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政府

2024-10-01

电子商务政府(精选12篇)

电子商务政府 篇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市场交易逐渐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电子商务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 对人们的购物习惯产生重要影响, 目前很多商家已经将电子商务作为加强宣传和扩大营销的重要手段, 消费者对这种新的贸易方式也越来越认可, 但是电子商务中竞争秩序混乱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如何使用灵活的监管手段对电子商务市场进行有效监督, 是政府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

一、电子商务市场中的问题分析

首先, 从市场主体的角度来说, 由于市场准入制度不健全, 很多商家认为网络买卖属于一种私下自由交易, 因此不需要办理营业执照, 还有一些商家为了逃避监管故意不办理营业执照, 这就为电子商务市场留下了潜在风险, 一些商家在网络上做虚假广告, 用低价诱惑客户, 出售假冒伪劣产品, 获取暴利;其次从市场交易的角度来说, 消费者只能从商家广告中判断产品质量, 一方面是不能保证自己判断准确, 另一方面是不能保证最终收到的产品就是广告宣传中的产品, 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第三,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 维权过程困难重重, 消费者无从知晓商家的真实身份、售卖地点, 能不能退货、换货完全由商家决定, 有些商家在售卖假冒伪劣产品、获取暴利以后就销声匿迹, 很多侵权事件就这样无果而终, 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尽管近几年来政府对电子商务管理越来越重视, 先后出台了多部法律, 但是管理效果却并不理想[1]。

二、完善政府监管手段的措施

1.完善市场准入制度

政府要完善电子商务市场准入制度, 对于经营者身份进行审核, 只有满足规定标准才允许其进入市场, 从源头上控制违规行为, 对于正在经营的网店要开展普查, 包括经营规模、具体经济效益以及是否具备经营许可证等, 如果发现无证经营则根据实际情况处理, 如果产品是正品、经营口碑良好, 不存在欺骗消费者行为, 则要求其马上补办经营许可证, 并进行罚款处理, 如果没有经营许可证, 还存在欺骗消费者行为, 则取消其网络经营权, 要求所有经营者实名注册、登记, 将经营者信息在工商管理部门备案, 方便日后管理。为了简化程序, 鼓励广大经营者按照规定注册登记, 首先应该简化登记流程, 最好一次性直接办理, 节省经营者的时间, 其次对于经营场所应该放宽要求, 只要有当地派出所或者地方政府出具场所同意使用证明即可;最后对于电子商务可以实行单独年检, 并简化年检事项[2]。

2.完善电子执照管理系统和网站登记备案制度

政府要不断提升电子执照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对电子商务营业执照进行统一管理, 实际上电子营业执照就是电子密码, 其经过特殊处理以后具有唯一性, 且不能被仿制, 电子执照是识别商家身份的重要工具, 同时, 其还能够在电子合同中被当做电子签名, 相当于帮助消费者确认商家信息, 因此, 完善电子执照管理系统是政府监管电子商务市场的重要手段。

网站登记备案制度中要求网站所有者将登记材料准备齐全, 包括个人信息以及网站信息等, 完成登记以后方能领取电子备案标识, 并根据审核结果给出信用等级评分, 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网络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政府监管部门最好成立专门的电子监管小组, 对网站备案以及信用等级进行统一管理, 提升监管的有效性。

3.对宣传广告进行严格监管

网络商家吸引顾客的最主要方式就是广告, 对网络广告进行严格审核是政府监管电子商务市场的重要手段, 因为大多数违法交易都是通过虚假广告开始的。首先, 所有申请开展广告业务的商家都要准备好申请资料, 政府要对广告业务进行审核, 根据实际监管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完善监管体制, 明确什么样的广告属于虚假广告, 如果商家打出虚假广告会做出怎样的处罚等。另外, 可以设置网络检举信箱, 鼓励广大消费者举报商家虚假广告行为, 一旦查实要按照制度进行惩罚, 规范电子商务广告市场[3]。

4.推广电子政务

为了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 政府监管部门应该积极推广电子政务, 主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 要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工商系统内联网, 加强工商管理内部各个部门以及工商管理部门与商家之间的联系, 实现对商家的跟踪管理以及管理信息的共享;其次, 由于网络交易行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其涉及的部门比较多, 除了商家和消费者以外, 还涉及银行、交通部门以及税务部门等, 因此政府对市场进行监管时, 不应该将这些这些部门割裂开来, 而是加强与这些部门的联系, 最好与所有相关部门都联网, 使这些部门共同发挥监管作用, 且一旦出现侵权事件, 这些部门可以共同帮助消费者举证;最后, 管理部门对于消费者的举报要马上做出响应、迅速展开调查, 并将调查结果和处理结果公布, 规范市场行为的同时, 提升消费者对监管部门和电子商务市场的信任度[4]。

三、总结

电子商务市场中存在很多违规经营行为、侵犯消费者权益,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政府应该加大监管力度, 完善市场准入机制, 对电子执照以及网站登记备案进行统一管理, 加强对广告的监管力度, 同时推广电子政务, 实现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石良平, 汤蕴懿.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及政府监管问题研究——以小额跨境网购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 2014, 12 (14) :3-18.

[2]吕来明, 董玫.我国电子商务监管体制改革思路及立法建议[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15, 10 (12) :17-21.

[3]李家喻.中国电子商务监管体制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以阿里巴巴和国家工商总局交锋为例[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 (社会科学版) , 201, 11 (13) :139-150.

[4]齐红卫.浅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电子商务不正当竞争的监管[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5, 14 (16) :4-5.

电子商务政府 篇2

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不断扩大的政府采购规模,但在获得成绩的同时也难免会生出一些问题。例如传统的政府采购存在程序不规范,采购成本,信息化程度不够高,信息交付时效性不强,发布效果不佳,采购周期长等特点。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由于电子商务具有高效率、透明化和低成本三个优势,各行各业都在努力推进电子商务的进程。因此政府在进行采购活动时应采用电子商务,因为它具有许多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政府采购应用电子商务后可以减少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真正建立公开、公平、公正和透明的现代政府采购制度,促进政府廉政建设。

电子商务在政府采购应用的基本流程如下:

1、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对申请人网的供应商进行审核,确定合格者名单,并将其基础资料存入供应商数据库。

2、各政府采购单位通过网络上报采购计划,政府采购中心审查核实后,确定采购项目并在网上发布采购公告。

3、供应商进入政府采购网,输人密码进入网上采购专栏,按询价单要求的技术参数和截止时间填写、提交投标书。供应商可以在规定的截止时间前多次报价,采购中心以供应商最后的报价确定为最终报价。

4、到规定的截止时间,网站将停止接受报价,并自动将已接受的报价资料按规定程序处理、排序,根据价格加时间的原则确定中标供应商,即报价最低者中标,出现多个相同最低报价时报价最早者中标。结果产生后在规定时间在网上公布。

5、中标的供应商按中标条件与政府采购部门和采购单位通过EDI技术订立电子合同,数字签名后生效。

6、中标供应商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完成货物的配送,政府采购部门现场监督验收后,由用户签署采购项目验收报告单。

7、政府采购部门根据验收报告单通过网上银行的电子支付系统向供应商划拨款项。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遍应用,给传统的政府采购手段带来一次彻底的改革,政府采购中的电子商务应用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更是作为重点之一出现在近几年的政府采购工作要点之中。

电子商务

朱春明

电子商务政府 篇3

【关键词】 电子商务平台 信息化 政府

1. 电子商务平台的概念

电子商务平台即是一个为企业或个人提供网上交易洽谈的平台。企业电子商务平台是建立在Internet网上进行商务活动的虚拟网络空间和保障商务顺利运营的管理环境;是协调、整合信息流、物质流、资金流有序、关联、高效流动的重要场所。企业、商家可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网络基础设施、支付平台、安全平台、管理平台等共享资源有效地、低成本地开展自己的商业活动。

在电子商务平台条件下,网民成为网上交易的主体,成千上万的新的网络商品、服务和信息的出现,使购物时间延长、购物空间范围缩小、商品搜寻成本下降、经济活动经营主体的经营观念、客户消费行为和观念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等,使商学理论也发生变化。

2. 政府支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正当性

2.1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具有正外部性

经济学认为,外部性是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的福利的影响。正外部性就是指行为人实施的市场行为对他人或公共的环境利益有溢出效应,如新技术发明、节能环保等。

在信息化时代,从新生事物到成为零售业最具前途的队伍,作为高度应用信息业成果的服务业,电子商务在流通领域的地位已经确立。从涉及的人数和对生产和流通的促进角度,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具有正的外部性。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能够促进参与电子商务者的周围人以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的转换,促进消费升级,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增加社会福利。

2.2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属于基础设施建设

网络经济条件下,电子商务应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体系建设具有基础设施性质的工程。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独特的成本结构导致边际成本下降,具有边际收益递增的性质。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完善与否同它的市场份额成正比。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能够直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网络经济时代的有效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大降低分工的协调成本。

2.3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促进人力资本的保值增值

在现代生产中,尤其是高科技生产中,知识作为最重要的要素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土地、资本,甚至可以在零土地、零资本投入下生产出来,而知识的生产力,即人力资本的作用已经不满足于边际收益递减率;同时,在网络经济效应的作用下,即使产量达到一定程度后,边际成本也将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劳动者的“边干边学”的积累效应使得边际投入可能为零。

作为一种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的行业典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给人力资本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人力资本的收益递增性使得生产资源即使在短时期内也可能出现边际收益递增,再加上资源流动的全球化大大扩大了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推动帕累托改进的发生。

3. 政府支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具体做法

3.1推行电子发票制度

纸质发票成本过高,京东商城2011年每日订单约40万,每张发票价为0.2-0.3角,每年仅纸质发票费用就花去上千万。纸质发票制度既不利于政府部门审查管理,也给企业增加人力物力成本。

实施电子发票制度,既为企业节省费用,又有利于政府加强税收监管,并且环保。据了解,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平台将积极开展电子商务领域的电子发票试点,制定出电子发票制度办法、信息标准规范、安全保障机制等。同时,电子商务领域电子发票的成功应用,将会推动电子发票在其他行业的应用和推广。

3.2立法规范电商发展环境

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网络经济时代,相关市场竞争的立法和工商行政管理还落后于经济现实。因此,需要随着经济发展完善电子商务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企业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企业间电子商务的相互协作和发展。明确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及公众的职责与义务,加强对电子商务从业人员、企业及相关机构的管理,维护电子商务活动的正常秩序。

基于电子商务建立完善规范的市场秩序,包括企业工商登记、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制度,监督企业开具销售发票,加强第三方支付的监管能力,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就显得迫切起来。研究制定电子商务监督管理规范,逐步建立虚拟货币、电子合同、网上产品与服务信息的监测体系,加大对网络经济活动的监管力度,防范电子商务各类经营风险。打击电子商务领域中虚假交易、网上诈骗等非法经营以及危害国家安全、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违法犯罪活动。

从网络经济初期的无序竞争到有序竞争的过程必然要涉及诸多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节,例如:应明确店铺、网店名作为财产的法律地位;明确数据中的信息财产权;支持条件较好的电信运营商和软件企业,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平台,开展信息发布、采购销售和信息系统外包等服务业务,降低中小企业信息化成本,提高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将信用纳入无形资产范畴。都需要市场竞争的立法和监管技术的同步发展,来加强市场监管,规范电子商务秩序,为电子商务发展创造一个规范、健康的发展环境,树立消费者网络消费信心。

3.3政府支持物流配送基地建设

公共信息交流平台是物流配送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信息交流平台的建立不是单个企业力所能及的,需要政府出台支持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发展的产业政策。建设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如投入信息化建设资金,对物流等电子商务应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行扶持,使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得到落实;避免条块分割,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统一管理和组织有序的全国性的或跨区域性的物流协调机构,协调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与管理,为统一归口管理物流行业创造条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化流通基础平台建设最终要发挥企业的主动性。目前我国物流网络覆盖面不完整,现代化(机械化、电子化、信息化)程度低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型优秀物流企业的缺失。因此,政府需要出台“扶持现代化流通基础平台建设”的配套政策,尤其针对国内大型连锁零售企业与区域性连锁零售企业建设自有物流设施的强烈需求,在土地审批、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支持,满足其建设自有物流基地的积极性,引导企业加大对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行业的投资力度。相关行业协会要提供本行业发展规划的建议,做好本行业与物流协调机构的沟通工作,支持和引导本行业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最终建立起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实体网络,形成全社会的电子化物流配送系统。

参考文献:

[1]郝玉清.网络经济下的电子商务成本分析[J],商情,2011(4):32-34

[2]胡志英,黄宁,夏建刚.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探讨[J],商业时代,2012(5):15-18

作者简介:邓永辉(1973-),女,黑龙江青冈人,讲师,从事劳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

电子商务发展与政府推进策略研究 篇4

1.1 我国电子商务经济发展趋势总体良好

结合相关专家学者的文献研究情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我国电子商务经济总量持续提升,在我国的经济组成体系之中占据的地位逐步加重;第二,我国电子商务内部发展结构的合理性在逐步提升,电子商务的未来发展也逐步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第三,电子商务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电子商务不同领域范围的发展速度不一,电子商务经济在不同的区域范围的发展情况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第四,电子商务涉及的经济领域范围持续性扩大,电子商务的发展逐步呈现出多样化态势。综上所述,在我国电子商务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差异性情况,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存在好的方面和不利的方面,这就需要在进行相关的政府推进策略制定过程中,扬长避短,充分地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2 电子商务经营管理模式逐步丰富

通过对相关数据文献资料的研究,我国在进行电子商务经济模式的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模式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例如,可以在进行对于西方国家的相关理论的吸取过程中,完成对于电子商务经济管理策略方式的“量”的积累,并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引进新的管理形式方法,进行相关的政府推进策略的制定,实现对于“质”的改善,进而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经济的发展。

2 基于未来电子商务经济发展下政府推进策略研究的关键点

2.1 如何利用政府推进策略促进电子商务经济发展含金量的提升

在基于未来电子商务经济发展趋势的政府推进策略制定研究过程中,要充分地考虑到,所进行研究的政府推进策略研究,要保证最终制定出的政府推进策略具备足够的先进性。具体的来说,我国的电子商务经济发展策略由于发展的时间短,所应用的电子商务经济理论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还不够完善,还需要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进行深度的完善归纳。

与此同时,我国的政府推进策略研究活动都是以政府为主体进行研究的,电子商务企业在进行制定的过程中,参与度明显不够,这就导致制定政府推进策略的部门缺乏对当地电子商务经济发展环境的了解,这也是制约电子商务经济发展含金量提升的关键性领域范围。

在我国,电子商务经济的发展虽然很迅速,但是,在整个社会领域范围内,电子商务所占据的比例还是相对比较低。除此之外,我国的政府推进策略制定的部门对于相关的电子商务了解也不多,影响到了后续的政府推进策略制定工作,这些都是后续的策略制定过程中要考虑的核心问题。

2.2 注重对于电子商务经济发展效率的促进

通过对相关数据文献资料的查询,可以发现,虽然我国的电子商务经济已经在社会整体范围内取得了一定的地位,自身的发展也处于我国各个行业的领先地位。但是,在现实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促进电子商务经济发展的政府推进策略的研究还处于较为初始的阶段。与此同时,由于电子商务经济发展的差异,很多的政府推进策略已经不能够满足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经济的实际需要,这就导致了某一些政府推进策略的应用效果难以满足电子商务经济的发展的实际情况的出现。

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进行后续的政府推进策略研究制定过程中,要对目前的电子商务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探索研究。并在进行政府推进策略的制定过程中,对最新的电子商务技术和信息科学技术进行调查研究,进行政府推进策略的创新研究,充分地发掘出政府推进策略对于电子商务经济的促进作用。

2.3 如何优化政府职能部门策略制定模式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进行关于电子商务经济模式的政府推进策略的研究势在必行。具体来说,我国很多地方区域已经根据自身区域范围内的电子商务经济发展情况制定出了相关的发展策略,并根据电子商务经济的持续扩展性研究,对于制定出的政府推进策略进行了持续性的归纳设计。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对地方区域的政府推进策略的制定过程投入更多的关注度,来促进政府推进策略在电子商务这一系列经济管理改革活动的运行。但是,截至目前,我国政府职能部门并没有从政府推进策略的制定过程中拿出具体的方针策略,对于政府推进策略研究的发展的投入难以满足当地区域电子商务经济发展实际的需要,这就提出了对政府推进策略制定过程得到政府职能部门更多的支持,已经对于现有的政府职能部门对于政府推进策略的编造模式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基于电子商务发展的政府推进策略内容探析

3.1 加强全国范围内对电子商务经济的认知

为了促进基于未来电子商务经济发展趋势的政府推进策略应用效率的提升,最重要的就是政府推广全体的人民群众加深对于电子商务经济的认知,并通过完善基本的电子商务经济理论,促进电子商务经济在实际的市场经济中地位的持续性提升。具体来说,要从最基本的政府推进策略理论研究入手,具体结合当地人民群众的实际经济需要。与此同时,为了保证政府推进策略对于人民群众对于电子商务经济理解程度的加深,要建立相应的推广环节,让电子商务和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过程结合在一起,加深电子商务经济发展的群众基础,进而实现电子商务经济规模的快速扩张。

3.2 利用政府推进策略规范电子商务经济形式

在进行政府推进策略的制定过程中,要充分地考虑到对于电子商务经济规范形式的制定,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下一步的电子商务经济发展策略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在调整电子商务经济发展管理结构的同时,充分地参考政府推进策略的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电子商务经济管理策略的优化设计研究,通过采用集中化的政府推进策略制定研究模式,不断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境界发展。除此之外,在加快我国电子商务经济管理策略结构的研究过程中,要从政府推进策略内容入手,利用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能力,对电子商务经济形势进行具体的规范化处理,进而保证电子商务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3.3 在电子商务经济范围内树立领军企业

在进行电子商务经济发展的政府推进策略制定过程汇总,为了发挥出政府推进策略的优势,就需要在电子商务经济发展过程中,进行产业结构的固定,并根据电子商务经济的发展特点,重点扶持一批电子商务龙头企业,进而带动整个电子商务经济发展,追求经济发展的区域规模化效益。与此同时,为了保证政府推进策略的理论先进性,在进行电子商务经济的政府推进策略理论建设过程中,还要不断引进先进的理论知识,促进电子商务经济的快速发展。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进行基于未来电子商务经济发展的政府推进策略研究过程中,要充分地意识到,促进我国的电子商务经济发展是一个周期长、任务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结合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吸取先进的电子商务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政府推进策略制定的具体过程特点,总结出政府推进策略对当地电子商务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对具体的策略进行制定规划,在持续性的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深化现有的模式方法,发挥出政府推进策略对于电子商务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摘要:在研究、制定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政府经济管理策略要摆脱传统思路的限制,不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为新的经济发展形式“开绿灯”。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制定的发展策略结合未来电子商务经济发展趋势,制定出合理的电子商务政府推进策略,进而通过对政府推进策略的优化创新,发挥政府推进策略在电子商务经济中的促进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我国政府职能部门在进行政府推进策略研究过程中,能够充分参考未来电子商务经济发展趋势,进而针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电子商务经济发展的合理政府推进策略。

关键词:电子商务,经济发展趋势,政府推进策略

参考文献

[1]王翠.浅谈连锁企业如何应对网络技术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3(38).

[2]刘洋.网络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8(17).

电子政府 篇5

文章关键词: 和谐社会公共服务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

文章快照:向,以公共服务为核心职能,以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任务的现代政府。可见,服务型政府的提出,不仅是政府管理体制上的改革,更是政府管理理念的变革。

奥地利电子政府建设 篇6

奥地利电子政府的战略决策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1995年,奥地利发起了“进入信息社会行动”的倡议,1996年,公布了联邦信息社会报告:《奥地利国家战略及行动计划》,1998年,联邦当局与地方当局在IT合作上达成共识,电子政府发展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2000年4月,“电子奥地利”计划被批准,目标是到2005年,能以电子方式提供全部行政在线办理。2001年6月,部长理事会采纳了联邦政府IT战略和一项为支持“电子奥地利”战略的结构化执行而设立的特别体制框架。2003年5月,实施了进取性的电子政府计划,目的是实现在欧盟的领导地位。该计划着眼于迅速而有成效的电子政府革新。2004年3月,“电子政府法”开始实施,规定政府必须能提供完全的在线交易服务,从而为电子政府项目及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截止目前,许多先进、成功的电子政府项目和理念得以实施,电子政府战略已经带来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在欧盟电子政府基准评估中,奥地利位列第一。

政治层面

电子政府实施的首要前提是国家的政治高层即决策层能给予重视并亲自负责。在奥地利,电子政府被视为国家政治生活中顶级优先考虑事项,因此,它的相关议程2003~2006年间直接由联邦大臣负责。对电子政府负有最高政治责任的是联邦总理,2007年以来,联邦总理又授权国务卿Silhavy负责电子政府。国家高层对电子政府重视的优势在于:奥地利是一个联邦国家,中央和地方分权治理,其中,中央行政占30%,地方行政占70%,加之政党制度是多党制、行政权是多党联合内阁,对于这个一个非中央集权国家而言,政治高层的重视即为电子政府实施的一个首要前提,亦为电子政府行政层面的具体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石。

行政层面

为给电子政府提供制度框架,奥地利建立了一系列领导机构,最重要的是电子政府平台,联邦CIO和电子政府改革中心。

“数字奥地利平台”。2003年,奥地利建立了电子政府平台和电子使用委员会。这一平台由联邦总理直接领导,对正建电子政府项目、基本的合作和监管负责。它由联邦政府代表、市政和当局的权威人物、社会保险组织、商业议会、联邦CIO、地方电子政府工作团体的主管和外面专家组成。另外,电子政府的执行秘书领导的电子合作委员会支持电子政府平台的工作,委员会由更多的部门、州、地方协调部门、市政权威和其它有兴趣的团体组成,协调悬而未决的项目和工作。

2005年,“电子奥地利”平台取代这些机构,它是由各级政府的代表所任命产生的战略平台,目的是达到此项战略的完全协调与监控,以及决策、项目的优先级负责。信息主管是这个平台的首脑,设有ICT战略组和一个公共关系办公室。许多电子政府工作组在平台领导下进行工作。

联邦CIO。联邦CIO是在2001年由联邦政府任命的,此后,这一职位由R.Posc教授担任。他直接向联邦总理汇报工作,主持“电子奥地利”平台。在电子政府领域,信息主管的角色主要是从战略上协调各项活动,集中使用公共管理知识。信息主管获得联邦ICT管理部门的支持。这个管理部门对法律、联邦层面的有组织的和国际化的电子政府项目、项目工程管理、ICT基础设施建设协调负责。

电子政府革新中心。电子政府革新中心是主要的电子政府研究中心,坐落于格拉茨大学技术学院,由R.Posc教授领导。该中心由不足10人组成,调查能进一步应用于管理的电子政府解决方案,从事更为抽象的理论研究工作。它是一个技术技能中心,与联邦总理府开展紧密合作,但直接与联邦管理部门和市政当局接触。并对电子政府项目进行调查和提议,设计协议,从事蓝本和电子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专注于实现到2010年整体在线服务传递和对互用性、身份、电子签名等进行质询,它实际上是电子政府理念的践行者。

这样的领导机构的设置对于促进各级政府间的协调与合作有着突出作用。离开了协调和合作,奥地利联邦国家将出现不同的电子政府建设之路。“数字奥地利”平台和联邦CIO在协调和合作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成功的例子之一是政府公约的诞生。2002年,联邦、地区和地方当局宣布愿意实施统一的电子系统接口及其基本功能,电子政府应有共同的标准及技术界面已是不争的共识。这样,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能参与到电子政府活动中来。

法律层面

电子政府法是与计算机法、互联网法、信息法、政府公开法等之间存在交叉关系,但不是简单的拼凑和叠加,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法律领域。OECD提出,电子政府能否成功,取决于政府能否提供一个适宜的法律架构。这在世界各国电子政府发展中得以证实,因此,各国都普遍重视电子政府法相关制度的建设。

自2002年以来,奥地利就已着手制订首部电子政务单行法,新法由联邦总理府、首席信息办公室和地方行政机构共同起草。奥地利以立法形式保证和促进电子政府建设,目标是跻身欧洲电子政府前五位。2004年1月22日,奥地利议会签署了由政府通过的该国首部电子政务法,并自2004年3月1日起生效,成为国家法律。该法共七节28 条,第一部分规定立法目的;第二部分规定与公共权力机关进行电子联络的辨认和鉴定;第三部分对市民卡的功能做了规定;第四部分是有关数据的电子确认;第五部分规定了如何维护电子记录的特性;第六部分是违反该法规定的处罚条款;第七部分是过渡条款和最终条款。

新法草案涵盖电子签名、个人数据保护、信息安全、电子交易、政务流程重组等领域,包括法律和技术等相关问题,侧重于解决电子政府过程中的的信息安全问题。奥地利《电子政府法》涵盖所有层级政府机关的所有电子处理、程序和活动,并要求所有政府部门和公共组织必须达到完全网上信息公开、相关文件和表格下载、网上支付和电子配送等,公民足不出户即可获取政府提供的全部服务。该法确立的最为重要的原则包括:可以自由选择与公共行政管理机构的联络方式;通过诸如市民卡这样的技术手段来提升安全的法律保护;按照国际标准,不受阻碍地获得公共行政管理机关为民众提供的信息和服务。电子政府法实施后,奥地利还分别制定了《行政签名令》(2004年4月15日),《行政部门区分令》(2004年7月15日),《个人身份号源码登记簿令》(2005年3月2日)以及《补充登记簿令》(2005年8月1日)等法律文件,以细化《电子政府法》的规定,促进法律的实施。目前欧洲仅芬兰和爱尔兰有类似立法,但均不及奥地利法律的完整和详尽。

在线服务层面

为公民的电子化服务

为公民提高公共服务是奥地利电子政府的一个明确目标,它吸引了政府的大多数注意力和努力。

一站式服务。2003年夏,奥地利推出功能更强大、界面更友好、“以用户为中心”、所有公共服务的官方中心入口的电子政府门户网站——www.help.gv.at。它是一个跨政府的、无障碍的提供所有行政办事程序和在线电子服务的入口。它能下载文件和申请表,在电子公民卡/A1的签名的帮助下,在线填写栏目并发送。它为居民和企业提供各种信息和服务,围绕人生轨迹设置了不同的主题:结婚、生育、工作、住房等等,有望成为完全能交易的一站式商店。在2003年7月于意大利举行的“电子欧洲2003大会”(E-Eruope2003 Conference)上,欧盟委员会从欧洲30个国家的电子政府建设中共评出了三大大奖,分别为奥地利政府的电子政府门户网、德国布莱梅市政府的“布莱梅电子在线服务网”(Bremen Online Services)和西班牙税务局的电子税务网。

一次性数据提供。中央居民登记(ZMR)是由联邦财政部提供的服务,也是电子政府的核心应用领域之一。2002年1月开始成立,掌管居民个人资料如姓名、出生日期、籍贯、住址。每一居民都被赋予一ZMR识别码。登记的目的是使数据能对居民、企业和管理有可获得性。对于有法定权力去找到一个独特的、限定的个人(例如律师)是允许接入ZMR的,但其它方面,如商业化目的是被禁止的。ZMR每年接受大约1百万来自企业和2百万来自公共管理的查询。自这一系统动运作以来,居民不必再为提供某种文件的同时还要与各种行政程序打交道而烦恼。这样,某些信息不用再提交到相关的人员手中,可在其同意下,直接从ZMR获得。政府负责对数据进行数字化更新。

针对目标群体的门户网站。奥地利公共就业服务(AMS)是针对工人和雇主提供信息、咨询和招聘/安置服务的国内领先的劳工服务提供商。它为失业电子化登记居民提供下一次工作机会,并申请或终止失业救济金。此外,它为失业者和企业提供了一个为找工作的在线工作门户网——电子工作室。公司可从广泛的求职群体中进行挑选,求职者亦可从许多岗位中进行选择,并能通过电子邮件与公司建立联系。使用者可自行更新数据,并通过移动手机或电子邮件为文本选择信息服务。门户网站本身也提供欧洲职场服务,并与联邦就业部、卫生部和社会事务部进行紧密协调。另一个例子是面向学生的门户网站(www.stipendium.at),由联邦教育部进行协调和实施。它是一个完全能交易的门户网站,提供广泛的信息并处理学生的助学金申请。

为企业的电子化服务

对企业的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关注不及对公民的电子化服务,为企业的电子化服务主要体现在一次性数据提供上。

商业登记是一个包含全国所有公共数据的电子化登记机构。该系统由司法部主持开发,由BRZ负责维护。自1991年以来就采用电子化方式收集数据并储存于登记数据库内。数据合作社或私人基金也储存在这一登记系统中。2001年,年度财务报表的数据传输亦列入这一服务范围。目前,所有的文件都是通过电子化方式储存的。通过登记办公室、私人办公场所或家里都可进行公共或私人查询。1999年,这种可能性就已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了。

商业登记处的摘录信息包括合法实体的基本数据,如姓名、法律形式、注册办事处、地址、领导人姓名、股东或合伙人、名誉主席、各机构等。接受的电子摘录与打印文件是同一的,可在任何公司登记办公室获得,有效且不断更新中。

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在欧洲电子政府各项排名中,奥地利在在线服务方面位居首位,成为欧盟电子政府成熟度最高的国家,2006、2008年欧洲电子政府在线服务成熟排名证实了这一点。

上表表明,2006年,奥地利以 95 %的网上服务和超过 83 %的最高交易等级遥遥领先。也就是说,奥地利超过 83 %的公共服务已经完全实现了电子化。

上图表明,2008年,在欧盟27国中,奥地利以98%的网上服务和100%的在线服务获得性依然遥遥领先,也就是说,奥地利电子政府成熟度为欧洲最高。

组织结构改造层面

在管理领域,电子政府战略对组织结构的改造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ELAK和SAP系统则给予了有效重组的基础,信息通信技术日渐增长的使用在公共管理领域引起了更紧密的合作。

服务共享

奥地利政府在行政管理领域完成了一些共同的信息系统,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项目是SAP工程。该工程由HV-SAP和PM-SAP组成。在联邦财政部和联邦总理的支持下,自2001年以来该系统就在所有的联邦政府部门(2007年后也适用于政府外的部门)实施。该系统适用于企业雇佣关系,由每一联邦公共权力部门进行规划,包含预算、工资核算、人事管理、发言权、报告制度和人事信息系统。人事系统相互绑定,雇员可进行自我服务。

另一个工程是使联邦一级的全部计划和预算进程更简化、更透明化、更有效管理的PBCT。与上述SAP项目紧密联接,具体目标是:透明化的业务流程,有效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时间的加速。

减少和简化行政审批

联邦总理府与BRZ、其它的政党紧密合作实施ELAK系统。ELAK是一个高度安全可靠的电子灌装系统,为所有的行政管理提供完全在线的、整合的后台运作程序。因此,它被认为是奥地利电子政府的核心,促使在线服务实现广泛的开展。ELAK也是一个文件管理系统、工作流管理系统和知识仓库。传统的纸质文件系统在联邦政府已不再存在。一个特别的数字签名被设计出来进行电子文件的签名工作。自2005年首次展示以来,ELAK每年营运大约600000份文件。

另一个是公民电子身份卡(EID-Citizen card)。2003年2月24日,奥地利信息社会办公室和政府首席信息办公室联合颁发了国家首批公民电子身份卡。作为该国电子政务战略的一部分,该电子身份卡不仅含有个人信息,还具有电子签名功能,能有效保证公民进行电子交易时的安全。全球除奥地利外,其他一些国家也推出了不同类型的电子身份卡,但目前仅芬兰和奥地利推出的电子身份卡具备完全的电子签名和交易功能。

电子商务政府 篇7

政府招标是指政府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采购货物的标准并发布公告, 邀请众多企业或者个人参与竞标的一种行为, 也是政府采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政府招标过程普遍在线下完成, 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招标行为, 这种方式存在运行效率低下, 信息无法共享、过程难以监督等弊端[1], 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而且极易滋生腐败问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款基于电子商务的政府招标系统实现网上招标, 代替传统意义上的线下招标行为。

2 系统需求分析 (System requirement analysis)

2.1 遵循原则

基于电子商务的政府招标系统是一套集成招标信息发布、在线竞标、在线评标、合同签订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因此在设计本系统时应当充分考虑招标过程的复杂性, 全面性以及高度机密性[2]。综合起来, 本系统应当遵循的原则有以下三点:

安全性:基于电子商务的政府招标系统是为政府招标办公室与竞标公司提供商业交易的网站, 竞标公司注册的数据, 提供的竞标书等往来数据都是商业机密, 是不能容忍任何泄露的, 因此网站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系统应该保证数据不能泄露, 或者即使泄露也不能让攻击者破解已经加密过的数据。

公平性:基于电子商务的政府招标系统是为克服线下招标行为效率低下, 信息不透明等缺点而诞生的, 因此它应当提供一个尽可能公平、公正、公开的平台, 使所有竞标公司都具有平等的竞争资格, 杜绝暗箱操作和人情关系造成的腐败问题。招标的结果和评审意见以及排序情况 (涉密内容除外) 应当及时向大众公开, 保障招标过程的透明性。

稳定性:鉴于在竞标和评标过程中, 会存在大量用户同时在线操作的情况, 基于电子商务的政府招标系统应当具有同时服务大量用户的能力, 应当具有一定的抗压力能力, 在大量用户同时在线使用时应保证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

2.2 功能分析

政府招标是极为复杂的社会问题, 在分析政府招标的基础上, 基于电子商务的政府招标过程可以由四个角色来完成[3], 即招标办公室, 招标信息中心, 竞标公司和评审专家, 不同用户拥有不同功能, 以下是对各个角色的功能分析。

招标办公室:招标办公室是招标过程的决策机构, 在系统中对应的是超级管理员角色, 拥有系统的所有权限, 同时拥有用户管理, 系统维护和最终决定权。

招标信息中心:招标信息中心是招标办公室的日常负责部门, 对招标办公室所做的决定做具体的实施, 具有行政权, 但是没有决策权。

竞标公司:竞标公司是对政府招标项目感兴趣的公司企业, 它们在注册后可以报名参与感兴趣的项目, 可以在系统上完成竞标过程并且签订合同。

评审专家:评审专家是政府邀请的在某一行业内具有影响力的权威专家, 可以对招标的过程进行监督并且评审, 它们的最终评分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标者。

通过上述角色的功能分析, 系统包含的功能如图1所示。

3 数据库设计 (Database design)

通过对系统功能分析, 本系统需要构建的关键表有四个, 包括招标信息表newstable, 存储招标记录, 详见表1;用户表usertable, 存储用户个人信息, 详见表2;公司报名表invitationtable, 存储公司的竞标报名情况, 详见表3;专家评审表scoretable, 存储专家对某项目的评审意见, 详见表4。

招标信息表是发布招标信息的基本表, 包括10个字段, 其中type表示的主页的展示形式, 比如招标公告还是中标公告或者推荐项目等, 需要以此区分。

用户表中password采用的是256位的md5加密, 因此需要采用300的长度;type共有专家, 竞标者, 招标信息中心, 招标办公室四种类型。Cardnum主要考虑的是中标公司的付款和评审专家的劳务支出。

公司报名表中bookname存储用户提交的竞标书路径, 如果此次报名未被管理员通过, 此字段为空;Ischeck表示管理员对此次报名是否已经通过, 分为未审核, 已通过和未通过三种情况;isread表示专家是否已经评审了标书, 分为未读和已读两种情况。Result表示此次竞标的结果, 分为中标和未中标两种情况。

专家评审表有8个字段, 需要特殊说明的是, price、business、service, 以及technology是专家对此竞标书的评审的四个方面, 分别从此商家的报价、商业背景、服务质量以及产品技术四各方面进行打分, 格式为百分制。Comment是专家对该竞标书和竞标商家的建议。

4 系统详细设计 (System detail design)

4.1 运行流程

政府招标由招标办公室做出决策之后交由招标信息中心发布招标公告, 竞标公司看到招标公告之后注册并且报名参与, 招标信息中心将报名的信息整合并且进行资格审查, 去除不合格的公司, 通过资格审查的公司将下载项目标书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询标和现场答疑。如果没有异议, 竞标公司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编写竞标书并且上传, 之后招标信息中心将组织安排相关专家对竞标书进行评审打分, 招标信息中心将整理的结果一并上交招标办公室由相关负责人确定最终中标者, 由招标信息中心与中标公司签订正式合同。基于电子商务的政府招标流程图如图2所示。

4.2 关键业务处理

在本系统中, 最重要的过程是政府招标与评审标书的过程[4]。在程序流程图中, 整个系统的运行流程已经明确, 但是对于招标过程和评审标书这两个关键业务的表述不够详细, 此处列出了系统处理招标和评标的顺序图, 通过对顺序图的分析可以明确这两个事件中个行为对象之间的交互, 如图3和图4所示。

分析招标顺序图可知, 招标过程涉及招标信息中心和竞标公司两个角色, 这两个角色的登录都需要用到招标系统和数据库的验证身份信息, 竞标公司在登录之后可以在线编辑标书, 这里需要与招标系统进行交互, 点击保存并且上传之后, 招标系统会根据一定格式生成标书并且对其加密保存到数据库中, 竞标过程完成, 竞标公司退出。招标信息中心查看标书时, 数据从数据库中读取并生成标书之后同样需要解密过程才呈献给用户。总体上来说, 加密解密是要耗费一定时间和资源的, 但是出于对招标过程安全性的考虑, 这种措施是必要的, 是符合系统安全性的设计要求的。

分析评标顺序图可知, 评标的过程涉及招标信息中心和评审专家两个角色, 两种角色都需要登录才能下一步操作, 招标信息中心需要对专家进行分组以便统一管理评审过程, 评审专家需要的是查阅竞标书的内容, 而此过程是一个招标系统与数据库交互的过程并且在此过程中使用到了解密的算法, 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资源, 在评审的过程中, 评审专家需要将评语和分值提交给系统, 系统交由数据库进行保存。

5 结论 (Conclusion)

本文从现实中政府招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 提出了设计开发一套基于电子商务的政府招标系统代替传统意义上招标行为的观点, 对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并且论证其在设计中应当遵循的原则, 从数据库设计, 关键业务处理等方面阐述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基于电子商务的政府招标系统是未来政府招标行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摘要:为了解决现有政府招标行为中存在的信息不透明, 效率低下等问题, 设计实现了基于电子商务的政府招标系统逐渐代替传统意义上的线下招标行为.本文研究线下招标行为的过程, 将政府招标过程由招标办公室, 招标信息中心, 竞标企业, 评审专家四个角色来完成, 根据角色不同设计不同的功能模块。本系统具有功能全面, 操作简单, 安全可靠等特点, 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政府招标,电子商务,评标

参考文献

[1]李林孖.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系统的设计[J].软件工程师, 2015 (08) :25-26.

[2]马春英, 等.政府采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2 (11) :30.

[3]凌方.基于SSH的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与实现[J].数字化用户, 2014, (19) :100.

我国电子政府研究综述 篇8

关键词:电子政府,职能,管理,信息技术

20世纪末, 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展, 结合现代社会先进的信息通讯技术, 我国开始重视政府的信息化建设。1 9 9 9年, 国务院发起“政府上网工程”, 由此我国正式开始了电子政府的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 我国电子政府建设工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与此同时, 电子政府的学理研究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2000年至2003年, 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有关电子政府的研究论文就有235篇。本文将从这些研究论文出发, 对2000年以来我国对电子政府的研究做一综述。

1、电子政府的概念

电子政府的概念几乎在每篇论文中都涉及, 大致概括为以下几点:

1.1 突出电子政府的公共服务功能

张秉福、叶海芹认为:“所谓电子化政府 (e-government) , 是指政府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 为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方便、自动化的信息和服务, 从而构建一个高效、廉洁、透明、民主的服务型政府。”[1]潘惠珍指出:“电子化政府, 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 通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 面向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 在其更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 提供自动化的信息服务, 从而建构一个有回应力、有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换言之, 就是构建一个“虚拟政府” (virtual government) , 即跨越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天候的政府服务体系。”[2]

1.2 强调政府管理创新

赵晖指出:“电子政府不仅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而且是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模式, 它以提高政府透明度为主导取向, 以改善公共服务为主要目标。”[3]李立明、刘建平、刘琨认为:“电子政府是政府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的行政活动, 可以使政府在行政管理中实现体制、机制、管理、服务的创新。”[4]易信涛认为, 电子政府可以推动政府传统行政职能的变革。[5]

1.3 突出电子政府对信息技术的运用

黄晓军、唐哲文指出:“电子政府是指政府机构使用信息技术来改变与公众、企业和其它政府部门的关系。”[6]陈庭忠则认为:“电子政府是指运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 构建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政府机构, 在政府、企业和民众三者之间迅速有效地交换信息, 即推进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 实现信息全面共享、交流和处理。”[7]

1.4 电子政府可以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郭朝晖、冯涛认为, 电子政府是通过扩大公众的政治参与来增强权利对权力的监督的。[8]张德平强调了电子政府建设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影响, 电子政府可以造就自由的政治社会。[9]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界定了电子政府的概念, 对电子政府的界定首先离不开现代化的信息通讯技术, 在此基础上政府要树立变革的观念, 转变政府职能, 实现流程重组, 以达到与公众互动、更好地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目标。

2、电子政府建设

2.1 建立电子政府的必要性

建立电子政府的原因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涉及综合国力的提高, 全球化的适应, 政府治理变革的需要, 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等。潘惠珍指出, 电子化政府是政府主动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是提高政府办公和决策效率、推进政务公开、整合政府职能的需要;是提高政府的反应能力和社会回应力, 扩大公民的参与的需要;是提高公务员的科技素质, 推动全社会的信息化建设的要求。[10]王艳、谷峻战认为,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进一步普及, 民众越来越希望利用网络这种便捷工具来完成各种事务, 也希望能够了解政府机构的组成、职能和办事章程, 各项政策法规, 并监督政府行政执法过程及效果。其次, 他们还指出这也是遵守WTO规则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11]赵晖认为, 电子政府是信息化潮流下政府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客观上要求市场经济以市场机制为基础, 通过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 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在这种形势下, 政府职能必将逐步发生变化, 其管理方式逐步由直接管理为主向间接管理为主转化, 由单纯的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化。[12]

信息化浪潮的冲击, 展示着一个新的文明的兴起, 它将为政府生活制定新的行为准则, 政府作为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通过变革自身, 使内质符合外在需求。

2.2 电子政府的应用

对电子政府的应用, 学者们的观点大都一致。丁世敏指出, 电子政府的应用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电子商务、电子采购及招标、电子福利支付、电子邮递、电子资料库、电子化公文、电子税务、电子身份认证八个方面。[13]陈庭忠又将电子政府的应用分为典型应用和高级应用。典型应用体现在树立政府形象和对外宣传、提供各种信息、进行信息交流三个方面;高级应用体现在电子金融、电子办公、电子财政三个方面。[14]

总的来说, 电子政府的应用主要突出在政府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网上办公, 进行采购、招标、信息发布、交流与沟通、投诉、举报、处理公众信件等方面, 以实现政府政务公开, 公正透明, 服务社会的目标。

2.3 建立电子政府的意义

对于电子政府的意义或作用, 学者们主要从民主政治建设, 提高行政效率, 提高公众参与, 实现电子民主, 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管理方式创新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丁世敏提出, 电子政府的建立顺应行政改革的步伐, 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有效地改善行政环境, 使政府职能更方便快速地实现转变;促进行政组织的改革, 改革传统的科层组织制度, 精简机构, 提高行政效率;促进人事管理向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方向发展;同时增强了政府与公众间的交流和沟通, 扩大了公众参政议政的渠道, 实现行政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促进行政法规制度、监督制度、廉政制度、民主制度的建立。[15]陈庭忠认为, 电子政府有利于政务公开;电子政府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电子政府有利于扩大民主;电子政府还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16]赵晖强调, 电子政府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加快政府管理的民主化进程, 保证政府廉洁施政。[17]郑俞君指出:“电子政府可以提高政府的决策理性和公共政策的品质, 公开政府信息, 促进信息流通利用和平等共享, 提高政府的反应能力和社会回应力, 扩大公民的参与, 促进政府重组, 节约行政成本, 提高政府效率。”[18]

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政府改变了传统的政府行为模式, 带来了政府管理方式和工作方式的革新, 同时促进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扩大了公民参与, 加快了我国电子民主的发展进程。

3、电子政府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电子政府建设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在整个社会化大背景下存在着诸多限制和阻碍其发展的因素。学者在肯定电子政府建设中取得成就的同时, 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张秉福、叶海芹提出, 在电子政府建设过程中, 其基础建设投入和资讯平台发展不足, 制约着电子政务长远发展;政府系统及政府之间没有完全形成联网, 难以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电子化政府建设过程中存在重“电子”轻“政务”现象;电子化政府的法律和制度建设滞后, 网络安全也存在威胁;我国传统的政府行政模式与电子化政府不相适应;公务员缺乏相应的专业培训, 缺乏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不知在电子政务中做什么、怎么做。[19]马林从政府角色定位和信息安全等方面指出, 政府机构过去往往习惯在确保系统完善后, 才会推出服务, 但现在它们需要跟上互联网速度, 及时推出服务, 然后再不断改善, 对人们的需求和回馈做出反应;我国目前互联网发展处于初级阶段, 网络管理、监控、信息采集和发布、网络安全、信息传输和加密等方面水平仍有待提高。他还指出不少政府管理部门在建设电子政府、发展电子政务时存在三个误区, 即认为电子政府是用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上复制网下政府, 认为电子政务系统可以是封闭式的, 认为建设好本部门的电子政务就可以了。[20]方蔚琼在《信息时代的电子政府及其服务行政模式》一文中从电子政府服务的质量、服务的对象、服务的主体、服务的保障四个方面来阐述其应该正视的问题。[21]

针对电子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专家给出了许多建议及对策。张秉福、叶海芹认为, 建设电子政府需要争取上级政府的支持, 加强与其他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实现政府各级部门之间及子系统之间的联网;完善政府软环境;保障网络安全;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中, 必然涉及一系列与网络有关的法律问题;培养符合电子化政府要求的复合型公务员。[22]汪传雷指出, 建设电子政府从以下方面入手, 即制定法律, 依法发展电子政府;政府内部组织一个发展电子政府的班子, 制定发展电子政府战略和计划, 按照计划逐步实施电子政府;大力扶持信息技术发展, 使信息技术能满足电子政府的需要;依法打击网上犯罪, 规范网上活动;建设网络伦理文化, 保持电子政府的健康发;展借鉴世界发展电子政府经验, 努力发挥“后发优势”。[23]方蔚琼提出, 电子政府建设要积极推进电子政府及其服务模式的有效运作的角度提出了对策: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政府业务电子化;加强培训和教育, 逐步提高公民的现代信息意识和通讯技术水平;做好各方面的技术防范措施, 保证电子政府的安全性;建立法律法规保障体系。电子政府健康、有序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完整、统一的法律和制度框架。[24]

4、电子政府与政府改革

4.1 电子政府与政府职能转变

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 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政府职能将有怎样的变化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张德平认为, 电子政府建设, 为中国政府权能的转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设备与技术路径支持, 它推动政府职能由管制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化。[25]李睿、朱倩认为, 电子政府是一种观念的转变, 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办公自动化, 政府上网意味着政府要改革工作方式, 改革管理信息的方式, 改革行使职能的方式及改革为市民和企业提高服务的方式, 电子政府的实施促进了政府由职能型向服务型的转变。[26]王艳、谷峻战指出, 要利用电子政府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各国建立电子政府的真正目的之一是要有助于实现政府部门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我国正处于转型期, 政府职能也要相应转变。在建设电子政府过程中, 应该充分考虑电子政府的这方面功能, 把电子政府作为一个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契机。[27]

电子政府带来的政府行政方式的转变和政府工作流程再造使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这是推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有利工具, 有利于促进我国机构改革。

4.2 电子政府与政府管理创新

学术界对电子政府与政府管理的创新有以下观点:李立明、刘建平、刘琨认为, 在建设电子政府过程中, 政府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应是:积极吸收高新科技, 特别是信息技术, 努力建设电子政府, 实现政府面向企业和市民的审批、管理和服务业务上网作业, 政府内部初步实现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 最终要建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高速宽带、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网络系统, 最终建成系统共建共享的政务信息资源库, 全面开展网上交互式办公。[28]陈庭忠认为, 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政府改变了传统的政府行为模式, 带来了政府管理方式和工作方式的革新。[29]涂洪斌认为, 互联网世界最显著的特征是信息的共享。政府和公众都是信息的占有者和受益者, 旧有的权力平衡被打破, 从而导致政府管理方式的巨大变化。[30]

传统的权力政府在电子政府时代需要改革, 以往的行政管理模式并不适应现代信息社会所需要的管理方式, 所以, 电子政府的建设在此领域显得尤为重要。

5、电子政府与电子民主

对于电子政府与电子民主, 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电子民主建设的政府支撑条件、建设民主政治和扩大公民参与。

宋迎法、肖洪莉在《电子民主构建的条件分析》一文认为:“发展电子民主, 要求政府必须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 积极把信息网络技术运用于政治领域, 为电子民主搭建平台。其次, 电子政府是一种双向、互动、直接的民主, 政府应积极利用网络技术提供的条件, 熟练进行网上办公, 开辟与公民沟通的电子民主渠道, 设立网站论坛和个人博客, 主动与公民进行沟通, 倾听公民意见, 坦诚、平等地与公民对话。”[31]李睿、朱倩对电子政府建设环节进行了阐述, 他们指出, 发展电子民主是建设电子政府关键的一环, 电子民主反映了我国政府高层领导对建设电子政府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它包括公民在线投票、民意测评, 立法方案的在线征集、法庭办案的网上直播等, 要让市民参与到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中来, 实现民主。[32]除了对电子政府的以上研究, 学者们还对国内地方电子政府建设、国外电子政府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电子政府的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电子商务政府 篇9

当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在企业市场举步维艰的时候, 它们的眼光开始瞄准政府市场。2009年的9月1 5日, 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宣布将执行一项影响深远的长期性云计算政策, 希望借助应用虚拟化来压缩美国政府居高不下的经济支出。该方案一经出台, 迅速引来亚马逊、谷歌等科技公司的密切关注。

2009年3月, 哥伦比亚特区原CTO, 34岁的昆德拉被任命为联邦政府CIO, 负责协调政府机构之间信息科技运作。据称, 昆德拉隶属于OMB (美国行政管理和预算办公室) , 主要负责政府每年高达710亿美元的IT开支, 并为计算机系统制定设计标准。受命于金融危机时期的昆德拉要在资金紧缩的情况下帮助奥巴马打造Web2.0政府。有人说奥巴马知人善任, 那是因为昆德拉的确称职。应对危机, 他从节约开支入手, 大力推动云计算和应用虚拟化, 以降低IT成本。

云计算究竟会给美国政府带来什么?昆德拉以实例说明, 比如美政府网站USA.gov网站的改版, 以传统做法, 政府得花上6个月时间, 且一年花上250万美元预算。若改用云计算, 只要一天就完成升级, 一年的费用只需80万美元。云计算如此神奇的原因在于, 能帮助美国政府解决三个关键方面的问题——安全性、性能和成本。另外, 云计算还被看成是增加政府透明度的有力工具。美国政府发布的2010年预算文件中, 资助众多试点推行云计算项目, 又一次表明了云计算在政府机构的IT政策和战略中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由此可知, 有“互联网总统”之称的奥巴马并非仅仅是一个依靠网络一代的支持而击败对手成功登基的总统, 他完全具备互联网时代的思维与信息社会的新鲜血液, 他的系列施政措施都在遵循和迎合着互联网的发展规律, 以及网络时代对执政当局的发展要求。对比中国——一个网民基数居世界第一而电子政务水平位列世界第65位 (200805期《数码世界》) 的大国,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被动地接受电子政务带来的改变, 还需要在建设和运营中去更新信息化思维、改善电子政务的运行秩序、再造电子政府的DNA。H

电子商务政府 篇10

电子商务的利用, 能提高地方各个行业的协同发展, 通过计算机网络, 将地方的各个行业在全国乃至全球推广, 积极引进外来资金, 建设地方特色经济, 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特色经济的发展, 不仅能使地方拥有自主的品牌, 同时也使地方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下面主要就电子商务在使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优点、使用状况以及如何提高对电子商务的使用效率进行了分析, 为地方发展特色经济做贡献。

1 电子商务在利用过程中体现的优点

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 不仅因为它是现代化、网络化和国际化的一种贸易方式, 它改变传统的商务模式, 推动经济发展, 并引导经济领域的变革。其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现代化商务方式, 方便快捷, 省时省事

电子商务摒弃了传统的交易方式, 采用先进的现代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 使人们在进行商务交易的过程通过现代科技简便化, 通过抽象的电子、数字和网络实现商人与顾客之间的交易。同时作为一种崭新商务贸易的操作手段, 人们在进行商务时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交易, 而不再需要企业公司派遣业务员调查反馈, 既节省了人力和物力, 又让在这个以时间为金钱的社会里提高了交易的效率, 为企业获得利润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1.2 全球开放, 网络互动, 实现商务全球化

由于电子商务所依赖的载体是网络, 同时由于网络具有全球性, 因此电子商务也具有全球性。企业和客户均通过网络进行电子贸易。在这个网络的空间里面, 全球各个地方均可以连通起来, 各个地方的人均可以交流和沟通, 并进行交易。企业可以在电子商务的网络平台上发布自己的信息, 而客户也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相关的信息。企业通过这种方式, 使企业的产品在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推销, 是一种最经济有效的广告营销手段。同时通过网络的方式向人们展现自己, 更能吸引客户的眼球。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互动性, 更方便各个行业之间的信息交流, 可以更好的培养企业客户。

1.3 建立虚拟市场, 突破时间、空间限制

电子商务不同于实体市场, 它是没有固定的界限的。在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中, 商人们和客户完全通过网络和其他通讯工具进行交流和贸易, 因而电子商务建立的市场是一个虚拟的市场, 里面不存在任何实体的东西, 只有数字和多媒体图片, 交易双方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太难盘和交易, 并且由于这种虚拟市场是在整个INTERNET网络上进行的, 因而它没有一个固定的国界, 全球范围内的任何单位、企业或者农村均可以通过电子商务进行贸易。同时, 由于电子商务减少了交易过程中的许多中间环节, 因此交易双方也可以降低交易的成本, 使双方进行贸易的机会变大。交易双方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交易, 突破了实体商务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工序双方通过信息而达成双方的交易。

2 电子商务对地方政府发展特色经济的作用

电子商务的优点及其使用的无限制性, 使其在地方的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满足地方需求, 实现与外界通商

现在很多地方企业生产的产品和农村的农副产品等, 由于所在地方经济的限制和交通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这些产品大都用于本地的供给和相邻几个地方的供给, 其交易的范围极其地狭小, 并且由于是在当地, 没有什么特色而言, 因而其价格极其地低廉。因此, 地方的经济很难得到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不到提高。电子商务为地方提供了一种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的方式, 通过将本地的产品在商务平台上宣传, 吸引外来客户, 将本地的产品销售到其他没有这种产品的地方, 使本来一般的产品成为当地特色, 提高了交易的数量和价格, 同时增加了人们的收入。与此同时, 建立相应的产业链和交易平台, 为以后的交易做下准备。

2.2 支持在线教育, 培养地方人民专业技术商业意识

通过电子商务, 使地方建立发达的网络体系, 不仅实现与外界的通商, 提高地方经济效益, 建立特色的经济体系。同时, 通过网络体系的建立, 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学习更多的生产知识, 通过全球网络, 向国内外的专家们寻求技术的讲解, 排除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使产业能更好的发展。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各种商业信息, 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并通过一定的渠道进行交易, 使自己的产品达到其应有的价值。人们还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各种业务, 如专家咨询业务, 向商业专家咨询相关商业信息, 努力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 地方政府也应根据当地情况发展建设当地的特色经济。

2.3 促进地方现代信息化, 满足地方多种需求

电子商务的多种业务平台, 为人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能满足人们多种需求, 如生活方面, 在有些地方, 经济的不发达, 导致很多东西在当地或国内无法购买, 而通过电子商务的业务平台, 人们可以随时获得需要的东西, 方便快捷;另外, 在现在的农村, 由于地方经济的限制, 很多剩余劳动力都闲置在家或在外流浪, 这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 是对国家经济负面发展所导致的, 而电子商务则可以通过某些专业的职能培训机构, 针对性的培育这些剩余劳动力, 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 在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的同时, 为地方的人才培养做贡献。

3 提高电子商务的利用效率, 促进地方特色经济发展

地方政府作为地方的权利代表和职能机关, 地方经济的发展, 地方政府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而地方政府要合理的建设地方特色经济, 提高电子商务的利用效率, 使地方特色经济更快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更高。下面是对提高电子商务利用效率的几点建议:

3.1 宏观规划, 认真指导, 建立电子商务市场

作为一个地方的主要负责机关, 地方政府在建设特色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地方政府在建设地方特色经济时应对地方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的信息, 对地方的各行各业进行合理的宏观规划, 使各个行业的电子商务均拥有自己的效率和规范的生产标准。同时, 当地政府应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提供强大的电子商务平台, 让这种企业先发展, 先富起来, 从而带动其他企业, 形成与国际的竞争, 发展本地特色经济, 使产业升级。

3.2 培养电子商务人才, 为地方提供一定人力资源

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 需要有专业的人才去建设和发展, 因此, 地方政府在本地建立电子商务的同时, 还应为整个电子商务培养优秀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建立电子商务协会, 由健全的组织组成, 包括研究机构和培训机构等, 用以研究电子商务业的发展趋势, 培养专门的电子商务实用型人才等。同时, 地方政府还应鼓励当地企业和农业对电子商务的使用, 将电子商务及电子商务知识在当地普及, 使当地能奖励自己特色的商务平台。

3.3 引导企业, 发展电子交易, 与国际接轨

企业的经济发展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发展。合理的利用资源, 引导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责任之一。因此, 地方政府应根据地方企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状况, 结合地方的发展特色, 合理的整合资源, 并有序的进行管理和辅导。地方政府通过自身的特殊身份, 对地方的各个行业进行号召, 将有用的电子业务平台整合起来, 将没有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效率较低的整合在一起, 提供相应的电子业务功能。同时地方政府应该克服企业中出现的困难缺点, 将不合格的企业进行改良, 提高其生产效益, 降低生产成本, 规范电子商务行业中的自律行为, 发挥政府的辅导作用, 让电子商务真正的为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做贡献, 是地方政府的功能体现。

3.4 建立法律制度, 提供安全保障

在现在的电子商务中, 由于电子商务出现的时间并不是很长, 因此, 虽然其应用较广泛, 但是还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律体制来对电子商务进行合理的规范, 因而现在很多的电子商务交易还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地方政府作为地方的权利负责机构, 应建立健全法律体制, 并规范相应的法律法规, 让各个行业的电子商务能在井然有序的条件下进行。另外, 在电子商务的设备等方面, 地方政府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制定相关法律对设备进行保护。总之, 地方政府要努力的规范电子商务的法律规范, 保证电子商务的安全进行, 促进地方特色经济的快速有序的发展。

4 结语

电子商务的应用, 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也为地方人民生活的改善提供了机遇, 因此, 地方政府采取良好的措施, 为电子商务在当地的利用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使地方电子商务良好的运作, 保证资源的合理运用, 交易的安全进行及市场的扩展, 使地方的特色经济在电子商务的引导下飞速的发展, 这需要地方政府抱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实际的努力。电子商务将会给更多地方的人带来特色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摘要:随着商品经济的逐渐衰退, 为满足商业需要而出现的电子商务席卷了全球商业改革的热潮, 众多商家均投身于电子商务中, 从而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但这些情况往往是在大城市中发现的。为了使我国的经济水平能在整体上提高, 通过对地方政府进行大力扶持, 发展电子商务行业, 使电子商务在全国各地均出现了一阵狂潮。各个地方的各行各业, 包括中小企业、农业及其他的第三产业等, 在当地政府和国家的支持下,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使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飞跃。因此, 在这种大好形式下, 地方政府应该利用好电子商务这一发展机会, 通过电子商务建设发展自己地方的特色经济, 使电子商务在特色经济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通过解析电子商务在经济建设中的运用状况和对其优点的分析, 从而提出几点提高电子商务使用价值相应的意见, 使电子商务更好地为地方政府发展特色经济服务。

关键词:电子商务,地方政府,特色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齐永红.电子商务.全面启动新农村经济建设[J].投资与营销, 2007, (03) .

[2]梁勇.发展特色经济提升民营企业综合实力[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5, (02) .

[3]田禾.新经济条件下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策略研究[J].2002, (05) .

[4]许世霖.发展电子商务加快新农村经济建设[J].吉林蔬菜, 2010, (05) .

电子化政府建设:问题与对策 篇11

21世纪是资讯时代,电子化政府是政府管理模式发展的新方向。我国在推进电子化政府进程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遇到诸多困难。因此,各级政府应在深刻理解电子化政府的内涵和必要性的基础上,研究我国电子化政府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推动我国电子化政府的健康发展。

电子化政府的内涵和价值

对于电子化政府,有“办公自动化”、“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政府上网”和“电子政务”等不同的说法。所谓电子化政府(e—government),是指政府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为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方便、自动化的信息和服务,从而构建一个高效、廉洁、透明、民主的服务型政府。它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行政电子化。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政府传统的行政方式,大力开展电子税务、电子工商、电子海关等业务,使政府行政事务处理向电子化、网络化方面发展。二是政务公开化。即政府把除涉及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以外的政务信息发布到网络上,供社会公众了解和使用。三是政府和社会互动化。公民、社会组织和企业通过政府网站上的信箱、留言板等把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政府,政府则把自己的政策和措施及意见征求稿公布在网上,从而实现政府与公民间的政务互动。四是政府办公高效化。通过办公的自动化、无纸化和信息化,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是市场失灵的矫正者和社会管理者。电子化政府在实现政府职能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提高政府的决策理性和公共政策的正确性;促进信息流通利用和平等共享;提高政府的反应能力和社会回应力;促进政府重组,节约成本,提高政府效率等等。因此,构建电子化政府是行政发展的需要,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是政府改革的方向。正是由于电子化政府具有如此重大的作用,我国应该把构建电子化政府作为国家发展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来抓。

我国电子化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电子化政府是世界各国为应对信息化潮流而积极倡导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我国电子化政府经过几年的推进,许多地方政府完成了政府网站建设,建立了多种网上应用项目,开设了政府资讯、电子信箱、网上招标等政府服务及公务活动栏目,对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加强与人民群众的沟通,改善政府形象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各级政府不同程度的电子化,也产生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电子化政府基础建设投入和资讯平台发展不足,制约着电子政务长远发展。由于我国目前电子政务信息的资源整合力量不够,为建立政务信息数据库所需要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不充分,导致政府信息采集渠道不通畅、信息利用效率不高、信息管理过于复杂的现状。作为网络的基础设施,政务资讯平台为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沟通架起桥梁。但是,目前我国的网络环境普遍存在带宽偏低、资讯堵塞的现象,无法满足政务信息化的发展要求。政府网站出现了“三多”现象:“空站”多、“老站”多、“死站”多,具体表现为“三不”:建设“不合格”、更新“不及时”、资讯“不完备”。还存在“大网”不见有,“小网”遍地开花的现象。信息缺乏加工,许多政府网站发布的信息都是千篇一律的机构介绍、工作报告、领导讲话等。这就形成了资源浪费,不能发挥政府网站应有的作用。

政府系统及政府之间没有完全形成联网,难以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虽然很多政府部门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且拥有一定规模的网络基础设施,但电子化政府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各政府部门包括同级政府部门之间以及与上下级政府部门之间建立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和专业性的子系统(包括财税、建设、公安、交通、农业等),从而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协助完成各项行政行为。而我国虽然在政府部门之间建立了统一的资讯平台,但在上下级政府之间,特别是不同区域所有政府部门之间,还没有构建统一的资讯平台。这样造成政府之间相互分割,也导致一定程度上资源的浪费,比如那些千篇一律的政府政策实际上放在一个资讯平台上就可以了。

电子化政府建设过程中存在重“电子”轻“政务”现象。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的政府“电子化”,电子政务的关键是“政务”,将先进的政府管理和服务理念融合在网络系统中,真正起到利用技术手段优化政府运行模式、整合政府职能的功效,建立“透明、高效、公开”的政务环境才是真正目的。目前,有些地方政府机关尽管添置了电脑、扫描仪、打印机等现代办公通讯设备,虽然具备了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然而在软件环境建设上除了一些内容不常更新的政府网站和封闭式的办公软件、专业软件外,未能建立起切实有效的电子政务平台,行政行为依然沿用传统的模式,硬件设备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率,甚至导致行政成本上升,从而造成高成本、低效率。

电子化政府的法律和制度建设滞后,网络安全也存在威胁。电子政务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一个完整、统一的法律和政策框架。我国在电子化政府的立法方面严重滞后,目前只是对互联网管理出台了一些限制性的行政法规,但电子化政府的法律制度还很不健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电子化政府的发展。而且,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政府可能面临着各种突发事件,如电脑故障、人为破坏、非法侵入、泄密、篡改以及其他各种网络犯罪,因此政府机关必须提高网络安全水平,加强政府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国家和社会的权益不受侵害。然而,目前我国对网络犯罪的预防、监督和责任追究尚无完整的法律依据,法律制度和相关政策的欠缺成为电子政务实施的“瓶颈”。

我国传统的政府行政模式与电子化政府不相适应。传统的政府组织结构体系按区域、级别、行业划分,各个部门自成一体,所以存在层次多、部门多、规模庞大、权利集中、效率低下等问题,相互之间的信息很难共享,更谈不上信息传递的通畅。这种金字塔式的层级组织由于其系统的刚性,已难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在中国的这种传统的行政模式下,政府部门及其官员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普遍存在。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前提,观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先导。电子化政府公开性和透明性的特性,要求政府及其官员必须实现从“政府本位”到“社会本位”,从“官本位”到“民本位”的模式转换。

公务员缺乏相应的专业培训,缺乏相关的技能和知识,不知在电子政务中做什么、怎么做。现在大多数政府机关的计算机硬件档次颇高,但是公务人员的技能却与之不相适应。电子政务要求公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熟练掌握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而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多数公务员难以跟上知识和技术发展的步伐。甚至许多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受知识结构制约,成为“网盲”、“机盲”。政府部门(特别是地方政府部门)急需能熟练掌握电脑和其用途的公务员,也急需培训出专门从事网络维护和信息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

发展我国电子化政府的对策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各国政府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应该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努力解决电子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动电子化政府的健康发展。

争取上级政府的支持,加强与其他部门和机构的合作。政府是推动电子政务的主体,是计划和实施电子化政府的主要推动力。没有政府和领导的重视,电子化政府建设也是“空喊口号”。所以要取得电子化建设的成功,政府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电子政务建设总体策略,理顺电子政务建设同政府体制改革的关系,确立各级政府部门在网络上的新形象,促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务透明度,努力建立管理公平、决策科学、民主高效的现代化“网上政府”。政府要积极开展网上会议、网上办公、网上缴费、网上咨询、网上信息披露等一系列为公众服务的现代化政务。电子化政府不仅需要不同政府部门之间、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合作,更需要政府与私营及非政府机构合作。政府提供的“电子政务”要和企业的“电子商务”结合起来,实现企业和社会良性循环,建立起双向互动机制。

实现政府各级部门之间以及子系统之间的联网。为了实现各级政府之间的互联互通,各级政府部门及其子系统之间要彼此合作,建立统一的资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这样,就减少了相同内容的重复和人力的浪费。但是考虑到部分内容的安全保密性,应建立内部数据库、部门交叉数据库、公共数据库三级数据库构架体系。

完善政府软环境。进入21世纪以来,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信息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电子化政府只是政府迎接未来挑战的工具之一,电子化政府要达到高效、廉洁、民主,还必须有政府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模式、管理流程等各方面的改革作后盾。所以,以制度创新为目标的“结构与流程再造”成为政府管理创新的新思路。在这种改革新思路中,改革不是按自上而下的政府需求来进行,而是由市场和社会的需求推进改革,是从长期以来的政府引导市场向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改革。这就需要倡导“以公众为导向,以顾客为导向”的服务理念,建立一个“全天候的无缝隙政府”,改变行政机关与公众的传统的面对面、多窗口的交流方式,使公民能全天候接受政府服务,从而使政府的服务更快捷、更方便、更畅通、更直接、更公平。

保障网络安全。电子化政府由于网络自身的缺陷,受到来自病毒入侵和黑客攻击的威胁,所以安全成为最重要的挑战。安全问题不仅涉及到个人隐私和信息的保护,而且涉及到国家安全、公民权利问题。所以,要坚持安全至上的原则,努力完善防范措施,充分利用物理隔离、网络防火墙、数据加密、权限设置、电子认证等安全技术,确保网络安全。但在安全和效率的博弈中,如何既保障系统的安全,又不失电子政务的真正优势——应用方便、实施高效,是政策制定实施策略中一个需要认真权衡把握的问题。不同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对于安全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在具体设计方案时,应根据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设定不同的安全级别,以适当平衡安全与效率的关系。

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中,必然涉及到一系列与网络有关的法律问题。就目前来说,我国加快电子化政府的法治化建设,应重点完善四方面的法律:一是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法律;二是政府信息保护方面的如个人隐私保护法、国家保密法等法律制度;三是政府信息存贮管理与内部传递方面的法律;四是政府信息获取方面的法律。

电子政府下的“信息福利”研究 篇12

一、政府“信息福利”含义及其特点

(一) “信息福利”的含义

个人的信息福利主要取决于他们各自消费多少信息商品和信息服务。信息产品与信息服务可以通过改善劳动工具、提高劳动效率, 从而间接增加物质产品的产出, 使得经济福利水平向上移动, 广义上也可视为信息福利。

政府提供的“信息福利”主要是指政府通过公开政策、经济等方面的信息, 向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以方面公众利用信息来创造新的价值, 最终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的服务, 即政府提供的信息服务。“信息福利”作为一项服务, 同医疗保障等社会福利一样, 是政府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保证社会稳定的措施。

(二) 政府“信息福利”的特点

同其他社会组织的提供的信息相比, 政府“信息福利”的特点:其一, 信息的权威可靠性。政府信息是指政府机构为履行职责而产生、获取、利用、传播、保存和负责处置的信息。政府主体地位决定了其政务信息必须准确、可靠、具有权威说服力, 并要求社会各界能遵守, 指导人们的日常活动。其二, 信息的全面多样性。目前, 我国有80%的信息资源掌握在政府手中, 政府拥有绝对的信息资源优势, 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 其信息来源之多、范围之广和内容之丰富是其他信息组织不可相比的。其三, 福利的公平公正性。从本质上来讲, 政府信息是一种公共信息, 应为公众所有, 体现公平性, 所有公民都有权利享受和要求这种福利。

二、政府“信息福利”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化的进程, 我国政府的信息服务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政务公开、政府网上办公、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等等, 推动了政府“信息福利”的进一步建设。“信息福利”在我国发展的并不成熟, 存在以下问题:

(一) 对“信息福利”的定位存在偏差。

政府信息服务常常被当作政府行政的辅助性手段, 充当政府决策、计划、执行、控制等信息的宣传工具, 没有上升为政府行政职能范畴, 很少被看作是对公众提供的一种“福利”。政府信息服务对象主要是政府行政系统内部的用户, 为公众提供的信息有限。

(二) 对“信息福利”的实施规范不够。

政府“信息福利”提供大多是走一条形式化的道路, 对于公民信息的利用并未产生实质上的帮助:形式上的信息公开多, 实质上的信息公开少;原则方面信息公开多, 具体内容信息公开少;公众被动接受的信息多, 主动参与的信息少;浅层次信息服务多, 深层次挖掘性信息服务少等。政府“信息福利”过于分散。目前推行的各种形式政府信息服务往往具有各自为政的局限, 相互之间缺少统一性和协调性, 缺少权威性的机构统一协调信息公开政策、服务标准、数据格式, 导致政府信息服务资源分散, 共享成本增高。

(三) 对“信息福利”的法律保障不健全

知识产权保护与政府信息公开是一对长期存在的矛盾, 政府信息公开代表的是广大社会化公众的利益, 而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 代表权利人的个体利益, 集中表现为知识产权制度对信息资源共享的约束与信息资源共享对知识产权的侵犯两个方面。现行的《保密法》在诸如定密、解密、泄密处罚等一些重要的制度设置上落后于实际发展的需要, 必须尽快处理好保密与公开服务的关系。

(四) 对“信息福利”的“数字鸿沟”问题关注不够

政府在发布信息时, 往往并不考虑信息的目标人群是否了解该方面的知识, 是否能够接受该信息。这样就造成了由于表述语言而影响一部分人对信息的理解力和执行力, 进而可能提供给不同公众不同的实际信息量, 造成“信息福利”的不公平性, 这也是影响“信息福利”执行效果的重要方面。

三、完善政府“信息福利”的对策

通过对“信息福利”现阶段实行所产生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得出了以下几点完善的方法:

第一, 完善政府“信息福利”立法体系。解决政府“信息福利”问题, 最根本的方法是从立法上给予支持和保障, 完善我国政府“信息福利”立法体系。首先, 要确立知情权在宪法中的基本权利地位。其次, 制定与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法。再次, 完善有关政府“信息福利”监督法律规范。通过立法赋予社会主体监督政府“信息福利”的权利, 特别是提高新闻监督的法律效力, 保证新闻媒介对政府“信息福利”的报道权以及评论权。

第二, 完善政府“信息福利”服务机制。科学规范政府“信息福利”程序是保护公民知情权得以实现的一条途径, 也是监督促进政府“信息福利”的必要手段。借鉴国外经验, 根据我国政府“信息福利”实践, 政府“信息福利”的基本程序有信息组织、信息整合、信息公开、信息反馈等四个步骤。

第三, 完善政府“信息福利”监督及评价机制。政府“信息福利”监督机制是指在法律保障的前提下, 由各种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和个人对政府信息服务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 将意见反馈给政府, 这既是政府“信息福利”持续进行的基本条件, 也是考察政府“信息福利”效应的依据。

政府“信息福利”绩效评价是指由专门机构和人员依据客观事实和数据, 按照专门的规范和程序, 遵循统一的标准, 对政府信息服务的投入和产效 (产出和效益) 所做出的客观、公正和准确的评判。首先, 需要明确政府“信息福利”绩效评价目标, 以知道后续工作的进行。其次, 需要建立绩效评价体系, 包括政府投入、业绩成效等两个方面。再次, 要根据评价结果提升政府“信息福利”能力。

参考文献

[1]、马费成.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1

[2]、李志萍, 白林.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理论与改革, 2006 (1)

[3]、易臣何.政府信息服务失范与制度安排. 情报资料工作, 2008, (2) .12-14

上一篇:旅游形象下一篇:机械化输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