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应急管理

2024-10-18

广东应急管理(共5篇)

广东应急管理 篇1

广东省位于南岭以南, 是我国南段沿海省份, 其地形中山地、丘陵、台地的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2.8%, 因而发生滑坡、崩塌及泥石流的频率较高, 危害大。由于人类工程和岩溶作用的影响, 广东省近年来时常发生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及地裂缝等地质灾害。为保证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促进全省在社会安定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建设, 广东省必须有针对性的制定并贯彻落实行之有效的地质灾害管理条例, 构建职能完善的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体系, 从地质的分析、灾害的预测与评估、对灾害的应急处理、灾害过后的反思与再评估、进一步完善管理条例与管理体系, 系统化的进行高效的地质灾害管理。

一、地质灾害应急管理

(一) 概念

1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而形成的, 会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 其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土地冻融、土地荒漠化、地震及火山等不同表现形式的灾害。广东省最常见的是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灾害。

2地质灾害应急管理

地质灾害的应急管理是涵盖了多个领域、部门, 同时要根据不同的地质灾害的不同发展阶段提出不同管理目标及具体措施的系统, 该系统具有全方位性、复杂性等特征。目前, 全国针对地质灾害的应急管理已经形成了全国、省、市、县等各级联合国土资源部 (局) 、民政部 (厅、局) 、卫生部 (厅、局) 及公安部 (厅、局) 等各个部门组成的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体系, 在地质灾害勘查、预估及救援等各个环节中均使用了卫星遥感、接收等信息技术, 对地质灾害的防控影响深远。对地质灾害现场评价, 应急方案措施, 后期监测, 群防群治诸多方面长期积累了一定经验, 工程治理施工也日趋成熟。

(二) 对应急工作的发展思考和建议

1发展思考

当前我省各级政府已经形成了各自的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体系, 且出台了较为科学的应急方案, 从应急常态及应急状态等两种机制的应急监督、信息管理、预测预报、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及快速反应应急、应急调查评估、应急指挥、信息发布、社会动员、应急救援、区内及相邻区域联动、后期灾害评价监测、维护秩序等各个方面展开工作。形成了省、市、区 (镇) 应急办专职管理, 灾害点日常固定巡查的纵横联动, 上下呼应的良好态势, 势必对防灾减灾, 提升政府管理职能及形象产生重大影响作用, 对科学处置突发、应急救援奠定了组织保障措施基础。

从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的频发及灾害带来的损失可知, 我国各地区的地质灾害应急工作仍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对整个应急工作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例如, 各地区的教育宣传不足, 致使很多百姓缺乏灾害防护意识, 在面临灾害时不能保持冷静使救援工作困难加大;有的灾害点的评估不足致使还有可能面临危险性更大的二次灾害或次生灾害的破坏。

2发展建议

(1) 加大宣传力度, 强化应急知识的普及教育

应急管理体系中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要采取举行应急灾害科普知识讲座、构建社区或乡村科普知识宣传栏、深入基层发教育传单并实际讲解等方式, 强化第一响应人对地质灾害的应急知识的掌握程度。百姓在面临突如其来的灾害时会丧失冷静, 没有正确方向的逃窜和混乱, 会给救援工作增加难度, 因而宣传人员要进行宣传教育, 使其在灾害中或后均能保持冷静以配合救援人员的工作, 服从指挥, 减小各种损失。

(2) 加大对灾害点的评估, 使大家了解危害性, 会合理避让。

灾害发生后, 应急管理体系应积极组织地质专家对引发灾害的具体原因及各种诱发原因展开调查研究, 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详细的治理或预防措施, 以避免二次灾害或次生灾害对灾害点造成一次或多次的破坏。例如, 引发灾害的原因是由于山体裸露, 植被稀疏造成的岩石等滑落, 就要适当的增加山体的植被覆盖率, 降低山石受洪水、风力等的影响。

(3) 加强应急装备及应急体系建设

应急管理体系要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 确保引进的是最先进的实效性更强的应急设备, 以加大应急的高效性。如探地雷达、三维激光扫描仪等, 将这些更先进有效的设备应用到应急监管或救援当中去, 能有效的强化监管或救援的能力。

应急救援管理体系要从勘测、分析预算、评估、紧急救援等各个环节入手, 切实强化各环节在工作中实质作用的发挥。地质灾害勘探部门要结合各种数据资料详细掌握信息内的地质灾害的分布及程度情况, 以制定详细的应急防控及管理机制;应急救援中要尽快组建事件处置政府指挥部。主要人员及组织要快速到位, 救急设备要对口、先进, 通讯交通工具也要先进、实用, 联动、警示工作也要跟上, 救援物资要有保障。

二、广东省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及主要治理措施

(一) 滑坡

重力作用下, 斜坡岩土体沿着剪切破坏的坡面下滑形成的自然灾害便是滑坡。

治理滑坡的措施有:

1采用削坡减重、修建支挡工程及来改变滑坡体的外形, 增强坡体的抗水阻击能力;

2减轻水的危害主要是通过设置滑坡体外截水沟、设置排水沟、设置截水及支撑盲沟等措施排除地表水和地下水, 降低水质对松动及冲刷坡体的影响, 在坡脚采用重力式挡墙;

3利用焙烧、爆破灌浆等理化方法改善滑动带土石的性质, 以降低其滑移作用, 对于重要的或大型深层滑坡常设置大直径抗滑桩 (桩底一定要穿过滑动面达到一定的安全深度) 。

(二) 崩塌

崩塌是重力作用下陡峻山坡的眼岩块、土体突然剧烈倾落的地质运动, 根据引发崩塌的土质或发生区域可具体的分为土崩、岩崩、山崩及岸崩等。

对于崩塌的防治工程措施主要有:

1中小型边坡中用明硐、棚硐等遮挡斜坡上部崩塌物, 也可采用柔性网、刚性栏网;

2在易风化的边坡地段, 修建护墙、对缓坡进行水泥护坡等护墙、护坡措施;

3在陡坡山地地区, 采用消坡技术以放缓边坡及清除松散岩块。

(三) 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地区, 由于暴雨、雪融水等水源的突然爆发, 引发的携带大量泥沙、石砾等倾斜的特殊洪水。

减轻或避防泥石流的工程主要有在物源区采取种植植物固土, 搬运区加宽和清理河床搬运物。

1跨越工程, 在泥石流沟的上方修建桥梁、涵洞等, 避免泥石流对交通道路的影响;

2穿过工程, 在泥石流的下方修隧道、明硐等保证交通运输安全;

3排导工程, 修建导流堤、急流槽或束流堤等泄水通道, 改善泥石流的流势;

4防护工程、采取护坡、挡墙、顺坝及丁坝等工程措施低于泥石流对主体建筑物的冲击与侧蚀。

(四) 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是人类工程的不合理运作导致的地下输送、底层骨节压缩, 进而形成的地壳表面标高降低的局部下降运动。

控制地下水及油气的开采, 及时进行地下水回灌或灌注水泥浆加强地面整体性, 制定均衡的开采模式是针对地面沉降问题的基本治理措施。在岩溶区域采石场附近危险的要及时搬迁人员, 轻度危险的可采用基础加固措施。

(五) 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向下陷落, 并致使地面形成塌陷坑的地质现象。

地面塌陷的治理主要靠预防, 对已经发生地面塌陷且稳定性差的地段尽量避让, 避免大重型设备的施压或震动作业;原则上要使建筑物避开有采空区的地段;工程设计及施工时也要避免地表水的大量渗透并对以塌陷的地方进行填堵。严禁在塌陷区过量抽吸地下水。

(六) 地裂缝

地裂缝是地表岩层、土体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与宽度的地表破坏现象的地质灾害, 土体的压缩固结、承载能力不足、超采地下水、岩溶渗漏地面塌陷、山体滑坡、气候的变化等均能引发地裂缝。

限制地下水的过量开采、通过裂缝灌一定压力的水泥浆、设置监测点严密关注裂缝地区的发展动向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裂缝的扩大, 并及时向上级主管单位报警。

结语

地质灾害是影响人们生活的重大诱因之一, 各级部门应在现有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强化各种具体措施的实施, 以切实的防控地质灾害的发生。本文通过对地质灾害的应急管理及广东省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及治理措施的分析, 呼吁更全面的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以强化工作的实效性, 保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安定。

摘要:广东省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极易发生自燃灾害, 因而更应强化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本文从地质灾害的应急管理与广东常见地质灾害类型及其治理措施两方面探究了广东省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问题, 希望能为相关部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广东省

参考文献

[1]刘勇帅, 张维宏.城市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平台的设计与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2, 4 (04) :79-85.

[2]肖进.地质灾害应急管理集成系统研究与开发[J].科技通报, 2013, 4 (04) :1-3.

[3]许瑞山.徐州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 2014, 7 (13) :57-58.

广东应急管理 篇2

(试行)

第一部分 总则

一、目的

禽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禽,也发生在哺乳动物,甚至人。

为确保在发生人禽流感疫情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疫情,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卫生部《全国卫生系统人禽流行性感冒疫情应急处理预案(试行)》,以及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人禽流感疫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结合广东的实际,以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禽流感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将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地控制疫情蔓延扩散,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广东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工作原则

禽流感疫情应急处理的工作原则是预防为主、依法管理、属地负责、分级控制、快速反应、依靠科技。

三、病例确认、疫情分类与管理

㈠病例确认

省、地级市卫生行政部门分别成立由临床传染病、呼吸道疾病、流行病、检验等相关专业、具有高级职称人员组成专家组。

地级市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本市内人禽流感疑似病例报告后,应于6小时内派出市级专家组进行判定;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各地级市首例人禽流感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报告后,应于12小时内派出省级专家组进行判定。首例人禽流感疑似病例需由省级专家组初步判定;人禽流感病例由卫生部组织的人禽流感防治专家组进行最终确认。

㈡疫情分类

Ⅰ类:广东省范围内出现疑似或确认禽类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但没有发现人禽流感病例;Ⅱ类:广东省范围内出现散在的疑似或确诊人禽流感病例;Ⅲ类:广东省范围内证实禽流感具备人传人的能力,出现人禽流感暴发流行。

㈢疫情的分类管理

广东省人禽流感疫情专家评估委员会依照疫情分类标准,并结合禽鸟类禽流感疫情、禽流感病毒感染人情况、是否有聚集病例发生、是否具备人传人能力以及疫情波及范围和影响大小、需要采取控制措施,结合禽流感在人的流行特征对禽流感疫情进行综合性评估,确定疫情预警级别。

根据疫情控制情况,委员会可临时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及时调整级别,并提出防治策略及重点措施。

根据疫情发生情况采取不同的响应措施。

第二部分 组织管理

一、人禽流感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成立人禽流感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主要由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及办公室、疾病控制、法制与监督、医院管理等主要处(科)室负责人组成,负责指挥、组织、协调和部署本地区人禽流感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监督、协调和联络、制定各项治疗、控制疫情的措施、落实禽流感防治的各项具体工作。

二、紧急疫情应急处理技术指导小组

省卫生厅成立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和医疗机构等有关部门专家参加的紧急疫情应急处理技术指导小组。各市卫生行政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指导小组。

(一)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主要由传染(感染)科、呼吸科、ICU、儿科、急诊科等专科的专家组成。根据卫生部《人禽流感诊疗方案(试行)》(附件2)负责制定诊断标准、治疗方案和组织、协调开展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对疑难危重病人抢救进行技术指导,指导做好医院的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工作。

(二)预防控制专家指导小组:由流行病学、消毒和卫生监督专业的专家组成。负责组织制定人禽流感监测方案、流行病学调查方案、消毒隔离措施等预防控制措施,开展人禽流感疫情收集、报告、分析及调 查处理等指导工作,及时提出疾病预防控制的策略与措施建议,并评估其效果,以保证取得最佳的防制效果。同时成立现场流调处理组、卫生监督组、疫情信息组、消毒及院内感染控制组和宣教组(热线电话)等。

(三)检测技术专家指导小组:由病原学等方面检验专家组成。负责病原学、血清学样品的采集、运送、检测及结果的判定等指导工作。

(四)病例诊断专家指导小组:主要由医疗救护、预防控制、检测技术专家指导小组专家组成。负责人禽流感病例的诊断指导工作。

三、专家评估委员会:省、市级成立人禽流感疫情专家评估委员会,由省级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各专家指导小组负责人组成。负责分析、评估禽流感疫情等级,及时调整类别的建议。

广东省人禽流感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预防控制专家指导小组和病原学专家指导小组、省人禽流感疫情评估专家委员会人员名单见附件1.四、机构职责

㈠卫生行政部门

1、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人禽流感防制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组织检查和督导,发现防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解决。

2、组织制定本地医疗救治、卫生监督、预防控制等指引及实施方案。包括人员、物资的紧急调动方案,完善资源的最优配置等。

3、组织、协调卫生技术力量,建立预防控制、临床救治、病原学的专家库,建立疫情应急的人员储备库,防止和控制疫情的发生和蔓延。

4、组织评估临床治疗病人、预防控制疫情措施的效果,完善各项防治方案。

5、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协调有关部门保障应急预防性药物(金刚烷胺、金刚乙胺、达菲等)、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药品、消杀药械、检测试剂等物资的储备和供应。

6、组织开展卫生科普知识的宣传等工作。

7、发布疫情信息和疫情等级。

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防制的具体组织实施、技术指导、质量控制等。

2、做好疫情的监测、报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迅速对疫情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估。

3、核实疫情;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助省卫生厅召开疫情评估专家委员会会议,提出启动或停止疫情响应的建议,并参与组织实施。

4、组织实施疫点、疫区消毒隔离等预防控制措施。

5、参与病例的核实诊断工作,为病例会诊提供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6、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组织开展和培训人禽流感的实验室检测工作,在已具备条件的并已经开展的地级市人禽流感检测的实验室,由省疾控中心进行培训后开展禽流感检测工作;对未开展流感检测的地级市并且具备条件的实验室,由省CDC培训并认可,方可以开展实验室检测工作。各级人禽流感检测实验室应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规定和要求,配备专人负责,并选择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承担检测工作。各检测实验室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人员、试剂、设备均处于良好状态,收集临床标本,随时准备开展检测工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标本库。

7、建立紧急疫情控制物资储备库,储备消杀药品、检测试剂、器械、防护用品等。

8、对疫情预防控制措施效果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

9、做好预防控制人员的培训。

10、组织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工作。

㈢医疗机构

1、负责病人的诊断、治疗、收治管理、疫情、病情报告工作。

2、负责病房的消毒隔离工作,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3、做好医务人员的培训和个人防护。

4、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流行病学调查。

5、收集临床相关样本,送到指定的流感检测实验室或当地疾控机构。

6、做好有关卫生宣传教育和病人心理辅导工作。

㈣卫生监督机构

1、负责监督疫点、疫区预防控制措施。

2、负责监督收治病人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等措施。

3、做好学校、托幼机构和公共场所等预防控制工作的监督检查。

㈤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负责宣传、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创建卫生城市,卫生村镇活动,大搞环境卫生、清除四害和细菌病毒孳生场所。协调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消除陋习行为。

㈥健康教育机构

搞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普及禽流感和其他相关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提高群众卫生防病的意识和自我保健的能力。

第三部分 疫情控制

一、出现Ⅰ类疫情时,采取以下措施

(一)地市及疫点所在县(区)卫生行政部门成立人禽流感预防控制领导小组;

(二)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当地农业部门的疑似和确诊的动物禽流感疫情通报后,立即组织疾病预防控制及相关医疗卫生人员按照卫生部《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附件3)对病、死禽密切接触者自最后接触病、死禽之日起进行医学观察7天,并填写相应报表汇总,上报。

(三)职业暴露人员防护

捕杀、处理病、死禽的人员,在禽类禽流感疫区进行相关工作的医务人员和疾病预防控制等职业暴露人员,应严格按照《禽流感职业暴露人员防护指导原则(试行)》(附件4)进行个人防护。

(四)加强重点地区的人禽流感疫情监测

在发生禽流感疫情的县(市、区),按照《人禽流感疫情监测实施方案》(附件5),对有禽类接触史的流感样病例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开展人禽流感疫情监测。

(五)消毒处理

按照《人禽流感消毒措施指引》(附件6),协助农业等有关部门对消毒工作进行指导和效果评价。

疫区的饮用水应进行消毒处理,保证其微生物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六)对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服药

对病、死禽密切接触者及现场处理疫情的工作人员,可预防性投服神经胺酸酶抑制剂类药物。具体服用范围、剂量和服用时间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讨论、确定。

(七)开展大众健康宣传教育和爱国卫生运动

广泛开展面向公众的健康教育活动和爱国卫生运动,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在疫情发展不同阶段,通过对社会公众心理变化及关键信息的分析及时调整健康教育策略,及时组织相应的科普宣传。

二、出现Ⅱ类疫情时采取的措施

出现Ⅱ类疫情时,除采取上述预防控制措施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病例的诊断与报告

1、国家对人禽流感疫情报告实行专报管理。自2004年2月5日起各地必须使用“国家疾病监测个案专报信息系统”报告发现的疑似或确诊病例。

2、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及所在医疗机构根据“人禽流感诊疗方案”进行诊断,发现人禽流感病例、疑似病例后,应按照《人禽流感疫情报告管理方案》(附件7)规定的报告内容、方式、时限、程序进行网络直报,同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网络直报报告登录地址为:http://211.167.248.17:8080,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登录帐号和密码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中心统一制定下发。

3、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特别是省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加强对人禽流感疫情报告工作的技术支持与指导的同时,须确保“国家疾病监测个案专报信息系统”的畅通运行。

(二)病例的隔离救治

按照“人禽流感诊疗方案”诊断为疑似和确诊病例后,立即送指定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和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工作。

(三)疫点消毒处理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人禽流感消毒措施指引》,组织、指导对疫点和病例活动范围内的污染场所进行终末消毒。

(四)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接到疫情报告后,按照《人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原则》(附件8),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进行个案调查、追溯可能的感染来源,开展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等方面的流行病学调查,填写《人禽流感病例个案调查表》进行网络直报。

(五)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

按照《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对病、死禽和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7天。

(六)实验室检测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和医务人员严格按照《人禽流感样品采集、运输和检测技术规范(试行)》(附件9)对病例进行标本采集、包装、运送和实验室检测。各省级实验室禽流感病毒检测结果阳性,或发现无法鉴定的流感毒株,应立即将原始标本及分离物送国家流感中心进一步复核、确认。

三、出现Ⅲ类疫情时采取的措施

出现Ⅲ类疫情时,除采取上述预防控制措施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确定疫区,采取控制性措施(必要时封锁、停课、停工等);

(二)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医学观察7天,必要时,服用预防药物;

(三)在更大范围内加强人禽流感疫情监测

除在发生禽流感疫情的县(区)外,各市根据疫情扩散、波及的范围,参照《人禽流感疫情监测实施方案》,在更大的范围内有禽类接触史的流感样病例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开展人禽流感疫情监测。

(四)专家委员会根据禽流感流行特征,人疫情发生情况,确定或调整应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减少公共娱乐活动;限制公众聚会活动、旅游劝告;加强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人员集中的地区消毒措施;加强对学生、外来流动人员等重点人群的预防控制。

(五)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疫情控制结束的条件:

Ⅰ类疫情:感染发病禽鸟销毁、疫点环境经彻底消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禽密切接触者均结束医学观察后,由市级专家评估委员会提议,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同意,可结束本次疫情控制。

Ⅱ、Ⅲ类疫情:末例人禽流感病例治愈7天后,无新发病例出现,由专家评估委员会研究提议,省卫生行政部门同意,结束本次疫情控制。

第四部分 医疗救治

一、定点医院的设置

各市指定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定点医院同时作为人禽流感定点收治医院。

二、各指定医院要成立医疗救治专家小组,负责医疗救治工作,一旦发生疫情,要服从本地区紧急疫情应急处理技术指导小组指挥,作出快速反应,携带必须的医疗器械、药品及防护用具等及时赶赴现场,有效开展医疗救治,并做好医护人员的防护工作。

三、收治人禽流感病人的医院,必须成立以院长为核心的医疗救治小组,集中全院医疗技术力量,根据专家指导组提出的治疗原则,拟出最佳救治方案,迅速、有效地投入救治工作,收治禽流感病人的医院每日要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病人病情和治疗情况。各医院必须储备一定数量的抗病毒药品等急救医疗药械。

四、收治禽流感病人的医院要加强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和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防止发生医院内感染。

第五部分 疫情报告、信息管理与发布

一、疫情报告、信息管理与发布

按卫生部《人禽流感疫情报告管理方案》执行。

二、疫情通报

(一)省卫生厅及时将人禽流感疫情情况,向省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市卫生局以及驻粤部队通报;

(二)各市卫生局接到上级疫情通报后,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县(市、区)卫生局通报;

(三)人禽流感疫情发生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通报农业部门,并向毗邻地区的卫生行政部门通报;

(四)接到疫情通报的毗邻地区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通知本行政区域内的医疗预防卫生机构,做好预防控制工作。

第六部分 保障措施

一、人员保障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组建扑灭人禽流感疫情处理的应急预备队,随时参加疫点或疫区病人的救治和疫情的预防控制工作。

二、技术保障

各地级以上市疾控中心、省直有关医疗卫生单位和高等院校要加强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完善人禽流感的监测、诊断等手段。必要时请国家疾控中心专家指导或送国家指定实验室进行禽流感病毒分离鉴定和毒力测定。

三、物资保障

省卫生厅建立紧急防疫物资储备库,储备应急器械、消毒药品、诊断试剂等。

四、资金保障

各级财政保障禽流感应急防疫物资、疫情处理业务、疫情监控等资金。

第七部分 附则

本预案适用于广东省区域范围内涉及人禽流感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可根据各地情况参照本预案制定相应预案。

广东省公用电信网间应急转接方案 篇3

统一思想。网络质量是通信企业的生命线,网间通信在全网中占有重要比例,所以,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需高度认识网间通信保障的重要性,制定保障保障网间通信畅通的共同目标。另外,通信管理局可主导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开发系统,以促进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高度重视网间通信保障工作,全程指导企业开展网间应急转接合作。

整合资源。网间通信的应急方案要立足于全局,通盘考虑,才能真正整合全网资源,在故障发生时最大限度地疏通业务,真正实现“全网通”。

组织协调。由于应急转接涉及各方配合的工作量、网络实现的复杂性、结算实现的复杂性等很多方面,因此互联互通协调至关重要。所以,需在通信管理局统一组织下,促进各运营商各部门协同开展,确保网间应急转接工作成功实现。

2 网间应急转接的实现

2.1 网间应急转接的原则

(1)总体原则

以恢复通信为第一目标,坚持“先抢通、后抢修”的原则;

网间应急转接以“先本地,后长途”为原则;

以转接方网络安全为前提。

(2)适用情形

当公用电信网出现以下情形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启动应急转接:

本地网间通信单向或双向阻断;

网内长途通信阻断;

可能引起上述阻断的网络割接;

节假日、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业务量剧增对网络的冲击,例如:春节、中秋、冰灾、水灾、六合彩等。

2.2 技术方案与互联协议

网间应急转接技术方案有本地转接、长途转接、短信网关备份倒换。以3种方案为技术基础,各电信运营企业签订应急转接相关协议,同时,各方之间签订的协议是应急转接方案实施的合作基础。具体来看:

2.2.1 本地转接

(1)方案原理

任意两方运营商在同省内任一本地网范围内网间出现阻断或不畅时,可以通过第三方进行转接,使故障双方电话网通过本方电话网转接实现话务疏通(如图1所示)。

(2)相关协议

本地转接——三方转接协议

移动、网通、铁通共同协商达成了《网间应急转接互联及结算协议》,协议中首先明确当三方中任意两方在广东省内任一本地网范围内网间出现单向阻断或双向全阻时,应故障双方任一方要求,第三方在保障本方与故障双方网间互联业务的基础上,为故障双方提供网间应急转接。

协议中明确了三方进行本地转接的网络实现方式。首先,在被叫号码前添加受话方前缀的方式标示转接话务,前缀:移动-1954,联通-1914,电信-1904;另外,转接方和受话方日常保持应急转接话务的数据放通,发话方应急转接话务的数据按需启用。

协议中明确了本地转接的结算规则。本地业务和长途落地业务由发话方承担转接费,选网业务由业务经营方承担转接费,结算费率基本统一为0.06元/分钟,转接费0.03元/分钟,非应急转接加前缀按照0.1元/分钟结算。

协议中建立了网间应急转接处理流程。

2.2.2 长途转接

(1)方案原理

原理1:以电信、移动两家为例,当任一方任一本地网出现网间通信故障时,将其本地话务通过长途局送异地进行接续(如图2所示)。



原理2:以电信、移动两家为例,当任一方长途网出现全阻或重大故障,可通过对方长途网疏通(如图3所示)。

(2)相关协议

长途转接——移动与电信协议

根据移动公司的倡议,移动与电信共同协商达成了《长途话务网间转接合作协议》。协议中明确双方任一方因网内业务或网络故障疏通需要,可将其网内呼叫国内长途及国际、港澳台电话的话务送对方网络进行接续,或将网间本地话务送异地对方网络进行接续,确保相关业务通信不中断;

协议中明确了长途转接的网络实现方式。首先,设置网间长途转接专用路由,对该路由双方日常保持放通就近入网和中途入网的来话话务;对于其他路由,按需放通就近入网和中途入网的来话话务。

协议中探索了网间长途转接结算优惠原则、标准。根据被叫号码归属地结算;结算费率优惠幅度为11%~75%。

长途转接——移动与铁通协议

在移动与电信成功合作的基础上,移动与铁通共同协商达成了《长途话务网间转接合作协议》,协议中明确双方任一方因网内业务或网络故障疏通需要,可将其网内呼叫国内长途及国际、港澳台电话的话务送对方网络进行接续,或将网间本地话务送异地对方网络进行接续,确保相关业务通信不中断;该协议延续了移动与电信的长途转接协议的技术方案、处理流程;并进一步简化了网间长途转接结算优惠原则、标准。

2.2.3 短信网关备份倒换(1)方案原理

移动两个短信网关进行异地备份,实现了业务上互为备份倒换(如图4所示)。

3 网间应急转接流程

网间应急转接操作流程如图5所示。在发生故障启动应急流程时,只要发话方激活应急数据即可,大大提高应急转接的时效性,减少了操作的复杂性。对于大话务量的应急转接需求,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协商放通非专用路由。

4 网间应急转接的实效

4.1 网间应急转接实效分析

2006年至2015年启用应急预案112次,其中,三方转接102次、五方转接1次、长途转接2次、异地应急转接7次,成功接续近80万次应急呼叫,缩短业务阻断时长3731分钟,避免了重大故障的发生。

4.2 网间短信应急分流实效分析

根据预测,移动-联通2012年春节短信高峰将超出单台短信网关的容量,需对移动-联通网间短信分流。基于此制定应急方案,广东移动负责与联通互联的短信网关承载60%的业务,分流40%的业务到移动负责与电信互联的短信网关,从而成功增加吸收66%的业务,有效地实现了春节短信高峰分流。

参考文献

[1]《公用电信网间互联管理规定》(信息产业部9号令)

[2]《电信运营业重大事故报告规定(试行)》

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 篇4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完善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减灾体系,提高抢险救灾工作能力,有效防御水旱风冻灾害,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实现防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保障我省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广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本省行政区域的水旱风冻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置。

本预案所称水旱风冻灾害是指江河湖库洪水、内涝灾害、山洪地质灾害(指由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干旱灾害、热带气旋、风暴潮和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及其引发的水利工程出险等灾害事件。

1.4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坚持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作为防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程度地减少水旱风冻灾害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广东应急管理 篇5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规精神,进一步广泛宣传普及应急知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根据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广东省第二届“百人百场”应急知识宣讲活动的通知》(粤府办明电[2011]245号)精神,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政府应急办)、广东省教育厅主办,暨南大学应急管理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共同承办的广东省第二届“百人百场”应急知识宣讲活动于2011年7月底-9月在广东全省21个地级市展开。

2011年8月7日至8月12日,本课题研究者受主办方的委派,作为应急知识宣讲活动肇庆宣讲队的带队和指导老师,带领广东省三所大学的10名大学生行程1000多里赴广东肇庆2区6县进行了为期6天共8场的应急知识宣讲活动。8个宣讲点依次是:鼎湖区、端州区、高要市、德庆县、封开县、怀集县、广宁县、四会市。8个地点行程约一千多里,1位老师,11位大学生带着任务和激情出发,向肇庆民众带去一份努力,给这个美丽的城市送去一份保险,每一个县区都留下了应急宣讲团的蓝色身影。

本文对本届肇庆“百人百场”应急知识宣讲活动开展的基本情况做一介绍,对宣讲活动的特点进行概括总结,对应急宣讲活动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框架阐述。

1 本届“百人百场”应急知识肇庆宣讲活动开展的基本情况

本届“百人百场”肇庆市应急知识宣讲活动行程约一千多里,分别在广东肇庆2区6县进行了为期6天共8场应急知识宣讲活动,对促进肇庆市社会公众树立应急意识、提高防灾减灾和自救互救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具体宣讲情况见表1。

2 本届肇庆市 “百人百场”应急宣讲活动开展的特点

2.1 从基层政府方面看,宣讲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肇庆市当地各级领导积极协助落实资源,建立应急知识短信平台,较好强化了应急知识宣传力度。每一场宣讲活动,都有肇庆市各县(市、区)分管应急的县领导、各职能部门的代表参加,一起派发资料,一起宣传。当地领导积极配合宣讲活动的开展,主动为宣讲活动准备充足的文具用品等以作为宣讲活动互动时的小奖品,这使活动增添了很多吸引力,活动现场的氛围不时热闹非凡。

在每场宣讲活动中,当地领导除了为宣讲活动提前搭建好稳固的宣讲摊位或舞台,为宣讲队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剪刀、笔等常用工具之外,还特别邀请到人防办、地震局、卫生局等众多政府应急管理相关职能部门的干部参与宣讲活动,为宣讲活动增添了丰富精彩的内容。

2.2 从部门协作看,宣讲得到了消防、卫生等应急成员单位的大力协助

为使应急宣讲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肇庆市以及各县(市、区)围绕本届“齐抓避险教育,共建幸福广东”的宣讲主题,及早部署工作,多次召开工作协调会,对开展此次宣讲活动进行专门研究,制定和印发了《肇庆市第二届“百人百场”应急知识宣讲活动启动仪式方案》和《广东省第二届“百人百场”应急知识(鼎湖等)宣讲活动方案》等,对宣讲活动进行细致的部署。明确了当地应急知识宣讲活动的组织领导、活动的组织安排、内容、议程、时间、地点、参加单位、参加人员及具体分工。同时明确落实安保和防护措施,如由当地人民医院落实救护车和医护人员做好现场医疗救护应急工作(如防中暑),由公安局做好会场治安秩序及防护工作,为此次应急知识宣讲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每场宣讲活动中,都有应急管理成员单位,如地震局、人防办、气象局等的部门领导带队出席。在宣讲活动开展过程中,有若干县的人民医院到现场为群众演示急救、心肺复苏等应急方法。消防车全程陪同,消防演练每场都有。消防官兵到宣讲现场演示灭火器的使用以及展示介绍先进的消防设备和器材。在德庆进行宣讲时,消防武警官兵还为群众展示了全市最先进的集抢险救灾于一体的消防车。消防车的现场展示不仅吸引了大量的群众前来观看,消防武警官兵逼真的演练更是增加了宣讲活动的专业程度,为宣讲活动增加了亮点。

2.3 从媒体宣传方面看,宣讲活动受到当地媒体的持续关注报道,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为营造良好的应急宣讲氛围,肇庆市各县(市、区)在本地举行活动启动仪式和现场宣讲活动之前,都在当地电视台、电台、广播持续多天播放《关于举办广东省第二届“百人百场”应急知识宣讲活动的通告》,号召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此次宣讲活动,了解学习应急知识,学习多发灾害的预防、避险及救援、医疗急救等防灾避险知识、技能和能力。同时,在各县(市、区)人口集中、人流量大的地方悬挂宣传横幅,在多处社区和多家企业公共宣传栏张贴防灾减灾、应急避险知识海报,让广大群众了解应急知识,掌握防灾避险常识,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当地新闻媒体对应急宣讲活动进行了全程跟踪报导,并对现场指导工作的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干部、现场群众、宣讲队带队指导老师及宣讲员进行采访,及时在当天的新闻中向广大民众报道宣讲活动开展的情况。肇庆市各县(市、区)政府门户网、今日肇庆网以及各县(市、区)政府民政局、海事处等部门网站都以图文形式报道了宣讲活动的相关信息。西江日报社在8月9日以《省宣讲队肇庆教避险》为题报道了启动仪式和鼎湖宣讲活动,对应急宣讲活动和应急知识进行了较好的宣传,扩大了应急宣讲活动的影响面和应急知识的宣传面,增加了 “百人百场”应急知识宣讲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2.4 从宣讲员方面看,宣讲员经验较丰富、工作认真、热情耐心

本届肇庆宣讲队的10名队员,大都是从第一批宣讲队员中挑选出来的优秀宣讲者。第一批宣讲地区覆盖粤东(梅州、揭阳、潮州、汕尾),粤西(茂名、阳江)以及粤北(韶关)。新组建的宣讲团队有着经过第一批宣讲活动锻炼之后的宣讲经验,对宣讲要做的工作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相互之间对于应急知识宣讲活动也有较多交流探讨,是在更有准备的情况下踏上征途,使得短时间内团队就相处融洽、气氛活跃、凝聚力强,队友之间的配合逐渐默契,能够发挥各自长处,围绕主题展开应急知识宣讲,使活动得以有效开展。

6天2区6县行程1000多里八场宣讲,时间紧凑,几乎每一场都是在室外顶着烈日、或冒着风雨进行,但积累了第一批宣讲经验,已是参加第二批宣讲的肇庆宣讲团的宣讲员们努力坚持,秉承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展现了一名合格宣讲员应有的品质和风范,展示了“工作不怕累,生活不怕苦,创新不停止”的广东“应急人”精神。面对群众的咨询,宣讲员镇定自如,面露笑容,思路明确,克服语言的障碍,吐字清晰,声音响亮,耐心为群众解读条例、讲解应急知识等,整体表现令人满意,受到公众的欢迎,得到社会的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宣讲队还特别选出三名宣讲员专门学习心肺复苏法,经过训练,能将最新标准的心肺复苏法准确地教授给群众。经过详细的构思与编辑,宣讲队还排好了两场活泼的情景模拟剧,穿插在宣讲过程中,力求将宣讲变成一场生动的学习,使受众不仅听得明白,还看得仔细,学得愉快。

2.5 从宣讲团队方面看,不断动态总结经验,加强团队建设

宣讲团始终注重加强团队建设,在指导老师的安排下做好团队内部分工合作。在应急宣讲开始之前,便按四大类突发事件做好宣讲队的内部分工,两至三个人负责一类突发事件应急知识宣讲并做了充分的演练准备。此外,为使宣讲团队内部运行有序,每一位队员都有其所负责的主要事项,如派发资料、问卷访谈、拍照、写新闻稿、写报告、会议记录等等。

宣讲团对外工作时,则积极主动地与当地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各方资源、与相关协助单位协调出场演示顺序等。在宣讲事前,积极与当地领导沟通,尽可能了解下一场宣讲活动的流程、参与的相关职能部门等细节,以便提前计划好下一场宣讲的方案。在现场准备时,能迅速找到现场的消防官兵和医护人员,与他们全面沟通,了解是否准备现场演示,协商好决定由谁来做现场演示和出场的顺序,保证宣讲流程按计划进行等。

宣讲团还善于总结经验,做好计划。在每一场宣讲后,宣讲团队都及时进行总结,先由每一位宣讲员总结优点与不足,再由指导老师概括宣讲团的整体表现,对团队的表现做出点评,肯定做得好的地方,同时明确指出不足和需改善之处。通过每场及时的会议总结,不断发掘宣讲亮点,及时改进不足之处,充分做好下一场宣讲计划和准备。

2.6 从宣讲活动实施过程看,准备充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活动现场准备充分。八场宣讲开展时都设备齐全:麦克风、音箱、宣讲摊位、横幅、投影仪、假人道具、医药箱、椅子、相机等等。此外,对宣传资料的分配也较为合理,确保了每场宣讲活动中宣传资料的充足,在当地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还准备了充足的文具、生活用品等作为现场奖励的小奖品。活动现场的充足准备,为确保宣讲成效起着积极促进作用。

宣讲内容丰富。讲解中队员力求宣讲内容通俗易懂、力求结合肇庆市各县(市、区)当地灾害实际情况,根据各个县区主要灾害的实际情况、精心选择宣讲的重点内容,选择那些群众既关心又能学以致用的突发事件的应急避险知识进行讲解,向社会公众讲授避险常识、防灾减灾知识、技能和能力,普及《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派发各类宣传手册、传单,进行宣讲反馈调查。

宣讲形式多样。本届宣讲活动形式不仅包括生动有趣的讲解、而且还有与群众互动的问答环节,应急宣讲形式群众喜闻乐见:采用PPT讲解形式、一对一宣讲、演示演练、接受咨询、小品演绎、现场观众活动问答互动等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宣讲,活泼生动。活动现场演示一些实用的防毒面具、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急救过程中常用的心肺复苏法等。同时以逼真的情景剧压轴,使宣讲活动达到高潮。即便是单纯的讲解,宣讲员也摒弃一些文绉绉的书面语言尽量使讲解内容通俗易懂却又精确不出差错。旨在以最简单最精彩的宣讲形式让民众学会应急知识和应急技能。

2.7 从受众反应看,民众响应热烈、参与度高,成效明显

群众响应热烈。本次宣讲活动所到之处,均得到了当地民众的积极响应。无论炎热还是降雨天气,都难挡民众朋友学习应急知识的热情。虽然下着雨,但仍有不少群众撑伞移步到宣讲摊位前听宣讲队讲解应急避险知识和在帐篷四周观看应急情景演示。到场的听众踊跃咨询应急问题、领取各类资料、填写问卷,积极参与现场演示,对活动提出很多宝贵意见。据回收的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显示,大部分群众建议应该多开展类似的活动,并认为这种应急知识是有用和必要的。从这些建议可以看出,开展“百人百场”应急知识宣讲活动不仅是大学生的一次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更是备受群众欢迎的应急知识学习活动。

群众参与度高。在宣讲活动现场,当地群众积极参与活动:积极参与灭火器的使用,亲身体验和操作心肺复苏的演示等等。宣讲员努力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因为口头上的知识讲授还不足以完全教会群众,宣教必须注重实操能力的培养,注重教授群众具体的应急能力和技能,因此需要积极调动群众参与到演示的练习中,并在旁边指导纠正,提高宣教的成效。在群众有奖问答环节以及问卷调查环节,群众的参与度甚高,宣讲现场的气氛一直很活跃。

3 本届“百人百场”应急知识肇庆宣讲活动存在的不足和待改善的地方

通过各方努力,第二届“百人百场”应急知识肇庆宣讲活动进一步增强了肇庆广大民众的公共安全意识以及自救、互救能力,对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总体而言,所开展的工作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在取得累累硕果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由于一些主客观的原因,宣教活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待改善的方面,亟需及时反思,不断总结完善提高,以切实进一步提高应急宣讲活动的实效,这些不足和待改善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七方面:一是宣讲队、当地各级应急办和应急管理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还可更充分些;二是宣讲活动前的准备工作也可更全面些;三是宣讲员的应急理论知识尚需进一步充实和系统化;四是对宣讲员综合素质能力的考核选拔以及培训需要进一步加强;五是应急宣讲场次的时间安排可更灵活;六是宣讲场地的选择和安排可更周全;七是宣讲资料应更准确、优化和及时动态更新;八是可更多地走进乡镇以及厂矿企业进行宣讲。

参考文献

[1]卢文刚.面向社会公众的基层应急宣教培训活动实践与探索—以广东省第二届“百人百场”应急知识汕尾宣讲活动为例[J].中国应急管理,2011(9):38-43

[2]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广东省第二届“百人百场”应急知识宣讲活动的通知,粤府办明电(2011)245号

上一篇:药物分析下一篇:小学英语作文写法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