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泉教学

2024-10-16

源泉教学(精选12篇)

源泉教学 篇1

关键词:语文教学,作文,生活,素材积累,内容,多样化,生活化,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写作要密切联系生活, 真切表达生活。作文是生活的反映, 它是为生活而作, 因生活之需而作。正所谓:源于生活, 回归于生活!离开生活, 作文便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因此, 要让学生有话可说, 有事可写, 就必须让学生真正地走进生活。这样, 学生才会爱上作文, 进而快乐地作文。

一、走进生活, 积累写作素材

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境, 以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教师要让学生走出课堂, 走进生活, 把目光投向返璞归真的自然、目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去。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周围的人或事物进行细致地观察, 并将观察、了解到的随时记录下来。当进行写作时, 学生就能把看到的、听到的、做到的、想到的、体会到的, 真实、生动、感人地描述出来。

比如, 有一次上课时, 我发现教室外有一只小狗。经过询问之后, 得知这是一只流浪狗, 想到即将要上的习作训练《写一种小动物》, 我将小狗引进教室, 让学生喂食并观察。经过半天的熟悉, 学生对小狗进行了细致地观察, 于是一篇篇生动感人的文章诞生了。

二、有目的地创造生活, 使内容体现多样化

如今, 小学生的生活极为单调, 仅保持两点一线的生活节奏, 写作的源泉怎么能不枯竭?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应为学生创造生活, 丰富他们的写作素材。班队活动、课外活动就是丰富学生生活的好途径。我深知好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 也是他们思维活跃的具体表现。于是, 我就抓住这一契机, 引导学生们大胆实践, 让他们多动手动脑, 在活动中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 初春正是学生们放风筝的大好时节, 我就让他们动手制作风筝, 然后带着他们来到草地上, 尽情地放飞自己亲手制作的风筝。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们既动手又动脑。因为要使风筝能飞上蓝天, 学生就必须不断地尝试。如果风筝飞不起来, 学生就会查找原因, 不断改进、试飞, 直到风筝能飞上蓝天为止。在经历了这一过程后, 望着高飞的风筝, 学生们充满遐想, 从中也悟出了一定的科学道理。这时, 让学生把完整的过程和真切的感受记录下来, 变成作文, 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组织生活化的课堂, 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学生尽情地玩, 再让学生自由地写, 会给写作平添许多趣味。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组织活动, 让学生尽情地玩。之后, 以此为基础, 让学生写作。比如, 在作文课上, 可以组织学生分组游戏。教师宣布游戏规则和要求, 并要学生记住他们各自的表现和当时的心情, 最后问他们赢得冠军有什么诀窍。学生有的说要团结一致, 有的说坚持就是胜利, 也有的说要有毅力。教师因势利导, 让学生记下游戏的全过程, 甚至想法体会, 在文章结尾部分谈谈自己发现的诀窍, 只要写得完整、有序就行。这样, 作文时, 学生不仅不会感到无素材, 而且还会思路畅达, 中心明确。

其次要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实践证明, 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 之后让其以生活的实例为素材写文章, 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 我在教三年级第六单元《鸟儿》时, 让学生描写鹦鹉。我让学生从家中带来了一只鹦鹉, 这只鹦鹉色彩斑斓, 逗逗它, 还会说话。学生很感兴趣, 认真观察鹦鹉的外形, 千方百计地逗鹦鹉说话。在活动过程中, 我要求学生“用眼看、用耳听、用心想”。实践证明, 在这次活动中, 学生表现很积极, 写作的热情异常高涨, 写出的文章生动、感人。

总之, 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通过细致地观察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写自己感兴趣的事, 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 可以拓宽作文的空间, 增添作文的乐趣, 使学生从爱生活到爱作文。

源泉教学 篇2

设计思路:根据新课标要求,通过本课学习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知道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源和动力;文化创新对推动社会实践和促进民族文化繁荣有巨大作用和意义。了解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在这个呼唤创新的时代中国当代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是自觉投入社会实践,融入人民群众。

本课知识理论性较强,学生认知较浅,需要结合具体事例分析理解。本课件从新课导入,到每一知识点,均以形象的视频、图片、音乐等形式先创设情境,再引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得出结论或激发思维。图文并茂、条理清晰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启发了学生思维,增强了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2)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3)知道文化创新的作用2.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2)通过比较鲁迅与高尔基的作品,增强比较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在各个领域勇于创新的热情

(2)通过学习,加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主体的认识;增强投入社会实践,融入人民群众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2.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依据:理论性较强,学生认知浅,理解较难,须创设情境结合实例分析理解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展示法、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功夫熊猫》视频片段。《功夫熊猫》大家喜欢吗看吗,为什么? 功夫熊猫自全球上映以来,就受到各国观众们的热烈评论,有褒有贬,且不论评论如何,应该说它有很多值得大家欣赏的闪光点。它将现代高科技影像技术同中国典型文化元素有机融合展示出了完美的令人震撼的视听场面和效果,它蕴含富有哲理的故事情节令人回味无穷,给世界动漫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大地推动了世界电影文化的发展。

看似平常的一些事物经过《功夫熊猫》的演绎,给人的感觉却全然不同。为什么呢?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推动电影文化的发展,也只有创新才能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1.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板书)

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播放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多媒体显示)歌曲及作者介绍:

西部歌王王洛宾一生中无数次参加各地巡回演出,并经常深入民间采风,他所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马车夫》、《达板城的姑娘》、《康定情歌》等大批的歌曲,既优美、舒展,富有民族风味,又有许多创新内容,因而群众喜爱。

请同学们想一想,王洛宾为何能创作出这么多优秀的,深受群众喜爱音乐作品?

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回答:略

教师总结分析: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文化不是人脑凭空想象的,而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对社会实践的反映。如果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王洛宾的音乐创作正是来源于生活,反映民情风俗才能深受群众喜爱。由此可见,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板书)

再比如:《西游记》是我国著名的神话小说,其中塑造出的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如孙悟空、猪八戒以及牛魔王等,都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这些神话形象都可以从人们的生活实践中找到各自的影子。如果人们没有参与实践活动就根本不会遇见过猴、猪与牛等动物,作者吴承恩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这些形象描绘出来的。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9页1自然段材料和“相关链接”并思考一下后面两个问题。(结合多媒体展示,介绍鲁迅和高尔基文学作品特点。)鲁迅和高尔基的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前后有何异同?

教师总结:鲁迅和高尔基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经典,无论从写作技能还是人文价值上都具有永恒的价值。他们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其根源就在于他们的作品能够真诚地、深刻地反映体现他们所处的特定时代和国家的社会生活,在不同时期文学创作内容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如:高尔基的笔锋为适应社会革命发展需要而转变?这说明:

社会实践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毛泽东和邓小平同志对这个道理解释的很精辟——“相关链接”)同时,社会实践的发展,又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如:革命的发展又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条件。再比如:随着经济和网络信息技术等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为文化发展创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条件,促进了当代文化的大繁荣和大发展。这说明:

社会的发展,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充足的条件。从以上两个方面说明:(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板书)请同学们讲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这句话的意思(多媒体展示)学生解释:教师解释:本事刻在商汤王的洗澡盆上的话,本来是说洗澡的问题:假如今天把一身的污垢洗干净了,以后便要天天把污垢洗干净,这样一天一天地下去,每人都要坚持。引申出来,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思想上的改造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反映在文化上更是这样,如果没有创新,文化就是一潭死水。2.巨大的作用,深刻的意义

(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板书)

斯托夫人与《汤姆叔叔的小屋》(多媒体显示)

比彻·斯托夫人是美国著名的女作家。美国在统一前,南方仍然实行农奴制度,广大的黑人在庄园中辛苦劳作,深受剥削,命运悲惨。斯托夫人在和他们的接触中,深深地被他们的不幸命运所打动,以饱含感情的笔创作出了著名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

小说问世后,深深地感染了美国的民众,要求废除农奴制,解放黑人奴隶的呼声在美国越来越高,这为最后的南北战争的发生及最终的胜利奠定了浓厚的民意基础。后来,林肯总统在谈及这本书时说下了“一个妇人发动一场大战争”的话。结合这则材料,请你说说文化创新的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分析总结: 斯托夫人正是适应当时美国社会变革的需要,通过文学创作,真实而又艺术地揭露了奴隶制度的罪恶,激发了人们的同情心,正义感,为美国黑人制度的最终废除发挥了积极作用。

可见,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社会实践的发展。我们进行文化创造、实现文化创新,不是被动地反映环境的变化,也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为社会实践服务是文化创新的基本使命,推动社会实践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板书)

再比如:三次科技革命大大地推动了社会工业文明和历史的发展,也说明了这个道理。学生活动:阅读50页关于柳公权的材料,思考相关问题(多媒体展示相关视频资料)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柳公权正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创造了别具一格的“柳体”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书法艺术和传统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繁荣和发展之路,必然是不断前行的文化创新之旅。

(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板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国科技创新的基本指标是,到2020年,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要从39%提高到60%以上,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要从1.35%提高到2.5%。

学生活动:思考为什么我国要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可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的角度去思考。

教师归纳:由此可见,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是一个呼唤文化创新的伟大时代。

3.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是一个呼唤文化创新的伟大时代(板书)有人说: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对此你怎么看? 学生辩论:略

教师总结:创作者的聪明才智固然重要,但脱离社会实践,这种创作就是空中楼阁。正如,有人非常羡慕电影明星,认为只要有机会自己也能成为电影明星。殊不知要想成为电影明星是很不容易的。很多演员为了演好角色,必须要亲自到基层体验生活,找到创作灵感,才能创作出人民大众喜欢的作品。因此,谁要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文化创作者,谁就应该自觉投入社会实践。而社会实践的的主体是人民,文化创作者要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向人民群众虚心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专业,锐意创新,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2)当代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板书)

(二)课堂小结及板书(三)课后测评:

(二)非选择题

有人非常羡慕电影明星,认为只要有机会自己也能成为电影明星。殊不知要想成为电影明星是很不容易的。很多演员为了演好角色,必须要亲自到基层体验生活,找到创作灵感,才能创作出人民大众喜欢的作品。(1)演员为何到基层体验生活?(2)你认为怎样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参考答案:(1)①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

让情感体验成为阅读教学的源泉 篇3

关键词:情感体验阅读教学

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回答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关注学生的生命历程。依据新课标要求,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达到对课文的真切理解和感悟,就必须以学生的阅读体验作为立足点,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成为阅读教学不竭的源泉。

一、创设情景导入,激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在阅读过程中就会处于高度的自觉状态,会以惊人的毅力去学习。因此,阅读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阅读过程应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选入新课标语文教材的文章大多是文质佳美的经典作品。每篇文章中都流淌着真善美,闪烁着人性的光芒。教师在备课时,要善于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从而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如《背影》质朴的言语中表现出真挚、深沉的父爱。《老王》让学生领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个人由于境遇不同,就有幸运与不幸的差别,一个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在阅读教学中只要发动学生用心感悟,就可以领悟到课文中豁达洒脱的情怀,坦荡高洁的君子之风和博大深沉的情感。

教师在学生学习每一篇课文前都要设计一段精美的导语,创设一种意境,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知欲望。为此,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如激励的语言、图片、形体语言、多媒体等手段。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就可以从学生聆听歌声《愚公移山》,观看图片,想象愚公移山的艰辛过程中开始,学生们嘴里哼着歌,眼睛关注着图片,脸上流露出了喜悦兴奋之情,在描述画面内容的过程中争先恐后,异常踊跃。

二、鼓励创造性思维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有意无意地压缩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这种现象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也十分常见。

新课标指出:“对课文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解决疑难问题。”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师生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双方除了从教参、资料书中直接获取知识外,还将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产生新知识,师生构建了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新课程教材中隐含着很多便于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因素,在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露自己的想法,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留足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时间,放手让学生探索,把发现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各抒己见,异彩纷呈。

三、品味优美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阅读能够发展人的语言,发展人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阅读能力,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注重人文性的同时,必须更多地强调语言的品味。如学生学习《春》时,教师只有通过引导学生反复地品味描写“春”的五幅不同画面的语言,才能在字里行间更深地体会到作者对春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师还要充分利用报纸杂志、热门书籍及视频媒体等资源。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材不再是唯一,报刊、网络、博物馆、自然风光、家庭生活等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料,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品位优美语言的能力。

四、在阅读方法上,教师要加以引导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一定要转变观念,语文教师一定要把自己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法的指导者。”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强化阅读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文本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朗读、默读、连读、精读、浏览等阅读方法。如在学习《社戏》这篇课文时,因课文篇幅较长,结构较复杂,理清文章脉络,理解围绕主题选择材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出“粗读——细读——精读——连读”等一系列阅读活动,在阅读方法上加以指导,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学会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领悟,探究文章的发展脉络和主题。

生活:小学数学教学的源泉 篇4

一、感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 从生活现象中引出数学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素材, 创设教学需要的情境, 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自己学习的知识是有用的。

如, 在教学“千克和克”时, 让学生到超市观察几件物品的包装, 记下它们的重量。在交流时, 学生获得了很多知识。如, 方便面袋上印着总量:70克, 面饼:65克, 从而知道调料袋和包装袋的重量是5克。

2. 结合生活情境探索数学问题。

数学教师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 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 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达到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技能和技巧的目的。

如, 教学“多位数加法”时, 可以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天气越来越热了, 小猴子家里要添置一些防暑降温的家用电器, 我们陪它一起到家电商城去看一看好吗? (出示商品图) 一台空调:3200元, 一台冰箱:2200元, 一台电风扇:102元。请你为小猴子选购两件商品, 并计算出一共要花多少钱。因为跟生活联系密切, 学生做题时兴趣盎然, 同时学生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进而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所在,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感受数学问题的生活性

1. 指导学生注意收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蕴藏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这个世界的数学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在教学时, 教师要利用课前、课后的时间, 让学生去观察体验自己身边的数学。

如, 在学完“直角”以后, 让学生在家里找找有哪些关于直角的物品。在教学“线段”时, 让学生在校园里到处寻找线段。

2. 指导学生将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 生活中更是充满着数学问题。善于捕捉生活现象, 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成数学问题,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并使之产生学习需要的有效方法。

如, 在教学“两位数乘法”后, 设置这样一个数学问题:学校组织师生去公园游玩, 教师28人, 学生150人。公园门口写着:门票成人每人30元, 学生每人15元, 团体30人以上每人20元。请学生设计一种自己认为最划算的购票方案。通过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三、应用数学知识, 领悟数学价值

1. 巧用数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学中, 教师应该设计出有价值的实践性作业, 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寻求解决方案。”因此, 教师要引进相关的生活问题, 使学生学用结合。

如,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 让学生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宽及门窗、黑板的长、宽, 然后利用所学的知识, 计算要粉刷教室的面积。

2. 灵活运用知识, 解决生活问题。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鼓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各种知识和方法去解决它, 在此过程中, 让学生逐步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

总之, 在教学中, 教师要将数学与生活紧密地结合, 把生活经验数学化, 数学问题生活化, 从而使学生真正爱上数学。

源泉教学 篇5

政国学院

2011级学科教学(思政)

邵志萍

2011302007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矛盾的含义;矛盾同一性、斗争性的含义;矛盾普遍性、特殊性的含义。

理解: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运用:联系实例,分析矛盾含义和矛盾普遍性含义;联系生活实例,分析矛盾特殊性含义及方法论意义;结合现实生活,分析说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二)能力目标

通过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学习,提高比较分析能力;学会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问题,以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初步了解和掌握“具体——抽象——具体”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教学重难点】

矛盾的概念;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教学方法】

1、讨论法、启发式教学

2、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课前准备】

教师:事先收集准备视频,flash小动画,材料

学生:预习教材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找几个包含矛盾的事例如名言、成语、寓言或某一事件等。【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让他们凭空去理解矛盾这个深刻的哲学概念,还是比较困难。所以教师必须创建一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深刻的哲学道理。除此之外,教师在讲授本课时,为帮助学生理解矛盾的含义以及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采用新的顺序讲授,期望根据学生的思维习惯特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矛盾。【教学过程】

一、矛盾的含义(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都到了吗?没来的请举手。

老师先出个题考考大家,南北朝诗人王藉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王安石则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你认为哪句更贴切,为什么? 学生:(因学生还不理解哲学上的矛盾,所以学生对诗句的分析是从语文的角度进行的)此句诗用“鸣”更体现了山的“幽静”,生动的表现了夏日山林的意境。

教师:为什么老师抛出这两个疑问给大家,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两个疑问都体现了矛盾。但是这两种矛盾是不一样的。

第一种矛盾是生活中的矛盾,我们称之为逻辑矛盾。所谓逻辑矛盾,就是指人们在叙述或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首尾不

一、互相“打架”的现象。

而王藉诗句中的“鸣”和“幽”体现的则是第二种矛盾——辩证矛盾。所谓辩证矛盾,是指事物本身所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辩证矛盾属于哲学上的矛盾,即在哲学世界中,我们所说的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这就是矛盾的概念。

教师:既然,王藉的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体现了矛盾,下面找同学从哲学上分析一下诗句是如何体现矛盾的对立和统一的。学生:“鸣”和“幽”是相互排斥的,它们是对立的。同时鸟的“鸣”更体现了山的“幽”,“幽”和“鸣”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夏日山林的意境,因此“鸣”和“幽”又是相互统一的。既对立又统一,这就是矛盾。

教师:同学们,前面几章我们学习过联系和发展,我们知道,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所以,我们说,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二、矛盾的斗争性、同一性及辩证关系(情境延伸)

多媒体播放动画视频:《汤姆和杰瑞》 探究:猫和老鼠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猫和老鼠自古以来就是“老冤家”,一个追、一个逃,二者是相互对立的关系。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就是矛盾的斗争性,它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学生活动:根据矛盾的“斗争性”含义填空。善一(恶)悲一(喜)攻一(守)深一(浅)强一(弱)

攻击一(守卫)吸引—(排斥)战争一(和平)高兴一(悲伤)民主一(专政)教师:以上知识中悲与喜、攻与守、吸引与排斥等都是对立斗争的具体表现,那么,日常生活中的斗争能否等同于哲学上所讲的“斗争”呢?如果不能,这两者是何关系?请同学们再举一此例子。学生:(讨论、举例)师总结: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斗争”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哲学上所说的“斗争性”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二者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多媒体展示:一根木棒在不折断的情况卜,怎样才能使它变短呢? 学生讨论回答:找一根长的木棒与其相比。

师总结:问题说明矛盾双方一方面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同时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学生活动:根据矛盾的“同一性”填空: 教(学)相长

虚中见(实)唇寒(齿亡)小中见(大)乐极生(悲)居安思(危)祸(福)相依

教师:矛盾双方既有同一性,也有斗争性。同学们伸出右手,跟我一起体验“手就包含着矛盾,大拇指朝一个向,其余四个朝一个方向,这样才能握得紧,才能劳动。”请大家根据自己的感悟,归纳出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学生:(答案略)教师归纳总结“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三、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及方法论(情境延伸)

教师:同学们都学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文章中描写了一个与外界隔绝、风景秀丽,“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和谐的没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

从哲学角度看,这个世外桃源就真的一点矛盾也没有吗? 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从而得出矛盾的普遍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教师:那么,我们怎样来对待这些矛盾呢? 提示: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方法论)多媒体展示: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说的是家家都有矛盾,但每一家的矛盾各不相同,同一个家庭在不同的时期也会面对不同的矛盾。就某一家庭来说,有父母之间的矛盾,有子女之间的矛盾,有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矛盾等。在家庭的诸多矛盾中,每一种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是各不相同的,在同一个矛盾中矛盾双方的地位和作用也会有很大的差别。这就需要我们在面对和处理家庭矛盾时,注意区分各种不同的矛盾和同一个矛盾中的不同方面。探究:(1)上述事实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①“家家都有矛盾,但每一家的矛盾各不相同”,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个家庭区别于其他家庭的特殊本质。

②“同一个家庭在不同的时期也会面对不同的矛盾”,如:在孩子上学、走上工作岗位、结婚等不同阶段父母和孩子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家庭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

③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如“父母矛盾、子女矛盾、父子矛盾”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在家庭中,父母有对孩子的期望,孩子也有对父母的期望”,说明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2)“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等,都体现了针对矛盾的特殊性而采取不同的办法,你还知道那些类似的成语?

通过这个事例来讲解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等,都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论)

四、矛盾普遍性、特殊性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情感升华)

多媒体展示: 材料一: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在谈到“相异律”时说,大地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国王不信,马上派卫士和宫女到御花园中去找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结果总是被指出它们之间有不同的地方。后来,他讲“同一律”时又说,大地间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国王又派卫士宫女去找,结果找来的树叶总是被指出它们的共同性和一般性。

材料二:邓小平说,“不管白猫黑猫,只要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探究:(1)从材料一中,你可以悟出什么道理?(2)材料二中,白猫、黑猫与猫是什么关系? 学生:(答案略)

师总结:大地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大地间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这是矛盾的普遍性。白猫、黑猫是特殊性,猫是普遍性。

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又离不开普遍性,二者是共性和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教师:想一想猫在什么范围内是普遍性的矛盾,在什么范围是特殊性的矛盾,为什么? 学生讨论分析。

黑猫、白猫 猫 动 物 生物(特殊性)(普遍性)(特殊性)(普遍性)(特殊性)(普遍性)师总结: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教师:同学们,你们还能举出实际生活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之间相互转化的例子么? 学生讨论回答。

多媒体播放视频:农村医疗改革试点、推广 背景资料:“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大方向的决议是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2006年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提出“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从2004年下半年起就已经开始探讨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并在2005年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方案研究设计工作。同时,一些由地方主导的试点也在陆续展开。2007年4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并明确2007年将在有条件的省份选择一两个市,进行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启动,2008年总结试点经验、继续推广,预计到2009 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开。探究:(1)试解释农村医疗改革试点推广体现了什么原理?

(2)请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抓好典型”的道理。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农村医疗改革从试点到推广,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情感升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是完全正确的,就在于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这是普遍性、共性,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是特殊性、个性。我们做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它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因血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五、课后小结(总结提升)

【教后反思】

创新是数学教学的生命与源泉 篇6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通过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养成稳定的个性倾向,形成持久的创新情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在数学教学中,一是利用“问题数学”,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我先让同学看阅读材料:“2=3?”,由“2x+3=3x+2”变形成“2(x-1)=3(x-1)”后,结果却成了“2=3”!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同学们急切地想知道为什么,就主动去查阅、学习有助于解决问题的知识。他们在此过程中得到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发了探究问题的兴趣。二是利用“错析数学”,固化学生的创新兴趣。在每个单元的授课中,我都专门安排了一节错例剖析课,精选了若干本单元学习中出现的典型错例加以剖析,帮助学生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和纠正办法,引导学生在不断纠错过程中,养成创新的习惯。三是利用伟人的故事,升华学生的创新兴趣。我在数学教学中经常穿插讲述伟人故事,激励学生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让学生感受坚定信念给予人类攀越一座又一座科学高峰的力量。

二、、创设问题,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精心创设问题情景,可以有效地抓住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和欲望。例如在讲“近似数与有效数字”一节时,课堂上我选择了这样一道练习题:赵龙和李虎同学的身高都约是1.6×102厘米 ,但赵龙说他比李虎高9厘米,问有这种可能吗?若有,请举例说明。顿时班里学生议论纷纷,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有的说有可能,有的说不可能,还有的想法非常离奇、幼稚,但每位学生都在积极认真地思考,这说明已唤起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课堂上学生充分经历了一个充满着实验、观察、归纳、类比、讨论的合作探索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多疑善问的好习惯。

三、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联系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实际组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生命所在,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旨所在。首先,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如:在学习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时,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测量仪器,运用所学的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测量操场旗杆的高度。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有的测量,有的记录,很快就完成了任务。其中有两名同学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通过测量旗杆的影子和一段皮尺的影子的长度,然后运用物的高度与影长的比例关系解决问题。我及时表扬和推广了他们的做法,激发了其他学生的思维。在小组讨论中,有的同学又提出问题,我们测旗杆,底部可以到达,如果我们测小山的高度,该如何测量呢?由此引起了更为热烈的讨论和解决新问题的欲望。之所以能产生这样良好的教学效果,正是因为数学学习密切联系了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不仅如此,我还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谈数学、多想数学、多用数学。有一次午饭时我到餐厅去,发现学生们正在吃包子,我顺便问学生“多少钱一个?”学生回答“0.60元。”当时我们的课程正讲到函数,我接着问:“你买包子的总价钱y与包子的个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学生很快答道:“y=0.6x。”我又问:“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大于或等于0。”这时有同学提出异议,认为是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这样学生就依靠集体的智慧得出“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要与实际问题相符”的结论。又有一次学校硬化地面,用的是正方形的地板砖,这时正有几名同学在旁边,我问师傅:“为什么用正方形而不用其它形状的呢?”师傅想了想说:“可能是有空隙吧。”这时旁边的学生说:“正方形的四个角之和正好是360度。”我又问这个学生:“还能用其它的正多边形吗?”学生说:“正三角形或正六边形。”

四、改变教法,形成学生的创新技能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因此,若能对数学教材巧安排,对问题妙引导,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情境,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非常有益的。在教学中应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教学,变“传授”为“探究”,充分暴露知识形成的过程,促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创新思维状态中,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

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第一,让学生动手操作

新教材中设计了大量便于学生进行操作的内容。如小棒搭建三角形,用搭积木,折叠等方式,理解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等等。动手操作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手段,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用数学的语言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

第二,促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

教学时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我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就出示松树、衣服、蝴蝶、双喜等图形,让学生讨论这些图形所具有的性质。学生经过讨论得出“这些图形都是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侧正好能够完全重合……”,这便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当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后,我让学生以互相提问的方式列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比如数字、字母、汉字、人体、教室的物体等。

同时,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这些个体差异,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不同层次。

源泉教学 篇7

一、教学语言应该讲究魅力

平时我们很少注意教学语言, 似乎只要能够将所讲的知识层次清晰地表达出来就行了, 但是笔者认为, 高中阶段要想使历史课更能吸引学生, 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有一定的魅力, 特别是课堂导入、结束、知识点之间的链接、学习方式的转换等关键地方, 教师的语言极富感染力, 对学生的学习情趣有很好的激发和提振作用。比如, 笔者在讲《辉煌灿烂的文学》 (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必修 (3) ) 的导入中, 笔者曾经这样说:“纵观我国丰富的文学宝库, 如果仅仅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那只是提出了一个极为简略的基本的文学框架。往前追溯, 我们可以去品读朴实的现实主义作品《诗经》, 可以欣赏洋溢着浪漫主义格调的《楚辞》, 即使是唐诗宋词, 那灿若群星的诗人词人, 风格迥异的美诗美词就够我们拜读和叹服了, 至于豪放飘逸的元曲更是让人耳目一新, 明清小说的多样化与反映社会的深刻性给世界文学走廊里又增添了无数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为炎黄子孙的后代, 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知识, 但我们还需要更深层次地去探究在动荡不定的社会里是怎样孕育着中华文学的沃土, 产生着伟大的永垂千古的作家和作品的。”笔者清楚地记得, 当笔者用这样的语言跟学生交流的时候, 学生全神贯注的神情、凝神静听的专注也让笔者感动。笔者由此也在教学后记中记下了这样一段话:“我可以用普通的语言导入, 但是实践证明, 普通的语言和魅力语言的效果绝不相同。历史教学的重要一环就是运用最精致最美丽的语言去打动学生, 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更加发奋地学好历史。”在总结《戊戌政变》 (见高中历史选修1) 时笔者曾这样讲:“戊戌政变是失败了, 但是, 我们不要仅仅记住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不要仅仅记住政变的时间、过程和从容就义的‘戊戌六君子’, 我们还需要记住:在中华民族遭遇空前危机的戊戌变法是救亡图存图强的爱国行为, 是符合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积极的变革, 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体现, 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笔者相信这样的语言是具有一定说服力的。

二、合作探究必先自主学习

历史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要鼓励学生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 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 这么说并非意味着每堂历史课、每个学生在学习时都得自主、合作和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作为一种品质, 必须大力弘扬和彰显”, 但“选用时必须根据历史学科的性质、教材因素、知识特点和学生实际, 扬长避短, 并注重与其他学习方式相互结合”, “防止将其绝对化、片面化、庸俗化”。实践教学中往往产生了这样一个误区, 认为既然合作探究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 需要在课堂上大力推广使用, 那就每堂必用。有时学生对所学内容并没有进行认真地自主学习, 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看法, 这时仓促地进行合作探究显然是不合适的, 也不会有多少好的效果。因此, 笔者认为, 合作探究必须先自主学习, 必须让学生基本上有了区别于他人的观点以后, 哪怕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比如,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里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一课, 在学习完本课内容以后, 笔者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王安石变法是失败了, 但是, 伟大的列宁却说, 王安石是11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 这句话应该怎样正确理解?”笔者没有马上让学生去合作讨论, 因为课文虽然已经学完了, 但是学生还需要根据问题对课文内容进行一番梳理, 这种梳理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笔者给了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消化课文、整理思路, 然后才去交流, 去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这一堂教学后记中, 笔者这样写:“今天学生的讨论相当热烈。不少学生以王安石改革的阻力大、决心大的具体事实阐述了列宁讲话的正确性, 有的学生从最高统治者对变法态度的变化谈变革失败的必然性, 有学生从反对派力量之大谈变法的失败, 有人从王安石用人不当、危害百姓的角度谈变法失败的原因。这些不同角度的讨论使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也说明了这样一点:只有在讨论前有了自主学习的扎实准备, 才能杜绝讨论的形式化。”

三、鼓励学生撰写历史论文

在历史学习过程中, 有些内容适合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如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论等。如果学生对某些问题比较感兴趣, 笔者就努力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 形成历史小论文 (因为高中学生的学习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紧, 鼓励能够使学生去挤时间) 。学习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艰难发展以后, 笔者跟学生一起谈到了清末最后一个状元——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 主张“实业救国”的张謇, 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 370多所学校, 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 被称为“状元实业家”。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因为张謇本身就是江苏南通人,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张謇, 笔者建议学生利用节假日去南通博物苑、去网上查阅资料, 完成小论文, 论题为《走近张謇》。大概经过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 笔者看到了学生的作业, 并记下了这样的教学后记:“学生的作业令人兴奋, 不少题目很新颖, 如《张謇, 南通的骄傲》、《民族工业的先驱——张謇》、《我的楷模——永远奋进的张謇》、《少壮当努力——张謇史料读后》、《博学的张謇先生》等。内容也各不相同, 表明学生已经开始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基本历史方法。看来, 撰写小论文确实能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源泉教学 篇8

人一生的成长要受到三种不可或缺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每一种教育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学校教育是一个人成才的关键, 所以有责任心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获得良好的学校教育。在良好的学校教育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在教育工作中, 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 因为, 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 任何规章制度, 任何人为的机关, 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 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的精神风貌、思想品德、治学态度、气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当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一文中, 作者指出, 要成为优秀的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独特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是对学生无形而最有力的教育。

二、教师的人格

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 也是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能作为权力、义务的主体的资格。人格是以人的素质为基础, 通过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产生出来的。教师人格是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气质、风度、知识、能力等众多因素的综合。

教育学生是一个过程。不论教师自觉或不自觉, 都会对学生起作用, 产生影响。言教重要, 身教更重要。《论语·子路》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因此, 教师修炼自身素养, 完善自身人格极为重要。教师人格完美, 对学生的心灵就有感召力。教师人格是内在的, 但内在的人格光辉总会向外显露出来, 产生非凡的魅力。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人格魅力是教学提高的活的动力和源泉。

三、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

人格魅力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能吸引人的力量。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自于品德高尚、学识渊博、与时俱进、言行得体、专业精深, 要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应该努力做到以下方面。

1. 高尚的师德。

作为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师德。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教学岗位, 对教学有热情, 对学生要有耐心和热心。有强烈的责任心, 抱着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讲授每一堂课, 认真对待每一项教学任务。教师不仅要教书, 而且要“育人”。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担负着为社会培养有用之人的使命, 因此教导学生成为社会所认可的有用之人也是教师的重任。

教师要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 必须为人师表。因此, 只有教师言传身教, 学生才能敬其师, 信其道。美国语言学家Douglas Brown说:“情感因素决定第二语言学习的成败。”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都带有情绪倾向, 和谐的师生关系, 能产生情感效应, 学生从情感上就愿意学习, 愿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因此, 教师首先要与学生交朋友, 融入到学生活动中,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这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也是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在教育工作中,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注重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关系, 平易近人, 尊重学生, 关心学生, 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鼓励学生刻苦学习, 勇于创新, 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对学生应该公正公平, 有足够的耐心去教导学生, 尤其是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给予特别的关照, 注意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微小的进步, 给予鼓励,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作为学生成长的导师, 在生活中要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态度。教师要宽容, 以宽阔的胸怀对待学生的错误及问题。

2. 学识渊博, 思维敏捷。

教师要有教书育人的真本领, 一个知识渊博的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尊重。“活到老, 学到老”, 现在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 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 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 更新观念, 吸取新知识, 研究新问题, 努力跟踪本学科的理论前沿, 并且将最新的理论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学而不厌, 有丰富的智力生活, 向他人学习, 学习先进的教学成果和经验。教师要独立思考, 追求真知, 力求业务精湛。“教过”不等于“教会”, 每个教师都能做到“教过”, 而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使学生真正受益, 苦练基本功, 研究学生, 因材施教, 独立思考, 善于发现。养成思考、探索、研究的习惯, 学生看问题就能深入底层, 有创见卓识、能力。

3. 言行得体。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每个人一生当中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角色有着相应的期望, 只有我们达到了这个期望才能充当好自己的社会角色。教师也不例外, 在课堂上, 在学生面前, 教师就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要合乎规范, 穿着打扮要端庄大方;恰当使用课堂用语, 尽可能地把复杂的知识明了化, 简单化, 讲解要准确;对课堂的操纵应该适度, 呆板枯燥的课堂会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 教师就要使用灵活的方法吸引学生。课堂上恰当的幽默已经是大家认可的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的手段, 教师应该学会“幽默”。教师能否巧妙地处理课堂活动中的突发情况也是对教师本人示范素质和思维及能力等方面的检验。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 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艺术, 教师要有较高的语言素养。教师的语言要规范、科学, 有示范性, 要力求准确、到位, 不能含糊不清, 更不能出现科学性的错误。正所谓一语解惑、一语启智、一语破的、一语激情。优美、科学的语言能给学生丰富的营养、智慧的启迪。当然, 人无完人, 教师也会犯错误, 应该勇敢面对, 大胆承认自己的错误, 并作自我批评, 但是要尽量避免知识性错误。

4. 专业精湛。

传授知识是教师最起码的任务, 所以教师要对本专业、本学科的知识熟练精通。专业知识扎实, 师范素质过硬是对教师的起码要求。比如, 英语教师就应该语音标准, 口语流利准确, 对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有足够的了解, 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时刻关注本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和信息, 把这些最新的信息融入自己的日常教学中。既然为人师, 知识渊博是必备的素质, 在渊博的基础之上必须有个前提, 那就是“活”。有的教师学识渊博, 可登上讲台却讲不出;有的登上讲台滔滔不绝, 可学生昏昏欲睡;有的照本宣科, 十分卖力, 可不受学生欢迎。究其原因就是这部分教师的知识老化, 与现实相脱节, 即缺乏“灵活性”。反之, 如果这部分教师能很好地与当前形势联系, 注意学生的兴趣和心理特征, 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现今的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教师不能仅仅只会讲课, 还应该在教学或教育理论上有一定的研究和思考, 特别是高校教师。教师的生命力来自教育科研, 科研水平现已经成为衡量教师的标准之一, 教育科研就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对象, 运用科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探寻教育规律及有效教育途径和方法的一种科学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思考和反思教学过程, 善于总结先进的理论及方法, 并把它们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四、结语

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要使教学效果良好, 做一名称职的教师, 就要有自己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的形成需要教师在师德、知识、才能、专业水平等方面不断努力, 有爱心, 有热情, 有能力, 有方法。教师的人格不是本来就具有的, 需要教师自身点滴地积累。教师平时应该注意培养自己正确的思想观念, 良好的心态, 乐观的生活态度, 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不断地学习提高, 善于归纳总结, 紧跟时代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王荣德.教师的人格魅力[M].北京:科技出版社, 2001.

[2]王杰.论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

[3]吴丽萍.浅谈教师的人格魅力[J].中等职业教育, 2005.

源泉教学 篇9

学生害怕写作文,尤其是农村学生更怕写作文。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眼界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更没有广泛的社交范围。对于这些困境和现状,相信每一个在农村从事过教育工作的人都会有更多的体会。我在农村小学担任语文教师已有十五年,在作文教学中花了不少心智。在一次次的碰壁中,我开始反思我所运用的指导方法是否适合我指导的对象,其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一般的作文训练方法,运用在农村学生身上,是行不通的。那么怎样做到从现有作文教学理论和成功方法中寻求突破,走出一条有利于提高农村学生作文水平的训练方法之路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我们农村既有神奇秀丽的大自然,又有丰富的人文文化。这为农村的小学生提供了用之不竭的作文素材。我们可以发挥、利用这一资源,帮助学生寻找到作文的活水之源,进而达到作文育人这一目的。那要通过什么途径让作文教学与生活亲密接触呢?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说明。

一、融入社会,走进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古迹、自然风光等语文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让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等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我带领学生融入社会,走进生活,进一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1. 体验家乡之美

农村的小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神奇的大自然就是他们的乐园。让孩子们欣赏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玩耍,深深地体验大自然之美!当学生陶醉于自然之美时,我只要稍作点拨:美吗?好玩吗?你喜欢吗?谈谈你的感受好吗?学生争先恐后,畅叙心中之感。因为这不是难以入手的作文,而是在叙述自己的真实体验,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能有感而发地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同时也陶冶了情操。

2. 弘扬妈祖精神

妈祖文化是我们海岛的特色。妈祖扶危济困、关爱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妈祖去世后,被世人塑造成一位慈悲大爱的女神,其目的是为了教育子孙后代弘扬民族精神。这些既是作文的好素材,也是德育的好教材。我让学生去参观妈祖庙、影视城,查阅资料,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妈祖种种感人的精神,学生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继而产生了强烈的倾吐欲。此时,进行习作练习,学生语言慷慨激昂,字里行间充满了感情,这与以前空洞的口号式习作截然不同!习作的过程再次升华了学生们的感情,净化了学生的心灵。

3. 赞扬纯朴民风

城市里的孩子天天只在家里的小区域活动,甚至比邻而居,却互不相识。而农村却不同,农村人特别喜欢串门,重视邻里之间的感情联系,其间蕴含着纯朴的民风。农村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男婚女嫁,移风易俗等,给农村的孩子增添了许多欢乐。这些都是农村的孩子喜闻乐道的,抓住重大节日的契机,或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孩子们体验到其中浓厚的乡情和农村人民的朴实情怀,下笔就不再是一件难事。

二、注意观察,品味生活

要写好作文,注意身边的人和事是最基本的方法。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学生常见或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熟视无睹,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要恰当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理解事物,积累写作素材。比如:对于一般动植物的认识,城市里的小学生大多数是通过图片资料获得相关的知识,缺乏感性的认识。这方面农村的小学生却恰恰相反:生活在农村里的小学生可以闻到野花的幽幽清香,可以看到花生生根、发芽,可以目睹鸡下蛋、狗生崽、猫捉鼠,临海的我们还可以捡海螺、堆沙堡、抓螃蟹、捉鱼儿。学会观察事物特点,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的习惯,学会及时记录新发现,并且能通过整理、分析,转化为作文材料。让学生长期坚持观察积累,就能丰富写作素材,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这样,作文就水到渠成,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了。

三、积累语言,丰富生活

作文,不能就作文论作文,那样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越用越少。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指导、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语言丰富了,自然而然会有精彩句子涌现。这些都来自于学生生活、课堂中的积累。

1. 课堂积累

在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读书,让学生学会体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运用的表达方法,做到意文兼得。同时,每天抽出15~20分钟时间进行口语交际,为学生积累语言提供保证。

2. 摘抄积累

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准备专门的积累本,鼓励学生摘抄书中的好词、好句、好段,并做到经常翻阅;鼓励学生多背名言警句,即使没背过的,也要努力做到用时能找到。

3. 图书积累

在班级创立图书角,让每个学生每学期都捐三本以上的图书,所有学生共享。我也常鼓励学生多去学校图书室借阅书籍。不仅如此,我与家长多沟通,让他们支持孩子读书,满足孩子对书的渴求。让家长给孩子准备一个书橱,如果条件不允许,给孩子准备一个小架子摆放书籍也可以。孩子有了书橱,他们会很高兴地去买书来读。同时,我在学校也大力宣传、表扬藏书多、读书多的学生。

四、亲身实践,体验生活

生活化作文教学要求教师必须与生活亲密接触,真正做到事事在作文,处处有作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到现实社会中去获取习作的源泉。如:帮亲戚看孩子、植树节去植树、星期天去游览风景区,去市场买菜、了解家乡的过去等。这种实践活动还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其高尚的劳动情操。我还结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开展了故事大王、习作竞赛、诗词竞赛、美文朗诵比赛、踏青写生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培养学生有疑必问的好习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生活,达到丰富学生生活见闻的目的。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看到了许多以前未曾注意的事物,生活流淌到了学生的心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倾吐欲望。习作真正成了他们要表达、要交际的工具。这样,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学生们丰富了生活经验,提高了对生活的认识,从而为写作奠定了基础。

五、虚拟情境,再现生活

多媒体教学在小学生的作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多媒体的形象性、虚拟性、再现性等特点能把学生感兴趣的东西通过直观生动的画面展现出来。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多媒体能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堆沙堡回来要写作文时,我将学生作品照片做成课件,再现生活场景,让学生欣赏,唤起学生的记忆,在兴高采烈的观看氛围中,学生畅所欲言,根据自身体验,他们习作时就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总之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师通过多媒体联系学生生活,给予恰当指引将会使作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源泉教学 篇10

一、生活积累是学生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是写作的生命源泉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生活经验对于学生的写作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位哲学家说:一切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作文教学应从如何引导学生去关心社会与自然生活,去体验生活开始。现实中,学生的生活范围过于窄小,整天被关在学校里,几乎关闭了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大门,他们更不会主动去关心生活、社会、人生、自然,对社会上的事情,如移民、整治腐败、环保污染、网络等知之甚少。对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去观察周围事物的发展变化,实地参观考察,组织学生亲自参与各种活动,做生活的有心人。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大自然的美,可组织学生郊游、踏青等,让学生接触大自然,从大自然中获取写作的感性材料,这样,学生写出的作文才会有感而发,内容才会真实感人。同时,为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可组织学生到社区服务、到敬老院慰问或参与社会调查,只有投入到社会生活中,体验感受社会生活的真谛,才能为写作积累丰富的材料。

其实,引导学生坚持写日记就是一套高效的积累生活素材的方法。学生的日记内容不必拘于一格,可以自由灵活,他们可以记叙自己的所见所闻,还可以抒写自己的所思所感以及自己的喜、怒、哀、乐、愁,可以小到一句富有哲理的诗句,或一个富有个性的动作眼神,大到国家大事,世界形势。日记真实记录着一个人成长的历程,以及对人生、对社会独特的感受,长期坚持写日记,学生们就能学会用日记来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从而在积累中得以达到丰富自己的习作素材库的目的。学生的习作素材库存饱满,学生写作时自然就会有如行云流水,妙笔生花。

二、课外阅读是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重要手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教师光利用语文课对学生进行语文文字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以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充分挖掘自己的课外阅读潜力,鼓励学生多读课外读物,多积累语言材料,丰富学生语言词语库,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语文教师应以身示范,博览群书,为学生选好课外书目以推荐给学生,并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教会他们做好读书笔记,这样,学生的词语量自然就会越来越丰富。在教学实践中,我的做法是这样的:要求学生人人都要在一周以内(或指定时间)读完若干篇文章,这些文章可以是教师指定的,也可以自选。另外,还要求学生写好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内容、字数可不拘一格,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可仿写、改写、续写,也可以摘引优美诗句、精彩文段、鲜活的词语、名言警句,还可以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学生可灵活选择,教师只负责抽查,每周查阅一次,把质量好的读书笔记推荐给学生,让他们评论优劣,以鼓励优秀者,鞭策较差者,同时还要求同桌或好友互相传阅、品评,互相交流以达到共同进步。此外,教学中还可以开展知识竞赛,如成语接龙,精美片段朗诵,每天课前五分钟讲故事或收集诵读一句或一段名言警句等,以便引导学生学会积累并运用语言,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做到积厚薄发,写作才会出现质的飞跃。

三、变革作文批改方式———学生自主批改作文,这是获取和积累语言材料的最重要的手段

学生自主批改作文,自批自评,其效果往往要比教师分析的效果好得多。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转变观念,教育学生,让学生懂得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文章不厌百回改”。改,是整个写作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环节,学生一边批改,一边吸取他人文章中精彩的句子、片段,就能达到取其精华为己所用的目的。批改时,将他人文中的错别字、病句提出并改正,而在批改同一道作文题时,学生还可以欣赏到不同类型的题材作文。这样的批阅过程,可以获取许多习作素材,不但可增强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语言材料,这样的教学方法,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源泉教学 篇11

审视目前的中职语文教材虽不乏名篇佳作,但有些篇目存在与时代和社会脱节的问题,也缺乏职教特色,对语文基础薄弱的中职生来说,在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发展个性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同时,我们目前的中职语文教学仍然是把学生框在教室里,框在教材里,框在题海里,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和生活常识,远离社会实践。显然,这样的教学无法提高学生的“上岗就业能力”,更难以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目标。因此我们的中职语文教学必须从这种“教学真空”中走出来,融进社会,拥抱自然,体味人生,也就是让中职语文教学走生活化之路。为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践:

一、语文学习内容生活化

对于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较差的中职学生而言,教师更应该把语文教学引入生活,做到围绕生活取教材、用教材、拓展教材,把学习的内容跟真切的生活内容相联系,拉近语文教学和学生生活的距离,使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

1.依靠生活,开发教材。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学资源,只要是有助于学生学习语文的,都可以看作是语文教学的内容。比如,我在每节课利用课前十分钟,鼓励学生大胆说话,展示他们自己对生活的看法。

2.紧贴生活,活用教材。课程是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教材也不应是教学内容的全部。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推动课程内容持续地生成和变化。

二、学生生活语文化

学生生活语文化,是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生活,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学生的心田。理解语文知识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1.联系学校生活,学习语文。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丰富的校园生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载体。如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地学习或运用语文,从打电话到接待客人;从写留言条到写申请书;从看电视广告到看电器说明书,无一不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教师引导学生勤写生活随笔,努力把语文学习自然而然地由课堂扩展到生活天地:如丢失了学生证,怎样到教务科申请补办;想应聘学生会干部,怎样自我介绍;与同学产生了误会,怎样写致歉信;校运会学习播音,学习做小记者采写新闻;学习了写通知,各种各样的会议通知可以让学生拟写;师生在比赛中获奖,可以让学生写贺信、写喜报、写光荣榜......由此可见,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学习天地就有多广阔。

2.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的一片天地。因此,我们要让学生走进现实生活中,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同现实生活相联系。例如,在教学怎样写信后,让学生与自己的亲朋好友进行通信交流,既巩固了书信的格式,也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再如,从语文教材中学习了各种修辞手法后,我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或听到的广告用语中,寻找使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广告词。

3.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教学活动。如让学生回家参加家务劳动,学习劳动技术,和父母一起体会劳动的甘苦,积累写作素材。引导学生和父母谈心,把成长的困惑告诉家长、把成长的成果和家长一起分享。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谈谈“我与父母究竟能不能成为朋友、母亲私拆女儿的信对不对、我是这样看待父母的职业的”等等。通过观察与分析,提高语文学习兴趣。语文教学生活化,既优化了教学过程,又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三、语文训练生活化

生活是语文教育的源泉和基础。语文教学的内容是宽泛的,语文教学的内容理应以课本为原点,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由封闭走向开放。比如,我利用教师节、中秋节等节日来临之时,引导学生利用发短信开发学习语文途径;通过收集和评论广告词,开展“广告词大家说”的讨论课。根据学生生活编写生活小剧本,分角色扮演,大家齐欣赏共评论。这样生活化的作业,不仅使学生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还掌握了学习的方法,真正实现了语文与生活的双赢。正如教育家吕叔湘所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

源泉教学 篇12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新型教育理念对小学语文教学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新课改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应当向情感教育模式转变,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灵沟通,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将互动和谐的情感教育全面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之中。

现阶段,在“ 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指引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和作用。 教师只有在课堂上不断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 深入挖掘教材中丰富的情感因素,采用适当的方式将情感寄寓于语文教学之中,争取与学生之间心灵的共鸣,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态度向积极主动的方向转变。 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特征

在小学阶段, 学生还处于人格与个性逐渐形成并完善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生对是非的理解和看法还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特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自我调节控制能力相对薄弱,对事物的判断和分析较为模糊,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和事物认知能力对其日后的学习发展非常重要。因此,在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会促进学生对情感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和理解,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分辨能力,加强其对自身情感行为的调节和掌控,这对小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必要的意义。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不仅是我国实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更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之所在。 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有利于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为学生营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情感的表现都是非常鲜明的,但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课做笔记,这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难以实现情感教学的有效性,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学生的观察,抓住学生的心理变化,并以此为根据营造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对作者心理进行分析,对作者情感加以领悟,这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教学环境,更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 巧妙运用相关背景与音频视频的结合,实现教学情境的转变,更好地促进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加大教师情感投入,关注学生心理成长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大自身情感投入,用真心激发学生情感,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全面提升学生对作品情感信息的感知和理解。 同时,教师应当对学生倾注更多关爱, 加强对学生心理成长和身心健康的关注,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才能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程度,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将语文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内容转化为自身的情感感悟。

3.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树立学生学习信心

学生的情感体验无法通过灌输性教学实现, 而是通过日常的学习和思考形成的, 通过正确的情感体现学生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认知。 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情感认知的过程中应当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一味地批评责骂只会降低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 对学生有害无利。 此外,由于小学生思想较为活跃,而且更注重外部对自身的评价, 教师更应当运用鼓励和欣赏的语言全面评价每一个学生,并创造一定的条件鼓励学生展现自身的才能,树立学习的信心,才能真正实现情感教育的目的。

上一篇:麦角新碱下一篇:私人侦探论文