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理论

2024-06-10

旅游理论(通用12篇)

旅游理论 篇1

现代旅游业与全球其它行业相比起步较晚, 它是在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人们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和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在不断增长的情况下逐步发展和繁荣起来的。我国现代旅游业的兴起, 也只是近30年以来的事, 因此它在理论上滞后于实践也是必然的。但是, 旅游理论如果长期滞后于实践, 必然会影响、阻碍旅游业发展, 必将导致盲目的实践。

现代旅游不管是国内或是国外, 至少有三大理论是滞后于实践发展的。即旅游商品的理论、旅游文化的理论和生态旅游的理论, 可以说这是现在旅游理论的三大盲点。旅游商品问题是旅游市场的核心问题, 即旅游者购买什么与旅游业出卖什么的问题;旅游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即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文化精神追求的问题;生态旅游的根本问题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问题, 即旅游者在什么样的生态环境中开展旅游活动的问题, 而不是一种独立的旅游形态, 更不是到偏僻的地方、生态环境好的地方去旅游的问题。可是这三大问题在旅游理论学术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或错误, 以至造成旅游实践的混乱, 或导致盲目的旅游实践。这对旅游业的发展和繁荣是不利的。所以这是急需旅游学术理论界深入研讨的。

(一) 旅游商品问题

旅游有市场问题, 当然就有旅游商品和旅游商品交换问题。可是什么是旅游商品呢?旅游商品的科学概念应怎样表述呢?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国内外都没有解决好。现在普遍都认为旅游工艺品、旅游购物品是旅游商品, 其理由是因为它是旅游者购买的, 是在旅游市场出卖的。我国某学院的旅游权威XX院长还认为国外都是这么说的。这种观点, 在我国和国外迄今为止一直居于统治的权威地位, 所以我国旅游学术理论界和政府的有关文件, 都是基于这一认识去表述旅游商品概念的。

那么又该怎样表述旅游商品的科学概念呢?其实道理很简单, 事物的科学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表述。事物的本质属性不同, 就应该有不同的相应的科学概念的表述。旅游工艺品、旅游购物品最根本的属性是出卖所有权的物质商品, 它和其它物质商品一样, 都是物质商品。如果说, 因为它的出卖地点和购买者起了变化, 它的物质商品的根本性质也随着变化, 这是不可能的事。这种认识是不科学的, 它违背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决定事物科学概念的准则。属性是事物的根本特性, 它是由该事物形成的要素, 即成分、结构、性质、功能所决定的。一般物质形成的要素是指有形的实体、实体构成的成分、性质和功能, 以及实体的结构、形态等。事物组成的要素不同, 其根本性质也就不同, 而旅游购物品或旅游工艺品的属性是指为了出卖使用价值所有权而生产的社会劳动物品, 所以它们也是一般的物质商品, 而且不可能随着购买者和出卖地点的变化而改变其根本性质。

那么旅游商品的概念是什么呢?这也要从其属性上去探索去理解。旅游是人们外出旅行游览的活动, 它的目的是追求文化精神的需求和享受。旅游商品则是为了满足旅游者观赏游览的需求而出卖的商品, 这种商品就与物质商品的属性不一样了。它们形成的要素是暂时提供观赏权、美和美学功能的暂时享受权, 如景区景点等实体;提供物质实体的暂时使用权如宾馆的住宿设施;提供陪同游客游览观赏的服务如导游服务。所以, 旅游商品的构成、性质与一般的物质商品不一样, 它所出卖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只是为旅游者暂时提供有形实体的观赏或使用权的暂时使用;只是提供无形服务的享受;只是提供旅游活动的组织安排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的筹划和组织服务工作。所以它是不出卖所有权这样的一种特殊商品。如果一定要定义一下, 我的《旅游商品学》中是这样表述的, “旅游商品是指商品提供者为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 暂时出卖观赏权、体验权、使用权、享受权, 而提供的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有形的旅游物质实体和某些无形社会人文资源与各种无形服务享受的总和。”国内第一本《旅游商品学》从2002年出版以来多次印刷, 后又出了修订本, 许多大学都已用作教材。可是至今我国政府、国家教育部和国家旅游局, 尚未就旅游商品与旅游商品学教材等有关理论问题组织全国研讨, 求得统一认识, 更没有把旅游商品学正式列入旅游专业作为必修的教材。一个如此巨大的旅游市场, 到底什么是它交换出卖的商品?一个对其商品概念至今还没有科学统一理论的旅游朝阳产业, 又如何去发展该行业商品交换的实践。这种商品交换的实践, 只能是盲目的实践, 这样的盲点理论和盲目的实践又如何去策划开发旅游商品呢?又如何培养旅游商品的旅游专业人才呢?

(二) 旅游文化问题

关于旅游文化学的著作和教材, 全国出版大约不到10本, 这些著作都各有千秋、各有特色。如果没有这些著作问世, 那旅游文化学仍属空白, 但其中还是有不少问题有待深入研讨的, 作为一门新兴科学著作的问世, 不断研讨、不断完善也是必然的过程。

如文化与旅游文化的概念、区别何在?已出版的一部属于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关于旅游文化的教材, 把中国的历史文化当作“旅游历史文化”;把宗教文化当作“旅游宗教文化”;把民俗文化当作“旅游民俗文化”, 总之, 都在社会人文文化中的各种文化类型的前面, 加上“旅游”二字就认为其性质便会发生根本变化而成为“旅游文化”的组成部分了。人类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等, 都早在现代旅游, 甚至早在古代旅游萌芽以前就已经存在了, 怎么能因此而变成了旅游文化的组成内容了呢?这是没有分清楚旅游文化与文化科学概念所造成的混乱。没有深入研究旅游文化的科学内涵, 没有搞清楚旅游文化的科学结构, 没有搞清楚社会人文的各类文化内容与旅游文化的关系, 同时也没有搞清楚旅游文化只是在文化这一大类中的一种门类文化。这一门类文化中又包含着自然旅游资源文化和社会人文旅游资源文化。人类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等在旅游文化体系中只是作为一种社会人文旅游资源的身份出现的, 旅游资源文化是资源本身固有的文化, 并不因为以旅游资源的身份出现就变成了旅游文化或旅游文化的组成部分, 它的文化内涵对旅游者产生学习、欣赏、观赏、享受的吸引力, 它本身的文化性质是不可能转变为旅游文化性质的。旅游文化是人类在其长期旅游实践基础上, 就其文化精神层面进行的实践总结和本质的科学阐述。

那么旅游文化的内容又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在国内已出版的《旅游文化学》著作中, 有的虽然指出包含了主体文化、客体文化和介体文化, 这是正确的。但却未对其做出科学定义和深入阐述, 有的《旅游文化学》中就根本没有提出这些内容, 所以旅游文化学的主要内容还是有待深入研讨的, 特别是旅游客体文化的科学概念及其形成和自然旅游资源文化的科学概念及其形成, 是值得研讨的, 因为文化是一种社会人文现象, 而自然界本身早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 那么它们的文化又是从哪里来的, 这里有个“人化”和“附会文化”的问题, 在我国已出版的旅游文化学的几本著作中, 基本上未见论述到这一点。旅游文化的内容中还有没有其他内容呢?如审美文化可否视为旅游文化学组成的重要内容呢?

再如旅游文化学的结构体系也有待深入研究。可否包括:文化与旅游文化概论;旅游文化的主要内容:主体文化、客体文化、介体文化、审美文化、另外从资源的角度看有自然旅游资源文化、社会人文旅游资源文化, 但却不能因此而成为旅游文化;最后则是旅游文化的建设和管理等。当然这个结构框架只是作为参考, 仍然有待深入研讨。今年九月南开大学出版社出了我的《旅游文化学》, 这是我对这一课题就上述内容的论述和结构体系进行探讨的尝试, 有待同志们批评指正。总之, 旅游文化这一课题是急需进行理论探讨的, 同时作为一门科学著作的形成, 不断研讨不断完善, 也是必然的。特别是需要我们创建的是像旅游文化学这样一门新兴的学科。我的《旅游文化学》一书虽然已经出版, 但也不过是抛砖引玉而已, 仍然需要全国专家深入探讨, 才能使这门学科建设得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三) 生态旅游问题

关于生态旅游这个问题, 国内外定义可能已达百种之多。但普遍公认的概念, 是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去到生态环境优美、很少破坏或没有被破坏的偏远的负氧离子含量高的地方去的旅游。这种概念只是从旅游的去处, 从旅游地的角度去界定生态旅游, 而未从生态旅游的本质和目的是保护生态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界定, 这在近百种定义中, 明确地鲜明地持这种观点的几乎很少, 有的也只是随便地或无足轻重地提到要保护生态而已。可见不从生态旅游的本质要求和保护生态的根本目的去界定是难以做出本质的科学表述的。

这种概念的另一层含义是把生态旅游看作是一种独立的旅游形态, 认为只有到环境优美的地方去的旅游才可称之为生态旅游, 这也是值得探讨的。难道其他传统旅游, 如观光旅游、民俗旅游、宗教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探险旅游、商务旅游、会议旅游……等等类型的旅游, 都不存在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了吗?可见, 生态旅游不是一种独立的旅游形态。它是一切旅游形态、一切类型的旅游都应包含保护生态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职责和行为规范, 而不应该从旅游的去处和旅游地的角度去界定生态旅游的科学概念。所以我在我的两篇论文和在全国生态专业委员第3届年会上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生态旅游是指旅游商品的供求双方共同关于保护生态使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理念、职责和行为规范。”所以简单地说生态旅游是旅游供求双方的一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职责和行为规范。

由于把生态旅游只是片面地界定为去到生态环境优美的地方去的旅游, 于是就会产生两种负面影响:一是传统的观光旅游、民俗旅游、休闲旅游等等一切旅游形态的旅游都与生态旅游无缘, 似乎都没有生态旅游本质属性要求所规定的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了, 自然更没有保护的职责和保获的行为规范了;二是现在“生态”成为了新鲜时髦的名词, 于是无形中导向人们面向偏远的生态环境地去开发旅游项目, 导向人们涌向偏远生态环境去旅游。而旅游活动、旅游开发、旅游项目也是有污染有破坏的, 长久下去, 将来这些地方的生态破坏了, 又到哪里去开发生态旅游?恐怕若干年后, 生态环境优美而又没有被破坏的地方也就难以找寻了。可见, 这两种负面影响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这两种后果的后果则只会造成倡导这样的生态旅游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完全相悖。可见如何科学地界定生态旅游、如何科学地规范生态旅游, 也实在是当务之急。

旅游商品、旅游文化、生态旅游既是旅游的前沿理论问题, 也是实实在在的实践问题, 而且, 应该说这不但是中国旅游理论学术界的问题, 也是世界旅游理论学术界的问题。如果不尽快求得理论认识上的统一, 旅游发展将继续失去理论方向的指引, 不但中国的旅游实践, 恐怕世界旅游实践的发展也将无所适从。对于这三大理论问题, 可以说是旅游理论的三大盲点。我们应立即组织研讨, 尽管还有各种各样的观点, 但我们应该不管它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 不管它是权威人士的还是非权威人士的论述, 我们只管它科学与否, 只看它是不是真理, 是不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科学论述。而且应摆脱国外理论的羁绊自行独立地研究。真理是越辩越明的, 对真理认识的研讨和统一, 只会有益于对实践的指导, 只会促进实践的发展。对上述三大理论盲点认识上的研讨和统一, 不但有益于指导中国的旅游实践, 也将影响和促进世界旅游实践的发展。

鉴于以上论述, 可否建议组织全国的大研讨, 或者召开全国性学术研讨会, 共同研讨这三个理论课题, 形成共识, 最后组织编写这三个课题的全国统一的专业教材, 更好地促进我国旅游实践的发展和世界旅游实践的发展。

摘要:剖析学术界关于旅游商品、旅游文化和生态旅游传统观点的不足之处;论述三大前沿传统理论的盲点给旅游实践造成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旅游商品,旅游文化,生态旅游,盲点

旅游理论 篇2

旅游地理期末论文

题目:记哈尔滨之旅 年级:2014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学号:2014010097 姓名:徐文雅

记哈尔滨之旅

【摘要】本文章主要以记录在哈尔滨所看到的景物和内心感受为主。会在文章开始阐述旅游动机,途中感悟等。期间也会掺杂一些通过学习旅游地理这门课程后对这次旅游的重新思考。【关键词】哈尔滨 旅游 感悟

【正文】这次旅游的动机应该属于田中喜先生的心情动机和经济动机的结合。首先,去哈尔滨的心愿最早可以追溯到我2014年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我一直没有什么喜欢的非去不可的学校,所以当我看到东北师范大学,我下意识想要寻找一个我只身一人远涉这个遥远学校的理由。想到东北我就想到了哈尔滨,灵机一动:长春离哈尔滨近,我可以去哈尔滨看冰雕!找到了这个理由令我很满意,于是我就欣然踏上了旅程。第一学期我在校外兼职做家教,攒下了一笔小资金,正值元旦三天假期,舍友也想出去玩。我们几个商量了一下,一拍即合,果断带着对圣索菲亚大教堂和冰雕的期盼去了哈尔滨!

元旦是旅行的好时候,我们买车票晚了些,就奢侈了一把坐动车去的。一路上除了白雪就是覆着白雪的树。看了些许时间就睡着了。下了火车,我们跟着下火车的人群走,坐着公共汽车走到了市里。下车了,旅馆去哪找?就这么在中央大街附近瞎走瞎转,还真是遇到了一家便宜的家庭旅馆。这真是一件美丽的事情。住的地方解决了,整个旅程都是彩色的。因为离中央大街很近,我们当天晚上就兴致勃勃地去逛了中央大街。经过善良的本地市民的指点,我么找到了那条注明的街道,放眼就是人群和人群。中央大街是一个大杯子,人就是杯子里面的水,满满的,都要溢出来了。我们顺着人群走,看俄罗斯式的建筑、看各种式样的小吃和餐厅,看人群,看冰雕。我们走进一家又一家的 俄罗斯工艺品店,买甜美的俄罗斯巧克力糖,买可爱的套娃,其他的就太贵了,也只是饱饱眼福即可。我们在途中看到哈尔滨红肠,舍友从热情的小哥那里买了两根红肠吃,而我选择跟着迎面的人群去享受在冬天里吃雪糕的刺激。那排队的人,都要切断这条路了!不过味道真的很好吃,是这个地方特有的味道,很甜美。离开雪糕店继续往前走,是一家很有特点店,不知道是做什么的。只知道,寒冷的冬天里,有四个俄罗斯人在二楼的阳台上纵声歌舞,他们身穿俄罗斯民族服饰,美丽的色彩和嘹亮的歌声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曼妙的身姿驱散了些许寒冷。再往前走,游客变少了,庄重的街路更清晰的展现在我的眼前。中央大街是由黑灰色的长形石砖铺成,凹凸不平,踩上去满满的厚重感。整条路庄严而深沉,厚重的颜色诉说了他古老的历史,令人感叹这岁月的魅力。再长的路也有到尽头的时候,我们估摸着时间也差不多就结束了在中央大街的游玩,由于不知道附近的环境,我们选择原路返回。当天回到了家庭旅馆,我们便早早入睡,以备第二天整装待发!

太阳很给面子,第二天的天气也是十分晴朗的。粗粗吃了早餐,问了问旅馆大姐的意见,我们就果断打车去了圣索菲亚大教堂。一路上,计程车师傅很是开朗热情,向我们介绍着一路上的建筑。到了教堂,我们礼貌的跟师傅道谢告别。一转身,就看到一座欧式棕红色的教堂嵌进蓝天里,这画面美得应该在画中的。我们欢快地奔向期待已久的教堂。在它的脚下尽情拍照嬉戏。但终究没进去看,你问为什么?哈哈,人太多了,不想去!我们太懒了,最怕的就是这拥挤闷热的人群,就是挤进去了也看不愉快,还是留份念想的好。让我时时刻刻都记挂着。结束了教堂之旅,我们向教堂周边的各大商场进发!衣服、首饰、玩具、摆设、挂件、陶瓷等等,应有尽有。舍友看上了一套茶具,一咬牙一跺脚,买了!回去送给慈祥的爷爷,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我则是买了手链、风铃这些小样式,一是留作纪念,二是送给亲爱的朋友。对了,我还买了一套俄罗斯特有的奢华风格的梳妆镜打算寒假带给我母亲。赏完了教堂逛完了商场,我么便打道回府了。在旅馆稍作休息变奔去了最令人期待的冰雕大世界!苍天可鉴,学生票还160呢,那么贵!不过,来了哈尔滨不看最负盛名的冰雕大世界这是个什么事!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进去了期盼已久的冰雕世界,入眼除了冰就是人,除了人就是冰。冰里嵌着彩色的灯,使冰雕平添了几分魅力。冰雕的样式很多,有高耸的楼、有火车头、有滑滑梯、有红色的鱼、有长城般曲折的滑道等,唯一的缺点就是人太多!我的天,你想玩一滑梯就要排队一两个小时,你每玩一个项目就要等。等等等,如果真是那沉稳的性子,我们早就去索菲亚里面去观赏了。于是乎,我们就在里面瞎逛,瞎看。开始的时候倒没觉得冷,因为早就知道是来哈尔滨,自然穿的是极厚。可是,我们真心低估了冰雕世界里的寒冷,我的脚已经不是我的脚了。我的手除了冷就再也没有其他的感觉了。想着早早的出去罢了,可是又一想那飞走的人民币我就果断决定待下去!好歹也要玩几个项目不是,我在索道里等,舍友不愿意等待,她继续毫无目的地逛着。等啊等,等的我感觉要冷死掉了,终于轮到我。工作人员系好安全措施便把我从高处退了下去,可笑的是我竟然滑到接近终点的地方停下来了!我两只脚扑腾扑腾的要滑向终点,事实证明,我是失败的!还是终点处的大叔们拽鸭子脚似的把我拖到了终点解放了我。真是令人哭笑不得的一次玩耍,没有想象中的刺激,但总比瞎逛好一些不是。这个时候接近关圆了,我们又碰到了同龄的学生就一起在最后的时间内一起愉快的玩耍了。灯光灭的时候我们果断跑到园外打黑车走了,唉,没得选,那么晚了,我为鱼肉,大哥你瞅着宰吧,手下留情。

回到住处自然是二话不说吼吼大睡了。结果就是——第三天除了赶火车也就去逛了一下赶车途中的精品店,又买了几个怀表送给儿时的朋友,希望他们珍惜时间,事业有成。坐上了火车,也就意味着旅行即将划下句号。不过还有一个值得说的小插曲,就是在到长春火车站的时候碰到了同专业的同学,他们跟我们一样花的就省几块钱,我们凑了钱刚够坐轻轨,回到学校已经九点多了。五六个人饿的要死没有钱却想吃饭怎么办?于是我们厚着脸皮请求先吃饭第二天再拿钱过来,上天眷顾,善良的大姐同意了。于是我们吃了一顿“霸王餐”后美美地回宿舍就寝了。这真是一个美丽的句号。

现在距离我哈尔滨之旅已经半年了,现在想一想,这次旅行还是有很多考虑的不充分的地方。旅游时间选的正确,但人数多就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了,理论上来说人越多越好,这样旅游收入才更多。可是这样也影响了旅游的质量。相信这一方面的问题以后会有学者更多的关注。下次的旅行,我不会再买那么多礼物了,会仔细观察当地当时的气温并作出变化的准备。旅游景点要打探的比这次更清楚,希望自己能越来越成熟。

【谢辞】

这学期学习的旅游地理课程教给了我很多东西,以后旅游的话肯定受益不少。感谢李老师这一学期的辛苦授课,您辛苦了。祝您生活愉快!

【参考文献】 无

关联理论与旅游翻译的关联 篇3

摘要:“关联理论”涉及话语认知,对翻译过程研究及翻译实践具有与“功能目的论”相近的指导意义。在旅游资料的翻译中,译者须遵循“最小—最大”原则,通过“明示”和“推理”实现译文与译文读者的“最佳关联”,达到“最佳语境效果”。尤其在旅游语篇的编译中,“关联理论”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关联理论;旅游语篇;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1101(2016)06009505

Abstract: Relevance theory, a theory of discourse perception, is as of great value as Skopos Theory to the study of translating and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texts for tourism, the translator must comply with the principle of “minimal effort + maximal effect” and realize “maximal relevance” between the target text and the target reader through “ostentation” and “inferenc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best contextual effects”. In the editing and translation of texts for tourism, relevance theory is particularly practical.

Key words: relevance theory; texts for tourism; translation

旅游资源的对外译介涉及译者对原文的认知和译文读者对译文的认知这两个过程,因此借用有关话语认知的“关联理论”(theory of relevance)对其加以阐释是可行的。也就是说,关联理论与旅游翻译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关联。在此,有必要先就关联理论的基本思想及与普通翻译的关联进行梳理。

一、关联理论与翻译

在话语认知理论看来,对话语的理解是一种包含“明示”(ostentation)和“推理”(inference)两个方面的“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是一个涉及“信息意图”(informative intention)和“交际意图”(communicative intention)的“明示-推理过程”。“明示”指说话人把信息意图明白地展示出来,而“推理”指听话人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结合“语境假设”(contextual assumption)求得“语境效果”(contextual effects)而获取说话人的交际意图这一过程,其重要依据就是“获取信息和语境的最佳关联。寻求最佳关联实际上就是人们在语言交际活动中自觉遵守一条原则——关联原则……最佳的关联性来自最好的语境效果;人们对话语和语境假设的思辨、推理越成功,话语的内在关联就越清楚;话语内在的关联性越清楚,人们在思辨和推理过程中无须付出太多的努力,就能取得好的语境效果,从而正确理解话语,使交际取得成功。”[1]说话人的意图能被听话人识别,是因为双方对认知环境具有共识。交际的成功取决于双方对彼此的认知环境达成“互明”(mutually manifest),话语取得了“最佳语境效果”(optional contextual effects),即信息和语境之间实现了“最佳关联”(optional relevance)。

依据“认知原则”,人类认知倾向于同“最大关联”(maximal relevance)相吻合,因为“人类的认知过程……往往力求以最小的心理投入获取最大的认知效果。要达到这一效果,人们必须重点关注那些看来对他们最具关联性的信息。”[2]30依据“交际原则”,每一个交际行为本身都应具有“最佳关联”,其关联的程度取决于话语所具有的语境效果和处理话语时所付出的努力。关联性和语境效果“二者之间成正比关系,即在同等条件下,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就越强。”[2]26-27在同等条件下,认知努力和关联性成反比,即付出的努力越多,话语的关联性就越弱;相反,关联性越大,取得的语境效果就越大。让听话人以最小的心理投入取得最大的语境效果,这是关联理论的重要原则(“最小—最大”原则,或“效度第一”原则),对于应用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关联理论看来,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译者既要充分利用自己认知语境中的各种信息推导出隐藏于原文明示信息背后的隐含意义(交际意图),找到原文信息与语境假设的最佳关联,在认知上获得“最佳语境效果”,同时又要以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和心理期待为标准,围绕“最佳关联”对译文进行取舍,为译文读者提供“最佳语境效果”,将原文的交际意图和相关信息正确地传递给译文读者。由于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有所不同,译者应根据“最小—最大”的原则对译文进行相应处理,使译文读者从译文语境中获得“最佳语境效果”。寻求译文与译文读者的最佳关联性,使译文提供“最佳语境效果”,这是翻译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德国学者古特(E. A. Gutt)指出,“对于翻译所要传达的内容及传达的方式,关联原则有着重要的制约。因此,假如有人问在那些方面译文预期的阐释应该类似于原文,答案是:在使译文与读者充分相关的方面——也就是说,在提供充分语境效果的方面;假如有人问译文该如何表达,答案是:表达的方式应该是让译文提供预期的阐释,而没有让读者付出不必要的推理努力。……这两项制约条件决定了译文应该在哪些方面类似于原文——仅仅在有望使译文与译文读者充分相关的那些方面。这些条件还决定了译文应该内容明了,表述自然,不应理解起来不必要地困难。”[3]107在古特看来,译文的内容要与译文读者产生充分的关联,提供充分的语境效果,形式也应让其无须付出不必要的努力,即译者应时刻以寻求“最佳关联”作为指针,这就是关联理论“最小—最大”原则对翻译的启示。“效度第一”的原则尤其适应于应用翻译,因为应用体裁重在传达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而非语言形式,这一特点与关联理论的“最小—最大”原则不谋而合,而寻求“最佳语境效果”即实现实用体裁的预期功能。

二、“明示”、“推理”与旅游翻译

就旅游资源的对外译介而言,它涉及相连的两个“认知过程”。首先,译者需要对原文“明示”信息(如旅游资源的客观信息)背后的交际意图(对潜在游客的“呼唤”)进行“推理”,这一过程的成功依赖译者的认知能力,并且表现在译文当中;接着,译者以恰当的方式将原文信息表述出来后,译文读者需要对译文明示信息背后的交际信息进行推理,这一过程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译文提供的“最佳语境效果”。这两个过程的连接点就是旅游文本的译文本身,即整个对外译介的过程仰仗译者以恰当的形式将自己从原文中获取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传达给译文读者,其译文须对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做出正确的假设,为译文读者提供“最佳语境效果”,达成最大限度的认知互明。

原文作为话语,一般包含有“明说”(explicature)和“隐含”(implicature)两种表述,前者传递的是信息意图,即表层信息,读者可从中获得语境假设,而后者传达的是交际意图,即深层信息,是话语行为的最终目的。对于旅游文本,“明说”就是对旅游资源“事实”的描述,“隐含”则是旅游资源管理者对读者发出的“呼唤”。原文作者和原文读者处在同样的文化语境中,即拥有共同的认知语境,因此原文的“明说”信息和“隐含”信息都能比较便捷地获得“最佳语境效果”,实现“最佳关联”;为简洁起见,有些不言自明的信息不必和盘托出,成为话语之外但共知的背景信息,这对于“局内”人士并不构成交际的障碍,反而成为机智、幽默的所在和良好文体的特征。这种情形在旅游文本中十分普及。

但是,译文读者和原文作者处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拥有的背景信息很不相同,对原文“隐含”信息的识别存在较大困难,甚至因“文化缺损”(cultural default)对原文“明说”信息的理解都会出现错误,因而对其实现“最佳关联”,忠实地传达原文的交际意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例如:

有一个真实的传说,秦王派卢、侯二臣来这烟霭缭绕的云山寻找长生不老药,未遂,卢、侯二臣最后隐居云山。秦王当然不知道卢、侯二臣不归的原因,其实道理再简单不过,正是云山的神奇、幽美、诡异、静谧成了卢生、侯生的挽留客。古人况且如此,那么崇尚大自然美的今人应更不在话下了。既然有古人之鉴,今人还需未雨绸缪,提防无妨。其实,云山原始次森林密布,一峰紧连一峰,峰峰祥云环绕,景观众多,宛如人间仙境一般,又岂能有挡阻得住凡人隐居这六九福地之理?而且云山乃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应为全国属有,你又以何种阻挡之名?尽管如此之说,“乐不思蜀”这一现象仍不可推崇,更不可多取。何故?因为“乐不思蜀”最易使人见异思迁,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未来,这岂又不成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之古训的叛逆?

——《不要轻易登云山》第五段原文为湖南省武冈市某作家为推广云山所写的一篇美文,刊于何处不可考。在此向原作者致谢。

原文表述“呼唤”功能的技法有二:1.陈述云山超凡脱俗的旅游资源;2.劝说游客“不要轻易登云山”(原文标题),欲擒故纵。前者是“明示”信息意图,其“呼唤”功能是自然具备的,因而是直接的;后者是“推理”交际意图,其“呼唤”功能是带有修辞性的,因而是人为和曲折的。但在这一段落,“明说”的信息几乎荡然无存,似乎通篇都是在劝阻,都在和“呼唤性”背道而驰。

倘若译者将原文当作哲理散文,忽视语境效果,不顾译文与未必都是美文爱好者的译文读者的最佳关联,那么其忠于原文形式的译文很可能会被误解,取得与原文交际意图截然相反的效果:

A real story says that the first king of Qin (221 B.C.—206 B.C.) dispatched 2 courtiers, Lu and Hou, to the cloud-veiled Yushan for elixir of life. They failed to accomplish their mission and thus lived here in seclusion, while the kin

g wondered why they didnt return. In fact, it was Yunshans unusual beauty, mystery and serenity that made them stay for a life. The ancients stayed here! Modern people admiring the beauty of nature wont lag behind, will they? Certainly, its no harm for modern people to take precautions and plan ahead. Because Yunshan is blanketed with primitive second-growth forests, and its dense peaks are veiled by clouds.

With its numerous scenes, it looks like a fairyland. How can the ordinary refrain from living here in seclusion? Moreover, Yushan, a National Forest Park, belongs to the whole nation. How can you keep them off it? Though, reluctance to leave it is still not advisable and thus is not advocated here. Why not? Because it may well make people forget about themselves, and the forgetting of the past equals the betrayal of the future. Isnt it a rebellion against the old saying that the following should draw lessons from the foregoing?

原文“明说”的是云山让人“乐不思蜀”,“见异思迁”,甚至“看破红尘”,因而来云山旅游,像古人那样隐居于此,是“不可推崇”的。倘若译者不考虑原文内容在译语文化语境中的接受的可行性,无视话语交际的“最小—最大”原则,那么译文读者获知的交际意图很可能是原文的表层含义——不要来云山。这岂不背离了“发起人”(initiator)的交际意图,枉费了原文作者欲擒故纵的苦心吗?

原文“隐含”的交际意图与“明说”恰恰相反——表面上劝人“不宜来云山”,但深层的含义却是云山旅游资源的品质非同一般,可谓“超凡脱俗”,让人“流连忘返”(原文第二段末尾句),因此去云山旅游要做好充分的时间预算,而且“至少你不宜一个人去”(原文末尾句),要多邀亲朋好友同去。倘若不把原文当作哲理散文,而当作旅游宣传文本,那么为避免对原文交际意图的误解,译者大可实行“最小—最大”原则,对原文进行编译,将“隐含”信息化为“明示”信息,并改变语言形式,以获得“最佳语境效果”:

…Since the ancients stayed here, can modern admirers of nature be far behind? Youd better plan ahead, because Yunshan is so charming and has so many scenes that you may stay here longer. Naturally you may well stay here in seclusion. Besides, we may not keep people off a national forest park. Though, your reluctance to leave it is not appreciated, because you should ultimately go back to society.

此处译文浓缩了原文的大意,简化了原文的表述形式,并将“隐含”意图做了“明示”处理,使译文读者能“以最小的心理投入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懂得原文的深层意图。为了增强关联性,使译文读者轻松地领会原文交际意图,译文首句还模仿了英国诗人雪莱(P. B. Shelley)《西风颂》末尾的名句,按照原文大意和译语语境写道,“既然古人来了,今人还会远吗?”而且为了突出对译文读者的“呼唤”,译文的句子多以“你”为主语或话题,避免了原文读者对象不够明确的缺点。这样,译文就成了行之有效的“你”型文本。

三、“最佳关联”与旅游翻译

对于原文的“隐含”信息,译文采取“‘归化性明示”还是“‘异化性明示”[4],这是由“翻译目的”(Skopos)决定的。对于原文的篇章结构和文体风格,在应用翻译中是不必“忠实”地传达的,因为这些要素和处在译语文化语境中的译文读者“关联性”很弱,有可能加大译文读者对原文交际意图的领会的难度。为了实现翻译目的,有必要根据原文的交际意图和译文读者的期待,用基于译语文化身份的表达方式(如上文对雪莱名句的套用)来改编原文,对原文中与交际意图直接相关的信息予以“明示”,通过产生“最佳关联”来实现交际意图。也就是说,“并非所有信息在任何语境中都会产生语境效果。作为解决办法的指导方针,也就是说‘对对于语境最重要的那些成分的聚焦,就直接来自关联原则;意思就是,译者应当把在那一特定语境中产生最佳关联的信息表达出来。”“

译文文本中的‘矫揉造作常常要求译文读者付出无端的认知努力:兴许是因为从原语中推理而出,或者是因为译语掌握不到位,译者使用的表述可能要求读者付出超过最佳关联所要求的努力。”[3]120在古特看来,译者应当从原文中提取在译语语境中具有“最佳关联”的信息,略去很少能产生“语境效果”因而没有明显实际意义的信息,删繁就简,使原文的交际意图突显出来。对原文信息的适当取舍可以防止译文臃肿不堪、言不达意、矫揉造作,符合关联理论中的“最小—最大”原则。

对于编译的原则,关联理论和“目的论”是相通的。为了顺应新的交际环境和译文读者的心理需求,译者应将自己置于译语文化语境中,换成译文读者的角色,根据译本的预期功能决定翻译策略,对原文的信息进行适当调整和改写,使译文既能连贯自如地传达原文的交际意图,又能让读者付出最少的认知努力。依据新的交际语境筛选原文的信息,实现“最佳关联”,防止译文的“造作”和累赘,这是应用翻译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例如:

如要登云山,来之前①尽可能多邀几个旅伴,以免你遇到孤寂或迷路时担惊受怕之苦;②临行前要记住与家人打个招呼,尽量把旅期多说几天,以免你迷恋于云山数天数夜仍不舍归去,让家人担心和牵挂;③一定要带足你的盘缠,云山之地物产资源十分丰富,它距湘西南集散商品贸易重镇──武冈市仅4公里,该市不仅商品琳琅满目,而且土特产在外来人中十分吃香,免得你玩兴甚高倾尽袋囊无路费可归;④最好还带上相机,待你尽兴归来之后,让你感觉到你与云山的拥抱,并非融为一体,而是一次跋涉,一次洗涤,一种亲近,一种激进。而且从照片上你可以分得出什么是仙境,什么是尘世,什么是梦幻,什么是永恒──教你清醒头脑,回归真实自我……

——《不要轻易登云山》第七段

原文以散文的笔法罗列了来云山旅游应注意的四个事项(序号为笔者添加),但行文不够简洁,有古特所说“矫揉造作”(unnaturalness)之嫌。关键是,这些信息基本上是老生常谈,少有新意,因而少有值得在译文中保留的价值,而且更要紧的是,有些建议在译语文化语境中很可能被误解:1.在云山容易“迷路”,独自旅游让人“担惊受怕”,因此去云山旅游很危险;2.“尽量把旅期多说几天”有欺骗家人之嫌,似乎游客都巴不得离开家人,不负责任地去外地逍遥;3.武冈的旅游商品一定贵得离奇,会把游客宰得“无路费可归”;4.“带上相机”的建议纯属多余,哪个游客不会留下“到此一游”的纪念?况且末尾句铺陈较多,华而不实,经不住逻辑推敲,没有什么信息性可言。

倘若译者无视译文与译文读者的“最佳关联”,那么“语境效果”就可想而知了:“不要……登云山,”更不要“一个人去。”把乏味的“信息型”文本写成生动活泼的旅游散文,这样的妙笔可能令原文作者心中窃喜,不想在译语文化语境中却显得无聊和累赘,而且由“明示”信息得出的结论居然与“隐含”的交际意图截然相反,这恐怕会令原文作者和发起人惊诧万分。此时,实现“语境效果”的重任落在了译者的肩上:

Prepare yourselves for a tour here. Firstly, come with fellow tourists. Secondly, remember that your tour may last longer than you expect. Thirdly, leave pocket money for local produce, which puts up a dazzling array in Wugang. Lastly, take a camera with you: the photos will remind you of the soul-purifying tour.

此处译文精炼地概括了原文的主要信息,突出了原文的交际意图,实现了与译文读者的“最佳关联”。文体上,译文由原文的曲折“呼唤”(欲擒故纵)转变成了直接“呼唤”(祈使句),行文简练、明晰,没有堆砌、牵强之嫌,“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均容易为适应了应用体裁的译文读者接受。作为旅游文本,此处译文“忠实”的是原文深层的“交际意图”(“呼唤”功能),而非表层的“信息意图”和语言形式。因为,“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5]

译者是“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的执行者[6]。“翻译目的”的效度取决于译者如何协调原文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待之间的关系,即效度与后两者的一致成正比。译文对原文信息和形式的改编必须实现与译文读者的“最佳关联”,才能获得最佳“语境效果”,从而实现对原文“功能”上而非形式上的忠诚。事实上,“关联理论”和“功能目的论”是相通的,对于旅游资源的对外译介均具有很强的实际指导意义。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39.

[2]Sperber D,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Gutt E A.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M].Brookland: St. Jerome Publishing, 2000.

[4]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282-285.

[5]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22.

[6]Trosborg, Anna. Text Typology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12:29.

旅游理论 篇4

一、相关概念的阐述

(一)情感理论的概念

“情感旅游”是一个新颖的概念,李金早局长在论述旅游业“新六要素”时指出,“情感旅游”包括婚庆、婚恋、纪念日旅游、宗教朝觐、民俗文化等各类精神和情感的旅游新业态、新要素。根据这一表述,“情感旅游”既指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也指以情感消费为主要标志的旅游业态,还可以指情感含量高的专项旅游产品(如蜜月旅游、民俗风情游、孝亲敬老游、缅怀游)。其中的“情感”既涉及人的爱情、亲情、友情等世俗情感,又包括以崇高、神圣为根本特征的精神信仰。

(二)民俗文化概念

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由历史沿袭而来,又在现实生活中生生不息,体现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心态和制度等。

二、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现状分析

情感旅游是旅游者的主观态度,是游客在整个旅游过程中通过所看、所听、所闻、所尝、所触获得的旅游心理体验。情感旅游一方面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因素,另一方面又与旅游目的地呈现的旅游资源息息相关。渝东南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全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少数民族生活在这里,既有原生态的民族风情,又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既有远古巴渝文化的历史印记,又有近代红色革命的遗迹遗址…秀山花灯、酉阳民歌、石柱土家啰儿调、黔江南溪号子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被列为国家、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呈“点”状分布

渝东南六区县同属于武陵山区,都在强调把旅游业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武隆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和成熟的旅游商业推广走在前列,彭水依托阿依河发展境内旅游产业链,石柱注重打造黄水森林公园,黔江重推古镇建设和乡村旅游,酉阳打造世界桃源,秀山围绕“武陵之心,边城示范”的目标发展建设。

(二)存在原真性衰退并进一步加速迹象

渝东南作为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受国外文化、汉族文化的冲击,原有的特色文化逐渐被替代和流失。在民族服饰方面体现的最为明显,另有像节庆、游艺、民族戏曲、雕刻、建筑等部分已经被破坏和流失。流失的不仅是这些显性文化,更多的是“隐性文化”如各民俗文化中的审美观念、伦理观念、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

(三)民俗文化深度开发和整合开发亟需加强

目前,渝东南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整合化程度低。作为重庆东南民俗旅游带,各区县都在争先推出各自的精品,却没有一条主线将六区县的旅游发展串联起来形成有机整体,没有形成渝东南一条明晰的旅游形象,进而导致区域竞争优势不明显,如区域内协作体系不完善,没有建立共同打造同一个旅游市场的利益补偿机制;旅游景点宣传各自为战,没有形成渝东南地区民俗生态旅游资源的联合、统一营销推介方式等。六区县的旅游业大多都是依靠天生的自然优势在发展,像武隆的天生三桥、彭水的阿依河、黔江的小南海、酉阳的桃花源等都是自然的结果,真正打造民族民俗文化特色的景点却比较少。

三、基于情感理论开发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的基本思路

根据《重庆市渝东南地区旅游发展规划(2008—2020)》和渝东南区域功能定位,渝东南地区以“地文景观”为主的自然资源、以“建筑与设施”为主的人文资源构成了以生态山水峡谷为基调、民族民俗风情为内涵、岩溶地质奇观为亮点的旅游资源基础。要将渝东南“整体打造成国内重要的民俗生态旅游目的地,加快推进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三区’建设”。

(一)坚持政府主导、多方联动,加快构建区域大旅游格局

政府支持,塑造民俗文化品牌意识,形成成熟的旅游产业链规模运作,具体如下:

1、点——面——链的发展模式,统合黔江、彭水、秀山、酉阳、石柱、武隆六地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选取有代表性的自然禀赋较好、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交通比较发达的景区景点优先打造、包装、宣传,进而带动动其他景区开发。优化整体布局,由一个点到周边面的旅游发展,最后形成民俗文化旅游链的发展,形成渝东南黄金旅游线路来带动旅游的发展。像是可以把桃花源、乌江画廊等地进行旅游资源的整合。

2、以游客需求为主导,开发体验创新的旅游市场。通过市场调研,对每一个景点、景区进行可行性分析,找准游客的需求和定位,整合民俗文化旅游市场,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二)科学设计旅游主体(旅游产品)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区域差异性是民俗文化的显著特征。当前,社会化进程和现代文明正在逐步消减各地区的文化差异,传统民俗文化在急需保护的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实现传统民俗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保护,首先需要科学设计旅游产品和商业经营模式。

渝东南民俗文化具有集中、丰富、相对保存完好的特点。根据民俗旅游产品通常所划分的三大类:物质民俗旅游资源、精神民俗旅游资源和社会民俗旅游资源,设计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产品需要综合考量旅游者的民俗文化旅游动机,情感旅游中的直接动机源于人们对于另一文化的体验向往,因此开发出体验型、娱乐型、度假型或观光型等多种功能有机组合的区域民俗旅游产品。比如立足民族性和地区性,可以开发土家族的白虎、巴蛇等图腾文化,焚山神、五谷神等宗教神灵文化,苗族的礼俗歌文化等;立足参与性和体验性,可以开发土家族、苗族的民俗生活如土家织锦的制作、苗族酒歌等;立足观赏性,可以重点打造土家苗族的歌舞诗、后河古戏等。同时,渝东南民俗旅游产品开发必须要坚持其文化内涵。特色是呈现给游客的旅游体验,文化特征则是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命脉和根基。渝东南民俗文化的静态元素如建筑特色、民族服饰、民间工艺品等需要保留推广;动态元素如民族歌舞、民族礼俗需要提炼传承;具有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的民俗商品需要开发宣传。利用和挖掘有价值的特色文化符号,营造浓郁的民族民俗文化内涵,加之得天独厚的良好生态环境,科学设计渝东南民族地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产品是必要之举。

(三)合理开发情感旅游线路

1、情感漫旅游线路

罗尔夫·詹森(Jensen)提出“情感漫步”的名词,指人们“不必太当真地展示情感”。它允许人们无拘无束地表达热情或失望;事件过后,人们又恢复到正常状态。他指出,人们想锻炼情感生活,就像锻炼身体和头脑一样。像是一些感情的宣泄就是情感漫步的体现。在内涵和表现形式上,情感漫步与情感宣泄、情感教育和戴恩提出的“情感梳理”有密切关联。渝东南的彭水,三山相拥,二水环绕,历史悠久,文化多彩,孕育了这里大美的山、湛蓝的水、深邃的史、浓郁的情,被人称为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同时也是一块圣洁的爱情治愈圣地,旅游线路开发可以开展情感旅游系列活动,打造重庆彭水爱情圣地体验系列主题旅游线路——围绕摩围山“呐喊谷”、鞍子“爱情磐石”、保家“桃花山”,千古情歌绝唱《娇阿依》等开展……让游客走进彭水,总能在自然山水、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中,让疲惫的心灵获得净化,让倦意的情感得到升华。

2、亲子游旅游线路

武隆是个特别受大片、电视、电影青睐的地方。不仅《满城尽带黄金甲》将武隆作为主要取景地,还有《变形金刚4》、《爸爸去哪儿》等多部经典之作在武隆取景。在这里,山、水、瀑、峡、桥构成一幅完美的山水画卷。情感旅游中的亲子游,是以家长为决策者、出资者和监护人,以儿童为主角,以亲子互动、寓教于乐、体验式教育为重要形式,以增强情感关系、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升能力为目标的旅游活动类型。武隆可以开发“爸爸去武隆”的亲子游旅游产品,让日常忙碌的父母与孩子有亲密互动的沟通时间和机会,增进彼此间的感情,通过三至五天的行程安排,打造亲子互动游戏等,让小家庭体验城市生活中所体会不到的别样生活。

3、缅怀纪念游旅游线路

旅游地理论文 篇5

题目:柬埔寨旅游业浅谈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李玥 20131434011 2013德 语 班

2015年1月2日

【内容摘要】

柬埔寨全名柬埔寨王国(Kingdom of Cambodia),通称柬埔寨,旧称高棉,位于中南半岛,柬埔寨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早在公元1世纪建立了统一的王国。地处东南半岛南端的柬埔寨王国,是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首都金边的塔仔山、王宫和湄公岛、巴地湖风景区、“小吴哥”等名胜古迹相距不远。北部暹粒省的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吴哥窟和吴哥王朝遗址群,以其众多的古迹和细致仿真的雕刻艺术,让每一位前来参观的游客叹为观止,流连忘返。西南部的西哈努克港,拥有银白的沙滩和碧蓝的大海,以其热带自然风光和天然良港而闻名于世,也是最著名的休闲胜地。

由于连年战乱的结束和国内政局的逐渐稳定,近来年,柬埔寨旅游业得到了恢复和较快发展,外来游客人数一直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

【关键词】

柬埔寨 旅游业现状 地理特征 名胜古迹 优劣势 政策建议

【正文】

一、柬埔寨旅游业发展现状:

据柬旅游部统计,柬埔寨旅游业发展现状,2001年,柬共吸引外来游客60万人次。2002年,来柬外国游客达到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而当年全国各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约220万人次之多,占全国1200万人口的18%。全年旅游外汇总收入约4亿美元。旅游业同时还为柬提供了10余万个就业机会。柬政府希望在2003年实现吸引外来游客突破100万人次的目标。

二、独特的旅游地理与优势旅游项目:

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拥有沙滩、海岸美景、热带雨林等迷人的自然风光,而且历史文化遗产古老独特,以高棉文化为主的民族风情神秘浓郁,特别是以吴哥古迹群为代表的神秘壮观的吴哥文化更是吸引了世界各地众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1、吴哥古迹:

吴哥古迹位于暹粒省境内,距首都金边约240公里,是柬埔寨民族的象征,被誉为东方四大奇迹之一。现存吴哥古迹主要包括吴哥王城(大吴哥)和吴哥窟(小吴哥)。在公元9世纪至15世纪时,吴哥曾是柬埔寨的王都。吴哥始建于公元802年,完成1201年,前后历时400年。1431年暹罗军队入侵后,吴哥遭到了严重破坏,王朝被迫迁都金边。此后,吴哥被遗弃,逐渐淹没在丛林莽野之中,直到19世纪60年代一个叫亨利·穆奥的法国博物学家发现了吴哥古迹。吴哥古迹现存600多处,分布在面积45平方公里的森林里。大吴哥和小吴哥是它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有许多精美的佛塔以及众多的石刻浮雕,蔚为壮观。这些佛塔全部用巨大的石块垒砌而成,有些石块重达8吨以上。佛塔刻有各种形态的雕像,有的高达数米,生动逼真。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把整个吴哥古迹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金边王宫:

也称四臂湾大王宫,因位于上湄公河、洞里萨河、下湄公河与巴萨河的交汇处而得名,是诺罗敦国王于1866—1870年建造的。王宫为长方形,长435米,宽402米,外有城墙。王宫的建筑具有高棉传统建筑风格和宗教色彩,宫殿均有尖塔,代表繁荣;殿身涂以黄、白两色,黄色代表佛教,白色代表婆罗门教。王

宫最初为木结构,后改建为水泥结构,但保持了原来的风貌。王宫内主要建筑有:

银阁:位于王宫入口左边围墙里这是一座由5000片银瓦覆顶的佛庙建筑,每片银瓦重1公斤;里面的地板也是纯银制,因而称为银阁。这是由国王诺尔丹于1892年所建,后来在1962年重建。寺内的宝物包括一尊镶有9584颗钻石的金佛,重90公斤,其中最重的一颗钻石有25克拉。在银阁的右前方有一座小塔,里面的平台上是从印度运来的佛陀脚印。银阁后方小山丘上的佛塔里,供奉着一尊白玉佛。

金銮殿:是国王加冕、会见国宾、举行宗教仪式和接受外国使节提交国书的场所。参议院、国会和政府成员也在此举行就职宣誓仪式。

波佳尼阁:也称御宴厅,是表演宫廷芭蕾舞的主要场所,国王也在此举行晚宴和接见群众代表。

凯玛灵宫:为西哈努克国王和莫尼列往后寝宫,也用于接待到柬正式访问的外国元首。

月光楼:位于王宫正门城楼之上,由于四周无墙,晚上月光倾泻进厅而得名。用于国王登基、举行重大庆典和国宴。独立纪念碑:

位于诺罗敦大道和西哈努克大道交叉处,为纪念1953年11月9日柬摆脱法国殖民统治,获得完全独立而建。1958年3月落成,高37米,共7层,上有蛇神(柬文化象征)100条。每年独立节时,柬国王或国王代表都要在此举行隆重的庆典。来访的外国元首也多到这里献花圈。

3、塔山:

塔山也称塔仔山,山体较小,是金边的发祥地。相传古代一名叫“奔”的女子因发大水顺湄公河漂流至此,拾到一尊佛像,供奉在小山上,后在此修庙,信徒香客盈门,并逐渐发展成繁华的城镇,被命名为“百囊奔”,意为“奔夫人之山”,当地华侨译为“金边”。塔山高约百米,塔顶供有奔夫人之像,终日香火不断,是金边的象征之一。[

三、柬埔寨发展览旅游业优势:

目前柬全国的旅游景点主要有1300余处,其中包括100余处自然景观,1161个历史文化景点和约40个休闲胜地。

据2001年的统计,柬全国各旅游区的旅店分别为:金边105家旅店,5381间客房;暹粒省47家旅店,2480间客房;西哈努克市38家旅店,1243间客房。其他省份共有57家旅店,1700间客房。全国总计由247家旅店,10804间客房。高档客房有限。

目前直飞柬埔寨的航空公司中,飞往金边的有11家航空公司,即中国南航、上海航空、老挝、新加坡、越南、港龙航空、马来西亚航空、泰航、曼谷航空、台湾长荣和柬金边总统航空。从国外直飞暹粒的有5家公司,即曼谷航空、台湾长荣航空、老挝航空、越南航空和新加坡航空。

柬政府将旅游业作为政府优先发展领域,并将其作为吸引外资的重点鼓励领域,给予在该领域投资相关的优惠政策。为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柬埔寨,柬王国政府于2000年宣布对外开放天空,外国航空公司飞机可以直接从始发地飞往暹粒旅游区,让更多的游客更方便地参观吴哥窟古迹。为保护游客安全和提供更多的旅游服务,柬政府还于2002年正式组建了旅游警察部队,分布到全国各景点,为游客提供免费安全保障和排忧解难。目前,柬政府还决定优先在金边及其周围、暹粒省、西哈努克市、白马市、国公省和东北地区的拉达纳基里省、蒙多基里和

上丁省等地建设开发旅游区。随着政府加大在旅游业的投资,柬旅游业可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四、制约柬旅游业发展的两大因素:

虽然有如此多的旅游资源和较好的发展前景,但柬王国的旅游业目前存在着两大难以逾越的障碍,严重制约着其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这就是依然薄弱的基础设施和居高不下的旅行费用。此两大因素成为柬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首先,柬埔寨最基本的旅游设施欠完善,不配套。虽然柬王国的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大多以原始面貌展现在游客面前,虽不乏纯朴及返朴归真的感觉,但却无法使游客充分享受旅游所带来的愉悦。基础设施很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交通、道路、环境、住宿、卫生等方面亟待加强。由于道路状况太差,游客往返世界知名古迹吴哥窟之路,仅能以飞机、快艇代步,因路况太差无法行车。飞机旅游加大了旅行成本,虽然时间快了,但没有时间感受沿途的热带景色和民族风情,沿途的各地风光更是无法领略。快艇旅行也是以点带面,缺少陆地旅行的乐趣。而且几乎所有的景点周围环境,住宿周围的卫生条件、清洁度也给客人带来视觉上的极度不爽。

其次是柬旅游业的价格目前尚没有竞争力。旅游价格关系到旅游者的切身利益,也是游客们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同样的价格,游客可以进行多国旅游而不会接受单一的行程。再则目前旅游的重心已经由富人向平民、工薪阶层转移,高价包装的旅游项目已不能适应当前的需要。因此各国旅行社均在保证其信誉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节约开销。

而柬埔寨的景点大多是有私人公司承包,只认钱不认人,不管你是自费旅游还是集体组团出游,对于能够为其带来经济效益的旅行社没有给予一定的优惠价格,柬当地各旅行社在承接团中获利远没有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多(指回扣和消费方面的收入),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其开拓旅游市场潜力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自柬政府于2000年实行“开放天空”以来,柬政府允许航空公司直飞吴哥所在地暹粒市,因此柬境内的旅行社在业务上就丢了一大块。因为游客从国外直接飞到暹粒,经过首都金边的游客相对减少,委托金边旅行社的机会也少了,同时金边的旅游收入也会减少,也由于客人直飞暹粒,在金边中转的机会就少,这就使得本国的航空业客流量减少,造成恶性循环,机票价格居高不下,增加了旅行社的成本,而游客则因此放弃赴柬旅游,改游其他周边国家,政府的旅游收入也因此相对缩水。

五、长远规划政策与建议

为了柬埔寨旅游业长远发展,政府也出台一系列政策,2000年来,柬政府大力推行“开放天空”政策,支持、鼓励外国航空公司直飞金边和吴哥游览区。2002年,柬政府加大对旅游业的资金投入,加紧修复古迹,开发新景点,改善旅游环境。2002年,赴柬外国游客85万人次,同比增长28%。客源主要来自美国、中国、法国、中国台湾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主要旅游点有世界闻名的吴哥古迹、金边和西哈努克港等。

洪森总理提出了如下建议:

1.旅游部必须致力于开发暹粒吴哥旅游,以及周围地区和金边市、海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和湄公河河豚生态旅游区。还有拉达那基里省与国公省的生态旅游区和历史文化遗产旅游区,为迎接2011年东盟峰会与东盟旅游论坛作好准备。

2.努力修复基础设施:包括海、陆、空航线与东盟高速公路的连接,推动柬埔寨运输业的不断发展。

3.柬民航事务局必须加快推动国际机场的扩建计划,包括西哈努克市国际机场,以及国公省和拉达那基里省的机场建设。

4.尽快完善边界区国际关口的办公设备与接客所需的各方面设备。

5.加强对旅游市场的宣传工作,包括东盟地区、日本、中国、韩国与印度等旅游市场的推介。

6.柬埔寨旅游收入约占全国生产总值的10%,必须平等分享这一经济增长成果,使贫困人民也得到好处。因此发展各省、市旅游业是当务之急。

7.必须制定明确的法律标准,确保政局稳定和旅游客源的不断增长。

8.经常举办研讨会与人力资源培训,为开发柬旅游业铺平道路。

9.必须加强对各省市旅游的监管工作和成立社区旅游协会,为基层人民增加收入。

10.必须关注于世界气候变化和协调长途客机的航行问题,同时在即将来临的柬新年,各省市政府与基层政府应维持各地旅游区的安全与美化,让全国人民与国际旅客一道欢庆每年一度的柬新年。

【结论】

总体来说,柬埔寨王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灿烂的文化遗产,年轻、生产型人口,其发展潜力巨大,自身条件优越,亟待投资、开发。

然而另一方面,由于20多年的战乱,柬国内的基础设施大部分遭到损坏,景点缺少维修,服务配套设施跟不上旅游业的发展。然而,近年来,柬恢复和发展基础设施,主要依靠外国援助和“亚行”、“世行”等国际金融机构贷款,柬政府自身几乎没有任何财力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较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尤其是旅游成本的居高不下,更严重地影响了外国游客来柬旅游的兴趣。从长远来看,柬埔寨要想成为让外国游客倾心的旅游国家,还会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其中政府职能部门与私人公司之间的协调、配合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旅游理论 篇6

摘要残疾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旅游市场是我国一块有待开发的处女地,开发残疾人旅游市场有利于完善我国的旅游市场。本研究以残疾人为调查对象,利用无助理论时其旅游障碍、旅游参与意图等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结构方式模型发现:残疾人的旅游障碍因子有3项(本能障碍、交流障碍、环境障碍);旅游障碍因子与旅游参与意图之间无直接显著性影响;残疾人旅游障碍因子中除了交流障碍因子外,本能障碍、环境障碍对无助感有正(+)的显著性影响;无助感对旅游参与意图间有反(-)的显著性影响。最后,在分析本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残疾人旅游;旅游障碍因素;无助理论;旅游参与意图;结构方程式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9)09—0047—06

1引言

残疾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代价,残疾人也是当今社会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总体生存状态的优劣折射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旅游市场竞争激烈,成熟的旅游市场要求市场细分化,旅游活动已然是一项大众性的、全民参与的活动,因此开发残疾人旅游市场有利于完善我国的旅游市场;同时残疾人旅游市场既是潜力市场,又是空白市场,抢先占领,对旅游市场和旅游企业发展意义重大。残疾人旅游市场是我国一块有待开发的处女地,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从国内外在残疾人旅游研究方面的比较来看,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主要表现在:从研究进程来看,国外自上世纪80年代即开始了相关研究,至今已发展较为成熟。而国内基本停留在研究的萌芽阶段。从研究方法和内容上看,国外注重使用历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且多通过定量分析建立相关模型对现象进行阐释;而我国研究内容尚未形成体系。基于此,本文以适合旅游的残疾人为调查对象,从其旅游障碍、无助感与旅游参与意图等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希望能够对我国残疾人旅游提供理论依据,为国内旅游相关领域弥补研究空白。

2相关研究综述

2.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原理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瑞典统计学家、心理测量学家Karl G.Joreskog提出了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简称SEM)以来,SEM一直在心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得到很大的应用和发展,并成为近年来统计学三大发展之一。结构方程模型分为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测量模型部分求出观测指标与潜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构模型部分求出潜变量与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可以直接测量的变量记为观测变量(observedvariables)或称显变量;对不可直接测量的变量记为潜变量(1atent variables)或称隐变量。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又称为潜变量因果关系模型,主要表示潜变量之间的关系。规定了所研究的系统中假设的外生潜变量与内生潜变量之间有因果关系,模型形式为:

η=Bη+Tζ+ζ

其中,η是内生潜变量向量,ζ是外生潜变量向量,B是m×m系数矩阵,描述了内生潜变量η之间的彼此影响;T是m×n系数矩阵,描述了外生潜变量ζ对内生潜变量η的影响;ζ是m×1残差向量,模型中未能解释的部分。

2.2无助理论(Helplessness Theory)

无助理论是指个体经历某种行为活动后,导致情绪低落、消极的认知定势、动机降低、失去积极性的现象,并影响后来行为的一种现象。无助的概念最初是由塞拉蒙·米尔(seligman Maier)研究动物行为时提出的。黑特(Hiotro)的实验证明了无助感在人类行为中也会出现。阿巴森(Abramson)和塞拉蒙·米尔(seligman)在温纳(Weiner)的归因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无助归因重构理论。塞德克和库法(1990)发现在无助形成中,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不可控认知,比行为结果的不可控过程的影响更大。

国内学者曹新美、郭德俊(2005)发现反馈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在认知活动中,不一致的反馈信息会损害被试的认知和情绪,导致无助感的产生,而当对被试的操作成绩给予评价反馈时则不会导致无助。无助感研究引起了心理学界广泛持久的关注,在多个领域得到了研究,研究的焦点主要是习得无助的产生机制。

2.3残疾人参与旅游的障碍研究

残疾人同普通人一样也有旅游动机,但是在参与过程或在参与之前遇到的障碍却把他们中的大部分排除在旅游活动之外。一些研究者认为残疾人因各自的残疾类型、自理程度、种族以及性别而在旅游活动中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史密斯对残疾人的旅游障碍作了较完整的分类,他把障碍分为本能的、环境的以及交流的3种。其中本能障碍源于个体的身体状况,环境障碍包括社会对残疾人的态度形成的无形障碍以及建筑设施等所形成的有形障碍,此外还有言语思想交流障碍。海因和米歇尔指出许多残疾人没能参与旅游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设施的障碍。另外对肢体残疾旅游者的调查显示,可进入性差是他们出游的主要障碍。克洛尔是一家专门组织残疾人旅游的机构,其对加拿大肢残者的旅游障碍调查显示大部分受访者没有参与旅游的机会,另有1/3的受访者提到可进入性是他们选择旅游地的主要因素。此外,有学者对残疾人自身的障碍进行了深入研究,墨里等人把自身障碍归纳为经济的、身体的、态度的三种形式。

3研究问卷设计及数据处理方法

本项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原始资料,并采用SPSS12.0和AMOS7.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各项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问卷调查共分两次,分别在韩国大田广域市、中国北京市进行。问卷为韩文、中文格式,以适合旅游的残疾人为调查对象,并作为抽样母群体。初次调查时间为2008年4月7日至4月16日在韩国大田广域市残疾人福利中心,共发出问卷110份,回收有效样本91份,有效回收率为82.7%;二次调查为2008年9月5日至9月15日在北京残奥会期间进行,共发出问卷330份,回收的有效样本为287分,有效回收率为87.0%。

3.1问卷设计

综合先行文献的研究并结合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调查问卷共由4部分组成:①残疾人旅游参与障碍,最终设计了3个层面(本能的障碍、环境的障碍、交流的障碍)共计30个问项。②无助感,共设计10个问项。③旅游参与的意图,共设计了3个问项。④样本的个人情况,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生活方式、学历、婚姻状况等变量及残疾人的伤残种类、近3年来是否有过住宿型旅游活动及旅游同伴形式等问项。

3.2样本量说明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如表1所示。通过频率分析(Frequency Analyis)发现:样本之中,性别以男性

(67.7%)稍多,年龄以31-40岁这组人数最多(37.8%),57.9%的残疾人未婚,80.7%的残疾人是同家人(含配偶)共同生活,初中、高中学历者占总体的77.0%,61.1%以上的调查对象曾经有过住宿型旅游活动。在有过旅游经历的调查对象中,63.7%的残疾人旅游同伴是同家人、亲朋,20.7%的残疾人是通过残疾人团体组织。

3.3数据处理方法

本研究对入境游客调查所得的数据通过统计学工具SPSS12.0和AMOS7.0进行研究分析。使用频率基础统计方法,得出了调查样本的一般特性。通过因子分析法检验了残疾人旅游参与障碍、无助感、旅游参与意图的信赖性。通过AMOS7.0统计学工具使用结构方程式SEM检验研究模型的适合性与三者之间的关系。

4实证研究分析

4.1问卷调查项目的信赖性及妥当性

首先针对残疾人旅游障碍、无助感、旅游参与意图的描述项分别进行KMO统计量(KaiserMcvc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分析和巴特勒球形检验(Bartiers Test)。其结果KMO值均大于0.7,Bartletts球形检验的结果显示各个描述项在0.001水平上达到了显著,说明残疾人旅游障碍、无助感、旅游参与意图描述项各自的相关矩阵间存在公因子,整体问卷问项设计较合理。对其进行内在信度分析,各个可测量的指标变量的信赖度克隆巴赫系数(crenbachs a)值均大于0.72(如表2所示)。

4.2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运用AMOS7.0进行运算和拟合,使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法(confirmatory factor anysis),将标准累积量低于0.5的11个选项全部剔出后(如表3所示),得到修正后的残疾人旅游障碍、无助感、旅游参与意图结构方程模型(如图1),以及各个拟合参数值(如表4所示),根据AMOS7输出的结果对模型进行评价。

表4中显示:DMIN/df的值1.895处于3以下,可以接受,RMSEA的值0.055低于0.1,CFI、IFI值都大于0.9,可以看出这几个指标的拟合程度比较好。尽管NFI的数值低于0.9,但是由于最终模型能够满足理论事实而可以得到肯定。

通过图1可以看出:第一,残疾人旅游障碍(本能障碍、交流障碍、环境障碍)与旅游参与意图呈成(-)相关关系,各个标准化系数(c.R.)分别是-0.158(-0.57)、-0.083(-0.44)、-0.098(-0.78),所以在95%的信赖度下,残疾人的旅游障碍对参与意图之间无显著性影响;第二,残疾人旅游障碍(本能障碍、交流障碍、环境障碍)与无助感存在正(+)相关关系,各个标准化系数(c.R.)分别是0.898(3.73)、0.089(0.50)、0.275(2.43),由此可得知除了交流障碍因子外,本能障碍、环境障碍与无助感有显著性关系,换言之,残疾人会因为自身及周围环境的障碍产生无助感;第三,无助感与旅游参与意图间成呈(-)相关关系,标准化系数(c.R.)是-0.585(-4.50),所以无助感对残疾人的旅游参与意图产生显著性的影响,即当残疾人感受到的无助感越强烈的时候,越不会想去参与旅游活动。

5结论及建议

5.1本研究选取适合旅游的残疾人为调查对象,结合无助感理论、旅游障碍因素及旅游参与意图建立了结构方程式模型(sEM)。研究结果显示:①本能障碍、交流障碍、环境障碍和旅游参与意图之间无显著性影响。因为本研究中加入了媒介变量——无助感,更深入揭示了残疾人旅游障碍与参与意图之间的关系。②所有的旅游障碍因素都与无助感有正向(+)关系,其中本能障碍(路径系数=0.898)、环境障碍(路径系数=0.275)对无助感产生显著性影响。交流障碍未对无助感产生显著性影响,这表明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对残疾人的关爱又不断增加,使得残疾人与他人更容易相互交流、沟通,不会导致其产生无助感。③无助感对旅游参与意图产生反向(-)显著性影响。因为无助感的概念中内含着被控制、丧失自信的特征,所以当残疾人产生无助感后,就会大大减少参与旅游活动的动机,甚至丧失这样的意图。

5.2在残疾人参与旅游过程中,需增强残疾人的自我认知度及自信心的培养,激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改善其本能障碍。在导游配备上,除应当对旅游景点和路线的熟悉外,更应该具有针对于不同残疾人的情况辅助其欣赏、体验旅游产品的能力;在旅游路线的设计上,更针对不同残疾人的不同残疾情况,开发出不同的旅游产品,优化和整合不同的旅游线路来满足残疾人旅游需求。

5.3残疾人旅游的推广还面临着残疾人自身身体条件的制约。残疾人普遍存在自卑和孤独、敏感多疑、自尊心强、情绪不稳定等特征。这些心理症结的产生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如由于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使残疾人在学习、生活和就业方面遇到诸多困难,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和帮助,甚至遭到厌弃或歧视,因此容易产生无助感,并逐渐导致其不愿进行交流直到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旅游活动是一种人与人的交流活动,残疾人这些本身障碍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其正常旅游动机的产生。

5.4旅游环境障碍阻碍了残疾人旅游的发展。在当今社会,歧视和侮辱残疾人的事件已很少发生,但处处关心和为残疾人服务的观念却并未深入人心。与发达国家相比,最突出的是无障碍设施的建设问题。无障碍设施建设,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已建无障碍设施管理滞后,无障碍设施建设不规范、不系统,人本意识欠缺。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限制了残疾人参与旅游活动。因此,政府应建立健全残疾人保障相关法律,保障残疾人权益,提高残疾人自信心。另外,在城市及旅游地规划开发中,应积极推行无障碍措施,改善环境障碍因素,为残疾人的生活和出行提供更多的方便。

本次调查的不足之处,在于整个残疾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而本次调查主要是在北京和大田两个城市内进行,造成抽样的不等概率性。由于每个被调查对象被抽到的概率是不相同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分析的结果。另外残疾人的种类、程度均不同,本研究在内容和深度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这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深入。

展览旅游属性之理论初探 篇7

展览是一种具有一定规模, 定期在固定场所举办, 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人聚集在一起, 旨在向受邀观众展示产品或服务项目, 并以销售或向来访者提供信息为目的的活动。尽管什么叫展览?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 国内外已基本达成共识, 但关于览会是否具有旅游之属性, 目前仍然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在国外, 自1994年戴维森出版《商务旅游》[1]一书以来, 关于展览的旅游属性的争论就一直未间断过。一些学者认定展览具有旅游的属性, 并将它归于商务旅游的范畴, 如约翰·斯瓦布鲁克和苏珊·霍纳合著的《商务旅游》一书, 把展览视为商务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分析认为展览之所以被视为是商务旅游的一部分, 是因为“它们促使展览商和参观者旅行, 并由此对旅行服务、餐饮和住宿等方面产生了更大的需求”[2];卡林·韦伯等人则在《会展旅游管理与案例》中, 也把展览视作会展旅游的主要内容[3], 但卡尔森[4]等人则对此持反对态度, 他们在论及“MICE”即会奖旅游时, 往往将展览排除在外。尤其需要指出的是, 笔者通过大量查阅文献资料发现, 在国外, 大部分学者倾向于认定会议旅游、奖励旅游是商务旅游的构成要素, 而展览则与旅游没有多大关系。

国内有关商务会展旅游的研究较之国外要晚, 直到2001年高爱民先生主编的《中国商务旅游》[5]一书问世才真正迈开步伐。与国外一样, 商务会展旅游研究一经兴起, 展览的旅游属性如何?它是否属于商务旅游的范畴?学界和业界一直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吴必虎在《商务旅游的概念及其营销管理策略》一文中, 在论及商务旅游的类别时, 涉及到了会议旅游、奖励旅游、大型活动与节事旅游、乃至政务旅游和购物旅游, 唯独缺少展览旅游[6]。这表明, 国内一些学者既不认为展览具有旅游的属性, 也不认定它属于商务旅游的范畴。然而, 在探讨展览的旅游属性, 与国外不同的是, 国内绝大部分学者倾向于认定展览与旅游关系密切, 是商务旅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丁平在《商务旅游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器》一文中, 认为:“当今世界各国举办大型展览会, 大型运动会或庆祝活动都带有浓厚的商业旅游色彩”[7]。此外, 在几乎为国内学者和业界同仁所接受并经常采用的“MICE” (集会、奖励旅游、会议和展览) 或“MECE” (集会、活动、会议和展览) “CEMI” (会议、展览、集会和奖励旅游) 等术语中, 都包含有“展览”一词, 这也表明, 绝大多数国内学者和业界同仁都接受展览属于商务旅游范畴之观点。

可见, 无论国外还是国内, 关于展览会是否具有旅游属性都存在着争议。只不过有一点不同, 那就是国外认为展览不属于商务旅游之观点占主导, 而国内之反之, 即认为展览具有旅游属性的观点是主流。

2 展览会旅游属性之理论探讨

要想揭示展览会的旅游属性, 从而确定它是否属于商务旅游的范畴。笔者认为, 首先应该从“商务展览活动与旅游交融之大背景”、“商务旅游概念之内涵与外延是否涉及到展览”以及“展览活动是否具有旅游必备之六要素”等方面进行理论探讨, 层层深入, 拔丝抽茧, 才能达到目的。

2.1 商务会展活动与旅游日趋交融, 为展览活动呈现出放在旅游属性提供了可能

在人类旅游发展史上, 商务旅行是最早产生的原生旅游形态。在古代、乃至近现代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 人们从事商务旅行只是为了生存, 虽有观光、休闲等与旅游有关的现象发生, 但却因偶尔为之而非活动的主流, 因而包括会议、展览在内的商务活动一直未被人们视为商务旅游。此种状况直到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才得到彻底改变。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 尤其是世界大众旅游向纵深发展, 商务活动开始呈现出与休闲、与旅游相结合的特征。比如, 在休闲与旅游的观念支配下, 人们在商务活动期间, 常常免不了利用闲暇时间在商务活动目的地从事一些休闲、旅游或与休闲、旅游相关的活动, 抑或在商务活动结束之后, 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市内游或郊游。进入新世纪之后,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无国界化进程的加速, 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活动、跨国技术合作等与旅游日益融为一体;加之一些缺乏人文景观的大中城市大力发展依托产业基础的商务会展旅游, 所有这些都促进了现代商务旅游在世界范围内飞速发展。据统计, 2000年全球商务旅游者约占旅游者总数的l/3。商务旅游在各国所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德国60.3%, 日本44.5%, 美国38.9%, 英国37.6%, 韩国35.8%。在此种大背景下, 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个将商务活动、休闲与与旅游三者融合在一起的新兴旅游市场, 这就是所谓“商务休闲旅游”。

“商务休闲旅游”的出现, 既表明商务活动与旅游的深层交融, 也为展览活动呈现出旅游属性提供了可能。因为一则在当今世界, 展览是最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商务活动, 它与会议一样, 都是MICE内容中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既然如此, 商务会议、新产品发布会等商务活动与旅游融合, 展览也理所当然在其中之列;二则商务休闲旅游的到来, 会促使展览与会议一样, 举办方都会提供或安排一些满足客商需求的旅游活动, 这就为展览客商参与旅游活动提供了可能与方便;三则展览会客商作为活动主体, 与其它商务活动客商一样, 在商务休闲旅游理念影响下, 闲暇之余也会自觉与不自觉地从事旅游活动, 从而使展览会的旅游特征更加鲜明。

2.2 展览与商务旅游的特征一致, 证明展览属于商务旅游的范畴

何谓商务旅游?由于种种原因, 人们对这一概念的界定尚存分歧。但无论国外还是国内, 人们在界定商务旅游概念时, 尽管角度不同, 定义也不一样, 但不少学者, 尤其是国内学者, 在涉及商务旅游的内涵时, 大多把展览归于商务旅游的范畴。因为从理论上讲, 展览当属商务旅游之重要组成部分。这可从展览活动之特征完全与商务旅游特征一致得到证实 (参见表1) 。

从表1可知, 展览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 无论在出行目的与属性、出行决定者、谁付费、旅行目的地之选择, 还是在客商的消费能力强弱、时间观念强弱以及旅行设施的要求方面, 都存在着高度的吻合。由此, 不难得出展览属于商务旅游范畴之结论。

2.3 展览具有旅游“六要素”, 旅游特征显而易见

要想从理论上证实展览活动具有旅游之属性, 还必须看它是否具有旅游必备之“六要素”。“行、住、食、游、娱、购”是旅游之必备要素。作为特殊的人类活动形式, 任何一种活动, 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 都不能视之为旅游活动。那么, 展览是否具备这六个要素呢?从理论上说, 展览完全具备这六个要素。

其一, 参加展览会的客商必须有空间的移动,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行”, 借助旅游交通工具, 离开自己贯常居住之地, 到达举办展览会的地方, 且在展会期间、甚至离开时, 都会使用旅游交通工具。

其二, 参加展览会的客商到达展览会目的地之后, 不可避免地要使用旅游住宿设施, 如宾馆、旅店等, 并在展会期间、甚至展会结束留下来从事旅游以及与旅游相关活动时, 都会继续使用旅游住宿设施。

其三, 人不可能不食, 参加展览会的客商与其它游客一样, 到达展览会目的地之后, 都会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性、宗教信仰, 甚至自己的口味, 决定使用什么样的旅游餐饮设施, 饭店、酒吧还是咖啡馆?吃什么样的食物, 粤菜、川菜还是湘菜?

其四, 对参加展览会的绝大多数客商、尤其是外国外地客商而言, 无论是展览会目的地之丰富绚丽的人文景观, 还是吸人眼球的自然景观, 都会对天性具有求奇求新求异的他们产生巨大的旅游吸引力, 促使他们在展会期间利用闲暇时间, 甚至在展会结束留下来从事旅游活动。

其五, 娱乐是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活动项目, 它体现了现代人喜爱娱乐生活之特点。展览会繁忙、紧张、压力大等特点, 使得客商们需要在娱乐的氛围中放松, 作为展览会目的地之城市, 往往具有丰富的娱乐设施, 所有这些都会促使展览会客商一有机会和时间, 就会参加一些自己所喜爱的娱乐活动。

其六, 购物往往是游客、尤其是女性游客在旅行中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展览会自身琳琅满目的交易商品, 展览会目的地、尤其是象穗港这样的国际大都市目地, “购物天堂”的美誉, 都会吸引展会客商从事购物活动。

可见, 从理论上看, 展览具有之旅游“六要素”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促使展览客商游、娱、购, 并且还对由此对旅行服务、餐饮和住宿等方面产生了更大的需求。

3 结语

综述上述, 从理论上看, 展览与旅游紧密联系、相互渗透, 完全可以对接或互动。展览与商务旅游特征的高度吻合与一致性, 以及展览所具有的旅游“六要素”, 都可从理论上证明展览具有旅游属性。

摘要:现代商务旅游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 人们对构成商务旅游主要内容的展览旅游却存有异议。本文从分析展览活动与旅游相互交融之大背景入手, 探讨了展览与商务旅游特征之一致性, 分析了展览具有的旅游“六要素”特质, 从理论上得出了现代展览活动具有非常鲜明的旅游属性, 且当属于商务旅游范畴之结论。

关键词:展览,旅游属性,商务旅游

参考文献

[1]S.Medlik.Dictionary of Travel, Touris mandospitality[M].Great Britain:Butterworth Heinemann, 1993.

[2]约翰·斯瓦布鲁克, 苏珊·霍纳.商务旅游[M].程尽能, 鲁涤非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4.

[3]卡林·韦伯.会展旅游管理与案例[M].杨洋等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4]Karlsen, J.Gathering informationg:Meeting and convention sector research in Australia[J].Journal of Tourism Studies, 1996.

[5]高爱民.中国商务旅游[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1.

[6]吴必虎, 张伟.商务旅游的概念及其营销管理策略[M].高爱民 (主编) 中国商务旅游.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旅游市场营销组合理论综述 篇8

一、4P理论

最常用的旅游市场营销组合策略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市场营销专家麦卡锡提出的4P策略, 即产品 (Product) 、渠道 (Place) 、价格 (Price) 与促销 (Promotion) 策略。

(一) 产品 (Product)

旅游产品的范围实际上包含很广, 它是指一切可满足游客需求的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 也包括思想观念。旅游产品包括三个层次:核心产品、形式产品、附加产品。核心产品指旅游产品能满足游客特定需求的使用价值。形式产品指旅游产品向市场提供的实体和产品的外观。附加产品指旅游产品提供给游客的附加利益和优惠条件。

(二) 渠道 (Place)

旅游营销渠道是指旅游产品从旅游生产企业向旅游消费者转移过程中所经过的各种独立组织的组合。营销渠道包括:选择产品销售地点, 选择合适的旅游中间商, 维持有效的流通中心等。旅游企业能通过旅游营销渠道将旅游产品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 以“特定的方式”提供给“特定的旅游消费者”。

(三) 价格 (Price)

价格是旅游产品价值的反映形式。价格不仅与产品本身相关联, 也与品牌的附加内涵和价值相关联, 与市场的供求关系相关联。旅游产品的定价方法包括成本导向法、需求导向法和竞争导向法。

(四) 促销 (Promotion)

促销关心的是如何将旅游产品信息有效的传递给潜在购买者, 其作用包括:刺激旅游需求, 扩大旅游产品销售;提供信息, 沟通供需关系;突出旅游产品特点, 强化竞争优势;树立旅游企业良好形象, 提高抗风波能力。广告、营业推广、人员推销和公共关系是促销的四大工具。

二、7P理论

关于4P是否能够全面地反映旅游企业的营销组合要素还有一些争议。1981年, 布姆斯和比特内还提出另外必不可少的3P。

(一) 人员 (People)

在旅游产业中, 人即旅游从业员工, 是相当重要的。他们必须有能力、有技能、有知识。他们要谦虚、友好、懂礼貌, 能为游客提供始终如一的准确的服务。他们还要努力理解游客, 清楚地与他们交流, 能对游客的问题和要求做出迅速的反应。

(二) 过程 (Process)

过程即指旅游服务通过一定的程序、机制以及活动得以实现的过程, 如精心设计旅游线路, 精确组织旅游活动, 强化对整个旅游活动过程 (包括售前和售后服务) 的管理和控制。

(三) 有形展示 (Physical Evidence)

即旅游企业应该采取措施向潜在和现实游客提供各种有助于使服务产品有形化的表征, 例如, 对于住宿接待业, 要考虑家具、装潢、环境、氛围、陈设、清洁和防噪声水平等。

三、8P理论

阿拉斯塔·莫里森还提出旅游服务营销的8P营销组合:除了传统的4P外, 还包括合作 (Partnership) 、人 (People) 、项目包装 (Packaging) 和活动策划 (Programming) 。

(一) 合作 (Partnership)

合作营销是指旅游企业与其他组织共同合作, 提供产品/服务的组合、联合促销及其他合作营销力量。由于旅游行业涉及到各种类型的组织, 因此它们之间的合作关系几乎没有任何限制, 既有同一行业组织的合作, 也有相关行业组织以及不相关行业组织的合作。例如, 画廊与游轮公司的合作是不相关行业产品/服务组合的典型案例:画廊在游轮内举办艺术拍卖, 给游轮的游客提供了另一种类型的娱乐和休闲活动。这对双方来说是个双赢的举措:画廊提高了艺术品的销售量, 而游轮则丰富了其服务产品。

(二) 人 (People)

旅游企业营销涉及两组人群———客人 (即游客) 和主人 (即旅游企业的所有员工) 。处理好主客关系是本行业最关键的工作之一, 主要涉及四个部分:员工的选择、管理与培养;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TQM) 和服务过程控制 (SERVQUAL工具的应用) ;关系营销;顾客组合。由于旅游企业的顾客互相混合, 并且彼此影响, 不良的顾客言行可能会打扰或侵犯其他顾客, 友好礼貌的顾客也会提高其他顾客的服务满意度。因此, 旅游企业需要对顾客组合进行更仔细的管理, 以便保证有些顾客不对另一些顾客产生消极影响, 争取通过顾客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服务满意度。

(三) 项目包装 (Packaging)

项目包装就是针对需求把一些相关和互补的单独产品组合为包价产品 (package) 。这个过程增加了每个产品的吸引力。比如食宿组合、旅游线路组合等。

(四) 活动策划 (Programming)

活动策划就是开展一些特别的活动, 让游客提高他们的花费, 增添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比如, 特殊节事、主题公园开展的游行活动、快餐店出口处的卡通人物等。大量包价产品都包括活动策划, 因此项目包装与活动策划密切相关。例如, 许多高尔夫球和网球的全包产品中都带有指导服务。

四、4C理论

20世纪80年代, 美国市场营销学家劳特朋提出了4C营销组合理论, 即顾客 (Customer) 、成本 (Cost) 、便利 (Convenience) 和沟通 (Communication) 。

(一) 顾客 (Customer)

暂时先把旅游产品抛到一边, 先研究游客的需求和欲望, 根据游客的需求来提供旅游产品。同时, 旅游企业提供的不仅仅是产品和服务, 更重要的是由此产生的游客认同感和满意度。

(二) 成本 (Cost)

暂时先抛开研究价格策略, 先研究游客愿意为满足其旅游需求而支付的成本。这里的成本包括金钱成本、时间成本、体力成本、精神成本、风险成本。由于游客在购买旅游产品时, 总希望把有关成本降到最低限度, 以使自己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因此, 旅游企业必须考虑游客为满足需求而愿意支付的总成本, 努力降低游客购买的总成本。

(三) 便利 (Convenience)

即所谓为游客提供最大的购买和使用便利。强调旅游企业在制定分销策略时要更多的考虑游客的便利, 而不是企业自己的便利。要通过好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来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 也享受到便利。便利是客户价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 沟通 (Communication)

旅游企业为了创立竞争优势, 必须不断与游客进行积极有效的双向沟通。这不再是旅游企业单向的促销和劝导行为, 而是侧重于同游客进行情感交流、思想融通, 使游客对旅游企业、旅游产品等的理解、认同, 以寻求旅游企业同游客的认识的契合点。

五、4R理论

21世纪初美国学者舒尔茨在4C营销理论的基础上提出4R理论, 即关联 (Relevance) 、反应 (Reaction) 、关系 (Relation) 、回报 (Return) 。

(一) 关联 (Relevance)

在竞争性市场中, 游客具有动态性。游客忠诚度是变化的, 他们随时有可能转移到其他旅游企业。要提高游客的忠诚度, 赢得长期而稳定的市场, 最重要的是把旅游企业与旅游市场联系在一起, 达到供给与需求的高度对应, 形成一种互动、互求、互需的关系。

(二) 反应 (Reaction)

在相互影响的旅游市场中, 旅游企业需要提高市场反应的速度, 以抢占先机。这就需要旅游企业站在游客的角度及时地倾听游客的需要和需求, 并及时对其进行答复和迅速做出反应, 满足游客的需求。

(三) 关系 (Relation)

随着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旅游企业争夺旅游市场的关键已转变为谁能与游客建立更加长期而稳固的关系。关系营销是通过不断改进旅游企业与游客的关系, 实现游客固定化的一种重要营销手段。

(四) 回报 (Return)

对旅游企业来说, 市场营销的真正价值在于其为企业带来短期和长期利润的能力, 而对于游客来说, 回报是旅游企业给游客带来的一定的使用价值。一切营销活动都必须以给游客及企业创造价值为目的。

总之, 旅游市场营销组合理论是在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而万变不离其宗, 4P是旅游市场营销组合理论的经典, 它奠定了其他理论的基础, 其他理论是对4P理论范畴的扩展或内涵的丰富和发展。由于旅游产品的特殊性, 旅游产品这一营销变量本身可能延伸扩展出新的营销变量, 7P中的另外3P (People, Process, Physical Evidence) 和8P中的另外4P (Partnership, People, Packaging, Programming) 都是旅游产品范畴的扩展。4P、4C和4R还是存在着实质上的关联:从思考如何设计和研发“产品”到强调从“顾客”需求的角度思考如何设计和研发产品, 再到强调从企业和顾客关联的角度设计和研发产品;从考虑如何制定产品的“价格”到强调从消费者“成本”的角度考虑如何制定最合理的价格, 再到强调从为消费者和企业带来“回报”的角度制定价格;从“促销”到强调从与消费者如何实现“沟通”的角度思考促销的方式, 再到强调从与消费者建立长期“关系”的角度思考促销;从建立营销“渠道”到强调从消费者购买的“便利性”的角度来确立营销渠道, 再到强调从提高市场“反应”速度的角度来确立营销渠道。4C和4R仍然没有逃逸出4P确立的营销框架, 只是对4P内涵的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毅, 等.新编旅游市场营销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 (英) 史蒂芬.佩吉, 等.现代旅游管理导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3] (美) 阿拉斯塔.莫里森.旅游服务营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基于游客凝视理论的旅游扶贫研究 篇9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和旅游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 20世纪80年代开始提出旅游扶贫, 并把旅游扶贫作为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来对待。短短的三十年, 旅游扶贫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在学术界, 关于旅游扶贫特别是在旅游扶贫的意义, 政府的作用, 社区参与的核心作用以及乡村资源的基础地位已经得到广泛的确认。但是对近些年出现的反贫困率高、依赖性强、文化变迁频繁、游客多重影响造成的旅游扶贫难以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尚属于初级阶段, 学者对此的态度也莫衷一是。因此, 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旅游人类学, 结合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游客凝视”理论, 对我国的旅游扶贫进行系统地分析, 并提出我国旅游扶贫发展的新思路。

1 游客凝视理论与旅游扶贫评述

1.1 游客凝视理论

在西方文化中, 人类的“观看”实践总是与政治及意识形态或隐或现地纠结在一起, 其间包含着一系列有关文化、种族、性别与政治的话题。即“看”制造了意义, 暗含有凝视主体的强势与被凝视客体的无力和被动性[2]。例如:警察对犯人的凝视, 医生对病人的凝视等。

1990年, 英国社会学家厄里出版的《the Tourist Gaze》 (《游客凝视》) 一书, 提出了“游客凝视”这一理论。厄里所关注的并不是传统的凝视, 而是愉悦, 是假日、旅游和旅行;厄里的“游客凝视”其实是一种隐喻的说法, 它不仅仅指“观看”这一动作, 而是将旅游需求、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融合并抽象化的结果, 代表了游客对“地方”的一种作用力。在这种作用力下, 旅游接待地会尽量迎合外来游客的欣赏口味, 以获得经济效益[3]。

1.2 旅游扶贫

旅游扶贫指的是通过开发贫困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 兴办旅游经济实体, 使旅游业形成区域支柱产业, 实现贫困地区居民和地方财政双脱贫致富[4]。旅游开发扶贫的理论依据在于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贫困地区充分利用旅游资源, 大力发展旅游业, 吸引发达地区的人们前来旅游和消费, 使旅游资源产生效益, 使旅游商品的生产、交换、消费在贫困地区同时发生, 逐步实现部分财富、经验、技术和产业向贫困地区的转移, 增加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 从而使其脱贫致富。

2 游客凝视理论对旅游扶贫的影响

旅游扶贫的基础是选择能够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 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旅游资源。核心是脱贫致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依据此, 可以看出旅游凝视理论对旅游扶贫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旅游地区旅游资源特别是人文资源和社会旅游资源的文化影响力;另一个则是通过吸引游客消费而引发的经济作用力。

2.1 游客凝视理论对旅游扶贫的文化作用力

游客的凝视是被社会性地构建起来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游客的凝视都存在差异。其中, 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内, 某一地方之所以能够成为游客凝视的对象 (旅游地) , 是因为能够满足游客的某种需求。这种需求一方面通过游客的有形化展示——摄影或其他图像表征得到满足, 并有意、无意地推广凝视的对象;另一方面游客的凝视本身具有不平等性, 社会具有明显的层级性, 其中包含着权利/知识的关系。这种不平等性在旅游扶贫中表现的更为突出, 引发凝视对象不自主地变迁[5]。因此, 游客凝视理论对旅游扶贫的文化作用力的本质是:游客施加于凝视对象的某种需求, 这种需求通过凝视的有形化展示会导致发生文化变迁的结果:一方面可以保存、推广、创新凝视对象的文化, 可称之为正面作用;另一方面这种需求也会导致凝视对象发生文化遗失的现象, 可称之为负面作用。

2.1.1 游客凝视理论对旅游扶贫正面的文化作用力

旅游扶贫的景区景点大都在相对贫困地区。这些地区交通不便, 基础设施薄弱, 经济落后, 旅游各要素都处于初级的阶段, 尽管拥有较为有特色的自然景观和地区文化底蕴, 但是市场经济的作用非常有限, 往往更多依靠的是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并不能替代市场, 想要吸引更多的游客, 就必须依靠市场的作用。

根据巴特勒的景区生命周期理论, 在景区初始期和成长期, 景区的知名度有限, 游客量非常的少。少量游客的凝视可以用其有形化的产物——摄影, 对凝视对象 (旅游地) 进行“编码”、“传播”、“解码”、“反馈”。以达到劝服其他游客的目的。游客依据自己对凝视对象的理解, 通过摄影等其他表征, 对凝视对象进行“编码”, 然后通过专业的摄影杂志、旅游杂志或者网络社区、旅游论坛的形式惊醒“传播”, 这些传播会引起一些游客的旅游需求, 并对表征进行自己的理解。即“解码”。为了满足自己的旅游需求, 这些游客会通过实际旅游来完成对凝视对象的消费, 并进一步的“反馈”, 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这个角度讲, 游客的凝视一方面保存了旅游扶贫地区的文化, 另一方面, 通过摄影等表征, 向外界推广和发展了凝视对象的文化。云南元阳梯田就是通过摄影被大众所熟知, 在传播的过程中, 元阳梯田被冠以“人间仙境”和“精神乐园”的符号, 吸引了大批的游客, 不但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而且还保存了哈尼族特有的文化传统。

2.1.2 游客凝视理论对旅游扶贫负面的文化作用力

游客的凝视不是普通的“观看”, 其隐藏着一种权利的心理学关系, 这种关系中, 作为凝视主体的外来游客是优越于被凝视的旅游扶贫地区的当地人。这种优越感使旅游地被消费, 可能引起旅游地文化发生“舞台化”, 表演化倾向。比如为了迎合游客的旅游需求, 一些“非常事项”被日常化、表演化。如云南、贵州、海南等一些旅游扶贫地区几乎每天都向游客表演结婚仪式、神圣的祭祀舞蹈等。这些做法致使凝视对象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被重构, 成为一个完全被游客消费的地方。

这种社会性的重构中, 一方面驯服了旅游扶贫地区, 而旅游扶贫地区在游客凝视的强势之下, 使其自觉、不自觉地将游客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融入到自身的行为、思想中。相伴而来, 自身的文化特色也随之削减。随着游客大量涌入旅游扶贫地区, 那些异族、异地文化也必将大量随之侵入, 再加上不同游客的凝视对象对旅游扶贫地区的文化和居民有着一定的规约作用, 从而导致了旅游扶贫地区的文化特色也逐渐淡化甚至消亡;另一方面, 这种“遗失”具有很强的复制性, 会很多地移植到旅游活动的各个方面, 变成凝视对象在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等基本环节被社会性重构, 完全丧失了自身的特点。最终结果是自身旅游发展的停滞。因此, 从更广泛而完整的意义上讲, 游客凝视不仅仅表现为一种精神上的侵入, 更表现为一种物质技术性的制作过程侵入。

2.2 游客凝视理论对旅游扶贫的经济作用力

游客的凝视是一种消费, 更是一种生产, 这是游客凝视的经济作用得以存在的基点。同时, 游客的经济作用力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发生在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 是由于游客的空间移动而引起的经济活动。其中包括交通物流、旅游咨询、餐饮住宿等;第二部分主要发生在目的地, 指由在旅游目的地进行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消费而构建的旅游经济活动。对凝视对象而言, 这期间, 凝视对象从时间上和空间上被游客的凝视所规定, 形成旅游季节和专门为游客活动的区域[6]。

旅游扶贫的经济作用力是一种社会力, 是由于游客的消费行为而使旅游经济逐步渗透到当地的经济产业结构当中。在凝视对象演进的不同阶段, 该作用力的方向、范围和程度都是不同的。以广东丹霞山为例, 旅游扶贫的经济作用体现在:韶关仁化地区贫困人口的减少, 增加地区的经济实力, 加快仁化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丹霞山旅游人数, 提升丹霞山旅游经济效益和形象;仁化地区乃至整个韶关地区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外形象的建设。

3 游客凝视理论下旅游扶贫发展的新思考

旅游扶贫发展思路是促进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力手段。目前对旅游扶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研究的理论基础大都局限在旅游中。游客凝视理论从旅游人类学的角度出发, 从一个新的视角下探讨旅游扶贫发展的道路, 提出新的思考。

3.1 呼吁游客责任与道德意识

在厄里的游客凝视中, 游客一直是处于主动和强势地位, 这在旅游扶贫地区尤为明显。不可否认游客为旅游扶贫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对旅游扶贫的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社会机构呼吁游客负责任的旅游, 控制在旅游过程中的道德松弛现象。游客负责任的旅游不仅体现在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而且还表现在为贫困地方的发展提供自己的一份力量。这并不是增加游客在旅游中的负担, 而是在倡导在无碍游客旅游的同时, 把原有单一的经济贡献变成一种社会力量, 促进贫困地区协调健康地发展。目前, 国内已有一些这样的做法, 以“多背一公斤”网站为例, 网站的负责人倡导为贫困地区带去知识的力量, 游客可以在不影响自己旅游计划的同时, 背负一公斤的书籍, 送给当地的学校, 或者可以申请去当地学校义务当一名一节课的老师, 向学生传达外面世界的变化和知识的力量, 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一份特殊的贡献。

3.2 重视职业摄影师的角色

在厄里的论述中, 职业摄影师属于“职业性专家”, 正是他们制造了不同于日常生活信息的“白日梦”, 并帮助人们如何正确凝视。他们是真正的“符号精英”, 对时尚有着非常强烈的追求和认同, 本质上是“文化媒介人”, 是现代消费社会的产物, 更制造了时尚和消费的偶像。职业摄影师在追求艺术造诣的同时, 他们也深谙市场操作的规则, 善于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大众媒体力量, 并依托强大的社会网络, 将凝视对象的表征偏好向潜在的游客市场推销、引导, 从而达到市场营销的目的。

旅游扶贫地区一般都由政府主导, 市场发挥的作用有限。这种情况下, 市场营销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游客凝视理论提出重视摄影, 重视职业摄影师的角色定位。旅游扶贫地区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文化传统需要被认知和传播。职业的摄影师可以用专业的摄影图片为表征, 通过大众媒介和网络广泛而迅速地传播给潜在的游客, 影响潜在游客对旅游扶贫地区的认知。具体而言, 旅游扶贫地区可以通过摄影比赛、摄影画册、网络的方式, 充分利用摄影师自身的优势和背后的力量营销旅游扶贫地区。

3.3 重新定位话语权

厄里认为, 游客凝视具有明显的不平等性, 即游客的凝视与被凝视者之间存在着权利的运作。外来游客是出于相对主动、相对强势的地位。直到厄里《游客凝视》第二版的出现, 厄里在对全球化凝视的研究中, 开始提出东道主凝视, 即在现实旅游活动中, 并不是仅仅存在游客凝视, 而且还存在另外一种凝视——东道主凝视。形成双向凝视。但是对于旅游扶贫地区而言, 短期内东道主凝视对游客产生的作用非常有限, 不能依靠东道主凝视而对游客凝视产生制衡。在强调游客凝视和东道主凝视外,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 还存在另外两种凝视——规划者凝视、政府凝视[7]。事实证明, 这两种凝视对游客凝视消极作用的制衡更加明显。

目前, 我国旅游扶贫的主要问题有:一是规划者粗制滥造;二是政府玩忽职守;三是社区参与薄弱。话语权的重新定位就是要确定规划者和政府在旅游扶贫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旅游资源的脆弱性、不可再生性决定贫困地区的旅游一定要进行系统调查, 科学规划, 合理设计, 选择良好的发展模式, 依靠资源、依靠市场进行旅游开发, 真正使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政府要在整个旅游扶贫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监督、引导的作用。同时, 必须要提升当地居民的社区参与能力, 当地居民既是旅游扶贫的对象, 又是参与旅游业的生力军。当地居民参与, 既可增强地方特有的文化气氛, 提高资源的吸引力, 更重要的是让当地居民真正从旅游中受益, 实现旅游扶贫的功能, 又能使自觉保护具有强大的动力。

3.4 强化“造血”的可持续发展

厄里强调的游客凝视在空间和时间上对凝视对象进行重构时, 会造成旅游季节 (旺、淡季) , 加之任何景区的生命周期都有限。旅游扶贫必须要强化自身的“造血”的可持续发展。游客的旅游经济带动能力有限且受外部环境波动影响大, 盲目地把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扶植而忽视其他产业的发展会导致贫困地区过分依赖“输血”, 自身不能“造血”, 只能导致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昙花一现, 返贫率高。因此, 要使旅游扶贫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重要的一点是培育自身的产业链, 注意与其他产业的共同发展结合起来, 开发出富有特点的旅游产品。走旅游业农、林、牧、副、渔及乡镇企业协作共同发展之路。

4 结语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旅游扶贫是针对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贫困地区的发展之路, 具有非常强的可行性。同时旅游扶贫也是一个新生事物, 关于旅游扶贫的发展一直是理论与实践讨论的焦点。同样作为新生事物的游客凝视, 从旅游人类学的角度, 以游客为研究对象, 对旅游扶贫的发生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考。一方面重新认识了游客对贫困地区的作用, 另一方面为当地政府、规划者、居民更好的发展旅游扶贫提供了一个新的着手点。

参考文献

[1]曾本祥.中国旅游扶贫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 2006 (2) .

[2]J.Urry.游客凝视[M].杨慧等译.广西:广西大学出版社, 2009.

[3]刘丹萍.旅游凝视——中国本土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 2008.

[4]丁焕峰.国内旅游扶贫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 2004, 19 (3) .

[5]黄淑娉, 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6]刘丹萍.旅游凝视:从福柯到厄里[J].旅游学刊, 2007, 22 (6) .

我国农业会展旅游理论研究 篇10

一、农业会展旅游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 概念界定

截至目前, 国内外虽然对农业会展旅游的论述涉及较多, 但尚没有形成公认的概念界定。本文在归纳前人学者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会展旅游”及“农业会展”这两个主题概念, 将“农业会展旅游”界定为:特定群体到特定地方参与农业及农产品贸易为主要内容的会议、展览、节庆活动并附带开展相关的参观、游览及考察内容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

(二) 特征

1. 普遍性特征

(1) 规模大, 人数多。由于农业会展本身具有的行业性、产业性及组办规模大等特点, 势必吸引众多的政府、民间组织的会展团、参观团、旅行社组织的观光团队, 其规模比单一组织的旅游观光团队大。而许多国际会展除了与会者本人以外, 还有配偶随行,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会展的规模。此外, 旅游中间商为提高利润, 往往通过优惠、奖励等方式, 扩大团队人数, 吸引更多游客出行, 借助展会的规模来获取更多社会、经济、文化效应。

(2) 消费水平高, 购物能力强。参加会展的人员多为消费能力较高的商务客人, 他们大多代表农业企业或政府机构, 其消费绝大多数为组织支出, 而且参加会展活动不仅是组织日常经营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 更是展示其经济实力和社会形象的大好机会, 因此其消费档次、规模均比普通旅游者要高得多。

(3) 受旅游淡旺季影响小, 四季皆可举行。与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参与旅游等旅游方式相比, 农业会展旅游受季节因素影响小, 四季皆可举行。这必将扩展农业会展旅游的发展空间, 提升竞争力。

2. 独特性特征

(1) 展会主体的身份多重性。农业会展旅游是现代农业、会展业和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相互影响、作用的必然产物, 其参与主体具有同一性, 即参会者与旅游者的双重身份。这也有助于推动第一产业及第三产业的结合, 使三方能更好地互助互进, 促进这种新型的会展旅游方式的发展。

(2) 展会功能的互为支持性。农业会展旅游目的地兼备“农业会展之都”和“乡村旅游胜地”两者所具备的特征, 使得当地的农业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发展相得益彰, 促进该地农业、会展业、旅游业的发展。

(3) 展会内容的专业性。农业会展旅游活动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活动, 需要具有鲜明的主题、个性化的要求, 且依托的会展旅游资源与环境客源市场规模在范围、产品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性很强, 必需具备成熟的条件。若没有相关的资源及专业人员等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 很难持续发展。

(4) 展会效应的辐射带动性。农业会展旅游活动不仅直接带动当地农业、会展业、旅游业的发展, 还会间接带动金融业、物流业、广告传媒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获取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使更多的组织、个人了解会展举办地, 从而对为该地区扩大对外交流及内部发展形成较好的推动。

3. 作用

(1) 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会展举办地多为农业资源富集区域, 这些地区与大都市相比, 大多基础设施差, 居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农业会展业的发展可以为就业岗位的增加,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条件, 有利于促使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还有利于加大城乡交流, 促进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 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和人文素质, 实现城乡社会的协调发展, 最终对于建立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 破解“三农”问题,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2) 开拓了旅游发展的新空间。农业会展旅游因其形式的独特、资源的丰富、绿色生态, 符合现代旅游的潮流, 一经开发必将吸引众多旅游者。这将有利于农业会展旅游举办地的旅游资源显性化, 形成旅游新亮点, 同时也丰富了旅游品种、增强了旅游吸引力, 为我国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也有利于我国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而这对于开拓我国旅游发展的新空间, 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促进了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农业会展旅游举办地多有着丰富独特的民俗历史文化资源, 具有不可再生性。而这些民族文化资源, 只有在使用的过程中才能得到重视与保护, 因为不再使用的文化注定是消亡的命运。农业会展旅游的开发, 不仅可以使外地游客了解当地文化, 还可以促使当地社区居民对自身历史文化资源价值与意义的重新审视与定义, 自觉加强保护;在农业会展旅游的开发中, 通过吸纳社会资金, 加强对资源的保护与整理, 这也有助于更好地挖掘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 使其得到有效保护。

(4) 加速社区居民的发展。农业会展旅游的开发可以加速外部信息的传递与沟通, 增加当地经济的知识, 提高自身水平, 加速当地经济的发展。此外, 还有助于拓展旅游市场的服务能力和空间范围, 加速旅游相关产业的出现, 增加当地居民就业的机会, 从而有利于当地社区居民的收入提高和文化提升。

二、影响因素分析

(一) 制度条件是先决因素

制度条件包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其中政治制度指的是政权的政治法律体系和组织形式的总和;经济制度是指各经济参与者组织发展的复合体, 这些组织和个人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背景和各种决策、管理、分配制度下参加经济活动的, 参加者与分配稀缺资源以满足个人和集体需要紧密相关。因此, 任何会展活动都与特定的制度条件相适应。政治形势与国家、地区之间的政治关系是会展活动举办的重要制约与影响因素。如果一个国家的政局稳定, 能吸引到众多的会展活动, 反之政局不稳、动荡不堪的环境是难以为会展活动的发展提供安全保障的。此外, 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是影响会展活动能否举办或能否成功的条件之一。

(二) 专业会展管理人才是关键因素

在现今的知识经济时代, 专业管理人才的核心作用对于技术性、专业强的农业会展而言将越来越明显。管理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高低也成为了农业会展活动成败与否的关键所在。因此, 农业会展业的发展必须以高素质的专业会展人才为基础, 通过采取“有效投入”, 即有针对性地培养会展活动所需要的具有会展知识和管理技能的专业人才的方式, 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开发程度。

(三) 经济区位条件是重要因素

区位条件指的是特定地域的资源状况、地理条件、空间位置等因素的状况, 以及以上因素是否满足了会展活动的需要。优越的区位条件是实现农业会展目的的基础。从经济实力分析, 无论举办何种会展活动, 都需要以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资金为基础, 经济实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成功举办各类会展活动的基础。此外, 举办地的资源状况、气候条件也是影响会展活动的重要条件。例如, 我国盛产酒的四川省定期举办的糖酒会, 四季如春的昆明市承办了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 我国南方一些水乡经常举办划龙舟比赛等水上体育活动。

三、社会功能属性

(一) 交流功能

农业会展旅游活动为信息沟通、农业技术交流提供了场所, 也为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 新技术、农产品的引进创造了环境。展会中的信息因其所具有的可扩充性、可压缩性、可传递性、可分享性等特征和搜集的便利性、发散的快速性、反馈的及时性、互换的可能性及中转环节少等优势, 在展会期间利用极为高效。因此, 通过农业展会, 不但可以聚集农产品和服务信息, 为参展商及贸易商建立新的客户关系、获取经贸信息提供便利, 同时也有利于更有效地节约成本。另外, 农业展会也有助于企业了解国内外相关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 引进、吸收和转化这些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 加强与这些国家或企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为提高企业水平奠定基础。此外, 农业会展旅游还有助于推动各国政府、农业组织和企业界的了解和交流, 推动国家、地区或行业之间人员的交流与合作。

(二) 调节功能

农业会展旅游活动不仅影响农业会展商品的需求变动, 也对农业商品的功能产生重要影响。首先, 为市场有效需求的实现提供了条件。通过会展活动, 一些商品需求者发现一些农业商品的交易成本较低, 刺激了购买。其次, 激活一些潜在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农业会展活动过程中, 增加了把潜在的消费与投资需求化为现实的需求、把远期的消费与投资需求转化为近期需求的概率。最后, 可以为参展商和购买商间提供一个便利、直接、可靠的沟通环境, 从而有利于交易的达成, 提高了经济效益。

(三) 展示功能

农业会展活动是地区和企业宣传展示形象、产品, 开展技术、贸易交流与合作, 开发新的农业市场的窗口和平台。展会期间, 一方面可以通过向参展商、贸易商和观展人员宣传本国家或地区的农业技术水平, 达到展示国家、地区形象, 提高影响力的目的。另一方面, 农业会展活动, 特别是大型的国际农业会展活动, 还可以开拓参展商与客商的视野, 把握农产品的最新发展趋势, 加强同行业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帮助企业了解农产品的发展状况, 加强企业间的横向联系, 对企业推动产品走向国际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 连带功能

农业会展旅游业具有较强的行业连带功能, 它能够带动与之相关的行业发展。这主要表现在:第一, 农业会展活动通过吸引大批中外参展、观展人员, 达到刺激农产品和农业劳务消费, 推动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的效果;第二, 由于农业会展的展品受到展地和展期等要素的制约, 所以承办地必须为参展商和贸易商提供相应的服务, 而这也促使商品展示、会议研讨、新闻通讯、宾馆服务等服务组织的形成, 带动了保洁业、旅游业、广告业、咨询业、印刷业等行业的发展;第三, 农业会展能够加快会展举办地的运输、电信、交通、环保等基础产业的发展, 实现提升举办地综合竞争实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树.北京现代农业会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2]韩月月, 王健.从全球先进同业看国内农业会展的现状与趋势[J].农机质量与监督, 2013 (08) .

[3]黄玉妹.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功能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11.

[4]苏珍, 杨新征, 甄丽君.关于发展合肥农业会展旅游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 2010 (28) .

[5]肖士海.山东寿光农业会展旅游开发研究[D].云南农业大学, 2011.

[6]赵文珺.从长春农博会看农业会展经济在“三农”工作中的作用[J].吉林农业, 2013 (01) .

[7]肖洪磊.我国旅游小镇开发状况及模式研究[J].江苏商轮, 2010 (05) .

[8]薛胜利.制度的根植与异化: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D].吉林大学, 2012.

[9]朱京燕.关于会展农业的若干理论思考[J].中国农垦, 2012 (04) .

旅游理论 篇11

关键词:旅游翻译;呼唤性;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1-0069-02

1功能翻译理论综述

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提出了功能翻译理论,其核心在于3个方面:翻译的实质、翻译过程的参与者以及翻译功能理论的原则。其代表人物有赖斯、贾斯塔•赫兹•曼塔利和诺德等。1971年,赖斯在她的著作《翻译的批评性和限制》一书中,首先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她在认同以原作为中心的等值论的同时,提出“要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批评的新形式,也就是从原文和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评价译文,从而建立了功能翻译理论的雏形。1984年,曼塔利将功能翻译理论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她以“行为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她的“翻译行为”(Translational Action)这一概念。传统的“翻译”只涉及原文的使用,她则把“翻译行为”看作是一种“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而设计的复杂行为”,从而区分了“翻译”(translation)与“翻译行为”(translation action)两个概念。德国功能学派的最后一位主导人物诺德则对功能翻译学派的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阐释。并针对功能翻译理论的不足提出了翻译的“功能+忠诚”(functionality+loyalty)原则。总之,文本类型和翻译类型学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依据。功能翻译理论跳出了对原语文本一一对应转换的樊篱,将“翻译放到了一个综合原文作者、译文作者和译文读者多重关系的动态的行为范畴,从文本的交际功能方面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

2旅游翻译的特点

2.1行文用词华美

汉语旅游材料讲究四言八句,言辞华美。显得“文采浓郁”,辞藻的渲染加上汉语言常采用的对偶平行结构和连珠四字句,使得文字力求达到音形意皆美、诗意盎然的境效,给人以美感。

2.2文化上强调“意与境混”

汉民族的写作美学一贯追求那种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感高度和谐、融为一体的浑然之美,因而人们常常将景物的内在意蕴依附于其外在的表象之上,使具体的景象获得抽象的人格与情感,做到情与景相融、虚与实相生、意与境相谐,在描绘外界自然美的同时无时不在传递一种内在和朦胧之美。其语言表达常常人文色彩浓郁,物我一体,一景一物,皆有灵性,主观色彩极浓。

总之,汉语旅游材料讲究四言八句,言辞华美,文采浓郁,大多依靠华丽辞藻的渲染而不是物象的明晰展示。其语言表达常常伴有大量的对偶平行结构和连珠四字句,以求行为工整,声律对仗,文意对比,达到意境美、色彩美、音韵美和情感美,以及诗情画意、情意盎然的效果。这极大地迎合了汉民族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汉语旅游文体特征和表达风格上的差异,在翻译的理解与表达过程中,如何采用适当的方法和策略,是旅游翻译能否实现其“呼唤”功能,有效达到交际目的的关键所在。

3汉语旅游材料的翻译策略

汉语旅游材料文本的多样性决定了翻译策略的多重性,常用的翻译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3.1省 译

一些旅游资料中会存在无多大实用价值的表达,若全盘直译出,会破坏译文美感,致使臃肿堆砌。为保证译文流畅,必须对原文进行删改,以有效吸引读者。

例如:她(黄河)奔腾不息,勇往直前,忽而惊涛裂岸,势不可挡,使群山动容;忽而安如处子,风平浪静,波光粼粼。

It tears and boils along turbulently through the mountains and,at some place, flows on quietly with a sedate appearance and glistening ripples.

3.2增 译

增译就是对原文中一些带有源语文化色彩和历史背景的重要信息,在译文中,采用适当阐释或加注释的形式来明确原义,避免译语读者的误解或不解。

例如:(桃花源)始建于晋,初兴于唐,鼎盛于宋,大毁于元。时兴时衰于明清,萧条于民国,渐复于解放后,大规模修复开发于1990。——《桃花源》画册

Taohuayuan(the peach flower source)was first built in the Jin Dynasty(256~439A.D), began to take shape in the Tang Dynasty(618~709), flourished in the Song Dynasty(960~1297), and went to ruin in the Yuan Dynasty(1279~1368).With ups and downs through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1368~1911), it was almost abandoned in the time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1912~1949).Its restoration was made from the year 1949 and a large-scale expansion and development began in 1990.(贾文波,2003)

3.3拆 译

由于汉语不可能在句型结构上与英语完全对应,翻译时必须从结构上对原文进行相应的处理。

例如: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1]

Carrying distant mountains in the mouth and swallowing the Yangtze River, the vast and mighty Dongting Lake stretches endlessly. It turns brilliant in the morning and gloomy at dusk. The scenery abounds in changes.

3.4改 写

在语言表达形式上,汉语讲究声韵和谐,整齐对偶,表现为大量使用四字结构和华丽辞藻。在描写景物时,喜欢用大量形容词,讲究诗情画意。因此,对景物描写中过多的言辞渲染,有可能被英语读者认为是极度夸张。英译时,不应将原文内容以及大段的华丽辞藻和平行结构逐一直译,而应根据英语景物描写的规范加以调整。

例如:西湖在杭州市区的中部,面积约6.03平方公里。沿湖四周,花木繁茂;群山之中,溪泉竞流;亭台楼阁,交相辉映;湖光山色,千古风情,令多少人流连忘返。“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赞语真是恰如其分。[2]

Situated to the west of Hangzhou, the West Lake area covers 6.03 square kilometers. The causeways. bridges, pavilions, springs, trees and flowers in and around the West Lake make it a paradise on earth, where one can’t tear himself away.

3.5篇章整合

一些旅游资料中会出现许多中国特有的表达方式以及汉语独特的语言结构,如果按字面翻译成英语,必然使不熟悉中国文化背景的外国游客难以理解。因此,为了更好的实现预期的译文功能,达到吸引游客的宣传效果,可酌情对那些一时无法翻译或者勉强译出却让人不知所云的段落进行重新组织,甚至可根据译人处理同类语篇的习惯加以改写。

例如:“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位于黄浦江畔,浦东陆家嘴嘴尖上,塔高468米,三面环水,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高塔。”[3]

这是一个由散句组成,典型的汉语句子,句中短句一个接着一个。英语讲究句子结构的完整与严密。如果按常规直译,造成的结果或是不合英语语法,或拖沓冗长。因此,我们可采用改译法化零为整,将其缩合成符合英语习惯表达的译文:

Situated on the Huangpu River and at the point of Lujiazui in Pudong. The Oriental Pearl Radio and Television Tower is surrounded by waters on three sides and faces a row of buildings of variegated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al styles in the Bund across the river. This 468-meter-tall tower ranks first in Asia an d third in the world in height.

综上所述,旅游翻译是架在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与外国游客之间的一座桥梁,它有助于向西方国家传播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为有效达到旅游材料的翻译目的,译者应以翻译功能理论为依据,从传播中国文化与实现语篇的预期功能出发,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需求,同时把握好原文与译文之间的语言,文化差异,不拘泥于原文形式,酌情选择适当的翻译技巧,使原文的意图及内容能准确得体的再现给译文读者,进而获得他们的认同。

参考文献

1 贾文波.汉英时文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126~127

2 张建平、陈二春.论旅游文本的语篇功能与英译[J].商场现代化,2007(493):207~208

3 Janry.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旅游风景区导游词,2007.9.11.http://

www.ruizh.com/article.asp? id=216

On the Tourist Translation in the Light of the Functional Theory

Zhang Lisa,Li Xijun

Abstract:Tourist Translation falls into vocative text. Breaking through the binding of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and adopting a completely new angle to analyze tourist materials. This paper is centered on the C-E translation on tourist materials, analyzing the function of them featuring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tourist appealing and external propaganda. It also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like omission、amplification、splitting、rewriting and restructuring to fulfill its communication function.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及其研究趋势 篇12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地的发展演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而生,并受到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在旅游学范畴中,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基础理论了,但这一理论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并由此引发了许多争议。由此看来,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因此,本文通过概述旅游地生命周期,分析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而探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趋势。

一、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1980年,巴特勒在他的论文“旅游地发展周期概述”中借用产品生命周期模式来描述旅游胜地的发展过程。他描述的旅游地,像产品具有生命周期一样,也经历一种“从生到死”的过程。巴特勒提出旅游地的演化经过6个阶段: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退或复苏阶段。

探查阶段:只有零散的游客,没有特别的设施,其自然和社会环境未因旅游而发展变化。参与阶段:旅游者人数增多,旅游活动变得有组织和有规律,本地居民为旅游者提供一些简陋的膳宿设施,地方政府被迫改善设施与交通状况。发展阶段:出现旅游广告,旅游市场开始形成,外来投资骤增,简陋膳宿设施逐渐被规模大、现代化的设施取代,旅游地自然面貌的改变比较大。巩固阶段:游客量持续增加但增长率下降。停滞阶段:旅游地自然和文化的吸引力被“人造设施”代替,旅游地良好形象已不再时兴,市场量的维持艰难,旅游环境容量超载相关问题随之而至。衰退或复苏阶段:旅游地的吸引力明显下降;已不能和新的旅游地相竞争;旅游设施大量闲置并逐渐被其他设施取代。房地产转卖率高,宾馆可能变成公寓、疗养院和退休住宅。

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一)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现状

旅游地生命周期是描述旅游地发展的轨迹,具有时空特性,利于旅游地综合研究,这引起学者们的高度关注。然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又是在不断的争议和质疑中发展起来的。

1、具有明显的模型价值

旅游地生命周期在阶段表现方面有多种形态,如三阶段、四阶段、五阶段和六阶段,即不同的旅游地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甚至有些旅游地的发展并不完全吻合六阶段,如主题公园等,都被看成是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特殊表现。但无论如何,在当前情况下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六阶段划分依然是最标准的模型,它为描述旅游地的发展历程提供了一种标准模型。并且越来越多的学者采取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这种方法去考察旅游地的发展过程。

2、用旅游地生命周期的表现指导旅游地的实证研究

著名旅游学专家保继刚先生就曾利用旅游地生周期的表现对喀斯特溶洞、主题公园、城市以及乡村等类型的旅游地进行过实证分析,并对这些类型的旅游地做出了有益的研究。另外,著名学者陆林对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的表现也有所论述等。

3、旅游地生命周期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

著名旅游学专家谢彦君曾经提出三因素的看法,即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因素有需求、效应和环境等因素。也有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第四个影响因素:供给因素或吸引力因素。不过由于旅游地发展变化的复杂性,导致其生命周期影响因素繁多,所以大多数研究都是针对单个和某类具体的旅游地,通过实证分析,来探讨其影响因素。但也有学者将众多的影响因素划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影响因素。

(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虽已取得一定成果,但还有许多问题的研究需进一步深人和拓展,这成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1、地域范围问题

目前研究的区域较多集中于一部分地域范围的旅游地。随着区域旅游的发展,大区域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研究应提上日程,又或者是更小区域的研究,如对单个旅游景点的生命周期的研究应该更具有现实的意义。

2、影响因素问题

大量研究表明,旅游地生命周期影响因素众多,但影响因素的系统性和重点性的探讨有待加强,特别是重点因子的影响权重更需要界定。

3、衡量指标问题

旅游地的发展、变化本身就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作为生命周期衡量指标要能全面的反应旅游地的发展变化,所以很有必要科学合理地针对不同旅游地采用不同指标。

4、研究深度有待加强

上一篇:职业教学模式探索下一篇:增强大学生体质的途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