制, 是指引读者快速寻找资源的有力工具。资源分布图表类似于楼层导引的功能, 实际操作上可以绘制一级图表, 按楼层、室的资源分布图表, 二级图表, 按架列的资源分布图表, 三级图表, 按层, 侧面, 某顺序的详细排列, 详细到类, 索书号。这样的图表让读者一目了然, 对本馆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高效率帮助。

3 技能教育阶段

读者教育的核心阶段。

目的是让读者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 以便已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寻找自己需要的知识点。

主要采取教学的方法传授文献检索课, 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搜寻知识集, 用专题讲座的方法讲授本馆电子资源和利用方法, 教会读者利用咨询的方法获得需要的知识。

通过文献信息检索的原理, 检索语言、检索工具, 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步骤, 计算机检索的方法, 数据库检索, 网络信息检索, 文献信息的分析与利用等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培养读者掌握文献信息的检索与利用, 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有效提高读者检索信息和利用信息的效率。使读者了解各自专业及相关专业文献检索的方法, 树立自觉捕捉、获取信息的意识, 具有主动获取更深、更广、更新知识的技能, 提高利用信息的能力, 增强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让读者知道本馆的电子资源, 掌握利用计算机进行各种数据库、电子资源检索文献的方法。比如, 馆藏数字资源通过图书馆管道进入, 用户名, 密码等等细节。

当然, 如果掌握可以跨库、整合检索分布在云端的各种数字资源, 那将使读者获取知识的效率更加提高。一种新的咨询叫做知识咨询, 个人理解, 知识咨询就是改变了原来只提供咨询信息的可能存储地或者是索引, 到了数字资源时代, 咨询者很容易从被咨询者那里直接获取知识本身, 而不必向信息咨询时代根据被咨询者提供的信息自己去获得知识了。这大大减少了获取知识的时间, 高校特快, 所以要教育读者使用这种方法。

4 结语

读者教育的核心是教会读者如何利用图书馆获取知识的技能, 而不是简单滴教育读者如何遵守图书馆规矩, 制度教育不能靠宣讲, 强制推行要靠图书馆在服务中的人文关怀, 就是要尊重读者, 平等对待读者;理解读者, 宽容对待读者;关爱读者, 体贴和帮助读者。在关心和爱护读者的身体力行中取悦和取信于读者。用规范的行为举止面对读者, 展现馆员的精神风貌, 使读者一进图书馆就会感到愉快, 缩短与馆员的心理距离, 增强对馆员的信任感。

摘要:本文谈到的读者教育, 不是指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而是指图书馆开展的针对读者如何利用图书馆基本资源和设施获取知识技能的教育。这种教育包括让读者熟悉图书馆整体布局, 资源分布, 规章制度, 获取知识的技能的系列教育, 其中获取知识技能教育是读者教育的核心内容。这种教育本身的意义比直接教育读者获取什么知识更加重要。

论教育团队 篇10

这个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必须齐心协力。不能比组内哪个能,哪个更强;要比谁无保留,比谁最坦荡无私。总是要放下名利,不搞个人小圈子,心中有他人,心里想团队。否则,个人本领再高,哪怕组里个个能征善战,也因内耗而精疲力竭,失去了战斗力。思想统一,目标明确,步调一致,个人的名利置之度外,集体的荣誉胜于一切,成绩面前虚心谦让,出现问题勇于承担,这样的团队才能无往不胜。事实上,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任何一个备课组,组内的每个人各有各的长处。有人刻苦勤奋,有人却富有才智;有善于课堂教学的,有善于出卷命题的;文言文你是拿手好戏,现代文他绰绰有余,而作文是我的看家本领。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小看组内的某一位同志,应该谦逊好学,相互帮助,共同前进,展示出良好的团队风貌。可有些老师扯皮推诿,妒忌猜疑,各自为政,留一手,防一招,诸如此类,司空见惯。这种现象应该避免。

要有一个优秀的备课组长。对组长的要求最要紧的是要有一个宽广的胸怀。由于考试频繁,组内成员之间的竞争是客观存在的。校长总要关注每位教师的实际教学情况,对分数十分敏感。有时可能言辞激烈,批评组内考分比较低的老师,这在实际教育中总是经常发生的。面对这种形势,组长应该具有甘居人后的胸襟,千万不能在组内搞不正常的争名夺利。如果你去争个人的名利,那么它将造成整个组的损失,最终个人的名利也将失去。尤其是组长拥有命题的权力,在复习应考的过程中决不能有私心杂念,不能凭感情的亲疏有意无意地透露命题的意图,甚至是试卷的一些内容,更不能在考题中呈现对自己学生考试有利的题目。在平日的考试中要不怕自己垫底,或许正因为你垫底却是整个团队的幸事,将迎来整个团队的高涨。从这一意义来讲,组长不仅要有宽广的胸怀,也要有点儿智慧和长远的目光。

建设好一个备课团队当然有一些外在的因素。如校级领导层要加强对整个组的考核,淡化对组内教师的考评。过分注重对教师个体的考察终将是拆散这个团队,使备课组成为乌合之众,无法形成团队合力,后果十分严重。要建设好这支团队又要注意组员的搭配,新老教师错置,能力档次的调优,男女教师的组合等都在考虑之列,缺乏友好相处背景的人员就不能放在一起,这样就会使这支团队力量减弱。当然,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往往又受到现有各种条件的限制,但不管怎样,尽量要优化这个团队。

班级任课教师团队

以语、数、外三门课为例,必须团结一心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只要一门功课落了,其余两门就很难弥补。为此,三位老师必须唱同一首歌,这一首歌的名字称之为赞歌,赞扬谁呢?赞自己的同行,你是语文老师就去赞扬英语、数学同行的道德学问,反之亦然,在谁的面前去唱呢,在你的学生面前,真诚地赞美你同一团队的老师,从而激起学生对老师的尊敬爱戴,向往崇拜,同时也使老师之间感情融洽,对教师自身又是一种鞭策。与此同时,在学生面前要敢于揭自己的短处,你要知道谦虚使自己更美丽,还要考虑到你的长处别的老师会给你张扬,不必担心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威望。结果几位任课教师在学生面前呈现的是师德高尚,富有才华,谦逊好学,团结上进的精神风貌。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激励和鼓舞,班级的良好面貌就可期待。而且这样的赞歌在刚接收学生时就唱,愈早愈好。但我们看到的是:有的任课老师不但不唱赞歌,却去唱害人、害学生的反调,甚至发展到科任教师之间恶言相骂,给学生造成恶劣的影响。

不挤时间向课堂要质量。你的课学习时间多了,其他课的时间就少了,别的老师就不高兴,问题是你的时间多了,课的质量就高了吗,不一定,事实上,花时少,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比比皆是,花时间多,效果差的也不在少数,关键在于备课的质量。以最简洁的语言,最明晰的思路,最形象的道理,最重要的内容传授给你的学生。学而不思则罔,教而不思,同样劳而无功。思考怎样才能提高效率,不要挤他人的时间,特定的时候还要把时间给薄弱的学科,这样别的任课老师,自己的学生才服你呢。这才叫团队,这样的团队才能在竞争中获胜。有的教师利用课间、早晚读的时间,甚至是占用别的老师的课时,还有甚者不顾学生死活罚背罚抄,几乎是无孔不入,不择手段,这哪有团队的精神素质啊,这是散兵游勇,最终被自己打败。

人人都做班主任。要使学生有好的成绩,必须让他有一个好的思想。不要以为做思想工作是班主任的事。要打消思想工作不重要的错误想法,要打消思想工作只有班主任做的想法。你找学生谈心,尤其是还要谈本学科以外的事,帮他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帮他分析现状,你告诉他处世的道理,为他规划人生未来。在学生看来,你做的事通常是班主任的事,是他们父母的事,学生先是惊讶继而是敬佩。你谈一次话也许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学生就会爱戴感激你,就会亲其师信其道。这对你教的学科,对其他学科,对你自己,对别的任课老师,对班主任,哪个不利呢?所以,如果任课老师下课铃声一响,就夹着书溜之大吉,一学期过来还叫不上几个学生的名字,那就太糟了。你已经把自己置身于团队之外了。有的教师则与之相反,不但平时注意与学生交流接触,每当大型考试之后,尤其注重和学生交谈。这时候学生特别需要你的帮助,有的因考得好而骄傲自满,有的则因考砸而灰心丧气,这些学生都需要你给他们指明方向。这些老师认真做了,所取得的效果不仅仅体现在几个分数,其积极意义是广泛而又深远的,学生会永远记住你。

教师与学生团队

我们从教师这方面谈谈怎样打造好师生团队,我以为做好以下几件事。

1.教师要谦虚

先看看现实的情况,大多数老师是好的,但不正常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老师哪里还识得“谦虚”两字,不知怎么昏了头,一不小心就和学生过不去。挖苦嘲笑的有;恐吓怒骂的也有;极端的就有失去理智,动起手脚,导致金丝眼镜打碎,肢体破皮流血,愤恨难抑,躺进医院,极为狼狈,终至骂骂咧咧,诅咒为师,愤然离职。有时学校有关部门要跟学生了解一些教师的教育情况,其中必定有一些对教师负面的东西,有人就大骂学生,暴跳如雷,没有半点的教者的风度。有时,教师在教学中,也装模作样让学生提提意见,可结果又有几个老师能听进去呢?以上种种哪里看得出教师的谦虚之处,是专横,是无知无能的表现,所作所为有悖于团队精神,也就建立不好师生团队。

实际上有的方面,教师不如自己的学生。学生读过的书你没有读,你知道的明星比他少,他唱的歌你唱不来,字比他们写得差,做同一张试卷你得分也许比他们低,比不上他的地方还多得很。这也无可厚非,问题是教师应认清自己的弱点,努力赶上学生,更要谦虚一点!你写过错别字,读错过字者,你讲课有时让学生不明不白,你上课迟到,手机突然响起来,你喝醉了酒,脸红得像关公……所以当教师的不要高高在上,指手画脚,要时刻警惕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进取,你才可能在知识、修养等各方面超过自己的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老师。不然就会误人子弟,被学生唾弃。

2.要了解学生

有的老师讲,我还不了解自己的学生嘛,学生哪个成绩好坏我一清二楚。你的话恰恰说明了你还没有完全了解自己的学生。学生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他们每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生世界。教师的职业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要长期不断地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为了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用心灵来认识学生的心思集中在什么上,他想些什么,高兴什么,担忧什么。这是我们教育事业中最细腻的东西。如果你牢固地掌握了它,你就能成为真正的能手。”试想,如果你从不去了解,不去和学生交流谈心。这样,怎么能理解学生呢,师生的心灵怎么沟通呢,师生这个强有力的团队怎能建立起来呢?学生为什么课上心不在焉,为什么不听你的话,成绩为什么突然掉下来了,这都是有具体原因的,你必须去弄清楚。了解了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师生教与学才形成合力。

了解学生其实是关爱学生,体现了教师的爱心,关乎你的师德,你爱学生了,反过来学生也敬重你,只有这样,师生教育团队才真正形成。

3.要关心学习困难的学生

学习困难的学生在班级的地位是很低的,犹如社会上的穷人一样受人歧视,一个政府不关心穷人最终会导致社会的动荡,这是十分危险的。同样,教师不去关心成绩差的学生,班级也会出现混乱,会使你身心疲惫,痛苦万分,失去了为教的乐趣。不关心成绩差的学生,成绩好的学生也会冷漠你,师生失去友好互信,就无法形成团队精神。教学上有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那就是,学生成绩的好坏这是客观存在的,学习困难的学生永远存在着。所以,你要面对这个现实,不回避它。我们还要改变旧的思想观念,不要以分数论人。分数高就是个好学生,否则就是坏学生,这是多么荒谬呀,也是非常可怕的思想。不要说这种观念有悖于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就纯粹追求分数来讲也是有害的,反而会使分数越来越低。虽然成绩差,但他品德不差,你要关心教育他,绝不能因为学习成绩不佳而歧视厌恶他们。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和谐团结的教育团队,班级才能互帮互学,生机勃勃,才能有凝聚力,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教师与学校领导团队

一个好的领导是由教师来确认的,一个好的教师是由他的学生来认可的。教师群体常出现四种情况:第一,某些教师同时被领导学生认可,当然是好老师,或许也算是好老师。常和领导的关系比较融洽,领导十分喜欢这样的教师。第二,有些教师,领导为之头疼,但学生非常喜欢,这部分教师常表现为教学业务能力强,独往独来,很有个性,和领导的意见相左,对领导的所作所为时有非议,这部分教师有时在个别领导的眼里被视为异类,被打入冷宫,放入另册。但他们可被扼杀一时,却不会默默终生,寻常看不见,时而露峥嵘。这些教师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也要提高自身的修养。要看得远,充分认识到教师这份职业,她不是为校长打工,她是为你面前的学生奉献,是培养人,是一份崇高的职业。不是为迎合领导而谋取好处,对领导的冷漠应不以为意,对一时得宠的教师也别心存妒忌。你要清楚地看到,你的学生是多么喜欢你,更要学会处世的智慧,注意改善与领导的关系,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华。当然,领导也要有宽广的胸襟,大度容人,要火眼金睛,善识英才。因为玫瑰总是带刺的,你把这些带刺的玫瑰侍候好了,你的管理也就成功了,工作就会游刃有余,如果你把它抛置一旁,有时被抛弃的往往是你自己。第三,部分教师领导喜欢,学生讨厌,这毕竟是少数,这种情况领导要反思,教师也要反思。第四,个别教师领导教师大多反对,这些教师要考虑自己是否合适做老师。

论生存教育与学校体育教育 篇11

摘要:对经历过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的四川省六所高校1020名大学生进行行为意识、应激反应等问题的调查研究后发现,在灾害来临时大学生群体心理素质和生理机能较差,有的学生感到恐慌、不知所措、慌不择路,这极易引发次生灾害,也反映出高校体育教育中对生存教育的缺失。因此,高校应重视开展生存教育。将高校体育课与生存教育知识相结合,构建大学生生存教育模式,寓生存教育于体育教育之中,以培养学生在逆境中磨炼自己的意志,训练自己的体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应急自救能力。

中图分类号:B841.7;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474(2009)04-0093-04

一、前言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造成68712人遇难,17921人失踪。地震发生时正是大、中、小学的学生上课之时,瞬间山崩地裂,房屋倒塌,在校学生伤亡惨重,经核实遇难学生有5335人,这给失去孩子和亲人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学校是人员密集的重要场所,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许多学生感到惊慌失措,也没有了正确的判断能力。再加之在以往的教育中缺乏安全防范和灾害应急能力的训练,学生的自救能力、互救意识相当薄弱,这极易造成重大伤亡。然而,在地震重灾区安县桑枣中学,全校有2000余名师生,在汶川大地震中只用了1分36秒就从教室全部撤离到操场,无一人伤亡。这得益于这所学校平时坚持的疏散演练,使得师生在地震发生时都能从容不迫地选择正确的逃生路线,有效地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尽管地震灾害已发生一年多了,但余震依然未停止,人们心中的痛苦并没有完全消逝,地震灾害对社会空间、心理空间的破坏和影响还会持续一定的时间。假如学校能够把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作为一个必修的教育内容,就能未雨绸缪。笔者正是为了避免以后类似的悲剧发生,建议通过体育教育这一特殊的手段,加强对大、中、小学的学生生存能力的教育,使学生们在意外事故发生时,能够采用正确的方法自防、自救、互救,并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体力以应对突发事件。为此,学校教育应该把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贯彻于大、中、小学生教育的始终,让学生在自然灾害面前,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并熟练掌握各种生存技能,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成都市大学生5·12大地震的行为意识调查分析

为了探讨大学生面临灾害时的行为和意识,了解大学生生存能力的现状,在灾害发生四个月后,我们对西南交通大学、西华大学、电子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大学等六所学校的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50份,收回有效问卷1035份,有效率达98.6%,具体调查统计结果见表1。

表1调查结果显示,地震来临之时有59%的学生感到恐慌和极度恐慌,有7%的学生慌不择路,只有24%的人能正确选择躲避;有51%的学生在地震发生后30秒钟才缓过神来,错过了极佳的逃生时间,还有25%的学生在地震发生后1分钟才感觉到是地震了,另外有24%的学生在关键时刻跑不动。而且在地震发生时,还有6%的学生在奔跑中造成擦伤、碰伤。最让人痛心的是地震发生时四川高校有4名大学生因慌不择路而发生意外死亡。

通过调查发现,在地震来临之时,大学生群体心理素质和生理机能均比较差。在危急关头,学生大多感到震惊、恐慌、不知所措,再加上平时缺乏必要的身体训练和瞬间反应能力的训练,他们的速度、耐力、力量、灵敏度等均比较差。

三、开展生存教育的必要性

生存的概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保存生命(跟死亡相对)”,也解释为“活着,生存”。在人们的应用中还可以引申为生存的外延之意,即人们生活的质量、生存的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我们要生存得更好,或者说活得更好,就要不断地提高生存的技能,学习生存的本领。

发达国家十分重视人生存能力的培养。日本第15届中央教育审议发表的总结报告——《展望21世纪我国教育应有的状态》中提出了培养“生存能力”的教育改革新观念,这也是日本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日本教育界认为要使青少年茁壮成长,健康与体力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日本的学校体育教育十分重视对学生走、跑、跳、攀、爬、越等素质的培养以及团队精神、协作精神的培养。美国学校体育教育更是如此,每年设有专门的“消防月”,在这个月里,全国的学生都会在体育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危机时刻的各种技能培训,比如从高处跳下、掩鼻爬行、攀越障碍、垫上滚动、轮椅滑行等求生本领。由此可见,发达国家的生存教育比我们更富有远见,他们更注重学生的生存教育,并把生存能力教育培养纳入国家的发展战略,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生存技能,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21世纪是一个开放、发展、融洽和竞争的时期,作为高校就应具备三种最基础的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人生观的教育。这三种教育虽不是高校教育的全部,但它在高校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和一定的生存本领以及较快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指出:“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到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关系到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是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炼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因此,学校体育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开展生存教育的最佳形式。

因此,学校体育教育需要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生存教育体系。

四、构建高校体育生存教育模式

高校体育教育要突出终身性、全面性、实用性等教育特点,使学生在获取生存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团结协作,勇于竞争的意识,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体与群体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另外,充分利用高校人、财、物的优势,创造生存教育的活动场地,创新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该模式将课内、课外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达到了整体提高学生体能素质的目的。该模式符合教育模式的整体、有序、反馈的三大原则,其具体的生存教育模式见图1。

五、寓生存教育于体育教育之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在其中》的报告中提出教育的四个支柱,即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我们的体育教育就是为生存打基础的教育,学校体育不仅要教授学生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在体育教学中应把基本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给学生制造一定的困境、逆境,磨炼学生的意志。比如在跑的练习中增加反应跑的内容,在跳的练习中增加跨沟、跨坎、跨障碍的能力和应变能力的训练;在力量训练中增加悬垂、摆动、手指抓力的训练。在灵敏训练中增加综合内容,比如滚、爬、攀、扭、翻等特殊内容。在球类的教学中增强灵敏性训练,并注重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此外,一些适合在大学生中开展的户外运动,如定向越野、登山、攀岩、野营、骑自行车等运动,都可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他们的耐力和吃苦精神,以及在困境中独立解决困难的能力。另外,可开设生存教育的选修课,把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的知识、技能以及心理健康等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完善生存教育的内容。

总之,学校体育应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这一独特的优势,对大学生进行生存教育,要使大学生意识到艰苦、磨难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部分,而体育运动是生存的能力训练的重要手段,通过体育运动,能使大学生提高耐力、速度、柔韧、力量和身体的协调性,在突发事件来临时能正确面对,迅速作出反应。正如人们所说,体育运动就是人生的缩影,成功与失败,磨难与快乐,竞争与协作都在运动中体现出来了。因此,学校体育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新华社记者,四川省政府召开“5·12”汶川大地震周年新闻发布会[N],成都商报,2009-05-08(1)。

[2]宁维卫,徐建,灾后心理重建与心理教育[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4。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492。

[4]梁晓刚,学校生存教育的理论研究[J],体育学报,2004。(3):98—99。

论和谐教育 篇12

教育对学生身心发展来说,是一种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外在影响力。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和个体差异性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这些基本规律的作用下,构成学生身心的各要素(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在不同年龄阶段是按照不同的速度(有时缓慢、有时加速)和方式(有时平稳、有时剧烈)发展的。我们将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发展速度与方式规律性的变化定义为学生发展的节律。影响和制约学生发展节律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内在原因,有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水平和需求,个体的遗传素质与“生物钟效应”的差异,学生认知结构与社会实践经验的积淀,等等;外在原因是学生社会生活环境的差异,主要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所提供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条件的差别。

当教育的节奏超过了学生发展的节律时,会造成学生身心负荷过重;而当教育节奏落后于学生的发展节律时,教育就很难发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功能。只有在教育节奏与学生发展节律和谐,并能产生谐振效应时,教育的影响力量才最大,并能取得最大的功效。这是和谐教育的精髓所在,也是和谐教育本质的具体体现。

和谐教育认为,从教育过程的角度看,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基本矛盾,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包括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途径、方法、手段等)与学生身心发展(发展需求及发展水平)的不适应。具体讲,实施和谐教育的直接目的,是要从学生现实的认知特点、认知发展水平与需要出发,对教育教学的要求和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处理,使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所产生出的综合性教育影响力量,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相适应。和谐教育所追求的教育理想境界,是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性教育影响力量,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在和谐基础之上能产生“谐振效应”,促使学生个体的发展达到其自身最佳程度或最佳状态。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率和效益。

和谐教育的三大要素及其结构关系如下。

1. 以教学领域的“教”与“学”关系为主的学校诸教育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关系的和谐,是实施和谐教育的核心。

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优化教学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教与学在教育实践中是两种行为、两个过程,统一于学校连续不断的教育活动之中。“教”与“学”和谐的实质就是要使教育的节奏与学生发展的节律和谐。这一要素所追求的目标是:节奏适度、激活潜能、思维协调、和谐共振。学校各种“教”的活动,既要为“学”的活动调整好学生自身内在的学习准备,如激活学生内潜的学习兴趣与愿望,调动起学生的能动精神与积极态度等,又要为“学”的过程创设良好的外在环境,如必备的学习设施与材料、良好的条件与氛围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双重社会角色,他们既是社会对年轻一代要求的代表,又是将这些要求转化为学生发展需求的中介。教师要从微观教育教学目标的确定、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设计、教育教学时空的安排、教育教学情境的设置等方面来调控教育的节奏,积极适应和影响学生发展的节律,不断提高“教”与“学”和谐的水平和层次。

2. 以师生关系为主的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前提。

爱是教育的前提,这是一条人人皆知的教育原理。师生情感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学校教育效果与学校教育环境中的人际关系的状况高度有关。教师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人格,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的个性品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和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完美的教育教学艺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开发潜能,在师生协力合作融洽的人际氛围熏陶中,学生身心才能和谐健康地成长。和谐教育是把以师生关系为主的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视为教育的前提条件,它所追求的目标是形成“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协力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3. 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关系为主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教育关系的和谐,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基础。

实施和谐教育必须协调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间的关系,使三方教育建构成“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配合密切”的良好教育场,这是实施和谐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从广义的教育来说,儿童最先受到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家庭是儿童最旱体验到教育的地方。和谐教育把家庭教育视为学校整体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教育资源之一。学校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所独有的优势,如因血缘关系亲近而持有的亲情教育,融于日常生活关照之中的隐性教育、营造适合学生个性特征的微观环境和氛围的个别教育,等等。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心中有他人、关心他人的意识,自理、自立的生活能力,首先发端并生长于家庭教育之中。指导家庭、帮助家庭建立起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和义务。

上一篇:做中国的杰尼亚下一篇:合理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