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存在(精选3篇)
向死存在 篇1
一、引言
生与死如影随形是客观存在, 也是一种人生智慧, 知死方能知生, 存在主义的核心理念在于“向死而生”。海德格尔强调“对死的必然性领悟, 可以促使人从沉沦、异化中醒悟过来, 积极筹划自己、设计人生, 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库尔勒·罗丝认为, 死同生一样, 是人类存在、成长的一部分。她说, “死亡可以说是成长的最后阶段, 也就是说你是什么以及你所作为的一切, 都在死亡中达到了高潮。”奈勒认为,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与死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他认为, 乍看死亡和教育无关, 其实, “只有死亡的思想才使我们真正理解生活的价值”。死亡是我们生命整体的一部分, 赋予人类存在以意义, 迫使我们重新审视生命。“死亡教育强调‘向死而生’的教育理念, 引导学生追求生命的价值”, 从而认清生命中重要事物, 抓住生命中的所有时光, 做出自由选择并承担其后果, 在有限的生命中利用自己的自由创造生存的价值, 使之得以充实, 不让自己堕入不健康的幻想之中。因此, 学校死亡教育要“帮助学生在成长与学习过程中, 逐步认识到生命的可贵, 进而尊重生命, 关怀生命与珍爱生命”, 并领会到死亡不可避免, 还要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生命质量, 要作为一个自由人而充实的存在着, 而不是只满足于生存着, 能够在现实中自由选择, 自为的处在自在的世界中。
谈生论死, 也就是存在主义者们主张的“向死而生”, 谈死是为了张扬生, 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但是, 我国的传统文化对死亡有着强烈的禁忌, 人们对于死亡讳莫如深, 然而, 近年来呈增长式出现的青少年学生对生命漠视而导致自杀、他杀的现象时有发生, 促使死亡教育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并被逐步重视, 死亡课程应运而生。本文试从存在主义死亡教育视角浅析死亡课程的开展的必要性及其开展, 以期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死亡观, 提高生命质量。
二、死亡课程
Bensley (1975) 认为, 死亡教育是一个探讨生死的教学历程。这个历程包含了文化、宗教对死亡及濒死的看法与态度, 希望藉着对死亡课程的探讨, 使学习者更加珍惜生命、欣赏生命, 并将这种态度反映在日常生活中。死亡教育使人明白死亡是人的必然归宿, 知死方能明确生的意义, 死亡课程把死亡教育就是生命意义的教育, 是最深刻的道德教育的这种理念传授给学生。广州大学胡宜安教授也指出生死学课程不是美化死亡, 而是解除死亡的神秘性, 赋予死亡神圣性, 让学生更加珍惜生命, 心理更加健康。
(一) 死亡课程
死亡教育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现代教育不能忽视死亡教育。死亡课程是学校开展死亡教育最好的、也是最主要的形式。死亡课程的缺席, 导致一些青少年不了解死亡, 不知道什么是死亡, 对自己生命不重视, 也漠视他人生命, 常以寻求死亡来解决问题, 对生命没有敬畏感。任何民族的延续与发展都是通过生命的延续与发展来进行的, 因此, 死亡课程的开展迫在眉睫。死亡课程的目的在于松开学生心灵深处的枷锁, 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待生死问题的平衡点。在死亡课程实施中, 适时适度地教给学生一些死亡常识, 逐步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应对死亡的挑战以正确的死亡态度来克服对未知死亡的恐惧, 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死亡观, 热爱生活, 珍视生命, 正视死亡。
(二) 死亡课程开展的必要性
在西方发达国家, 死亡课程涵盖整个学校教育阶段, 也涉及普通民众教育。相对而言, 我国的死亡教育发展比较迟缓, 死亡教育对于广大民众来说还只是阳春白雪的概念, 并没有在我国学校教育以及广大普通民众之间广泛开展。正如内尔·诺丁斯所言:“死亡问题在学校里也基本上不被重视, 除非有悲剧事故发生了。”传统教育对死亡教育的忽视容易致使学生形成消极的死亡态度, 失去生的动力, 认为人生灰暗, 对生命绝望, 消极对待生死, 使得许多本可以避免的悲剧, 诸如自杀、凶杀等频繁发生。因此, 实施死亡课程乃大势所趋。
1.引导学生建立健全积极的人生观
传统教育长期以来对死亡教育的忽视, 人们习惯只谈生不谈死, 造成了我们知识结构中生死知识的严重缺位, 使得人们对生命的的思考缺乏深度。各级各类学校过于重视智力学科的教育, 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不重视死亡课程的实施, 致使很多学生误认为死亡是最无意义的东西, 是对生的一种威胁, 容易导致学生形成灰暗心理, 忽视生的希望形成对死亡的偏见, 消极对待生死。死亡课程引导学生消除不良心理, 增加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建立健全积极的人生观, 促进我国死亡教育广阔深邃的开展下去。
2.死亡教育是完整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教育即生活, 教育不是为将来做准备, 而是当前的生活就是内容。死亡是人类生命整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应囊括于现代教育之内。只有了解死亡, 理解死亡对人生的价值, 学生才能正确积极的看待生命, 在有限的生命里自由选择, 努力创造精彩的生活。学校死亡课程不是针对将死者的临终教育, 而是针对所有学生个体生命的通识教育, 涉及各个年龄阶层的学生。因此, 死亡课程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对学生来说是必需的。
3.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生命的意义
马克思曾经说过“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生命是有限的, 并且最终都会面临死亡, 人生的意义在于使这唯一的生命活得有价值、有意义。死亡课程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死亡赋予生命存在以意义, 并给人类生命加以的期限, 催促学生在生命的期限里实现生命的价值, 让死亡不是走向寂灭的虚无, 而是最终实现个体生命的高潮。
三、死亡课程的开展
我国是一个避讳谈论死亡的国度, 虽然在一些有识之士的大力推进下有了一定程度的开展。但是, 死亡课程的实施仍是相对滞后, 普通民众对于死亡还是忌讳如深。因此, 死亡课程的开展一定要审慎, 注意形式上的循序渐进, 适时适度地在相应年龄阶段展开相应的课程内容, 避免操之过急产生不良的影响以形成真正的认识, 并且将西方死亡教育课程实施经验与我国本土传统结合因地制宜进行折中教育, 不要增加学生的成长负担。以下从循序渐进的三个程度谈论死亡教育课程的逐步开展。
(一)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死亡观
只有正确了解什么是死, 才能够更好地生。学校死亡课程应引导学生消除和缓解对死亡的恐惧, 使得心理相对脆弱的学生摆脱悬挂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 正确认识死亡, 科学把握死亡的本质和内容, 形成正确的死亡观念, 了解死亡并不可怕, 明白存在的时候死亡就不存在, 当死亡存在时我们就不存在, 才能够积极地思考死亡, 从心灵深处解放自我, 从而获得自由, 健康全面地成长, 也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抓住生命中的所有时光, 使之得以充实, 活出意义与品质, 获得幸福感。
(二) 培养学生的死亡悲剧意识
悲剧给人带来一种厚重感、悲壮感、崇高感, 通过对死亡的悲剧意识而给自己的生命带来启示和意义。存在主义哲学家们认为世界没有意义, 现实充满荒谬, 生活毫无目的, 世界的荒谬性导致了个人存在的荒谬性。对人生悲剧性认识并不意味着存在主义哲学家们主张遁世、逃避、沉沦。相反, 他们强调人们应在对现实的不正义、压迫、残酷的反抗中来彰显自身生命的价值, 以积极的、创造性的态度来对待生活, 使生命更富有意义。因此, 死亡课程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悲剧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有利于学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从容应对死亡这种悲剧性事件。
(三) 引导学生进行死亡体验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是儿童的天然欲望的表现。死亡课程应对学生的这种天然欲望加以引导和发展。引导学生进行直观的死亡体验, 即不逃避死亡, 在学生的承受能力之内直观面对死亡, 参与到与死亡有关的各种活动中去。死亡课程就是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正面体会生命的生、老、病、死等自然规律。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死亡体验活动的形式与过程, 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 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直接的感性经验, 亲身体会到死亡的残酷, 明白生命和死亡就一门之隔, 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意识到要重生又要顺死, 不能舍生也不能忘死, 达到“向死而生”, 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
四、结语
苏格拉底曾说过, 人类重要的问题不是如何生存, 而是如何好好生活。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家们也主张:“教育应该向学生展示生活的悲剧性”然而在我国, “死亡教育”和“性教育”一样都是人们忌讳却又不得不谈的敏感话题。死亡课程就是通过学校课程教育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白死亡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有利于学生理解有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 有“生”必有“死”, 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撼动的事实, 才能够很好地了解生死, 明白生的意义与死的价值, 进而坦然面对生死, 从而树立科学健康的死亡观, 从心灵深处解放自我, 获得真正的自由, 以便能够更好的理解生命的强大和脆弱, 深刻地了解生命的有限性, 使学生能够思索各种死亡问题, 重新审视生命的分量。
作为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死亡课程的开展完整了现代教育体系。实施死亡课程, 要以“向死而生”原则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与死的关系, 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面对死亡要处之淡然, 使他们能够正确看待死亡并认真思考如何生存,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幸福观, 进而能够尊重和热爱生命, 以理性看待死亡, 然后珍惜生命、珍惜感情、珍惜生活, 从而在超越死亡中提高生命的质量。
摘要:海德格尔认为:“人是向死的存在”。对死的畏, 对人的生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敬畏死亡, 才能敬畏生命。死亡是人类生命历程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现代教育不能忽视死亡教育。死亡教育迫使青少年学生重新审视生命, 以正确的死亡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还能使青少年更加珍惜和热爱生命。因此, 死亡课程的普及乃大势所趋。从存在主义死亡教育视角浅析死亡课程开展的必要性及其开展, 以期能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死亡观, 重新审视生命的分量。
关键词:“向死而生”,存在主义死亡教育,死亡课程
参考文献
[1]黄志成.西方教育思想的轨迹:国际教育思想纵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37.
[2][美]库布勒·罗丝著.孙振青译.成长的最后阶段[M].台北:光启出版社, 1993.7.
[3]秦赞, 贺泽海.以死亡教育为背景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J].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 2010.
[4]郑晓江, 钮泽成.解读生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102.
[5]吴仁兴, 陈蓉霞.死亡学 (第1版) [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4.219.
[6][美]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10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67.
[8]海德格尔著.陈嘉映, 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298.361.
向死存在 篇2
简·雅各布斯的名著《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被视为全球城市发展历程中最深刻的反思之作, 这本书加速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政府以铲除贫民窟和兴建高速路为特征的城市改造运动的终结, 也指引着美国城市从“增长”走向“成长”, 从建筑、产业本位走向居民、社区本位。
如今, 中国的大城市也迎来发展转型的节点, 长期以来追求增量带来的“城市病”频频敲响警钟。如何探索出健康、良性的城市发展模式, 服务好现代城市转型, 成为城市工作的当务之急。欧美城市的“生死”经验, 或许能为我们带来深刻启示。
伯明翰 全球首度实现全方位转型
伯明翰是英国的“大心脏”、交通枢纽, 也是历史上的“千种贸易城”、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见证了资源的枯竭, 经受了战争的破坏, 经历了“崛起—衰落—复兴”的轮回, 如今成为服务型现代大都市和世界级商业中心, 被称为全球第一个实现全方位转型的城市。
曾经, 伯明翰的城市问题来源于重工业发展带来的严重污染, 随后的资源枯竭和二战的摧残使得其经济地位日益衰落。再加上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产业转型趋势, 除了汽车产业外的制造业逐渐失去竞争力, 上世纪80年代后不均衡发展和全球经济重组的双重作用下, 伯明翰经济衰退, 失业率上升。面对衰落的趋势, 伯明翰政府开展了一系列城市更新行动。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所长吴军介绍, 伯明翰的城市更新工作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投资、推进制造业转型、提升服务业尤其是文化产业发展等。通过基础建设投资, 完善交通及电信、科技园区、战略产业发展区等, 更新城市形象。例如在1983年, 通过一些城市基金, 伯明翰市议会开始着手全面的运河改造计划, 改善运河两岸步道, 增加可达性。
制造业转型方面, 通过注入高新技术 (环境技术) , 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汽车、医疗精密仪器) , 实现制造业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促进企业生产和商业活动和高校科研结合, 鼓励当地年轻人致力于科学技术事业。
伯明翰还利用传统工业遗留的优势, 注重城市文化传承, 发展现代服务业, 打造出国际会议中心、国家展览中心、斗牛场现代商业购物中心等知名地标。
毕尔巴鄂 一座博物馆引领走向重生
创意改变世界, 也可以挽救一个衰颓的城市。西班牙毕尔巴鄂市就是一个被创意救活的城市。它的重生之路看似偶然, 其实也是历史选择的必然。
三十多年前, 毕尔巴鄂还是一座“钢铁城市”, 钢铁制造业和造船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 同时带来了水污染、雾霾等严重的环境问题。上世纪80年代, 毕尔巴鄂爆发工业危机后, 整个城市痛定思痛, 开始一系列的城市更新, 包括改造旧城、迁移工业区、修建地铁、活化利用古建筑、培育城市艺术等。
1991年, 为城市复兴大计, 毕尔巴鄂市政府决定兴建一家现代艺术博物馆来发展旅游业, 并邀请美国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设计了古根海姆博物馆。博物馆建成后, 在“古根海姆效应”下, 毕尔巴鄂成功地从工业型经济转型到创造型经济, 实现脱胎换骨。
不久前, 受西班牙政府邀请, 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刘志前往毕尔巴鄂考察, 他带回来的印象是“太美了, 整个城市管理就像一个大公司一样, 非常精明”。毕尔巴鄂作为城市重生的国际案例, 它的成功转型离不开政府、公众几十年来的共同努力, 因为创新卓越的转型思维, 毕尔巴鄂还在2010年获得首届李光耀世界城市奖。
“毕尔巴鄂曾经面对的阵痛, 中国很多城市正在承受, 它们从工业时代走进后工业时代, 制造业已经外移, 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要进来, 必须重新从城市产业转型考虑, 进行城市更新, 旧有的工业用地、工业建筑是为旧时代服务的, 现在出现了一个新的时代, 我们必须让城市的品质、城市的价值都能适应这个时代、服务这个时代。”刘志说, 如今毕尔巴鄂天蓝水绿, 文化艺术气息浓厚, 很多旅游景区都是由原来的工业遗存改造而来, 这也是中国城市梦寐以求的未来。
底特律 更新不及时导致城市破产
该转型的时候不转型, 背负着各种病症苟延残喘, 这样的城市只会穷途末路。美国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总裁George McCarthy认为, 2013年底特律的破产为全球城市提供了前车之鉴。
因为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总部齐聚于此, 底特律曾经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汽车之城”。1914年, 由老福特首创的流水线作业, 不仅带动了汽车产业的蓬勃兴盛, 更直接带来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柯立芝繁荣”, 成为美国进一步崛起的基石。在20世纪50年代的鼎盛期, 底特律位列美国第五大城市, 全城拥有将近200万人口。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以来, 大量非裔美国人涌入底特律寻找就业机会, 其后在民权运动促使下, 底特律人口间种族矛盾激发, 导致白人及中产阶级大量外迁, 城市人口规模大幅度缩减。大量高水平人才的流失加上政府腐败、工会谋私, 导致底特律公共服务水平急降, 企业出现倒闭潮。2008年金融危机更是给底特律致命一击, 三大汽车企业大量裁员, 克莱斯勒和通用相继宣布破产。在多年财政赤字的折磨下, 底特律最终于2013年7月18日申请破产保护, 成为美国迄今为止申请破产保护的最大城市。
追溯底特律破产的缘由, 不外乎是因为它面对产业转型大潮的冲击, 城市的基础设施、人口结构等均未能进行及时更新, 缺乏改革和复兴的手段, 最终导致自身走向衰败的末路。
不过, 近年来, 底特律政府开始积极发动市民参与城市改造, 为城市更新出谋划策, 城市人口正在慢慢回升。尽管将公众参与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环节很花时间, 但效果正在显现, 如果底特律因此获得重生, 将会是市民救活城市的一个伟大范例。
欧美城市更新之路, 常态化的城市更新工作体系
—是设定总体目标, 编制更新计划:英国通过设定“经济、社会、物质环境长远并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 提出“经济发展、环境优化、教育提升”等多项行动计划;
二是建立专业机构:英国成立城市复兴公司、英格兰合作组织和区域发展机构, 具体操作和管理城市更新项目;
三是完善立法:英国从规划、土地、城市发展、赔偿安置等方面推进城市更新相关立法;
四是盘活低效存量用地, 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德国将历史核心区、旧制造业用地、旧基础设施用地、军事设施用地作为优先土地盘活对象, 柏林对市中心区70%的商业办公、集会大厅、工厂与住宅的混合区域进行建筑修缮、恢复居住功能、提升商业功能;
五是激活闲置老旧建筑功能, 展现历史风貌特色:莱比锡将大量旧制造业用地更新为文化娱乐类用地, 汉堡市将港口闲置仓库、岸线进行功能提升和景观修复, 活化港湾滨水地区;
向死存在 篇3
写作时通过具体可感的人或事,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由具体到抽象, 进行深入思考与分析, 发掘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升华文章主旨, 这种方法叫剥笋脱壳法, 亦称层层剥笋法。我们的写作教学过程能否遵循此思维方式?怎样指导学生将此种方法用于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
纵观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它本身就应该是一篇由浅入深, 脉络清晰的美文, 能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语文课的思想美、人文美、艺术美。受到层层剥笋写作方法的启发, 将之运用于语文教学的实际, 具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性, 教师上课思路清晰, 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思考能力和思想深度得到提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主动的意义构建过程, 不是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而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层层剥笋式教学法的实质就是让学生自己通过讨论和思考, 得出自己独有的认识, 获得知识的过程是动态的, 而且知识可以不断地发展完善, 这也符合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模式和原则。
二、层层剥笋式语文教学法在语文课堂的拓展
层层剥笋式语文教学法适用于各种形式语文课的课堂教学中, 其中的道理相通。如文言文教学也可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从文字、文学到文化三个层面, 步步深入, 这样就能很好地解决文言文教学中言与文的问题, 学生在理解文义的基础上, 再进一步探讨作品中的人物和情感, 最后再上升到文化层面, 这也是层层剥笋式教学法的体现。
还有现代文教学, 也可以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理解文中的思想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较强的层次感。如《想北平》一文, 从思乡之情上升到文化寻根, 再到对青春年华逝去的怅惘, 最后进一步分析到作者对自由诗意生活的向往, 语文课的深度就展现出来了。
作文教学中运用层层剥笋法, 让学生的写作有清晰的层次, 主旨得到升华, 文章有深度, 以下是作文教学范例展示, 此处不作详述。
三、《向死而生》层层剥笋式作文教学课例展示
以下展示的是笔者执教的一节作文课的教学模式, 希望能抛砖引玉, 起到举一反三的引导作用。
(一) 导语
死, 困扰着无数活过的人和正活着的人。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经过对生死的苦苦思索后, 提出了“向死而生”, 即明白了死究竟是什么, 就能勇敢地面对死亡, 积极地活着, 意即直面死亡, 珍惜生命, 从而超越生死获得灵魂的重生。
季路问“死”, 孔子曰:“未知生, 焉知死。”圣人也在回避死亡。可是我想说“未知死, 焉知生”,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谈论这个沉重的话题, 希望揭开死亡神秘的黑色面纱, 同学们对死的认识能经历由感性到理性的质变。
(二) 由浅入深理解死亡
1. 第一层次———感性感受死亡
(1) 如果同学们经历过亲人、朋友、身边的人或者听说过什么人离世, 当时你最深的感触是什么?
———痛苦, 悲伤, 无助, 无奈。
(2) 此类作文展示。
2. 第二层次———理性认识死亡
(1) 你看过哪些书里的人、伟人的死, 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 给死亡分类, 最好能用四字语概括, 人物年代越久远越好, 每类至少列举一两个人物, 多多益善。
赍志而殁———屈原
忧郁而死———贾谊
醉酒而死———刘伶
杀头而死———竹林七贤
流离而死———杜甫
被诛十族———方孝孺
英年早逝———纳兰性德
自绝于世———王静安、老舍、海子
水浒英雄的各种死法:
中毒:宋江、卢俊义、李逵
自缢:吴用、小李广花荣
伤故:大刀关胜
坐化:鲁智深
病死:林冲
摔死:解珍、解宝
老死:燕青归隐、武松出家
阵亡:战死, 被抓后凌迟处死, 暴尸、剁肉泥
(2) 此类例文展示。
3. 第三层次———辩证超越死亡
(1) “怪侠”金圣叹临终遗言:“花生米与豆干同嚼, 有火腿的滋味。此技能传下去, 死而无憾也!”
(2) 苏格拉底之死:“想起来, 我还欠某人一只雄鸡未还。”
(3) 鲁迅遗言:赶快收殓、埋掉, 拉倒。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忘掉我, 管自己的生活。
(4) 林觉民《与妻书》的生死观: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5) 托尔斯泰遗言:千千万万的人们在受苦受难, 你们为什么都聚在这里照顾托尔斯泰?
4. 第四层次———透过死亡看生
(1) 讨论:怎样活。
笑对死亡, 像庄子, 妻死, 鼓盆而歌;活好当下, 珍惜生的每一天;积极乐观地活, 像苏轼, 转移战场, 用轻松的方式实现人生突围;活出自我, 活出自己的精彩, 像钢琴王子刘伟, 要么赶紧死, 要么精彩地活。
(2) 关于生死的名言:
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 无复独多虑。———陶渊明
一个人, 出生了, 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 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 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 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史铁生
生如夏花之绚烂, 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
(三) 写作要求
谈谈你对死的理解, 对生的认识, 自命题作文。要求:要有具体可感的事例, 要有打动人的细节描写;层层深入理解, 对主旨深化升华, 写出层次感。
(四) 范文展示
此环节可以在对学生写作讲评时进行。 (略)
(五) 总结升华
英国作家希尔写过一本书《天蓝色的彼岸》, 因车祸而死的小男孩哈里, 他挂念着自己的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们, 他试图回到活着的世界, 这一趟在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旅途使他渐渐发现生命的真相:对生活的留恋和珍惜, 对感情的谅解及宽恕, 以及学会如何去爱与告别。
曾经读过一本法国人写的薄薄的书, 书名就叫《死亡》, 书的末段说, 如果我们只热爱生命而不热爱死亡, 那是因为我们并不真正热爱生命。让我们好好活着, 做有意义的事。正如坎贝尔所言, 活在活着的人心里, 就是没有死去。
四、层层剥笋式写作教学法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运用
(一)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 把教师也变为学习的一个成员,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关键。
层层剥笋式教学通过逐层深入, 层层剥笋的方式, 引导学生思考, 好像迷宫探险, 让学生自己找到曲径通幽之处, 从而登堂入室, 最后探骊得珠, 对课题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 现代化学习方式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 学生在写作中感到最为困惑的往往是写作素材的缺乏, 这是学习与现实的严重脱节, 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学习工具和学习方式, 把现代化的网络和电脑实实在在地用于学习和教学过程中。
层层剥笋式写作教学, 课堂上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电脑和网络, 在网上查阅相关课题的资料, 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向死而生》课例,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到相关伟人的死亡情况, 了解各种不同的死亡现象, 学生共同找资料, 共同探讨, 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当然, 有了海量的相关素材, 选择和思考的过程也尤为重要, 思想是写作的灵魂, 有了深刻的思想, 文章才能永葆生命力, 教师的指导作用正在于此。
(三) 师生合力的最佳化
在写作教学课堂上, 通过学生思想火花的碰撞,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层层深入挖掘, 再加上教师的引导, 将师生的合力发挥到极致, “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 大家共同的智慧必然大于个人的力量, 这是层层剥笋式写作教学法的优势。
摘要:写作中的层层剥笋法可应用于写作教学, 进而延伸至整体的语文课堂教学, 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步步深入引导学生思考、感悟, 从而获得语文学习的深层审美和深度启发。《向死而生》作文教学课例对生死由感性到理性, 再上升到辩证认识, 既有知识的拓展, 也有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层层剥笋式语文教学法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 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动态地获取知识, 同时, 与现代新课程改革相结合, 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合力的最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