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农业

2024-09-17

高校农业(精选12篇)

高校农业 篇1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逐步向现代集约型发展, 作为现代集约型农业示范窗口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应运而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农业科技创新中涌现出来的科技与产业相融合的新型组织形式, 它以技术密集为特征, 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功能, 对于推动传统农业转型、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涉农产业升级、增强农业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高校作为知识与人才的集中地, 具有学科齐全、人才密集、技术先进等优势, 有较强的研究开发能力。高校既可为农村输送一定成熟的新成果、新技术和新资源, 还可以为成果的研究和推广培养大批的人才。各农业高校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服务方式, 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例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紧密合作, 有效发挥了科研与服务功能;中国农业大学设立了综合技术开发区, 积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南京农业大学开展了科技大篷车活动;新疆农学院在牧区开设流动医院等, 积极探索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方式[1,2]。

1 高校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科技服务方面的作用

1.1 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提供人才和科技服务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核心资源是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 园区产业发展需要新技术、新成果的支撑, 作为科技成果重要供给源的高校具有较强的研究开发能力、科技人才和管理人员。高校既可为园区输送一定成熟的新成果、新技术和新资源, 还可以为成果的研究和推广培养大批人才。一方面高校培养的各类人才积极投身并服务于园区;另一方面, 高校人才将自身所学技术带入到园区所需的科技服务中, 从而使园区得到积极有效发展。同时, 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教学实习也可以为园区提供一些科技服务[3,4,5]。

1.2 提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劳动者科技文化综合素质

依托高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科研力量,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科学技术、信息知识培训, 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素养, 提升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管理经营技术水平, 培养一批组织能力强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带头人, 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1.3 产学研紧密结合,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各高校结合自身科技和人才的优势和特色, 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技术服务体系, 把实用技术、人才资源和可行的科研成果送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努力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把园区的资源真正转化为经济效益, 不仅对适用农业高新技术和科研成果进行示范、展示、宣传和推广, 还直接将科研成果在示范园区内转变为生产力,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起到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同时, 促进高校产学研的紧密结合, 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6,7]。

1.4 高校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提供信息服务

运用网络现代化体系, 园区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传递更为便捷。定时发布与汇集分析各类信息资源, 使园区科技人员、农户能够及时获取最新技术信息, 从而为地方政府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有利于加快高校农村科技推广体系建设, 不断推动基地新技术、新成果的示范与推广, 提高基地科技成果转化率, 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并且根据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的反馈信息为高校科教人员提供新的研究契机和课题方向, 促进高校和园区的科技创新。

2 高校在推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农业科技专家积极性不高

高校在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进行科技服务时, 多数是由高校学生在园区内进行社会实践或教学实习, 而农业科技专家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从事指导生产、技术培训等活动却少之又少。这是由于高校科研人员从事农业科技服务工作, 没有规范和完善相应制度, 如岗位设置问题、工作职责与形式、培训进修制度、考核奖惩制度、职称晋升制度、薪酬分配制度等不健全, 致使高校教学、科研人员参与农业科技服务的形式不规范。一方面, 许多农业科技专家只能利用节假日或课余空闲时间到园区开展指导生产、技术培训等活动;另一方面, 农业科技专家从事日常农业科技服务工作难以得到应有的报酬, 严重影响了其从事农业科技服务的积极性。

2.2 资金短缺限制了现代农业示范园与高校合作

资金短缺是限制现代农业示范园与高校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地方政府投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资金有限。2011年, 全国首批认定的52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资金总投入为1 751亿元。而本级财政投入仅为309.6亿元, 争取上级财政投入183.4亿元, 两者投入共占总投资的28.16%。其余71.84%的建设资金投入主要来自于企业 (含合作社) 、银行信贷和农民自筹。说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资金投入存在较大缺口, 应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2.3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劳动者科技素质水平较低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劳动者多为当地农民, 具有地域上的分散性、知识上的落后性以及观念上的保守性等特点, 并且其接受再教育能力较低, 很难掌握高校农业科技专家对其进行的生产指导和技术培训内容, 也很难将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使得高校对园区的农业科技服务效果受到限制。

3 对策

3.1 加强政策支持

各级政府应从思想上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高校农业科技服务工作给予高度重视, 明确在农业现代化进程和新农村科技文化传播中高校应发挥的重要作用, 把握当前农业科技和社会服务工作的重心, 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高校农业科技服务工作给予支持。建议政府各有关部门针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高校农业科技服务工作设立专项补助, 并且每年拨出一定数额的资金作为园区高校农业科技服务工作的经费支持。各级政府为园区的高校农业科技服务工作提供配套的信息、资金、科技、法规、政策、组织等方面的系列服务, 使政府、园区、高校共同发展。

3.2 设立相应制度政策, 调动农业科技专家的积极性

高校应规范和完善相应制度政策, 如设置专门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科技服务岗位, 明确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形式、工作目标,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农业科技专家提供培训或进修, 为参加过园区农业科技服务的专家给予一定的薪酬, 同时在职称晋升时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提高他们从事园区农业科技服务的积极性。

3.3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

高校应结合自身优势与园区合作, 积极联系政府和企业, 引导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投资主体多元化, 逐步形成以地方政府投资为引导, 广泛吸引企业投资、民间投资和境外投资的多元化融资机制。鼓励高校通过国际科技合作方式, 在合作交流中为园区吸引外资投入, 引进先进生产技术与生产设施、经营管理经验等。解决园区资金短缺问题, 增强园区发展动力。

3.4 提高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高校农业科技专家通过增加培训次数, 创新培训教学方法, 使得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劳动者更容易接受新的科学技术。另外, 高校学生和农业科技专家应走村串户, 深入到田间地头, 通过放映科教片, 开展科技讲座、专家咨询等形式, 积极全面地提高园区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辛岭.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发展与思考[J].科技和产业, 2011, 11 (11) :22-25.

[2]刘建兰, 李坚, 白晋湘, 等.区域大学农业科技服务的组织管理现状及对策探索——以吉首大学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9, 20 (1) :96-97.

[3]李佳颐, 杨丹妮.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的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3, 24 (5) :28-30.

[4]曹轩峰, 陈红武, 妙晓莉, 等.专类农业示范园规划浅议[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2) :22-24.

[5]张中, 林京, 杨波, 等.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的生态农业园规划思路探索——以玉林市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核心区发展规划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7) :292-293.

[6]徐智慧.黑龙江省铁力农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与发展情况调查与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 2011 (18) :84-85.

[7]池敏青, 周琼.台湾农民创业园总体规划分析及探讨——以仙游和漳平为例[J].台湾农业探索, 2011 (2) :15-19.

高校农业 篇2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工商管理 级别:2010级 学号:1006108057 姓名:王坤

河南农业大学2011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内容提要: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我校(河南农业大学)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本文具体论述河南农业大学2011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关键词:协同创新、创新的意义、创新能力状况、存在问题、提升对策

一、“2011计划”的深度解读

(一)、“2011计划”的总体目标要求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的战略融合,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二)、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实施2011计划具有重大意义。

1、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

2、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

3、是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紧密结合的战略行动。长期以来,我国创新力量各成体系,创新资源分散重复,创新效率不高,迫切需要突破自主创新的机制体制障碍,促进社会各类创新力量的协同创新,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事业的融合发展,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

二、我校的创新能力状况及成就

依托作物学学科,1996年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我校,1997年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挂牌;其后,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国家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烟叶生产技术中心、河南省作物生长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等高端平台也相继设置在该学科。落户该校的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还有农业部(河南省)可再生能源重点开放实验室、河南省动物性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家禽种质资源创新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高等学校农业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林木种质资源及生长发育调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优质花卉蔬菜种苗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农业信息化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农业政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等。

时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学科建设不仅提升了河南农业大学服务现代农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也进一步明确了服务方向,架起农业高校通向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的金桥。与新郑市八千村合作开展的“科教兴村”试验是该校创新服务模式的成功尝试。八千村地处黄河故道轩辕故里,是黄淮海地区典型的沙薄地区,土地贫瘠,生产技术水平低下。我校应邀派出了由11名教授、科技人员组成的科技服务团,指导八千村在村西北沙岗构建经济林防风护沙带,在村东北沙岗构建经济作物带和粮食作物带,在村东旧河道建设了农业科技示范园。

三、新形势下我校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观念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传统观念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被看做是教师把人类已有的文化知识传递给学生的过程,教育被作为一种灌输和填充知识的途径和手段。教育模式僵化、教学内容陈旧,这些都非常严重地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性的发挥。这样的高等教育难以培养出能思考、能创新的人才。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为中心以及单项灌输依然是我校主要教学方式和手段。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养成了学生以获得学分为目标的机械性、服务性的特点。尽管从理论的角度来看,我校已经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提出了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教学实践”为辅,来弥补传统教育只重理论教育的缺陷,更多地将基础教育与实践教学等关系的协调发展作为学科建设的目标。但在实际的运行中,受到学校管理体制的科学性、学科建设框架合理性一级教学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创新性教学环节的设计、实施与目标实现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甚至可以说创新环节仅仅是成果申报的文字材料而已。

(三)、科研创新团队的实力相当较弱。我校的科研创新团队实力相当较弱,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匮乏,导致科技创新团队不稳定,不能围绕政府目标和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组建高水平的科研攻关,在国家大的项目和基金申请上处于不利局面。

(四)、科技创新的资金扶持力度不够,政府宏观调控不足。目前我校多数项目存在科研资金难以到位的尴尬,在市场经济下,没有资金就无法吸引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就难以形成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就难以在科技创新中积累优势。如何争取政府。企业等多渠道的资金支持。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保证是今后一段时间我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我校关于实施“2011计划”的提升对策

(一)、坚持深化“两课”改革

1、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两课”教学方法改革的主体,最主要的是老师授课的一些方法的改进,也就是要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教师在课堂上进一步加强主动权,这是“两课”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根本所在。这个包括教师怎么更好地了解学生,包括更好地了解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包括口头的表达等等。

2、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的改革。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不只局限于参现访问,也包括学生听报告,然后进行讨论,或者看了、了解一些案例进行辨折等等。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的改革,是我们用足、用好课时的一个切入点。

(二)、产学研合作意识非常重要。高校注重产学研合作的意识也非常重要。有的学校有科研的积淀,但它没有主动地与企业联合,导致成果不能实现转化。在我国,大多数企业还不具备科技创新的能力,这又给高校提出了一个挑战,高校能不能帮助企业完成这个使命?一些高校试图建立大学科技园来加强产学研合作,尽管这种探索的效果还不够理想,学校发展产业的能力还很有限,但是,我国应该继续加强对大学科技园的培育,使其能够像欧美国家的大学科技园那样,成为引领地区科技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国家科技产业创新的源泉。大学和科研院所也可以合作。大学的优势在于学生和学科齐全,而研究院的科研环境、设备、导师都是一流的,如果二者打通,让大学的学生更多走进科研院所,让科研院所把一些项目交给大学的学生来做,更有利于创新成果的出现。

(三)、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形成良好的创新环境。要把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当成一项系统工程来做,从计划制定、团队培养、项目支持多个细节下功夫。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又在高度综合,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使得个人很难有十分广泛而又深入的涉猎,紧靠个人的力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科学研究的要求,必须围绕科学建设这个龙头,一学术带头人为核心,汇聚学科队伍,通过学科组建又是科技创新团队,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挖掘人才资源,用市场的合理的有效地配置人才资源。

(四)、探索行之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创新成果转成物质成果。

1、企业是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主体这一观念,企业和高校既要紧密结合,又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和承担不同的义务。我校要加大成果转化的培育力度,掌握培育的主动权和主导权,提高转化成果的成熟度,造就一批高新技术的种子企业。

2、结合河南地方特色,加强我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河南是农业大省,但非农业强省,要实现由农业大省变为农业强省进而走上工业强省之路,这就要求充分发挥河南农业大学的综合学科优势,研究出更多更好更具实效性的农业科技新成果,还必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把创新科技成果直接应用于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参考文献

1、李婉谭金明朱琨: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贾亚丽: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高校农业 篇3

关键词:农业高校社科学报;栏目设计;农业特色;地方特色

中图分类号:Q2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09)02-0103-03

农业高校社科学报的生存现状堪忧。从高校社科学报的转载率、影响因子等来看,农业高校社科学报排名都很靠后,学报质量有待提高。在当前学报改革的大背景下,农业高校社科学报同样需要改革,而改革必须从学报的栏目设计开始。因为学报栏目处在学报的重要位置,它反映了学报的办刊宗旨,体现了学报的学术价值,体现了学报的编辑风格,对读者阅读、作者投稿具有导向作用。

笔者翻阅了目前大部分农业高校社科学报的栏目设计,发现当前农业高校社科学报栏目设计存在以下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性建议,以期对提高农业高校社科学报的质量有所裨益。

一、农业高校社科学报栏目设计现状

当前农业高校学报社科版栏目设计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栏目设计意识不强,随意性大

大学报栏目设计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要经过编辑的精心策划。2005年以前,大多数农业高校社科学报都没有设置栏目,只是将某些相同学科的文章排列在一起,然后用分行区别开来,2006年以后,大多数农业高校社科学报虽然设置了“栏目”,但这些栏目并没有经过精心策划,只是把许多一级学科的名称标注在某一组文章的前面,像语言、文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等。这些“栏目”并不是编辑精心策划的结果,不能叫做“栏目”,只是文章的简单归类。笔者经过统计,有的学报栏目设计一期有13栏,每一栏都有两到三类学科,如“文学、语言”,有的全年滚动开设的就更多。总之,这种对于栏目设置的简单粗疏的做法,根本体现不出农业高校学报的办刊宗旨,造成“千刊一面”的状况,体现不出农业高校社科学报的特色。

(二)栏目设计不能体现专业化、特色化,追求大而全,期刊质量上不去

因为长期以来的综合化办刊思路的影响,认为高校学报功能是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随着农业高校的办学模式的越来越综合化,学报的稿件来源就必然覆盖了学校的所有科目,为了完成本校的教学科研任务,为了为本校老师的职称评定服务,有些稿件是不得不发的,再加上学报编辑最初没有精心策划,无法掌握主动权,只能处于被动局面。而且,许多农业高校社科学报在设置这些“栏目”时追求“大而全”,几乎所有的学科都包括在里面,种类繁多,令读者眼花缭乱,这样,就造成农业高校社科学报栏目设计不能体现专业化、特色化,追求大而全,期刊质量上不去。

(三)栏目设计形式不固定,结构安排不合理,甚至出现尾大不掉、因稿设栏的畸形现象

学报栏目是学报的窗口,它处在学报的重要位置。读者要了解一本学报的特色往往最先看的是目录,最关注的是栏目。从栏目设置上,读者可以得到一些信息,这类刊物登载了哪些类的文章,进而判断这些研究在当前的学术水平和价值,给读者阅读、作者投稿有一个引导作用。因此,编辑在设置栏目时,就要注意栏目设计的形式、结构。这涉及到栏目名称的确定、栏目数量的多少、不同栏目前后位置的安排,每一栏目文章数和位置的确定等等问题。同时,编辑在设置了栏目后还要根据栏目精心组稿,选稿,而不能被动等待来稿。当前农业高校社科学报在栏目设计上都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他们只是把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栏目放在开头,有时随意调动栏目的顺序,有时虽然设置了比较固定的栏目,但是苦于没有稿源,于是造成前面一些比较重要的较有特色的栏目文章少,而后面一些不能反映本刊特色的综合化的栏目文章数量多,造成尾大不掉、因稿设栏的畸形现象。

二、农业高校社科学报栏目设计的方法探讨

(一)栏目设计应该体现农业特色

中国是农业大国,关于农业方面需要进行的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是很多的,例如:农业科学方针、政策研究、农业哲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文化等等,大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业。农业特色还应包括农村、农民等内容。

农业高校社科学报栏目设计体现农业特色是学报向专业化迈进的必由之路。农业高校社科学报和全国所有高校社科学报一样,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令人忧虑的问题。首先是办刊模式的单一。采取综合化的办刊模式,这种办刊模式的特点是“全、散、小、弱”(教育部副部长袁仁贵语)。每一种期刊各学科的内容都有一点,千刊一面,没有自己的特色。另一方面是关系稿、人情稿的存在。由于高校职称评定的硬性规定,必须发表多少篇论文才有资格参加职称评审。这样,有些人平时不注重科学研究,急功近利,临时抱佛脚,托朋友找关系,把一些不相关的文章挤到刊物上发表,这必然降低了高校学报的学术质量。此外,高校学报缺乏竞争机制。目前学术界对于高校学报的层次级别的划分主要根据高校的级别层次来划分。是全国重点大学学报就是国家核心期刊,地方高校的学报那往往就只能是地方级的期刊。而地方高校中,级别比较高的院校其主办的学报级别就自然也高,级别低的院校其主办的学报也比较低。这种层级定位机制必然影响到学报的编辑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也影响到稿件的来源,作者宁愿把好的稿子投到级别高的学报,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当前,高校学报存在的问题在地方农业高校社科学报中依然存在,并且形势更加严峻。因为农业院校本身在高校中地位就不是很高,再加上是地方农业高校就更是人们不愿意提起的,那么其主办的社科学报的身份、地位、名声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地方农业高校社科学报要想很好地生存并且异军突起,就必须改变以上状况,努力打造自己的特色,使农业高校社科学报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农业高校社科学报栏目设计体现农业特色是当前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党和政府关注的重大问题就是“三农”问题。“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分别用六章篇幅阐述具体规划: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培养新型农民、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深化农村改革。其中,“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深化农村改革”涉及农业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改善农村面貌”“培养新型农民”等涉及农村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农业高校

学报如果能认真把握“十一五”规划精神,开办与“三农”有关的特色栏目,一方面为“三农”建设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得地方农业高校的农业科研人员的“三农”调研成果有一个展示的机会,另一方面还能办出自己的特色,避免了高校学报千刊一面的局面。而在这方面成功的经验,从一组数字就可以看出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目录中,2004~2005年来源期刊461种,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35种,理工农医类院校社科版无一入选。到2008~2009年,来源期刊528种,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67种,其中理工农医院校学报社科版11种。在这些学报中,像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等农业高校社科学报入选目录,究其原因,是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对涉及“三农”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作出反映,推出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使期刊的影响因子、转载率上升,从而得到期刊评价系统的认可。

(二)栏目设计应体现地方特色

这是地方农业高校社科学报打造自己的学报特色,显出地方优势的最好方法。我国各个地方农业高校由于处在不同的地区,体现出不同地区的地方特色。如果地方农业高校能够根据自己的地方特色,精心打造一到两个特色栏目,这样就不至于使自己的学报变成可有可无的学报。这也是当前高校学报“名栏”建设的重要方法。

目前,高校学报面临的普遍困境是期刊质量上不去,社会影响力小。为此,为了提高高校学报学术质量,教育部在2003年推出名刊工程的基础上,2004年又推出名栏工程,“目的在于通过这一举措,出版一批代表国家学术水平的优秀学术成果,引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方向,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发展……形成鲜明的办刊特色。努力扩大学报的发行量和社会影响力。”在这样有利的条件下,地方农业高校要抓住时机,切实领会教育部的宗旨,认真分析本学报的所在地区的特点、学校的办学情况、自己刊物的实际情况,找准自己的突破点,办出自己学报的特色。

(三)栏目设计应全盘考虑,统筹规划

首先,学报编辑应根据学报宗旨精心设置栏目,根据栏目组稿,充分掌握学报主动权。全国的农业高校社科学报在栏目设计上应该有一个基本的排列顺序,比如按照农业科学方针、政策研究、农业哲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文化的顺序组织稿件,还要有一些固定的栏目是全国的农业高校社科学报的常设栏目,这样就为农业社会科学研究者的投稿做了一个指引,也便于读者的阅读,还便于作者在写作农业类稿件时尽快搜集到相关稿件,便于参考。在常设栏目之外再突出自己的特色。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的栏目建设历程来看,其栏目建设在逐渐走向完善。在2007年以前,学报栏目设计还处在最初阶段,即只是一级学科的简单分类,还没有走上有意识的栏目设计的轨道上来。以2007年为界逐渐形成自己的一些固定的较有特色的栏目。而且这些栏目逐渐固定下来。表现了自己的办刊特色。其次,其栏目设计不再追求大而全,而是向少而精的道路迈进。例如2005年、2006年的栏目除了一两个栏目是较有特色的之外,其他栏目都是一级学科,这些栏目农业类高校学报社科版可以有,其他综合类高校的社科版也可以有,显示不出农业高校社科学报的特色。到2007年,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做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栏目设计显示出新的面貌。砍掉了所有的一级学科的栏目,形成新颖的栏目面貌,并在2008年坚持下去。总之,农业高校学报编辑在进行栏目设计时要有栏目设计意识,要体现农业高校学报的专业化特色,要全盘考虑、统筹规划;要因刊设栏、因栏组稿,把握主动权,争取办出农业高校社科学报的特色。

参考文献:

[1]郭林妮,栏目设置在期刊总体设计中的作用[J],编辑学报,1999(1):9-10,

[2]褚金红,论地方高校社科学报的“名栏”建设[J],昌吉学院学报,2008(1)171-74

高校农业 篇4

1.《农业生态学》课程改革背景分析。2011年, 生态学上升为一级学科, 同时中央提出了构建生态文明的宏伟目标, 使得生态学科的发展进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目前, 国际上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主要有:全球变化与区域生态安全;外来物种入侵与有效控制;重要生态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生态学与科学管理;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水资源安全;农业生态系统健康与食物安全;植被恢复与生态灾害防治;等等。上述新出现的问题和概念, 也迫使《农业生态学》教学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时代。

2.《农业生态学》课堂教学现状。在浙江农林大学, 为本科农学、植保和种子等专业的三年级学生开设了专业选修课程《农业生态学》, 36学时 (或32学时) , 2学分。教材选取2008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骆世明教授主编的《农业生态学》第二版教材。该教材从农业的基本生态关系, 农业生态系统结构, 农业生态系统能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系统全面、详尽地介绍了农业生产实践中运用到的生态学原理和农业生态发展前沿方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本人发现这门课程教学还存在以下几个比较明显的问题: (1) 课程知识体系相对陈旧, 跟不上学科的快速发展。近年来, 全球气候变化、转基因食品安全、生物入侵等热点问题已在社会上引发了巨大争论, 这些问题与《农业生态学》课程紧密相关, 但目前使用的教材和课程教学中却未涉及和关注。 (2) 课程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以教师照本宣科为主的单一灌输式教学模式, 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3) 课程考核方式单一。期末闭卷考试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采取考前突击、死记硬背的应试策略。

上述问题使这门课程的趣味性、前沿性和实践性都不尽如人意。因此, 课程改革十分有必要。

二、教学改革具体方案和实施步骤

为了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变被动灌输式的学习为主动探求式学习的目的, 本人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农业生态学》课程进行改进。

(一) 改进和更新《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

1. 教材建设。

以骆世明版和陈阜版的《农业生态学》教材为基础, 参考国外经典生态学教材《The E-conomy of Nature》 (第五版) 、孙儒泳主编的《基础生态学》 (第二版) 、《动物生态学原理》、李博主编的《生态学》等教材, 对课程主题进行优化和再选择。

2. 获取学科前沿信息。

搜索最新发表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科研文献, 通过网络搜索获得高质量的课程素材。如本课程第五章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讲授内容, 就大量参考了复旦大学第五期生态学高级研修班的ppt讲义, 从学科前沿获得了当前国际生态学发展的最新信息, 保证了课程知识的相对新颖性。

3. 收集课程辅助信息。

通过阅读与课程建设相关的国外经典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教材和畅销书, 获取时代发展的动态信息和趋势, 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广博性,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

(二) 探索新的《农业生态学》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体验

1. 增加课堂讨论的次数和质量。

设置与课程紧密相关且具有广泛社会关注度的讨论主题 (如:你如何看待转基因食品?当前西方主导的碳排放和碳交易制度是否对中国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 采取信息定向输送、纸质资料阅读、无领导小组讨论、分组限时间公开演讲等形式, 来加深学生对特定命题的理解, 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参与精神和公众演讲能力。

2. 加入网络公开课教学视频。

在网易公开课、TED演讲、BBC纪录片等网络媒体中, 搜集与课程内容直接相关的视频、音频资料, 经过整理和加工, 选择主题相关、时间适当的视屏在课堂上播放, 使一流的媒体资源走入课堂。同时, 本人在MOOC开放式网络教育平台上注册账号, 选择参与与课程主题相关的一些课程 (如全球气候变化) , 获得一些与课程主题直接相关的信息、资料。

(三) 改进《农业生态学》课程成绩评价体系

1. 加大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

将课堂讨论表现、平时作业成绩、出勤率等都纳入课程成绩的评价体系中, 使学生均匀用力, 避免期末考试突击式的应试学习。如在课堂讨论环节, 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形式, 设置分组, 根据全组的表现, 统一给分, 同时对表现出色的“意见领袖”, 给予加分, 此举意在增加学生团队合作的积极性和热情。

2. 期末考试题目中, 增加理解性的主观题目的考察比例。

在期末考卷中, 提高开放性题目的比例, 同时对一些题目, 可设定具体情景, 给予知识点的提示, 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掌握程度 (如论述题:我国十八界三中全会通过了“单独二胎”的生育政策, 请根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分析中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产生背景和变迁。给予应试者的提示知识点有: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蒂的方程、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马尔萨斯人口论等) 。

3. 收集学生课程反馈意见和听课体验。

在考试题中设置课程意见反馈的环节, 如:你认为如何才能上好《农业生态学》这门课程?鼓励学生多提意见, 获取学生的听课体验, 为下一步改进课程教学提供参考和方向。

三、教学改革实施效果、问题与反思

1.教改后的教学效果。

(1) 学生上课积极性增强, 变被动听讲为主动思考。经过课程内容的优化和选择, 学生上课到课率提高, 上课专心听讲程度提高, 玩手机、睡觉的学生数量有所下降。同时, 学生私下的反馈表示:这门课程提高了自己对生态学的兴趣和了解。 (2) 课堂参与度提高, 课下出现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由于引入了对当前生态学热点问题的课堂主题讨论 (以无领导小组讨论形式进行) , 学生课程参与度有所提高, 加之讨论话题新颖, 学生积极性较高。课堂讨论分组采取随机原则, 避免了部分优秀学生扎堆、后进生消极参与的现象。课后阅读材料和书籍的推荐也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部分优秀的学生学以致用, 在课堂讨论和期末考试中能够运用课下学到的新知识。 (3) 学生积极上交课程建设意见和建议。课程考核加大了平时成绩的权重, 将出勤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表现纳入到成绩考核体系中。同时, 课程期末闭卷考试减少了客观题的比例, 增大了主观题的数量, 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深度和广度。如在回答论述题“十八界三中全会后, 中国计划推行夫妻双方单独生二胎政策的生态学理论依据和可能后果”时, 很多学生运用了生态位理论、逻辑斯蒂种群增长模型、生态足迹、环境容纳量、可持续发展等生态学知识来进行回答, 并对可能出现的人口扎堆生育现象做出了预测性的分析, 基本做到了活学活用。

2. 教学反思。

从平时学生听课反映和期末考试回馈意见来看, 课程改革总体较为成功, 学生评教反馈优秀, 但从多数学生一致的反馈来看, 本课程仍存在很多改进的地方, 归纳一下,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书本外内容偏多, 知识体系庞杂, 抽象概念较多, 一部分学生反映抓不住重点和难点。 (2) 师生之间的互动还有待加强, 单一的老师讲授模式还需改进。 (3) 课程课外实践机会较少。尽管本课程给一部分班级安排了几次室内和野外试验, 但大部分班级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 并未安排其他课程实践。这也是学生反映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上述问题, 实际上也是各个学校《生态学》课程一直以来存在的老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 进一步提升本课程的质量, 为以后申请精品课程打下基础, 希望在以后的课程讲授中继续改进。

四、建立明确的课程宏观进度体系, 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和课程重点

在课程开始之时, 列出授课进度表, 课程讲授难点和重点, 课上和课下参考书目、资料和文献, 同时给出相关出处。提前将课程进度表发给学生, 方便学生熟悉课程脉络和讲授重点, 并有针对性的去查阅参考书目。

1.加强师生互动, 把课堂还给学生。根据课程教学进度表, 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 提前分配课程辅助教学任务, 制作教学任务分配进度表, 每次上课请一到两组学生上台辅助教师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同时, 请在座学生评价上一组学生课堂教学效果, 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公众演讲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2.理论联系实际, 提供课外实践的机会。根据设定的课堂内容, 主动联系校外企业 (如:农家乐、特色养殖基地、生态农业建设试点) 、单位 (如:基层农业推广机构) 和个人 (如:一些生态农业创业者) , 为学生提供参观、主题讲座、项目实施等形式的课外实践锻炼场所, 做到学以致用。让农业生态学理论从书本走到实际应用, 加强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对知识的理解, 更好的建设《农业生态学》这门课程。

五、结语

21世纪的前十年, 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集中爆发, 网络信息爆炸化, 咨询传媒全球化的趋势对传统的大学课程授课体系造成很大冲击, 这对大学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通过教学改革实践, 我发现在把握课程重点的基础上, 紧跟学科前沿动态以及时事性热点的分析和讨论,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希望上述的努力, 可以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学习的习惯和品质, 为培养生态型、创新型、创业型复合人才提供自由的土壤和宽松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沈新平, 黄丽芬, 庄恒扬.谈农业生态学教学过程可强化育人的环节[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20) .

[2]高艳茹, 高海波, 艾文国.关于大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05, (12) .

高校农业 篇5

摘 要:文章总结回顾了云南农业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践,重点讨论了体育教学改革方案的贯彻执行情况以及取得的成绩。认为云南农业大学的体育教学改革符合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体育教学规律,可以为国内其它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云南农业大学;体育教学;改革

云南农业大学是全国全民健身优秀单位,群体活动开展广泛,广大师生的参与热情极高。云南农业大学的体育教学在云南省具有极高声誉,曾荣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体育永远探索的课题。本文希望能在积累多年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和回顾云南农业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经验与教训,根据教育部发布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及学校实施学分制的精神和要求,与时俱进,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创新提供借鉴。

1 体育教学改革指导方案的特点

多年来,我校体育教学与管理工作与全国许多高校一样,存在着学生在体育课中的主体作用不明显,许多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体需要得不到满足及管理方式的不适应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为了改变这些问题,我们在广泛调研、充分讨论以及对我校体育教学工作科学总结的基础上,制定了“体育教学改革指导方案”。

本方案的宗旨:坚持教书育人的宗旨,体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

本方案的思路:“健康体育”、“个性体育”、“快乐体育”、“绿色体育”、“终身体育”。

本方案的创新:“以课堂教学为主体、课外体育活动为补充、群体竞赛活动和课外体育训练为延伸,按兴趣选项、分层次教学”;以“点” 带“面”,开展多功能、多形式体育教学。

本方案的主要内容:改革的指导思想;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方式等。

2 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2.1 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为指导,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传授健康知识、体育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形成个人体育专长和自主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全面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2 建立符合学校实际和具有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

在重视体育的健身价值的同时,重视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即在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的实践过程中去培养其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在体育教学中提出了“以课堂教学为主体、课外体育活动为补充、群体竞赛活动和课外体育训练为延伸,按兴趣选项、分层次教学”的新模式。采取分项教学与学生自选的体育教学形式,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素质和健康水平为根本宗旨,以体育课为推进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校园群体竞赛为热点,以体育教学健身俱乐部为支撑点,形成以教学为中心的运行模式。一、二年级体育基础课改为选项课;三年级以上选修课或校代表队训练课改为体育教学健身俱乐部。同学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大为提高。

2.3 教学内容的确定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作为基本出发点

以育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兴趣爱好,既考虑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考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既重视现阶段利益,更加重视长远利益。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学校实际情况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力求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注意课程内容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实效性,与中学体育的衔接,与学科发展相适应,反映本学科的新进展、新成果。

2.4 改进教学方法,力求做到全方位的“健身育人”

2.4.1 体育实践课的教学

改变过去以技术为中心的单一练习方法,采用直观教学法、锻炼法、保护法和育人法有机结合起来的多种体育实践教学方法,更好地为培养学生终身自我体育练习、欣赏、锻炼、养护等综合体育能力服务。

2.4.2 体育理论课的教学

改变过去单一的讲授教学法,采用CAI课件,形象生动,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并与研讨、发现等教学法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体育欣赏的水平。

2.5 改革考核办法

把学生良好的参与意识、学习态度人际关系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以及学生的进步幅度、考勤等纳入评价内容,并成为教学效果的组成部分。为了改变单一呆板的课堂讲授方式,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克服传统体育教学存在的弊端,在体育教育推行“教考分离”,考试采用统考的形式来进行,改变了过去由任课教师一条龙组织教学和考试的教学模式,各教学班的考试由每个统考小组负责。“教考分离”的实行,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2.6 以“点” 带“面”,开展多功能、多形式体育教学

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具有的素质,成立各种专项体育健身俱乐部,充分发挥学生们的特长、专长,如组织篮球、排球等健身俱乐部。这些俱乐部不仅营造了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和环境,又活跃、繁荣了校园文化,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另一方面,通过各健身俱乐部的活动,大力提倡体育精神,认真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积极开展群体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保持一支高水平的男篮队伍,促进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取得了良好效果。

2.7 建立和完善体育教学管理制度

结合我校实际,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教师培养聘任制度;各类教学文件和教师、学生考核资料的归档立案;建立和完善教学监督保障体系、教学反馈信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管理系统、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的管理系统,逐步实现体育课程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计算机网络化。重新修订教学大纲,要求教师严格按照体育课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和课堂常规组织体育课教学、考试。

2.8 强化管理,确保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顺利进行

2.8.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坚持学术活动、集体备课、集体锻炼、教案检查制度,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定期接受教育培训,更新观念,统一认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能力和学历结构,从而提高体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2.8.2 教材的选编

遵循思想性、实效性、适应性、灵活性的原则。加强了健康与健身教材的建设,作为副主编单位参加了全国农业高校“十五”规划教材《体育与健康教程》的编写,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并在西南地区农业高校中使用;编写《现代健身》(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编写《体育与健康》(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并在我校—级中使用,受到学生好评。

2.8.3 加大对学生的管理力度

严格考勤,严格课堂纪律,严格考试制度。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及各运动项目的要求,科学地选择运动专项上课。

2.8.4 加大力度改善和增加体育场馆设施和经费的投入,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改善体育锻炼质的环境,更好地调动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保护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安全。

3 改革与实践的成效

3.1建立和完善了我校的体育教学体系模式和管理体系

通过改革使学校体育工作向着规范化、制度化发展。体育课成为校级一类课程。如:制定和完善了我校“体育教学改革指导方案”,修订和完善我校“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及有关的体育教学管理文件等。

3.2 新的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欢迎

新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了过去学生厌学、教师难教的被动现象,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互动局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习惯,提高了学习的效果,使体育教学真正为学生的学习、工作乃至一生服务。另一方面也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其专项优势教其所长,使学生学有所学,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学生对体育课的改革,满意度达90%。

3.3 课外活动丰富多彩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踊跃,体育专项技术、身体素质机能水平提高较快,达标率、课外锻炼出勤率、参加校运会人数比例等指标都有明显的提高。如:体育课学生出勤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优良率达80%;培养了一大批体育人才,各项目体育健身俱乐部承担了全校90%以上的体育活动,近几年来,已有近300名学生获得了一、二、三级裁判员证书,他们已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骨干力量。

3.4体育健身俱乐部建设取得成效

各专项体育健身俱乐部(校代表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产生深远影响,这也是我校体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反映。如:篮球等专项体育健身俱乐部(校代表队),多次获得云南省高校冠军,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扩大了学校的影响。

3.5 教材编写成绩斐然

编写出版6本教材。《现代健身》教材获省优秀自编教材一等奖。

4结论

高校农业 篇6

关键词:农业高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93-2

管理学的某些组织认为学习是一个过程,它是持续不断的进步,所有关系的基础则是大众的合作。各院校应该以知识管理为核心,建设资源共享的信息服务体系成为高校在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必须要完成的使命。

1团队合作精神的建立是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

体系的发展需要合适的组织、存在和发展。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和员工的努力工作密不可分。上至中央下至各省市,各大图书馆都在寻求一种联盟的方式来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这样不但能节约成本,更能有效的使有限的资金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也符合经济学的得奖最大化原则。各大图书馆要想实现目的,就必须在各组织间建立信任的机制,完成承诺兑现。可以考虑深入的交流,各关系馆之间,各馆员之间尽可能的形成一种互惠互利的双赢关系,以此鼓励资源共享团队中的成员馆提出本身期望,同时依据社会环境的现实,用团队合作的精神来建立一个信息服务的有效体系。

图书馆在提供信息共享的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机构强调团队的合作意识,机构中个体能力日渐弱化,团队合作才是最后的出路。“集体英雄主义”是现代趋势。任何组织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必有其核心竞争能力。在组织中,员工团队的“集体荣誉感”和“组织创新”是“比较竞争优势”的基石。现代高校图书馆员的工作模式是解决技术问题以及提供各种高层次服务,这些工作有时也依赖虚拟工作团队。个人的能力是集体力量的有机组合,所以高校图书馆应有意识建立的这样的共同体之间,使成员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提高,将个体有机结合,把团队凝练成一支能战斗、会创新的信息服务团队。

2建立沟通渠道是建设信息服务体系的必要保障

建设一个综合的信息服务体系要求有开放的沟通渠道,打破有形无形的界限,促进思想交流。一般而言,主要通过三种信息渠道进行交流:首先是纵向信息的交流,主要是上下级之间的组织指挥链进行工作,保证上级领导和下属成员之间的信息畅通;其次是横向信息的交流,团队与团队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同一层次进行的沟通,核心目的是系统之间做到相互协调,互相配合有所了解;第三有别于上两种沟通,可称为斜向信息沟通,即跨系统、跨层次人员之间的交流。因此,一方面,各高校通过知识管理与信息技术建立一个有利于学习和交流的基础设施网络平台,以充分利用组织内部以及外部大量可编码的知识,使体系的建立与知识的创新建立在高效的信息网络基础上;另一方面,各高校通过变革传统的垂直式组织结构为扁平式组织结构,在成员之间建立一种水平链接,提供一个平等的开放式坏境,使各高校组织内部高层管理者和下属之间可以坦诚沟通,相互学习,共享知识,加速信息体系建设过程中知识的纵向沟通和横向交流。

3建立激励机制,促进信息服务体系稳健发展

各信息服务体系分支的高校应建立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各体系建设成员的学习和创新给予支持和奖励,保证体系建设持续健康有序地进行。比如实行合理的分配制度;从组织目标和个人能力兴趣出发,制定与实施符合信息服务体系的一系列政策,持续地调动积极主动性;完善考评体系,把培训的成效与绩效考评结合起来,作为今后聘任晋升的重要依据。

3.1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所谓的公平竞争环境,就是指在人才培养、考核、职称评审、技术级别晋升等有关问题上,对每个人才都一视同仁,平等竞争,成功的机会均等。人才是知识的主要载体,是创新的决定性因素。建设创新型图书馆,要形成鼓励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

3.2充分考虑个体差异

图书馆要根据人才的不同类型和特点制定激励制度,而且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个体差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知,人们一般有五个层次的需求,这五种需求按次序逐级上升,下一级需求基本满足以后,追求上一级的需要就变成了行动的主要动力。不同需求的成员之间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激励,同理,不同的价值观和奋斗目标也要采用不同的激励手段,做到这些才能有的放矢,获得理想的激励效果。

3.3精神激励制度的完善

自身物质利益得到满足后,更高层次的超越和自我完善会成为下一阶段的目标。对青年人而言,培训激励最有效,原因无外是青年人有进取心。另外培训能提高目标实现的能力,想要承担更大的责任、更富挑战性的工作,培训是最有效的方法。这也为个人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图书馆界已经把培训做为正式的奖励表彰馆员。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展现创新人员积极向上的工作风貌。同时,创新也有失败,这也要有激励,这种激励比成功激励更鼓舞人心。任何一个组织在21世纪都要寻求不断创新,创新一定有风险成本,不是所有的创新都成功。这时,创新失败的鼓励就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这种激励政策要明确许多因素,如次数、时间、经费等超出范围的失败则是不允许的,需要受到惩罚。

4个人综合素质提升有利于高校信息服务体系的良好运行

综合素质的提升依赖于不终身学习、终身教育。这是现在大众的共识,它构成了学习型社会的基础。用各种激励手段,刺激组织中的个人积极开展如持续学习、团队学习、全过程学习,竞赛学习等等多元化的学习,这必有利于农业高校图书馆系统的信息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推动员工高效不断学习的机制,能保证图书馆馆员知识的主动获取,进修各专业知识,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这不仅实现馆员的个体素质提升,还将推动各高校图书馆的整体形象得到正面的改变。这也必然使图书馆的信息体系的综合服务水平有大幅度的上升。这是一条用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的最有效的方法。

5结语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农业高校图书馆的成员,如果不思考其组织是否经得起时代的考验,是否能跟上科技进步的脚步,那必将被时代所抛弃。要想维持竞争优势,组织成功的前提有效就必须保证持续学习。建立学习型图书馆,才能面对社会环境的变迁,跟上科技进步的发展。图书馆的长远发展才能得以保证。

参考文献

[1]肖珑.数字化服务环境,发展趋势及其建设[EB/OL]. http://www.chinalabs.net/.

[2] http://162.105.138.137/portal/index.jsp[EB/OL]. 2007-04-02.

[3]刘炜,葛秋妍.从Web2.0到图书馆2.0:服务因用户而变[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6,(9):8-12.

[4]刘青华.信息构建与信息素质指南网站建设初探[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2):66-69.

高校农业 篇7

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育部于2007年2月27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文件中对教学内容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 即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 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其主体是要求把大量新的内容反映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 使之能符合时代需要, 而教学内容的改革也应围绕这一指导思想来开展。根据这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内容改革中, 首先要考虑专业基础课的课程定位, 专业基础课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有其明确的教学目标, 即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科学素质、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 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开设打下基础和提供桥梁与工具等。其次, 要考虑课程体系中教学内容的取舍, 在此基础上考虑加入一些新的内容。

农业气象学作为高等农业院校非农业气象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 有其独立的课程体系。目前我国高校非农业气象专业的农业气象学课程内容可划分为以下三个单元:第一, 与农业生物和农业生产活动有密切关系的大气、辐射、热、水和风等农业气象要素的形成与变化规律以及农业生物生长发育和农业生产活动对这些气象要素的反应;第二, 单元内容为主要天气系统的形成、灾害性天气的发生机理和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相应的防御对策等;第三, 有气候的形成和分类、气候变迁、中国的气候、农业气候的分析、区划及农业小气候的利用与调节等内容。根据农业气象学各单元教学内容特点, 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

1. 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体系中的第一单元内容是高等院校非农业气象专业, 如农学、园艺及植物保护等专业的诸多专业课知识的主要结合点。因此, 在教学内容改革中, 对这部分内容的取舍尤其要慎重。即在保持原来知识结构的前提下, 对一些不合理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删减。例如, 辐射相关教学内容中有作物群体内的辐射状况、光饱和点和补偿点、光照时间随季节和纬度的变化、植物的光周期现象、光照时间与作物引种等, 其中, 除作物群体中的辐射状况和光照时间的变化规律外, 其他已在植物生理学等其他课程中学过的内容。所以, 作物群体中的辐射状况和光照时间的变化规律是需要重点讲授的内容, 其他可以略带而过。剩下的时间可以介绍一些新的内容, 如, 基于作物冠层反射光谱的农业遥感理论、农田植被消光系数的测定原理和方法等。对于本单元的其他知识点, 也可通过类似的方法, 把一些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引入到新的教学内容体系中。

2. 天气系统及灾害性天气是第二单元的主要内容。我国的农业气象灾害相当频繁, 它主要由降水、温度等的较大年际变化所引起, 农业气象灾害也是引起我国粮食大幅减产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通过该单元知识的学习, 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培养学生防御农业气象灾害的能力。另外, 我国幅员辽阔, 具有除极地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外的各种气候类型, 各地所发生的农业气象灾害种类繁多, 差异较大。因此, 根据不同地区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和分布特点, 可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使教学始终围绕当地主要天气系统及农业气象灾害来展开。如, 对于华北地区来说, 春旱、冻害、干热风、风沙害等是经常发生的气象灾害, 教学重点也应围绕上述几个气象灾害和主要天气系统的形成来展开。

3.气候的形成和分类、气候变迁、中国气候、农业气候区划、利用与调节、农业气象观测、农业气象情报预报等是农业气象学课程体系中的第三单元内容。对于应用气象专业来说, 该单元知识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 但对于非农业气象专业来说, 农业气候区划、利用与调节等是这一单元中重点讲授的内容, 这些知识也是学好作物栽培、园艺作物栽培、植物保护等后续专业课的基础。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的科学热点之一, 其中有关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评价研究更是农业气象和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研究的热点内容。把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评价研究与大气污染、全球温暖化等新的内容引入到新的教学体系中, 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评价方法、适应对策等, 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大力强调环保意识的大趋势下, 农业气象学的教学内容改革也应该顺应这种时代潮流[1]。

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加强课程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要遵循系统性、整体性、综合性、动态性、全体性和启发性原则[2]。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为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提供宽松的环境。

1.采用多媒体教学法, 提高教学效果。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正逐渐成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育部明确指出, 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教师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 培养和提高本科生通过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学习的能力, 以及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制作并使用多媒体课件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 多媒体课件把抽象的知识变为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内容,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快速准确地掌握所学知识。农业气象学的很多教学对象时空范围广, 动态性强, 非常适合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如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锋面天气的形成、台风及云的形成、科里奥利力的产生过程等内容都非常适合用各种媒体手段来直观地表现出来。教学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工具及教学手段构成的系统, 多媒体是这个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只有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其他因素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但如使用不当, 会带来相反的效果。多媒体课件质量不高, 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内容太多, 主次不分, 淡化主体;不管课程性质, 滥用多媒体等[3]都是多媒体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只有克服多媒体教学的这些诸多不足, 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 其特点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 把教学内容传输或灌输给学生。在这种模式下, 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是被动接受者,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 很难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也不利于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因此, 在课堂上应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创造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环境。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则带着问题去学习、归纳、思考、解决问题, 并向教师提出问题, 实现教师与学生互相沟通[4];同样, 教师也可以针对某些教学难点或其他一些与专业课密切相关的知识点, 组织即兴课堂讨论,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 前年年初我国南方冰雪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御对策、农田植被消光系数的计算方法及其在作物学研究中的应用等内容都可以成为即兴课堂讨论的题材。

3. 充分利用校园网资源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创造有利条件。目前大部分高校已基本建成校园网络, 且已开始在高校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等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校园网资源来提高教学效果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网络版多媒体课件是提高校园网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能对传统课堂教学起到补充和辅助作用。利用校园网资源, 为学生提供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而未能在课堂上讲授的教学资源, 如气候分布与纬度、灾害性天气、气候变迁、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评价方法等多种媒体组成的大量资料, 从而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造有利的条件。

结束语

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 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 《农业气象学》课程内容也不断发生变化, 它主要体现在新的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 这些变化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地改革。另外, 教学时间被进一步压缩这一现实也促使教师在教学方法改革上也要有新的突破。因此, 教学改革可以说是一个没有终点, 需要不断总结、探索和创新的过程。只有教师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 改善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才能见成效。

参考文献

[1]刘兰芳.高师地理专业《农业气象学》课程改革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 24 (6) :100-103.

[2]钱旭红.充分尊重教育对象, 发扬光大大学精神-大学精神的塑造与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2) :70-71.

[3]崔凤国, 程志辉.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利与弊[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07, 27 (6) :51-53.

高校农业 篇8

参考文献

[1]莫云山,周组流.创新培训模式打造高素质村干部队伍[J].当代广西,2011,(1):33.

[2]黄国清,宋心果,邱波.高等农业院校主导型科技推广典型模式分析[J].农机化研究,2010,(12):244-247.

[3]张世和.加快西部山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路径[J].湖北农机化,2011,(1):54.

[4]王艳杰,孙养学.基于特性分析的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2):62-64.

[5]黄革新.切实抓好村干部培训,促进农民致富增收[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4,(3):57-59.

高校农业 篇9

一、三田实践模式介绍

自20世纪50年代起, 农学专业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在“试验田、种子田、丰产田”进行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耕作学等方面的教学实习和生产实践, 俗称“种三田”, 并将相关实习实践环节称为“三田实习”。2009年, 华中农业大学以“认知与基础-体验与综合-研究与创新”为主线, 构建分层次、分阶段的梯度实践教学体系, 对原专业劳动、课程实习周、“三田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内容整合优化, 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生产周期的全程实践活动和科研训练, 形成新“三田”模式 (认知田、实验田、试验田) [2]。

新“三田”模式要求农学专业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在试验地进行从种到收的全过程实践训练, 参与种、管、收全过程, 从查阅资料到实验设计、田间观察记载、数据分析总结, 从而系统掌握稻、麦、棉、油四大作物种植管理的基本技术, 了解四大作物不同生育期的生长发育动态, 了解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 同时更深入了解农业生产现状[3]。

二、农学专业的“三田实习”课程设置及考核指标

1.课程内容设置: (1) 每个班级种植一定面积的早稻、小麦、棉花、油菜, 安排有关农药、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对比试验; (2) 建立4种作物的田间档案, 定点观察记载作物生育动态, 及时调查病、虫、杂草、品种纯度及其他生产问题, 取样考种、测定实际产量; (3) 采用调查与讲授相结合的方法完成18项试验内容, 掌握作物的植物学形态和栽培学形态特征, 了解不同作物主要形态器官建成与田间管理的关系。

2.教学组织形式:成立三田生产实践教学指导小组, 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具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相关教师和任课教师组成, 职责如下: (1) 新学年前1个月制定种植作物种类、品种、种植方式, 制定相应产量目标、试验内容及主要栽培技术规程; (2) 制定三田实习周教学进程表; (3) 在关键生育时期组织检查评比, 研究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考试考核方法。学生成绩考核分4项进行。作物种植管理部分占30% (每一种作物在苗期、中期和后期各测评一次, 4种作物共12次, 求平均成绩) ;实验报告8份占25%;实习总结报告4份占25%;出勤率20%[4]。

三、三田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时间安排问题。农学专业“三田实习”课程从大二上学期开始, 一直延续至大三上学期, 总计292学时。大二上学期17周, 每周1次课程4个学时;大二下学期17周, 每周2次课程8个学时;大三上学期11周, 每周2次课程8个学时。从时间安排上来说, 课程量较饱满, 基本能满足学生全程参与实践。但是考虑到不同作物生长发育规律,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寒暑假期间没有课程安排, 尤其是暑假期间正是棉花、中稻等作物生长关键时期, 导致学生很难现场管理、观测和调查;二、大二上学期主要涉及到油菜、小麦的播种、育苗及苗期观察, 每周一次课程量有些偏少;三、大三上学期主要工作是棉花后期调查与收获, 每周两次课程量偏大。

2.作物田间布局问题。农学专业 (包括植科专业) 总共7个班级, 人数较多导致小组面积偏小, 比如水稻面积受到限制, 难以开展合理的试验;田间布局没有合理及长远的规划, 导致不同作物的种植临时规划而且各个班级种植区域、种植面积不完全一致, 没有形成整体效应;没有设置完整的标本园, 导致三大油菜、四大麦类、麻类及小杂粮种植不全, 学生难以田间现场学习。

3.试验设置及调查指标。三田实习课程的总体规划及安排是合理的, 但是各个班级的时间安排、试验设置及调查指标并不一致。每个班级的课程安排仍然以授课老师为主, 导致播种时间差异大, 田间长势不一致, 试验设置和调查指标不够统一, 不同班级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理解有差异。

4.考核标准问题。不同班级的考核标准不一致, 任课老师并没有完全按照教案中的考试考核办法严格执行。并且现有的考试考核方法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做一些调整。

四、对三田课程改革的建议

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建议三田教学实习课程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合理调整课程时间。首先要增加第一学期课程安排, 建议一周一次课程增加为一周两次, 让学生在播种、育苗初期有更多的参与度;其次, 增加暑期“三田实习”课程, 近2年经过三田生产实践教学指导小组与教务处协商, 已经开始安排学生在暑假前十天与后十天参与三田实习, 取得了较好效果, 今后还需加大力度;再次, 由于期末备考等原因, 每学期的课程安排到第17周截止, 导致放假前长达一个多月时间田间管理出现“空窗期”, 建议合理安排如每周一次课程减少田间管理空白。

2.合理规划田间布局。“三田实习”作为一项常态化的教学任务, 合理的田间布局非常重要。由于历史原因和建设需要, 近些年作物种植面积不稳定, 种植区域调整频繁, 导致“三田实习”的整体效应、规模效应没有显现, 同时标本园的缺失给教师教学带来不便。建议借助当前实习基地建设的契机, 合理规划田间布局, 建立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三田模式, 如稻油、棉油、棉麦轮作模式。同时建立稳定的标本园, 种植三大油菜 (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 、四大麦类 (大麦、小麦、燕麦、黑麦) 、麻类 (苎麻、红麻、黄麻、亚麻、剑麻) 、小杂粮 (蚕豆、豌豆、红薯等) , 供学生田间识别和系统了解。

3.加强教师交流, 形成稳定的现场集中备课制度。“三田实习”课程同其他课程有所区别, 所有课程应该根据田间作物种类及生长状况合理安排。授课教师间加强沟通交流, 依据田间作物长势统一安排田间操作及试验, 保证了各个班级课程进度的一致性。同时, 现场集中备课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田间作物种植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采取有效的途径解决这些问题。稳定的现场集中备课模式不仅仅是对学生及课堂的尊重, 也是对任课教师特别是新加入教师的能力锻炼。同时建议建立“三田实习”教学指导小组网络交流群, 实时沟通讨论实际问题。

4.试验设置和调查指标标准化。在三田教学指导中安排了总计18项试验内容, 基本能够指导学生充分学习了解4大作物生长发育规律, 但是目前各个班级存在试验设置不充分、随意性大、调查指标差异大等问题, 这样导致同年级各个班级学习内容差异大, 学生甚至质疑该门课程的严肃性, 而通过试验设置和调查指标标准化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5.考核指标标准化。“三田实习”的考核是一项系统工程, 标准化的考核指标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建议对考核指标进行一些调整, 同时各个班级统一标准, 增加课程的严肃性与科学性。建议考核分6项进行:出勤率20%、田间现场评比20% (4次) 、试验记载本检查15% (3次) 、个人表现10%、ppt汇报5%、实习总结报告30%。相比于传统的考核办法, 将平时实验报告与实习总结报告合并起来, 锻炼学生综合写作的能力;通过增加试验记载本的检查,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通过增加ppt汇报等内容, 锻炼学生制作幻灯片及演讲的能力。同时加入老师对学生个人表现的评比, 以此增加学生在平时实践中的积极性。

6.加强学生与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的联系。学生除了掌握作物生长发育动态、基本技术及试验方法外, 更重要的是与生产接轨, 了解当前农业生产现状。利用学校校内1600亩试验基地与大量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的优势, 精心组织, 引导学生在基地的参观学习中完成从“实验地”到“试验地”的升级。

“三田实习”作为华中农业大学的特色课程, 在特色育人模式中起到重要作用。加强“三田实习”特色理念, 丰富“三田实习”内容。对“三田实习”进行课程时间调整、田间布局合理规划、田间集中备课、试验设置、调查指标及考核指标标准化等一系列改革, 有助于该课程走向一个更新的高度。

摘要:华中农业大学是培养农业现代化建设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 培养的农业人才不仅仅要“上天”, 更要“下地”, 华中农业大学围绕农业特色和学科优势, 逐步探索了“三早”+“三田”的特色实践育人模式。本文主要系统介绍三田实践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及考核指标, 提出三田实践存在的问题。建议对“三田实习”进行课程时间调整、田间布局合理规划、田间集中备课、试验设置、调查指标及考核指标标准化等一系列改革。

关键词:农业高校,农学,三田实习,实践

参考文献

[1]丁克勇, 马华力, 孙绪华.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 :80-82.

[2]李崇光, 江珩, 郑学刚.“三早”+“三田”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12, (7) :10-12.

[3]朱芬, 蔡明历, 王小平, 周兴苗, 雷朝亮.农林高校植保专业开设“三田”教学实习课程的实践及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16) :173.

[4]王小平, 周兴苗, 朱芬, 黄求应, 蔡明历, 杨毅, 雷朝亮.植物保护专业作物生产教学实习的实践与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 :97-99, 117.

高校农业 篇10

从社会信息功能地位角度看, 过去30年间中国高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恢复高考至今, 大体上经历了三大基本阶段:一是“社会举头看”阶段, 二是“下海潮分散”阶段, 三是“大家上大学”阶段。具体来说, 第一阶段从恢复高考到20世纪90年代初。这一阶段, 由于对文革十年教育体系破坏的拨乱反正, 再加上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功, 人们对改革开放、建设“四个现代化”充满信心, 各行各业人才难得的局面强化了“知识就是力量”的社会意识, 从而使高校自然而然成为当时的社会信息核心。人们把高校看成是人才的中心、知识的中心和信息的中心。由此形成“社会举头看”的局面。第二阶段以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为转折, 各行各业如潮水般涌向市场开拓探索。这时候, 市场成为全社会的关注中心与信息中心。高校也不例外, “下海潮”的出现大大分散了社会对高校信息核心的关注, 甚至一部分高校教职工也涌入市场开拓大潮。这就使高校开始走下“神坛”, 由引领社会发展转向跟随社会发展。第三阶段以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为契机, 经过几年快速扩招, 使高校彻底告别“神坛”成为大家上大学的一个平凡社会职能体系。尤其在那些经济发达地区, 产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以及社会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 使高校原有的崇高社会地位荡然无存。全球化、大众化的互联网体系进单位、入社区乃至普及大众, 使高校的信息传播核心功能迅速蜕变为通用专业 (与专业研究院、所相比) 学术信息中心。到现在, 人们谈起高校, 更多地只是联想到从高职到博士后的高等学历教育信息中心。

与恢复高考时的那种全方位社会信息功能地位相比, 经过上述三个阶段的发展转变, 中国高校日益蜕变为高等学历教育信息中心。这不但意味着高校信息功能向平凡化转变, 甚至可能向严重的边缘化蜕变。换句话说, 高校除了高等学历教育信息中心功能外, 别的信息功能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 尤其是那些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层次较低, 或者更加面向社会服务的高校更是如此。

2“世界扁平化”与高校“信息化生存”

2005年4月, 记者出身的美国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出版了从信息角度描述全球化的专论《世界是平的》。书中对全球化的三个时代做了这样的区分:第一个时代从1942年持续到1800年, 他称之为“全球化1.0版”。这个时代的全球化主要靠民族国家的殖民通商努力驱动。第二个时代从1800年持续到2000年, 他称之为“全球化2.0版”。这个时代的前进主要是靠大大小小的公司全球布局行为驱动。第三个时代从2000年开始, 他称之为“全球化3.0版”。这个时代的全球化是在国家改革开放、公司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主要由不计其数、争先恐后的个人行为以信息化方式驱动。弗里德曼认为, 全球化的每一个时代进步, 都要推倒一批阻碍全球化的自然或人为屏障, 从而扩大人类联系与互动的基础, 或者相对“缩小”人类世界的广度。比如“全球化1.0版”将世界的规模从大号“缩小”为中号, “全球化2.0版”将世界的规模从中号“缩小”为小号, 到了“全球化3.0版”, 世界的规模则从小号进一步“缩小”为微型, 即它通过个人电脑、光缆和工作流程软件形成一个个人和小团体在全球范围内亲密无间合作的“平坦世界”。

换个角度看, 我们可以把弗里德曼所说的全球化三个阶段分别解读为殖民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其中“全球化3.0版”, 也就是信息全球化的突出特点可被理解为不再有额外的时间间距的“世界扁平化”进程。这一进程对高校社会信息地位会有什么影响?总体上来看, 我们大体可以提出一个比较尖锐的高校“信息化生存”问题。

高校的“信息化生存”可以被理解为进入信息全球化时代以后, 同时并存的“扁平化消散”与“金字塔起立”两种相反的信息过程相互作用 (见图1) 。对特定高校来说, 图1上半部分反映的是高校自身的信息化行为, 其中纵向是指高校自主创新提升自身信息化地位高度, 横向是指高校对已有知识与信息的扩张应用或推广。图1下半部分的两个方向代表着来自整个外部世界的抵消和分散高校“金字塔起立”效应的扁平化作用。这种过程代表着社会一般的信息化水准对高校信息化地位的相对弱化作用。一方面, 它可以消散高校通过自身创新活动实现“金字塔起立”的相对水平, 这一点可以从高校担忧学生沉湎网络信息以及学生在写作论文或开卷考试时放任抄录等现象中明显反映出来。另一方面, 它也可能支撑高校信息地位上的“金字塔起立”, 比如高校引入专业学术期刊服务体系, 无疑对拓展高校专业信息基础及开拓前沿领域有巨大益处。

换句话说, 图1模式中高校的信息化行为是要凝聚和强化自身的信息功能地位, 来自社会的扁平化作用则是要吸走社会对高校信息功能的注意力甚至高校自身的资源。这两种相互对立的作用平衡的结果, 就造成了特定高校的“信息化生存”状况, 其中有的高校信息凝聚作用可能大于扁平化作用, 另一些高校则可能完全相反。如果把所有高校作为一个群体来分析, 高校“信息化生存”则会突出表现在高校社会信息功能、地位的分层与分化上。其中少部分高校可能会被标为追求“国际一流大学”, 另外一些可能会被标为追求“国内领先大学”, 大部分原来就有的大学将被界定为“有特色优势的普通大学”以及新兴的“职业技术学院”等等。参照目前较为流行的划分方法, 可以将所有大学分为:国际型大学、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以及教学型大学 (学院) 等。在所有这些信息功能层次地位不同的大学之间, 不但各自信息“金字塔起立”的程度迥然不同, 而且各自面对的“扁平化消散”作用及形式也会有很大不同。

3 农业高校“信息化生存”的外部条件

与普通高校相比, 农业高校内部条件并无大的区别, 只是有三个外部条件会对其“信息化生存”产生重大影响。这三项外部条件包括:一是农业高校面对农业多样性, 包括地理区位多样性 (地质、地貌、海拔、纬度、海陆位置等) 、环境要素多样性 (气候、土壤、水文等) 、农业生物多样性以及农业模式多样性等。二是农业高校面对农村欠发展, 包括基础设施欠发展、公共服务欠发展以及社区生活欠发展等。三是农业高校面对农民无组织, 主要是指农民除了家庭小生产方式之外, 缺乏更高级的经济、政治与文化团体组织形式。

这三项外部条件赋予农业高校“信息化生存”以显著不同的几项突出特征:首先是信息内容的空间与类型差异性, 比如农业原料生产, 往往在空间与时间上有很大差异性, 这就突出了因地制宜原则的重要性, 使其与普遍适用同一标准的工业产业领域大相径庭, 从而大大增加了开展适合性试验与检验的必要性和普遍性。其次是信息应用的简便性。这主要是受广大农村的小规模、分散性与低技术特征影响, 其共同决定了农村发展适用技术与策略往往要简单化、方便化, 使其能在农村实际条件下得到切实使用。也就是说, 农村适用信息往往以牺牲先进性的方式确保其适用性和高效率。这也是农业与工业向高效率的高新技术方向线性发展显著不同的特点。换句话说, 农业高校的技术信息要能应用于“三农”, 往往就要在简便化方面做出更大努力才行, 否则, “曲高和寡”就会使农业高校的信息脱离“三农”实际需要。最后, 农业高校信息服务活动要面对高度的互动组织需求。同样, 与工业、工人与城市相比, 农民普遍缺乏日常组织支撑, 因而虽然农业高校可能面对的“三农”服务工作管理要求明显较低, 但是组织机制要求却显得更高。如果没有一种灵活有效的组织机制支撑, 信息服务“三农”工作就将难以落实。更重要的是, 面对广大农民, 组织工作往往不能采用类似工厂的那种自上而下的命令式管理, 而是要采用充分尊重农民经验和利益的互动式组织。在这种组织中, 管理工作职能往往比较简单, 只是对多元利益与行为主体的组织整合作用要求更高。

上述外部条件及其对农业高校“信息化生存”的作用特征, 决定了农业高校信息“扁平化消散”的不同特征。这是我们研究这一问题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4 农业高校“信息化生存”发展对策

按照农业高校的社会信息功能要求, 促进其“信息化生存”的发展对策可以考虑以下4个方面。

一是拓展和强化以成果、出版为导向的“金字塔起立”信息创新体系, 这是防止农业高校“信息化生存”发生重大危机的根本保证。依靠这种信息创新体系活动, 不断发明创造, 吸引社会对农业高校信息功能地位的关注和需求。同时, 只有通过这种信息创新体系的有力作用, 才能有力抵消来自外部社会环境的“扁平化消散”作用, 抑制优秀资源脱离农业高校, 防止发生因丧失优秀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支撑导致的战略危机。这是创新体系吸引和保留优秀资源的主要途径。这一途径是包括农业高校在内的所有科学技术与知识创新机构的共同发展途径。建好这一“信息化生存”发展途径, 必须充分扩展与加强农业高校与政府机构、学术团体及企事业法人机构的信息互动。

二是建立和完善以学生培养训练为导向的多向、互动信息交流体系。与由来已久的“课堂灌输”师生信息单向流动模式以及管理与教学间信息单向流动模式相互脱节的信息流动模式不同, 要促进农业高校的“信息化生存”发展, 必须依靠全新信息网络技术支持, 打破这种传统模式的信息单向流动, 变单向流动为双向互动。此外, 还要打破教学、管理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互动阻隔, 从而形成多点、多路、互动信息交流体系。建构这一体系, 可以充分发挥多点、多路、互动的信息弥补与创新激励作用, 从而将培养训练农业高校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效率、高效能层级。

三是建立健全以“三农”服务为导向的反“扁平化消散”信息网络体系。利用这一信息网络体系, 可以发挥两方面积极作用:一方面, 这一体系通过“顺扁平化”方式, 把“三农”需要的知识信息传播到基层实践中去, 从而防止“扁平化消散”与“金字塔起立”作用的相互脱节与排斥;另一方面, 通过与“三农”基层的普遍联系、互动, 可以从中获取农业高校创新发展和支撑起“金字塔起立”作用的问题与需求信息。

四是建立健全以农业高校为核心中枢的多元信息网络平台。这是支撑前三项途径发挥作用, 特别是高效率运行的通用基础平台。这一网络平台至少包括四个组成部分:首先是要构建教职工平台, 它是将所有的教职工都纳入网络互动交流体系;其次是要构建学生与校友平台, 它以班级为单位, 逐级汇拢, 构成一个永远在线的校友社区;第三是要构建“三农”互动平台, 直接沟通各地区、各部门与“三农”基层的网络互动信息联系;最后是要构建开放式专题交流网络平台。这是农业高校多元信息网络平台流量最大、信息最丰富、作用最广泛的平台。其建设方式可以仿照门户网站的简缩版格式构建。

高校农业 篇11

【关键词】 农业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机制21世纪,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时代特征,也是社会的迫切需要。近年来世界各国已竞相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国家战略。高等院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首先要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确立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一、当前高校创新创业的现状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的主要动力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并在经济改革和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得以快速发展。1998年清华大学是第一所举办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亚洲学校,2002年在我国正式启动高校创业教育,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成为开展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2010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①政府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明确了方向。②高校创新创业的体系逐渐完善,国内很多高校创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体系,设立了创新课程学分,制定了系列的政策制度,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蓬勃发展。③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山东大学、西北大学、浙江大学等建立了以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为平台的实践教学机构,学生也自发组织了“创业者联盟”“未来企业家协会”“拔尖创新人才联盟”等社团,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活动。但创新创业的职业化、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还很有限。调查表明,开设创新类课程的学校约占1/3,开设创业类课程的学校约占1/5,创新创业的发展模式和机制尚不健全,形式比较单一,创新创业的产学研不能很好的结合,实践成果的转化率很低,创新创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和机制尚未形成,未能建立有效协调学校、学生与社会共赢的工作格局。

二、 构建农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教育教学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关键,要坚持以“育”人为本,在教育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实践环节、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努力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设置机制。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要研究区域发展与创新创业的关系,寻找区域经济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切合点,适时调整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知识结构,实现区域经济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协调、互动和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机制。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包括通识教育基本知识的传授,也包括素质教育培养、能力提高,还包括创新创业意识的形成。所以在建立保障机制时,要特别注重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在帮助学生打牢基础、强化实践能力的同时,使他们树立创业信心。一是树立创新创业意识。要充分利用新生入学开展专业思想教育的时机,向学生展示农业发展的前景和客观的经济效益,通过举办创新创业的专题研讨会,让学生真正理解创新涵义、如何创新,以及如何利用创新成果进行自己的创业之路。二要打好理论基础。为了保证学生知识系统的实用性和完整性,满足经济发展对各个专业人才的需求,设置夯实基础、强化重点、突出特色的课程体系,设置和创新创业相关的公共选修课,比如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新能力、网页设计和网站建设、成功学、农村经纪人指导、现代国际贸易、国际物流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学习了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准确定位自己的“兴趣点”,为他们以后创业奠定基础。三是注重实践环节,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强大依托。地方农业高校大多是以种植、养殖、加工、检测和管理五大方向为主,学校需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吸收和组织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建立完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机制。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的个体差异越发明显,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也愈加多样化。这就要求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努力开展给予个性差异的教育,完全学分制是以弹性学制和选课制为核心特征的教育体制,是用学分来衡量学生的学习状况,用学科知识模块来培养学生的管理制度。例如,可以对正处在创业阶段的大学生采取弹性学分制,允许他们分阶段地完成学业;对于那些有很强创业力的大学生,学校可以允许他们休学进入社会创业,学校为其保留学籍,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要积极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基金运行机制,支持学生创新课题研究。同时进一步完善学分确认机制。例如,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发明专利、取得学科竞赛的成绩、参与开发科研项目等,可以申请获得相应的科研创新学分。

(四)建立以创造为价值导向的教学激励机制。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是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深入开展的重要制度基础。建立激励机制,就是要激发教师的创新创业意识,鼓励学生的创新创业行为,使学校与各个经济单位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氛围。农业高校应把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到办学宗旨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全力帮助学生发展创新创业式的思维方式、进取心、灵活性、创造力、冒险的愿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视市场变化为商机的能力,为了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更好地负起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职责,要制订完善的奖惩制度,如教师创新创业奖励办法、大学生创新奖励学分、大学生科研创新指导方案等,调动高校师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

(五)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机制。农业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本着服务于学生的思想展开。一是建立“指导—扶持”服务模式,在大学生创业之初,指导学生做好市场调研和项目论证,帮助学生科学选题,给学生提供技术咨询,并在项目运行中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二是建立“指导—参与”服务模式,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扩大信息量,提高实践操控能力,指导学生创新思维、生产实践、组织活动、创业体验,鼓励学生参与研发、自立项目是创新创业教育的责任,因此,学校要建立教师定期社会实践和培训制度、技能考核制度和教学实习场地轮岗制度;完善年轻教师的强化训练制度,以保证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三是推动学校、政府、企业形成合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保驾护航。政府部门应优化大学生创业的鼓励政策,出台相关金融、财税扶持政策,鼓励区域内经济组织或企业家自建或与高校共建大学生创业基金,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一定额度的无息贷款,为大学生创业项目实行税费优惠政策和“绿色通道”制度,确保那些有创新创业意识的大学生都能有创业实践,让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傅方正. 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思考 [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47-49.

[2]张峭. 农业科研投入现状及优化配置设想[J]. 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4,(4):43-45.

[3]戴育滨. 构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与执业,2008(30)58-59.

[4]文丰安. 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浅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5):12-14.

[5]褚东升,唐波,赵相,硅谷. 加强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 2008(15):139-160.

发挥高校优势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篇12

1 农业信息化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基础工作水平较低

我国农业类网站绝对数量偏少, 仅占全国所有网站的3.80%。在目前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 仍需解决“三网融合”、通信“最后一公里”工程和农村信息化服务终端设备配置等问题。

1.2 信息技术整体水平不高, 信息资源匮乏、滞后

因网络设施、技术及组织结构等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信息流动不畅, 作为信息需求方的农民处于信息获取的弱势地位, 农民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信息不足, 这直接给农民的生产经营带来不必要的损失[1]。

1.3 农民信息意识淡薄, 信息需求不强

我国目前的农业基础仍然薄弱, 普遍还是小型生产的农业生产模式, 所以农民缺乏利用实用信息的意识, 会降低科技信息以及市场信息的需求量。并且农村落后的信息基础设施, 会促使农民信息意识变差, 只依赖传统的广播、电视等媒体技术, 降低信息需求量[2]。

2 高校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可发挥的作用

(1) 发挥教育阵地作用,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高校是社会终身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是广大农民接受科学技术知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素质教育的阵地。高校用健康的内容、活泼的形式、生动的教育, 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不断丰富生活内容, 提高生活情趣, 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2) 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高校可以无偿为农民提供各种农业专家、教授和学生的讲座或者咨询等, 在解除农户难题的同时, 又将农村经济发展的技术需求以及农民的需求更直接的反映给了农业科研专家[3]。

(3) 高校可组织编写农业实用技术、农业科普知识的文字及音像资料, 通过当地传媒发布信息, 指导农户学习。并运用生动的实例向农户解释国家各项农业法律、法规及各级农业主管部门的最新决策, 提高农户决策水平。

3 高校服务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3.1 培养农民的信息意识, 提高农民的信息识别能力

高校可以发挥自身优势, 采取多种方式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 向农民讲授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机检索的基本技能, 让农村网络信息资源在农村的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2 加强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 实现资源共享

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主要是针对已有的信息资源, 一般在不改变原有信息资源的数据结构、组织方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整合[4], 主要整合网页信息和各种数据库。整合网页信息主要是要建立一个提供服务的农业信息专业搜索引擎。

3.3 加强人才培养, 打造高素质信息服务人才队伍

农业信息化的当务之急就是培养和提高农民接受了解信息的能力[5]。高校应有计划地对其进行技术业务培训, 通过在职培训及远程教育等手段提高人员的素质, 并逐步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服务队伍, 保证农业信息服务工作及时有效。

3.4 高校应注重专业技术的引进与研究

高等院校要高度重视涉农服务的理念, 要认识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性, 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服务的力度。高校应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针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专业技术的引进与研究, 分析国内外的先进技术成果, 因地制宜制定出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方案。

总之,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 高校应根据时代的变化, 同时需政府和全社会共同支持, 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 增加对相关领域的资金投入, 逐步实现农村的信息化, 促进农民增收, 提高国家的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魏晓敏.高校图书馆在农业信息化发展建设中的作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7, 6 (3) :63-64.

[2]王厚全, 刘文霞, 李飞.农业高校促进农村信息化的作用简析[J].北京农业, 2011 (23) :218-220.

[3]王芳.高校图书馆服务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研究[J].图书馆, 2010 (2) :98-99, 129.

[4]黄婷婷.我国农业信息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安徽:安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学院, 2007.

[5]张爱桥.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D].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上一篇:电气工程造价控制下一篇:学生反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