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化教学

2024-09-29

体化教学(精选12篇)

体化教学 篇1

摘要:本文论述一种创新型一体化教学设备——液压系统演示台的研制和工作原理及其应用于模块化、一体化教学中所取得的效果。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液压系统演示台,教学设备

技工学校的教学模式已向模块化——一体化教学转变, 我校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情况已广泛地推行模块化、一体化教学, 为了对液压模块的教学内容顺利地开展一体化教学, 在2003年上半年, 我研制出一种与技工统编教材机械基础中液压内容相适应的新型教学设备——液压系统演示台, 此液压系统演示台制造简单、实用性广, 既能结合理论讲授, 又可以给学生进行实操训练。在一体化教学中, 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一体化教学设备, 有助于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液压教学在我校过去的教学情况

液压内容是技工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据了解, 在液压教学安排上, 有的技校仅进行机械基础液压内容讲授, 不进行液压技能训练。有的技校, 以理论讲授为主, 实操上只作见习, 而我校既按教学大纲进行理论讲授, 又进行技能训练, 理论方面是以机械基础的液压内容为主, 实操主要进行液压元件的结构拆装和对各种液压机床的液压系统作现场分析。但是, 由于教学场地和教学设备的限制, 在进行实训时, 所利用到的液压机床往往易与机床操作项目实习的班级相冲突, 在没有机床时, 只能利用相应机床的液压系统原理图作黑板上分析, 直观性差, 学生难以接受。另外, 我校的传统教学安排是采用两段式, 即一半专业班级上理论课, 另一半进行实操训练, 时间为半学期对调, 这样, 先进行实操训练的班级还没有进行液压理论学习就进入实训, 使得实操时讲授内容繁多、时间长、效果差, 并易出现理论和实操内容脱节或重复讲授现象, 与现行的教学改革模式不相适应。为此, 本人按照一体化教学的特点, 自行研制出一种创新型教学设备——液压系统演示台。

二、液压系统演示台的研制

1. 设计要求

以机械基础教材为蓝本, 与教材中液压内容相配套, 能进行各类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的试验, 能对多种液压基本回路原理进行演示, 能进行液压系统维护、故障诊断和故障排除。液压传动系统要完成两缸顺序动作:缸I工进——缸Ⅱ快进——缸Ⅱ工进——缸Ⅱ快退——缸I快退的工作循环。为了系统结构清晰、直观, 使学生一目了然, 液压元件配置方式采用板式配置, 为了使系统和基本回路的动作控制能相对独立, 采用电气全自动控制和点动控制, 液压缸工作顺序动作控制采用位置开关控制, 液压缸不带负载。

2. 液压系统原理图 (见图1) 和动作顺序 (见表1)

3. 液压系统的工作情况

(1) 液压泵卸载

准备演示时, 按下起动按钮, 电动机起动, 压力油经过滤器2, 进入液压泵3, 泵出的油通过单向阀6、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22流回油箱, 液压泵处于卸载状态。

(2) 系统工作状态

(1) 全自动工作状态:按下加载按钮, 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22的5DT通电, 系统处于工作状态。将电气控制按钮放于自动位置, 按下自动按钮,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3的2DT通电, 压力油经单向阀6、三位四通换向阀13的左位、减压阀14、液控单向阀15, 进入液压缸18的上腔推动活塞杆下行, 液压缸18下腔的油, 经单向节流阀17、液控单向阀16、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3的左位流回油箱。液压缸18活塞杆下行速度由单向节流阀17调整。

当液压缸18的活塞杆下行达时间继电器预先调定时间的时候,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3的2DT断电, 阀处于中间位置, 液压缸18停止下行, 但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的6DT通电, 压力油经单向阀6、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的右边位置, 进入液压缸10的右腔, 推动活塞杆左行, 液压缸10左腔的油经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9下位、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的右位回油箱, 实现快速左行。当活塞杆挡铁压下行程开关1×K时, 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9的3DT通电, 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9处于上位状态, 使油路断开。液压缸10左腔的油经单向节流阀8、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流回油箱, 此时, 液压缸10的活塞杆可通过单向节流阀8调整来实现慢速。

若液压缸10的活塞杆挡铁碰到行程开关2×K时,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的6DT断电, 1DT通电。这时压力油经单向阀6、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的左位、单向节流阀8, 进入液压缸10的左腔, 油经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流回油箱, 液压缸10快速退回。

当液压缸10的活塞杆挡铁退回压下行程开关3×K时, 1DT断电, 电磁换向阀7处于中间位置, 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3的4DT通电, 压力油经单向阀6、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3的右边位置、液控单向阀16、单向节流阀17、进入液压缸18的下腔。上腔的油经液控单向阀15、单向减压阀14、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3的右边位置流回油箱, 液压缸快速退回。一个工作循环结束。

(2) 点动工作状态:将电气控制按钮放于手动位置, 再按电气控制液压缸的进退按钮即可随意控制液压缸10和18的活塞杆进与退动作, 两缸的动作是独立分开的, 没有顺序之分, 其液压传动情况是:

按下18缸进按钮,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3的2DT通电, 压力油经单向阀6、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3的左位、减压阀14、液控单向阀15、进入液压缸18的上腔, 推动活塞杆下行, 液压缸18下腔的油经单向节流阀17、液控单向阀16、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3的左位流回油箱。液压缸18活塞杆下行速度由单向节流阀17调整。当放开按钮,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3的2DT断电, 阀处于中间工作位置, 活塞杆停止向下行。

当按下18缸退按钮,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3的4DT通电, 压力油经单向阀6、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3的右位、液控单向阀16、单向节流阀17、进入液压缸18的下腔, 推动活塞杆上行。液压缸18上腔的油经液控单向阀15、减压阀14、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3的右位流回油箱。

当放开按钮,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3的4DT断电, 阀处于中间工作位置, 活塞杆停止上行。

按下10缸进按钮,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的6DT通电, 压力油经单向阀6、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的右位, 进入液压缸10的右腔, 推动活塞杆左行, 液压缸10左腔的油经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9下位、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的右位流回油箱, 活塞杆实现快进动作。当活塞杆左行至压下行程开关1×K时, 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9的3DT通电, 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9处于上位状态, 使油路断开, 液压缸10左腔的油就经单向节流阀8、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流回油箱, 此时, 液压缸10的活塞杆可通过单向节流阀8调整来实现慢速。当活塞杆挡铁压下行程开关2×K时,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DT断电, 阀处于中间工作位置, 活塞杆停止左行。

按下10缸退按钮,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的1DT通电、压力油经单向阀6、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的左位、单向节流阀8进入液压缸10的左腔, 推动活塞杆右行、液压缸10右腔的油经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左位流回油箱, 实现快速退回, 若活塞杆右行到挡铁压下1×K时, 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9的3DT断电, 阀9恢复原来状态, 若活塞杆退回到挡铁压下3×K时,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的1DT断电, 阀7处于中间工作状态, 活塞杆停止右行。

4. 液压元件的选用

根据系统设计要求, 能满足多种液压元件的性能试验, 所选用的液压元件的型号及规格如表2所示。

注:根据榆次液压件厂产品样本选择

5. 液压系统演示台的结构

根据设计要求, 为了结构清晰、直观, 使学生一目了然, 液压系统装置的结构采用台式结构, 台的下面配有油箱和电气控制装置, 台的上面配置液压元件, 液压元件配置方式为板式配置, 板的前面是液压元件和相应的液压原理图, 后面是管道布置, 液压动作控制采用电气全自动控制和点动控制, 顺序动作控制采用位置开关控制, 如图2所示。

三、实验、实训内容

利用液压系统演示台进行的液压传动内容教学, 不仅能进行液压元件的原理及系统动作的实验, 还可进行液压元件的拆装来熟悉结构, 对照机械基础液压内容可对应完成如下教学内容。

1. 能直接完成液压元件的性能试验及其结构拆装

(1) 液压泵:双作用式叶片泵;

(2) 液压缸:双作用式单活塞杆液压缸;

(3) 方向控制阀:单向阀、液控单向阀、两位两通和三位四通换向阀;

(4) 压力控制阀:先导型溢流阀、先导型减压阀;

(5) 流量控制阀:可调单向节流阀。

除上述液压系统演示台上的液压元件能直接试验以外, 还可以通过一些辅助件来对其他型号的元件进行试验。

2. 液压基本回路

(1) 方向控制回路

换向回路:由7和13两个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实现换向回路。

闭锁回路:a.采用滑阀机能为中间封闭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和13组成的闭锁回路;b.采用液控单向阀15和16组成的闭锁回路。

(2) 压力控制回路

调压回路:压力调定由溢流阀21组成的调压回路;

减压回路:采用减压阀14的减压回路;

卸荷回路:采用二位二通换向阀22的卸荷回路。

(3) 速度控制回路

调速回路:采用单向节流阀17和8分别组成的两个回油节流调速回路;

速度换接回路:慢速与快速的换接回路是采用短接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9的速度换接回路。

(4) 顺序动作回路

采用开关控制的顺序动作回路。

3. 液压传动系统

(1) 液压传动系统的安装、调试;

(2) 多缸顺序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

(3) 各类元件的故障设定和故障排除;

(4) 油路的故障设定及其故障排除;

(5) 系统动作的故障设定及其故障排除。

四、实验、实训的试验效果

1. 性能的试验

经过多年的使用, 性能良好, 安全可靠, 适用范围广, 完全能够达到上述的教学内容和设计要求, 系统尚未发现有事故出现。

2. 教学试验的效果

从2003级开始, 经过2003级、2004级两个年级的教学试验, 能适合我校液压模块的一体化教学, 增强了直观教学, 体现了一体化教学的效果, 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把理论和实操有机地结合起来, 避免了理论与实操脱节现象, 同时也减少了授课课时 (见表3) 。同学们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所有到我校参观指导的兄弟学校或领导均有较高的评价。

注:2001级、2002级还未采用演示台进行教学2003级、2004级已采用演示台进行教学

另外, 在学以致用上得到验证。2004年, 我校的液压牛头刨床的液压系统和液压摇臂钻床出现了故障, 为了验证我校液压模块教学的实际应用能力, 本人组织学生对此设备进行检修。从故障分析、检查到故障的排除, 整个过程均由学生进行, 从学生的检修过程看, 故障分析得很中肯, 判断出故障点, 最后用一天的时间, 完全修复。由此可见, 主要由学生来完成排除液压故障, 这是我校进行液压模块一体化教学效果的大检验。

液压系统演示台的研制成功, 解决了我校过去液压内容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满足了液压模块一体化教学, 顺应当前我省教学改革方向, 并得到省、市领导和各兄弟学校的一致好评和推广。

体化教学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居里夫人高贵的品质和人格魅力。

2、学习从不同层面梳理、把握主要内容,掌握处理信息的方法。

3、学习本文平实、质朴而富于哲理的语言。

4、感受居里夫人那颗水晶般的心,并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磨练意志,学会生活,热爱科学。

5、学会搜集、筛选和交流资料;学会合作、质疑,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梳理课文内容。

2、归纳居里夫人的人格特点。

3、品味平实且富于哲理的语言。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联想想象法、自读与点拨结合法 教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识(情景)链接

有这样一位伟大的女性,她一生中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时还被15个国家聘为科学院士,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4个荣誉职位。同学们知道她是谁吗?(出示挂图:居夫人像)

今天就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近这位科学巨人,学习她晚年写的一篇自述文章——《我的信念》,从中了解她得成功的原因,并体会她人格的魅力。(板书课题《我的信念》)

二、【自学导航】

学生自由读课文,检查预习:

1、字词注音

2、解释词语

3、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搜集的有关的材料。【师生探究】

教师分学生四人一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字词任务及整理资料。【自学导航】 小组合作探究:

梳理课文,归纳了解居里夫人的人生“信念”

1、今天我们面对居里夫人,走近居里夫人来学习《我的信念》,我们的心将与她那颗水晶般的心贴得更近些。先我们来读懂题目,解释什么是“信念”。

2、找出居里夫人在文中表述的在生活和工作中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和做法,即“我”的“信念”。

3、小组合作成果交流 【师生探究】

学生查词典,解释“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

小组互动合作,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人生信念(概括要点抓住关键词即可),然后分析归纳,再整理排列归纳居里夫人的人格美,及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按“宗旨”“环境”“工作态度”三方面进行排列)。【自学导航】

重点研读课文,体会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了解她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1、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2、如何理解“少年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过着求学的岁月”,为什么“孤独”也是一种美好快乐的记忆?

3、“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话故事一般。”就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深的、枯燥的,作者却不这样看。想想这是为什么?

4、“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一句,“讲究现实的人”是什么人?“梦想家”最基的特征是什么?从哪一件事上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5、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联系? 【师生探究】

小组互动合作探究,教师作适当的点拨引导。注意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提出并解决问题。小组合作成果交流。(每组选派一个代表发言)【自学导航】

1、品味语言,进一步感受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

2、学生找出课文中带有哲理性的句子,试着进行赏析。例句: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

◆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

◆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

3、居里夫人的精神深深的打动每个人,请用一句话,说出感受最深的一点。【师生探究】

教师指导学生体会、品味语言。理解这种朴素而平实的语言风格。不重文采,而重写实,是传记类作品的特点。如果学生感到有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与文学作品语言作比较,就容易理解了。教师在结合学生的理解的基础上总结:

读了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我们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如果说我们过去没有生活目标,在我们明确了人生;如果说我们过去一味贪图安逸,现在我们学会了艰苦;如果说我们过去只能依赖他人,现在们懂得了奉献;如果说过去我们意志薄弱,现在我们拥有了信念。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

三、【即时训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问心无愧()渲染()闲暇()奢望()呵责()蹂躏()猝然()眺望()

2、解释下列词语:

问心无愧

理所当然

逆来顺受

获益匪浅

3、用课文自读提示上的词语各造一个句子。

四、【课后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二。

一体化教学初探 篇3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项目教学法 评价

笔者学校从2011年3月就开始对专业课实施一体化改革,已有两年多时间了。通过实施过程来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对于传统课堂来说,一体化课程学生学习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上课睡觉、玩手机的现象明显减少了,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一体化课程作为一種先进的办学手段一定要坚持下去,还要不断完善,建立一套适合笔者学校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一、对一体化教学的理解

一体化教学就是通过项目教学法,将教学科目中的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对教师授课的知识能更好地掌握。一体化教学,包括多个方面的“一体化”:课程标准、教学进度计划、教材一体化、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教学一体化;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体化、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经验一体化;学习情境与生产实际情境一体化;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岗位工作经验一体化;表现形式与内容一体化。

二、一体化教学的优势

1.一体化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

以笔者所授的计算机课为例,计算机基础课是后续学习网站建设、Flash动画等课程的基础,对学生毕业后从事计算机方面的工作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课程本身的特点——理论性知识比较多,以前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学习兴趣不高,实施一体化后,教师先不讲课,而是把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以小组为单位,查教材找答案,这样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减少了,而学习效率提高了。

2.一体化教学使学生确立了专业发展方向

学生在校期间对于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方向不了解,没有具体的目标。而通过一体化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确立专业学习目标,对现在和将来所从事的职业都有一定程度的把握,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小组教学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他们将来就业有很重要的意义。

3.一体化教学使学生提前适应职业工作

学生在校期间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比较茫然,比如在计算机基础课程实施开始,学生都不知道学哪些有用,以后能干什么。有的学生对将来的工作期望过高,往往由于认识不到位而对将来的工作挑三拣四,错失机会,或者到了工作岗位不能适应工作环境而产生消极的心理。通过一体化学习,有利于他们认清现实,不断磨练他们的韧性,找准自己的位置。

4.一体化教学能更客观地考核评价学生

相对于传统的学科课程教学,一体化教学的考核采用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横向考核与纵向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考核主体包括教师评价、小组评价、自身评价,考核内容包括学习过程考核、学习成果考核,这样能更科学、更客观的评价学生。

三、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在一体化教学初期,学生对这种方式也充满了好奇,与老师积极配合:明确任务、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制订工作计划、师生共同决策按最优计划进行任务实施、展示和评价。随着一体化的深入,学生的新鲜感逐渐减小,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课本知识的吸引力很小,由最初的热情高涨变得懒散。

这个问题要及时解决。教师要对工作页进行完善,增加引导问题的数量及导向性。在计划和决策阶段,老师也要参与进去,对每个组的组长进行培训,让他们在一体化教学环节做好进度的把握,分担老师的管理压力,进一步提升自身素质,丰富展示环节,尽可能提供物力支持(展示板、多媒体等),争取每节课都有阶段性的小任务、小展示、小评价。在课堂上笔者根据工作任务进度情况,适当的引导学生明确并完成本节课的任务,并让小组每次出一名组员进行展示,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笔者用录像机对展示的学生进行录像(一般学生展示时间是5分钟),把录下的内容进行播放,全班同学一起观看,这样做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及时对学生进行了点评,通过点评帮助学生及时改掉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体化教学反思 篇4

关键词:一体化课程,反思,感受

一、体现学生的主体、老师主导作用

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将知识以“满堂灌”的形式塞给学生。其效果往往是:

学生对于知识点死记硬背,缺乏学习的动力;或对所学内容不敢兴趣:上课睡觉、玩手机……而在一体化教学中,老师是“引路人”,把学生带到“学习任务”中。例如:在《苯甲酸含量测定》这一任务中,老师布置任务,引导学生查阅《中国药典》中“苯甲酸含量测定”项下的内容,而后引导学生根据药典规定,讨论出具体的测定方案;每组将测定方案呈现于黑板,每位学生对测定方案进行审定,选出最佳方案,并说明理由;接着老师再对学生选出的“最佳方案”进行审定,得出可实施的方案。在以上环节中,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让学生进行适当的钻研和探索

目前职校生素质普遍低下,大多数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而形象思维能力尚可。

如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专业课,大多数学生听起来昏昏欲睡,毫无学习兴趣,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一体化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借此机会好好帮助学生发掘自身的钻研和探索能力。因为在一体化教学中,学生面对的是实实在在的有形的仪器,基于这点,学生比较愿意接受,同时也有兴趣动手操作仪器。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就充分利用这一点,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钻研、探索出仪器的操作方法。如何实施也很有讲究和技巧:(1)第一次:全班每组中的小组长先集中于实验室,根据百度搜索或查阅相关仪器操作规程,对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进行探索研究。任课老师搜集学生探索中好的方面在全班大大表扬和宣传,以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后面的任务中就可以根据第一次的情况,每组各自钻研探索仪器操作);(2)在老师的组织下,组长将自主钻研出的仪器操作方法,对照着仪器给其他同学边操作边讲解,同时接受其他同学的质疑和提问(往往这时,会有一些学生对组长操作提出异议,以致吵得面红耳赤);(3)这时,老师就很关键,不是直接说谁对谁错,而是将出现的几种问题进行对比,从而引导学生找到问题所在,最后达到规范、统一操作的目的。通过学生的“辩”和老师的“引导”,让学生记忆深刻,掌握牢固。

三、点评方式直观形象化

以往老师以口头评价的方式点评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这种方式有其局限性:较抽象,学生不愿“走进”老师的点评内容之中(因为实验完成后大家都是身心疲惫),所以也就造成了评价只是老师的独角戏,得不到学生的共鸣,甚至对学生的操作并没有起到“升华”的作用。那么有没有哪种评价方式更加的形象、具体而且学生也比较容易参与进来呢?在一次偶然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共性问题,所以,我就拿出手机拍到了其中一位学生的错误操作,发至这个班级的群中。在课堂上,让大家对照班级群里的照片“纠错”,大家积极参与,效果超出了我的预想。以后大家也养成了习惯,实验做完,回到教室的第一件事情:看看班级群里有无出现自己的身影(反面教材);有时,也会把操作得比较规范的同学进行抓拍(正面教材),发至群里,点评时进行鼓励和表扬。基于以上情况,学生在平时的操作中就会更加在意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或规范。所以,改变点评的方式,使得点评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和形象化,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效果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四、及时总结、考核,查漏补缺

在分组教学中,小组长直接面向学生带动学习,会有如下情况出现:(1)个别学生思想上不重视,学习时态度马虎;②小组长讲解得不够准确、规范……会使得个别学生在知识点的掌握走样或者遗漏。所以,每位学生把一种仪器学完后,应及时进行总结:将前面分组教学中记录的问题,一一列举并纠错,统一要求。接着就进行仪器操作的考核(阶段测试)。对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应该第一时间进行纠正,而后进行强化训练,这样符合一般的认知规律。

五、理论考核内容贯穿于实践操作中

为了体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论考核中融入实践操作知识。比如:“0.1 mol/L Na OH溶液的配制”,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经常操作,在理论考核中还是针对此内容出题:“欲配制1000 ml0.1mol/L氢氧化钠溶液,应取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多少ml?还有“用电子天平精密称定0.6 g阿司匹林原料药的操作步骤。”……这样出题要求学生不仅会操作,而且要学会专业的词汇和语句进行表达,使得理论和实践有机地融为一体,体现了“学以致用”的道理,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实现了“在实践中学理论,在运用中学技术”,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大坡.“一体化考核方式”初探[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6).

教学研一体化 篇5

——关于胶南市推进教学研一体化的调研报告

一、胶南市推进教学研一体化的背景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性指导原则。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改革的主导价值观,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目标。胶南科学分析并准确把握全市教育事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和主要矛盾,及时确立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中心,在工作中突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更高水平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提升职业教育服务水平,为实现胶南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支持”这“三大重点”,通过完善和创新教育投入体制、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不断促进全市教育的统筹发展、均衡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

(一)强化统筹发展,教育管理保障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促进教育公平的难点在农村学校和城区薄弱学校,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措施是完善统筹教育投入体制。把人民群众意愿作为谋划教育发展的先导,把政府推动作为加大全市教育资源统筹力度的主要手段,把维护教育公平作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价值追求,建立起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机制。一是从2004年起率先实现城乡教师工资纳入市本级财政预算。二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率先实施全 免费义务教育,95%的镇成为“青岛市义务教育示范镇”。三是不断完善以政府统筹为主导的帮困助学长效机制。四是逐步完善农村学校的服务保障体系,在2005年统一为农村学生配设了班车、实施了“农村小学喝热水吃热饭工程”的基础上,2007年建立了覆盖全市所有学校的校方责任险和学生基本医疗保险体系。

(二)注重均衡发展,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胶南市按照“一个统筹”(统筹学校规划布局)、“两个倾斜”(投入、师资向村级小学、村办园倾斜)、“三个共享”(建立办学理念、教学资源、教科研成果共享机制)、“四个统一”(实现教学进度、管理制度、教师培训和评估考核的统一)的思路,将中心小学与村级小学、中心幼儿园与村办园两级管理变为以中心为龙头的一体化紧密型管理,深度融合,规范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文化共建、特色共创,共同提高,切实解决农村学校的 “短板问题”。

一是学校布局建设一体化。遵循“科学、集约、合理、实效”的基本原则,在学校布局调整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方式:镇驻地周边村小向中心合并,充分利用中心小学的优质资源;远离镇区的村小向片区内标准化学校、规范化学校合并,进一步扩大其办学规模,提升其办学水平;个别偏远合并不了的村小学校,加大改造力度,切实保证学校达到办学标准和要求。从乡镇学校布局调整来看,调整后各乡镇中心小学与村级小学形成了下列几种情况:中心与“卫星”型村小(一中心一村小)、中心与互补型村小(中心与村小规模相当)、中心与拖挂型村小(一中心,两处以上村小,中心规模大、村小规模相对较小)。同时,把实施学校布局调整与薄弱学 校改造、提升农村学校办学质量有机结合,在全市启动了城乡教育更高水平均衡发展“三大工程”——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工程、中小学教学仪器更新工程。所有学校拥有理化生等各类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率先在青岛五市完成学校光纤入校“校校通”工程,网上教研、城乡师生共享优质教育成为现实。胶南市通过对城乡教育资源的科学布局和有效整合,全市小学由2000年的275所调整到现在的85所,初中由35所调整为26所,胶南市各级规范化学校数量、省市示范幼儿园和青岛市一类幼儿园数量均列青岛郊区五市首位,形成了以各级规范化学校和示范学校为骨干的基础教育办学体系。

二是干部教师管理一体化。建立以县为主的教育队伍管理体制,消除了城乡教师资源配臵的体制性障碍,通盘考虑教师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臵,促进了全市教师资源的良性流动和均衡化。自2004年起,胶南市连续5年分别选拔骨干教师、教育干部和学科带头人等进行城乡交流,旨在充实部分非“热点校”的师资力量,力促教育资源均衡,实现教育公平。交流期间,个人关系不变,工作单位负责交流人员的日常管理及考核。两年后,交流教师仍回原单位工作。随着城乡教师挂职支教与学习制度、城区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服务期制度、优秀教师交流制度和学校结对帮扶等一系列制度措施的深入实施,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

二、胶南市推进教学研一体化的实践与探索

(一)建立三级教学研共同体,抓好四支队伍 建立了三级教学研共同体,搭建起了全市教学研一体化的平台。一是建立了由市学科教研员、科研员引领,由兼职 教研员、科研员组成的“市级教学研共同体”,其主要职责是进行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教材培训,开展全市性的调研、科研、教研,针对全市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举行专题研讨活动,培植典型,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二是建立了由兼职教研员、科研员引领,由各区片业务干部和骨干教师组成的“城乡教学研共同体”,其主要职责是在上级教研、科研部门指导下开展区片内的培训和校际研讨活动,及时传达上级会议精神,推广先进教学模式和优秀教学法,推进区片内教学研的均衡发展。三是建立了由市直学校、镇(处、区)中心小学业务干部引领,由全体教师组成的“校本教学研共同体”,其主要职责是在上级教研、科研部门指导下开展基于本校或本镇(处、区)实际的校本教学研活动,促进学校内部,特别是中心小学和村级小学的均衡发展。

其次,我们还着力抓好四支队伍,即教研员、兼职教研员、业务干部和骨干教师队伍。抓好第一支队伍,落实教研员学科负责制,实行教研员联系校制度。我们要求教研员深入基层参加学校的集体备课和片区教研活动,进行现场研讨、指导,完善学科教研模式,探索总结和推广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抓好第二支队伍,加强对兼职教研员的培训。每学期组织2-3次学习、研讨活动,提高兼职教研员的理论水平和独立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强化对兼职教研员的管理和考核,激励督促兼职教研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鼓励他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联片教研取得实效。抓好第三支队伍,定期组织农村小学业务干部进行培训,开展基本功比赛,为他们搭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拓宽他们的研究视野和工作思路,提高他们参与和指导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的能力。抓好第四支队伍,实行教研员“1+1”制度,每位教研员每 学年确定一名学科教师为培养对象,制订详尽的培养规划。实行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带骨干教师制度。通过名优教师送课下乡、城乡骨干教师课堂教学交流活动,逐步建立起了一支覆盖全市各级小学的骨干队伍,促进教研队伍专业化发展的一体化。

(二)落实五项制度,强化教学研精细化管理 在硬件建设逐步均衡的情况下,困扰村小发展的症结在于农村学校的管理制度。我们从教师的教学常规、学生的学习常规以及教师的备课制度、教研制度、课堂开放制度等五项制度入手,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发挥名校、名师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城乡互动,共同发展。

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备课形式。它可以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们从课改伊始就实行“全市大集备”制度,在市教研室的统一指导下,实施“一课两备(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两评(自评与互评)、两反思(得与失)”和“二次备课”的制度。落实备课要求,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统一教学案、统一要求、统一进度、统一重难点、统一练习题、统一单元测试,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发挥集体智慧,实行同学科教师教学资源“三公开”--课后反思笔记公开、教学参考资料公开、教学案公开制度。学校业务干部参与和指导集体备课的全过程,优化备课方式,提高备课效率。另外,我们对学科备课组还进行了捆绑式评价,引导教师形成工作合力,坚持集体创优,确保备课质量。

为了充分发挥兼职教研员和学校业务干部的服务、指导和研究职能,我们要求兼职教研员和学校业务干部联系教育教学实际,从教师身边的问题出发,开展以问题解决为方向 的专题研究。同时,我们还坚持典型学校和名师教研活动向全市开放制度,教研室每学年组织指导相关学校和教师举行1-2次教学开放活动;坚持中心小学教研活动和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向村小开放制度,中心小学每学期至少向村小开放一次,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要随时对村小的同年级教师开放,有效地保证和促进了区域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三)构架教研互动体系,促进城乡教学研深度融合 要实现农村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就必须建立教研一体的长效机制,才能保证其规范化、科学化、持久化开展。为此,我们在县域范围内有相近办学特色、有共同研究课题的学校之间构架了“校际教学研联合体”或“校际课题协作体”,在全市形成了以学校特色共建、学科同课题研究为载体的学校或学科多向联合的教研互动体系,实现了课题集中攻关、城乡教师互动参与、教学资源和成果共享,提高教学研究的水平,加快了教科研成果的转化。

我们还建立了中心小学与村级小学一体化管理机制,统筹安排师资,统一下发各项教学教研常规和制度,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安排课程表和各科集体备课时间,统一教研要求和活动时间,统一评价考核制度,实现了村级小学与中心小学教研的深度融合。同时,我们充分利用教育信息网和公共邮箱,建立教学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加大教学教研信息交流量,及时发布最前沿的教学教研信息,上传优秀的集体备课成果、教学设计、课件等相关教学参考资料。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提供的优质资源和研究平台得到了充分利用,网上学科教研群十分活跃,网上交流和研讨得到了加强,实现了城乡学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快了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胶南市“教学研一体化”的做法取得了显著效果,截止到2009年,全市基础教育在实现“三个率先”的基础上,实现了“三个领先”:一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到了全国领先水平,胶南市作为山东省唯一的县(区)市被表彰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二是实施素质教育达到了全省领先水平,胶南市作为青岛市唯一县(区)市被表彰为山东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三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实效性取得了青岛市领先水平,胶南教育的社会满意度,自从青岛市委市政府开始调查到现在已是第四年,胶南一直保持青岛五市的最好成绩。

三、胶南市推进教学研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一)县域层面教学研一体化的资源还有待进一步整合 目前,全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及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分别由多个部门负责:①教育局人事科负责全市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与考核(如新教师上岗培训、学科带头人等优秀教师的评定)、晋升等工作;②教育局教研室负责中小学“教学研究、指导与服务”等工作,虽不负责教师培训,但实际上承担了各学科的教材教法培训、教师教学及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及新课程培训等方面的工作;③教育局教科室负责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指导与服务”等工作;④教师进修学校负责中小学教师培训及继续教育等工作;⑤教育局电教装备中心负责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装备工作。承担了信息技术方面的师资培训与考核、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与教学竞赛(如电教课题评审、电教论文评比、电教评优课等)。

这样就造成了如下问题:一是在观念层面造成了“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局面。二是在操作层面造成了本位主义严重的局面,各个片段都强调自身的重要性,都制定了详细 的标准及细则,有些内容在本质上是重复的,只是角度不同,要求不同,这大大加重了基层的负担,使得基层疲于应付,大大背离了初衷目的。

(二)教学研一体化的实效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要下大力气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因为“任何时候,改变硬件容易,而改变思想、改变人,却很难”,(《人民教育》2009.23)正如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谈到“择校”问题时说,择校其实就是择教师、择好教师。而“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现代化,不仅是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条件的改善,更是教育思想与理念的现代化。只有前者而没有后者,不是真正的现代化。”(《人民教育》2009.23)

二是要加强创新,探索有效的机制模式。当前的教学研方面存在着重教轻研、重教轻学、重教轻管、重课堂教学轻课前课后、重听课轻评课反思、重点轻面等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来探索更系统的推进教学研一体化的机制和模式。

四、今后进一步推进教学研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一)要加强对教学研一体化的再认识

教学研一体化中的“教”指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学”指教师的培训学习提高;“研”指教师的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一体化”指三者的紧密结合、相互促进、融为一体,以真正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教学研一体化是一种有效的教师学习培训和在职发展方式,能够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国外的研究资料表明,在教师的学历基本达标后,知识水平同学生的学习成绩已无显著相关,但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 学习困难的能力以及他们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摘自《教育情报参考》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李作为的文章《校本培训:教师在职培训制度的创新》)这就需要教师在职培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力度,而教学研一体化的核心就是强调教学实践、培训提高、教学研究三方面的紧密结合。

教学研一体化是一种有效的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方式,能够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的作用。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就在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教学研一体化”是一种典型的问题解决模式。它以“问题即课题,科研促教学”为思路,以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积极引导教师发现和提出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研究,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专家之间构建起学习共同体的形式,在互动中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再把探索出的方法或理论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在该模式中,教、学、研是三位一体的,教是目的,学和研是为了更好地教。“学”是手段,教和研要以学为基础。“研”是途径,教和学的质量要通过研究来提升。

教学研一体化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方式,能够促进教育的内涵发展、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按区域分,教学研一体化包括县域、区片和学校三个层面的教学研一体化;按学段分,包括幼儿园与小学教学研一体化、小学与初中教学研一体化、初中与高中教学研一体化。通过区域性的教学研一体化,能够有效促进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人际之间实现深度融合;通过学段间教学研一体化,能够有效促进不同学段之间的深度沟通。这就为 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内涵发展、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必然会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在县域层面加强组织建设和资源整合,探寻教学研一体化的体制

推行教学研一体化的关键和重要保证是建立教学研一体化的管理方式。在县域层面有两个思路:一是“改革式”的:将原教研所、科研所、进修学校合并为一个法人单位——教研培训中心。二是“改良式”的:实行协调式管理,即进修学校、教研室、教科室等机构独立存在,按照各自分工,强化教、学、研三者的紧密结合,密切配合。

无论是“改革式”的,还是“改良式”的,都不应当是“1+1=2”式的简单组合,而应当是“1+1>2”式的高效组合,能够真正实现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真正发挥教学研一体化的优势作用。这就需在实践中构建新的工作机制与研训模式,促进教学研一体化工作的有序、高效、规范运行。例如下述“统筹安排,三位一体,循环推进”的运行模式对我们就很有启发。

——统筹安排。建立例会制度,统一工作部署(每两周一次)。各职能科室通报上两周工作,提出下两周工作计划,然后统筹协调汇总,打印出《双周工作安排》,发至各科室和所辖中小学校。这样,有效避免了各自为政、相互冲突或顾此失彼的现象。

——三位一体。即实现教研、科研、培训这三个职能有关处室在工作上的互通。“教学研一体化”并不意味着培训和教研、科研三种工作形态彼此不分,相互取代,而是三处目标一致,但各有侧重。从纵向讲,“三位一体”互通而不互代。即研训内容互通,但切入点不同;研训方式互通,但 实施策略不同;研训管理互通,但服务项目不同。从横向说,“三位一体”互补而不互替。具体地讲,教研员、科研员和培训员下校联合,但任务不同;资源共享,但视角不同;成果互惠,但目的不同。

——循环推进。具体地讲,教研员重视全区教学工作反思,确定典型问题;科研员将典型问题确定为科研课题开展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科研成果;培训员将科研成果,通过培训的途径,让广大学校和教师共享,“三位一体”互为条件和因果关系,随着时空变换,链接、交替成一个个循环圈,进而形成螺旋上升、循环推进的工作态势。

(三)在学校层面加强统一管理和深度融合,实现学校与区市教学研一体化管理的有效对接

学校层面分为市直和乡镇两个层面,市直学校教学研一体化管理体制容易调整,只要由学校校长统一管理,要求把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职能统一起来,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统一起来,实现实体性的统一管理、统一运作,建立比较完善的校本研训制度。

乡镇学校是教学研一体化的重点所在。在实践中要结合前期的做法,进一步推进“一个统筹”、“两个倾斜”、“三个共享”、“四个统一”的做法,切实解决农村学校的“短板问题”。

(四)建立区、片、校三级联动机制,促进教学研一体化成果的最大转化

要总结前期建立三级教学研共同体的经验,完善区、片、校三级联动机制,构建一个扁平化的学习型组织。让全市的教学研工作由“各自为政”转变为“一体化推进”,由“个体引领”转变为“团队引领”,由“自上而下”转变为“纵 横结合、横向联合”。让学校的教学研工作由原来“一校一研”转变为“区域共研、合作共赢”,由原来的“一课(题)一研”转变为“一课(题)共研、多元同构”。让三级教学研共同体在共同研究中深度汇谈,在彼此交流中共同提高,促进教学研一体化成果的最大转化。普通高中要作为一个共同体整体推进,建立普通高中教学教研定期交流制度,促进普通高中的优势互补,有序竞争,共同发展;初中、小学要努力打造多个区域,区域内的教、学、研、训、考、评、析要一体化推进,建立教研员、兼职教研员联系区片和联系学校制度,充分发挥区域共同体在新形势下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新形势下,教学研一体化要转变观念,转变方式。要同当前教育教学的问题结合,把问题当课题。要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以问题解决为目的,加大对课程设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研究力度,突出有效教、有效学、有效管等方面的研究,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各校校长要带头研究,把制约学校发展的问题当课题,做研究型校长;要引导教师针对教学实际、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草根”研究,做研究型教师。要形成研究的氛围,形成研究的机制,构建“教学型研训为主体、探究型研训为主导、学习型研训为主线”的研训模式,要加强教研组建设,对教研组成员捆绑考核,打造优秀团队,评选先进教研组,实现由单打独斗向合作共赢、集体创优的转变,让教研组成为教师专业发展、成长成材的摇篮。

工学一体化教学探究 篇6

关键词:工学一体化 问题 实施

一、对工学一体化的认识

1.什么是工学一体化

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已经被大家所认识,探索和建立适合国情、符合工学结合要求的新型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已经成为广大职业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其主要内容是开发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基于工作过程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的方法。

2.为什么要施行工学一体化

现今社会,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有岗位能力,而且应当具备综合职业能力。职业院校必须帮助学生通过工作中的学习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才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作情境中综合问题的能力,此时探索和引进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及其开发方法就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

3.工学一体化与传统职业教育相比优势及注意事项

通过进企业调研发现,企业对经过传统职业教育的学生有很多不满,他们理论知识薄弱,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相对也比较差,欠缺与团队健康协作的能力,对企业来说仅仅是个“半成品”。要想让学生满足企业的需求,职业院校毕业生应当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基本工作经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不再仅仅是传授死板冰冷的专业知识,更是让学生在仿真的职业情境中完成一些典型的工作任务,学习如何工作。在工学一体化教学中通过合适的学习任务载体和教学过程达到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以及质量标准和成本意识等能力培养目标。

4.相关准备

建立一体化课程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应系统地解决职业教育及其课程领域的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十个方面。

(1)确立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培养目标。

(2)构建学习领域的课程模式。

(3)应用科学的职业资格研究方法进行职业分析。

(4)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课程门类。

(5)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原则确立课程结构。

(6)依据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排列课程序列。

(7)采用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业方式组织课程内容。

(8)遵循行动导向原则实施教学。

(9)建设以专业教室和工学整合式学习岗位为代表的教学环境。

(10)建立以过程控制为基本特征的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

二、工学一体化的尝试

1.教学对象分析

笔者带的两个班级分别是某矿业集团在学校的委培生和2010级的春季生,都是初中起点,在学习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上相对薄弱。他们年龄大多十六七岁,在稚气与努力靠近成熟的夹缝中徘徊,行为浮躁,心理脆弱,渴望得到认可却又害怕尝试过程中的挫折。在这种复杂情绪的驱使下,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接受仅限于上课前的10分钟甚至更短,盼望动手实践,但是真正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问题,学生中只有极少数会去主动查阅资料,另一小部分会寻求老师帮助,直截了当地询问“哪个触点接哪个触点”,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沉默不语,干脆等着老师的最后解答,还有学生直接放弃学习。面对这样的一群学生,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成了每个老师上课遭遇的最大难题。引入工学一体的教学模式能够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2.一体化教学容易出现的问题

通过对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越来越深入地了解与实践,教育者们总结了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课程目标定位过于宏观,工作任务分析笼统、粗糙,课程设置未能突破学科框架,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的相关性低,项目的训练价值需要提高。

三、反思

教师应继续学习,提高自身的学习、实践等综合能力,努力向“双师型”教师队伍靠拢,否则教育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就成了空谈。在教学尝试与积累中,寻找更适合的方式方法,将把学生培养成企业型人才定为更高目标。同时,利用有效时间将专业学科进行整合筛选,制订出适应工学一体的教学计划及内容。

做调研,将企业氛围渲染入一体化教学当中,通过就业形式教育、企业信息反馈、历届毕业生的具体实例,使学生明白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重要性,而要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方法是关键。

同时,课程的改革与开发,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施。因此,紧紧抓住课堂教学的质量,是保证一体化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通过系统的评价及时反馈课堂教学质量的信息,随时调整改正,以期普及一体化教育,收到良好成效。

体化教学 篇7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模式,电子技术应用,LED封装,模式创新

长期以来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渴望推动了职业教育的不断进步, 也使得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进程步伐不断加快, 由于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加贴近企业的的需求,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无以伦比的优越性, 因此对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很多职业院校开始了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1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容

一体化教学模式, 是运用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技术、手段和教学方法, 通过设计和组织,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于一体的一种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 以工作任务为载体, 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理念, 师生双方共同参入教学的全过程, 学中做, 做中学, 融教、学、做于一体。一体化教学模式应具备六个方面的内容要求, 即:一体化教学内容设计、一体化教学组织与实施策略、一体化的教学过程设计、一体化的评价方法、一体化教学场地、和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

2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求

2.1 一体化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求 (LED封装专业)

一体化教学内容设计来源于一体化的课程标准, 是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理实一体进行教学的, 依据是对一体化课程的定义:“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 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 以学生为中心, 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 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

因此课程定位与方向、课程内容与要求、教学过程与评价等都要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尤其是要结合各专业特点, 各职业领域对各个工种层次的具体要求, 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 进一步突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对于专业领域的一体化课程安排首先要进行职业调研提取典型工作任务并进行企业专家访谈进行确定。

2.2 一体化教学组织与实施策略

在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 首先在识别学生的各自的特点与前后课程的连贯性后, 组织形式可以是个体的, 也可以小组的, 例如对于引导文的学习, 我们就要求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 而对课内的学习活动, 我们则采取小组的形式, 每个组选一位负责人。负责小组的分工与合作并监督任务的完成进度。小组的负责人要求主动积极, 应依照其考评的结果在下个学习内容中给以调整, 确保团队的活性。

在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一是要结合本次学习任务的特点以及和前后学习任务的关联性, 找出难点重点, 新的知识与技能点,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课时中要安排集中讲授、讨论重点、难点、各小组的共性问题点, 二是要在过程中发现个小组的个性问题, 可以单独辅导或者示范指导;三是要注意教、学法的多样性的采用, 使得课堂学习氛围活跃;例如经常采用的四段法、任务驱动、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仿真教学法、情景教学、引导文法;分组讨论或展示讲解其学习成果。

2.3 一体化的教学过程设计的要求

一体化教学内容是突出工作任务, 一体化教学过程是突出学生自主学习, 一体化教学组织是边做边学, 因此工作任务完成的过程就是学习任务完成的过程, 遵循六步法的原则:明确任务、资讯信息、决策、计划、检查控制、评价反馈。在整个过程中, 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如何教, 如何学的设计。

2.4 一体化的评价方法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 以适应社会需要、服务产业为目标, 以培养具有基础理论知识扎实、技术应用能力强、综合能力高、职业素养好等基本职业素质要求的毕业生为任务。职业教育必须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 制定与职业教育特点、社会需求相适应的评价方法。

2.5 一体化教学场地的要求

实习实训基地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保证。一体化教学注重生产实际氛围的创造,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增加、优化设备投入是保证教学实施的重要措施。一体化教学场地包含校内的一体化工作站、校外的实习实训基地, 而深入校企合作模式, 引入一体化教学工厂将是最有效的手段, 校企共建一体化教学工厂、双方优势互补为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 真正可以做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目标的无缝对接。

2.6 一体化师资的要求

一体化教师必须围绕一体化课程的学习任务, 能提供有效的各种学习材料、针对教学过程出现的各种学习问题予以解决, 最终能在规定的学时内, 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为主、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 (往往是以产品形式为最终成果的) 。因此一体化教师是既能够从事理论教学, 又能够从事教学实践教学还应该具备一定企业工作经验和管理能力的教师。

3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创新

3.1 组织形式的创新

一体化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有个体、小组, 而以公司化管理模式进行组织教学则是一种新的组织形式的探索, 这种形式更能使得学生身临其境, 各个学员起到企业角色扮演的作用、同时起到监督相互考核的作用, 具体的方法是将每个班级作为一个集团公司, 每个小组对应一个公司, 选一位总经理, 而该班的一体化教师就是总裁。

3.2 评价模式的创新

一体化教学评价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是为提高学习效率,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服务的发展性评价, 因此具有: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企业评价等多种形式。

评价内容要多元化: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的积累。评价过程动态化:不仅仅是关注结果, 而且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 有利于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

3.3 一体化企业典型案例的应用

企业的典型案例的应用, 要选择合适的教学过程的一个阶段进行设计, 要求典型案例是与课程的教学目标关联的, 是课程学时能满足的, 企业案例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并能积极思考的, 对于能力培养有帮助的。

实行一体化教学改革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服务, 是职业教育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也只有适应市场不断探索一体化教学创新模式才能真正对接现代企业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浅谈一体化教学 篇8

首先, 学校领导要重视, 加强专业课教师专业素养、业务水平的培养, 抛开照本宣科的老路子, 培养既懂理论又有操作技能的师资力量, 是决定技工学校发展的决定因素, 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后劲。为此, 学校应为教师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 从发展的需要出发, 超前计划, 长远打算, 确定培养目标。使教师及时掌握新技术, 熟悉新工艺, 以便在教学中及时更新知识结构, 适应新形势下技术的飞速发展。

其次,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积极进取, 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主动积极地投身教育改革, 针对自己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存在的不足, 加强学习, 不耻下问。适时调整计划, 不拘泥于教材, 把有关的新知识, 新工艺补充、应用到教学中去, 并辅以现代化教学手段, 如:多媒体电化教学, 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实践方面, 要彻底改变“只动口不动手”, “纸上谈兵”的教学方法, 要注重自身基本功的训练, 还要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实习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 在实习教师中定期举行实习教学教公开课, 工艺演示课等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积极参与新产品的开发工作, 主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 教师讲解课题时, 要做到目的明确, 操作规程、加工工艺讲清楚、讲明白。示范动作要正确、熟练、准确, 边操作边解说。同时, 尤其要强调安全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避免出现设备和人身事故, 然后安排分组实习, 实习教师要巡回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纠正, 并及时总结有代表性的问题, 进行分析解决。对于每天的实习内容要总结, 每周的内容也要全面总结。把教学工作做的细、做的扎实。

再次, 由于目前各种原因导致技工学校招收的学生大部分文化基础和综合素质层次上参差不齐, 来到技校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有一定时间的适应期。这就要求教师把一颗挚爱之心毫无保留地倾注给学生, 耐心细致的教导学生怎样去学习、生活、做人, 帮助他掌握各项专业技能, 排除学习中的疑难。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因材施教, 这就要求通过平时观察、测验等方法把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搞清楚, 来区别对待, 对于学习好、操作水平高的同学, 高标准, 严要求, 使其精益求精, 并拓宽知识面;对于学习较差的同学不要歧视, 要耐心的进行个别辅导, 跟踪检查。同时, 合理安排实习小组, 让学习好、有责任心的同学任组长, 鼓励学习好的同学帮助较差的同学, 开展小组竞赛, 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主动学习, 使学生具有一技之长, 具备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钳工一体化教学探究 篇9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因材施教

兴趣是促使学生进步的动力, 是钳工教学中非常关键的因素。在钳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精心引导,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要教会学生带着问题态度去学习,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如:有些同学对锉削和钻削非常感兴趣, 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然后带领学生到钳工实训室参观, 让他们看到真实的钳工工具和量具, 并联系理论知识进行现场识别、讲解、示范, 等学生具备条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身进行试验操作, 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 提高授课效率。

二、创新教学方法

在钳工教学上, 教师在讲解理论时, 要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 如:多媒体教学、实物演示等。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对钳工量具、设备的熟悉, 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当讲解抽象知识时,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 把学生带到钳工实训室进行授课, 教师可以边实践边进行理论知识讲解, 理论联系实践, 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能提高课堂效率, 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理实一体化

“理实一体化”是通过一体化教师的讲解、演示、指导等教学手段, 让学生通过听、看、练等手法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更快、更容易、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理实一体化”教学对老师的要求也很高, 需要教师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 又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 并且教师要有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和创新教学的能力。钳工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 要改变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式与手段, 采用全程启迪思维方式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的大脑思维, 让学生动手动脑全面发展。增强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开发设计产品的能力, 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真正掌握理论知识和不断拓展知识的能力。

四、创设情境, 举办比赛, 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

中职学生都比较年轻, 都有好胜心和善于展现自己的性格, 所以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性格不断激发学生的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多创设情境, 举办小型的技能竞赛, 让他们在竞赛中互相竞争, 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 并设立竞赛奖品, 激发学生的好胜心, 鼓励学生参赛促进学生技能提高。在每学年中举办技能运动会,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比赛, 使学生在大型比赛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掘新思维的能力。

五、加强校企合作

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 是一种让学生在校所学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的有机结合。校企合作是将企业引进学校后, 也就是将企业的一部分生产线建在校园内, 就可以在校内实行的“理论学习”和“顶岗实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解决企业场地不足的问题, 同时也解决了学校实习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 真正做到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 获得“产学研”相结合的多赢途径。校企合作可以提高专业理论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 教师可以带着教学中的一些难题, 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师傅请教, 在他们的帮助下提高应用新技术以及进行科研开发的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也可以在企业师傅的直接指导下, 学习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先进的加工技术。

总之, 钳工教学要打破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发现问题, 总结经验, 发掘新的教学方法, 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理实一体化”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新社.教学指导[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4.

体化教学 篇10

技工院校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 有利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有利于专业课程各教学环节的相互配合, 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效率, 有利于学生快速吸收知识、快速掌握技能、快速成才, 有利于造就“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所以, 技工院校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一体化课程的开发与运用, 深入研究一体化教学, 进而打造属于本校的特色品牌教学模式, 才能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成都市技师学院自成立以来, 一直致力于一体化教学的开发和运用, 下面就我院在教学中如何开展一体化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本院坚持一体化教学所取得的成效

在推进一体化教学模式中, 本院电子信息工程系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科采取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通过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 使得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得到完善, 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1.校级试点班的成绩。10级预备技师班作为成都市技师学院校级试点班, 开启了学院一体化教学尝试的先河, 考虑到生源情况相对于三年中职生、五年高职生来说具有较好的基础, 从而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 及时修改人才培养方案, 组织专门的教师团队, 在各种硬件条件不完善的情况下, 将传统的纯理论教学、机械式的记忆转变成以典型的工作任务驱动, 让学生在学中做, 做中学,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三年的试点, 学生不但在理论上知识过硬, 在技能上也能够独挡一面, 该班学生黎天瑞正是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受益者, 2013年11月, 由学院组队代表四川赛区赴江苏省盐城市盐城技师学院参加全国第四届技工院校技能大赛决赛, 在“无线电调式工 (高级组) ”项目中, 该名学生获得三等奖;现10级预备技师班的大部分学生作为我院校企合作单位之一的智翔集团精英班的第一期学员, 从事移动通信网络后台优化数据分析、后台移动网络维护等项目, 目前大多数学生都能独挡一面, 成为项目工程师, 在移动通讯领域中发挥着自己的才能。

如果说10级预备技师班是一体化课程的初试, 那么11级预备技师班则是对一体化课程运用的升华, 从开初的不成熟, 到逐步形成一体化的理念, 教师团队的更加完善, 硬件设施的不断改善, 使得该班在一体化教学中更优越于传统的教学班, 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团队协作能力不断加强, 技能水平不断地跨上一个档次。

2.人社部试点班的成效。2012年9月, 我院承担人社部电子技术应用一体化的教学任务, 我院选择电子信息工程系12级五高电子技术1班作为试点班, 该班严格按照人社部试行的一体化课程实施方案实施, 但由于学生生源参差不齐, 多数为初中毕业生, 知识水平受到一体化课程的限制, 但既然是试点班就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 改变学生、家长的认知, 以实际的工作情境, 让学生体验一体化教学带来的改变。因此, 我院根据学生的情况, 从硬件与软件上全新打造, 吸取院级一体化试点班的教学管理经验, 配备一体化师资团队, 在近一年的一体化开发与运用中, 该班学生由起初对一体化教学方式的茫然, 到逐步适应, 再到深刻地理解, 都让该班的学生受益匪浅。该班学生宋必成同学, 通过一年的一体化教学的体验, 于2013年6月, 赴江苏省无锡市参加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决赛, 在中职组“企想杯”智能家居安装与维护项目中, 经过激烈角逐, 在38个省代表队中脱颖而出, 代表四川赛区获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试点班学生学习了中级工层次的《电子产品组装》、《电气布线》、《电子设备安装》等一体化课程。在一体化课程中体验了计算机组装、万用表装配、DVD整机组装、双联双控线路安装、液晶电视的安装与调试、室内监控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简单会议室语音系统安装与调试等学习任务的一体化教学, 并且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够通过过程性评价, 入课率达到100%, 一体化合格率达到90%以上。2013年, 我院借申办国家示范中等职业学校为契机, 继续在2013级新生班中开展“国示”一体化的试点, 推广一体化教学改革, 扩大一体化教学的力度, 提高办学特色, 进一步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技能人才。

3.一体化师资培训成果。根据本院对一体化课程的认知与实践, 领导的高度重视, 加之国家、政府对我院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投入, 实训条件的改善以及师资力量的打造, 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 我院成功完成人社部全国高技能人才师资电子技术应用一体化教师培训, 培训人员达40余次, 来自全国各地各技工院校的教师经过15天112节课程一体化理论、实践的体验, 提高了教师对一体化教学的认知, 丰富了专业知识。

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人社厅函[2013]247号文件, 关于公布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师资培训基地的通知, 我院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被确定为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师资培训基地, 主要承担人社部组织的技工院校一体化师资培训任务。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师资培训基地建设将有效推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 满足一体化师资培训需求, 构建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培训优质的全国技工院校师资培训体系。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师资培训计划的实施将大力推进我院中职示范校建设进程和师资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 也将成为我院中职示范校建设亮点。

我院不仅是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师资培训的基地, 而且也是四川省人社厅认命的唯一一所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一体化师资培训的基地, 2012年12月、2013年7月先后为四川省各技工院校70余名教师进行一体化教学培训, 教学经验丰富, 培训效果优秀, 受到省厅、各兄弟院校的一致好评。

4.人社部一体化课程开发成果。我院作为人社部技工学院第二批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验学校, 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 2012年6月由我院组织了人社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一体化课程方案修订暨工作页编写研讨会。此次会议包括来自全国各地各试验校的一体化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参与, 会议主要针对人社部对一体化课程改革的要求, 研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工作页内容及编写要求, 并敦促完成2012级试点班第一学期课程工作页编写任务, 以满足全国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一体化试点班级第一学期的教学需求。通过此次会议, 让我院参与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教师更有信心、更有决心与其他兄弟院校一起完成人社部下达的工作任务, 完成一体化课程改革。

我院电子信息工程系高级讲师冯松老师参与《电子产品组装》、《电气布线》等工作页的编写任务, 并在我院2012级人社部试点班中进行一体化课程的实施, 通过一年的试点,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5.我院一体化课程辐射成效。通过两次人社部全国高技能师资一体化的培训, 两次省厅一体化师资培训, 参培的学员由最初从对一体化课程陌生到熟悉, 从传统教学到一体化的体验, 从借鉴到全面参与, 各个学员在各自的学校从事着一体化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作为兄弟院校的老师, 互相联系交流是必要的, 在网络优越的今天, 我院分别建立全国一体化师资培训 (QQ群号:249657448) 、全省一体化师资培训 (QQ群号:281975534) 讨论的QQ群, 群里都有各自培训的主讲老师及专家, 各学员可以利用群中的资源相互讨论在一体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 也可以将各自学校在开展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进行分享, 还可以直接与专家远程对话、视频畅聊一体化教学带来的益处, 从中吸收到更有用的支撑, 为各自的学校提供一体化教学的物质保障。

通过一体化的辐射带动作用, 来自珠海技师学院的教师江智莹、襄阳技师学院教师的张涛、朱周春, 通过参加我院2012年全国高技能师资一体化培训, 现从事人社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一体化工作页的编写, 成为各自学校一体化教学开发与教学实施组织的骨干老师。我院电子信息工程系高级讲师冯松老师近两三年来一直从事人社部一体化课程开发的研究任务, 经常参加人社部关于一体化课程改革的研讨会, 为我院一体化课程改革带来先进的理念, 成为我院电子应用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实施专家, 先后成为人社部、省厅一体化师资培训的主讲老师, 在讲学过程中, 积极致力于在全国技工院校推广一体化教学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起到示范带头的作用。

二、我院构建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具体措施

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 我们认为要真正构建一套成熟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必须首先建立一体化教学的配套管理制度、评估标准和激励机制;然后是培养双师型一体化教师、制定一体化教学计划、编写一体化教学大纲、编著一体化教材和建设一体化教学场地和设施。我院在推进一体化教学方面的具体做法是:

1.营造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良好氛围, 让教师、学生全面参与。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 所涉及面很广, 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在短时间就能完成的, 必须经过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 才能将一体化教学落到实处。一方面, 一体化教学的阻力主要来自于大部分教师长期以来养成的传统教学习惯, 特别是学校教龄长的老教师, 接受新鲜事物有一定的时间过程。另外, 学生本身对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的认识也是十分关键的。为此, 对于教师层面, 我院首先展开一体化教学的座谈会、研讨会, 并邀请相应的专家为教师培训。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职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如果还是一味地闭门造车, 不了市场行情, 不了解社会、企业的需求, 我们的教育只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 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不改革就没有活力。改革怎么改?当然, 一体化教学是最终的方向。通过培训, 教师统一了思想, 深化了认识, 把一体化教学提高到关系学校和教师的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对待。教师从根本上转变了教育理念, 补充了新的教育理论与方法, 为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开展奠定了基础。而对于学生层面, 在思想上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通过招生、就业形式教育, 从企业信息反馈, 到历届毕业生的具体实例的讲解, 使学生充分知道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重要性, 而要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 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方法是关键。

2.采取多种措施, 从硬件与软件方面大力推进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学使实习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体现了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的先进教学理念, 让学生“做中学, 学中做”, 让学生作为一体化的主导, 既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 又使学生自觉地将所学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我院积极调整办学思路, 加大投入, 在电子信息工程系原有的实训场所中专门打造了一间电子产品工作站, 设定咨询区、维修区、调试区、示教区等各种功能区, 充分模拟企业的现场, 采取多种措施, 从硬件和软件方面大力推进“一体化”教学。目前, 在无线电装接、计算机故障维修、无线电调试、自动装联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课程的教学中, 一体化教学已经开展得有声有色, 2013年学院的国示项目中将会有更多的诸如智能家电维修工作站、计算机通信网络实训室、智翔移动物联网实训基地等一体化实训室的建成, 更能全面覆盖电子所有专业, 让一体化教学真正地形成了学生乐学、教师愿教、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

3.多途径培养适应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教师。一体化教学要有过硬的师资队伍。要实施一体化教学, 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 也要具有较熟练的实践技能, 更要具有理实结合的教材分析及过程组合的能力, 教师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双师型人才, 更要具有创新综合能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有一支技高一等、艺高一筹的专业教师队伍, 学校应采取多种途径加强专业教师培养。我院采取教师利用暑假至少一个月的时间到企业参观学习, 亲身体验企业工作环境, 了解企业文化及企业的需求, 到企业参加专业实践的教师带着教学中的一些课题, 到企业去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 在他们的实践角度来提升教师对专业理论的认识, 让教师从封闭的理论知识中解放出来, 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学院采取优化师资配置, 以老带新, 以传、帮、带方式带领年轻教师实施一体化教学。明确带教目标, 落实带教措施, 定期检查带教结果, 将部分专业课理论教师充实到实习教学中去, 安排主讲老师带一名副讲老师, 参与学生的一学期的一体化实习指导, 让教师了解实习教学的各个环节、手段和特点, 同时也提高动手能力和指导学生训练的教学能力。新学期开始, 副讲老师变为主讲, 又带新的副讲, 将一体化教学理念步步传承, 让更多的理论专业课老师变成一体化骨干教师, 成为一体化带头人。另外, 我院还从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企业技术人员中引进相关师资等形式。大力引进“能工巧匠”和各类专家, 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引进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二是聘请企业和社会上的行业专家, 积极引进从企业退休的工程技术人员、特殊技能人才到学校做实习指导教师, 同时积极与企业建立联系, 请企业专家来学校实训中心指导一体化教师, 协助理实一体化老师开展相关工种的技能辅导。他们到学校任教, 把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操作技能和新技术带入学校, 传授给学生, 也与本校教师相互促进, 形成互补, 促进了教学和实践的结合。随着进一步深入推进一体化教学, 我院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将继续加大。

4.编写适合一体化教学的大纲、计划和校本教材。过去, 技工院校所使用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只适用于分段式教学模式, 一体化教学采用的是模块化的教学方式, 这样, 现行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已经不适用了。但一体化教学没有现成的可以借鉴的大纲、教学计划、教材。我院电子系10预备技师班、11预备技师班则是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 在企业调研报告可行的基础上, 由系部教务科组织各教研室开发团队, 制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课程标准以及课程的运行进度表, 开展一体化教学。没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就自己制定, 没有教材就自己编写。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 教育形式的人才培养定位, 编写适合职业中学学生教育教学的教材, 创建以能力为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校本教材模式。提倡“先讲义, 后教材, 成熟一门, 编写一门”的教材建设方法, 努力探索校本教材编写的新途径。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实施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控制。一体化教学要达到理想的效果, 单靠先进的设备和教师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在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 实施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控制尤为重要。因为课程的改革、课程的开发, 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施。因此, 紧紧抓住课堂教学的质量, 是保证一体化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学院非常重视加强对课堂教学的检查与评估, 督促各系部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可行的检查、评价制度, 并通过网上评教, 召开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教师评学及其他有关途径, 及时反馈课堂教学质量的信息, 并第一时间告之一体化任课教师, 调整授课计划, 让学生充分享受一体化课程带来的好处。

三、一体化教学的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体化教学最大的优点是直观, 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启发较大, 学生比较容易进入状态, 容易有效地形成团队精神。但是, 一体化教学也面临一些重要的问题:

1.教师要求比较高, 不光是理论知识, 还有动手能力、课堂掌控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 一体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各职业学校必须加快高技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2.一体化教学活动中, 在重视实践教学的过程中, 难免占用了理论教学的时间, 在缺乏足够理论支撑的情况下, 对学生进一步发展有所抑制, 各职业学校必须合理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融合, 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 在学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边学边练,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活动中, 准备周期变长, 相同内容的条件下, 一体化教学所需要的准备时间、教学时间都是传统教学活动的几倍。因此, 对一体化教师的工作评定, 面临更大的难度, 各职业院校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评价体系。

4.一体化教学活动中, 大量的实践活动引入到教学, 需要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我们的教学活动。因此, 资金来源、教学设备都严重制约一体化教学的应用与推广。

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初探 篇11

一、加强建设一体化课程的师资队伍。

我校非常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具体做法有:1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进行教育部、厅举办的专项技能培训,鼓励教师个人或组队参加或观摩技能大赛,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操作技能;2送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全面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并让他们全面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3送教师参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培训,让教师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自身专业的发展趋势,掌握最新的知识、技术、方法和工艺;4实行“师徒结对”,聘请从事一体化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年轻教师师傅,让他们跟班听课,对年轻教师在备课、上课、教学方法、操作技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使年轻教师快速地成长。5适当地聘用一定数量的一线工程师担任一定课时的实习指导教师,以减少教学环节与企业的脱节。

二、组织开发一体化课程的教材。

由教师团队打破学科体系,编写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材和教辅材料,如研发一体化教学项目,即将理论教材中的知识与实习教材中的操作整合,根据需要将实习授课中用到的理论知识揉和在操作过程中进行讲解。打破传统的理论课和操作课分段讲授的原则。教材的编写是根据知识面,设立项目,再根据项目由有关团队教师来编写教材。比如“拆装蜗轮蜗杆减速器”。这个课题由从蜗轮蜗杆的图纸、材料、材料特性、传动结构原理、密封、轴承型号、润滑油选用,装配工艺、配合公差、装配技术要求及方法,到调试和传动啮合质量的检验方法及固定螺纹孔的配作,把整个知识贯穿。从这个项目操作中把《金属工艺与公差配合》、《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的知识都体现出来。一体化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因此把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带动理论的交互式教学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思路来编写教材。

三、探索进行计算机辅助现场教学的一体化授课过程。

引入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进行教学后,学生所编程序可以直接在计算机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的模拟加工中演示,能直接看出程序编写和书写的错误,机床操作面板的使用与零件的加工过程也和实际加工情况十分相似,学生可以从任意角度观察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从毛坯加工到成品的过程历历在目,直观形象,便于学习与掌握,编程与操作的作业也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检查,每次有检查,次次有结果,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大为提高。然而,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只是加工过程的模拟并非真实加工过程,它毕竟无法完全替代学生在真实切削加工中的实际感受。利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软件进行技能训练时容易使学生对计算机产生依赖心理,沉迷于仿真加工,而疏于上数控机床操作。因此,在日常教学中仿真训练与实际操作训练应穿插进行, 现场教学是将课堂教学搬到生产实习现场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仿真或实际的生产实习现场实施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教学效率,巩固教学成果,较好地解决了制图课学完后学生看不懂机械图样的问题。如现场教学安排制图内容进入零件图部分,采用制图技能实训形式。实训项目可选择在车床上根据图样加工轴类零件,学生观察了轴的装夹、定位、加工外园、内孔、螺纹、退刀槽、倒角的全过程,从而理解了什么是零件的加工位置、轴类零件主视图为何轴线水平放;理解了抽象的概念如: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定位尺寸、定形尺寸;理解了轴类零件图上尺寸按加工顺序标注等合理标尺寸的原则和技术要求的概念。在该项目训练中,配以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和数控加工程序编制及仿真加工的对比训练。 这与传统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只在课堂上讲这些内容,学生看不到实际加工过程,老师讲的再好,也是对牛弹琴。采用现场教学时,除了教师演示和讲解零件的加工过程,条件具备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加工,效果更好。另外,一体化教学构建了开放、民主、活泼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整个教学进程中,教师有时处于中心地位,以便起主导作用,但更多时候是帮助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有时处于传递一接受的学习状态,但更多时候是进行主动思考、探索、建构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

四、配置一体化课程的教学场所,加强校企合作。

打破理论课与实训课授课地点分离的传统模式,建设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具备技能训练的一体化教学场地,将传统理论教学教室和实训场地合一,教室内不仅有教室配置还有工种的设备,真正实现了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合进行,为学生提供体验实际工作过程的学习条件。在培训的组织方式上尽可能加强校企合作,让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中。缩短一些学生在校的实习时间,转而增加一定企业实习课时,以更加有利于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实现“无缝”对接。 实施一体化教学以来, 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专业课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毕业后能很快适应企业岗位的需要,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 促进了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的提高,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总之,一体化教学的实施使我校进入了一个校、企、师、生共赢的良性发展轨道。

体化教学 篇12

1 整体化教学的含义

所谓整体化教学思想是针对传统的分割式教学思想而言的。分割式教学思想是较为传统的教学思想,它把语言分为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强调在课堂要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注重语法、单词,分别锻炼四个方面的能力。分割式教学法以语法为主,有利于学生打好坚实的基本功。但是,语言是包含听、说、读、写四个部分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四种能力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整体语言教学法的理论首先强调整体,强调四个方面的全面提高,认为语法只是提高四种能力的一种工具,教学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工具更好地交流,而并非仅仅学会使用工具。举例来说,幼儿在家里学习语言,并不是从零零碎碎的片断开始的,而是从听懂父母用完整的句子传递过来的完整的意思开始,然后为了自身的需要和一定的目的,慢慢学着开口,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事实证明,幼儿在这种自然环境中把语言当作一个整体来学习,从来都是相当成功的。

当然,也有人对成人采取整体化教学,尤其是外语整体化教学的效果产生质疑,认为成人和幼儿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存在在巨大差异,对幼儿有效的整体化学习并不适宜心智健全,已经掌握一、两门语言的成年人。但是传统教学法的缺陷又是大家不能否认的,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始重新思考外语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内容,开始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整体化教学在这一背景下得以发展壮大。

2 整体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任何一种语言教学途径或教学法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整体化教学的理论依据来自许多方面,但它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理论(STRUCTURALISME)。

斐迪南·德·索绪尔是将结构主义思想运用到语言学研究的第一人,他在长期的语言学研究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与19世纪在语言学研究中占统治地位的比较语言学的观点相对立的新观点。比较语言学把一些语言事实当作孤立静止的单位对待,只注意了它们的历史比较,而忽视了语言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忽视了语言是一个系统的整体。索绪尔则把具体的语言行为(“言语”parole)和人们在学习语言中所掌握的深层体系(“语言”langage)区别开来,把语言看作是一个符号系统。产生意义的不是符号本身,而是符号的组合关系。语言学是研究符号组合规律的学问。索绪尔把语言的特点看作是意义和声音之间的关系网络,纯粹的相互关系的结构,并把这种关系作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这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主要理论原则。

结构主义的方法论最重视对整体性的强调。结构主义认为,整体对于部分来说是具有逻辑上优先的重要性。因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复杂的统一整体,其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性质都不可能孤立地被理解,而只能把它放在一个整体的关系网络中,即把它与其它部分联系起来才能被理解。正如霍克斯所说:“在任何情境里、种因素的本质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它的意义事实上由它和既定情境中的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所决定。”再如索绪尔认为,“语言既是一个系统,它的各项要素都有连带关系,而且其中每项要素的价值都只能是因为有其他各项要素同时存在的结果。”因此,对语言学的研究就应当从整体性、系统性的观点出发,而不应当离开特定的符号系统去研究孤立的词。

正是有了结构主义理论这一坚定的理论基础,才使整体化教学的实施成为可能。

3 整体化教学在法语教学初级阶段的特点

目前法语教学的整体化思想以FLE(fran ais langueétrangère法语对外教学)的整体化思想为代表。FLE的教学方法曾经经过多次的演变,从20世纪20年代的直接法(Méthodologie directe),到20世纪50年代的SGAV(视听整体教学法),到20世纪80年代的交际教学法(approche communicative),一直到最近的兼容法(Electisme),虽然教学理念各有不同,但是以整体为中心,强调在交际中永远不能脱离整体的思想却一直没有改变。例如,在语言教学中,言语、非言语因素、个体和社会,生物心理和个体相互作用,共同存在,是一个整体(globalité),任何一个词,一个词组,一个句子,只有在特定的情景中才有意义。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分裂地看待任何一个语言的或非语言的因素,而应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共同研究。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把语言看成一个整体,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到学生的需求、目的、兴趣,让学生有目的地使用语言,从学习语言的整体逐步转向学习语言的局部。

这种整体化思想对国内高校法语专业,尤其是应用型法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注意到了整体化教学在法语教学基础阶段的几个特点:

3.1 教材的整体化

教材的选择是整体化教学能否实施的重要依据。国内现有的作为法语专业的教材有两三种,但是基本上编写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内容比较陈旧。在排序方式上以语法的难易程度作为依据,因此在语法的讲解上脉络清晰,对学生打下良好的基本功大有帮助。但是,其“课文,单词,练习”的老三步却非常不利于整体化教学的实施。

整体化教学强调利用语言情景和上下文培养语言技能,而国内教材孤立的句子和枯燥的句型练习显然无法提供给学生现实的情境;整体化教学倡导“合作学习”的模式,但却因为课文内容与现实的脱节而使小组讨论这种方式很难开展。

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原版教材成为了一条出路。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FLE各种教学思潮的指导下,专门为外国人学法语而编制的法语原版教材得到了迅速发展,大量的在整体化思潮指导下的编写的教材应运而生。和国内教材相比,原版教材按照交流推进顺序来排序的方式更科学,更符合人类认知顺序,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从内容上来看,它是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综合,是历史、文化、艺术多方面知识的材料的综合,这能够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写作、表达的空间,有利于群体协作;更重要的是,它是集合了语言、语言层次和文化等各种语言要素的统一整体,有利于学生创造性、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和培,会使学生学生体会到运用语言工具获取各个方面信息的乐趣。以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运用能力会比较强,符合应用型法语人才培养的要求。

3.2 教学语言统一:纯法语教学(immersion dans la langue fran aise)

纯法语教学是指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出一个纯法语的环境,即上课的全部用语都用法语进行。纯法语教学在高年级是完全可以实施的,教师(通常是母语为法语的教师)用法语解释法语,用法语与学生交流,这样给学生传达的信息更直接,更准确,更地道,学生有能力接受并同样也用法语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做的最直接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直接用法语思考。

但是,这里讨论的问题是:在法语教学的基础阶段使用纯法语教学。本文所说的法语教学基础阶段是按照欧洲语言学习统一标准(cadre européen commun de référence pour les langues)所确定的掌握基本语法和常用词汇的A1阶段,大致为300学时的学习时间,相当于国内大学法语专业第一年的学习阶段。

在这一阶段,尤其是前50个学时之内,寻求母语的帮助是允许的,但是,母语的使用必须越来越少,最后基本消失,达到纯法语教学的目的。这样做一是因为符合语言学习的习惯,二是因为这是法国在外国传播法语的一贯做法,也是法语对外教学的特有模式。

实践证明,在基础阶段的纯法语教学是可行的。因为这一阶段,教学内容比较具体,教师可以通过图像、声音、表情、动作等传递要表达的意思(教学方法的灵活),而通过这些途径传递给学生的信息往往比直接翻译给人的印象深刻。当然,如果教师通过各种尝试还是无法令学生理解的话,用汉语做出清晰的解释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能所有的内容都用法语说一遍,再用汉语解释一遍,这样会让学生养成等待汉语解释的习惯。

3.3 评估方式:全面,系统,科学

整体化教学的另一大特点,是评估方式的改革。

传统意义上的评估就是考试,在高校中,普遍指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近几年还推出了高等学校法语专业考试(TFS)第四级;大学法语四级考试(非专业);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等。以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早已经过时,我们讨论的是整体化教学中新型的评估方式,总的说来,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3.3.1 更全面

全面体现在横向和纵向。横向是指评估的方式和主体更全面。评估不再以单一的考试为主,而是增加了平时表现,单元测评,自我测评,同学间测评等多种测评方式,这样对学生的评价更全面,也比较能反应出学生的真实能力水平。当然,这种做法目前还缺乏一种量化的标准,主观因素较大,但是这仍然是全面评估的趋势,目前各高校在总评成绩中普遍加入了平时成绩就是最好的证明。

纵向是指测评的内容而言。我们把国内的法语专业TFS-4(法语专业四级考试)和语言与学术评估中心(CELA)主办的TEF考试做了对比,发现了以下的特征:

两种考试都包含听、说、读、写几个方面,但从实际内容来看,二者测试的重点却完全不同。TFS-4考试是一套标准化考试,实际测试的是学生的语法水平;而TEF测试的是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这首先体现在题型上:二者的题型都以选择为主,这无疑是给学生投机取巧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但是,TEF的评分标准中规定,如果答错要倒扣分,这就避免了学生"蒙"的可能性,要求学生必须精确掌握所学内容才能做答;其次体现在采用的材料上,TFS-4的材料单一,均为短文或句子,而TEF考试材料丰富多彩,且全部为实际生活中出现的真实材料,学生在考试中能处理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也能处理;最后体现在评分标准上,TFS-4的评分标准简单客观,强调“正确”,而TEF的标准宽泛模糊,强调“识别”,“运用”。

鉴于考试的反拨作用,大多数学生会学习那些“他们被要求证明的知识和认知能力”。(Fransson,1977:245)从这一意义上说,评估方式决定学生学什么、学多少以及怎样学。这样,为了在四级考试中取得高分,学生的普遍做法是:全力学习语法(包括很少运用的时态或语态),大量练习同样类型的试题,背单词,有时实在不理解就背答案,也就是典型的应试型学习。而仅仅通过这些办法是不可能在TEF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TEF的要求是,大量阅读真实材料,提高对法国文化、社会的认识,锻炼扑捉重点信息的能力,学会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或对话者的意思。

3.3.2 更科学

传统的考试60分及格,61-84为良好,85分以上为优秀(根据学校不同可能略有偏差)。但是这样的划分方式却忽视了试题难度等因素,无法反映学生的真实语言水平。

FLE测试的科学之处,在于它采用了欧洲语言学习统一标准(Cadre commun européen de référence),此框架根据运用语言的能力,将语言使用者分成了6个等级:能够使用非常简单的句子的初级语言使用者(A1);能够谈论与自己有关事项的初级语言使用者(A2);能发表简单讲话,抓住谈话重点的独立语言使用者(B1);能自如地、即兴地与人交流的独立语言使用者(B2);能理解长篇复杂文章的熟练语言使用者(C1);如同母语的熟练语言使用者(C2)[3]。

有了这个等级的区分,在FLE的评估体系中,就不存在及格与不及格之说,而只有根据测试结果相对应的能力等级,使语言使用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水平,从而达到提高的目的。这也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

3.3.3 更系统

系统性体现在FLE的各种测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的整体。我们比较熟悉的几种FLE的测试有:由巴黎工商会(CCIP)设立,由语言与学术评估中心(CELA)主办的TEF考试;由法国国际教育研究中心组织的TCF法文水平考试;由法国教育部颁发,验证外国学生法语水平的DELF(Dipl me d'études en Langue Fran aise法语学习文凭)和DALF(Dipl me Approfondi de Langue Fran aise法语深入学习文凭)考试。这些考试的对象和目的各有不同,但是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以用表1所示。

由此可见,只要有任意一个考试的成绩或文凭,都可以根据此表转换为其他考试相应的水平。这也说明了FLE的评估已经有了自己的完整体系,这也正是整体化的表现之一。

在教学中采用整体教学法是针对传统分割式教学的一个进步,实践证明,整体化教学对增强学生实际运用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意义。希望在整体化教学的大趋势下,教师能够保留传统教学法中语法扎实这一优点,同时吸纳新兴教学法的新鲜血液,使中国的基础法语教学能够再上台阶。

摘要:基础阶段是法语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基础阶段学习的效果对后期的学习有着巨大的影响。以FLE(franais langueé trangère)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初步探讨了整体化教学的含义、理论基础,并根据教学实践总结了其主要特点。

关键词:法语教学,整体化教学,基础阶段

参考文献

[1]Anthony Joubier“Les rapports entre la langue maternelle et la langueétrangère dans l'enseignement précoce”édufle.net.

[2]Isabelle Barrière“des systèmes d'évaluation en FLE”édufle.net.

[3]李世华.谈英语语言教学整体化[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

[4]王虹.整体化教学——英语精读课教学的新尝试[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5]尹丽.引进教材<生动法语>与法语基础阶段教学[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重庆),1997(2,64).

[6]张萍.法语基础阶段教学法初探[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14).

上一篇:简单几何性质下一篇:化学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