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哲学

2024-08-03

多媒体哲学(共11篇)

多媒体哲学 篇1

一、引言

全球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进入转型期,各种先进的媒体不断涌现并被应用到外语教学领域中。由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体现交互性和多媒体性,鼓励教师有效地使用网络、多媒体及其他教学资源。如今,许多高校都在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多依赖多媒体的运用,而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和体验性,因此,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本文尝试从体验哲学的视角分析多媒体教学的本质属性,探寻在体验哲学的理论背景下多媒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二、体验哲学

体验哲学最早是Lakoff和Johnson (1999)在其著作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中提出的。书中明确指出语言是体验感知的结果。体验哲学认为,从最深层的意义上来讲,语言的意义生成、人类的心智及人类的思维都是基于身体体验的,这是体验哲学的核心。因此,体验是人类学习语言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在体验哲学的框架下,多媒体教学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要求老师以多媒体为授课桥梁,用以教师与学生沟通、学生体验学习。以体验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过程的结构不是单一的,而是教师—多媒体—学生之间的基于体验的多重互动。

三、基于体验哲学的多媒体英语教学

体验哲学的语言体验观点对于大学英语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教师和学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体验和实践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最早的语法教学法、听说教学法再到后来的交互式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多媒体环境下的体验教学法,教师越来越注重全方位调动学习者的认知因素。若以体验哲学为指导,多媒体更好地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造体验环境,增强学习兴趣。

体验哲学的核心观点界定了多媒体英语教学要尽可能创造真实的教学语境,尽可能激活学生的认知机制,满足学生学习语言的要求。因此,多媒体教学不只通过多媒体这个工具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尽可能提供符合真实交际的语境,让学生在和多媒体或者老师之间的互动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可以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立体、互动、真实的英语学习环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为例,每个单元的四个教学环节中,要做到听说读写并重,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对语言材料和相关信息的感知和体验。立体化的教材,图文并茂的课件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创造出真实的语言环境,为体验学习的实现提供可能。

(二)以学生体验为主,体现学生主体性。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时刻通过体验来了解学生的心理,并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有人认为,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无足轻重,甚至可有可无。事实上从体验哲学的视角来看,体验式教学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更高。现在我们仍然是课堂教学,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全局的把握会直接影响体验式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容易出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固守传统教师角色,未把多媒体等教学资源有效地利用到知识传授过程中;二是没有更好地领悟多媒体环境下体验式英语教学中老师应该扮演的角色而达不到教学效果。其实,教师一方面可以利用多媒体提供一些信息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避免了照本宣科,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课件中提出的问题或悬念安排学生进行英语小组活动,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共享语言学习认知的经验。

(三)强调文化体验,建构文化认知模式。

文化的不同造就了语言的不同,教授一门英语从根本上讲就是进入这门英语所在的“世界”。在多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不应只是教授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巧,而应通过网络、电视电影等途径让学生进行文化体验,感受不一样的文化。体验过程中学生头脑中原有的文化意识与新的文化意识发生碰撞,这正是学生构建文化意识,进入某个“世界”的开始。语言的意义必须建立在文化分析的基础上,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因此,要提高学生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就要注重文化体验。通过体验目标语言文化,语言能力才会朝着准确、地道的方向发展,避免了“中国式英语”的出现。多媒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课堂文化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体验哲学的角度看,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应积极为学生创造体验环境,以学生体验为主,注重文化体验。体验哲学视域下,所谓的多媒体教学不只是从技术或课件等外在因素提升教学水平,而是从师生间的体验性共享教学,只有着眼于教师—多媒体—学生这三者之间的体验互动,才能打破多媒体教学所带来的局限性,英语教学才会事半功倍。

摘要:语言是体验感知的结果, 体验哲学对多媒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高质量运用有着重要启示。体验哲学视域下, 互动体验是多媒体教学的本质问题。多媒体网络环境下, 英语教学应积极为学生创造体验环境, 注重学生体验过程, 突出文化体验。

关键词:体验哲学,多媒体教学,大学英语

参考文献

[1]Lakoff, G.&M.Johnson.G.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York:basic books, 1999.

[2]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3]王寅.语言世界观多元论—九论语言的体验性[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6) .

[4]王寅.Lakoff和Johnson的体验哲学[J].当代语言学, 2002 (2) .

多媒体哲学 篇2

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学学习《马克思注意基本原理概论》一书)到底有什么用?有用。为什么在课堂上有那么多同学一起去找周公喝茶?没用。那我们学它做甚?是该好好的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了。

在学校里,教学楼——寝室,两点一线的生活,哪有那么多的联想,哪有那么多的事情,哪有那么复杂的生活。可当我们走出单纯的校园,进入错综复杂社会后。生活、工作、学习的各种问题将接踪而至,人生的十字路口也将越来越多。如果不能迅速的看清它们的本质,做出正确的选择,就会让单纯的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应接不暇、不知所措。如果再没有人给你指点迷津,你只有睁着你那双疲惫、绝望、可怜的眼睛祈祷上天的垂怜,恩赐你三头六臂,恩赐你火眼金睛。

三头六臂、火眼金睛早就恩赐与你,就是当初你将他列为吹眠神曲、航天飞机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为什么会有如此强大的吹眠功效,让我们有翱翔太空飘飘然的惬意?因为我们自以为是的认为:百无一用是哲学。人生很短暂,没那么复杂,也没必要那么复杂。思想狭隘、目光短浅。认识不到哲学可以让我们养成清楚的思维,怀疑的精神,容忍的态度,开阔的眼界。认识不到哲学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为人处事。认识不到哲学可以让我们洞察一切,辨别真伪,做出正确、明智的选择。可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有用的。那怎么用呢?

某日上网,百度,无意看见一问题:如何客观的看待自己的得与失,成与败?当时没放心上,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与之相同的课题。我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这句话就是教我们要客观的去看待事物,客观的对待得与失,成与败。

客观说,成功与失败是相对的。同一个结果,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物,结果也会不同。没有绝对的成功,也没有绝对的失败。好比你参加一个比赛,没有拿到名次,你失败了。可你增长了知识,获得了更多的经验,知道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在哪里,在这方面,你是成功的。又比如你被批评了,坏,你受到了批评,好,你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知道了自身存在的不足,知道了自己改进的方向。总是主观的看待自己,看待自己的得与失,成与败,看待一件事物,看待自己的人生,那么你对自己的得与失成与败认识是很局限的,对事物的认识认识是很局限的,对自己的人生的认识是很局限的。在人生的道路上,要客观的去看待自己的得与失,成与败。不仅仅是得与失,成与败。在我的人生道路上,许多事情都需要我客观的去认识它。我需要客观的去认识自己,客观的去反思自己的人生。将主观与客观相结合,思考分析,就能更全面的认识自己,就能正确的看待自己的得与失、成与败,就能更好的规划出符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就能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就会拥有更多的成功。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就是让我们学会理性的对待自己和他人。

我应该是个感性的人吧。因为我总是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去认识这件事物。这个认识,是一个朋友告诉我的,他说:“你的理解能力我真不敢恭维。每次跟你说一句话,你总是不能理解它深层次的含义,更不会联想到其他的。”所以他每次给说什么事,都会说得很详细;一句含义深点的话,他都会有所解释。有时候会觉得他很啰嗦,有点烦。静下来,理性的思考一下,这也不能怪他,只能说自己的理解能力太差,不能正确的理解对方的意图。对事物的认识不够,不能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认识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这样的我,总是会听不出言外之意;这样的我,可能会不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这样的我,可能会或许已经误解、误会很多人很多事。我想我应该不愿意做这样的人吧。我想我应该更理性一点。学会去联想,学会去发散思维,学会思考,学会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认识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通过表象看到本质,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少一些坎坎坷坷,少一些磕磕盼盼,少一些跌跌撞撞。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说明了再我们人生的十字路口,要辩证的去看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人有时候就是个矛盾体。行不行?能不能?要不要?去不去?这样的问题一大堆。当然我也不列外。在入学生会竞选某一职务时,我就经常问自己:我要不要去竞选呢?不去?以后会后悔了呢?。去?没竞选上怎么办?竞选上了,我能不能做好以后的工作?很彷徨,很迷茫,很矛盾。我问身边的人,记得有一个人是这样回答的:“你不去做,结果哪个晓得呢?其实,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努力没有。”现在想想,他说的很有道理,如果他能好好读书的话,将来很有可能成为哲学家...题外话,不多说。过程和结果都没我想的那么糟。上台发言之前,我很紧张,怕自己说得不好,怕自己说错了话,怕自己出丑。我发言完,下来后,在我旁边的人对我说:“你讲得很好。不错!”结果,我竞选上了。至于以后的工作,就像那位仁兄说的:你不去做,结果哪个晓得呢?其实,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努力没有。如果我没有去竞选,或者没竞选上。以后我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也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问题、实践问题。我可以学到在此之外的许多知识。而且一些小事花时间少,容易做好。说不定你的价值在这里更容易体现。这就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样去想,我们就不是被动的消极的去做事情。因为调整好了心态,我们就会积极主动的去做好每一件事,哪怕是很小很小的一件事。这样辩证的去对待每件是,我们的自身价值才能更好的体现出来。这不也是一种成功吗?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告诉我们,要想知道真相是什么,那你就得做出求知的实际行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人生就是充满了许多真理,人生就是有许多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毛泽东说:“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尝一尝。”这件事情你做不做得到,做不做得好,你不去做,你永远也不会知道。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小学的一篇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正确的调查,也没有发言权等等,不都是在说明:要想知道真相,你就必须亲自去实践了,才能寻找到真相吗?上文中的那个例子就给了我很大的启示:结果、真相是怎样,谁也不知道,只有去做了、去行动了、去实践了才知道:原来是这样。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实践真理的过程,人生就是体验这些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经历。人生就是要客观的去看待一些人和事物。人生就是要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去分析一些人和事物。人生就是要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去反思自己。人生就是要一点感性和理性,感性体现个性,理性体现智慧;人生就是要辩证的去做选择,辩证的体现自身的价值。

新媒体的“范式”哲学 篇3

从“反常”看本质

随着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速兴起,超女与超男、山寨文化、人肉搜索、百度竞价门等在传统的传播意识下无法合理解读的“反常”事件不断出现,动摇了一些传统的传播理念和根基。人们无法在旧的知识框架下解读这些现象,便产生一种焦虑和危机感。这种焦虑和危机在传统媒体、广告营销业、传播新闻等大众传播领域蔓延,这种“反常”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传统媒体的广告被分流到新媒体中来,同时许多传统媒体也开始向网络形式转变。2008年12月,美国年收益第二、总发行量第三的报业集团,创立至今已161年的美国芝加哥的论坛公司(Tribune Co.),因为不堪忍受广告严重下滑与网络媒体的冲击,正式宣布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网络普及以来首家申请破产的美国主要报业集团,还有一些重要的传统媒体开始全面转向网络形式。与此同时,网络视频的大量出现,也开始对传统的电视媒体造成冲击。

人们开始思考这种“反常”,凤凰卫视新媒体CEO刘爽先生认为:“新媒体形式上是一种技术,本质上是一种哲学。”也就是说,新媒体是一种体验的革命,人的生存方式与话语权的革命。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的“范式”观点认为,对当前的新媒体的审视应从哲学的视角来探讨,这涉及传统媒体的思维范式问题,若想正确地解读当前新媒体为我们带来的冲击和困惑,必须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才能发现新规则、新规律。

托马斯·库恩的“范式”

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认为,科学发展的历史是一部同科学共同体密切联系的历史,科学作为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展的复杂过程,其发展规律的内在性是同这个过程的主体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的。在库恩看来,科学作为科学共同体活动的结果,它表现为科学“范式”的不断完善和不断更迭。库恩所指的“范式”就是思维方式,他认为“范式是一个成熟的科学共同体在某段时间内所接纳的研究方法、问题领域和解题标准的源头活水。因此,接受新范式,常常需要重新定义相应的科学”。

库恩在论述“范式”时所提到的科学共同体,用在当下可理解为传播业的共同体,新闻业的共同体,营销业的共同体,网络业的共同体等。在网络化社会到来之前,这些共同体是互不相干的,但是高速推进的全面网络化社会使这些共同体出现了无数的交集,对于每个共同体原有的“范式”造成强烈的冲击,一个行业大融合的景观出现了,这种交流和碰撞必然会重新塑造人们的思维方式,改变人们看问题的视角。

“反常”带来的“危机”是思维“范式”变革的前奏

库恩认为:“一种反常虽然没有明显的基本重要性,但它所禁的应用却具有特殊的实践重要性。”2008年,从山寨手机开始,山寨剧、山寨街、山寨报纸、山寨新闻、山寨搜索引擎等陆续登场,2009年新春之际,网络上出现的“山寨春晚”把山寨文化推向高潮,主流的中央电视台对“山寨春晚”的态度是不参与、不排斥,把它作为一个新事物进行对策研究,作为传统媒体的龙头,央视也需要新思维来看待网络上的春晚了。库恩说:“有时,一个反常能使人们对范式中清晰而基本的概括明显地产生疑问,所有危机都始于范式变得模糊,随之而使常规研究的规则松弛。”

几年前,网络上“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恶搞了电影《无极》,娱乐了大众,这种低成本的快速传播,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宣传方式,以“草根”为代表的个性化时代全面渗透着社会生活,“超级女声”的出现,把互动传播发挥到极致,完美地演绎了传播从“被动”到“主动”再到“互动”的转变过程。所有这些不得不使人们以全新眼光和视角来看待这些不断出现的“反常”。许多专业人士已经开始认识到以传统的思维方法是不能解决“反常”所带来的问题的,正像库恩所说的那样:“当一种反常现象达到看来是常规科学的另一个难题的地步时,就开始转化为危机和非常科学。于是这种反常现象本身就这样被同行们更为普遍地认识了。这一领域的越来越多的杰出人物对它越来越注意。”

库恩认为:“从一个处于危机的范式,转变到一个常规科学的新传统能从其中产生出来的新范式,远不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即远不是一个可以经由对旧范式的个性或扩展所能达到的过程。事实上,它是这一领域按新原理的一种重建,是一种变革这一领域的某些最基本的理论推广,以及它的许多规范方法和应用的重建。在过渡时期,会有一大批问题,既能由老范式解决,也能由新范式解决,这些问题之间决不会完全重叠。但是解决的方式也会有决定性的差别。当转变完成时,我们的视野、方法和目标都将变革。”

范式不是认识而是信念

库恩认为由于范式不是认识而是信念,因而从旧范式到新范式的代换,不是科学共同体的认识的深化,而是信念的转变。以广告传播为例,传统的整合传播信念是在追求广告效果的媒体投资回报基础上展开的,是“单向”的和“盲目”的,同时广告效果是不能与销售直接挂钩的,而在网络时代,“分众”、“定向”的精准传播成为可能,以“互动”为核心的体验经济大行其道,数据库营销成为21世纪的主流营销方式,量化管理和评估成为重要手段。

除确立新的世界观之外,科学范式兴起的最重要的标志是建立起一套自己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模型等,以构成科学范式的核心。网络传播平台刚一兴起,以技术为背景的网络传播共同体就用一整套完全不同于传统广告的术语和手段来重新定义网络营销和网络传播,点击率、关键词、注意力、流量、定向、转换率等新的术语仍在不断地从网络上喷发出来,并显示了巨大的市场价值。近年出现的搜索引擎竞价排名、网站联盟等新广告方式变革着媒体投放的区域。

到目前为止,由于网络的高速发展,仍无法确定其最终形态将是什么样,但其中所孕育的新思维、新思想的火花不断闪现,库恩说:“大部分新范式的早期形态都是粗糙的。等到其美学上的吸引力得以全部展现时,科学共同体的大部分人早已为其他方式所说服。然而,美学上考虑的重要性有时却是决定性的。”新“范式”一定是美的!

冲突是思想的牛虻

2008年的“3·15”,中央电视台曝光了“垃圾短信”,修正了人们对无线营销和无线广告的理解。2008年12月,中央电视台的《新闻1+1》专门就“人肉搜索”进行了探讨。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利用开放的、互动的、共享的网络平台,来获取信息的一种技术,所满足的是知情权,但这种知情权经常会和个人的隐私权发生冲突。该节目就一些社会热点现象提出了问题,“搜索”面前是否人人平等?公众人物的个人空间该如何界定?官员频遭网站曝光,是该立案彻查还是自正清白,网络监督与现行制度又该如何衔接?

与此同时,2008年年底,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一个月内4次探讨互联网上搜索引擎中存在的问题,百度和谷歌相继遭到中央电视台的曝光,主题是围绕虚假医药广告为代表的虚假信息,央视在节目中点名搜索引擎:越来越多的虚假信息,甚至诈骗陷阱充斥搜索结果,使网民防不胜防。由此把百度、谷歌、搜狗等搜索引擎推到了风口浪尖。

无论是传统的报纸广告还是电视广告,都是“严格”将广告和内容相区别,百度“危机”就是因为百度“混淆”了“广告”和常规信息,客观上误导了公众。搜索引擎的系列问题,表面上是搜索引擎运营商对搜索引擎技术无限制的滥用和企业道德责任的缺失,其实质是规范搜索引擎运营法律“依据”的缺失。到目前为止,网络作为主流媒体的地位和性质仍处在探讨和实践阶段,由于没有在本质上定义网络是大众媒体,网络就不需要为它的“公信力”负责,所以用以传统媒体广告为基础的广告法无法约束它的使用;反过来,如果定义了网络是大众媒体,由于它与传统的媒体有着本质的不同,必须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和社会环境重新规范它的使用规则,显然传统的广告管理思维是用不上的了。传统广告管理的思维“范式”必须变革,从这点上说,百度既有错又没错,百度变革了中国人获取信息的方式,但搜索行业存在的问题,并不是百度一家有能力完全规范和控制的,行业的思维“范式”需要重新塑造。李彦宏表示:“百度作为行业领导者,有能力去做得比别人更好。所以百度经过这次做了一个净化,无论对百度,还是对中国互联网,都是成长中必须遇到与解决的事情。百度从来没有忘记为人类提供最便捷信息获取方式这一使命。“冲突是思想的牛虻,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过:“真理从错误中比从混乱中更容易出现。”

2007年10月8日,以“权威无线新闻,主流第五媒体”为理念,我国首家以独立品牌运作、具有独立新闻采访资质,通过手机发布新闻信息的新型移动媒体,江西手机台开通运营。江西手机台一开通就旗帜鲜明地定位为主流移动网络新闻媒体,江西手机台和其他传统媒体一样,拥有独立的记者编辑和新闻采编队伍。江西手机台这一全新的事物为手机媒体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探索,拓展了人们对手机新媒体的认识思维,拓展了人们对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方向。

技术进步和信息化带来的网络社会是变革的基础,当前中国互联网广告形式五花八门,正在使用的广告尺寸多达17万种!“媒介的破碎化”显而易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媒体的发达程度。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刚教授认为:“目前中国的媒体发展处在一个非常复杂的环境里,一方面,媒体自身在不断升级,竞争越发激烈;另一方面,各种传播类型和营销方式不断出现。而在整个环境里,互联网是影响整个传播媒体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他因素也很重要,但是目前传播媒体的变化最根本的影响来自于互联网,而且这种变化是革命性的,并不是一种改良,而是一种革命。”

无论是“超级女声”的现象,山寨文化的冲击,人肉搜索的探讨,百度危机的困惑,手机台的出现,网络媒体的主流地位争辩等,这些社会的、经济的、行业的“反常”现象,说明我们当前处在“反常和危机”时期,这是一个重塑我们思维方式方法的时期,是“范式”正在转移的时期,是“传统”正在被打破的时期,是“破坏性创造”的时期,是“革命”将要发生的前夜。

科学革命是扬弃不是全盘否定

托马斯·库恩指出,科学革命不是全盘否定、全部推翻过去的一切科学遗产。虽然它是一种质变和否定的过程,但同时也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在改变的同时,仍然要有一些没有改变的东西被继承下来。如传统的广告理念是合理的,但方法和手段要改变,从旁观到参与到体验;传统的传播知识是可持续的,但形式和视角要改变,从单向传播向双向传播转变;传统的营销手段是有效的,但理念要改变,从被动到主动到互动的转变。

任何一次科学革命都不是只带来个别或少数要领的变化,而是常常带来一系列新概念、新术语的跨越式的增生,甚至常常出现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场”或“理论概念群”。在网络广告传播界,“Web2.0营销”“精准营销”、“病毒式营销”、“口碑传播”、“分众传播”等新概念大量出现,这些都为传播的“范式”革命进行了量化的积累,是“革命”将要发生的“种子”,随时将引发质变。“没有理论的事实是模糊的,没有事实的理论是空洞的”,大量的“反常”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无数的事实,需要适当的创新理论建立新的“范式”适应新的商业生活。

(文章编号:2091206,收藏请编辑短信AA加文章编号发送至106613886619)

多媒体哲学 篇4

新媒体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手段, 更是一种“促逼”, 即逼迫。海德格尔用了一个专业术语“座架”一词表示现代技术的本质, 因此, 作为现代技术的一种—新媒体技术, 其本质当然也是“座架”, 即它表示某种用具。座架就是贯穿在技术活动中, 起着规范作用的显现方式。而新媒体技术的“座架”本质又是如何体现“促逼”人的呢?

新媒体技术通过座架把人摆置到技术系统中, 逼迫人自己去适应各种环境, 结果导致人自身的丧失, 成为一种异化的人。而作为人类, 这种局面也是迫不得已的, 海德格尔认为这是因为天命把人纳入技术的座架中去的。“座架的作用在于:人被框在座架里面, 被一股力量安排着, 要求着, 这股力量是在技术的本质中显示出来而又是人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力量。”不论人如何思考、努力、工作等, 人总是发现他总摆脱不了作为一种技术对象物的命运。

在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下, 我们人类同样在这种座架中必然成为了技术的对象物, 人们对很多新媒体技术的表现形式耳熟能详, 微博, QQ, 飞信, 手机等。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2013年7月17日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3年6月底, 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44.1%。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 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即时通信网民规模达4.97亿, 使用率为84.2%;微博网民规模为3.31亿, 使用率达56%。这充分说明我们大众对于新媒体技术的依赖性极度加强, 技术与人的生存不可分, 人的整个历史的命运总在技术中反映着。

二、新媒体技术的特点及其危险

海德格尔认为, 人在从事技术活动中, 将事物纳入了这种规范之中。由于现代技术逼迫人, 人在无形中逐步由技术的主人沦落为其奴隶。最后人类像失去了精神家园一样, 人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自己, 找不到自己的本质。对人的威胁起初并不是这些处于可能致人于死地的机器和设备, 现代技术的威胁早已影响到人的本质了, 即“人的异化”。

新媒体技术的特点本身就是这种技术本质的一种有力证明, 随着社会发展, 新媒体技术不知不觉把人推到了危险境地。

1、超时空性。人们只在新媒体技术下进行简单的机械操作, 如只需动一下手指利用飞信的群发功能给亲朋好友发个祝福, 尽管时间缩短了, 但却拉大了与身边亲人面对面相处的距离, 造成人际关系冷漠;催生了大批“宅男宅女”, 足不出户, 只是依靠新媒体了解外面的世界, 新媒体技术系统一旦瘫痪, 他们根本无法生存下去。人们最终沦落为“信息动物”, 无法对超时空性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审视, 自主性逐渐消逝, 被信息需要异化。

2、开放性。在新媒体媒介的传播中接触到一些宣传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言论, 落后腐朽的资本主义思想逐步侵蚀人们的头脑, 从此不断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方式等;人们也成为一种媒介, 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 在博客贴吧以及论坛上发表不符合道德和法律规范的言论的现象屡见不鲜;凡是“有事问百度”的固定思维支配下很容易让人们轻信一种非逻辑性的垃圾信息。

3、虚拟性。虚拟空间让我们处于一种被媒介和信息支配的危险境地, 慢慢列入怀疑与被怀疑的对象。在虚拟环境下的交往中无法准确判断交往对方的真实性, 因为在这交往过程中隐匿了很多无从考察超人际的信息, 我们缺少了那份面对面交流时的语气和眼神流露出的一种真实性, 让人们心存怀疑, 导致人们之间以及人们与新媒体之间产生信任危机。

4、交互性。人们在这种交互性中迷恋各种大型网络游戏而不务正业的事例不胜枚举;一则冷笑话也道出了这种交互性的危险: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你不在我身边, 而是我在你身边, 你却低头玩手机。“电视人”, 和“鼠标土豆”一族等网络名词的出现, 说明人们对新媒体技术的过度依赖已经处于一种病态状况。

三、新媒体技术的拯救

如海德格尔援引的荷尔德林的一段诗词:“哪里有危险, 哪里便有拯救的力量”, 所以, 人也开始有了拯救的转机。“恰恰是技术之本质必然于自身中含蕴着救渡的生长”, 而人类该如何进行拯救呢?海德格尔认为借助于艺术, 诗意栖居, 诗意的东西贯通一切艺术, 贯通每一种对进入美之中的本质现身的显现。“我们愈是邻近于危险, 进而救渡的道路便愈是开始明亮地闪烁, 我们便变得愈是具有追问之态。因为, 追问乃是思之虔诚。”

新媒体技术本身危险与拯救并存, 针对以上新媒体技术的危险性, 可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寻找拯救的途径:

1、自身加强对新媒体技术认识的自律性。无论新媒体技术如何进步与发展, 人类是新媒体的主人而不是让其反过来统治人类, 新媒体只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种工具。在新媒体技术面前, 我们享有自主权。另外, 我们要加强自身自律的能力, 提高自身认识和使用新媒体技术的能力, 加强独立思考判断能力。

2、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实现新媒体技术正确引导。这三者的有机结合对人们提高辨别新媒体技术的利弊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家庭中家长教导孩子从小学会对新媒体技术的正确认识; 学校要对学生灌输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以分清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用科学和理性的社会舆论约束和指导人们的行为, 抵制腐朽思想。

3、政府健全法律法规, 完善新媒体技术监管体系。如何完善新媒体技术法律法规和提高人们新媒体技术法制意识有必要逐渐提到政府议程。政府需要对新媒体加强监管, 健全相关立法, 建立信息反馈渠道, 完善管理体系, 对新媒体相关部门制定具体的管制办法, 如构建成熟稳定的网络管理体系, 开展普法活动从法律上进行约束不规范的落后的思想和行为等。

摘要:现代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一片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象: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等逐步代替过去的报纸、杂志、广播等, 让人们意识到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在这个为大众提供海量信息和各种便利服务的新媒体环境中, 人们往往只看到了它的优点, 而对其弊端却忽视了。海德格尔在《技术的追问》一书中对技术的本质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追问, 尤其鲜明地指出了现代技术的本质, 对于我们认清新媒体技术的本质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本文从海德格尔技术观的哲学视域对新媒体技术进行解读思考。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海德格尔,特点,途径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只还有一个上帝能够救渡我们[A]//孙周兴, 选编.海德格尔选集[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6:1307.

[2]CNNIC发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7/t20130717_40664.htm.

哲学故事及其哲学意义 篇5

听完阿智所言,大贾子接茬儿道:“冬虫夏草是好药不假,但是在你说的那种制品里有多少真的冬虫夏草含量还是个问号,至于它是不是能治病又是一个问号。所以,购买的人不会多,药店没辙了,为了回笼资金只好一再打折,若是好卖的话,他们才舍不得降价呢!”

“贾君说的有道理,连着降价的商品一般都是不好卖的。记得很多年以前我父亲治病时吃中草药,里面就有冬虫夏草,价钱并不贵。近几年冬虫夏草的价格就像坐了火箭似的,简直上了天,肯定是有炒家在其中捣鬼。”老宋接着分析道。

“类似的情况在白酒里也有,有些名牌酒的系列产品平时标价一百多元一瓶,而有活动促销时才二十几块钱、甚至十几块钱也卖。像这样的酒,到底值多少钱,不用问商家,咱们自己也能估出来,他要是卖十几块钱都不会赔本儿的话,那成本也就几块钱。卖到一百多元时肯定是暴利。”大贾子又说。

“像冬虫夏草那些高档滋补品、高档酒等商品也能间接地折射出这些年社会上的腐败现象。”老宋话题一转,又牵扯到了社会问题。

“这怎么能联系到一块儿去呢?”阿智不由得问道。

“这里面有逻辑关系,咱们分析一下。你想想,冬虫夏草制品能不能治病还得两说,假设它真的能治病,吃一盒、两盒,甚至十盒、八盒的也不一定见效,必须长吃才行。可是它不搞促销活动时价钱那么贵,中低收入的人们若长期服用肯定承受不起,所以他们一般不买。”老宋解释道。

“是这么个理儿,有那些钱还不如买肉吃呢。”阿智点了点头。“那有钱人呢?他们该买吧?”他又问。

“有钱人大抵分为两类,一类是靠辛勤劳动或经营发家的,他们不会乱花钱的,所以,他们也不一定舍得买。再一类就是那些贪官污吏,他们的钱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来得太容易,但是他们也不用买。”老宋又分析道。

“怪了,那些贪官污吏的钱既然来得那么容易,他们为什么也不买呢?难道他们也不吃吗?”大贾子问了一句。

“他们不买并不等于他们不吃。”老宋接道。

“对了!有人给他们送!”大贾子的机灵劲儿又上来了。

“给贪官污吏送冬虫夏草的,肯定是求人家办事儿,送一盒、两盒的能拿出手吗?”老宋反问道。

“整箱地送!”大贾子接道。

“整箱地买冬虫夏草能用私款吗?”老宋又提示。

“明白了,现在反腐的形势这么紧,那些用公款购买冬虫夏草的主儿不敢买了,贪官污吏们一个个地如惊弓之鸟、日子朝不保夕,也不敢再收礼了。原来的主顾少了、没了,所以药店的冬虫夏草只好一再降价!宋公分析得有道理,其间确实有逻辑关系!”阿智信服了。

“是社会上畸形的消费形式,把冬虫夏草‘烧’得曲高和寡了!等它什么时候‘退了烧’,降到几块钱一盒时咱们也吃!”大贾子笑着打趣道。

自媒体视域下的哲学思考 篇6

关键词:自媒体;现代性;哲学思考

自媒体的产生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和共享,人们愿意在这样的平台上创设自己的空间,发表自己的言论。大众化、公开性的特点是自媒体成为现代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个人言论自由增进了个人与社会的交流,也为民主营造了环境。

一、自媒体的发展特点

自媒体发展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大众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改变,但是这样的改变也是双向性的,把握好发展的特点才能更合理的实现自媒体的社会价值。

首先,自媒体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这一特点是真多自媒体的内容展开的,自媒体的形式比较多样,现阶段比较流行的几种形式包括微博、微信、这也和公共平台等。自媒体时代不同于专业的媒体机构,自媒体的信息发布没有固定的模式,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发布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和言论,这些信息可以通过设置实现私密性或者公开性的发布,人们在这一平台上可以有自己的独立的空间。

其次,自媒体具有大众性的特点。无论是什么行业、什么年龄层次的人群,人们都可以在任何的时间和地点,只要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实现信息的交流和创博,这种信息的共享可以是阶级性和差别性的。自媒体深入到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当中,在这一平台上人们可以张扬自己的个性,发表自己的言论,同时通过这个平台人们可以更好的体会民主和独立性的特点,大众性的自媒体是对思想飞跃的一次创造性的体验。

最后,自媒体的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自媒体的展示手段和形势是多种多样的,不仅可以通过网页或者网络平台的交流,还可以通过视频广告的特点。近几年比较流行的是微电影的创博,大众自娱自乐的表达形式传达了一种社会思想和艺术风格,实现在艺术形式上的创新。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让大众更容易接受,辐射面和影响范围更加的广泛。

二、自媒体时代下社会的发展

自媒体倡导自由发展、提倡创新的精神,人们可以通过言论表达来阐述自己的价值观念,对于社会的现象能够进行自觉的判断。舆论的倾向性体现的是人们的对于社会主流思想的把握程度。倡导和谐发展、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我们需要将自媒体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实现其社会价值,挖掘更多发展的潜能和空间。

自媒体的发展首先应该把握的就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思想文化的发展是要建立在物质文化发展的基础上的,空想和不切合实际的言论对于人们没有任何积极的作用,甚至可能误导大众。所以自媒体的发展虽然灵活自由,但是也不能违背规律的发展。讲求原则性,不同的发展时期应该有不同的特点,不断的将自媒体发展带入正轨可以维持其长久的生命力。我们的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自由的前提是不违背社会的安定和谐,不违法乱纪,不损害他人的合法的权益。思想文化的作用体现在对社会发展的促进性,体现一定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充满可能性和变革性的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了更加舒适和便捷的生活,人们愿意享受科技带来的成果,也愿意通过这种更加自由化的媒体方式进行思想的表达。一个国家思想的活跃程度反映了一个社会的进步程度。自媒体实现了沟通交流手段的创新,也实现了思想意识的发散和创新,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个人得以发展的途径。人们在通过学习和交流能够形成自己的价值评判标准,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能够激励人们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所以自媒体时代需要创新的精神,需要为人们生活带来更多的改变。

当然也应该有判断力,自媒体的发展因为具有非常大的灵活性,信息传播的非常快递,人们对于信息的接受速度快,但是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网络信息的真假很难辨别,而且没有一定的衡量的标准。这种判断力需要政府国家作出正确的引导,自媒体时代的带来带来的是基于和挑战,政府应该深入到群众中去,聆听百姓的声音,吸取社会发展建设的宝贵的经验,从而采取具体的方案和做法为社会建设带来更多的好的发展。同时应该维护网络社会的稳定,完善司法手段,在法律法规的设定上体现严密性和额理性,使网络社会的发展也能够更加安全,使网上的交流更加安全性,保障个人的言论自由和个人的隐私安全性。

个人与社会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自媒体的发展是由个人的思想堆砌而成的,个人对于社会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每个人都能自觉的将自己作为社会的主人,为社会发展提出更有利的建议,融入到社会的发展当中,实现自我的真正价值,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

三、结论

自媒体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规范性,也需要更多的安全保障。实现一个良性的积累为社会发展带来更多的改变。未来自媒体的发展空间将会更加的巨大,我们应该深入实践和探索,发展创新,认真听取大众的想法和意见,为我们的社会建设发展带来更多积极的能量。(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万俊人,公共哲学与现代媒体[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2]李铁锤,从主导哲学精神看中西媒体功能定位差异[D],华中科技大学,2005(1).

关于哲学中“G哲学”的探讨 篇7

象格一世, 切换一生。哲学融合的本质是思维方式的融合, 我称之为“融合思维”。当我完成了我的六篇哲学论文之后, 我开始思考我的“哲学模式”, 继而创立属于自我的哲学~~“G哲学”。“G哲学”创立的过程是我探索哲学融合的过程;我人生的“哲学轨迹”就是“G哲学”诞生的轨迹, 哲学与人二者是相应的、一致的。

我的“童年哲学”。我从天真无邪的眼睛里观察与感受“我的世界”, 太阳去哪里了?山的那边有什么?太阳没有脚也会“走路”?风刮向什么地方?童谣中唱:天没边儿, 河没头儿, 小孩长大是老头儿……是真的吗?我和母亲一同去外婆家, 在那月光的夏夜里, 我独自望着月亮想:天上就这么一个月亮吗?我的故乡也有这个月亮吗?我的伙伴在干啥?还有那秋风中的红叶在夕阳西下时给予我的美好的想象……后来我把它升华为:风流何方?光移何处?我用一首诗歌来表达我的“童年哲学”, 题目是《梦见外婆》:童年外婆家, 红叶夕阳下。痴迷月色美, 母亲把手拉。故乡月最明, 花香落谁家?梦忆千百年, 我心即佛法。

我的“少年哲学”。我的少年是从读书、“我性”的初醒与对“死”的思考中走来, 除了感受四季的变化、日月的轮回、我的故乡……之外, 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意识到自己与自己生存的环境。开始不满足已经了解的事物, 思考远方、蓝天、明月、古代与未来。希望从书中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 自觉的、独立的读书成为了解世界的窗口同时也成为我少年的习惯。走进新华书店看到那琳琅满目的书籍, 就想如何让它们囊括在自己的心中。那时候就有一种幻想:要是把这么多的书变成孙悟空的“金箍棒”多好啊, 这个幻想一直伴随着我。

在秋季的故乡里, 我的曾祖父悠闲自在的躺在玉米的秸秆上面晒太阳, 我静静的、静静的看着他带着黑斑的、岁月的脸庞。我想:他在数年后就会离开我去另外一个世界, 我再也看不到他今天的形象, 我也会再不到100年的时候离开我的故乡。人不死该多好啊?人怎么才能不死?难道古人就没有这样想?在孔子的时代为啥孔子的名字今天的人们还记起, 而他同时代的那么多的人都被遗忘?是什么原因呢?如何也象孔子一样?……。读书、“我性”的初醒与对“死”的思考成为我“少年哲学”的主题思想。

我的“青年哲学”。我的青年是叛逆的、风雨的、自学的、无奈的、实践的与创造的, 我的哲学思想在我的青年时代创立。在我上高中的时候, 我对哲学课本上“哲学是对整个世界的看法”提出质疑, 理由是:没有谁能说明白“整个世界”。“我性”凸显出来, 强调自我的独立思考。这个时期尤其喜欢哲学, 自觉的、大量的阅读与哲学有关的书籍, 对理性的热爱非常执着。无论是在许昌卫校学习医学理论的时光还是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进修眼科的岁月, 只要有剩余的时间就去新华书店的哲学书架旁阅读哲学。当时没有钱买书只有站立着、急速的、靠超强的记忆力大量的“储存”, 然后回到住处做记录, 这已经成为了我的“哲学积淀”。

由于我拒绝了人家提出的婚姻而受到刁难, 我无奈之下开始了自己医学的创业历程。在没有“老师”、经济匮乏的客观条件下怎么办?我在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苦恼着、纠结着、酝酿着, 我需要有自己的思想理论的指导, 我不能总是在艰难的黑夜里前行。创造, 唯有创造才是走出困惑与无奈的途径和法宝。我把哲学与医学实践放在一起思考, “易平思维”最初的原形是:马克思哲学+《孙子兵法》+自我的医学实践。随着医学临床实践的深入与对哲学理论的探讨, 最初的模式变换为:马克思哲学+《周易全解》+自我的医学实践。我十年如一日的研究《周易全解》, 尤其是“象”和“乾坤”的思考, “易平思维”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孕育创生的。

我于1999年8月10日带着我已经成熟的“易平思维”专程前往吉林大学拜见《周易全解》的作者~~金景芳先生与吕绍纲老师, 我的“易平思维”首次得到吕绍纲老师的肯定。我也因此而感到一丝宽慰, 但让“易平思维”的论文完成与发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一边研究理论一边医学实践, 二者相互印证。让我欣喜若狂的是我遇到了恩师高清海先生与尊师王树人先生, 对于一个自学青年来讲遇到自己的恩师是非常庆幸的一件事情。在研读了《高清海哲学文存》和《回归原创之思》之后, 我自信的发表了我的第一篇哲学论文:《关于哲学中“易平思维”的探讨》。我在医学实践中从此有了自己的思想理论, 第一次实现了中西方哲学的融合。无奈去创造;绝境必逢生, 这便是我青春的写照。回味青春思绪万千, 我独爱梅花的品格与不惧严寒顽强抗争的精神。我用一首诗歌来表达我的“青年哲学”, 题目是《梅人》:万花竟绽放, 我开万花潜。无奈寒极时, 谁与我并肩?众言我不语, 一语惊破天。敢问严冬儿, 谁是天下先?

我的“中年哲学”。我的中年是收获的季节, 是对我童年、少年与青年的收获。当我回望自己半生的医学实践与对哲学融合的思考时, 我觉得:哲学的融合是“思维方式”的融合, 是中国哲学“象思维”与西方哲学“概念思维”的融合。我把二者合称为“象格思维”, 我的一生就是思考“象格思维”以及二者如何实现融合的问题。积淀里凸现;超越中升华。

一个人只有创造了属于自我的思想才有可能成就自我的模式, 我在连续的哲学“创造组合”中发现并完成了自我的“哲学模式”。为何称“一G象格”是“我的模式”?理由是:尽管我的哲学论文探讨的范围广、层面多, 但有一个本质是共同的就是始终没有偏离“象格思维”的核心。无论是“易平思维”、“一笔双色”与“双境医学”还是“Y=0G”、“一语象格”和“墨色人性”都是“象格思维”自身以及“象格思维”与具体学科之间的探讨。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都是在“一”的状态里实现的。那又为何用大写字母“G”呢?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哲学、医学也好, 语言学、书法也罢谁能将它们囊括?又有谁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回答是:具有乾坤之性的“意象”又同时兼有西方的“元素”。我在反复的酝酿中忽有灵感, 有且只有“G”具备上述的条件。曲则乾之魂;垂直即坤意。中西一体, 立象尽意。赋予“G”无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让它合乎我“融合思维”的逻辑。这就是我为何对“G”情有独钟与把自己的“哲学模式”称之为“一G象格”的缘由。

什么是“G哲学”?“G哲学”是“我化”的哲学, 哲学的“我化”;是借象达象、立象尽意、寓魂于象、一体双象、双性一象的凸显中国个性的哲学;是以“象格思维”为内容、切换为手段、融合为目地的创造的哲学;是以西为体、以中为用、中西互置、曲则乾之魂、垂直即坤意、集流变与定格为一体的境界的哲学。用一句话概括为:“融合之象”的我化;“我化”的“融合之象”。“G”既有中国哲学“乾圆坤方”的意境又有西方哲学“流变定格”的质感, 是“融合之象”、“中介之象”、“象中象”、“全息之象”与“无形之象”。如果说《周易》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东方摇篮那么乾坤二卦就是中国一切思想文化的缩影与胚胎。用一个“G”象既能囊括“乾坤之性”又能表达“流变定格”之意, 一举两得恰到好处。

一个“G”象, 玄妙无比。乾坤、象格思维、切换、时、融合思维、象格互化, 易者象也;道者魂也;佛者空也;神者灵也……都蕴涵其中。我这里是指切换的“象格思维”的“融合之象”, 它是全息的。这就是我把我的哲学为何称谓“G哲学”的全部理由, 同时也是我人生的全部奥秘。

参考文献

[1]金景芳, 吕绍纲.《周易全解》.吉林大学出版社, 1989年6月第1版.

[2]王树人.《回归原创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年5月第1版.

[3]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1~6卷.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年6月第1版.

[4]高向阳.《华章》.《华章》杂志社, 2013年6月第14页.

生的哲学——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 篇8

生在中国哲学中的意义是非同一般的,可以说它是一个核心的地位,有人将这两个的关系进行了描述,认为生命是生的全部内涵,并将其与中国哲学进行融合;也有人在道德层面上进行论证,就笔者而言,两种观点都值得认同,但也存在一些不完善的部分。中国哲学有关于生的独到见解,到现在还非常适用。

一、生是中国哲学的核心观念

儒和道是我国的主要哲学派别,而哲学的实质其实就是解释人生意义的存在意义所在,而相似的,两者在回答该问题时,基础都是“生”这一含义。它不仅仅是基础,还是主线,无论是哪种哲学派别都在试图去解释证明它,并通过它来解释哲学的本质内核。而在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是其描述的最高境界,其中的天指的便是事物存在于世间的规律与方式,而其落脚点其实还是生。而和其相似的,道家中也有类似于“天”的概念,那就是“道”。而我国古代,很多道家代表人物的描述中也能看出,其实道也是生的规律和功能。总而言之,“生”在道和儒这两大我国原生学派中都占有根本且重要的地位。

相似的,也有一些外来的哲学进入我国后产生了一些有我国特色的变化,例如佛教哲学。而佛教的最高层次是不生不灭,可以说,在佛教中“生”的意义也非常重大。可以说,我国哲学的基本内核是“生”,而对其进行研究首先要明确其意义和概念。

二、生的基本含义

目前,科学技术进步也很大程度解释了生的意义,科学的解释中,最基本的生应该是宇宙生成论,在哲学中,这方面的描述也有很多。而和西方的哲学相比,我国的哲学更多的是生成论的,而不是构成论的,因此在诉求本源的方面更加深入。生其实就是创造、成长。在中国哲学中,生命创造的环境是自然界,而其是一个整体,其实也是一种生命的存在形式,两者的概念相互包容,因此两者在进行哲学思考时也要结合着看待。而人和自然也不能单独的来思考,人是生命体同时也能够创造生命体,同时还能够改变自然环境。我国哲学从最初阶段的思考中,就将自然界赋予了生命的概念,其也是循环往复不会消失的,人是大环境中的一员,但同时,由于其智慧的产生,它和其他生命体也有了区别。《周易》在我国哲学中意义非凡,而其描述的本源价值可以总结为是一种整体论。而笔者在对《周易》进行深入研究挖掘时,发现“易”其实就是一种变化,阴阳交替进而万物产生,因此生其实是易的根本目的。

而在这其中,万物也是一个很有趣的代指,意指生命,这在中国哲学中很是常见,这个概念是广义的,宽泛的,并不仅仅指的是活物,也指的是和生命有着很大联系的事物。而在西方的哲学体系中,是否是生命体这一概念被区分的很开,同样的,人和其他生命体也进行了区别,这一点和中国古代哲学相差很多,而和“一切平等”的一概而论的理论相比,也有所区别,我国哲学将生命作为自然界的基础和存在形式,而和它有着直接联系的非生命物却不能排除去思考,它和生命息息相关,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便是生在中国的基本含义。

三、生命创造的价值含义

自然界和生命息息相关,甚至是生命的一个特殊形式,也是价值之源。而在我国的基本价值中,价值的来源一般都是人类本身,类似的概念还有关于真理,有人认为这种概念也是人所独有。但是和中国哲学相比,这样的想法就太过于狭隘了,没有一样事物是独立存在的,万物发展都离不开相互作用与影响。因此,在这个领域中讨论价值的来源和意义并不能单单着眼于人类,更要着眼于自然界的总体。而价值的含义其实也是广泛的,并不局限于现在我们所说的金钱、利益,而更多的指代的是其意义所在。而要解释该说法要从生成论来展开,生的概念是非常广泛的,不仅是出生也可能是产生,不仅是创造,也可能是增长,这样广义上看,生命创造实质就是一个价值的提高。因此,可以认为是由生导致的生命价值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因果关系中不存在刻意的关系,更多是自发而成的,相应的,提高就会导致进化,甚至在道德方面,也会产生类似与价值一样的提高。

四、生命存在的内在价值

笔者认为,存在着的事物实质上都有价值,甚至已经逝去的事物也会在现在产生价值。这一个看法实际是在对中国哲学进行研究探索所中产生的,所有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那是因为它们都有其内在的价值,因此孔子会去称赞马的品德,会去给狗下葬,不会去伤害飞鸟,那是一种对他们价值的尊敬。和其相似的还有孟子,他认为人不应该欺辱猛虎,并认同树木也有自身的美,也有其生命的价值,值得尊重。而那以后的哲学家对生命内在价值的描述更加详细具体,具体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

首先是从广义上讲,人和动物是类似的,想着有互通的方面,二者的价值其实是相同的都是值得被尊重的生命形式,而人类研究人,便觉得人心比动物的思想复杂,但也能够被了解罢了。而要做详细区分的话,人和动物之间很大的区别,甚至不同的动物的生命价值也有区别。在进行深入思考时,不能够简单的一概而论,这个角度想说的是就价值的高低而言,动物并不如人类的生命价值高,而物品本身的价值在三者之中是最低的。

五、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方式是怎样的?怎样评价人的意义和位置?这其实是这类哲学所讨论的焦点所在。自然即是生命体,又是生命的创造环境,在目前的情况下已经和谐的运行了很长时间,这其中,人是很渺小的组成成分,但同时又有其独特的特点。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作用很大,而其所起到的作用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直接影响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否。而作为人类的我们如何看待和解决这类问题其实在我国哲学中也有所涉及。

一方面,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统一的,人是自然界的一份子,其生存其实都依赖于后者的和谐有序,同时,人类也不能够且没有能力去控制自然界,因此,不能够去肆意破坏自然,科技的发展也不能够以自然的破坏为代价。中国哲学将天和地比喻为父母,也就是说充分认识到了自然的重要意义,是自然孕育出了人类,并赋予了人类影响自然的能力。而人类其实也代表着一部分的自然精神,以及自然特性,二者之间并不是十分简单的因果关系。而同时,它也提到人们对自己和自然的关系现状并不自知,总是想向外探索,却不知那是人类生存的必须环境,这也说明了人类没有将自己与自然界结合去思考,而《周易》中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主人,应该去控制,而非损害。而之后的孔孟之道则对其进行反思,明白了人不能够控制自然,而应该去顺应自然。

另一方面,人和自然的主客体关系上,还是需要二者结合着去思考,两者都是主体,这在中国哲学界是一个基础理论,逻辑思考其实不是中国哲学所看重的,而人本才是。因此,生命各个阶段的不同情感诉求和出现的问题是重点研究对象,而在生的领域中,用爱去影响自然,创造生命是我国哲学所看重的。

结语:

中国的哲学大部分是主灵的,因此,更在乎仁字,在面对事物时,尊重的态度,平等地看待一些事物才能达到灵魂上的提升和进步。而在自然方面更是如此,不随意损害,努力去保护,才能达到二者的和谐统一。这也是中国哲学关于生的精髓。

参考文献

[1]严春友.百年中国哲学研究方法之反思与现代发展之路——兼谈思想的创生能力与现代合法性之关系[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1-12.

[2]余治平.哲学的中国方式:追寻、反思与心态分析——中国哲学及其学科范式创新的生成性研究[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4,03:1-7.

让《生活与哲学》课堂更有哲学味 篇9

《生活与哲学》这门课程本身是不同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经济生活的, 学生会对它有别样的期待。但随着课程的不断推进, 哲学的神秘面纱逐渐消失, 不管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 逐渐觉得和其他课程没有本质的区别, 哲学的课堂越来越失去了哲学味。

一、什么是哲学味

首先, 哲学味内在地包含着反思追问的特性和思想的声音。在古希腊文中,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智慧不同于知识。知识是人类对有限认识的理解与掌握, 智慧是一种悟, 是对无限和永恒的理解和追问。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一个人可能学富五车, 但他不一定是智慧之人, 因为他可能千万次地重复人家的思想, 自己却不善思考, 不去探究, 不会发明创造。相反, 像苏格拉底那样, 逢人便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倒可能最富智慧, 因为他自认无知, 所以总在探究真理, 总在追问的过程中。知识关注的是现成的答案, 现成的公式、定理, 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如果说知识是“知其然”, 那么智慧便是“知其所以然”。哲学就是“知其所以然”的学问, 在我们最习以为常的地方发现不寻常, 进行追问, 打破砂锅问到底。所以哲学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最独特的特点就是反思。用冯友兰先生的话说, 反思就是“对思想的思想”, 对“认识的认识”。哲学本身并不排斥人, 它所关注的恰恰是人, 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 成为独立的、有自己思想和见解的真正意义上的人, 这也是哲学的追问和反思特性的指向。杜威曾经指出, 教育要区分两种人:一种是拥有许多知识的人, 另一种是睿智的人。前者拥有一大堆“间接知识”“外在的公共经验”。后者是机智的, 并善于处理他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教育活动的目的应该是培养“睿智的人”, 会独立思考的人。

所以哲学的课堂和学习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对问题的追问、探索和反思的过程之中。哲学的课堂需要互动、合作、开放和包容, 哲学的学习需要思辨、争鸣、对话和交流, 培养独立的会思考的能说自己的话的人。可是现实的中学哲学课堂, 许多教师的教其实是“教教材”, 传授书本上一些条条框框的东西, 把现成的理论、知识嚼碎了喂给学生。尽管这其中也注重情境的创设、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但也只是新瓶装了旧酒, 仍然是“教知识”。学生的学, 是学知识, 被动地按教师的预设和指向在书本上寻找正确答案, 在整个过程中, 学生没有思考, 更没有追问, 当然谈不上深刻的思想。

其次, 哲学味内在地包含着生活气息、时代气息。哲学源于生活。最深奥的哲理其实就在最平常最朴实的生活当中。在生活实践中, 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 思考周围的人和事, 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从这个意义上说,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更好地生活。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恩格斯也说“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哲学本身与产生它的那个时代有密切的关联。

所以哲学的课堂应该是与生活和时代融为一体的, 是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 把思想理论的探讨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 紧扣时代脉搏的。只有在生活中经历感知过的, 才有可能更深刻, 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

我们习惯于从哲理故事中, 诗词歌赋中找灵感, 打造诗性的哲学课堂。当然不是说不能用这些, 只是如果仅仅是这些容易给人以错觉, 以为哲学是离我们实际生活很遥远的空中楼阁。要将哲学置于生活之中, 避免哲学的神秘化, 又要借助逻辑思维,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理性思考, 在运用生活化的素材、设置生活化的场景中通过讨论辨析、归纳总结出高于生活的结论, 从而避免哲学的庸俗化。

二、积极的尝试

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 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都集中在“分数”这个评判标准上, 而深刻的思想、独到的见解却不一定能兑换成同等的分数。要想让哲学课堂更有“哲学味”, 虽然有难度,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做一些积极的尝试。

首先, 巧设情境, 凸显过程的哲意美。新课程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它的着眼点不是知识的简单给予, 而是通过情境和问题及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 让学生主动去思考、解决, 经历知识的再生成过程。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当把形成知识的过程体验, 把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放到突出的位置, 培养学生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理性判断能力的人, 以及敢说自己的话、能说自己的话的人。如“意识的作用”这一框主要是阐述“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按照一般的备课思路, 是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从中推出这个结论, 可这实质上是“教知识”。所以我决定换一种思路, 从问题本身出发。哲学也称为人学, 是研究人和改造人的科学, 它关注的对象必然包含人与世界的关系, 从问题的解决路径来看, 之所以说“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是把人和其他事物作对比之后得出的结论, 是相对于其他事物而言的。因此, 在课堂上我尝试还原这个思维的过程。第一步, 借助幻灯片向学生展示北京奥运会场馆“鸟巢”建筑物, 并请学生说一说看到它已经想到了什么, 还能想到什么, 教师板书在黑板上, 并总结为这是我们大家对“它”的反映, 人对“它”的反映。第二步, 展示一张用复印机复印的“鸟巢”图片, 并请学生议一议, 人对“鸟巢”的反映与复印机的复印有何区别。通过这个对比我们会发现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第三步, 我们所建的“鸟巢”是从大自然获得的灵感, 即鸟类筑的巢, 展示“鸟巢”的图片, 比一比人建的“鸟巢”与鸟类筑的巢有何区别。通过这个对比我们总结出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所以说,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第四步, 人们在建“鸟巢”之前要先设计图纸, 请学生说一说怎样把“鸟巢”图纸变成现实的建筑物, 图纸在建造“鸟巢”过程中起什么作用。第五步, 反思, 世界上原本没有“鸟巢”, 而人能够创造出来, 这说明了什么。通过这个反思我们总结出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上述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自己去思考、找答案, 真正把思维的过程还给了学生, 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发挥的是指导和引领的作用。学生主动参与思考才能把知识真正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 也才能体现出哲学的追问、探索和反思特性, 凸显哲学意味。

其次, 立足生活, 发现哲学的真趣味。哲学的教学过程其实是一个“还原生活”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应立足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认知水平, 更要注意创设生活情境,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或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和时代热点话题, 启发引导学生, 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在生活中学习, 向生活学习, 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 实现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进行哲学教学, 生活的气息随处可寻。比如, 在学习矛盾的对立统一时, 优点与缺点、好与坏、美与丑、成功与失败等都是信手拈来;在学习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时, 学生与班级、父母亲与家庭、手与身体是我们常说的话题;在学习辩证否定观时, 每个人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在的我”与“过去的我”是常论常新的话题。在学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时, 我选取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实物———核桃作为例子和学生一起探讨。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也即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那么这种反映是如何完成的呢?我请学生用感官来感觉核桃, 能感觉到什么。他们很快就说, 眼睛看到它是黄褐色, 表面凹凸不平, 用手去摸, 是硬的, 用鼻子闻一闻, 没有气味。我反问:“我们对核桃的认识仅仅只是这些吗?关于它你还知道什么?”马上就有学生说:“它的肉可以吃, 而且美味, 有营养价值;它是一种植物的种子, 把它放在土里, 有了适当的阳光、水分和肥料就能生长为树木。”我再进一步追问:“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呢?核桃的肉藏在壳里, 不把它敲破就不可能看见, 核桃树要从这颗种子里长出来, 那是将来才有的事, 现在是不可能看得到的。”学生会说, 自己吃过、种过, 或看见别人吃过、种过。因此, 总结出我们只有对事物的性状做出改变, 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它, 而改变事物性状的活动正是实践活动, 因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多媒体哲学 篇10

对意识形态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主要是马克思和曼海姆,虽然他们都没有对意识形态的概念做出明确的解释。但是曼哈姆继承和结合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研究,分析整理后认为,意识形态存在两种独特的可以分离的意义,并通过不同主体来划分特定意识形态观念。曼哈姆认为:“当我们对别人所提出各种观点怀疑是,它所隐含的就是有关意识形态的特定理念。不管别人用何种方式来来掩饰他的本性,都是为自己的利益为目的的。曼哈姆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中就直接引用了马克思的“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了人们的意识,而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是对马克思哲学的继承和开创。

带有形而上学的现代意识哲学,由于违背了康德形而上学可能条件的忠告,在20世纪中期遭到怀疑,而且陷入相持的局面。康德主张先验主体,它将客观世界分为现象与自在之物。悬置了上帝,与笛卡尔理论主张刚好相反,这从一方面说是限制了主体的范围;两一方面将主体有借贷主体提升到真正意义的主体上来。康德哲学在总体面貌上表现为积极乐观的思想,它是理性对其自身的自信。树立了相对于现象的权威。他主张“我思”的唯我论,在当时哲学史中掀起了很大的风浪。

在批判传统和谋划科学的形而上学时康德认为形而上学不能是经验,应该用综合方法建立普遍知识体系。,他把命题确定为科学的形而上学合法形式。但是现代意识哲学以事实材料和人类具体认识历史方面为依据来谋求形而上学理论。因而在本质上有很大的经验性。所以节学的必然选择就表现为:出发点的具体给予性逻辑地决定与综合方法对立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论体现了现代意识哲学对科学性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科学的模仿,并没有认真分析内在方法及其有效性的表现形式。自然科学字本质上研究的是关于自然现象的构成规律,因而实证方法是满足他有效性的特定方法。但哲学要求的是具有整体意义的普遍知识,其论断要超越经验对象。所以从特定经验内容出发的哲学史主观独断的普遍性。着从本质上为哲学任意妄断打开了后门。前康德形而上学遭到西方哲学批判最多的就是这种推理。

在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认识中,海德格尔把现代的主体落实到形而上学中,这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独创性。他希望克服康德所建立的意识哲学的不足。海德格尔的哲学表明它所研究的是构成主体的本体基础,是不同于康德的经验主题的。海德格尔放弃了形而上学所提出的要求,而是用一种对“此在”的生存“显现”的逻辑来进行哲学推论用非理性的实践来取代理性的认识。即便如此,海德格尔并没有真正得走出哲学怪圈,他只是把主体哲学的思维模式颠倒了一下,仍然在主体哲学中迷失了方向。

哲学本身要求对普遍性的追求,它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理论。即他必须从事物的普遍性出发,有自己的逻辑和规则,这样才能更好的金人哲学构建的各个环节。如果从逻辑观点看,现代意识哲学的方法论已在根本上决定了自己走偏了路。因此,现代意识哲学不可能克服后现代主义加于它的无根据、无理念、等形而上学的批判。现代意识哲学把自己推向尴尬的境地。

在西方哲学史中有一种后现代主义哲学,它是在反对现代意识哲学中形成的。从他们对峙中可以看出,现代意识哲学所主张的经验存在也恰恰是后现代主义主要批判的方向。现代意识哲学并没有否定经验存在的不确定性,而后现代主义却要以此为由把现代意识哲学逼迫出局,否定其所主张的经验存在。现代意识哲学与后现代哲学之争,当时主要体现在赫拉克利特与克拉底鲁之争。他们以“你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与“你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为论证命题进行辩论。这也从反面折射出现在哲学斗争的实质。

后现代主义主要反对意识的现实存在,它对哲学构成了存在合肥站的挑战,诱导哲学发现意识批判主体,是西方哲学思想历史处境的一种提示。意识批判具有一般形而上学的的特点,从他的各个观点和方法论中可以看出一是批判是形而上学的开端,并为自己规定了由纯粹反对观念直接而无独断的发现意识存在的普遍形式的任务。

结语:

多媒体哲学 篇11

1 两种传统的划分对技术哲学的制约

米切姆指出, “技术哲学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包含两层含义:当“of technology (属于技术的) ”作为主语的所有格, 技术是主体或作用者时, 技术哲学就是指以技术专家或工程师为主体的一种技术的哲学 (technological philosophy) ;当“of technology (关于技术的) ”作为宾语的所有格, 技术成为是被论及的客体时, 技术哲学就是指人文学者, 特别是哲学家, 把技术当作专门反思的对象的学问。这表明了技术哲学自诞生以来就存在两个传统:工程传统的技术哲学和人文传统的技术哲学, 技术哲学沿袭这两个传统向前发展。

米切姆在《朝向一种后技术哲学》一文中指出, 人文主义者从18世纪的开始, 贯穿整个19世纪, 一直到20世纪晚期, 从哲学家卢梭到马克思和尼采到现象学家和存在主义者已经对技术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批判;作为回应, 工程主义的技术哲学家也已经成功地对抗了由芒福德、海德格尔等人文学者所倡导的对技术的批判。可见, 技术哲学是在两个传统的论争中向前发展, 技术哲学因此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然而, 由于双方固守各自的传统, 分别处在不同的语境和视域下, 使得人文学者的技术批判被限定在技术的边缘或外围, 难以触及问题的核心, 而工程师对批判的回应也变成无的放矢。这又使得貌似强大的技术哲学事实上变得软弱无力。

陈凡教授指出, “早期工程传统的技术哲学采用的是工具主义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把技术本质物质化、手段化, 遭到人文学派的诘难;而人文学者对技术的形而上学分析, 如海德格尔的晦涩阐述, 也受到工程的技术哲学家的抵制, 认为SPT像绿党一样意识形态化了。[1]”两种传统的争论致使技术哲学缺少应有的一脉相承的理论传统, 缺乏可传承的统一的研究纲领、研究范式以及方法论原则, 更谈不上公认的经典著作和代表人物。

此外, 伊代同样批评把技术哲学二分为工程和人文两个传统的做法是在技术哲学内部画地为牢, 认为事过境迁, 不应仍过于强调这种划分, 否则将阻碍技术哲学的发展。拉普、费雷和皮特等都曾指出由于两个传统的存在, 致使技术哲学研究中多元性有余, 而统一性不足, 认为这导致各种思想之间对话困难, 从而严重影响了技术哲学的发展。米切姆本人也提出这样的疑问:在技术哲学中是否不止两种传统?可见, 他并不完全赞成技术哲学两个传统的划分。

两种传统各具特色, 长期以来, 它们之间的分歧与斗争贯穿技术哲学发展的始终。工程师立足于技术、工程实践内部, 主要从本体论层面对技术进行考察, 视技术为某种简单的、静态的、无生命的工具、手段, 他们从技术之中看技术, 缺乏哲学传统以及社会背景因素的考察。人文学者有着深厚的人文背景, 却缺少技术、工程的亲身实践经验, 他们从技术之外看技术, 因此, 只能诉诸于宏大的构想, 抽象地谈论技术, 将它们视为黑箱, 缺少对技术的经验描述。两种传统之间存在固有的隔阂, 工程师与哲学家之间缺少应有的对话与交流。这导致技术哲学处于一种微妙而危险的境地, 正像皮特所言, 当前技术哲学正走到一个十字路口, 或走向繁荣或走向衰败。

2 经典技术哲学研究范式的缺陷

综观技术哲学发展的历史, 不难发现, 在不同历史时期, 技术哲学中的两个传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工程传统的技术哲学起步较早, 活跃于工具理性膨胀的近代, 与此相对应, 工程师对工程的哲学反思较早。但转入现代以来, 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与人们对价值理性的诉求相对应, 更为活跃的是人文传统的技术哲学。人文主义的技术哲学研究更多地引起了人们对技术问题的反思, 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技术中的形而上学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 新一代的技术哲学家不再满足于由芒福德、海德格尔、埃吕尔等开创的“经典”技术哲学研究范式, 而开始致力于具体的技术操作过程及技术与社会的共同演进的研究。

首先应该指出的是, 经典技术哲学的研究范式是一种无可怀疑的创新。它努力表明现代技术使人类历史处在一个新的根本的转折点。如米切姆所言, 人类对与技术相关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回答涉及到两种理论的选择:一种理论将人视为本质上的工具制造者及劳动中的人;另一种理论认为人是被语言刻以特色的存在。经典技术哲学家已经注意到了这两种理论之间存在的鸿沟, 它试图超越前一种由培根开创的纯粹地、技术地向现实逼近的众所周知的研究路径, 努力把现代技术理解为通向现实的另一种符号语言, 继续引领着技术哲学前行。经典技术哲学的观点更深入地考量了现代技术的本质, 比习惯性的把技术描绘成一种工具或一种文化的表达更深刻。但这同时也暴露出这一研究纲领中存在的“固有缺陷”。

作为经典技术哲学家的典型代表, 海德格尔将以往人们对技术本质的解读归纳为两种:即工具主义的和人类学的技术本质观。在此基础上, 他指出:但是“现代技术本质不是人”, “现代技术也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简单展现”[2], 这正是技术给哲学带来的新的挑战。然而, 在他的强有力的但又过于简短的“技术非人”的论述之后, 海德格尔转向了语言。他认为, “只有跳出语言, 作为最高危险的技术的本质才能被思考, 只有跳出语言, 才会有拯救力量出现。[5]”然而, 海德格尔又清楚地意识到, 在技术与语言之间存在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他在具体描绘了这一鸿沟后, 指出, 作为哲学家唯一可能的选择就是退回到语言之中, 惟有这样, 技术才能被理解、命令、限制。

这一海德格尔式的技术解读模式得到其他经典技术哲学家的认同, 并在他们那里被重复表达和进一步发挥。埃吕尔继续隐喻在语言和技术之间的差异是根本的和不可超越的, 与海德格尔相比, 他走得更远, 他甚至否认任何技术文化的可能性, 进而认为对技术的哲学思考也是不可能的。像海德格尔一样, 埃吕尔看到了计算机语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危险, 它将使得人脱离其作为人的本质从而沦为技术的奴隶, “如果人被剥夺了他们的自然语言, 他们就因此失去了本质。[4]”此外, 在许多其他经典技术哲学家看来, 技术从属于语言, 技术是语言的等级从属。如Ardent指出:“如果人们不想使人类变成技术的无能的奴隶, 就必须把技术从属于语言和思考。[6]”上述观点表明, 经典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是有缺陷的。经典技术哲学家采用一套符号-语言的关系模式努力向现实技术逼近, 然而, 他们最终却又退缩了。在他们看来, 语言与技术之间的差异是难以调和的, 符号-语言的关系模式难以成为通向技术的桥梁, 这迫使经典技术哲学家又撤回语言之中, 转而求助于语言遥控之下的工具制造者。语言的诉求没能达到对技术本质的真正领悟, 也没能真正超越工具主义惯常范式, 事实上, 他们从培根的挑战面前败下阵来。他们囿于某种自我的语言关系模式之中, 对技术进行形而上学的抽象摹写, 与真正的技术世界隔离开来。

这样, 首先, 在方法上, 由于缺少与工程师的对话与交流, 经典技术哲学家只能从技术之外将技术抽象为一个固化的整体, 无法对其进行经验性描述, 使技术成为一个黑箱, 忽视了真实的、生动的技术内部的过程性存在;其次, 在主题上, 经典技术哲学偏离了正确方向, 难以触及真正应该关注的技术、工程本身, 正如高亮华教授所言:“经典技术哲学强调道德性的问题而忽视认识论与本体论的问题, 关注的是技术的使用而不是技术的设计、制造等过程的问题;技术与工程本身, 即技术制品的设计、发展、生产、维修游离于经典技术哲学家的视野之外。[6]”这就使得哲学界与工程界之间的隔阂逐渐加深, 使哲学家与工程师之间的范式不可通约。这进而加深了技术哲学两种传统之间的矛盾, 扩大了二者之间的分歧。

这样, 20世纪70年代以后, 新一代技术哲学家致力于超越旧有传统, 倡导一种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正如荷兰技术哲学家汉斯·阿奇特休斯 (Hans Achterhuis) 所指出的:必须与古典传统从根本上决裂, 才有可能使技术哲学得到发展。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给陷入困境中的经典技术哲学带来新的生机, 并衍生出新事物——工程哲学。

3 经验转向——开辟工程哲学新领域

当前的技术哲学研究中出现的经验转向, 人们往往单纯将其归结为一种研究方法的转向, 即要克服经典技术哲学囿于抽象的思辨及先验的人文原则的方法论缺陷, 而提供一种建立在对现代技术的适当的经验描述基础之上的新的研究方法。但是, 经验转向的关键在于研究对象的转向。致使经典技术哲学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是忽视技术、工程本身, 即研究主题的“遮蔽”, 这才是经典技术哲学的症结所在。而方法论的缺陷只是其外在表现, 或者说, 正是研究对象的转向要求采用一套新的研究方法。因此, 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的实质内涵是实现研究对象的转换, 拓展其过于狭窄研究领域。技术哲学不仅要关注抽象的技术, 还要关注现实中活动的技术, 要关注现实的活动的科学, 更要关注现实中活动的工程。“如皮特在读到Ferre的《技术哲学》一书时写到, 你怎能去写一本技术哲学的书而不去讨论工程与科学呢?[7]”具体而言, 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实质内涵如下:

首先, 经验转向的核心是开放技术哲学边缘地带, 使其研究主题由技术问题转向与技术相关的问题域, 将工程问题纳入其中。经验转向代表人物Kroes和Meijers在以“技术哲学经验转向”为题的文集中指出, 这种转向不是简单阐明和分析已有的技术哲学思想, 而是要开辟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去关注那些和技术与技术哲学相关的方法论、认识论、本体论以及伦理学问题。陈凡教授在《论当代欧美技术哲学研究的特点及其转向》一文中指出:“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不是把关于技术的哲学问题由关注的中心转向边缘, 从而使其失去“哲学味儿”, 也不是要消除技术哲学中的规范和伦理价值, 为更好地理解技术的本性, 需要把对技术的哲学分析, 建立在更加可靠的和充分的经验描述基础之上, 这涉及到对技术哲学的本性和任务的重新理解。[8]我国学者高亮华在《论当代技术哲学中的经验转向》一文中进一步表明:经验转向不是用更详细的经验材料去说明现有的哲学观点, 也不是要将现有的哲学思想应用到技术中去。经验转向的唯一目标是为技术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其解答提供坚实的经验基础。“因此, 它将带来技术哲学研究问题的漂移, 甚至揭示新的问题群, 从而开辟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9]”上述思想表明, 经验转向是要让技术哲学的“边缘软化”, 形成开放区域, 使技术哲学的研究主题由抽象、单一的技术问题转向与技术相关的问题域, 尤其要将工程问题纳入其中, 因为工程与技术紧密相关。

其次, 与研究主题的转向相适应, 技术哲学研究方法由过去的抽象摹写转向经验描述, 突出技术、工程的过程性特征。由于技术哲学研究主题的回归与开放, 现实中的技术与工程被“解蔽”, 并凸显其丰富性与复杂性。人们发现, 技术并非铁板一块, 技术本身具有多重意义, 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和逻辑意蕴, 对现实中的技术、工程的哲学反思不应基于虚妄的空想。这样, 过去人文学者的形而上学的分析已经不适用, 抽象神话与虚构难以揭示技术、工程的真实本质及其与社会的共同演进过程。因此, 经验转向后的技术哲学要求技术哲学家们更慎重的看待技术, 要打开技术黑箱, 以对工程的内在洞察为基础, 使他们的分析基于对工程实践的内在的洞察和从经验上对技术的充分的描述。新的分析方法的采用不是要把技术哲学这门哲学分支转变为一门经验科学, 使其失去哲学特点, 而是将其分析建立在可靠的经验材料上。

第三, 上述两种转向的综合结果可以导向新的研究领域——工程哲学。研究对象的转向首先将工程作为与技术密切相关的、独立的同质因素纳入技术哲学框架, 方法的转向使人们对工程同样采用一种经验分析原则, 这样, 就需要哲学家与工程师的合作与交流。作为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的代表人物, 米切姆首先指出了技术哲学研究存在的两种传统及两种研究传统的分裂使技术哲学研究陷入困境的现状, 并进一步阐明了为了摆脱这一困境, 哲学之于工程的重要性及工程哲学这一学科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他指出:“在过去, 由历史和社会建构的工程疏远了哲学, 哲学也没有眷顾工程。但是时间和世界已经改变了。工程也已经改变了。我将大胆地指出, 工程变得越来越哲学化了。的确, 工程不只是伴随着哲学问题同时也是伴随着哲学意义的生活方式而成熟了。而哲学也变得越来越向工程思想和工程实践敞开”[10]。作为回应, 工程学教授路易斯·布恰雷利 (Louis Bucciarelli) 提倡哲学界与工程界的联盟, 努力促进两种文化的融合, 强调哲学之于工程设计及工程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 哲学与工程看似两个分离的世界,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 实物与思想是不能分开的, 它们的综合正是工程设计的本质[11]。从事工程学教育的Taft H.Broome 进一步阐明了工程与哲学的三个层次的关系:首先第一个层次是把工程与哲学看作相互独立的两种不同文化-哲学与工程 (philosophy and engineering) ;第二个层次是在把哲学与工程看作是两个独立的学科的前提下, 使用正式的哲学质询工具去检查评估工程的某些方面-哲学于工程之中 (philosophy in engineering) ;第三个层次是将哲学质询的工程问题综合为统一理论—工程的哲学 (philosophy of engineering) 。他认为这三种哲学与工程的接合模式都遭遇到了根植于工程与哲学各自文化的阻力, 并致力于探究这一阻力的本质, 旨在于促进二者的融合[12]。

工程黑箱的开启, 让人们发现, 工程内部具有同技术一样丰富、复杂的内部结构及内在逻辑, 它与技术之间即有交叉重叠之处又有重大区别, 完全可以将其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对工程的哲学反思, 能够揭示工程本体论、工程认识论、工程价值论等一系列新的问题群。并且, 在经验转向背景之下, 工程哲学研究应具有以下特点:从本体论层面看, 工程哲学应关注人工物本身, 重点考察工程人造物的设计和使用与社会相互“嵌入”的过程, 即工程是由社会多因素建构而成的集合体;从认识论层面看, 工程哲学应关注工程设计过程中工程师应该知道什么以及他们如何知道以及对设计中错误的认识论分析;从价值论层面看, 工程哲学应关注工程师的角色责任伦理及其向公众的合作责任的伦理的转向及其扩大化趋势等工程伦理学基本问题, 米切姆认为, 与哲学相关联的工程伦理学的出现是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一个信号。

这样,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 西方的技术哲学研究逐渐向一种新的、充满朝气的经验性的方向发展。其目的有二:其一, 试图超越价值理性所设定的藩篱, 消解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隔阂, 达到理性的统一;其二, 打破技术哲学两个传统之间的坚硬界限, 实现两个传统的融会贯通, 消除二者之间的内在分歧。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不仅是研究方法的转向, 更重要的是研究对象的转向, 即将工程正式纳入哲学研究的范畴, 进而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工程哲学。

摘要:技术哲学研究走向成熟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这一学科本身研究范式上的缺陷, 由此引发了当代西方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不仅是研究方法的转向, 更重要的是研究对象的转向, 即将工程正式纳入哲学研究的范畴, 进而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工程哲学。

关键词:工程哲学,技术哲学,经验转向

参考文献

[1]陈凡.论当代欧美技术哲学研究的特点及其转向[C]//多维视野中的技术——中国技术哲学第九届年会论文集.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3.24.

[2]HANS ACHTERHUIS.Borgmann, technology and good life?and theEmpirical Turn of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J].Techne, 6:1 fall2002.96.

[3]HANS ACHTERHUIS.Borgmann, technology and good life?and theEmpirical Turn of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J].Techne, 6:1 fall2002.96.

[4]HANS ACHTERHUIS.Borgmann, technology and good life?and theEmpirical Turn of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J].Techne, 6:1 fall2002.97.

[5]HANS ACHTERHUIS.Borgmann, technology and good life?and theEmpirical Turn of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J].Techne, 6:1 fall2002.97.

[6]高亮华.论当代技术哲学中的经验转向[C]//多维视野中的技术——中国技术哲学第九届年会论文集.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3.33.

[7]高亮华.论当代技术哲学中的经验转向[C]//多维视野中的技术——中国技术哲学第九届年会论文集.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3.33.

[8]陈凡.论当代欧美技术哲学研究的特点及其转向[C]//多维视野中的技术——中国技术哲学第九届年会论文集.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3.25.

[9]高亮华.论当代技术哲学中的经验转向[C]//多维视野中的技术——中国技术哲学第九届年会论文集.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3.35.

[10]Carl Mitcham.The Importance of Philosophy to Engineering[J].Tecnos.vol.XVII/3 1998.28.

[11]LOUIS BUCCIARELLI.Engineering Philosophy[M].Delft Univer-sity Press, 2003:1-5.

上一篇:长距离工作面下一篇:水产养殖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