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血液检验指标

2024-07-10

不同血液检验指标(精选7篇)

不同血液检验指标 篇1

摘要:目的 探究冠心病患者中采用不同血液检验指标进行检验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与同期来我院另外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对两组分别采集静脉血标本进行检验, 记录与分析两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心肌肌钙蛋白、血小板相关参数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等检验指标。结果 观察组RDW、c Tn以及CK-M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在PLT、PCT、MPV这3项指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冠心病检测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心肌肌钙蛋白、血小板相关参数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等不同指标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冠心病诊断准确率, 能帮助医疗人员及患者了解病情发展状况, 对临床治疗及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

关键词:冠心病,血液检验指标,临床价值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很大的改善, 而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冠心病 (CHD) 也叫做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其主要是由于冠脉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诱发血栓及粥样硬化的形成, 继而导致心肌需求与冠脉供血之间出现不平衡, 损害心肌功能, 造成心肌缺血等症状[1]。冠心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工作学习有严重影响, 因而准确的诊断与治疗对其预后具有重要作用。我院对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采血检验, 并与健康人群进行比较, 旨在探讨不同血液检验指标进行冠心病检验的临床价值,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 所有患者均符合《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 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肿瘤患者。其中男57例, 女33例, 年龄42~81岁, 平均 (56.5±4.2) 岁。将同期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9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55例, 女35例, 年龄41~80岁, 平均 (55.2±6.1) 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存在可比性。

1.2方法:两组均于清晨空腹进行静脉血标本采集工作。选用仪器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主要血液检验指标包括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 、心肌肌钙蛋白 (c Tn) 、血小板相关参数 (PLT、PCT、MPV) 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 每份血液标本2.0 m L[2]。为了使血液新鲜度得到充分保障, 在采血后1~2 h内完成检验, 对各项血液检验指标进行记录与分析。

1.3观察指标:临床指标参考标准:①血小板相关参数中的血小板分布宽度:15.5%~18.0%;血小板压积:0.105%~0.275%;血小板体积:1.0~7.8 fl;血小板计数: (100~300) ×109/L;②红细胞分布宽度:11.6%~13.6%;③心肌肌钙蛋白:心肌肌钙蛋白T:0.00~0.01μg/L;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0.000~0.014μg/L;④肌酸激酶同工酶:0~24 IU/L。

2结果

观察组90例患者经血液检验后, 结果显示:RDW (16.12±2.21) %、c Tn (3.49±0.82) μg/L、PLT (154±48) ×109/L、PCT (0.27±0.07) %、MPV (12.26±1.82) fl、CK-MB (63±24) IU/L;对照组90例经血液检验后, 结果显示:RDW (13.16±0.69) %、c Tn (0.05±0.14) μg/L、PLT (144±35) ×109/L、PCT (0.18±0.05) %、MPV (8.52±0.97) fl、CK-MB (13±5) IU/L。观察组RDW、c Tn以及CK-M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在PLT、PCT、MPV这3项指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讨论

冠心病是当前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 其对于患者的生活与工作等影响较大。如何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与科学的治疗, 对于改善患者的健康水平意义重大。在对该疾病发病原因的研究方面, 临床研究发现, 冠脉疾病患者中大约98%的患者发病原因都与冠脉粥样硬化有关。冠脉粥样硬化会造成患者心肌需求与冠脉供血之间的不平衡, 从而导致心肌受损, 诱发心肌缺血等临床症状。在对冠心病患者的血液指标检验中, 血小板各项参数变化及血液红细胞分布的宽度可反映出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 而借助肌酸激酶同工酶与心肌肌钙蛋白则可以对患者心肌受损的程度进行判断[3]。

红细胞分布宽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出患者心肌受损情况, 如果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水平越高, 则表明其预后越不理想。临床在这方面的研究解释为:由于冠心病患者具有较高的基础代谢率, 容易出现贫血症状, 而肾脏缺血性损伤则会造成红细胞生成素分泌量降低, 甚至会导致失血性贫血等严重病症。血小板相关参数能充分体现出机体内血小板的聚集与激活状况, 该项指标在体现冠脉血栓形成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4]。心肌肌钙蛋白是用于表示心肌细胞发生缺血性损伤的一项血清标志物, 如果冠心病患者的血清c Tn I水平发生升高, 则表明患者的心肌受到损伤, 胞质内游离的c Tn I水平就会升高。本组观察组患者的c Tn水平为 (3.49±0.82) μg/L,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0.05±0.14) μg/L。此外, 患者的血清c Tn水平与其心肌损伤程度具有正相关的关系。肌酸激酶同工酶同样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血液检验指标[5], 本组冠心病患者的CK-MB水平为 (63±24) IU/L, 显著高于正常人群的CK-MB水平。临床研究发现, 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4~7 h, 患者的CK-MB水平会有所升高, 在发病的8~23 h时, 其CK-MB水平会达到最高峰值, 是当前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一项最佳血清指标。

综上所述, 冠心病检测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心肌肌钙蛋白、血小板相关参数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等不同指标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冠心病诊断准确率, 能帮助医疗人员及患者了解病情发展状况, 对临床治疗及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杨丽容.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检测探讨[J].现代养生, 2014 (4) :161.

[2]刘天淑.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检测分析[J].现代养生, 2014 (12) :103.

[3]王雪梅.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检测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32) :73.

[4]王美莲.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检测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 2013, 29 (21) :170-171.

[5]李冰.不同血液检测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检测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 2014, 35 (9) :42-43.

不同血液检验指标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入院的冠心病患者76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46例,女30例。选取同期76例我院健康查体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6例,女30例,年龄43~67岁,平均年龄(51±3.4)岁;以上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国际《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均无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肿瘤及其他心脏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方法:

对两组病例进行血液检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2~3 mL,保证在1 h之内进行检测,并将结果记录。

1.2.2 观察指标:

白细胞计数(WBC)检测、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检测、血小板计数(PL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红蛋白T(c Tn T)。

1.2.3 检测方法:

W B C和R D W以及P LT检测采取的是(迈瑞BC-5300)全自动细胞计数仪,试剂为仪器配套试剂;CK-MB和cTnT检测采用的罗氏E-411电化学发光仪,试剂为仪器配套试剂。

1.3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结果采用SPSS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P<0.05时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WBC、RDW、PLT、CK-MB、c Tn T比较结果(表1)。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肌钙蛋白T(cTnT)、白细胞计数(WBC)、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小板计数(PLT)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冠心病患者一般是冠状动脉的相关功能或性质病变而引发的心肌供血不足,最终导致心肌功能受损。冠心病的机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及患者血脂异常、凝血-纤溶系统失调、炎性反应等多种因素[1]。在几种常用数据中,RDW如果增大,那么患者必定患有心血管疾病,且二者呈正比,因此可知,RDW数据对冠心病患者的发病有准确的预测作用[2]。

心肌肌钙蛋白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是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传统血清标志物。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肌钙蛋白T升高,说明了患者的心肌发生了损伤,血清中的cTnT与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呈正比。白细胞一直是作为一个炎性因子备受关注,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表明,白细胞计数水平对心血管病的发生和预后均有预测价值,白细胞计数水平的升高可能在心血管系统病理性损害过程中起一定作用从而影响疾病的发展,或者白细胞计数水平的升高时血管内皮细胞毒性损害的预警因子之一[3]。

本研究的中对照组中血液检测指标除PLT外都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必要的血液检验对疾病的发展和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可以指导临床治疗,值得进一步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检测的结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入院的冠心病患者76例分入观察组,对其血液检验指标与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肌钙蛋白T(c Tn T)、白细胞计数(WBC)、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小板计数(PLT)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BC、RDW、PLT、CK-MB、c Tn T血液指标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显著增高,有助于临床诊断冠心病,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白细胞计数,冠心病,肌酸激酶同工酶,红细胞分布宽度

参考文献

[1]颜峻青,邢俊,宋星宇.PLT、PCT、MPV、PDW在冠心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海南医学,2012,23(17):90-91.

[2]Li X,Zhao S,Qin Y.Effect of the compositie salviae dropping pill on blood lipids and large artery elasticity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or coronary risk factors[J].Heart,2010,96(Suppl 3):A113-A114.

不同锦鲤血液指标比较研究 篇3

鱼类血液指标能反映机体生理状态和健康情况, 检测血液指标, 对于鱼病的预防和诊断、致病环境的评估与确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3]。该实验比较研究不同品种锦鲤血液细胞种类、形态大小、吞噬活性及酶活性等有关非特性免疫指标, 了解机体适应能力, 丰富鱼类比较免疫学知识和锦鲤血液生理基础知识, 提供品种选择、种质优化、病害生态防控及渔药开发等理论依据, 因此具有较高的研究及应用价值。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1.1.1锦鲤红白、黄金和大正三色锦鲤同一批次统一管理的当年鱼种, 体质健壮、外表无伤、规格一致。

1.1.2抗凝血尾静脉采血, 放于无菌离心管中, 肝素钠溶液抗凝, 4℃保存备用, 当天测完。

1.1.3血清样尾静脉采血, 室温放置凝固2 h, 2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80℃保存备用。

1.1.4金黄葡萄球菌革兰阳性菌, 由湖南省水产科学所病害室提供。

1.2实验方法

1.2.1血细胞计数[4]采用Neubauer (牛鲍) 计数板, 计数原则是数上线不数下线, 数左线不数右线。每组重复4次。

红细胞计数:0.65%灭菌生理盐水稀释抗凝血液400倍再计数。

白细胞计数:白细胞稀释液稀释40倍, 室温放置15 min, 待红细胞溶解后再计数。

1.2.2血液涂片取抗凝血涂片, 瑞士 (Wright′s) 染色, 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每组重复4次, 随机测量200个红细胞的长短径。

1.2.3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5]抗凝血液100μL, 加灭活105个细胞/m L金黄葡萄球菌50μL, 混匀, 置湿盒内, 放28℃恒温孵育30 min, 间隔10 min摇匀一次。

取培养液涂片, 瑞士染色, 油镜观察, 统计200个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总数及参与吞噬的中性粒细胞数目, 分别算出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

吞噬百分率 (PP) = (吞噬细菌的细胞数/200个中性粒细胞) ×100%

吞噬指数 (PI) = (200个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的总数/200个中性粒细胞) ×100%

1.2.4硝基兰四氮唑 (NBT) 试验[5]凝血100μL, 加入等量NBT使用液, 混匀, 置湿盒内, 放28℃恒温孵育25 min, 期间摇匀2次。将上述培养液放置室温15 min, 摇匀, 取培养液涂片, 瑞士染色, 油镜观察, 计算100个中性粒细胞中NBT细胞的个数。中性粒细胞质内有点状或块状蓝黑色甲簪颗粒的细胞为NBT阳性细胞。

1.2.5血液酶测定分析取不同锦鲤血清样品, 按照试剂盒的操作步骤进行溶菌酶 (LSZ) 比浊法测定碱性磷酸酶 (AKP) 、酸性磷酸酶 (ACP) 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T-SOD) 活性检测。试剂盒购买于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按照自身对照法测定血清溶菌酶。溶菌酶活力 (U/m L) =[ (T样品-T样品0) / (T标准-T标准0) ]×标准品浓度×样品稀释倍数;碱性磷酸酶 (U/100m L) :100 m L血清在37℃与基质作用15 min产生1 mg酚为1个金氏单位;酸性磷酸酶 (U/100 m L) :100 m L血清在37℃与基质作用30 min产生1 mg酚为1个活力单位;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U/m L) :每毫升反应液中SOD抑制率达50%时所对应的SOD量为一个SOD活力单位。

1.2.6数据处理用软件SPSS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差异统计学意义分析 (Compare Means Independent-Samples T-test) , 显著性检验水平为P<0.5, 所有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结果

2.1锦鲤血细胞形态学特性比较

2.1.1血细胞种类与形态特征瑞士染色后的涂片, Olympus显微镜观察并拍照 (图1) 。三种锦鲤细胞种类相同, 有红细胞、淋巴细胞、嗜碱性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细胞、单核细胞和血栓细胞, 瑞士染色后, 呈现不同颜色。

红细胞 (Erythrocyte) :核紫红色, 胞浆为橘红色, 核为椭圆形 (图1-1—1-3) ;淋巴细胞 (Lymphocyte) :胞浆为蓝灰色, 核为紫红色, 胞浆少, 核几乎占住整个细胞 (图1-4) ;嗜碱性细胞 (Basophil) :核颗粒紫红色或黑色圆形颗粒, 胞浆呈蓝色, 核椭圆形 (图1-5) ;嗜中性粒细胞 (Neutrophil) :核颗粒紫色或紫红色, 胞浆呈淡紫红色, 核椭圆形 (图1-6) ;嗜酸性细胞 (Eosinophil) :胞浆为红色或橘红色, 核颗粒为红色, 核椭圆形 (图1-7) ;单核细胞 (Monocyte) :核偏于一侧或居中, 核肾型, 染色较疏松, 胞浆蓝灰色, 呈网状, 常见空泡 (图1-8) ;血栓细胞 (Thrombocyte) :白细胞一种, 核呈杆状, 呈紫红色, 胞浆非常少, 呈淡红色 (图1-9) 。在粒细胞中, 细胞核多为椭圆形或肾形单核, 很少见多核仁, 核居中或偏位。

2.1.2血细胞数目与大小显微镜下统计红白细胞数目, 血液涂片拍照, 随机测量红细胞长、短径, 计算长、短径比并进行显著性分析 (表1) 。

3种锦鲤红细胞长短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三色和黄金锦鲤红细胞数目差异不无统计学意义, 明显少于红白锦鲤数目, 差异极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红白锦鲤白细胞数量最多, 其次三色镜鲤和黄金,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数值上标同列字母相同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同列字母不同, 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1<P≤0.05) 。

2.2锦鲤血液生化特性比较

2.2.1中性粒细胞性能比较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统计不同锦鲤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活性, 进行显著性分析 (见表2) 和拍照 (图1-10———图1-11) , 可明显看出锦鲤中性粒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吞噬菌体, 红细胞无吞噬或黏附功能 (图1-12) 。

中性粒细胞的吞噬百分比和NBT阳性百分比由高到低是红白锦鲤>三色锦鲤>黄金锦鲤, 黄金锦鲤中性粒细胞吞噬指数高于其他2种锦鲤,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2锦鲤血液酶活性比较检测不同锦鲤血清溶菌酶 (LSZ) 、碱性磷酸酶 (AKP) 、酸性磷酸酶 (ACP) 和总氧化物歧化酶 (T-SOD) 活性, 实验数据见表3。三种鱼类的AKP、ACP和T-SOD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黄金锦鲤LSZ活性高于三色和红白锦鲤, 差异极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3讨论与分析

%

注:数值上标同列字母相同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同列字母不同, 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1<P≤0.05) 。

注:数值上标同列字母相同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同列字母不同, 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1<P≤0.05)

3.1红细胞

血液是鱼体内一种极为重要的组织, 参与机体代谢、营养及免疫等过程, 在一定程度反映着机体免疫水平, 而红细胞是鱼类外周血细胞的主要组成, 在机体内发挥着重要作用[6]。大量研究表明, 鱼类红细胞具有携带与运输氧气的功能, 个体越小, 数量越多, 携氧能力越强, 而且还具有黏附或吞噬异物功能。王旭东[7]、冯守明[8]等发现大部分鱼类红细胞表面C3b受体能与酵母菌结合形成花环, 或吞噬酵母, 显示一定的免疫功能。该实验3种锦鲤红细胞长短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也就是红细胞个体大小差异不明显, 而红细胞数量多的红白锦鲤, 表明着其携带与运输氧气、机体呼吸机能也就强;在血液涂片和吞噬试验中均未见黏附、吞噬葡萄球菌, 或NBT阳性红细胞, 可能是实验锦鲤红细胞膜上没有黏附免疫复合物 (IC) , 使葡萄球菌无法与IC中Ig GFc段相结合, 无法清除葡萄球菌。

3.2中性粒细胞

吞噬主要由中性粒细胞, 少量单核细胞完成, 是一种比较重要的免疫途径和方式, 是鱼类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吞噬和消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中性粒细胞的吞噬百分比和NBT阳性率高低反映细胞吞噬与杀菌能力的强弱, 结合白细胞数量的大小又反映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高低[9]。实验中3种锦鲤吞噬百分比以红白锦鲤最高, 其次是三色锦鲤和黄金锦鲤, 都显示着较强的吞噬能力;实验锦鲤NBT阳性率均大于29%, 根据学者沈玉清[5]研究, 表示实验对象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正常, 以红白锦鲤最高, 同时也表明中性粒细胞在吞噬菌体过程中, 还伴随呼吸爆发产生大量超氧阴离子和活性氧, 能直接杀伤胞内菌体, 清除异物, 以红白锦鲤为之最;鱼体白细胞数量越多, 鱼抗病能力越强[10], 而实验鱼白细胞数量依次红白锦鲤>三色镜鲤>黄金锦鲤, 说明红白锦鲤更能适宜不良环境, 显示出更强的抵抗力。从吞噬百分比、NBT%和白细胞数目变化趋势来看, 均以红白锦鲤为最高,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非特异性免疫能力较强。

3.3体液免疫因子

鱼类非特异性免疫防御体系清除异物过程中, 不但有大量免疫细胞参与, 而且还有许多高活性的免疫因子, 其中AKP、ACP、T-SOD和LSZ的活性常被作为衡量机体免疫能力的参照指标。AKP、ACP等酶能参与消化、降解中性粒细胞吞噬的颗粒物, LSZ可直接溶解菌体, 尤其革兰阳性菌, 在机体免疫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3种实验锦鲤AKP、ACP、T-SOD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LSZ活性差异明显, 以黄金锦鲤最高, 极有统计学意义地大于红白锦鲤和三色锦鲤。这免疫因子的不同活性, 可能显示着鱼类机体在处理革兰阳性菌非特异性免疫过程的不同, 红白和三色锦鲤可能是先吞噬, 后胞内杀菌为主, 黄金锦鲤可能以高活性溶菌酶直接溶菌为主。

4结论

结合血细胞数量、形态、功能与体液免疫因子, 可得:在相同培育条件下, 不同锦鲤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强弱有所不同, 以红白锦鲤为最强, 不同锦鲤机体处理革兰阳性菌的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也不尽相同。

注:1.三色锦鲤红细胞 (10×40) , 2.红白锦鲤红细胞 (10×40) , 3.黄金红细胞 (10×40) , 4.淋巴细胞 (10×100) , 5嗜碱性细胞 (10×100) , 6.嗜中性粒细胞 (10×100) , 7.嗜酸性细胞 (10×100) , 8.单核细胞 (10×100) , 9.血栓细胞 (10×100) , 10.中性粒细胞吞噬葡萄球菌 (10×100) , 11.NBT阳性细胞 (10×100) , 12.吞噬实验的红细胞 (10×10) 。

摘要:研究分析相同条件下锦鲤的血细胞、吞噬能力和酶活性指标, 结果显示:红白锦鲤的红、白细胞数目最大, 中性粒细胞对葡萄球菌吞噬百分比和NBT%最高, 分别达到 (46.75±3.39) %和 (61±5.66) %;不同锦鲤的AKP、ACP、T-SO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看出, 不同锦鲤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免疫过程不尽相同, 红白和三色锦鲤先吞噬后胞内杀伤菌体, 黄金则是直接溶解菌体来完成。

关键词:锦鲤,血液指标,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Zhou Yongcan, Xing Yuna, Feng Quanying.Reserch advance in haemocytes of fisher[J].Journal of Hain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 2003 (2) :171-176.

[2]Shigdar S, Cook D, Jones P, et al.Blood cells of Murray cod Maccullochella peelii (Mitchel) [J].Journal of Fish Biology, 2007, 70 (3) :973-980.

[3]Pavlidis M, Futter W C, Katharios P, et al.Blood cell profile of six Mediterranean mariculture fish species[J].Journal of Applied Ichthyology, 2007, 23 (1) :70-73.

[4]林浩然.鱼类生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82-87.

[5]沈玉清, 高德华.免疫学与血液检验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89:131-133.

[6]高泽霞, 王卫民.鱼类外周血红细胞研究进展[J].水利渔业, 2008, 28 (2) :1-3.

[7]王旭东, 绕家荣.红血细胞广泛吞噬作用的研究[J].水产学报, 1996, 20 (1) :72-75.

[8]冯守明, 金万昆, 李军, 等.4种养殖鱼类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比较研究[J].水利渔业, 2008, 28 (4) :58-59, 62.

[9]聂品.鱼类非特异性免疫研究的新进展[J].水产学报, 1997, 21 (1) :69-73.

不同血液检验指标 篇4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均为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不同类型贫血患者,共84例,将其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84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所有贫血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贫血的诊断标准,且均无肝功能、肾功能不全和肿瘤等严重疾病。研究组84例,其中男46例,女38例,年龄15~64岁,平均年龄(48.76±6.37)岁,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54~98g/L,平均血红蛋白含量(78.83±11.67)g/L,其中,缺铁性贫血26例,地中海贫血2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8例,铁粒幼细胞性贫血8例,溶血性贫血6例,慢性感染贫血5例;对照组84例,其中男48例,女36例,年龄17~65岁,平均年龄(47.31±6.47)岁,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112~150g/L,平均血红蛋白含量(124.31±15.37)g/L。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正常人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对在我院就诊的84例贫血患者和84例正常体检者均在空腹状态下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静脉采血5m L,并将采集的血液标本和抗凝剂混合,采用产于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SNCHROW-DXC800,然后根据细胞操作要求对168份血液标本中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这4项指标进行检验分析。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分析两组168份血液标本中RDW、MCV、MCH和MCHC这四项指标。血常规中RDW的正常范围10.5%~15.5%;MCV的正常范围82~92f L;MCH的正常范围26~32pg;MCHC的正常范围310~360g/L。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护理干预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采用P值检验,以P<0.05为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血液检验后,与对照组正常体检者相比,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溶血性贫血和慢性感染贫血患者血液样本中RDW、MCV、MCH和MCHC这四项指标的检验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患者血液样本中各项指标的检验结果与正常体检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注:*表示与对照组正常体检者的指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贫血在临床上常见的类型有缺铁性贫血、地中海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和慢性感染贫血等。相关研究表明:贫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患者体内各组织器官病变时多产生的并发症,头晕、乏力、心悸和四肢冰冷等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贫血严重者则会出现心律不齐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当前,在临床上常采用血液检验诊断其是否为贫血患者,通过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浓度(HGB)等指标判定是否为贫血,而通过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指标判定具体贫血类型,为贫血的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本研究对本院就诊的84例临床上不同类型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进行探讨分析,缺铁性贫血患者体内的RDW明显增加,而体内的MCV、MCH和MCHC均明显减少,这由于缺铁性贫血患者体内严重缺少铁元素,引起体内存在与红细胞同体积的小红细胞,明显增加患者体内红细胞分布宽度;地中海贫血患者与缺铁性贫血患者体内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一致,这说明只通过血液检验不能区分这两种贫血类型,必须依靠其他特异性检验来判定贫血类型。本研究结果表明:血液检验后,与对照组正常体检者相比,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溶血性贫血和慢性感染贫血患者血液样本中RDW、MCV、MCH和MCHC这四项指标检验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患者血液样本中各项指标的检验结果与正常体检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对不同类型贫血患者血液检验结果进行探讨分析尤为重要,不仅保证贫血类型诊断的准确性,而且为贫血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摘要:探讨分析临床上不同类型贫血患者血液检验的结果。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贫血患者84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在甘肃省高台县人民医院体检的84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血液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液检验后,与对照组正常体检者相比,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溶血性贫血和慢性感染贫血患者体内的RDW明显增加,而体内的MCV、MCH和MCHC均明显减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患者血液样本中各项指标的检验结果,与正常体检者相比变化很小,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上对不同类型贫血患者血液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不仅能保证贫血类型诊断的准确性,而且能为贫血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贫血,血液检验,分析

参考文献

[1]杨晋荣,杨栋梁.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9(56):92-93.

[2]王志华.贫血鉴别诊断中采取血液检验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26):97-98.

[3]罗方举.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临床探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07):1447-1449.

[4]郑妍.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2(06):62-63.

[5]刘洪涛,李翠.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3(26):262-263.

[6]李若淳.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4(11):383-384.

[7]汪芳,陈丽,叶晓燕,等.关于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5(5):58.

不同血液检验指标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7月间70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10例, 女390例;年龄4岁~64岁, 平均年龄 (35.9±4.6) 岁。排除标准:排除各种血液系统疾病、肿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1.2 检测仪器、试剂

采用西门子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型号:SYSMEX-K4500) 进行血常规检验, 于研究前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常规保养, 使之完全符合使用标准。试剂:血常规检验的相关试剂, 如稀释液、溶血素、清洗液等均为西门子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试剂;抗凝管采用EDTA-K2抗凝管。700例健康体检者均由同一位资深检验师进行检验操作。

1.3 采血方法

700例均由同一名业务娴熟的护士进行采取, 分别采取健康体验者的晨空腹、肘正中静脉血1 m L和左手无名指末梢血20μL。将不同的采血标本分置于抗凝管中, 严格按照操作流程送检。

1.4 观察指标

观察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 、白细胞 (WBC) 、平均血红蛋白量 (MCH) 、红细胞压积 (HCT) 、红细胞 (RBC) 、血小板 (PLT)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 、血红蛋白 (Hb) 等各项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u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700例健康体检者的RBC、PLT、MCHC、Hb静脉血检验水平均较末梢血检验水平偏高, 差异明显 (P<0.05) ;同时, MCV、WBC的静脉血检验水平也均较末梢血检验水平偏低;其差异明显 (P<0.05) ;不同采血方式的MCH和HCT水平则无差异 (P>0.05) 。见表1。

3 讨论

目前, 随着医疗设备技术水平的不断完善, 各种医学检验也逐渐向快速、精确以及高度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各类医疗机构也愈来愈多地借助于实验室检验结果来进行诊疗[2]。人体血液通过循环系统直接参与到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之中, 当血液中组成成分若发生病理改变时, 通常会反映为组织器官的不同变化;血常规检测的最终目的就是及时发现、确定各类疾病的早期迹象, 如诊断被检者是否贫血、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疾病或是被检者骨髓造血功能是否正常等。通常感染性疾病往往会导致人体白细胞数值以及分类发生变化, 一些肿瘤以及变态反应性疾病可以导致患者血常规检测中的部分数值发生变化。因此, 血小板以及红、白细胞的数量与形态分布常被用于临床对诸多疾病的鉴别、诊断[3];而血常规检测也逐渐成为医疗机构最基础的检测项目。

本文研究结果提示:700例健康体检者RBC、PLT、MCHC、Hb的静脉血检验水平均较末梢血检验水平偏高, 差异明显 (P<0.05) ;而MCV、WBC的静脉血检验水平均较末梢血检验水平偏低 (P<0.05) ;不同采血方式的MCH、HCT水平则无差异 (P>0.05) , 说明不同采血方式会造成临床血常规检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采血方法通常为静脉血与末梢血采集两种:静脉血采集位置多为肘正中静脉, 而末梢血采集部位多为耳垂或小手指。由于末梢血采集较为方便、快捷、采血量少, 而被医疗机构广泛采用。但是末梢血相对静脉血而言, 其循环相对较差, 导致该采血方式在血常规检验时往往会出现最终检验结果与实际数值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造成临床误诊、漏诊率的增加[4]。本文研究结果与赵晋芳、王震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5,6]。究其原因:首先, 人体的静脉血不易受到各类内、外在因素的影响, 因此对血常规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也相对更少。其次, 末梢血在采集过程中, 要对血管进行挤压, 会造成血小板的损耗与聚焦, 导致血小板计数水平下降;而在末梢采血刺破皮肤时, 极易混入组织液进而稀释末梢血标本, 造成红细胞压积以及计数水平降低。第三, 由于人体末梢循环还会受到外界环境变化, 如局部瘢痕、疾病影响、被检者情况变化以及应激反应等情况下, 同样会造成末梢循环障碍;在进行末梢血液标本采集时, 往往会出现血液流通不畅, 采血时间延长等, 也会造成血小板聚集, 产生微凝血块, 进而使PLT、RBC计数水平下降, 而MCV计数水平增加。因此, 临床上采集末梢血液标本时, 应在确保采血顺畅的前提下, 采集后及时混匀, 以进一步减少各种因素的影响;同时, 还应在采血后放置5 min~10 min, 并于20 min之内予以检测, 可最大程度地提升检测质量。

综上所述, 人体静脉血受内、外因素影响较小, 在临床血常规检测中其检验结果准确, 也能够更真实地反映被检者血液循环的客观情况。因此, 静脉血是进行临床血常规检查的最佳采血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对静脉血和末梢血常规血液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7月间70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 分别采集晨空腹静脉血和末梢血, 比较分析两种血标本常规检测结果。结果 700例健康体检者资料中红细胞 (RBC) 、血小板 (PLT)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 、血红蛋白 (Hb) 的静脉血检验水平均较末梢血检验水平偏高, 差异明显 (P<0.05) ;同时, 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 、白细胞 (WBC) 的静脉血检验水平也均较末梢血检验水平偏低, 差异明显 (P<0.05) ;不同采血方式的平均血红蛋白量 (MCH) 和红细胞压积 (HCT) 水平则无差异 (P>0.05) 。结论 人体的静脉血受内、外因素影响较小, 在临床血常规检测中其检验结果准确, 也能够更真实地反映被检者血液循环的客观情况。因此, 静脉血是进行临床血常规检查的最佳采血方法。

关键词:血常规,静脉血,末梢血,检查结果,对比

参考文献

[1]钟为群.静脉血与末梢血检验结果的对比观察[J].当代医学, 2013, 19 (5) :80-81.

[2]赵桂苹.新生儿末梢血常规与静脉血常规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 2011, 15 (31) :1043.

[3]常青云.影响血常规化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7 (22) :2933-2935.

[4]李晶.静脉血与末梢血在血常规检测中的结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 (6) :91-92.

[5]赵晋芳.静脉血和末梢血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差异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7 (17) :2261-2262.

不同血液检验指标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2月间53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01例, 女329例;年龄5岁~61岁, 平均年龄 (36.1±3.9) 岁。排除各种严重肝肾功能疾病, 肿瘤、血液系统疾病者。

1.2 检测仪器、试剂

本文采用SYSMEX-XS800血液分析仪以及与该检验仪器配套的相关试剂, 如清洗液、稀释液、溶血素等;抗凝管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钾 (EDTA-K2) 抗凝管。研究前, 对所用的血液分析仪进行系统的保养、维护, 使之符合使用标准, 且由同一位资深检验师对5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检验操作。

1.3 采血方法

530例健康体检者血液标本均由同一位护士进行采取, 分别于清晨08:00~08:30左右采集被检者空腹肘正中静脉血1 m L和左手无名指末梢血20μL, 并将两种不同采血方式的血液标本分别置于不同的抗凝管中。按照常规操作流程送至检验室。

1.4 观察指标

观察被检者HCT、RBC、PLT、MCV、WBC、MCH、MCHC、Hb等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行u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30例健康体检者静脉血中RBC、PLT、MCHC、Hb水平均高于末梢血检验结果, 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 ;而静脉血中MCV、WBC水平均低于末梢血检验结果, 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种采血方式的HCT、MCH水平比较, 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血常规检验可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快速、准确及可靠的依据[2], 人体血液通过循环系统会直接参与到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中, 若人体血液成分出现病理性改变时, 往往会反映到各组织器官中。临床血常规检验可以及时发现、确定机体各类组织器官疾病的早期迹象, 如感染性疾病通常会造成机体白细胞数量发生改变, 一些肿瘤疾病也会造成患者血常规中的部分项目改变[3]。因此, 血常规检测是最基础的临床化验项目之一。该项检查可以通过被检者细胞数量、分布变化、形态变化等反映出机体是否发生病理改变, 而有助于临床医师进行相应的诊疗判断。

本文研究结果提示:530例健康体检者静脉血中RBC、PLT、MCHC、Hb水平均高于末梢血检验结果, 差异明显 (P<0.05) ;而静脉血中MCV、WBC水平则均低于末梢血检验结果, 差异明显 (P<0.05) ;两种采血方式的HCT、MCH水平比较, 差异不明显 (P>0.05) 。这也提示, 不同采血方式其血常规检测结果存在着一些差异。虽然人体末梢血中的中手指血、耳垂血的血样与静脉血样相对更接近, 但受末梢采血时的穿刺因素、环境因素、温度因素的影响, 血液标本成分也会产生较大变化, 如末梢采血的穿刺过程, 就会因小动脉被刺破导致白细胞计数明显较静脉血样偏高, 而血小板计数则会出现偏低现象, 极易造成临床误诊、漏诊[4,5]。本文研究结果与范英华等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6]。两种采血方式血常规检验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首先, 静脉血受人体内、外因素影响较小, 进而对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也较少;其次, 采集末梢血时, 多会对采血部位进行不同程度的挤压, 进而造成血小板损耗与聚焦, 导致检测时的血小板计数减少, 另外, 刺破皮肤过程中易混入组织液而稀释末梢血, 会导致红细胞压积等降低;第三, 当被检者受到局部瘢痕、疾病或一些应激反应等影响到末梢循环, 进而导致末稍采血方式的血常规检验结果不精准。因此, 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血液标本采集时, 应尽量确保采血过程顺畅, 采集后及时将血液标本轻轻摇匀, 且在标本放置5 min~10 min后, 及时送检 (采血后20 min内) , 以进一步提升检验质量。另外, 在进行血液采集时, 需及时与被检者进行沟通, 指导其在采血时尽量确保其生理条件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以确保血液标本质量。

综上所述, 静脉血受体内、外各种因素影响较小, 其血常规检验结果的精准度也更高, 也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出被检者血液循环状态, 故静脉血应被视为首选采血途径。

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血和末梢血在临床常规血液检验结果中的差异, 为提升临床常规检验结果精准度提供更多的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2月间53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 分别采集早晨空腹静脉血和末梢血。对比两种血标本常规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530例健康体检者静脉血中红细胞 (RBC) 、血小板 (PLT)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 、血红蛋白 (Hb) 水平均高于末梢血检验结果, 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 ;而静脉血中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 、白细胞 (WBC) 水平均低于末梢血检验结果, 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种采血方式的红细胞压积 (HCT) 、平均血红蛋白量 (MCH) 水平比较, 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静脉血受体内、外各种因素影响较小, 其血常规检验结果的精准度也更高, 也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出被检者血液循环状态, 故静脉血应被视为首选采血途径。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静脉血,末梢血,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1]常青云.影响血常规化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7 (22) :2933-2935.

[2]罗碧青.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9) :84-85.

[3]程坤, 黄锦萍, 龙丽, 等.血液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影响因素的探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4 (2) :122-123.

[4]李晶.静脉血与末梢血在血常规检测中的结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 (6) :91-92.

[5]赵晋芳.静脉血和末梢血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差异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7 (17) :2261-2262.

不同血液检验指标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剂及仪器:

速效救心丸(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六中药厂生产,批号:617046);CA-5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山东兰桥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购进);溶血素STACLYSER-SYS-Ⅲ由山东兰桥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血液抗凝剂为乙二胺四乙酸 (EDTA)。

1.1.2 供试小白鼠:

从贵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购*通讯作者

进昆明系同批、同饲养条件小白鼠210只,体重45±4 g, 雌雄比2∶1。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将140只雌鼠预饲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只给予基础日粮)、250 mg/kg速效救心丸组、500 mg/kg速效救心丸组和750 mg/kg速效救心丸组(分别用剂量为250 mg/kg、500 mg/kg和750 mg/kg速效救心丸拌饲)。每组35只,单笼饲养。饲养室温及光照与环境一致,食物和水自由摄取。并按1∶1比例配种,当晚将雄鼠放进雌鼠笼内,次日早晨拿出,并检查母鼠,若有阴道栓的判定为配上,并确定为怀孕第1 d。

1.2.2 血液指标测定:测定指标包括:WBC、LYM、MON、GRA、LYM%、MON%、GRA%、RBC、HGB、HCT、MCV、MCH、 MCHC、RDW、PLT、PCT、MPV、PDW。各血液指标均是小白鼠妊娠到第14 d时禁食24 h,于第2天颈静脉采血,EDTA抗凝,经CA-5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检测血样的收集、处理、检测均按照操作规程和试剂盒说明书由专人进行。

1.2.3 数据处理:各组试验数据以平均数±标准误差undefined表示,用SPSS13.0软件中One-way ANOVA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孕鼠血液指标测定

从表1可见,500 mg/kg速效救心丸组RBC(12.60±0.12)、WBC(4.96±0.19)、HGB(1.68E2±5.90)和750 mg/kg速效救心丸组RBC(13.00±0.29)、WBC(5.30±0.23)、HGB(1.71E2±5.80)较对照组RBC(11.24±0.46)、WBC(3.86±0.35)、HGB(1.47E2±2.82)显著升高(P<0.05);750 mg/kg速效救心丸组PLT(1.29E2±17.21)较对照组PLT(1.35E2±17.28)显著降低(P<0.05);250 mg/kg速效救心丸组各血液指标和500 mg/kg速效救心丸组以及750 mg/kg速效救心丸组LYM%、MON%、GRA%、HGB、HCT、MCV、MCH、MCHC、RDW、PLT、PCT、MPV、PDW较对照组均无统计学意义。

注:*表示差异显著(P<0. 05)。WBC:白细胞; LYM#:淋巴细胞绝对值; MON#:单核细胞绝对值; GRA#:中性粒细胞绝对值;LYM%:淋巴细胞百分比;MON%:单核细胞百分比;GRA%:中性粒细胞百分比;RBC:红细胞计数;HGB:血红蛋白;HCT:红细胞压积;MCV:平均红细胞体积;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RDW:平均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数;PLT:血小板计数;PCT:血小板压积; MPV:平均血小板体积;PDW: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2.2 生长发育指标测定结果

由表2数据资料可以看出,与对照组比较,500 mg/kg和750 mg/kg QAHR组平均胎仔重和子宫胎盘重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750 mg/kg QAHR组胎仔数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500 mg/kg和750 mg/kg QAHR组IUGR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250 mg/kg速QAHR组较对照组则无统计学意义。

注:与对照组比较,*表示差异显著(P<0.05),QAHRG表示速效救心丸组。

3 讨论

子宫是胎儿生长发育的场所,在整个妊娠中,子宫胎盘血流量随着妊娠的发展而逐渐增加,氧和营养物质供给不足是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重要原因之一[1,2]。氧是红细胞生活中最敏感的物质,也是决定红细胞变形能力强弱的直接因素。大量研究表明,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强弱,是决定体内微循环血流量以及氧和养料供给的关键性因素[3,4,5,6]。还有研究认为,活血化瘀中药能改善模型母鼠血液的高凝、黏聚、浓缩状态,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因而改善胎仔的供血供氧。本实验中,500 mg/kg速效救心丸组和750 mg/kg速效救心丸组RBC、HGBl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IUGR数显著降低,且750 mg/kg速效救心丸组胎仔数及平均胎仔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速效救心丸可能对改善妊娠小白鼠子宫胎盘血液循环、改善细胞缺血缺氧所致的代谢障碍和促进胎儿生长有重要作用。

白细胞依靠其具有的游走、趋化性和吞噬作用等特性,实现其对机体的免疫保护等功能。淋巴细胞增多可促进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而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多则参与机体特异性免疫。有粒白细胞中的嗜碱性白细胞与组织中的肥大细胞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含有组胺、肝素和5-羟色胺等生物活性物质。组胺在血管扩张方面有重要作用。从本试验结果可见,500 mg/kg速效救心丸组和750 mg/kg速效救心丸组WBC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提示速效救心丸可能对增强母鼠和胎鼠免疫功能或调节血液循环有重要作用。

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这与其表明吸附的纤维蛋白原和释放的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具有收缩血管作用的活性物质有关,同时血小板还有维护毛细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有研究表明[7],正常妊娠时,血液生理性稀释却又呈高凝状态,这是孕妇机体的自我保护机能,可以防止产后大出血。本实验中,750 mg/kg速效救心丸组PLT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250 mg/kg和500 mg/kg速效救心丸组PLT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推测可能与速效救心丸的活血化瘀作用有关,这与高海泉、WANG Z,CHENG F等报道川芎具有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并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集作用,使血小板流动性显著增加相似[8,9]。

4 结论

500 mg/kg速效救心丸组以及750 mg/kg速效救心丸组妊娠小鼠RBC、HGB和WBC有明显的升高作用,而对750 mg/kg速效救心丸组PLT有显著性降低,提示速效救心丸可能在改善妊娠小鼠营养物质运输和免疫力机能方面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提示大剂量的速效救心丸可能会增加产后出血的机会。说明在饲料中添加适当剂量的速效救心丸可能对缓解妊娠动物IUGR上有一定的作用。

摘要:通过在饲料中拌饲不同剂量的速效救心丸,测定其对妊娠小白鼠血液指标的影响,探讨速效救心丸对缓解妊娠小鼠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的作用。将140只雌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50 mg/kg、500 mg/kg和750 mg/kg速效救心丸组。待小白鼠妊娠15 d时颈静脉采血,CA-5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析血液样品,牺牲孕鼠,作胎仔生长发育指标测定。结果:(1)500 mg/kg和750 mg/kg速效救心丸组WBC、RBC、HGB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750 mg/kg速效救心丸组PLT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2)500 mg/kg和750 mg/kg组平均胎仔重和子宫胎盘重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IUGR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750 mg/kg组胎仔数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速效救心丸对妊娠小白鼠血液指标有明显改善作用,可能在缓解妊娠母鼠IUGR上具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速效救心丸,血液指标,IUGR,小鼠

参考文献

[1]李彩霞.丹参、川芎嗪对胎儿宫内生长迟缓患者子宫胎盘血流的影响[J].吉林医学,2007,28(11,15):1 695.

[2]李宇阳,吴红敏,刘正娟.促红细胞生成素、外周血有核红细胞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受限及预后关系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6,26:1 043~1 044.

[3]李孟森,和岚,毛腾敏.川芎丹参对肾上腺素所致血淤大鼠模型某些血液流变性的影响[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9(14):252~253.

[4]孟宪君,吴际贞,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血流变学与凝血指标检验的临床意义[J],实用医技杂志,2008,9(15):3 533.

[5]周淑兰.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10(18):474~475.

[6]马文英,杨家声,弓翠春,等.复方丹参滴丸对血脂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1,17(2,1):47~48.

[7]崇慧峰,唐吉斌,曹春鸾,等.凝血功能检测在临产孕妇中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11(5):1 296~1 298.

[8]高海泉.中药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4):246.

上一篇:赏识教育的有效手段下一篇:抽真空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