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综述(精选9篇)
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综述 篇1
摘要:2l世纪初诞生的新新贸易理论突破了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以产业为对象的研究范畴, 将分析变量进一步细化到了企业, 并以异质企业作为研究重点。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 对异质企业贸易模型的建立以及发展进行论述, 进一步指出生产效率的高低与企业是否进行对外贸易、对外投资有一定的关系;第二, 论述企业内生边界模型的建立和拓展, 在贸易模型中引入产业组织理论和契约理论, 可以很好地解释公司内贸易模式。
关键词:新新贸易,异质企业,内生边界
1 新新贸易理论的异质企业贸易模型
新新贸易理论突破以往贸易理论的局限, 开始以异质企业为重点发展新的贸易理论, 为贸易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Melitz (2003) 提出了“异质企业贸易模型”, 随后Bernard、Yeaple等学者进一步发展了异质企业贸易模型。
1.1 生产率与出口
Melitz (2003) 提出异质企业贸易模型来解释国际贸易中企业的差异和出口决策行为。Melitz建立的异质企业动态产业模型以Hopenhayn's (1992) 一般均衡框架下的垄断竞争动态产业模型为基础, 并扩展了Krugman (1980) 的贸易模型, 同时引入企业生产率差异。Melitz (2003) 的研究结果显示贸易能够引发生产率较高的企业进入出口市场, 而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只能继续为本土市场生产甚至退出市场。国际贸易进一步使得资源重新配置, 并流向生产率较高的企业。产业的总体生产率由于资源的重新配置获得了提高, 这种类型的福利是以前的贸易理论没有解释过的贸易利得。生产率最高的企业将能够承担海外营销的固定成本并开始出口, 生产率居于中游的企业将继续为本土市场生产。当削减关税、降低运输成本、或增加出口市场规模时, 整个产业的生产率也会得到相应提高, 这些贸易措施都将提高本土和出口市场销售的平均生产率。
Bernard与Eaton, Jensen和Kortum (2003) 也建立了一个异质企业贸易模型, 与Melitz (2003) 模型所不同的是, BEJK模型采用的是Bertrand竞争而非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 主要关注企业的生产率和出口之间的关系。Bernard等模拟了全球范围内贸易壁垒削减5%的情形, 研究结果是贸易额上涨了39%, 总生产率也由于低生产率企业倒闭和高生产率企业扩张出口而上升。
Melitz和Ottaviano (2005) 研究了市场规模、生产率和贸易的关系, 并指出不同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是由该市场中企业的数量和平均生产率水平内生决定的, 市场规模和贸易会影响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异质企业的市场决策。总的生产率水平取决于市场规模和贸易带来的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双重作用, 市场的一体化程度越高, 生产率水平越高, 而利润越低。该模型对于研究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影响有一定价值。
Yeaple (2005) 的研究试图解释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的系统性差异, Yeaple将贸易成本与企业的进入、技术选择、是否出口以及雇佣工人的类型等四方面决策联系起来, 有效地解释了不断增加的技术溢价的原因。Yeaple (2005) 模型与其他模型的创新之处在于企业异质性是贸易成本、技术特征、工人技术异质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同时也对于国际贸易对技术溢价和能观测到的产业层面上的生产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2007年邓翔、路征认为新新贸易理论将企业异质性成功的引入到国际贸易模型中, 从微观层面解释了贸易的发生及影响, 从而开拓了国际贸易研究的新领域。该论文解释了为什么好的企业做国际贸易, 而较次的企业做国内贸易这一现象, 该理论认为, 自由贸易可以提高产业生产率水平和社会福利, 所以在政策上应该促进自由贸易而不是贸易保护。
2009年4月李春顶、王领以经典的新-新贸易理论模型框架为基础, 抛弃了其中企业生产的边际成本不可知且服从随机分布的假设, 将企业技术选择文献中关于技术和产品边际生产成本可预知的假定引入, 对现有模型进行了一定的扩展和补充, 指出不应给予企业出口优惠和补贴, 而应创立良好公平的市场环境, 让企业自主选择。
1.2 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
Helpman , Meiltz和Yeaple (2004) 拓展了Melitz模型, 考虑了建立海外分公司的决策, 即企业以出口还是FDI的形式进行国际化。Helpman, Melitz和Yeaple的研究表明企业究竟是选择出口还是FDI是由企业根据其生产率预先决定的。从实证检验看, 采用离差的方法提高了模型的预测能力, 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企业的全球化战略以及出口成本的变化、或FDI成本的变化是如何影响各国各个产业内生产模式的。Helpman, Melitz and Yeaple (2004) 对出口和FDI关系研究的贡献与Melitz (2003) 对异质企业贸易的贡献一样杰出。引入企业异质性特征后, 可以将同一产业内不同企业区分开来, 确定哪些企业从事出口而哪些企业成为跨国公司。企业生产率差异使得企业可以进行自我选择。只有生产率最高的企业才会成为跨国公司, 生产率处于中等水平的企业出口, 而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只在国内市场销售。
2009年李春顶以国际贸易前沿的新—新贸易理论框架为基础, 扩展了理论模型, 得出生产率高的企业应该选择对外直接投资, 而生产率低的企业应该选择出口贸易的结论。同时, 选取我国36 个行业的1997—2006年的数据, 用三种不同的方法估算和矫正行业全要素生产率, 并将理论应用到实际, 解析和得出了我国不同行业应有的国际化路径选择。
2009年5月孙艳琳通过对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比较, 从贸易分工基础和国际贸易所得两个方面剖析了新新贸易理论的特点, 探讨了新新贸易理论对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竞争的实践意义, 并对新新贸易理论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指出在企业异质性客观存在的条件下, 国家要提高开放经济的贸易所得, 必须切实扶持好本国大企业, 并提供具体扶持的作用变量。
2 新新贸易理论的企业内生边界模型
2.1 产权与不完全契约
Antras (2003) 另辟蹊径, 将Grossman-Hart-Moore的企业观点和Helpman-Kmgman的贸易观点结合在一个理论框架下, 提出了一个关于企业边界的不完全契约产权模型来分析跨国公司的定位和控制决策。Antras (2003) 在文中揭示了两种公司内贸易的类型, 在产业面板数据分析中, 公司内进口占美国进口总额的比重非常高, 而出口产业的资本密集度更高;在国家截面数据分析中, 公司内进口占美国进口总额的比重非常高, 出口国家的资本——劳动比例更高。Antras模型界定了跨国公司的边界和生产的国际定位, 并能够预测企业内贸易的类型。计量检验表明该模型与数据的质和量的特征相一致。
Antras和Helpman (2004) 建立的理论框架中, 将Melitz (2003) 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和 Antras (2003) 企业内生边界模型进行结合, 在两个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理论模型。Antras和Helpman的研究表明异质企业选择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 选择不同的所有权结构和中间投入品的生产地点。生产率差异较大的产业中主要依赖进口投入品, 在总部密集度高的产业中一体化现象更为普遍;一个产业部门的总部密集度越高, 就越不会依赖进口获得中间投入品。
Antras (2005) 建立了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李嘉图南北贸易模型解释国际契约的不完全性导致产品周期的出现。产品周期是由于南方国际契约的不完全特性和高技术投入品重要性随着产品的年龄和成熟度下降 (产出弹性减小) 而产生的。不完全契约减少了产品开发, 低技术投入品会转移到南方以便利用南方的低工资优势。这种转移首先会通过FDI的形式在企业的边界内发生, 其后一段时间, 会通过外包形式在企业边界外发生。一般均衡模型表明南方的不完全契约导致北方的均衡工资高于南方。无论企业采用哪种组织形式, 专用性投资都会扭曲, 如果中间投入品供货企业比最终产品供货企业更能创造剩余, 那么外包的激励就会增大。
2.2 契约体制与比较优势
Grossman & Helpman (2005) 分析了契约环境对外包的影响。他们用特定关系投资所占的比重来界定一国的法律环境。给定每一个国家零部件生产商的数量和相对工资水平, 一国契约环境的改善提高了在该国外包的相对利润。全球契约投资比重的上升对北方的外包有利, 南方法律环境的改善可能提高或降低当地的外包数量, 但是提高了来自北方的外包数量。
Nunn (2005) 分析了契约不完全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他把法律规则作为契约不完全性程度的主要衡量标准, 实证分析表明, 有更好法律体系的国家, 其契约密集型投入 (intensive in contract-dependent input) 高的产业出口更多。即契约体制是比较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
2.3 契约与外包
Antras和Helpman (2006) 将Antras和Helpman (2004) 的异质企业国际生产组织模型普遍化, 允许存在不同程度的契约摩擦 (contractual frictions) , 并允许其程度因不同投入品和国家而异。拥有异质性生产率的企业决定是否实行一体化或将中间投入品的生产进行外包, 并决定在哪个国家进行。最终产品的生产企业和中间投入品供货企业进行关系专用性投资, 只能进行部分契约化, 或者以一体化企业形式, 或者以市场交易形式。在均衡点, 企业的生产率水平不同, 选择的所有权结构和供货商地点也不尽相同, 契约制度的质量变化对企业组织形式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3 评述
Melitz (2003) 提出的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已成为国际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领域研究的一块基石, Melitz模型将贸易理论的传统方法和新方法相结合, 将企业的生产率差别和出口的固定成本有机地结合起来, 解释了出口企业和跨国公司生产率差异的原因, 丰富了贸易和FDI的研究类型。Antras (2003) 将契约模型融入标准的一般均衡贸易模型, 不仅用贸易模型解释了要素禀赋差异导致的各国出口产品要素密集度的差异, 也解释了企业组织形式的差异, 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创新。
新新贸易理论从异质性企业这个角度说明了对外贸易对一个国家的重要影响, 一方面, 一国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积极参与贸易分工, 有利于实现优胜劣汰, 提高生产效率, 从而实现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 通过新新贸易理论我们明白了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另一条途径就是积极进行对外贸易。同时, 自由贸易对一个国家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一方面, 完全对外开放, 可能致使关系到国家命脉的产业被他国效率水平高的企业所控制, 这样会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另一方面, 自由贸易导致了资源的重新配置, 使利润和市场份额向高生产率企业转移, 并且自由贸易会发生在一部分区域, 这样容易形成地区差距, 致使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参考文献
[1]樊瑛.异质企业贸易模型的理论进展[J].国际贸易问题, 2008, (3) :124-128.
[2]赵伟, 李淑贞.出口与企业生产率:由实证而理论的最新拓展[J].国际贸易问题, 2007, (7) :24-30.
[3]邓翔, 路征.新新贸易理论的贡献与发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9, 30 (12) :4-8.
[4]李春顶, 王领.异质性企业的出口贸易行为选择与经济效应[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9, 214 (8) :43-52.
[5]李春顶.出口贸易、FDI与我国企业的国际化路径选择[J].南开经济研究, 2009, (2) :15-28.
[6]孙艳琳.西方“新新”贸易理论的特点及其实践意义[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2 (5) :65-70.
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综述 篇2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历来党和国家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都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渐渐暴露出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获得了很多学术成果。本文对1998年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并加以总结,力求全面展示学术界的研究状况,为更多致力于研究该学科的学术界朋友及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参考。
一、资料来源与资料分析
本论文的研究资料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年限为1998年一2009年,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为检索词进行模糊检索,共查阅212篇论文,其中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从文章数肇看,平均每年约有2040篇论文发表。但是在较高等级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不多,核心期刊论文数量更少。研究内容涉及了马克思理论课各个方而,但是重复研究也较多。从综合发表论文的期刊等级和研究内容来看,虽然论文数很多,但研究深度还远远不够。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论文较少,约占总论文数量的10%左右,近几年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研究成果综述
1998年至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研究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从“98教改”方案实施到2002年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丰_要针对教改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但时间较短,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从2003年至2006年为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各种问题逐渐显现,促使研究更加广泛深入。从“05教改”至今为研究的第三阶段。“05教改”在总结1998年以来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了调整,解决了教材内容重复等问题,并且添加了体现时代要求的内容,更加适了高校教学的需要,但是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成为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研究分述如下。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困境的根源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困境的成因,分析最为广泛具体。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困境的原因众多,但可以归纳成三个主要方面:第一,教学方丽。包括:教材内容重复,这个问题在“05教改”后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教学方式陈旧,“灌输”式教育已经不符合目前高校教学的要求;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专职教师数量不足,致使众多高校采取大班上课的方式,教师不能很好地控制课堂秩序,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青年教师队伍迅速扩大,青年教师那论功底薄弱,知识储备不足,教学方式单一,也影响了教学质。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研究者普遍认为,各个高校大都存在表而匕的重视与实践中的忽视的情况各高校普遍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马克思主义那论课,认为德育对提升高校地位和学生就业没有太大的帮助。各个高校普遍出现精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时的倾向以及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马克思主义坪论课实际地位的下降,阻碍了对该学科进一步探索与创颟。第三,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情感。现在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存在抵触情绪,在课堂上出现被动应付、编造理由请假甚至逃课等现象。
以上三方而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导致了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困境。教育方而因素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地位问题,学术界基本已经达成共识,而关于学生对马克思丰义理论课情感问题,研究的还较少。事实告诉我们,教学是一个教者与学者互动的双边过程,现在尤为提倡以学生为丰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单纯解决了教育因素和地位问题没有提升学者的积极性,也很难达到教育的同的。此,关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情感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
2.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在《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通知中有明确的规定:“两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因特包利: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丰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学术界对此教育目标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从宏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的规定。具体地讲,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培养的学生人文素质和培养大学生问题素质。第二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目标缺乏准确而科学的定位。这种宏观的抽象的理论描述,在国家、政党的层面是适合的也是必要的,但是缺少层次性的细化环节,落实到各个具体主体时必然缺乏操作性而显得无所适从,在学校与教师的层面是模糊的。尤其对于学生来说,显得很遥远、很渺茫,他们从中得到的信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有关,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变成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唯一目的,脱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失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学生的内在结合点,也不能揭示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
学术界广泛认为,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根本原则。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从实践中产生,又服务于实践,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又指导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工具,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啜理和科学分析的方法,从而能运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社会问题,指导社会实践。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首先,需要讲透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学生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这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其次,根据课程内容需要精心选择案例,使实际和原理有机结合,应用原理分析实际问题,二者不能脱节。也可以直接提出实际问题,以案例带出理论,根据所讲理论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使学生掌握理论。
3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模式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一直采用“灌输”、“注入”式的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教学的要求。近年来,各高校都逐渐开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形成了几种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主要有:对话式比较式教学、开放式教学、互动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研究性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研究性教学、对话式比较式教学。这两种教学模式囊括了其他教学模式和方法的优点,形成了独立完整的教学体系。研究式教学是当今世界主流的教学模式,将其运用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基本观点是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研究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教育者应建立一种合适的体系,采用一种合适的模式,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发展个性,使学生知识、道德、智能、体能等均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发展。学术界一致认为,研究性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及其探究式学习为主体,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研究与创新能力为目标,很好地体现了指导与自主、规定与开放、统一与多样、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的教育指导思想。河北经贸大学学者宋志勋提出了对话式教学和比较式教学模式。并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探求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的交融点,其关键是提出学生所关心的自身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并结合课程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与学生对话交`使学生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
沈阳医学院学者朱红等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全程教育的思想,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轴心,带动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联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这一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研究者较少,具体方案还有待深化。
4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杜会实践课研究
理论联系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根本原则,这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必须开设实践课,提高实效性。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实践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探索社会与人的发展规律的学科,具有宏观性,不能直接进实验室,下工厂,具体操作困难;公共课人数众多,场地的选择、资金保证和组织管理不易;学时所限,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基于上述困难,各高校实践课普遍采取写调查报告的方式。学者汪惠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社会调查方法的研究》一文中做了深人的研究,涉及了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组织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开好社会调查交流会以及对调查报告的评定等内容。有学者提出实践课可以分为教学计划内实践活动和教学计划外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内实践活动利用学生课余和周末组织小规模多次的活动;教学计划外实践活动利用假期组织大规模长时间实践活动,二者结合能使实践课更加深人而不至于流于形式。但是这种模式流程较复杂,涉及部门较多,具体细节和后期评估还需进一步在实践中探索。
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理论概述 篇3
自由贸易理论的演变与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第一次产业革命使得自由贸易理论开始出现,这一时期的自由贸易理论通常称之为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第二阶段是在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发生使自由贸易理论的发展出现了重大转折,这一时期的自由贸易理论可称之为现代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第三阶段的自由贸易理论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自由贸易理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带来了自由贸易理论的创新和全面发展。
亚当·斯密是自由贸易理论的奠基者,他提出了影响后世几百年的绝对成本说。他认为当两个国家在生产两种商品时,如果成本不同,那两国就应该放弃生产成本高的商品而选择生产成本低的商品,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彼此进行交换,那两国都可以从中得利,自由贸易是增加国民财富最佳选择。但他并未解决当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成本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绝对优势或绝对劣势时,仍能进行贸易的问题。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则走出了这个困境。他认为只要两国在产品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就可以进行贸易。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被称为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基石,后世有关自由贸易的学说都以它为依据。当然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只所以很快被世人接受,也是因为当时英国非常需要欧洲各国实施自由贸易政策,而这个理论正好应运而生。
在古典贸易理论之后的是现代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以赫克歇尔—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和里昂惕夫悖论为代表。生产要素禀赋论认为不同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禀赋是不同的,不同商品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要素比例也是不同的,一国应该密集使用本国较为充裕的生产要素并将其出口以换取本国缺乏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各种要素的价格将会因商品和生产要素的移动而趋于均等化。这个原理在最初一直被各国奉为至宝,后来被里昂惕夫推翻。里昂惕夫通过对美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投入产出分析得出了与之相反的结论。美国应该是资本充裕的国家,那它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品,它的劳动资源匮乏,应该进口劳动密集品但是事实上它出口的却是劳动密集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品,史上称之为里昂惕夫悖论或里昂惕夫之谜。它引发了西方经济学界大规模的辩论和验证,经济学家们纷纷提出了解释里昂惕之谜的理论和观点,从而带动了二战以后自由贸易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二战以后的自由贸易理论可以分为两大群:第一群是为解释里昂惕夫之谜而诞生的,被称为新要素贸易理论。它的代表理论是人力资本论、人力技能论和技术差距论,主要考虑人力技能和技术创新对于国际贸易的重要作用。而第二群是为了解释新的国际贸易格局而诞生的,被称为国际贸易新理论。代表理论为需求相似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它们是对国际贸易领域所发生的重大变化进行的理论创新。
如果说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只是对自由贸易进行的最初的系统研究,现代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则是对自由贸易理论的扩展,那么二战以后的自由贸易理论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都进一步创新了自由贸易理论。正是这些自由贸易理论家世世代代的传承,将自由贸易的理念和目标深入人心,才使它成为各国制定贸易政策推崇的目标。
二、贸易保护理论的学说和观点
尽管西方的国际贸易理论一直以自由贸易理论为主线,但是,在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上最早的学说——重商主义,却是典型的贸易保护理论,即古典贸易保护主义,其后又经历了新古典贸易保护主义、超保护贸易主义、新贸易保护主义等多个阶段获得了多方面的发展。
古典贸易保护主义分为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迅速建立发展和欧洲各国进行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当时欧洲各国生产的产品国内市场可以完全吸收消化,所以没有寻找海外市场的要求。国家政策为积累国内财富和奠基现代工业服务。各国分工程度很低,贸易往来非常有限,相互的互补性不强。所以此时,欧洲各国纷纷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本国市场,寻求资本财富的国内积累,促进本国产业的发展。
新古典贸易保护主义的两个代表人物是汉密尔顿和李斯特。汉密尔顿是美国的第一任财政部长,他发表了著名的《关于制造业的报告》,阐述了他关于贸易保护的观点。他强调没有适合所有国家的贸易政策,更不能将自由贸易政策做为国家长期的战略政策。一国应该实行保护政策使得国家实现稳定和生存,并在此经济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继汉密尔顿之后,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针对当时西方经济学家的自由贸易观点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当一国工业尚未完全建立时,应该保护本国的幼稚产业免于受到别国工业的猛烈冲击,贸易保护主义是政策的上上之选。在此时期,全世界的关税水平开始上升,各种贸易壁垒也继续出现。
在二次世界大战之间,这一时期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刚刚发生,西方经济处于大萧条中,这时的垄断资本主义也处于迅速发展中,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主义开始盛行。他认为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方法是放弃经济自由主义,代之以国家干预的方针和政策,即通过看得见的手——政府对经济贸易的全面干预,资本主义国家才能摆脱经济萧条和失业问题。凯恩斯的超保护主义延承了他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逻辑,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明显的国家主体性。
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贸易理论中出现了贸易自由化向贸易非自由化发展的倾向,新贸易保护主义开始出现。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克鲁格曼、布兰德等人,他们倡导战略性贸易政策,其理论基础是战略贸易理论。它更加体现了国家的主权性,强调国家利益,贸易政策逐渐系统化。虽然GATT及一些国际贸易组织纷纷建立,给贸易保护主义以极大的冲击,但是各国实行贸易保护的经济活动却从未间断过。
作者简介:
新新贸易理论文献综述 篇4
国际贸易理论用于解释和分析国际贸易的基础、贸易的模式和贸易的经济效应, 随着国际贸易实践的发展, 国际贸易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化中。最早的国际贸易理论从国家角度讨论比较优势, 认为各国的比较优势来自于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 因此, 各国应该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国际贸易中交易双方都能获得利益。这种国际贸易的模式主要表现为产业间贸易, 而要素禀赋则可以较好地解释不同国家产业比较优势的来源。
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 新的贸易形式发展起来, 如一国在进口汽车产品的同时, 也出口汽车产品, 这是传统的产业间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 于是产业内贸易理论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出现了以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为基本假设的新贸易理论 (New trade theory) 。
随着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 企业作为国际贸易的主要载体, 其在全球配置资源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 国际贸易的新格局开始更多地聚焦于企业。在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中, 研究者都假设企业是同质的 (Homogeneous) 。这一简化的假设虽然有利于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开展, 但近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证证据的挑战:与出口企业相比, 非出口企业在企业生产率、企业规模等重要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 也就是说, 企业是异质的 (Heterogeneous) 而不是同质的, 而企业异质性 (Firm heterogeneity) 对于理解企业为什么会出口、如何出口灯国际贸易的动因至关重要。Bernard&Jensen的研究开始关注企业层面的因素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 这一开创性研究探讨了国际贸易的微观基础, 在此之后, 部分学者也意识到当探讨企业为什么出口这一基本问题时, 假设企业是同质的存在较大的局限, 从而引入了企业生产率异质性, 并成功构建了企业异质性模型, 同时基本证明了引入企业异质性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Bernard&Jensen, 1995;Eaton, Kortum和Bernard, 2003;Helpman, Melitz和Yeaple, 2004) 。这些学者认为, 出口企业是异质的 (Heterogeneous) , 企业间的差异 (即企业异质性) 对于理解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贸易活动至关重要, 从而开创了新新贸易理论 (New-New Trade Theory) 。
2 新新贸易理论的核心思想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学者们开始关注企业这一微观主体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 企业异质性被应用于国际贸易的研究, Bernard&Jensen的研究开创了这一先河。正是循着Bernard&Jensen的这一思路, 后续研究者尝试从实证研究入手寻找企业异质性与出口行为、出口利益以及其他国际贸易问题的关系。由于经典文献证明生产率差异是决定跨国企业是否从本土企业加入到出口企业行列的决定性因素, 同时, 经济学对生产率研究颇多, 对于企业而言, 这也是一个相对较好测算的指标, 因此, 将企业生产率作为企业异质性的代表是一个自然选择。Melitz将研究的视角聚焦于先本土市场后国际市场的发达国家典型出口企业, 并发展了经典模型。
Melitz 2003年发表在《Econometrica》上的论文, 提出异质企业动态产业模型, 被业界推崇为新新国际贸易理论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分析框架。生产率异质性等新新贸易理论常常以该理论框架为切入点进一步展开研究分析, 且“出口中学习”、“学习中出口”等理论都是在该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提出的推论。因此, Melitz (2003) 模型也是新新贸易理论的核心思想。
Melitz (2003) 的理论推导可以简单概括如下。
假设企业在了解生产率状况之后才会决定是否出口 (假设Ⅰ) , 假设出口存在一个大于0的固定成本 (假设Ⅱ) , 假设市场竞争条件为D-S垄断竞争条件 (假设Ⅲ) 。
基于以上前提假设, 设定所有企业的固定成本用f表示, 0<f<1, fx表示进入出口市场的成本, φ>0表示企业的生产率水平, σ=1/ (1-ρ) >1表示不同商品间的替代弹性。
企业不出口, 其收益为:r (φ) =rd (φ)
如果企业出口, 其收益为:r (φ) =rd (φ) +n rx (φ) = (1+nτ1-б) rd (φ)
其中, rd (φ) 表示来自国内市场的收益, rx (φ) 表示来自国际市场的收益。同时考虑国际运输成本的存在, 为了有一单位产品到达目的地, 企业必须出口τ>1单位的产品。n表示一个国家的贸易伙伴数目, 意味着该国企业能将产品出口到n个国家, n>=1。
因此, 企业总利润函数为π (φ) =πd (φ) +max{0, πx (φ) }
由此可知, 存在一个企业进入市场的生产率临界水平φ*和进入出口市场的生产率临界水平φx*。
由于进入出口市场的固定成本大于0, 所以可以推出φx*>φ*。 (推论ⅰ)
推论i意味着, 拥有较高生产率水平的企业才会选择出口。
3 新新贸易理论的中国经验与挑战
基于新新贸易理论视角的中国研究基本上是2008年以后展开的, 最早的研究主要是国外研究进展的介绍, 很快有学者进行了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总的来讲, 中国研究一方面再次验证了新新贸易理论这一新的理论视角的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也发现了基于发达国家出口企业背景建立的生产率异质性模型与中国情境存在一定的不适应。
樊瑛、陈丽丽、洪联英和罗能生等针对信息贸易理论的模型、脉络以及最新进展进行了分层分析, 并且目前已有很多专家和学者运用各种方法来验证新新贸易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有学者认为, 我国的企业异质性与出口竞争力的关系有自己的特点, 不可以完全照抄照搬欧美的发展模式。譬如, 刘志彪和张杰通过发现本土制造企业的出口情况除了与企业规模有关, 还取决于企业的人力资本、资本密集度以及技术创新程度,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本土制造企业的出口模式与发达国家有本质区别。西方文献普遍认为出口企业生产率高于非出口企业, 这一理论被国内学者李春顶、尹翔硕和李春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所进行的实证研究彻底推翻, 认为西方学说存在“出口—生产率悖论”。因此, 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来讲, 中国经验本身提出了新新贸易理论的中国挑战。
4 新新贸易理论的最新进展:多重异质性模型的提出
基于新新贸易理论在中国情境下面临的生产率悖论, 以及其它种种理论与情境不适宜的问题, 李军和刘海云提出, 新新国际贸易理论最经典的理论分析框架Melitz模型揭示了生产率异质性的重要性, 但其模型结论和推论依赖于前文所述的三个前提假设。当研究对象转变为中国企业, 可以发现, 这三个前提假设与中国情境分别存在一定的偏离。
根据Melitz模型的假设Ⅰ, 企业会基于所掌握的生产率状况进行出口决策, 但是中国企业作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输入国企业, 很多出口企业都是从国际市场进入本土市场的跨国公司 (FDI) 或者生而国际化 (global born) 的出口企业, 并不是从本土市场到国际市场的发展模式, 因此, Melitz模型的假设Ⅰ与中国情境存在偏离。
根据Melitz模型的假设Ⅱ, 出口存在一个大于0的固定成本, 但是在中国情境下, 这一假设需要作出修订。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 由于出口补贴水平较高以及出口企业资质的限制, 国际国内市场分割程度较高, 因此, 假设Ⅱ与现实背离程度很高;近年来,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自从成为WTO成员国以来, 国内各个行业的关税都大幅度下调, 政府也提供出口补贴来鼓励出口, 国际国内市场逐步趋于统一, 若路径依赖的影响忽略不及, 则可假设Ⅱ可以接受, 但是如果存在路径依赖的情况, 假设Ⅱ就会背离现实。
根据Melitz模型的假设Ⅲ, 市场竞争条件为D-S垄断竞争条件, 我国需要适当调整这一理论才可以将其应用在国际贸易行业中。在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并不了解国际市场中关于出口贸易的资质要求和相关操作流程, 大多数中国企业很难公平且充分的参与国际市场的贸易活动。有的企业即便有机会从事出口贸易, 但是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及西方发达国家, 企业产能有限, 在国际市场的交易活动中常常处于劣势, 因此国际市场竞争基本符合D-S垄断竞争条件 (假设Ⅲ)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特别是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的实行, 出口产业潮涌现象汹涌, 致使“中国买什么, 国际市场就涨什么;中国卖什么, 国际市场就跌什么”, 此时假设Ⅲ就与现实存在较大的背离。
进一步, 李军和刘海云构建了中国情境下的多重异质性模型, 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企业层面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 其主要企业异质性因素涵盖了多重异质性因素, 譬如企业品牌、企业区位、企业级别、企业性质、企业规模、企业现有人力资本存量、技术创新、外资占总资本比例等等。实证研究证明, 单一生产率异质性模型在多个行业不成立, 而多重异质性模型在所有行业比单一生产率异质性更具有解释力。
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综述 篇5
关键词:贸易发展战略,路径依赖,出口导向
贸易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对外贸易发展指导思想的体现。在实践操作中是指一国政府通过国际分工方式和程度以及国际经济关系的选择,不同的外贸发展战略会对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产生不同的影响。贸易发展战略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因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会根据自身国家的经济目标而制定不同的贸易战略。根据历史的演变过程,发达国家的贸易战略大概可以归纳为:自由贸易战略、保护贸易战略、公平贸易战略、双边贸易战略;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战略表现为:进口替代战略、出口导向战略。
一、对俄罗斯贸易战略的分析与判断
近几年来,许多国内学者对俄罗斯贸易发展战略进行了自己的判断,如戚文海(2009)认为:经济转轨以来,俄罗斯形成了以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原材料为主的出口结构;王金亮(2006)认为:转轨以来俄罗斯对外贸易的发展,实际上一种资源型出口导向的发展思路;郭连成(2006)认为:普京总统在第二任期内实际上依然主张发展以资源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冯舜华(2003)认为:1999年以来俄罗斯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燃料和原材料工业生产和出口的增加。笔者认为,俄罗斯是一种资源型的出口导向战略。
(一)俄罗斯的经济增长依赖资源型产品出口
长期以来,俄罗斯的商品出口结构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一直是世界市场上的资源供应国,生产的原材料大量用于出口。分析1996-2005的俄罗斯出口商品结构(见下表),不难发现俄罗斯多年来经济增长依靠的是资源性产品。
(二)非效率制度均衡下的对外贸易发展陷入路径依赖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俄罗斯的对外贸易战略完全陷入一种路径依赖的状态,而且是一种效率非均衡。按照制度经济学所说,路径依赖是指在不完全竞争的制度市场和制度收益递增的世界上,初始的制度选择和某些细小的、偶然的因素常常会把制度变迁引入特定的路径,不同的制度路径最终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俄罗斯经济正是如此,由于经济转轨的开始阶段,依靠大量出口石油等资源型产品,使得俄罗斯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并且这种模式维护了利益集团的利益。因此,最开始设计的路径能长期进行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路径依赖越来越严重,从而使得想摆脱这种非效率均衡的成本越来越高,这也就是俄罗斯长期实施出口导向贸易战略最本质的原因。
单位:%
资料来源:王金亮.转轨时期俄罗斯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第85-86页
二、路径依赖下的俄罗斯出口导向贸易战略
2000以来,俄罗斯经济明显复苏,GDP平均每年增长6.8%。在经历10年的巨额预算赤字后,石油价格的飙升使其资产负债表得到改善。俄罗斯已经将其债务/GDP比率从150%降低到10%,中央银行也积累了434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正如俄罗斯经济学家所言,俄罗斯依然要“靠扩大石油、天然气、黑色和有色金属及木材的出口活着”。由此可见,处于路径依赖下的俄罗斯经济的确得到巨大的进步,然而在发展的同时又产出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一)资源型出口导向的弊端
1. 动态利益难以实现
俄罗斯目前出口结构是以能源和资源为主,这必然使其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俄罗斯的经济走势与国际能源、原材料市场呈现极强的正相关性,而近年来这一趋势更加明显。俄罗斯对外贸易中出口部门主要是矿业部门,这种资源型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很低,无助于其他部门的成长。同样,原料性的出口不会产生“连锁效应”,这样的外贸出口是难以起到“经济增长发动机的作用”。
2. 经济对外依赖性增强
俄罗斯GDP的30%、预算的50%和外汇收入的64%全部来自石油和石油制品的生产加工及出口。由此可见,俄罗斯这种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出口战略,再保证俄罗斯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同时,也使得经济对国际市场行情的依赖性增强,进而造成经济的柔弱性。2007年发生的金融危机,使国际石油价格从历史最高点147.27美元/桶下降到约40美元/桶,造成卢布急剧贬值,使得俄罗斯略经济受到严重冲击。
3. 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
不可再生资源数量是有限的,俄罗斯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石油天然气黑色等自然资源出口取得,这种只顾短期利益而不顾长期效益,以牺牲环境和枯竭资源的增长方式,不仅会造成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甚至会造成贫困化增长,其结果会使发展最终难以持续,并可能使经济再度陷入困境。2002年俄石油新探明储量为2.54亿吨,而开采量达到3.8亿吨;2003年新发现石油大约2.4亿吨,开采量增加到4.21亿吨,居全球首位。从以上数据不难表明,俄罗斯已经不能高枕无忧,不能总靠自然资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的生产和出口来维持经济增长。
(二)资源型出口导向实施的优势
自普京时代开始,俄罗斯就高举创新型发展模式的旗帜,然而经过8年的发展,实践证明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仍然是依靠大量出口资源型产品而实现的。为什么短期内俄罗斯的发展难以改变出口为主导的模式,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论述。
1. 资源出口促进增长
从GDP状况来看,以2006年不变价格计算,1992年俄罗斯实际GDP为约224亿卢布,随后一直下降,到1996年约为165亿卢布,1997年略有上升后受金融危机影响,1999年后,GDP保持较快正增长,最高年份2000年达10%,较低年份2001、2002年也有5.1%和4.7%,其余年份都超过了6%,2007年更是达到8.1%。石油出口对促进俄经济的增长有着一定影响,如果按剔除石油出口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方法来计算,GDP增长速度比原来下降1~2个百分点,GDP增长的波动幅度也相应减小。这足说明2000年以来石油出口对俄罗斯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注:实际GDP以2006年不变价格计算。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观察数据库。
2. 政府态度
俄罗斯不是简单的单一资源出口依附国,而是诸多资源产品的出口大国,依靠其对国际市场的垄断能力,来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普京在2002年的“国情咨文”中主张“继续发挥两大优势”,使“俄罗斯巨大潜力为己所用”。通过扩大传统产业的出口,保障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用以换回发展新产业所急需的资金和技术,力争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普京多次强调俄罗斯经济要想复苏,就必须保持高速发展的速度,这就使得必须依靠原材料的出口。
3. 寡头利益
寡头代表着财富,巨富意味着这些经济人在俄罗斯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得提升,也意味着自身政治影响力的拓展。在叶利钦时期,这些人的能量得到积蓄和膨胀。但是,普京政权显然不喜欢自以为是的石油巨头,许多石油寡头因此遭受打击。在普京看来,不予政权为伍的石油寡头不但会影响国内政治,而且会影响国家能源安全。不过,亲政权的寡头则另当别论。阿布拉莫维奇就是其中一个。再如尤科斯事件,俄罗斯经济学家捷里亚金认为:这一行为具有政治动机,是政权想实现由“新势力寡头”对“旧商业寡头”的主导。因此笔者认为:俄罗斯出口导向战略的执行过程中,政府不能不考虑寡头的利益。
4. 国际形势
俄罗斯幅员辽阔,拥有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是世界上唯一的自然资源几乎能够完全自给的国家。现已探明的资源储量约占世界资源总量的21%,高居世界首位。近几年来,国际油价持续走高,从2002年到2006年,国际原油价格指数上涨了256%,这种变化对以能源产业为主要支柱产业的俄罗斯来说,无疑是个强劲的支持和推动。随着国际油价的继续高位运行,俄罗斯能源产业的国际形势还将越来越好。
三、对俄罗斯贸易战略的评价与展望
从总体上说,俄罗斯的经济增长是依靠人力、物力、财力、能源等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以及依靠能源和原材料等资源的大量出口而实现的,因而是一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俄罗斯的实践表明,尽管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也能带来经济发展,但社会因此会付出巨大代价,会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上面临大量的难题。
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可能会使俄罗斯付出更高的代价。一方面,这种高速增长要动用经济增长的粗放因素,并且要不惜任何代价才能达到。比如,依靠大量的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出口来带动经济增长。这种以不惜任何代价来换取高速经济增长是不可取的。正如俄科学院涅基别洛夫院士指出:“如果让我们选择,是要继续依靠燃料和原料的生产和出口来达到10%的增长速度,还是通过经济现代化和利用高科技来达7%甚至6%的增速,则更倾向于后者。”另一方面,长期依靠资源型的出口会使得俄罗斯在经济、政治方面受制于其他国家,不利于俄罗斯经济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如果俄罗斯想尽快的走向世界前列,必须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提高经济的竞争力,从而消除阻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因此,俄罗斯的当务之急是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来建立有竞争力的创新型经济部门,生产高附加值产品,走一条创新型发展道路势在必行。另外,当前世界经济危机引起的国际石油价格下降,为俄罗斯摆脱固有的资源型出口导向提供了有力的契机。
参考文献
[1]王维然.俄罗斯对外贸易实证分析[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8,(3).
[2]王金亮.转轨时期俄罗斯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
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综述 篇6
1.1 古典经济学阶段的理论发展
众所周知, 汇率变动通过影响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进而影响到一国的贸易收支。汇率变动会影响一国贸易增长的观点最早可以追溯到重商主义时期, 其代表人物托马斯·孟在讨论了贸易差额对汇率变动的影响之后指出, 汇率的变动也会引起贸易差额的变化。他认为“汇兑上压低我们的币值是于外有损而于我们有利的”。后经David·Home对该理论进行了完善, 在考虑到汇率变动对贸易差额深刻影响的基础上, 提出了的“价格-现金流动机制”, 认为如果一国的贸易收支出现顺差, 其国际储备就会增加, 进而货币供给增加、国内价格水平上升, 所以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 从而进口增加、出口减少, 贸易收支恶化。但该机制必须在满足一定的进出口价格弹性基础上才能成立, 由此引出了弹性分析法。
1.2 弹性分析理论
弹性分析理论主要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和美国经济学家勒纳在马歇尔微观经济学和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他们把马歇尔对单一商品生产和价格的供求分析扩展到进出口上来, 主要研究汇率变化对进出口的影响。该理论主要包括马歇尔—勒纳条件和J曲线效应两部分内容。
(1) 马歇尔—勒纳条件 (Mashall-Lerner Condition) 。
该理论特别注重分析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注重货币贬值能否带来贸易收支的改善。在贸易商品的供给弹性几乎为无穷大条件, 一国的进出口数量和贸易收支的变动就完全取决于进出口的需求价格弹性, 在本币贬值时, 出口本币价格不变, 出口外币价格将随本币贬值出现等幅下降, 刺激国外居民增加对本国产品的需求, 从而导致出口数量上升, 上升的幅度完全取决于出口需求弹性, 同样, 本币贬值时, 进口外币价格不变, 进口本币价格随本币贬值等幅上升, 导致进口数量的下降, 其幅度也完全取决于进口需求弹性。一国货币贬值后, 贸易收支能否改善, 关键取决于四个弹性:①他国对该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②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③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④进口商品的供给弹性。也就是看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与1的关系:
EX﹢EM>1, 货币贬值能够改善贸易收支;
EX﹢EM<1货币贬值将使贸易收支恶化;
EX﹢EM=1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不产生影响。
(EX他国对贬值国的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EM表示进口需求弹性)
(2) J曲线效应。
即使马歇尔一勒纳条件是成立的, 贬值能否改善一国贸易收支仍取决于其进出口数量的调整。在充分就业和收入不变的假设下, 贸易收支能够改善是因为经济中存在资源转移效应:本币贬值后, 贸易品相当于非贸易品的价格提高, 诱发资源 (劳动和资本) 从非贸易部门向贸易部门流动, 来满足国外对贸易品的增加。因此, 从这个角度来说, 贬值并不能立即导致贸易收支的改善, 它需要一个过程, 或者说贬值与贸易收支的改善之间存在时滞, 人们将贬值的这种时滞称之为“J曲线效应”。形成J曲线效应的原因很多, 有消费者反应的时滞、生产者反应的时滞以及不完全竞争造成的时滞等。
(3) 吸收分析理论。
吸收分析理论是詹姆斯·米德 (Meade) 和西德尼·亚历山大 (Alexander S) 在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基础上提出来的。该理论从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方程式展开分析, 主张通过改变总收入和总支出 (即吸收) 来解决国际收支的不平衡问题。由于经常项目的收支用国民收入和国内吸收之间的差额来表示, 当国内吸收大于国民收入时, 就会出现经常项目逆差。一国贸易收支的改善一方面可通过提高实际国民收入进行, 一方面可通过降低国内吸收进行, 只有收入的增加大于吸收的增加才能改善贸易条件。如果是收入过低, 则可采取扩张的政策 (包括贬值) 来增加收入, 本币贬值可通过闲置资源效应和贸易条件效应对国民收入水平产生影响, 通过实际现金余额效应、收入再分配效应、货币幻觉效应、税收效应和预期效应等对吸收产生直接影响;如果是因为国内吸收过多而引起的逆差, 则可采取适当政策, 减少吸收。由于收入和支出是相互依存的, 两者中一方变化都会引起另一方的变化, 所以在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同时应同时运用支出转换政策 (一是货币贬值, 二是贸易控制, 包括关税、补贴以及数量限制等) , 来消除相关政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如果经常项目发生顺差时, 则采取相反的政策措施。
(4) 货币分析理论。
货币分析理论是流行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一种调节国际收支的理论, 其代表人物是蒙代尔、约翰逊和弗兰克尔。该理论认为国际收支失衡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 强调货币供求在调节国际收支中的作用。当人们希望持有的货币量与货币当局的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差异时, 就会导致货币失衡进而引起国际收支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可以通过国内货币政策来调节,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顺差, 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逆差;贬值会通过降低一国纸币对他国货币的价值起作用, 因而可以通过降低国内信贷增长率来替代贬值, 政策效果反而更明显;实际因素 (如进口限额、关税、外汇管制等贸易和金融干预措施) 会通过货币需求对国际收支起作用, 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 收入增加和价格上升会通过提高货币需求带来国际收支盈余, 而利率上升则通过降低货币需求造成国际收支赤字;在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 应注意国内信贷的紧缩;在一价定律成立的情况下, 中央银行必须在汇率和本国价格水平之间做出政策选择。
2 汇率变动对外贸影响理论的简要评述
(1) 重商主义者关于对外贸易的评论是汇率变动对外贸影响理论分析的萌芽;David·Home的“价格-现金流动机制”则首次系统地提出该理论的思路, 但它是以进出口弹性条件为前提的。David·Home本人并没有对此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而是后由马歇尔、勒纳、罗宾逊等加以完善的。
(2) 弹性分析理论的贡献在于阐明了汇率变动有助于改善贸易收支的条件, 解释了货币贬值对不同国家的影响。但这一理论也有其自身局限性:它的假设条件过于苛刻, 与现实国际经济不符;该理论是建立在局部均衡分析基础之上, 只考虑了汇率变动对一国贸易收支的影响, 而忽略了收入水平、支出政策等其他因素对贸易收支的重要影响;该理论未涉及到国际资本流动,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其局限性异常明显;侧重静态分析, 只分析了贬值后的初始阶段的价格, 而未考察继发的通货膨胀。
(3) 吸收分析理论具有强烈的政策搭配意向, 指出了弹性分析法所忽视的国际收支失衡的货币方面, 强调了货币因素的重要性, 为货币分析法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缺陷是该理论是建立在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基础上的, 对吸收、收入与贸易收支之间的因果关系和相互影响关系分析不够;没有考虑贸易伙伴国进出口对本国进出口、收入和价格的影响;未考虑国际间的资本流动, 把贸易收支等同于了国际收支。
(4) 货币分析理论的贡献在于将国际资本流动作为考察对象, 强调国际收支差额, 唤醒人们在国际收支分析中对货币因素的重视, 但它的不足之处在于:它假定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 这与现实情况不符, 在短期内, 货币需求经常不稳定, 而且易受货币供给的影响;该理论把货币因素看成决定性因素, 却把收入、支出、贸易条件和其他因素看成次要因素, 而且它们只有通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才能发生作用, 与现实情况想背离;过分强调“一价定律”的作用, 短期内, 由于垄断因素和商品供求粘性因素, 其往往不成立。
3 汇率变动对外贸影响理论的未来展望
纵观以上几个理论我们可以发现:他们都是在相关假设条件成立的前提下才能应用, 不同流派所采用的政策主张也是不相同的, 因此国际收支调节政策也应随着其调节理论的发展而呈现出相应的演变过程, 这些理论并不是不相容的, 而是相互补充的, 区别在于他们对同一经济过程的描述方法不同和强调的重点不同。目前, 国际收支理论的研究正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时期, 这些理论都兼有局限性和历史性的特点, 未来对该理论的发展必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通过对新的历史时期经济现状的客观、细化分析, 建立新的、更加科学的理论模型。国际收支理论的未来发展将产生融合各种学派理论观点的综合性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以往国际收支理论以大国经济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情况将发生变化, 转向存在着大量非贸易品、接受由国际市场决定并以固定的外币所表示的产品价格的“小开放经济”;国际收支理论与现实经济状况的结合也将会更加紧密。
摘要:系统阐述了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几个基础理论, 并分别对其进行了评价, 为更好的掌握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汇率变动,理论综述,评价
参考文献
[1]王爱检.20世纪国际金融理论研究:进展与评述[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5.
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综述 篇7
一、国外研究综述
1.知识产权保护的正反观点
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体现在创新具有很多公共物品的特征。由于创新往往是非竞争和部分可排他的,所以知识产权保护法其实就是用来调和创新发明者的个人收益与整个社会福利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一个创新被发明出来,它会被很多厂商以相对较低的代价使用,为了激励创新,政府就必须让发明者能从他的创新中得到一定的补偿。但是知识产权保护在私人收益和社会福利之间存在这内在的张力,因此有可能会出现相反的情形,即如果对创新发明者给予太强的保护反而会限制创新的传播,从而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经济增长。
(1)反对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
很多研究表明,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有可能会造成垄断的产生,Gilbertand Nerobery(1982)就发现,在某些情况下,厂商会采用阻止专利外泄的手段累积自身的专利数量从而增强自身的垄断能力,以达到阻止别的厂商进入该领域的行为。在发展中国家里,很多公司进行发明创新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扩大市场,垄断技术,从而加强自身的垄断能力。Chinand Grossman(1990)就认为如果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切实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未必能使得各个国家的福利最大化,并且这种知识产权保护行为会降低竞争从而导致垄断行为的发生。在那些主要依靠国外创新的国家里,这种专利的垄断在很大程度上会抵消甚至是超过知识产权保护所带来的收益。倘若创新只是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获取垄断地位的话,那么在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已经确定的条件下,就算对知识产权保护非常严格,厂商也不会在创新方面增加太多的投入。
(2)支持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
但是,也有很多证据支持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Mansfield(1986),Mansfieldetal.(1977)宣称,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刺激了美国的创新,而由此所带来的社会收益远比给予创新者的奖励高得多。Sherwood(1990)对巴西377家公司的一次调查中显示,80%的公司都表示,如果能有能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公司愿意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内部研发和员工培训中去。Mansfield(1994)发现,很多公司尤其是化学、医药领域的公司经常会限制向那些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国家进行直接投资。
除此之外,另一个支持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的观点是: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那么技术落后国家获取新技术的代价或许会相对低廉,但是其获得的技术却不会很先进。那么,从整体上来看,这会造成技术落后国家的生产率增长十分缓慢。另外,如果一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即使该国厂商有能力去购买最先进的技术时,那些拥有先进技术的厂商也未必愿意将自己的技术出售,因为对方存在着很大的违反购买协议的可能。
最后,还应该看到,一个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净创新消费国面临着可能被那些净创新生产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从而造成贸易战的可能。有证据显示,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实施更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这一举动很可能和美国对这些发展中国家采取贸易报复有着直接的关系(Gadbawand Richards,1988)。Taloy(1994)认为如果各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不对称的话,就会使贸易模式受到扭曲,导致创新者不能采用最好的技术以致全世界R&D总量降低。若不对国外发明的创新以保护会使得R&D进口国的相对工资提高,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降低全球经济的增长。
2.知识产权、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理论研究表明知识产权保护与贸易的关系依赖于产品和市场的特征,这一模糊的关系引起了广泛的实证研究。Maskusand Penubarti(1995)是最早对这一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学者之一,运用Helpman-Krugman的垄断竞争模型,分别选用22个OECD国家和77个样本国家1984年的双边贸易数据,估计专利保护对出口的影响。选取的变量包括进口国人均GNP、Rappand Rozeck(1990)构造的测量专利保护指标、代表市场规模的虚拟变量。研究结果表明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对制造业进口有积极的影响,这适用于大国和小国,尽管这一效果对小国的影响比较不明显。虽然模仿能力对知识产权保护与贸易的关系有重要影响,但实证结果并没有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对专利敏感的产业有积极影响。
Falvey,Fosterand Greenaway(2006)利用7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门限回归分析,来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结果发现知识产权保护的作用取决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在高收入阶段,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阶段,则恰好相反。该结果表明,尽管知识产权保护会鼓励高收入国家的创新,但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却会因模仿的减少而造成负面的效应。知识产权保护对贸易的影响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模仿能力和市场大小。
Coe,Helpmanand Hoffmaister(2008)在Coeand Helpman(1995)的基础上,拓宽研究样本,运用面板协整方法,加入制度变量如专利保护,分析国内和外国R&D资本存量对全要素增长率(TFP)的影响,研究表明制度差异是TFP和R&D溢出的重要因素,较强的专利保护与高水平的TFP、较高的国内R&D回报以及较大的国际R&D溢出相联系在一起的,一国的法律体制将影响本国从国内和国外R&D的获益程度。
二、国内研究综述
1.有关国际贸易与技术溢出的国内研究综述
杨全发和舒元(1998)在Balassa(1978)和Feder(1982)的基础上,将经济分为出口部门和非出口部门,出口部门受到国际竞争的刺激,将更多的采用技术、新设备和高素质的劳动力,因此出口部门的生产效率就会比非出口部门高,新技术的出口产业所带来的扩散效应,也会在其他非出口产业中产生连锁反应,最后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彭水军等(2005)通过构造包含人力资本积累和中间品贸易的内生增长模型,综合考虑经济开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国际技术溢出和本国吸收能力如何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率,指出技术吸收能力的提高、较高的人力资本存量有利于经济长期增长,而贸易开放度、技术水平差距和稳态增长率的关系具有不确定性。李小平、朱钟棣(2006)利用国际R&D溢出回归方法,使用Falvey、Foster和Greenaway所使用的6种计算国外R&D资本的方法,全面考察国内和国外R&D资本的对中国工业行业的技术影响。进一步证实了通过国际贸易渠道的R&D溢出有利于中国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同时发现国内行业R&D资本对行业的技术影响具有负面作用,需重视国内自身R&D的投入结构、投入效率和分配机制等因素。
2.有关知识产权保护与贸易、经济增长的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始于1980年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进入21世纪,尤其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理论界掀起了一波研究知识产权的热潮。余长林等(2003)在垂直创新的思想下构建了一个内生增长的技术扩散模型,讨论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技术领先国和技术追随国稳态经济的影响,发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与技术领导国和技术跟随国都会产生负面影响。Hong Yin(2008)分析加强专利保护对中国双边贸易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市场扩大效应”在知识密集型产品比在非知识密集型产品更加显著;虽然加强专利保护对从OECD国家的进口有正的且显著的影响,但其对从非OECD国家的进口的影响却是微弱且不显著的。专利保护对进口量的影响随着进口产品和进口国的不同而不同;中国的知识产权改革有利于知识密集型产品的进口,从而有利于技术转移到中国。姚利民、饶艳(2009)研究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地区差异和技术引进,利用门槛回归技术揭示了人均GDP、市场开放程度以及研发投入强度等变量存在的门槛条件,发现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地区差异具有客观性。孔伟杰(2010)在C-H模型基础上,加入知识产权变量,分析知识产权保护下国际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TFP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期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对国际贸易和FDI的技术溢出有正向效应,国际技术扩散是中国经济增长重要的外部推动力。各省知识产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Chin J,Grossman GM.International property rights and northsouth trade[J].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Trade,Basil Blackwell,Cambridge,1990.
[2]Coe,D.T.and Helpman,E..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5,39:859-887.
[3]Coe,D.T.,Helpman,E.,and Hoffmaister,A.W.North-South R&D Spillovers[J].The Economic Journal,1997,107:134-149.
[4]Diwan I.and Rodrik D.Patents,appropriate technology,and north-south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1,30:27-47.
[5]李小平,朱钟棣.国际贸易、R&D溢出和生产率增长[J].经济研究,2006(2):31-43.
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综述 篇8
贸易保护主义主要是为了使本国经济不至于受到国外经济的冲击而采取的一种保护措施, 其通过对关税的增减和限定进出口往来贸易减缓国内经济压力的经济政策。其与自由商贸方式恰恰相反, 前者是限制国际间进口贸易的定额和增加国际间贸易进口关税而后者主要是使进口产品的关税尽可能降低甚至免除, 让国内经济体系能够和国外的经济体系进行接轨, 而避免本国制造业厂商的赋税过于沉重的一种经济措施。
贸易保护主义很容易与进口替代和重商主义相联系。重商主义人为保持一个可观的贸易顺差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在国际外贸中实施进口限制措施以保护国家商品在本国市场里免受国外产品的冲击, 并且对本国产品提供多种优惠措施, 以增强本国产品的竞争能力的政策和主张, 在对进口产品进行限制过程中其主采取非关税壁垒和关税壁垒这两种手段。前者包括采取配额进口制度和许可证进口制度等一些非关税手段来对国外产品进行一定的限制。而后者主要是依靠高额的进口关税来阻止国外产品大量的涌入国内, 对国内制造业带来影响。以上两种经济政策也是不发达经济国家发展国内经济和保护国内产业的一种有效措施。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 则是将国际间的贸易逆差进行纠正和收支的一个工具。在国际贸易竞争相对自由的阶段, 发展较晚的国家通常会对贸易保护政策大力推行, 而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 其提倡的是贸易自由理论, 发达国家人为贸易保护理论只是在国内经济遇到危机的时候采取的临时性政策。但是就国际间各国发展的形式不难看出, 如果发展中国家只是在国内经济遇到危机的情况下才去才去相应的贸易保护措施, 那么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就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 最终导致达到国家不断输送他国产品, 致使本国产业受到致命的打击。
二、演变过程
很多国家对贸易的保护起源于十五世纪。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是国际资本主义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该阶段中, 由于产业革命和地理开发的影响, 导致欧洲的社会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由于出现了社会分工, 使得西欧各个国家的封建经济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 并被不断壮大的货币经济替代。当时的财富形态都是用金、银来衡量的, 因此使得人们不断追逐金、银, 但是当时的西方国家是不会生产金、银的, 再加上和东方国家贸易的逆差, 所以当时的金银在西方国家十分紧缺。为了更好的解决金、银缺失的问题, 西方国家开展了殖民地行动, 通过不等价或掠夺的手段获取金、银, 这就为资本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大量资金, 并最终促使资本主义发展。
直到十八世纪后期, 西方国家与美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致使资本注意形式完全确定。但是由于国家与国家之间工业发展程度的不均衡, 致使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出现, 其目的是主要为保护本国正在成长的产业, 给本国工业留有发展的空间。制造产业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不尽可以使生产单位快速发展, 同时也可以产生连锁反应, 促进国家其它领域的发展, 使国家综合生产能力提升, 但是在这一阶段, 保护的产业不尽有一定选择性, 同时还限制时间。而且在这段时期, 普遍主张的论点是工业成长以后就必然会拆掉保护壁垒。
随着时代的发展, 贸易保护主义开始向第三阶段过度。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之下, 使国内经济达到平衡, 同时政府阶层也向外贸领域进行干涉, 通过提高或降低进口赋税来增强本国国民的收入。通过政府调节进出口税赋, 使国内产品较比进口产品价格要便宜很多, 极大的促进了本国产业的发展, 通过政府干涉, 引导人民积极购买国货, 在这种条件的制约下, 国民会将更多的收入都花费在购买国有产品上, 极大的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在正统贸易理论描述的完全竞争世界中, 行为主体多而各自的规模较小, 因而决定不了经济运行的结果。在该市场环境下, 经济政策主要依据的是商品特点、质量以及价格。而在此期间, 战略环境会有极个别的行为主体控制市场环境, 其强有力的能力对市场经济的运行结果造成重大影响。其次, 因为技术改革, 技术成为了国际间竞争最主要的竞争因素, 而对于利益的比较基本是人的行为, 同时在该阶段, 一个产业过渡到另一个产业的外溢情况已经存在, 并且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 对提高国家技术发展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因此政府大力保护和支持这些对国家产生经济效益的产业组织。
又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 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影响, 尤其是WTO组织的运行, 促使国际贸易发展到全新的阶段。在这个时代的贸易保护注意虽让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上一阶段贸易改革的某些特点, 比如像公平贸易等, 但是在本质上还是有所差异的, 其保护的手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对于国家经济的原有发展现状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 最终致使现今贸易保护理论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刘旭.“十二五”时期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国际贸易.2012 (01)
[2]顾国平.金融危机阴影下的美国对华经贸政策——经济和贸易政治的视角[J].国际论坛.2011 (04)
[3]蔡月姬.中外贸易摩擦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浅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 (16)
新旧区域主义理论比较综述 篇9
关键词:新旧区域主义,区别,综述
1 引 言
20世纪90年代, 在中国积极参加多边贸易体制时, 欧洲与南北美洲出现了新区域主义浪潮。各种关于新区域主义的学术研究应运而生, 尤其是从新区域主义视角研究国家地区性经济现象状况。本文总结对新旧区域主义理论已有的研究结果,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东南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表述笔者对新区域主义的一些见解, 以加深对新区域主义这一新生概念的进一步认识。
2 理论研究综述
在学术界中, “新区域主义”指的是一种“新浪潮”, 它是一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出现的区域主义浪潮。作为一种国际关系理论的区域主义起初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开始发展。在关税同盟理论出现后, 区域主义发展则成为了当时经济一体化的核心理论。1950年, 学者们开始研究以经济区域空间结构为主的多方面问题。1960—1970年, 研究范围更为宽泛, 研究转向不同类型经济区域的各方面可持续发展问题。1970年后, 区域主义的发展进入低潮, 原因在于国家地区之间过分追求自身经济利益, 导致制定实行内向型经济政策, 从而无法构建区域政府运作机制。20世纪80年代后, 冷战结束, 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世界经济区域发展研究得到复苏。
区域主义理论实践主要有以下两类成果: 一类是各种跨国性区域战略联盟的组建; 另一类是国家内部多种区域发展合作组织的产生。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区域主义渐趋形成了“外向型、兼容型、复合型”等新特点, 20世纪90年代所有的WTO成员都参加了一个以上的区域一体化协议, 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第二次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 学术界称之为“新区域主义”。
新区域主义的“新”不仅是在实践时间上的新, 而且在理论层面 (研究对象、研究主题、理论探索) 上都有所创新。
(1) 新旧区域主义在其研究对象上有所不同。首先是二者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旧区域主义产生于世界冷战格局中, 而新区域主义却产生在经济全球化时期。Fredrick Soderbaum (2003) 指出, 旧区域主义的动力来自于两个方向, 一个是“外面”, 另一个是“上面”, 而新区域主义是一个自发性过程。因此, 旧区域主义是在一种外力推动下而产生的“外生性区域主义”, 新区域主义则是主权国家在面对经济全球化挑战压力下接受的“内生性区域主义”。
其次, 它们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不同。在冷战格局中, 欧洲一体化实践的局限性导致了旧区域主义理论研究者视野的局限性。新区域主义产生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 研究者的研究范围因此有所扩大。国外的学者阿查亚利用建构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东南亚的区域主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2) 新旧区域主义在其研究主题上有所不同。在冷战时期, 学者们在争论探讨旧区域主义的区域化和全球化时出现了两个争端的派别: 一个支持和谐论的说法, 认为区域化最终将走向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必须经过国家间或区域性的经济合作自由化。另外一个支持矛盾冲突论的说法, 指出区域化和全球化相互排斥, 区域化具有天然的歧视排他性, 坚持发展区域主义会有很严重的各方面后果等。
对于旧区域主义的研究结论而言, 新区域主义理论的研究学者们并不这样认为。国外学者泰罗认为, 区域化和全球化存在着冲突, 但是它们之间能够相互依存和削弱抗拒贸易自由化进程。我国学者张幼文指出, 把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称为世界经济区域化容易产生一种歧义, 似乎作为整体的世界经济正在分裂为若干个区域经济。而事实上, 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同时, 全球化也在发展。
新区域主义理论中除了区域化和全球化之外, 研究学者们还重点关注了它的开放性这一重要特征。国内学者郑先武认为, 不管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安全领域, “旧区域主义”都明显地表现出一种封闭的特征。它的特点是广泛多维度的、对成员无限制的、强调在多边基础上形成对话的习惯。
(3) 新旧区域主义在其研究理论的探索上有所不同。新区域主义在研究探索上用全球化的视野去审视区域主义以及区域主义者计划的复兴。国内外学者运用体系的方法分析“区域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区域发展体系的变化。其首先表现在多层次互动分析方法。其中有全球—区域—国内“三层博弈”分析方法、国内—区域—区域间—全球 “四层互动”模式以及全球—区域间—区域—国家—地方“五层互动”分析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提供了将区域内国家内部因素、单元间关系、区域间关系、区域动力与全球性行为体互动等联系起来的可能性, 而且它表明了区域主义和区域体系的变化既可以是自下而上也可以是自上而下的进程。
3 理论实践及结论
随着新区域主义理论的诞生, 各种各样的区域主义模型被作为国家或者区域间的治理模型, 但是“新区域主义”并不是解决所有国家或区域问题的万能良方, 其治理模型也无法被随意地应用于所有国家和地区。
理论层面上, “新区域主义”的治理模式缺乏强制性的对应政策手段, 区域治理主要还是依靠政府和其他社会性组织的自愿参与和主动合作, 因此在一些地方保护主义严重、集团利益复杂的区域, “新区域主义”的治理模式可行性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实践层面上, 在许多国家地区“新区域主义”的成功取决于一些个别特定要素, 比如说省市地区领导的领导才能、突发性的地区事件而统一社会民众意见、上级政府的扶持和激励, 这些不具备必然性的特定要素也会使“新区域主义”治理模式在每一个地区的一致通用性受到限制。
笔者认为, 欧美学者提出的新区域主义理论未必能够解释东南亚新区域主义实践所遇到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东南亚国家的特点与欧美各国相去甚远, 首先中、日、韩和东盟各国在经济实力上虽然有差异, 但是还比不上美国与墨西哥或欧盟与波兰之间的差异大, 因此在中、日、韩和东盟各国之间还难以作出大与小的划分。其次东盟10国虽已结成区域性组织, 但其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甚大, 东盟和中日韩之间不存在体制融合的一个问题。相反, 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追求体制上的一体化, 锁定共同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 并在国家政治民主法制等规则制度方面向欧盟逼近, 从而保证自己国家发展方向的不可逆转。总的来说, 欧美新区域主义理论实践体现了规则导向的特点, 而东南亚的新区域主义理论实践则体现了一个问题导向的特点, 东南亚各国合作具有新区域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 制度性安排。因此在东南亚各国寻求区域联合发展时需要注意发展区域的特点后再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
新区域主义虽在理论和实践上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一些批评与质疑, 但其为国家城市区域的发展、解决区域性问题提供了灵活多样的治理模式和比较有效可行的机制。我国的各省份城市地区可以根据自身城市的条件在避免政府无限制扩张的前提下, 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治理政策, 从而促进我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殷为华, 沈玉芳, 杨万钟.基于新区域主义的我国区域规划转型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7 (10) .
[2]王淳.新区域主义理论脉络及研究动态述评[J].商业研究, 2009 (1) .
[3][加拿大]阿米塔·阿查亚.建构安全共同体:东盟与地区秩序[M].王正毅, 冯怀信,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4][美]罗伯特·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M].杨宇光, 杨炯,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5]张幼文.关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几个理论问题[J].世界经济研究, 1997 (3) .
[6]郑先武.“新区域主义”的核心特征[J].国际观察, 2007 (5) .
[7]Barry Buzan and Ole Waver, Regions and Powers, p.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