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贸易理论

2024-07-18

新新贸易理论(共7篇)

新新贸易理论 篇1

摘要:2l世纪初诞生的新新贸易理论突破了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以产业为对象的研究范畴, 将分析变量进一步细化到了企业, 并以异质企业作为研究重点。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 对异质企业贸易模型的建立以及发展进行论述, 进一步指出生产效率的高低与企业是否进行对外贸易、对外投资有一定的关系;第二, 论述企业内生边界模型的建立和拓展, 在贸易模型中引入产业组织理论和契约理论, 可以很好地解释公司内贸易模式。

关键词:新新贸易,异质企业,内生边界

1 新新贸易理论的异质企业贸易模型

新新贸易理论突破以往贸易理论的局限, 开始以异质企业为重点发展新的贸易理论, 为贸易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Melitz (2003) 提出了“异质企业贸易模型”, 随后Bernard、Yeaple等学者进一步发展了异质企业贸易模型。

1.1 生产率与出口

Melitz (2003) 提出异质企业贸易模型来解释国际贸易中企业的差异和出口决策行为。Melitz建立的异质企业动态产业模型以Hopenhayn's (1992) 一般均衡框架下的垄断竞争动态产业模型为基础, 并扩展了Krugman (1980) 的贸易模型, 同时引入企业生产率差异。Melitz (2003) 的研究结果显示贸易能够引发生产率较高的企业进入出口市场, 而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只能继续为本土市场生产甚至退出市场。国际贸易进一步使得资源重新配置, 并流向生产率较高的企业。产业的总体生产率由于资源的重新配置获得了提高, 这种类型的福利是以前的贸易理论没有解释过的贸易利得。生产率最高的企业将能够承担海外营销的固定成本并开始出口, 生产率居于中游的企业将继续为本土市场生产。当削减关税、降低运输成本、或增加出口市场规模时, 整个产业的生产率也会得到相应提高, 这些贸易措施都将提高本土和出口市场销售的平均生产率。

Bernard与Eaton, Jensen和Kortum (2003) 也建立了一个异质企业贸易模型, 与Melitz (2003) 模型所不同的是, BEJK模型采用的是Bertrand竞争而非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 主要关注企业的生产率和出口之间的关系。Bernard等模拟了全球范围内贸易壁垒削减5%的情形, 研究结果是贸易额上涨了39%, 总生产率也由于低生产率企业倒闭和高生产率企业扩张出口而上升。

Melitz和Ottaviano (2005) 研究了市场规模、生产率和贸易的关系, 并指出不同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是由该市场中企业的数量和平均生产率水平内生决定的, 市场规模和贸易会影响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异质企业的市场决策。总的生产率水平取决于市场规模和贸易带来的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双重作用, 市场的一体化程度越高, 生产率水平越高, 而利润越低。该模型对于研究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影响有一定价值。

Yeaple (2005) 的研究试图解释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的系统性差异, Yeaple将贸易成本与企业的进入、技术选择、是否出口以及雇佣工人的类型等四方面决策联系起来, 有效地解释了不断增加的技术溢价的原因。Yeaple (2005) 模型与其他模型的创新之处在于企业异质性是贸易成本、技术特征、工人技术异质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同时也对于国际贸易对技术溢价和能观测到的产业层面上的生产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2007年邓翔、路征认为新新贸易理论将企业异质性成功的引入到国际贸易模型中, 从微观层面解释了贸易的发生及影响, 从而开拓了国际贸易研究的新领域。该论文解释了为什么好的企业做国际贸易, 而较次的企业做国内贸易这一现象, 该理论认为, 自由贸易可以提高产业生产率水平和社会福利, 所以在政策上应该促进自由贸易而不是贸易保护。

2009年4月李春顶、王领以经典的新-新贸易理论模型框架为基础, 抛弃了其中企业生产的边际成本不可知且服从随机分布的假设, 将企业技术选择文献中关于技术和产品边际生产成本可预知的假定引入, 对现有模型进行了一定的扩展和补充, 指出不应给予企业出口优惠和补贴, 而应创立良好公平的市场环境, 让企业自主选择。

1.2 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

Helpman , Meiltz和Yeaple (2004) 拓展了Melitz模型, 考虑了建立海外分公司的决策, 即企业以出口还是FDI的形式进行国际化。Helpman, Melitz和Yeaple的研究表明企业究竟是选择出口还是FDI是由企业根据其生产率预先决定的。从实证检验看, 采用离差的方法提高了模型的预测能力, 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企业的全球化战略以及出口成本的变化、或FDI成本的变化是如何影响各国各个产业内生产模式的。Helpman, Melitz and Yeaple (2004) 对出口和FDI关系研究的贡献与Melitz (2003) 对异质企业贸易的贡献一样杰出。引入企业异质性特征后, 可以将同一产业内不同企业区分开来, 确定哪些企业从事出口而哪些企业成为跨国公司。企业生产率差异使得企业可以进行自我选择。只有生产率最高的企业才会成为跨国公司, 生产率处于中等水平的企业出口, 而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只在国内市场销售。

2009年李春顶以国际贸易前沿的新—新贸易理论框架为基础, 扩展了理论模型, 得出生产率高的企业应该选择对外直接投资, 而生产率低的企业应该选择出口贸易的结论。同时, 选取我国36 个行业的1997—2006年的数据, 用三种不同的方法估算和矫正行业全要素生产率, 并将理论应用到实际, 解析和得出了我国不同行业应有的国际化路径选择。

2009年5月孙艳琳通过对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比较, 从贸易分工基础和国际贸易所得两个方面剖析了新新贸易理论的特点, 探讨了新新贸易理论对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竞争的实践意义, 并对新新贸易理论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指出在企业异质性客观存在的条件下, 国家要提高开放经济的贸易所得, 必须切实扶持好本国大企业, 并提供具体扶持的作用变量。

2 新新贸易理论的企业内生边界模型

2.1 产权与不完全契约

Antras (2003) 另辟蹊径, 将Grossman-Hart-Moore的企业观点和Helpman-Kmgman的贸易观点结合在一个理论框架下, 提出了一个关于企业边界的不完全契约产权模型来分析跨国公司的定位和控制决策。Antras (2003) 在文中揭示了两种公司内贸易的类型, 在产业面板数据分析中, 公司内进口占美国进口总额的比重非常高, 而出口产业的资本密集度更高;在国家截面数据分析中, 公司内进口占美国进口总额的比重非常高, 出口国家的资本——劳动比例更高。Antras模型界定了跨国公司的边界和生产的国际定位, 并能够预测企业内贸易的类型。计量检验表明该模型与数据的质和量的特征相一致。

Antras和Helpman (2004) 建立的理论框架中, 将Melitz (2003) 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和 Antras (2003) 企业内生边界模型进行结合, 在两个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理论模型。Antras和Helpman的研究表明异质企业选择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 选择不同的所有权结构和中间投入品的生产地点。生产率差异较大的产业中主要依赖进口投入品, 在总部密集度高的产业中一体化现象更为普遍;一个产业部门的总部密集度越高, 就越不会依赖进口获得中间投入品。

Antras (2005) 建立了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李嘉图南北贸易模型解释国际契约的不完全性导致产品周期的出现。产品周期是由于南方国际契约的不完全特性和高技术投入品重要性随着产品的年龄和成熟度下降 (产出弹性减小) 而产生的。不完全契约减少了产品开发, 低技术投入品会转移到南方以便利用南方的低工资优势。这种转移首先会通过FDI的形式在企业的边界内发生, 其后一段时间, 会通过外包形式在企业边界外发生。一般均衡模型表明南方的不完全契约导致北方的均衡工资高于南方。无论企业采用哪种组织形式, 专用性投资都会扭曲, 如果中间投入品供货企业比最终产品供货企业更能创造剩余, 那么外包的激励就会增大。

2.2 契约体制与比较优势

Grossman & Helpman (2005) 分析了契约环境对外包的影响。他们用特定关系投资所占的比重来界定一国的法律环境。给定每一个国家零部件生产商的数量和相对工资水平, 一国契约环境的改善提高了在该国外包的相对利润。全球契约投资比重的上升对北方的外包有利, 南方法律环境的改善可能提高或降低当地的外包数量, 但是提高了来自北方的外包数量。

Nunn (2005) 分析了契约不完全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他把法律规则作为契约不完全性程度的主要衡量标准, 实证分析表明, 有更好法律体系的国家, 其契约密集型投入 (intensive in contract-dependent input) 高的产业出口更多。即契约体制是比较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

2.3 契约与外包

Antras和Helpman (2006) 将Antras和Helpman (2004) 的异质企业国际生产组织模型普遍化, 允许存在不同程度的契约摩擦 (contractual frictions) , 并允许其程度因不同投入品和国家而异。拥有异质性生产率的企业决定是否实行一体化或将中间投入品的生产进行外包, 并决定在哪个国家进行。最终产品的生产企业和中间投入品供货企业进行关系专用性投资, 只能进行部分契约化, 或者以一体化企业形式, 或者以市场交易形式。在均衡点, 企业的生产率水平不同, 选择的所有权结构和供货商地点也不尽相同, 契约制度的质量变化对企业组织形式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3 评述

Melitz (2003) 提出的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已成为国际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领域研究的一块基石, Melitz模型将贸易理论的传统方法和新方法相结合, 将企业的生产率差别和出口的固定成本有机地结合起来, 解释了出口企业和跨国公司生产率差异的原因, 丰富了贸易和FDI的研究类型。Antras (2003) 将契约模型融入标准的一般均衡贸易模型, 不仅用贸易模型解释了要素禀赋差异导致的各国出口产品要素密集度的差异, 也解释了企业组织形式的差异, 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创新。

新新贸易理论从异质性企业这个角度说明了对外贸易对一个国家的重要影响, 一方面, 一国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积极参与贸易分工, 有利于实现优胜劣汰, 提高生产效率, 从而实现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 通过新新贸易理论我们明白了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另一条途径就是积极进行对外贸易。同时, 自由贸易对一个国家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一方面, 完全对外开放, 可能致使关系到国家命脉的产业被他国效率水平高的企业所控制, 这样会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另一方面, 自由贸易导致了资源的重新配置, 使利润和市场份额向高生产率企业转移, 并且自由贸易会发生在一部分区域, 这样容易形成地区差距, 致使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参考文献

[1]樊瑛.异质企业贸易模型的理论进展[J].国际贸易问题, 2008, (3) :124-128.

[2]赵伟, 李淑贞.出口与企业生产率:由实证而理论的最新拓展[J].国际贸易问题, 2007, (7) :24-30.

[3]邓翔, 路征.新新贸易理论的贡献与发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9, 30 (12) :4-8.

[4]李春顶, 王领.异质性企业的出口贸易行为选择与经济效应[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9, 214 (8) :43-52.

[5]李春顶.出口贸易、FDI与我国企业的国际化路径选择[J].南开经济研究, 2009, (2) :15-28.

[6]孙艳琳.西方“新新”贸易理论的特点及其实践意义[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2 (5) :65-70.

新新贸易理论 篇2

第一章

主要内容: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历史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历史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本节点睛

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同是跨越国界所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但两者的角度不同,国际贸易着眼于全球范围,而对外贸易仅着眼于某个国家(或地区)。例如中国与美国的贸易,就称为中国的对外贸易,而从整个国际范围来看,即为国际贸易。

一、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国际贸易、对外贸易二者相同吗? 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国际贸易中提到了货物和服务贸易?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区别是什么?

国际贸易分类

(一)按商品的形态分类

货物贸易:是指物质商品的进出口。由于物质商品是有形的,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因此货物贸易通常又称作有形贸易。服务贸易:是指服务商品的进出口,它是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需要并获取报酬的一种国际劳务活动

(二)按商品移动方向分类

出口贸易:亦称输出贸易,指将本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

销售。如果商品先输入本国后,既未在本国消费,又未经

加工而再出口,则称为复出口或再

进口贸易:亦称输入贸易,指将国外市场购买的商品在本国市场进行

销售。输往国外的商品未经加工又输入本国,称作复进口

或再输入

过境贸易:亦称通过贸易,指甲国经过丙国国境向乙国运送商品,对

丙国来说,即为过境贸易。丙国既不是进口,也不是出口,仅是商品通过其国境并收取一定的费用,这就构成该国的过境贸易

(三)生产国与消费国在贸易中的关系

直接贸易: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直接的贸易。在直接贸易

中,生产国将商品直接出口到消费国;或者说是消费国从

生产国直接进口。

间接贸易: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的贸易经由第三国进行。

在间接贸易中,商品生产国是向消费国间接出口;商品消

费国从商品生产 转口贸易:又称中转贸易。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因某种原因不能直接进行商品买卖,而须通过第三国进行商品的买卖活动

(四)按贸易统计界线 总贸易:指以国境为界划分的进出口贸易 专门贸易:指以关境为界划分的进出口贸易

国际贸易的衡量指标

贸易差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一个国家的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

顺差和逆差:一般说来,贸易顺差表明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而贸易逆差则表明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不利境地。单纯从国际收支的角度来看,当然是顺差比逆差好。但是,长期保持顺差也不一定是件好事。首先,长期顺差则意味着大量的资源通过出口而输往了外国,得到的只是资金积压;其次,巨额顺差往往会使本币升值,从而不利于扩大出口,且还会造成同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紧张

对外贸易依存度 :又称外贸系数、外贸率、外贸贡献度和经济开放度,它是指用一国对外贸易额在其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或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总额÷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100% 外贸依存度还可分为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前者是指一国出口额在其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后者是指一国进口额在其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其公式为为:

出口依存度=出口贸易额÷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100% 进口依存度=进口贸易额÷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100% 贸易商品结构:

《1》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2》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之比,以比重表示

贸易地理方向:

《1》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区域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2》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亦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用以表明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区域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

第二章

国际分工

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一、国际分工的含义

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国民经济

内部分工超越国界,向国外延伸发展的结果,是

国际分工是历 产生国际贸易和形成世界市场的基础。是世界上

史经济的范畴 各国(或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

二、国际分工的产生与演变

(一)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18世纪中叶)

1.国际分工的过程伴随着野蛮的掠夺

2.分工主体是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特殊分工

3.对强迫参与分工的另一方的社会经济发展不 仅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反而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甚至是倒退或毁灭

(二)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

(18世纪世纪后半期——19世纪后半期)

1.大机器工业使生产和消费超越了国界 2.大机器工业新技术的运用为国际分工 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和技术的基础

3.大机器工业创造了冲破国内分工壁垒 的重型武器

(三)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

(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1.分工的中心由原来英国扩大为英、法、德、日、美等一组发达国家为中心 2.工业国之间也形成相互分工关系

3.分工交换的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4.加重了殖民地国家经济发展的两种依赖性 5.形成了相互依赖的世界市场

(四)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二战以后)

1.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型分工占主导地位 2.国际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逐步增强 3.国际分工国家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 4.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分工加强 5.国际服务分工逐步形成

6.跨国公司内部的网络化国际分工体系逐步形成7.“大脑——手脚”型国际分工成为潮流

第二节、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

一、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 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土地、水流、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和国土面积等等。

二、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国际分工的广度、深度和形式 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科学技术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三、资本流动,特别是战后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发展成为国际分工向广度、深度、多层次发展的重要动力

四、上层建筑可以推进或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家的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

一、绝对优势说

代表人:亚当·斯密(Adam Smith):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代表作:《国富论》

时代: 18世纪,工场手工业 向机器大工业过渡

原理: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于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而导致生产成本绝对低,这叫做绝对利益原则,又称绝对优势说。1)各国存在生产技术上的差别

2)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

结论: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比什么都生产更为有利。(举例)理论评价: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的地域间,由于落后国家和地区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均显著低于先进国家和地区,用绝对利益原则作指导,落后国家和地区就只好闭关自守,避开同后者的经济交流了。这种情况与以后的生产力布局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实况不一致。

二、比较优势说

代表人: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他是继斯密之后另一位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者,劳动价值论的另一创始人。他提出了地域分工的基础是比较利益原则,或称相对成本论

产生:因“谷物法”的实行影响了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原则:如两个地区中的一个能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各种产品,两国之间的地域分工和贸易也会使双方均为有利。

其核心原则归纳为“两优取重,两劣取轻”原则。

比较优势说的国际分工利益变化表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说的理论前提

2X2模型(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两种要素)各国比较利益是静态的,不存在规模经济的作用 自由贸易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进行的 不存在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 要素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 评价: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比斯密的绝对成本说,能较好地解释地域分工和国际贸易问题。

但他单纯用劳动时间来计算比较利益,并不全面,正如斯密主要从地区间条件的差异来解释地域分工一样。实际上,各地生产要素的结构和内在关系是复杂的,再加上资本主义下宗主国对殖民地和保护国的经济控制,实际情况同他的理论分析,尚有很大差距,故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被称为国际贸易的纯理论。

三、要素禀赋理论与里昂惕夫之谜

(一)、H-O理论与H-O-S理论

1、H-O理论(赫——俄理论模式)

(1)理论的提出:由于比较优势理论并没有解释一国为什么在出口特定产品时其具有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理论试图分析比较利益形成的原因。它首先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li.echscher)提出,然后由其弟子俄林(Bertil.Ohlin)最终完成,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该理论提出要用不同国家的生产诸要素的丰缺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2)理论假定前提:

2×2×2模型(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

自由商品贸易

两国生产要素同质

要素密集度假设

资源充分利用

规模收益不变

消费者偏好相同

(3)基本内容:

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国际价格不同是因为成本不同,而成本不同是因为国内生产要素价格不同,而生产要素价格不同是因为生产要素的供给比例不同。

国际生产要素不能充分流动使生产达不到理想结果,但商品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国际间生产要素缺少流动性的不足,即通过国际贸易可以部分解决国际间要素分配不均的缺陷。

开展自由贸易后,一个国家应出口密集使用其要素丰裕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要塞稀缺 的产品。

 要素价格均等化说——国际贸易将会导致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均等化。

2、H-O-S理论

1976年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H-O定理假设前提下继续考察国际贸易对于收入分配的影响,提出了:

H-O定理的推论——H-O-S 定理,即在一定条件下国际要素价格均等必然发生而不仅仅是一种趋势。国际贸易可以使贸易伙伴国之间同质要素的绝对和相对收入实现均等化

3、对要素禀赋论的评价:

(1)H-O理论比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从体系上更为完整,全面。(2)正确指出了生产要素拥有情况在各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3)违背了劳动价值论(4)忽视了科学技术的作用

(5)只能用来解释要素禀赋不同国家间的分工与贸易行为(6)抹杀了国际生产关系

三、里昂惕夫之谜与释“谜”

1974年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里昂惕夫(Leontief)对要素禀赋提出了挑战,他检验了两个命题:

一是H-O理论是否正确;

二是所有人认为的美国经济与其他所有贸易伙伴相比,是资本丰裕的国家的看法是否正确。

里昂惕夫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美国1947年的进出口商品要素(资本和劳力)结构对比分析,结果令他大吃一惊:美国出口商品中含有较少的资本和较多的劳动而进口品中却含有较多的资本和较少的劳动,这与要素禀赋理论所持有的观点恰恰相反。

学者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a.劳动熟练说 b.人力资本说

c.技术差距说

d.需求偏好相似说

e.产业内贸易说 f.产品生命周期说

关于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实际上是从不同侧面对要素禀赋理论假定前提的修正,并为以后一系列国际贸易新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简称PLC,是把一个产品的销售历史比作象人的生命周期一样,要经历出生、成长、成熟、老化、死亡等阶段。就产品而言,也就是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动态的角度解释贸易格局的变化。如图:

 第三章

国际交换与贸易条件  第一节 国际价值与国际市场价格

一、国际价值

一、国际价值的含义 

1、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无差别劳动,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

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时间。

2、国内价值

国内价值又称为国别价值、国民价值,是指一国范围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

3、国际价值

国际价值是指在世界经济的一般条件下生产某种商品时所需要的特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二、影响国际价值量的因素

1、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提高,价值量降低,国际价值量亦降低。

2、劳动强度

劳动强度与价值量成反比例变化

3、贸易参加国的贸易量

三、国际市场价格

(一)国际价值是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的基础和中心

1、国际生产价格是国际价值的转换形态 

2、国际市场价格围绕国际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

2、国际市场价格与供求关系

(1)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确定国际市场价格 (2)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

 A.垄断

B.经济周期

C.各国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

D.商品的质量与包装

E.商品销售中的各种因素

F.自然灾害、政治**、投机等

(三)国际价格的种类

(一)按国际市场的性质分类

     

1、世界“自由市场”价格

2、世界“封闭市场”价格

a.调拨价格

b.垄断价格

c.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的价格

d.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

 第二节

贸易条件 

一、定义

贸易条件是指一个国家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比。

二、类型

1、净贸易条件

2、收入贸易条件

3、单因素贸易条件

4、双因素贸易条件

1、净贸易条件

N=(PX / PM)*100% 式中:N——净贸易条件

PX ——出口商品价格指数

PM ——进口商品价格指数

2、收入贸易条件

I=(PX / PM)*Qx 式中:I ——收入贸易条件

PX ——出口商品价格指数

PM ——进口商品价格指数

Qx ——出口商品数量指数

3、单因素贸易条件(P46)

4、双因素贸易条件(P46-47)结论:对于上述任何一种贸易条件,其结果

大于 1 时,表明该国贸易条件得到改善。

其结果小于 1 时,则表明该国的贸易条件恶化。

第四章 贸易政策与理论

重商主义 自由贸易 保护贸易 战略贸易

第一节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本节点睛 :国际贸易政策是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之间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时所采取的政策总和。其一般分为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和管理贸易政策。

一、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和构成

(一)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

 保护本国市场

 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  优化产业结构  积累发展资金

 维护本国对外政治经济关系  其他

(一)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

 对外贸易总政策:包括进口总政策和出口总政策。它是从国民经济的整体情况出发,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实行的对外贸易总的原则、方针和策略,即一国在总体上采取的是相对自由的贸易政策还是保护贸易政策。它通常与一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相联系

 进出口商品政策: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依据对外政治和经济关系的需要,在不违反国际规则的前提下对不同国家或地区制定不同的贸易政策。对不同国家或地区规定差别关税税率和差别优惠待遇是各国国别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做法

 对外贸易国别政策: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依据对外政治和经济关系的需要,在不违反国际规则的前提下对不同国家或地区制定不同的贸易政策。对不同国家或地区规定差别关税税率和差别优惠待遇是各国国别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做法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

 自由贸易政策:指国家取消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商品能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政策实质上是一种“不干预”政策,即中性政策  保护贸易政策:指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产品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待和补贴以鼓励商品出口。保护贸易政策以加强本国民族利益为目的,其实质是“奖出限入”  管理贸易政策:指国家对内制定各种对外经济贸易法规,加强本国进出口贸易的管理;签订各种对外经济贸易协定,以协调发展和缔约国的经济贸易关系

第二节

重商主义和保护贸易

一、重商主义时期的保护贸易政策

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起始于15世纪,全盛于16~17世纪,18世纪趋于衰落。其观点是,只有金银货币才是财富,对外贸易是获取财富的源泉。为了积累国内财富,他们主张国家必须干预对外贸易。

重商主义经历了两个发展时期,即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流行于15~16世纪,晚期重商主义流行于16世纪上半叶至17世纪中叶

一、重商主义时期的保护贸易政策

早期重商主义:又称重金主义。

主张绝对禁止贵重金属(黄金)外流,由国家严加防范,并进行垄断占有,外国与本国进行贸易时必须将销售货物的收入,全部用于购买本国的货物,反对一切进口交易。

重金主义学说的主要代表是英国人威廉斯坦福(W STAFFORD 1554~1612)。其观点的核心是防止货币外流

晚期重商主义 又称贸易差额论

主要观点是: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加货币,但必须是遵循每年进出口要保持顺差以增加货币的流入量,因此被称为“贸易差额论”或真正的重商主义。晚期重商主义政策的内容主要体现在限入奖出的政策

晚期重商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托马斯·孟(THOMAS MUN 1571~1641)他的主要著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被后人称为重商主义的圣经。

二、自由竞争时期的保护贸易政策(P 72) 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

李斯特认为古典学派的“比较成本说”的自由贸易观点存在错误。因为按比较成本原理购买国外的廉价产品,表面上看起来虽然有利可图,但实际上却影响了本国该产业的发展,从而会长期处于落后和从属于外国的地步。而如果放弃这种短期利益,对这种幼稚工业实行保护政策,虽然一开始该产品的价格会上升,但经过一段时期,不但本国的产业可以得到充分发展,而且生产力提高后,商品的价格也会下跌,甚至会低于外国的进口价格

19世纪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起步较晚的德国、美国等国家为了减少进口,保护本国成长中的资本主义工业,先后推行了此保护贸易政策

思考:

1、李斯特主张建立的保护制度保护所有产品吗?

2、实施保护“幼稚工业”的政策有什么困难?

3、简要概述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内容

三、垄断时期的超保护贸易政策

超保护贸易政策

1931年在严重的经济危机的打击下,英国不得不最终放弃自由贸易政策,转而全面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在这个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以下特点: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国际经济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

1、保护的对象不仅是幼稚工业,而且更多的是国内高度发展或衰落的垄断工业

2、保护的目的不再是培养自由竞争的能力,限制进口,而是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市场进行进攻性的扩张

3、保护的利益从一般的工业资产阶级转向大垄断资产阶级

4、保护的措施与手段从关税扩大到非关税等,还有各种各样的奖出限入的措施,实行“按倾销价格输出”的制度

理论依据——凯恩斯的“保护就业理论”

超保护贸易的主要提出者是凯恩斯,其代表作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他认为传统自由贸易理论的前提是充分就业,在经济危机严重,失业率很高的情况下,自由贸易理论的前提已不存在。在把投资乘数理论引入外贸以后,形成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它说明一国贸易顺差越大,使一国国民收入的增加越多;反之,则小。因此,为解救危机,缓和失业,就要实行奖出限入的超保护贸易政策。

投资乘数理论的计算公式是:

乘数 K =1/(l-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0-----增加的收入全部储蓄----国民收入不变 边际消费倾向=1-----增加的收入全部消费----国民收入无限大

(△Y)=K×[(△I)+(△X-△M)] 凯恩斯的追随者们引申出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他们认为,一国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有增加国民收入的作用;一国的进口,则与国内储蓄一样,有减少国民收入的作用。当商品劳务出口时,从国外得到货币收入,会使出口产业部门收入增加,消费也增加。它必然引起其他产业部门生产增加,就业增多,收入增加……如此反复下去,收入增加量将为出口增加量的若干倍。当商品劳务进口时,必然向国外支付货币,——收入减少,消费随之下降,与储蓄一样,成为国民收入中的漏洞。

他们得出结论,只有当贸易为出超或国际收支为顺差时,对外贸易才能增加一国就业,提高国民的收入。此时,国民收入的增加量将为贸易顺差的若干倍。这就是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涵义。

设△Y代表国民收入的增加额,△I代表投资的增加额,△X代表出口的增加额,△M代表进口增加额,K代表乘数。

则计算对外贸易顺差对国民收入影响的倍数公式为:

△Y=【△I+(△X一△M)】·K

在△I与K一定时,则贸易顺差越大,△Y越大;反之,如贸易差额是逆差时,则△Y要缩小。

谨慎看待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片面强调对外贸易顺差对增加国民收入的作用,可能导致国际上各国过度的强调出口而限制进口,导致关税或其他贸易保护手段的 日益盛行,最终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四、70年代中期后的新贸易保护主义

(一)特点

1、被保护的商品不断增加

2、限制进口措施的重点从关税转向非关税

3、贸易保护的中心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

(二)理论依据

1、凯恩斯

2、高德莱

(三)影响 P82

五、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

(一)中心——外围理论

1、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

普雷维什将世界经济体系划分为中心和外围两大类。这两类国家经济发展不平等。

外围国家应通过实行工业化,独立自主地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来彻底摆脱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体系,打破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只有采取保护贸易政策,通过关税、非关税措施及外汇管制等手段限制进口以减少外汇支出,削弱外国商品的出口能力和竞争能力,扩大国内工业产品的国内需求,才能保护外围国家工业化的顺利实施。第三节、自由贸易政策

点睛:

自由贸易形成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开始于经济最发达的英国。在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自由贸易发展一度受阻,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自由贸易又被重新推到前台,成为大多数国家一致推举的贸易政策与做法

一、自由贸易政策

(一)、自由竞争时期的自由贸易政策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分享他国自由贸易的好处的同时,在本国实行保护贸易政策。需要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薄弱的经济基础和相形见绌的竞争力,使其难以在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中短期受益。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考虑各自国情、经济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谨慎选择参与的方式。但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认识到,自由贸易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融合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去是发展中国家的唯一选择。

(二)、二战后至70年代的贸易自由化

1、贸易自由化的主要表现

关税大幅降低

非关税壁垒消弱

放宽外汇管制 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得到优惠待遇

(二)贸易自由化的主要特点(P67)美国是推行者

经济的恢复为自由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带有浓重的政府干预色彩

二、管理贸易政策

点睛:

管理贸易政策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它是以协调国家经济利益为中心,以政府干预贸易环境为主导,以磋商谈判为轴,对本国进出口贸易和全球贸易关系进行全面干预、协调和管理的一种贸易制度。管理贸易政策介于自由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政策之间

(一)、管理贸易政策的兴起

从管理贸易发展历程来看,美国的贸易制度是管理贸易的典型范式。美国的管理贸易具有法律化、制度化和强权性等特征。日本为缓和巨额贸易顺差而引起的贸易摩擦也实施将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旨在保护国内成熟市场的管理贸易。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西方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纷纷仿效,实行不同程度的管理贸易政策

(二)、管理贸易的措施

通过国际会议对国际贸易进行意向管理 通过多边贸易组织对成员贸易关系进行管理 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协调 通过协定、标准进行协调管理

各国政府加强对贸易活动的宏观干预

第二节 我国的对外贸易措施

本节点睛 :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前的高度管制阶段,二是改革开放后的相对自由政策阶段

第二节 我国的对外贸易措施

一、改革开放前的对外贸易政策

新中国建立以后,面临国际上的冷战形势,根据经济建设的需要,借鉴前苏联的经验,我国采取的是国家管制的内向型保护贸易政策。这种内向型的保护贸易政策对于粉碎帝国主义的“禁运”和“封锁”,顶住外国的经济压力,密切配合外交斗争,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政策也存在相当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国内企业保护过渡导致中国外贸企业效率不高,国际竞争力低下,不能积极参加国际分工,使我国的对外贸易事业发展缓慢。第五节 我国的对外贸易措施

二、改革开放后的对外贸易政策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调整了外贸政策,把国家统管下的内向型保护贸易政策转变为开放型的适度保护贸易政策。其主要内容有:实行有条件的、动态的、适度的贸易保护手段,对生产技术条件不同的工业部门,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程度的适度保护;出口的目的不仅仅为了获取外汇,还要带动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结构的升级和技术的进步;进口的目的不仅仅为了满足国内生产和消费,还要发展出口,为面向出口的产业服务;大量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发展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积极地利用外资扩大社会再生产规模;改革外汇体制,实行单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积极努力加入世界性的经贸组织,并于2001年经过10余年的艰苦谈判,我国成功地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本章小结

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概: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和构成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

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保护贸易政策

重商主义时期保护贸易政策

自由竞争时期保护贸易政策

垄断时期超保护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政策

自由竞争时期自由贸易政策

二战后的贸易自由化

管理贸易政策

管理贸易政策的兴起

管理贸易的措施

新新贸易理论文献综述 篇3

国际贸易理论用于解释和分析国际贸易的基础、贸易的模式和贸易的经济效应, 随着国际贸易实践的发展, 国际贸易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化中。最早的国际贸易理论从国家角度讨论比较优势, 认为各国的比较优势来自于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 因此, 各国应该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国际贸易中交易双方都能获得利益。这种国际贸易的模式主要表现为产业间贸易, 而要素禀赋则可以较好地解释不同国家产业比较优势的来源。

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 新的贸易形式发展起来, 如一国在进口汽车产品的同时, 也出口汽车产品, 这是传统的产业间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 于是产业内贸易理论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出现了以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为基本假设的新贸易理论 (New trade theory) 。

随着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 企业作为国际贸易的主要载体, 其在全球配置资源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 国际贸易的新格局开始更多地聚焦于企业。在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中, 研究者都假设企业是同质的 (Homogeneous) 。这一简化的假设虽然有利于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开展, 但近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证证据的挑战:与出口企业相比, 非出口企业在企业生产率、企业规模等重要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 也就是说, 企业是异质的 (Heterogeneous) 而不是同质的, 而企业异质性 (Firm heterogeneity) 对于理解企业为什么会出口、如何出口灯国际贸易的动因至关重要。Bernard&Jensen的研究开始关注企业层面的因素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 这一开创性研究探讨了国际贸易的微观基础, 在此之后, 部分学者也意识到当探讨企业为什么出口这一基本问题时, 假设企业是同质的存在较大的局限, 从而引入了企业生产率异质性, 并成功构建了企业异质性模型, 同时基本证明了引入企业异质性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Bernard&Jensen, 1995;Eaton, Kortum和Bernard, 2003;Helpman, Melitz和Yeaple, 2004) 。这些学者认为, 出口企业是异质的 (Heterogeneous) , 企业间的差异 (即企业异质性) 对于理解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贸易活动至关重要, 从而开创了新新贸易理论 (New-New Trade Theory) 。

2 新新贸易理论的核心思想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学者们开始关注企业这一微观主体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 企业异质性被应用于国际贸易的研究, Bernard&Jensen的研究开创了这一先河。正是循着Bernard&Jensen的这一思路, 后续研究者尝试从实证研究入手寻找企业异质性与出口行为、出口利益以及其他国际贸易问题的关系。由于经典文献证明生产率差异是决定跨国企业是否从本土企业加入到出口企业行列的决定性因素, 同时, 经济学对生产率研究颇多, 对于企业而言, 这也是一个相对较好测算的指标, 因此, 将企业生产率作为企业异质性的代表是一个自然选择。Melitz将研究的视角聚焦于先本土市场后国际市场的发达国家典型出口企业, 并发展了经典模型。

Melitz 2003年发表在《Econometrica》上的论文, 提出异质企业动态产业模型, 被业界推崇为新新国际贸易理论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分析框架。生产率异质性等新新贸易理论常常以该理论框架为切入点进一步展开研究分析, 且“出口中学习”、“学习中出口”等理论都是在该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提出的推论。因此, Melitz (2003) 模型也是新新贸易理论的核心思想。

Melitz (2003) 的理论推导可以简单概括如下。

假设企业在了解生产率状况之后才会决定是否出口 (假设Ⅰ) , 假设出口存在一个大于0的固定成本 (假设Ⅱ) , 假设市场竞争条件为D-S垄断竞争条件 (假设Ⅲ) 。

基于以上前提假设, 设定所有企业的固定成本用f表示, 0<f<1, fx表示进入出口市场的成本, φ>0表示企业的生产率水平, σ=1/ (1-ρ) >1表示不同商品间的替代弹性。

企业不出口, 其收益为:r (φ) =rd (φ)

如果企业出口, 其收益为:r (φ) =rd (φ) +n rx (φ) = (1+nτ1-б) rd (φ)

其中, rd (φ) 表示来自国内市场的收益, rx (φ) 表示来自国际市场的收益。同时考虑国际运输成本的存在, 为了有一单位产品到达目的地, 企业必须出口τ>1单位的产品。n表示一个国家的贸易伙伴数目, 意味着该国企业能将产品出口到n个国家, n>=1。

因此, 企业总利润函数为π (φ) =πd (φ) +max{0, πx (φ) }

由此可知, 存在一个企业进入市场的生产率临界水平φ*和进入出口市场的生产率临界水平φx*。

由于进入出口市场的固定成本大于0, 所以可以推出φx*>φ*。 (推论ⅰ)

推论i意味着, 拥有较高生产率水平的企业才会选择出口。

3 新新贸易理论的中国经验与挑战

基于新新贸易理论视角的中国研究基本上是2008年以后展开的, 最早的研究主要是国外研究进展的介绍, 很快有学者进行了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总的来讲, 中国研究一方面再次验证了新新贸易理论这一新的理论视角的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也发现了基于发达国家出口企业背景建立的生产率异质性模型与中国情境存在一定的不适应。

樊瑛、陈丽丽、洪联英和罗能生等针对信息贸易理论的模型、脉络以及最新进展进行了分层分析, 并且目前已有很多专家和学者运用各种方法来验证新新贸易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有学者认为, 我国的企业异质性与出口竞争力的关系有自己的特点, 不可以完全照抄照搬欧美的发展模式。譬如, 刘志彪和张杰通过发现本土制造企业的出口情况除了与企业规模有关, 还取决于企业的人力资本、资本密集度以及技术创新程度,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本土制造企业的出口模式与发达国家有本质区别。西方文献普遍认为出口企业生产率高于非出口企业, 这一理论被国内学者李春顶、尹翔硕和李春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所进行的实证研究彻底推翻, 认为西方学说存在“出口—生产率悖论”。因此, 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来讲, 中国经验本身提出了新新贸易理论的中国挑战。

4 新新贸易理论的最新进展:多重异质性模型的提出

基于新新贸易理论在中国情境下面临的生产率悖论, 以及其它种种理论与情境不适宜的问题, 李军和刘海云提出, 新新国际贸易理论最经典的理论分析框架Melitz模型揭示了生产率异质性的重要性, 但其模型结论和推论依赖于前文所述的三个前提假设。当研究对象转变为中国企业, 可以发现, 这三个前提假设与中国情境分别存在一定的偏离。

根据Melitz模型的假设Ⅰ, 企业会基于所掌握的生产率状况进行出口决策, 但是中国企业作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输入国企业, 很多出口企业都是从国际市场进入本土市场的跨国公司 (FDI) 或者生而国际化 (global born) 的出口企业, 并不是从本土市场到国际市场的发展模式, 因此, Melitz模型的假设Ⅰ与中国情境存在偏离。

根据Melitz模型的假设Ⅱ, 出口存在一个大于0的固定成本, 但是在中国情境下, 这一假设需要作出修订。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 由于出口补贴水平较高以及出口企业资质的限制, 国际国内市场分割程度较高, 因此, 假设Ⅱ与现实背离程度很高;近年来,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自从成为WTO成员国以来, 国内各个行业的关税都大幅度下调, 政府也提供出口补贴来鼓励出口, 国际国内市场逐步趋于统一, 若路径依赖的影响忽略不及, 则可假设Ⅱ可以接受, 但是如果存在路径依赖的情况, 假设Ⅱ就会背离现实。

根据Melitz模型的假设Ⅲ, 市场竞争条件为D-S垄断竞争条件, 我国需要适当调整这一理论才可以将其应用在国际贸易行业中。在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并不了解国际市场中关于出口贸易的资质要求和相关操作流程, 大多数中国企业很难公平且充分的参与国际市场的贸易活动。有的企业即便有机会从事出口贸易, 但是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及西方发达国家, 企业产能有限, 在国际市场的交易活动中常常处于劣势, 因此国际市场竞争基本符合D-S垄断竞争条件 (假设Ⅲ)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特别是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的实行, 出口产业潮涌现象汹涌, 致使“中国买什么, 国际市场就涨什么;中国卖什么, 国际市场就跌什么”, 此时假设Ⅲ就与现实存在较大的背离。

进一步, 李军和刘海云构建了中国情境下的多重异质性模型, 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企业层面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 其主要企业异质性因素涵盖了多重异质性因素, 譬如企业品牌、企业区位、企业级别、企业性质、企业规模、企业现有人力资本存量、技术创新、外资占总资本比例等等。实证研究证明, 单一生产率异质性模型在多个行业不成立, 而多重异质性模型在所有行业比单一生产率异质性更具有解释力。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篇4

一、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我们可以采用当前最普遍的多媒体教学。利用各种图片、影像资料(包括纪录片、电视剧片段等)生动还原中国与欧洲的经济与贸易发展史,使学生了解国际贸易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什么不同的贸易特点,产生了什么样的经济思想家和经济理论。谈古论今,一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其认识到国际贸易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对学习国际贸易的兴趣,为今后学习其他相关课程埋下伏笔,打下基础。

二、案例教学增进学生对实务知识的掌握

国际贸易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到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运用,其交易过程、交易条件、贸易做法及所涉及的问题,都远比国内贸易复杂。具体表现为国际贸易的中间环节多,国际市场广阔、情况复杂、易产生欺诈活动,易受政策、经济形势和其它客观条件变化的影响,不稳定性强、难度也大。因此,随着我国加入WTO进程的日益加速,企业对既有实操能力,又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的外经贸人才的需求也更为迫切。同时也对从事国际贸易的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必须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知识和技能与方法,而且还应学会分析和处理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以确保社会经济效益的顺利实现。采用案例教学法,整理出国内外国际贸易经典案例做专题教学,启发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再由教师总结点评。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培养其综合应用能力。

三、利用学校的国际贸易实训软件进行实训

国际贸易模拟软件系统以国际进出口贸易贸易业务操作为主要内容,仿真模拟国际进出口贸易商务活动的全部过程,主要包括业务操作、单证练习、在线考试、知识网站及在线帮助等功能。使学生通过模拟角色、互相交易、互相配合来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通过不断认真练习,使学生可以学习到只有现实中才能学到的工作经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将来毕业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为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课程考核方法。

本课程采用考试与平时实训综合的考核方法,考试占70%,平时占30%

新新贸易理论 篇5

1 新新贸易理论的基本模型

1.1 Melitz (2003) 模型

同一产业内的不同企业在生产效率、利润水平和企业规模上存在明显差异, 这是在几乎所有行业都能够观察到的现象。问题是, 这一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对于产业动态和产业长期均衡有何影响?以及, 所有这些在理论上应该如何刻画?通过将企业异质性和产业动态引入到新贸易理论模型之中, Melitz (2003) 成功地建立了一个简单的考虑异质性企业的国际贸易模型, 对于贸易的企业选择效应和对产业动态的影响给出了比较合理的解释。

Melitz假设一家企业如果要将其生产的产品销往国外, 必须在生产成本之外为这部分出口产品支付两种成本:一笔出口固定成本, 以及为每单位出口产品支付的运输成本。开放贸易对产业动态和产业平均技术水平的影响, 则取决于两种贸易成本与固定生产成本之间的关系。Melitz模型给出的解释是:由于开放贸易增加了各国市场上潜在进入者的数量, 降低了产业总体的价格水平——在这样一个垄断竞争部门, 这意味着竞争的加剧, 使得各家企业面临的需求条件恶化, 于是一部分在封闭条件下能够生存的企业, 在贸易开放的条件下将被迫退出。

1.2 Antràs (2003) 模型

20世纪末, 人们从对美国国际贸易事实和数据的研究中发现了另一重要的经验特征:企业内贸易逐渐在美国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并且企业内贸易的重要程度与相关行业的资本——劳动相对密集程度和相关国家的资本——劳动相对丰裕程度密切相关。

不同的企业结构将会提供不同的激励体系从而带来不同的利润预期, 这是传统的契约理论回答关于企业边界问题的一个基本思路。应用于Antràs模型, 这一思路转化成:对于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中间产品生产国, 同样的企业结构会带来不同的利润预期。根据相关的经验证据, Antràs认为国家间在要素禀赋上的差异是产生上述利润预期差异的原因。一家企业F兼并其上游供应商S所带来的好处是可以取得资本投资的决定权, 从而解决资本投资不足的问题;而对于劳动投资, 无论企业结构如何都只能由S来决定。

在这一模型下容易证明:对比纵向一体化和外购两种企业结构, 前者资本投资相对充分, 而劳动投资相对不足。因此自然地得到以下结论:在所有国家, 资本相对密集行业的中间产品提供者将被纵向一体化, 而劳动相对密集行业的中间产品提供者将作为独立厂商出口中间产品;在资本禀赋相对丰裕的国家, 将会生产更多种类的资本密集型产品。

2 新新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

2.1 基于异质性企业的企业结构选择

Antràs和Helpman (2004) 将Melitz模型的企业异质性和Antràs模型的企业结构选择机制结合到一起, 考虑两国经济一个北方国家N和一个南方国家S, 假设生产性要素M在任何一个国家都能够以相同的技术被生产出来, 管理性要素H却只有在北方国家才能生产。一般地, 如果一个行业生产性要素相对密集, 因而保护M生产企业的积极性相对重要, 同时南方国家的单位成本优势也具有更大的意义时, 那么北方国家企业就更应该选择外购而非一体化。正是基于这一基本逻辑, Antràs和Helpman将注意力集中在两个部门, 一个管理性要素密集型部门和一个生产性要素密集部门。

在生产性要素密集部门, 保证企业M的积极性相对重要, 企业H总是选择外购中间产品而不是纵向一体化;是向一家位于南方国家的企业采购, 还是向一家位于北方国家的企业采购, 则取决于外购所需的固定成本和单位生产成本之间的权衡。相应地, 在管理性要素密集部门, 保证企业H的议价能力和积极性是相对重要的, 企业H总是选择纵向一体化;是与一家位于南方国家的企业一体化, 还是与一家位于北方国家的企业一体化, 则取决于一体化所需的固定成本和单位生产成本之间的权衡。

2.2 基于Melitz (2003) 模型的贸易政策

Demidova和Rodríguez-Clare (2009) 在Melitz模型的基础上, 考虑了一个小国开放经济的政府如何通过出口补贴/税、消费补贴/税, 和进口关税来调节本国经济面临的扭曲, 实现本国福利的最大化。

Demidova和Rodríguez-Clare模型关于最优政策一个值得注意的含义是:若要最大化社会福利, 无论使用上面三种政策工具之中的哪一种, 都必须以降低本国产业的技术门槛和总体生产率为代价。以出口税/补贴为例, Demidova和Rodríguez-Clare证明了若使用这一政策工具来最大化社会福利, 那么最优政策应是对本国产品出口征税 (而非补贴) , 由于出口企业是生产率较高的企业, 这一政策将会引起资源有高效率企业向低效率企业转移。仅就产业整体生产率本身而言, 这一因素显然是与社会福利正相关的;但是, 社会福利最大化却又必须以牺牲产业整体生产率为代价, 这是因为一个扩大高效率企业优势的改变, 将会减少均衡时的产品数量, 恶化本国的贸易条件, 同时加剧企业异质性从而加剧经济因异质性本身产生的福利损失。Demidova和Rodríguez-Clare证明, 这样三种反方向作用的总效应, 超过了提升出口企业竞争力带来的福利改进, 因此最优的政策是降低出口企业竞争力。

2.3 线形需求和内生成本加成

Melitz模型在构造其模型时沿用了新贸易理论模型的方法, 假设代表性消费者具有CES (常替代弹性) 效用函数。这一效用函数极大地简化了相关分析, 因而成为此类贸易模型常用设定。这一简化的代价是CES效用函数意味着不变成本加成, 从而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间接化:无论有多少企业进入, 都只能改变整个产业面临的需求条件, 而无法直接影响到任何一家在位企业的定价策略。

为了克服CES效用函数的上述不足, Melitz和Ottaviano使用二次型的效用函数和线性需求函数研究了内生成本加成和异质性企业条件下的一般均衡经济。简言之, 市场规模越大, 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激烈, 并且产业总体的技术水平越高。开放贸易可以看作是市场规模扩大的一种方式, Melitz和Ottaviano模型不同于Melitz模型一个基本的含义是, 即使国际贸易是没有摩擦的, 开放贸易也会引起低水平企业的退出。

3 评价与未来发展

3.1 政策问题

考虑企业异质性的新新贸易理论模型, 不仅是一个更加贴近现实世界的理论描述, 也为研究政策的企业选择效应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在一个考虑企业异质性的模型中, 政府政策对于企业的影响不必是对称的, 这一点也无疑是更加符合现实的:当政府对某一行业征税后, 一些企业可能就此无法盈利而退出了, 另一些企业却还能够坚持——在这一过程中, 企业具有不同的效率显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研究和讨论政府如何制定最优政策时, 政策的企业选择效应显然是比政策对于产品种类的影响更具意义、也更符合直觉的理由。

3.2 企业异质性的表现及其含义

将企业异质性引入经济模型的意义, 在于在这时任何改变都可能是以一种非对称的方式影响技术水平不同的企业。当经济由孤立变为开放, 并且假设产品出口到国外需要额外的固定成本, 这样一种变化就是以非对称的方式作用于技术水平不同的企业的。

现实世界中能够产生这种非对称作用的不只这些方面。例如, 淘汰落后产能是一些产业政策的主要目标, 这类政策对于不同技术水平企业的作用显然是非对称的。此外, 企业在不同要素的使用上所具有的异质性也很可能是不同的, 例如一些产业对于劳动的要求不高, 同时对于机器设备的要求很高, 在这样的产业企业的异质性很可能主要体现在资本要素上——如果是这样, 那么针对某一种要素收入税收政策的变化, 也会对这类产业技术水平不同企业产生非对称的作用。

3.3 多要素-多部门经济中的企业异质性

Melitz关于企业异质性和国际贸易的基本模型考虑了一个最简单的单要素-单部门经济——由于其出发点是揭示贸易的企业选择效应, 这一假设无疑是合理的。

在研究其它问题时, 将这一模型扩展到多要素-多部门经济却是有意义的。经济学的许多问题需要考虑一般均衡模型, 一般均衡模型之于局部均衡模型的基本区别在于其考虑了要素市场均衡, 从而可以从消费者效用出发分析社会福利。但是, 社会福利的分配状况如何, 是与社会福利总量有多大同样值得关心的问题, 而在考虑福利分配状况时, 就必须使用多要素-多部门模型, 从而涉及要素的替代性。

摘要:自20世纪末开始,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表现出若干新的特点。为了解释新的贸易现象, 基于企业异质性和企业内贸易的第三代贸易理论, 新新贸易理论出现并成为当前贸易理论研究最活跃的领域。本文简要回顾了第三代贸易理论的基本文献和最新发展, 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新新贸易理论的主要贡献和目前面临的问题。最后, 对新新贸易理论的可能发展方向作了简单概括。

关键词:新新贸易理论,贸易,经济

参考文献

[1]Antràs, P. (2 0 0 3) , “Firms, Contracts and Trade Structur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8, 1375~1418.

[2]Bernard, A.B., Redding, S.J., and Schott, P.K. (2006) ,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HeterogeneousFirms”,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74, 31~66.

[3]Demidova, S., and Rodríguez-Clare, A. (2009) , “TradePolicy Under Firm-level Heterogeneity inA Small Econom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Economics, 78, 100~112.

新新贸易理论 篇6

文献综述

1.国外学者的研究

Melitz (2003) 在Hoenhayn动态产业模型和Krugman产业内贸易模型的基础上, 提出了企业异质性假设。通过构建异质性厂商动态产业内贸易模型, 发现只有高生产率企业可进行出口贸易, 低生产率企业只能进行国内贸易, 并且随着出口贸易的逐步展开, 会使低生产率企业退出市场, 从而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 提升整个行业的生产率。而Baldwin (2005) 在Melitz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不同企业的生产率, 认为高生产率对企业的出口是一种优势。与Melitz构建的模型不同, BEJK (2003) 构建的模型采用比较静态分析法, 引入Bernard竞争而非垄断竞争, 研究企业生产率与出口之间的关系, 以及贸易自由化对美国出口、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影响。Bernard (2003) 通过扩展李嘉图模型, 引入异质性企业假设, 认为出口企业较非出口企业有较高的要素生产率。在这类模型中, 所有企业在李嘉图框架下, 采用不同技术生产同一种产品, 任何国家的消费者从全球所有国家的最低成本生产者中购买商品。

2.国内学者的研究

李春顶、唐丁详 (2010) 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 (DEA) , 计算我国制造业分行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并对其行业出口贸易增长率做计量分析, 得出我国分行业企业的生产率与出口贸易呈正向关系。孙俊新、蓝乐琴 (2011) 在新新贸易理论的框架下, 通过建立非参数模型, 对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据做回归分析, 发现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同生产率呈负相关关系。汤二子、王瑞东等 (2011) 采用2005~2008年我国14个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作检验, 分析结果表明存在“生产率悖论”。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认为, 高生产率企业会选择出口, 低生产率企业会选择内销。

3.Melitz模型的基本思路

Melitz模型主要研究的是异质性企业的贸易 (企业生产率与其出口决策行为之间的关系) 及资源在企业间的再分配理论。异质性, 指的是企业在生产技术、管理制度、规模大小、产品质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 即该模型所研究的企业不是同质、无差异的。研究表明, 不是所有的企业都从事国际业务。Melitz首次将企业生产率的差异性扩展到垄断竞争的模型中, 开启了新的贸易领域的研究。其基本思路是:由于企业存在异质性, 在贸易时会导致生产率高的企业进行出口贸易, 生产率较低的产业只能在国内贸易, 而生产率更低的产业可能退出生产。另外, 贸易还会引起资源在企业间的再分配, 使得生产率高的企业占有的市场份额增加, 生产率最低的企业占有的市场份额减少, 甚至退出市场。这样就会提高整个行业的生产力水平。

目前, 国内对银行业的研究, 多是关于其绩效或效率、资产结构、风险动态、竞争力分析的, 而采用的方法多为Eviews研究方法、DEA阶段分析方法等。相比而言, 本文采用Melitz模型, 分析我国银行的上市动力, 是目前国内研究比较少见的。也正因如此, 本文在尝试该研究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某些不足, 请读者谅解。

实证研究与效率分析

1.实证研究

其中, (1) 式为上市银行的资产净利润率, (2) 式为上市银行在各个国家的资产净利润率。事实上, 上市银行的经营效率比未上市银行的经营效率高, 即φx*>φ*。这是因为, 对于未上市银行来说, 当其资产净利润为零时, 有rd (φ*) =f, 且当φx*=φ*时, 有τ1-δf=fx, 故需要τ1-δf>fx, 即需要上市成本。因此, 经营效率较高的银行可以通过上市获得更多的资产净利润, 而且上市会使得经营效率最低的银行推出金融市场。事实上, 银行通过上市, 凭借较高的效率,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进而完善银行内部结构。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 银行上市与其效率有很大的相关性, 而银行效率是银行在业务活动中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 一般可以从产出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等三个方面来测度其高低。银行效率, 反映了银行资源配置的效能, 是衡量银行投入产出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影响银行效率的因素主要有3个, 即内部公司治理、外部市场竞争机制和政府监管。这与我们前文试图用新新贸易理论解释银行上市动力有些差池, 也正是因为政府监管在银行效率中的显著影响, 才使得在用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解释上市银行时, 其效果不如制造业明显。

2.效率分析

我国上市银行一般都建立了规范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这些银行的资产充足率、资产质量等财务指标有了明显的改善, 但目前我国上市银行在经营效率上仍存在较多问题。分析限制效率提高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1) 政府的过多干预。虽然政府意识到上市银行一些问题的存在, 并对效率结构如银行的内部治理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和完善, 但政府的涉足和干预过多, 使得监管替代效应过强, 从而使得银行的改革受到限制。

(2) 外部环境的束缚。以往的银行改革过多集中于银行内部, 而忽视了法制和信用环境的改善提高。

结论与政策建议

1.结论

本文的研究表明:上市银行可以通过募集更多的国际资金, 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进而提升银行的竞争力;而那些经营效率水平较低的银行, 不能达到上市要求, 只能在国内经营;有些资本充足率太低, 不能满足业务需求或者经营效率很低的银行, 最终可能会面临倒闭的危险。

2.政策建议

(1) 逐渐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引入市场力。在推进银行业国际化的同时, 放宽其对内开放的政策, 包括放松对民营资本准入的要求, 逐步允许建设民营银行和参股国有银行。这一方面可以稀释市场的集中度;另一方面, 也可稀释产权的集中度。此外, 政府还应放手银行高管人员的行政任免和暗箱操作。银行的监管职能应转向中小股民和债权代理人, 强化银行信息披露力度, 加强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

(2) 加强法制和信用建设。良好的法制环境对产权改革至关重要, 而产权改革又是提高银行业经营效率的重要所在;银行资产的好坏, 直接取决于微观经济部门的信用态度。因此, 在建设法制和信用环境时, 首先要解决好政府本身的信用问题。其次, 应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提高社会和公众的诚信度。

参考文献

[1]章抒.企业出口贸易生产效应及其机制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纺织业企业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 2009.

[2]樊瑛.国际贸易中的异质企业:一个文献综述[J].财贸经济, 2008 (2) :120-126.

[3]曹二平.新新贸易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D].沈阳:辽宁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 2012.

[4]陈晓卫.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上市银行效率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J].预测, 2011 (1) :40-44.

[5]高丽丽.上市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 2012.

[6]Melitz M J, 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Production[J].Econometrica, 2003, 7 (16) .

新新贸易理论 篇7

传统的贸易理论包括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均是以代表性厂商为微观基础进行研究的,代表性厂商的对称性便于求解一般均衡。而大量微观数据的经验性研究发现,新贸易理论模型并不适用于解释实际情况。新贸易理论将所有企业看做同质的、出口的,而实际情况显然与模型假设相违背: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中,并不是所有企业都会出口,且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在生产效率、生产技术和生产规模上都有很大差异。基于大量的经验性研究,以异质性企业为基础的新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二、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综述

Melitz(2003)提出的模型,成为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即新新贸易理论的基础。Melitz(2003)建立的异质企业动态产业模型以Hopenhayn(1992)的一般均衡框架下的垄断竞争动态产业模型为基础,并扩展了Krugman(1979,1980)垄断竞争贸易模型,同时引入企业生产率差异。在消费者偏好方面则参考了Dixit and Stiglitz(1977)的CES效用函数。该理论提出两个假设,一是企业具有异质性,边际成本是外生的;二是企业要进入一个行业前必须付出一定的不可撤销的初始投资也叫沉没进入成本(sunk entry cost),企业自身的生产率水平在进入行业后才得知,如果企业选择出口则需再次支付成本(iceberg transportation cost),企业每期都可能因亏损而退出行业。

Melitz模型的主要结论是: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均衡条件时,认为企业存在一个零利润生产率 Φ*,如果生产率高于 Φ*,企业就可以获得利润,如果低于这个水平,企业就会退出市场。Φ*的提高会降低行业中企业的数量,一旦 Φ*一定,行业中的企业数量就不会变化。因此封闭经济中的贸易并不能提高企业的的产效率。当经济由封闭转向开放时,贸易能够引发生产率较高的企业进入出口市场,而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只能继续为本土市场生产甚至退出市场,一个产业部门的贸易开放将会导致工资和要素价格升高,生产率低于国内 Φ*的企业被迫退出市场。生产率高于国际 Φ*的企业将能够承出口的初始投资并开始出口,生产率介于二者之间的企业将继续为本国生产,这被称为贸易的自我选择效应。资源会从生产率低的企业流向生产率高的企业,实现优化配置,企业总数减少。贸易通过提高零利润生产率而使整个产业的生产率提高,这被称为贸易的再分配效应。

其它学者也曾采用异曲同工的模型来研究企业异质性问题。Jean(2002)假设企业的边际成本为离散的序数排列。Asplund and Nocke(2006)则假设异质性企业的生产率服从马尔科夫过程。他们所得出的结论与Melitz(2003)基本一致。

理论模型形成之后,学界对理论模型进行了两个方面的研究和拓展。一方面是是理论模型的拓展,异质性企业模型被广泛运用到各种以异质性企业为围观模型的理论中去。另一方面是经验研究,学者们利用各国的制造业企业数据对Melitz模型进行校准模拟和计量检验。

三、数据、模型及方法

1、数据来源及筛选

本文数据样本来自于2007 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了全部国有企业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笔者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筛选。

首先,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共收录了30 个制造业行业,在检验出口企业与生产率关系时,要剔除资源依赖性和垄断性的制造行业16 个。第二,剔除掉明显统计有误的样本如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总值以及工业增加值等出现负数的情况。第三,删除企业员工总数低于8 人的样本。经过筛选后,剩余企业样本188285 个。本文将出口交货值大于0 的企业称为为出口企业,共有53437 个样本,出口交货值等于0 的企业称为非出口企业,共有134848 个样本。按地域将所有企业分为三组分别为东部地区(de)、中部地区(dm)和西部地区(dw)。

2、基本模型

企业生产率、资本组成、人力资本和所在区域等多方面都可以反映出企业的异质性,对企业的出口行为产生影响。本文目的是检验异质性企业模型对我国企业出口的适用性,将以上各变量考虑到其中,形成以下计量模型:

模型个变量含义如下。因变量ex表示出口虚拟变量,如果企业出口则为1,否则为0;自变量分别为:productivity—企业生产率、state—国有资本份额、individual—私有资本份额、hmt—港、澳、台投资资本份额、foreign—外商投资资本份额、ln(k/l)—资本/ 劳动对数。de—地区虚拟变量,企业位于东部地区则为1,否则为0;dw—地区虚拟变量,企业位于西部地区则为1,否则为0。其中最为重要的解释变量是企业生产率。生产率有几种不同的和衡量方法,本文将采用两种方法来计算。一种是劳动生产率LTFP,Melitz(2003)模型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因此可以用劳动生产率来作为企业生产率的衡量指标,计算方法为LTFP=ln(Y/L),其中Y为企业的工业增加值,L是企业的员工人数平均内值。第二种是几十年hi全要素生产率ATFP,其计算方法为ATFP=ln(Y/L)-sln(K/L),其中K为企业固定资产总值,s为参数,这里取s=0.3。如果劳动生产率的符号为正,则可证明生产率越高的企业越容易出口。其它的控制变量如所有制形式和企业所在地区等,都会对企业的出口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的资本与劳动比率反映了企业的要素密集度,由于我国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出口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此预测该解释变量符号为负,也就是资本比劳动的比率越高,企业越不容易出口。

(注:括号中为t、z值*p<0.05**p<0.01***p<0.001。)

3、计量方法

该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是一个虚拟变量,故而本文选取离散被解释变量情况下的二值选择模型。分别采用线性概率模型LPM、probit模型和logit模型来对模型进行估计。并将计算probit模型和logit模型的边际效应和模型准确预测比率,然后对三种计量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本文应用Stata12 软件运用LPM模型、Probit模型和Logit模型对方程进行了估计。表1 为用劳动生产率LTFP作为生产率来进行回归的结果。

表1 中第一列、第二列和第三列分别为LPM、Probit模型和Logit模型估计的结果。用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指标得到的结果与表1 非常相似,采用两种生产率估算方法得出的结果基本相同。从模型的估计效果上来看,所有的解释变量系数都在0.1%的水平上高度显著,三种估计方法结果符号基本一致,估计效果较好。但是,我们发现,三种模型无论是利用劳动生产率作为成产率指标还是利用近似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指标,其系数都为负数。这也就说明,生产率对出口的贡献为负,即生产率越高的企业越不容易出口,而生产率低的企业约容易出口。这与新新贸易理论中的基本结论相违背,说明中国可能存在着异质性企业生产率与出口关系的“悖论”。为了检验这一情况,笔者进行了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各行业生产率均值对比。对比结果显示,除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中出口企业生产率略微高于非出口企业之外,其它行业的企业生产率非出口企业都明显高于出口企业,总体均更为明显。结合回归结果中资本比劳动对数这项结果同为负来分析,产生这种悖论的原因可能是中国出口企业的产业结构决定的。由于资本比劳动比率对出口的贡献为负,可知在中国资本密集型企业不易出口而劳动密集型企业更易出口,劳动密集行企业通常为加工业,生产率水平相对不高。因此构成了中国生产率较高的企业反而不出口的悖论。这一实证结果可以一定程度上说明新新贸易理论中企业出口的“自我选择”效应在中国不适用。

对于企业所有制形式的差异与出口关系,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份额对出口的贡献度明显大于国有资本份额和私有资本份额。这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我国的出口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占比非常大,出口中有超过一半的来自外商投资企业。

在地区差异方面,非常明显地,东部地区的企业更容易出口,这与实际情况十分吻合,我国出口企业中绝大部分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占全国出口份额的八成以上。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2007 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企业层面的数据,即14 个行业,共188285 家企数据,对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引入了两种形式的企业省产率,同时引入资本组成形式、要素比率和地区等控制变量,研究新新贸易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实证结果表明,生产率越高的企业更不容易出口,生产率相对较低的企业更容易出口。这说明Melitz(2003)异质性企业模型在中国并不适用,确实存在国内一些学者所提出的悖论。

从资本组成上看,外资所占份额大的企业更容易出口;从地区上看,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更容易出口;从要素比率上看,在我国,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更容易出口。

这些实证结果也说明,在我国,从事出口的多为生产率相对较低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新新贸易理论在中国的悖论主要是由于中国自身的产业结构造成的。

摘要:2003年Melitz提出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新新贸易理论不断发展。本文基于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企业层面的数据对新新贸易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实证研究。主要检验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要素生产率、资本组成形式、要素比率及企业所处地域等因素对中国企业出口选择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生产率水平较高的企业反而不容易出口,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并不适用于中国。此外,外资份额比重大和东部地区的企业更容易出口。

上一篇:屋顶空间下一篇:煤炭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