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问题

2024-10-22

高效问题(精选12篇)

高效问题 篇1

成功高效的课堂提问, 应该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通过学生仔细的阅读、深入的思考、积极的讨论, 教师的适当点拨等形式, 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曾说, “一个巧妙的‘问题’, 有时能抵10次琐碎的提问”, “对‘提问’的研究, 最神秘最有趣的是研究‘不提问’”。因此, 教师要想“牵一发而动全身”, 必须深入钻研教材, 细读文本, 寻找理解课文的突破口, 探寻问题最佳切入点。

一、寻找文中的关键词, 从关键词入手, 设置问题

一位教师在执教《谈生命》时这样切入:

师:请大家齐读一遍课文第一句。生 (齐读)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 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师:同学们在朗读时有一个字读得比较重, 是哪个字?为什么要重读?生一:“像”字读得比较重。师:为什么?生二:从题目来看, 课文应该写“生命是什么”, 开始作者说“不敢说生命是什么”, 而“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像”字制造了悬念, 所以要重读。生三:“像”字有统领全篇的作用, 提示全篇都是运用比喻的手法来写, 所以应该重读。师:你们的发言让我明白“像”字标示着课文通篇采用了比喻的手法, 在写法上与众不同, 有统领全文、制造悬念的作用, 所以我们重读它。那么, 现在就请同学们接着读后面的课文, 看看在冰心的笔下生命到底像些什么。

教师抓住一个读重音的字作为教学的切入点, 新颖而富有启发性。其优点在于切口小, 便于驾驭。这样切入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还能启发学生有效地理解“生命像什么”这一文学性表述中暗含的形象性、审美性和隐喻性。这个“像”字是全篇行文的纲领, 抓住它就等于牵住了牛鼻子, 能够收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二、以文章题目为切入口设置问题, 统领全文

执教《伟大的悲剧》一课时, 教师在导入课文后这样提问:

师:同学们, 请看题目“伟大的悲剧”这个短语, 它的中心语是什么?生:悲剧

师:好, 说明本文讲述的是一个悲剧性的故事。但是前面的修饰语是“伟大”, 作者想要重点表现的是什么呢?生:伟大。师:很好。因为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是最有表现力的。既然是“悲剧”, 那又为何“伟大”?这是否矛盾?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走进文本, 看看作者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悲剧, 作者为什么说它是伟大的?

题目乃是文章的眼睛, 它可以是文章的精要内容的提炼、概括与浓缩;可以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因此, 抓住文章题目, 就抓住了全文的一根线。老师从题目入手, 抓住题目中的“伟大”和“悲剧”两个词, 让学生阅读文本, 寻找作者集中表现这两个词的语言句子, 以题目串起全文的阅读赏析, 使原本散落的珍珠成了令人喜爱的珍珠项链。

三、从文章结尾、故事结局入手, 设置问题

著名特级教师袁卫星老师在执教《祝福》一课时, 袁老师首先在黑板上写了“祥林嫂死了!”这一行字, 感叹号写得很夸张, 上面如一把匕首, 下面似滴着鲜血。然后他转身说:“上一课, 我们从鲁迅的笔下获知, 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在一片祝福声中寂然地死了。一个人死, 无非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自然死亡, 二是意外死亡, 三是自杀, 四是他杀。那么。祥林嫂似属于哪一种死亡呢?”学生感到很新奇, 于是交头接耳, 开始互相讨论。大概过了十分钟, 袁老师问:“有结论的同学请站起来说一说。”生一:“是他杀。”袁老师:“那么, 凶手是谁呢?”

袁老师从祥林嫂的结局入手, 一开始就抛出了一个能够把学生讨论引向深入的、很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祥林嫂属于哪种死亡?”问题一提出, 就引发学生开始进行热烈的讨论。袁老师在学生的讨论中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分析文中每一位人物, 并启发性地通过社会环境的点拨, 最终引导学生理解到杀害祥林嫂的元凶———封建礼教。袁老师从人物结局切入, 引导学生从人性的角度认识到, 礼教不仅仅是恶人杀人的凶器, 也是无数普通人甚至是善良的人无意杀人的工具, 从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当然, 除了找准提问的切入点之外, 提问的艺术还涉及到提问的时机、提问的启发性、提问的趣味性、课堂评价等诸多因素。但找准课堂提问切入点, 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所起的作用, 是不容置疑的, 它是实现课堂教学高效性的一个有效途径。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多关注课堂提问的效果, 不断反思, 不断提升认识, 为更好地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为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而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严永金.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名师最能激发潜能的课堂提问艺术[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跃进.语文教学:要做足“点”上的功夫[J].语文教学通讯, 2010, (4) .

高效问题 篇2

新的课程观强调在课堂中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通过师生的交流和互动,使学生在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想真正实现这一点,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从填鸭式转为问题探究式,从教师的一言堂转为师生的合作互动。问题探究式最大的特点是通过问题的解决逐步完成教与学的目标。那么应该怎样设计这些问题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其主体作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呢?下面以《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堂教学问题设计为例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导入新课时问题应该引人入胜,把学生带进历史的瞬间。这样的问题需要结合生动的史料,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述古代中国商业这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播放电视剧《走西口》中田青成立山西会馆的视频片段,然后提问,这段视频反映了什么现象?(商帮的出现)。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了什问题?(商业经济的发展),这样自然地引入新课。除了视频材料外。导入新课时,还可以用生动的故事,经典的语言,总之,提出的问题一定要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二、问题的设计必须紧扣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与学的指南,也是考试命题的依据,更是教学中必须要完成目标。无论设计什么样的问题,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这一课的课标要求是: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为此我设计以下问题:(1)概述汉代商业发展的状况;(2)分析说明宋代“市”的的特点;(3)列举汉、唐、宋、明清著名的商业大都会。(4)从宋代以后“市”的变化中你有哪些认识?(5)面对商业发展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6)归纳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基本特点。这些问题基本上包括了本课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三、问题的设计还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易到难:本课内容距离现实很远,学生又没有什么基础,所以要先设计一些基础问题(围绕教材基本史实进行设问)然后在再设计一些有深度的问题。(通过对教材的进一步分析和理解而设计一些深度探究问题),本课中所设计的问题,(1)概述汉代商业发展的状况;(3)列举汉、唐、宋、明清著名的商业大都会,就属于基础问题。这些问题学生在教材中很容易能够找到。问题(2)分析说明宋代“市”的的特点;(4)从宋代以后“市”的变化中你有哪些认识?(5)面对商业发展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6)归纳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基本特点。这些就是有深度的问题,这些问题学生必须依据材料结合前面几道问题经过认真思考才能得出答案。通过这样的设计是让学生在掌握了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再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

四、问题的设计还应注重材料的运用。材料可以是一段文字,也可以是一张图片,也可以是一段视频。文字材料较为理性,图片材料比较直观,视频材料则有一定的震撼力。这样才能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能力目标。导入新课时我用的是视频材料。问题1概述汉代商业发展的状况我引用了以下文字材料:

材料

一、长安市有九,各方;百六十六步,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凡四里为一市。

——《三辅黄图》

材料

二、(王莽)遂于长安及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主管五均的官。除负责征收工商税外,还负责掌握市场物价。

——《汉书•食货志》

通过对材料的阅读以及教材,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1)涌现出众多的商业都市;(2)商业活动有严格的区域限制;(3)官府加强对商业活动的管理。问题(2)分析说明宋代“市”的的特点;我引用了这样几段文字材料 材料

一、北宋时东京出现了“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的现象 材料

二、东京城“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通晓不绝” 材料

三、陆游的诗句“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楼上酒楼。”.材料

四、(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一《售农用》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 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分析,很容易总结出以下特点:宋代的市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草市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在问题(3)列举汉、唐、宋、明清著名的商业大都会时,我向学生出示的是一些历史的图片。特别是《清明上河图》向学生展示了宋代汴京的繁华景象。总之,材料的运用是历史课堂问题设计很重要的依托,也是让问题生动起来的有力武器,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五、问题的设计还应注重情境的创设。在课堂中教师借助材料创设有意义的历史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并感受历史。例如问题5面对商业发展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假如你明代的一位商人,经营者一个专卖丝制品的商铺,赚钱以后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学生的兴致一下子提高了,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去吃喝玩乐,也有的说去买田置地,建造华舍„„,我时刻提醒着他们是生活在明代。这样通过他们的充分讨论,再加上我的适时点拨,学生明白最想做的不是扩大商铺而是买田置地,是因为受当时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从而可以得出封建统治者一直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限制了古代商业的发展。

六、问题的设计还应该有一定的开放性、拓展性、和综合性。这指的是通过这样的设问,全面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如本课中的问题(4)从宋代以后“市”的变化中你有哪些认识?这个问题有一定的开放性,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并不需要固定的标准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问题(6)归纳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基本特点。这个问题就是一个综合性的的问题,相当于对本课的总结。需要学生结合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本节课所学内容全面予以总结(中国人很早就学会经商,并且在不断地发展;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政府的商业政策息息相关;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商业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进步,促使了古代都会的大量兴起。

七、问题的设计还应该留有一定的空间给学生。这指的是在完成所设计的问题时,留一点时间让学生来提出问题,从而巩固本课所学的内容,进而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思考并提出问题。进而掌握历史学习的一般方法。我一般给学生的时间是十分钟。学生用五分钟的时间来思考并提出问题,五分钟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在本课内容结束后,学生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古代政府一直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可是从本课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出商业不仅没能抑制住,反而不断发展。特别是到了明清甚至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这是为什么呢?看来学生是认真思考了,它实际上是提出了商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这一点本课问题并没有涉及到,其他同学踊跃发言,非常完满的解决了问题。

高效问题 篇3

那么,怎样才能选择出具有高效性的探究问题呢?

根据时代背景选择高效性探究问题

一般来说,每一篇文章的产生都有一定的写作背景。尤其是一些带有历史因素(如古典文学作品)和政治色彩(如《我有一个梦想》等政论文)的文章更是如此。对这样一些经典作品的探究就必须要考虑到时代背景。在课堂上,如果能从写作背景中有针对性地选择整合出一两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则必将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有更深的感悟。

在上《记念刘和珍君》一课时,就根据时代背景整合出这样两个探究性问题:刘和珍是因为什么事件被当时的段祺瑞执政府杀害的?从这个事件事可以看出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探讨,学生很快明白了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不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对作者作为“革命家”的一面有了真切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再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学生很快就找出了作者的观点态度,并与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受到深刻的鼓舞和教育。

像《鸿门宴》《雷雨》这样的课文,都可以根据时代背景选择整合出高效性的探究问题。

根据作家生平经历选择高效性探究问题

毋庸置疑,作家的生平经历对其作品的创作有着巨大的影响。如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欧阳修和苏轼等文学家的散文,还有些作品中的人物就是以作者为原型,发生在人物身上的故事也就是作者自己身上的身世遭际。所以要深刻读懂他们写的作品,就必须要了解他们的生平经历。据此,我们可以选择整合出高效性的探究问题。

如教学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节选),根据作家的生平经历我有选择地整合出这样一个探究问题:海明威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他的笔锋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这一点从小说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学生很快从小说的主人公“他”身上得到印证,并争相回答自己探究的结果。一篇很长的选文只用一节课的时间就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在教学屈原的《离骚》时,我同样采取这种方法,选择整合出如下探究问题:屈原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他的一生虽不得志,他的理想和忠君报国之志却从来没有熄灭过,试从课文中找出能够印证这些看法的诗句,并加以解释和说明。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研读课文,一下子就抓住了课文的主旨,可谓纲举目张,并很快就背诵了课文。

根据“研讨与练习”选择高效性探究问题

“研讨与练习”主要是用来完成课后作业的,但它一般比较零碎,如果教者能把这些问题加以选择和整合,有的放矢提出一两个有高效性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则必将大大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及主旨的把握。

如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我把课后的“研讨与练习”选择整合成一个大的问题:作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是如何一步步被太尉高俅逼上梁山的?学生为了把这个问题彻底搞懂,除了研读课文外,还饶有兴味地读了《水浒传》7~12回。在此基础上,我又提出其他好汉(如杨志、武松)是如何被逼上梁山的,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研读整部《水浒传》。

通过这样的选择整合探究问题,学生还研读了《左传》《战国策》《三国演义》《红楼梦》和《老人与海》《哈姆莱特》等中外文学名著,极大地丰富了阅读经验,扩展并延伸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根据有关对文本的争论选择高效性探究问题

由于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学作品的认知不同,文学作品的主题及人物的评价等方面就产生了多义性。在教学中,如果能选择整合出有代表的问题作为高效探究性问题,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教学曹禺的戏剧《雷雨》一课,根据人们对剧中主要人物周朴园的争论,我选择整合出如下问题:有人说,30年后的周朴园对鲁侍萍仍有感情,也有人说,周朴园30年前年轻的时候就对侍女鲁侍萍只是玩弄而毫无感情,对此你是怎样看的?谈谈你研读文本后的感受。

这个问题一提出来,立刻激发了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并很快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学生从文中找出依据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在愉快的合作、探究中完成了学习目标。

上《荆轲刺秦王》这一课时,我同样根据人们对荆轲刺秦王这一举动的不同看法作了选择整合:有人认为荆轲刺秦王是一种正义的行为,也有人从历史的观点出发,认为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愚蠢的行为,对此同学们有何看法?试结合时代背景和文本内容分析。学生根据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自主、合作与探究,不仅读懂了文本,而且对那段历史也有了清楚了认识,并提高了自己以历史的眼光分析问题的能力。

根据文本自身选择高效性探究问题

文本是探究问题的依据,也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重要载体,因此从文本自身选择整合高效性的探究问题最为重要。教师首先要读透文本,发现问题,然而才能从中选择整合出高效性的探究问题。

研读小说《祝福》后,我对鲁四老爷书房里的陈设产生了兴趣,于是把它整合出如下探究性问题:找出文中描写鲁四老爷书房陈设的语句,从这个陈设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设计这个情节的用意何在?

没想到学生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不但明白了作者的用意,还对鲁四老爷封建卫道士的形象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让这个问题成了名副其实的高效探究问题,学生收获很大。

同样我在教学《雷雨》(节选)时,精心提炼出这样两个问题:年轻时的周朴园和现在的周朴园有何不同?周朴园对被她曾经抛弃的鲁侍萍究竟有没有良心发现?试结合文本进行分析。这些问题的提出,一方面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又使学生探究文本有了明确的目标,自然收获也就特别大。

以问题打造高效课堂 篇4

一、学生生疑,以问题开路

有效学习,始于新问题的发现和提出。学生最感兴趣、最愿意解决的是自己发现的问题。上课伊始,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问题开路,产生进一步探索新知奥秘的强烈欲望。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发现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能有效、快捷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转移到所学内容上来。此时,学生的好奇心强、注意力集中,很容易在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产生解决问题的迫切需求,学生自己想学时,学习效果是最好的,这样新课的教学自然就水到渠成。

例如: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的教学中,我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学生熟悉的公园中的风景图片,同时谈话,“同学们,在我们学校的旁边,就是美丽的××公园,去年刚刚进行了扩建,在扩建公园时,工人叔叔们还遇到了很多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呢!你能猜出他们遇到了哪些数学问题吗?”接着出示一块原来长8米,宽6米的长方形花圃,又动态演示长方形的几种变化图。学生看到熟悉的场景,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把自己当成了工人,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想把花圃修建得大一些,有什么好办法?扩建后的花圃面积是多大?……

这样就让学生很自然地在问题中触摸到画图的策略,为新课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2.借助预习提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预习提纲能对学生的预习起到引领的作用,避免学生做无用功。学生借助预习提纲,能够启发思维,在预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记录整理,为新课的学习埋好伏笔。

例如:教学六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一课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回家预习,提出自学要求:“同学们,动手查阅小学课本中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相关知识,先独立整理,再记下自己的困惑与疑问。”

这样 ,学生到了 课堂上就 有“问”可提,教师也能适时了解不同学生的需要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这样,教师才能全面把握知识结构,并对学生的个性和需要、课堂资源、教学方法等做到统筹兼顾。

3.针对课题内容的思考发现问题

课题是教材重要的资源,是学生学习的中心、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的重点,课题中常常蕴含了丰富的问题。针对课题内容加以思考、发现和提出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提问的勇气和能力、使学生养成爱提问的好习惯,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比如:教学“射线、直线和角”时,教师出示这一课题后,让学生提问题,学生就会提出:“什么是射线?”“射线和直线各有什么特点?”“射线、直线怎样画?”“角是怎么得到的?”等。这些问题都是学生经过深思熟虑提出来的,来源于他们的需要,适合他们的认知水平,是最好的真问题。问题提出后,学生一般都迫切想要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此时他们的思维处于活跃的巅峰,很多问题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都会迎刃而解,这样的课堂一定是自主的、高效的课堂。学生针对课题进行提问,还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便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做到有的放矢,打造高效课堂。

4.通过新知与旧知的比较发现问题

当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或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时,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把握学生的知识起点和生活经验,精心设计恰当的问题,架起知识迁移的桥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初步认识圆的特征时我分以下几步进行教学:1请同学们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还能看到圆。2课件出示圆的实物图,最后抽象出平面图。3把圆和学过的直线图形放在一起比较:这个圆与我们以前学习的这些由线段围成的直线图形有什么区别?4小结得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学生的好奇心立刻被调动起来,促进了全员参与度,提问意识得到有效提升;学生也能在比较中发现问题,并热情高涨地投入到对新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中。

二、学生说疑,以问题启思

学生发现了问题,想表述清楚,并非易事。教师除了鼓励学生,为学生创设需要发问的“气场”,还要注意教给学生提问的思路、方向和表述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从“愿问”“勤问”的初级阶段逐步达到“会问”“善问”的高级阶段。

每节课的课前预习时,我都要求学生做到画重点、找疑点,实际上就是鼓励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做到逐字、逐词、逐句阅读,用笔把自己认为的重点、关键之处画出来;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先独立思考分析,努力去理解知识,确实有困难就在数学笔记本上记录下自己的困惑,作为问题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提出来。问题表述不清楚的,可以请其他同学补充和完善。长此以往,学生的方法积累就会转化成一种学习能力,提问就会做到精练有效,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三、学生答疑,以问题深入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知识与知识之间相互关联,有的知识点之间特别容易混淆。教学学生的这些“模糊点”时,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全面把握教材,设计精当的问题,以问题深入,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明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完善自己的知识建构。

例如在探索间隔排列的规律时,几种不同的情况很容易混淆。我就设计了一个游戏:请男女生上来排队,五个男生,四个女生,先排成一排,再逐步演变成一个圆形,让学生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并适时提问:男生多还是女生多?要使男生和女生同样多,怎么办?这样学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区分出间隔排列的几种不同情况,找到了它们的不同点和联系,使知识得以深化。

四、学生反思,以问题提炼

反思就是学生对学过的内容和活动经验进行深层次的梳理和反省,进一步揭示其中的理性经验。仍以《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为例,每当学生灵活运用策略解决完一道题,我都要引导学生去思考:“解决这一问题运用了什么策略?”“是怎样运用的?”“运用这一策略有什么好处?”,等等。这种学生自我提问式反思,促进了学生对其解决问题经验的概括和提升。通过反思,实现了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概括策略。这样的策略来得真实、自然,学生认识深刻,体验更深刻。

高效语文课堂中问题设计的探究 篇5

高效语文课堂中问题设计的探究

文/姚品同

摘 要:找准文本与生活的连接点,找准文本中的动情点,找准文本的延伸点去设计问题,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堂学习;高效;问题设计;探究

要在课堂学习中组织开展充分有效的生生或师生之间的课堂活动,必须要将语文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化,即将课程中的文字教学内容、图片等变成和问题的有机“链接”,以引导学生凭借自身的努力,通过思考、讨论、合作等激起问题意识,并从中探索求解。那么语文教师应该设计怎样的问题来创设有序的课堂活动呢?为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师课堂问题的设计要遵循三个原则:

一、教学问题的设计要找准文本与生活的连接点,以此创设课堂活动

课堂问题的设计尽可能地将文本与学生的生活连接,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也进行了新的阐述和定位:注重培养促进人的发展,将教育和生活紧密相连,致力于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世界。语文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让语文走向生活,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

在学习《阿Q正传》时,笔者组织的课堂活动之一是组织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人要不要一点阿Q精神”。从“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切入,学生都有话可说,而且可以从这样的话题中帮助学生提升生活的意义,接受语文的历练。

总之,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关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需求和兴趣;关注学生现有的经验和能力;吸纳具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从生活中寻找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多种教学资源。

二、教学问题的设计要找准文本的动情点,以此创设课堂活动

以情动人是许多文章的亮点。教师要善于捕捉课文的动情点,围绕课文的动情点设计问题。

在学习王充闾的《碗花糕》时,笔者把教学重点定在体会文中自然流露的故乡的真善、心灵的真善、情感的真善、亲人的真善这种温馨、朴素的人性美。

高中生学过不少表达亲情的经典课文,有歌颂母爱的,有赞美兄弟手足情的.,有抒发夫妻深情的。但本文这种写叔嫂情的文章,学生还是初次接触,尤其是对当代独生子女来说,嫂嫂并不是一个很熟悉的称呼,也很难理解这种“亦嫂亦母”的亲情形式。所以笔者要求学生课前回顾学过的有关亲情的文章,再收集一些有关这种情感的资料,包括王充闾的生平以及他一些作品。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上放映一些资料图片,让概念化的事和人变得生动形象,以增强学生的体验和感受,特别是激发那些对平凡亲情“不敏感”学生的兴趣。上课时先播放电视连续剧《赵尚志》主题曲《嫂子颂》,营造气氛。在具体落实这一教学重点时,教师率先品读了“回忆儿时的除夕的和谐快乐”这一片断,并且还回忆了自己幼时过年的趣事以及体会到的浓浓的亲情。教师动情的讲述打开了学生情感和记忆的闸门,学生不仅积极发言,连平时几个内向的学生都发了言,而且对情感的体会很到位。这一目标的落实还帮助学生学会了在习以为常的生活中感受亲情、友情的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体验者,体验是可以由多方面构成的,音乐也是其中之一。我们在理解时如用语言解读语言,一般会因过于理性而显得苍白,而曲词本身又富于抒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用音乐演绎抽象的文字中蕴含的情感,音乐与文字相得益彰,更能散发迷人的艺术魅力。

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要善于捕捉课文的动情点,教师必须有激情,教师的投入程度决定学生的投入程度。教师只要把握好课文的动情点,就一定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课堂学习的效果自然会好。

三、教学问题的设计要找准文本的延伸点,以此创设课堂活动

课堂教学中,启迪学生的思维,对课文进行延伸,创设课堂活动,更容易激发学习兴趣,进一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在学习苏轼的《赤壁赋》时,笔者先提问导入,说:岁月已逝,人生短暂。面对有限的人生,面对人生中的挫折与磨难,你有哪些感想?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切入,引发学生的思考。学习完课文后,笔者呼应开头又一次提问:学习了苏轼的《赤壁赋》后,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苏东坡?从他身上你学到了什么?以此问题进行拓展,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当然,拓展也可以把课内和课外连接,形成大语文学习观。比如,在学习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序》一文时,笔者布置了一道课后拓展作业:请你选一位忠义人物,古今中外皆可,搜集他的生平事迹,选取其中的典型事例,用夹叙夹议的写法写一则评传。

值得注意的是语文教学进行延伸拓展,教师备课时应针对学生的生活特点,抓住课文的延伸点设计教学活动,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更活跃,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才会更高,课堂学习才会高效。

农业灌区高效用水问题分析 篇6

关键词:灌区;高效用水;现状;潜力;措施

中图分类号:TV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5)06-0075-02

节水灌溉是指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及供水条件,为有效利用水资源及获取农业最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而采取的多种措施的总称。灌溉水从水源到被作物吸收利用,要经过一系列环节,每一环节都存在水量无益损耗。凡能在这些环节中提高水分生产率的措施,均属于节水灌溉范畴。节水灌溉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其根本目的是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

1 灌区高效用水概况

农业是用水大户,且用水效率不高,因此,农业节水潜力较大。一方面,要立足于减少现有灌溉水量的浪费,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在发展农业节水时,要采取综合措施,集成工程节水措施与非工程措施、水利措施与农业措施、现代技术与传统经验,实现从传统粗放型灌溉向节水高效现代灌溉农业转变。依靠科技进步,改良作物品种,提高作物耐旱能力、水分生产率及土地生产率。

灌区作为相对独立区,具有可控制蓄水、取水、输配水系统。灌区高效用水的根本任务包括:一是要研究和运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各种工程措施、途径和方法,减少灌溉水的无益损耗;二是要对灌区内各种工程设施进行有效控制和调度,在时间和空间上合理分配水资源,并在田间推行科学灌溉制度与灌水方法,充分发挥工程作用,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灌区水管理策略涉及水土资源配置、用水结构及种植结构调整、管理体制与机制,包含了农业节水的大部分内容。

2 灌区高效用水的潜力

灌区节水改造可使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大幅提高。以往,灌区大多数灌溉面积的田间灌水技术落后,灌溉方式粗放,灌溉系统老化失修,田间工程不配套,灌溉水利用率低。1999—2010年对大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使新疆大型灌区工程老损率由改造前的55.6%降至35.6%,平均降低20.0%。项目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98年改造前的1 601元提高到2005年的2 784元,人均增收1 183元,增长74.0%。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提高了灌区供水保证率,改善了灌区灌溉条件,减轻了土壤次生盐渍化,增加了生态用水量,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

3 灌区高效用水的基本要求

3.1 理顺工作思路

客观分析灌区水土资源承载能力与生态需水要求,找准主要矛盾,分析灌区用水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总结高效用水经验基础上,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实行以供定需、总量控制、定额用水、目标管理。

3.2 打好工程基础

只有灌溉系统运行可靠,才能实现工程有效控制与运用,进而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及灌溉保证率。1) 灌区发展基础条件需要有良好的蓄水、引水和取水条件。不仅要有骨干蓄水设施,也要有中小型蓄水工程。2) 工程布局要合理,特别要注意井渠灌区布局。井渠灌区布置适当既有利于地下水“采补平衡”,也有利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灌溉保证率。3) 工程配套运行管理要可靠,灌溉系统的配套应优先于局部的高标准改造。多数灌区经过几十年运行,不少工程已超过规定使用年限,普遍老化损坏,大型灌区骨干建筑物的完好率不足,需进一步改造和完善。

3.3 做好灌溉水管理计划

传统的农业用水计划有其不足,主要问题是混淆了宏观计划控制与实施运行调度的差别,把编制年度用水计划当作编制实际运行日程表。灌区年度用水计划应定位在灌区水源与用水的总体安排上,强调其宏观控制的功能。年度用水计划最后的成果包括水土资源平衡表、可供水量、灌溉用水量及地区分布、灌溉面积分区等。这些都是预估的结果,与当年的实际运行有一定差距。

现代管理用水计划需要根据年内水文、气候条件而变化。灌区应以当时的天气条件、田间水分状况、作物长势及需水规律、水源供水能力及灌溉工程状况等动态信息为依据,制定动态的灌溉用水计划,使“看天、看地、看庄稼”的灌溉原则得以实现。只有实行灌溉预报和动态配水,才能做到“适时、适量”灌溉。在执行动态灌溉用水计划时,按照“先灌远、后灌近,先灌高、后灌低,先急需、后缓用,先集中、后分散”的原则配水,并通过实时调整渠道流量和轮灌组合,避免渠道流量过大或过小。有了年度用水计划和短期的动态用水计划,做到供、需水心中有数,才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合理分配水资源,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

3.4 让灌区用水户参与管理

在工程规划设计过程中听取用水户的意见建议,有助于了解用水结构变化和确定工程布局,有利于用水户对工程建设与改造的理解及支持。用水协会对属于自己所有的田间工程设施进行自主经营管理,或受资产所有者的委托对某一独立区域(含水源)进行自主经营管理,有利于把握灌溉需求动态,做到“适时、适量”灌溉;有利于保障灌溉用水管理有序,配水公正,灌水均匀;有利于开源节流,充分发挥小型蓄水工程作用,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有利于规范收费机制,确保灌区经济良性运行。灌区用水户参与管理,为节约用水、科学用水、推广先进的灌溉方法与灌水技术提供了平台,使农民成为灌溉工程的所有者、使用者和管理者,为灌溉系统建设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4 灌区高效用水的措施

4.1 重视灌溉试验科学研究

灌溉试验主要内容包括作物蒸发蒸腾量、作物灌溉制度(充分和非充分灌溉)、劣质水(污水及微咸水等)安全利用灌溉试验,田间水管理技术(作物水分生理、水分生产函数、水肥生产函数)试验研究,灌溉效益对比试验,灌水方法及灌水技术试验等。灌溉试验的目的是为农田合理灌排和灌溉系统规划设计及改造管理提供依据。如果缺乏系统可靠的灌溉试验资料,则推行节水灌溉、实现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编制用水计划,开展灌溉效益、区域水量平衡、选择适宜灌水方法与灌水技术等都将失去基础。重视加强灌溉试验,能为高效用水提供依据。除了开展灌溉试验外,灌区还需要研究水资源时空分布、可利用量、可供水能力及其变化趋势,客观分析水资源利用现状、水土资源情况和用水结构及种植结构变化趋势,为制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和水资源高效利用创造条件。

nlc202309041908

4.2 注重灌溉用水管理

长期以来,水利工作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对“管理也是生产力”的认识不足。兴建水利工程只是为改造自然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只有运用并管理好工程,水利工程综合效益才能发挥出来。以高效用水为核心的运行管理是中心,以养护、抢险、加固等为主的工程管理是基础,以水费征收、多种经营为主的经营管理是杠杆,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用水组织建设及用水户参与管理等组织管理是保障。

灌溉用水管理的主要工作包括灌溉用水组织建设,灌溉用水定额研究、实行计划用水、定额管理,建立水情、土壤墒情预报测报系统,制定最佳灌溉排水制度,对灌溉系统的配水进行动态、优化管理,测水量水,组织农民参与灌溉用水管理等。这些工作直接关系到灌区的用水效率。

4.3 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灌区应优化调配多种水源:通过田间合理灌排,充分利用灌溉水资源;通过工程措施和优化调度,高效使用地表水;通过井灌区合理布局,在采补平衡的原则下,合理开采地下水;在水资源总量不足、经济能力有限的条件下,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尤为重要。因此,应大力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技术,平整土地,提高田间灌溉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灌区内各种中、小型工程的作用,减少弃水,使上游漏水能被下游利用、高处渗水能被低处利用。推行灌区量水计量收费,提高灌区灌溉用水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远华.灌区高效用水[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3(8):19-22.

[2] 李英能.大型灌区农业高效用水的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2(1):45-47.

[3] 周雪松.大型灌区农业高效用水的对策[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4(4):121-122.

Analysis on Water Using with High Efficiency in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Area

ABUDUAINI·Rouzhahong

(Xinjiang Yili Kashi River Basin Management Office, Yining Xinjiang 835000, China)

Abstract: Agricultural water using with high efficiency is the important measures for promoting and increasing comprehensive effectiveness of irrigation engineering in irrigation area. In the article, it summarized the status of water using with high efficiency in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area, analyzed its potential and performance, expounded basic request and main measures for water using with high efficiency,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utilization ratio and water productivity in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Key words: irrigation area; water using with high efficiency; status; potential; measures

好问题“点燃”语文高效课堂 篇7

一、明确思考方向

要使课堂提问尽量有效, 首先就要做到问题的指向一定要明确、提问针对性要强, 保证学生一听就知道问的是什么, 该如何思考回答;不能不着边际、模棱两可, 使学生不知道如何回答。 提问的语言一定要准确、简洁、清晰, 避免冗长或模棱两可的提问。 比如在教《变色龙》这篇小说时, 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奥楚蔑洛夫善变的性格, 课堂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一开始, 对巡警只称“叶尔德林”, 当巡警说:“曾在将军家院里看见过这样一条狗”后, 便改口称其为“叶尔德林老弟”, 称呼的前后变化与什么有关呢? 这一问题的提出不仅能使学生注意到课文中的细节描写, 而且能使学生理解奥楚蔑洛夫善变的性格已到了“无微不至”的程度, 从而进一步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同时, 学生在有了明确的思考方向后, 就会积极地开动脑筋, 勇于思考。

二、激发求知欲望

恰到好处的提问, 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而且能促进学生将知识内化。 因此, 课堂提出的问题必须具备学习价值, 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比如在《口技》一文的教学中, 我曾在课堂总结时提出这样的问题:“这篇文章采用了什么写法? ”但学生却面面相觑一脸茫然, 显然他们被这个问题难住。当我看到这样的情况, 立即改变提问, 依次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 课文中哪几节写了口技表演内容? (二至四节) (2) 这几节除了写口技表演内容外, 还写了什么? (听众的反应) (3) 作者以写什么为主呢? (口技表演内容) 其中又写到听众的反应, 这又起了什么作用呢? (烘托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 只要巧妙地设疑、及时地点拨, 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学生便能举一反三, 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三、点燃思维火花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愿望的话, 我们所有的想法、方案和设想都会化为灰烬, 变成木乃伊。 ”因此,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感受自主探究带来的乐趣。 教师如果做到简洁、恰当而富有趣味性、启发性地导入问题, 就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学小说《变色龙》时, 一位教师精心地设计四个台阶式的问题, 以层层推进和激发学生的思维。 首先他提出:奥楚蔑洛夫的性格是什么呢? 学生很快回答:“善变。 ”接着他提出:奥楚蔑洛夫的“善变”有哪些明显的特征? 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归纳:一变得快, 比如瞬息间他对狗的态度变了五次;二变得蠢, 变的理由愚蠢、荒谬。 然后提出:奥楚蔑洛夫虽然“善变”, 但万变不离其宗, 这“宗”是什么? 三分之二的学生能回答:奴才本质。 那么, 奥楚蔑洛夫为什么会成为“变色龙”呢? 学生稍加思考后回答, 是将军的权势使得奥楚蔑洛夫反复无常。 这时老师再加以点拨, 便可水到渠成, 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作者讽刺的锋芒不仅指向灵魂卑劣的“变色龙”, 而且指向造成这种病态的根源, 即沙皇专制的反动统治。

四、引导更多思考

课堂提问不仅仅是师生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 更是引导学生乐于、善于思考, 促进学生开拓思维的发展关键。 因此, 教师在提问时首先应该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 问题的设置要“巧”一些, “放”一些, 让学生在宽畅的思维空间中从多个角度思维, 想出更可能多、新、奇的答案。 例如《背影》一文中有一段关于父亲背影的描写, 这是课文的重点部分, 但是很多学生由于受到生活体验的限制, 很难从中感受到父亲那浓浓的爱子之情。 教学时如果首先要求学生仔细地观察插图, 然后阅读这段文字, 接着要求学生闭上眼睛默默地想象“父亲的体形、衣着、爬上月台的动作”, 那么当这些画面一一在学生脑海中闪现后, 学生的神态会有一些细微的变化, 然后提问:父亲的衣着和我的衣着有哪些不同? 父亲买橘不容易, 为什么他要亲自去? 因为此前学生已经进入问题的情境之中, 所以讨论的时候就非常激烈, 教学效果自然就比较好。

创设问题情境 构建高效课堂 篇8

一、课前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故学习新课之前, 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是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通过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成功地导入新课, 就能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高涨的学习热情, 为构建高效生物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 在学习高中生物必修3第二章第二节“人的体温调节”这一内容时, 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导入新课: 1910年, 英国斯科特探险队和挪威阿蒙森探险队都宣布将向南极点进军, 两支探险队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角逐。阿蒙森探险队一行五人, 用狗拉雪橇, 经过千辛万苦, 于1911年12月14日成为第一批到达南极点的人。而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 使用的是马拉和人拉的雪橇, 结果马在严寒中陷入了泥沼。他们用雪橇拉着设备, 顶风冒雪经过82天, 于1912年1月16日终于到达南极点, 在南极探险的路上跋涉了1450km之后, 归途中因饥饿劳累而倒下。攀登南极点的角逐为南极考察热的历史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两支探险队都在零下37°C的南极艰难跋涉, 阿蒙森探险队的胜利表明人类可以战胜严寒, 而斯科特探险队永远留在了南极也表明如果严寒加上饥饿、疲惫是会危及人的生命的。大家都知道, 地球上的气温可高至60°C, 低至零下70°C。人类的足迹遍布全球, 在不同的环境中, 人是怎样维持体温恒定的呢? 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主要的能源物质是什么? 如果要想弄清这一系列的问题, 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的知识———“人的体温调节”。

通过这个问题情境的设计, 学生们都以极大的兴趣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课堂教学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课中创设问题情境, 解决疑难问题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 学生学习新知的时候, 总会遇到一些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 此时教师应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 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突破教学重难点。

例如, 在学习高中生物必修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教师应尽可能地再现科学家当时的实验设计思路和实验过程, 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为此, 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可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 ( 1) 噬菌体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它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 2) 怎样将蛋白质和核酸区分开? ( 3) 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蛋白质和核酸的哪种元素? 为什么? ( 4) 噬菌体该如何标记?能用32P和35S标记同一噬菌体吗? 为什么? ( 5 ) 怎样使噬菌体与被感染的细菌分开? ( 6) 赫尔希和蔡斯是如何进行实验的?

这样设计问题由浅入深、前后衔接, 紧扣“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什么”进行讨论, 帮助学生有效地解决了疑难问题, 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课末创设问题情境, 巩固拓展知识

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营造一个成功的结尾, 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及时巩固, 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 并且还能把生物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使学生余味无穷, 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 拓展知识, 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

例如, 在必修2“生物育种”这一教学活动即将结束时, 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去思考: 番茄与甜椒形成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番茄椒, 既像辣椒又像番茄, 故称番茄椒, 它既具有番茄特点, 又具有甜椒的特点, 叶片、茎干和株型和甜椒相似, 果实外形与番茄差不多, ……请同学们搜集番茄椒的相关资料, 思考并回答: ( 1) 这是一种什么育种方法? 假如你是一位农场主, 你如何培育番茄椒? 请说出具体的育种过程。 ( 2) 它与我们已熟悉的几种育种方法有何异同点? ( 请列表比较)

在课末, 以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问题为基础, 创设问题情境, 既让学生复习巩固了已学知识, 同时又开阔了学生思维, 使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广阔性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总之,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应在生物课堂教学活动中, 创设各种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性的问题情境, 寓教于乐, 让学生启动思维, 一步一步深入探讨研究, 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陈瑞生.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诊断与校正[J].教育探索, 2010 (1) .

[2]颜怀颖.谈生物学课堂提问[J].生物学教学, 2004 (10) .

提炼有效问题 营造高效课堂 篇9

一、明确目的,引出新课

提问是为教学要求服务的。为提问而提问是盲目的提问,盲目的提问无助于教学,只能分散精力,偏离轨道,浪费时间。首先提问要紧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例如在学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可以提问:用鸡蛋碰石头,为什么鸡蛋反而破了?学生经过思考自然而然想到鸡蛋对石头施力的同时,鸡蛋肯定也受到了石头对它的力,从而引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课题。在研究相互作用力大小关系时,可进一步提问:鸡蛋碰石头,鸡蛋破了,那是不是说明石头对鸡蛋的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力呢?怎样来探究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关系呢?其次提出问题后,老师要预想到学生会答什么,尽量防止学生答不到点子上,如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可以先让学生用两手指压笔尖和笔尾,学生观察现象后,老师再提问,学生可能就不会出现千奇百怪的答案了。因此,课堂上的每一个问题我们都要精心准备,要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思考,也只有这样就才能使提问恰到好处,才能为教学穿针引线,从而产生直接的效果。

二、注重启发,培养思维

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原则,意在强调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启发,而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强迫代替学生。当然教师引导、启发的目的,不是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或最终结论,而是要帮助学生在启发性提问的教学互动过程中,尽力自己解决存在的疑难问题。例如在学习浮力时有这么一个问题:一个烧杯中装有适量的水,水面上漂浮着一块冰块,问冰块完全熔化后水面怎么变化?不少学生都无从回答。遇到这样的情况,笔者这样启发学生:(1)如果把冰块从水中取出,水面会怎样?(下降)(2)烧杯中水下降的体积和被冰块排开水的体积是什么关系?(相等)(3)如果等取出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再把水倒入烧杯中,如果水面和冰块漂浮时一样高,说明了什么?(冰块全部熔化后水面保持不变,所以只要比冰块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和被冰块排开水的体积的大小关系)(4)接着再问冰块漂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和重力是什么关系?(相等)(5)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冰块所受浮力和被冰块排开水的重力是什么关系?(相等)(6)所以冰块的重力和被冰块排开水的重力是什么关系?(相等)(7)冰块熔化成水后质量变吗?(不变)所以冰块熔化成水后水的重力和被冰块排开的水的重力相等,从而得出冰块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和被冰块排开的水的体积是相等的。老师的这一系列启发性提问,不仅触动了学生的思维神经,而且给学生点拨了正确的思维方法及方向,学生很自然地能用自己的语言较为准确地将答案和理由表达出来。因此,如果我们把启发性提问恰到好处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那么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特别是促进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是一定会有帮助的。

三、遵循逻辑,循序渐进

进行课堂提问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为了进一步分解、简化、解析教材的重难点,让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理解与接受能够取得一个最佳的理想效果。所以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必须紧紧围绕教学这个主题展开,紧扣重点、难点和关键,设计成一个个递进式的有层次、有节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前后衔接、相互呼应的问题。如《浮力探究》教学中,重点和难点是浮力概念的建立。笔者在教学中提出这样一些问题:(1)把乒乓球按入水中放手,观察到乒乓球浮起来,问乒乓球浮起来时水对乒乓球有力的作用吗?(有)(2)当乒乓球漂浮在水面上静止时,水对乒乓球还有力的作用吗?(有)(3)此时乒乓球受到几个力?(重力和水的作用力)(4)这两个力平衡吗?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所以水对乒乓球的作用力方向是怎样的?(竖直向上)(5)气球在空气中上升时,空气对气球有类似于水对乒乓球的力吗?(有)(6)石块在水中下沉时,水对石块有向上的作用力吗?怎样证明呢?(老师把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再把石块浸在水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了)问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水对石块也有向上的作用力)通过这些问题逐步建立起浮力的概念。这样有逻辑性的提问,不仅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浮力的概念,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最终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

四、重视差异,因材施问

课堂提问要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体验参与和成功带来的愉悦。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每个学生的自身能力和个性是不同的,学生的秉赋才能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设计问题时要有一定的层次,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不同的问题,简单的问题,可让中、下层次的学生回答;稍难的题目,让中等的学生回答,如回答有误,让基础较好的学生补充,必要时可展开讨论,这样既提高优生,又带动后进生,做到共同提高。切忌只提好学生,不提差生;专提一小部分学生,冷落了大多数学生;或对差生进行惩罚性提问,给学生难堪。比如学习完《滑动变阻器》后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1)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什么从而来改变电阻的?这样的问题相对容易些,可以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使其增强信心;(2)老师展示已连接好滑动变阻器的电路,问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电阻丝是哪段?如果把滑片向右移,电灯亮度怎样变?这样的问题可以让中等学生回答,必要时可以适当给以引导和补充,使他们经过认真思考也能回答上来;(3)要求把滑动变阻器和电灯串联,并要求滑片向左移时电灯变暗,问应该怎样连接滑动变阻器?这样的提问内容相对来说难些,要求也高一些,课堂上可以让优等生回答,使其自感不足,有一定压力。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提问,不仅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期待,而且可以使每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每个学生能在原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提高,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营造出一个学生敢于被提问,乐于被提问的课堂氛围,从而推动每个学生更主动地进行思维活动,这样必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五、设置梯度,由浅入深

连贯而有坡度的提问,能促使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学习气氛浓厚;由浅入深的课堂提问,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也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设计提问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层次、有坡度、有台阶,要能引导学生的思考逐步深入,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际课堂教学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不少教师问题设计很新颖,可最终课堂上学生发言的质量让人不敢恭维,如学习了影响滑动摩擦力的两个因素后,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底面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的下底面哪个更粗糙?学生方案中出现最多的是:将木块和铁块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然后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拉着它们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拉力的大小来说明粗糙程度:拉力越大,说明底面越粗糙。很显然这样的设计是错误的,究其原因是老师设计提问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学生估计太高,导致课堂陷入僵局。正如有位教育家说的“: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实际上就是对所提问题的难度作了限定:问题的难度应当是经过教师的点拨,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为宜。例如“底面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的下底面哪个更粗糙”这一问题,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如何用弹簧测力计测滑动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两个因素有关?(3)如何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粗糙程度的关系?(4)将木块和铁块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然后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拉着它们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拉力的大小来说明粗糙程度:拉力越大,说明底面越粗糙。你觉得这样的设计有什么不当之处?(5)为了体现控制变量法,你是如何控制压力大小相等的?(6)你准备如何改进上述方案?简单的几个问题,由易到难,步步深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理解不断深入,使学生不但能享受到思考的乐趣,而且还可体验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在提问之前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接受程度,问题太容易会使学生感到乏味,提不起兴趣;问题太难会使学生难以下手,产生畏惧心理。课堂提问一定要有梯度,就像枝头诱人的果实,既非伸手可得,又非高不可攀,这样才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的思维由迷惑不解到顿然醒悟,从而达到认识的升华。

六、发挥激励,循循善诱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使人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的、积极状态之中。激励性教育是指用激励性语言、行动去触动心灵的心理教育,其宗旨是以“情”为主体,感化或促进学生提高。一般来说,老师提出问题后,学生都能积极思考,但未必都能很好地回答,毕竟学生回答问题时都有些紧张,为了打消他们的不安心理,教师提问时,适宜以鼓励的语气提问,用赞许或肯定的口吻评价。笔者在上《压强》一课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一块立方体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如果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剩下半块对桌面的压强如何变化?一个女学生站起来,什么都不说,笔者没有把学生晾在一边,也没有马上叫其他学生回答,而是微笑着说:“别紧张,再想想,老师和同学都相信你能回答出来。”那位学生轻轻地说“:变小。”“很好,但你能告诉大家是压力变小了还是压强变小了?”学生脱口而出“压力变小了”“你说的很对,压力确实变小了,你还能说说哪个物理量也变化了?”“哦,受力面积也变小为原来的一半。”“你的回答越来越接近完美了,你现在可以告诉我们正确答案吗?”学生自信地说:“因为压力和受力面积同时变成原来的一半,根据压强公式,我觉得最终的压强不变。”一个胆小紧张的女生,从一开始的不开口,到慢慢地能说出自己不成熟的想法,直到最后能完美地说出答案,我想其中的奥妙应该是老师的激励。当碰到学生对问题不做出任何反应时,教师应面带微笑,鼓励的话语要亲切;当学生可能知道怎么回答,但胆小,不敢在众人面前说话时,教师要耐心引导,可以想办法提出一些辅助性、简单一点的问题,让学生慢慢打消紧张心理;当学生的回答不很完美时,教师首先要肯定其正确的一面,然后再指出回答中的不足,分析造成不足的原因;对于完美的回答,教师要毫不吝啬地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长久坚持下去,学生参与课堂回答的积极性会越来越高,教师的课堂提问才会真正收到实效。

学问,学问,贵在问。问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事,更是老师教的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学会问,把提问当作一项艺术来对待。要掌握好这门艺术,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巧妙科学地设计课堂提问,通过提问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激情,通过提问“问”出学生的创造。

摘要:课堂有效提问对物理课堂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笔者尝试从明确目的,引出新课、注重启发,培养思维、遵循逻辑,循序渐进、重视差异,因材施问、设置梯度,由浅入深、发挥激励,循循善诱等几方面阐述怎样提炼有效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高效课堂需要营造一个“问题场” 篇10

一、故布疑阵, 巧妙诱思

教学片段一:

师: (屏幕显示:有两根长分别是24cm与20cm的铁丝, 哪根铁丝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大?)

生:24cm那根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大。 (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

师:谁能说说理由?

生:长铁丝围成的长方形长和宽都比另一个要长, 长方形的面积为长与宽的乘积, 所以它的面积肯定比另一个要大。

师:这是你的想法。其他同学还有自己的想法吗?

生:我们可以把它们围成一个长方形, 计算出它的面积, 我算出周长24cm的长方形面积为35cm2, 周长20cm的长方形面积为24cm2。长铁丝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大。

师:同学们是不是也有这样一种想法:长的铁丝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就长, 周长长的长方形, 你们认为它们的——

生 (齐) :面积就大。

(师在黑板上板书:周长长的长方形, 面积就大)

师: (若有所思地) 我也在想, 如果“周长长的长方形面积就大”这句话是正确的, 而周长24cm是大于20cm的, 所以, “用24cm长的铁丝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就大”对于“周长长的长方形面积就大”这句话, 你们有没有验证过?

(许多学生都在摇头, 另有几个学生陆续回答“没有”。)

师:哎呀, 那可就犯大错误啦!数学是最讲根据的。你们没有验证过, 就把它当做真理去用?这不行, 我们首先得干什么, 怎样进行验证呢?

教学反思一:

在本教学片段里, 教师故布疑阵。以学生易错处设置疑问, 激发了学生对周长与面积问题的思考, 学生们根据主观臆断, 很自然地得出了长的铁丝围成的长方形, 面积大的错误推论。

对于学生的错误, 教师的不置可否致使学生继续沿着错误思路去思考。在两个学生分别从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与能够证实周长长的长方形面积大的特例两个方面, 证实了错误的推论, 教师在学生的错误认知上, 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正是这样, 巧妙地把学生引入到了长方形面积与周长关系的探究中。

教师的诱导是成功, 精心地设置疑问, 诱使学生上当, 然后, 适时地将学生引入其设定的验证上来。这样做为后面的释疑和解疑作了很好的铺垫, 高效地创设了问题情境, 是整个问题场中极具启发性与挑战性的问题链。

二、信息交流, 激活问题场

教学片段二:

师:下面, 以小组为单位, 探求验证的方法, 看哪些同学能够又快又准地寻找到验证“周长长的长方形面积就大”正误的办法。

(各小组同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师:好, 现在我们请已经验证出来的小组推荐你们的发言人, 汇报你们共同研究的成果。

生1:我们组验证出“周长长的长方形面积就大”这句话是对的。24cm和20cm是两个长方形的周长, 12和10就分别是这两个长方形的长宽之和, 不管我们把它们的长设为多少, 24cm得到的宽都比20cm的长。因此计算出的面积都是24cm的大。我们发现是这样的, 如果用24cm和20cm的两根铁丝围成的长方形的宽是相等的话, 那么“周长长的长方形面积就大”这句话是对的。

师:同学们都听清楚了, 当围成的长方形的宽是相等的时候, 周长长的长方形的面积肯定大!你们同意吗?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这时候, 周长长的长方形的长肯定要长一些, 所以, 面积就一定大。

师:有道理!你把“有些时候”分得很清楚了, 真会动脑筋!

生2:我用24cm的铁丝围成个宽1cm、长11cm的长方形, 宽是2cm, 长是10cm, 得到的面积11cm2, 20cm2都比用20cm的铁丝围成宽4cm、长6cm的长方形面积24cm2要小。……我们认为“周长长的长方形面积就大”是错误的。

师:有道理!我们只要找到了一个反例, 就能证实命题的正误。现在, 我们已经发现了“周长长的长方形面积不一定就大”。面积的大小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师: (教师大屏幕展示:)

师:大家认真观察, 小组展开讨论, 从表格里能够发现些什么规律?

生1:在周长一定的情况下, 随着宽度的增加, 面积也在变大。

生2:从图上, 我发现了宽与长越接近的时候, 面积越大。

生3:从图表里我们看到, 当图形是正方形的时候, 面积最大。

……

师:大家观察得都很仔细, 宽与长的数值越是接近, 面积也就越大, 当图形成为正方形时, 面积达到了最大值。

教学反思二:

数学“问题场”的系统理论观点认为, 任何一个系统只有是开放的, 与外界环境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 并在动态中达到平衡, 系统才具有活力, 才能永葆生机。从本片段, 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讨论是开放式的, 学生的思维并未受到执教者的干扰与控制, 整个过程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无界限的交流, 在或左或右的摸索中, 学生们的认识越来越清晰, 最终对疑问达到了透彻领悟的境界。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命题验证的问题, 积极展开思维, 虽然出现了围成的长方形的宽是相等的话, 那么“周长长的长方形面积就大”这句话是对的, 这种在特定的条件下命题成立的情况, 但学生的这种思考却对于后面的长宽变化影响面积, 是个有益的探索。学生从周长为24cm的长方形, 宽为1cm、2cm时, 面积均低于周长20cm的长方形, 得出了周长长的长方形面积不一定就大的结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肯定的同时, 把问题继续深入下去, 让学生从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去寻求解答。教师的课堂提问, 应当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探究能力, 还应该是学生思维训练的有效平台。

教师在本堂课上充分展现了对教材与学生的超凡驾驭能力, 在问题的设置上, 注意到了收放自如。其高效主要取决于创设了一个高质量的问题场:针对教师的引入设问, 学生普遍认为“周长长的长方形面积就大”, 少数学生却认为“不一定”。“我认为‘周长长的长方形面积就大’这句话是对的, 发现这句话是错的。”“认为这句话有时候是对的, 有时候是错的。”“认为当围成的长方形的宽相等时, 这句话是对的。”“我认为只要举出一个反例, 就能说明这句话是错的。”……课堂上始终产生与主题相关的系列矛盾、冲突、疑惑与观点。

运用问题引领历史高效课堂 篇11

【关键词】问题 历史 高校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175-02

一、用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我们的课堂要把问题作为课堂教学起点——把每节课的授课内容都分解成几个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实现三维目标。

1.问题要有“三来”

(1)从课本中来——深入解读文本后再设计问题。根据课程标准、课本知识、将课堂教学的内容整合,转化成“问题或问题串”。这样不仅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清晰明了,而且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呈现与目标达成更加一致,为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提供了可能。

例如《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我们抓这节课的主题进行问题串设计,既然课题是红军不怕远征难,抓住那个难字,那么我们设计的问题是,1)红军为什么要长征?2)长征初期遇到哪些困难?怎么克服的?3)后期遇到哪些困难?怎么克服的?4)红军艰难的长征给我们创造了哪些精神财富?

(2)从实际中来——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设置问题。

学生的思维往往遵循着由浅入深、由已知向未知迁移的规律,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受年龄和生活经验的影响。因此,问题的设置必须切合学生的思维实际,要有层次性,使学生一步步受到启发,最后水到渠成,完成教学任务。

(3)从体系中来——问题从来不是孤立的,问题从整体知识体系中呈现时才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大问题”意识:精心整合问题,使问题“发一问而动全身”,把握一个问题,更要把握这一类型的问题。中心问题之外,教师还应设计出一系列的子问题:问题数量尽可能控制于3—5个,从而形成有序问题链。

2.问题要有“三度”

(1)要适度。问题的设置要紧扣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做到难易适中,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

(2)要多角度。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途径、多方面分析领会教材,选择最佳切入点,使设置的问题既新颖又富有启发性。

举个例子,设计了这样一题,华盛顿和林肯是美国历史上两位最著名的总统,有意思的是,在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历史人物评选中,不同时期的民意调查有不同结果,第一名有时是林肯,有时是华盛顿,你觉得是谁,你的理由是什么?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分析这两个人物的贡献,答得很精彩。

(3)要有梯度。问题的设置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步步推进,层层深入,逐渐接近问题的本质,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高度。

总之,教师问题设计得好,才能导得好,学生才能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二、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呢?这就需要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问题”教学渗透于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当学生思维遇到疑惑、产生探究心理时,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就会采用不同的方式,查找资料、讨论,请教师长等手段,久而久之,学生潜移默化,质疑便习惯成自然,从而内化为自身的学习品质。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是:学生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再去开导他;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再去启发他。课堂上经过15到20分钟的自学,我们就要促使学生达到这种境界。

三、用问题激发课堂思维对话

1.生生对话,互助合作——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

历史课上,我们采取同桌两人为一个合作小组,作为小组合作学习最主要的形式。由于同桌两人距离近,经常一起练习,就形成了默契,十分有利于新内容的学习。两个人之间对学,就不会有一个开小差,那样岂不是学不成啦,所以都会参与,都会动脑。同桌互相检查对照可以唤起学生的责任感,促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同学之间潜意识的竞争心,能促使他们非常仔细地检查彼此的学案,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知识。当同位两人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前后位儿四人一个小组讨论解决一下,学生对话与讨论的过程中,既培养了从文本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又巩固了基础知识。

2.师生对话,精讲深化——三讲三不讲。

新课程改革提出三讲三不讲原则,对我们启发很大,具体到历史学科中我们该如何落实三讲三不讲呢,我们把课堂上的问题分为三类:呈现型问题、生成型问题、创造型问题。

呈现型问题是老师从历史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学生的一般认知能力出发,设计的一些基础知识填空,学生只要认真看书,都能从书中找到的。主要解决历史是什么这一类的问题。

生成型问题是一些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后,自己提出的或发现的问题。生成型问题虽然并不一定产生创造性见解,但要通过自己独立思考才能获得,因此,它比呈现型问题的层次更高,也更有价值。

创造型问题是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积累的思维能力和方法来创造性的提出自己的观点,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的一种,是学史明智,学以致用的一种表现。

从以上的认识出发,我们给自己的精讲做了定位:学生能从书上找到的基础知识也就是呈现型问题坚决不讲,学生能思考出来的生成型问题也不讲,哗众取宠的与主题联系不紧的拓展型问题不讲。讲的是知识体系,归纳知识结构,讲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史观。讲的是历史思维方法。这三方面一定要讲,这就是我们历史课堂的三讲三不讲原则。

四、构建问题导学三分法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我们不难发现,问题是课堂教学的主线——即课堂教学活动围绕着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而展开。因此,从问题出发,我们把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自学部分,二是研讨问题思维对话、三是师生共同拓展问题。这就是我们的历史问题导学三分法模式。

在这个问题导学的模式下,我们的课堂教学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设疑,形成“问题”空间,出现“问题”源泉,促使学生为“问题”而思,为“问题”而学,为“问题”而创。整个课堂以问题为主线,用问题来引领,来点燃!

高效几何课堂与合理设计问题 篇12

一、高效的几何课堂应注重问题设计的层次性

学生是有差异的,对于教师给出的探究的问题,并不是对于每一名学生通过自主探究都得到或者抓住问题的本质,在探究过程中如何让有差异的学生都能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积极思维,这就要求问题设计要具有层次性.

例如,对于“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一种方案是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全等的条件,这个问题比较发散,基础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来说,会觉得无所适从.如果改用分层设计(1):两个三角形满足一个条件时全等吗?这时大部分学生会想到,一个条件要么是一对角相等,要么是一对边相等,几乎所有学生都画出图形说明,通过观察、比较,得出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这时教师再给出问题(2):满足两个条件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学生想到了满足两个条件的情况有三种,两边对应相等,一边一角对应相等,两角对应相等,引导学生具体确定条件进行验证,发现都不能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几个条件呢?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三个条件,有三边对应相等、三角对应相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两角一边对应相等,而两角一边与两边一角又各有两种情况.如此引导,循序渐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探究的乐趣、成功的快乐.

二、高效的几何课堂应重视建模思想,突破问题难点

几何图形,它们都是由一些基本图形构成,解几何题就是想办法使一般图形转化成基本图形,并且用其性质去解决问题.人教版新课程九年级(下)中,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的预备定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类问题可概括为两种基本模型: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模型加以研究,重视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 运用基本模型,发挥模型的功能作用

几何研究的对象是图形,识图是学习几何的基本功,识图能力强则解题能力则强.因此教学中我们应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习题,帮助学生分析图中的基本图形,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发挥模型的功能作用,从而突破问题难点.在证明线段成比例时,我们尽量引导学生运用基本模型来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是符合“A”型还是“X”型的,从而较快地解决问题.

2. 构造基本模型,培养学生探索全新意识

许多比例线段问题是以四边形形式出现,学生往往感到难以下手.如果把问题中条件与结论涉及的线段描成粗实线再适当添加辅助线,构成基本模型,使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同时学生创新意识也能得到培养.

三、高效的几何课堂还应重视适当地设计开放性问题

在几何课教学中,有些问题需要学生去探究,尤其是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不同的设计给学生带来不同的体验.如:对于“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性质的教学,通常有这样的设计方案.

方案一:学生跟着老师按步骤画.(1)画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2)连接任意两点的线段得三角形.(3)画出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三条线交于一点?得出: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再让学生思考: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能否确定一个圆?

方案二:教师提出如下问题进行引导.

问题一:1.画圆,使它经过已知点A,你能画出几个这样的圆?2.这些圆的圆心的位置分布是否有规律?让学生动手实践得出结论.

问题二:1.画圆,使它经过已知点A,B,你能画出几个这样的圆?2.观察并思考这些圆的圆心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与线段AB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问题三:1.画圆,使它经过已知点A,B,C,你是如何做的?你能画出几个这样的圆?2.这些圆的圆心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与线段AB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由于教师设计了一系列有层次、合理性、开放性问题,学生在画图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分类思想,顺理成章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建立在教师对教学问题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学生的观察、实验、猜想、推理等自主探索活动都是围绕设计的问题而开展的.如果脱离了实际问题盲目地安排学生活动,只能流于形式,不可能有高效的课堂教学,也不符合新课程的精神!

摘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今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几何课的高效来自对问题的合理设计,笔者认为:对于几何课本上的一些难点问题应从学生的本身为出发点,即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层次性,注重建模思想的培养和对学生设计适当的开放性问题.这样才能提高几何课堂教学的效率.

上一篇: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下一篇:规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