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道德实践(通用12篇)
生态道德实践 篇1
一、研究背景
2011年7月,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国妇女发展纲要 ( 2011 2020年)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 2011 - 2020年) 》; 2012年12月,赤峰市政府颁布实施《赤峰市妇女发展规划纲要 ( 2011—2020年) 》和《赤峰市儿童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20年) 》,在优先发展领域中,专设环境领域,在目标和措施中提到“提高妇女生态环保意识,引导妇女崇尚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推动妇女参与绿色生产、绿色消费,践行低碳生活; 鼓励妇女参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强生态环保宣传教育,增强妇女的生态文明意识,提高妇女的生态环保参与度”; “加快绿色低碳家庭建设,树立绿色低碳生活典范”; “提高儿童环保意识,引导儿童绿色消费,践行低碳生活”;“创建儿童宜居的自然环境,尤其要构建环保家居、绿色幼儿园、绿色学校和绿色餐桌”。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2014年1月,习总书记视察内蒙古的重要讲话精神,多次提到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指出有两条出路,其中一条是“积极探索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可持续的生态环保制度”。
2008年,中国儿童中心发起全国少年儿童生态道德教育项目。2014年3月,生态项目主题为“自然学校”旨在通过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活动、研究、师资培训和基地建设,帮助儿童建立与自然的关系,向自然学习、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依托全国少年儿童生态道德教育项目,市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牵头,组织联合市妇联、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教育局、市林业局、市科协、市住建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团市委等单位,通过实地调研、深入走访,开展实践探索活动,以兴安街道社区为样本,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实践研究。
二、研究意义
( 一)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总书记讲话精神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大计。建设生态文明,既要有发达的生态经济作基础,又要有科学的生态制度做保障,更要有高尚的生态道德来引领。生态道德教育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道德范畴,这是一种新的德育观和新的德育范型。
( 二) 实施赤峰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纲要
妇女儿童占我市总人口的2 /3,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高低一定意义上取决于他们生态道德水平的高低。为市政府实施《赤峰市妇女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20年) 》和《赤峰市儿童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20年) 》有指导、推动作用。
( 三) 填补我市在社区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工作的空白
赤峰市兴安街道社区辖区内有中小学校,是新城区典型小区建设,还含有部分郊区农业人口,居民组成类型齐全。选择这样的社区,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实践研究,具有一定的典型示范意义。
三、理论依据
“生态”( ecological) 原指生物有机体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环境”( environmental) 通常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由此可见,“生态”意义下的人类是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关系圈( 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部分,一类“物种”; 而“环境”意义下的人类是与环境相对应的主体。不过现在也将二者合称为“生态环境”,意指生态圈中的人类与其它生物有机体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传统的道德可以称为“人际道德”,主要涉及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生态道德则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道德调整的领域,通俗讲是人类在调节自身与自然的关系过程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生态道德是在20世纪产生的以一种新的生态价值观为基础的道德体系( 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部份,与其它生物有机体及其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平等、相互影响和制约、平衡协调发展的关系) ,生态道德教育就是在这种生态观下的道德教育活动。
我们进行的生态道德教育,重点对象是妇女儿童,以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出发点,培养妇女儿童综合的生态道德素养,即让妇女儿童在亲近自然、接触生态环境的过程中,获得对生态环境及其与人类关系的相关认识和经验,从而能够认识自然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并在过程中培养妇女儿童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鼓励妇女儿童主动反思和调节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对身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科学探究,在培养能力的同时,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从本质上看,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公民素质教育,其目的是培养未来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地球村合格公民。
四、研究目标
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习总书记视察内蒙古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国家、自治区、赤峰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纲要( 2011 ~ 2020年)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鼓励妇女儿童积极参加生态建设,引导妇女儿童践行低碳生活和绿色消费; 探索社区培养妇女儿童综合的生态道德素养,引导女性和家庭形成节能环保生活理念和消费模式,提升生态意识和参与能力。
五、研究内容
1. 探索社区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居民树立生态道德理念,普及居民的环保知识,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建设绿色家园,让真正的环保走进社区,走进生活。
2. 探索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以赤峰学院教师、学生为主体,组建一支热爱生态道德教育的师资团队,围绕绿色环保、生态道德建设,开展主题创新实践活动。
3. 探讨生态道德宣传的途径和方法,建设环保科普宣传教育阵地,配备电视、电脑、音响、投影、照相机、录像机等电教设备和科普图书、桌椅等。建设妇女儿童教育活动阵地,包括科技书屋、妇女儿童之家、生态道德大讲堂、五点半环保小课堂等。
4. 创建生态道德教育示范基地,探索多部门合作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途径和方法。
六、研究方法
1. 调查分析法
2. 行动研究法
3. 经验总结法
七、研究过程
( 一) 基础调研( 2014年2 ~ 3月)
赤峰市松山区兴安街道办事处成立于2008年末,总服务面积6. 8平方公里,下辖吉祥、水榭花都、农研、皇家帝苑、临潢五个社区,服务居民人口24940人。开展生态道德教育需要有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工作基础。重点抓的松山区兴安街道水榭花都社区在建设理念上就融入了生态环保元素,框架式的建筑结构,37% 的绿化率、水井步行街、生态广场等硬件都为生态道德教育打下了良好的环境基础。自2009年3月街道正式运行以来,水榭花都社区围绕生态社区建设,发动社区居民、辖区中小学校、幼儿园,每年都依托主题日开展系列环保健康讲座、经常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和评比创建活动,让居民树立起了“护绿、爱绿、兴绿”良好社会风尚,推进绿色生态文明社区建设。
通过调查分析,梳理出我市在社区生态文明建设上存在的不足。我市在社区生态文明建设上还有许多不足和提升的空间。以兴安街道社区为例,社区硬件设施如亮化节能、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可回收垃圾分类处理措施还不到位; 社区为妇女儿童生态文明道德建设提供的阵地还不够健全,科普书籍缺少。从思想意识上家庭生态环保观念还有待长期的引领和教育; 从工作规范上,生态道德教育还缺乏系统和经验。
基于赤峰市兴安街道社区的典型性和生态基础,2014年3月,我们开始在这里推进生态道德建设实践。兴安街道以水榭花都社区、临潢家园社区为重点,开始落实生态道德建设各项工作,以社区、物业公司、居民家庭、辖区学校和幼儿园为重点,联合推进“我的自然生活”。
( 二) 实施阶段( 2014年4 ~ 10月)
赤峰市生态道德教育实践研究在兴安街道社区、赤峰学院两个基地开展。
1. 制定实施方案、成立组织,强化领导。
2. 组建队伍,责任到人。
3. 改善硬件设施,增加环保设施。道路和楼体亮化采用节能灯、每个组团设置一个无害化垃圾分类处理箱。
4. 开展以“爱自然爱家园建设绿色赤峰行动”为主题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围绕三个主题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一是“我的自然伙伴”。了解自然,在自然中体验,从而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二是“我的自然生活”。简约生活,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自律,节约资源; 三是“我的自然责任”。积极参与,保护环境,和大自然和谐共生。
( 三) 总结阶段( 2014年11月)
研究人员对照研究计划和工作方案,全面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围绕研究的意义、目标、主要内容、成果进行了认真总结,找出了现存的不足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八、研究成果
( 一) 兴安街道社区成果
初步建立起一个社区生态道德示范基地,居民生态道德素养有明显提高,积极践行低碳生活和绿色消费,很多家庭形成了节能环保生活理念和消费模式。兴安社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庭院更美丽,道路更通畅,街道更整洁,绿色社区特色初步彰显; 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成为广大女性和家庭的共识,保护环境日益成为更多人的自觉行动,巾帼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她们用行动引领着低碳环保的时尚潮流。推出一些可借鉴的典型做法。
1. 社区做好创建“我的自然生活”宣传动员。先后印发生态道德建设倡议书5000份,宣传生态道德建设的意义重点和具体要求,倡议广大妇女发挥在家庭的主导地位,做“我的自然生活”的倡导者、践行者。以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日等纪念日,以六五环境日、节水日等主题日和“我们的传统节日”等庆祝活动为契机,把生态道德教育穿插在文艺演出和咨询中,把自然生活知识用图板展示出来,把生态道德理念用条幅悬挂出来。先后开展宣传活动12次,制作图板36块,条幅48条,参与活动居民达3000余人次。社区还组建了一支70多名居民参与的“绿色使者”志愿者队伍,义务参与所住小区的环境监督治理工作。
2. 开展生态道德建设知识讲座。社区利用生态讲堂和辖区家装、家居环境监测等服务型企业,每年举办环保知识讲座培训班。今年街居共举办与生态建设相关的培训班6期,参与居民300余人,从理论层面引导和教育居民。
3. 学校以“我的自然伙伴”为主题创设活动,参与构建绿美的小区环境。实验二中和水榭花都小学都组建了“环保卫士”志愿者队伍。利用五四、六一等节日集体组织参与社区环境治理,如先后组织开展的“环保健身万人行”“关爱环境,拾获精彩”“领养一棵树关爱一片绿”“我和小树交朋友”等主题活动,都把学生置身在社区生态道德建设的行动中,献出一份爱心,担当一份责任。今年学校共组织开展环保进社区活动4次,有800多名学生参与活动。
4. 物业公司主责外部环境建设。物业公司组建绿化队、保洁队,是小区绿化美化净化的主要责任人,经常性的对小区环境进行治理。物业公司负责在每个小区的主要出入口设立一个垃圾无害化处理箱,方便居民投放电池等废旧物品。把小区的节能亮化灯具也列入了改造和投入计划,分三期进行改造,逐步实现小区和楼体亮化采用节能灯,与有关单位联合,小区绿化的节水浇灌也提上日程。单元照明全部采用声控灯,市妇联还为辖区居民免费发放了500多个节能灯管。
5. 社区组织“我的自然生活”经验交流。为了让居民在生活中互相分享自然生活的经验和做法,社区先后组织开展了“分享我的绿色生活金点子”“欣赏我的绿色生活微视频”等活动4次。共有200多个家庭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节能、节水、节电、减排、居室和阳台绿化美化、垃圾分类等小知识小窍门等,通过现场说、示范做、手机图片、微信视频等方式晒出来,与左邻右舍的居民共同分享。
6. 开展大手拉小手变废为宝行动。社区、幼儿园和学校三家联合行动,组织孩子和家长共同行动,把家庭中的饮料瓶、纸盒箱、废旧衣物、牛奶袋、光盘等废旧物品以及落叶等利用起来,制作成玩具、工艺品、收纳盒、购物袋等。先后有380多个家庭的家长和孩子参与制作,这些作品都被孩子拿到学校和幼儿园,作为校园的展示作品和装饰工艺品,非常具有教育意义和观赏价值。
7. 开展典型评比创树活动。为调动居民参与创建“我的自然生活”的积极性,在社区生态道德建设中,水榭花都社区参照其他先进地区生态文明家庭建设标准,沿袭每年一次的生态文明家庭评选活动。通过居民自荐、邻里推荐、成果展示、社区把关、公式公开等五个环节,今年评选出生态文明家庭8户。
8. 召开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展示会。10月29日,市妇联为了总结宣传社区生态道德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以“美丽赤峰美丽家园”为主题,在兴安街道组织召开了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展示会。会议不仅总结表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和优秀家庭,而且市区两级都对下一步继续巩固扩大生态道德建设成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典型家庭的代表也介绍了经验,社区把生态道德与居民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在会上进行了展示。
( 二) 赤峰学院成果
在大学生中倡导“我的自然生活”理念。为了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赤峰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针对大学生身边环境存在的问题,启动了" 亲? 环境" 垃圾箱设计大赛。大赛征集到学院不同专业学生的20组参赛作品。大赛作品围绕废旧物利用展开创意,充分考虑了垃圾分类回收的实用、美观、可操作、可推广性。此次大赛从垃圾分类回收的源头做起,强化大学生的垃圾分类回收意识,将废旧物品回收制作成垃圾箱,使这一最普通的环保设施通过废旧物品的再设计,展现无限的时尚公益魅力。大赛也成为同学们关注身边环境、关注垃圾处置方式的最为务实的宣传。
2. 为进一步弘扬“我的自然伙伴”“我的自然生活”“我的自然责任”的“三自然”理念,探索多部门合作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途径和方法。2014年,节能宣传周期间,赤峰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与赤峰市节能减排办公室联合举办“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系列宣传活动,分别在新城众联广场、老城维多利广场进行宣传,同学们身着鲜艳的绶带,向过往行人进行低碳环保、健康生活的宣传讲解并分发传单; 节能宣传周期间,由赤峰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赤峰学院承办了赤峰学院大学生“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演讲比赛,赤峰市节能减排领导小组有关领导、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发改委、市投资促进局、市环保局、市教育局等有关方面负责同志观看比赛并为获奖大学生颁奖。
本次比赛是今年我市举办的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系列活动中的重要一环,旨在进一步强化学生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低碳节能、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同学们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思想和理念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带到未来的人生和工作中,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的强大合力,为建设美丽赤峰而共同努力。
3. 举办全校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为提高我校广大青年学生的海洋保护意识,进一步学习和丰富海洋知识,2014年10月17日,举办了赤峰学院大学生第三届海洋知识竞赛。竞赛内容包括世界海洋、中国海洋、海洋军事、海洋地壳变化、海洋法规等。
4. 举办了“拒绝雾霾,聚微博之力共建美好明天”的环保公益活动。10月17日,我校微博协会在德园三号学生公寓楼前组织开展了主题为“拒绝雾霾,聚微博之力共建美好明天”的环保公益活动。活动中,我校的500余名同学们在协会成员的引导下通过免费短信和登录微博客户端的方式讲出自己的环保宣言,并在主题横幅上签名。在以物换物展区中,同学们用自己收集的20余节废旧电池和30多个废弃水瓶换取了60余袋植物种子。在环保知识展区,同学们通过一幅幅生动有趣的海报了解了雾霾和环境污染与保护的相关知识。本次活动旨在宣传普及环保知识、弘扬环保理念、关注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发出环保公益倡议,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实际行动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让更多人加入环保的行列中,向社会传播公益“正能量”。
5. 在“我的自然伙伴”主题活动中,大学生们举办了“你好地球———给校园植物颁发二维码‘身份证’”活动。活动由我校文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联合百度百科共同主办,赤峰学院百度百科俱乐部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协会承办,生命科学学院和后勤集团协办。活动期间,同学们将按照统一规划和部署,有组织、有秩序地为校园内的38类树种、300余棵树木佩戴了由百度百科为植物量身订制的二维码“身份证”。今后,同学们只要拿出手机对准二维码“身份证”扫一扫,即可链接到百度百科,详细了解该植物形态特征、生长习性、栽培技术及植物文化等相关信息,极大地丰富了植物名牌提供的信息量。本次活动既是一次公益活动又是一次教育活动,增进了同学们对自然的认识,丰富了植物知识,增强了融入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内蒙古日报、赤峰电视台等媒体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关注。
6. 把“我的自然责任”融入未来创新创业之中。在“赤峰市创业园赤峰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揭牌暨赤峰学院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上,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代表队提交的《校园节能循环系统利用》作品,获得二等奖。
7. 为了配合“我的自然生活”“我的自然责任”生态道德教育主题,激发大学生环保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赤峰学院自律委员会举办了启废为宝创意征集大赛活动。利用生活、工作、生产中产生的各种废弃产物制作成漂亮、实用、低碳的DIY手工用品。
活动历时1个月,由活动宣传、初赛、复赛、决赛、优秀作品展览五个部分组成。9月初开始进行策划宣传方式,9月中旬开始在校园内的各个通知栏张贴宣传海报。9月24日中午12点,在宿舍楼门前近400人参加了“我环保我创意”的签字活动; 初赛在各二级学院内部举办,由各二级学院评出共30个团队参加复赛; 复赛的形式是各代表团队的负责人对自己的参赛作品进行3—5分钟的讲解,讲解内容包括作品的原材料、制作过程、创新理念及意义,由评委老师现场打分选出15个代表团队进行决赛。决赛的形式是由主办方提供原材料,15个代表团队进行现场创新制作。提供的材料有废旧报纸、矿泉水瓶、废旧纸箱以及剪刀、工具刀、胶带等物品,15个代表团队限时90分钟完成作品,之后由现场的评委根据作品理念作品外表打分。最终决出10个优秀团队; 决赛后在图书馆二楼,进行了本次大赛的颁奖典礼和24个优秀作品的展览。
此次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对周围废旧物品的再利用,从而使学生对低碳生活和变废为宝有了深层次了解,通过自己的双手来改造废旧物品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物质上的收获,更得使学生德到了精神上的满足。通过这次活动,启发了同学们的思维,有了启废的意识,关注身边的环境从小事做起,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8. 为了引导在校大学生体验自然生活,推广大学生保护环境、低碳出行的生活理念,赤峰学院自律委员会以“环保、低碳、健步走”为主题举办了“环保百里健步走”活动。活动旨在增进全民健身意识和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宣传环保思想,提倡低碳生活理念。
9月初,活动开始以海报、条幅、倡议书和宣传单等形式进行宣传。10月中旬,在宿舍楼门前进行“环保健步百里走”的签字活动,并且进行了志愿者报名活动,报名人数达到300多人。在活动当天,师生们走出校园到新城区进行健步走活动。沿途宣传广大市民多步行、少开车、低碳生活,途中得到一些社会人士的支持和参与。到达活动最终目的地之后,学生代表做了以绿色环保健步走为主题的发言,随后进行了宣誓活动,所有参加活动的同学们都宣誓今后用实际行动来实践低碳环保理念,并身体力行对周围环境进行了清理。通过这次活动促进了大学生自律、自立、自理的优秀品质的形成,倡导全校师生共同努力践行低碳生活,提高环保意识,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九、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主要问题: 一是阵地建设滞后。今年,兴安社区由开发商无偿提供了1416平米的社区用房,计划成立妇女儿童活动之家,以此为阵地开展活动,但因装修资金问题没有建成投入使用。二是多部门如何加强合作,共抓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还需进一步探索。三是社区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还缺乏富有赤峰地域特点、民族特色等。
综上,兴安街道把生态道德建设在全街范围内推开,而且在新建的临潢家园社区建设理念中融入生态的概念,提出了“三争三创”的目标,即争做文明居民从我做起,争做文明家庭从我们做起,争做文明社区从我们大家做起。创生态道德示范社区从点滴做起,创居民满意的社区从小事做起,创国家级和谐社区从现在做起。在新建社区建设环保科普宣传教育阵地,配备电视、电脑、音响、投影、照相机、录像机等电教设备和科普图书、桌椅等。加快建设生态道德教育活动阵地,包括科技书屋、妇女儿童之家、生态道德大讲堂、四点半环保小课堂等。力争通过街道、社区、居民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美丽赤峰、美丽中国建设增光添彩,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生态道德实践 篇2
生态文明 美丽家园——道德讲堂主持词 各位同事:大家好!欢迎来到道德讲堂。过去的十年,我国工业化突飞猛进,曾经“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乡土中国,在推土机、生产线和办公楼的强力推移下,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回忆。今天,当国人的钱包日益鼓起来以后,我们…
简 报宗地民族中学 2014年5月12日道 德 讲 堂 第一期 为深入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紫教科行〔2014〕92号文件以及关于转发安顺市教育局《关于转发省教育厅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在校园”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 美容知识:化妆品使用禁忌 一忌使用多厂家的化妆品化妆品也是化学药品的一种,擦抹不同厂家生产的化妆品,在人体肌肤上容易引起化学反应。一般说来,基础化妆品最好使用同一厂家的产品,最好是选择同一厂家生产的系列化妆品。尤其是夏秋季节,由于汗腺、皮脂腺的分泌功… 生态文明 美丽家园 ——道德讲堂主持词 各位同事:
大家好!欢迎来到道德讲堂。
过去的十年,我国工业化突飞猛进,曾经“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乡土中国,在推土机、生产线和办公楼的强 力推移下,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回忆。今天,当国人的钱 包日益鼓起来以后,我们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物质丰盛并 不是优质生活的全部,清新空气、干净的水、宜居环境、放 心食品也是幸福的必备元素。因此,生态文明是中国转型发 展的大势所趋,美丽家园是人民追求幸福美满的生活目标。今天,按照市直机关工委、市文明办的安排,XXX承办 XX第XX期道德讲堂总堂活动,本期讲堂的主题是“生态文 明、美丽家园”(投影仪),倡导大家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参加今天道德讲堂的领导有:
市直机关工委〃〃〃,市文明办〃〃〃,让我们用热烈 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的到来。
参加今天活动的还有XXX在家班子领导、机关站办全体 工作人员和二级单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下面开始今天的道德讲堂总堂活动。首先,让我们进入第一环节——看短片。请观看短片:《生态文明启示录》。…… 在短片中看到,我们生活的地球由于人类的大肆破坏已 变得千疮百孔,我们赖以生存的江河湖海或被污染或是干 涸,陪伴人类走过千万年进化历程的动物植物或已消失或是 濒临灭绝。面对此情此景,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我们过去的发 展路径,是否该约束自己的行为?我们每个人作为一个独立 的个体,又该如何为生态文明建设出一份力呢? 下面,进入第二环节——讲故事
请观看故事片:《张志娟 从身边小事做起》 ……
小事见品行、小事情可以有大作为。环保达人张志娟所 做的都是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每一件看起来都是那么的微 不足道,但是贵在了坚持、贵在了积累。只要我们每个人都 能够从保护一棵树、爱护一滴水做出,那么每个人都成为环 保达人。环保无小事,生态文明从我做起。
现在,进入第三环节——请欣赏由XXX、XXX同志带来 的快板《说环保》 三句半——说环保
甲:我们二人锣鼓敲 乙:心里着急噪门高,甲:话题不知说嘛好 乙:说环保!
甲:地球看大其实小 乙:海洋多来陆地少,甲:气层破坏冰山化 乙:快点跑!
甲:冰山化了跑不了 乙:陆地再也见不着,甲:那时我们怎么办? 乙:没有招!甲:说环保,谈环保 乙:环保知识不可少,甲:地球生物要多样化 乙:有头脑!甲:野生动物禽兽鸟 乙:陆地树木和花草,甲:海河鱼类和藻类 乙:都是宝!
甲:地球生物都是宝 乙:人类生存离不了,甲:不让生态遭破坏 乙:要环保!
甲:保护环境要自觉 乙:生物共存要记牢,甲:爱护环境就是爱自己 乙:好!好!好!甲:我是环保小标兵 乙:美化环境我先行 甲:改掉陋习树新风 乙:快行动
甲:废品垃圾不乱扔 乙:回收利民有大用 甲:变废为宝育花草 乙:花儿红
甲:随地吐痰坏毛病 乙:损人利己传疾病 甲: 管住自己手和嘴 乙: 准能成 甲:绿色打扮新黄冈 乙:掐花踏草太无情 甲:止住你的手和脚 乙:不许动
甲:环境卫生讲文明 乙:蛙鼓齐敲唱太平甲:身体健康不生病 乙:倍高兴
甲:义务植树筑绿屏 乙:不让雾霾肆横行 甲:空气清新精神爽 乙:好心情
甲:风景如画古黄州 乙:绿色家园生态情 甲:争做环保文明人 乙:共践行
快板清脆欢快,环保倡议口号嘹亮。弃陋习树新风,争 做文明生态人,需要大家共同践行。当人人都养成了环保好习惯的时候,中国的生态文明将不再只是空洞的口号,而是 实实在在的成效。每个人的点滴努力,都会成造福后世的宝 贵财富。
下面,进行第四环节——唱歌曲《绿色让中国更美丽》 鸟儿在森林中歌唱 鱼儿在碧波里游荡 大地披上了绿色的衣裳 荒漠种下了绿色的希望 中国这块神奇的土地 生态文明屹立东方 中国这五千年的历史文明 绿色生态 世代流芳 我们同呼吸 我们共承担
我们拥有同样的责任 我们同呼吸 我们共行动
我们拥有同样的梦想 森林在阳光下拥抱 花儿在生活里绽放
我们行动 为低碳生活做榜样 我们行动 让绿色拥抱阳光 中国这块神奇的土地 生态文明屹立东方 中国这五千年的历史文明 绿色生态 世代流芳 我们同呼吸 我们共承担
我们拥有同样的责任 我们同呼吸 我们共行动
我们拥有同样的梦想 美丽中国 绿色中国 绿色让中国更美丽 美丽中国 绿色中国 绿色让中国更文明
持钱买花木,城东坡上栽。
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从古就有,下面,进行下一 个环节——诵经典
有请XXX、XXX等5名同志上场。XXX:
《庄子.天运》曰:“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 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 万物。”
大意是说最美妙最高贵的乐曲,总是用人情来顺应,用天理来因循,用德行来推演,用自然来应合,然后方才 调理于四季的序列,于天地万物之间和平共处。XXX:
白居易的七言绝句《鸟》中写道:谁道群生性命微,一样骨肉一样皮;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谁说这群小鸟的性命卑微,与所有的生命一样都有血 有肉。劝君不要伤害他们,幼鸟正在巢中等候母亲归来。XXX:
《论语〃述而》有云:“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大意是说钓鱼不用网具断流,射鸟而不猎击归巢之鸟;
钓而不纲是不伤吾仁,代表不尽取;弋不射宿是不损吾义,不因易求而多杀。在人与自然的矛盾远没有近代以来这样 激烈时,能够提出“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的主张,充分体 现了古人的大智慧,也体现了生态伦理意识的萌芽和可持 续发展观的肇始。XXX:
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说过:我们不要陶醉于我们对 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 我们。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向自然界索取各种资源,加工之后成了我们的财富。但是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要 学会合理利用它们,做到可持续发展,不要做竭泽而渔的傻 事。XXX:
美国未来学家甘哈曼说过:人们常常将自己周围的环 境当作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人们常常把良好的自然环境随意糟蹋,不加以珍惜,认为自然环境是免费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可以随 便的使用。正是因为我们在麻木中放纵,人类的命运才慢慢 跟艰难的呼吸联系在一起。保护环境,我们都应该从自身 做起,还大自然本来的纯净!
感谢五位同志对经典的解读。简短的话语道出了永恒 的真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要尊重科学规律,合 理控制奔腾的欲望,有序、有度地利用生态资源,让子孙 后代都能听得到鸟鸣,闻得到花香,喝到甘甜的泉水,呼 吸到新鲜的空气,莫让这些变成后人只能从祖辈只言片语 中回味的片段,变为只能从博物馆的骨架标本中联想的场景!
最后,让我们进入本期道德讲堂的最后一个环节——作承诺。请大家起立,翻到书签的背面,一起为美丽黄冈的生态建设作出承诺: 我承诺,要让地球生命繁荣灿烂,让子孙后代福泽延绵,让天地万物生生不息,以我的力量、才智和爱心,保护大自然,共享大自然!承诺完毕,请各位就坐。
至此,本期道德讲堂的六个环节全部结束,下面,有请XXX讲话,大家欢迎!……
感谢XXX的点评……
本期讲堂得到了市直机关工委、市文明办的关心指导,得到了XXX党组的高度重视,也要感谢大家的参与。一棵树好栽,而一片森林则不易培育。生态文明重在建设,难在坚持。让我们携起手来,汇聚每一个人的努力,把生态意识体现在日常生活到发展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保护环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托起一个山明水秀、天朗气清的美丽中国。
本期道德讲堂总堂到此结束!我们期待下次再见!散会。
生态文明 美丽家园——道德讲堂主持词 各位同事:大家好!欢迎来到道德讲堂。过去的十年,我国工业化突飞猛进,曾经“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乡土中国,在推土机、生产线和办公楼的强力推移下,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回忆。今天,当国人的钱包日益鼓起来以后,我们…
生态文明 美丽家园——道德讲堂主持词 各位同事:大家好!欢迎来到道德讲堂。过去的十年,我国工业化突飞猛进,曾经“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乡土中国,在推土机、生产线和办公楼的强力推移下,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回忆。今天,当国人的钱包日益鼓起来以后,我们…
生态道德实践 篇3
从物质层面讲就是转变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使人类生产劳动具有净化环境、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新机制,其中发展循环经济成为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相统一的结合点。从文化层面讲就是要对自然的价值有明确的认识,更加尊重自然规律;生态文化、生态意识成为大众文化意识;生态道德成为民间道德并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为全社会生态文明的转向提供前提条件和精神支撑。从制度层面讲就是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为准则创建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运行新机制。
“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狭义的讲,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显然道德是文化中的一部分。道德是以文明为方向,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社会主流价值观下的非强制性约束法则,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
20世纪60、70年代,针对工业化过程中生态环境恶化加剧,保护生态环境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要求人们善待自然,保护环境,由此生态道德成为道德范畴中具有特殊涵义的一部分凸显出来。生态道德的核心在于:要求人们将大自然的各个部分,生态系统各个环节以及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给予道德的尊重和珍视。它包括应当尊重生命和自然界;应当保护和促进生命和自然界的发展;不随意损害生命和自然界;反对掠夺性开发资源。如果我们有了基本的生态道德修养,那么对生态文明的建设行动就超越了追求政绩的功利性而实现“仁民爱物”的道德践履,达到“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天人合一的高远境界。
近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迅速向工业社会转型,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单纯追求GDP,造成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化,带来人自身内心的挣扎与迷失,引发了普遍的道德失序。一个重要根源在于,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导致价值观出现偏离,将经济价值唯一化、自身利益超自然化,却逃避了对生产活动负效应的自责和所应承担的责任。当领导者为追求政绩只顾眼前的经济增长,当普通人为改善生活遗忘生存之本时,这种合力带来的是无所顾忌地恣意向自然索取和把大自然看作是排放废物的垃圾场。当我们回望天空雾霾霭霭,大地满目疮痍,反观自身内心荒芜,疾病重生时,每个人都应该追问,我们对自己的无机身体——大自然做了什么,谁之过?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价值观上有所改变,生态道德建设不可或缺。
我们需要对中国传统生态道德有所传承。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基本思路,它把人与天地万物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不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绝对对立的,而是看作相辅相成的关系,以人地、天人的完全和谐为最高理想。儒家从孟子的“知性则知天”到宋代张载的“民胞物与”,以及明代大儒王阳明的“仁民爱物”,都体现了尊重和关心所有生命的生态道德。道家以老子的“道法自然”,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为代表,向往的人类生活环境是顺应自然,取消人为干预的“天和”与“天乐”。
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吸收西方生态道德文化。对于西方生态道德文化应该抱着尊重和理解的态度,那就是:辨同异,分优劣,定取舍,致交融,取彼之长,补己之短,使我国的生态道德文化更丰富、更发展、更繁荣。1915年法国思想家施韦泽提出“敬畏生命”的伦理学,在他看来,不懂得敬畏生命,人类就会陷入盲目的利己主义之中。能够敬畏生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所在,正是通过对其他生命的关爱、体验和感悟,使人的存在获得了一种比其他生命存在更宽广的纬度,使人感受到了整个世界的存在,并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为一种有教养的精神关系,从而赋予人的生命本质以更高意义。一个有道德教养的人对待所有生命都应持敬畏的态度,这种态度有别于宗教信仰,他只是一种尊重生命、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道德品质,引导我们过一种真正伦理的生活。
生态道德建设既需要对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转化,也需要在绿色发展的实践中创造与创新。针对工业文明以征服自然为主流价值观的文化特点,需要对其导致的深重环境危机具有问题意识、忧患意识和家园情怀,赋予生态道德以新内容。
借助于儒家“天人合一”的环境伦理资源,我们需要文化自觉,使传统农业文化获得后现代意义,并实现创造性转化。儒家哲学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建立起推己及人的社会伦理秩序,相应地也建立起“民胞物与”,推人及自然的伦理秩序。要以诚待物,以仁爱物,“人所不欲,勿施于物”,承担起对自然的责任伦理。当代中国学者提出传播和树立“回馈自然”的生态补偿伦理,意思是说,“向自然索取要回馈自然和补偿自然,污染了环境要进行治理和净化,透支了自然价值要给予生态补偿”。这是应对生态危机导致的人类生存危机,寻求人类自身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对自然的责任伦理。我们只有主动承担起对自然的责任,才会有适合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
道德文化的影响是一种非常强大的精神力量,但它不是停留在头脑中的活动,而是一种现实的教化活动。生态道德文化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的一种软实力,应加强生态道德文化在文化教育中的比重,提高公民的素质。教化是一种行动,目的在于化人。如何有效实施生态道德教化,达到化人、化己的目的,需要在内容和方式上下功夫。要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弘扬生态道德文化,起到宣传教化的作用。诸如,通过对我国传统“农耕文化”的讲解介绍,传递生态道德文化,传播农业社会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崇尚自然的生态道德意识;重温古今中外体现“生态道德”的文学艺术作品,提升生态道德修养,例如辛弃疾的词:“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从生态学家的眼光看,诗中的描绘简直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一个平衡和谐、有机运行着的生态系统,其中有作为天体存在的星、月,有作为天气存在的风、雨,有作为大地存在的山、溪,有作为植物存在的林木,有作为动物存在的鹊、蝉,当然,其中也有着人类制造的“第二自然”:茅店、小庙、村路、板桥、稻田,但一切都是如此的安详、温馨、优美,如同海德格尔说的,这是人在自然中诗意的栖居。与此同时还要以强化法规执行力助推道德建设。在执行生态环境保护法规的过程中既是普法,也是在教化人们守法。法规执行过程中的震慑作用同时也可以内化为教育作用,但前提是需要提高环境执法人员的文化素质和品德修养,只有依法行政才能使制度规定对道德教化起到推动作用。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
生态道德实践 篇4
关键词:东莞,儿童生态道德教育,“美丽家园”
一、设计规划东莞儿童生态道德教育活动蓝图
( 一) 体现时代特色
城镇化被看作是中国经济的最大发展红利和增长引擎。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生态文明的建设任务,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与现代化的整体水准,已成为我国新一届政府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课题。因此,城镇化也应成为新形势下儿童生态道德教育实践研究活动的新课题。
( 二) 体现东莞特色
东莞依山傍海沿江,是一座典型的岭南水乡城市,拥有非常丰富的水资源和独特的水环境。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东莞已迈入城市化加速期和城市转型起步期的崭新阶段。2011年东莞市城镇化率达到88. 2% 。2012年底,东莞在全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城镇化质量排名第七,为进一步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提供了鲜活的样板和可资借鉴的示范。《广东省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东莞提出“高水平打造水乡特色经济区”的任务。东莞市委市政府签订了300亿元的《城镇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重点支持水乡建设、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低碳生态城镇建设、历史文化街区和村落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和宜居建设。这与广大市民、特别是儿童的生活息息相关。围绕“美丽家园”所开展的东莞市儿童生态道德建设,就是要使广大儿童更深切地感受到新时期东莞城镇化建设与儿童生态道德建设的关联性。
( 三) 体现儿童参与特点
东莞市儿童生态道德建设中的“儿童参与”,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把孩子当主人,引导他们了解新型城镇化对人、空间、土地、产业、生活品质等方面提出的要求,使孩子对美丽家园的认识从形式到本质,从片面到全面,开启科学的生态道德思维模式,理性认识现状,改变自己,影响家庭和社区,提升全社会的生态道德水平; 二是把孩子当孩子,教育设计要符合儿童的特点与需求。根据儿童的特点与需求,可采取探究访问、实地参观、亲身体验、制作描绘、互动交流等形式,帮助儿童多角度发现美丽东莞,多方位了解生活家园,多层次体会美丽家园的特点与内涵,担当起建设未来美好家园的重任。
二、开展“美丽家园”儿童生态道德教育实践
( 一) 设计思路
2013年3月,东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科研小组召开策划研讨会,明确2013年生态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 以“美丽家园”为主题,结合东莞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特点,充分发掘全市32个镇街最具特色的人文历史、名胜景点、自然风貌和体验场所,从“发现”美丽东莞入手,通过“寻访”美丽东莞,对儿童进行参与式的生态道德教育,帮助他们认识所生活的家园,并探索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围绕新型城镇化中的社会、经济、空间等结构要素,我们分别从不同方向设计了四个方面的活动目标:
1. 发现生活品质之美,创想人本家园
预设走进“城中村”下坝等文化创意街区和美丽村落,走进“山、水、城”为一体的南城新区。在活动设计中,启发孩子比较新老城区的环境质量,用心发现老街区的历史内涵和文化特色、新城区的空间塑造和建筑品位; 引导儿童思考城镇化的推进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如旧村改造中高楼大厦与老屋古巷如何并存,文物古迹和古树名木如何保护利用以及如何让老房子焕发新活力等。
2. 发现水乡特色之美,创想宜居家园
预设走进“水乡”道滘。将东莞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和“六水”( 水通、水清、水动、水美、水合、水兴) 的治理目标,渗透在儿童生态道德实践活动中。道滘是“游泳之乡”,水资源丰富,有“东莞周庄”之美誉。道滘湿地公园是东莞市统筹水乡地区发展先期启动项目中水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工程之一,该公园充分利用原有鱼塘、湿地、土驳岸等自然要素,设计因地制宜,种植了大量乡土树种,既有岭南水乡特色,又具浓郁莞邑风情。参观道滘湿地公园,既可充分领略岭南水乡特色风貌,又可现场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结合当地实际,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建设宜居家园。
3. 发现人文历史之美,创想美好家园
预设走进历史名镇虎门或“古镇”石龙。百余年前,虎门销烟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页。因此,走进历史的虎门、当代的虎门,参观虎门鸦片战争博物馆、威远炮台、海战博物馆、蒋光鼐故居、虎门大桥等,因势利导,引导儿童了解近代历史,牢记落后就会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坚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走进“举重之乡”石龙,则可以畅游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石龙中山公园,追寻革命先烈遗迹,重温历史。
4. 发现产业新城之美,创想绿色家园
预设走进“中国最美小镇”清溪或广东“四大名市”之一寮步镇,这里是“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绿色低碳、节约集约、文化传承、和谐宜居”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的集中展现地。清溪镇是“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这里有国内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省级生态农业产业园、“东莞第一瀑”“东莞第一美树”和三大森林公园。寮步镇是“古代香市”“现代车市”,在这里可以游览首个以莞香文化为主题的城市休闲公园,了解“东莞”地名的由来,感受现代“香都”巨变。
( 二) 活动与成效
1.“寻访美丽东莞”系列活动社会效益好
以“建筑重生走进下坝”为主题的寻访美丽东莞活动,以我中心为平台,召集绘画班、写作班、小记者班等不同兴趣特长的学生,让他们自由选择作文、绘画、摄影或表演等不同的展现形式,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呈现出来,让孩子们乐在其中。这一活动非常成功,收到小学校的关注与欢迎,他们主动与我中心联系,要求提供指导。
在与东莞市莞城实验小学的合作过程中,校方称这次活动不仅让学生得到了很多启发,老师们也很有收获,对开展校外教育活动有了全新的认识,希望今后能长期合作。学生家长也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意识到了不仅要经常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更要在活动过程中正确“引导”,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以“彩绘风筝,放飞梦想”为主题的寻访美丽东莞活动,依托南城风筝广场,以幼儿园为单位开展亲子活动,通过幼儿带动家庭,通过家庭感染社会。东莞日报、东莞时报、东莞电台、东莞时间网等媒体及时对这些活动进行了报道,新华网、人民网、和讯网等国内知名网络媒体也进行了转载。活动的影响面得到扩大,活动的社会效益得到增强。
2.“寻访美丽东莞”系列活动内容品质高
在分批寻访“生态清溪”“历史虎门”“水乡道滘”和“城中村下坝”的活动中,我们秉承“公益服务、立德树人、活动育人”的一贯宗旨,“讲、学、玩、看”相结合,精心选取活动点,寓教于乐,以丰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就活动的安全性、可行性,我们提前派人实地踩点; 就活动的教育性、思想性、实践性,我们反复研讨设计,力求完美。活动前,我们做好预案、精心准备; 活动中,我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活动后,我们及时总结、分享体会。在开展寻访“生态清溪”活动时,我中心老师带领孩子走进生态农业园,先让孩子品尝各种不同的水果,调动孩子的味觉; 然后走进园区近距离观察、触摸不同植物,引导孩子通过看、闻、听、摸、摘等不同感官刺激,加深对植物的认识和了解。
3.“寻访美丽东莞”系列活动达成预设目标
通过参与东莞中心区、山区、埔田、水乡等不同片区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随着寻访的深入,儿童对东莞有了全新的认识,发现了东莞的品质生活之美、山水生态之美、人文历史之美、科技发展之美。同时,孩子们也看到并意识到了环境污染问题、人口素质问题、贫富不均问题等。可喜的是,儿童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有了责任意识的萌芽,激发了他们建设美丽家园的使命感。寻访和发现美丽家园的,还增强了儿童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虎门是连续几年的全国十强镇,清溪是中国最美小镇,寮步是历史闻名的香市。东莞还拥有众多的特色名镇,如龙舟之乡、中国曲艺之乡、举重之乡、粤剧之乡、游泳之乡等。正如莞城实验小学608班王品喻的写作心得所言: “让我们保护身边的环境,赐予建筑新的生命,让东莞更加美丽! ”
4.“寻访美丽东莞”系列活动儿童参与度高
“寻访美丽东莞”走进生态清溪活动,充分调动了儿童各种感官,因此儿童的体验最为深刻。走进现代农业园,家长和儿童尽情品尝各种亚热带水果,了解夏季花果的生长和种类,观察现代农业园的灌溉和养殖技术。在以“山、水、园”为主调,集生产、生活、娱乐为一体的青湖工业园,孩子们领略到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高科技工业园区与现代化城镇建设完美结合的和谐之美。通过近距离观看客家麒麟的制作过程,以及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黄素明的深入交谈,孩子们在感受民间艺术独特魅力的同时也体会到了文化传承的艰辛。孩子们还到电视台亲眼目睹了新闻记者如何将本次活动编辑制作成电视新闻的全过程,看到自己成了新闻的主角,兴奋喜悦之情不溢言表。儿童的充分参与,使儿童成为了活动的主体和主导,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与积极性,也提升了儿童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
5.“寻访美丽东莞”系列活动示范带动作用强
“建筑重生美丽东莞”活动首次推出,就收到了广泛关注与欢迎,起到了良好的宣传示范作用。在我中心的指导和带领下,多家学校连续多次走进下坝。
我们从莞城实验小学选取了20个学生参与活动,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活动成果与心得体会制作成PPT,以点带面,回到班级中与同学分享活动收获,从而辐射整个学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该小学还将此活动作为研究课程,深入推动课外实践活动研究。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刍议 篇5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自觉维系自然界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道德理念的`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高校生态道德缺乏全局性、前瞻性和一致性等问题.因此,高等学校必须加强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探讨,发挥高校自身优势,在教育方法的改进上下功夫,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
作 者:王世民 丰平 作者单位:王世民(南昌市高等专科学校,江西,南昌)
丰平(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27)
老子《道德经》的生态意义 篇6
人是自然界即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人的一切行为应当顺应自然(即遵循自然规律)。这一思想,便是老子的“天人和谐”思想。老子《道德经》中“天人和谐”的思想,对于当前人类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自然环境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由于自然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人与自然息息相关而朝夕相处,为了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必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换言之即追求天人和谐,质言之即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众所周知:已经过去的20世纪,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世纪,但同时又是一个使人类遭受深重灾难的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造福了人类,同时也破坏了自然,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100多年来,我们的环境遭受了惨重的破坏,臭氧层变薄、空气污染、植被减少、土地荒漠化,等等。总而言之,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如今,面对令人担忧的生态环境,人类不得不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一方面,被公认为人类文明之杰出成果的《道德经》,毫无疑问地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我们可以从中获得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智慧和启示。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老子十分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老子认为:人是自然界即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人的一切行为都应当顺应自然(即遵循自然规律)。这一思想,便是老子的“天人和谐”思想。纵观历史,可以说最早、最系统地提出顺应自然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就是老子。所谓“天人和谐”,实际上就是“天人一体”(或“天人合一”),即要求人与天地(自然界)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而不是人与天地(自然界)相分离,甚至于相对立。人类只有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性,并在与自然相处时顺应和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老子认为,宇宙万物都是“道”所化生。如老子在《道德经》第42章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原来,我们所看见的天地万物与我们人类是同一个本源,所谓“万物同源”或“天人同源”也。因此,有学者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是一种“生命维系”的关系。人是生命的存在体,自然生态也是作为“生命存在体”而存在的,一方面,自然生态具有自身不断进化的生命过程;另一方面,人作为客观现实世界的一员,其生命状态与自然生态的生命状态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自然生态的死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的衰竭。这就是说,人与自然既密不可分又利害攸关。
正因为人类与自然界万物同源,所以老子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界万物。老子于《道德经》第25章中指出:“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这一段话中,我们不难明白:世界是由道、天、地、人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世界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而必备的三个要素,即天、地、人“三才”。因此,人类要尊重天地(自然界),千万不要以为自己作为“万物之灵”而妄自尊大,虽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但要明白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人类只是其中的成员之一,并位居天地之后,“四大”之末。所以,我们要清醒地明白: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只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并且人类应当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那么,人类应该如何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呢?毫无疑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类在对待与大自然有关的一切活动中,都应该要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最高行为准则。
关于这一点,老子早已明确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意思是说:“道”性“自然”,“道”化生的“天”“地”亦是“自然”的。只是作为“万物之灵”或“万物之长”的人,却往往迷失了“自然”之性,所以人要法天地之“自然”,法大“道”之“自然”。由于“道”之“自然”的体性完全蕴含于“天地”(自然界)之中,因此法“道”之“自然”,实际上就是法“天地”(自然界)之“自然”(即自然而然)。
众所周知:老子的哲学属于崇尚“自然”的哲学。因此,我们称老子之“道”为“自然”之“道”。“自然之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道家道教思想体系的核心)。而“无为”则是从反面的角度来诠释“自然”。这就是说,“自然”和“无为”是一个意思,即“自然”是从正面说,“无为”是从反面说。老子提倡“自然”、“无为”,认为宇宙万物有自己运行的自然规律,人类在与宇宙万物相处时其一切行为都应当法“道”自然无为而遵循其自然规律。一言以蔽之,“道法自然”(亦即“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即实现“天人和谐”)的重要原则。
人类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即实现“天人和谐”),就必须遵循“道法自然”的重要原则,顺应自然之客观规律。说得更明白点,就是要顺应万物自然生长变化的客观规律,而不以人为的强制方式去改变它,去干涉它。
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即实现“天人和谐”),在遵循老子“道法自然”的重要原则下,还应当做到“知和”、“知常”、“知足”、“知止”。
一、“知和”、“知常”。老子认为:和谐状态是宇宙万物的自然存在状态,也是宇宙万物的理想存在状态。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就告诉我们:由“道”所化生的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相反的方面,阴阳相互作用而达到平衡的和谐状态。因此,老子指出“知和曰常”。所谓“和”,就是指事物对立统一而处于和谐状态;“常”,就是指自然规律,并认为“知常曰明”。如果了解了事物对立统一而处于和谐状态的这种自然规律,就叫做明理。
老子教人“知和”,就是要求人们了解宇宙万物对立统一而处于和谐状态,这是一种自然规律。宇宙万物的对立统一,是宇宙万物的自然存在状态,也是宇宙万物的理想存在状态。之所以是理想存在状态,就是因为“和谐”的缘故。
老子教人“知常”,就是要求人们了解事物对立统一而处于和谐状态的这种自然规律。旨在要求人们的一切行为,都要遵循其自然规律。反之,如果人们“不知常”的话,就会“妄作”而导致“凶”的下场。
二、“知足”、“知止”。老子认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足”、“知止”,用于人类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要求人类“去甚、去奢、去泰”,千万不能不顾及生态发展的规律而以无限掠取自然资源为代价、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来获取一时之利益。因为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之基础和前提的自然资源,人类不能无止境地任意掠夺,而需要精心给予保护和珍惜,创造和形成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
众所周知: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有限资源中,“有些可以再生,用资金购买,用技术替代,但有的不行。在所有不可替代的资源中,土地和水源是最重要的两种,无论从当前还是长远来看,耕地危机和水危机,已成为中国(包括全人类)持续发展的最大难题”。因此,人类在获取利益的时候必须要有所节制,要懂得“知足”、“知止”。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天人和谐”的境界,从而使人与自然在和谐的环境中共生共长,以求得人类自身的长久发展。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汲取老子的智慧,遵照老子“道法自然”的教导,通过法地、法天、法道之“自然”体性,即遵循自然规律,并做到“知和”、“知常”、“知足”、“知止”,就可以实现人与天地(自然界)的和谐统一,换言之即实现“天人和谐”(或“天人一体”)。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最理想的生存状态。人类只有在“天人和谐”(或“天人一体”)的前提下,才能去有效地利用自然,合理地改造自然,以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让大自然永久地为人类所受益。
值得注意的是,老子还从反面论述了不尊重自然、不按自然规律行事的严重后果,反对人类把自已的主观意志强加于自然和任意地征服自然。如:老子说:“不知常,妄作,凶”。如果人类违背自然规律,就会受到惩罚。如今,由于人类违背自然规律而导致的荒漠化趋势仍处于扩大之中,由此而带来耕地减少,草场退化,从而使粮食缺口,经济收入减少,并时常遭受沙尘暴侵扰,可以说这正是老子2500年前对“不知常”而“妄作”(即不尊重自然规律、任意征服大自然)的一种惩罚和警告。
贵州生态道德建设研究 篇7
对于地处云贵高原、大山深处的贵州人,常见壮观的地形雾、锋面雾、辐射雾等,对于“雾霾”还少见。特别是在我国开始大面积出现雾霾后,贵州率先在全国建立了环保法庭,实施了《贵州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发布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等一系列措施,确保贵州青山绿水常在。据贵州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称:贵州发出“多彩贵州拒绝污染”强音,推进“12件环保实事”,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贵阳空气指数优良率提高9.8个百分点,在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石漠化治理上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9%。
生态文明贵州的建设不能让政府唱独角戏,社会行动和个人行动还须及时跟上。在省委省政府发出创建生态文明贵州号召下,生态文明行动需要内化为个人行动的准则,就需要构建生态道德体系。
1 构筑生态道德高地对创建生态文明贵州的积极意义
生态道德是道德范畴中一种特殊道德形态,它是用以“自觉调整人与自然关系而形成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行为实践的总和”[1]。生态道德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中对人类活动具有基础性的指引作用。
按照中央要求,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两加一推”主基调下,在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引领下,贵州的未来要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随着贵州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难免在人与自然上会出现冲突。在利益的驱使下,部分企业或个人难免会以环境破坏的代价换取当前的利益,而环境破坏的后果往往具有一定的负外部性,也即“我”受益,大家为此承担代价。在国家层面上看:有了《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在贵州层面有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环境保护条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排污费征收及管理条例》等以及众多的规范性文件。但是,这些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执行和实施、监督、惩罚都需要出台一系列实施意见和配备一整套设备和人力系统,其成本之高、工作量之大显而易见。如果人们能把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上升为人对自然的非道德行为而被禁止或主观意识到不可为,那么这就形成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道德。通过道德的内化来约束企业或个人的生产、生活行为,从而形成全社会共同遵守的生态道德。除此以外,构建贵州生态道德高地,对贵州创建生态文明省还具有如下重要意义。
1.1 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强大正能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作了概括和提炼,高度凝结为24个字。而“和谐”二字则是“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居有所安”的生动体现,其更多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是人类得以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根基。早在10年前,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其重要内容。构建生态道德高地有利于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更为强大和完善的道德体系内化为人们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正能量。古语云:凡有大成者,无不厚德载物。道德构成了和谐社会的根基,特别是在物质文明较为发达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1.2 充实和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内涵,为生态文明贵州建设保驾护航
生态文明是国人走到物质文明较为发达的今天,对人类发展向往和追求的一种更高新型文明型态。工业文明的确给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带来了难以修复的破坏。尤其是人类毫无节制地开发自然界的矿藏、石油、天然气和水等资源,任意垦殖砍伐草场、森林等,大规模地污染和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生存和发展问题,引发了人类深刻的反思。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说:“我们过于陶醉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在第一步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成果,但是,第二步和第三步都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抵消了。”工业文明的根本缺陷在于完全忽视了自然资源的再生产能力。在警醒历史的基础上,兼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生态文明就成为人们的理性追求。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生态道德又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最有效、成本最低的手段。《论语》中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也说明在国家治理中道德的重要性,而法制应是最后的底线。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中应把生态道德体系作为先行的基础性重要组成部分。
1.3 提高人们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为贵州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动力
部分传统的产业往往建立在较大的资源消耗、环境破坏上。贵州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就需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努力引导“三高”行业转型,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环保、生态的第三产业。鉴于绿色、低碳、环保、生态产业往往是新兴产业,面临的风险更大,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上都面临诸多的不确定性,民间资本在唯利是图的推动下投资的积极性并不高。如果在全社会建立起生态道德体系,企业、个人的生态责任性将得到极大提高,民间资本投资生态环保产业的积极性将会大大提升,这将为贵州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无穷的动力。
2 构筑贵州生态道德高地的建议
为了实现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生态文明贵州,生态道德建设理应先行,生态道德的建设中教育又理应先行,以教育为切入点应是生态道德建设的最佳选择。
2.1 从各级教育入手,树立人们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和生活观
教育部门应从生态道德角度出发,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帮助人们树立与生态道德相契合的价值体系。目前的生态教育中更多是侧重环境问题、法律法规的教育,在生态道德教育上较弱。生态道德的教育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在思想观念上要树立人与自然同存共荣的自然观,坚持万物平等。挪威社会哲学家阿伦·奈斯以深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提出万物平等,以反对柏拉图的“人类中心论”对自然带来的破坏[2];中国古代就倡导“天人合一”[3],后来宋代朱熹发展为“万物一理”,人应该视自然界为生命体的存在[4],在贵州某些地方还存在给动物、植物、石头等过年的传统习俗,这也正是尊重自然和敬畏自然的体现。二是建立社会、经济、自然相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在追求发展上应坚持人的平等和代内、代际公平。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康有为:“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等都体现了代际间的平等。西方的美国法学者爱迪·B.维丝最早提出了代际公平理论的三大原则:保存选择原则、保存质量原则及保存接触和使用原则。[5]从发展经济学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上看,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破坏后代发展为原则。三是引导人们选择健康、适度消费的消费观。部分人们的消费不再是为了实际的需要,而是为了消费带来的象征意义,这样的消费观念也就超越了消费的真正目的而成为过度消费。比如购买大排量豪车、高档别墅、无节制的奢侈品等。人类应改变过去那种高消费、高享受的消费观念与生活方式,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挥霍浪费,选择健康、适度的消费行为,提倡绿色生活,以利于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为了实现以上三个观的教育,可以在初级教育中制定配套的、通俗易懂的教育读本,出版环保生态方面的报纸、杂志,举办生态文明方面的相关活动等。在中职教育中设置与生态环保有关的职业教育专业,在高等教育中应将生态道德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所有学生中开设,同时还应有应用型和研究型的专业教育。在高等院校学生的业余活动中还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活动,扩大社会行动的影响力,加强在各种媒体渠道进行全社会范围内的生态道德宣传和实践,特别要加强在城乡社区的实践。除此以外,还应该在在职人员的职业教育中加入生态道德内容,使从业人员把生态道德意识转化为日常行为习惯。
2.2 大力发掘贵州传统的生态道德文化,重建农村生态道德体系
贵州世居少数民族17个,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贵州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比为39%。各民族在千百年的生产和生活中,产生了在今天看来仍然值得借鉴和学习的生态道德观。比如大多南方少数民族对山神、树神都有非常高的崇拜情结,高山给人以精神上的震撼和提供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源。侗族、布依族、土家族生活地区还存在众多以保护森林而刻的碑。彝族传统的生态观认为“杉树护竹林,竹头不沾露;竹子护杉树,杉根不进风”;“大山若和谐,不起风和雨;原野若和谐,牛羊会兴旺;江河若和谐,鱼虾会兴旺;社会若和谐,人类会兴旺。”[6]这也反映出彝族对自然与人关系的认识。通过对传统生态道德文化的发掘,结合现代的媒介形式进行宣传,比如发展为现代的村规民约、通俗歌曲等,再次唤起农村居民对山、水、物的敬畏,从而内化为对生态道德的遵守,以重建农村生态道德体系。在贵州提出走山地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农村居民大量走向城镇的背景下,为农村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改善提供了时间和空间的可能,这也正是重建生态道德体系的良好契机。
在贵州余庆的松烟,近年来通过评选道德模范,并把每个道德模范做成挂历,在家家户户宣传,产生了非常大的积极影响。建议以后在评选道德模范时可以把生态道德的评价作为一个衡量指标。这样的做法对其他地方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3 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奖惩并用,构筑生态道德高地
生态道德体系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个人、社会组织、政府等的协同参与和推进。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利益的诱惑,传统道德往往让位于经济利益,道德在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在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作用被弱化甚至被忽视。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下,急需重建生态道德体系,而在其过程中的政府作用不容忽视,在其初期还应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子作用。目前来看,除了继续加强环保执法倒逼人们遵守法律法规以外,还应在各行各业建立环境评价标准并严格执行。打通环保法庭在公益诉讼上的各种障碍,环保执法要坚决、及时,做到教育与惩处并重,扩大环保执法在公众中的影响力。加大对环保问题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对生态保护做得好或有贡献的要给予奖励,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要依法严惩。大力扶持新兴环保产业,特别对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参与环保事业给予支持,对下岗再创业、大学生创业涉及的生态环保行业应给予特殊支持。要充分研究和借鉴英美发达国家过去治理环境问题的经验。
伟大导师马克思认为:广义生产理论中的道德因素直接影响和制约狭义生产的方向。[7]国内学者王小锡也总结认为: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看,道德在创造使用价值中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资本形态的道德对价值增值也发挥独特作用。[8]人类发展至今,已深刻意识到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日益严峻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无疑是对农业、工业文明的扬弃。建立生态文明,我们人类是主体,因而,我们必须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由内而外地体现在人类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教育、法律、制度、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中,而笔者则取其道德一题加以论释,以期为生态文明这一系统工程的建设抛砖引玉。
在国务院2014年批准贵州作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背景下,生态文明贵州的建设需要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参与,需要内化为每个参与主体的生态道德体系的支撑,只有占据生态道德高地,才能在2020年拥有一个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生态系统稳定,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文化体系基本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普遍推行的生态文明新贵州!
参考文献
[1]朱贻庭.伦理学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168.
[2]高春花.生态文明视阈中的生态道德观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2013(11).26-30.
[3]刘涛.论生态道德[J].理论观察,2014(9).36-37.
[4]姚进生.朱熹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对构建当代生态文明的启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76-80.
[5]高春花.生态文明视域中的生态道德观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2013(11).26-30.
[6]周锦鹤,陈梓楠.凉山彝族传统生态道德观探析[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99-101.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35.
生态道德教育模式刍议 篇8
一、生态道德情感在学生生态道德形成和发展中的意义
1. 生态道德情感是个体接受生态道德教育的初始
情感是婴幼儿道德发展最重要的心理基础。婴儿前语言学习阶段是利用情绪信号来进行的, 对于生态道德信息的接受, 情绪具有先在性、早发性。儿童通过感情表明他们的需要, 通过情绪的表达与判断来建立或间离与周围人、物的关系。初始的生态道德教育就是要通过建立孩子与父母、与家、家乡的联系感, 积累孩子的生态道德情感, 形成生态道德准备态势。
2. 情感在人格系统中具有核心作用, 生态道德情感是培养学生生态人格的基础
学生生态人格的养成就是把生态道德的具体要求带进其生态环境、生活情境中, 与其生活经验及其感受相联系, 从而不仅体验生态价值, 而且理解生态价值、力行生态价值的过程。“道德教育若要真正成为一种抵达心灵、发育精神的教育, 一定要诉诸情感。如果不诉诸情感、改善情感, 就不可能变成精神发育的活动、生命内在的精神活动。因为精神发育是内在的, 是生命内部的过程, 而不是外在的知识输入, 也不是外部的行为强加和控制。既然精神发育是一个内在的过程, 就一定会变化着人的情绪、情感系统”[2]。情感对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内在支持性或阻挠性, 生态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生态人格, 必须要有情感上的认同与接纳, 否则就不会真正内化为个人的品德, 生成为良好的个体生态人格特征。
3. 生态道德情感是生态道德认识和行为的内在动力
每个人都拥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 但你去与不去使用这些知识和能力及其他资源, 或用得好与不好, 取决于你内心的状态, 即情绪情感。生态道德情感是一个基本的动机系统, 它可以驱动个体从事各种生态道德活动。可以作为人的认识和探究活动的动机, 驱动生态认识和生态行为的完成。
二、生态体验是激发学生生态道德情感的基本方式
20世纪70年代, 英国学者卢卡斯教授提出了著名的“卢卡斯模式”, 倡导环境教育是“在环境中的教育”。生态体验就是个体置身于具体的生态情境之中, 感受、理解、领悟和接受生态万物的运行规律, 形成内心情感的过程与状态。通过生态体验, 体验者认知和体悟生态关系的全部内涵和真谛, 触发和生成体验者的生态情感、生态智慧、生态意识和生态能力。生态体验过程中体验者的身心状态发生着一系列变化, 呈现融入的身心状态, 生成一种欣赏的情绪情感, 产生对生态环境的善意和亲近感、赞叹感, 生态境界逐渐提升, 生态人格逐渐形成。而在非生态体验状态下, 体验者与其他生态元素间处于挑剔、对立的状态。
1. 生态体验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是学生生态道德成长的过程
生态体验意味着体验者主体的觉醒、情感的激活、心灵的唤醒, 意味着学生亲自参与自己生态道德的建构, 亲历过程并在过程中体验生态道德知识、情感和行为的生成。生态体验是个体化的行为, 有极强的主观性, 鲜明的个性特点, 不同的人对同一对象的体验是不同的。学生在生态道德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是情感的丰富和满足, 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注重学习者的感受、领悟和体验, 教育者本身也是体验者, 在学生学习中只起指导作用。生态道德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 学习的旨意不是先在于结果, 而是先在于过程之中。生态体验是在游泳中学习游泳, 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是一种过程性学习。在过程性学习中充分显现学生的主体性。
2. 生态体验是以体验为基础、以反思为根本的过程
从道德发生的意义上来说, 只有当人内心体验到一定的道德事件的某种价值, 产生认同感、敬畏感或厌恶感、羞愧感时, 才谈得上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这个过程主要依赖于体验、直觉、洞察力和反思能力。生态道德教育的价值在于促发生态道德体验, 触动生态道德情感。通过不断地体验、反思, 逐步积累生态道德情感、生成生态道德智慧。可以说, 生态道德教育的真正奏效, 有赖于能否有效促发师生的生态道德体验和反思。只有通过反思内省, 才能将体验学习与生活联结起来, 体验所形成的意义才可能与其他经验整合, 从而形成生态道德观念和生态道德行为习惯。
3. 生态体验是学生与环境之间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过程
学生生活在环境中, 并构成环境的一部分, 意味着他们生活在一系列的情境中。学生与环境之间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可以用美国教育家杜威的话来解释:“经验在个体内部无法简单继续。它能继续是因为它影响着动机和目标的态度形成。但是这不是真实经历的全部。每一次真实体验都离不开在已有经验基础上改变客观条件的主动方面。从很大程度上来说, 文明与野蛮的区别就是建立在后续经验发生时先前经验已经改变客观条件的程度。”“相互作用一词, 确定了体验的客观外部条件和主观内部条件两方面平等的权利。任何正常的体验都是这两方面条件的相互作用, 一言以蔽之, 它们形成了我们所说的情境”[3]。
4. 生态体验是学生生态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协调发展的完整过程
生态体验是以生态情感为核心, 以体验为基础, 整合生态道德规范的认知经验、行为经验与相一致的情感经验, 从而形成自觉生态文明行为习惯的完整过程。从内容上说, 它包括通过生态道德的反复体验与反思, 构建以生态价值信念为支点、以生态情感体验为核心的知情意行一体化结构, 在体验中实现事实与价值、思想与行动、情感与理智等等的统一。
三、通过生态体验激发学生生态道德情感的策略
1. 加强教师教育, 全面提高教师能力
一直以来, 我国的教师教育偏重认知素质, 忽略情感素质;生态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过多地强调传递已有的生态道德规范知识, 德育课堂崇尚道德知识的接受;教师往往没有激情, 缺乏激发学生生态道德情感的意识和能力, 缺乏组织和指导学生体验自然、体验社会生活、体验自我的能力, 往往要求学生被动听从、盲目服从生态道德规范的要求。因此, 要创建教师情感教育, 让教师在职业工作中, “善于与学生顺利进行情感交往, 能够胜任对学生情感导向的教育工作”[4]。同时, 在教师教育中要开设《体验活动设计》课, 培养教师设计、实施、评价、研究体验活动的能力。
2. 改革生态道德教学内容, 编写生态道德体验教材
在生态道德教学内容的编排上, 要选择体现各种生态关系的具体事实、事件, 设立科学健康、与学生生态道德心理发展水平匹配、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便于学生体验的项目。突破既往注重生态道德认识的教材编写框架, 把学生身边的城市社区、工厂、乡村、山川、河流、空气等放进教材内容, 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体验资源, 为学生参与到有利于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活动中, 参与到生态环境规划的实施中, 引导学生与环境亲近、融合, 在环境中调动起学生的情感、直觉、体验, 为培养学生的生态人格提供内容保障。
3. 设计丰富多样的体验方法
生态道德体验的方法是丰富多彩的, 教师要善于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具有吸引力的具体方法。从大的方面看, 生态道德体验的方式有实地体验和模拟情境体验两大类。实地体验, 可以通过远足野营、感受民俗民风与自然的关系、观察动植物、调查水文气象、回收可再利用资源、评估生态环境等方法, 获得真情实感。也可以通过模拟情境, 场景的布置, 创设生态道德体验校园、舞台、课堂, 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 同样获得真情实感。以生态道德的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出发, 有所侧重, 既保证生态道德体验的实效性又保持体验方式的多样性, 使每一次教育都成为学生对客观世界情感的激活, 对生态道德意义的体验和对生态道德价值的体验。
参考文献
[1][新西兰]K.T.Strongman著.情绪心理学——从日常生活到理论.王力主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108.
[2]朱小蔓.情感德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10.
[3][美]D.A.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王灿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30~31.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初探 篇9
生态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和互惠共生的生态观出发, 启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和生活, 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高校作为我国培养人才、传承文明的重要基地, 不可避免地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从这一方面来说, 高校加强生态德育教育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生态德育教育整体情况并不乐观, 内容和形式仍停留在“两课”教育阶段, 仍维持20世纪80年代的教学水平, 除了某些专业已开设有关环境保护之类的课程, 讲授一些相关专业和技术、法规等层面知识之外, 尚未成为一门必备学科进入课堂教学, 高效生态道德教育及其薄弱, 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
二、高校生态德育缺失的原因
(一) 外在原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已成为一部分人的主导思想和行为准则。一些企业环保意识淡薄, 污染物排放不合格, 甚至无视国家法律、法规, 故意偷排、漏排污染物, 导致部分河流、河道污染严重, 人民的生活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而政府对环境污染监管不力也为企业的不法行为提供了温床。如2010年大连发生的“7.16”漏油事件正是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安全环保意识淡薄等原因造成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同时, 当今的选人、用人标准仅重视对知识、技能水平等“硬件”的测评, 而忽视对道德标准等“软件”的考察, 也是造成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缺失的重要外部原因。
(二) 内在原因
1.传统道德教育只注重人本关怀而忽视生态价值
传统道德教育通常是以人类为中心, 其观点主要表现为“人的利益是道德原则的惟一相关因素”, “人是惟一的道德顾客, 只有人才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 “人是惟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 其它存在物都只具有工具价值, 大自然的价值只是人的情感投射的产物”等, 言下之意, 为了“人本”不惜以牺牲“生态”为代价, 因此生态道德教育便无从谈起。为此, 在重视德育教育的同时却忽视了生态性建设, 生态道德作为培养完整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之中。
2.高校对生态德育课程重视不够
许多高校在实施生态教育的过程中随意性较强, 缺乏系统性和可持续性, 生态教育与其他学科相比处于从属地位, 仍有许多高校还未将其列入学校教学计划中, 导致高校生态教育无法形成规范的教学体系, 呈现出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在高校人才培养上, 没有充分体现出对大学生的生态修养、生态道德和生态道德观等方面的目标要求;二是在相关学科建设上, 仅在环境专业中开设与之相关的必修课, 而未在非环境专业开设基础性的生态教育必修公共课, 有些高校甚至没有开设生态教育选修课。还有些高校为了响应国家号召, 开展了如“地球环境日”、“地球水日”等生态教育活动, 但由于时间较短、宣传力度不够, 往往收效甚微。
3.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较弱
目前, 大学生大部分为“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 生活环境优越, 体验不到生活的艰辛, 生活消费方面大多大手大脚、节约意识淡薄, 用水浪费、用电浪费、食物浪费、纸张浪费、一次性物品浪费、塑料浪费、电池浪费、用笔浪费等现象普遍存在。针对上海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的一项调查表明, 低年级理工科男生的生态环保意识较强, 但在生态情感和行为养成方面却并不乐观。其中, 64.78%的被调查者对大学环保社并不了解, 31.89%学生有一定了解, 仅有2.98%的学生曾亲自参加过该社团并认为效果很好。大部分学生对全球化背景下生态危机认识不足, 可见高校在生态环保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还存在不足。
4.生态德育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学生生活
高校德育教育通常比较重视知识的传授, 而往往忽视道德体验, 导致德育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疏离。德育作为高校教育中的一门特殊课程, 仅把社会现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学生, 而没有启发和唤醒学生的生态道德自觉和生态道德良心, 使学生树立道德理想, 学会做人, 没有帮助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理想信念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校德育忽视实践锻炼, 脱离了生态德育的生活性。德育教育过于严重概念化, 严重脱离学生的真实生活, 在内容上只注重社会既定的道德规范的抽象知识, 缺乏生活的情景性和生动性;在方法上强调单向的德育灌输, 是一种枯燥乏味的空洞说教, 缺乏道德体验, 难以产生情感共鸣, 导致德育的肤浅和伪善;在效能评定上, 采用课程考试的方式或限于简单化的学生在校综合测评, 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一些学生的“双重人格”。
三、加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建议
随着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 全社会的生态道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高校作为青年人才的摇篮, 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光荣使命, 更应该下大力气加强生态德育建设力度, 力争培养出具有生态人格的、符合和谐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具有生态人格的人, 首先必须理解并践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接受过良好的生态教育, 并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自觉保护生态环境。为此, 加强高校生态道德建设, 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人类过分强调人本观念, 肆意开发和浪费自然资源, 导致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因此高校应大力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使大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 明确人类对自然不是单纯被动的依赖, 而是积极主动的依赖, 人类要在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维护自身生存环境并谋求发展, 在强调产业发展、经济增长和消费方式转变的同时, 应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不断批判和反思环境污染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 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高校教学计划之中
生态道德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当中, 并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在开设选修课的同时, 在非环境专业开设相关的必修课, 课程设置应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增加道德体验环节, 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使其充分认识到生态道德的重要性。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具体的生态环境问题, 在维护生态平衡的过程中, 增强大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并提高其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从而使大学生真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理论上升到实践。
(三) 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
一方面要对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提出更高的要求, 比如爱护环境、善待动物等, 帮助大学生增强尊重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的道德意识, 培养大学生关爱生命的道德良知:另一方面, 要切合大学生的实际, 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一是在校内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知识宣传活动, 如开办培训班、研讨会及专家讲座等, 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道德观念;二是积极与企业及社会团体合作, 开展生态环保实践活动, 如鼓励学生参与社区的环保工作, 支持学生进行实地调研、自然探索、野外实习等活动,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
(四) 加强校园生态环境建设
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 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同时优美的校园环境也可对大学生生态道德观念的形成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 对学生的生态观念、生态环境态度乃至生态环境经验的形成具有持久而强有力的影响。把校园绿化、美化、净化, 使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充分感受美的熏陶, 这本身就是一种最有效的生态教育。同时, 校园的规划设计、建筑物及建筑材料的使用、饮食供应、办公用品使用等各个环节都应体现生态道德价值观, 鼓励使用环保材料, 杜绝一切浪费, 使保护环境、维护校园和谐发展成为师生自觉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吴玉福.谈天人合一[J].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4 (8) :90.
生态道德实践 篇10
一、生态文化自觉
古今中外,生态文化的理念源远流长,但是成为一个命题却是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生态危机成为全球性问题而产生。罗马俱乐部创始人佩切伊认为,人类要应对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自救的唯一选择就是要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那种文化革命,形成一种新的形式的文化,即生态文化”。[1]其视角中的生态文化所指涉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关系新的价值取向,即对自然的理解和尊重,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生态哲学思想。面对我国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严峻的生态环境恶化形势,学者余谋昌也提出了对生态文化内涵的见解,认为现阶段生态文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新内容。生态文化确立了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核心,以人与自然的整体价值为理论基础,以绿色生态生产力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建设目标。从而,需要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态文化意识,以达到生态文化自觉,并外化成生态文明行为,产生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推动作用。这实际上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中主体文化自觉的问题。
文化自觉的概念是上世纪90年代末由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他认为,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2]这意味着文化自觉首先是要了解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其次要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融合,找出传统文化为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提供的依据和方法。从这个视角上,生态文化自觉就是人们对本民族优秀的生态文化传统、生态道德理念的渊源及其特色生态文化的理性认识和科学把握,在教育引导及舆论影响下,逐渐生成生态文化的自豪感,在此基础上产生顺应当代社会发展趋势的生态文化道德的信念和准则,并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地推进生态道德理念转化为生态道德行为,进而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步伐的理性态度。
二、生态文化自觉生成对生态道德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启了生态道德教育的大幕,但是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比较缓慢,究其原因,既有传统道德教育内容中重人际道德轻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的原因,也有教育中重科学精神传输而轻人文价值取向和人文关怀的原因,更值得重视和反思的是我们的生态道德教育没有注重引导受教育者生态文化自觉的生成及转化为植根于内心的坚定信念和行动。
第一,生态文化自觉的生成首先体现为生态文化的理论自觉。即在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一要引导受教育者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及其所具有的时代价值,促使受教育者产生生态文化的自豪感;二要引导受教育者结合世情和国情,学习和领会科学的生态文化理念,产生传承生态文化的历史责任感。
长期以来,包括一些教育者在内的很多人对于生态道德教育持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其实,我们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可以启发我们思考、分析和解决当代社会发展面临的难题,其中就包括了朴素的生态文化思想。例如,我们的先辈们在很早就已经提出了很多关于重视和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敬畏生命等内容的思想:儒家“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倡导天、地、人关系的相互协调和统一;庄周在《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同一”[3],倡导人与自然万物的平等关系;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万事万物都是由道而产生,既然人是天地的产物,必然要顺应天地,保护自然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做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5]。因此,尽管在我国传统伦理体系中并没有发明“环保”一词,但倡导人与天地共生共存的伦理智慧却确保了几千年来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这种万物皆平等的观念在当代,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方面仍然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
要达到生态文化的理论自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不能仅仅倚重传统文化中朴素的生态文化思想,更要正视当代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引导受教育者理性地把握科学的生态文化思想,实现其生态文化理论的自觉到生态文化实践的自觉的积极转向。马克思、恩格斯曾针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以“人类中心说”为指导,急功近利发展经济所带来的对自然界无节制掠夺的现象,不断地疾呼“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6]。在此基础上,他们还科学地展望了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6]。
第二,生态文化自觉的生成还体现为生态文化的实践自觉。生态文化的实践自觉,就是要把内化的生态文化理念外化成影响人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道德行为,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从制度层面看,主要体现为国家通过立法将环境保护的行为制度化和法制化,以形成有关生态问题的社会共识,充分体现平等和公正,让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地生成并转化成为自觉的、自我约束的行动。从教育层面看,生态道德教育要贯穿教育过程的始终。在生态道德教育中,一方面要通过课堂上生态文化的训练和熏陶,引导受教育者形成关于生态伦理的基本价值取向的认知及理解;另一方面,通过课外的体验式教学等实践教学手段,让受教育者充分亲近自然,体会人与自然的血肉联系,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习惯。
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保护行为提升到个体道德水准的高度,使之能够自觉地以道德理念去保护生态平衡,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形成推力,从而,生态道德教育与生态文化自觉的生成就具有了天然的一致性。生态文化自觉的生成需要发挥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引导作用,而生态文化自觉的形成又会进一步提高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成为生态道德教育发展的新途径。
三、基于生态文化自觉的生态道德教育展望
新世纪以来,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先后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了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生态文明的理念正在逐步深入人心。但是,生态文化自觉的生成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历史发展过程,它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约束,需要社会舆论在生态文化建设方面的引导和监督,更需要学校生态道德教育通过内容体系、方法体系和管理体系对受教育者在生态文化自觉方面进行培养和建构。从而,不仅是对在校学生,还会对所有社会成员产生深刻影响,从生态文化的整体价值理念和新的生态伦理观到日常生活的生态文明的行为和习惯的养成等方面,促进生态文明社会的形成。
第一,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内容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稳定的、持久的生态道德情感及生态文化自觉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通过生态道德理念一以贯之地持续引导。从这个角度看,生态道德教育必须针对受教育者在不同的学龄阶段,在内容体系的构建上有所侧重,首先,在小学阶段,受教育者处于生理、心理发育和快速变化但是又不成熟的时期,他们的情感较为丰富,乐于接受各种新的知识,比较善于模仿且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但是缺乏判断力和选择力。针对这一阶段受教育者的认知特点,生态道德教育通过一些简单的图片、通俗易懂的文字,甚至游戏来说明养成爱护环境、节约资源好习惯的意义,启蒙受教育者生态文明习惯的养成。其次,在初中阶段,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不断地觉醒,独立意识在增强,开始追寻人生的意义,开始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规划,对未来生活寄予了美好的期望,但是,由于他们心智还不太成熟,缺乏生活经验,对一些问题的判断还比较片面,容易出现一些鲁莽的行为。因此,这个阶段生态道德教育要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与受教育者追求的未来美好生活的辩证关系,以贴近受教育者生活实际为内容,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引导他们的生态道德自律。再次,在高中阶段,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逐渐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趋于定型,这一阶段生态道德教育侧重引导受教育者深化对生态道德理念的理解和把握,并且适当进行生态文化熏陶,引导受教育者明确自己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责任,促使其走向生态文化的自觉。最后,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定型的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应该侧重于人格完善的教育内容,引导受教育者成为人际道德与生态道德健康发展的“生态人”,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
第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教学方法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为了更好地让受教育者理解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蕴,唤醒受教育者的生态道德情感,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要按照你的学生的年龄去对待他”[7],恰当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针对小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在小学阶段的生态道德教育教学中应贯穿榜样示范和行为训练等方法,能够让这一阶段的受教育者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榜样的力量引导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其次,面对初中学生在青春期善变的特点,在生态道德教育教学中应贯穿情感陶冶为主、灵活多变的方法,根据受教育者及其所在地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通过细致入微的情感交流和对话,引导受教育者对自身及其所处的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关系作进一步理解,促使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再次,在高中阶段,针对受教育者心理、生理不断趋于成熟的特点,生态道德教育教学要运用理论学习与体验活动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理论引导增强受教育者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而通过组织受教育者进行生态道德体验活动来激发其生态情感,唤醒其生态道德意志,产生生态道德行为。最后,在大学阶段运用对话式教学方法,引导受教育者与文本对话、与社会对话、与教师及同学之间对话,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断突破当下的道德境界,使他们的生态道德知、情、意、行协调一致,形成健康美善的生态道德人格。
第三,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生态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社会成员道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和完善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发挥教育与管理的协同作用。无论是初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首先要充分发挥学校在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方面的职能,大力培养受教育者的生态道德意识,引导受教育者养成生态文明行为习惯。在这点上,家庭成员的生态道德理念也对受教育者的生态道德素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学校生态道德教育还有赖于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而生态道德教育的不断发展,还需要全社会形成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是非标准和约束机制,从而形成社会范围内弘扬生态文明行为,谴责甚至通过法律来规范破坏生态文明建设行为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意大利]佩切伊.21世纪的全球性课题和人类的选择[J].世界动态学,1984(1).
[2]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3]马健芳,曾鹰.野生动物的“保护”与敬畏.广西社会科学,2014(4).
[5]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M].上海:中华书局,1984.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庄子生态道德思想的反思与借鉴 篇11
关键词:庄子 生态 借鉴
当前的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物种的灭绝、气候变化等生态问题开始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迫使人类开始思索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当我们向历史寻找答案的时候,发现我们的祖先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思索。春秋时代的庄子,其思想中就蕴含了丰富的生态道德思想。如“天人合一”、“齐物论”等思想。本文以生态道德的视角,解读庄子的“天人合一”、“齐物论”等思想。采取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剖析庄子生态道德思想,既看到庄子的生态道德思想随着历史的变迁仍然受用当代的生态思想的合理性,也要看到其历史局限性。挖掘庄子生态道德思想的当代价值,对当前人类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所启示。
一.庄子的生态道德思想
1.天人合一
庄子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庄子《天道》:“天者,自然也”。《大宗师》:“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主要是指认识了自然的本体,也认识了人的作用,这样的认识才算达到了最高境界。庄子把天与人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庄子所讲的真人,即是具备天人合一境界的圣人。庄子认为,天与人是不能相互对立的,这样的人才是真人。真人,庄子追求的人生境界。庄子通过真人的形象向我们阐述了什么是天人合一。人生观与自然观息息相关。庄子在自然观上主张天人合一,天人一体。《齐物论》中写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以宏观生态系统的视角,明确指出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共生性。
“物化”,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庄子在《齐物论》中以“庄周梦蝶”的小故事巧妙地阐述了何谓“物化”。“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周与蝴蝶相互交合,不分你我,浑而为一。也就是说,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相互融合,彼此依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有人与自然相互扶持,彼此融合,和谐相处,才能使整个生态系统平衡、稳定。欲达到“物化”的境界,应努力做到“无己”、“无情”。“无己”,就是去意识形态性,不把人类的意志强加于自然,而是适物之志。《庄子·骈拇》中指出“吾所谓臧者, 非所谓仁义之谓也, 任其性命之情而已矣”。“性命之情的基本特征是顺应自然, 不以人为干涉万物的自由发展”。[1]
庄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通过物化的途径实现天人合一,天人一体。庄子以极其宽广的胸襟亲近自然,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2.齐物
庄子认为世家万物千差万别、纷繁复杂,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庄子在《齐物论》中重点阐释了“齐物”这一思想。《齐物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重要方面,与《逍遥游》一并构成庄子哲学思想体系的主体。可见,“齐物”思想在庄子的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庄子主张“齐物”,提倡世间万物的平等。“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齐物论》)在庄子的眼中事物的大与小、丑与美、长寿与早夭等没有区别,从“道”的观点看它们都是相通而浑一的。“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
二.庄子生态道德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传承人,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庄子继承了老子关于世界本源是“道”的思想,庄子在《庄子.知北游》中说:“故万物一也,通天下一气耳”,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基本属性,而气之聚、散形成萬物。受当时历史条件的局限性,庄子的本体论是一种朴素、直观的唯物主义。因此,建立在道基础之上的“天人合一”、“齐物”等生态道德思想也不免打上朴素、直观的唯物主义的烙印。
三.庄子生态道德思想的现代启示
1.尊重自然规律
尊重自然规律,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前提。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呈现螺旋式上升的三个阶段。即从敬畏自然、征服自然,再回归到敬畏自然。第三阶段的敬畏自然看似与第一阶段相同,实质上第三阶段的敬畏自然是更高级阶段的回归,这种回归是尊重自然规律的回归,是敬畏自然心态的回归。
庄子的“天人合一”、“齐物”等思想蕴含着丰富而又深刻的生态道德思想。庄子主张天人一体,与天同悲、与天同乐,将自身融于天地间,就像庄周梦蝶一般,不知何者为周,何者为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道“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2]。庄子观自然的方式正是典型的“以物观物”,把自我完全置身于整个生态系统中,以物的角度去观物,而不掺杂丝毫个人意志和情感,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庄子·天道》中讲:“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庄子以宏观的生态系统观启示后人,人类只是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应当敬畏自然,应当“顺物”。这里的“顺物”不是一味的顺从,而是尊重自然规律。在当今人类面临资源危机、能源危机、环境危机等一系列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人类必须要警醒,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爱护我们的地球,爱护我们的家园。
2.转变主客二元生态观
文艺复兴时期,主体中心论由西方世界传入中国,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观念。主体中心论把人与自然划分为主体和客体,人是具有积极能动性的主体,而自然界是被动的客体。主体——客体的划分,在无形间将人类——自然界对立起来,而人类在这对关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是自然界的主宰,这就形成了主客二元生态观。人类在主体中心主义的引导下,在贪婪欲望的驱使下,不断地向自然索取,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环境,直到自然超出了它的承载能力。当自然向人类疯狂报复,地震、海啸、气候变化等等,危及人类生存时,人类才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人类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海德格尔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对人类中心论的批判与超越形成了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转变主客二元生态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键。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特征,即天人合一——主客二分——天人合一。在中国天人关系从原始的天人合一到近现代的主客二分,最终将回归到更高级阶段的天人合一、天人和谐。庄子倡导天人合一、齐物等思想,启示后人要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平等相待。人类只是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一员,而不是全部,不应该去主宰一切生物,凌驾于其他生物之上,而应该去守护自己生存的家园。这种“从存在的遗忘转向存在之守护是一种根本性的转折,是从决定论转向了生存论,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向了非人类中心主义”[3]。只有人类转变主客二元生态观,摆正自己的位置,把人与自然置于同等的位置上,才能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危机,解决人类面临生存、发展的瓶颈。
3.保护生物多样性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生物种类除因自然演化灭亡的外,由于人类破坏环境、肆意捕杀等原因,使物种从地球上灭亡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一种生物大到大象,小到蚂蚁,甚至是微生物,他们都是整个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他们都是生态系统中生物链上重要的一环。地球上一个物种的灭亡,将直接或是间接地影响到其他物种的生存,人类也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生物物种的减少也将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这就为人类再次敲响了警钟,保护生物多样性刻不容缓。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内容。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当人与天融为一体,人类完全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时,就会发现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多彩之美等等。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在这个大美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生活着五彩缤纷的生物,人類也是其中的一员。庄子也不禁陶醉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中。“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知北游》)庄子的生态思想启示后人,万物平等,只有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多元性,才能让整个生态系统焕发出勃勃生机,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在当今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大环境下,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雾霾等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生态环境日益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因此,我们要转变主客二元生态观,尊重自然规律,树立正确的生态观。
参考文献
[1]李春娟,庄子与陶渊明自然观之比较———兼论王国维对陶诗的误读,学习与实践,2006年09期,130
[2]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3]丁永祥,走向理想的存在——庄子与海德格尔生态美学思想比较,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1月第24卷第11期,22
论生态道德建设的法制保障 篇12
一、法制在生态道德建设中的保障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法律与道德同属于上层建筑, 其性质与作用方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但法律与道德也对经济基础有着巨大的反作用, 同时两者之间又相互依存、相互交叉、相互影响。据此, 法律与道德的一般关系主要可作如下表述:
生成形态并列。法律与道德都是社会的重要行为规范, 都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评价, 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但是, 两者属于不同的社会规范体系。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这一论断不仅深刻地概括了道德的本质特征, 而且指明了道德与法律的根本区别。从性质上看, 道德体现的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它包括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正义与非正义等观念形态, 也包括与这些观念相对应的伦理行为规范。道德的规范作用来自于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等精神力量, 实际上是通过社会成员的自觉性来发挥作用的。而法律表现的是“国家意志”的他律, 具体而言, 它是由国家机关根据占社会领导地位或主导地位的阶级意志而采用规范形式制定的, 同时又是依靠国家强制力即法庭、警察、监狱等来保证施行的。所谓法制即是上述法律规范体系及有关的立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等一系列环节的制度。以上说明, 在社会规范系统中, 法律与道德是两个并列存在的对立面的统一。就其生成形态来说, 法律主要是一种制度形态的上层建筑, 道德主要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 它们在基本内涵、表现形式、调控方法等方面既相互区别, 又相互联系。
调控范围交叉。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不仅表现为对立面的排斥, 而且存在着对立面的过渡与转化。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 “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法律与道德的交叉与渗透, 有两个重要表现:一是法律意识与道德观念具有同一属性而相互联系, 二是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调控范围有所重叠而相互包容。一般来说, 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 也是道德所禁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 也是道德所培养和倡导的行为。反言之, 许多道德观念也体现在法律之中, 许多道德问题也是可以诉求法律解决的问题。不过, 从规范作用的范围来看, 法律与道德对人们行为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前者一般只能规定最起码的行为要求, 而后者可以解决人们精神生活和社会行为中更高层次的问题。例如, 道德可以要求人们“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 而法律只能规定人们不许损人利己或损公肥私。
社会功能互补。在社会规范体系中, 法律与道德是两种不同属性的行为规范, 在调整社会关系方面尽管两者手段不一, 但其功能却相互补充。道德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和诱导, 其实现方式主要依靠舆论督促、内心修养和习惯驱使, 因而道德在社会职业和家庭生活中影响广泛而深远。但道德也有局限性, 它对严重危害他人或社会利益的行为只能谴责而不能制裁。而法律则不然, 它明文规定什么可以为、什么不可以为, 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既有引导、推动作用, 更有惩戒、防范作用。但法律并非万能, 其设定的“中人” (即一般人) 标准不同于道德倡导的“圣人”标准, 因此对虽“缺德”而不犯法的行为往往无能为力。在现代社会中, 法律的他律约束作用与道德的自律教化作用只有相互补充和密切配合, 才能达到建设社会文明的良好效果。
生态道德含有对待自然的“义务”性规范, 这种“义务”是促使将生态道德上升为生态法律义务即生态道德规范法律化的基础。生态道德规范法律化, 是将人类环境道德理念、原则、规范上升为法律的过程, 也是好的生态法律由此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良好的生态法律, 就是符合环境道德的法律, 就是促进环境公平和环境正义的法律, 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生态法律的本质和特点, 从而构成生态法治的基石。生态道德和生态法律的结合, 即生态道德规范的法律化和生态法律规范的道德化, 是生态法治得以成立的不可或缺的两个阶段, 也是人类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历史过程。
“民而无德, 国将不国。以德治国, 迫在眉睫”。从治国的战略高度来看,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法治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重要的思想保证, 其目的正是要达到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从而保障社会的健康发展和正常运行。“德治”与“法治”二者的有机结合, 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治国方略和社会调节手段的完备和有效, 进而调节和规范社会利益关系中的各种矛盾。为此, 我们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同时, 必须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综合地运用法律和道德这两种手段, 对社会关系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调节, 不仅从制度上, 也从运行机制上, 解决好社会控制和社会发展的问题, 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的立法保障
在我国整个法制体系建设中, 生态环境法制建设起步较早, 法律规范等级较高, 法律体系较完备, 许多立法在当时并不落后, 有的甚至具有领先的意义。但也要看到, 我国生态环境法制也存在一些不足, 其中有些问题是我国所特有的, 比如, 在立法方面, 存在着立法转型滞后这一问题, 这一问题不解决, 我国生态道德法制建设就难以发展。这一问题的解决, 也正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生态道德法制建设的关键所在。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了人类对环境认识的深化, 环境法赖以产生的环境科学, 以及作为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学科的生态学, 在近几十年来已几经转型。早期生态学源于生物科学, 现代生态学正在发展成为一门研究人类与自然作为一个整体的综合科学, 具有以研究人类活动为主导作用的, 人与生物圈相互作用和联系的跨学科特征, 特别注重研究寻找全球持续发展途径这一核心问题。生态学发展在环境法学领域内表现为, 环境法正由早期的污染防治法或称环境保护法, 逐步扩大到自然资源保护领域, 近年来更拓展到生态环境建设领域。目前, 世界上各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均以不同途径、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环境法的历史转型。
作为大陆法代表的法国, 其环境法的转型可形容为两条腿走路。其环境法渊源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源于农业法、公共卫生法、矿业法、狩猎法、国有土地法、都市计划法等特别法的公害防治法;二是源于民法 (主要是物权法) 及刑法相关条文的自然保育法。这两类并行的法律规范统称为环境法。日本环境法的发展则采取先公害防治, 而后自然环境保育, 于1993年整合为环境基本法。美国于1969年制定了《国家环境政策法》为基本法, 作为美国联邦及各州环境的宪法, 内容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保育及污染防治外, 也包括社会性的种类环境侵害。
我国环境保护法颁布二十年来, 法律的调整范围基本上未发生重大变化, 环境法在立法上并未转型, 依然是以环境污染防治为核心的传统型环境法体系。在环境法律界, 一直有所谓大环境法和小环境法之争。“大环境法观点其名称一般叫环境法, 小环境法观点一般称环境保护法, 其区别在于广义还是狭义的环境保护的划分。把资源保护、城市建设、环境卫生包括在环境保护里面的属大环境法观点。反之则为小环境法观点。我国立法、管理部门采取小环境法观点, 而理论、教学部门则倾向大环境法观点, 两种观点并存产生种种矛盾。”而事实上, 所谓大环境法, 也基本上不涉及生态道德建设问题, 只是在1999年底全国第一届环境资源法研讨会上, 有学者主张将气象法、节能法、防洪法、防震减灾法等纳入环境法范畴。环境法调整范围的局限性和环保部门职责的局限性是我国目前自然资源不会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生态道德法制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长期以来受到理论界重视, 针对我国环境法具有跨越式发展的特点, 第一步, 一方面大量引进国外先进的立法, 通过超前性立法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 不受国外立法的局限, 跨越国外已过时的立法, 使立法符合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第二步, 要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要求, 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并举、城镇污染治理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并重、统筹兼顾综合决策的方针。根据以上两个跨越式立法阶段, 我国的生态环境法应包括防治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法 (亦可称为生态保育法) 两大部分, 前者包括现行的各污染要素防治的立法, 也包括海洋环境保护法和臭氧层保护立法。生态保育法包括生态保护法和生态建设法两部分, 前者可分为生物资源保护法、非生物资源保护法和人文生态环境保护法三部分;后者包括生态道德建设, 生态区域建设、国土整治、流域治理等方面的立法。
三、严格生态道德建设的执法保障
我国生态道德建设一直强调以行政为主导, 政府起决定作用, 这种体制在我国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环保行政主导被解释为统一计划、集中管理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它又被解释为经济靠市场、环保靠政府。从发展趋势来看, 我国的环保行政主导一直处于不断加强之势, 目前环保工作的重点是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这使环保行政主导的特色更加鲜明。
行政主导的优势在于:首先, 它具有较高的效率。相对于立法权来说, 行政权的行使更为简捷;相当于司法权来说, 行政权的行使更为经济。因此, 各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往往赋予行政部门更多的权利,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美国“在环保局官员选择管理什么、如何管理以及什么时候进行管理方面, 一般规则为他们提供大量的自由裁决权”。其次,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 生态环境复杂而相对脆弱, 地区间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客观上需要有一个隶属关系严格的环境保护系统, 这个系统只能是行政性的, 地方独立性较强的立法和司法系统难以主导我国环境保护的需要。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行政主导的局限性。首先, 它主要适用于污染防治, 而对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则另当别论。国外自然资源主要为私有财产, 以私法 (大陆法的物权法和普通法的财产法) 的调整为主, 行政权力的介入很有限, 也就无所谓行政主导。其次, 行政主导在强调严格隶属关系的同时, 也容易异化出部门分割、条块分割的痼疾。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但我国在管理体制上将其人为分割为土地、农牧、林业、海洋、矿产、水利等诸多产业部门和行政区划, 这些行政部门和行政区划的第一职能并不是保护生态环境资源, 而是通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经济效益, 环境保护行政主导强调的是扩大环境保护职能部门的权力, 必然增加与相关产业部门和地方的权力冲突, 造成体制上的混乱, 反而导致行政主导的削弱。
基于前面分析的我国环境执法存在的问题, 笔者试提出若干重整的目标。首先, 污染防治要向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相融合和行政刑法方向发展, 将现行大量的行政处罚上升为具有刑事责任性质的处罚, 检察机关应积极参与, 这方面可借鉴日本的有关立法。其次, 自然资源保护要逐步扩大民事保护的范围而缩小刑事责任的范围, 这要取决于民法物权法的完善, 也取决于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关系的正确处理, 以及人民群众环境意识的提高等各种因素。最后, 要正确理解和掌握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笔者认为, 在我国生态道德法制建设系统过程中, 执法是末端环节, 前面的问题不解决而想靠末端一刀切, 无异于以堵口子的方法治洪水, 是治标不治本, 甚至激化矛盾, 为生态道德法制的长治久安埋下隐患。
四、完善生态道德建设的司法保障
我国生态环境司法功能方面主要存在两个偏差。一是环境司法为环境行政的补充。其中环境行政诉讼和环境行政赔偿自不必说, 大部分环境民事案件也必须是先经过环境行政部门处理后, 法院才可受理, 这在环境污染案件中很明显;而对于自然资源保护案件, 也是由于行政部门不愿介入, 才主要由法院受理。我国刑法关于环境和环境自然资源方面的罪名大部分是自然资源方面的, 与这种偏差不无关系。这种偏差降低了环境司法的地位和功能, 也降低了环境法制的功能。
二是不同性质法律责任的“错位”。我国现行环境司法主要分为5个领域: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民事案件、破坏自然资源刑事案件、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刑事案件、环境行政诉讼案件和环境行政赔偿案件。其中私法领域只占1/5, 而公法领域占4/5, 这种比例本来就不正常, 而更不正常的是, 不同性质的法律责任还经常相互错位, 从而降低了法律的价值。我国《刑法》分则第六章第六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共规定了14种罪, 其中只有3种是关于环境污染的犯罪, 而破坏资源的犯罪多的11种。自然资源在本质上属于财产, 在现代法治国家, 对财产权的变化应当以财产法即民法为主, 刑法等公法为补充。但我国自然资源为国有, 这种民法的保护功能受到限制, 只能以刑法越俎代庖, 这使我国的自然资源保护具有了严刑峻法和泛刑法主义的色彩。但另一方面, 实践中大规模的自然资源破坏往往与产权不清、管理体制混乱这些民事和行政因素有关, 在这种情况下, 追究刑事责任既有难度也不现实, 这就大大降低了法律的尊严, 反过来更加助长了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上述情况使我国不同性质的环境法律责任形成相互“错位”或“倒置”的怪圈, 其结果是法律功能的抵消和减损。
根据以上对我国生态道德法制建设司法保障分析, 生态道德建设的司法要加强, 我国生态建设立法一般号召性的宣传性规范多, 义务和法律责任的规定少, 执法环节薄弱, 而司法更为欠缺。由于生态道德建设立法是我国环境法制的新课题, 如何加强司法有待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谢青松:“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支持与法律保障”[J], 《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理论专辑;
【生态道德实践】推荐阅读:
生态道德规范06-17
生态道德意识07-10
现代生态道德07-11
论商业生态道德07-16
生态文明 道德讲堂09-29
学校生态道德教育07-05
生态道德教育模式刍议08-06
外小-聚集核心素养努力构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新生态06-06
道德实践05-09
提高领导干部道德理论水平加强道德实践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