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微企业(精选11篇)
农村小微企业 篇1
改革开放30 多年以来,我国农村小微企业呈快速发展的趋势,但随着融资需求的不断增加,融资缺口正以平均10% 的速度在不断增大[1]。而农村小微企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解决农民就业、改善农民生活以及实现城乡统一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因此,如何破解农村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成为有效推动农村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国内学者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樊纲[3],林毅夫和李永军[4],马九杰等[5],张维迎[6],杨丰来和黄永航[7]等学者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进行了研究;陈晓红和黎璞[8],周月书等[9]对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次序和偏好进行了研究;郭斌和刘曼路[10],林毅夫和孙希芳[11],张小峰和米军[12],杨春柏[13]等对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进行了探索。纵观现行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其一,这些文献大多是把中小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刘小辉[14]在对广东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实地调查时发现,真正面临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的企业不再是以往普遍认为的中小企业,而是小微企业。因此,单独研究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尤为迫切。其二,已有为数不多的研究小微企业的文献多把小微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缺乏地域针对性,没有对城市与农村进行区分,其中专门研究农村地区小微企业的文献相对很少,且多限于定性分析。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湖南省湘潭市农村小微企业的问卷调查与座谈访问,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湘潭市农村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与融资行为,探讨农村小微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破解农村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依据和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鉴于目前学术界对小微企业的标准没有统一,所选用的对于农村小微企业的界定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并根据2011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分标准规定的通知》,以及参考郎咸平教授的划分方法将农村小微企业定义为农村的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2013 年7-8 月采用发放问卷和座谈访问相结合的方式对湘潭市农村地区的小微企业进行调查。目前,湘潭市农村地区主要分布在湘潭县、湘乡市和韶山市,该地区农村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一是对本地区农作物进行加工,二是与本地工矿业形成的配套生产。此次调查选取了位于以上三个县(市)且以进行农作物加工或与工业配套生产为主的180 家企业,共计发放问卷180 份,回收144 份,回收率为80%,其中剔除无效数据和规模超标企业,有效问卷共计126 份,有效率为87.5%。鉴于样本地区企业融资行为主要倾向于选择以企业内部所有者及创业团队对企业的注资和借款等为主的内部融资、以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为代表的外部融资,而选择“其他”融资渠道的企业较少,仅3 个,不具有代表性,故将此类删除,最终样本数为123。
1.2 变量选择
基于现有研究理论与研究成果,本文将影响农村小微企业融资行为的因素分为企业基本特征、财务状况、经营者受教育状况、政策因素和金融服务因素这五个方面。鉴于样本企业所选融资渠道主要有内部融资、民间借贷和银行贷款三种。将影响企业融资行为的13 个因素作为解释变量,三种融资渠道作为被解释变量(表1)。
1.3 模型选择
企业融资渠道主要有三种方式:内部融资、民间借贷和银行贷款,且企业融资行为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为此,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这些因素对企业融资行为选择的影响程度及显著性水平。分别以内部融资、民间借贷为参照构建模型为:
式中:α 为自变量回归系数,xj为影响企业融资行为的第j个影响因素,ρi/ρk为事件发生比,ρ1、ρ2、ρ3分别为企业选择内部融资、民间借贷和银行贷款的概率。
模型1 是以内部融资为参照估计企业是选择银行贷款还是内部融资,模型2 是以内部融资为参照估计企业是选择民间借贷还是内部融资,模型3 是以民间借贷为参照估计企业是选择银行贷款还是民间借贷。运用SPSS21.0 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采用Enter进入法进行操作。
2 结果与分析
2.1 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近年来,为改善湘潭市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市政府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如设立风险补偿基金,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可获得本金损失部分的20% 作为补偿等。然而,据调研结果显示,由于农村小微企业区域位置和大多数企业所属行业的特殊性,银行贷款依旧高门槛严审核,政府各项政策措施在湘潭农村地区并未得到有效贯彻实施。样本企业融资情况具体表现为:
一是借贷量不足难以满足农村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调研数据表明,在123 家企业中目前还有81%的企业需要融资,而在实际融资过程中,真正能够获得外部融资的仅占72%,即约有9% 的企业通过内部融资或没有获得融资。另外,在融资规模方面,有61% 的企业期望融资额度在100 万元(含)以上,而事实上只有26% 的企业能够获得100 万元(含)以上的融资量。这说明,企业融资需求强度大,资金匮乏仍将制约小微企业发展。
二是融资渠道单一且对外融资成本较高让农村小微企业倍感压力。企业资金来源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内部融资,其次是银行类金融机构贷款和民间借贷。并且,银行类正规性金融机构的贷款成本较高,近三成的企业反映“银行收取财务咨询费、管理费等”、“银行通过各种变相手段提高贷款利率”,这些企业所需支付的隐形成本无形中抬高了向银行融资的成本,给企业造成负担,企业生存更加艰难。
2.2 企业融资行为统计分析
在4 种类型的企业组织形式中,81% 的股份有限公司、50% 的有限责任公司以及53% 的个人独资企业均偏好于选择银行贷款作为主要融资渠道,而32 家合伙企业中有53% 的企业却倾向于选择内部融资(表2)。整体来看,企业偏好选择银行贷款,其中尤以最具现代企业特征的股份有限公司为甚。企业成立时间越长,越倾向于选择银行贷款作为其主要融资渠道。成立时间在0-2 年和2-5 年的企业均把内部融资作为其主要融资渠道,分别占比43%和40% ;而成立时间在5-15 年和15 年以上的企业则把银行贷款作为其主要融资渠道,分别占比57%和77%。不同行业企业融资行为差异明显。59% 的非农业企业选择银行贷款,选择内部融资和民间借贷的分别仅占20%。而农业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内部融资,在35 家农业企业中则有49% 的企业选择内部融资,其比例远高于银行贷款与民间借贷。雇佣人数多的企业比人数少的企业总体更倾向于选择银行贷款的融资方式,二者选择银行贷款的比例分别为60% 和41%。
在企业财务状况方面,资产总额在100 万元以下的企业中有46% 的企业选择内部融资,而资产总额在100-500 万元、500-1000 万元、1000-3000 万元以及3000 万元以上的企业均把银行贷款作为其主要融资渠道,分别占44%、64%、62% 和70%。不管企业盈利与否,银行贷款都是企业偏好的融资方式,但盈利的企业较不盈利的企业更倾向于内部融资。106 家盈利企业中有48% 的企业偏好于选择银行贷款,而17 家不盈利企业中70% 偏好银行贷款。盈利企业中的31% 倾向于内部融资,这一比例远高于不盈利企业12% 的比例,这也说明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对外源融资的依赖性相对较低。银行贷款是不同负债水平企业的共同偏好,负债率低于50%的企业与高于50% 的企业分别有50% 和58% 倾向于银行贷款。不管企业是否拥有规范的财务报表,均更愿意把银行贷款作为主要融资方式,所占比例分别达54% 和47%。可以看出,企业是否拥有一份规范的财务报表与其是否选择银行贷款的相关性不强。同时从银行的角度来讲,根据张庆佳和郑庆昌[15]的研究,银行考虑是否贷款给中小企业并未把财务报表作为主要参考依据。拥有抵押品的企业更倾向于银行贷款的融资方式。有抵押品的企业有78% 的企业倾向于银行贷款,远高于没有抵押品的企业比例(37%)。相对而言,企业资产总额越大越倾向于选择银行贷款。
受访的企业经营者主要是经理或业主,且年龄大多分布在35-55 岁,差别不大,而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却呈现出了层次性。经营者学历与企业是否选择银行贷款相关性不强,企业中不论经营者学历高低其融资方式选择均倾向于银行贷款,经营者学历为大专以下、大专、大学的企业选择银行贷款的比例分别为50%、60% 和39%。但随着经营者学历的提高,企业选择民间借贷的比例逐步上升。
对银行信贷政策支持的认知,69%的企业认为银行信贷政策是支持小微企业的,这类企业中的56%偏好选择银行贷款;而认为银行信贷政策不支持的企业中55%的企业则倾向于选择内部融资。
若企业认为金融担保门槛低则更愿意选择银行贷款。认为担保门槛低的企业中有60% 企业在融资时偏好于银行贷款,而剩余的40% 认为金融门槛低的企业却仍不偏好于选择银行贷款。据座谈得知,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对金融相关知识的欠缺使其对银行贷款融资方式仍无足够信心。另外,认为担保门槛高的企业只有45% 的企业倾向于选择银行贷款。但总体而言,两类企业都将银行贷款作为其主要融资渠道。其二,贷款利率及费用的高低与企业是否选择银行贷款的相关性不大。认为贷款利率及费用低的企业与高的企业分别有51% 和52% 选择银行贷款。但认为银行贷款利率与费用高的企业选择内部融资的比例要高些。
2.3 企业融资行为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回归结果显示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72.4%,比例较高,说明回归结果(表3)可以作为分析的重要参考。
总体而言,企业成立时间和所属行业对企业融资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而企业组织形式和雇佣人数对其融资行为的影响不显著。具体来讲,在模型1 和模型2 中,企业成立时间变量均通过了5% 统计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都为正,这说明企业成立时间越长,企业越倾向于选择银行贷款或民间借贷而不是内部融资。这一结论与Ngoc等[16]和Klapper等[17]的研究一致。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年轻企业在外源融资时会遇到更多的困难,承担更高的成本,故年轻企业往往不倾向外源融资。模型1 中所属行业变量的回归系数为负,且通过了5% 统计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农业企业倾向于选择内部融资而不是银行贷款。这一结论与前面的统计分析结果相一致。农业企业一般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受自然环境影响大,收益不稳定,因此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大。
企业抵押品状况对企业融资行为影响显著,而企业财务报表状况、资产总额、负债状况、以及盈利状况的影响不显著。在模型1 和模型3 中,抵押品变量分别通过了1% 和10% 统计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都为正,说明拥有有效抵押品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银行贷款而不是民间借贷或内部融资作为其主要融资渠道。这一结论与前面的统计分析结果一致,也与现有研究成果具有一致性,如Bougheas等[18]指出银行对抵押品的要求比较苛刻,是否拥有有效抵押品是企业能否成功获得外源融资的关键性因素。
企业经营者受教育状况对企业融资行为影响在模型1 和模型2 中不显著。这与部分学者的研究结论类似,如张庆佳和郑世昌[15]的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经营者受教育程度与企业融资渠道的选择是不相关的。在模型3 中通过了5% 统计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负。这表明银行贷款与民间借贷相比,企业经营者学历越高越倾向于选择民间借贷。这也从前面的统计资料得到印证,即随着经营者学历提高,选择民间借贷的比例不断上升。其可能原因是因湘潭市农村小微企业所处环境的限制,企业主学历越高,沟通谈判及信息搜集能力越强,越较容易通过多种途径获得资金,而不必拘泥于银行贷款。
政策因素中银行信贷政策变量在模型1 中表示显著,通过了1% 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这表明银行贷款与内部融资相比,企业认为银行信贷政策支持小微企业时,会偏好选择银行贷款的融资方式。
金融服务因素中金融担保对企业融资行为影响不显著,利率费用对企业融资行为影响显著。具体来讲,利率费用变量在模型1 中通过了5% 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这表明利率费用水平越低,企业越倾向于选择银行贷款。
3 结论与政策启示
研究表明,企业成立时间越长、拥有有效抵押品、认为银行借贷利率与费用越低和有银行信贷政策支持时,企业越倾向于选择银行贷款作为其主要融资渠道;企业经营者受教育水平越高,企业越倾向于选择民间借贷;农业企业则倾向于选择内部融资;企业的组织形式、雇佣人数、财务报表状况、负债状况、盈利状况以及金融担保门槛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不显著。由此可见,农村小微企业融资行为受多种内外部因素共同影响。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为有效化解农村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困境,政府、银行、企业应多管齐下。首先,小微企业要加强自身建设,规范企业管理,提高自身融资能力,这是解决农村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关键。其次,积极响应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小微企业“卸担子”,激发小微企业活力。政府应建立和完善农村小微企业资金扶持政策体系,重点关注对农村金融的财税优惠、利率下调等政策,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同时,考虑到农村小微企业主要集中在农业行业,抵御风险能力较弱,故应大力发展农村小微企业保险,增强其成长能力。另外,鉴于小微企业多将银行贷款作为其主要融资渠道,故应加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加强农村金融机构产品创新和抵押担保制度创新,积极探索多种形式产权抵押贷款业务,不断提高对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理念与水平。最后,民间金融是银行贷款的有益补充,应促进民间金融市场的有序、良性发展,助力化解农村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摘要:农村小微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其属于经济体系中的弱势群体,尤其面临的融资难问题始终制约着农村小微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基于对湘潭农村小微企业的问卷调查与座谈访问,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企业融资行为,探讨农村小微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样本企业多偏好银行贷款的融资方式,但随着企业内部特征与外部环境的不同,其融资偏好也呈现差异性。企业成立时间越长、拥有有效抵押品、认为银行借贷利率费用低以及有银行信贷政策支持时,企业越倾向于选择银行贷款的融资方式,经营者受教育水平越高的企业越偏好于选择民间借贷,农业企业则倾向于选择内部融资作为其主要融资渠道,而其它因素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不显著。因此,针对农村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提出应加强企业自身建设,规范企业管理;政府应建立和完善农村小微企业资金扶持政策体系以及针对农业企业的风险防控体系;加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提高对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理念与水平;积极促进民间金融市场的有序、良性发展等措施。
关键词:农村小微企业,融资行为,影响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
农村小微企业 篇2
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一是对小微企业客户开展增量扩面活动。要求小微企业客户经理每月营销新有效客户不低于12户,营销小微企业客户年增长率要达15%以上;二是对小微企业客户开展专项营销活动。要求达到“两个不低于”:即有固定场所的小微企业客户营销面要不低于9996,注册登记的小微企业客户营销面要不低于80%,走“逐户营销、挂图作战”营销战略。同时,巩固镊企之间的密切合作关系,提高资金回笼比例,通过营销电子产品、代发工资、代扣电费、燃气等合作渠道,增强业务竞争力;三是对小微企业客户开展营销劳动竞赛活动。在营销劳动竞赛中,该行抓好两头,即抓网点机构服务劳动竞赛;抓总行小微企业服务中心劳动竞赛。在晨会演练、案例分享、厅堂与外拓营销、存货业绩考核等方面,强化小微企业客户经理“以客户为核心,以管理为基石,以风险管控为中心”营销意识,实现网点服务流程标准化、服务礼仪规范化、销售技能专业化,全面提升员工的整体服务质量和营销能力;四是做到“三提前”:即新增小微企业客户贷款授信资料提前一次性告之,提前做好授信调查,提前设定用信条件,提前发放贷款,提前催收存量贷款;五是举办小微企业客户座谈会,搭建银企交流平台,使小微企业客户深入了解我行的新产品,并通过与客户面对面交流,了解该行业务发展中的不足;六是开展对小微企业集中评级授信。该行每年对辖内小微企业开展一次集中评级授信活动,小微企业上年度获得授信后,下年度可根据需要在授信额度内灵活使用资金。仅2015年初,该行就为390户大、中型小微企业评级授信,其中新增小微企业评级授信105户:授信总额达45.70亿元,比去年增加了4.49亿元,增幅为10.4%。
研发金融产品,满足客户需求。为了更好、更优、更快地做好服务小微企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该行将“提高认识、锁定目标、一户一策、内外联动、组合营销、以客引客、长效维护”作为营销指导思想,抓产品创新,满足小微企业客户需求。一是推出“存贷通”新产品。根据担保方式、信用记录等多方面因素确定小微企业客户的贷款利率优惠幅度,以减轻小微企业客户的融资成本;二是推出“利利通”业务。该产品以小微企业客户协议关联还款帐户中活期存款余额,按照约定的条件和计算规则按日抵扣部分贷款应计的日利息,节省小微企业客户的贷款利息支出;三是推出适用于小微企业客户的“续贷宝”转续贷产品。这款产品能进一步增强小微企业的经营活力,避免因为银行贷款期限与小微企业客户生产经营周期或消费周期不匹配而增加资金压力;四是创新“E阳贷”投融资产品。该行与点银网携手打造了宿迁首款金融互联网项目,该产品通过简化融资流程,能够让小微企业客户更加便捷地融通到资金,拓宽融资渠道;五是探索电商平台建设,以顺应“互联网”服务形势。该行与第三方公司合作探索电商平台,实现线上业务申请下单、线下接单办理业务,线上积分、线下消费,提高小微企业客户金融服务体验度,巩固与发展银行与小微企业之间合作共赢关系,从中体现该行“我近、我快、我优”服务理念。
农村小微企业 篇3
四难。一是融资难。具体表现为融资渠道狭窄、融资量少和融资成本高的矛盾。 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 银行总体信贷规模受限, 对“三农”和“小微”等经济实体发贷计划份额比例偏小, 贷款条件严格, 办理手续复杂繁琐, 贷款周期短, 额度小, 利息高, 企业贷款欲望被强烈抑制。 二是用工难。一方面劳动力资源少, 农村劳动力结构失衡, 大多数青壮年流入城市或大中型企业务工, 留给当地小微企业发展的可用人力资源严重不足。 另一方面用工成本高, 因劳动力资源少, 熟练工人更少, 导致小微企业互相挖抢技术成熟工人, 不仅抬高了用工成本, 也造成了工人队伍的不稳定, 流动性大。 三是用地难。 国家严格土地管理政策, 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严重短缺, 通过复垦或置换出来的土地又倾斜于大中项目的开发建设, 小微企业新建、扩建的用地空间紧张。四是相关激励政策落实到位难。一方面政策变化大, 松紧度不一, 不够持续稳定, 企业对政策的响应把握不准; 另一方面政策优惠空间小, 有些优惠政策标准定位过时或过量, 政策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大多数小微企业无法享受, 亟待调整。
三低。一是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小微企业大都规模小、投资少, 容易快速建成投产, 重复建设多, 导致企业间争抢市场, 拉低了市场份额比例。 同时因供应饱和或有效供给不足, 导致市场萎缩造成产量下降, 效益低。 二是企业人员素质低。 相当一部分企业主文化素质低, 个人德行修养差, 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知识和水平, 没有企业发展的长远打算, 不善建设企业文化, 个人诚信度低。加之员工大多为农民身份, 综合素质不高, 阻碍了企业发展档次的提升。三是产业层次低。 大多数小微企业依附自然资源、 配套加工和协作服务等维持企业发展, 产品结构单一, 市场空间狭小, 工艺简单, 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 发展路子不多, 缺少清晰的战略思考和定位。
两高。 一是生产成本高。 一方面因市场不稳定, 企业不敢囤积大量原材料, 采用少量、多次的购货方式, 而因高额过路费、 超载违章的多次重复罚款等原因, 导致运输成本急剧上涨, 使原本就处于产业链底端的盈利空间被挤压殆尽, 企业生存发展艰难。 二是企业税负高。 一方面国家税收减负优惠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 扶持政策力度不够, 限制条件太多, 企业得不到真正实惠。 另一方面税赋种类多, 除规定税种外, 还有临时性和随机性税种, 各种隐性、显性的税负过高, 企业挣少交多。
如何真正解决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困难, 促进快速健康发展, 企业主们有以下几方面的期待:
期待一: 充分发挥政府综合服务职能, 多办法、多渠道提供多方位服务。要提供四个发展平台。 一是建立政府服务平台。落实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 降低企业准入标准, 简化注册登记手续, 切实开展企业服务, 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 二是建立用工信息平台。 发挥相关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 采集和发布用工信息, 举办职工技术培训, 联姻技术职校、 劳务公司或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 广招工人, 为企业切实解决用工困难问题。 三是建立融资平台。 采取银企、政企对接等办法, 通过推介会或联谊会等方式, 加强银企间的沟通了解, 为小微企业融资打畅通道。四是建立用地平台。采取荒地复垦、土地置换或土地入股等办法, 为小微企业的新建、扩建提供发展用地空间。 同时简化用地办理程序, 缩短用地征用周期, 保证项目顺利开工建设。
期待二:充分发挥金融银行的信贷职能, 切实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一方面扩大有效信贷投入。用足用活国家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政策, 扩增“三农”、“小微”和“三产”项目的贷款额度, 尽最大可能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加快信贷新品的开发和推广。建立金融超市、财信担保公司、微贷专业支行、小贷公司和微贷中心等, 开发以股权、订单仓单、知识产权、发明专利、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房产权等新品为抵押物的抵押货款业务, 解决企业融资难的实际问题。 同时为企业信贷提供优质服务。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短、小、频、急”的特点, 量身定做企业信贷管理制度, 优化信贷业务流程, 实行贷款“一站式”优质高效审批服务。
期待三: 充分发挥政校企联动效应, 全方位提升企业发展水平。一方面政校联合, 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发展方向, 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定点大专院校的知名学者和行业专家, 通过现场讲座和网络课堂等形式, 定期组织小微企业主培训活动, 向他们传授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国家整体产业发展方向、准确判断市场发展前景的方法, 为企业决策者在发展企业过程中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企校联动, 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等方式, 企业定期输送优秀员工到大专院校进行企业管理、 市场营销和专业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会同有关专家有针对性地解决管理难题、技术难题和转型难题, 形成良好的企校联动效应, 提高企业创新发展的综合能力。
期望四:建立健全行业协会制度, 推进企业良性发展。要正确正常发挥行业协会的职能, 更好地服务于企业。 一是政府要给赋行业协会适度授权。突出行业协会在市场监管和企业服务方面的独立职能, 扩大其对市场和企业自主管理范围, 不断强化管理和服务的权威性, 构建行业协会体系的市场化管理与政府的行政管理的有序分工和良性互动的服务体系。二是规范和维护行业内部正常竞争秩序。 重点做好反不正当竞争工作。对行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竞争手段、经营方式进行严格监督, 维护行业信誉, 鼓励公平竞争, 预防和减少乱抬降产品价格、乱仿冒会员品牌、乱毁损会员名誉等扰乱正常市场运营秩序现象, 联合工商、公安、行政等部门严格执法, 严肃打击违法违规的恶性竞争行为, 对冒犯者给予严厉的经济处罚及责任追究, 促进行业健康、稳步发展。三是履行服务职能, 担当起全体企业共同利益的公正维护者、推动者。 协助政府制定和实施行业发展规划、 产业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并执行行规行约, 开展行业基本情况调查, 研究本行业面临的发展问题, 提出合理化建议供企业和政府参考。同时向会员提供信息交流、教育与培训、咨询解惑、举办展览、组织会议等互动服务, 为企业和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期待五:推进诚信建设, 营造健康的经营环境。守法诚信是企业的血脉, 是经商之道, 立企之本。一是突出企业主体诚信教育, 以行业协会为载体, 抓好企业主群体的诚信教育和培训工作, 引导他们信奉和践行诚信经营理念, 切实担当起主体责任, 在生产经营、财务管理, 履行纳税义务和劳动用工管理等各个环节建立信用管理流程, 自觉抵制失信行为。二是建立起有效的行业信用管理机制, 把行业信用建设工作融入到对会员的服务之中, 以提高会员企业的诚信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积极开展信用评价活动, 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和信息公示制度, 树立企业诚信形象, 培育一批诚实守信的用户, 并通过企业信用管理系统, 建立与之相对应的企业客户信用对称管理信息系统, 帮助企业降低经营风险。三是多管齐下, 扬正抑恶, 共营有章、有序、互信、互赢的诚信经济环境。充分发挥政府监督管理职能, 一方面开展企业守法诚信的检查和督导工作, 签署守法经营承诺书, 举办“诚信兴商宣传月”或“诚信经营活动年”等活动, 强化企业自觉守法、诚信做事的经营理念。 另一方面举办各类评优贬劣活动, 利用行业评定结果, 推介企业参加地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的“诚信示范企业”、“守法诚信标兵”和分级认定诚信单位等评比活动, 对获誉者进行表彰和奖励, 对严重失信企业依法进行严肃打击。通过多方努力, 共同维护企业诚信经营的良好秩序, 共建健康、和谐的经济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束磊.促进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扶持政策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 2014.
[2]李全.完善支持中小企业财税政策的建议[J].财政监督, 2013 (22) .
[3]安体富, 杨金亮.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J].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2 (05) .
农村小微企业 篇4
近年来,保定市农村信用社系统在保定银监分局的指导下,积极创新服务手段,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作为自身业务发展的着力点,针对小微企业“小而活”的经营特点,积极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金融服务,有效解决了保定地区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截至10月末,保定市农村信用社各类企业贷款余额228亿元,其中中小微型企业贷款余额212.5亿元,占企业类贷款的93.2%,增速11.2%,高于贷款平均增速0.8个百分点,小微型企业贷款户数1.14万户,较年初增加500户。
一、多措并举,创新经营新构架
为改善和加强小微业务管理,省农联社保定办事处不断改进信贷管理。一是修订完善了《中小微型企业授信管理办法》,建立了适应中小微型企业经营特点的信贷评级授信制度。各联社建立了专职化的中小微型企业授信管理部门,开辟评级授信“绿色通道”22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结合小微企业规模小、资金少、需求小、用款急的特点,为小微企业量身设计了标准化贷款产品,规范标准化运作流程,细化贷款手续,贷款审批时限从42天缩短为7天。通过评级、授信、押品评估和贷款审批“四合一”流程,严格执行限时办结制度,提高了审批效率。二是全辖成立了300余人的小微企业客户经理队伍,深入小微企业调研,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已累计为企业提供发展建议1000余条,其中近200条被采纳。成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站”,组织小微企业客户定期聚会,交流经验、发现商机,同时邀请金融
高校讲师为小微企业客户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提供企业管理建议。三是充分发挥利率杠杆的作用,对小微企业给予适当优惠政策,缓解企业财务成本压力。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较该系统全辖贷款平均利率低0.34个百分点。截至10月末,中小微型企业贷款需求满足率达到了97%以上。
二、激发活力,创新信贷新产品
通过产品创新,努力开发具有竞争力、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新型金融产品,带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保持市场活力和竞争力。一是创新担保抵押方式,大力推广小微企业联保贷款业务,并逐步探索出“基地+农户”、“商城+个体”等担保新模式。向小微企业客户宣传公务员担保、动产担保、土地使用权担保、农房抵押担保等新型担保方式,从企业多元化的现实需求入手,为小微企业提供了更大的融资选择空间。二是积极开发和推广创新型金融产品。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针对地区优势产业推出了“祁药通”、“商户通”、厂房按揭贷款等一系列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的新产品。如安国市地处华北平原腹地,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素有“药都”和“天下第一药市”之称。安国联社针对中小药材经销商贷款难题,推出了“祁药通”信贷产品,向安国市东方药城和东方药城升级工程区域内的中药材经营户发放经营中药材的流动资金保证担保贷款,最高限额十万元,只需提供借款人或保证人在安国城区内的房、地产原件,就可迅速放款。该产品以担保易、放款快深受广大药商的欢迎。截至10月末,保定市农村信用社系统已成功营销“商户通”产品120户,授信1200万元,用信45户,用信450万元;营销“祁药通”产品1
42户,授信1420万元,用信65户,用信650万元。创新产品为小微企业解决担保难题的同时,直接增加利息收入121万元,实现了联社和企业的双赢局面。
三、深入走访,创新服务新理念
通过优质的客户服务带动金融服务,有效提高服务的适应性。深入开展“农信进万家”、“30亿资金助三农”活动,对城乡各产业集群进行走访考察4000余人次,了解企业需求,宣传金融政策,优化金融服务。截至10月末,全辖农信社累计入户调查75.6万户,建档63.4万户,累计授信16.1万户,金额78.8亿元;累计走访产业基地111个,为109家基地建立了商业档案;调查企业10090家,为6934家企业建立了商业档案,累计授信68.28亿元,服务领域得到了有效拓展。
四、技术先行,创新科技新模式
为满足小微企业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充分利用科技网络平台,以结算、汇兑、银行卡等服务为载体,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配套科技服务。各县联社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明确科技服务金融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各类科技产品在金融服务中的作用,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截至10月末,全辖共发行信通卡195.52万张,发展特约商户3884户,开通ATM机45台,开办电话银行13.67万户,电子银行业务在全省农信系统中独占鳌头。
五、深挖资源,创新服务新对象
推行“绿色信贷”,加大对新能源、旅游业等产业的信贷投放力度。一是大力支持“家庭式”旅游业。如涞水县联社先后投
小微印刷企业“四问” 篇5
一问:制约小微印刷企业发展的结点在何方?
1. 资金短缺和周转不灵
小微型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往往受到资金周转的制约,印刷企业也不例外。就拿小微型企业申请银行贷款来讲,由于企业经营者可用于抵押的不动产有限,因此很难从银行获得足够用于企业发展、扩大经营活动的贷款。如果使用融资的手段,虽然获得资金的可能性高一点,但所需支付的利息往往要高于银行近一倍。已经处于微利时代的印刷企业,是否能承担得起年息接近10%的负担?必须认真权衡、三思而行。因此,很多小微型印刷企业往往处在发展还是退却的两难之中。
2. 技术改造软硬件投资无法到位
印刷企业的技术改造,资金上的投入动辄就是几百万元;如果进行多色胶印机的更新换代,往往需要上千万元投入,光改造印前制版系统也得近百万元。年销售额徘徊在几百万元的小微型印刷企业,按照2012年锡山区印刷产业平均销售利润率5%计算,要几年才能回收投资?几年来,区协会举办过几次先进印刷设备和印刷技术的推介会,一些小微型印刷企业主纷纷反映“听听是好的,算算竟难的。我们想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档次,谈何容易。”资金是他们的第一只拦路虎。
3. 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不足
小微型印刷企业由于其资产盘子小、销售规模小,抗经营风险的能力远远小于大中型企业,跟集团公司更是无法媲美。近十年中,锡山区的小微印刷企业有被三角债拖垮的、有被客户欠款欠死的、有资不抵债破产的,强者甚强、弱者渐弱的商业定律一直在演绎。
4. 无法摆脱“麻雀虽小、五脏齐全”的经营模式
锡山区小微印刷企业基本起步于家庭作坊,因此有着传统的“自有自便当,求人不如求己”的经营理念,“麻雀虽小、五脏齐全”的小胶印厂就是典型。双色胶印机、半自动模切机成为他们的主要生产工具,目前已经无法适应大批量、高质量、严要求的市场需求,只能靠犄角旮旯的零星业务生存。
二问:小微印刷企业的生存契机是否依然存在?
1. 市场经济的可变性决定了小微印刷企业的生存
小微印刷企业经过几十年的磕磕碰碰,总算挺到了今天,路还在,还得走。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三十余年,小微型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今后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小微型企业的作用依旧不容忽视,在一些产业领域中,小微型企业起到了填漏补缺的作用,印刷产业也不例外。
2. 产品需求的多样性为小微型印刷企业提供了商机
印刷业有需要批量、定时供货的市场,也有零星、小量、无规定时间要求的市场,前者以大中型企业为主力,后者目前主要由小微型企业承担加工。虽然快速发展的数码印刷技术正在慢慢蚕食这个市场,但在印刷成本上,小微型企业目前还具有一定优势。当然我们不排除快速发展的数码印刷技术后来居上。
三问:小微印刷企业如何确定自己的市场定位?
1. 彻底放弃“宁做鸡头、不为凤尾”的旧观念
经济发展到今天,社会协作已经成为大趋势,如果还抱着“宁做鸡头、不为凤尾”的旧观念不放,企业必然陷进无法自拔的泥潭。及时找准能发挥自身特长的项目进行快速转型,或许是最佳的选择。锡山区有一批在前几年快速转型的金卡印刷专业企业就是成功的典型,去年,又有企业开始向专业印后深压纹加工转型,并已经初见成效。首先接受甘当配角的小微型企业,往往能成为成功转型的先驱。
2. 静下心来,认真总结企业发展历史,或许能有所领悟
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独特的成长经历,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有有待探讨的。静下心来,认真总结企业发展历史,“温故而知新”,從中发现企业的长处,正视自身的短处,扬长避短,制定出企业下一步发展规划。锡山区有一家印刷企业,前几年经过回顾总结后发现自己的长处是生产小批量非标包装箱,进而添置了用于小批量非标包装箱生产的全套数码印刷、切割、成型设备,经过两年的开拓,现在已经成为本地小有名气的专业生产企业。
3. 找一个好的合作伙伴,也许比获得一笔大额贷款更有利
印刷企业的主要产品是为合作伙伴加工包装,找到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是企业翘首以盼的事情。锡山区有一家小型印刷企业,由于在经营活动中找到了一个推心置腹的合作好伙伴,三年时间里销售额翻了几番,2012年销售冲过了5000万元,规模级别跃入新的行列。
四问:在印刷产业向大型化、集团化发展过程中,行业协会该做些什么?
1. 行业协会应做好“红娘”,牵线搭桥
行业协会作为一个同行企业的社团组织,在企业向大型化、集团化发展的今天,首先要引导业内大型企业向集团化发展;在目前经济形势下,企业追求的已经不再是创业初期的“船小好调头”,而是“船大能避浪”。但经济总量不可能容纳所有企业均走向大型化、集团化,能走到这一步的企业毕竟是凤毛麟角;因此,我们在扶大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助小—鼓励和支持小微型企业为大中型企业配套,通过以大中型企业为龙头、小微型企业配套的产业结构来扶植产业向大型化、集团化发展,提高产业的生存力和竞争力。
2. 集团采购,或许会给小微印刷企业带来盈利空间
原材料的集团采购有益于大中型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小微企业由于原材料采购量小、资金周转困难,往往无法享受到优质低价的原材料。我们已经在大中型企业为配套小微型企业担保小额生产流动资金贷款方面开展了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经验;现在正准备着手在印刷企业的主要原材料——纸张上采取扩大团购享受面的措施,允许辖区内部分信誉好的小微印刷企业参加团购,降低小企业的生产成本。
3. 技术引导为小微印刷企业向专业化发展提供支持
印刷产业发展到今天,技术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就拿印后加工的深压纹工艺来说,传统做法是使用油压机单人、单机操作,这种工艺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产品品质一致性差;改用全自动深压纹设备后,虽然工作效率可以提高五六倍,产品质量也能得到保证,但如果中型企业单独投资添置全自动深压纹设备,不但上百万人民币的投资让企业有压力,同时由于产品中使用该工艺的比例问题,往往设备利用率不高。我们分析了该原因后,鼓励一家小型企业改行为深压纹专业加工企业,购置了全自动深压纹设备,专门为辖区内的企业承担深压纹加工服务,已经取得成效。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措施的落实,我们相信小微印刷企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行业协会将携手同其共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新挑战。
(作者任职于无锡市锡山区印刷业协会)
农村小微企业 篇6
一、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集中于2013年7月和8月, 采用发放问卷和面谈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主要围绕农村小微企业的资金状况和融资情况展开调查, 共计发放问卷180份, 回收144份, 回收率为80%, 剔除无效数据和规模超标企业, 有效问卷共计126份, 有效率为87.5%。回收率和有效率都比较高, 所获数据能较真实地反映农村小微企业的融资状况。
二、湘潭市农村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
通过汇总调查问卷的各方面数据我们发现, 湘潭市农村小微企业融资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湘潭市农村小微企业资金需求迫切
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血液”, 充裕的资金供应能保证企业在生产经营、抢抓市场机遇和应对挑战时游刃有余。
从企业通常需要周转的资金额度和企业的资金需求来看, 融资需求金额在100万以内的样本企业49家, 占38.88%;100万~200万的41家, 占32.53%;200万~500万的企业22家, 占样本的17.46%;融资需求在500万以上的企业14家, 占样本的11.11%。由此可见, 随着农村小微企业的发展, 融资需求规模就会急速上升。
从企业融资的用途来看, 46.03%的企业把资金用于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35.50%的企业用作流动资金, 只有18.25%的企业用于建设厂房。所以, 更新设备、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是小微企业资金的最主要用途, 其次才是作为流动运营资本。这说明农村小微企业已经充分意识到增强企业和产品的竞争能力是关键。
从企业资金需求迫切程度来看, 选择贷款期限在1年以内的只有11家, 高达53.17%的企业希望贷款期限能超过3年;另外, 超过一半的企业希望资金能在1个月内到位, 更有16家企业希望资金能在10天内到位。可见, 小微企业希望获得更多中长期贷款, 并能在较短时间内到位。
(二) 湘潭市农村小微企业资金供给紧张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湘潭市农村小微企业在发展生产、设备改造、产能扩大的过程中资金需求越来越大, 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资金缺口。
从企业资金来源情况看, 在126家农村小微企业中, 以自有资金为主的共有90家, 占比高达71.4%;通过“银行贷款”获得资金的79家, 占62.7%;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融资的11家, 占比8.7%;还有51家企业是通过“民间借贷”融资;没有一家通过股权或债权进行融资。由此可见, 湘潭市农村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三个, 排第一位的是业主及所有者的自有资金, 第二是向银行申请贷款, 第三是民间借贷融资。
农村小微企业资金来源渠道较为狭窄单一, 资金供应偏紧, 不能完全满足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部资金需求。
(三) 湘潭市农村小微企业融资成功率低
农村小微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是什么, 以及能否顺利融资是我们调查的另一个重点。
从农村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偏好和融资成功率来看, 把银行融资作为第一选择的企业有63家, 作为第二选择的有32家, 远远高出其他选项。银行贷款仍然是农村小微企业融资的首选。
在向银行提交书面的贷款请求以后, 获得贷款的成功率高于80%的企业有16家, 占全部企业的12.7%;成功率在50%~80%之间的有15家, 占比11.9%;成功率在30%~50%之间的企业有30家, 占比23.8%;低于30%的有58家, 占比高达46%;另有7家企业不愿意透露该方面情况。在119家企业中, 贷款申请成功率低于50%的企业共有88家。理应作为主要融资渠道的银行, 融资成功率如此低, 充分说明农村小微企业从正规金融机构融通资金的难度仍然非常大。
三、影响农村小微企业融资的因素分析
造成农村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 既有企业自身的内部因素, 也有来自外部的环境因素。
(一) 影响农村小微企业融资的内困分析
1. 信用状况不优是决定农村小微企业难以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首要因素
调查数据显示, 98家企业能够每次都按时按量归还贷款, 占样本企业的77.78%, 有28家企业表示偶尔、或者经常不能按时按量还款, 占样本数的22.21%。部分农村小微企业实力较弱, 偿债能力不强, 使银行更愿意把贷款投放给大中型企业, 使小微企业面临较为严重的信贷约束。同时, 企业不能按时按量还款影响企业的信用记录, 造成二次贷款的难度上升。
2. 抵押品缺乏是影响企业融资的重要障碍
农村小微企业一般通过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的方式来融通资金。抵押品达不到银行要求以及缺乏有效的抵押品, 是农村小微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重要原因。样本企业中拥有符合要求的抵押品的企业只有46家, 仅占36.5%, 而更多的小微企业因为地处农村, 生产场地和固定资产都建设在集体土地之上, 自有房屋也不具有完全的产权, 不能作为抵押品向银行申请贷款。虽然担保公司放宽了对抵押品的要求, 集体土地上的厂房、住宅和部分生产设备能够作为抵押品使用, 但是样本企业中找担保公司进行担保的企业也只有26家, 不到20%, 比例仍然很低。农村小微企业不选择担保公司为其担保向银行申请贷款:一是担保公司不多, 具有较好资质的担保公司很少在村镇地区设立网点;二是担保公司的担保条件同样苛刻, 企业融资成本偏高;三是湘潭市农村地区的担保机构体系还不健全, 其运作经营流程不规范, 担保公司发挥作用有限;四是部分农村小微企业实力不强, 无法提供有效抵押品仍然是一个难以跨越的障碍。
3. 管理欠规范是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
规范的财务运行制度是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样本企业中仍然有52家企业没有一份经过审计且规范的财务报表, 且有56家企业认为这样的财务报表在申请银行贷款时是没有作用。没有科学规范的企业财务报表, 银行就无法对企业的偿债能力作出准确判断。湘潭市农村小微企业的管理制度、财务制度、操作流程不规范、经营信息不公开透明以及经营者知识水平偏低、信贷专业知识欠缺的现状, 直接导致了小微企业难以获得银行信贷支持, 在融资中处于不利地位。
(二) 外部因素是影响企业融资的主要障碍
1. 银行信贷投放选择限制了企业的正常融资
在企业难以获得银行信贷及担保机构支持的原因选项中, 有73家企业选择了金融、担保机构门槛高这一选项, 48家企业选择了小微企业地位不受重视, 40家企业选择了银行贷款向大中型企业倾斜, 这说明数量众多的小微企业感受到了来自银行的歧视。这也是小微企业难以从银行相对融资成功的几个外部原因。
2. 融资成本虚高阻挡了企业的融资意愿
融资总会产生费用, 无论是银行贷款还是担保贷款, 都要发生各类开支造成融资成本上升。目前, 很多银行自行确定的贷款利率是在央行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30%~50%, 导致一些地方性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的总成本高达13%左右。此外, 还有部分银行采用向小微企业变相收取管理费、咨询费、额度设立费、贷款承诺费、贷款安排费、风险保证金等不合理费用, 以及明确要求企业将贷款额中的一部分购买银行指定金融理财产品等各种做法, 推高农村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很多企业因无力承担高昂的融资成本而不得不放弃融资;有的小微企业即使融通到部分资金, 也会因成本压力阻滞企业前进。
四、缓解农村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几点思考
农村小微企业是稳定经济增长, 有效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力量。有效解决农村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才能推进我国经济朝着更加持续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 增强企业发展能力, 奠定企业融资基础
练好农村小微企业的“内功”, 提升企业自身实力, 是有效解决融资困境的基础。
首先, 低成本的好产品才能确保销售营利, 产销两旺是小微企业成功融资的前提。湘潭市地处湘中丘陵, 农业生产资源丰富;同时,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工业城市, 工业产品市场潜力巨大。湘潭市的农村小微企业应该充分发挥这些优势, 走高效优质的发展道路。一要谨慎选择产品领域。积极进军本地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领域, 在深度加工上做文章。结合湘潭市牲猪、水稻、湘莲等特色产品产业化发展趋势, 完善生产环节, 延长产业链条, 形成集聚发展。准确定位本地工业生产的配套辅助环节, 增强企业产品与本地优势产品匹配度, 借船出海, 扩大产品销路, 将市场波动的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二要严格成本和质量管理。管理出效益, 严格加强小微企业内部人员、财务、生产现场等各项管理, 节约成本, 控制“跑、冒、滴、漏”, 狠抓产品质量, 树立品牌意识, 走低成本发展道路。三要适时扩大生产规模, 提高企业规模效益, 占领市场, 增强应变能力。
其次, “财大”才能“气粗”, 增强实力是小微企业成功融资的保证。企业资产实力主要体现在拥有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两个方面。一要逐步积累雄厚的固定资产, 形成“量多”、“态新”、“质好”的固定资产结构, 为企业构筑良好的融资基础, 改变抵押品短缺的困境。二要着力打造企业品牌, 增加无形资产总额。通过增强企业资产实力, 打消各类金融机构的顾虑, 赢得更多融资机会。
再次, 规范管理才能摆脱企业的生命周期规律, 现代管理是小微企业成功融资的必然要求。农村小微企业虽然生产规模较小, 也应建立和完善科学高效的内部管理制度。一要树立小微企业经营者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信心, 提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认识, 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 转变企业经营方式, 摆脱家族式和合伙制管理模式的制约。二要建立健全企业各项管理制度, 以制度管人, 以制度管事, 以制度管财, 通过严格的人事制度解决人浮于事的问题, 通过规范的经营运转制度增强市场应变能力, 通过透明高效的财务制度提高企业效益, 构建良好的企业信用体系。
(二) 落实国家扶持政策, 改善企业融资环境
农村小微企业在融资中的待遇是不公平的, 改善这种状况的重点是抓紧落实国家各项针对农村小微企业的信贷优惠政策。
首先, 加大信贷支持, 扶持农村小微企业蓬勃发展。建议中央银行进一步调整信贷管理政策, 扩大小微企业信贷资金投放比例, 在现有信贷额度的基础上增加10%至15%的农村小微企业专项贷款, 增加农村资金投放总额。省、市、县三级政府应当加强与央行和其它国有商业银行的协调沟通, 为农村小微企业牵线搭桥, 消除融资障碍, 争取更多项目、技改和扶持性资金融通。
其次, 控制信贷成本, 推动农村小微企业快速发展。根据国务院“清理纠正金融服务不合理收费, 切实降低企业融资的实际成本”的指导性政策, 一要合理调控小微企业贷款的利率浮动比例。建议央行在现有利率的基础上下调3~5个基点, 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对于涉及小微企业信贷相关业务, 采用减免银行印花税、流通税等税收优惠的政策, 在保证银行盈利的基础上降低农村小微企业的信贷成本。既能调动银行积极性, 又留足小微企业的生存空间。二要严格规范银行投资理财业务, 杜绝各类变相业务虚增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由各级银监部门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走势, 合理确定银行等金融机构主营业务与辅助业务的比例;出台制止捆绑式销售投资理财产品的相关规定, 制止各类变相收费, 调低金融机构辅助业务自主分配比率。
再次, 调整现行信用评价指标。农村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是决定其能否成功融资的重要依据。扩大农村小微企业的抵押品范围、建设更多乡村资产评估机构和适度放宽农村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考核标准是解决农村小微企业信用融资的可行做法。一是扩大农村小微企业抵押品范围。建议央行制定专门适用于农村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标准, 适度扩大农村小微企业抵押品范围, 把小微企业手中具有收益权、处置权的资产纳入抵押品范畴, 增强企业融资能力。二是建设更多乡村资产评估机构。农村是一片广阔天地, 山川、池湖、耕地、林地以及各物产、建筑物都可以作为资本使用。建设农村资产评估机构, 以便就近、准确、迅速地进行价值评估, 便于各个市场主体选择交易合作对象、监督资金流向、防范潜在风险的发生。而且, 便于在本乡本土进行资产调整。比如一块林地在价值评估以后, 可以作为融资抵押品, 金融机构也方便在当地进行资产处置以收回成本。这种处理方法只是改变了集体所有条件下一些财产的使用权归属, 并不改变相关财产的所有者性质, 不需进行国家土地、林地等权属法律大调整, 能够大大消除金融机构对农村小微企业进行货币投放的后顾之忧。三是适度放宽农村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的考核标准。建议各省、市和县级政府根据国务院出台的新规, 加强与本地金融机构的协调沟通, 与银监部门一道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依据发展形势联合制定更加符合实际的操作细则。如为每一家农村小微企业建立信用和经济档案, 包括详细记录企业收支盈利状况、借贷记录、信用情况、资金缺口等专门台帐。地方政府还可以设立地区性专项担保基金, 规范担保运作方式。
最后, 组建农村融资银行。构建完善的农村金融运行体系是解决农村小微企业融资难最有效的途径。针对目前金融机构在农村布点少, 业务办理不方便的情况, 建立适合农村小微企业需要的区域性、地方性银行十分必要。建议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或者农村商业银行改建为农村发展银行, 发挥其布点广泛、贴近农村的优势, 运作资金采用在现有资金的基础上, 由中央、省和市三级政府按比例注资的方法, 快速形成新的农村金融体系。此外, 还可以在区域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 在产业有优势、实力有保障、发展有潜力的地区组建相关产业的战略联盟, 在联盟内部设立专门的小微企业融资平台, 帮助小微企业摆脱和大企业争夺信贷指标的尴尬局面。
(三) 创新金融服务内容, 优化企业融资选择
完善银行体制, 提升金融服务, 缓解农村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首先, 创新金融服务。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以及金融系统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已经做了不少努力, 但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审批效率方面的改进还不能完全满足小微企业的需求。调查中, 有8家企业认为银行的信贷产品类型有限、或者产品设计不合理。63家企业指出针对企业不同的规模和经营类型, 银行应制定相对应的贷款制度, 贷款服务也应更灵活, 更结合实际情况。建议银行设计和推出专门面向农村小微企业以及地方特色产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使不同行业、不同产品领域、不同规模的小微企业能找到适合自己需要的金融项目, 满足不同个体、不同层次的融资需求。
其次, 提升服务质量。在问卷调查中, 81家企业反映银行贷款审批手续繁杂;28家企业反映银行贷款利率和费用高, 企业难以承担;18家企业认为银行服务意识差;还有15家企业认为银行审批贷款时间过长, 耽误企业用钱。因此银行应着手把复杂的审批手续化繁为简, 提高工作效率, 简化审批流程, 缩短资金到位时间。在对待客户要一视同仁, 不应该把企业分为三六九等, 歧视农村小微企业, 真正做到用心服务, 扶持农村小微企业发展。
(四) 发展民间金融领域, 形成多元融资渠道
大力发展规范化的民间金融对化解农村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具有积极作用。宜采取“疏而不堵”的方式, 使民间金融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得到规范管理。
首先, 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度框架, 构建适用于民间金融主体的专门管理办法, 确保民间融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法服务。发挥民间融资的有利作用, 抑制其不利影响, 使民间融资依法尽快成长。建议适当放宽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准入条件, 允许更多民间资金成为农村小微企业融资的“蓄水池”。
其次, 不断加强对民间金融机构的业务指导, 引导民间金融机构保持正确发展方向, 消除民间金融机构资金“脱实向虚”、变相抬高融资成本和制造泡沫的不稳定因素。对于一些起步早, 发展好、业务质量优良的民间金融机构, 推出一系列鼓励其发展的措施, 如允许民间资本作为主要发起人, 设立提供社区金融服务的村镇银行和社区银行等。
最后, 大力加强对民间融资行为的有效监管, 严厉打击高利贷、非法集资等非法活动, 采取规范业务台帐、定期抽查、制定资金用途跟踪监督制度等防控措施, 杜绝农村地区资金外流和“以钱炒钱”等情况。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gov.cn/zwgk/2009-09/22/content_1423510.htm, 2009-09-23.
[2]中国人民银行.2013年上半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R].2013.
[3]姜勇.多渠道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J].西部金融, 2012 (05)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设管司.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通知国统字[2011]75号[EB/OL].http://www.stats.gov.cn/tjbz/t20110909_402753122.htm, 2011-09-09.
农村小微企业 篇7
1农村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笔者经过对河南省内黄县37家小微企业、7家金融机构和相关政府部门调查感到, 目前农村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5个方面:
(一) 小微企业的财务制度不明晰、不规范
作为企业负责人的农民, 无论是从生产经营理念、业务能力素质还是从管理方法、决策水平来看普遍不高, 特别是在财务制度上比较落后。在很多小微企业经营者的头脑中, 请会计做账是一笔完全可以节省的成本。我们对27家小微企业的财务状况作了简单调阅, 发现几乎所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比较松散, 基本的账目设置不全面, 核算费用不准确, 企业的财务风险比较大。金融机构在放贷时必看的财务报表等基础性数据, 在小微企业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3家服装加工企业在建厂3年多的时间里, 没有一本像样的财务报表;有的虽然有财务报表, 但却丢三落四, 内容残缺不全, 信息数据失真, 这就造成了信贷机构"惜贷"、"慎贷"。
(二) 小微企业的信用建设相对滞后
在我国, 金融机构贷款和其他资金资源的支持, 主要是依赖可靠的信用基础上。如果没有足够的信用就必须提供抵押、担保。但从整体情况看, 一些小微企业经营者素质不高, 信用意识薄弱, 诚信问题较为突出。有的产品质量不高, 以次充好, 出售瑕疵产品, 拖延交货时间, 售后服务不健全, 在客户心目中地位降低。有的违反合约、商业欺诈, 甚至出尔反尔, 造成客户流失。有的逃税漏税, 少交或拖欠税款, 损害企业形象。有的编造多套账目和报表, 骗取银行的信任, 给自身和银行造成不良影响。拖欠逃废贷款者虽是少数, 但影响较深, 使银行更加惜贷。还有一些企业抵押担保能力不强。特别是近年来金融机构大力加强对不良资产比率的监控, 加大信贷人员的责任追究, 贷款的抵押担保就就越来越受关注。小微企业由于受自身规模和经营条件所限, 拿不出有效的抵押物, 又找不到合适的担保人, 融资难的问题就不难理解了。
(三) 农村享有的金融分支机构比例不高
出于利润最大化的考虑, 服务网点遍布全国的国有大型银行, 资金投向会优先选择经济较为发达地区。从河南省内黄县的情况看, 四大国有银行没有一家在乡镇驻地设立分支机构, 因为县以上地区的经济现状远远比乡镇好, 只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设到了乡镇。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在利率定价、产品服务、分担风险等方面还难以满足企业需求。我们调查发现, 农村金融支持偏重于农户而不是小微企业也是影响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银行愿意贷款给农户也不愿意贷款给小微企业, 因为农户的资金回拢较快。这意味着银行的贷款活动是一种追逐利润的商业行为。
(四) 银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调研中发现, 不少银行已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制了一些信贷产品, 但很多企业知之甚少。一些企业主不善于主动与银行沟通接触, 不能掌握金融市场的变化, 使很多机会失之交臂。另一方面, 金融机构难以了解小微企业信用、企业信息和企业收益的真实状况, 包括经营现状及经营前景, 出于风险控制不愿放贷。
(五) 政府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性支持不足
我国小微企业贷款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体系不够全面, 部门之间缺乏协调, 结果是虽然小微企业已经有了划型标准, 但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信贷标准和统计仍然没有统一, 给企业融资带来不便。目前各地区政府虽然针对小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了政策, 如建立科技园区、促进科技金融的发展、支持中小企业上市融资, 推进中小企业集合发债, 通过税收优惠、财政支持、直接向特定中小企业提供资金等优惠。但客观上仍然有很大部分的小微企业难以被政策覆盖, 对它们的扶持政策缺乏统筹协调。另外, 有关部门在办理小微企业贷款过程中, 涉及到的比如房产低押登记、土地使用权类型变更等内容, 程序复杂, 时间漫长, 费用较高。据了解, 有的国土资源局在办理土地使用权类型变更的时间是申请之起20个工作日或批准后延长10工作日, 用时过久, 影响融资时效, 甚至让企业错失商机。
2改善和化解农村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几点建议
如何改善和解决农村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结合实际, 我们感到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 企业要注重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生产经营信誉
目前大多小微企业的管理模式还是由亲友组成的家庭式经营模式。当发展和积累到一定规模后, 这种原始落后的管理模式就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求, 企业管理人员就要具备相应的现代企业的管理素质、管理模式和管理能力。当前一些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就是经营理念、管理方式、财务制度、员工素质等方面的"先天缺陷"。解决这个问题, 就需要从加强自身建设入手, 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 提高企业的信用度。一方面要规范企业管理结构, 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加强经营管理, 特别是健全财务制度, 建立规范完整的财务会计制度, 确保数据的记录完整、内容真实。另一方面管理者和企业员工要提高经营和生产素质,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办法, 定期组织学习培训, 学习现代企业经营知识, 诚实经营, 严把质量, 完善售后,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建立牢固的信用体系和财务观念, 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二) 政府要完善扶持政策, 提高对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的支持力度
(1) 要研究适用于小微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出台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基金, 对小微企业融资损失进行风险承担, 提高银行对小微企业放款的积极性。建立政策性优惠措施, 鼓励和支持各级银行在农村地区开设分支网点, 降低贷款门槛, 简化融资手续, 拓宽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2014年至今, 河南省内黄县已有8家商业银行在乡镇成立了27个分支机构, 增加了52%。
(2) 要制定与之配套的税务政策
政府要通过减税、免税政策以及提高小微企业营业税和增值税起征点等方法, 减少小微企业的税赋负担和财务负担。
(3) 成立相关机构搞好融资保障
要组织相关部门成立为小微企业经营者提供融资咨询、扩大融资方式的专门机构, 让企业经营者选择成本最低的融资方式。截止2015年2月, 河南省内黄县已经出台了17项专门针对农村小微企业融资的优惠政策, 扶持小微企业快速融资,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600万余元, 降低税费负担12%。
(4) 要加大法治力度纯洁金融秩序
经济案件的调查处理要快速有力, 对恶意拖欠贷款者, 无论是当事人或担保人, 要从速从快依法惩处, 严厉打击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的犯罪活动。
(5) 要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评价体系, 营造诚信、有序、宽松的金融环境
利用社会上的中介机构、商业协会、担保协会等社会组织架起小微企业担保服务体系, 对企业的信贷信用、商业信用、质量信用等相关信息进行详细统计, 建设数据库, 定期更新, 统一公示, 成为企业能够获得银行贷款、商会资金服务、担保抵押和政府资金支持的基本依据, 帮助企业扩大融资渠道, 化解融资难题。目前河南省内黄县已累计为92个小微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 建设了6个信用信息系统、3个信息监督平台, 依托信用档案系统, 可以随时查询分析, 实现了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的实时共享, 为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责、金融机构完成信贷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 商业银行要增强主动性, 积极发挥主导作用
银企是供需关系, 企业是银行的市场, 银行要学会发现和培育潜在的优质客户。金融机构不仅要锦上添花, 更要雪中送炭, 根据小微企业的信贷需要, 不断为小微企业提供新的信贷产品, 小微企业贷款提供更多选择范围和融资空间。
(1) 要主动上门服务
针对小微企业经营者财务知识欠缺、理财能力不高的实际, 定期派出财务专业人员深入到企业当中, 手把手进行帮带, 提供政策咨询, 解决现实问题,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经营素质。
(2) 要根据小微企业贷款"短、频、急"的特点, 推出循环贷款
到今年4月份, 河南省内黄县已有79家小微企业得到银行二次或三次贷款支持。
(3) 要扩大抵押范围
银行要充分考虑小微企业抵押物不足的现实情况, 适时推出动产质押、存货质押、私人异地房产抵押贷款、法人代表担保贷款等新的信贷产品。企业的贷款额度不大时, 也可以用循环授信方式, 随借随还;或者采取等额还本付息、利随本清、定期结息到期还本等方式, 帮助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摘要:农村小微企业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资金不足、融资难是影响小微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改善和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文章通过对河南省内黄县37家小微企业、7家金融机构的调查, 从企业自身、政府、银行、社会民间机构等方面提出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具体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农村,小微企业,融资
参考文献
农村小微企业 篇8
一、农村信用社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具有明显的组织优势
(一) 农村信用社具有机构网点优势
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 机构网点遍布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城区和乡镇, 能够较好地满足小微企业小额、分散的贷款需求与灵活、方便的金融服务需求, 是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布点最多、延伸最广、功能最强的银行, 还开通有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等, 能够为小微企业快捷办理各种金融服务, 且收费最为低廉。
(二) 农村信用社具有客户资源优势
农村信用社一直保持立足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战略, 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而言, 除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外, 由于诸多原因, 纷纷退出农村金融市场领域, 为农村信用社腾出市场空间, 在贷款客户上具有绝对的优势。由于长期的经营活动和对农村发展的大力支持, 农村信用社拥有规模庞大的客户资源, 跟小微企业互动的最多。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相比, 更具亲和力, 小微企业忠诚度相对较高。
(三) 农村信用社具有快速决策优势
小微企业资金需求通常带有“短、频、急”的特点, 这就需要更加灵活的授信决策机制。农村信用社是地方法人金融机构, 贷款发放不受上级授权管控, 完全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 自主经营, 自主审批, 决策环节少, 办事效率高, 这样小微企业能更为便捷地获取贷款。
(四) 农村信用社具有信息成本优势
小微企业数量众多, 信誉、财务、资产、业务状况等信息离散程度高、透明度低且变化大, 国有商业银行与小微企业之间缺乏沟通和了解, 信息不对称程度严重, 故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进行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在贷款保证方面, 商业银行往往要求实行抵押担保贷款, 这既增加了个私经济融资费用又延长了融资时间。与此相反, 农村信用社土生土长, 立足本地, 与小微企业有着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三熟”优势, 具有天然的信息对称和同步优势, 从而能够在花费较低信息成本的情况下作出正确的贷款决策。
(五) 农村信用社具有风险控制优势
小微企业通常缺少可供抵质押的资产。在这方面, 农村信用社的优势在于可以实行更为个性化、精细化的风险管控模式, 针对不同的小微企业客户, 设计灵活多样的保证担保方式, 如业主联保、商户互保等。根据小微企业特点, 创新工作方法, 将小微企业“三品” (法人代表品行、产品、押品) 、“三表” (水表、电表、税表) 等信息作为风险评价的重要补充依据, 通过对“三表”分析验证, 掌握准确、真实的信息, 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重点扶持法人代表诚实守信、产品市场竞争力强的小微企业。
二、农村信用社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小微企业面临的难点
(一)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小微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根据调查显示, 受经济发展制约, 大多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小微企业发展的起点低, 仍实行家族式管理的企业治理结构, 管理粗放, 企业决策上存在随意性, 企业发展定位不明, 市场营销思路不清, 主导产品趋于同化严重, 信息渠道不畅, 缺乏对市场信息的分析判断能力, 资本积累严重不足, 科技含量明显缺乏, 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 盈利能力较差。内在发展动力弱, 制度更新滞后, 资金实力较弱, 市场竞争力差, 严重影响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小微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二)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小微企业流动资金存在不足
由于战争创伤影响深重,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总体上还比较落后, 仍然是全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的地区, 所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大部分小微企业都存在注册资金较少、经营规模较小、缺乏足够可用于担保抵押的财产以及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者素质相对较低、信用意识淡薄、财务管理制度薄弱等现象, 加上原材料价格和人工费用上涨, 导致小微企业流动资金不足, 生产投入受到限制, 让小微企业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
(三)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不足
由于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市场经济不发达等多种因素影响, 经营风险大是目前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小微型企业相比于大、中型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差, 在小微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大多数小微企业处于竞争程度较高的行业, 易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 很多不可控因素可直接导致小微企业的经营困难, 存续期较难预料。特别是一些来料加工和涉农生产的微型企业, 员工只有一、二十个人, 也就是给一些大企业打工, 一旦没有订单、没有销路或没有资金, 这样的企业很快就可能停产或倒闭。大部分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明显不足, 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容易被市场淘汰。
(四)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小微企业创新能力不强
根据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抽样调查一些的小微企业, 基本上是生产、制造低端产品的加工企业, 科技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效益难于保障, 有的企业连续几年生产同质、同牌的产品, 产品缺乏创新, 缺乏核心竞争力, 既不利于企业转型、可持续发展, 也难于得到银行的信贷支持。同时大部分小微企业产品研发投入不够, 没有提取科研经费, 缺乏科研人员, 使产品在市场营销中处于劣势甚至淘汰。
(五)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小微企业抵质押物不足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大部分小微企业主要通过租赁厂房、设备进行生产加工, 由于自身经济实力有限, 很多企业将有限的资金投入生产经营之中, 企业固定资产数额较小, 基本上没有有效的质押、抵押资产。而在保证担保方面, 社会对担保责任的法律意识明显提高, 一般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不愿轻易为其它企业担保, 银行对企业的抵押、担保要求严格, 企业没有有效的不动产抵押物, 在贷款操作、贷款审批上是难以达标的, 使企业向金融机构借款更加困难。
(六)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少数小微企业诚信度不高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地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海西经济区、珠三角改革发展先行区三大国家战略的边缘地带, 成为我国中部地区发展的塌陷区。少数小微企业资信程度偏低, 经济活动和信用行为的违约现象时有发生。对许多小微企业, 农村信用社很难掌握真实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运行情况, 农村信用社的审查监督成本和潜在收益长期不对称, 加上小微企业市场风险比较大, 有些小微企业不经债权金融机构同意, 以改制、破产等方式悬空金融债权, 恶意逃废金融债务, 信用风险突出, 严重削弱了农村信用社增加贷款的积极性, 成为小微企业信贷融资最主要的原因。
三、做好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小微企业信贷服务的主要对策
(一) 增加信息透明度, 加强银企互信合作
小微企业要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建立公开透明的企业基本信息制度, 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规范财务行为, 严禁弄虚作假, 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尤其在申请贷款时, 小微企业要及时准确向金融机构报送报表, 让金融机构全面掌握企业信息, 巩固与金融机构的互信互利关系。农村信用社要不断提高信贷人员素质, 对企业信息做到去伪存真、客观准确;深入企业考察调研, 分析市场变化情况和重点企业的运行状况, 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 为信贷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努力开发基于不同种类信息的多种贷款技术, 通过审查企业财务报表、要求企业提供担保、对企业进行评级授信等, 努力规避信息不对称风险。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社要加强沟通联系, 通过召开银企座谈会、定期座谈等方式, 时了解并满足小微企业需求, 不断推进银企互信, 实现合作共赢。
(二) 加大主动对接力度, 成立专门服务部门
农村信用社要做好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小微企业信贷服务, 关键在于主动对接。要强化执行力, 积极对接, 抓好落实。成立对接专班和专职队伍, 明确分工、时限及工作要求, 对接项目, 对接服务, 抢抓机遇。主动跟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规划, 重点加强与各园区、工信委、发改委、招商局等部门的互动对接, 全面掌握相关信息, 及时提供金融服务;农村信用社要成立小微贷款事业部作为专门的对接窗口和服务中心, 全程做好中小微企业的跟进服务, 做到企业合理的信贷需求优先满足, 企业所需要的金融及信息服务优先提供, 为企业服务的信贷人力资源优先保证。
(三) 优化创新信贷产品,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突出小微企业个性化服务特色, 针对小微企业担保难的问题, 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信贷决策灵活高效的优势, 根据小微企业流动资金需求“急、频、少”的特点, 优化贷款手续, 推行限时办结服务, 推出“最高限额抵押贷款”、“应收账款抵押贷款”、“存货或仓单抵押贷款”等业务新品种, 采用“一次授信、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贷款方式。同时, 积极开办土地、房产抵押贷款, 为小微企业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等业务。同时积极尝试小微企业联保贷款业务, 采用多家企业组成联保组织, 为成员提供担保的方式。在效益优先、风险可控的前提下, 尽可能满足小微企业个性化、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使小微企业享受到正规、温馨的金融服务。
(四) 不断拓宽融资渠道, 建立信用担保合作制
小微企业要按照风险分散的原则, 通过企业集合票据、职工入股等方式, 多渠道融通资金, 拓展直接融资渠道, 改变融资渠道单一的局面, 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要多方联动、协调配合, 建立和完善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专门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 利用担保机构担保这一风险保障平台, 只要出现不良贷款, 实行先代偿、后追偿的政策, 解除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机构的后顾之忧, 有效解决小型微型企业贷款难问题。
(五) 加强信贷投入力度, 紧跟地区发展重点
农村信用社要多方面筹集资金, 壮大资金实力, 全力保障有效信贷资金需求, 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企业发展, 根据小微企业对经济的贡献水平, 明确小微企业贷款在贷款总量和增量中的比重, 切实保证小微企业的生产资金需要;特别是对目前暂时困难、但有发展潜力的小微企业, 要及时注入部分资金, 实行“雪中送炭”, 帮助企业摆脱困境。积极向省联社推介, 采取在全省范围内组织银团贷款的方式, 将全省的富余资金吸引到赣南等原中央苏区, 积极和本地区发改委、工信委等政府部门沟通联系, 掌握政府相关政策, 及时跟进地区发展重点, 做好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工作。
(六) 加强信用制度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树立“守信光荣, 失信可耻”道德观念, 大力开展创建信用县区、信用企业、信用村镇、信用个人的活动, 对信用区域信贷投放给予贷款利率优惠等各种优惠政策支持;对欠钱不还、逃废债务的当事人要在媒体予以曝光。建立以小微企业、担保机构和金融机构为主体, 以信用登记、信用采集、信用评估和信用发布为主要内容的信用评级机制。建议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辖内政府定期评估并建立本地区的“成长之星”客户, “红名单”客户以及“黑名单”客户制度体系, 为农村信用社合理授信和防范信贷风险提供决策参考依据。让人人树立诚信理念, 为信贷投放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齐国华, 郭芸.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探索与思考[J].西部金融, 2012, (5) .
农村小微企业 篇9
农村小微企业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微企业越发达的地区, 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就越高。近些年来, 山东省临沂市周边乡村的小微企业快速发展起来, 并且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乡村经济, 产业集聚特征明显, 农村经济发展显著。2013 年, 山东省临沂市农民人均收入历史性过万元, 这些与农村小微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但是农村小微企业由于“先天性”的一些特点, 在发展中遇到了诸多的瓶颈制约。
2 农村小微企业发展中的制约瓶颈
2.1 产业层次较低, 基本是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
从对山东省临沂市周边县区农村调查中发现, 农村地区的小微企业基本是家庭作坊式的, 雇用人数在20 人以下。这些企业进行着最低端的简单粗加工。由于进入门槛较低, 技术含量不高, 一些农户在资金积累一些的时候就开始自己设厂。一个行政自然村大概在5年, 同样的企业就可以占到本村户数的40%左右。这些小微企业不仅处在产业链的低端, 而且资源利用率低、能源消耗大、资源消耗型及环境污染重等问题突出。比如临沂兰山义堂镇主要生产板材, 而且大部分是原木镟皮, 加工工艺非常简单, 一台机器、三个人就可以完成, 家家如此生产, 产品差异性很小, 导致近几年来, 市场供给过剩, 加上原木价格上涨, 而加工产品价格不变甚至上升, 许多企业已处于停产状态, 甚至破产。调查显示, 有56%的企业主认为, 今天能够挣钱就赶紧挣, 明天不挣钱了就不干了。这种简单的理论无法创造小微企业的转型升级及可持续发展。
2.2 企业主自身素质和知识水平低, 是制约农村小微企业发展的硬“软肋”
从对1000 家企业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企业主学历分布在小学及以下, 占比54%, 这样的知识层次也就限制了他们的视野, 虽然有些企业主对本产品的内部技术较为敏感, 但是知识水平有限, 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运作、行业发展、风险意识等不足, 生产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企业主知识水平从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其对各种信息的关注程度和吸收能力, 而对这些信息的吸收和理解对本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由于农村小微企业主普遍知识水平低, 他们大部分人对有关信息并不是很敏感, 而且即使关注某些信息其理解力也受到了限制。表一是关于企业主对各种相关信息的关注程度调查, 可以看到占比很大的人群并不是时刻关注相关信息, 这种对信息的感知度难以使他们捕捉市场信息、难以适应行业的长远发展。
2.3 招工、雇工难成为常态, 严重影响小微企业的产量和成本
近几年来, 在我国发生的“民工荒”问题在山东临沂农村小微企业中表现的更为突出, 主要原因是在一个产业集群比较突出的行政自然村中, 有很多农户都建立了自己的小企业。在这种状况下, 大多数的企业不得不选择主要是家人生产, 这样的生产效率严重影响了生产量。产量上不去, 再加上企业又处于低端的粗加工, 利润薄, 所以很难赚到钱。调查显示, 大多数小企业主感到最为棘手的问题就是如何招到工人。劳工问题不仅直接导致产量不足, 更产生了管理上的问题, 由于缺乏工人, 所以对工人不敢过多的管理, 可能间接导致原材料的浪费和产品的不合格;另一方面就是导致人工成本上升, 占到生产成本的大部分成本, 直接压缩了利润空间。调查结果显示86%的企业都认为近几年招工难已经成为企业致命的瓶颈之一。
2.4 较为单一的融资渠道和较高的利息成本
本次调查就农村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 在农村由于受我国金融体制的影响, 农村企业面临着比较单一的融资渠道。表二表明了山东临沂农村地区的融资来源和借款成本。从表中可以看出, 农村企业融资渠道 (主要指外源性融资) 比较集中于农村信用社, 作为进驻农村唯一的正规金融机构———信用社当然也就成为农民的主要借款渠道。占比较大的是农户工厂存款, 这一点具有鲜明的农村特征, 农户手中有积蓄时, 往往将钱存在一个信用较好、经济实力强的企业。从表中还可看到工资性融资占比也较高。工资性融资指工人在工厂做工, 并不是每月都要领取工资, 只在自己需要用钱或辞职时才领取, 这对企业来说, 不用支付工资就可占用一部分资金, 且不用付利息。另外, 票据性融资和企业的短期拆借也有一定的比例, 企业拆借用于企业急需资金, 一般期限很短, 这种拆借往往发生在关系较好的企业主之间。农村融资渠道显得非常单调, 且承担着比城市更高的利息成本。就2014 年的数据来看, 农村地区借款成本平均在10%以上, 与农村信用社利率持平, 而同期城市利率却在6%-7%左右。
3 农村小微企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3.1 建立农村小微企业创新培训协会, 推动新技术和产业升级
产业的升级创新是关系到农村小微企业根本存亡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仅靠小微企业自身是无法完成的, 所以要从政府政策面上进行支持, 可建立共享式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由各级地方政府牵头, 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骨干企业, 在共性技术、基础性技术方面为农村小微企业提供支持。可由市政府牵头建立农村小微企业创新培训协会, 协会成员分别由小微企业的代表、政府相关人员以及大学有关人员组成, 该协会的功能主要是上联下联的作用。这样一个协会的建立就成为一座沟通的桥梁, 小微企业和研究机构都可以通过它传达诉求。通过协会的沟通可以加快农村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特色产业提升和产业的升级换代, 还可增加包括国家产业政策和规划、行业发展形势及趋势、本行业的产业地位、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际沟通、生产技术发展变化、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培训, 提高农村企业主的视野和知识水平。
3.2 促进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 实现农村产品供需对接
农村小微企业要获得更远的发展也要借助于物流体系的完善。就目前看, 山东省临沂市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企业基本上是自产自运, 第三方物流尚不发达。这与山东省临沂市“物流之都”的名称很不相称, 从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村地区商品的流通交易。
农村物流除承担小微企业的运输功能外, 它自身作为一种产业在农村生根发芽就是一种经济发展扩展的途径, 可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在山东省临沂市有些县城已经启动, 2012 年, 山东省临沭县农村交通物流中心库暨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库正式建成启用, 它成为山东省农村交通物流网络的主要节点和本地供应链优化的重要平台。
临沭县作为山东省第三批农村交通物流试点县, 已初步形成三级农村交通物流体系:即依托临沭县金山物流中心建设临沭县交通物流分拨中心, 依托乡镇交管所与农业生产资料总公司签订农资流通仓储协议, 依托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 建立镇级物流节点, 进而发展村级网点。实现“农村产品上行进城, 生产原料、生活资料下行下乡”的双向流动。
3.3 促进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扩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对于日益发展的城市小微融资机构来说, 农村地区仍旧显得单薄。以信用社 (农商行) 为主的融资渠道到目前来看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观, 这样的融资体系造成了农村小微企业的艰难, 以及要承受着比城市更高的利息水平。构建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首先应降低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准入条件, 允许民间资本作为主要发起人, 设立提供社区金融服务的村镇银行和社区银行等, 重点发展信用社类型的社区型中小银行, 同时, 应将民间金融纳入正规金融体系。
另外, 政府应该从税收方面进行优惠, 因为内源融资性是绝大多数农村小微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方式之一, 所以通过税收减免, 可以提高小微企业的税后利润, 进而增强其内源融资的能力, 这也是确保小微企业资金充足的一种有效方法。
摘要:农村小微企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是农村实现工业化的先导基础。山东省临沂市农村地区的小微企业近几年来发展迅速, 但是在其发展中所受到的制约瓶颈也越加明显, 层次较低的产业链条难以承受更多的市场风险, 农民企业主较低的学历层次成为发展的硬“软肋”。针对这些“先天不足”和制约因素, 探索一条政府推动下的科研企业相结合的科技之路是核心的发展路径之一。
关键词:山东临沂市,农村,小微企业
参考文献
[1]赵亚明, 等.突破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探讨[J].经济纵横, 2012.11.
[2]褚静涛.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发展的思考[J].吉林金融研究, 2012.1.
解困温州小微企业 篇10
当务之急是稳定局势。这是10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温州召集中央各部委和浙江省委、省政府等官员时定的调子。从那一刻起,中央与地方政府立即形成紧急联动、研究制定政策到密集出台。先是10月10日,由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夏宝龙亲自挂帅,启动“四级”和“双服务”会议,全省划分出11个小型企业服务动员组;同日,温州市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陈金彪主持召开市政府第60次常务会议,部署了《关于当前加大企业帮扶力度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温州地方金融业创新发展1+8系列文件》等文件。
“这次救助扶持小企业的行动,是全员动员,政策用尽,权力下放到了所有政府职能部门,直达乡镇政府级别。”对于这种作战式的紧急部署,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如是说。
10月11日,温州市财政地税局初步研究制定出筹划规模达2亿元的应急转贷专项资金,缓解企业融资急难。12日傍晚,国务院支持小微型企业政策正式出台。学者们普遍认为,至此,救助、支持小微型企业的前期政策基本形成。
国务院出新政 金融扶持为主
据了解,10月12日国务院出台的支持小企业的九项政策中,六项是金融扶持措施,财税措施占三项。
“六项金融措施力度较大。”财政部财政所金融室主任赵全厚说,国务院新规,对商业银行重点加大对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允许商业银行将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型微型企业贷款视同零售贷款计算风险权重等,都是有效可行的好措施,从时间上看,是长远的金融政策规划,也是两个“非公经济36条”文件的配套细化措施,对全国的小微企业是个利好。
“这次中央财政没有直接补贴。” 赵全厚说。三项财税措施中,小微型企业所得税减半、提高小型微型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和科技企业开发用品进口税收优惠措施,是企业的直接受益办法。其中,小微型企业所得税减半措施早在2010年初就开始实施,对温州小微型企业能起到辅助作用,但不可能彻底缓解资金困境。至于免征金融机构向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合同3年等其它两项,均是实体企业间接的收益办法。金融企业包括投资公司、担保公司和信托公司一类,是为企业提供资金公司,降低这些企业的融资负担和成本,等于间接地降低实体小微企业的负担。就温州小微企业目前的坏账破裂程度看,这次减税幅度还是太小。
那么,此次国务院新措施的效果究竟如何呢?
10月13日,温州市国税局政策法规处张处长表示,这次减税措施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现在还看不出来。不过,到今年9月底,小企业所得税减免一半的措施,对温州企业的资金需求程度而言,是杯水车薪。总体看,我国的企业税负还是偏高,而中央财政收入偏多。
周德文说,企业减税到底多少为好?目前看没有具体的标准。对企业来说,当然越多越好;对政府来说,大幅度减税可能做不到。
温州筹划新措施与中央相呼应
与此同时,国务院扶持措施相呼应的地方措施也开始筹划出台。
10月13日,温州市财政地税局法制处处长兼办公室副主任沈显克否定了此前温州市政府为企业减税的各种说法。他说,地方没有单独制定减税的权利,税负的增减权力在中央,授权部门是国家税务局,温州市政府不可能出台减税办法。只有按照国务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局的口径,统一调整实施。但他透露,温州市财税局10月11日已经达成共识,初步拟定筹划规模达2亿元的应急转贷专项资金,缓解温州企业融资急难。
据称,这2亿元应急转贷专项资金来源包括四个渠道:第一渠道是温州市财税局安排的1080万元,第二渠道是安排外贸发展专项资金1.2亿元,第三渠道是由温州市财政出资30%的市股权营运中心和市财政出资5000万元的温州人股权投资基金,第四渠道是从2011年工贸类专项资金中,市财税整合设立规模达8700万元的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
沈显克说,2亿财政资金来源,是从今年初财政预算专项资金总体安排中拿出来的。按照市政府的要求,这笔钱的使用规则,将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运行投入。企业现在就可以申报。他说,实事求是讲,这笔钱解决不了企业的实际困难,盘活所有企业的负债问题。主要是起到四两拨千金的财政效果,给企业和社会增强信心,救助过程中导向作用显得更大。
其次,沈显克介绍,温州财税局目前正在抓紧时间梳理规划现有的政策,让温州企业用好用活现有的政策,现在正处于梳理过程中。力争把上级部门的政策梳理出来宣传到位,落实到实处。
温州市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温州市的税务调研工作10月8日就开始了,提出“两条腿救助扶持”的办法,一是制定短期的救助扶持政策,二是制定长期的扶持政策。但地方税务部门是没有减税的权利。银行方面已经表态,要给企业增加贷款,不能出现压贷、惜贷等事情发生。当天晚上12点,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还分别向区域领导人和专家学者打电话咨询救助扶持的有效办法,提出由财政局拿出一些钱来缓解企业的暂时困难。
周德文说,整个10月份,对温州来说非常关键,救助企业如同救火。各个部门都动起来,坚决遏制6个不能:即不能出现追债讨债、不能出现跳楼自杀,不能出现企业倒闭关门,不能出现用暴力手段挟持企业法人,不能出现员工下岗,不能出现到期的信贷银行强迫还贷。这6项那一项发生都要追究主要管理部门领导人的责任。
政策效力待观望关键还需重引导
温州的民间借贷坏账链条今年全面爆发,达到了巅峰。专家和企业家们普遍看法是,10月份中央政府、浙江省政府和温州市政府联合出手,企业动荡局势会得到控制,但不可能一下子扭转住继续恶化的风险。周德文特别提醒,现在是10月份,政策刚刚出台,从实施到见效需要几个月的过程。眼看就要到年底了,而年底春节期间是讨债还债的集中时间段,企业法人逃走、企业关门和跳楼的情况可能随时都会发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政策效力只达到遏制程度是远远不够的。
温州市的民间借贷所形成的坏账到底有多少?答案是无法统计。周德文说,都分算在民间借贷中。一般情况下,企业的民间借贷一旦成为坏账是不敢公开上报的。一旦上报,政府相关部门立马介入调查,一调查就会发生问题,所以,债务双方一般采取“私了”的方式。有些证券研究机构发布公告说,温州的借贷坏账是1500亿,这个统计数字是哪儿来的?显然不真实。因为温州的民间借贷总规模才1200亿。
温州企业演化到目前如此惨败,原因到底是什么?有三个主要因素:一是规模较好的企业在2008年左右大规模实施产业扩张,导致主导产业下滑,新型产业来不及立脚。资金分算,加剧民间借贷和银行贷款,原先的主导产业空心化。二是资本投机赚取利润行为成风,炒股票、炒房产、炒黄金、炒大宗商品、炒矿产和炒股票等等,导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的担保借贷错综复杂,所以就有了温州90%的家庭都有债务问题。三是2008年底以前,企业和经济运行势头到了高峰时期,企业大量银行借贷。2009年货币政策紧缩,无限扩张的企业规模无钱可续,迅速转向民间借贷,高息使企业苦不堪言,导致资金链完全崩裂。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认为,温州中小企业的恶性循环不是一天两天发展起来的,是个逐步演化的过程。民间资本违规穿帮,对温州已经敲响了警钟。政府不仅要对民间借贷进行引导,对企业空心化也要进行引导,引导企业把主要精力转向实业产业,改变经济发展方式。
政府在企业扩张和转变发展方式层面缺少有力的引导,是一种缺失。周德文说,温州企业出现产业空心化、资本金投机风潮,就反映出政府的引导工作非常缺失。温总理10月4日在温州提出的5个要求中,其中一个就是提出温州要设计好企业的长远发展问题,说明温总理讲的很对,也说明温总理对温州企业是了解的。
周德文批评,不仅是温州市政府缺少这种引导的发展战略,从调查情况看,全国各个政府部门都一样。形成引导缺失的原因是,领导频繁调动,每个领导独搞一套,提出自己的思路,干了不到几年就拍屁股走人。新来的领导是另一套思路、新的做法,没几年又走人。与此周而复始,完全丧失实体经济的发展基础,长远发展体制基础被破坏掉。温州从“十五”开始,大幅度走下坡路,企业越来越差,经济增长速度越来越慢,形式越来越严峻。
农村小微企业 篇11
一、开展小微金融业务的必要性
(一) 有利于培养、稳固客户群, 开辟新的利润区域
随着公司债券、股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大中型企业通过直接融资的规模将日益扩大, 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将逐步降低。同时, 农民收入水平的逐渐提高及农村产业化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地区小微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 产生了更多的金融服务需求, 这些为农村商业银行小微金融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客观必要性。农村商业银行应依据自身处于农村、服务三农的地理人文优势及决策链短、机制灵活的管理优势, 为小微企业提供短、频、快的资金需求, 进而拓宽和稳固客户群体, 开辟新的利润区域。
(二) 有利于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服务地方经济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各界对于银行履行社会责任情况日益重视, 而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土生土长的“草根银行”, 更应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利用自身人缘、地缘优势协助当地政府扶持小微企业发展, 执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经营理念, 切实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 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进而获得当地居民及中小企业的认可, 形成良性循环。
(三) 有利于优化自身客户结构, 有效分散风险
在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 大客户的争夺战是越来越激烈, 同时大客户对于银行的粘性也越来越差, 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审时度势, 利用自身优势重点发展小微金融业务, 尽早占领潜力巨大的小微企业贷款市场, 实现客户多元化, 有效分散风险。同时, 积极进行打包、交叉销售, 针对小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等推进私人银行、理财及贵金属等中间业务的发展, 提高综合盈利能力。
二、小微金融业务发展建议
小微金融业务是农村商业银行实行战略转型和“二次腾飞”的战略性业务之一, 对客户结构、业务结构调整, 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和盈利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给出几点发展建议:
(一) 转变思想观念, 顺应政策导向, 明确市场定位
随着金融脱媒及利率市场化的发展, 银行业的经营环境日新月异, 对于由农信社改制而来农村商业银行来说必须尽快从依靠传统业务及大中型企业信贷模式中走出来, 重新认识小微企业, 把其“缺点”看成“特点”开辟新的业务领域、实施蓝海战略。顺应政策导向, 坚持改制不改向, 深化“服务三农, 服务社区, 服务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理念, 从盯住大中型企业客户“锦上添花”放贷款, 到为小微企业“雪中送炭”, 真正以服务者的身份积极主动地帮助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同时, 转变小微贷款只是协助政府实施的扶贫手段认识, 事实上小微信贷是农商行推动利润增长的重要力量, 是在未来残酷的金融竞争中屹立不倒的核心支撑。
(二) 优化小微信贷部门组织结构
现在一些农村商业银行已设立了小微金融部, 在二级支行也设立了小微企业专营中心。但是在二级支行里, 客户经理往往承担着贷前调查、业务营销和贷后管理等不相容职责。在业务开展过程中, 很难保证客户经理能严格执行贷前全面调查, 贷后持续重视风险预警信号。为此, 建议在小微企业专营中心设置业务营销部、信贷审批部、风险管理部三个相互独立而又相互制衡的部门, 其中, 业务营销部主要负责前期信贷市场开发、客户需求调研、细分客户类型, 受理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并收集贷前所需资料;信贷审批部主要负责评定客户信用等级并建立客户信用数据库, 根据客户特点及需求并结合自身产品种类实施审批授权;风险管理部主要负责风险控制和贷后追踪监管, 及早发现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风险、降低风险。
(三) 加强信贷产品创新, 优化业务操作流程
因前期对于小微金融业务重视不够及小微企业自身类型多样、经营模式灵活多变等原因, 目前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种类不多且创新不足, 不能贴近市场、贴近客户, 真正有效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农村商业银行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经营手段大胆创新和突破, 建立以“量化的市场调研、简化的业务流程、多元化的产品服务”为目标的小企业专业服务体系, 提升小企业业务的核心竞争力。调研产业链上各个角色的利益关系及利益诉求点, 分析它们金融需求的特点及经营周期各阶段的现金流入、流出和沉淀特点, 针对小企业成长初期、快速发展期、成熟期等各阶段测算融资需求额度, 配套特色产品和服务方案, 形成特色产品与全方位服务并行的金融服务体系。
(四) 创新风险管理理念和工具
从监管统计数据看, 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比企业贷款平均水平高出近一倍, 其中单户5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率比平均水平高出四倍, 因此, 做好小微金融必须以守住风险底限为根本前提, 而创新风险管理理念和工具是必由之路。首先, 加强内部控制体制的建设和完善, 构建风险防范机制, 在全行范围内营造重视风险防范或控制的氛围, 培养信贷风险管理文化, 让员工认识到如果控制不好风险造成坏账, 之前的工作和付出都将付之东流。其次, 对信贷管理人员的进行持续培训, 加强对员工素质的培养, 通过培训专业的小微企业信贷管理人员, 提高其业务技能、对风险的敏锐度和道德守法意识。再次, 借鉴和参考国内外比较成功的银行小微信贷风险管理模式, 引进先进的风险识别、风险计量方法, 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和风险量化技术对以信用风险为主的各类风险进行量化分析, 对贷款进行质量监测和早起风险预警, 防范化解风险。
(五) 建立与业绩挂钩的约束激励机制
针对微小企业业务特点, 农商行要制定专门的业绩考核和奖惩机制, 侧重对信贷人员的正向激励, 将信贷人员收入与其业务量、效益和贷款质量等综合绩效指标挂钩, 形成责、权、利相结合机制, 充分发挥信贷人员在有效控制风险前提下对小微企业信贷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他们的营销潜力和活力, 达到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人员三方共赢。
三、结束语
2013年7月20日起央行开始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七折下限, 同时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贷款利率的放开意味着企业融资渠道将多元化, 将促使企业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不同的融资渠道, 如大中型企业将更多通过债券、股票来直接融资, 为金融机构增加小微企业贷款留出更大的空间, 提高小微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农村商业银行要以此为契机, 顺应金融环境变化, 加快小微产品创新, 利用人缘、地缘优势快速抢占市场, 提高核心竞争力。
摘要:文章从分析农村商业银行开展小微金融业务的必要性入手, 对于农村商业银行如何更好地发展小微金融业务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小微金融,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1]郭锋, 王玉梅.浅析商业银行小微金融业务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时代金融, 2013 (01) .
[2]何虹.促进商业银行小微金融业务发展的政策建议[J].金融与经济, 2011 (11) .
【农村小微企业】推荐阅读:
农村小微企业战略论文10-18
一个农村企业家的失败故事08-26
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总结汇报07-17
从农村企业公司角度运用思政方法论10-24
小微企业经济07-14
小微企业发展07-19
小微企业信贷10-21
小微外贸企业06-09
小微旅游企业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