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源差异

2024-11-03

医疗资源差异(精选9篇)

医疗资源差异 篇1

医疗卫生资源是人们维护健康的物质基础,其合理配置是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有效满足人们日益增长和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的必要前提,是保证卫生系统绩效达标的重要条件。但是,由于各国地区间经济实力、人口分布、文化教育、地理、交通条件等发展不平衡以及其他特殊因素,会导致区域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呈现差异化发展态势,集中表现为资源配置效率、公平性方面存在区域间差异。它是医疗卫生领域不公平的重要体现,它拉大了城乡和区域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偏离区域均衡发展的目标,阻碍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因此,研究卫生资源配置区域间的差异化问题是卫生经济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国内外诸多学者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差异化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为进一步全面认识和探讨如何消除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差异化问题,实现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均等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验借鉴。

1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区域间差异的研究

英国学者Townsend P在20世纪70年代在世界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了关于卫生服务提供不均等问题的文章[1],美国学者Smith DB等认为卫生部门在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提供种类上存在不均等现象,倾向于在贫困地区提供慢性病筛查和家庭医生保健服务,而在富裕地区却更多提供康复、精神卫生服务等[2]。进入21世纪以来,国外学者对卫生资源配置的区域差异化研究也逐步增多。Rosero-Bixby L研究1995—2000年的哥斯达黎加卫生服务公平性发现,卫生体制改革对门诊服务的可及性产生积极影响,使用3项指标来衡量卫生服务公平性:4 km内门诊服务,25 km内住院服务和每年少于0.2MD年小时数[3]。Horev T等分析了1970—1998年间美国各地区在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均等性和历史发展趋势,特别指出由于卫生保健组织计划在西部的实施,使得医师资源的配置更加公平[4]。Gesler W等发现农村化程度高的地区不一定带来卫生服务可及性低,相反毗邻市区的农村地区社区卫生服务可及性更高[5]。JankovićJ等认为塞尔维亚存在卫生服务的不均等现象,主要体现在人口学特征、收入、社会阶层、教育程度等社会经济因素、健康状态等方面[6]。Kreng VB和Yang CT发现中国台湾北部的县市由于卫生资源配置的失衡导致地区间差异化明显,大型医院机构均分布在大都市内,而农村地区的卫生服务可及性差,并认为全面健康保险系统(NHI)的单方付费制度对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有很大的益处[7]。Wang W等发现甘肃省和浙江省都是倾向于富裕人口的卫生服务利用不公平,富裕省的不公平现象比贫困省更严重,其中收入不同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另外,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服务供给方式和个人现金支出比例也是决定因素[8]。不少研究者认为,我国有些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按人口分布的公平性要显著优于按地理分布的公平性,区域间差异是影响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重要因素之一[9,10,11]。肖海翔和吴丽则发现中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均等化水平逐渐提高,其总体均等化水平主要受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均衡性的影响,次要受城乡-区域的均等性影响[12]。杨林、成前和李渊发现缩小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差距中,家庭卫生支出发挥了主导作用,不同卫生支出占比的弹性,在2002年之前呈波动变化,2002年之后基本稳定[13]。崔志军和郑晓瑛发现省域内卫生资源分布存在“首位集中”现象,卫生技术人员比床位的集中程度更高,西部省区较中、东部的集中程度更高[14]。

2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区域间差异的研究

赖莎等发现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存在地区差异,5个市的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呈相对无效状态;数据包络分析(DEA)纵向评估中,2000—2009年卫生资源配置综合效率不断提高,规模效率递增,2007—2009三年规模效率不变[15]。来有文等认为西藏3地区当前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严重低下,基层乡镇一级配置效率最低[16]。韦英婷、覃家盟和黄高明发现社会经济水平及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导致地区间卫生资源配置不平衡[17]。Cheng H等发现中国台湾省的23个县市存在较长时间的配置效率低下和配置失衡现象[18]。顾佳峰发现县级市医疗卫生配置量与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城镇职工数、商贸发展水平以及农业耕种面积比重都相关[19]。

3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差异化影响因素研究

3.1 收入、教育和医疗保障等社会经济因素

Horev T等发现社会经济因素的不均等引起了收入的不均等,导致就业和卫生投资的不均等,从而影响了卫生资源分配的公平性[4]。谭琼等也认为收入、医疗保障、服务供给和卫生消费需求是引起城乡间资源配置差距的原因[20]。Xie X等认为除了家庭收入的不均等外,城市居民医疗保险险种也是决定因素之一[21]。Li C等认为中国西部农村地区的孕产妇卫生服务的利用不均等存在趋富现象,这种不均等与收入、受教育程度和地理交通条件因素有关[22]。Bhandari B等对2002—2004年间代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6个地区的63个国家的牙医服务利用不均等进行分析发现,收入不平等与牙医服务利用不均等显著负相关,在医疗卫生资源投入指标中,每10万人口拥有牙医数的比率与收入不均等和牙医服务利用不均均显著相关[23]。

3.2 其他因素

早在20世纪80年代,Ityavyar DA就指出尼日利亚社会阶层的变化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导致了社会因素的不平等,从而导致地区间卫生服务提供方式的不平等[24]。Marmot M从WHO欧洲地区事务办公室出版的一本《确凿的事实》书中提炼出卫生服务不均等的9个主要社会影响因素,并指出引起国家之间贫困的因素是导致卫生服务不均等最关键的因素[25]。

4 解决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差异化的措施研究

4.1 加大卫生投入

韩宗保和韩建主张应当加大投入总量,变革投入方式,完善投入体制,强化投入资金使用的评估监督[26]。韩雪梅等提出政府应逐步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投入,缩小各类地区间资源配置的差距[9]。何宁和马蔚姝主张切实以农村为重点加大卫生资源投入,加强护理人员和药学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27]。但Mc Kinnon B等却认为加大人力和财力投资并不一定能解决这种不均等[28]。

4.2 提高低阶层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Liu X等指出要改变中国西部农村地区产妇卫生服务的不均等状态,不但要缩小收入差距,还要提高少数民族的受教育水平[29]。Li C提出要提高低收入和低文化程度的妇女群体的居民收入和预产妇卫生服务利用率[22]。

4.3 改革财政税收政策

Chen Y等提出了可加大农村地区公共卫生资源的投入,增加政府财政支出比例等措施来减缓我国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差异化问题[30]。Xie X提出要增加居民收入税收累进制和对社会资本重新分配以提高贫困地区低收入群体的社会福利[21]。

4.4 其他措施

比如要考虑低收入阶层的卫生需求[31],建立高效的城乡医疗卫生经费配置机制、统筹发展城乡医疗卫生保障事业[13],提供卫生保健小册子,改善交通条件[22]和减少城乡二元化,缩小省际差距等[32]。

5 结论性评述

在研究角度上,国外学者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差异化研究主要是从“不均等”和“不公平”的角度来研究,其中前者包括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也包含“公平性”的研究。后者则主要从社会学道德评价的角度入手研究。国内学者则使用“效率”和“公平”的字眼,效率方面研究主要侧重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方面,公平性方面研究主要侧重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和卫生服务筹资公平性3个方面来研究,而较少的文献涉及区域间卫生健康成果差异化的对比研究,而卫生健康成果的区域差异化也是一项重要内容[33]。

在研究方法上,国外对“不均等”和“不公平”的研究均倾向于使用定量方法,也有少数使用定性方法。国内研究主要包括效率分析方法和公平性分析方法。其中,前者使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为最多,很多研究者使用此方法或结合其他方法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分析。后者则结合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模型进行研究。当然也有学者使用其他创新的方法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进行分析。比如灰色关联法,系统动力学法,广义熵指数,秩和比法(RSR),空间计量模型法和卫生服务优先指数(IPHS)和资源分布指数(IRD)法等。

在研究内容上,国内则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差异化趋势研究较多,并且结合我国各个地区实际样本数据,使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但只注重效率和公平的一面而忽略另一面,对效率、公平的综合研究较少。其中最多的是注重区域差异化结果,例如,卫生支出、卫生技术人员、卫生机构数(包括床位数)、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率的研究,而忽视对于这种差异化形成机制的研究,同样也忽视了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差异化与健康成果的关系,即资源转化问题,这是未来要研究的方向。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本文链接]http://doi.org/10.13688/j.cnki.chr.2016.16107

医疗资源差异 篇2

一、资源税改革的原因:

1、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曾表示,在从量定额征税方式下,资源税税额标准不能随着产品价格的变化及时调整,不利于发挥税收对社会分配的调节作用。

2、此外,由于资源税税负较低,地方受益不明显。

二、国务院决定资源税增加从价定率计征办法,调整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税率

9月21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作出修改,在现有资源税从量定额计征基础上增加从价定率的计征办法,调整原油、天然气等品目资源税税率。

自去年6月1日起,中国便率先在新疆实行资源税改革,对原油、天然气资源税实行从价计征,税率为5%。去年7月6日,温家宝宣布将该办法扩大到西部十二个省区市(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试点一年多后,资源税改革开始向全国推广。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资源税改方案中,原油和天然气的资源税“从价定率”后的税率可能为5%~10%。

三、资源税改革前后应纳税额的差异:

1、资源税改革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规定,资源税的应纳税额,按照应税产品的课税数量和规定的单位税额计算。

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

其中:天然气单位税额:2-15元/千立方米。

2、资源税改革后:

在现有资源税从量定额计征基础上增加从价定率的计征办法,调整原油、天然气等品目资源税税率。资源税调整后将会大幅提高原油、天然气行业的资源税成本。

据悉,从量征税不受价格变动影响,但却与课税对象的量有直接关系。而从价征税是以征税对象的价格为标准,按一定比例计征的税。后者受价格变动的影响明显,与征税对象的数量也有紧密关系,其与差别比例税率配合,可以调节产品利润和产品结构,影响价格水平,最终调节产业结构。

根据2010年6月1日起执行的《新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对原油、天然气资源税实行从价计征,税率为5%。

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

四、资源税调整对政策的影响:

1、资源税改革可能意味着能源价格有潜在提高的趋势,可以考虑通过调整税种以保持企业税负平衡。

据业内人士指出,资源税改革从形式上看是计税方法的变化,但从实质上将提高资源税税负。伴随着资源税改革的新一轮提速,原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走势将备受关注。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财政研究室主任杨志勇此前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认为,从新疆的情况来看,税改只是增加了油气企业的负担,但相关企业不可能无限度地承受税负,当它们无法承受时,有关部门调高价格就是必然的。换句话说,税改意味着价格有潜在提高的趋势。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今年3月曾指出,资源税改革有利于进一步理顺资源类产品的价格,有利于促进节约使用资源、保护环境。中国人

民大学财金学院教授安体富认为,税制要进行结构性调整,资源税改革是一个必然趋势,资源税改革导致企业税负增加,可以考虑通过对其他税种的适当调整使企业的税负保持平衡。

2、资源税改革对传输类天然气企业影响较小,国家或对成品油价格作出调整。

这次资源税改革对煤炭、两桶油、天然气等一些上市公司会产生一定影响。目前天然气大多数是传输类的,生产类比较少,主要对煤炭和两桶油会产生业绩影响,但影响幅度并不是特别大。

若石油天然气资源税全国开征,中国石油、中国石化,每股收益将降低0.07元,这是直接负面影响。根据历史来看,国家对资源税,对下游成品油定价机制,或者成品油价格都会有一定调整。这个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了,另外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向更加市场化方向走。

3、出台气价改革可能性较大,预计将抵消部分影响

根据测算,天然气平均实现价格每上调10%,将提升中石油和中石化盈利2.8%和1.7%,预计将抵消资源税不利影响。考虑到居民承受能力,短期气价上调幅度预计将控制在10%-20%左右。长期来看中国天然气价格相对较低,上调空间较大。从过去6年的数据来看,中国天然气平均出厂价为美国平均出厂价的47%,长期来看存在100%左右的上涨空间。未来中国天然气进口比例预计将从目前的5.7%上升至2030年的22%左右,而进口的天然气价格水平都比较高,如西气东输二线进口的土气到达边境成本超过2元/立方米,随着西气东输二线(西段)的建成投产,国内气价存在上调压力。

4、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以及阶梯电价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或将在年内推出。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也一直呼吁加快推进资源税改革。仅推进

资源税改革对于经济结构调整来说仍显不足。为此,贾康呼吁,资源税改革应该和以资源、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为重点的价格改革联动。记者也了解到,根据国家发改委计划,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以及阶梯电价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将在年内推出。

5、新能源或将是资源税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业界预测,资源税改革对新能源板块构成利好,资源税改革会直接减少传统的、不可再生能源的开采,从而相应会增加对于无污染的新型能源的需求,从数量优势上带来新能源板块的利润点。资源税的出台,将使得传统能源的价格出现上涨,同时也会刺激新能源价格产生相应上调,从价格上带来新的利润点。因此,新能源或将是资源税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五、分析:资源税改革可能对我们造成的影响

1、天然气等资源价格仍有调高的趋势。

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将大幅提高资源税的税负,降低利润空间。根据新疆地税局提供的最新资料,2010年前6个月,全区油气资源税收入为3.71亿元;资源税改为从价计征后的后6个月,这个数字为21.64亿元。2011年仅1到4月,自治区油气资源税累计收入已达16.6亿元,同比增长近6倍。

但是油气企业不可能无限度地承受税负,当它们无法承受时,有关部门调高价格就是必然的。且长期来看中国天然气价格相对较低,上调空间较大。

2、成品油定价机制或将改革,天燃气价格或将会有所变动。根据历史来看,国家对资源税,对下游成品油定价机制,或者成品油价格都会有一定调整。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副司长连启华在“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通气会上透露,新的成品油定价

机制以及阶梯电价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将在年内推出。因此,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或将向向更加市场化方向走。天然气价格与石油价格联动,就意味着天燃气价格或将会有所变动。

3、综上所述:

资源税改革可能会使天然气资源价格调高,但天然气终端价格也会随着成品油逐步走向市场化。

利用差异资源 促进个体发展 篇3

一、课前——正视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在他们身上既有着发展的共同特征,又表现出巨大的个体差异,差异使学生的发展处在不同的起点上。因此,教师在预设教学过程时,不仅要关注群体学生的共性,更要关注个体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打破“一刀切”“统一化”的教学惯性思维,并力求把这种差异当成一种教学资源来开发和利用。

首先,教学目标的制订应当体现差异,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个体的差异,制订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即在制定学生学习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增添学习的基础目标和发展目标,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并在保底的前提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不同的水平。其次,对教学内容应作相应的选择,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备课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水平,充分预想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差异情况,设计分层教学预案及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让每位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课中——关注差异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正因为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才变得如此精彩。”同样的道理,正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才变得如此精彩。因此,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承认并尊重、珍惜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合理利用这种差异,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合理的发展。

1.选择:满足不同个体的学习需求。

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习惯、能力来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他们开发自己的思维,积极发展自己,从而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如计算250+470时,我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独立解决问题。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想出了六种口算方法:①250+450=700, 700+20=720;②25+47=72,72×10=720;③200+470=670,670+50=720;④200+400=600,50+70=120,600+120=720;⑤250+400=650,650+70=720;⑥250+500=750,750-30=720。无论学生用哪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我都给予肯定,不要求学生使用统一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这样既增强了学习的自由度,让学生能“各尽其能、各展其才”,又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的体验与发展,体会成功的喜悦。

2.合作:发挥不同个体的优势互补。

人无全才,人人有才。每个人都有其不同的优势,都有其独特的一面。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优势,根据学习活动的需求,按组内异质、组际同质的要求,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创造条件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并在群体合作交流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达到优势互补。如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我让学生将圆柱学具当作“产品”,小组合作完成“产品”的介绍。只有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优势,才能确保任务完成得既快又好。可见,小组合作为每一位学生的特长展示提供了可能。在设计、制作、介绍“产品”的过程中,学生的计算、绘画、剪贴、演讲才能充分地展示出来,他们不再因自己某方面的不足而感到羞愧,而为自己因超越他人的才能为小组争光而感到自信和骄傲。同时,学生个体在感受他人特长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产生新的、自觉的向往和追求,促使他们在发展自己优势的同时,有意识地挖掘自己其他的智力潜能,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主动的发展。

3.交流:促进不同个体的思维发展。

知识,在交流中增值。不同的个体,因各自生活经验的差异和现有知识程度的不同,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就不同,而这种个性化的方法和策略正是展开教学活动最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各抒己见,鼓励学生大胆地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示出来,让不同的思维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练习课时,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张叔叔要用篱笆围一个长6米、宽4米的长方形鸡圈,需要篱笆多少米?”

生1:(6+4)×2=20(米)。

生2:6×2+4×2=20(米)。

正当教师想就此结束此题时,一位学生突然问:“可以是别的吗?”教师先是一惊,然后说:“请你说说看。”

生3:我家的鸡圈是一面靠墙的,就不需要那么多篱笆。

师:真不错,你能联系实际来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生4:也有两面靠墙的。

生5:也有三面靠墙的。

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联系实际想出了这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不简单!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先画出不同围法的示意图,再列出相应的算式,求出结果。大家也可以通过小组交流解决,最后比一比,看看哪组的方法多。

……

这样的交流,让学生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有意义的思辨,进一步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反思、整理,促进了学生个体思维的深入和发展。

4.评价:激励不同个体发展的价值取向。

新课程提倡发展性评价,关注的是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强调多元化的评价。不同的学习个体因学习起点不同,所以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迥异。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不仅要关注共性,更要关注个性;不仅要关注学业成就,更要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努力使评价活动成为学生展示自我、蓬勃向上的平台。

三、课后——共同提高

1.设计各层次的练习题。

在设计各层次的练习题时,教师要考虑学生能力的差异,不强求统一。对于学困生,要求多练第一层次的练习,即单项的、基本的、带有模仿性的题目;对于中等生,要求力争过第二层次的练习关,即设计一些变式题、辨析题、改错题;对于优等生,则要求适当做一些第三层次的题目,即综合性、思考性较高的题目。

2. 设计的习题要有“弹性”。

设计的习题要有“弹性”,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水平上有所发展,既要使中等生、学困生“吃得了”,又要使优等生“吃得饱”,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题可做,获得新知。如教学工程问题的应用题后,可设计以下题目:“一项工程,单独做,甲要30天,乙要20天,丙要10天。请同学们自己补充问题,并列式计算。”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分别提出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如“甲、乙合做需几天完成”“甲、乙、丙合做需几天完成”“三人合作几天可完成这项工程的一半”“甲、乙两人合做完成这项工程的3/4,余下的丙独做,还需几天”……这样带“弹性”的习题,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地沟通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灵活地运用知识,既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正因为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之处,才使世界丰富多彩。让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正视差异、承认差异,合理利用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资源,促进每位学生都能得到进一步合理的发展。

医疗资源差异 篇4

参考文献

[1]苏映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践研究综述[J].社会保障研究, 2011 (3) .

[2]彭宅文.社会保障与社会公平:地方政府治理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0 (2) .

[3]庄洪艳.论城乡一体化战略与新农村建设[J].兰州学刊, 2011 (12) .

医疗资源差异 篇5

关键词:医患关系,认知差异,调查研究

认知是指对客观事物的特征及事物间联系的反映。认知差异影响行为人的行为差异。研究医务人员和就医者对医患关系及医疗职业的认知差异,对研究医患关系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广西南宁市10家医院的630名医方人员和626名患方人员对医患关系及医疗职业的认知差异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南宁市具有代表性的10家医院,其中三级医院5家,二级医院3家、一级医院2家。被调查的医方人员共630名,年龄23~52岁,其中男性2 4 5人,女性3 8 5人;医师2 5 9人,医技人员7 0人,护理人员2 7 8人,行政后勤人员23人;本科以上学历3 9 1人,占6 2.1%,大专学历200人,占31.7%,其他39人,占6.2%。被调查的患方人员共626名,为患者或患者的亲属,年龄18~77岁。其中男性275人,女性342人,性别信息缺失9人。

人(%)

X2=45.82,P=0.000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表对医患双方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项目包括医患关系的现状、重要性、性质和发展趋势及对医务人员社会地位、医疗环境及医务人员职业压力等。调查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随机选取10家医院的医务人员和患者及亲属进行了面对面方式的调查。分别向医、患双方发放问卷各650份,收回有效问卷分别是630份626份,回收率分别是96.92%和96.31%。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经核对无误后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录入完毕后核查纠错。统计软件为SPSS13.0软件,显著性检验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的现状、重要性、性质和发展趋势的认知状况比较均有显著的差异。(见表1~表4)

2.2 医患双方对医务人员社会地位、医疗环境及医务人员职业压力的认知状况比较均有显著的差异。(见表5~表7)

3 讨论

3.1 本研究的结果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的现状、重要性、性质、发展趋势及医务人员社会地位、医疗环境及医务人员职业压力的认知状况比较均有显著的差异。医患认知的差异与医患关系有密切的关系[1,2,3,4],医患认知的差异被认为是产生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的对象包括了所有级别的医院,而且被调查的医方和患方人员分别达630名和626名,说明本研究具有大样本和宽范围的特点,具有更好的代表性。而且采用面对面调查的方式,保证了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因此作者认为本研究的结果是可靠的,能够基本反映广西南宁市医患双方认知差异的总体特征。

3.2 本研究的意义

本研究揭示了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认知上的差别,对了解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的认知现状、研究医疗纠纷的发生,乃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均有重要的意义。医患关系建立在医方和患方上的关系,双方都是医患关系的构成要素。医患双方认知上的差异,决定各自行为的差异,而行为差异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产生医疗纠纷。比如,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的本质认知问题,医方认为医患关系为买卖消费关系的只有18.7%,而患方有28.4%,落实到行动上就是按买卖关系原则提供医疗服务的只有18.7%,而按买卖关系原则验收医疗服务质量的病人有28.4%,双方明显的差异是矛盾的源泉。另外,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认知的差异,也决定双方对改善医患关系所持的立场和意愿的不同。医患双方的认知差异是医患纠纷发生的基础。因此,作者认为医患双方的认知差异是医患关系不融洽的深层次原因之一。要减少医疗纠纷,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医患双方乃至社会的各阶层的共同努力,缩小医患双方的认知差异。比如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加强医患双方的沟通等。只有医患双方的认知达到高度的一致,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医疗纠纷。

人(%)

X2=15.04,P=0.04

人(%)

X2=39.983,P=0.000

人(%)

X2=18.362,P=0.001

人(%)

X2=111.469,P=0.000

人(%)

X2=78.367,P=0.000

人(%)

X2=87.306,P=0.000

参考文献

[1]甘宁,虞涛,陈尉华,等.医患认知差异与医疗纠纷成因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8(28):1035-1037.

[2]肖凤,田春瑞,廖义林,等.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12(27):26-27.

[3]潘传德,王建华.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认知差异性的调查分析[J].医学与哲学,2005,12(26):63-64.

医疗资源差异 篇6

一、城乡居民医疗消费水平及其差异性

1、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医疗消费水平及比较

本文选取生活消费支出、医疗保健支出、转移性收入三项指标来衡量和比较湖北省城乡居民的医疗消费水平。

通过表1中生活消费支出的城乡比较可知, 2001年, 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是农村居民的2.9倍, 三年间, 城乡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的差距逐年拉大, 到2003年扩大到3.3倍。2004年至2006年, 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差距开始逐年递减, 但到2007年又有所回升。总体而言, 2001年至2007年, 湖北省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3.5%和14.6%, 但城镇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平均是农村居民的2.97倍, 表明城乡差距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缓解, 但依然比较显著。

转移性收入并没有起到缓解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差距的作用。2001年, 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是农村居民的13.5倍, 此后至2003年, 该差距迅速扩大到26.7倍。2003年以后, 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的差距才开始逐年缓慢递减, 到2007年为23.6倍, 仍然远远高于六年前的水平, 城乡差距依然较大。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 城乡居民的支付能力的差异虽然有所缓解, 但是仍然非常悬殊。支付能力的差异必然导致医疗保健支出的差别。如表1所示, 2001年, 城镇居民的医疗保健支出是农村居民的2.76倍, 至2004年迅速扩大到4.17倍。2004年以后, 医疗保健支出的城乡差距每年有所缓解, 2007年, 上述倍数下降到2.94倍, 但仍然高于2001年的水平。七年间, 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9.5%, 而农村居民仅为17.3%, 农村居民的医疗保健支出的增长速度落后于城镇居民。可见, 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支出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而且这一差距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得到很好的缓解。

分析表1中的数据还可以发现, 2001年至2007年, 城镇居民的医疗保健支出平均占生活消费支出的6.57%, 该数值在农村为5.54%, 说明城乡居民在医疗保健需求方面的差异并不大。由此可以推断, 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支出水平存在的巨大差异主要并不是由医疗保健需求的差别引起的, 而是由通过生活消费水平、转移性收入水平及各自增长率的差别表现出来的支付能力的差别导致的。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推出, 由于受到支付能力的限制, 广大农村居民的医疗保健需求没有得到充分地满足。

2、城镇居民内部不同收入群体的医疗消费水平及比较

由于缺乏农村居民内部不同收入群体的医疗保健支出的数据, 本文只分析城镇居民内部不同收入群体的医疗消费水平及其差异性。

从表2中可以看到,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 城镇居民的医疗保健支出的绝对数也不断上升。分析表2中比例的变化可知, 2006年至2007年, 最低收入户和高收入户的医疗保健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皆有所提高, 其中最低收入户提高了近2.5个百分点。三类中等收入户的该比例则有所下降, 主要原因是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较大导致生活消费支出的大幅提升。最高收入户的该比例则下降了3个百分点, 其原因在于生活消费支出增加而医疗保健支出下降。

尽管如此, 通过比较最低收入户与最高收入户的生活消费支出与医疗保健支出, 我们还是可以看到, 2006年城镇最低收入户的生活消费支出和医疗消费支出分别为最高收入户的22.9%和13.6%, 城镇内部差距显著, 而且城镇最低收入户与最高收入户在医疗保健支出上的差距大于在生活消费支出上的差距。2007年, 上述两个比例上升至24.3%和27.2%, 虽然城镇内部差距仍然比较显著, 但已经有所缓解, 而且医疗保健支出差距的缩小速度大大高于生活消费支出。显然, 低收入群体的医疗保健需求收到了支付能力的制约, 一旦支付能力提高, 医疗保健支出会大幅增加。

进一步分析两项支出的增长幅度可知, 2006年至2007年, 生活消费支出的增长幅度最快的是中等偏下户, 其次是低收入户, 再次是最低收入户, 分别为23.2%、22.5%和19.8%。而医疗保健支出的增长幅度最快的是最低收入户, 其次是高收入户, 再次是低收入户, 分别为52.3%、22.9%和21.3%。医疗保健支出的增长幅度与生活消费支出的增长幅度并不一致, 特别是最低收入户, 在生活消费支出以19.8%的速度增长时, 其医疗保健支出的增长幅度高达52.3%。这些数据再次证明, 低收入群体的医疗保健需求为较低的支付能力所限制, 从而导致城镇内部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医疗消费的巨大差异。

总之, 湖北省居民的医疗保健支出在城乡之间和城镇内部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差异都非常显著, 而且, 这些差距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得到有效地缓解。

二、城乡居民医疗消费水平的差异性产生的原因

如前所述, 医疗保健需求的差异并不是造成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差异的主要原因。对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支出影响最直接、最深远的是居民的支付能力。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支付能力的较大差异导致了城乡居民在医疗保健支出上的鸿沟。农村居民较低的收入水平和较弱的支付能力不仅制约了其医疗保健方面的有效需求, 也使得城乡居民医疗消费水平的差距得以产生并不断扩大。转移性支付并没有使这种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城镇居民内部不同收入群体的支付能力的差异导致了城镇居民内部医疗保健支出的差距。城镇低收入群体的医疗保健需求受到了支付能力的限制, 城镇居民内部医疗消费水平的差距也因此而扩大。

除了居民的支付能力以外, 卫生资源也能够影响居民的医疗保健支出。因为卫生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配置情况是城乡居民进行医疗消费的前提, 并从一定程度上限制或者刺激城乡居民的医疗消费。下面, 我们将从卫生机构、卫生机构床位和卫生服务人员三个角度对湖北省城乡卫生资源能力及其分布状况进行研究。

1、卫生机构数量及分布

卫生事业机构大致可以分为专业卫生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医学培训机构和其他卫生事业机构五类。其中, 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医院、门诊部所、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卫生院又分为街道卫生院和乡镇卫生院, 后者负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等综合服务, 并承担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 本文将其作为农村卫生机构的代表。在城市, 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发展时间较短、代表性不强, 故选取县级及县级以上医院作为城市卫生机构的代表。

2007年, 湖北省共有县级行政区101个, 乡镇数为944个, 通过表3的纵向比较可知, 平均每个县拥有5.74所医院, 每个乡镇拥有1.23所卫生院, 城乡卫生机构分布不够均匀, 城市居民卫生机构的可及性明显高于广大农村居民。

比较表3中的历年数据可知:七年来, 湖北省卫生机构总数的变化趋势大致呈“U”形, 2002年至2004年间, 卫生机构总数持续下降, 平均每年下降5个百分点;2004年以后, 卫生机构总数以6.5%的年均增长率迅速回升, 到2007年达到最高值。在卫生机构总数波动较大的情况下, 县及县以上医院几乎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 年均增长率约为2%。然而, 乡镇卫生院却在波动中不断减少, 平均每年下降1.8个百分点。可见, 从卫生机构的数量上来看, 湖北省农村卫生资源不断萎缩, 卫生资源呈现出向城市流动的趋势。虽然我们无法准确地衡量农村卫生资源的萎缩对农村居民医疗消费的影响程度, 但可以肯定的是, 卫生资源的减少或多或少会对其产生一定的限制作用。

2、卫生机构床位数

从表4中可以看出, 全省总床位数和千人床位数基本上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这表明全省卫生机构的硬件设施在逐步增加, 提供卫生服务的能力逐步提升。但比较城乡数据可知, 这种增加并不是城乡同步增加:县及县以上医院床位数基本上以年均3%的速度逐年递增, 而乡镇卫生院床位数却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007年, 县及县以上医院拥有的床位数是乡镇卫生院的三倍以上。每千城镇人口与农业人口所拥有的床位数之间的差距基本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扩大, 2007年, 每千城镇人口拥有的床位数是每千农业人口床位数的近四倍。

从表4中还可以看出, 乡镇卫生院床位数与每千农业人口床位数的变化趋势并非完全同步。如2004年至2006年, 乡镇卫生院床位数与每千农业人口床位数的变化方向是相反的, 这可以由农村人口数量的变化来解释。但是, 比较七年间农村人口与乡镇卫生院床位数的变化幅度还是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2001年至2007年,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 湖北省农村人口由3349.5万人 (占全省总人口的59.2%) 减少到3174.3万人 (占全省总人口的55.7%) , 年均递减率约为0.87%。农村人口的减少直接造成乡镇卫生院服务需求量的减少, 但是乡镇卫生院床位数的年均递减率却达到1.96%, 其递减速度远远超过了农村人口的减少速度。这说明从床位数的角度看, 2001年至2007年, 湖北省农村人均卫生资源的可及性呈现下降趋势。

3、卫生服务人员

卫生服务人员的数量及构成是反映卫生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也是影响城乡居民医疗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表5中可以看出, 2001至2002年, 全省卫生人员总数由2.9万人骤降到2.5万人, 乡镇卫生人员的大量流失是其原因之一。从2002年到2007年, 全省卫生人员总数以年均2%的速度逐年增加, 2007年达到近2.8万人;其中, 卫生技术人员数量逐年递增, 年均增长率达到2.1%。全省卫生技术人员占卫生人员的比例由2001年的79.4%提高到2007年的81.6%。

在全省卫生人员持续增长的情况下, 乡镇卫生人员数以及其中的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却都在波动中趋于下降。2001年至2007年, 乡镇卫生员数减少了近13.6%, 其中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减少了近30%。可以推断, 只有在城市卫生人员以相近的速度递增时, 才能保证全省卫生人员总数的持续增长。由此可见, 乡镇卫生员的流失不仅导致农村卫生资源进一步匮乏, 也使得城乡卫生资源之间的差距日益增加。

由上述分析可见, 2001年至2007年, 湖北省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总体上不断提高, 不论是卫生机构数量, 还是卫生机构拥有的硬件设施———床位和软件设施———人员, 都有所增加。这种提高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居民的医疗消费。但是, 这种上升的态势主要集中在城市, 农村的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表现在农村卫生机构的倒闭、床位的减少和卫生人员的流失, 这不仅使得城乡卫生资源能力的鸿沟日益显著, 也是抑制农村居民的医疗保健需求和造成城乡居民医疗消费水平的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 除了居民支付能力的差异以及卫生资源的数量、质量和配置状况以外, 还有很多因素会对城乡居民的医疗消费水平产生影响。比如, 医疗发展理念的落后、医疗保障制度供给的差异、政府对城乡卫生事业的投入的不足与失衡等等, 前人的研究已经很充分, 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三、缩小城乡居民医疗消费水平的差异性的对策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 要缩小城乡居民医疗消费水平的差异性、提高医疗消费的公平性, 我们应该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 最重要、最根本的是提高农村居民和城镇低收入群体的支付能力。通过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并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相关的生活补助制度提高城镇低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完善政府财政转移性支付制度, 增加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收入, 优化转移性支付的结构, 使转移性支付真正起到缩小城乡差距和城镇内部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和提高居民医疗消费水平公平性的作用。

其次, 提高卫生资源能力, 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保证政府的卫生投入资金有相当一部分流向城镇基层社区和农村基层卫生组织, 从而防止农村卫生机构的萎缩;提高乡村医生和卫生员的待遇水平, 并对长期在城乡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业务培训上给予政策优惠, 从而减少农村卫生人员的流失、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的业务素质。

此外, 还要完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 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提高新农合的补助标准;建立和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保障弱势群体的医疗保健需求;加快医疗保障制度城乡统筹的步伐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城镇内部医疗保障享受水平的差距。

摘要:本文以湖北省为例, 分析该省2001-2007年间城乡居民医疗消费水平的差异性及其变化趋势, 并研究其产生原因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湖北,城乡居民,医疗消费,差异性

注释

化学课改:积极开发学生差异资源 篇7

1 把学生差异视为一种教育资源, 有利于多样化、个性化人才培养

在化学新课程学习环境中把学生个体差异作为一种生态教学资源, 是教育生态系统发生发展的基本条件, 也是教育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基本内容, 这对于学生的个体化发展和社会化适应, 尤其是情感、人际交往、自我认识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社会发展实践证明, 越是高度个性化的社会, 它的整体力量就越强;越是缺乏个性化的社会, 它的整体力量就越弱。人们逐渐认识并尊重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与多样性, 发展这些差异与多样性, 从而使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

2 利用客观存在的学生差异资源, 有利于形成多元化文化的学校生态环境

学生来自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 具有独立的个人潜质, 这些都会反映到他们的学习之中, 使之面临各种各样的学习差异, 从而形成了多元文化的学校生态环境。如学习途径的差异, 学习组织形式的差异、认知风格的差异、学习偏好动机的差异, 化学实验的设计与动手能力的差异等等。

学生思维的差异性和学习风格的多样性, 为课程资源开发带来勃勃生机, 进一步促进了学校多元文化生态环境的形成。针对和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存在的个别差异, 大力培养他们的优良个性品格和独特性, 就成为当前化学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否则, 片面强调一致和统一, 漠视差异和个性, 就会导致单调和乏味, 化学新课改势必事半功倍, 学校教育也就丧失了生命活力。没有差异, 只有同一, 学校文化生态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也就不可能实现学生群体的差异发展。

从学校文化建设的角度上看, 通过制度规范、课程安置、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实验室的开发、适度竞争与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来发掘丰富多彩的差异资源, 使学生差异资源作为学校文化环境的存在基础, 更有利于形成多元文化的学校生态环境。现代生态化的课程观正是强调了这种学生差异资源作为学校多元化文化环境建设的生态基础。

3 促使主体间的差异互动, 有利于生成合作交往、共生共长的教与学过程

在一个化学教学的群体中保持一定的差异, 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适当的互动是维系人际关系、促进交流和形成集体的重要因素。主体间动态因素的多向性差异互动是生成合作交往、集思广益、差异互补的化学课教与学过程的重要途径。这种互动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与传统教学观有所不同, 它不再局限于师生之间的互动, 而是将教学进一步拓展为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生生互动也是化学教学系统中有待进一步开发的宝贵的人力资源, 是化学新课程改革成功的不可缺少的要素。

由问题情景引发的认知冲突、质疑或充分暴露的错误, 都可以视为多元思维的结果, 并可当作一种难得的教育资源, 通过不断地追问, 引导学生去探究、反思, 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 从而打破习以为常的思维定势, 灵活地驾驭课堂、驾驭知识, 塑造个性。教师之间在认知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教学风格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即使教授同年级的教师, 在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整体设计等方面的差异也是明显的。这种差异同样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 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它的重要性。师师互动作为差异教学的前导性因素纳入化学教学系统, 通过教师之间相互启发、协作补充, 实现思维、智慧上的碰撞, 从而产生新的思想, 使教育生态资源观更加丰富和完善。

在交往互动中, 在教师的引导下, 相异的非智力因素互为影响, 相互激励, 促进每个学生积极向上, 促进群体和谐成长。这种差异因素的交往互动还将扩大到社会、社区和家庭, 与学校之间形成的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主体间关系, 形成交往交互、共享共识、共生共长的教学生态。

4 教师改变角色, 成为学生差异资源的组织者、开发者和促进者, 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

知识观改变了教学情境和教师角色的选择与定位。作为“平等中的首席”的教师不是化学知识的生成者, 而是学生差异资源的促进者、开发者和组织者。化学新课程要求教师应具有积极的兼收并蓄的学生观,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努力满足学生的各种不同心理需求, 尊重差异, 呵护学生的差异性资源, 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全面地、自由地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品质和学习方式, 采取创设多元刺激的教学环境、提供可选择的学习内容、开展合作学习等策略, 有的放矢地进行差异教学。

学生群体的个体化特点也是影响教师人格、品质、形象及专业成长的重要因素, 师生之间形成一种相互激发、相互提高、互补共生的生态关系, 学生在这种课堂生态环境中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合作。多向性是现代学习理念的基本表征, 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手段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大量的学习资源以及与化学有关的前沿科技信息, 因而教师也是学习者、成长者, 向学生学习, 共同成长,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 被人们看作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在这个复杂生态系统中, 无时无刻不进行着各种简单的、复杂的, 单向的、双向的, 直接的、间接的, 多方的、多层次的交流与对话。教师只有不断地与学生共同发展, 才能更好地尊重差异、接纳差异, 顺应学生不同需要, 体现教育民主与公平, 才能遵守“和而不同”、“同则不继”的差异教学要义。

5 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实现差异教学, 也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

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尊重差异、促进发展应注意:一是承认学生的发展存在着差异性, 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发展;二是承认学生发展的独特性, 尽可能发现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 不追求每个学生各个方面的平均发展, 而是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的个性。“照顾差异、追求个性、宽容另类、接纳发展”的差异教学理念体现了现代教育教学的价值追求[3], 也是化学新课程理念的具体实施。

尊重差异是一种本质的回归。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实现差异教学, 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和独特性的形成与发展, 一直是人们不懈追求的教育理想和目标。学生之间永远存在着差异性, 化学新课程中的教学任务不是消除这种差异, 而是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 使他们富有个性的发展。尊重学生差异资源有利于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 一方面, 使每一个学生达到基本的共同要求, 特别是促使化学学习中暂时有可能的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底线;另一方面, 强调个体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使优秀学生发挥特长, 在化学学习中脱颖而出。这样, 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摘要:学生之间永远存在着差异性, 化学新课程中的教学任务不是消除这种差异, 而是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 使他们富有个性的发展。

关键词:化学课,学生差异,资源

参考文献

[1]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108.

[2]于伟.教育观的现代危机与新路径初探[J].教育研究, 2005, 3.

土地资源配置的空间尺度差异分析 篇8

1.1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乡统筹对土地资源配置的影响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乡统筹是我国不断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 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呈现出与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展无法适应的态势, 农业结构调整的加快, 又促使农村劳动力的规模加大、速度加快, 进而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因此, 从近期和今后一段时期看, 建设用地将呈现快速扩展的趋势。从整体上看,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乡统筹使得建设用地指标偏紧, 虽然每年的规划调整缓解了部分用地矛盾, 但仍难以满足用地的需要, 建设用地的扩展将很快突破现行规划。有限的土地资源能否在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中得到合理的配置, 使其发挥最大的利益, 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问题。

为了使土地高效、节约利用关键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 即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要求同步统筹解决土地问题, 而统筹土地问题的关键是对各个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的土地资源进行整合优化配置, 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城乡一体化用地体系, 建立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优化配置体系, 协调运作各尺度下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才能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1.2 我国土地资源配置的现状和弊端

我国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编制到第三轮, 在空间尺度体系上仍沿用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时形成的全国、省 (自治区、直辖市) 、地区 (省辖市) 、县 (市) 、乡 (镇) 5级体系, 分别与行政区划的层级划分相对应。我国的土地资源配置主要是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制定提供辅助和参考, 因此, 按照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 土地资源配置也形成相应的空间体系[1]。我国现行的土地资源配置体系仍存在许多弊端:

(1) 土地资源配置每个层次的职能分工不明确, 国家级、省级、市级内容雷同, 表现为宏观上过细;而县级和乡级差别较小, 表现为微观上过粗, 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而上下级的土地资源配置如何实现“无缝”链接实际上就是多尺度下土地资源的统筹协调。

(2) 缺乏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乡统筹的思考。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配置对经济发展的区域化和城乡统筹的估计不足, 使得土地配置与实际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现行的空间尺度体系未能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 在区域土地资源的配置上缺乏统筹, 影响了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的推进。同时, 现行空间尺度体系难以很好地解决城乡用地矛盾, 不能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要求。

(3) 我国的土地资源配置往往偏重于用地指标的平衡和上下级用地指标的控制。国家用地指标通过行政单元的层层分解来体现土地资源配置的空间层次性, 土地利用的行政空间配置很强, 用地比例结构与空间布局往往出现两种矛盾局面:一是结构冲突, 空间冲突;二是结构协调, 空间冲突[2]。

2 土地资源配置的空间尺度差异性分析

不同尺度上影响土地资源配置的因素不同, 因此, 有必要对不同尺度下的土地资源配置的差异性进行研究, 将多尺度空间下的土地资源配置方案协同, 才能建立完善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2.1 土地资源配置目标的空间尺度差异

2.1.1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有两种描述:一是, 使有限的土地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二是, 为取得预定的效益尽可能少地利用土地资源。按描述一, 要求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 通过各种土地类型和合理组合, 以追求产出的效益的最大化。这里的资源投入量和规划目标的限制是约束条件, 因而它对应着一个求最大的最优规划问题。按描述二, 为了既定效益目标, 如何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结构, 使总的成本最小的最优规划问题。一般而言, 对于完成一个既定的优化配置问题, 使用描述二, 而对于总体上如何配置问题, 一般取描述一[3]。

土地优化配置有四个目标:经济效益目标、社会效益目标、生态效益目标和综合效益目标。

2.1.2 土地资源配置目标的空间尺度差异分析

土地资源配置优化配置的目标在不同空间尺度的土地利用规划中的比重各不同, 使土地资源配置目标存在着空间尺度差异。

国家和省一级的土地资源配置是一种战略性的宏观规划, 或者是一个纲要性的规划, 我国人多地少, 土地资源人均少, 又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 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 对于这一级的土地资源配置的目标主要有:一是保护耕地资源;二是保障必要的建设用地;三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四是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因此, 这一级的土地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益目标中生态效益占的比重最高, 其次是社会效益, 再次是经济效益。

市、县一级的土地资源配置是宏观利用和微观利用的一个结合点, 既体国家宏观土地利用政策和区域分工指导, 又协调和管理具体的土地利用。这一级土地资源配置的目标包括: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耕地保护目标;按有保无压原则, 保障建设用地需求;千方百计提高土地利用率。因此, 这一级土地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益目标中, 在一定的生态效益下, 权衡经济效益尤为重要。

县级以下的土地资源配置应是一个具体的规划, 核心是如何在贯彻国家土地政策的前提下, 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充分利用, 利用本地特色发展优势产业, 增加居民的收入, 在此基础上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因此, 这一级土地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益中, 经济效益比重占的最大。

总之,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有层次的, 土地资源配置的目标在宏观层次上, 更注重于整个区域整体功能的提高, 影响土地合理利用的因子主要是宏观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在微观层次上, 更注重各地区 (部门) 对土地利用结构、方向的合理规划设计, 影响因子主要是自然条件、生产技术等微观经济因素。

2.2 土地资源配置灵活性的空间尺度差异

2.2.1 土地资源配置的灵活性

土地资源配置的灵活性体现在:一个合理的土地资源配置方案应该是一个既有刚性又有一定弹性的配置, 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增强实施的可操作性。土地资源配置没有一定的刚性, 就缺少强制性, 不能起到控制的作用;没有一定的弹性, 就缺乏应变能力, 控制过死, 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2.1.1土地资源配置的“刚性”“刚性” (Rigidity) 一般指事物的组成内容、结构、量度及其演变过程的固定性, 它是事物本质特征的一种反映[4]。土地资源配置的“刚性”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 对于一定范围内的各部门、各行业用地量的合理分配, 解决土地需求矛盾等方面所具有的法定性、权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土地资源配置的战略指导思想的刚性。土地资源配置的战略指导思想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 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一战略指导思想是具有刚性作用的。

二是土地资源配置的用地结构和布局的刚性。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有两类约束性指标, 一是耕地和基本农田指标;二是建设用地指标。这两类指标是为确保土地资源安全, 通过自上而下分解下达的严格执行的土地利用数量和结构指标, 是硬性指标, 是土地资源配置刚性的重要体现。

2.2.1.2土地资源配置的“弹性”“弹性” (flexibility) 即变通性, 原比喻事物可大可小、可多可少的伸缩性。一般指事物围绕其固有的基准, 在保持其本质特征前提下的可变化性[5]。主要可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土地资源配置的时间期限的弹性。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新时期世界各国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作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也受到广泛重视。但是优化配置是静态概念, 关注的是一个时间截面上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问题, 而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动态概念, 关注的是时间延续上土地资源的利用公平问题。因此在制定优化配置方案时, 必须把握不同时间期限的“弹性”尺度, 才能将可持续发展与土地资源配置有机耦合。

二是土地资源配置的用地结构和布局的弹性。用地结构的弹性主要是预期指标的弹性, 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水平指标 (平方米/人) 如人均建乡设用地、人均建设用地等;一类是用地指标如林地面积、交通水利用地面积等;这些属于非硬性指标, 可根据具体的土地资源利用状况而确定各项用地指标以及作适当的调整。用地布局的弹性主要体现在土地利用分区中设置弹性控制区, 把适当的地区 (不影响总体布局的前提下) 作为发展中一些不可预见因素或突发因素的预留区, 以增加优化配置的弹性。

2.2.2 土地资源配置灵活性的空间尺度差异分析

不同空间尺度构成了土地资源配置的对象不同, 决定着各层次上的土地资源配置的灵活程度有所差异, 对应的土地资源配置的刚性和弹性也就不相同。

国家和省一级的土地资源配置由于空间尺度大, 侧重政策性, 因此这一级的土地资源配置中刚性程度较大, 对于整体战略思想以及用地布局和结构的规划具有功能引导性, 这样可增强规划配置的宏观调控力度, 也有利于土地资源的集约化, 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市、县一级的土地资源配置既要有一定的政策指导性, 也要有一定的实际操作性。因此这一级的土地资源配置应“刚弹并济”, 严格把握上一级的刚性宏观调控的基础上, 根据实际的土地利用情况及形式发展的需求, 在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上适当的做一些调整改变, 即微观上要具有一定的弹性。

县级以下的土地资源配置则需要更强的可操作性, 弹性尺度更大。在我国, 土地资源十分有限, 一些强硬性的指标不能做到理想的综合平衡, 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快速增长的区域难以得到较好的实施效果。因此这一级的土地资源配置应注入更多因素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 以提高规划配置的科学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进一步保障土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总之, 不同空间尺度的土地资源配置的侧重点和深度有所差异。空间尺度越大, 土地资源配置方案越侧重政策性, 着重土地利用战略思路;空间尺度越小, 土地资源配置方案更侧重操作性, 着重土里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落实。

2.3 土地资源配置规模相关性的空间尺度差异

2.3.1 土地资源配置的规模相关性

所谓规模相关性是指土地利用的特征、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以及各种影响土地利用变化因素及其作用方式等均具有一种与空间规模尺度紧密相关联的特点, 在不同的空间规模层次上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6]。并且土地利用及其变化在不同规模尺度之间存在的差异也表现不一定表现出象其它生命系统那样的渐变形式, 而是在相邻两种尺度之间存在着一种“门槛”效应。高一级规模尺度上的土地利用可能具有某些低级规模层次上所没有的特殊过程与作用机理, 某个空间规模级别上的土地利用活动或过程并不一定在其它更高或更低层次上出现[7]。

2.3.2 土地资源配置规模相关性的空间尺度差异分析

土地利用系统在不同的空间规模尺度上具有不同的特征, 包括不同的演变过程与机理、不同的影响因素, 也影响着土地资源配置在不同的空间规模尺度上存在差异。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及其功能与其所处的空间规模有很大程度的相关性, 影响土地资源配置的因素就不同。一般而言, 在大尺度规模上比较有利于揭示各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关系与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趋势;但由于大尺度是综合性的, 不利于对小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特征、变化过程进行准确分析。因此在研究土地资源配置时要与其空间规模联系起来。

3 总结

通过分析我国土地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弊端, 以及对不同空间尺度的土地资源配置的差异性研究, 总结出有必要将多尺度空间下的土地资源配置方案进行统筹, 才能建立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优化配置体系, 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国家和省级属政策引导性规划, 应体现全国和省城范围内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土地利用方向, 协调跨区域重点项目等;地 (市) 、县 (市) 级属于布局性质;乡 (镇) 级规划属于实施性规划。另需正确处理好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上一层次是下一层次的依据和指导, 下一层次是对上一层次的细化和具体落实。

摘要:由于我国正处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 土地利用规划呈现出与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展无法适应的态势。为了使土地高效、节约利用关键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 而依据现行的行政区划划分建立的土地资源配置体系存在很多弊端。因此, 有必要对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土地资源配置的差异性进行分析, 才能建立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优化配置体系, 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关键词:空间尺度,土地资源配置,统筹,区域,差异性

参考文献

[1]杨亚, 徐惠.土地规划的稳定性与灵活性研究——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之路.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37 (1) :121-125.

[2]蔡玉梅, 张文新, 赵言文.中国土地利用规划进展述评[J].国土资源, 2007, (5) :14-17.

[3]胡业翠, 赵庚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J].农业现代研究, 2003, 23 (4) .

[4]解孝成.城市规划的弹性工作法[J].城乡建设, 1993.

[5]戚海英.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刚性”与“弹性”研究[J].西南大学, 2008.

[6]Hurmi Hans.Assessing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 (SLM) .Agriculture.Ecosystems&Environment.2007, 81 (2) :83-92.

论中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 篇9

要想在这滚滚商业浪潮中获得竞争优势, 就必须加大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如今美国成功的大型跨国公司的人事管理已经发展成为全方位的人力资源管理, 并且这种管理的体制和模式也逐步发展完备和成熟。人事部门也成功转型为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重要角色。然而在中国, 很多企业的管理体制没有和国际接轨完成华丽转变, 实质上仍然是行政管理体制, 这与美国企业在管理水平上就拉开了距离。从中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比较看, 有以下几大差异:

一、素质管理方面:美国企业更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与员工素质培养

“打造企业形象, 提高员工素质”, 万丈高楼平地起, 无论中美的哪一个企业, 每一位企业员工都是整个企业在建造中不可缺欠的一块砖, 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企业求生存、谋发展, 与员工的素质是息息相关的。只有员工的素质提高了, 企业质量才能提升;只有员工的素质提高了, 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执行能力才能提升;只有员工的素质提高了, 企业的综合效益才能提升。员工素质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谁拥有了一流的员工, 谁才可能成为一流的企业。

中美两国相比较而言, 美国的大企业较为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培训。这种培训并不仅仅是像我国企业进行的岗位技能培训, 而是有计划的实施系列培训项目, 这种针对性很强的培训, 能开发雇员潜在的管理能力, 让其在岗位上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来不断提高各类人员的工作能力。在我国, 国有企业的培训工作一般都由各业务部门分别举办短期培训班, 只看到短期的效益, 缺乏高瞻远瞩的长远规划, 对企业未来发展不利。多数企业培训制度不严格, 对于培训目标的认知也是模糊不清, 这样就使人力资源不能得到最优的开发。

二、文化管理方面:美国企业更注重团队建设, 构建适合企业发展方向的企业文化

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摒弃了传统的人、财、物的竞争模式, 文化竞争成为主流。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塑造, 成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每个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从而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让企业员工有统一的价值取向和自我认同, 把一句简单的企业文化, 从口头落实到实践当中, 转化成日常行为。美国企业的人事管理部门在沟通雇员与企业关系的方面做得游刃有余, 让企业员工有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在这种归属感的调控下, 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 从而推进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统一企业员工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 在全员价值取向统一的时候, 才能心往一处用, 劲往一处使。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地位是其他类似倡导书建议信之类的东西无法取代的。我国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仍然浮于表面, 没有落实在员工的思想意识形态之中, 对集体意识的培养也缺乏系统的指导与规划。我国企业和美国企业相比, 弱势在于职工个人的价值取向和企业的发展愿景不协调一致, 企业疏于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 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和凝聚力功能。于是在国企中就常常出现这样一种文化理想现象, 企业展示给员工的, 不是言简意赅, 符合实际需要的企业文化, 而是一些不切实际的抱负和理想, 给员工营造出一种乌托邦式的美好蓝图。对企业未来的目标规划, 超出力所能及的范围, 容易造成企业文化成为一句口号。“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 这种“假大空”的口号容易让企业内部滋生懒惰情绪和懈怠思想。历史唯物主义证明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违背客观基础的前提下的意识形态不仅不能站住脚, 还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自身发展。

三、岗位管理方面:美国企业更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企业的可支配资源中, 人力资源是最具能动性的, 也是最具能量爆发力的。任何一家追求卓越的企业, 如果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持续获得优势, 就必须重视人力资源建设和管理。离开了对人力资源卓有成效的管理, 就不会存在持续的竞争优势和卓越的企业。美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 实现高度的专业化和制度化。企业的职业分工相当细腻。美国的企业管理, 建立在契约和制度性的安排上, 在组织结构上具有明确的指令链和等级层次。分工和责任都落实到个人, 用明文规定来统一规范并加以控制。市场的机制尊重每个人的职业规划, 而准劳动力在求学和求职的时候也很重视对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分析。在我国, 由于不规范的人员配置机制导致了因人设岗现象严重, 责任无法彻底落实, 个人能力的展示和工作职位的需求无法及时对接, 造成了人才流失、人才闲置和用人不当。我们知晓人是驱动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 却没有把人当作资源来配置, 而且往往把人当作没有弹性的工具来使用;我们知晓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经营过程却抱着竭泽而渔的态度, 没有老、中、青的搭配, 更没有人才结构的科学配置;我们知晓人人都需要激励, 但人力资源部门只是做着人事考勤、调配等基本工作, 根本不懂得资源的优化配置, 不懂得“四两拔千斤”的资源妙用……我国国有企业现有的人事管理所沿用的模式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传统模式, 以至于无法适应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体制, 导致企业人员不合理流动。

四、总结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可以有很多科学的成份, 但需要有更多的艺术成份。比照美国的优秀管理, 对于中国的企业家来说, 经营企业就像下一盘棋, 人力资源应该是最重要的一步棋, 也是需要每一个他们应该深思的棋, 因为这才是赢得竞争的关键。

摘要:当今现代企业处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无论哪个国家, 无论是合作还是竞争, 人力资源都是最宝贵的资本, 现代企业走向成功的秘诀在于有效开发和科学管理人力资源。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比较进行剖析, 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中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郑绍镰.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 (6) .

[2]、西蒙.管理行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8.

[3]、胡建华.中国企业与跨国企业[J].国际经济合作, 2004, (1) :30~34.

上一篇:岗位轮换制下一篇:学生厌学心理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