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问题

2024-10-08

国际问题(精选12篇)

国际问题 篇1

一、个人简介

王东, 国际问题专家、教授, 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二、研究方向

国际经济与政治及安全问题。

三、关于中国发展的国际战略学术论点

对于中国来说, 需要准确把握未来的国家和国际定位, 绸缪未来二、三十年中国的发展;同时也需要让世界进一步了解未来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对世界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减少对中国崛起的误解和误判, 避免带来更多不必要的摩擦和冲突。这其中包括四个相关命题:怎样看待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经济的崛起意味着什么?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将如何在世界民族之林崛起?中国在应对全球挑战和全球治理中又将如何定位?这一系列问题需要深入探索并作出回答。

从国际层面看, 一方面中国的发展必然会在国际上引起与其他国家的矛盾, 尤其是与发达国家间的矛盾;另一方面, 国际上对中国发展的肆意曲解势必给中国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干扰和负面影响。与此同时, 未来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将更加紧密, 中国的发展需要进一步与世界融合, 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发展的助推。因此, 如何客观、理性看待中国的发展成果与强国现实?如何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又如何在发展与世界融合中寻求中国国家利益与世界共同利益的平衡点?是中国未来十年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

从中国经济崛起的现实意义上看, 刚刚过去的二十一世纪头十年, 是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十年。这十年间, 国际形势的总体发展是伴随着各种危机的不断出现在变革中前行, 对于中国来说是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十年, 中国的国际战略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被世界所关注。然而,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和经济全球化仍未“退潮”的今天, 中国的国际战略将如何调整?中国国际战略的思路和理念是什么?国际社会和媒体希望从中国的一举一动中找出答案。而对中国来说, 如何实施有利于中国发展和适应中国发展的国际战略?是中国决策层面对的最现实也具有长远意义的战略性问题。

另外, 中国经济的崛起离不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而且中国经济的崛起也将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当今世界,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全球经济已然高度依存, 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还会进一步加深, 国际金融危机并没有从根本上逆转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基本趋势, 这一基本事实需要认清。因此,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态势的演变, 意味着中国仍有不可估量的发展空间, 而如何把握未来中国发展的机遇和实施中国的国际战略?又如何与世界各国加强国际合作和协调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审视。

四、近期学术成果

1、《全球气候谈判———德班的难题》, 人民日报, 2011年1月26日。

2、《警惕粮价轮番上涨风险》, 人民日报, 2011年2月23日。

3、《维护地区稳定深化务实合作》, 人民日报, 2011年5月19日。

4、《破解半岛危局:六方需要理性的抉择》,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 2011年2月14日。

5、《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肆虐全球》,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 2011年2月28日。

6、《如何看西方多国对利比亚的军事干预》,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 2011年4月4日。

7、《美国主权信用风险或将危及全球》,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 2011年5月2日。

8、《从富民与强军的关系看中国国防政策的定位》,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 2011年6月20日。

9、《2011年上半年的国际形势》,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 2011年7月16日。

1 0、《德班会议面临的挑战》,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 2011年

11月28日。

1 1、《对中国201 1年度国防预算的几种解读与评点》, 新加坡《联合早报》, 201 1年3月14日。

1 2、《美国主权信用危机或将浮现》, 新加坡《联合早报》, 2011年4月23日。

1 3、《2011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形势》, 新加坡《联合早报》, 2011年7月20日。

1 4、《中国崛起与“中国威胁论”》, 新加坡《联合早报》, 2011年8月29日。

1 5、《人口膨胀的警示》, 新加坡《联合早报》, 2011年10月5日。

16、《全球经济艰难复苏各国政策出现分化》, 现代经济探讨, 2011年第1期。

17、《发达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增大及其影响》, 当代世界, 2011年第6期。

18、《如何看待国际社会对经济全球化的质疑》, 红旗文稿, 2011年第7期。

19、《中国崛起打破国际利益格局》, 中国与世界观察, 2011年第1期。

国际问题 篇2

【中文摘要】新课改下,在历史教学中,学科专家和教师们尝试着不同的教学模式,其中之一就是“问题教学模式”。不过,就目前而言,“历史问题教学”的理论还不成熟,而且在实践中也存在着许多误区,尚不能完全达到有效教学的。本研究首先从理论角度出发,对“历史问题教学”做了界定,对有效问题的相关理论做出阐述,说明“有效问题教学”的理论基础与学科依据,揭示出“有效问题教学”的本质;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课堂教学实践,分析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效的问题及实施有效问题教学的策略,以达到有效教学的。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探索有效问题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英文摘要】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ation, experts and teachers are trying new teaching patterns, one of which is’question-and-answer’pattern.In view of the immaturity of this pattern and misunderstandings in the process of carrying it out, teaching aims fail to be achieved.The essay is to give a research about the following two problems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One is to expound the theory of history teaching on the premise of showing the subject feature and essence of this new teaching me...【关键词】历史问题教学 有效问题 问题设计 实施策略

【英文关键词】question-and-answer teaching effective questions questions’ designing implements strategy 【目录】历史问题教学中有效问题的设计与实施4-5Summary

5第一章 前言

8-1

3摘要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8-9

二、研究综述9-13(一)国外关于”有效问题教学”的研究进展9-11学”的研究进展11-13础13-18

(二)国内关于”有效问题教第二章 有效问题教学的理论与学科基

二、”有效问题教

一、问题与有效问题13-15学”的理论基础15-16理论1

5(一)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

15-16

(三)(二)有效问题教学”的心理学依据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对有效教学的影响16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有效问题教学”的影响16科属性与”有效问题教学”16-18题的设计与实施策略18-

2118-31

(四)“建

三、历史学

第三章 历史教学中有效问

一、有效问题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二)从教学的角

(一)(一)从史学角度来讲18-20度来讲20-

21二、有效问题教学实施策略21-28

22-24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拉近现实与历史距离效提问,展开师生互动堂动态生成26-2727-2828-

3124-26

(二)进行有

(三)有效处理学生回答,注意课

(四)注意及时反馈,进行有效评价

三、实施有效问题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反思(一)在注重探究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务实,落实基础

知识28-2929

(二)要注意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

(四)(三)历史教育要回归人文精神的培养29-30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活动的时效性30-31结语

31-32

参考文献

32-34

国际问题研究的功底和境界 篇3

第二是回顾他自己研究国际问题的经历,说有一段时间他专门找了很多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书来读,但是读完之后,只觉得枯燥无味、不知所云,因为这些书都是“从概念到概念”,不客气地说就成了一种智力游戏,实际上并不高明。于是他得出一个结论:学国际关系的学生,更应该接受“通识教育”,要多读一些专业以外的书,特别是历史书(参见《欧洲文明十五讲》,第15页、第258页)。

陈先生的这两个看法之所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乃是因为产生了共鸣。现在国内的国际问题研究似乎相当繁荣,文章写了很多,书出了很多,有的人更成为电视明星。但对于我们这些青年学生来说,总还是感觉有不少这样的“成果”,其实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看不出有多么深厚的功底,更看不出有什么理论上的贡献。当然,我不是说中国学者不重视理论,实际上我们对于美国的国际关系理论已经达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但是,我们往往只看到美国,忘记了欧洲;只看到现状,忘记了几千年的历史;只看到国际关系理论,忘记了背后的政治哲学、政治经济学的渊源。这样的研究缺乏底蕴,也不可能有很高远的境界。而美国学者戴维,卡莱欧的这本《欧洲的未来》,恰恰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很好的示范。

根据本书第18页注解1中的自述,作者卡莱欧本科时代主修的H.A.L乃是一种“人文学科、历史、艺术和文学跨学科的课程”,他的几位才华横溢的老师则“对政治学、文学和艺术的相互联系具有训练有素的强烈感知”。进入研究生学院后,他更受到了社会科学新方法的训练,并师承于罗伯特·达尔(Robert Dahl)、沃尔福斯(Amild Wolfers)等政治学大家。应该说,作者这样的一个学术背景,在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那种厚重的历史感和深刻的政治哲学体验,使作者在描述现实问题时举重若轻;而政治经济学的解释方法,更使得全书线索清晰,虽千头万绪却丝丝人扣,决无芜杂或生硬的感觉——实际上,尽管作者显然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但却承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若干判断并将这些判断作为自己立论的重要基础(比如,他认为,“渲染苏联模式的失败和解体并不能动摇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固有缺陷的分析”,《欧洲的未来》,第9页,以下未标注书名而直接写出页码者均引自本书),他对全球化和右派的“全球主义者”的批判(第233页~269页),对美国双重个性(“全球霸权和民主的民族国家”,第185页)的剖析以及对单极世界的反感,都使他看起来更接近左翼学者的立场(当然,也仅仅是部分的接近),而一般来说,左翼学者更擅长于进行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条理分明体系严密是他们的特点。

最能够体现上述这样一些特点,也使读者深深折服的是本书第一部分引言中一段提纲挈领的论述。作者明确地指出,构成现代欧洲历史框架的是两根支柱——民族国家和资本主义,而进一步来说:

现代欧洲是二者的繁衍之地,它们一起形成了现代欧洲散发力量的特性和对外部世界具有长久支配力的源泉。民族国家给予欧洲以维护统治者合法性和动员民众之无可匹敌的能力;资本主义则给欧洲带来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技术和社会进步。但是,民族国家和资本主义的相伴相生,也充满了内在的和相互间的矛盾,从而成为现代欧洲动荡和暴力的重要根源。特别是,民族国家和资本主义的三个自相矛盾的特性一直在现代历史中得到反映。其一是相互依赖的国家主权:欧洲民族国家天性上对至高无上-的主权孜孜以求,但在现实中却深深地相互依赖。其二是民族主义的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依赖于民族国家,但它的发展又倾向于削弱民族国家。其三是资本主义的自相毁灭:资本主义在其发展中倾向于对其自身的削弱。(第17页~18页)

实际上,这不仅是作者在回顾欧洲历史时所坚持的基本分析框架,更成为展望“新欧洲”走向的重要依据。本书中所评述的各种主义各种方案,也无不产生于试图解释和解决上述三大矛盾的过程之中。

作者对于欧洲政治哲学的传统相当熟稔,在第四章中,他花费了相当的笔墨来梳理影响欧洲历史进程的重要思想流派——而发人所未发的是,他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近代的赫尔德、黑格尔甚至马克思都归为“社群主义者”,因为这些人都相信,“一个合理的国家是一个由全体公民共有的特性捏合在一起的均衡的制度要素构成的社会”(第67页)。作者认为,社群主义所代表的注重社会的传统与自由主义注重市场的传统都存在着重大危险,对于“欧洲的未来”而言,社群主义的莱茵资本主义模式尽管受到了全球化的强烈挑战并且走向了衰落,但是并不意味着自由主义者就理所应当地赢得了决定权。作者宣称,在目前的形势下,需要回忆李斯特在十九世纪中叶的谆谆教诲——而李斯特代表了一种折中的主义,他“是一个自由主义的同时又是社群主义的民族主义者”,他既拥护欧洲共同市场的建立,又认为欧洲的国家将不会也不应该消失,它们依然是“政治合法性的源泉和共同意志的驱动者”,它们在尊重各自权利和尊严的同时,建立起一个框架,“通过鼓励会集于同一发展阶段的国家之间的竞争以维持自由与活力。并且,这个框架还将通过一种共同的社会正义感、人类价值观、相互尊重和共同的地缘政治利益来对它们之间的竞争加以平衡。”(第266页)作者认同李斯特的设计,实际上我们也知道,这样一种“中庸之道”也正是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或者说整个古希腊传统智慧的关键所在(参见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3页)。

在对欧洲联盟宪制方案的讨论中,作者引用柏克的观点来解释亦十分精当。柏克作为政治保守主义开宗立派之人,相信任何成功的宪制都必须从历史中“自然生长起来”,也就是“经历一种尝试、错误和习惯养成的过程”。作者据此发现,“欧洲理事会和总体上欧洲联盟的功能,对长期养成的习惯和在制度领域相互影响的成员共同享有的系统文化的依赖,要甚于对正式的体制性安排的依赖”(第301页)。作者特别强调欧盟政府间文化的重要性,也因此承认欧盟东扩的复杂性——其实,这个解释正可以借以说明东亚地区整合进程迟缓的原因,并不在于我们缺乏一种设计完美的制度,而在于尚远未培养出文化的土壤。

作者在国际关系理论上的造诣,反映在本书对两极体系以及冷战后欧洲安全问题的讨论中。而可能会引起读者特别兴趣的是他对美欧关系——也就是“欧洲的未来”乃至整个国际新秩序的核心部分的设计。对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欧之间的龃龉,作者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外交政策,并且认为霸权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欧元的降临就其本身而言乃是‘美国治下的和平’的旧格局再也无法包容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标志”。

作者也怀疑将有取代美国的新霸主出现,他把一种“均衡合作的多极体系”视为理想的情况——其前提是,欧洲在推进宪制改革和安排安全事务方面取得成功,从而强化自身的机构,再进一步地重铸与美国和俄罗斯的关系,形成所谓的“三极的泛欧体系”。换言之,只有欧洲均衡而内聚,一个“真正具有稳定的和平希望的世界”才是可能的(第407~411页)。

作者给美国政府开出的方案是主动去接受并且推动一个更加强大更加紧密联合的欧洲的形成,而美欧之间的联盟则构成一个“美欧形式的全球领导者”,这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是“更为和谐而且更加可以接受”。我们不得不指出,这显然仍是一种西方中心主义的论调。作者在全书的最后写道:(“美欧形式的全球领导者”的形成)“意味着共同发掘政治和制度上的创造力以包容正在崛起中的大国——中国和俄罗斯”。作者并没有正面回答,西方将如何“包容”新兴的非西方的世界大国(换一个角度来说,也就是崛起的中国如何去改变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而我想,这也正是留给中国国际关系学者的问题。

总起来说,这是一本相当大气的书。读者当然也可以从中看出对策式的结论,可以各取所需地去摘取一些对于最近时事的解释,但更多地,我们能感受到一种“有思想的学术”。毫无疑问,没有深厚的功底不可能达到如此的境界。

国际问题专家———李东燕 篇4

李东艳。1979—1983年, 在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学习, 1983年获得法学学士学位。1983—1986年, 在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学习, 1986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1986年至今,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工作。2004年3月—2005年6月为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所访问学者。现为世界经济与政治所国际政治室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二、研究领域

从事国际问题研究, 研究领域涉及外交决策、国际责任、国际冲突等方面, 其中以全球治理与联合国问题为主要研究方向。所撰写的有关全球治理与联合国问题学术论著, 从多角度反映出当前全球治理与联合国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动向, 在学术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影响。

三、关于中国在联合国新定位的学术论点

中国在联合国的新定位需要从个三方面的变化去考虑:首先, 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已经20多年, 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人们的观念和追求也发生了变化。其次, 世界形势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例如8国集团和20国集团地位的变化, 大国关系和大国力量对比的变化, 以及区域组织及其他集团组织的发展。最后, 广大发展中国家内部也发生了变化, 包括民主选举制度的确立, 对发展和人权保护的追求。

此外, 中国在联合国的作用和定位将受到联合国组织性质和特征的制约, 如主权原则、不干涉原则、普遍代表性原则等, 联合国只能发挥有限的作用。鉴于会员国对联合国作用看法的不同, 以及对美国、中国等大国控制联合国的担忧, 中国参与联合国事务应该是积极的, 也应该是慎重的。中国应该作为一个普通大国而非领导者发挥作用。

与此同时, 中国在联合国的新角色和新定位应该考虑到传统安全领域和发展领域发生的变化。例如, 在和平与发展时代, 环境安全、食品安全、防灾减灾、道路安全、流行病预防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在联合国框架内的发展援助和人道主义援助方面, 中国有必要重新考虑经济合作与发展援助二者之间的关系, 在发展领域作出中国建设性的贡献。与维和行动相比, 在这些非传统安全领域以及发展领域, 中国有更多发挥作用的空间, 并可推动全球问题和国内问题的互动解决。中国在强调价值多样性的同时, 应该明确认同联合国的共同基本价值, 使中国的联合国定位不仅具有共同的利益基础, 也具有共同的价值基础。

四、主要出版物

1、《列国志———联合国》, 专著,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年。

2、《21世界的全球挑战———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专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年。

3、《十字路口上的世界》, 编著 (与安卫合作)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

4、《主权的终结:日趋缩小和碎片化的世界政治》, 译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1年。

5、《反全球化现象分析》, 载李慎明、王逸舟主编:《2003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

6、《联合国的安全观与非传统安全》,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4 (8) 。

7、《论联合国与主权国家关系》,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0 (5) 。

8、《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中国视角》, 载王逸舟主编:

《磨合中的建构: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多视角透视》,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3年。

9、《评冷战后美国的干预政策》, 世界经济与政治, 1994 (7) 。

1 0、《新旧两代维和行动之比较》, 世界经济与政治, 1996 (1) 。

1 1、《全球水资源短缺对国际安全的影响》, 世界经济与政治, 1998 (5) 。

1 2、《气候变化问题中的若干政治分析》,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0 (8) 。

1 3、《安理会改革方案的比较分析》,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1 (11) 。

1 4、《全球政治与全球问题研究》, 教学与研究 (人民大学) , 2001 (10) 。

1 5、《中国与安理会改革》,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2 (4) 。

16、《美国对外战略选择:思想与实践》,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2 (7) 。

17、《从美国国家利益角度看伊拉克战争》, 国际经济评论, 2002 (5—6) 。

18、《联合国的安全观与非传统安全》,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4 (8) 。

19、《联合国研究60年:理论·政策·方案》,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5 (5) 。

问题背后的问题 篇5

《问题背后的问题》这本书主要讲了员工怎么样在企业中尽职尽责,积极主动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读了以后颇有体会。我认为书中谈到的主人翁精神是相当重要的,它既是员工其他素质的基础,也是动力。缺乏主人翁精神,就很难有一个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

人具有社会属性,通常都不可能孤立的生活。作为一个家庭成员,就要承担家庭中的责任;作为企业中的一员,也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承担起自己的职责。无论处于哪一个圈子,只有尽了自己的责任,才能享受的利益。家庭和睦平安,个人才会有幸福感;企业发展顺利,个人的事业和薪水才可能会水涨船高。一个企业就像一台机器,每一个员工都是机器上必不可少的一个零件,只有每一个零件都达到最佳状态,机器才能完美的运行。要想具有主人翁精神,首先要认识到个人和企业是一体的,才会有主人翁精神,才会积极主动、尽职尽责地去工作。

平时我们在企业中也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抱怨:

“这不是我我负责的事情。”

“这个问题和我没关系。”

“为什么这件事让我坐不让别人做?”

诸如此类的言语,其实也是因为缺乏主人翁精神的一种表现,没有把自己融入到团队中去,把自己看成团队中的主人,而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局外人,没有认识到团队中的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一份,团队的好坏都会影响到个人的发展。这样的人常常牢骚满腹,工作消极、等待,推一推动一动。只有具有主人翁精神,才会有团队精神。我们的眼光不能只盯着自己眼前的一摊子事情,还要关心团队中的其他事情,从整个团队的全局出发,去发现团队中的问题,思考解决办法,并且勇于承担团队中的任务,把自己的工作置于团队中,和其他人相互协作,共同努力,为团队的发展添砖加瓦。

姜跃春:研究国际问题乐在其中 篇6

专攻世界经济:

一生中最有意义的转折

上个世纪50年代出生的姜跃春,跟大多数经历了“文革”特殊时期的人一样,高中毕业就离开了校园。19岁的姜跃春经历了人生最大的转折——父亲去世。作为家中老大,他和母亲挑起了一家五口人的生活重担。

当时,姜跃春面临两个工作机会,但是,他选择去又脏又累的燃料公司上班。“尽管工作环境较差但工资相对较高,对维持家庭生计来说还是需要的。”姜跃春说,更重要的是,艰苦的工作坏境更能让他记住心中的梦想。姜跃春中学时期就是学生“领袖”,从小到大一直对自己要求很高。因此,在工作之余,他一直坚持补习功课。“尽管当时还没有恢复高考制度,但我坚持认为,总有一天会废除在工农兵中选拔上学的制度,所以在那几年想的最多的就是重新回到学校,掌握更多的本领,将来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进程,西方文明进入中国,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姜跃春说:“就是那时才了解到西方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同时也感觉到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潜意识里非常渴望能够了解西方世界,更希望有朝一日中国能赶超世界。”姜跃春认定,当时中国的当务之急是发展经济搞建设。

为了心中的梦想,在工作4年后,姜跃春参加高考,并以本地区第二名的好成绩被吉林大学经济系世界经济专业录取。作为吉林大学第一批世界经济专业学生,姜跃春应该说是幸运的。世界经济专业在当时是全国仅有的5所重点院校才有的超短线专业,每个学员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吉林大学是我国东北地区的重点院校,经济系里有不少国内知名的经济学教授,他们不仅对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有很深的研究,对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学科也知之甚多。每次海外归来学者的专题讲座,不仅会让学生们耳目一新,也同时让大家感觉到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姜跃春暗下决心“一定要珍惜大学四年的美好时光,打好专业基础,争取未来中国赶超世界的过程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外交人员:

在一线担当调研工作

大学毕业后,作为外交部招收的第一批世界经济专业学生,姜跃春被分到了外交部直属单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原以为外交工作每天都是红地毯、高脚杯,可是进入研究所之后,姜跃春发现,其实基本上是一瓶浆糊一把剪刀,大量的外文报刊、外文广播,调研工作显得单调乏味。因此刚到研究所的时候,姜跃春也失落过,“在学校时活力四射,到了研究机构,和想象中的外交有很大差距。”经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对调研工作及其在外交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有所了解之后,姜跃春才明白,外交官并非一定要“天天碰杯”,研究国际问题,特别是对国际重大事件和双边关系问题进行准确分析和判断,是形成外交决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作为一名外交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外交官应该是有一定政策研究能力的研究者,也是一个准确把握政策界限的执行者。在国际风云复杂多变的当今世界,对于正在崛起的中国来说,更加需要跟踪国际形势,并对世界上的种种变化做出及时的分析和判断,更加需要把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让世界上更多的国家更多的人准确地了解中国。为此我一直很喜欢自己从事的工作,这么多年没离开过。”姜跃春难掩对这份工作的深情。

1989年,姜跃春以外交官身份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工作。作为世界经济中“优等生”的日本,其经济发展到了顶峰,尤其是科學技术的发展和老百姓富足的生活水平。面对种种差距,姜跃春和他的同事们都深感发展国内经济的紧迫性,“邻国日本的民众的生活如此富足,中国的上升空间还很大,正是需要埋头苦干、奋发图强的时候。”十年以后,姜跃春再次赴日工作。尽管当时中国的社会生活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与日本相比仍差距很大。在家用汽车还未完全进入中国家庭的年代,日本已经普及很久了。2003年回国,姜跃春发现私家车已经开始进入中国家庭,尤其是近十年中国“日新月异”,“两国民众生活水平明显缩小了很多”。

姜跃春在数十年的研究工作中,对日本经济、亚洲经济以及世界经济中的热点问题都有过自己的分析和见解。他清楚记得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期间,日本曾提出由中日韩及东盟各国共同集资为遭受货币危机的国家提供援助的“亚洲货币基金(AMF)”,遭到一些国家的质疑,国内对此也有不同看法。姜跃春就AMF产生的背景、功能、对亚洲经济的利弊以及我们应采取的对策提出看法,得到国内相关部门的认同和评价。“作为一线工作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对驻在国政治经济发生的重大事件提出看法,很有意义。”

目前重点关注:中日关系走势和世界经济前景

长期从事日本问题的研究工作,姜跃春认为“日本是亚洲大国,也是我们的邻居。中日关系的稳步发展不仅对两国经济发展有利,对我们所在的亚太地区的和平以及繁荣来说都很重要。去年日本‘购岛’使两国关系进入到建交之后的最低谷,目前的状况尽管有所平稳,但领土问题对任何一方都难言让步,那么在此情况下,如何保障中日关系的稳定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钓鱼岛的问题不应该是两国关系的全部,如何处理中日关系中的局部和全局的关系?个别问题与总体方向的关系?如何定位日本在中国未来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是目前我思考的主要问题”。面对中日之间绕不开的历史问题,姜跃春认为,“我们要看到安倍政权在历史问题上的倒退和日本社会‘右转’的一面,也要看到日本民众主张和平、强调发展的一面。忘记历史不可能,但更重要的是如何面向未来”。

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研究部主任,姜跃春又必须关注世界经济的最新走势。他指出,当前,世界经济仍然处于弱势复苏当中,目前最明显的变化是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日本经济今年出现了明显的复苏,而新兴经济体却出现了很多困难,未来一段时间世界经济的增长结构可能会出现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之间的结构性的切换。“过去这几年,新兴经济体作为主要‘引擎’在世界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能今年新兴经济体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将低于50%,发展经济体可能要超过50%,在未来一个时期,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是否到了拐点,发展经济体能否重新主导世界经济增长,值得关注。”姜跃春说。

今年年初,美国在高调加入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谈判之后,又宣布与欧盟正式启动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谈判。在目前我们暂时不能参加TPP谈判的情况下,如何化解TPP、TTI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等给中国带来的压力,避免使中国对外经济陷入被动?长期关注区域问题的姜跃春建议,目前,我国应该在积极参与APEC、RCEP、东盟+3等亚太地区现有合作路径的同时,加大对东北亚地区中日韩FTA谈判的力度。美国战略东移,我国可“走西口”,着力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大周边区域合作的进展。此外,我国也可采取“外线作战”的打法,选择双边经贸关系较深的国家加速进行FTA建设,这样,我们可以双边、多边并举,有点、有片、有面地在全球范围建立我们自己的FTA(自由贸易协定)网络。

由于工作关系,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较多,姜跃春说,作为中国的学者有责任有义务把中国的声音准确、客观地传达给全世界,让世界更加客观地了解真正的中国。同时对西方学者某些对中国政策的误解做出准确的解释和批驳,也是身为中国学者所必须发挥的作用。

国际问题 篇7

用问题驱动课堂关键在于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在课堂的实施中应注重以下三点。

一、问题的设置

难度适中, 过易则不能很好地训练思维, 过高则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置问题尽可能在本节课内容的基础上贴近生活, 暂且不论问题生活化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但就全班学生来说, 即使基础不太好, 不太喜欢数学的学生也能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来。

二、提问的方式

问题给出之后, 老师在课堂上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提问, 对于简单的问题先让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回答, 有难度的问题尽可能多让几个成绩不错的学生进行相互补充着回答, 对于带有考查反应灵敏度的问题, 可实行抢答。

三、问题的解决方法

许多老师在课堂上给出问题之后, 不管学生问题的解决过程, 过一段时间就直接进行提问, 忽略了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老师的引导作用。对于较难的问题, 我通常在学生进行简单的思考之后让学生们停下来一块儿讨论, 指出一个明确的思考方向, 然后再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对于中等难度的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出一个大致结果之后, 再让学生们讨论定下一个最佳方案。

下面就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 谈谈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说明。本节为必修四第一章第一节任意角, 是一节概念讲解课, 因此在设置问题时应注重两点:1.开头, 开必修四的头, 开第一章的头。2.注重基础, 问题应从已知向未知转化, 因为初中学生已经接触到角。

过程展示:

一、教学目标

1.体验角的概念扩展的必要性, 理解任意角象限角的概念。

2.会表示终边相同的角。

二、教学重难点

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三、教学设计

问题1:概括本册导引第二段内容。

(此问题用来开书, 本段内容主要讲本册书要给学生讲哪些内容)

问题2:叙述本册导引第三段内容。

(此问题用于开章, 本段主要讲第一章要给学生讲哪些内容)

问题3:看第一章章头图, 说明学习三角函数的必要性。

(让学生体会学习三角函数是有用的) 问题4:回顾初中角的概念及范围。 (本节课的导引问, 由旧知识向新知识过渡)

问题5:你见过生活中超出上述范围的角吗?

(此问题带有生活性, 比如体育名牌361°, 体操用语向后转体720度等等, 此问题照应教学目标1, 当理论不能满足生活需要时需要扩展理论, 怎么扩展角的范围, 由此引出下个问题)

问题6:怎么扩充角的范围, 何为正角、负角、零角。

(学生很自然地会想到转一周为360度, 则多转角就增大, 但转法不同角会一样吗, 由此引入正角、负角的规定)

问题7:何为象限角?

(注意强调为了研究角的方便, 为了有一个统一的“参照系”, 我们常把角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研究)

问题8: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所构成的集合如何表示?

(此问为本节课的重点, 注意引导学生先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 如α=45度, 最后再得到一个一般的结论)

问题9:写出终边在x轴非负半轴上的角的集合。

问题10:写出终边在x轴上的角的集合。

(问题9和10是对8的一个引申, 当α=0度时就是问题9了, 当α=0度或180度时就是问题10了)

问题11:写出终边在y轴上的角的集合。

问题12:写出终边在直线y=x上的角的集合。

(问题11和12是对9和10的一个引申, x轴上的角加90度就是y轴上的角, x轴上的角加45度就是直线y=x上的角)

问题13:看学案开头的教学目标, 你能说出它们分别针对以上哪几个问题吗?

问题14: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对本节所学的知识总结一下吗?

问题?问题! 篇8

从这个不同的反应中, 我们应该反思, 我们的教育追求的是什么?我们的教育一直都是消除问题的教育, 一堂课确定的教学问题解决了, 这堂课的任务也就完成了。我们的教育是学生带着问号走进课堂, 带着句号走出课堂;美国的教育是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然后是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我们的学生走出教室后是用练习、作业去验证课堂上所解决的问题;美国学生走出教室, 是带着问题走进图书馆、实验室学习, 探究、寻求问题的答案。

著名教授袁振国先生说, 我们的教师应具备四种意识:问题意识、过程意识、综合意识、课程意识。而问题意识应该是第一位的。所以我认为, 课堂教学不在于教师讲授了多少知识点, 而在于学生提出了多少个为什么;不在于教师教学方法的精益求精, 而在于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上接受了多少, 而在于他们质疑和批判了多少;不在于学生考了多少分, 而在于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有足够的信心。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疑者, 觉悟之机也, 一番觉悟, 一番长进。”因此, 课堂教学不仅要学生学会“答”, 更要学会“问”。那么, 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不是说出来的, 而是做出来的。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与研究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

新的语文课程突出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并不意味放弃基础。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基础知识, 才有可能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思考, 提出质疑;才有可能对新知识产生好奇、渴望。比如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 如果学生不掌握实词、虚词的一般用法, 不了解句式变化、词类运用的特点和一般规律, 不了解一些古代文学、文化知识, 那么在学习中不要说提出什么问题, 就连基本任务的学习也无法进行。可见问题意识的产生必须以一定量的知识储备为前提。基本技能的训练正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条有效途径。比如, 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字音、字形、词语、成语、句子、修辞等, 来提高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通过学习作品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因此, 我们要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尊重前辈和他人的研究成果, 努力学习, 汲取营养。只有学好课内知识, 又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 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 才能厚积而薄发, 形成敏捷的思维, 产生各种真知灼见, 从而质疑问难。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

青少年思想活跃, 求知欲旺盛, 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在大力提倡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发扬教学民主的今天, “师道尊严”仍蛰伏于许多人的思想深处。教师永远是正确的, 对书本质疑、向老师发问, 便是对老师不敬, 换来的是教师的不屑、不耐烦甚至讽刺挖苦。久而久之, 学生也就没有问题可问了, 导致大部分学生能学不能问, 会学不会问, 只学不问。相反, 如果教师能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 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 鼓动学生求新求异, 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 不讥讽、不嘲弄, 挖掘其可贵之处, 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这就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 使其生根发芽, 开花结果。所以整个教学是师生互动、学生参与的过程, 师生之间平等对话, 共同探讨。同时加强生生互动, 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中相互启迪, 促进问题的提出和问题意识的养成。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能消除学生课堂学习中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 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披露灵性, 展现个性。在和谐民主的气氛中, 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得到充分显示和发挥, 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才会层出不穷。所以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 特别是一些特殊生和潜能生。其次, 要允许学生出错, 这是学生敢问的前提。不要怕学生的提问会节外生枝, 打乱教学计划, 而要把学生提问题看做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 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

三、开发训练创造性思维, 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 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创造性思维就是不相信权威, 敢于在既定理论、观点方面进行质疑, 突破常规定型模式, 超越传统理论框架, 把思路指向新的角度、新的领域。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在于排除学生思维定式的干扰, 引导学生变换角度去思考问题。作文教学中, 审题时提供有思考价值的材料, 让学生多角度的去思考, 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立意, 如对“守株待兔”“班门弄斧”等寓言的多种理解。我要求自己做到“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 让每个孩子都能抬起头来走路”。为此, 我首先从每个孩子身上的点滴闪光点入手, 激发鼓励学生, 使他们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给他们创设表现自己的机会, 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就会树立起来, 他们上进的动力也就被激发了。其次, 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在学生学习兴趣高涨的情况下, 适当地让学生探究一些“站着摸不到, 一跳就能摘到”的问题, 学生的思维就会变得非常活跃, 也就感受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同时创新意识也就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培养。例如, 在作文教学中, 让学生写一处景物的特点, 我首先让学生自主探究, “先说出记叙顺序, 表现形式, 重点突出什么, 怎样体现中心”。久而久之, 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技巧, 同时学生的求异思维、创新意识也会得到充分的发展。要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多质疑, 因为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 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长此以往, 学生自然而然就养成了勤问的好习惯, 问题意识自然也就逐渐养成了。

四、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 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

曾经有位学者指出:“美国的课堂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中国的课堂是着力于帮助孩子寻找问题的答案;前者越教孩子的问题越多, 后者越教孩子的问题越少。孩子的问题越多, 创造的欲望就越强烈;反之, 问题越少, 创造的动力就越小。这也许就是中国学生普遍缺乏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则会看到中国未来的希望。”面对这样严峻的现实, 我们教师必须对课堂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要精心设置问题情境, 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必要的资源。在教学中, 设置问题情境, 能够适时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引导学生向文本提问, 抓住有价值的问题, 组织学生积极思维、自觉探究, 是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教师可利用教材中某些现象和事例的矛盾关系, 设疑发问, 唤起学生注意并产生积极探求问题答案的心理, 控制和调整学生的思维方式, 由浅入深, 揭示事物间的必然联系。精心设置问题情境, 我们要本着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原则, 要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为目的, 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做到适度, 避免随意。同时问题的设置还要体现探究性, 注重过程, 要让学生经历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这样一个建构知识、情感的学习过程。其次要营造合作氛围, 实现师生思维的交锋。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合作的活动过程。营造课堂合作氛围, 既是课堂教学本身的客观要求, 又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教师应尽量尊重学生意见, 了解他们知识结构的现状和学习心理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 要经常进行心理角色互换, 要留给学生一块相当充裕的自由活动的天地, 根据教学不同的任务, 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问题中得到训练和提高。

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是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培养创新精神应始于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我们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为学生搭建平台,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体验成功的乐趣, 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创新的信心, 鼓足学生创新的勇气、力量, 训练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从而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 我们就能欣喜地听到学生创新之花慢慢绽开的声音。

总之, 学生提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犹如滴水穿石, 非一日之功。只有我们都来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 注重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 我们的教育才能造就出更多的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顾向阳《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2期。

[3].巢宗祺等《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4].孙春成《语文课堂问题教学策略》, 广西教育出版社。

“问题学生”的问题 篇9

一个笑话是这样的:早自习, 教师来到教室, 发现一个成绩好的学生和一个成绩差的学生趴在课桌上睡觉。教师看看成绩好的学生说:“这孩子, 睡觉都抱着书。”再看看成绩差的学生说:“哎, 抱着书都睡得着。”

“教育要尊重每一个学生, 教学要关注每一个学生”,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 其实做到很难。大多数教师都做不到给予学生平等的关爱, 有所偏爱才是真的现实。

“三好学生”是指思想品德好, 学习好, 身体好的学生。它源于毛泽东于1953年接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时说的一句话:“祝贺青年们身体好, 学习好, 工作好。”1982年教育部对“三好学生”给出了正式的定义。时至今日, “三好学生”仍旧是好学生头上的一道闪耀光环。而“问题学生”这个词, 一直没有正式的定义, 或者说字典里根本没有这个词, 但它在学校教育中又被大家广泛地提起。我想它大概是专指与“三好学生”相对的思想道德差, 学习差抑或心理、行为存在偏差的学生吧。

我不想太多地去论及“什么是问题学生”, 而是想和大家谈谈“问题学生”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我固执地认为:学生并非工厂里生产的“产品”, 那么又何来某些指标优秀者称之为“三好”, 某些指标不合格者又被称之为“问题”呢?正因为这样, 所以我认为, “问题学生”的问题极少地归咎于学生个人, 大多数问题出在我们这些以教书育人自居者的身上。

一位老禅师门下有一个不懂寺院礼仪规矩的童子。一天来了一位行脚僧, 见童子无学, 便教他各种礼仪。等老禅师归来, 童子礼貌地嘘寒问暖。老禅师不悦:“是谁教你这些的?”童子说:“是位行脚高僧。”老禅师将行脚僧叫来问到:“阁下是什么心行?这童子在我身边两三年, 可怜不失赤子之心, 是谁要你教坏他的?你快快整装, 给我离开!”行脚僧在大雨中被赶出了寺院。

也许有些人不理解老禅师的做法, 但是我觉得这正是破解教师如何对待“问题学生”的答案———童子“不懂礼仪规矩”完全是成人强加给他们的, 正如“问题学生”的诸多问题也是教师眼中所谓的问题。老禅师的大彻大悟, 是因为他相信童子到了一定年纪, 一些事自然会懂的, 也如学生会随着年纪增大、阅历见识增多、智力发展成熟……总是会成长、成熟起来的。

国际问题 篇10

一、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法律制度国际经验借鉴

(一)美国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法律制度

美国有关问题银行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周密详尽。其市场退出法律主要有: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也称作《1933年银行法》,该法第12b款规定设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RTC),这是问题银行市场退出制度执行者。1960年颁布《银行合并法》(1966年修正)是针对于银行并购的法律。1987年《银行公平竞争法案》(CEBA)过大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紧急跨州收购权限,允许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建立桥梁银行(Bridge Bank)。1989年国会通过了《金融机构改革、复兴和强化法案》,该法撤销了联邦储贷保险公司,设立联邦重组信托公司,决定动用纳税人的钱解决储贷机构危机。1991年颁布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促进法案》(FDICIA)规定和改进了有关银行资本充足、救助措施、市场退出成本分析等问题,这一法案对于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出来问题银行的方式具有深远的影响。

美国问题银行市场退出的主持机构,主要包括货币监理署、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联邦储备银行三家机构。在美国,关闭一家银行的命令只能由该银行的注册机构——货币监理署或州银行监管当局签发。一家问题银行被货币监管当局宣布倒闭后,其所有权就归属于银行监管部门。货币监理署或州银行监管当局在接管一家银行之后,一般立即将其转交给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由其具体负责清偿工作。

在美国,金融管理当局注意对商业银行的日常监管,对于出现问题的银行提出正式的或非正式的警告,甚至可以向监管对象人发出如不补足资本金便停职或开除银行有关人员职务的命令。对于积重难返,采取补救措施无力的问题银行,让其退出市场。FDIC处理问题银行时使用三种手段:购买和承继(P&A)、存款偿付(Deposit Payoff)和营业银行援助(OBA)。在美国监管当局和存款保险机构在处理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时,是非常谨慎的,甚少采用关闭或破产程序。

(二)日本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法律制度

在日本,大藏省是日本金融的行政主管机构,对所有登记注册金融机构进行监管。日本有关问题银行市场退出的法律主要有:1971年4月,日本公布实施了《存款保险法》,成立了存款保险机构。依据该法规定各金融机构被强行要求加入存款保险制度,当金融机构不能支付存款时或宣告破产时,由保险机构支付保险金;1986年,为了适应其他银行对问题银行进行兼并,日本对《存款保险法》进行了修改,在新法中扩大了存款保险机构的业务范围,仅存款得到保险,而且只要获得大藏大臣的批准,金融机构的兼并和业务转让也可以从存款保险机构获得资金援助。在实际运行中,存款保险机构从未对存款者支付过保险金,而是在大藏省直接指导下,用于救助问题银行,间接地保证存款者的存款安全;1998年10月12获参议院通过并于同月16日公布了《金融再生关连法案》,它是七部处置问题金融机构相关法律的总称,主要包括《金融机能再生紧急措施法》、《金融再生委员会设置法案》、《完善与<金融再生委员会设置法>相关法律的法案》是处置问题金融机构包括问题银行的法律框架中最重要的一部法律。根据该法,确立问题银行处置原则:问题银行不良债权等财务内容及其经营状况必须公开;为确保经营的健全性应使濒临破产的问题银行不再存续;应明确破产问题银行股东和经营者等的责任;应使存款人得到保护;应维持问题银行的金融中介职能;应能使问题银行破产处理的相关费用达到最小。(戴丽霞,2005)

日本处置问题银行的方式主要分为三类:由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向问题银行提供援助,由政府安排银行间的兼并和存款保险制度。(1)当银行面临因暂时的流动性不足引发的经营危机时,由中央银行通过贷款向其提供流动性;(2)通过其他银行对由于经营错误而处于危难的银行进行兼并,使之度过难关继续存在。该方法可有效的减少倒闭对整个金融体系带来的混乱长期为日本政府所采用;并以行政手段作保障。当难以找到愿意承担兼并的银行时,日本还采取了建立新的银行继承破产银行业务的方法;(3)当问题银行因破产等原因无法支付存款时,由存款保险机构负责偿还存款人的存款,对银行的合并、重组等提供资金援助,有的救助而不至于使其破产,而有的不救任由其破产。

(三)英国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法律制度

英国是实行单一制监管的国家,英格兰银行是英国中央银行,同时作为金融监管当局,也是问题银行市场退出负责机构。2009年2月,英国议会通过了《2009银行法案》,为了解决在危机发生后,监管当局缺少有效的手段对失败的金融机构进行处置以防金融风险扩散这一问题,该法案建立了特别处理机制(简称SRR)来干预和处置问题银行,在SRR启动后,由英格兰银行负责问题银行整个处理程序,并协调财政部、金融服务局以及金融服务保险计划公司采取流动性支持等相应的具体措施。

SRR对于问题银行市场退出的操作方式有:一是私人部门并购,即把问题银行的全部或部分业务转让给其他私人企业;二是引入过桥银行,即由英格兰银行设立一家全资拥有的公司(过桥银行),将问题银行的全部或部分业务转让给该公司;三是暂行性国有化,由财政部指定的公司或者全资拥有的公司来接收问题银行的业务。

英国《1987年银行法》第11条到第14条规定,如果某一授权银行的授权标准不能满足,或该银行不能履行法定义务,威胁到存款人利益时,英格兰银行有权采取措施,对其部分活动及业务范围予以取消、禁止或限制授权,直至吊销其执照。关于破产,《2009银行法案》建立了整套的银行破产程序,规定了银行破产的条件:已经无力或者将无力偿付债务、银行破产符合公共利益以及银行破产合乎公平。并规定,银行破产申请只能有英格兰银行、财政部和金融服务部向《1986年破产法》规定的有关法院提出。(成经纬,2010)

在英国,对银行许可证的撤消条件较宽,当银行不符合颁发许可证的条件,或违反审慎义务,或金融服务管理局认为“存款人或潜在存款人的利益受到任何损害”时,金融服务管理局就有权撤消或限制银行的许可证。当一家问题银行最终被责令关闭或自愿终止业务的申请被批准后,金融服务管理局必须撤销银行许可证。而在问题银行的破产上,当提出破产的申请人是银行董事或债权人以外的第三人时,该申请应当呈交金融服务管理局,并有权要求听证。虽然在破产程序中金融服务管理局仍继续履行其监管权,但并不直接参与破产程序的运作,破产在法院主持下实施。在法院发布破产命令后,应任命1名管理人临时从事银行的管理活动。

与美国相类似,英国也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在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时,通过存款保险制度保护存款者利益,英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运行方式不同于美国,其目的是建立和保持一个稳定基金,即存款保护基金,以保护授权银行的英镑存款及无清偿能力或受制于行政接管的授权机构。

(四)德国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法律制度

德国是实行全能银行制最为典型的国家,银行业与证券业、保险业等并无严格区分,并且银行与其他法人包括非银行金融机构相互持股,其银行业务范围极其广泛。如果全能银行一旦倒闭,其所带来的负面外部性较大,鉴于问题银行市场退出的强负外部性,德国的金融法律尽可能的谨慎对待银行的市场退出,银行危机补救措施完善,对有风险的银行一般采取由其他银行给予帮助的办法,尽可能予以挽救,减少银行关闭或破产的可能性。德国的银行市场退出率相对是很低的。

德国关于问题银行市场退出的相关法律主要有:《德意志联邦银行法》、《信用业法》、《德国支付不能法》(1999年)等。在德国,问题银行的市场退出由联邦金融监管局全权负责,由联邦金融监管局决定问题银行是否退出以及以何种方式退出,在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方式的选择上,德国联邦金融管理局根据《信用业法》区分不同性质的银行采取不同的退出方式。对德国公法银行不适用破产程序,其债务由国家偿还;对私有制银行,在出现严重问题时先由联邦金融管理局实行关闭,如有其他金融机构愿意接收的不适用破产程序,如无其他金融机构接收,且又资不抵债的,必须适用破产程序;对于合作银行一般由同业协会接管和兼并,由合作银行同业协会和存款保险公司组织偿还债务。在破产程序上,问题银行破产申请只能由联邦金融监管局来提出。根据德国《金融法》的规定,当商业银行出现下列三种情况之一时,监管部门应吊销其营业执照,关闭该银行:(1)不能支付到期存款;(2)管理的财产出现危险无法解决;(3)领发许可证后一年未开展业务,许可证自动失效。(周立雄,2004)

德国银行的市场退出的总体路径是挽救——寻求收购——撤销银行经营许可证一一破产,基本都是行政法律程序,并无司法的介入,这是非常符合处理问题商业银行的成本最低原则。

二、完善我国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建构

我国现行的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法律制度还存在许多缺陷,比如缺乏系统健全的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法律依据;问题银行市场退出过程中政府干预过多,行政色彩浓厚;问题银行接管的法律规定过于粗线条,操作性差;问题银行撤销的法律适用性差;问题银行破产的法律规定不统一,存有冲突;缺乏现代存款保险制度等等。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问题银行的市场退出行为,必须借鉴国外有关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法律法规,对现有制度安排进行完善和创新。

(一)制定专门的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法律制度

在借鉴国外有关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一部以“早期介入、严格退出”为指导思想,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价值目标的商业银行市场退出法或条例。当然,也可以制定专门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或条例,在其中安排专门的章节规定商业银行市场退出制度。但基于法律统一性和商业银行自身的特殊性,制定专门的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法是更优选择。

(二)弱化市场退出的行政干预,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职能边界

在问题银行市场退出的过程中,政府干预应建立在市场机制和法律基础之上,并应当注重与市场机制的密切结合。处理问题银行时应将市场和政府两种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给予市场机制更多的信赖,即通过干预、修补市场失灵的部分,通过监管为市场纪律发挥作用创造条件,这样,既可以减少市场失灵,又可以减轻政府干预带来的道德风险和寻租。政府作用应侧重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宏观调控的实施,其职能应集中于引导、规范、监督、服务等方面。

(三)健全问题银行接管的法律制度

为了接管工作顺利开展更好保障债权人的权益,应在法律中明确规定接管组织的权限范围,接管组织的权力主要应有:(1)占有、收集以及集中被接管问题银行的财产,并且为该目的,提起必需的法律程序;(2)处置被接管问题银行财产的权力;(3)提出或抗辩解散被接管问题银行的申请的权力。接管组织应既具有专业知识又能够合理管理金融机构,维护债权人利益的人员构成,可以由金融监管机构的专业人员、银行业协会、其他专业机构如律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等组成。

关于接管条件方面,对于商业银行接管条件,建议删除现有“可能产生”这种模糊用语,并列举明确的条例,在尽可能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的基础上增加有关资本、盈利水平方面的规定。可将商业银行接管的条件改为以下情形:(1)银行资产少于负债;(2)银行无法偿还存款人的存款或其他债权人的债务;(3)银行无法依靠自身力量运营下去而申请接管。

在现有法律规定接管终止的三种情形下,可以增加几种法定情形:(1)命令或裁定终止;(2)接管因自愿解散而终止;(3)接管因被接管的问题银行与债权人和解协议而终止。

(四)完善问题银行撤销的法律制度

首先应当细化问题银行撤销的启动条件、审批程序等内容,保证撤销程序具有切实的可操作性;其次应当在法律中规定问题银行明确的抗辩权,保证其市场地位不会受到随意损害;再次应在法律中有保护债权人权益的规定,并规定监管机构应定期公告被撤销的问题银行清算的进展及资产处置状况,建立类似“债权人管理委员会”的资产处置监督机构,监督托管、清算过程,防止被撤销的问题银行妨碍清算以及清算组成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

(五)构建问题银行破产的法律制度

问题银行破产的诸多具体法律事项和实施细则都需要统一立法,构建一个从上到下的问题银行破产法律体系,我国适宜在《企业破产法》的原则性指导下,以规定实施办法为主要方式,构建我国的问题银行破产法律体制。该实施办法需要在确定问题银行的范围、破产标准、破产申请人、破产管理人、个人债权保护、重整程序、变现程序等方面做出具体的细节性规定,使问题银行破产真正达到程序清晰、有法可依。

关于内资和外资银行破产原因不同的情形,可在法律中明确规定银行破产的原因为“不能支付到期债务,并经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确认无法通过其他途径恢复正常经营能力”,同时尽可能列举常见的银行破产情形,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资产负债率等数据做出具体量化的标准规定,方便实践操作。

明确问题银行破产申请人,应将监管机构、问题银行自身及债权人同时列为破产申请人。对于债权人,申请破产是债权人应有的权利。个人债权人也可以申请问题银行破产,则难免会出现恶意申请破产的情况,不利于银行的经营活动和整个金融界的稳定。但是问题银行自身了解其经营状况和风险情况,而债权人的利益也不能忽视,完全剥夺金融机构自愿破产和债权人申请破产也是不适宜的。(周柳,2010)

(六)适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问题”雅雅没有问题 篇11

提出问题:美丽而又洋气的小姑娘会是“问题儿童”

开学初班上来了一位漂亮的上海小朋友——雅雅。由于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雅雅不愿上学,每次入园总是哭闹不已,爷爷看着自己的孙女哭闹不停,总是好言相劝,久久不忍离去。雅雅每天如此,每次总要和爷爷周旋半天,最后总是以嚎啕大哭收场。面对雅雅的倔脾气,老师也想了很多的办法,可是不管用什么方法,雅雅就是不理老师,总是一个劲地哭,连午饭也不肯吃,就更别说以高兴的心情去参加集体游戏了。

“问题”的溯源

我们决定到雅雅家了解一下情况。原来雅雅的爸爸妈妈在上海上班,雅雅是跟着爷爷奶奶从上海刚搬回来的。雅雅小的时候就有先天性心脏病,身体弱常常打点滴。后来雅雅进行了手术治疗,可是手术后不愿吃饭已经成习惯,身体依然是那么瘦弱。所以爷爷就经常惯着她、宠着她,有时实在看不过去了,也只有奶奶会批评一下。“狠狠”地教训。

用果奶解决“问题”

为了让雅雅能较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爷爷每天都带一瓶果奶让雅雅在幼儿园吃午饭的时候喝。

带奶的第一天,雅雅红着眼睛,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不过没有掉下来,老师答应她的果奶可以暂时先放在幼儿园。新来的刁老师在午睡后给雅雅喂了奶,但雅雅的心情一直不好,放学时看见爷爷竟“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第二天,雅雅又带来了一瓶果奶。老师请爷爷把奶带回家,晚上放学再喝,可雅雅不愿意,果奶又留在了幼儿园。起床后,雅雅呆在奶瓶前不愿入座,即使老师再三提醒,雅雅就是不愿回座位。老师告诉雅雅小朋友在幼儿园是不能随便吃东西的,今天的果奶放学后可以带回家喝。雅雅听了后就是不愿意,眼睛还斜斜地瞪着老师,然后站在午睡房门口等着正在整理床铺的刁老师。可是刁老师并没有注意到雅雅的这一举动,整理好被子后就走出了活动室。雅雅最后的指望也没有了,只好垂头丧气地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

第三天,雅雅没有来上幼儿园。听别人说,是因为爷爷听雅雅说幼儿园没有教小朋友唱歌、讲故事,什么都不学,雅雅不愿上幼儿园了。

不用果奶就不行吗

老师们的耐心、细心在雅雅身上没有得到价值体现,可能是老师们对雅雅的心态还没有掌握好,了解得不十分透彻。同时爷爷的行为给雅雅人园带来了很大的障碍。爷爷一面迁就雅雅,没有具体了解实际情况就盲目相信雅雅所说的每一句话。雅雅小朋友的洞察力很强,她知道只要自己一哭闹,爷爷肯定会答应她的任何要求,所以她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就不用上幼儿园了。

我们得知雅雅不肯入园的情况,又进行了一次家访。交谈中告诉雅雅爷爷,雅雅不愿上学的原因只是一个借口,老师会加倍照顾雅雅的,让爷爷安心地将雅雅送入幼儿园。

再次登场——编制想回家的种种理由

第一天,雅雅人园上学了。与爷爷分手时雅雅忽然大哭起来:“我今天还没有刷牙,我要回家刷牙!”老师说:“雅雅今天先用茶杯漱漱口,明天一定要记着在家刷完牙再来幼儿园呦!”雅雅无奈地哭着回了座位。

第二天,爷爷走后,雅雅找了一个要回家解大便的理由,要求老师送她回家。老师帮她在幼儿园人厕,可她说什么也不愿意,直到放学心情也不好。

第三天人园,雅雅想吃包子,要求爷爷给她买包子。老师还没有接过雅雅,爷爷已经把她抱走去买包子了。一会儿,爷爷和雅雅回来了,他们没有买到包子,雅雅一脸的泪水,孤独地一个人坐在座位上。

第四天入园,雅雅心绪还是不稳定,仍然要吃包子。爷爷被搞得已经没有耐心了。“这里没有包子卖!”说完,走掉了。雅雅瞪着爷爷远去的背影,什么也没说,默默地走到自己的小椅子旁坐了下来。

又起波澜

几天,雅雅没有上幼儿园,原因是生病吊水了。

又过了几天,雅雅爷爷来找老师,说雅雅不上幼儿园了,要退学在家好好修养。

不懈的追击

趁着爷爷来给雅雅办退学手续,我们又进行了一次谈话。这次谈话我们让爷爷详细地了解雅雅在园的行为活动:雅雅如果入园时心情好,她这一天的学习生活都会很棒,尽管饭菜不能全吃光,但也不需要老师喂;如果来园时心情不好,可能就会影响到一天的学习、活动。所以在送雅雅入园的路上,爷爷就应该做好雅雅的思想工作,以避免来园后心绪不宁。同时从孩子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让爷爷知道孩子学习、生长是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的,把孩子单独在家封闭式的教育是不利于她生长的。

崭新的一幕登场了

星期五,雅雅来上幼儿园了。她今天很高兴,变了一个人似的,像一只快乐的小鸟。活动课上,老师特别注意到了雅雅,还请她做小班长带领小朋友做游戏,雅雅脸上充满着自豪感。午饭时,雅雅把饭菜全部吃光了,老师立即表扬雅雅是一个吃得快又好的宝宝。雅雅高兴极了……从那以后雅雅每天都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再也没有提出任何要求,雅雅的爷爷也都每天轻松地送她人园。

雅雅是一个有着生理和心理双重“问题”的孩子,借助自己身体上的问题,对家长提出种种要求,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在雅雅转变的过程中,家长往往当局者迷,找不出问题的根源,这时,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就应该帮助他们理清教育观念,出谋划策,总结出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家长和幼儿彻底地解决问题。雅雅通过家长和老师们的共同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已经迎刃而解了。

国际论坛与国际话语 篇12

十年来, 已召开的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主题, 除个别外, 都是当时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重大的宏观战略课题, 如第五届的“科学发展观与中国高等教育”, 第六届的“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等等。而最近三届 (包括即将召开的第十一届) , 更是从不同侧面集中讨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课题。这一课题, 既是中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的现实问题, 也是高等教育学会所承担的重大攻关课题。作为全国性的高等教育研究组织, 有计划地集中力量于国家宏观战略问题的研究是正确的、必要的。历届论坛所讨论的问题, 所交流的成果, 对国家宏观决策、地方和高校的改革实践, 都有重要的影响, 显示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建设中所起的作用。

作为高等教育论坛, 在国内已有重要影响。但是, 作为国际高等教育论坛, 可能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每届论坛, 虽邀请几名国外专家参加, 但因所讨论的主题, 多是中国自身的问题, 外籍专家或者提供一些经验或意见, 以供中国借鉴;也可能带去一些中国的政策或经验, 起一定的交流作用。但都未能充分体现作为“国际高等教育论坛”的本义———在国际性的平台上, 中国对世界高等教育事务的话语权。

我认为, 国际性教育论坛, 有别于全国性教育论坛, 应有三个层次的意义:其一, 根据国内需要, 借鉴他国经验;其二, 平等对话, 达到相互理解;其三, 讨论国际性共同问题, 探讨世界教育发展趋势与规律。基于此, 我认为第二届主题“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第三届主题“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促进高等教育创新”等, 既是中国高等教育应当研究的问题, 也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 世界高等教育界所共同关心的问题。

世界和中国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很多。例如, 中国高等教育当前的任务是“提高质量”, 而世界高等教育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 每10年翻一番, 到2008年时, 大学生已达1.6亿。由于数量剧增, 优质教育资源稀释, 导致质量下降, 是世界和中国所共同面临的挑战, 因而,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共同的问题。而优质教育资源保障最重要的是师资队伍建设, 因而大学教师专业发展也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问题。其实, 国际上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很多。例如, 合作办学、学位与学历互认、弱势群体的教育、妇女教育, 以及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等等。

在国际教育的平台上, 讨论这些问题, 都应有中国的声音。中国的专家学者, 可以介绍中国高等教育的成就与问题, 也可以畅谈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预测与评论;可以汲取他国的经验、理论, 也可以宣传我们的思想、观点。对于青年的博士生们, 更可以扩大视野, 加强信心。

希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国际论坛, 能够更好地站在国际的高度上, 吸引更多的国际眼光, 在讨论世界和中国共同关心的高等教育问题上, 有中国教育领导和专家的话语。让国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中国正在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正在从教育研究大国进入教育研究强国。

大学如何践行“文化育人”

张岂之

(西北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特聘教授)

从2001年至2010年,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相关省市联合召开了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每届论坛都有紧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 有国内外教育名家参加, 互相切磋、讨论, 取得了丰硕成果。

第一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于2001年10月在湖南长沙召开, 主题是“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高等教育”。我有幸参加, 因为我的专业是中华文化研究, 所以我比较关注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而它恰好是第一届论坛中的子课题, 使我受益匪浅。2002年10月在陕西杨凌召开以“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为主题的第二届国际论坛。在会上, 我阐述了自己对于这个主题的认识。2003年10月在北京召开以“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促进高等教育创新”为主题的第三届国际论坛。我从这里得到启发, 进一步研究大学与文化传承创新的关系。此后我未能参加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十分可惜。在我的心目中, 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是名符其实探讨高等教育的平台, 为中外教育界人士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今天我要表示对它的深切感谢, 希望它能开始新一轮十届的研讨。

教育是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耶鲁大学校长莱文说“高等教育的模式取决于国家的文化内涵”, 一语道破高等教育的实质。

上一篇:青年特点下一篇:生药学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